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科教文衞講話稿 >

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

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

畢業典禮是學校生活中的一種重要儀典活動。作為一種人生儀式,它既是學生們學業生涯的節點,也是其成長過程中的節點。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僅供參考。

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
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一):

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歡聚一堂,舉行清華大學20xx屆本科生畢業典禮。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和各位老師,向你們致以最衷心和最熱烈的祝賀!

清華,承載了大家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時光。四年來,你們每天騎着自行車穿行在清華園。清晨到圖書館前排隊佔座,黃昏去紫荊操場揮汗如雨;在課堂上傾聽思考,在寢室裏夜話人生。你們是最後一屆記得十食堂的同學,是清華路、學堂路、紫荊路命名後第一屆畢業的同學,也是讓當年的“校內網”、現在的“人人網”風靡起來的第一屆同學。

四年時光,我也與你們共同經歷了很多:還記得你們在紫荊樓前,為汶川災區羣眾獻血的長龍;也記得在主樓前,你們為玉樹人民祈福的身影;還記得國慶六十週年慶典上,你們在天安門前整齊通過的方陣;更記得北京奧運期間,你們在水立方誌願服務的笑容„„

前年冬天,我參加同學們舉辦的“與校長面對面”活動時,有同學問我:怎麼看待來到清華的每一個學生?我説,我把你們每一位都看作一塊“璞玉”,希望你們在清華獲得充分的滋養和磨鍊,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在過去的四年中,學校也正在通過各種方式,來為大家創造這樣的環境和空間。比如吸引更多國際一流學者到清華任教,如施一公教授等;比如改革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如清華學堂計劃的設立和經管學院的通識教育改革;再如加大力度推進國際交流,在你們中間,超過20%的同學擁有了到海外學習訪問的經歷。當然,我們還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夠,比如清華總體上對課業的要求比較嚴格,學分績的壓力比較大,給大家自主學習的空間不足,對同學的個性發展和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支持不夠,一些教育改革的舉措也未能惠及每一位同學,等等。

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謝大家,感謝你們對母校的包容與熱愛,感謝你們伴隨清華一起成長。相信在這裏留下的所有幸福或苦澀、進步或彷徨、成功或遺憾,都會化為屬於你們每個人的終身難忘的清華記憶!

今天的畢業典禮以後,你們中有不少人還會繼續留在清華園,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但也有很多人將要離開這裏,到國內外新的地方去學習、工作、生活。無論走到哪裏,“清華”已經成為你們身上最深的烙印。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到“行勝於言”的校風;從“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會通理念,到“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的實踐精神;從“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學術品格,到“從我做起,從現

在做起”和“我願以身許國”的強烈社會責任意識,再到“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體育傳統„„這些都是你們的精神財富,也是母校對你們的殷切囑託。多少年後,老師教給你們的許多知識也許已經過時或者已被遺忘,但我相信,清華的精神將融化在你們中大多數人的血液裏,體現在你們的行動上。

此時此刻,如果讓我送給同學們一段臨別贈言,我想站在今天這個時代,再來闡釋一下我們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何謂自強不息?我校老校友、著名歷史學家何炳棣先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1965年,林家翹先生應邀到芝加哥大學訪問時,曾對他説:“要緊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萬不要作第二等的題目!”這就是老清華人的抱負——做事就要做到一等!今天的中國正在崛起,未來的幾十年,中國將在世界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這個時代的清華人,我們沒有理由不樹立這樣的雄心和抱負。我衷心地鼓勵各位同學,不要隨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輕言放棄,而要堅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業!

何謂厚德載物?清華的建立與國恥相連,救亡圖強、愛國奉獻從來就是清華人心中最重的傳統和責任。大禮堂西側聞一多先生塑像旁邊,刻着他的一句名言:“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我相信清華的同學都有這樣的熱忱,我更期望大家能夠把自己的熱忱化為一生都堅定和堅持的行動,為人民幸福和國家富強而努力,不因社會的磨礪褪色,不因個人的坎坷動搖。魯迅先生説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學在未來的道路上,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無論處於何種情況,要“做第一等的事業”,“做中國的脊樑”!

同學們,你們是清華在百年華誕前送別的最後一屆本科生。“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清華過去百年的輝煌,是由你們的學長擔當起來的,而清華新百年的光榮,則寄託在你們新一代清華人的肩上。我衷心希望你們不負清華的培育,也衷心地祝願你們每一位都健康、幸福、成功!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畢業典禮講話

原標題:不流俗不盲從,不負此生(新語)

今天,你們畢業了。我祈求你們離校後,都能過着不負此生的生活。

首先,我希望你們能儉樸地生活。快樂與金錢和物質並無必然關係。温馨的家、簡單的衣着、健康的飲食,就是樂之所在。漫無止境地追求奢華,遠不如儉樸生活能帶來幸福和快樂。

其次,我希望你們能高尚地生活。務必莊敬自強,公平待人,不可欺侮弱勢之人,也不可做損及他人之事。

其三,我希望你們能謙卑地生活。要有服務他人的謙卑胸懷,時刻不忘為社會、國家以至全人類出力。

我相信,一所大學的價值,不能用畢業生的工資來判斷,而應以它的學生在畢業後對社會、對人類的影響為依歸。

今天,你們畢業了,我送你們錢穆老師的一番話:你們一個人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學問,怎麼做事業,我認為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基本條件,就是我們一定先要認識我們的時代。我們生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就應該在今天的時代中來做人、做學問、做事業。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這是一個個人主義抬頭的時代。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不應只顧自己的利益,不要過於自以為是,而要學會多聽別人意見,考慮各方看法,協力實現夢想。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是非難辨的時代。但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來那麼簡單,是非黑白往往需要仔細分析,深入瞭解。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獨立思考。

這是一個利益在前,道德在後的時代。金錢、地位、權力,為世人追逐,道德和價值觀的培育,卻漸漸被人遺忘。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但願你們不要讓利益掩蓋良心,我們所追求的,理應是較名與利更能持久的東西。

我盼望中大畢業生能虛懷若谷,以遠大眼光,包容態度,帶領我們的時代。我盼望中大畢業生能恪守道德,做好本分,不要為了個人利益,埋沒良知。我盼望中大畢業生能認識時代,引領潮流,不流俗、不盲從,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各位畢業同學,當我誦唸你們的名字時,我默禱你們都能不負此生。

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二):

七月的高等教育,關注兩件大事:大學聯考與就業。七月北京最開心的中學校長是誰,要等大學聯考以後才能揭曉。要問七月北京最高興的大學校長是誰,恐怕我應該是其中一個。(掌聲)因為,今年大學畢業一次就業率統計數字已有透露,北郵研究生100%,全市第一;(掌聲)本科生96%,全市並列第一;(掌聲)高等職業技術大專生90%,還是北京市第一。(熱烈掌聲)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一部分畢業生離校以後繼續尋找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是很正常的,據我瞭解,劍橋大學的一次就業率通常為70%。但這並不是説,一所大學可以不關心畢業生的就業。恰恰相反,北郵一直將畢業生的就業當成是自己辦學的靈魂。

大學畢業生,或工作,或攻讀更高的學位,都應該算是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在此以前,你們是國小-中學-大學,宿舍-教室-食堂簡單的學校生活模式,畢業以後你們面臨的第一個人生課題是:適應社會。

“社會”是個很複雜、很難定義的概念,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來開展“適應社會”這樣的討論。正如大家學習了十幾年數學,不一定説得清“數”的概念。

社會是一個區域,它有自己的地理、氣候、食品和自然資源。只有適應社會自然條件的人得以生存。社會是一個人羣,分為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職務或者説不同的階層,一個沒有對社會作出過勞動貢獻的人,社會不會接受他,不允許他依靠救濟賴以生活。社會是一個系統,有它嚴格的遊戲規劃:法律、規制、章程,社會不能原諒甚至要制裁違背系統遊戲規則的個人。社會人羣間的聯絡溝通靠語言,不能理解、不能使用社會羣體語言的個人實際上與社會處於一種絕緣的狀態。社會有一套傳統:它的歷史、文化、意識形態,不尊重社會傳統的個人會顯得與社會格格不入。

走向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必須明白,社會不會再象老師那樣,欣賞你的天真清純。社會將會關心但不會遷就你這樣一個年青的新成員,社會要求你遵守規則,社會期望你勞動、貢獻。社會與自然一樣奉行一條法則:適者生存。

社會的經濟在發展,資金的投向一年年在轉、學術研究的熱點一年年在變,新的學科、新的崗位不斷湧現,舊的技術、舊的行業逐慚淡出。所謂適應社會,要求年青的大學畢業生調整自我的專業方向和就業選擇,讓自己的才華和特長與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諧地合上節拍。

如果説,大學填志願或多或少還有你家長的“強迫”,班主任的“誤導”,抑或自己大學聯考分數的“無奈”,那末,到社會,所有的選擇都是你自己一個人決策。誠然,朋友可以建議,老師可以指點,但是風險要由你一個人承擔。

我至今記得領取國際駕駛執照時受到提醒的一句話,“駕照不證明你的開車技術,它只説明你學會了怎樣在馬路上安全地學習駕駛”。在今天頒發畢業證的典禮上,我們不妨也採用相同的邏輯來這樣説,大學畢業,並不意味着你已經掌握了從業的全部本領,它只證明你具備了要適應社會的觀念,掌握了學習的手段,也懂得了在關鍵時候要作出正確的選擇。

前不久,我陪同劉淇市長會見美國客人,其中一位紐約大學石溪分校教授鄧越凡,他是在卡斯比計劃中由國內幾所著名學府的物理系學生中選派赴美攻讀物理博士的,畢業後發現在美國並不好找工作,於是立即轉向計算機,幾經努力,進入計算機學科,再加上刻苦工作,終於在並行計算方面頗有造詣,成就斐然。在北郵,作過第二次選擇的教授也不少,電信學院顧婉儀教授本科學習物理、信息學院楊義先教授本科學習數學、雷振明教授本科學習地質,經管學院呂廷傑、闞凱力教授本科分別學習無線電工程和電氣工程。理學轉工學、理工轉管理、學術轉行政、學校轉企業,這樣的例子其實屢見不鮮,其中的實質內涵只有一個:適應社會、適應時代。

james martin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造出一個詞彙叫“知識爆炸”,他説大學畢業生知識的半衰期已經縮短為五年。現在的世界,即使你念到碩士、博士,在大學裏攻讀了六七年、十來年,也不等於有了一勞永逸的保險。一張大學文憑其?quot;吃"不了多少年。如果要問我高等教育在二十世紀有過什麼新的創造發明,我想首推就應當是"繼續教育"的理念。只有堅持不斷更新知識,充實自己,永遠進步的大學畢業生才可能成為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的精英人才

潮起潮落,終歸自然。社會經濟發展有快慢,人生職業生涯多艱難。偶有成功,你千萬不可得意自滿。順風順水的船怎麼靠岸?沒有剎車只有油門的車你們誰敢開?倘若遇到困境,你也不必氣餒絕望。有道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蘭極速",中學生無知的報復慘案,離我們不遠,時間、距離都不遠,它讓我想起另一件校園裏的慘案。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日,美國i大學校園,肇事者l博士,卡斯比計劃中國留學生,風華正茂卻偏偏碰上經濟低谷的年代。美國人自己尚不易就業,何況是學習物理的中國人。l博士本可以接受社會現實,為自己的人生道路重作安排。但是少年得志、平步青雲的l拒絕了任何可能的方案,病態地選擇了手槍和子彈。他槍殺了另一位中國博士sh,槍殺了導師g教授和另一名s教授,人們後來分析殺人的動機無非是妒忌,是報復導師對sh博士的"偏愛"。照理説,即使是毫無道理的報復,悲劇也應該就此為止。但是l還槍殺了系主任n教授,又到校行政大樓槍殺了一位副校長和一位祕書,最後飲彈自盡。全面綜合分析這一駭人聽聞、震驚世界的事件,要涉及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各個方面,並非三言兩語可以完成。我在這裏想告誡大家的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不能適應那個社會,再尋找一個你適應的社會去。假如異國他鄉不適應,你就回到故土家園來。一個理智的青年知識分子,在任何困境中,切不可仇恨社會;在任何情況下,絕不能採取極端手段;更不要讓無辜者受到傷害。

人是社會的人,人在社會中生活要有健康的心理,正常的心態,而這些源自於理性和良知。應該懂得,人的一切,都是社會贈予的。從幼年、少年到青年,衣食住行哪一樣不是社會給予的,從國小、中學到大學,哪一級教育不是社會提供的。你的生命、你的才華屬於社會。奉獻和服務,應該是每個大學畢業生的義務,應該成為你們真心的追求。

有一個口號“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已經查不清楚是誰第一個提出,記得馬克思引用過,中國領導人也引用過,這是對個人與社會關係的很好的解釋。“我”守法,為了建立法制的社會,法制的社會給“我”以安全。“我”道德,為了建立道德的社會,道德的社會給“我”以尊重。“我”文明,為了建立文明的社會,文明的社會給“我”以享樂。我希望每一個北郵畢業生走向社會的時候,都有着“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這樣一種服務社會的高尚情操。

同學們,從明天開始,你們陸續要離開北郵,走向社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相信你們能夠適應社會、適應時代,期待你們無愧於社會、無愧於時代。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以後,母校希望在茫茫人海中能將你們重新辨認出來,那是由於你們對社會的傑出貢獻。

再見了,親愛的北郵20xx屆畢業生。

大學院長畢業典禮講話稿(三):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和校友們,各位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 20xx屆本科生畢業典禮。首先,我代表胡凌雲書 記和全校師生員工,向 3393 名同學表示真誠的祝賀,祝賀你們通過了艱苦的努力 和嚴格的思維訓練,並獲得了可喜的成績,同學們,你們畢業了!

我提議,全體畢業生同學,以你們最真摯的方式,向一直關愛培育你們的親友 和老師們傳遞出感恩與敬意!

剛才,在播放畢業短片和授予學位時,大家的掌聲和歡呼聲讓我們感受到了你們的激情和活力,也彷彿回到了20xx年,那是我第一次作為校長歡迎大家的到來, 並承諾過要做學生的校長,現在想起來,還是那樣温馨,因為我也與你們共同成長。 四年前,你們作為首屆“90 後”唱主角的本科生,開始了專屬北航的生活記

憶,也幸運地進入了男女生 3.5 比 1 的年代;你們是以“3”開頭學號的最後守護 者,曾為了學弟學妹志願去體驗沙河校區的運行,但自己卻持續三年做了學弟學妹, 有時也無奈的充當過“壯丁觀眾”;你們迎來了祖國 60 週年華誕和北航甲子之年, 曾在甲流的衝擊考驗中,完成了最短的軍訓,結束了令人揪心的“躺槍”時光;你 們征戰“馮如杯”,看到了北航的前進方向,在畢業晚會上展現了你們“高端、大 氣、上檔次”的宣言。

有位同學對我説,從前的我害怕決定,逃避責任,而往往到最後逃無可逃時, 才後悔自己的怯懦,他懂得了,擔當才是自信的源泉。四年來,你們讓我逐漸學會“給跪了”與“傷不起”等許多流行語。我也逐漸知道,你們慢慢地發現,生活就 是笑笑別人,順便再讓別人笑笑,從“賣萌”中走進走出,因為你們説,心自由, 生活就自由,要學會聽進去批評意見;你們慢慢地也發現,想贏得尊重先要學會尊 重,快樂不在於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包容的多,因為你們説,心簡單,世界

就簡單,幸福才會生長,而重要的是養成健康的人格,因為它將會改變命運;你們 慢慢地還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知識很重要,抱怨很無助,但絕不能向 困難和挫折低頭,因為你們説,心有多寬,路就有多長,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因為得失不可能永遠,而自信與擔當是一種品質與智慧,它能改變生活質量。我想, 你們將會發現,儘管學校的考試很麻煩,而假期與畢業會帶來一段輕鬆和憧憬,但 社會的“考試”很實際,而只有“畢業”之後才能快樂與成功;你們也許還會發現, 物質上的成功很重要,但僅僅物質上的滿足卻無法讓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重要的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且絕不能讓脾氣與本事一起增長,特別是本事沒長,脾氣 猛長!

四年前,我曾問過大家一個問題:面對新生活,你是否做好了準備?四年後, 一位同學對我説,有一天他凌晨三點走出實驗室,回頭望着依然燈火通明的新主樓 時,他對自己説,這就是我要來的地方。在今天的畢業典禮上,我希望每一位同學想 一想,四年來自己究竟收穫了什麼?

我認為,四年來,你們引領創新發展。航空學院的張子旭、王亞龍和儀器學院 的孫利、宋曉瑞同學組成的團隊,首次榮獲了 20xx 年在美國舉辦的國際航空設計 大賽高級組冠軍,王亞龍同學還獲得了第 12 屆全國“挑戰杯”競賽特等獎,自動 化學院沈琳同學、法學院邢弼家同學獲得了一等獎,能源與動力學院朱嵐鋒同學榮 獲第六屆首都“挑戰杯”一等獎,新媒體學院李佳越同學獲得第七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創業競賽金獎;化學與環境學院的賀帥同學,在王廣勝和郭林老師的指導 下,在納米硫化銅的微結構和性質研究中,發現了在較低無機填充量條件下的吸波 性能,並在國際主流期刊上發表。

四年來,你們示範青春風采。自動化學院付劍津同學在 20xx年第 20 屆世界 腦力錦標賽中,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美譽;新媒體學院陳雪燃同學創作了近 50 首歌曲和純音樂,為《我要上春晚》舞蹈節目配樂,舉辦了北航首次學生個人畢業 演唱會;人文學院樑牧笛同學積極參與“Education Without Borders 國際學生學 術會議”、“全國大學生模擬 APEC 總決賽”和廣西支教項目等活動。

四年來,你們追求自強擔當。自動化學院史大龍、計算機學院張凱和儀器學院

陳浩同學雖然經濟困難,但他們自立自強、勤奮好學,贏得了北航學子的最高榮譽; 材料學院黎宏濤同學在沙河校區進行創業實踐,創辦了北京華濤家園商貿中心,品 嚐了創業的“初戀”;物理學院王瑋彬同學大一就在老師指導下參與科研,作為團 隊負責人完成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自動化學院“志航班”的同學們, 立志投身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成為北京高校“我的班級我的家”十佳班集體。 許多教師告訴我,你們身上有太多可圈可點的業績和感人的故事,你們中有

3498 人次獲得獎學金,2726 人次和 253 個集體獲得過表彰。讓我自豪的是,你 們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經歷了思維與實踐的交融與歷練,領略了獨立思考和解決 問題的魅力,特別是,你們關注社會發展,傳遞着真誠的愛心與社會的責任,為你 們這一代贏得了社會的信賴與期待。我認為,“愛國奉獻,敢為人先,開放包容, 篤行堅卓”就是北航為你們設定的教育目標。

這四年間,你們見證了北航的成長與發展。學校致力於構建“科學基礎、人文 素養、實踐能力”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倡導有温度的教育,通過實施《人才行動計劃白皮書》,持續探索與推進更加符合一流人才成長規律的教育教學改革。 四年來,晨興音樂廳、航空航天博物館、校史館、科技創新館和設計創意館的先後

啟用,成立了四個書院,兩校區還建成了學生創意中心、創新中心,今年將推出大 學生創業計劃。學校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樹立了“空天信融合特色 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理想,先進航空發動機技術成為國家首批20xx協同創新試驗 區,工程學、材料科學、物理學、化學和計算機相繼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 1%,持續獲得的國家一等獎不斷刷新着中國大學科技創新的記錄。特別是,王華 明教授的團隊十餘年攻堅克難,潛心凝鑄碩果,在世界上率先突破鈦合金大型主承 力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形技術,並實現了“3D 打印,讓中國飛機中國造”;今年初, 王田苗教授與博士生張韜懿同學帶着他們研製的機器人系統,參加了第 29 次南極 科考,勇探未知之境。目前,學校正致力於培育國際學術交叉特區和十大科技問題, 我期待着,北航不斷譜寫科技創新的華章。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全力實施“UPS 國際合作夥伴計劃”,設立了面向品學兼 優但經濟困難同學的“海外學習基金”,國際學術合作和麪向本科生的海外學習交 流取得成效,今年,學校首次在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成功舉辦了“歐洲北航周”, 北航學子的自信與睿智也贏得了國際的讚譽;目前,每屆學生中有近五分之一的同 學參與海外交流。我覺得,未來的社會,不僅需要創造發明,而且需要跨文化交流 與相互尊重,而北航學子-未來的社會棟樑和領導人,理應具有國際視野和經驗, 才能更好地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期待着,有那麼一天,北航能讓所有希望 增長國際經驗的同學,在畢業前都能獲得有意義的海外經歷!

上個月,在與同學座談時,你們談起四年的轉型經歷,表達出對老師的感恩之 情和對朝夕相處同學們的眷戀,並善意地“吐槽”了學校在人文教育與課程設置、服務管理與校園文化,以及國際交流與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問題。實際上,國家和社 會也對北航,這所根植於中國的一流大學給予着更高的期待。我們只有居安思危, 不斷地反思和超越,才能贏得持久的尊重。我相信,北航人已有的卓越對未來的改 革發展應該是一種激勵,而不會是一種障礙,我們絕不應該停留在舒適地創新與教 育模式中,停留在過去的滿足和快樂中,停留在自娛自樂的思維定勢與工作習慣中, 否則我們的理想只會成為空談。

親愛的同學們,我國 30 多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已成為世界 第二大經濟體。昨天在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博士的道別晚會上,他在演説中深情地 講述道:“中國人應為中國的成就而自豪!”。但是,當今的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我 們共同生存和發展的世界還將經歷許多根本性變化,這些變化將與全球經濟、環境、 能源和食品等諸多危機相關,我們也會遇到不同文化與宗教的差異、碰撞和衝突等 引起的緊張局勢;而當今的中國也正經歷着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任務艱鉅而繁重, 科技創新加速發展,人文精神凸顯重要,社會在競爭中更加開放,我們正經歷着從 經濟快速發展到轉變發展方式的創新驅動時期。但同時,社會轉型發展中的腐敗浮 躁、急功近利和信任危機卻時有發生,一些問題正在不斷挑戰着我們生存與發展、 文明與道德的底線,這些新的問題和複雜的社會矛盾,沒有也不可能有現成的答案。 而此時的你們,開始走向社會,進入了一個充滿發展機遇與危機的轉型時代,這是 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深邃的智者和勇於擔當的時代,也是一個你們應該並能 夠大有所為的年代。

和全校師生一樣,我心中也對你們充滿眷戀。今天,我想向同學們再提一個問 題,你們這代人共同的價值觀或人生目標是什麼?也許你們會給出許多答案,也許 還沒有確定,但我真心地希望你們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kejiao/v4on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