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 >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每年端午節的時候,人們吃粽子, 賽龍舟,主要是為了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xx年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僅供參考。

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
20xx年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篇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六(1)班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緬故人、揚傳統”。這個星期四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相傳端午節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紛紛划船追趕打撈之後每年的五月五日都會划龍舟以紀念屈原。

端午節不僅賽龍舟,還有吃粽子等傳統活動,利用各種祭奠活動來紀念屈原,表達人們對屈原同情和崇敬之情,賦予了端午節濃濃的愛國情愫和民族情結。屈原離世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聖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後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是不能失去的。我們既要牢記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美德,也不能忘了從書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加有助於把美德發揚光大!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最後,預祝大家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謝謝大家!

20xx年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篇二】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久以前,中國紹興地區有一條江面寬廣的江,相傳那江裏有江神。人們為了祈求江神不要因發怒漲水而淹掉田地和房屋,於是在每一年的五月初五都會備好豬、牛、羊三牲等去祭拜它。祭典相當盛大,百姓們當日都要齋戒,非常莊重嚴肅地伏地跪拜、祭祀江神。

有一年的五月初五,又到了祭江神的日子,百姓們推舉當地德高年長的曹旴做主祭。於是曹旴跪在江邊祈求,不料因太靠近江水,一不小心失重跌入江中。

人們趕緊打撈,無奈潮水太急,人們打撈了很久也不見曹旴的影子。曹旴有一個十四歲的女兒,叫曹娥。她也在祭祀的人羣中,一聽父親落入江中,不禁悲痛得哭得葷了過去。

曹娥醒後,見眾人打撈不到父親,痛哭着縱身想躍入江中,幸得旁人盡力阻擋。而她的這一舉動卻讓人們感動得流淚,紛紛解囊相助以懸賞打撈。可是打撈了幾天,仍然是一點消息也沒有。

曹娥每日鬱悶不樂,終日哭泣,不思茶飯。她傷心地想着父親一生正直為人、德高望重,不料卻落得今日連屍身都找尋不到,不免更加悲從中來,於是下決心自己去找。

她來到江邊,趁着四處無人便跳入江中,去追尋她的父親。

到了第二天,消息傳開了,説看到了曹娥和她父親的屍體。人們都趕到江邊,果然看到江心浮着緊緊相擁的兩具屍體,一個是曹旴,一個是曹娥。

從此以後,曹娥如此孝道的名聲立刻傳遍了大江南北,人們就把那條江改名為“曹娥江”,來紀念這位孝女。隨着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但是“孝”不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

孝的真意是什麼?孝,就是愛。在中國傳統啟蒙典籍《孝經》中告訴我們,不僅僅要對父母孝,還要擴而廣之大孝於天下,愛天下人才為大孝。也就是説,你孝敬父母長輩,這只是小孝。你還要用同等的心去孝敬親戚長輩,這算是中孝。普天下的人都會老,你也要做父母,父慈子孝,你能用平等的心孝敬天下的父母,視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用慈愛的心對待天下所有的人,視天下兒女如同自己的兒女,這才算大孝。

因為“孝”我們才有了這和諧的社會,因為“孝”才是我們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孝”不僅是我們應該盡的義務,更應該是我們對父母的感恩和愛。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動人的樂章,那是大樹對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藍天中飄蕩,那是對藍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親愛同學們,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時代的驕子,更應該把“孝”付諸於行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要等到父母他們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終老,亦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天地。

20xx年端午節主題國旗下講話【篇三】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剛剛過完端午節,今天我們就圍繞端午這個話題,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節日是表達一種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豐富的精神文化藴含其中。如今,我們過端午,掛艾蒿,包香粽,喝雄黃,懸菖蒲……還得追溯到2200多年前。那年的農曆五月五日,屈原在抗擊強秦侵略、維護楚國獨立、實行清明的政治理想破滅後,懷着對楚國深深的眷戀,投汨羅江自盡。當地的人們知道這個消息後,都划着船去打撈他,直至追到洞庭湖,也沒發現屈原的屍體,就包粽子,投到江裏去祭奠。自此以後,人們有了在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等習俗。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屈原以生命表達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對自己的操守、人格的堅持。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和他“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作為中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的屈原,195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會確定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説,屈原是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傑出代表。而由屈原繁衍開來的端午節,更是傳遞愛國主義等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一個民族,需要有這樣偉大的人,需要有這樣偉大的精神,需要有這樣崇高的品格。屈原之後,中華民族在風雨之中,見證着這種強大精神的力量。在新的時代,這樣的品格,這樣的精神,仍然是中華民族內心深處最眷戀的內容和最敬畏的力量。隨着時間的延續,隨着歲月的洗禮,屈原的寶貴品格愈加閃亮。銘記這樣的精神品格,是後人的責任,也是後人的榮耀。

靈秀湖北,九省通衢,羣賢畢至,龍舟待發!三峽大學的莘莘學子,秉承校訓,上下而求索,求,則追其源,索,則探其本。求索者,求立身之道,索立身之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求的是“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氣節,索的是“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理想,追求的是“受命不遷”“深固難徙”的愛國情懷,探索的是改變“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強大之路。時至今日,路雖漫漫,五千年的求索之夢依然執着!

過端午,懷屈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征途中,讓我們用屈子般的執着求索的人生態度,不斷追求卓越、追求完美,更加踏實,更加沉着,更加自信地走向輝煌燦爛的明天!

謝謝大家的聆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guoqi/v94v6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