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活動總結 >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活動總結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活動總結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活動總結

(一)發展歷程

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關懷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對社會實踐給予高度重視。毛澤東同志認為,青年學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必須走到工農羣眾中去,同他們打成一片,將所學知識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鄧小平同志繼承和弘揚了毛澤東同志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在1978年的全國教育協作會議上,他指出:“整個教育事業必須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不然,學生學的和將來要從事的職業不相適應,學非所用,用非所學,豈不是從根本上破壞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他強調“教育必須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

新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xx、xx在繼承毛澤東、鄧小平教育思想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進一步拓展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思想內涵。xx同志在慶祝北京大學100週年校慶的講話中,對當代大學生提出了“四個統一”的要求。1984年5月,首次大學生社會實踐現場觀摩經驗交流會在遼寧召開,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xx同志在會上提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方針是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進一步倡導和推動社會實踐活動。

考慮社會形勢和學生成長的需要,共青團中央和高校因勢利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組織大學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了解國情,鍛鍊自己,服務社會。回顧20多年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萌芽階段、推廣階段、全面展開階段、深化發展階段。經過一系列的發展,使得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範化。

(二)實現形式

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現形式得到了黨和國家各級領導的認可及支持。

為了促進農村文化建設,改善農村社會風氣,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深入貫徹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1996年12月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委、農業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並從1997年開始正式實施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內涵豐富。文化下鄉包括圖書、報刊下鄉,送戲下鄉,電影、電視下鄉,開展羣眾性文化活動;科技下鄉包括科技人員下鄉,科技信息下鄉,開展科普活動;衞生下鄉包括醫務人員下鄉,扶持鄉村衞生組織,培訓農村衞生人員,參與和推動當地合作醫療事業發展。

通過“三下鄉”活動,我們國家把發展經濟、建設小康和扶貧攻堅結合起來,為農村中心工作服務,為農民致富服務;把集中活動與經常工作結合起來,抓好集中活動,發揮示範作用,做好日常工作,滿足農民需要;把面上活動與雪中送炭結合起來,突出工作重點,着重幫助貧困地區的農民;通過“三下鄉”活動,引導農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增強致富能力;通過“三下鄉”活動,使得各部門的業務工作結合起來,服務農民,鍛鍊隊伍,推動部門工作,加強自身建設;培育農村文化市場,制定政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引導扶持農村文化科技衞生事業的繁榮發展。

(三)現實意義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引導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瞭解國情,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分子與工農羣眾相結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羣眾學習,培養鍛鍊才幹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覺悟、增強大學生服務社會意識,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大學生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利於大學生了解國情、瞭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現代大學生,大多是在書本知識中成長起來的,對我國的國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會的複雜程度,遠不是讀幾本書,聽幾次講座,看幾條新聞就能瞭解的,社會實踐活動則為他們打開一扇窗口。

2.有利於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對自身成長產生緊迫感。通過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能讓學生看到自己和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識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較客觀地去重新認識、評價自我,逐漸擺正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人民羣眾的位置。

3.有利於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轉化和拓展,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學生以課堂學習為主要接受方式,這對大學生來説非常重要,但這些理論知識並不代表大學生的實際技能,往往難以直接運用於現實生活之中。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接近社會和自然,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和許多有價值的新知識,同時使他們能夠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接觸的實際現象進行對照、比較,把抽象的理論知識逐漸轉化為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有利於增強大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不斷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動手、動腦、動嘴,直接和社會各階層、各部門的人員打交道,培養和鍛鍊實際的工作能力,並且在工作中發現不足,及時改進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識結構,獲取新的知識信息,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5.有利於發展大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意識。社會實踐活動沒有課堂教學太多的束縛和校園生活的限制,學生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興趣高漲,思維也空前的活躍起來,往往會產生一些創造性火花,在實踐中勇於開拓、敢於創新。

6.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個人素養,完善個性品質。社會實踐活動現場是考驗大學生修養品性的好環境。在那些平凡而偉大的人民羣眾面前,大學生養成的“嬌、驕”二氣會得到克服;在實踐的困難和危險面前,要求大學生們具有一定的犧牲精神和堅強的品質。這種實踐活動多了,並且能深入下去,大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就會逐漸養成堅韌、頑強的優良品性,養成務實的學習態度和生活作風,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二、xx大學社會實踐——愛青春、樂相伴、夢傳承

(一)開展概況

xx大學於XX年把社會實踐和政治理論課結合起來,現在已經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品牌。 XX年來,學校先後組織社會實踐團隊200多個,參與者超過萬人,深入到全國近百家知名企業、40多個城市和鄉村進行了社會實踐。

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作為xx大學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長期致力於大學生日常社會實踐活動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各級領導、老師,學生幹部,普通同學都對社會實踐表現出了極大地熱情,積極配合校團委的工作,努力推動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資土學院團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開展了一系列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普通同學的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普及實踐理念,大力弘揚實踐精神,着力壯大實踐活動隊伍,着力完善社會實踐活動體系,着力建立實踐活動長效化運行模式,推動社會實踐有一個新的更大發展,旨在使更多的青年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使更多的同學成為良好實踐精神的倡導者,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實踐者。

社會實踐活動為xx大學的同學們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平台,參加實踐的同學們帶着思想上的疑問到現實中去找答案,帶着理論學習的成果到實踐中去接受檢驗。同時,參加社會實踐還要應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邀請,到課堂上去宣講社會實踐成果。在課堂上同學們針對實踐課題,通過考察事例,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廣泛熱烈的討論。這種互動性的理論教學激發了同學們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渴望和得出正確結論的慾望。

xx大學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注重加強政策引導和制度保障。首先,學校規定,學生社會實踐論文作為有關課程的實踐學習成績,佔“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的20%。學生的考察論文與鄧小平理論課掛鈎,獲得優秀論文和優秀個人的大學生,鄧小平理論課可以免試。其次,學校成立了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牽頭、由校黨委宣傳部、團委、教務處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中心等多個部門組成的社會實踐領導小組,學校每年行政撥款20萬元對“理論之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經費支持。另外,學校為了提高“理論之光”社會實踐活動的覆蓋面,研究制定了“理論之光”社會實踐大綱,要求每一名參加“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學生都要參加社會考察,明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工作職責,規定了社會實踐的申報程序和考評機制等。通過一系列政策引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明顯提升,論文質量明顯提高,相當一部分論文在全國、省市“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獎。

(二)實踐意義

“青春建功,實踐成才”是xx大學社會實踐的主題。適逢黨的十八次代表大會即將啟幕,正值建團90週年的榮光時刻,又遇xx大學建校90週年的歷史契機,xx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團委組建“碩博足跡”實踐團隊,旨在以“東大學子,愛在四方;青春建功,砥礪激情”為目的,實現“尋訪基層,知識下鄉;致力xx,科技下鄉”的目標,形成高知社會實踐團隊,為“強三基(基礎設施、基層組織、基本素質)、促三化(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綠色工業化)、興旅遊”的xx發展文化注入“教育培訓、宣傳幫扶、產業轉型”的新活力,更期以碩博團隊的專業性、人文性、知識性為xx新農村的建設譜新章。

“碩博足跡”實踐團隊期以青春為誓言,在熱愛青春、暢享青春、擁抱青春的同時,在社會實踐的路上,感受快樂、感受民風、感受温情,希望將xx大學資土學子的夢想播撒、知識傳遞、熱情演繹。

三、社會實踐發展——重宣傳、強導向、建機制

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發展歷程和發展路徑已經充分説明,只有形成機制、注重導向、加強宣傳,才能夠達到社會實踐增識、長乾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持續長效的完成大學生從“學人”到“全人”的轉變和突破。

(一)發展方向

1.加大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力度,提升大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大學生對暑期“三下鄉”活動的參與主動性不高,其根本原因是他們對農村的瞭解太少。針對此種情況,高校應加強對農村現狀和新農村建設的宣傳,讓廣大學生清楚認識新農村建設的時代性和重要性,激發他們的青春熱情,提高他們的參與主動性,讓他們真正感受農村的發展現狀,明確新農村建設的宏偉目標,從而自覺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隊伍中去,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思想下鄉、感情下鄉、行動下鄉。通過以上的努力,在開展“三下鄉”時,大學生便能自覺地以“主人翁”的姿態認真對待活動,使他們融入到新農村建設作貢獻的隊伍中。

2.契合地方發展趨勢,創新“三下鄉”活動的內容與形式

大學生社會實踐儘量要與本地方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客觀環境要求我們創新“三下鄉”的內容、形式。活動內容上,除圍繞國家及地方的中心工作外,還應結合各學科的專業優勢,由調查訪問、參觀考察、文藝演出、義務支教向科技諮詢、社會援助、法律諮詢、掛靠鍛鍊等高層次發展。注重在社會效益回報的基礎上突出知識經濟的應用轉化,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和決策依據。活動形式上,一方面可以通過地方與高校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地方接受大學生社會實踐,形成產、學、研相結合互助培養共謀發展的創新機制,為用人單位提供有力的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結合當前的就業形勢,嘗試掛靠鍛鍊學習的方式,在活動期間,學生和地方可以進行雙向選擇的模式達成一定的就業意向,這不僅可以推動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可以讓地方政府優先錄取優秀的大學生畢業後到本地方的工作。通過以上創新,可以逐步改進地方社會對三下鄉的重視程度,從而為“三下鄉”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和幫助。

3.構建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項目化機制

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服務社會的重要保障。在基地建設中,應堅持“合作共建、雙方受益”的原則,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充分發揮基地的教育功能。要把“三下鄉”社會實踐作為培養學生科技創新和提升綜合能力的戰略高度來開展工作,學校應積極爭取社會的支持,建立校外基地、科研基地、掛鈎扶貧點等等,有效發揮高校的科技資源、人才資源等優勢為地方基礎建設貢獻力量。一方面,基地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鍛鍊場所,也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在“三下鄉”活動過程中,大學生承擔相應的課題研究,通過細緻的調查分析,提出可行性的方案措施,幫助地方或企業解決科技難題。

(二)發展願景

“星星之火,實踐燎原”,這既是也是社會實踐播撒新知的初衷體現,更是社會實踐發展的目標願景。實踐是認識的源泉,社會是最好的課堂,羣眾是最稱職的老師,基層是鍛鍊才幹的舞台,農村是汲取營養的沃土。在社會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做貢獻,向人民羣眾學習、與工農相結合是當代人學生健康成長的正確道路。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一系列符合學生特點,凸顯時代主旋律、呼應改革主題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引導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實踐,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乾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多數高校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重要途徑。各大高校應繼續加大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大學生投身於社會實踐的活動中來,以“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為實踐目標,從而逐漸實現“星星之火,實踐燎原”的美好願景。

清晨六點,東邊的陽光尚未點亮xx的天空,遠處的山峯籠罩在薄薄的霧氣下顯得分外妖嬈,兩個星期的xx之行即將成為美麗的回憶。似乎轉眼間就到了離開的時候,留戀之情溢於言表,每個人默默地注視着這裏的一切,沒有了幾日前的歡聲笑語,沒有了幾日前的載歌載舞,身邊也沒有了那羣熱情洋溢的鄉民。習習涼風從山谷間襲來,我們踏上歸沈的旅程……

回程的客車上,xx的點點滴滴,一草一木,慈祥的老人,勤勞的婦女,憨厚的村夫,天真的兒童,這裏的集市,廟會,農家,村小,村委會,鄉鎮府,合作社,烤煙廠,採茶場,合作社歷歷在目。我們期盼着有一天能夠再回到這片我們考察學習過的土地,為她的發展和騰飛略盡綿力,更期盼更多的大學生來到xx、感受xx、貢獻xx。

xx之行已然結束,但xx與xx大學的友誼才剛剛開始,我們“碩博足跡”社會實踐團隊希望作為一根友誼的紐帶連接起一段互幫互助的佳話;我們期盼着更多的xx大學乃至全國的大學生走上xx那片美麗的土地,體味xx,援助xx,將思想,知識,技術以及情感奉獻給xx。

xx只有一個,但我們相信祖國的土地上有千萬個xx那樣的鄉鎮村莊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希望更多的有志學子藉助自己的知識儲備、教學資源以及赤誠之心去切身體會“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的實際意義,深入鄉間,感受民風,造福百姓!

標籤: 大學生 實踐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odong/shehui/pevo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