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培訓方案 >

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精選7篇)

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精選7篇)

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 篇1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實施“國培計劃20xx年普通高中課改實驗省教師遠程培訓項目”的通知》(教師廳函[20xx]5號),和《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為確保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於20xx年秋季全面展開,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精選7篇)

一、培訓目標

立足甘肅實際,借鑑先期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省份和我省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有益經驗,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幫助教師準確理解和把握高中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結構、內容和教學要求,增強實施新課程的緊迫性和責任感;瞭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編寫思路、體例特徵、結構特徵及各學科之間的關係;瞭解和掌握高中課程改革實施的情況,促進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逐步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指導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完善高中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體系,為教師終身學習提供支撐和保障,為各普通高中學校順利實施高中新課程提供師資保障。

二、培訓內容與對象

(一)培訓學科: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等13門學科。

(二)培訓內容: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總體情況及各學科課程方案的介紹;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結構框架和主要內容介紹;各學科有關重要內容的解讀;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式方法的培訓;有關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方法的輔導;教學評價方法的指導;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教研活動特別是校本教研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引領等。

(三)培訓對象:20xx年我省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各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學、民辦高中,下同)起始年級學科教師、學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分學科參加)、省市縣高中學科教研員,共計約1.5萬人。

三、培訓時間

(一)準備階段:6月5日—7月20日,各市(州)完成各學科班級組織工作,組織對班主任、輔導教師和技術人員的培訓,配發課程資源,組織學員做好學習前各項準備。

(二)培訓階段:7月28日—8月6日,組織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等13個學科教師學習。每天5學時,共計50學時。其中學習視頻課程2小時,在線學習、交流和研討時間不少於3小時。

(三)總結階段:8月7日—8月17日。各市(州)培訓主管部門將本地區培訓工作總結報告(電子版)報送至“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郵箱。

四、培訓組織與管理

(一)本次遠程培訓工作在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進行,省教育廳專門成立項目管理小組,由分管副廳長擔任小組組長,成員由省教育廳基教處、師範處、財務處、民教處、督導室,省教科所、省電教中心負責人以及十四個市(州)教育局負責人。省教育廳成立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以下簡稱項目執行辦公室),執行辦公室設在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項目執行辦公室在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領導小組和省項目管理小組的領導下,負責對我省培訓實施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和組織管理,協調多方力量組織開展培訓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制定培訓實施方案,組織新課程省級骨幹培訓,組織培訓者培訓,加強與教育部相關部門和各網絡平台服務單位的溝通、聯繫。省教育廳成立巡視督查組,對各地培訓工作進行巡視、指導與督查,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

(二)網絡培訓服務平台的主要職責。“國培計劃”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掛靠在中央電教館)負責項目組織實施的具體協調工作。通過招標機制遴選有關專門網培訓機構提供遠程培訓的服務和技術支持工作,具體任務分配為: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負責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學科;北京今日園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負責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北京百年樹人遠程教育有限公司負責思想政治、信息技術學科。

網絡平台的主要任務和職責是:參與培訓課程資源開發和培訓光盤製作,協助專家團隊進行教學,組織專家在線輔導、遠程答疑,提供教務管理服務,製作操作指南,配合培訓者培訓的實施,組織在線研討和提供培訓信息交流服務,提供技術支持與諮詢服務。

(三)各市(州)教育局的主要職責。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分解、細化我省的遠程培訓項目實施方案,制定本地區針對培訓工作的保障措施和應急預案;組織開展市直高中的培訓工作;成立檢查小組,對各縣(市區)培訓工作的準備、進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向網絡平台服務單位和省教育廳上報本轄區輔導教師、班主任、聯絡員、參訓學員編班情況等信息;審核各縣、區呈報的學員培訓成績報表;為本轄區遠程培訓項目的實施提供相應的配套經費,並對本地區培訓工作進行全面總結。

(四)各縣(市區)教育局的主要職責。根據上級主管部門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和本縣(市區)學校、教師分佈的具體情況,確定本縣(市區)集中學習點(以下稱為“學習中心”);做好本縣(市區)各“學習中心”班主任、指導教師、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的遴選工作;及時向所在市(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上報本縣(市區)班主任、指導教師、聯絡員、學員編班情況等信息;制定本縣(市區)保障培訓工作順利實施的相關措施和應急預案,對培訓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做好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選派輔導教師的接待和在各學習中心的分配工作;做好本縣(市區)普通高中教師參與培訓的相關信息的收集、存檔、上報工作。

(五)普通高中的校長、“學習中心”配備的班主任和指導教師是培訓的具體組織者、管理者、指導者,對順利實施和完成本次遠程培訓任務、保證培訓質量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校長的主要職責是:擔任“學習中心”的主任,全面負責該中心培訓期間的組織和管理、協調工作;對班主任和輔導教師履行工作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確保所有參加培訓的教師按時參加培訓,保證培訓質量。

班主任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和管理本班學習活動,瞭解本班學員學習進度,記錄學員學習活動參與情況,對跟進不足的學員進行督促,檢查審核作業。輔導教師的主要職責:負責本班學習指導,組織並引領學員研討,點評並推薦優秀作業,編輯並提交學習簡報。各地要選擇富有經驗和責任心的骨幹教師和教研員擔任班主任和輔導教師,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聘請已進入實驗省區的高中課改優秀教師承擔輔導工作。同時,要切實發揮教研部門的力量,要求各市(州)教研部門積極總結和利用在“甘肅省基礎教育網絡教研教師教學遠程研修”平台中開展的兩次研修經驗,保證本次培訓的順利實施。

(六)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配備網絡技術人員,其職責是:密切配合網絡平台服務單位開展工作,協助行政部門、班主任、輔導教師進行管理與輔導,解決學員在註冊及學習中遇到的相關技術問題,做好本地的技術保障工作。

五、培訓原則及方式

(一)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對進入新課程的高中一年級各學科教師進行系統的全員崗前培訓,原則上各學科任教教師都必須接受不低於50學時的系統崗前培訓,並經考核合格才能上崗。

(二)組織方式:採取班級化組織管理。組班方式以縣為單位,分學科組班(網上虛擬班級)。每個班不超過100人,設班主任和輔導教師各1名。各市(州)、縣(市區)要根據實際情況,儘可能組織學員以縣(市區)為單位按學科集中參訓。各市(州)、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設立若干“學習中心”,組織學員集中培訓。

各市(州)、縣(市區)高中學科教研員、各學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按相應學科組班進行學習。

(三)學習方式:由市(州)、縣(市區)集中安排學員在“學習中心”學習。其學習形式主要包括:通過多媒體投影在線或離線(dvd光盤播放)集體收看專家主講的視頻課程;輔導教師組織學員針對專家授課內容結合各自教學實踐開展網下的研討和交流;學員個人藉助可上網的計算機自學網上的拓展性課程資源和相關學習資料,參與網上的案例研討和專題討論,提出問題或諮詢,接受專家的問題解答和教學指導;按要求完成相關作業等。

(四)輔導方式:本地研討、在線交流與專家答疑相結合。本地研討應在班主任與輔導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開展。在線交流應在本地研討的基礎上,在課程專家團隊的主持和指導下,組織學員進行學習交流和專題討論。針對各地學員學習研討和交流中普遍關注的突出問題,由課程專家集中答疑指導。

六、培訓實施及流程

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工作從20xx年6月啟動,分階段、分學科逐步推進。具體實施步驟為:

(一)6月10日前,各市(州)應負責將參加本次培訓的不同學科的教師人數(含高中學科教研員、各高中學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學校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絡教室等設施設備的數量及技術狀況以電子文本的形式上報“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郵箱。另外,各市(州)對各縣(市區)學校上報的上述信息數據進行認真審核,按照參訓學員的數量和分佈狀況,設立和確定“學習中心”。(注:“學習中心”在冠名時可以其所在學校為基礎,冠以“高級中學學習中心”、“xx學校學習中心”等),確定學習中心負責人與技術保障人員。指定“學習中心”所在學校的一名校長和兩名副校長擔任“學習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負責培訓期間該“學習中心”培訓的具體組織、領導和協調工作。

(二)6月11日,省教育廳將通過視頻會議方式,組織進行對管理者進行培訓,一是部署我省“國培計劃20xx年普通高中課改實驗省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工作;二是對各市(州)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學習中心”負責人、技術保障人員進行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培訓流程,各級培訓管理者的職責任務和工作要求。

(三)6月20日前,各市(州)按附件2的信息上報要求(相關表格請在省科所網站下載:),完成統計參加培訓相關信息:

1.將各縣(市區)應接受培訓的教師按學科進行編班,原則上每個學科為一個班,並確定每個培訓班級培訓期間所在的“學習中心”。對於學員人數超出50人以上的較大班級,可再將其劃分為若干個學習組,便於組織網下的交流、研討。

2.為每個培訓班級配備一名班主任和培訓輔導教師,對人數較少的國小科,可二個班級配備一名班主任。

3.各市(州)指定一名同志作為聯絡員,負責與“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和各網絡平台服務單位的溝通、聯繫、接洽工作。

(四)7月1日前,各網絡平台服務單位將帳號分配到我省;7月10日前,完成輔導教師、班主任的註冊報名工作;7月20日前完成學員註冊報名工作,以便學員及早體驗網絡平台操作。7月22日班主任在各學校校長的配合下完成審核確認工作,7月24日之前,“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將確認信息(線下)上報給平台,7月25日完成用户調整工作。

(五)7月 15日前,省教育廳將組織全省培訓者培訓,屆時邀請國家學科課程專家及網絡平台教學管理和技術人員對我省班主任與指導教師進行培訓。

培訓者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介紹培訓組織流程、培訓輔導者工作職責、課程主要內容、講解課程特點、組織交流研討與輔導答疑的方法和技巧、教學教務管理與技術操作辦法與流程、學習簡報內容與編制、與課程專家組交流溝通及信息反饋形式與辦法。期間,組織學員做好學習前準備。

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 篇2

遵照《長沙市新一輪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指導意見》、《長沙市中國小校本培訓指導意見》和區教育局指示精神,區教科中心關於《芙蓉區中國小教師20xx年暑假新課程培訓實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為根本出發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校本培訓為基礎,堅持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講求實效,全面落實教師培訓工作。

二、目標與要求

1、瞭解課程改革背景、理念與目標,重點理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目標。

2、掌握推進新課程實施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3、究並實踐新課程,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水平。

三、培訓內容

新課程培訓,包括新理念、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重點對有效性教學進行研究探討。具體內容:

1、我對新教材的感悟;

2、新課程教學中,我嘗試了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3、班主任工作反思和優秀經驗交流;

4、新課程下的教學常規如何才能更好的開展;

5、自選新課程的某一對自己感觸最深的內容,認真學習,用眉批、旁批和尾批的形式進行自主研修;

6、進行教育敍事,講自己在新課程背景下感受最深的事情;

7、圍繞課題、課例進行研討,每個人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好的建議;

8、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專業為依託,找出自身的不足,然後認真學習相關內容,制定個人成長和發展計劃,談談自己在本專業的教育教學中有何收穫(如精神、心靈、人際交往、榮譽等);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還需要什麼?應該如何去努力?

9、對在新課程環境下理想的教師隊伍的思考;

10、對新課程環境下學校管理模式的思考等。

11、參加全區的資源在線培訓;

四、培訓對象

全校所有在職在崗的教師。

五、培訓安排

1、全員校本培訓,7月12日起,時間一週,由學校組織。

2、市級各類培訓,按上級發的通知要求落實。

3、資源在線培訓,7月14日,大同二小校本培訓。

4、區級集中培訓,8月底9月初,由區教科中心組織,具體安排看通知。

六、培訓方式

根據“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基於學校”的基本要求,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運用專家講座、課例研討、教學反思、小組討論、教育敍事、合作學習和自主研修等方式進行。

七、工作內容與任務

1、制定暑期校本培訓計劃。

2、落實培訓具體內容、方式、施訓人員、培訓資料及進度安排等。

3、組織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

4、建立檔案管理。

八、保障措施

1、譚菜花校長為培訓工作第一責任人。

2、成立暑期培訓工作小組,負責培訓工作的管理與指導。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九、具體安排

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 篇3

一、實驗工作的指導思想

我校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深入貫徹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學科課程標準(實驗)》和《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立足我校實際,在總結和繼承我校優秀教育教學改革成果基礎上,大力推進教育創新,構建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學校新課程體系,實現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跨越式發展,為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二、實驗工作的目標和任務

我校新課程實驗工作的基本目標和主要任務是:配合我省高中新課程實驗的整體推進,建立在學校層面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機制,探索行之有效的推進新課程實施辦法,總結經驗、輻射推廣。

1、全面實施並驗證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和《海珠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的要求,為課程方案和標準的修訂和完善提供建設性意見。

2、立足我校實際,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各項教學管理制度,積極探索行政班班和教學班協調一致的管理形式。探索新課程實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徑,為新課程方案在全市、全省推廣提供有益經驗。

3、按新課程方案要求開設課程,課程的開設合理有序,必修課開足開齊,提高學校研發與管理課程的能力,開發多樣的課程資源,逐步建立以校為本、聯校開發與共享課程資源的機制,形成充滿活力、與時俱進的普通高中新課程體系。

4、大力開展以校為本的教育教學研究,推進基於模塊的課堂教學改革和教學方式的轉變,加強教學管理的研究,構建與新課程實施相適應的學生選課指導制度和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調動廣大教師學習研究的熱情和自我發展的積極性,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改革實際中的具體問題,促進學校整體教育改革和教師專業發展。

5、探索和建立符合新課程要求的發展性評價制度與教學水平監測體系。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綜合應用觀察、交流、測驗、實際操作、作品展示、自評和互評等多種方式,實現學生學業成績和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

6、全面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提高我校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建立有效的學生選課制度,做好學生的選課指導工作。編制科學可行的選課指導手冊,與學生建立相對固定而長久的聯繫,關注學生的成長,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轉變,創設有利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驗工作的重點

我校新課程實驗工作,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創造性的編排課程,形成科學的、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層次多、選擇空間大的課程編排方案。課程編排既要符合國家課程要求又要體現學校實際和學校特色。

2、重視課程建設、課程資源開發管理工作,尤其是選修Ⅱ(校本教材)課程的開發與設置。提高學校建設課程、實施課程和管理課程的能力,建立符合實際、靈活多樣的課程體系。

3、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八大領域之一,是課程改革的結構性突破,共23個必修學分,佔20%的總必修學分。綜合實踐課相對於學科課程在活動管理上和落實上難度較大,因此要重視研究,加強落實,着力開展好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及相關學分認定工作。

4、重視基於模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和教學管理制度的形成。改革課程實施方式,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大力改革教學常規,制訂實施基於模塊的個性化學校課程設置方案和教學計劃,建立學生個性化選課和選課指導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學生課程修習狀況的學分管理制度。

5、建設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與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重視和加快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組織和鼓勵廣大教師密切結合教學實踐,積極開展富有針對性的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研能力與水平,使新課程的實驗過程成為教師自身不斷成長的過程。

6、創建發展性評價體系和教學監測機制。研究開發切實可行的法,構建發展性的評價制度與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特別是關於學生成長記錄評價的操作與管理方法,保證學生成長記錄的真實性與可信性。

四、實驗工作的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我校新課程實驗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實驗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學校成立以下實驗工作組織機構:

1、課程實施領導小組:

校長、副校長擔任正副組長。

主要職責是負責對學校新課程實驗做出正確的決策和部署,在經費投入、政策支持、辦學條件、制度建設、師資培訓、輿論宣傳等方面提供保障,對實驗過程加強指導與監控。

2、課程實施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負責教師的培訓、課程的編制、教學過程的管理,帶領全體教師最大限度地參與新課程實驗。

五、實驗工作的保障措施

學校新課程實驗工作的順利進行,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條件保障和專業指導。為此,我校提出以下實驗工作的保障措施:

1、改革學校管理,為新課程實施提供組織與管理保障。新課程實施需要新的學校管理與之相適應,對此學校將成立專門的課程實施管理中心,並將對學校各部門職能進行新的調整與定位,建立健全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學校課程管理制度。

2、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按照新課程實施要求,學校將不斷優化物質教育資源,加大學校場館、設施、信息化建設的力度,為新課程實施創造足夠的物質條件。

3、加強智力支持和專業指導。新課程實驗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需要研究機構和專家的支持和指導。根據課改實際需求,學校將加強與各級教研、科研機構、省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和高等師範院校的聯繫,形成自己的專業諮詢和專家指導隊伍。

4、重視師資培訓。要把新課程培訓作為今後一個時期我校教師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教師最大限度地接受省和市兩級所提供的“面對面”培訓,努力提高培訓質量.校內培訓的主要內容有觀看專家解讀新課程的光盤、觀看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錄像,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業務活動,開學初每人上交關於新課程的學習體會篇,對優秀作品予以獎勵。

5、加強輿論宣傳。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向家長、全社會廣泛深入宣傳高中課程改革的目的、任務、意義、內容及階段成果,努力營造有利於新課程實驗的良好社會氛圍,及時瞭解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爭取全社會對實驗工作的理解、支持。

6、學校成立學分認定委員會。新課程實驗用學分計量學生的學習量、學業過程,並對學生在課程方面的發展水平做出評價。進行學分認定是新課程實驗的重要環節,為確保學分認定的科學性、真實性、規範性,學校成立學分認定委員會,學分認定委員會是學生學分認定的最終機構。學分認定委員會要制定學分認定標準,統一學分認定程序,要認真監督學分認定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以確保學分認定的公正、公平、公開。學分認定委員會要為每個學生組建學分檔案。學分認定基本程序:

(1)監督檢查學分產生的全過程。包括學生出勤、檢測考試命題、監考、閲卷、評分待等。

(2)公示學分。接受公眾的監督舉報並負責調查處理。

(3)認定學分並註冊。

(4)建立學生學分檔案。

7、成立選課指導中心。學生自主選課是新課程實驗的重要環節。為指導與幫助學生形成符合個人特點的、合理的課程修習計劃,避免學生選課的盲目性,特成立選課指導中心。選課指導中心負責制定全校統一的學生選課的各種具體政策。指導中心要提供學校詳細的課程安排,並對學生的選課提供建議和諮詢;由各學科教研組長、各學科任課教師、班主任、教務處、心理中心組成。

8、建立教師的評價體系,新課程改變以終結性評價為主要形式的評價方法,建立多元化、新型的評價體系,對教師實施發展性評價。新的教師評價要包括教師對學生選課指導的力度與實效,教學效果,選修課開設情況,校本教材的開發能力與水平,課題研究成果與業務進修,職業道德水平以及學生、家長、社會的反饋與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應有明確的導向性,通過評價使教師課堂教學的思想和行為不斷地向評價標準靠攏。

9、學校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鼓勵教師針對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開展教學研究,重視不同學科教師交流與研討,建設有利於引導教師創造性實施課程的環境,使課程的實施過程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

10、學校將開發校本課程,首先在藝術、體育、競賽輔導、模塊輔助教材等領域進行教材的編寫,總結經驗,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校本課程體系,完善校本教材的編寫。

六、實驗工作進度安排

1、5月15日前成立學校新課程實驗工作領導小組,部署有關實驗工作的方案。

2、5月至六月間全校教師參加有關新課程的培訓、學習,觀看專家解讀新課程的光盤、觀看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錄像,佈置老師學習新課程書寫體會論文,9月份上交。

3、6月25日學校確定新課程實驗起始年級任課教師,調整教育設施。

4、7月18日至8月15日高一年級教師參加省級新課程培訓。學校制定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

5、8月29—8月31日,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實施、全體高一教師進行新課程實驗工作研討,就課堂教學等問題進行教研活動。

6、6月1日—8月5日,確定我校新課程實驗方案。編寫學生選課指導手冊。組織起始年級任課教師學習我校課程設置方案和選課指導手冊。模擬新課程選課、排課過程。

7、8月21日後,召開起始年級學生家長會,指導學生選課,學校排出新學期新課程實驗課程表。學校新課程實驗物質設施準備完畢。

七、實驗課程編排方案

1.教學時間:每週按5天計算,每天7課時,其中3課時為學校機動時間,包括自由學習,衞生大掃除,全校活動等時間,實際每週教學時間應保證32課時。

2.為了使大多數學科的必修課在高一開出,同時學生的選課周課時數不超過35課時,必修模塊除語文、數學、外語、思政外,其它學科同一模塊可在兩學段交叉編排。

3.選修人數25人即可開班,超過70人就要分班開課。

4.高一,高二基本達到高中畢業的學分要求,高三滿足個性化學習,主要安排重複補修課程和專業要求選修課程。(大學聯考要求)

5.為了便於學校管理,也為了學生跨年級選修,選修課程全校統一安排在同一時間,在每個學段學生的學習活動:必修課程以行政班為教學單位,選修課程以教學班為教學單位

6.高一的第一學期以必修課編排為主,高三少安排或不安排必修課程,高中畢業要求修得116個必修學分,學校必修課表只安排可獲得108學分的必修課程(含研究性學習的15學分),其餘的8個必修學分從其他時間獲得:如社會實踐每年單獨有一週的時間,不佔教學時間,學生每年參加一週的社會實踐,可獲得2學分,三年修滿6學分:社區服務安排在寒暑假進行,學生三年內參加不少於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持有項關證明,可獲得2學分.必修課中,物理、化學、信息技術各兩個學分,要從選修模塊中獲得,修得這些學分所需課時按必修課時安排,但所修內容由學生選擇.高三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和學生髮展要求安排一定的複習課程,但下學期要有一定的體育,藝術等課程的開出

7.選修課程主體上從高一第二學段引入,高一選修課程以文科類為主,高一,高二選修課程至少修28學分,選修課時間全校統一安排在某個時段進行.

8.體育藝術類學科從高一起進入全員選修。

八、實驗工作的管理與評價

1、高中三年以行政班為單位進行學生管理,開展教育活動。同時要求,實行學生學業評價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據此,要求學校做到在繼續加強行政班管理的基礎上,重視做好教學班的教育管理工作。目前高一年級必修課基本上以行政班為單位組織教學;學生的自習課、班會等也必須在行政班進行,因傾向於理或傾向於文的學生學科選擇有所不同,進入高二後,行政班要進行部分調整。班主任負責本班全體學生選課工作的指導、選擇、彙總,為每個學生建立並保存選課檔案,教學班實行導師制。導師承擔對學生日常行為管理的部分責任,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員管理。

2、我校將建立“班主任制”和“導師制”相結合的班級管理模式。班主任主要承擔對學生行政班的管理工作,學科教師(導師)承擔對教學班的管理。由班主任協調相關任課教師,相互通報和及時瞭解學生情況,有針對性的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形成管理學生的有效機制。建立班級教育小組。班級教育小組由班主任、導師、家長、學生代表組成。加強與學生的聯繫、對學生的指導和考核,加強與指導教師和家長的溝通與聯繫。教學班的管理工作由任課教師即導師承擔。導師的職責是一崗兩職:一是教學指導,二是班級管理。導師傳授學科知識,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合理分配學分,指導學生建立選課檔案;負責學生該科目的學業評價(學分、成長記錄等)。導師承擔教學班的班風班貌建設和學生教育、管理、評價。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管理課堂秩序(如學生出勤、課堂紀律、課堂表現等),導師為每個學生建立管理檔案,學段結束時將對學生的操行情況和成長記錄與班主任溝通並交班主任留存。

3、教務處和學生處要加強對行政班和教學班的管理。學校要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大對班主任和導師工作的培訓和指導。建立班級教育、班級管理考核機制,在繼續進行優秀班集體、先進團支部、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及個性化獎勵的基礎上,對管理優秀的教學班及任課老師進行表彰獎勵。不斷調整和完善我校的獎勵制度。學生處組織的學生主題教育活動(如:修身行動、運動會、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等)仍以行政班為單位參加。學校加強對學生會、團委會的工作指導。對學生的社團組織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強調學生的自我管理,培養、鍛鍊和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和業務水平”為根本出發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校本培訓為基礎,堅持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講求實效,全面落實教師培訓工作。

二、目標與要求

1、瞭解課程改革背景、理念與目標,重點理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目標。

2、掌握推進新課程實施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3、究並實踐新課程,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水平。

三、培訓內容

新課程培訓,包括新理念、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重點對有效性教學進行研究探討。具體內容:

1、我對新教材的感悟;

2、新課程教學中,我嘗試了哪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3、班主任工作反思和優秀經驗交流;

4、新課程下的教學常規如何才能更好的開展;

5、自選新課程的某一對自己感觸最深的內容,認真學習,用眉批、旁批和尾批的形式進行自主研修;

6、進行教育敍事,講自己在新課程背景下感受最深的事情;

7、圍繞課題、課例進行研討,每個人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好的建議;

8、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專業為依託,找出自身的不足,然後認真學習相關內容,制定個人成長和發展計劃,談談自己在本專業的教育教學中有何收穫(如精神、心靈、人際交往、榮譽等);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還需要什麼?應該如何去努力?

9、對在新課程環境下理想的教師隊伍的思考;

10、對新課程環境下學校管理模式的思考等。

11、參加全區的資源在線培訓;

四、培訓對象

全校所有在職在崗的教師。

五、培訓安排

1、全員校本培訓,7月12日起,時間一週,由學校組織。

2、市級各類培訓,按上級發的通知要求落實。

3、資源在線培訓,7月14日,大同二小校本培訓。

4、區級集中培訓,8月底9月初,由區教科中心組織,具體安排看通知。

六、培訓方式

根據“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基於學校”的基本要求,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運用專家講座、課例研討、教學反思、小組討論、教育敍事、合作學習和自主研修等方式進行。

七、工作內容與任務

1、制定暑期校本培訓計劃。

2、落實培訓具體內容、方式、施訓人員、培訓資料及進度安排等。

3、組織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

4、建立檔案管理。

八、保障措施

1、譚菜花校長為培訓工作第一責任人。

2、成立暑期培訓工作小組,負責培訓工作的管理與指導。

組長:校長z

副組長:教研室主任z

組員:書記z 副校長z白教導處主任z

大隊部z主任工會主席z總務主任z

九、具體安排

內容形式時間具體執行人行政負責人

感悟新教材沙龍探討半天教研組長z

班主任工作反思和經驗交流在線資源觀看半天z

追尋名師足跡全體老師會上交流半天何莎主任z

新課程背景下我的教育敍事小組交流一天年級組長z

綜合實踐《身邊的垃圾探討》課堂教學觀摩課例研討半天龍泉z

制定自我專業發展方向自主研修一天半每位老師z

學習一篇新課程文章,並用眉批和尾批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感悟自主研修一天半每位老師z

貫徹落實教育局“全區教學工作暨期末結束工作”會議精神傳達、討論一天每位老師z

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 篇5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實施“國培計劃——20xx年普通高中課改實驗省教師遠程培訓項目”的通知》(教師廳函[20xx]5號),和《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為確保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於20xx年秋季全面展開,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標

立足甘肅實際,借鑑先期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省份和我省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有益經驗,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幫助教師準確理解和把握高中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結構、內容和教學要求,增強實施新課程的緊迫性和責任感;瞭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編寫思路、體例特徵、結構特徵及各學科之間的關係;瞭解和掌握高中課程改革實施的情況,促進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逐步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指導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完善高中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培訓體系,為教師終身學習提供支撐和保障,為各普通高中學校順利實施高中新課程提供師資保障。

二、培訓內容與對象

(一)培訓學科: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等13門學科。

(二)培訓內容: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總體情況及各學科課程方案的介紹;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結構框架和主要內容介紹;各學科有關重要內容的解讀;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式方法的培訓;有關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方法的輔導;教學評價方法的指導;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教研活動特別是校本教研和教師專業成長的引領等。

(三)培訓對象:20xx年我省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各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學、民辦高中,下同)起始年級學科教師、學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分學科參加)、省市縣高中學科教研員,共計約1.5萬人。

三、培訓時間

(一)準備階段:6月5日—7月20日,各市(州)完成各學科班級組織工作,組織對班主任、輔導教師和技術人員的培訓,配發課程資源,組織學員做好學習前各項準備。

(二)培訓階段:7月28日—8月6日,組織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等13個學科教師學習。每天5學時,共計50學時。其中學習視頻課程2小時,在線學習、交流和研討時間不少於3小時。

(三)總結階段:8月7日—8月17日。各市(州)培訓主管部門將本地區培訓工作總結報告(電子版)報送至“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郵箱。

四、培訓組織與管理

(一)本次遠程培訓工作在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進行,省教育廳專門成立項目管理小組,由分管副廳長擔任小組組長,成員由省教育廳基教處、師範處、財務處、民教處、督導室,省教科所、省電教中心負責人以及十四個市(州)教育局負責人。省教育廳成立 “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以下簡稱項目執行辦公室),執行辦公室設在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項目執行辦公室在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領導小組和省項目管理小組的領導下,負責對我省培訓實施工作進行統籌規劃和組織管理,協調多方力量組織開展培訓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制定培訓實施方案,組織新課程省級骨幹培訓,組織培訓者培訓,加強與教育部相關部門和各網絡平台服務單位的溝通、聯繫。省教育廳成立巡視督查組,對各地培訓工作進行巡視、指導與督查,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

(二)網絡培訓服務平台的主要職責。“國培計劃”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掛靠在中央電教館)負責項目組織實施的具體協調工作。通過招標機制遴選有關專門網培訓機構提供遠程培訓的服務和技術支持工作,具體任務分配為: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負責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學科;北京今日園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負責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北京百年樹人遠程教育有限公司負責思想政治、信息技術學科。

網絡平台的主要任務和職責是:參與培訓課程資源開發和培訓光盤製作,協助專家團隊進行教學,組織專家在線輔導、遠程答疑,提供教務管理服務,製作操作指南,配合培訓者培訓的實施,組織在線研討和提供培訓信息交流服務,提供技術支持與諮詢服務。

(三)各市(州)教育局的主要職責。根據本地區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分解、細化我省的遠程培訓項目實施方案,制定本地區針對培訓工作的保障措施和應急預案;組織開展市直高中的培訓工作;成立檢查小組,對各縣(市區)培訓工作的準備、進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向網絡平台服務單位和省教育廳上報本轄區輔導教師、班主任、聯絡員、參訓學員編班情況等信息;審核各縣、區呈報的學員培訓成績報表;為本轄區遠程培訓項目的實施提供相應的配套經費,並對本地區培訓工作進行全面總結。

(四)各縣(市區)教育局的主要職責。根據上級主管部門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和本縣(市區)學校、教師分佈的具體情況,確定本縣(市區)集中學習點(以下稱為“學習中心”);做好本縣(市區)各“學習中心”班主任、指導教師、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的遴選工作;及時向所在市(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上報本縣(市區)班主任、指導教師、聯絡員、學員編班情況等信息;制定本縣(市區)保障培訓工作順利實施的相關措施和應急預案,對培訓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做好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選派輔導教師的接待和在各學習中心的分配工作;做好本縣(市區)普通高中教師參與培訓的相關信息的收集、存檔、上報工作。

(五)普通高中的校長、“學習中心”配備的班主任和指導教師是培訓的具體組織者、管理者、指導者,對順利實施和完成本次遠程培訓任務、保證培訓質量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校長的主要職責是:擔任“學習中心”的主任,全面負責該中心培訓期間的組織和管理、協調工作;對班主任和輔導教師履行工作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確保所有參加培訓的教師按時參加培訓,保證培訓質量。

班主任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和管理本班學習活動,瞭解本班學員學習進度,記錄學員學習活動參與情況,對跟進不足的學員進行督促,檢查審核作業。輔導教師的主要職責:負責本班學習指導,組織並引領學員研討,點評並推薦優秀作業,編輯並提交學習簡報。各地要選擇富有經驗和責任心的骨幹教師和教研員擔任班主任和輔導教師,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聘請已進入實驗省區的高中課改優秀教師承擔輔導工作。同時,要切實發揮教研部門的力量,要求各市(州)教研部門積極總結和利用在“甘肅省基礎教育網絡教研教師教學遠程研修”平台中開展的兩次研修經驗,保證本次培訓的順利實施。

(六)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配備網絡技術人員,其職責是:密切配合網絡平台服務單位開展工作,協助行政部門、班主任、輔導教師進行管理與輔導,解決學員在註冊及學習中遇到的相關技術問題,做好本地的技術保障工作。

五、培訓原則及方式

(一)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對進入新課程的高中一年級各學科教師進行系統的全員崗前培訓,原則上各學科任教教師都必須接受不低於50學時的系統崗前培訓,並經考核合格才能上崗。

(二)組織方式:採取班級化組織管理。組班方式以縣為單位,分學科組班(網上虛擬班級)。每個班不超過100人,設班主任和輔導教師各1名。各市(州)、縣(市區)要根據實際情況,儘可能組織學員以縣(市區)為單位按學科集中參訓。各市(州)、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設立若干“學習中心”,組織學員集中培訓。

各市(州)、縣(市區)高中學科教研員、各學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按相應學科組班進行學習。

(三)學習方式:由市(州)、縣(市區)集中安排學員在“學習中心”學習。其學習形式主要包括:通過多媒體投影在線或離線(dvd光盤播放)集體收看專家主講的視頻課程;輔導教師組織學員針對專家授課內容結合各自教學實踐開展網下的研討和交流;學員個人藉助可上網的計算機自學網上的拓展性課程資源和相關學習資料,參與網上的案例研討和專題討論,提出問題或諮詢,接受專家的問題解答和教學指導;按要求完成相關作業等。

(四)輔導方式:本地研討、在線交流與專家答疑相結合。本地研討應在班主任與輔導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開展。在線交流應在本地研討的基礎上,在課程專家團隊的主持和指導下,組織學員進行學習交流和專題討論。針對各地學員學習研討和交流中普遍關注的突出問題,由課程專家集中答疑指導。

六、培訓實施及流程

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工作從20xx年6月啟動,分階段、分學科逐步推進。具體實施步驟為:

(一)6月10日前,各市(州)應負責將參加本次培訓的不同學科的教師人數(含高中學科教研員、各高中學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學校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絡教室等設施設備的數量及技術狀況以電子文本的形式上報“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郵箱。另外,各市(州)對各縣(市區)學校上報的上述信息數據進行認真審核,按照參訓學員的數量和分佈狀況,設立和確定“學習中心”。(注:“學習中心”在冠名時可以其所在學校為基礎,冠以“高級中學學習中心”、“xx學校學習中心”等),確定學習中心負責人與技術保障人員。指定“學習中心”所在學校的一名校長和兩名副校長擔任“學習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負責培訓期間該“學習中心”培訓的具體組織、領導和協調工作。

(二)6月11日,省教育廳將通過視頻會議方式,組織進行對管理者進行培訓,一是部署我省“國培計劃——20xx年普通高中課改實驗省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工作;二是對各市(州)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學習中心”負責人、技術保障人員進行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培訓流程,各級培訓管理者的職責任務和工作要求。

(三)6月20日前,各市(州)按附件2的信息上報要求(相關表格請在省科所網站下載:),完成統計參加培訓相關信息:

1.將各縣(市區)應接受培訓的教師按學科進行編班,原則上每個學科為一個班,並確定每個培訓班級培訓期間所在的“學習中心”。對於學員人數超出50人以上的較大班級,可再將其劃分為若干個學習組,便於組織網下的交流、研討。

2.為每個培訓班級配備一名班主任和培訓輔導教師,對人數較少的國小科,可二個班級配備一名班主任。

3.各市(州)指定一名同志作為聯絡員,負責與“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和各網絡平台服務單位的溝通、聯繫、接洽工作。

(四)7月1日前,各網絡平台服務單位將帳號分配到我省;7月10日前,完成輔導教師、班主任的註冊報名工作;7月20日前完成學員註冊報名工作,以便學員及早體驗網絡平台操作。7月22日班主任在各學校校長的配合下完成審核確認工作,7月24日之前,“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將確認信息(線下)上報給平台,7月25日完成用户調整工作。

(五)7月 15日前,省教育廳將組織全省培訓者培訓,屆時邀請國家學科課程專家及網絡平台教學管理和技術人員對我省班主任與指導教師進行培訓。

培訓者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介紹培訓組織流程、培訓輔導者工作職責、課程主要內容、講解課程特點、組織交流研討與輔導答疑的方法和技巧、教學教務管理與技術操作辦法與流程、學習簡報內容與編制、與課程專家組交流溝通及信息反饋形式與辦法。期間,組織學員做好學習前準備。

在此期間網絡服務平台應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相關網絡平台服務單位將向市(州)教育局送達各絡視頻課程的dvd光盤,各市(州)教育局根據縣區上報的“學習中心(學校)”數向各縣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發送,最終逐級配送給轄區內各“學習中心”的培訓點。

2.完成計算機網絡檢測、dvd光盤播放測試、學員網上註冊、分班、預覽相關課程資源等工作。

(六)7月28日至8月6日,培訓工作正式實施。在此期間,各“學習中心”負責人(校長、副校長)、班主任,應認真組織本中心的教師按照網絡遠程培訓課程表的安排到指定的培訓點集中進行培訓;班主任負責對參訓學員集中培訓的考勤和日常管理。輔導教師在業務上具體指導參訓學員的網上學習和組織網下集體研討、交流等活動。

(七)網上遠程培訓工作結束10天內,輔導教師應根據有關規定,綜合評定出學員的培訓成績並交給班主任;班主任經審核無疑義後應將學員培訓課程、課時、成績等信息呈交縣(市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歸檔保存,作為學員進行繼續教育登記和頒發結業合格證書的憑據。

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學習中心”對培訓工作做出認真的總結,對培訓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要納入本年度“教師培訓年”評選表彰活動中。

七、培訓考核與發證

對成績合格的學員,省教育廳頒發由教育部監製的普通高中教師新課程培訓合格證書,同時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學時登記。

八、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為了確保培訓工作順利實施,省教育廳成立了項目管理小組,並在省教科所成立了項目執行辦公室,由省教科所負責組織實施。各地也應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統籌協調當地的培訓工作。各相關部門和組織管理、輔導人員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責,確保遠程培訓各個環節落實到位。各普通高中校長要特別重視本次培訓工作,保證每位教師完整參加培訓全過程,並嚴格實行持證上崗。

(二)質量保障。培訓期間,省教育廳將組織人員分赴各地檢查、督促培訓工作。省教科所要組織省級專家團隊深入培訓現場指導培訓工作,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培訓結束時要提交高質量的評估報告。

(三)應急保障。各地要認真做好培訓的準備工作,對突發情況要做到快速有效應對。對黑客、病毒攻擊等導致培訓無法進行的情況,制定應急預案,保證儘快恢復正常;對培訓過程中出現停電、設備故障及其他突發情況等,要有應急措施,確保培訓的順利實施。

(四)經費保障。

本次活動經費採用分級負擔:

1.本次培訓的課程資源開發、教學組織、網絡平台支持服務及管理等費用由教育部安排專項經費;

2.省教育廳負擔本次培訓中管理者培訓費用,班主任與指導教師培訓費用(不含交通費),督查指導工作、省級管理組織費用以及班主任與指導教師的工作補助等費用;對於在培訓中獲得優秀的班主任與指導教師給予表彰獎勵。

3.各市(州)承擔本次活動中各縣(市區)班主任與指導教師的集中培訓費用,市級管理組織以及督查指導工作等費用;

4.各縣(市區)及各校承擔本次活動中對各“學習中心”班主任與指導教師集中培訓費用,縣級管理組織以及督查指導,場地、設備使用維護及其它費用(上網費、電費等)。

本次活動不向培訓教師收取任何費用。

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 篇6

一 指導思想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人類完全是從自我教育中取得進步的。”美國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從做中學”的重要命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的報告中指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

為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充分發揮學生在作文評改過程中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特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制定此話題作文訓練成長式評價實施方案。

二 評價目的

1.採用以定性評價為主的手段,讓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積極的參與到作文評價過程中,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分析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

2.重視學生作文訓練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及時校正作文訓練中的問題,切實幫助學生在評價中提高,在評價中成長。

3.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挖掘學生潛力,發現學生文章中的閃光點,不斷鼓勵和激發學生自我欣賞自我完善,激發他們對自然,社會,人生的關注與思考。

4.運用羣評,自評和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去欣賞他人,相互尊重理解,學會合作共處,取長補短。

三 評價方式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更重視定性評價。運用羣評,自評,互評和師評等多種形式,還可以調動家長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為學生建立寫作成長檔案,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寫作實際情況和發展過程。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根據實際需要,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等等。

四 評價標準

1.內容:能圍繞話題,自定中心,自圓其説,信息和細節與話題有關。此項滿分為20分,分為四個等級:一等16—20;二等10—15;三等6—10;四等0—5。

2.主旨:明確對象和目的,中心突出,觀點前後一致。此項滿分為20分,分為四個等級:一等16—20;二等10—15;三等6—10;四等0—5。

3.材料:能從生活視野和感情體驗中取材立意,材料真實典型,感情真摯,説理充分。此項滿分為10分,分為三個等級: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4.結構:有頭有尾,文脈暢通,條理清晰,有邏輯順序。此項滿分為10分,分為三個等級: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5.語言:語言簡潔得體,文從字順,能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句子富有變化 ,有文采。此項滿分為10分,分為三個等級: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6.文體:文體意識強,能熟練掌握各種文體的寫作,表達方式的運用靈活恰當。此項滿分為10分,分為三個等級: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7.文面:書寫整潔端正,行文合乎規範,標點符號正確。此項滿分為10分,分為三個等級: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8.創意:作文有新的創意,有自己的體驗和獨到的見解,有個性特徵,表達有創意。此項滿分為10分,分為三個等級:一等8—10;二等5—7;三等0—4。

9.情感態度:樂於作文,有表達的願望,有“我能寫好作文”的自信心;作文過程中態度端正,能虛心接受他人意見,合作意識強。此項滿分為5分,酌情給分。

10.修改能力:能自覺修改自己的文章,通過自改與互改,取長補短。修改後的文章較初稿確有較大提高。此項滿分為5分,酌情給分。

(説明:此評價標準是根據7—9年級學段的寫作目標制定,綜合考察學生作文水平的發展狀況。鼓勵學生關注生活認識自我;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重視對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評價。)

五 評價過程

(一)集體評議

(課前準備: 收上學生習作後,教師首先快速瀏覽一遍,以便對學生此次作文情況有大致瞭解。然後抽取一位寫作水平中等學生的作文,按班級人數複印份數下發,準備在評改課上集體評議。)

1. 請習作者上講台宣讀自己的作文,並對自己作文的立意,內容,結構,語言風格等作出説明。

2. 全班同學結合評分標準(人手一份)進行自由評議,根據評分標準中的1—8項分項評議,通過討論給出本篇作文的初評分。

3. 集體討論:本篇作文中有哪些閃光點?還有哪些不足之處?要引導學生儘量挖掘同學作文中的閃光點,對同學習作中不足之處的指出態度應誠懇。

4. 就“如何升格本文?”展開討論。要求學生們在討論中為本文提供3至5條修改意見。

5. 要求習作者認真整理記錄老師及同學們的意見,包括本次作文的優缺點,修改建議。

(説明:葉聖陶説:“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要把獨立的學習能力教給學生。要使學生很好的充當批閲者的角色,教師必須首先教給學生方法和規矩。集體評議意在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評價文章的基本方法和要領,為下一環節中的自評與互評作準備。)

(二)分組活動,小組成員開展自評與互評

1.劃分寫作小組,每四人為一組,確定一人為小組長。

(分組説明:分組可採用多種形式,可根據學生寫作水平的高低分成甲—寫作水平較強,乙—水平一般,丙—有困難三類組,這樣分組能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分層訓練,分層要求;也可將 “和誰討論”的自主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由分組,這樣學生的自主性更強,更便於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小組成員輪流讀自己的習作,談寫作想法,並自評作文中的得與失。

(自評説明:學生在自讀作文後,往往便會意識到自己作文中的得與失,通過自評,肯定優點,找出不足,有利於學生的自我肯定與自我完善,促進了主體性的發展。)

3.小組成員互相評議,依據評分標準給出初評分。

(互評説明:學生互評時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當中去,引導學生多尋找同學的優點,學會一分為二的看待別人,公正客觀地給同學評分。)

4.小組長根據大家意見寫出評語,並寫下修改意見。

(説明:評語要求從優點和不足兩個方面來寫,對同學作文中的不足要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5. 改完後簽上小組長的名字,收齊上交。

(三)教師再評

教師高屋建瓴的對學生的作品作出進一步的評價,彌補學生在認識上的不足,糾正他們在評改中的缺點。同時對學生的評語及修改建議作出相應的評價及補充。此環節需注意以下幾點:

1. 對學生的習作及同學們的評語以肯定欣賞為主,對習作中問題較突出的學生予以個別交流及輔導。

2. 注意收集整理全班初次習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以便於對學生的再指導。

(説明: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並不意味着撒手不管,教師必須密切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予以具體的指導和嚴格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二次評分

1.在老師進行二次指導之後,學生根據批改意見進行修改,然後重新謄寫。

2.小組成員互評,依據評分標準1—8項進行二次評分(再評分)。並依據評分標準9—10評出每個同學的態度分,修改分。

3.小組長按照“初評分×40%+再評分×50%+態度分+修改分=本次作文分”的計算公式算出每個同學的本次作文分。

(説明:新課改要求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建立在發展的基礎之上,堅持動態評價。要重視對寫作的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要關注對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評價。所以在這裏設計了一個計算公式,試圖以一種較客觀公正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作文情況。)

4.各個小組依據本組情況,評選出“擬題專家”,“進步之星”,“精彩語句”,“最佳習作”,“優秀評委”獎等,準備在全班進行彙報交流。

(説明:為了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鼓勵成功,特意從多個角度設置了獎項。力求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力;愛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激發每一個學生的上進心;儘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亮點,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五)交流展示

1.擬題專家:各組推薦本次作文訓練中題目擬得最好的同學及文題。

2.精彩語句:由小組長宣讀本組成員習作中的精彩語句及作者姓名。

3.進步之星:各組表彰本次作文訓練中態度最好,進步最大的學生。

4.佳作亮相:各組評出的“最佳習作”作者親自朗讀自己的作品。

5.教師表彰本次作文訓練中表現出色的小組及“優秀評委”等個人。

(説明:交流展示的形式可多種多樣,鼓勵學生自己製作幻燈片,還可以將優秀成果打印出來,裝訂成冊,便於全班同學傳閲。)

(六)成果整理

1.將好文章寫上批語,複印張貼以達到示範表揚的作用。特別優秀的習作還可以打印成冊,並向有關刊物推薦。

2.要求每位學生就此次作文訓練寫200字左右的心得。

3.將習作及心得反饋給家長看,要求家長簽名並寫一兩句評語。

4.將此次作文的提綱,初稿,修訂稿,評價材料,寫作心得等裝訂起來,收入寫作成長檔案袋中。

(七)相關説明

1.教師可根據評分標準設計成長式評價表,便於評價過程中的具體操作。

2.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教師既要充分相信學生,敢於放手,又要堅持指導性原則,做好指導工作,不可放任自流,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3.評價過程只是整個作文訓練過程當中的一部分,故不必拘泥於一課一時,可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教室延伸到家庭。

4.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水平存在着差異,故教師也要根據每個層次學生作文水平的不同起點分層為他們制定階段性目標。只要達到目標就應大力表彰。

5.在評改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走出相互批評的誤區,使他們學會互相欣賞,互相鼓勵,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新課程標準培訓方案 篇7

為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紮實穩妥地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上級主管部門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情,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依據,按照市、縣主管部門要求,積極組織課改培訓,更新教育觀念、手段,改革單一評價模式,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積極穩妥地探索課程改革的新路子。

二、課改組織機構

課改組長:張延成副組長:竇興民、聶炳法、段連學成員:曹林、叢臨香、馬玉明、教研組長。

三、目標任務

1、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內涵,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2、瞭解新教材的內容,體例結構、特點、使用策略等問題。在此基礎上開展校本研究,開發鄉土課程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

3、開展教學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摒棄一支粉筆“滿堂灌”的現象,積極探索教師的角色意識,當好課堂的“導讀”,而不是“演員”,研究課堂教學結構、流程,教師要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

4、開展學習方式的研究。積極培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髮展個性潛能,轉變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

5、開展形成科學的評價觀,建立一套適合本校的評價體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開展學習培訓活動。任何改革,先要過思想關,即是思想觀念要先行,這是改革的保障。我們組織的三級培訓,第一級即上層培訓,選派優秀教師到省、市參加骨幹培訓,第二級即組織全體教師的通識性培訓和學科培訓;第三級是由學校組織培訓,定時間反覆強化學習,特別是觀摩實驗區的示範課例。通過三級培訓,要使全體教師徹底轉為思想,杜絕“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

此外,學習培訓分階段推進,即分批分期選送科任教師參加省、市、縣組織的培訓、課程研討活動等;分批培訓教師,即還在擔任老教材教學任務的教師也要讓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運用新理念、新方法進行課堂教學,跟蹤培訓;對起始年級的教師,在後續階段仍要進行教材培訓,真正實現綜合培訓、全員培訓的目標,

2、落實集體備課活動,各科、各年級成立備課組、年級組跟蹤監督。各備課組要有指導性的教學計劃,時度安排表、活動安排表。備課組要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每次備課要有中心發言人,備課組成員積極參與討論,發揮集體智慧,探索課改的新路子,備課組還應定期開展看課、説話、評課活動,真正做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共同進步的目的。

3、健全課改相關制度。推進課改還應從制度方面進行約束,我們決定研究制訂課改學習制度,課堂教學評價制度,課程評價制度等,讓教師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指向課程改革,讓長衝中學師生能在最短的時限內融入課乞討的洪流。

4、學校領導、中層幹部、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經常進行課堂聽課、研討、研究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加強實驗過程的管理與監控,杜絕老套的教學方法行為,運用新教材採用老教法的作法。

5、探究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

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業生的學雙方互動的過程,它決不是教師教學生聽,或者學生專注聽教師講的單向傳輸。課堂的互動性決定了教師在課堂上角色地位的改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知識的壟斷者、教材機構的傳授者,而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平等的參與者,學生探究疑難的積極引導者與促進者。課堂的結構模式也將發生徹底的改變,不再是以教論學,而是以學論教。教師出色地教是為學生更好地學提供服務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給自己的課堂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學與教的統一。

變革教法還表現在教材的解讀與處理上,很多教師總習慣於傳統的教學的思維,因為過去的教材的處理有固定的模式,易操作、簡單,不需動腦筋,而“課改”的課堂教學重視精神性的教育,讓學生在生活中在實踐中來感悟體驗所學的知識,這種教學沒有定式,非常靈活,不易把握,特別是備課要求高、難度大,尤其如“問題探究”,教師不能只憑自己過去的經驗,更要深入為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置凝提問的“估計”,過去備課有一本“教參”便可高枕無憂,現在備課要閲讀大量書籍,查閲大量資料,廣泛蒐集有關信息,此外,還要通過自己的真切感受,進行刪選、加工、處理,在課堂上教師要隨時給學生釋疑、答疑。“課改”課堂教學的這一系列變化對教師來説將意味着不輕鬆,難度大,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錘練自己,加快自己對這種課堂教學的“磨合”、適應,要潛心研究,不斷探索,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自己的教學中真正為學生製作出豐盛、營養豐富的“課堂大餐”。

6、探究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新課程標準有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也非易事,如果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時操作不當,即使我們在課堂上留給了學生一定的學習時間,但學生卻感到無所事事,無所適從。這樣學生非但沒有成為學習的主人,反而成為課堂學習的冷漠的旁觀者,學生在課堂肯定是收效甚微。那麼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地課堂學習呢?其一:體驗學習。在課堂上要設法引導學生置身於教材學業習的情境,讓學生在這種特定的教材情境中來感悟、來體驗,從而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動機,來喚起他們解決問題慾望,不斷地昇華學業生思想情感,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如:數學課引導學生學習圓的知識,首先讓學生置身於教材情境,生活中哪些圓的現象,圓對人類有何作用,讓學生在這種特定的情境中萌生探求圓的奧祕的慾望。其二,“對話學習:就是讓學生多與教材對話,多與作者對話,與生活對話。在課堂上多創設特定的話題情境,讓學生通過討論,在羣體交流中,各個學習體體思維不斷碰撞,從而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7、積極推進課題研究。我們要在各學科中大力研究、實驗,不惜花費財力、精力、人力投入實驗研究,用堅強組織領導,充足的科研經費,紮實的實驗研究,優秀的實驗成果向市教科院彙報結題,在全市佔據市示範學校的地位。

8、注重資料的整合和成果的總結、轉化。各學科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要收集一手資料,適用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歸納,在課改方面有在全縣仍至全市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特別是要推出一批課改名師、論文、材料等優秀成果。

五、注意的問題

1、防止個別教師不願改,不敢的情況發生,從思想上武裝教師的頭腦。對學生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養成訓練,切忌隨遇而安,畏難情緒。

2、課程評價的缺位現象。課程評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學校要制訂適應課改對教師的評價機制,教師也應當用科學、發展的觀念評價學生,多元評價、發展評價、過程評價是應當貫徹的評價原則。

3、杜絕“懶人”“懶思想”的現象,教師要站在時代的高度,與時俱進,同時代同步,與思想同步,超前發展,在課改中有所作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peixun/30mm0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