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建設方案 >

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方案(精選3篇)

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方案(精選3篇)

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方案(精選3篇)

環境是一種隱形課程,在開發幼兒智能,促進幼兒個性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着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環境作用的過程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一種文化薰陶的結果。結合維揚區環境文化建設活動,我園將整合豐富資源,進行精心構思,着力創建有利於幼兒和諧發展、特色鮮明、彰顯我園園所文化的環境,使環境成為一個培育精神的世界。

二、創設原則

1、環境體現園所特色的個性化原則

2、環境建設與教育目標相一致的原則

3、環境創設與幼兒發展相適宜的原則

4、師幼共同參與,幼兒為主體的原則

三、具體實施方案

1、精心佈置自然美化的校園環境

利用我園户外場地開闊的特點,我們精心創設自然氣息濃郁的户外環境,園中佈置花草樹木,後院二百多平米的開心農場鬱鬱葱葱,是孩子種植、飼養、觀察的樂園;合理利用户外的每一個角落,陳列師幼的作品,使靜態的牆壁變成充滿藝術的氛圍藝術長廊,幼兒置身其中,接受着藝術的薰陶;户外活動場地邊,充滿濃濃民間特色的孩童嬉戲壁圖,為幼兒營造了活潑、歡快的活動氛圍,激發了孩子們活動的熱情。

2、創設藝術、生活風格的活動室環境

環境與孩子始終是共存的,孩子依賴環境並作用於環境;而環境的創設來源於孩子並反映孩子的生活。本着讓幼兒迴歸自然,讓教育迴歸生活的理念,我們注重創設具有探索性和成長性的學習環境,強調幼兒的親身參與感受。

1)專用活動室

美工創意室供幼兒進行無拘無束的藝術創作,手工花藝坊,孩子們大帶小在花的海洋中運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在製作各式各樣的花,裝扮着花坊;生活小廚房,孩子們在生活阿姨的幫助下學着成人在嘗試着各種各樣的生活操作,感受着生活勞動的快樂......

2)教學環境和家園互動

結合每一個教學主題,教師們創設了師幼互動的教學環境,知識性的介紹、孩子的認知、話題大家談、幼兒作品展等等豐富多彩,精彩紛呈,孩子喜歡這樣的環境,看着自己的作品,體現着成功的喜悦,看着自己感興趣的畫面,和同伴一起溝通、討論,老師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在這樣的環節中得到了更開放式的鞏固和拓展、延伸;家長園地是老師向家長展示班級活動和教育經驗的陣地,家園立交橋是家園實行有效溝通的橋樑,家長有個性化的要求會以小紙條的形式放在自己孩子的那塊小天地,離園接待時,家長又能從自己孩子的那塊小天地裏得到老師今天一天對孩子相應情況的反饋,從而更好的'實現家園共育。

3)各具特色的班級活動區域

老師們會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情況創設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區域,語言區,神奇的口袋,多變的魔方是孩子自編故事的好方法;科學探究區,大水車、路路通、田園小屋等讓孩子在動手實踐中探索、積累;益智區,各種各樣的棋類遊戲,竹篩、布繩、紙板、圈做成棋盤、棋譜,各省的省會、各地的旅遊景點、京劇裏的各個角色都是棋的內容,人體拼字、漢字迷宮、漢字沙包等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趣味玩字;民間遊戲區,將我們小時候玩的一些經典的老遊戲進行現代化的改良和加工,變成孩子愛玩、能玩的現代民間遊戲;動手製作區,玉米皮、麥秸、棉花、鋸木花、樹皮都成了製作的材料等等。

3、構建富有園所特色的走廊環境

幼兒園的高品味需要以特色來體現,而特色的彰顯又需要以活動來支撐。我園一直在着力打造以農為特色的園所文化,樓梯旁是以草帽、篩子、竹簍等農產品為原材料,進行藝術性地加工和創作變成藝術品的展示區,將農業和藝術有機的融合,二樓、三樓的青花瓷、中國剪紙、京劇臉譜、江南繡坊將我國的民間工藝進一步進行了提煉和糅合,孩子置身於這樣的環境和氛圍中,是一種體驗、是一種浸染,更是一種薰陶。

藉着區教育現代化創建,我們將依託高校的特色資源,充分利用空間,以幼兒的參與為主線,創設特色鮮明的園所環境,拓寬幼兒的視野,促進幼兒想象,讓幼兒身處其中,接受藝術美的薰陶,真正使幼兒感受到幼兒園是生活的校園,孩子的樂園。

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方案 篇2

為加強本園文化建設,務實幼兒園育人基礎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現結合本園幼教特點特定安排如下。

一、明確指導思想

以“實踐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幼兒園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服務協調,創新提高的發展思路,以建設優良的師德師風為核心,優化、美化、淨化幼兒園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寓教於樂利於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文化活動為載體,構建積極向上優美和諧富有時代創新精神。和幼兒園特色的現代化幼兒園文化,使幼兒在日常學習生活接受先進的文化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在良好的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幼兒德智體美方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實現目標

遵循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配合安保工程的實施,力爭三年內使園的建設成辦學理念明晰,環境優美,藝術氛圍活躍、文化底藴深厚、管理制度完善,人際關係和諧的幼兒園。

三、實施的原則

(一)主旨性原則。要體現幼兒園辦學理念和辦學思想,體現核心價值觀。

(二)科學性原則。應該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力爭做到安排

科學合理構想超前功能相配和諧統一。

(三)育人性原則,要有很強的感染力,滲透力使擴大教師幼兒在文化建設中提高思想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習慣。

(四)藝術性原則。突出文化品位,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體現時代精神風範。

(五)主體性原則。園長是文化建設的培植者、引領者、教師和幼兒家長是文化建設的主體要形成羣策羣力,齊抓共建讓師幼及家長參與建設,在建設中學教育。

(六)人本性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想想,把教育人、培養人作為文化建設的方向。

(七)個性化原則。田園制宣,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八)繼承性原則。要堅持繼承與發展的原則,用融洽的手段來注入生機與活力注重發展策略。

四、園訓、園風、教風

園訓:為人師表、呵護孩子、善待同事、服務家長。園風:一切為了孩子,厚德奉獻。

教風:真誠博愛,寓教於樂。

五、主要任務

幼兒園文化建設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人文文化、歷史文化、活動為文化和市形象文化七個層面。

(一)精神文化建設

精神文化建設包括理念,幼兒園精神,園訓園風、教風

學風等內容。幼兒園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幼兒園的精神文化,是對辦學理念的進一步昇華,是幼兒園理想信念與追求的精髓與靈魂。本園的辦學思想是:一切為了孩子務實祖國基礎。

(二)物質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幼兒園建築活動場所,教學設施、後勤裝備、生活資料、校園環境活動設施等。

1、幼兒園自然環境要佈局合理,統一協調。

2、幼兒園設施環境要在幼兒園的辦園理念為園目標、教育設計體現在建築,生活教育活動中。

3、幼兒園傳媒環境,主要是板報,現代化教育設施,網絡務種儀器,壁畫宣傳,對外宣傳,本園先進的辦園理念和幼教優秀成果。

4、幼兒園衞生環境,做到衞生無死角,各類設施設備乾淨整潔,養成講文明清潔環境的良好習慣。

(三)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文化是幼兒園文化生命力,是幼兒園辦園治園的基本保障具有導向約束和規範作用。

一要堅持依法治園,以嚴厲的紀律嚴格的管理規範秩序推進依法治園,增強教師及幼兒的紀律意識和法制意識。二要加強民主管理凡是改革與發展的重大的問題和關係。師幼本身利益的重要決策都要徵求廣大教職工的意見,堅持園務公開,加強上下溝通廣開言語。

三要完善管理規章制度,按照“全、細、嚴”的總體要求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形成制度約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

(四)人文文化建設“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現代幼兒園管理制度,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實效為本的原則,形成規範和諧的工作環境,構建友好民族互動互建的相互關係,努力為幼師創設舒適的工作於學習生活環境,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

(五)歷史文化建設,歷史文化建設是幼兒園的文化積澱採編良師風貌給師幼做榜樣的力量,啟迪教育,師幼共同奮發向上。

(六)活動文化建設:

1、一要完善隊伍建設,構建開設性德育工作,把院內德育教育與園外輔導員教育相結合,開展德育教育。

2、要把體育教育科技教育活動融入文化建設中,滿足幼兒的身心需求,精心組織家長會,積極構建家園融通和諧教育。

3、要利用”六一“兒童節體育運動會等活動,在知識性趣味性主題鮮明有針對性的內容融入到活動之中。營造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氛圍。

4、要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幼兒特點,教育引導幼兒瞭解社會,奉獻社會,增強幼兒的社會責任,熱愛勞動,關愛他人的意識。

(七)形象文化建設包括幼兒園對外整體形象,展示環境面

貌兩個方面,要體現幼兒園的特色風格,辦園理念和精神。

1、規範幼兒園形象標識,完善本園特點的形象標識體系。

2、塑造良好社會形象,提高本園在社會的知名度和信譽度,樹立統一的幼兒園整體形象。

六、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活動階段(第3月)圍繞建設幼兒園文化,”提高幼兒園品位“這一主題進行動員開展大討論,統一調整,提出對幼兒園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確定本園在幼兒園文化建設上,立足和發展方向。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第4月-9月)按照實施方案要求紮實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從時間進度淨化、綠化硬化入手整治園容園貌。人文景觀,格言警句,逐步完成幼兒園物質文化建設。

第三階段檢查驗收階段(xx年10月-12月)對校園文化建設按學檢查驗收,樹立典型、積極推廣。

七、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認識,營造氛圍。

二要加強領導,強化責任。

三要精心設計,積極實施。

四要科學安排,統籌兼顧。

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方案 篇3

一、創設思路:

1、活動中心一樓到三樓西側樓梯呈現我園“四節一軍營”的內容,依次是一樓繽紛藝術節,二樓荷鄉文化節,三樓體育節和小軍營。閲讀節放在東側樓梯。

要求:主要以圖片、文字、師生合作作品等形式呈現四節一軍營的內容。

2、一樓到三樓的教室門前走廊和二三樓的公共遊戲區域重點營造目前正在開展的荷鄉文化節氛圍:

(1)一樓以充分挖掘水鄉特色的材料製作的藝術作品為主。主要佈置以牆面佈置和懸掛為主。

(2)二樓以大量收集水鄉特產為主,公共區域開展以“荷鄉美食”和“荷鄉特產超市”開展系列活動。

(3)三樓以水鄉農作物(水稻、玉米、高梁等等)為主要材料進行牆面和懸掛物的佈置。公共區域以水鄉農作物材料編織為主題開展。

二、具體安排:

(一)人員安排:

公共環境創設總負責人:蔣

公共環境創設領導小組:劉、王、劉、管

一樓總負責:劉

分組負責人:藝術節——黃

一樓走廊——陸

二樓總負責:管

分組負責人:文化節——郭

二樓走廊及公共區域——緒

三樓總負責:王

分組負責人:體育節及小軍營——趙

三樓走廊及公共區域——朱

(二)分組負責人可根據需要從本年級組或其他年級組抽調1-2位教師。確定創設思路後將所需要的材料擬寫出來,根據情況進行收集、購買等。

(三)請各組抓緊時間,在下週四前完成整體環境創設。

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方案5

環境滋養靈性,教育喚醒靈魂,文化潤澤品格。文化環境建設是學校教育極其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項長期且艱鉅的工程。其建設力度決定着教育的廣度、深度與高度,建設能力體現學校教育文化軟實力。人是環境與文化的產物,一個人身處怎樣的環境、接受怎樣的文化與教育,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對於幼兒園教育而言,環境是顯形的教育,資源是隱形的課程;文化是環境的底色,體現教育的形象、品質與靈魂;文化只有根植於教育才能結出碩果,教育只有依賴於環境才能產生效力。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的切入點、立足點與歸宿是對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目的是培養與塑造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作為的一代新人。

一、物質環境兩維度

幼兒的年齡特徵與身心特點,決定了幼兒的學習必須建立在感性與經驗基礎上,必須有條件與環境的強力支持。我們必須為孩子的生活、學習、遊戲、運動創設必要的物質條件,以滿足直觀感受、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的要求。家徒四壁、空無一物的環境絕對不是理想的物質環境,也不是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環境。幼兒園教育物質環境的創設應當融有形與無形、樸素與温馨於一身,集自主與多元、本土與國際於一體,硬化、軟化、綠化、文化兼而有之。那麼建設可觸摸、可觀賞、可互動、可對話、有文化品位、有內涵深度的物質環境將顯得尤為重要。其主要做法是:

1.外部物質環境利用。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田野、村鎮、工廠、社區、園林、空氣、陽光,既是幼兒教育的外部環境,更是啟蒙教育的首選資源、社會體驗的第一資源和户外活動的重要資源。它可以讓孩子獲得教室裏和書本上永遠得不到的經驗與感受。善為人師者,須充分利用自然與社會環境資源,把孩子引入真實的現實情境中,讓其接受貼近生活的教育與社會性的體驗,幫助孩子完成對客觀世界感性及理性的認識。

2.內部物質環境創設。幼兒園教育內部物質環境建設以“兒童中心主義”為宗旨,以全面育人為目標,以安全、綠色、環保為基本原則,以滿足各項常規教育教學活動為前提。其中,內外區域劃分、場地室舍功能發揮是內部物質環境建設的兩項重要工作。其總體要求是乾淨、整潔、便捷,區域明顯、分合自然、板塊清晰、佈局合理,便於活動實施、服務幼兒主體,保證環境教育教學活動功能發揮的最大化。具體在環境建設與資源管理中可參照“4621”運行模式靈活處理。一要積極營造與自然高度協調的教育環境,善於把自然資源“拿進來”,管理好,運用好,讓教育迴歸自然與真實;二要營造具有社會意義的教育環境,體現“教育的生活化和學校的社會化”理念。

3.物質環境價值趨向。無論外部物質環境,還是內部物質環境,都嚴格遵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經濟、社會、和文化可持續發展①”宗旨、“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理念。確保內外環境的有機協調、高度統一;確保兒童在具有生命力的環境中學習並獲得真實的、有價值的經驗;確保兒童積極主動與環境、資源和材料對話,得到真實的發展。

二、文化環境六要素

學校承載着教育,教育承載着文化,文化傳承着道德。當幼兒園教育有了《綱要》支持、《指南》引領、《標準》④要求,形成了課程概念、落實了主題活動、啟動了項目研究之後,其本質已經不僅僅是讓孩子“玩”好,而且是通過“玩中學”、“做中學”、“研中學”等基本方式讓孩子“學”有所成、學有所用、人人成才。唯如此,才是中國特色的幼兒園教育,也是全社會都能接受的教育,更是科學理念指導下的教育。

(一)文化特徵:多元融合。花裏胡哨、五光十色不是幼兒園教育應有的形象,學畫畫、做手工、玩遊戲、喝水、如廁也不是學前教育活動的全部,環境創設、音樂舞蹈、園本教學也不是幼兒園教育文化的本質。幼兒園教育文化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具象,更應該是感性與理性、具象與抽象的高度統一,是樸素與雅緻、大方與精細的完美結合,是基於圖、文、聲、光、電等多種介質的綜合體現。對於一個有內涵的幼兒園,文化的體現一要兼顧古今中外優秀文化,以適應培養大格局、大視野、世界型、國際化人才的要求,二要立足中華文化,突出本土文化,為培養與造就具有國家情懷、民族精神、公民意識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礎。

(二)文化表現:語言文字。幼兒園教育歸根結蒂是文化啟蒙教育,是完整人格養成奠基性教育。單就中華文化之種種,如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建築文化、農耕文化、禮儀文化、儒家文化等等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都有滲透,然體現文化必須籍於語言文字,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更離不開漢語言這一基本工具。幼兒園教育要突出文化內涵、文化品位,就要高度重視漢語言這一載體作用的發揮。

漢語言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積澱,是華夏民族羣體智慧的結晶。漢語言是中國教育、文化、哲學、科學等一切文明產生、發展、壯大的根與魂,是孩子認識自我與外部世界的橋樑,也是學好五大領域課程的工具。從這一意義上講,啟蒙教育必須把母語學習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

幼兒園必須在教育環境的醒目位置、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及教育過程的自始至終,體現語言文字的主陣地的作用。具體一點説,我們必須將國家的教育意志、教育方針、育人目標和辦園者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運用科學+藝術的方式不折不扣地展示出來,昭示於社會,融化於人心,讓全社會都知道我們的幼兒園教育所遵循的宗旨與追求的`目標;要把“三風一訓”、教育發展規劃、學習與發展指南、教師行為標準等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大大方方地呈現出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教育文化氛圍,號召與影響我們的教職員工;要把孩子的想法、做法、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及時展現出來,讓孩子認領,完成深度對話,讓文化服務於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三)文化感知:薰陶感染。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提出:防止幼兒園教育“國小化”傾向不是不重視對科學文化的學習,不是淡化漢語言教學。恰恰相反,幼兒園教育首要的任務是開啟科學文化的學習之旅,以漢語言的學習為重要內容對幼兒進行初步的文化感知、感染與薰陶,讓幼兒在學習、理解與運用母語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漢語言外在的形象美和內在的音韻美、意境美,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耳濡目染的薰陶,從而建立足夠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文化學習:可觸可摸。幼兒園有面積足夠大的主題牆、作品牆等牆面,保證了每一面牆壁會説話,達到了主體性、趣味性、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等寓一體的要求。但是我們對於語言文字的表現力上仍然做得很不夠,它應有的教育功能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教學系列活動,提出了許多有質量的問題,獲得了許多有價值的結論,但是我們僅僅停留在説説而已。我們雖然落實了“4621”環境建設與資源管理模式,對材料進行了分區、分櫃、分層、分盒管理,但是我們的教師還沒有把它作為語言學習的有效方式與渠道。那麼,如何把學習特別是語言學習恰當滲透於生活、遊戲與運動之中,就是需要我們亟待解決的課題。

1.識物、識字、識詞。就本質而言,漢字、語言及文化的學習是從認識事物開始的。幼兒的語言學習也必須建立在對客觀事物的充分感知與理解上。幼兒園的教育文化環境,特別是基於主題、基於項目、基於“4621”資源管理模式下的學習,為識物、識字、識詞提供了極大便利。就“4分管理”而言,分區、分櫃、分層、分盒的過程既是對事物完成分類的過程,也是邏輯歸納與有序整理的過程。“4分管理”工作越規範、越細緻、越科學,不僅僅會提升幼兒區角(區域)活動、主題教學活動、項目研究活動的質量與水平,更能有效促進幼兒語言學習與社會化發展。再具體一點説,分盒越精細,意味着積累的材料越豐富;材料越豐富意味着事物名稱(詞語)越豐富。各區、各櫃、各層、各盒眾多的材料以及材料名稱的文字標識就成為語言學習的重要媒介。

可以這樣描述:如果我們能為幼兒提供1000種材料,就能產生1000個名詞,1000個名詞就能演繹出10000句話。這樣我們就有了另外一種閲讀方式,即變“看圖識字識詞”為“識物識字識詞”,而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建立基於綜合統感理念下的語言學習,也是極好的情境教育。對於小班孩子,僅限於“識物”;中班孩子可以“識物識字識詞”三者並重,大班孩子則可以完成“識物識字識詞説話”綜合訓練。

2.聽、説、讀、寫。幼兒園不提倡孩子寫字,但不代表不重視對這一階段幼兒語言學習聽、説、讀、寫四項基本功訓練,不代表淡化或忽視與之對應的語言基本能力、語文基本素養的形成。3-6歲幼兒是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大量地聽、説、讀、主動地認字、學詞關鍵且重要。幼兒園的物質與文化環境、豐富的教育資源、多樣化的教育活動為幼兒語言學習創造了良好條件。如果教師有科學合理的安排,幼兒在園三年可以聽到和講述數以百計的故事,可以熟讀數以百本的繪本;如果我們能夠把幼兒園户外及室內所有的資源、一日常規中重要的活動當作孩子語言學習的渠道,不愁孩子得不到最好的發展。但前提是在幼兒園語言領域學習中,要善於將聽、説、讀結合成一個整體,在各項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能將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説一説做成一個迴路。

3.觀察、分析、理解、表達。“4621”環境建設與資源管理模式有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用材料訓練幼兒、發展幼兒。即通過幼兒積極主動地與環境或材料進行對話,認識事物、認識世界、感知並適應環境,培養興趣與習慣,建立規則與秩序,養成品德與情感;形成能力與技能,提升綜合素養。我們之所以高度重視身邊材料收集、整理、歸類,不僅僅是擺擺、看看、玩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材料。如何研究?即是要通過觀察、區分、理解、交流、表達這些最基本的方式進行。依照布魯姆認知理論,從記憶、理解、運用等三個基本要求到分析、評價、創造等三個更高要求的認知過程維度中,語言文字是最直接的工具。孩子僅僅懂得而不能表達,不是好的學習;僅僅會做,而不會説,也不是好的學習。兒童對事物要達到由低到高6個維度的全面認知,“説”是十分重要的方式,“説”不出來或者“説”不到位,分析與評價就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不僅要強化動手做的訓練,更要強化動心記、動腦想、動嘴説的訓練。

(五)文化活動:有效整合。幼兒的學習是以遊戲為基本方式的,活動的趣味性是第一要求,同時要求動靜結合、富於變化、循序漸進。幼兒教育或者説幼兒園教育有一樣東西是無論如何不可或缺的,即音樂。孔夫子所言“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⑤特別適合幼兒園教育,“不學詩,無以言”⑥,“不學禮,無以立”⑦,不學音樂,教育沒有活力,學校沒有生機,學生沒有精神。缺少了音樂的幼兒園教育是殘缺的,無論是學詩、學禮,還是學文、學畫、做手工、玩遊戲,幾乎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不能少了音樂。音樂之於教學,猶如菜餚之於食鹽、中藥之於甘草一樣重要。教師要善於讓音樂給語言學習插上飛翔的翅膀。我曾經無數次看到過有經驗的老師在教學“三、百、千”⑧及唐詩、宋詞等經典文化,以及學習現代兒歌、白話詩文時,和之以鼓樂、配之以音響,或讓幼兒敲出節拍與旋律、或配之動作,真正地做到“寓教於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是課程整合的魅力。

(六)文化目標:造就新人。要讓孩子成為優秀的文化人,必須依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樂園,教師的工作是為孩子創造成長的條件,搭建成人成才的平台。我們要真正落實“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把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造就人才作為工作宗旨,變“為活動而活動”為“為培養人才而活動”,大膽地培養諸如小發明家、小講解員、小主持人、小演説家、小播音員、小作家、小畫家、小詩人、小工匠、小農民、小服裝設計師、小銀行家、小管理員、小美食家。

教育是一座長長的跨海橋,橋的一頭是文化,另一頭還是文化。教師是建橋的人,孩子從橋上過,我們不僅要讓其感受與體驗兩頭的文化景觀,更要指引他們看到萬頃碧波之外的遠方。

參考備註:

1.聯合國教科文《20xx年後可持續發展全球行動計劃(草案)》

2.《綱要》:國家及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3.《指南》:《3-6週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4.《標準》:國家及省市幼兒園分類評估標準,省級示範性幼兒園評估標準等。

5?6?7出自《論語》

8.“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jianshe/jz0zr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