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幼兒家庭親子游戲

幼兒家庭親子游戲

活動題目:爸爸媽媽,我們來一起做遊戲吧!

幼兒家庭親子游戲

——指導小班幼兒家庭親子游戲和親子關係的形成

指導對象:小班幼兒家長

活動時間和地點:幼兒園會議室

幼兒與家長及家教的狀況分析:

學期初,我們對本園60名小班家長的遊戲觀念作了調查,發現:遊戲的重要性還沒有被我園小班家長真正認識與接受。

在我們的問卷中,有這樣一道題目: 你同意以下哪種觀點?a遊戲就是學習;b遊戲不同於學習;c遊戲和學習要結合起來。

“遊戲就是學習”的含義是:遊戲是學習的一種形式。“遊戲不同於學習”的含義是:遊戲不是學習。“ 遊戲和學習要結合起來”的含義是:遊戲不是學習,因而要將這兩者結合起來。

調查的結果是,對於第一種觀點,家長中只有6人同意。對於第二種觀點,家長都沒有人同意。對於第三種觀點,家長中189人同意。這就涉及到對“學習”的理解。人們習慣地把識字、唸書或讀寫算的技能訓練看作是“學習”,而不認為幼兒遊戲也是學習。

研究表明,遊戲是幼兒的學習,而且是一種更為重要的學習形式。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這種情形:1~2 歲的孩子在玩玩具,玩具掉在地上了,他(她)要去把玩具撿起來。撿一個掉在地上的東西對於成人來説是一 件容易的事;但是,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説,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孩子首先是蹲下去,用手去夠;夠不着;站起來,往前走幾步,再蹲下去;夠不着,再站起來……可能要經過二三次調整才能 拿到玩具。這種空間知覺,不是靠成人教會的,而是幼兒在遊戲實踐中逐漸積累的。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這種經驗的獲得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但是這種學習的重要性迄今沒有被人們普遍認識。

預期的活動目標:1、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的觀念。

2、瞭解親子游戲的意義。

活動的前期準備:對家長進行調查問卷;收集相關家教的文章。

活動開展過程的概要介紹與精彩部分的介紹:

一、幫助家長建立科學的教育理念

1.以尊重孩子為基礎,建立平等的親子關係。

請家長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孩子,瞭解孩子的興趣、發展的水平,根據孩子的實際狀況選擇活動,做到尊重孩子。在活動中傾聽孩子意見,注意孩子的需求,及時調整活動安排。親子活動是走進孩子內心的捷徑。通過遊戲、通過活動、通過一塊完成一件事情,建立彼此的信賴度,逐步形成和建立平等的親子關係。

2.進一步瞭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遵循科學的方法。

家長通過觀察和學習,逐步瞭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特點。三至六歲孩子是個性傾向開始萌芽的時期。感知覺逐漸完善。對生動、形象的事物和現象容易認識。注意力不穩定,對感興趣的事物注意力較易集中,但時間不長。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孩子的情感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情感容易激動、變化、外露並且不穩定。在個性方面逐漸表現出性格、興趣、能力等方面的個人特點。在活動中注意遵循規律,使用適合孩子特點的方法,注重科學。

3.注重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為終生髮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家長應該明確的認識到親子活動過程中,除了發展孩子的認知、良好個性以外,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應該成為遊戲的最重要目的,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獲得良好情感體驗是其成長、發展的基礎。孩子需要的是愛而不是知識和技能的灌輸。親子活動應更加富於感性,而不是知識性和系統性。在孩子通向成長的道路上協助他構建自我。

家長在活動中注重孩子各種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培養技能和技巧。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通過嘗試、體驗、動手操作等活動,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孩子的認識能力。在活動中還注重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積極和孩子進行交流,提高孩子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在藝術活動培養孩子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4.家長應當民主地、平等地對待子女。

體罰、溺愛或把孩子當玩具逗玩都是不尊重兒童的表現。只有民主、平等地對待孩子,家長才可能在遊戲中和孩子結成平等的玩伴關係,才可能尊重兒童的需要與興趣。遊戲中 不能家長單方面説了算,使遊戲對孩子來説成為一種“被迫”行為。

5.在遊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家長在遊戲中應培養與鼓勵兒童的創造性與獨立性,不要“望子成龍”過切,處處“越俎代庖”,去代 替孩子游戲,代替孩子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不要養成孩子離不開大人的依賴態度與習慣。

6.在開展親子游戲的同時,鼓勵與支持兒童的獨立遊戲以及與夥伴的交往與遊戲,培養兒童獨立遊戲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兒童和同伴交往和遊戲的興趣和能力。

二、介紹幾種親子游戲若干,並請兩位家長來示範

親子游戲(一):包糖果

目標:鍛鍊手的團捏能力,發展手指的靈活性。

準備:兩種顏色的縐紙5張

玩法:父(母)先拿一張縐紙用力團捏,邊團捏邊説:“用紅色紙捏捏、團團。”“用力捏,使勁團。”“圓圓的糖做好了!再拿一張綠色紙把糖包起來。”糖果做好啦,真好看!”“你一定也能學會包糖果,讓我們一起來做吧!”孩子包糖果,父(母)從旁指導和幫忙。全部完成後,把“糖果”放在小盤裏,數一數有幾粒,看看哪一粒包得最好,父(母)隨時鼓勵孩子。

建議:包糖果的紙可以就地取材,如吃完糖果後的包裝紙;做糖用的紙必須要柔軟,如餐巾紙。包糖果用的數量可以自由決定。孩子在操作過程中,家長不要代替他。

親子游戲(二):打老虎

目的:訓練孩子看準目標投擲的能力。

準備:老虎的圖片或玩具,小沙包。

玩法:1、父母事先將怪獸的畫片或模型掛在椅子背上,準備好數只小沙包。

2、父母説:“老虎真壞,專吃小動物,讓我們一起來打老虎。”接着示範投沙包,讓寶寶模仿着用小沙包打老虎。

3、小沙包投完後,讓寶寶自己走過去把沙包撿起來,再繼續投。

4、父母在寶寶投沙包的過程中,很自然地把椅子推倒,並説:“老虎被寶寶消滅了,寶寶真棒!”

提示:如寶寶投不中時,可適當調整距離,父母還可在一旁喊:“加油,加油!”鼓勵寶寶投中目標。

親子游戲(三):對齊啦

目的:變換腳的動作,發展動作靈活性。

玩法:父母和孩子面對面站好,邊念兒歌邊跳。重複多次。唸到“腳尖對腳尖”時,雙方將各自的左腳前伸,碰一下腳尖;唸到“腳跟對腳跟”時,碰一下腳跟。

提示:遊戲可交換左右腳,可將手拉起來玩。

附兒歌:腳尖對腳跟,一一對對好。腳跟對腳跟,一一排排好。

親子游戲(四):我們來玩報紙

目的:訓練幼兒爬的動作。

準備:舊報紙數張。

玩法:1、爸爸媽媽握緊報紙的4個角,跪或蹲在地上,在離地面約50-60釐米的高度,平舉報紙。

2、孩子從報紙下爬過,不弄破報紙就贏了。

3、爸爸、媽媽再把報紙降低約10釐米,讓孩子試試看能不能爬過去而不把報紙弄破。

三、交流

請家長來談談自己在家庭中曾經嘗試過的親子游戲。

活動的效果:

通過講座,我們小班家長感受到了正確的家教觀念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而在家庭教育中開展親子游戲的重要性家長也認識到了,意識和觀念也有所提高。

活動後指導者的反思與總結:

在講座中,我們的家長還是很認真地聽完了講座,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在討論時,因有大部分家長都沒有過親子游戲的嘗試所以氣氛還不夠熱烈,但他們都認為通過今天的家教指導活動,他們會在家長嘗試親子游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d3yx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