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桂林市旅遊品牌策劃書

桂林市旅遊品牌策劃書

背景

桂林市旅遊品牌策劃書

文化內涵很大程度上未被髮掘;

受眾對旅遊對象的要求日益多元化、深層化;

旅遊資源同質化嚴重,競爭對手崛起。

桂林市不僅是中國重點風景遊覽城市,又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期是廣西、桂東北的政治、軍事中心和重要經濟都市。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桂林有了巨大的發展,美麗、古老的桂林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生機。

桂林有奇山、秀水、異洞、美石,它們交相輝映,構成了舉世無雙的桂林山水,不可替代,古往今來,令人傾倒。然而,在很大程度上,遊客們所熟知的都只是桂林山水的自然環境資源的佳處,而對桂林山水其本身的文化內涵和依託於桂林山水的一系列的文學、藝術、宗教等方面的文化(這些將在下文詳細分析)。而另一方面,遊客對旅遊對象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在旅遊過程當中能夠享受到更為豐富的、更深層次的東西。再者,全國旅遊業隨改革開放大流蓬勃興起,競爭對手實力日益增強。這種種因素都要求以桂林山水為主的桂林旅遊業不得不尋求長遠的發展道路。

目的

挖掘桂林山水的文化、歷史內涵;

將桂林山水打造成更易為現代人接受的旅遊勝地。

桂林山水的文化內涵極其豐富,首先要作為旅遊資源的新興部分來進行挖掘,以達到資源的更好利用。另外,應消費者的需求,也要對其文化內涵發掘。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通過對桂林山水的文化內涵發掘,將桂林打造成更能為人們接受的旅遊勝地,並以此達到先競爭對手一步而得到長遠發展。

主體分析(介紹)

整體介紹

桂林山水,北起興安,南到陽朔總共100多公里。由於石灰巖地形發育,地下水潛蝕,地殼變動,以至桂林諸山皆如平地拔起,奇峯羅列,猶如玉筍、翠屏、巨象、駝峯等,形態萬千,景色秀麗。山多巖洞,洞內石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組成各種景物,奇態異狀,琳琅滿目。洞景山色,耐人玩賞。有獨秀峯、疊彩山、泭波山、象鼻山、南溪山、蘆笛巖、七星巖等名勝。灕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由東北向東南,與西來的陽江相匯合,流水清澈,游魚可數,像玉帶般旋繞城區。桂林至陽朔沿江一帶、羣山峭拔,綠水縈迴,青山浮水,景色清幽,構成長達百里的美麗圖畫。

除了上面説到的自然景物外,桂林山水自古為遷客騷人所讚頌,形成了其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如韓愈的詩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藝術地描繪了桂林山水。在唐開元年間,張九齡任桂州都督,為桂林山水中的灕江寫下了第一首讚頌詩,有“奇峯岌前轉,茂樹隈中積”句。南宋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稱讚:“桂山之奇,宜為天下第一”,而他在桂林的巖洞中就有題刻11件,並創作了65首讚頌桂林山水的詩,全收在《石湖居士詩集》中。南宋嘉泰元年(1201),王正功在《桂林鹿鳴宴詩》中正式吟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所謂人傑地靈,桂林山水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還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歷史文化名人。在隋唐時期,桂林就出現了曹鄴、曹唐、王元和翁宏等以詩聞名的人物,到清代有名臣陳繼昌、陳宏謀。近代有詞學造詣極深的王鵬運、況周頤,海內推為“臨桂詞派”(注:臨桂縣城現已規劃為桂林市西城區),與朱祖謀、鄭焯並譽為清末詞學四大家。另外還有哲學家梁漱溟,以及李天佑、馬君武、蔣翊武、李宗仁等名人。

這些無一不是桂林山水文化內涵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可小覷其一。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對它們的挖掘。

具體景點描繪(主要突出文化內涵)

【中隱山】

元人郭思誠稱:“孤峯上下分三洞,一水縈纖溉萬畝。”明人鄭壅詩曰:“洞直有光紅日透,山深無鎖白雲緘;人間此地多仙蹟,惟見桃花點碧巖。”四周羣山環繞,景色秀麗。有上中下三洞。下洞叫張公洞,迴環曲折,好象九曲迴廊,一彎勝一彎,深處鐘乳石構成各種奇怪景物,別有情趣。中洞叫昌公巖,彷彿是個大圓廳,洞底平廣,兩壁削峙,高數丈,左壁有圓窗,可俯瞰下洞景色。上洞為佛子巖,在山頂,宋代建有福緣寺,已埋沒。此洞明朗通暢,象個大舞台,天幕層層,帷幔垂掛。後洞是危崖陡壁,憑欄眺望,桃花江蜿蜒於廣闊田野之中。

【月牙山】

明周進隆詩:”翠微峭拔倚天表,半樓月照桂江小。巖頭黃鳥棲高枝,一聲啼破千山曉。”又名月牙巖。由七星山的南三峯組成。山腰有巖,在花橋西頭遠望,酷似一彎新月,故名。山北半腰屹立一石,端直峭拔,高數丈,形似劍柄,故名劍柄石。山腳新建月牙樓,為遊人憩息之所。西南麓的月牙巖,前臨小東江,三面為懸崖峭壁,石乳倒垂,瓊花四出。其右側,依山傍崖,建襟江閣,突出在小東江中,兩者以飛虹樓梯相連,使地形與建築物融合在一起。從襟江閣上看小東江流水,環城諸山,分外妖嬈。

【龍隱洞】

宋代方信孺有“石上參差鱗甲動,眼中在處畫圖開”,明代周進隆有“飛騰不知幾千載,至今點點龍鱗存”等詩句。洞頂有一條石糟,像神龍飛去後留下的全身痕跡,故稱。古人留有”破壁而飛”的題刻。洞窟奇特,山水清幽,四季清風不斷。洞內外有唐宋石刻,如唐乾寧元年(公元894年)張浚、劉崇龜的《杜鵑唱和詩》,宋代張敏中、張定皇等十三人題刻和宋代梅摯的《五瘴説》石刻等。解放前,巖洞幾被堵塞,題刻多遭堙沒。解放後疏浚淤泥,修砌道路,既可漫步通行,又可乘小舟穿洞而過,別有佳趣。

【龍隱巖摩崖石刻】

傳為老龍隱居的地方,故名。因巖洞像個布袋,又叫布袋巖。巖北有個小洞,洞中一石乳,狀似海螺,故名海螺洞。洞中有滴玉泉,相傳為泡茶名泉。龍隱巖高明寬敞,冬夏宜人。巖多石刻,明人稱為“壁無完石”。石刻中宋刻佔一半以上。著名的有《元祐黨籍碑》。北宋崇寧四年(11XX年)宰相蔡京將司馬光、文彥博、蘇軾、黃庭堅等三百零九人列為元枯好黨,由宋徽宗趙佶下令全國刻石立碑,次年又下詔盡毀。這塊碑是慶元四年(1198年)由元祐黨人樑燾的曾孫、靜江府鈴轄樑律重刻,是全國僅存最完整的一塊。此外還有石曼卿的鉅鹿介題名,米芾、程節唱和詩,顏延之的《五君詠》碑等。《五君詠》字是黃庭堅書寫,原刻在獨秀峯讀書巖前五詠堂,後毀。清代樑章鉅重刻。

【還珠洞摩崖造像】

唐代稱東巖。洞門面江,由灕江渡舟出入遊覽。宋時開鑿西洞口,解放後,在南麓增闢出入口。還珠洞玲瓏通透,臨江試劍石尤為奇特。古人形容它“懸空而下,狀若俘柱”。因離地空隙,像用劍砍成,故名。遊人到此莫口不驚歎。千佛巖內有唐代摩崖造像三十六龕二百三十餘尊,造像面容豐腴圓潤,身材清秀,袈裟輕飄,線條流暢。以唐宋伯康造像和造像記為最著,刻於唐大中六年,距今一千一百多年,是寶貴的佛教藝術傑作。洞內摩崖石刻甚多。最早的為唐鹹通四年(公元863年)桂管觀察使趙格和攝支使劉虛白的題名,宋代大畫家米芾的自畫像,范成大的鹿鳴詩等,是研究唐宋以來繪畫書法的珍貴資料。

【蘆笛巖】

因附近生長蘆草,用以做笛而得名。巖洞雄奇瑰麗,縈迴曲折,精緻集中,遊程約500米。洞內由大量天然石鐘乳組成各種景物,如獅嶺朝霞,石乳羅帳,原始森林。雲台攬勝,盤龍寶塔,簾外雲山,遠望山城,幽景聽笛等,琳琅滿目,多彩多姿,玲瓏剔透,壯麗神奇,有“大自然藝術宮”之稱。洞內有唐代以來墨跡七十餘處,不僅為研究當時社會歷史提供資料,也給蘆笛巖增添歷史文化色彩。

【寶塔山】

明孔鏞詩云:“巧石如雞欲鬥時,昂冠相距水東西,紅羅纏頸何曾見,老殺青山不敢啼。”

它遠看像一艘軍艦,又叫軍艦山。塔六角七層實心磚砌,高13.30米,北面嵌佛像,叫壽佛塔,為明代所建。左邊穿山月巖,南北通透,像一輪皎月高掛大際。未吳做有詩云:“安得短篷巖下漱,長看清影照寒波。”守山和隔江的龜山對峙,像兩隻躍躍欲斗的雄雞,在朝霞映照下,更顯得形象遏真。寶塔倒影,西映入灕江,東投入小東江,遠望翠嶂落影,碧波盪漾,峻姿挺秀。它和穿山並稱“穿山塔影”。

【堯山】

傳説唐時曾建堯帝廟,故名。冬季山頂常有積雪,頗有北國風光景象。明人嚴震直《堯山冬雪》詩云。“朔風從東來,吹墮遙空雪;灑向堯山頂,相看最奇絕。”唐時,山頂建有白鹿寺,明代山腰建白雲觀,山麓建茅庵。傳清定南王殺害明代抗清名將翟式耜、張同敞,無人敢收葬,當時庵裏高僧性因與渾融領葬二公,並將二公獄中唱和詩,集編為《浩氣吟》。現古建築早毀,但白鹿洞、白雲觀、茅庵、天賜田、玉乳池的故址,以及一些古代碑刻,至今猶存。堯山西南麓還是明代靖江王墓羣所在地。

【獨秀峯】

南朝未詩人顏延之有“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的詩句

又名紫金山。在桂林市中心,是桂林一座主山。平地拔起,孤峯矗立,四壁如削,挺拔秀麗。從西麓上山,螺登穿雲,初至允升門,經小謝亭遺址,直指南大門,共三百零六級到達山頂。縱目眺望,峯林四立,雲山重迭,桂林全城浮現眼底。山麓有許多巖洞,著名的有讀書巖、太平巖。北麓有湧泉,鑿月牙池,建有橋亭,景色清麗。獨秀峯有歷代石刻一百零八件,唐代鄭叔齊的“獨秀山新開石室記”,清代黃國材的”南天一柱”。張祥河的“紫袍金帶”,耆英的“介然獨秀峯獨立”等,都是桂林不可多得的石刻鉅作。

【南溪山】

在桂林市區南將軍橋頭,東近灕江。東北麓為南溪索繞,故名。東西兩峯並列。聳峙千尺,北面峭壁,石呈灰白,雨後斬晴,雲霧初散,陽光映照山石,反射出耀眼的光彩,舊有“南溪新霧”之稱。山有二洞九室,洞中石乳凝成的景物,多嬌多彩,形態萬千。主要名勝,山北有金蓮港、南溪橋。白龍泉、白龍洞、元巖、泅洲巖、龍脊洞、龍脊峯;山南有劉仙巖、穿雲巖等。山崖洞壁上,留有唐宋以來題刻近兩百件。如唐代李渤《南溪山詩並序》,宋代趙夔的《桂林二十四巖洞歌》以及《養氣湯方碑》等,都是有價值的石刻。

【普陀山】

西麓元風洞,又叫玄風洞、芫荽巖。夏日過此,涼風習習,炎暑頓消。明人角安期有詩曰:”深洞貫陰崖,寒颶生不絕。懸泉石罅垂,炎月吹成雪。”1974年建護碑亭於普陀門內,亭中有唐書法家顏真卿書”逍遙樓”碑,宋李彥弼的《湘南樓記》和明包裕的《重修廣西省城碑記》等珍貴碑刻。普陀巖壁上“碧虛巖”三篆字,是明末道人潘常靜所錯刻。碧虛巖是七星巖的舊名,後人往往誤把普陀巖當作碧虛巖。普陀石林,奇石崢嶸,石骨嶙峋。唐代李靖曾在此建慶林觀。傳慶林觀三字為唐太宗李世民親筆題書。玄武洞的“龜蛇合一”浮雕,紅蛇青龜,形象逼真。登天礬峯摘星亭,縱目四望,千峯環野立,一水抱城流,壯麗景色,盡堪留戀。

【七星巖】

又名棲霞洞、碧虛巖。原是一段地下河。巖洞雄偉深邃,玉雪晶瑩。洞內景物豐富,如石索懸錦鯉、大象卷鼻、獅於戲球、仙人曬網、海水浴金山、南天門、銀河鵲橋七星巖女蝸殿等,奇幻多姿、琳琅滿目,十分壯麗。七星巖從隋唐起成為遊覽勝地,留有題刻詩文約百件。如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曇遷題的“棲霞洞”榜書,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俠名”玄玄棲霞之洞”題字,宋范成大的“碧虛銘”、柯夢得的“迎送神曲”、明張文熙的“第一洞天”等,都很珍貴。解放後經全面修整,鋪設道路,裝置燈光,洞口新建碧虛、棲霞兩亭,面貌一新。

【象鼻山】

又稱象山。山狀似巨象伸鼻吸水,故名。西麓有登山盤曲山道。山頂平展,北端有明代的普賢塔,遠看似寶瓶,又似一柄插在象背上的劍,故有寶瓶塔、劍柄塔之稱。山下有水月洞,是由象鼻與象身形成的圓洞,江水貫流,可過小艇。宋代薊北處士在此有《詠月夜》詩:“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據記載,洞旁有唐代雲崖軒、宋代朝陽亭,已不存。洞內外崖壁上歷代石刻五十餘件,其中多為宋人題刻。南宋詩人張孝祥的《朝陽亭詩並序》,范成大的《覆水月洞銘》,陸游的《詩札》等,都極珍貴。

【雁山公園】

原名雁山別墅、西林花園。在桂林市南25公里。1869年唐子實所。建。園內山青水碧,亭台樓閣,相間錯雜,清幽別緻。相思江從園裏流過,江水碧綠,兩岸桂柏蔭蓋。池塘荷花,清麗芬芳。山上山下,桂樹如林;山邊柳徑,一邊是奇石巉巖,一邊是翠蓮曲港,格外幽靜。碧幽湖的水謝,甫北兩廳,華麗輝煌,縈水繞廊。楊梅山腳有棵紅豆樹,婆婆參天,三年開花結英一次,豆色殷紅,鮮豔可愛。唐代王維詩云:“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當年的梅院,現已蓋紅繒大樓,樓前園地廣麥,各種花卉,鮮豔奪目,古鬆蓊鬱,相映成趣。紅豆樓、相思洞、六角亭垂釣等,都別有一番風味。

【冠巖】

明人田汝成説“大抵桂林巖洞,爽朗莫如尤隱,幽邃莫如棲霞,而寒冽寂寥,兼山水之奇者,莫如冠巖之勝。”

又名光巖。因山形好像一頂紫金冠,故以山下巖洞稱“冠巖”。為灕江名勝之一。巖分四洞,洞洞相連。外洞高大,寬敞明亮,洞頂遍佈各種形態的鐘乳石。洞內有清流注入灕江。從洞內向外眺望,峯巒雲影,翠竹茂林,風帆漁筏,山光水色,詩情畫意油然而生。二三四各洞,春夏水漲,洞門淹沒,無法進去,秋冬水落,可卧筏而入。洞內有深潭沙洲,洞壁鐘乳石,形象萬千。

【虞山】

又叫舜山。山下有唐代建的虞帝廟和舜祠,祠左有宋代建的南薰亭,抗日時期均被毀。山右山後兩支溪流匯於蘆灣,附近林木蒼翠成蔭,園圃葱綠,環境優美。相傳舜帝南巡,曾遊此山,死於蒼梧,二妃殉之。因舜繫有虞氏,史稱虞舜,故後人稱此山為“虞山”,並建廟塑像紀念。山壁間有唐韓雲卿撰文、韓秀實書、李陽冰篆額的,‘舜廟碑”和宋代朱熹作的“虞帝廟碑”等石刻。山西麓有韶音洞,洞前清風林木,後有淙淙潭水,交響成韻,似演奏舜帝所作的韶樂也。洞內有宋人書刻“韶音洞”三大字,張拭的《韶音洞記》、方信孺的《古相思曲》。詹體仁的題名,明包裕、周進隆、陳彬的詩,李秉綬的蘭竹畫等。

【疊彩山】

相傳山多桂樹,又稱桂山。又因山上有個特異的風洞,也叫風洞山。它包括四望山、于越山和仙鶴、明月兩峯。山色秀麗,山層橫斷,重重相迭,如疊着的綵緞,故名。唐代桂州刺史、詩人元晦開拓。山麓建聖壽寺、流杯亭,山上築越亭、齊雲亭、銷憂亭、景風閣、茅齋等,建築均已無存。解放後對風景文物進行修整,修建于越閣、疊綵樓、仰止堂、一拳亭、疊彩亭、望江亭、拿雲亭等,重新栽植桂樹,林蔭翠綠,每當秋季,芳香四溢。山南麓有登山古道,林木茂盛,一派葱翠。登于越閣昧望灕江景色,歷歷在目。風洞是疊彩山最奇特之處,南北對穿,僅能過人,前後開敞如廳,前名疊彩巖,後名北牗洞,四季特有清風,清幽別緻。疊綵樓四面開敞,綠蔭覆蓋,明月峯頂,景色迷人。據志書載,五代時,楚王馬殷曾建台於此,故名馬王台。仁立峯頂,俯瞰全城,極目千里,山水之美,盡收眼底,古人所謂“江山會景處”即指此。山上多石刻,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著名的有唐代元晦的《疊彩山記》和《四望山記》,宋代朱晞顏《訪疊彩巖》詩,明代劉台《疊彩山》詩,清代袁枚《遊風洞登高望仙鶴明月諸峯》詩,李秉緩的蘭竹畫,氍式耜和張同敞的成仁碑以及《浩氣吟》,還有宋代摩崖造像等。

優勢

1. 旅遊業發展較成熟,知名度較高。

2. 旅遊資源豐富,質量好,集中程度高。

3. 城市文化、歷史內涵十分豐富。

4. 旅遊資源本身有尚未挖掘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劣勢

1. 工業發展,對環境破壞較明顯。

2. 歷史時期,文物破壞較為嚴重,完整性不高。

3. 周邊環境成分較複雜,交通、衞生等條件較差。

受眾概述

從地域而言

一般説來,北方人對於山水景色較為感興趣,桂林旅遊業只要在服務水平上下足功夫即可,並且,這還有相當大的利潤空間。而對於南方人來説,山水景色較為司空見慣,其興趣遠不及北方人,而我們正是要針對這部分人來打出桂林山水的文化內涵品牌,使之產生不一樣的念想。

依年齡而分

桂林市優美的城市環境和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對廣泛年齡層的人都富於吸引力。年輕人喜歡冒險和嘗試,因此對桂林的奇山秀水會有一種特別的取向;中年人多為事業有成者,他們則看重旅遊地的文化內涵,對這部分人宣傳桂林山水的文化內涵就十分有必要;而老年人則對環境質量要求很高,保持桂林市整體的環境也必須提上日程。

按受教育程度而言

一般説來,受教育程度越高,對旅遊地的文化內涵要求也會越高。因此,在桂林山水文化內涵的挖掘過程當中,要十分注意其準確性,切不可張冠李戴、故弄玄虛、犯低級錯誤。

競爭對手概述

從狹義上來説,桂林山水的競爭對手指的是與桂林山水相類似的旅遊區,它們以山以水為依託,擁有十分豐富或別具特色的自然景觀。較為典型的有:張家界、九寨溝,包括江浙一帶的園林景觀。而從廣義上來説,是全國包括十大風景名勝在內的所有旅遊地區,甚至包括東南亞、南亞等地的風景區。

操作方法

宣傳策略

但凡作為旅遊區,都十分注重對自身的宣傳,都致力於打造品牌。而宣傳的手段與策略則是五花八門而且因地而異。我們可以針對桂林山水的特點,着力對其文化內涵的進行挖掘和包裝。

根據桂林市的特點和對其他成功案例的分析所得的經驗,我們的宣傳活動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民俗節日類 桂林市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內少數民族種類和數量都很多,民俗文化極其豐富和極具多樣性,各類地區性、民族性的節日活動不勝枚舉。桂林山水可依託這些民俗節日來展開各種活動。諸如灕江文化節、壯族“三月三”歌節、瑤族盤王節、侗族蘆笙節等等。下面就以廣西“三月三”歌節為策劃對象進行簡要的分析。

壯族多於農曆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説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隨着地區文化部門的推動和區內各民族的交流的增多,歌節已經發展成為包括漢族在內的全區各民族共同的節日,其規模和水平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桂林山水文化內涵品牌的打造完全可以依託它來進行。具體方式可以是:舉辦“三月三”歌節。其中場地的選擇可以是貫穿整個或部分桂林山水的景區,期間除傳統活動外,還可增加灕江龍舟賽、對山歌等活動,而不論開展什麼樣的活動,都要注重活動與桂林山水的結合。(此內容在本策劃不作詳述)

娛樂活動類 這裏所説的娛樂活動當然不包括前面提到的節日活動類型,它主要強調現代意義上的娛樂活動。包括主題型的專場活動(如請明星到桂林開演唱會)和大眾娛樂活動(如園遊會、探險)。而這就是主要通過名人效應和品牌效應達到擴散桂林山水文化內涵的效果。

文學藝術類 自古以來讚頌桂林山水的詩文多的數不勝數,而在許多巖洞中還有豐富的石刻、繪畫、雕塑等藝術作品以及滲透在其中的宗教文化。我們可以在大力宣傳這些文學藝術作品外,積極開展以它們為主題的全國性的徵文比賽、書法繪畫大賽等一系列文學藝術活動

媒體策略

媒體策略即對宣傳渠道的規劃。針對桂林山水的宣傳渠道中互聯網資料豐富而顯示性差和傳統媒體信息含量少且承載媒體較低端的現狀,我們的媒體策略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增加互聯網議程設置和廣告投放 互聯網是個相對開放和自由的媒介平台,利用起來成本最低,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由於桂林山水中有關文化內涵的信息隱藏太深,就很少有人關注。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些信息簡明化和特色化後搬到水面上來,增加議題設置。具體的操作可以是發佈有傾向性的博文、帖子,建立專門的網站對上文提到的活動內容進行新聞式報道等,以此來引起網民的關注。另外則是利用網絡成本低的特點,在專門的旅遊類網站上投放大量廣告。

增加信息量,提高媒體品味 這是真的傳統媒體而言的。傳統媒體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四大部分,我們就是要在這些媒體上增加有關桂林山水文化內涵的信息。而增加信息量是建立在豐富的信息源上的,因此上文提到的文化內涵的挖掘和活動就變得十分重要了。另外,之前的信息投放主要侷限在地區性的媒體,它們的傳播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我們信息投放的媒體的品味必須提升,這樣不僅達到信息的高傳播率,還無形中提升了桂林山水的品牌價值。(當然,信息的投放要有主次之分、媒體的選擇依舊要與旅遊有關)

補短策略

所謂補短就是針對旅遊主體(桂林山水)的劣勢來採取相應的措施。針對工業發展,對環境破壞較明顯的問題,可以採取將市區重污染工業遷往郊區,也可遷往附近的縣、鎮;針對歷史時期,文物破壞較為嚴重,完整性不高的問題,則可在對現有文物加強保護的基礎上,組織專家對被損文物進行修復或重建;針對周邊環境成分較複雜,交通、衞生等條件較差的問題,則要求當地政府和小區大力治理髒亂差的現象,並且積極改善當地交通條件。

可行性分析

本策劃所涉及的面較為寬泛,所策劃的活動多,所需付出預算也是龐大的,而未能形成具體的直接可執行的方案,但是所提及的“打造桂林山水文化內涵品牌”的方針是不可置疑的,在“文化內涵很大程度上未被髮掘;受眾對旅遊對象的要求日益多元化、深層化;旅遊資源同質化嚴重,競爭對手崛起”的背景下,不花重金和精力來打造更高的“文化內涵品牌”是無法令本地區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4lnz8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