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精選11篇)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精選11篇)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1

一、總體要求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精選11篇)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關於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以切實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以“強化建檔立卡,精準管理到位;強化監護保護,責任落實到位;強化齊抓共管,關愛服務到;強化組織領導,盡職盡責到位;強化督查考核,執法問責到位”為着力點,加強管理和服務,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強化責任落實,強化主體責任,創新工作方式,充分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把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做到位,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温暖。

二、工作目的

爭取到20xx年,在全區建立功能完備、運轉高效的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體系,實現未成年人法規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社會關愛保護意識普遍增強,兒童成長環境更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等目標。

三、主要任務

(一)切實增強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責任感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週歲的未成年人。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關係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係到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一直以來,各級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的關愛保護工作,在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務實工作,但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突出表現在家庭監護缺乏監督指導、關愛服務體系不完善、救助保護機制不健全等,導致部分兒童缺乏親情關愛和有效監護,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極端行為,遭受意外傷害甚至不法侵害,嚴重影響兒童健康成長,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各部門要深刻領會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充分認識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問題導向,採取有力措施,全面開展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

(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責任體系

1.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父母要依法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和撫養、教育義務。外出務工人員,要儘量攜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暫不具備條件的應當委託有監護能力的親屬或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不得讓不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脱離監護人單獨居住生活或交由無監護能力的一方共同生活,不得虐待、遺棄、侵害未成年人。外出務工人員要在保障其孩子正常生活學習費用的同時,與留守未成年子女經常聯繫,多見面多交流,多給予親情關愛。對於不履行監護職責的父母或受委託監護人,村、社區(居)民委員會、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要及時予以勸誡、制止,督促其改正;情節嚴重或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責任。

2.落實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社區(居)民委員會職責。各鎮人民政府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督促檢查,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關愛保護政策措施,認真組織開展關愛保護行動,確保區域內對所有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全覆蓋。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將各村組、社區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的基本情況登記造冊,建立信息台賬,一人一檔案,並確定有專人負責,隨時隨地掌握其動態;要加強對村、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指導,制定村規民約,明確父母監護、關愛、教育子女職責,共同加強對監護人的法治宣傳、監護監督,敦促其履職到位。村、社區(居)民委員會要詳細掌握每個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監護情況、就學情況等基本信息,定期或不定期走訪、探視,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向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要為農村留守兒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父母聯繫提供便利;要通過組織黨員幹部上門家訪、駐村幹部探訪、專業社會工作者隨訪等方式,對重點對象進行跟蹤管理,及時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困境未成年人解決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突出困難和問題,確保所有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得到妥善照料和關愛保護。

3.強化部門協同關愛保護。進一步加強政府部門之間、各羣團組織之間的協作,充分發揮婦聯、共青團、工會、殘聯、關工委等組織關愛服務優勢,充分調動社會各界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的工作積極性。民政、教育、公安等部門要加強配合,積極指導各地做好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

區民政局要履行牽頭職責,加強監督指導,為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社區(居)民委員會開展監護監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導和技術支持。要大力促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與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的有機融合,提高關愛保護工作效能。要加快孵化培育社會工作專門服務機構、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志願服務組織,提高社會動員能力,開展專業化社會服務。要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納入有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政策保障範圍。

區教育局要發揮學校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的重要作用,把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納入日常校務管理內容,並作為一項重要指標對各學校、幼兒園進行考核。推進學校社工隊伍建設,支持和指導中國小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及早發現並糾正中國小生心理問題和不良行為,促進學生心理、人格積極健康發展。加大師資培養力度,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相對集中學校教職工專題培訓,擇優選拔教職工擔任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管理員,積極倡導、推廣“愛心媽媽”、“代理家長”等成功經驗,着力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員關愛照料能力。要增加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投入,促進寄宿制學校合理分佈。中國小校、幼兒園要對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情況實施全程動態管理,建立聯繫卡制度,加強任課老師與家長、受委託監護人的溝通聯繫,強化人身安全防範知識教育;積極幫助農村留守兒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加強與外出務工家長的聯繫和親情交流;及時瞭解無故曠課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落實輟學學生登記、勸返復學和書面報告制度;對勸返無效的,應書面報告區教育局和相關鎮(街道),依法採取措施勸返復學;對義務教育階段兒童輟學問題應高度重視、認真解決,認真落實免費義務教育和教育救助政策;要妥善安排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因監護權轉移孩子享受同等待遇,確保孩子不因監護權轉移或隨父母遷入而被學校拒之門外,確保農村留守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輟學。寄宿制學校要完善教職工值班制度和學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引導寄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藝術、社會實踐等活動,增強學校教育吸引力。鼓勵各地中國小校建立師生關愛志願服務團隊,利用節假日走訪農村留守兒童,進一步增強教育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實效。

蘇仙公安分局要及時依法查處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對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果斷處置;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和周邊環境整治,指導督促中國小校、幼兒園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配合教育部門加強法治安全常識普及和預防校園暴力事件,依法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對於父母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的,要及時予以勸誡、制止;要及時向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民政局通報應急處置情況,配合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安全處境、監護情況等調查評估工作;要大力推進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進符合落户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及家屬落户,為其監護照料未成年子女創造更好條件。

區財政局要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將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在內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納入各級政府購買服務內容;要優化和調整支出結構,多渠道籌措資金,增加村(社區)兒童工作經費預算,支持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

區婦聯要依託婦女之家、兒童之家、兒童快樂家園、知心屋等平台,積極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關愛服務,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和其他監護人的家庭教育指導,引導其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情況,加強親情關愛。

團區委組織要積極組織廣大團員和青年志願者開展多種形式的關愛服務,參與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基本數據採集,推動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機制,深化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切實維護農村留守兒童合法權益。

(三)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機制

1.建立強制報告機制。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村、社區(居)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農村留守兒童受侵害行為要履行強制報告職責,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脱離監護單獨居住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負有強制報告責任的單位和人員未履行報告義務的,其上級機關和有關部門要嚴肅追責。其他公民、社會組織積極向公安機關報告的,應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

2.建立應急處置機制。公安機關要及時受理有關報告,第一時間出警調查,有針對性地採取應急處置措施。強制報告責任人要協助公安機關做好調查和應急處置工作。屬於留守兒童單獨居住生活的,要責令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確定受委託監護人,並對父母進行訓誡;屬於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監護不當的,要聯繫其父母立即返回或委託其他親屬監護照料;上述兩種情形聯繫不上其父母的,要就近護送至其他近親屬、村、社區(居)民委員會或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臨時監護照料,並協助通知留守兒童父母立即返回或重新確定受委託監護人。屬於失蹤的,要按照兒童失蹤快速查找機制及時開展調查。屬於遭受家庭暴力的,公安機關要依法制止,必要時通知並協助民政部門將其安置到救助保護機構或者福利機構實施保護;司法機關依法立案查處;屬於遭受其他不法侵害、意外傷害或被利用、脅迫流浪乞討的,要依法制止、實施保護。對於上述情形,要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其就醫、鑑定傷情,為進一步採取干預措施、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打下基礎。公安機關要將相關情況及時通報相關鎮(街道)。

3.建立評估幫扶機制。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接到公安機關通報或村、社區(居)民委員會報告後,要會同區民政部門、公安機關在村、社區(居)民委員會、中國小校、醫療機構以及親屬、專業服務機構的協助下,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處境、監護情況、身心健康狀況等進行調查評估,有針對性地安排監護指導、醫療救治、心理疏導、行為矯治、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專業服務。對於監護人經濟困難且符合有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政策的,民政及其他社會救助部門要及時將其納入保障範圍。

4.建立監護干預機制。對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遺棄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或受委託監護人,公安機關應當給予批評教育,必要時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情節惡劣構成犯罪的,依法立案偵查。對於監護人出賣、遺棄、虐待、暴力傷害農村留守兒童導致其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將留守兒童置於無人監管和照看狀態導致其面臨危險且經教育不改的;或者拒不履行監護職責六個月以上導致留守兒童流離失所或者生活無着的;有吸毒、賭博、長期酗酒等惡習無法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或者因服刑等原因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致使農村留守兒童處於困境或者危險狀態的;脅迫、誘騙、利用兒童乞討,經公安機關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部門三次以上批評教育拒不改正,嚴重影響農村留守兒童正常生活和學習的;或者教唆、利用農村留守兒童實施違法犯罪行為,情節惡劣的,其近親屬、村、社區(居)民委員會、區級民政部門等有關人員或者單位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另行指定監護人。

5.建立重點時段排查機制。實施重點時段農村留守兒童傷害綜合干預行動計劃,預防控制留守兒童意外傷害。針對寒暑假、放學後時段,學校、村、社區(居)民委員會要開展專門的安全教育,督促監護人負起安全責任。民政、公安、教育、交通等有關部門要建立完善重點時段留守兒童傷害風險排查、防控、報告等制度,加強檢查考核,加大監管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應急處置、救助干預等保護機制,有效預防和控制農村留守兒童溺水、交通事故、燙傷、墜落、中毒等主要傷害事故發生,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6.加強信息平台建設。要充分發揮現有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信息系統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作用,方便農村留守兒童信息錄入、歸類統計、資料調取,健全我市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庫。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相關信息採集、錄入及更新,實現一人一檔和動態管理。每季度更新報送農村留守兒童信息,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基本信息動態管理機制,由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對轄區內所有農村留守兒童開展集中排查,重點排查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家庭生活困難、監護人缺失、事實無人撫養、殘疾等農村留守兒童,及時發現並排除隱患,做到不留死角。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及時將轄區內所有農村留守兒童排查完畢,將更新信息彙總報送至區民政局;區教育局梳理、彙總中國小校、幼兒園核實更新的信息和數據後,提供給區民政局。蘇仙公安分局核實更新相關信息和數據後,提供給區民政局。區民政局、區教育局和蘇仙公安分局要加強信息共享,要依託教育部門中國小生學籍管理系統、衞生計生部門婦幼衞生信息系統、公安部門人口基礎信息系統,完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信息管理功能,實現信息在省、市、區、鎮、村五級間縱向貫通,在民政、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共青團、婦聯等部門間橫向互聯。要加強“12355”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訴求平台建設,暢通訴求渠道;建立市、區、鎮及部門間的聯動辦理機制,落實好訴求辦理處置工作。通過訴求熱線,架起發現報告、困境訴求與關愛保護的橋樑。落實好個案的跟蹤處置工作,將個案受理、轉接處置、心理援助、家庭監護指導等納入其中,對兒童的求助申請實行即時在線接聽和登記受理。通過信息平台的建設,實現對農村留守、困境兒童的動態管理和全天候服務,做到精準定位到村、精準識別到户、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四)着力從源頭上逐步減少兒童留守現象

1.推動農民工均等享受公共服務。全區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積極為農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幫扶支持,大力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為其監護照料未成年子女創造更好條件。支持和幫助農民工攜帶子女進城定居,在子女入學、醫療衞生、社會福利、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和幫助。符合落户條件的要有序推進其本人及家屬落户,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要納入保障範圍,通過實物配租公共租賃住房或發放租賃補貼等方式,滿足其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不符合上述條件的,要在生活居住、日間照料、義務教育、醫療衞生等方面提供幫助。要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督促用工單位依法制定並落實農民工休假等制度,使其更好地履行監護責任。

2.推進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全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要普遍對農民工未成年子女開放,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農民工未成年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完善和落實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子女在輸入地參加會考、大學聯考政策。要加強城市中國小校建設和佈局優化,保障適齡農村留守兒童基本教育公共權利,全面落實農民工子女就地就近入學政策,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學習生活。

3.引導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全區要落實國務院、省、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從源頭上逐步減少留守兒童現象。要積極承接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開展農村勞動力就業和創業技能培訓,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高農村各種公共服務資源投放規模和利用效率,吸引更多的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

4.倡導和諧的婚姻家庭關係。各鎮(街道)要積極開展婚前教育,增強新婚夫婦的法律意識和家庭責任感;認真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和家庭糾紛調解工作,減少因家庭矛盾處理不當造成未成年人監護缺失的現象;積極倡導湖湘好家風,營造和諧家庭關係。

四、強化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街道)要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納入重要工作議事日程,建立區政府領導,區民政部門牽頭,區教育、公安、司法、衞計等部門負責,區婦聯、共青團等羣團組織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領導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區婦兒工委和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要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作為重要工作內容,統籌推進相關工作。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各負其責,相互配合,確保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二)強化考核問責。區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納入各鎮(街道)及各有關部門社會綜合治理和工作績效範圍,並作為衡量各鎮(街道)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區、鎮兩級政府及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本級和本部門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行政負責人。對工作不力、措施不實、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後果的,要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並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對貢獻突出的有關單位和社會組織及個人,要適當給予獎勵。

(三)加強能力建設。各鎮(街道)要依託救助管理站設立未成年人保護中心;要統籌各方資源,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的作用,逐步完善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場所設施;要加強農村學前和義務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充分發揮現有“留守兒童之家”、“愛心家園”、“陽光庭院”、“兒童驛站”、“快樂學校”等關愛服務陣地作用,抓住全區區劃調整改革契機,將閒置的鎮人民政府、村、社區(居)民委員會辦公用房、閒置學校利用起來,建設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中心,力爭5年內實現村級留守兒童關愛活動中心全覆蓋,並有統一標牌、有固定場所、有完善設備、有專人管理,能提供必要的託管服務;要加強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隊伍建設,配備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負責兒童保障政策宣傳和日常工作,通過全面排查、定期走訪及時掌握留守、困境兒童家庭、監護、就學等基本情況,指導監督家庭依法履行撫養義務和監護職責,並通過村、社區(居)民委員會向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情況,確保事有人幹、責有人負。

(四)動員社會參與。要加強社會動員,發揮羣團組織優勢,調動社會組織、專業社工機構和各類志願服務機構參與,積極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監護指導、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社會融入和家庭關係調適等專業服務。要發揮工會、關工委等羣團組織作用,積極動員廣大職工,廣大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離退休老同志,協同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與服務工作。要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通過服務外包、公益崗位購買等多種形式,充實基層工作力量,豐富關愛保護內容。要積極引導市場參與,支持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幫助援建愛心家園、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心和託管服務機構,財税部門要認真落實税費減免優惠政策。要倡導社會互助,發揮基層老年協會作用,綜合採取學校寄宿、社會託管、家庭代管等管護形式,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五)做好宣傳引導。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宣傳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強化政府主導、全民關愛的責任意識和家庭自覺履行監護責任的法律意識。建立健全輿情監測預警和應對機制,理性引導社會輿論,及時迴應社會關切,宣傳報道先進典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各鎮(街道)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和工作任務。對本實施意見的執行情況,區人民政府將適時組織專項督查。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2

(一)健全機制,發揮班級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班級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班級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電話號碼: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班級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教師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和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定期走訪與其他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7、開展親情見面活動

除了創造條件,讓留守兒童在節假日與父母見面外,儘可能地利用電話、網絡視頻等媒介,開展留守兒童與父母親情見面活動,讓留守兒童找到回家的感覺,體驗親情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8、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遊戲

各班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遊戲,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

9、給媽媽寫一封感謝信

以此增進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親情交流,瞭解父母貢獻,感受父母艱辛,讓學生懂得父母給予自己的來之不易,培養學生的親情,讓他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10、進行一次演講

圍繞“健康向上、充滿朝氣、全面發展”的主題,組織留守兒童參加一次演講活動,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從而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

(二)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留守兒童之家的建設與管理

2、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3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三關”工程的實施意見,切實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我校的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圍繞讓農村勞務輸出人員家庭的兒童得到更多關愛、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鍛鍊,探索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管理機制,努力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和諧家庭、建設新農村服務。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對留守兒童實行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學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學校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留守兒童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要通過圖書閲覽等形式,豐富留守兒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

四、活動內容及安排:

1、3月份,啟動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教育活動,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學校開通一部親情電話,設立專線,將電話號碼公開(),為留守兒童在課間、休息時、雙休日或節假日與家長聯繫、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結合校教務處開展的“教學管理月”輔導學生活動,在師生之間開展“手拉手、同成長”為主要形式的結對互助活動(同伴結對、師生結對)。並結合學校開展的學雷鋒活動,引導留守兒童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2、4月份,各班教師每週與3—5名留守兒童談一次心,瞭解他們近期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

3、5月份,打開留守兒童心靈之窗,為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學校開設心理諮詢,讓學生説説自己的心裏話。

4、6月份,教師組織班級學生和留守兒童一起參加校藝術節展演活動,並優先讓留守兒童參加書法,手抄報等到系列比賽活動,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關心和温暖。

5、教師在班上要大力開展贈一張生日賀卡、寫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逢假日還可以舉行生日party、卡拉ok、講故事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簡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動,讓每位留守學生過一個快樂的生日。

五、活動要求

1、全校廣大教職工要充分認識這項活動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現實意義,要從辦人民滿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新農村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和高度出發,紮實抓好關愛留守學生工作。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目標要求

1、提高留守兒童心理素質、開發潛能、培養健康品質、預防心理疾病、促進人格健全發展。增強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的適應、自我調節、適當求助、健康成長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2、在實踐及活動層面紮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質、環境、師資等相關方面形成長期運作、效果明顯、切實可行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行動”工作機制。

3、進一步加強和推進政教處、少先隊組織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工作力度,為提高留守兒童綜合素質做出應有貢獻。

三、具體安排

1、倡導全校師生,為留守兒童獻出自己的愛心。開學典禮上,為貧困留守兒童搞一次募捐活動,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温暖。

2、在師生之間開展“手拉手、同成長”為主要形式的結對互助活動(同伴結對、師生結對)。

3、實行代理家長制,滿足留守兒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師代理兩位留守兒童的家長,定期與學生交談,瞭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給學生以家庭般的温暖,從而使其安心學習。

4、各班組織本班“留守兒童”開展“兩地書親子情”活動,讓學生把學習、生活中的樂趣和困難告知父母,能與父母更好地溝通。(學校免費提供信封)學校在五月份將開展一次“給遠方父母一封信“為主題的徵文活動。

5、打開留守兒童心靈之窗,每月上一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課,政教處開設心理諮詢,讓學生説説自己的心裏話,在教學樓下設立悄悄話信箱,每週五開信箱,閲後並給與回覆。

6、關注留守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每位教師需幫扶兩位留守兒童,做到隨時與孩子溝通交流,關注孩子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幫扶教師必須按照“三知、三多、三溝通”的家長職責和“三個二”的具體要求,主動履行家長義務,正確引導孩子成長。

“三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學習情況

“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溝通、多參加學校學生集體活動、多到其家中走訪

“三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託管人、老師聯繫溝通

“三個二”即每週與留守兒童聯繫交流、輔導作業兩次;每月與留守兒童父母、任課教師、託管人聯繫兩次;每兩月到留守兒童家中走訪兩次

7、學期末,每位教師結合自己幫扶學生的情況,寫一篇經驗總結上交政教處備檔。對落到實處,認真撰寫論文的,期末考核加分;對敷衍了事的者,則在期末考核上扣分。

四、德育成果

經過近一年來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兒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的行為習慣好了,成績提高了,待人接物禮貌了,自立、自主、自強了……在結對的老師中更是湧現了像張從梅這樣的優秀教師,三年如一日,照顧一位來自四川雷波的貧困學生,當起了“知心媽媽”。一直那麼默默無聞、不為人知着……

五、方案評價及反思

本方案重點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建立了以家庭、學校為主,臨時監護人為輔的共同關愛網絡。其一,家庭建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念。其二,學校作為留守兒童受教育的場所,充分發揮其教育留守兒童主渠道的作用。

(二)對留守兒童的關愛重點應放在了心理及思想層面。

但存在以下足:

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開支,學校這個大家庭也負擔不起,經費不足,大大制約了“關愛工程”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學校那麼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師和相關人員也是制約“關愛工程”的問題之一,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心理教育培訓或由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迫在眉睫。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5

我校共有教學班18個,743名在校學生。其中留守兒童122人,佔總人數的16.4%。為加強對我校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管理,從思想上疏導、學習上輔導、言行上引導,並在生活上予以幫助,讓留守兒童感到學校就像家一樣温暖,讓留守學生和其它孩子一樣幸福健康地成長,讓留守兒童“留守不流淚”,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我區教育民生工程,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切實為留守兒童成長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發揮學校、社會、團隊組織的育人功能,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籌建“留守兒童”之家,為留守兒童創建和諧、舒適、愉快、温馨的家;

3.關愛留守兒童,在班級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舉行“代理家長”、“師生結對”活動;

4.按上級文件要求嚴把目標,貫切執行。

三、主要措施

(一) 健全機制,發揮學校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教務處、少先隊、總務處等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加強上下聯繫和溝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協作,切實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學校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學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學校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

(3)活動上優先安排。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舉行“代理家長”、“師生結對”活動。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配對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培養更多的優秀教師成為“代理家長”。教師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開展人文關愛活動。

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7.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建立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護人)、政府之間完備的聯繫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留守兒童在校期間遇到突發事件,要30分鐘內告知委託監護人,1小時內告知在外務工家長,2小時內報告上級領導。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6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大精神,落實“三關”工程的實施意見,切實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我校的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認真貫徹黨的X大精神和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圍繞讓農村勞務輸出人員家庭的兒童得到更多關愛、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鍛鍊,探索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管理機制,努力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和諧家庭、建設新農村服務。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肖金武

副組長:王凱平、王 偉

成 員:張文舫、姜華山、劉 乾、朱聖昱

三、對留守兒童實行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學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學校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留守兒童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要通過圖書閲覽等形式,豐富留守兒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

四、活動內容及安排:

1、3月份,啟動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教育活動,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學校開通一部親情電話,設立專線,將電話號碼公開(2742376),為留守兒童在課間、休息時、雙休日或節假日與家長聯繫、溝通提供方便,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結合校教務處開展的“教學管理月”輔導學生活動,在師生之間開展“手拉手、同成長”為主要形式的結對互助活動(同伴結對、師生結對)。並結合學校開展的學雷鋒活動,引導留守兒童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2、4月份,各班教師每週與3—5名留守兒童談一次心,瞭解他們近期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

3、5月份,打開留守兒童心靈之窗,為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學校開設心理諮詢,讓學生説説自己的心裏話。

4、6月份,教師組織班級學生和留守兒童一起參加校藝術節展演活動,並優先讓留守兒童參加書法,手抄報等到系列比賽活動,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關心和温暖。

5、教師在班上要大力開展贈一張生日賀卡、寫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逢假日還可以舉行生日party、卡拉ok、講故事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簡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動,讓每位留守學生過一個快樂的生日。

五、活動要求

1、全校廣大教職工要充分認識這項活動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現實意義,要從辦人民滿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新農村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和高度出發,紮實抓好關愛留守學生工作。

2、各年級各班要結合本方案制定相應的活動計劃,確保活動有序進行。

3、廣大教職工要積極配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確保活動收到實效,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讓我校所有留守學生都得到温馨的關愛,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4、不斷總結經驗,突出特色,大力宣傳,擴大活動的社會影響,讓更多的社會有識之士關愛留守學生。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7

為切實做好黑石村留守兒童工作,切實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市留守兒童活動室建設實施辦法,結合實際,特制定黑石村留守流動兒童活動室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構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監護和資助體系,整合社會資源,拓寬社會援助渠道,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優化留守兒童生存、發展和參與的社會環境,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對象與主要目標

(一)工作對象

關愛本村留守兒童工程實施工作的對象為全村父母均外出務工的0—16歲在幼兒園、國小、國中就讀及散居的農村留守兒童。

(二)主要目標

1.建立農村留守兒童檔案,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3—6歲農村留守幼兒園入園率達100%以上;

3.農村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4.農村留守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達95%;

5.對涉及農村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6.農村留守兒童家長家教知識普及率達98%;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制,充分發揮活動室陣地的作用

制定實施“留守兒童”工作方案,加強領導,推動“留守兒童”工作制度化、規範化。

1、成立組織,明確職責分工。村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行政村、學校要成立留守兒童工作小組,負責基層的具體事務。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鎮婦聯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學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學校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二)建立留守兒童監護人的教育指導機制

留守兒童較多的村要宣傳普及家教知識,教育留守兒童家長及其臨時監護人切實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要在留守兒童家長中廣泛開展“爭做合格家長,培養合格人才”的家教實踐活動,優化養育和監護行為。要利用節假日、農忙時節,組織召開返鄉家長會,引導留守兒童家長樹立正確的教子觀,掌握科學的家教知識。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家庭教育網站,為留守兒童家長及臨時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輔導和諮詢服務。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8

為貫徹落實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保護工作,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現將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落實。

一、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保護工作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週歲的未成年人。近年來,隨着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農村地區不同程度出現留守兒童現象,這些孩子與父母長期分離,缺乏親情關愛和有效監護,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極端行為,遭受意外傷害甚至不法侵害,影響兒童健康成長和社會和諧穩定。各中國小校、幼兒園、青少年活動中心(簡稱學校,下同)要從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未來、教育公平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積極發揮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為一項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統籌社會各界資源,協調各方力量,共同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

二、切實改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條件

優先保障農村留守兒童的住宿需求。繼續實施“全面改薄”,促進寄宿制學校合理佈局,切實加強寄宿制學校配套建設,積極改善學生食宿條件,優先滿足留守兒童的住宿需求,確保每一位寄宿生都有一個標準牀位,確保學生宿舍、食堂、廁所、飲水、洗浴等生活設施滿足需要。各校要足額配備寄宿制學校生管人員,通過配備校醫或與當地醫療衞生部門建立協作關係,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合理安排膳食結構,保障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各寄宿制學校要逐步盡力改善學校的寄宿條件,有效解決留守兒童學習生活、親情關愛等具體問題。

三、進一步完善農村留守兒童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兒童檔案與學籍管理。各校要對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情況實施全程管理,為每位留守兒童建立專門檔案,全面掌握留守兒童信息,並做到“三個清楚”:即清楚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清楚留守兒童父母的務工地點和聯繫方式,清楚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姓名、地址、聯繫方式。在新學期學生報到時,要認真做好留守兒童入學管理工作,全面瞭解留守兒童學籍變動情況,將保障留守兒童按時入學作為控輟保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家長返鄉的高峯期加強家校聯繫,及時變更、補充檔案資料,辦理相關手續,動態監測留守兒童成長情況,為及時跟進教育關愛工作提供基礎。

2.建立強制報告機制。各學校及其工作人員要樹立強制報告意識,在工作中發現留守兒童脱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的,應當在第一時間向當地公安機關、民政部門報告。

3.完善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制度。各校要發動學校教職工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組成愛心團隊,多形式開展“愛心媽媽”等結對幫扶活動,為留守兒童提供生活照顧、思想交流和學習輔導,構建全社會關心愛護留守兒童的氛圍。

4.完善家校溝通交流制度。各校要建立完善班主任、結對人員定期聯繫留守兒童父母制度,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加強與父母的`情感聯繫和親情交流,提高教育與幫扶工作的實效性;要加強家長學校建設,通過建立“家教講師團”,編印家教資料,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提高留守兒童父母(監護人)和結對幫扶人員的教育能力。

四、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道德法制和公共安全教育  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1.各校要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建設專兼結合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班主任和心理教師要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和情感表現,主動迴應其心理訴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疏導,引導留守兒童積極參與學校體育、藝術、社會實踐等活動,融入學校生活,緩解其孤獨情緒,並加強對學習困難留守兒童的教學輔導,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其學業水平。

2.加強留守兒童道德法制和公共安全教育。各校要認真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普及法律知識,預防和打擊侵害留守兒童人身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各校要聘任法制副校長、輔導員,加強法制、安全教育,預防違法犯罪現象和侵害現象發生;學校要實施安全教育地方課程,組織安全演練,重點提高留守兒童安全防範意識,增強自救自護、應急避險能力。

五、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保護工作的保障措施

1.各校要認真落實免費義務教育和教育資助政策的保障,確保農村留守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要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相對集中學校教職工的專題培訓,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員關愛照料農村留守兒童的能力。教育體育局將把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列入“兩項督導”“教育強旗”評估辦法標準,列入督學責任區督導範圍,進行督導落實。

2.各校要把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做實做小做細,結合本校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樹立先進典型,及時總結經驗,開展宣傳推廣,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推動當地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更上新台階。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9

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是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根據調查,目前,中心國小所轄三所村小中有留守兒童的學生共566人,其中女生249人。為進一步貫徹省、市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要求,切實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特制定李集鄉國小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對象與主要目標

(一)工作對象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實施工作的對象0—16歲在幼兒園、國小及散居的農村留守兒童。

(二)主要目標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散居留守兒童建檔率達98%;

2.100%的留守兒童都有臨時監護人;

3.3—6歲留守幼兒園入園率達90%以上;

4.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5.7歲以下留守兒童保健管理率達95%;

6.留守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達95%;

7.為留守兒童建立心理保健工作檔案,建檔率達100%;

8.到20xx年社會各界與農村留守兒童結對幫扶率達95%以上;

9.對涉及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10.留守兒童家長家教知識普及率達98%;

三、實施時間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實施時間自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

四、主要措施

(一)構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網絡

健全以留守兒童親屬為主體的監護網絡,督促臨時監護人履行法律責任;積極主動地和鄉鎮黨委、政府聯繫,建立以基層黨政組織為主體的行政村管護網絡,健全工作機制;建立以教職員工為主體的學校幫護網絡,加強學校、臨時監護人、法定監護人與社會的密切配合,建立完善與監護人的溝通聯繫制度;建立以羣團組織和志願者為主體的社會關護網絡,在思想、生活上給予關心,扶助家庭貧困的留守兒童;建立以政法部門為主體的法律保護網絡,切實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

(二)建立學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兒童的機制

1.摸準信息,建立“台帳”

對在園在校留守兒童進行摸底調查,做到清楚留守兒童的姓名、性別、年齡、清楚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清楚留守兒童病史狀況;清楚留守兒童父母的務工地點和聯繫方式;清楚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姓名、地址、聯繫方式。做到心中有數、工作明確,並及時分析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對策,切實解決留守兒童生活、學習、思想等方面的困難。

2.實行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學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學校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3.多渠道溝通

(1)開展談心活動和家訪工作。為留守兒童開展心理諮詢。建立班主任與留守兒童交流談心制度,任課教師也要結合學習情況經常開展談心活動,用愛心呵護留守兒童,使留守兒童感到老師勝似父母、學校勝似家庭。班主任、任課教師定期進行家訪, 向家長或臨時監護人通報孩子學習、生活情況,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每次家訪後均要寫出有質量的家訪報告。

(2)增進學校和家長的溝通聯繫。認真辦好 “家長學校”,特別是“隔代家長學校”。對他們進行培訓,並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開闢家教陣地,指導家長和臨時監護人掌握與學校和孩子溝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師要及時與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1.集中整治國小校周邊環境。加大對國小周邊環境的監督、管理和查處力度,配合公安、工商、文化部門關閉中國小校園200米以內的網吧或電子遊戲廳等經營場所。

2.加強“五老”隊伍建設。中心國小聘請15位老教師為校外輔導員,各村小也要充分發揮好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的特殊作用,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網吧、遊戲廳的監督工作。引導留守兒童遠離不良嗜好、不法場所、不軌人羣,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學會自立,獨處時能夠自律,成長中力求自強,防範不良行為,快樂健康成長。

(四)、認真抓好借宿部管理。通過廣泛宣傳,在學生自願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動員留守兒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輔導、住宿、就餐,讓寄宿生能夠安心、舒心,讓家長放心。目前,我校留守兒童寄宿生有107人,佔寄宿生總數的52.7%。

(五)建立留守兒童服務機制

1.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幫扶活動。要廣泛發動社會力量,積極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的各種幫扶活動。邀請“五老”當好校外義務輔導員,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和成長教育的 “大手牽小手”活動;開展心手相連”結對幫扶活動;做好關愛和服務工作,使每一名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都能“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2.搭建留守兒童活動和交流的新平台。建立“留守兒童之家”、“留守兒童活動室”等,為留守兒童提供課外活動的場所。

(六)、工作要求

1、建立領導機構。成立以校長孫信兵為組長的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各村小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

2、明確職責分工。黨支部、校長室、工會、政教處、教務處、寄宿部、少先隊等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密切配合,切實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10

一、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意義

隨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加,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成了當前基礎教育的一個盲點,由此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不僅影響了農村人口的素質,也將影響新農村的和諧發展。我鄉同其他鄉鎮一樣,每年有大量人口在外務工,這一方面給農村家庭帶來收入,一方面也造成了龐大的特殊羣體――留守兒童,這些留守兒童由於長期與父母分離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存在着親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和監護缺失帶來的各方面的問題:

1、隔代教育不能滿足“留守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我校有近半數的“留守兒童”是與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於隔代撫養,他們往往只求對孩子物質生活的滿足,而缺少對孩子精神的約束。另外祖輩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無論從體力還是智力上承擔對孫輩的監護和教育都顯得力不從心。

2、外出務工父母對“留守兒童”的“遠程”教育難以遙控。儘管大部分的外出務工父母半個月或一個月與孩子聯繫一次,但仍有少數的父母半年以上聯繫一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很多“留守兒童”與父母感情淡薄,很多家長對孩子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教育指導方法。

3、家庭和學校配合不夠。教師對學生的瞭解不可能只憑課堂上的幾節課,還需要向家長了解情況,但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位,教師沒法向家長了解他們的真實情況,這使學校對“留守兒童”的管理陷入尷尬。

4、缺乏監管使大部分“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普遍不好。一些“留守兒童”本身自立能力較差,無法抵制不良誘惑,厭學、逃學時有發生,學習成績普遍較差。

鑑於上述情況,我校立足“建立和完善留守兒童關愛機構,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資源,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提供關懷和支持”的總體目標,調研了我校留守兒童現狀,參觀考察一些有經驗的學校,精心制訂實施方案和預算,努力做好我校留守兒童關愛工作。

二、發展目標

通過對全校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檔案,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大力宣傳,形成合力,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目標量化如下: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留守兒童信息彙總、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登記、留守兒童聯繫卡、留守兒童活動登記、班級關愛活動記錄等),全面掌握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詳實記錄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並及時更新,確保無一遺漏,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留守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達95%;

4、對涉及留守兒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規定的,100%給予法律援助;

5、留守兒童家長家教知識普及率達95%。

三、具體措施

(一)健全機制,發揮學校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學校政教處、教務處、總務處等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加強上下聯繫和溝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協作,切實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全體班主任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學校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專人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學校設立留守兒童親情電話,電話號碼:(0558)2939193。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學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學校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要指導寄宿學生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3)活動上優先安排。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配對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培養更多的優秀教師成為“代理家長”。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兒童,教師要不時與留守兒童互相交流、溝通,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情況;非寄宿的兒童,教師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6、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建立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護人)之間完備的聯繫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留守兒童在校期間遇到突發事件,要30分鐘內告知委託監護人,1小時內告知在外務工家長,2小時內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鄉黨委政府,以保證留守兒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諉。與教職工層層簽訂學校安全工作責任書,明確責任,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7、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要着重開設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心理諮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8、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加強對留守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作為學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工作目標體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班級和教師進行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職而造成影響的,師德和年度考核定為不合格並給予經濟處罰。

(二)構建全社會的教育網絡,形成關愛合力:

1、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交流與溝通。

學校要向留守兒童的家長公佈學校領導、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聯繫電話。增進學校和家長的溝通聯繫。利用電話、家訪等指導家長或臨時監護人掌握與學校和兒童溝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兒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師要及時與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還要通過書信、電話、網絡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定期聯繫,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和育人方式,共同關注兒童生活、學習情況和心理、生理狀況,引導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自愛自強。

2、加強委託監護人的教育培訓。

學校要辦好家長學校,着力提高委託監護人對自身責任的認識,加強委託監護人在受託期間,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學校要充分利用學校的育人陣地和育人功能,通過召開座談會、彙報會等途徑,加強對兒童或其監護人的教育和培訓,向他們傳授科學的育人觀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轉變思想觀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3、加強同家庭的合作,營造濃厚良好的育人氛圍。

學校要主動與當地文化、婦聯等部門配合,調動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關愛留守兒童。重視家校合力教育,要求家長採取多種形式與兒童交流、溝通,多關心兒童的身心健康,讓兒童體會到父愛母愛,努力形成政府、村委、學校、家庭四級聯動的教育網絡,營造濃厚關愛氛圍和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三)明確職責,努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1、加強學校寄宿建設與管理。

通過廣泛宣傳,在學生自願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動員留守兒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輔導、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讓寄宿生能夠安心、舒心,讓家長放心。讓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同時,結合農村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的現狀,轉變辦學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

學校要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要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按政策納入“兩免一補”計劃,通過免收雜費、書本費,提供生活補助等方式,確保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3、整治校園周邊環境。

集中整治學校周邊環境,加大對校園周邊環境的監督、管理和查處力度。引導留守兒童遠離不良嗜好、不法場所、不軌人羣,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學會自立,獨處時能夠自律,成長中力求自強,防範不良行為,快樂健康成長。

4、建立研討、交流、評估制度。

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定期舉行論壇,交流經驗,評定效果,探索新路,採取措施,增強實效,不斷提高留守學生教育管理的水平,發揮學校在“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四、工作安排:

1、20xx年10月:制定學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併成立組織;做好留守兒童統計工作並建立留守兒童檔案;籌劃創建“留守兒童之家”。

2、20xx年11月:制定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創建留守兒童之家,創建留守兒童親情專線;配備一台聯網的電腦為留守兒童創造網絡視頻聊天的條件;為留守兒童訂閲報刊。

3、20xx年12月:開展師生結對活動;檔案信息更新;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設置留守兒童心理諮詢室;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完成20xx年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4、20xx年1月—2月:謀劃20xx年留守兒童工作方案;留守兒童及家長、相關教師聯誼會;為留守兒童適當添置一些學習和娛樂用品。

5、20xx年3月—4月:開展留守兒童給父母一封信活動;建立留守兒童qq羣和留守兒童家長qq羣;繼續開展師生結對活動。留守兒童“五一”聯歡會

6、20xx年5月—6月:;創建留守兒童活動室;留守兒童主題班會活動;留守兒童工作經驗交流及論文撰寫。

7、20xx年7月—8月:完成20xx年度留守兒童工作總結;健全留守兒童檔案整理;配備4台聯網的電腦;形成留守兒童工作理論並向外推廣。

幼兒園留守兒童工作方案 篇11

我校共有教學班18個,743名在校學生。其中留守兒童122人,佔總人數的16.4%。為加強對我校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管理,從思想上疏導、學習上輔導、言行上引導,並在生活上予以幫助,讓留守兒童感到學校就像家一樣温暖,讓留守學生和其它孩子一樣幸福健康地成長,讓留守兒童“留守不流淚”,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我區教育民生工程,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切實為留守兒童成長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其全面健康成長。發揮學校、社會、團隊組織的育人功能,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籌建“留守兒童”之家,為留守兒童創建和諧、舒適、愉快、温馨的家;

3、關愛留守兒童,在班級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舉行“代理家長”、“師生結對”活動;

4、按上級文件要求嚴把目標,貫切執行。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制,發揮學校主陣地的作用

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經常化。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1、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成立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教務處、少先隊、總務處等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加強上下聯繫和溝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協作,切實做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繫卡制度。

學校要認真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繫卡。其基本內容:學生的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家長務工單位詳細地址、聯繫電話,監護人或其委託監護人的職業、詳細地址、聯繫電話、身體狀況、年齡等。學校安排負責學籍檔案管理的人員對留守兒童的檔案進行管理,並根據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聯繫卡的有關內容。通過聯繫卡制度的建立,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繫,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真情關愛,“三個優先”。

(1)學習上優先輔導。學校要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由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定學習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每個留守兒童由老師牽頭確立一名學習幫手,教師要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

(2)生活上優先照顧。學校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家長放心。食堂要注意營養搭配均衡,有益身體發育。留守兒童患病時,要及時診治,悉心照料。

(3)活動上優先安排。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集體活動,或根據特點單獨開展一些活動,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4、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舉行“代理家長”、“師生結對”活動。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並配備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配對幫扶教師和其他教職工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培養更多的優秀教師成為“代理家長”。教師要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兒童的思想工作。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羣體中成長,對已缺失的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5、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學校要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座談會。要求班主任每月與“留守兒童”談心一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範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着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開展人文關愛活動。

讓留守學生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温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7、建立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建立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護人)、政府之間完備的聯繫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留守兒童在校期間遇到突發事件,要30分鐘內告知委託監護人,1小時內告知在外務工家長,2小時內報告上級教育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gongzuofanwen/63l8g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