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後感 >

《霧都孤兒》讀後感大綱

《霧都孤兒》讀後感大綱

一直在想,給這個文章起一個怎樣的題目。最終發現,還是讀後感比較恰當。雖説這種題目已經在我十七年的生涯中被打上了"俗套"的標記,但是此時此刻,卻也只能用它來概括這篇文章想要説的話了。

《霧都孤兒》讀後感大綱

説起霧都孤兒,這部世界名著的威名其實我早有耳聞,但是最終也沒有細細的讀一下,至於電影,也沒有過多的關心。我的很多網友以及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們,在填寫一些類似於"最喜歡的書"的時候,除了一些比較暢銷的通俗小説,最受歡迎的名著便是《霧都孤兒》了。我曾一直不理解,這部書的魅力何在。

這次之所以完完整整的讀了這部小説,還是要感謝我們的英語課。第一次聽到別人給我介紹霧都孤兒的情節,便深深地為之吸引了。於是下定決心要讀一讀這部書。由於學業緊張,沒有大塊時間來完成閲讀,整本讀下來大概用了一個多周的時間。顯然,這比狄更斯創作的時間要少了許多。但是,狄更斯即使花再多的時間在這部書的創作上我認為也是值得的,因為這是一部令我和全世界熱愛它的人拍手叫絕的一部奇書。開卷芳菲四溢,掩卷蕩氣迴腸。

人們都説狄更斯是一個現實主義的作家,在他筆下描繪了十九世紀倫敦的黑暗的景象,他的筆墨激起了人們對於下層人民生活狀況的關注。他用他寫實而又充滿了誇張諷刺的筆調,以一個作傳者的口吻,向我們敍述了奧利弗·退斯特的故事。

整個小説有這麼幾點比較抓人。首先,是對奧利弗哭泣的描寫。

整部書中,針對奧利弗哭泣的描寫很多。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卻統一的展示了奧利弗純潔的品性和高尚的人格。一個孤兒,在被邦布爾先生送到棺材鋪時,在門口的街上,有一段對於哭的描寫,或者是抽噎。具體細節記不清了,但是我清楚的記着一句話"因為我孤獨啊……""孤獨"是啊,在一個物質都無法滿足的年代裏,奧利弗卻着重強調了"孤獨"二字,這是對人性的多麼大的褒獎啊!一個孤兒發自內心的孤獨啊。沒有父母,鮮有兄弟姐妹。雖然在救濟院裏的朋友們又少,吃不飽,喝不足,但這些物質的匱乏又能怎麼樣呢?如果有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在一起,即便生活拮据又如何呢?即便你富可敵國,但是周圍沒有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那豈不是無限悲涼嗎?"孤獨",這是一個孤兒發自內心的呼喊,展示了奧利弗純潔的個性。他沒有像世人一樣,把自己變得物質,而保持了人性最純良的東西。

之後是在棺材鋪裏面,諾亞侮辱了奧利弗的母親。這次,奧利弗沒有哭,他勇敢地站了起來和他決鬥。儘管結果是可憐的奧利弗被責打,但是也展現了奧利弗高貴而不容侵犯的尊嚴。一切苦難他都可以忍受,但是不能忍受人們對他及他的父母的侮辱。"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從他的行為裏,我們看到了他的自尊。如今,有多少人為了利益卑躬屈膝,他們丟下了自己的尊嚴,去追逐那些本無所謂有無的名與利。最終,他們或許得到了他們垂涎已久的利益,但是丟掉了的,卻是別人對他們的尊重,是他們做人最基本的尊嚴。現在看來,這些利益小人的行為,卻遠遠及不上一個伶仃孤苦的孩子!

再一次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哭泣的描寫是在布朗羅先生幫奧利弗治好了病之後。那是一種感激的淚水,包含着小奧利弗對布朗羅先生的謝意。他沒有什麼能夠報答的,唯有報以最純真的淚水。他的心裏是那麼的善良,他對別人給予他的關懷是那麼的渴望又是那麼的珍惜。這樣的情感,只有那些失去或者之前從未獲得過的人才會擁有。很多人抱怨説父母愛他們不夠,那是因為他們已經把父母的愛當作了一種習慣。其實,天下父母沒有不把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孩子的,但正是因為這種無私的奉獻,讓孩子們漸漸對這種愛習以為常,最終還會反過頭來抱怨父母不愛自己。對於這些人,我真誠的推薦你們讀一讀《霧都孤兒》,你會發現,你自己究竟有多麼的幸福。因為不曾擁有過這種愛,所以奧利弗十分珍惜他們。以至於到後來被露西收養後依然渴望能夠再見布朗羅先生,並且在布朗羅先生回到倫敦的第一刻,奧利弗便激動地前往拜訪。

再就是在迪克死時和費金上絞刑架前奧利弗的淚水,那是一種對於友情的懷念,對於小狄克命運的憐憫,對於費金作惡的寬容。奧利弗用他純真的靈魂,洗刷着每個讀者蒙垢的心。

其次是南希這個人物。

南希擁有着複雜的人物性格。她自幼便被費金教唆成一個小偷,之後成為了強盜賽克斯的情婦,雖然他怙惡不悛,但是她沒有泯滅一顆善良的心。在她見到奧利弗的第一刻起,她便下定決心要保護這個孩子。為了奧利弗,南希冒險去通風報信。但是南希卻也離不開賽克斯,她深愛着賽克斯,不希望賽克斯受到一點傷害。以至於在她向布朗羅和露西小姐通風報信的時候,絲毫沒有提及賽克斯。她不希望賽克斯受到追捕,她寧可自己死在了賽克斯的手裏,卻一直沒有改變對塞克斯的愛。而塞克斯亦然。他親手殺了南希,但是由於沒有了南希,他靈魂經歷着譴責,最終將自己吊死。他們兩個人,雖然充滿矛盾,但是卻不能分開。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一句話"認識一個矛盾的複合體"。

通過南希這個人物,狄更斯給我們展現了人性的光輝。人是性本善的。不過這個人曾經做過多少惡事,那只是因為他一時的糊塗。每個人內在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它會在別人處在困難的時候,指引我們伸出援手。世界上沒有完完全全的壞人,只有善良之心一時受到矇蔽的人。肉慾、金錢、邪念都會矇蔽起善良的心,但是,卻永遠不能除掉這顆心。

全書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露西和哈里梅萊先生結婚了,奧利弗繼承了遺產被布朗羅先生收養。所有善良的人都有了美好的結局,一切作惡的人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除了可憐的南希。但我相信,她永遠活在每一個讀者心中。

====

有人説這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小説,其實我不盡認同。我認為這部小説充滿了浪漫氣息。首先,出身在濟貧院沒有受過良好教育,後來又誤入賊窩的可憐的奧利弗卻能夠像一個紳士一樣的表現,內心永遠保持着那種純真,絲毫沒有被墨跡染黑,這顯然是不符合現實的。同時,奧利弗的兩次"犯罪",第一次的對象是他父親生前的好友布朗羅先生,第二次是他的姨媽的養母梅萊太太家,而且兩次他都受到了他們的幫助,這未免也太巧了。不過,狄更斯正是通過這些誇張的"實際"向我們表現了他的思想內涵,那便是追求人性的純良。他用奧利弗這個小孩子,展示出了整個大倫敦那個時代的風貌,也顯示了他本人善良的人格。讓讀者跟隨者小奧利弗,經歷了一次次靈魂的洗禮。

讀過這本書,心一直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為的是奧利弗最終快樂的結局,也為的是那個時代悲哀的現實。

====

倫敦的那個時代過去了,但是世界上仍然有着無數的小奧利弗在經受着苦難。他們或許不會像書中的主人公那麼幸運。但是,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保留一個善良的人性,世界會因美好的人性而變得更精彩的。

退斯特的出生是一個悲劇的開場。他的母親在他出生後便去世了,留下他孤苦伶仃在救濟院裏承受着非人的折磨。在這一部分裏,狄更斯有着一段着實抓人的婦孺皆知的描寫,也是被中國各個時期和各個版本的英文教材收錄的--oliverasksformore(奧利弗要求添粥)。這一段之所有備受推崇,原因其實很簡單,他揭示了壓迫與反抗對立統一的關係,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奧利弗堅強勇敢地性格。在一個黑暗動盪的年代裏,人們最大的奢求就是能夠吃飽,救濟院裏的孩子更是食不果腹。於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所謂的紳士們動輒就滿漢全席,這是多麼悲涼的諷刺啊!當人這個族類失去掉對同類的同情的時候,特別是失去掉對種族最新生代的憐憫的時候,那將帶來多麼悽慘的結局啊!然而,這就是那時的資本主義社會,一個有金錢沒人性的社會,窮人活該餓死。

奧利弗賤賣。成為了棺材鋪的學工。

水平比較低,還請海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duhou/o00r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