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後感 >

《〈石頭記〉索隱》讀後感:文無泛文,筆無泛筆

《〈石頭記〉索隱》讀後感:文無泛文,筆無泛筆

蔡元培先生行筆,無一字宂雜,所謂:文無泛文,筆無泛筆,果大家之作。

《〈石頭記〉索隱》讀後感:文無泛文,筆無泛筆

全文三萬字,開頭既雲:《石頭記》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説也。觀點十分明確,而後列舉康熙朝數政治人物事蹟與文中妙玉,黛玉,劉姥姥等言行比較,此欲使石頭築廟堂之祥析。過程旁徵博引,解釋清楚,舉例例細,説理理明。除結尾一切怡紅快綠之文,春恨秋悲之跡,皆作二百年前之因話錄,舊聞記讀可也等總束之句,全為論證。亦未見有何學術論文程式,緒論,導言之類。此非前人所推“辭達而已矣”!

結尾之處一字大有文章,是春恨秋悲之跡中“跡”字。我問羣友“此處之‘跡’字能否改為‘記’以和‘文’字相應”。羣友以《説文》:文,錯畫也。説文段注:錯當作逪劃,逪畫者,交逪之畫也。又《考工記》:青與赤謂之文。段注又有更詳細的發揮:黃帝之史倉頡見烏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象交文,像兩文交互也。紋者,文之俗字。告我,“文”與“跡”在字源上更近。

我深深感激同時亦深以為然。古人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花紋之意。跡亦條紋之意。

另,蔡元培先生索引派大師,此處文或可以為是條紋之意,此處之跡或是紅樓春秋隱事之跡也。書中有不可言之礙語,故各種真意要讀者於文中尋蛛絲馬跡。所謂怡紅快綠之文是文中“言情之文”。所謂春恨秋悲之跡是文中“言清之暗文”。此處若用“記”則無暗文之暗意。便是實記之意了,和《紅樓夢》此書行文主旨傳達方式便不符合了,故不妥。

我非索引派,僅猜度蔡先生之意。

李欣

東橋詩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duhou/n46w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