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國中生讀後感 >

七年級讀後感:余光中散文讀後的感想

七年級讀後感:余光中散文讀後的感想

這幾天在讀余光中的散文。長久以來被商業理性化的頭腦又開始有了頗多感觸和種種奇妙的想法,可謂枯井重回青春,活水自源頭潺潺流出。為人的天賦尚未完全泯滅,這真教人欣慰。

七年級讀後感:余光中散文讀後的感想

有人説,人人皆可寫小説,卻只有靈氣之人才寫詩歌和散文。這話一點也沒有錯。若非有靈氣,又怎能想象力豐富,將鄉愁化成一枚小小的郵票,眼中的秦俑不是秦俑,卻是千千萬萬高唱戰歌的英勇戰士,假象的四個敵人更是令所有女兒的父親都冷汗直冒,從此更加珍愛女兒、珍惜妻子。

談到《鄉愁》,個人以為這首詩被內陸媒體大肆追捧,部分歸因於詩的最後一節: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當然,此詩的確是構思巧妙,先不論邏輯、對仗以及韻律,先看那語言,簡潔,卻非常有力度,短短88言就輕鬆渲染出綿長而深沉的感情,着實令人佩服。可是我們知道,餘先生的很多詩都具備這樣的藝術成就,偏這一首被某些人津津樂道、大力推薦,大概是詩的現實意義,也就是最後一節的功勞。有時,文學和藝術也會在無奈之下淪為某種工具。這不能怪餘先生,他所做的不過是寫出美麗的詩歌,供人欣賞、喚醒他們遺忘已久的感動,至於其他人如何理解和運用,非他能左右。

餘先生的作品須慢慢品味。每一句話所藴含的養分,只有細細咀嚼、盡情想象才能吸收,吸收之後還會引來許多聯想——它不提醒,人卻自發聯想。經過咀嚼、想象、聯想這樣的過程,速度自然快不起來。不必心急,即使身為現代人,我們讀慣了新聞、時評或者網絡文學,練就了一目十行的本領,即使我們的意圖僅僅是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多讀幾本書,也不要心急。對於餘先生的作品,如果一目十行,必然要漏掉許許多多的趣味和許許多多豐富的內涵,那真是讀了等於沒有讀;如果貪多求快,卻囫圇吞棗讀完一本也不如精讀一篇所吸收的東西多。其實不只餘先生的作品如此,優秀的詩歌、散文皆是如此。一加一大於二雖然在數學裏不成立,卻在文學中隨處可見。

因此,詩歌和散文最能怡情冶性。靜下心來讀幾段,不,讀幾段就會靜下心來,而後平心靜氣地享受生活,興致勃勃地發現和創造諸多樂趣。從這個角度來看,詩歌和散文竟有了養生的效用。養生必先養心,每日讀兩篇怡情冶性的文學作品,順順心,靜靜氣,便是為養生積下了大功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chuzhong/69wyr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