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遇見讀書筆記4篇

遇見讀書筆記4篇

本文目錄遇見讀書筆記《穿越時空遇見你》讀書筆記《遇見未知的自己》讀書筆記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讀書筆記

前些年,我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朋友給我推薦了一些心理學的專業書籍。當聽到《遇見未知的自己》這個書名的時候,內心頓感新奇,單是書名就深深吸引了我。在閲讀之前朋友告訴我想要學會感性的認知周邊,這本書可以找到答案。於是,我在學習閒暇間,迫不及待的打開了這份神奇的禮物,開始了內在心靈成長的漫漫旅程。

遇見讀書筆記4篇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台灣女作家張德芬的成功力作,於XX年6月在台灣出版,是一本有關身心靈成長的小説。張德芬以其深入淺出的筆觸揭示出了困擾人們的煩惱痛苦的深層的原因,以明線暗線雙線結合的形式講述了主人翁心靈成長的歷程,以通俗易通、平實樸素的言辭解讀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讓我們一同走進張德芬,品讀 《遇見未知的自己》,搭乘心靈成長的列車,達成身心靈的和諧統一。腦海裏一直有個念頭兒,總覺得《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上帝送來的禮物,在打開禮物的過程中我收穫了許多許多„„

從小到大,我們產生了很多的信念、價值觀、態度、標準來約束自己,也來衡量、批判他人。這些就是我們每日思想的基礎,可是我們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正確性。當你對某一類的人或是他們的行為特別有意見的時候,就是一種自我的投射行為,也是一種逃避策略,所以又一個觀點產生了:“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沒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來自於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多年來,我都被一種叫強迫症的心理疾病困擾,失去了快樂,失去了陽光,在我心理身體幾乎崩潰,感覺前途茫茫之時,我在圖書館看到了一些心理書籍,通過閲讀,我懂得了許多快樂幸福的方法,身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感覺有了脱胎換骨的感覺。雖然現在還有時病發,但是總體上還是處於可以調節的狀態。快樂就是一種選擇,是天堂還是地獄,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我的認知有幾大的力量。來看一個邏輯推理公式: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a永遠是中立的,因為同樣的a,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會有不同的c出現。所以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和圍繞着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而已。這就是著名的abc認知理論。

《遇見未知的自己》,還讓我知道世上只有三件事:老人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

所謂的三件事,不只是單純的三件事,而是看問題的三種視角。老人的事指的是老天爺安排好的、人力無法改變的事實。對待這樣的事,我們只能順應自然、遵其規律,不與之抗衡,內心平和,要淡然悦納。他人的事,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別人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覺察自己的心聲,修心養性,尋找內在的真我。

管好自己的事情,看似是自私的,實則是大愛無私的。管好自己,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語言、行動、習慣等等,管好了自己就不會給別人添麻煩,就是愛別人,更是愛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才有能力去管別人的事。

人一生追求的歸納起來只有幾個,那就是愛,喜悦,和平,真我,其他所有與植物館的都是生命的假象。在追求愛,喜悦,和平,真我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積蓄心靈內在的力量。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靈更強大呢?

張德芬説:“先要為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一個事情都負起全責,負起全責的意思不是説將錯歸到自己身上,而是説這件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我用什麼方法做到最好。能夠這樣,就會一步步累積內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變成一個更開心的人。”讓我們順從生命的規律,在閲歷中不斷成長,汲取心靈內在的力量,活出一個身心靈合一的真我!

寫的這些,其實只是書中內涵的冰山一角。一開始,以為它只是空講道理的勵志書,然而翻開書,卻是一個充滿驚喜的精彩世界。它解開了我的很多困惑,讓我相信,與它的相遇,實在是一種美好的緣分。

《穿越時空遇見你》讀書筆記遇見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世界上最神奇、最多變、最温馨的地方,就在書的裏行間。《穿越時空遇見你》就是一本充滿魔力的書。

這本書講述的是小天和他的表妹小鳥來到一家有一池荷花的圖書館看書,卻無意間發現了一本嶄新的書《誰來馴服不聽話的書》。書中講述的是一個神奇的人物——圖書馴服師,馴服那些不聽話的書的故事。這本書很薄但迷住了小田和小鳥,他們熱切的去尋找那個很冷門的作家——葉西奇。在此同時也挖掘出了一個重大祕密——朗詩是一個圖書馴服師!還發現了朗詩和葉西奇有着不一樣的關係……小天和小鳥還經常穿行在書中和現實之間的魔力地帶,他們還一起去參加了夢幻荷花池夜市……朗詩把自己做圖書馴服師最大的祕密武器揭曉時,他卻和蓮花池一同消失……

讀到這本書的末尾,我的鼻子也有些酸酸的。也許這本書想告訴我們得就是愛吧。書中圖書馴服師朗詩説過,很久以前馴服都是用鎖鏈捆綁着的,這讓缺少關愛的書們愈發孤獨,最後變成黑暗系的書了。而能拯救它們的並不是多麼巨大,多麼厲害的武器,而是世界上人人皆有的最普通最善良的愛了。這就象書中所提到的非洲斷腸草一樣,雖然它們極度敏感,被人不小心碰了會慢慢枯萎後死亡,但如果同一人每天都去觸摸它,它就會活很長時間。

那些調皮書就象我們的心靈,那些馴服詩就象是我們自己。心靈是需要呵護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每天用愛滋潤自己與別人的心靈。當它們孤獨是,我們應該用愛去慢慢温暖它,將附於表層的冰冷融解,是心靈重新煥發光彩。這本書地故事充滿魔力一般,將快樂、感動悄悄地流進我的內心深處,讓我在成長的每個時刻學會珍惜,學會關愛,學會感動,並牽着我的手,讓我又在不知不覺中穿過了一道成長的門檻。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書筆記遇見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遇見未知的自己》__很偶然的機會接觸了這本書,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封面。沒帶太多的興致,因為心想也不過是一本很普通的關於勵志心理的書籍……

上了大學後,很少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看書,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細細品味,沁入心脾。校園裏颳起了一陣讀書月的風潮,於是整個校園沉浸在了這片書的海洋中。我,慢慢地讀着這本書,發現它與我以往接觸的這類型書是那麼不同。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是環繞了女主人公白領李若菱與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對話,揭示了人身心靈的奧祕。這本書突破了大多數傳統書籍對這方面心理理論知識的直接論述,採用了講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導讀者走進作者論述的觀點裏,進而走進了自己內心中真實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雖然她有美麗的外貌,在公司裏身居要職,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但她並不開心,由於婚後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諷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裏又有小人的爾虞我詐。。。。。她腦海裏時刻都閃過輕生的念頭,在一次和丈夫吵架離家出走後她遇到一個老人,在與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後,她終於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你是誰?”這是第一次見面時老人問李若菱的第一個問題,“我叫李若菱!”“我問的不是這個,名只是個代號。”“我在一家外企計算機公司上班,我是負責軟件產品的營銷經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誰,如果你換了工作,這個‘你是誰’的內容不就要改了嗎”。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自己是誰?我們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開心,即使我們擁有了很多財富、金錢、美色。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以為我們就是財富、金錢、美色的代表。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東西呢?我們總是習慣地去觀察模仿別人,卻忘記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擁有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尋找的地方,表面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讓我們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費勁地在別人身上,在這個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尋找解答和快樂,結果都是徒勞無獲的,主要是我們找錯了方向,找錯了位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很多人都習慣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換着,最後失落了真實的自己,當哪一天,我們逐漸的把目光從外界世界轉向我們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會可悲地發現,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隸,它時刻束縛着我們,使我們生活在了不快樂中……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裏,我們每個客體其實都是“李若菱”,我們都迷茫過,我們都徘徊過,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和“智者”來番對話吧……

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讀書筆記遇見讀書筆記(4) | 返回目錄

張德芬,華語世界首席心靈暢銷書作家。第一次,我選擇了她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我是一個不愛看書的人,書買回來以後也是好久沒有碰過,直到一天實在沒事幹才想起它來。

好奇,這是看時的最初想法。可能是書名的關係,所以好奇這個“未知的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對號入座,這是在讀書過程中的想法。一個莫名的問題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不是誰?是啊,我們是誰?又不是誰呢?從來到這個世上,從我們被賦予了姓和名時,我們便很自然的知道自己是誰了,可是卻沒有想過那只是一個代號而已,就像好多事物都被我們不由自主的賦予了代號和意義,從而影響着我們的情緒和感受,讓我們迷失了自我,更確切的説應該是真我吧!

我們每天盲目的向那個所謂的目標前進着,其實我們只是在攀附。想想在前進路上我們快樂嗎?有沒有真正的靜心想過我們到底想要什麼呢?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帶着不同的面具,從而使我們離真我越來越遠,雖然它一直住在我們的心裏,一直觀察着我們的一切,可是我們卻從未去真正的感受過它的存在。因此它就成了我們那個未知的自己。

其實屏蔽只是藉口罷了,因為我們更在乎外在的事物,更貪慕虛榮,更喜好虛偽,即使好多人不承認。是我們自己把我們與自己拉的越來越遠。書中的老人曾在牆上畫過一匹馬,一輛馬車,馬車伕和乘客,也就是老人口中的人生模式:馬車的構造和質量代表我們的命、馬代表我們的表意識、馬車伕代表我們的潛意識、乘客則是真我。

我們一直活在小我擬定的人生中,其實,我們應該拋開所有沒必要的顧慮,例如:害怕、嘲笑、否定等,去感受一下我們的內心,去感受一下如果拋開之後,做着真正想做的事而帶來的喜悦。在我們抱怨憑什麼、為什麼時,有沒有換角度思考,有沒有正面解決問題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為當抱怨時,我們就是在逃避,在給自己找藉口而已。甚至當我們抱怨不公平時,有沒有想過公平二用的是否正確? 公平在同級人事物上是永遠成立的,或者另一種説法,世界上凡事都是公平的,當我們失去的同時,一定會得到什麼,只是我們把心思全放在了失去上,卻忽略了所得到的,所以可以説我們被小我控制着。

面對我們那些所謂的情緒遭遇,我們常常選擇逃避,因此它們會經常找上門來。如果我們可以與它們正面相對去感受它們,去換角度考慮它們,然後慢慢的消化它們,我想問題就簡單多了。同時,我們應該擁有一顆敢於否定自己,敢於反思自己的心,讓我們離真我更近。

負面情緒也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威脅,我自身就是一個身體不好的人,對此我頗有感受,如果心情愉悦,那麼身體的每個細胞都會充滿活力,從而讓我們活力四射。積極的情緒會帶來好的結果,我們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有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以後,就會感覺不順利的事情接二連三的發生;相反,如果最近有好事,則會感覺好事連連。我想這應該就是書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則”,所有事物都有力量存在,而且相同的力量會相互吸引。所以如果一個人老帶着悲觀、憤世嫉俗的思想頻率,那麼就難怪常有倒黴的事發生在他身上了。

所以我認為一個人的態度是很重要的,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態度決定成敗了吧?根據“吸引力法則”,我想我們討厭什麼樣的人,那麼我們應該就是那樣的人,因為我們能討厭就證明能量得到了吸引,只是我們從來不承認罷了。書中也提到了: 情緒的障礙、體驗、爆發和療愈。我想可以這樣理解:困難--感受--發泄--愉悦。其實,就像書中説的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不同的功課,因此就會有不同的困難和情緒出現。與其説不同,倒不如説相同,因為他們存在的意義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完成功課。

以前我認為世界上有好多人,每個人都不一樣。而現在我感覺其實每個人都一樣,都是被小我控制着的人,我甚至認為世界上只有我自己。天的事我不需理會,別人的事我無權干涉,所以我們所謂的世界應該是自己的世界,所以書中會説:“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就像我們照鏡子一樣,什麼表情,什麼事物它都可以反射在你面前。而你只能去接受,而不能去一拳把鏡子打碎,因為受傷的還是自己,所以我們應學會面對、接受、然後放下。這樣鏡子裏的自己才會越來越美,笑容才會越發的真實和燦爛,好事也會找上門,因此心想事成也就有了基礎,剩下的就是行動啦!那麼,我想從此以後陽光應該會一直陪在我們的身邊吧!笑對人生,我們要持有積極的態度,別人我們無權改變,但我們自己是可以做出改變的,只要我們想。

最後,我想書中的這句話最適合做結尾了:“我們不知道一切問題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會境由心轉地隨之改變。”

標籤: 讀書筆記 遇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m4lr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