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1500字《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範文

1500字《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範文

《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1500字範文

1500字《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範文

個人都想知道,對於股市,什麼是利好消息?只要抓住利好消息,人們就可以通過投資來賺錢。希勒的《非理性繁榮》卻告訴投資者,這樣的方式不完全可行。

通貨膨脹高是利好消息?不是。低通漲是利好?不是。

人口生育高峯利好?不是。人口增長減速利好?不是。

有戰爭是利好?不是。和平年代是利好?也不是。

新聞影響政治和立法是利好?不是。新聞失去對政治的影響力是利好?也不是。

在最近二十多年來,全球的金融學家通過他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研究,發現了以上這些答案。而這些答案本身所暗示的可能的規律,則足以讓任何一個認為,或者曾經認為經濟學是一門“科學”的人驚心。經濟學成為一門科學,其原因就是因為確定了“人是理性的”這一基本假設。儘管在經濟學的發展過程之中一在有人試圖以實證的研究去證偽這一基本假設,但他們持續的失敗一度使人們堅信,我們如果發現有任何事情可以動搖“理性人”這一基本假設,那隻能説明我們的研究不夠深入。但金融學的發展及對現實世界的研究使我們再次迴歸為懷疑者:這一假設可信嗎?

在二十世紀末,金融學開始成為一門正式的科學,不再從屬於經濟學。但是,希勒在這個時候警告投資者不要過於相信自己已經可以掌握金融資產價格波動的規律。目前的金融學不足以提供什麼確定的結論,而且不能可以理性地預測和理解股價的波動。希勒指出“非理性”心理使得我們的對未來的預測很不可靠。

什麼是股價?學院派的説法是“資產定價”。但是,任何定價都會遭到投資者的質疑:為什麼我們要用這麼多的錢(股價)去買一份資產呢?這看起來是個經濟學問題,卻反映了投資的心理動機。

通俗的解釋是,現在花所買的是這份資產將來的回報。因此,與現在的股價接受,是建立在人們對未來的現金流期待和潛在風險評估。而這樣的預測又是基於人們對於當前這份資產的評估。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悖論。簡單地説,投資者對於現在的付,出,取決於對將來的預期,然而預期又建立在對現在的分析之上。

關鍵問題是什麼變量能夠確保對未來的預測是可靠。希勒悲觀的指出,一些潛在因素,對股價的影響超過一些常規的因素。比如,1989年10月13日的一次股市暴跌,整個股市市值縮水了6.91%。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這次暴跌和ual公司的一項槓桿交易失敗有關,實際上ual暴跌只能解釋全部市值的1%下降。有趣的是,事後對於市場交易員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6%的人在這場暴跌之前聽説了ual的交易失敗,也就是説股市縮水過程中,有其他因素帶動,導致了另外5.91%的損失。

目前最經典的例子是1929年到1933年美國的金融危機。至今沒人找出它是由哪次具體事件引起的。金融危機爆發前幾天裏,全球也就只發生了這幾件大事。你也可以參與到這場評判中來,看看哪個最有可能是一種可以引起危機的事件。

1.州際商會將推進其收回超額鐵路收入的計劃;

2.康涅狄格州製造者協會成功的引入了一條有利的關税條款;

3.墨索里尼演講稱法西斯主義下的人民能面對任何危機;

4.法國總理候選人愛得華德宣佈了其未來內閣中的外交部長;

5.一架載有七人的英國飛機在海上失蹤;

6.格拉夫計劃探險北極;

7.大衞的小分隊正向南極推進。

對於導致股價變動的原因,希勒試圖把潛在因素拓展到更多領域,討論更多人類行為和事件:從1929年的金融危機,到生育高峯,從通貨膨脹因素到社會中的賭博文化,從貿易結構到媒體如何影響政治,幾乎可以涵蓋我們所想到的可能以及不可能影響到股價的因素。這是一個龐大的模型,變量集合可能是無底洞。他指出,在決定股價因素中,股票價值很重要,但是人們的信心和理性或許對宏觀性的股份波動有更大的影響。

希勒的《非理性繁榮》一書成書於二十世紀末,其所討論的事件及文化都只涵蓋了美國,最多加上歐洲。對於中文的讀者來講,與討論理性是否應該成為金融學的前提等深奧問題相比,與中國有關的思考或許會使我們更感興趣。看我們的賭博文化,媒體與政治,投資工具等與希勒所討論的美國有什麼不同,而我們又應該如何去看待今日的中國,為我們的情緒去定價,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避免這種情緒化的投資給我們帶來的不良的影響。

1500字《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範文

今天終於讀完了本書,去年剛買到它時,讀了幾天暫時放下了,現在讀這類的書有些讀不進去了。今天終於讀完了這本書,自己覺得中間部分有高潮,最後一章可惜沒有提出什麼可供操作的結論出來,給散户投資者的建議並沒有可以用來在股市中賺錢的招數,簡單的建議分散化。這本書可以説是論證巴菲特投資理論的學術論文,證實了老巴的“市場是無效的”、“市場是情緒化的”、“投資者要控制住情緒才能在市場中生存”、“股指和某隻個股的價格無法預測”、“投資是要在低估時買進並持有到高估時賣出”、“投資企業而不是股票”等等觀點,同樣給散户的投資建議也如同老巴的購買指數基金:“儘量分散化”,個人投資將會分享社會財富的必定增長。下面是我寫的讀書筆記,與大家分享。

第138頁

靜下心來(欲速不達,一步一步走吧!)

此後,股票市場的大幅下跌與公眾信心的喪失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股票市場的下跌既與XX年的經濟衰退相關,也與XX-XX年度公司利潤的下降有關。但是這些並不能看作市場衰落的外因,因為人們並沒有將它們視為導致股價回落的反饋機制的一部分。市場的整體性衰退更多地應該被歸結為人們心理的自然反饋和糾正過程,而不是某些完全從外部作用於市場的事件。

為啥公眾信心會一瞬間喪失呢?上漲過程中正向激勵會刺激股市越來越漲,下跌過程中的負向激勵同樣會刺激股市越來越跌,但是如何尋找從下跌轉為上漲的轉折點和從上漲轉為下跌的轉折點?

第166頁

靜下心來(欲速不達,一步一步走吧!)

我們這裏討論的定位部分解釋了市場日復一日的穩定,但也必須注意到定位偶爾的鬆弛或突然鬆弛的可能性。這種鬆弛會導致股市發生急劇變化。......但是現實世界中的決策往往因為情感因素和缺乏確定的目標受到影響,因此,人們並不總能像事先想好的那樣行事。

股市中的信息豐富,而且千變萬化,即便是理智思維來選擇判斷決策,對一個人能力的挑戰也是巨大的。而一個人的判斷力還要受到情緒的妨礙。

市場在大部分時間內是穩定的,這種穩定基本上指的是股市的不漲不跌,在某一個範圍內上下波動,沒有明顯的向上或者向下趨勢,但是什麼時候才會發生給投資者帶來機會的快速下跌或者快速上漲的走勢呢?

第185頁

靜下心來(欲速不達,一步一步走吧!)

這段話是否意味着,股市在大多數的時期內,應該是漫無目的地平行震盪,總趨勢向平,小幅地上升或者下降,然後輿論説三道四的都有,但是對走勢無決定性意義,就像XX年之後至今。只有等企業基本面明顯向好,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進來,因為這時候確實具有投資價值,還不需要複雜的計算即可確定,來獲取顯而易見的回報,這之後,經過口口相傳,才能逐漸地引發一輪製造泡沫的上漲,上漲過程也是自我強化的過程,結果就是漲過頭了,隨之而來的又是一輪暴跌。

第201頁

靜下心來(欲速不達,一步一步走吧!)

當股息很低的時候,持有股票的收益率也很低,除非低的股息本身能夠預測股票價格的上升。所以,在股息低的時候人們期望股票價格比平時漲得更多,從而抵消低股息導致的收益率下降。不過歷史數據顯示,當股息相對與股票價格較低時,隨之而來的並不是未來5~XX年內股票價格的上升。恰恰相反,當股息相對於股票價格低的時候,往往跟隨着很長時期的股價下跌(或者説增長率比平時下降)。因此,此時投資者的總收益將受到雙重打擊:一方面是低的股息,一方面是股價下跌。所以,一個簡單的道理是:當人們獲得的股息相對於購買股票的價格低時,不是購買股票的好時機,這一道理已經被歷史證明是正確的。

這段是本書中我發現的唯一具有非常高的利用價值的實戰建議:股息率低證明股價過高,相對應的應該是市盈率處在高位,股價處在一波上漲行情後的高位,即便是公司業績優良,股息絕對值也在增加,但是相對於股價來説,那個時刻買進股票的回報率也就是股息率會相對低,很明顯説明不具有投資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37v3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