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山西導遊詞 >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精選20篇)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精選20篇)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

天龍山風景區,海拔1700米,山戀起伏層疊,古柏蒼松泛翠,為省級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屋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精選20篇)

在龍山風景區氣候條件和晉祠(在晉祠景區西北10公里處)相近,日温差較大,有時乾燥多風,但環境優雅,天氣涼爽。該景區是太原市近年開發的,具有極佳的觀賞和遊覽價值。市區通往景區的道路,寬闊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種服務(餐飲為主)方便、實惠, 能迎合遊人的要求。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葱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盪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石窟分佈在天龍山東西兩峯,東峯八窟,西峯十三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 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石雕體態生動,姿式優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中的彌勒大佛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瓔珞富麗,紗羅透體。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虯鬆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

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秋來紅葉遍山,景色宜人。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 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八龕,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卧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四十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 工樸實,衣着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頂板上還雕有龍 鳳及花圖案,兩側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天龍山羣山聳峙,溝谷幽深,森林茂密。無論是桃花盛開、柳葉抽綠的春季,還是薄霧翻卷、百花爭妍的盛夏;無論是天高雲淡、紅葉漫山的金秋,還是銀粧素裹、玉宇無塵的嚴冬,一年四季都有讓人觀不盡的美景,賞不完的佳境,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有顧盼生輝的感覺。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峯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葱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

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20xx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峯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3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位於太原市區西南40千米處,山巒層疊起伏,古柏蒼松泛翠。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寶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創建於東魏,後經北齊、隋唐的陸續開鑿擴大,形成25個洞窟,分佈東西山崖。除此外,景區內亦有著名的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始鑿於東魏年間,隋、唐朝繼續在天龍山開鑿大批石窟。石窟位於東西兩峯懸崖半腰,東峯8窟,西峯13窟,有山徑相通,西峯石窟保存相對好些。西峯第9窟,近年修復了木構“漫山閣”,閣內唐代石窟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局部雖有毀損,但仍是天龍山石窟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尊石雕像。下層為觀音立像,高達11米,是夭龍山石窟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尊雕像。

位於石窟下方的聖壽寺,原名天龍寺,始建於北齊皇建元年(560),明代暈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剎。此外,千佛洞、白龍祠、關帝廟、觀音塔及柳子溝也都是天龍山的重要景觀,古往今來流傳有許多神話和傳説。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4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天龍山羣山聳峙,溝谷幽深,森林茂密。無論是桃花盛開、柳葉抽綠的春季,還是薄霧翻卷、百花爭妍的盛夏;無論是天高雲淡、紅葉漫山的金秋,還是銀粧素裹、玉宇無塵的嚴冬,一年四季都有讓人觀不盡的美景,賞不完的佳境,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有顧盼生輝的感覺。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峯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葱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

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20_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峯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5

歡迎大家來太原旅遊!在遊覽太原的景點名勝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天的太原和歷史上的太 原。

太原作為山西省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樞紐。太原市位於山西中部,轄3縣1市6區,總面積約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168 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80萬,其中市區人口160多萬。太原東、西、北三面環山,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過,把市區劈為兩半。而5座風格迥異的大橋又將東西兩岸緊緊連在一起。市內高樓商廈比肩聳立,綠地公園散落有致,草坪樹帶隨街延伸,盡顯壯觀的現代都市氣派。順便告訴大家,太原的街道極為規範,凡南北走向皆稱路,如建設路、五一路、幷州路、解放路、平陽路、新建路、桃園路、濱河路;凡東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澤大街、府東府西街、雙塔東西街、勝利街、西礦街、學府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斷無迷失方向之憂。城週四郊,綠野平疇河渠交錯,地肥水美物產豐饒。清徐葡萄、晉祠大米、老陳醋都是四海享譽的名產。晉祠、天龍山、崛圍咽山等景觀雄奇壯麗,各具風采。因此,古來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曆史的古城。傳説太原這塊地方屬於堯帝的子孫所受封的唐國,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於唐,便稱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兒子這一代,改國號為晉。但當時晉國的中心在今天的晉南冀城一帶,直到公元前6世紀初晉國的勢力才擴展到太原一帶。太原古稱晉陽,奠基於春秋末期。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初,晉國卿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和尹擇在晉水之北築城,取名晉陽,其位置約當今天太原市晉源鎮的古城營村。趙氏家族以晉陽為據點積蓄勢力,奠定霸業。

公元前453年,掌握晉國大權的智伯聯合韓、魏攻打趙襄子。趙憑藉晉陽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難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發現晉水從龍山那邊流來繞城而過,便想出水攻之計,遂掘渠引晉水欲灌晉陽,這便是晉桐智伯渠的來歷。趙襄子用脣亡齒寒的道理説服韓、魏,裏應外合,共滅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晉國之地悉為趙、韓、魏三卿所佔,史稱“三家分晉”,因有“三晉”之説。到公元前420xx年,周天子正式承認趙、韓、魏三者的諸侯國地位,成為戰國七雄中的三強,而趙國的都城就是晉陽。晉陽作為趙國首都歷20xx年,公元前386年趙遷都河北邯鄲。但趙氏在晉陽的基業已逾百年。

戰國後期,秦國屢敗趙國,隨之在晉陽一帶置太原郡,治所設在晉陽。需要説明的是,太原本義為廣闊的平原,戰國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帶,秦置太原郡之後,太原作為行政名稱固定下來。從此,太原即指古之晉陽,晉陽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漢朝太原為北方重鎮,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20xx年)在晉陽置幷州刺使部,統領太原、上黨等六郡。從此太原又稱幷州。幷州之名可能源於太原位於東西兩道山脈之間,兩山平行謂之並。

西晉末年,幷州刺使劉琨為了防禦匈奴的侵襲,擴築晉陽城,使之成為城牆高13米,周長14公里的大城市。東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大亂,太原先後被後趙、前燕、前秦、西燕、後燕交替攻佔。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萬大軍攻人晉陽,復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較長時間的休養生息,並且成為北魏南下河南、東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權臣高歡於532年在太原設大丞相府,並營造了規模宏大的晉陽宮,太原被稱為“別都”。高歡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齊後,雖定都於郵城(河北臨漳),但對其發跡之地太原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在20xx年間建起大明宮,興修12院,其輝煌壯麗程度遠遠超過首都郵城。高洋還在太原西山鑿佛龕、雕佛像、建佛寺,在晉水源頭修魚沼飛樑。太原面貌為之一新。

太原的黃金時代是隋唐兩朝。隋場帝楊廣在即位前被封晉王,視太原為“發樣之地”,稱帝后在太原大興土木。先在北齊晉陽宮外築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後又在新城西邊築起高13米、周4公里的倉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晉陽宮。在此同時,隋場帝還徵調數十萬民工開山築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師長安和寧武管涔山避暑行轅汾陽宮的兩條馳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暫,很快被唐朝取代。而興唐的李淵父子便是從太原開基立業的。唐高祖李淵曾長期任隋朝的山西河東撫尉使、太原留守等職。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時期也是在太原度過,被人稱為“太原公子”。在隋末天下大亂之際,李淵父子於公元620xx年誓師晉陽,當年11月便攻人長安,建立唐王朝。太原這段特殊歷史使它擁有僅次於長安的重要地位。先被定為“北都”,後又改名“北京”,最後又恢復為“北都”。太原城也隨之大大擴展。據新舊《唐書》記載,唐代晉陽已經成為橫跨汾河兩岸、由三座城池聯接組成的大都市。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稱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長 21公里,內裏包括宮城、大明城、新城、倉城四座小城,把北齊和隋代的宮殿全部囊括進來。東城在汾河東岸,為貞觀名臣李副主持修築。因東城內井水苦澀,難以飲用,又修築了引水工程“晉渠”,將晉水從西城外架槽引入東城。東西兩城之間,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聯諜”的中城,把東西兩城連為一體,故又稱“連城 ”,是則天武后時幷州長史崔神慶主持興建。晉陽三城,雖各有城池,又渾然一體,共有城門24道,進退攻守彼此呼應,互為依託,風格獨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亂,名城晉陽也幾易其主。先是後唐的“西京”,隨後繼為後晉、後漢、北漢的“國都”,這裏的動靜治亂直接影響到北國與中原。從北齊高洋父子,隋朝楊廣,唐朝李淵父子,到五代三主(後唐李存勖、後晉石敬塘、後漢劉知遠)及北漢的劉祟,這一個個所謂“真龍天子”都是從太原起家奪取天下。太原可以説是藏“龍”卧“虎”之地,故又有“龍城”之稱。

晉陽城易守難攻。宋王朝建立已數十年,但晉陽仍在北漢劉氏手中,直到太平興國四年(公元 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趙光義“御駕親征”,圍城攻打近半年,北漢主劉繼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晉陽。宋太宗一則仇視晉陽軍民的頑強抵抗,二則懼怕別人再踞晉陽成“龍”,便下令焚燬晉陽城,並引汾水、晉水淹灌廢墟,進而使歷時1400多年的晉陽古城毀於水火。流離失所的城中百姓紛紛外遷,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東岸的唐明鎮。

太原畢竟是北方戰略要地,毀掉舊城之後必須再建新城。公元982年,焚灌晉陽後不到三年,宋朝大將潘美便奉旨擴展唐明鎮,築起周圍10多裏的土城,這便是現在太原城區雛型,太原由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宋朝統治者避諱“晉陽”、“太原”舊名,便在這座擴大後的土城設置了陽曲縣,從此太原又有“陽曲”之稱。需要説明的是,趙光義為斬斷“龍脈”,杜絕太原再出真龍天子與其爭奪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設計成“丁”字形,取“釘”之諧音,以釘死龍脈。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新建的太原發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為一座商貿發達、風光秀麗的北方名城,被譽為“錦繡太原城”。

宋朝後期及金元兩代,北方又是亂世,太原城又遭戰火之劫。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軍進入太原時,這裏已是一座人煙罕見的空城了。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兒子朱棡為晉王,坐鎮全國九邊重鎮之首的太原,經略北邊防務。朱棡命永平侯謝成擴建城池,謝成在宋城基礎上向東南北三面擴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磚城,城上建4座角樓、8座門樓、92座敵樓。至今太原許多地名仍沿用當時城門名,如大南門、小東門、大北門、旱西門等。 清代以太原為山西省會。民國時期始設太原市(1920xx年)。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區面積為 30平方公里,人口20餘萬。解放後近半個世紀,太原得到了長足發展,成為擁有160萬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為北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重鎮,歷史上名家輩出。春秋時代有著名建築家董安於,行俠好義的豫讓;魏晉時期有史學家王沈、王助,文學家孫綽;唐代有著名詩人王之渙、王翰、王昌齡、白居易;宋代有書畫家米芾;金代名詩人李汾,元代戲曲家喬吉,明代文學家羅貫中,清代著名學者傅青主、閻若琚等,均對中華文化的繁榮作出了貢獻。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太原積澱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保存至今的如晉祠古建築羣,天龍山及龍山石窟雕像,祟善寺、雙塔寺、淨因寺、多福寺、文廟、純陽宮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賞和研究價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個理想的旅遊場景。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6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峯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葱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峯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天龍山東、西兩峯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峯12個窟,西峯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7

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太原市境內,批建於1992年,總面積26766.9公頃,園內植物生長茂密,共有各種植物66科169屬213種,各種動物55科197種,森林覆蓋率達70%。天龍聖壽寺建於北齊元年,分佈着大小石窟25窟,現存大小石佛500餘尊,浮雕、畫像1144幅,包含了南北朝、東魏、北齊以及隋唐五代近5個世紀的作品。

天龍山,原名方山,屬呂梁山脈分支,海拔1700米,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晉祠景區14公里。有專用公路相連。天龍山屏峯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氣候涼爽。早在東魏時高歡建了避暑宮,北齊高洋建了天龍寺,並都開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稱,從此,天龍山聲名大振。

天龍山景區包括晉祠鎮的武坡、南坪、窯頭三個自然村和柳子溝源頭的南山、北山(即天龍山),佔地約185公頃。山中多砂頁巖,呈現出奇特的地質地貌;山上多山泉,有豐富的泉源;山內多林木,森林覆蓋率達7O%;山間多鳥獸,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有二十多種。景區風光秀麗,山不高而挺拔,清幽涼爽;樹不大而茂密,萬木崢嶸。古有“天龍八景”,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現今,它是晉祠——天龍山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

遊天龍山習慣從公路上山巔,沿石級下山,先遊途中景點及石窟,再到天龍寺遊其他五點。如從柳子溝步行西進,沿途有餵馬槽、三合村、下馬村、寨峁哨所、跑馬場、支鍋石、溜馬坪、安穀梁和插旗石等,且問巒秀美,五色壯觀,有人説這是春秋時代奴隸起義領袖柳下拓的遺蹟,實為附會,被傳為笑談。遊人從南山到北山遊覽,則另是一番情趣。遊程中應以天龍寺為結點,以石窟為重點。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8

天龍山風景區,海拔1700米,山戀起伏層疊,古柏蒼松泛翠,為省級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屋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在龍山風景區氣候條件和晉祠(在晉祠景區西北10公里處)相近,日温差較大,有時乾燥多風,但環境優雅,天氣涼爽。該景區是太原市近年開發的,具有極佳的觀賞和遊覽價值。市區通往景區的道路,寬闊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種服務(餐飲為主)方便、實惠, 能迎合遊人的要求。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葱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盪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石窟分佈在天龍山東西兩峯,東峯八窟,西峯十三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 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石雕體態生動,姿式優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中的彌勒大佛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瓔珞富麗,紗羅透體。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虯鬆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

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秋來紅葉遍山,景色宜人。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 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八龕,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卧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四十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 工樸實,衣着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頂板上還雕有龍 鳳及花圖案,兩側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9

天龍山風景區,海拔1700米,山戀起伏層疊,古柏蒼松泛翠,為省級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屋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在龍山風景區氣候條件和晉祠(在晉祠景區西北10公里處)相近,日温差較大,有時乾燥多風,但環境優雅,天氣涼爽。該景區是太原市近年開發的,具有極佳的觀賞和遊覽價值。市區通往景區的道路,寬闊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種服務(餐飲為主)方便、實惠, 能迎合遊人的要求。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葱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盪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石窟分佈在天龍山東西兩峯,東峯八窟,西峯十三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 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石雕體態生動,姿式優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中的彌勒大佛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瓔珞富麗,紗羅透體。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虯鬆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

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秋來紅葉遍山,景色宜人。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 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八龕,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卧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四十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 工樸實,衣着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頂板上還雕有龍 鳳及花圖案,兩側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0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峯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葱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20xx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峯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天龍山東、西兩峯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峯12個窟,西峯 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天龍山石窟中時代最早的是東魏大丞相高歡開鑿的東峯第2、3號窟;到北齊又開鑿3窟,即東峯的1號窟和西峯的第10、16號窟;隋煬帝在584年(開皇四年)開鑿了東峯第8號窟;其餘為唐代開鑿的19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近520xx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着一脈相連的傳統關係。

宋元以降,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樓閣日漸破損,雖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輝煌。20世紀初,外國學者涉足天龍山石窟,並相繼發表天龍山石窟圖片和文章,遂使它名播海外。20世紀20xx年代始,災難降臨石窟,外國文物竊賊與當地劣僧勾結,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盜鑿劫往國外,散佈在日本和歐美各國。據國外有人統計,被盜石像達150件,它是國內石窟破壞最嚴重的一處。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關部門對部分石窟開始修復。

天龍山石窟依山開鑿,此處巖石易雕鑿,也易風化,屬灰白色砂巖。造像的雕刻技藝可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圓雕以貼壁圓雕為主,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薩像;浮雕多用於建築構件、羽人、龕楣花紋等。造像大至數米,小僅盈寸。從佛像到花憑?約記?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它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明珠。

天龍山石窟除東峯、西峯25窟外,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3個唐代石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5窟(其中3窟無佛像),總計33窟,其中有佛像的30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1

女土們、先生們:

週末閒暇時,您是否常與家人、朋友到公園遊玩呢?今天,我將帶大家到別具特色的森林公園去一遊,相信您一定會體驗到以前所未曾體驗到的樂趣。

老頂山森林公園位於長治市東北部,距城中心約7公里,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該園東西寬約3公里,南北長約8公里,森林覆蓋率為68%,公園內有五峯,俗稱五頂,由北向南依次為老頂、梳粧頂、玉皇頂、奶奶頂和新頂。五頂之中,老頂海拔最高,為1378米,由此冠稱“老頂山”。這裏屬暖温帶氣候,自然資源豐富,闢有老頂山風景旅遊區,神農峯名勝旅遊區,林業科研考察區和動物養殖觀賞區四大景區。有的景區正處於開發建設之中。1983年被確定為山西省省級森林公園,1993年又被劃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無論四季與朝夕,這裏都各具氣象,各有情致,冬春瑞雪紛飛青山素裹,秋夏千林盡染百草崢嶸。一會兒,我將帶大家一同走進美麗的森林公園,去領略它的絢麗壯觀,它的雄奇多姿。

進入園區,青松翠柏,果樹連片,山花爛漫。森林中植物種類繁多,藥用、經濟、油料植物應有盡有。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屬國家保護鳥類有遊隼、蒼鷹、紅腹角雉等,這些小生靈,為公園增添了許多的野趣和勃勃生氣,但願我們能多碰到些可愛的小動物。

各位朋友,我們首先要登500米長的台階到新頂半山腰的南崖宮參觀一下。南崖宮依山而建,其門為閣樓式,栩栩如生的彩龍盤旋於四根丹柱上,雙層斗拱四挑,施琉璃脊獸。請大家隨我走入這一天然巖洞中,它寬24米,深15米,高6米,正面塑呂祖像,兩側為羅漢眾神像。沿着洞旁的台階,我們可以走上一座二層六角秀美玲瓏的亭子,小超一下。再往上走至新頂之巔,是風雨樓,俗稱觀景樓,青石座台,共3層,上下有石階相通,二、三層樓上前後各有大紅明柱八根,周圍砌有石欄,整個建築雕樑畫棟,氣勢宏大。風起雲湧,松濤怒吼時,站在這裏,你會真切地體會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境界。再看四周這石刻天成的黑虎卧崗以及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峯峯嶺嶺,你會覺得平日的憂鬱煩惱及塵世紛爭全都沒有了,有的只是透心的清爽和舒暢,彷彿所有的意念剎那問全都融入了眼前這美不勝收的風景之中,融入這大自然毫無雕飾的温馨之中了。

在碧霞峯以西的山場,建有滴谷寺,也稱神農廟,始建於東晉,明、清時期多次重修。寺周圍原有5座寺院,後被毀,院內散存宋、明、清柱基、經幢等。今天,這裏已成為老頂山林場辦公之所。在辦公樓西牆下,有一景點為古寒泉。石砌券洞護住泉眼,額嵌楷書“古寒泉”三字,泉水從雕刻的石龍嘴中流出,下有圓形石鑿小井。相傳,在建造寺院時,石龍嘴裏晝夜不停地往外滴谷,更為奇妙的是,龍嘴裏流出的穀子隨寺院人員的增減而增減。在快要竣工時,每天在龍嘴旁接谷的小和尚,嫌穀子的流速太慢,就拿起木棒在龍嘴裏捅了幾下,誰知這一捅捅出了麻煩,龍嘴裏鑽出一對白鴿向遠方飛去,龍嘴裏也不再滴谷,而流成泉水了。這泉水富含礦物質,清涼甘醇,舒肺爽口,您不想嚐嚐嗎?

最後,我們到百穀山的主峯玉皇頂參觀炎帝銅像。相傳,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炎帝神農氏曾在這裏“嘗百穀、制耒耜,教民耕種”,首先在這裏完成了人類由遊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重大變革。老頂山有關炎帝的傳説及炎帝活動的遺蹟很多,以炎帝為中心的開發,使者頂山成為始祖之山,其文化內涵源遠流長,吸引了海外僑胞前來尋根祭祖,可與山西洪洞大槐樹相媲美。為紀念炎帝,文物管理部門投資500多萬元,塑造了炎帝銅像,總重量100噸,由我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設計,1990年9月1日奠基,1995年10月安裝完成。

請看銅像左側這一巨型石碑,它長6米,高3米,攜刻着關於炎帝在此創立光輝業績的碑文。放置銅像的平台用漢白玉欄杆圍繞,四周砌有護坡。銅像總高39米,其中,像高25米,基座高14米,寬24米,長29米。基座又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三層,每層高2米,表面為白色花崗巖貼面,有台階相通;第二部分為展廳,外高8米,紅色花崗巖貼面,正面鑲着長8米,高5米的銅板敷設的牛頭浮雕。您知道為什麼要刻牛頭嗎?因為炎帝氏族是以牛作為他們的“圖騰”,也就是他們的氏族保護神的,這裏也隱含着炎帝馴養家畜,開創農業的不朽貢獻。基座上的炎帝銅像為全身站立像,披髮、赤臂,上身着獸皮,下身以樹葉相遮,微微抬起的雙手捧着一捆穀穗,其面部神態莊嚴肅穆,氣度非凡,是以一個神化了的人的形象設計,突出體現了對先祖的崇拜和敬仰。銅像面向着長治市區的方向,彷彿我們的祖先炎帝仍在關切地注視着他的子孫後代。

我們由基座後的台階進入展廳。這裏以圖片、文字説明、實物等形式,展示了炎帝在此開創人類古代農業文明的偉大貢獻。炎帝銅像中間是空的,沿旋梯可上至炎帝胸部穀穗處,這裏是一個可容納20人站立的觀景平台,站在如此高度,上黨盆地遠近景物,盡收眼底,城廓、農舍、高樓、田園,可謂氣象萬千,讓人油然而升騰出一種偉大而謙恭的情愫,一種身為炎黃子孫的自豪感。

各位朋友,今天的遊覽就要結束了,讓我們再看我們的祖先——炎帝一眼,讓我們這些有着相同血緣的炎黃子孫共同努力,把我們的祖國母親裝扮得更加美麗。歡迎您再來遊覽!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2

天龍寺,清代改稱聖壽寺,始建於北齊皇建五年(560),其中力上、佛像、脅侍諸像,雕技甚為精美。可惜在解放前被閻軍火毀,幾成廢墟。現在的天龍寺,是解放後復原重建或遷建的。除寺門兩側的唐代力士、大殿的明代三身怫外,其餘都是新塑的。大殿是1984年從晉祠北大寺村遷移來的明初重建的北齊崇福寺大殿。殿內供釋迦牟尼的三身你,即中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左為報身佛,稱盧舍那佛;右為應身怫,是釋迦牟尼佛。寺的東側有鐘樓,後部有禪堂院、九蓮洞,是僧尼的修禪處與宅院。寺的西側有北漢建的千佛樓,樓已毀,存珍貴的《千佛樓碑記》石刻。寺周散存十餘通記事碑石,記載着寺的興廢。寺前有蟠龍松,勢若游龍,形似華蓋,老樹新枝,層層穿結,若靜似動,情趣盎然,樹高僅三米,面積卻有200多平方米。樹下置石桌石凳,與寺周的商業攤點和新建的天龍山莊,構成一組休閒、食宿的生活場所。“虯柏蟠空”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天龍寺周圍密佈景點:東面有關帝廟、七鬆坪、鳳凰鬆、觀音塔;西面有北漢劉氏陵園、雙塔墳、普同塔、唐代善導大師墓塔;南面有柳子溝源頭溝灘地水景、刻石、千佛洞;北面登石級經“龍池靈澤”的白龍廟到“高歡暑宮”的避暑亭,在亭內可遠眺“崇山環翠”、“鼎峯獨峙”和“柳跖旗石”三大景觀。沿着“石洞棧道”可觀賞著名的天龍山石窟羣。

天龍山有東、西兩峯,東峯叫“仙巖山”,西峯稱“大佛山”,雙峯對峙,風采獨具。在兩峯南坡的山腰間,開鑿25個石窟,即東峯12個窟,西峯13個窟,除第11窟面東外,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據説排名為第六位,可惜後來被盜,至今仍有150餘件作品流落海外。

天龍山石窟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三個唐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五個窟(其中三個窟無佛像),這樣,天龍山石窟應該是33個窟,其中有佛像的是30個窟,而不僅僅是25個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綜觀天龍山風景名勝區,它是以石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稱譽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他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我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3

宋元以降,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樓閣日漸破損,雖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輝煌。20世紀初,外國學者涉足天龍山石窟,並相繼發表天龍山石窟圖片和文章,遂使它名播海外。20世紀20年代始,災難降臨石窟,外國文物竊賊與當地劣僧勾結,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盜鑿劫往國外,散佈在日本和歐美各國。據國外有人統計,被盜石像達150件,它是國內石窟破壞最嚴重的一處。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關部門對部分石窟開始修復。

天龍山石窟依山開鑿,此處巖石易雕鑿,也易風化,屬灰白色砂巖。造像的雕刻技藝可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圓雕以貼壁圓雕為主,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薩像;浮雕多用於建築構件、羽人、龕楣花紋等。造像大至數米,小僅盈寸。從佛像到花憑?約記?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它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明珠。

天龍山石窟除東峯、西峯25窟外,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3個唐代石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5窟(其中3窟無佛像),總計33窟,其中有佛像的30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4

天龍山風景區,海拔1700米,山戀起伏層疊,古柏蒼松泛翠,為省級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屋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在龍山風景區氣候條件和晉祠(在晉祠景區西北10公里處)相近,日温差較大,有時乾燥多風,但環境優雅,天氣涼爽。該景區是太原市近年開發的,具有極佳的觀賞和遊覽價值。市區通往景區的道路,寬闊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種服務(餐飲為主)方便、實惠, 能迎合遊人的要求。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葱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盪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石窟分佈在天龍山東西兩峯,東峯八窟,西峯十三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 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石雕體態生動,姿式優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中的彌勒大佛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瓔珞富麗,紗羅透體。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虯鬆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

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秋來紅葉遍山,景色宜人。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 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八龕,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卧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四十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 工樸實,衣着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頂板上還雕有龍 鳳及花圖案,兩側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5

到山西旅遊,太原市唯一好的景點就是晉祠。

説晉祠前先談我們上當的事。我們是奔晉祠而去的。誰知自己沒有把周邊信息調查清楚,被忽悠了。剛一下公交車,就被一羣麪包車夫圍住,説晉祠風景區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龍山,一個是晉祠博物館,要兩邊看才沒有白來。經不起忽悠,我們就上了麪包車,誰知那天龍山根本不是晉祠的內容。就是一座山而已。耽誤了我們在晉祠參觀的時間至少兩小時。

這是天龍山拍的照片。天龍山除了這座依山而建的廟宇,其它的都算不上景點。所謂的天龍山石刻,就那麼一丁點,又小又破,而且還在根本無法近處觀賞,無法拍攝的高巖上。哦,還有一處馮玉祥將軍的題字。

天龍山很清靜,旅客少得可憐,只適合年青人談戀愛找僻靜玩的地方。園方與麪包車夫達成協議,拉客上山提成比例很高。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6

天龍山風景區,海拔1700米,山戀起伏層疊,古柏蒼松泛翠,為省級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屋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在龍山風景區氣候條件和晉祠(在晉祠景區西北10公里處)相近,日温差較大,有時乾燥多風,但環境優雅,天氣涼爽。該景區是太原市近年開發的,具有極佳的觀賞和遊覽價值。市區通往景區的道路,寬闊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種服務(餐飲為主)方便、實惠, 能迎合遊人的要求。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葱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盪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石窟分佈在天龍山東西兩峯,東峯八窟,西峯十三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 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石雕體態生動,姿式優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中的彌勒大佛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瓔珞富麗,紗羅透體。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虯鬆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

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秋來紅葉遍山,景色宜人。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 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八龕,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卧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四十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 工樸實,衣着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頂板上還雕有龍 鳳及花圖案,兩側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7

天龍山風景區,海拔1700米,山戀起伏層疊,古柏蒼松泛翠,為省級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屋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在龍山風景區氣候條件和晉祠(在晉祠景區西北10公里處)相近,日温差較大,有時乾燥多風,但環境優雅,天氣涼爽。該景區是太原市近年開發的,具有極佳的觀賞和遊覽價值。市區通往景區的道路,寬闊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種服務(餐飲為主)方便、實惠,能迎合遊人的要求。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葱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盪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石窟分佈在天龍山東西兩峯,東峯八窟,西峯十三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石雕體態生動,姿式優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中的彌勒大佛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瓔珞富麗,紗羅透體。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虯鬆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

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秋來紅葉遍山,景色宜人。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八龕,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卧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四十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樸實,衣着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頂板上還雕有龍鳳及花圖案,兩側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8

天龍山原方山,海拔1370米,位於晉祠西11公里處,560年(北齊皇建元年)興建天龍寺,山以寺得名。天龍山勝蹟,首推石窟藝術,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個清爽的早晨,太陽懶洋洋的,好像一直不肯露面,屋外吹着涼爽的.和風,令人心曠神怡。爸爸對我和姐姐説:“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到天龍山玩呢?”我們疑惑得問:“天龍山是什麼地方啊?”爸爸解釋説:“那裏風景優美,可好玩了!”我和姐姐聽了高興極了,連忙點頭説:“去、去、去!”真想馬上來到天龍山。

爸爸開車載我們來到天龍山腳下,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跳下車,邊上山邊玩,仰望天龍山,它就像一根通天石柱,高聳入雲。那裏到處都是波浪似的小丘,綠草如茵,一顆顆高大不知名的樹木挺立在小山丘上,遍地都開滿了野花,還有一塊塊奇形怪狀的巨石坐落在地面上,這塊像兩頭鬥牛,彷彿在等待着和對方決鬥;那塊像一匹野馬,彷彿一坐上去,它就會帶你在這美麗的草原上飛馳;那塊像一隻猴子,彷彿你一靠近它,它就會熟練的爬到樹上。一塊塊巨石栩栩如生,再加上這美麗的景色,真所謂是“人間仙境”啊!當爸爸媽媽還在欣賞巨石時,我和姐姐早已爬到那座最高的山丘了。

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天龍山,雖然很累,但很開心!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19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峯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葱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20xx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峯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佛教石窟

天龍山東、西兩峯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峯12個窟,西峯 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天龍山石窟中時代最早的是東魏大丞相高歡開鑿的東峯第2、3號窟;到北齊又開鑿3窟,即東峯的1號窟和西峯的第10、16號窟;隋煬帝在584年(開皇四年)開鑿了東峯第8號窟;其餘為唐代開鑿的19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近520xx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着一脈相連的傳統關係。

宋元以降,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樓閣日漸破損,雖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輝煌。20世紀初,外國學者涉足天龍山石窟,並相繼發表天龍山石窟圖片和文章,遂使它名播海外。20世紀20xx年代始,災難降臨石窟,外國文物竊賊與當地劣僧勾結,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盜鑿劫往國外,散佈在日本和歐美各國。據國外有人統計,被盜石像達150件,它是國內石窟破壞最嚴重的一處。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關部門對部分石窟開始修復。

天龍山石窟依山開鑿,此處巖石易雕鑿,也易風化,屬灰白色砂巖。造像的雕刻技藝可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圓雕以貼壁圓雕為主,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薩像;浮雕多用於建築構件、羽人、龕楣花紋等。造像大至數米,小僅盈寸。從佛像到花憑?約記?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它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明珠。

天龍山石窟除東峯、西峯25窟外,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3個唐代石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5窟(其中3窟無佛像),總計33窟,其中有佛像的30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東魏石窟

532年(北魏永熙元年),東魏高歡消滅盤踞在晉陽(今太原市)的北魏權貴爾朱氏,同時在晉陽建大丞相府,直到547年(東魏武定五年)前後近20xx年的時間,他坐鎮晉陽。曾建避暑宮於天龍山。據此推測,天龍山石窟的開鑿應在這一時期。

位於天龍山東峯的第2、3窟,即為東魏後期高歡攝政時期所開鑿。東魏石窟造像題材範圍比較狹窄,是北魏雲岡石窟模式的延續。一般多以釋迦牟尼的説法像為主尊,兩側分別是禪定像和脅侍菩薩造像,是一佛二菩薩的組合造像。其形制為方形,鑿出蓮花藻井,窟內四周底部鑿出沿着壁面下部的一個低壇,壇上正壁、左壁、右壁各開1龕,是3壁3龕式的石窟。3尊造像,正壁、右壁是結跏趺坐像,左壁是倚坐像。雕刻方法屬貼壁圓雕和浮雕技藝結合手法,造像面相消瘦,褒衣博帶式袈裟衣蔽全身,雕刻線長清晰,浮雕中的樹下菩薩、維摩、文殊像,神態各異,造型生動,體現了東魏繼承北魏的傳統雕刻技法,結構緊湊,刀法純熟,簡潔明快,樸實莊重,具有強烈的寫實性。以第3窟為例,龕內為一佛二菩薩像,龕外雕二供養人像。佛像面相清瘦,身體修長,着褒衣博帶式袈裟,衣紋平直階梯形;菩薩袒上身,下着長裙,披巾於腹部穿環;飛天髮髻作雙結,上身直,腿彎屈,着緊身褲;供養人舉手作揖,屈膝欲跪,神態喜悦。石窟造像風格與雲岡三期(494年~520xx年)、龍門二期(520xx年~520xx年)、敦煌北朝三期(520xx年~545年)相近,早於安陽寶山靈泉寺東魏武定四年(546年)大留聖窟。

北齊石窟

550年(東魏武定八年),高歡子高洋廢東魏而自立,國號“齊”,史稱“北齊”,仍以晉陽為陪都,崇尚佛法,於晉陽大興寺塔,開窟造像。551年(北齊天保元年)至561年(皇建二年)間,先後興建晉陽開化寺、崇福寺、童子寺,依山刻佛像、鑿石室,其規模宏偉,為當時罕見。天龍山石窟北齊造像主要開鑿於這一時期。

北齊開鑿的石窟共有3窟,即東宓?號窟和西峯的第10號、16號窟。北齊石窟仍以北魏流行的前後室方形窟為主,3壁3龕,造像題材為釋迦多寶、交腳彌勒和倚坐佛。前室廊鑿八角柱,刻仰蓮、替木,承接替木的額枋上有斗拱;斗拱分別為一斗三升和“人字形”,構造尺寸與實際建築相近,代表了北齊的木構建築風格,具有很強的時代感。窟門兩側雕力士像,窟頂雕飛天。譬如,正面壇基上鐫刻釋迦多寶説法像為主尊,壇前正中刻摩尼珠,側面浮雕二蹲獅奉博山爐。兩側一佛二立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壇前刻乾闥婆伎樂人像,細腰鼓、都曇鼓、琵琶、瑟等樂器清晰可辨。門內左右兩側雕持叉二天神像,門外左右為力士像。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渾圓,肩寬腹鼓,着褒衣博帶式和袒右肩式袈裟,雕刻線條硬直,腿部出現雙陰線衣紋;菩薩頭戴花冠,披巾自然下垂;天王力士深目高鼻,均着菩薩裝,衣紋稀疏。總的看,天龍山北齊石窟像風格與響堂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安陽小南海石窟的北齊、北周時期造像相近。

隋代石窟

581年(開皇元年),隋文帝楊堅廢周自立,弘揚佛法。其次子楊廣封為晉王,鎮守晉陽,竭力倡導佛事,營建寺塔。天龍山第8窟前廊有585年(隋開皇四年)開窟造像碑文,表明當時曾大量雕造石窟。

第8窟位於天龍山東峯,開鑿於584年(隋開皇四年)。窟形是天龍山惟一的前後室中心塔柱窟,前後室作三間仿木式前廊,建築特徵與北齊石窟相似。主室呈方形,3壁3龕,龕內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龕,後壁龕較特殊,佛像右側原有一天王像。佛像形體方整,面相略顯方圓,素面低平肉髻,袒右或內着僧衣,衣紋簡潔樸拙;菩薩頭戴花冠,斜披絡腋,雙肩垂掛穗狀瓔珞;弟子着袒右式偏衫。窟內造像形式多變,雕刻細緻實用,雖然風格有些呆板,但卻具有時代寫實感,呈現出向唐代風格過渡的特徵。

唐代石窟

初唐時期採取的抑佛揚道的政策,一度使佛教受到限制。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則崇信佛法,唐僧人為了迎合武則天當皇帝的需要,編造《大雲經》,稱武則天是彌勒轉世。因此,盛唐時出現以彌勒為主的造像,這種內容的造像在武則天死後逐漸停止。天龍山最大石窟主像以彌勒像為尊,説明開鑿於盛唐時期。武則天時代僧人在太原大肆建築寺塔和開鑿佛像,使天龍山石窟開鑿達到了高潮。

唐代石窟合計19個。其形制分別為方形前後室、圓形前後室和圓開單室3種。造像組合以3壁3佛為主,主尊佛像為結跏趺坐式的釋迦多寶、彌勒、阿彌陀佛,其結合有一佛二立菩薩二坐菩薩、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二坐菩薩等形式。佛、菩薩頭與身體比例和諧,面相豐腴。佛像為水波紋或旋渦紋高肉髻,着袒右式或通肩式袈裟,裙襬覆座前呈倒山字形,衣紋立體感強烈。菩薩頭束高髻,面相豐腴,頸飾花形項圈,下接連珠紋瓔珞,披巾婉轉自如,絡腋斜披透體,從整體構思觀察,其優美的體態,華麗的裝飾,體現了唐代氣勢宏大、豪放飄逸的裝飾風格。力士則上身裸,下着袍。所有造像製作技藝精純,雕刻圓熟,比例適當,造型準確,更具有寫實性。如第18窟造像安然閒坐,形象逼真,在質感極強的薄紗襯托下,豐潤的肌膚似有彈性,是唐代最具寫實風格的傑出代表。第17窟造像則衣紋清晰,線條深刻,以犍陀羅式的紋飾為基礎,滲入中國傳統的表現手法。西峯第9窟開鑿於永徽年間(650年~655年),屬中晚唐傑作,以其規模宏偉、氣勢恢弘,蜚聲中外。9號窟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面相方圓,豐潤雍容,體態端莊,表情威嚴,是中外文化結合的典範。下層主像為十一面觀音,左雕文殊騎獅,右鐫普賢坐像。觀音菩薩像為站姿,通高11米,面目清麗,文靜典雅;體態優美輕盈,右腿微彎,臀部略向左扭,重心稍偏向左腳,強調了謙虛而自然的立意;瓔珞和飄帶周身披掛,羅紗轉折自如平整,加強了本體的性格。雕像極富質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其寫實技法可與西方雕刻媲美。唐代佛教崇拜觀音,從永徽開始,觀音造像有增無減,天龍山各窟觀音體態婀娜多姿,容顏嫵媚動人,反映了唐代造像風格。天龍山唐代各個石窟在窟形和造像上,與龍門、慶陽、須彌山唐代石窟有相似之處,其年代應在盛唐至晚唐期間。

綜觀天龍山風景名勝區,它是以石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稱譽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他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我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山西天龍山風景區導遊詞 篇20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峯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葱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20xx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峯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天龍山東、西兩峯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峯12個窟,西峯 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天龍山石窟中時代最早的是東魏大丞相高歡開鑿的東峯第2、3號窟;到北齊又開鑿3窟,即東峯的1號窟和西峯的第10、16號窟;隋煬帝在584年(開皇四年)開鑿了東峯第8號窟;其餘為唐代開鑿的19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近520xx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着一脈相連的傳統關係。

宋元以降,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樓閣日漸破損,雖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輝煌。20世紀初,外國學者涉足天龍山石窟,並相繼發表天龍山石窟圖片和文章,遂使它名播海外。20世紀20xx年代始,災難降臨石窟,外國文物竊賊與當地劣僧勾結,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盜鑿劫往國外,散佈在日本和歐美各國。據國外有人統計,被盜石像達150件,它是國內石窟破壞最嚴重的一處。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關部門對部分石窟開始修復。

天龍山石窟依山開鑿,此處巖石易雕鑿,也易風化,屬灰白色砂巖。造像的雕刻技藝可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圓雕以貼壁圓雕為主,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薩像;浮雕多用於建築構件、羽人、龕楣花紋等。造像大至數米,小僅盈寸。從佛像到花憑?約記?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它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明珠。

天龍山石窟除東峯、西峯25窟外,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3個唐代石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5窟(其中3窟無佛像),總計33窟,其中有佛像的30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hanxi/e087g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