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山西導遊詞 >

山西旅遊導遊歡迎詞(通用5篇)

山西旅遊導遊歡迎詞(通用5篇)

山西旅遊導遊歡迎詞 篇1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 51000餘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羣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旅遊導遊歡迎詞(通用5篇)

雲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雲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於太和十八年( 494)遷洛前。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

雲岡石窟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達17米,多為神態各異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的佛傳浮雕,有精雕細刻的裝飾紋樣,還有栩栩如生的樂舞雕刻,生動活潑,琳琅滿目。其雕刻藝術繼承並發展了秦漢雕刻藝術傳統,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藝術的精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來隋唐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國與亞洲國家友好往來、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雲岡第五、六窟在雲岡石窟羣中部,為孝文帝遷洛前約465——494年開鑿的一組雙窟。廟前有清順治八年(1651)建造的五間四層木樓閣,硃紅柱欄,琉璃瓦頂,頗為壯觀。第五窟開作橢圓形草廬形式,分前後室。後室北壁本尊為釋迦牟尼坐像,高17米,為雲岡最大的佛像,外部經唐代泥塑重裝。窟內滿雕佛龕造像。窟西側刻有兩佛對坐在菩提樹下,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第 6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二層方形塔往,高約14米,塔柱上雕有四方佛,上面四角各有一座九層出檐小塔,馱於象背上。窟四壁滿雕佛、菩薩、羅漢、飛天等造像。窟頂有三十三諸天及各種騎乘,令人目不暇接。環繞塔柱四面和東南西三壁的中下部,刻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內容連貫,構圖精巧。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內容豐富,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一窟,也是中期造像藝術彙集的大檢閲。

雲岡第七、八窟位於雲岡石窟的中部,為一組雙窟,是雲岡石窟第二期開鑿較早的石窟。七窟前現存的木構建築,是清順治八年(1651)修建。七、八窟平面均為長方形,窟內佈局上下分層,左右分段。七窟後室北壁上層天幕龕的中央,雕一交腳彌勒菩薩像,坐於獅子座上,左右備一倚坐佛像,邊為二脅侍菩薩。內容仍為三世佛,且出現了造像組合。下龕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壁與窟頂相接處雕一排伎樂人像,各執樂器演奏。東西兩壁對稱開鑿,壁與頂部相接處雕一排千佛。下分四層雕有八個不同的佛龕。南壁鑿有一門一窗,左右兩側各雕四個佛龕。門窗間有六個供養人和伎樂天人像。明窗內雕菩薩和禪定比丘。內拱內雕力上、0天王和飛天。頂部分格雕平棋,中為團蓮,周雕飛天,把整個窟頂裝飾得花團錦簇。第七、八窟與前期窟羣比,在形制、內容、造像構成、題材等方面出現了諸多變化,從中折射出北魏社會變革的洪流。

山西旅遊導遊歡迎詞 篇2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面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0xx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元前220xx年,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平遙城一直是縣治所在地,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盡滄桑、幾經變遷,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 現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進行擴建後的模樣。擴建後的平遙城規模宏大雄偉,城周長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國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一座縣城城牆。

鳥瞰平遙古城,更令人稱奇道絕。這個呈平面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城門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城池南門為0,門外兩眼水井象徵龜的雙目。北城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都要經此流出。城池東西四座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的甕城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爪前伸,唯下東門甕城的外城門徑直向東開,據説是造城時恐怕烏龜爬走,將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這個看似虛妄的傳説,閃射出古人對烏龜的極其崇拜之情。烏龜乃長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靈一樣聖潔。它凝示着希冀借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永世長存的深刻含義。 城牆上還有72個觀敵樓,牆頂外側有垛口3千個,傳説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賢人的象徵。

迄今為止,古城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形式和格局大體未動,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

這座堅實完整的磚石城池,數百年來在軍事防禦和防洪擋險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城內街道、古建衙門、市樓、商店、民居等還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遙古城素有“中國古建築的薈萃和寶庫”之稱,文物古蹟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實為國內所罕見。其中有始建於西周,擴建於明洪武3年(1370年),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擊城牆;有始建於北漢天會七年(963年)被列入我國第三位的現存最珍貴的木結構建築鎮國寺萬佛殿。殿內的五代彩塑堪稱珍品,是研究中國早期彩塑的樣本;有始建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年)、被譽為“中國古代彩塑藝術寶庫”,現存宋元明清彩塑2052尊的雙林寺;有中國宋金時期文廟的罕見實物——文廟大成殿;有中國金融上的開山鼻祖,被譽為“天下第一號”、“匯通天下”的“日升昌”票號;有始建於唐顯慶二年,國內古建築中罕見的“懸樑吊柱”奇特結構清虛觀。觀內20餘尊木雕神像是研究中國古代木雕造像藝術和道教發展的稀有之物;有遍佈古城內外1000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樣、色彩續紛的各種琉璃實物。同時,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民居建築的薈萃中心之一。古城內現存4000處古、近代民居建築中,有400餘處典型地體現着中國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築的風格和特點。

山西旅遊導遊歡迎詞 篇3

古大槐樹,又稱洪洞大槐樹,位於洪洞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裏洪洞雖然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遊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饑荒頻仍,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予以殘暴的鎮壓,爭域奪地的殊死之戰時有發生,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戰亂的創傷未及醫治,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成無人之地。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表裏山河”——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明朝滅亡元朝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通過。汾河灘上的老鷂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佈,甚為壯觀。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時節,槐葉凋落,老鴉窩顯得十分醒目。移民們臨行之時,凝眸高大的古槐,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鷂不斷地發出聲聲哀鳴,令別離故土的移民潸然淚下,頻頻回首,不忍離去,最後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鶴窩。為此,大槐樹和老鶴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誌。“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這首民謠數百年來在我國許多地區廣為流傳。

明初從山西洪洞等地遷出的移民主要分佈在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少部分遷往陝西、甘肅、寧夏地區。從山西遷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後又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諸省。如此長時間大範圍有組織的大規模遷徙,在我國曆史上是罕見的,而將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墾荒振興農業的政策,雖然其目的是鞏固封建王朝的統治,但客觀上緩和了社會矛盾,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復,邊防鞏固,社會安定。

民國二年,宦遊山東的賈村人景大啟告老還鄉後,集資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來的古大槐樹處,亭雖不大,但雕樑畫棟,飛檐斗拱,精巧玲瓏。亭中豎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樹處”五個隸體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簡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側,建有茶室三間,以備尋根遊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題字為“飲水思源”。碑南二十餘米處建有牌坊一座,橫額雕刻着“譽延嘉樹”,另一面刻有“蔭庇羣生”。八十年代初,洪洞縣政府重修並擴建了大槐樹公園。

在這裏還流傳着一些有關遷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命山西巡撫張錫鑾率盧永祥第三鎮兵進攻山西革命軍,所到之處肆意搶掠。到洪洞後,士兵來到古大槐樹處,紛紛下馬羅拜,互相傳言:“回到大槐樹老家了。”不但沒搶掠,而且將財物供施於大槐樹下。大槐樹“御災抗患”之功為人們所稱道。

山西旅遊導遊歡迎詞 篇4

則天廟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北5公里處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青水秀的名勝地。廟於坐北向南,規模不大,中軸線上從北到南有正殿、樂樓、雕像、山門;兩翼建築有偏殿、配殿、碑廊、魚池、迴音亭等30多間殿宇,佔地面積約26000平方米。院內柳樹成蔭,花草遍地,以武則天的特定身份名揚中外,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天寶七年(747),唐玄宗詔令州縣在歷代帝王肇跡之處修葺廟宇,文水縣在武周皇帝武則天的故鄉建廟塑像,尊為“則天聖母”廟,後金代重修。清朝初年,被改名為“水母廟”。為何改名?究其原因有兩個:其一,宋代以後至明清統治者對武則天謾罵最甚,故官方把她的把廟改掉以示貶責與除滅;其二,武則天與水有關。南徐村東南有條小河稱為泌水,是從武氏深井自流而成,千百年來澆灌農田數百頃,造福一方。因此,人們把這一井泉稱為神福泉,認為是則天聖母賜給家鄉的福水,所以改武則天廟為水母廟,或稱“則天水母廟”。到宣統元年,才恢復了“則天皇后廟”的名稱。

相傳,則天廟原計劃建於南徐村東南的泌水源頭,正當人們作好地基立起樑架時,一夜大風,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裏人見此情景驚恐萬狀,知縣看後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時,走來一位老翁,他説:“神皇一朝天,修廟該佔乾。”在場人等如夢方醒,於是決定齋戒三日,就地建廟,即則天廟現址。地處南徐村西北,正當乾位。

現存武則天廟正殿為金代皇統五年(1145)的建築,是廟內建築羣的中心,結構規整,手法蒼老: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它用料粗壯,外觀雄偉,柱頭有卷剎,斗拱作雙昂,用料粗大,造型奇特,類似五台山佛光寺的構造。在營造法式上採用減柱造,殿內只有兩根柱子巧妙地用在神龕後側,使大殿顯得寬敞舒適。頂部坡度平緩,出格較大,保存了唐代建築的風格。樑架,斗拱以及檐下門窗,門墩石雕等,全為金代原制。板門上部“金皇統五年”刻字尚存,是殿宇建成年代。正殿內神龕屬宋金時代的構件。前部斗拱製作華美,神龕上方有一條懸塑走龍。它頭小頸細,舉步向前,回頭顧後,造形生動優美,正是武則天以女人身份登基稱帝的典型象徵。在古代八卦中,乾為天,坤為地。推演於家庭中,父為乾,母為坤。武則天稱帝為真龍天子,但她又是個母親,位佔坤地,所以這裏塑的是一條在地上行走的真龍。武則天彩塑像頭戴金色鳳冠,身穿雲紋霞帔,懷抱如意,端坐龕中。寬額廣頤,面目慈祥,一副含蓄的表情,像在與民同樂。則天廟舞台是一座捲棚頂式的明清建築。在舞台內壁上保存了清代後期至民國初年戲劇演出題記71條。他們出自演員之手,字跡潦草,章法也差,但卻真實地反映了晚清到民國初期這一地區戲劇活動的真實面貌。從這些題記中可以知道,當時在山西省中部的汾陽、祁縣、太谷、平遙、清源、文水、介休、孝義8縣中,至少有34個戲劇團體,演出劇目最少有71個。這些題記是研究地方戲劇史的珍貴資料。

舞台南面正對山門的是武則天雕像。該雕像取中年女政治家的身態,不穿袞袍,不戴冕冠,鳳冠與龍釵都是縮小了比例的象徵性頭飾,以顯露其面部與體態美,總高已5米,台高4米,台基邊長9.9米。雕塑台正面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題字“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已成為武則天廟的獨特的新景點,倍受遊人青睞。

山西旅遊導遊歡迎詞 篇5

恆山位於山西渾源縣境內,相傳4020xx年前舜帝北巡至此,見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恆山崛起於桑乾盆地南端,連綿數百里。橫亙寨上,主峯海拔20xx米,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之間散佈着殿亭樓台,給雄偉的北嶽增添了不少秀色。古有恆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餘處,最為著名的就是懸空寺。懸空寺坐落在金龍口的絕壁上,一組紅綠相映的建築羣,玲瓏剔透,像是一幅彩畫貼大石壁上,又像無形的線把幾座小房子系在半空。正如當地民謠説的“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該寺始建於北魏王朝後期,經金、明、清三代重修,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

山門依山勢朝南,全寺大小40間殿宇台閣緊貼巖壁一字排開,南北長如蟠龍,東西窄如衣帶。外觀上高低錯落,參差有致,內部聯繫頗見匠心,有的用棧橋凌空飛渡,有的以暗道相通,有的在石級上攀登而過,有的拱越石壁穿窗入室,有時使人好像已面臨絕境,幾經迴旋,又豁然開朗,別有洞天之感。

全寺建築分為三組。先是三宮殿,這是道教的天地。幾座泥塑像都是烏眉黑顏。衣袖帶風,有一種飄塵出世的無為之意。繼而是三聖殿,這是佛家的世界,佛像豐臂潤面,端坐蓮席,目光微啟。最後是三教殿,這裏集中國文化之大成,中為佛祖釋迦牟尼,右是聖人孔子,左是道祖老子,他們神態各異。竭力表現出所主教宗的雍容大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hanxi/034v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