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山東導遊詞 >

關於山東蒙山的導遊詞(精選6篇)

關於山東蒙山的導遊詞(精選6篇)

關於山東蒙山的導遊詞 篇1

“人人都説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風光”,蒙山自然、人文景觀數不勝數。在這裏,我給大家簡要介紹幾個蒙山極具特色的代表景點:

1、顓臾古國 顓臾國都城舊址位於萬壽宮古建築羣正南4公里,城牆南北長600米,東西寬550米。顓臾是夏商方國,傳為太昊後裔,西周初年建顓臾國,附庸於魯國,代表周天子主祭蒙山,要比秦始皇泰山封禪至少早820xx年。

2、萬壽宮 原名古蒙祠,宋代改為道觀,名玉虛觀、顓臾王廟,後易名萬壽宮。明朝詩人王世貞寫詩稱讚萬壽宮:“霞矗黃金界,虹飛白玉橋”。清康熙年間萬壽宮達到鼎盛時期,道眾達300多人,説明在當時萬壽宮在全國道教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3、壽星巨雕 位於蒙山主峯龜蒙頂西北,是蒙山作為東方養生長壽聖地的標誌性景點。壽星巨雕依花崗巖山體雕刻而成,高218米,寬200米,是樂山大佛的3倍。20xx年,壽星巨雕作為世界上現有的最大山體雕刻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4、沂蒙山天然氧吧 位於蒙山中路與東路交匯處,下方峽谷長10餘公里,縱貫蒙山核心,該峽谷林木茂盛,棧壁險絕,空氣清新,吐吶風雲,雲氣自谷底而出,慢慢升騰,到達此處。據1998年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測定,該處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20萬個單位,是北京生態中心的176倍,是大氣平均值的4400倍,為全國之最,因此蒙山很早就被譽為“天然氧吧”、“森林浴場”、“超潔淨地區”,是人們健體、療養、養生的最佳去處。

5、鷹窩峯 位於蒙山步遊中路,於深壑峽谷中拔地而起,直刺蒼穹,因只有蒼鷹飛臨其上築巢,無人能登攀,而得名“鷹窩峯”。該峯絕壁如削,峻巖森森;峯頂蒼松如蓋,峭壁之鬆千姿百態,或樹冠扁平開張,或枝幹旁倚斜出,繞有情趣。整個山峯宛如一個巨大的盆景,令人歎為觀止。每當夕陽西下,雲歸鳥還,奇峯與落日相應生輝,斑斕瑰麗,形成了“暮色蒼茫千嶂暗,萬山叢中一片霞”的奇絕景觀,實乃山水畫屏,人間奇觀。固此自古就有“不到鷹窩峯,枉為蒙山行”之説。

6、偉人峯 自主峯龜蒙頂向西北舉目遠眺,林海環抱之中有一崮,宛若一巨人仰卧,眉目清晰,神態安詳。其形態與一代偉人毛澤東極為神似,其上松林恰好一面黨旗覆蓋,黨徽栩栩如生。更為奇巧的是該石崮腳下有一村莊名“毛家崮”,全村村民均為“毛”姓後代,幾百年來一脈相承。無數的巧合堆積成曠世奇觀,見者無不稱絕,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連北京毛主席紀念堂,主要負責人見此都稱之形神俱兼,非常逼真。

7、蒙山主峯龜蒙頂 龜蒙頂為蒙山主峯,海拔1156米,是山東省第二高峯。峯體呈穹隆形,猶如一隻巨大的神龜伏卧於雲端天際而得名。《孟子》中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東山”即指蒙山。一年四季登上蒙頂,會在你眼前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如蒙頂日出、蒙山雲海、蒙頂佛光、蒙頂霧鬆等奇妙景觀,特別是秋季天高雲淡之時,登上龜蒙頂,“風在身邊走,雲從足下生”,給人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山下美景,盡收眼底。

8、福壽康寧寶鼎 位於蒙山文化廣場中心,整個寶鼎採用純天然青石製作。鼎高9.99米,直徑6.19米,周身鐫有“福、壽、康、寧”四個大字和999個壽字,重606噸,是目前我國最大、最高的的石制盛鼎。寶鼎與蒙山壽星遙相呼應,其主題象徵着中華民族國運昌盛,中國人民萬壽無疆,蒙山旅遊事業蒸蒸日上。

除以上主要景點外,羣龜探海、百壽摩崖石刻、蒙山文化廣場、翠竹園、九龍潭、白雲巖道士林、高山濕地景觀、讀景壁、攬勝亭、蒙山吊索橋、瞻魯台等景點60餘處都各具特色,觀後回味無窮。

遊客雲集“天然福地”蒙山,見識蒙山壽星的真容,探尋養生祕訣,是蒙山龜蒙景區的主打品牌。今年我們推出了“祝壽之旅”、“吃長壽宴”兩個特色旅遊項目。在蒙山壽星懷抱之中的拜壽台舉行“祝壽儀式”,其中包括了“祈壽、頌壽、拜壽、祝壽、贈壽”五項內容,寓意“祈福增壽”,滿足遊客祝壽到蒙山,一生保平安。

目前,平邑蒙山風景旅遊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齊備,吃、住、行、遊、購、娛要素俱全。景區內現有星級以上賓館3家,距日東高速公路出口10公里,另外今年我們投資建設了三處新景點:一是萬壽宮古建築羣已全面竣工,向遊人開放。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佔地300畝,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包括玉皇殿、三清殿、鐘鼓樓、宮門、配殿、重陽閣、素膳堂等設施,是江北最大的道觀。二是沂蒙山拓展培訓基地.位於蒙山景區翠竹園西,是山東省建設最為標準、配備最為齊全的拓展訓練基地。佔地40餘畝,總投資260萬元,主要包括:高空抓槓、高空斷橋、巨人梯等高空項目及信任背摔、齊心協力、攀巖、cs野戰等場地項目。歡迎各地遊人來此體驗。三是蒙山森林漂流。位於龜蒙景區九龍潭至勝景坊之間,路線長度3000餘米,總投資600萬元,是目前山東最長的森林漂流。漂流路線沿途景觀多變,時而在森林中迂迴,時而在水旁嬉戲,讓遊客盡情享受漂流帶來的樂趣。景區內遊客參與性項目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為快速提升景區綜合接待設施建設和綜合服務水平,蒙山龜蒙景區計劃明年初開工建設遊客中心、蒙山生態園及蒙陽社區沿街開發工程。其中:遊客中心建設總投資1200萬元,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是按照國家旅遊局5A景區標準建設的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的大型遊客服務設施;蒙山生態園總投資3000萬元,是集餐飲、住宿於一體,帶有沂蒙風情的大型旅遊接待設施,建築面積5600平方米,擁有牀位280張,可同時容納3000人就餐;蒙陽社區沿街開發建設工程,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在蒙陽社區主要道路兩側,建設綜合商業服務設施,造型古樸,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該商業街經營以蒙山景區居民為經營主體,是蒙山龜蒙景區以服務旅遊為中心,進行農村產業調整的有力舉措。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朋友們,蒙山旅遊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你們的關心、支持和厚愛,我們真誠地希望蒙山之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憶,並通過你們使更多的人瞭解蒙山,走進蒙山,品味蒙山風情,感受紅色沂蒙。同時,不斷增近我們旅遊界朋友的相互瞭解和友誼,進一步推動雙方旅遊事業的友好合作和共同發展,讓我們攜手並進,共創旅遊事業輝煌的明天。

關於山東蒙山的導遊詞 篇2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雄居於平邑縣城北,主峯及60%的山峯均在平邑縣境內,蒙山平邑龜蒙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山東省十大最美的地方、山東省十大新景點、十佳山嶽旅遊區和十佳自駕車旅遊區。蒙山羣峯嵯峨,重巒疊翠,森林茂密,風光秀麗,以雄偉壯麗名著華夏,素有“九州之巨鎮,巍然敦大觀”之稱。主峯龜蒙頂海拔1156米,秀出雲表,聳翠天際,因其狀如神龜伏卧雲端而得名,為山東第二高峯,與泰山遙遙相望,被譽為“岱宗之亞”。

2520xx年前,孔子從曲阜向東出發遊覽蒙山(東山)後,其弟子整理的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中的東山即指平邑龜蒙景區。 蒙山屬東南暖温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温13.2攝氏度,年降雨量達1158.1mm,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温和。森林覆蓋率90%,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220萬個/立方厘米,被譽為“天然大氧吧”,是人們健體、療養、養生長壽的最佳去處。它集中多名山優勢於一身,雄、奇、險、秀、幽、奧,林海花潮,飛泉流瀑,雲霧霞光,以東魯在望、古道奇觀、玉泉枕流、鷹峯奇觀、雲海松濤、虎踞龍盤、一徑通天、碧水垂簾、三關雄姿、龍門三潭十大景觀著稱。偉人峯、壽星巨雕、觀魯台、白雲巖等景點更是別具魅力,遊賞其間,令人樂而忘返。

關於山東蒙山的導遊詞 篇3

蒙山龜蒙景區,位於平邑縣境內,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峯,與泰山遙遙相望,被稱為“岱宗之亞”,因酷似一神龜伏卧於雲端天際而得名。登上極頂,眼前豁然開朗,但覺雲生袖間,霞籠眉際,峯巔於足下,昂首於天外。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峯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峯,又有“岱宗之亞”的美稱。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世界著名養生長壽聖地、中國老年人最喜歡的景區景點、全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景區。

蒙山屬東南亞暖温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植被茂密,生態環境優美。龜蒙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85%,被譽為“天然大氧吧”、“森林浴場”。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於98年 3月份,對龜蒙景區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和氧氣含量進行了測定,測定結果為蒙山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220萬個/cm3,是有明顯生物效應濃度(>10萬個/cm3)的20倍,是北京生態中心的176倍,氧氣含量最高為20.98%,比北京生態對比中心高0.55%。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10萬個/cm3,可產生明顯的生物效應,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改善睡眠,增強食慾,提高免疫力。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寶貴的富氧資源,對龜蒙景區開發森林旅遊、度假療養項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關於山東蒙山的導遊詞 篇4

蒙山(MountMeng),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峯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峯,素稱“亞岱”,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蒙山歷史上屬於東夷文明,是世界著名養生長壽聖地,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顓臾王曾主祭蒙山,這裏留下了孔子、莊周、老萊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蘇軾、康熙、乾隆等帝王聖賢足跡。

1999年中科院在蒙山監測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居全國第一,被譽為超潔淨地區。蒙山棧道、蒙山壽星、蒙山索橋等設施創下數項世界之最。

20__年蒙山評獲全國首座“中國生態名山”稱號,入選“國際旅遊度假目的地名錄”。20__年國土部推薦蒙山作為世界地質公園20__年度候選單位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查。

蒙山,又名東山、東蒙。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亞”的稱號,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而聞名遐邇。

大凡山川的得名,多由來於本身的主要特徵,如東嶽泰山,古時作“大山”,“大”字讀“太”音,即大山的意思;西嶽華山,因其形似蓮花,華與花通;東北的長白山,因石色多白;新疆的火焰山,因石為紅色;黃河因其水濁色黃;長江因其源遠流長等等。也有因歷史人物或物產得名的。或象形,或狀體,或表色,或傳史,莫不名實相符。那麼蒙山的“蒙”字,其確切的涵義是什麼呢?這在我國古典名著稱為羣經之首的《易經》中可以找到答案。《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體符號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徵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徵兇險,艮又代表停止,因此,解釋蒙卦卦象和卦義的彖辭説:“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對此,三國魏王弼註解説:“退則困險,進則閡(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又説:“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再看蒙山的形勢,它綿亙於魯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陰、費縣、沂南等縣,層巒疊嶂,雲霧瀰漫,給人以深邃莫測、晦冥難辨之感;千峯聳峙,萬壑爭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復、進退無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勢,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標本嗎?反過來,蒙卦卦義也正是蒙山形勢的寫照。再者,上古時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圍着(《尚書·夏書》:“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當比以後的蒙山險惡得多。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連,形峻勢險,深邃莫測,使人迷茫之義,簡言之,蒙山即險峻莫測之山。

八卦符號“是先人對天地萬物的一種抽象,是先人們關於自然界中各種認識對象其中包括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的概括抽象”。(周山《易經新論》1992年遼寧出版社)八卦符號的抽象過程,戰國時期的學者有此描述:“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後來重疊推演成六十四卦,其表現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六十四卦卦名的產生也是先人望形生義,寓意於形,取諸自然的結果。由此推知,蒙卦或因蒙山而得名,蒙山則因蒙卦而名義得彰。

蒙山與蒙卦的關係,前人已經有所論及。光緒《費縣誌》載,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在蒙山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玉虛觀(今萬壽宮)石碑碑文《蒙山祈雨記》中,引道書《靈寶經》、《嶽瀆洞天圖》描述蒙山形勢説:“東蒙,靖廬福地,東浮雲氣口接於蓬萊,西根連於三宮空洞之天,南隸衡嶽為佐命,北重艮坎為蒙卦,中有靖廬仙宮,神仙僚佐萬眾,主校罪福生死之籍……”。這裏談到“北重艮坎為蒙卦”,按文王后天八卦圖。坎代表北方,艮代表東北方,如果登上龜蒙頂,放眼向北及東北方望去,陵谷千重,一望無際,正是蒙卦卦象的實際反映。

其後,清乾隆皇帝在詩中也談到蒙山與蒙卦的關係。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視途中,有六次駐蹕於蒙山腳下,寫了多首詠蒙山的詩,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寫的《望蒙山雪色》:“崇巒積雪昔年同,聖祖巡蹤景仰中。奄有海邦為魯鎮,果然山下出泉蒙。逢年民鮮飢寒色,敦俗户多淳樸風。百歲熙和九州晏,自維奚以繼鴻功。”其中第四句,用“果然”二字肯定了蒙山真是像蒙卦彖辭説的那樣“山下出泉蒙”。

蒙山見於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書經》和《詩經》,《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意思是説淮沂二水經過大禹的治理,蒙山和羽山地區已能種植作物了。但據考據家考證,《書經》內容多系後人偽託,《禹貢》一篇也是後人追述之作,成書時間不能肯定。《詩經·魯頌·閟宮》有“奄有龜蒙,遂荒大東”的詩句。據袁梅《詩經譯註引言》,《詩》的創作年代基本在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閟宮》一詩是歌頌魯僖公(公元前659年~前627年)政績的,其創作時間當在公元前七世紀或者更晚一些。由此知道,蒙山之名見於《詩經》迄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了。

東蒙一名,見於《論語·季氏》孔子和學生冉有的一段對話:“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論語·邢疏》:“蒙山在東,故曰東蒙”。蒙山在東的“東”字,當指魯國國境的東部,魯國境內只有一個蒙山,且顓臾城就在蒙山腳下,毫無疑義,孔子説的東蒙,就是《詩經》上説的“蒙”,在“蒙”字上加一“東”字,意在指明其方位,因此説“東蒙”不過是當時的俗稱而已。

至於“東山”的稱呼。見諸《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記載。孟子説的這個東山指的是哪個山呢?據《孟子·孫奭疏》載:“孟子言孔子登魯國之東山而覽者大,故小其魯國,以魯國莫大於東山也。”這裏孫奭雖未明指“東山”即蒙山,但已圈定是魯國之東山,非他國之東山,進而推之,魯國東境有龜山和蒙山,但龜山高度面積與蒙山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聯繫孔子説的“東蒙”可以斷定孟子説的“東山”,即今臨沂市境內之蒙山,“東山”只是蒙山當時的俗稱而已。這猶如過去的城門,都有一個雅名。可是人們在交談中,往往不呼其名,而以“東門”、“西門”稱之,聽者不會誤解。蒙山西麓的人們,還經常以“東山”代稱蒙山,此種情況恐怕是古今相通的。楊伯峻《孟子譯註》(1960年中華書局版)註釋:“東出――當即蒙山,在今山東平邑縣北。”這是很有見地的。平邑縣境內有傳為孔子登東山途中住過宿的“子宿村”,紀念孔子與老萊子門徒相迂的“迂聖橋”,以及龜蒙頂上“孔子小魯處”、“聖憩石”等遺蹟,可謂事出有據,不為無因。

蒙山舊稱有七十二峯,三十六洞之勝景。有名的山頭就有1076座,他們的名號有的俗,有的雅;有的載入地方誌書,有的僅流傳於羣眾口碑。就其大者,俗分在東者稱東蒙,中間者稱雲蒙,在西者稱龜蒙。清《一統志》:“蒙山高峯數處,雲蒙,龜蒙,東蒙,其實一山,未嘗中斷。”由此得知,俗分的“龜蒙”、“東蒙”等,只是蒙山山脈某一山峯的稱呼。

關於山東蒙山的導遊詞 篇5

蒙山(Mount Meng),古稱“東蒙”、“東山”,地處山東省臨沂市西北、沂蒙山區腹地,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峯龜蒙頂海拔1156米,為山東第二高峯,素稱“亞岱”,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蒙山歷史上屬於東夷文明,是世界著名養生長壽聖地,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顓臾王曾主祭蒙山,這裏留下了孔子、莊周、老萊子、鬼谷子、李白、杜甫、唐玄宗、蘇軾、康熙、乾隆等帝王聖賢足跡。

1999年中科院在蒙山監測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居全國第一,被譽為超潔淨地區。蒙山棧道、蒙山壽星、蒙山索橋等設施創下數項世界之最。

20xx年蒙山評獲全國首座“中國生態名山”稱號,入選“國際旅遊度假目的地名錄”。20xx年國土部推薦蒙山作為世界地質公園20xx年度候選單位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查。

蒙山,又名東山、東蒙。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亞”的稱號,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而聞名遐邇。

大凡山川的得名,多由來於本身的主要特徵,如東嶽泰山,古時作“大山”,“大”字讀“太”音,即大山的意思;西嶽華山,因其形似蓮花,華與花通;東北的長白山,因石色多白;新疆的火焰山,因石為紅色;黃河因其水濁色黃;長江因其源遠流長等等。也有因歷史人物或物產得名的。或象形,或狀體,或表色,或傳史,莫不名實相符。那麼蒙山的“蒙”字,其確切的涵義是什麼呢?這在我國古典名著稱為羣經之首的《易經》中可以找到答案。《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體符號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徵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徵兇險,艮又代表停止,因此,解釋蒙卦卦象和卦義的彖辭説:“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對此,三國魏王弼註解説:“退則困險,進則閡(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又説:“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再看蒙山的形勢,它綿亙於魯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陰、費縣、沂南等縣,層巒疊嶂,雲霧瀰漫,給人以深邃莫測、晦冥難辨之感;千峯聳峙,萬壑爭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復、進退無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勢,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標本嗎?反過來,蒙卦卦義也正是蒙山形勢的寫照。再者,上古時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圍着(《尚書·夏書》:“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當比以後的蒙山險惡得多。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連,形峻勢險,深邃莫測,使人迷茫之義,簡言之,蒙山即險峻莫測之山。

八卦符號“是先人對天地萬物的一種抽象,是先人們關於自然界中各種認識對象其中包括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的概括抽象”。(周山《易經新論》1992年遼寧出版社)八卦符號的抽象過程,戰國時期的學者有此描述:“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後來重疊推演成六十四卦,其表現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六十四卦卦名的產生也是先人望形生義,寓意於形,取諸自然的結果。由此推知,蒙卦或因蒙山而得名,蒙山則因蒙卦而名義得彰。

蒙山與蒙卦的關係,前人已經有所論及。光緒《費縣誌》載,金承安五年(公元1220xx年),在蒙山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玉虛觀(今萬壽宮)石碑碑文《蒙山祈雨記》中,引道書《靈寶經》、《嶽瀆洞天圖》描述蒙山形勢説:“東蒙,靖廬福地,東浮雲氣口接於蓬萊,西根連於三宮空洞之天,南隸衡嶽為佐命,北重艮坎為蒙卦,中有靖廬仙宮,神仙僚佐萬眾,主校罪福生死之籍……”。這裏談到“北重艮坎為蒙卦”,按文王后天八卦圖。坎代表北方,艮代表東北方,如果登上龜蒙頂,放眼向北及東北方望去,陵谷千重,一望無際,正是蒙卦卦象的實際反映。

其後,清乾隆皇帝在詩中也談到蒙山與蒙卦的關係。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視途中,有六次駐蹕於蒙山腳下,寫了多首詠蒙山的詩,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寫的《望蒙山雪色》:“崇巒積雪昔年同,聖祖巡蹤景仰中。奄有海邦為魯鎮,果然山下出泉蒙。逢年民鮮飢寒色,敦俗户多淳樸風。百歲熙和九州晏,自維奚以繼鴻功。”其中第四句,用“果然”二字肯定了蒙山真是像蒙卦彖辭説的那樣“山下出泉蒙”。

蒙山見於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書經》和《詩經》,《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意思是説淮沂二水經過大禹的治理,蒙山和羽山地區已能種植作物了。但據考據家考證,《書經》內容多系後人偽託,《禹貢》一篇也是後人追述之作,成書時間不能肯定。《詩經·魯頌·閟宮》有“奄有龜蒙,遂荒大東”的詩句。據袁梅《詩經譯註引言》,《詩》的創作年代基本在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閟宮》一詩是歌頌魯僖公(公元前659年~前620xx年)政績的,其創作時間當在公元前七世紀或者更晚一些。由此知道,蒙山之名見於《詩經》迄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了。

東蒙一名,見於《論語·季氏》孔子和學生冉有的一段對話:“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論語·邢疏》:“蒙山在東,故曰東蒙”。蒙山在東的“東”字,當指魯國國境的東部,魯國境內只有一個蒙山,且顓臾城就在蒙山腳下,毫無疑義,孔子説的東蒙,就是《詩經》上説的“蒙”,在“蒙”字上加一“東”字,意在指明其方位,因此説“東蒙”不過是當時的俗稱而已。

至於“東山”的稱呼。見諸《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記載。孟子説的這個東山指的是哪個山呢?據《孟子·孫奭疏》載:“孟子言孔子登魯國之東山而覽者大,故小其魯國,以魯國莫大於東山也。”這裏孫奭雖未明指“東山”即蒙山,但已圈定是魯國之東山,非他國之東山,進而推之,魯國東境有龜山和蒙山,但龜山高度面積與蒙山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聯繫孔子説的“東蒙”可以斷定孟子説的“東山”,即今臨沂市境內之蒙山,“東山”只是蒙山當時的俗稱而已。這猶如過去的城門,都有一個雅名。可是人們在交談中,往往不呼其名,而以“東門”、“西門”稱之,聽者不會誤解。蒙山西麓的人們,還經常以“東山”代稱蒙山,此種情況恐怕是古今相通的。楊伯峻《孟子譯註》(1960年中華書局版)註釋:“東出――當即蒙山,在今山東平邑縣北。”這是很有見地的。平邑縣境內有傳為孔子登東山途中住過宿的“子宿村”,紀念孔子與老萊子門徒相迂的“迂聖橋”,以及龜蒙頂上“孔子小魯處”、“聖憩石”等遺蹟,可謂事出有據,不為無因。

蒙山舊稱有七十二峯,三十六洞之勝景。有名的山頭就有1076座,他們的名號有的俗,有的雅;有的載入地方誌書,有的僅流傳於羣眾口碑。就其大者,俗分在東者稱東蒙,中間者稱雲蒙,在西者稱龜蒙。清《一統志》:“蒙山高峯數處,雲蒙,龜蒙,東蒙,其實一山,未嘗中斷。”由此得知,俗分的“龜蒙”、“東蒙”等,只是蒙山山脈某一山峯的稱呼。

關於山東蒙山的導遊詞 篇6

山東臨沂蒙陰縣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於山東省蒙陰縣南部,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峯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峯,素稱“亞岱”。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於94年12月被原國家林業部批准設立,95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公園總面積5.5萬畝,自然資源豐富多采。擁有野生動物:獸類10科15種,鳥類28科78種,植物100餘科9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課堂”之稱。99 年經中科院生態研究中心監測,景區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854167個,為北京地區195倍,居全國之首,為該中心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值,被譽為“天然氧吧”、“超潔淨地區”、成為“中國最佳綠色健身旅遊勝地”。

景區奇峯聳立,氣勢雄渾,自古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峯,三十六洞天”之勝景,尤以巍峨俊秀的山嶽景觀和原始森林風貌為世人稱頌。她是道教文化的聖地,是鬼谷子王禪老祖修煉神道之地。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魯”的記述,康熙、乾隆、李白、杜甫、蘇軾、公鼐等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曾遊歷蒙山,留下千古絕唱。公園包括水簾洞、雨王廟、雲蒙峯、百花峪、老龍潭、望海樓六大景區。開發出中國瀑布、雨王廟、大小云蒙峯、棲鳳山、邵家寨、等180餘個景點。四季景色:春季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秋季紅葉映照,冬季玉琢冰雕。 蒙山旅遊交通便利,京滬高速、205國道、兗石公路、鐵路、沂蒙公路均經山腳穿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完備,吃、住、行、遊、娛、購要素俱全,為遊客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shandong/pj4oj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