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江的導遊詞(精選25篇)

江的導遊詞(精選25篇)

江的導遊詞 篇1

桃花江舊名陽江,屬灕江主要支流,發源於桂林市靈川縣境內的中央嶺東南側,由北至南流經桂林城西側,流經城區18.4千米,往東南匯入灕江。溯江北上,宋代時可與西湖、清塘相通,直抵今蘆笛巖前的芳蓮池。

江的導遊詞(精選25篇)

桃花江江流平緩,清幽恬靜,沿岸山峯倒映如畫,一派田園風光,具有另外一種情調,歷代舟遊很盛。桂林市兩江四湖二期工程就是要開通桃花江至芳蓮池的水道,進一步開發桃花江。

現在已經完成桃花江下游清淤疏浚及兩岸景觀建設工程,從環城西路桃花江大橋至象山桃花江與灕江匯合處,全長2.07千米,清淤3萬立方米,使河道行洪瓶頸段面擴大了15%,這一河段的正常水深達到1.6米。同時將原來的堤岸改建為生態護岸,種植了大量的喬木、地被植物,設置了疊石、人工瀑布、湧泉、小橋、棧道、步行道、浮雕,再配以燈光,更顯婀娜多姿,絢麗如畫。

江的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歡迎大家乘船遊覽美麗的灕江。

灕江屬於珠江水系,發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的貓兒山。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峯,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峯,灕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流彙集而成興安縣境內至今還保留着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灕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接起來。湘江在湖南境內,屬於長江水系。大自然賦予了它特定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為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灕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灕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另外灕江的“漓”字,在字典裏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灕江名稱最佳的含義。灕江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起過重大作用,靈渠開鑿之後,它溝通了嶺南與中原的聯繫,對秦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以及對桂林乃至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有深刻的影響。

竹江景區

(羣龍戲水)

在前面右側臨水的山壁,有幾根懸垂倒掛的鐘乳石柱,它們形態嵯峨,形神兼備,彷彿像幾條飲江的巨龍,它們的身子,隱藏在山壁內,只有龍頭向着水面。第當春夏水漲,龍頭便會吐出雨露。傳説這幾條龍是天帝派它們到灕江邊來採集桂花香精的。很久以前這些山坡上長滿了桂花,那沖天的香氣直貫天宮,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為之震怒,於是派來了這幾條神龍,要把這桂花的香氣全部吸盡帶回了天宮。誰知道神龍到了這時原形被這裏的景色迷住了,它們不僅沒有帶走人間的桂花,反而引來了天庭的雨露,它們把雨露傾注在崖壁下的潭裏,從此這個潭就叫沉香潭。沉香潭的水灌溉了灕江兩崖的四方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的桂花樹枝葉長得更加繁茂了,灕江八月兩岸到處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們都把這片地方叫桂林呢!

草坪景區

(鑼鼓鴛鴦灘)

彎彎曲曲的灕江,有一個灣就有一個灘,有人數了一下,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個灘。灘頭灘尾水比較淺,灕江從灘頭上流過,發出淙淙的響聲,這響聲彷彿是天宮中的仙樂,聽了叫人飄飄欲仙。其實這哪裏是仙樂,這是灕江的音樂,請大家看,左岸邊有兩塊大石頭,一個像圓鼓,一個像金鑼,當地的村民們都叫它們鑼鼓石。右岸邊兩座拔秀的小山柱,彷彿是一對鑼錘和鼓棍,大家仔細聽,彷彿還有一對鴛鴦在唱歌呢。

廣西桂平西山導遊詞 ·桂林導遊詞 ·星島湖導遊詞 ·廣西灕江導遊詞

楊堤景區

(八仙遊江)

右前方,山到了這裏突兀而起,雲到了這裏虛無縹緲,給人以幻境的感覺。這一帶山巒疊嶂,氣勢雄偉,前面一組8個山頭,很像我國古代神話傳説中的8個仙人,靠近江邊頭光光的是鐵枴李,旁邊的是曹國舅,下面戴帽子的是河仙姑,接下來的是張果老、韓湘子、呂洞賓、藍采和、鍾漢離,正好8個。據説有一天,8位仙人各顯神通,飄洋過海,結伴而行,他們來到了灕江邊上,看到了美麗的灕江風光,這裏碧水青峯,田園似錦,於是他們決定留下來,這個景點取名叫“八仙遊江”。

興坪景區

(溯江鯉魚)

前邊有一個山峯又長又大,橫亙在灕江邊,整個山形很像鯉魚,魚頭朝右,魚尾朝左,魚嘴跟右邊的這座山峯相連,在高高的魚背上有一組小山峯構成了魚鰭,真是一條活靈活現的大鯉魚,那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條鯉魚,誰也沒有辦法稱它的重量。那鰭魚又像一隻小哈巴狗,也就是我們通常説的獅子狗,它的頭部、眼睛、四肢都很清楚,真是可愛極了。

桂林山水有四大特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那麼灕江除此之外還有瀑布、流泉、險灘、竹林四絕。有人説:灕江不僅僅有這睦,而且還有怪、迷、奇、絕四大特點,那就是古榕之怪,畫山之奇,冠巖之迷,半邊渡之絕。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陽塑景區

(“帶”字石刻)

碧蓮峯上碑文石刻很多,特別是山腰石壁上刻有清代光緒年間一個草書“帶”子更是令碧蓮生逃。其字形結構意味深長,人稱一字詩,竟包含了“一帶山河,少年努力”八個字的韻味和筆意。從欣賞這個“帶”字,最後我們應該總結灕江的精神就是一個“妙”字,灕江風景的自然美,妙不可言。各位朋友,今天的灕江遊即將結束,歡迎您及您的朋友下次再來遊覽灕江。

江的導遊詞 篇3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參觀遊覽,下面請大家聽我介紹一下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的概況。

一、景區概況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於1988年批准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地處鴨綠江下游,渾江口至大東港之間,與朝鮮的碧潼、清水、義洲和新義州隔江相望,全場210公里,面積824.2平方公里。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由綠江、水豐、太平灣、河口、虎山、大橋和江口等景區100多個景點組成,以自然風光旖旎,人文景觀薈萃、地理區位獨特、環境質量優越而馳名中外,是一覽兩國風光,憑弔歷史遺蹟,融休閒度假、科學考察和異國旅遊於一體的河川型風景名勝區。

鴨綠江風景區20xx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級旅遊景區,20xx年榮獲遼寧省“十佳”旅遊區,20xx年虎山長城、鴨綠江斷橋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獲全國十佳休閒景區稱號,20xx年被評為遼寧省文明景區。

二、綠江景區

綠江景區位於寬甸振江鄉,從東江至渾江口,面積141平方公里,為鴨綠江景區上游。這裏層巒疊嶂,風景秀麗、野趣橫生,由南天門、小青溝、壯哉谷等景點組成,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狀態,處於待開發階段。

三、水豐景區

水豐景區以水豐水庫為核心,面積為274平方公里,建成於1941年的水豐大壩,長900米,高146米,寬8.5米,為世界少見的水泥結構高壩。素有東北第一大水庫和遼寧第一大淡水湖之稱的水豐湖,因開發較晚兒完整地保存了自然風貌。

湖面浩瀚壯闊,山水相映,空氣清新,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渾壯美,又有江南山水的清秀之美。水豐湖面由中朝兩國共管,船隻只在水面上自由來往停泊,遊人儘可飽覽兩岸風光和異國風情。

四、太平灣景區

太平灣景區距丹東市50公里,與朝鮮平安北道朔州郡隔江相望,主要由古渡新村和太平灣電站等景點組成。其中太平灣電站為景區核心,是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在這裏可以直觀地看到“水是怎樣發電的”,並踏上朝鮮土地感受異國風情。

五、河口景區

河口景區位於寬甸縣長甸鎮境內,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是鴨綠江沿線景區景色最優美的地方,也是一個彙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遺蹟、民俗民風及異國風景的超濃縮型綜合景區。

自然景觀有著名歌唱家蔣大為唱紅大江南北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中的萬畝桃花園,人文景觀有電視劇《劉老根》中的“龍泉山莊”,具有深刻教育的意義的渡江作戰的“河口斷橋”,原名“清城橋”,是鴨綠江上的第一座公路橋。

六、虎山景區

虎山景區是鴨綠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朝鮮八大景”之一的統軍亭隔江相望。景區內有明萬里長城東端的起點--虎山長城、中朝邊境“一步跨”等景點。從一定意義上説,虎山景區是一處以古代軍事文化遺址旅遊為主題,以邊境旅遊和紅色旅遊為特色的著名景區。

七、丹東市城區

丹東市城區段屬於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中著名的大橋景區,有寶山懸紅,碧水玉榭、鴨江帆影等著名景點。其中,斷橋原是鴨綠江的第一座大橋,由當時的殖民機構--日本駐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承建,1920xx年8月動工,1920xx年10月竣工,長944.2米,寬11米,共12孔,始為鐵路橋。

1950年11月8日,“第一橋”被美軍飛機多次轟炸稱為殘橋保留至今,俗稱“斷橋”。橋上保存碉堡等文物遺蹟,並開設有大橋旋轉處觀賞台、斷橋炸斷處觀賞台、斷橋史話,世界橋樑與戰爭史展等。

登上斷橋處不僅可以領略中朝兩國風光,更是人們憑弔歷史、緬懷英烈、激發愛國之情的遊覽勝地,鴨綠江斷橋已經成為丹東這座英雄城市的標誌性景點。第二座橋建於1940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場940米,歸中朝兩國共管。

八、江口景區

江口景區是鴨綠江風景區名勝區最南端的一個景區,從江口至文安島北端,面積為246平方公里,大東崗區的江海分界線時中國海岸線的最北端,三號江海界碑吸引了許多遊客。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旅行。

江的導遊詞 篇4

位置:源於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拉寨共馬山海拔5167米的一座小冰川

面積:全長約4880公里,天然落差約5000米,流域面積約81萬平方公里。我國境內瀾滄江長約2100公里,天然落差約4500米。流域面積17.4萬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780米,流域面積9.1萬平方公里

概貌:瀾滄江市我國連接東南亞國家的水運大動脈,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瀾滄江航道開通和思茅港的建立,為旅遊者提供了沿着瀾滄江——湄公河水上旅遊線,開展中、老、緬、泰寺國遊的方便。

遊覽瀾滄江可分上下兩段。

上段遊覽線從景洪出發,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漸漸收縮,最窄處僅20米左右。兩岸是參差不齊的大巖石,江水洶湧澎湃。

下段遊覽線從景洪乘船而下,經橄欖壩至中、老、緬3國交界處。礁石林立,離開橄欖壩往下行駛,兩岸山勢險峻。

瀾滄江目前還未開通客運航班,只辦理包船業務。

江的導遊詞 篇5

大家好!

歡迎各位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

現在我們正漫步古城,眼前已呈現一幅古樸、典雅、幽靜的畫面。大家看,納西風格的民居鱗次櫛比,清清的溪流穿街過巷,一座座小橋如彩虹橫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風中搖曳。還有更好的呢!大家跟緊我!

江的導遊詞 篇6

灕江,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為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稱,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傳統意義上的灕江起點為桂江源頭越城嶺貓兒山,現代水文定義為興安縣溶江鎮靈渠口,終點為平樂三江口。灕江上游河段為大溶江,下游河段為傳統名稱的桂江。靈渠河口為桂江大溶江段和灕江段的分界點,荔浦河、恭城河口為灕江段和桂江段的分界點。灕江段全長164公里。沿江河牀多為水質卵石,泥沙量小,水質清澈,兩岸多為巖溶地貌。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桂林山水就在灕江上。

江的導遊詞 篇7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長江三峽旅遊觀光。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發源於青海省唐古拉山脈的西南側,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市。納百川千流,自西向東,橫貫中國腹地,最後注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僅次於南美亞馬遜和剛果河的世界第三大河流,它孕育了中華民族古老文明,更與山融合而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峽谷——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雄偉壯觀的瞿塘峽、幽深秀麗的巫峽和灘多水急的西陵峽組成,全長193公里。瞿塘峽以雄著稱,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大溪鎮,峽長雖然只有短短的8千米,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卻有着“西控巴蜀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羣山”之勢。接着就是以秀出名的巫峽,巫峽因巫山而出名,西起重慶巫山城東的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縣的官渡口,是三峽中的唯一一個地跨兩省市的峽谷,全長45公里。船在巫峽中行,時而大山當前,時而峯迴路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無疑是它最好的寫照。所以有人把巫峽比喻作一條“迂迴曲折的山水畫廊”。最後經過一段山舒水緩的寬谷地帶,我們便來到西陵峽。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也就是現在的宜昌市的西邊,故稱西陵峽。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

相信大家必定聽説過這幾句詩:“朝發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膾炙人口的詩句,正是來源於詩仙李白的名作《朝發白帝城》,而這裏所説的白帝城,正是我們今天所參觀第一個景點。位於長江北岸的白帝城,原名紫陽城,它是新莽時期公孫述割據四川之際建築的,因為傳説城中有井,井中白霧騰空,其形狀宛如一條白龍,直衝九霄,於是公孫述自稱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三峽工程蓄水後,水將淹沒至半山腰,形成水霧繚繞,仙山瓊閣搬的仙境。

説到這個三峽工程,全名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具有防洪,發電和航運等綜合效益。建成的三峽大壩壩高185米,蓄水位為175米,年發電量達847億千瓦時,是新中國最偉大的工程。

好了,我們即將靠岸了,請大家跟我一起去近距離欣賞白帝城的美。

江的導遊詞 篇8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唳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

以上是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任何一個讀過中學的人都應該記得這裏面的句子。有這樣的文章在前面,其實並不需要我再多説什麼,也能夠意揣富春江的景色,但是,這次,我非要試着寫寫另一種風景了。

來到江上,天正有點雨,完全不同於風煙俱淨,天山共色。這點雨倒是來得正好,昨日在千島湖上受夠了烈日的暴曬,要是今天再曬下去,旅行就不怎麼愉快了。雨點夾雜着山間的'土氣,往臉上撲來。水色也並不入吳均説的那麼清純,也泛着些泥土的顏色。導遊説,這正是富春江的特點,有時水色純清,有時並不如是。船行兩山間,讓人看得最得趣的是兩岸的青山,一個個山峯密密挨着,山間是霧氣繚繞,你根本分不清上後面還有幾重山。山色是一律是綠的,也是重重疊疊好幾層的綠色。

導遊不停地介紹富春江。比如這個景點叫做七裏揚帆,因為這十七裏水路,古時有順風七裏,逆風七十里的話,七裏揚帆正是説水流之快的,那麼,吳均説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也是對的。又有一個景點叫葫蘆飛瀑,是一個山間的瀑布。一進山,便聽到山間迴盪着轟鳴聲,走進時,那飛瀑也確是有不同的氣勢。這個瀑布在層層疊疊的山巒中的某一層,在江面上是無法看到的。正像一位隱者,在這青山綠水之間隱居下來,偶爾會一會慕名而來的訪客。

的確,富春江曾經是很多人隱居的地方,比如伍子胥,比如嚴子陵,比如黃公望。在重山翠巒之間幽幽住下,便可以獨想這江山清風山間明月了。中國的士大夫並不是天生的道家,恰恰相反,他們甚至願意像水一樣,在官場間時而飛奔,時而靜默,或者願意把自己注入各種形狀的容器,等待統治者的挑選。但是,在不得意的時候,卻都要隱入深山。因為山是靜穆,始終以一種偉岸的臂膀擁抱那些在官場上受傷的孩子。

我想,這正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我們可以如水一般靈動,也可以如山一般沉穩。因為我們追逐的不是金錢也不是權勢,而是一份自己的心安。因為是士大夫,不出仕是無法心安的;也因為是士大夫,在荒誕暴虐面前選擇了退避,否則也無法心安。我們的心,也正如這青山一樣沉穩,碧水一樣純淨。

雨漸漸大了,不得不在導遊的催促下回到船上,可是我,真是希望能在山間多待上一會兒啊,在那個手機信號還不能覆蓋的地方。

江的導遊詞 篇9

每逢八月十八,來觀潮的人,成羣結隊。這時,兩岸邊人山人海,萬頭攢動,人們那焦急地等待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不一會兒,忽見人羣騷動,只見遠處出現了一條白線,由遠而近。霎那間,壁立的潮,像一堵高大的水牆,呼嘯席捲而來,發出雷鳴般的吼聲,震耳欲聾。

大家可能想問為什麼會那麼壯觀,讓我來告訴大家吧!

這和當地的地質有關。錢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灣。杭州灣外寬內窄,呈喇叭形。東面灣口寬達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寧市鹽官鎮附近,卻只有三公里。漲潮時,海潮從灣口入,向西奔湧而來,受兩旁的擠壓,水面越來越窄,湧潮後推前阻,越來越高,形成了洶勇澎湃的壯觀景象。

江的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湛江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DAVID。

萬世文殿位於廣東徐聞縣一中的校園,是雷州半島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殿。萬世文殿又稱孔廟、文廟、學宮,始建於討網村,後隨縣城。

現存的建於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歷代均有修葺,殿規模很大,有櫺星門、戟門、魁星閣、尊經閣、明倫堂、鄉賢名宦詞、燕居亭、泮池、大成殿,現僅存大成殿一座三開間,面寬24米,進深13米,重檐歇山頂,九架樑結構,方石金柱16條,圓木金柱8條,柱基全系青石,上層系封火式山牆,殿前有月台,長15米、寬17.1米、高0.58米,兩側有石欄杆。1986年縣政府撥款重修大成殿。1990年徐聞一中自籌資金修復泮池。殿內古碑石刻很多,但大部分散失,現存較好的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司寇真像碑》、《鎮石泰山石敢當》、《署邑侯陸公修建文廟碑》、《義學芳名碑》,還有一道學宮題名碑,現失落在西門村委會。抱鼓石一對保存完好。兩株古枇杷,長勢盎然,枝葉繁茂,被譽為"甘棠雨露"。

為了弄清這所歷史悠久的建築物的來歷,先後多方查閲了《廣東通志》、《雷州府志》和《徐聞縣誌》等有關史籍資料。幾經輾轉終於在清朝宣統三年的《徐聞縣誌》上找到了有關徐聞孔廟最真實、確切的記載:徐聞孔廟創建於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由於倭寇入侵,徐聞縣城被攻佔和燒燬,孔廟(縣學)曾一度被迫隨縣治一併遷至海安千户防禦所城安置,學宮的童生們也全部暫時由縣城轉到海安所去入學。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年)隨着賓樸城(徐城)的重新建成又隨縣治從海安遷回徐城現址一直至今。徐聞孔廟歷代均有修葺,原先徐聞孔廟的規模很大,據有關地方史料所記載,至清末單學宮原佔地面積就有1萬平方米以上,沿中軸線依次為櫺星門、啟聖祠、戟門、泮池、敬一箴亭、謝圃亭、大成殿、魁星閣、尊經閣、文武閣、燕居亭、明倫堂、鄉賢祠、名宦祠、文明坊等等附屬建築。古時每三年都要舉行一次隆重祭祀先師孔子的大典,是時舉縣轟動,人們都從四面八方來觀禮。

近年來有學者研究將徐聞縣古代時的教育認為是始源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湯顯祖謫任徐聞典史時與知縣熊敏捐資創建的貴生書院,還認為在湯顯祖創建貴生書院之前,徐聞縣民風好鬥人皆輕生,為荒野夷蠻之地。但這一點説法有點牽強附會了,因為很顯然,在湯顯祖的貴生書院之前,徐聞縣學宮(孔廟)在元朝大德年間就已經存在了,而當時在海安和錦囊等衞所也有供駐軍子弟和當地羣眾入讀的社學,且另據清朝宣統三年《徐聞縣誌》上的記載,早在北宋年間,徐聞縣城就有一所官方半官方性質的夢槎書院在開辦,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夢槎書院的規模和辦學內容也已不可考。 據深入考證後我們還了解到,清末徐聞孔廟裏祭有鄉賢祠,內供奉的人物計有徐聞籍的鄉賢十人,其中有南北朝大司馬、江州刺史、奮威將軍阮謙之,元國子監學祿、大理寺丞陳偉淵,明賜進士、鬱林知州、崇榮左史中憲大夫駱效忠,明永樂進士、上猶知縣、山西道御史吳謙,明江蘇按察司、大總戍欽賜殿前大將軍、授光祿大夫駱鳴肅,明嘉靖舉人、興化通判、户部員外郎鄧邦基,明靖州、澧州、泗州三州知州鄧邦髦,明萬曆癸末科朱國祚榜殿試名列第二十四名的進士、翰林院庶吉士編檢鄧宗齡等人,這些邑人鄉賢的活動年代清一色都是在湯顯祖創建貴生書院之前的,而貴生書院創建後僅有兩人被選入孔廟鄉賢祠供奉,從孔廟的遺蹟足可見徐聞地在修建貴生書院之前就已就人文鼎盛、英才輩出了!怎麼能説湯顯祖創建貴生書院以前位於雷州半島南端的徐聞縣就還是蠻荒之地呢!

從辦學模式上看,不同的是縣學宮是全官方性質辦學的,而貴生書院是半官方性質辦學的:明清兩代,縣學宮的經費大多由官銀撥付,小部分由當地富紳資助。而貴生書院除了鄉紳贊助和學生繳費之外則有"賓興田",以田租收入為在學與赴考者發"膏火"(原指燈油費,泛指學習生活補助費)。相同的點是縣學和貴生書院的教學語言和教學內容:縣學和貴生書院師生均要用官話(普通話)進行教學。而且學生剛開始是啟蒙學塾,教材是《三字經》、《千字文》、《雜字》、《聲律啟蒙》、《故事瓊林》、"四書"等等,往往是幾人一組,分組教學,對習字、對對相當重視。進入縣學或貴生書院後則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書經》、《禮記》、《左傳》,熟讀後還要能夠背誦,可以想像當時單單這幾本教材就已經共40多萬字,這麼多本象磚頭那麼厚的書籍要全部背熟了又要靈活運用,還要撰寫八股文,試帖詩等等,所以很是辛苦的,久而久之人的思維都僵化了,只會整天背這些八股和四書五經。學生不管年齡大小,通稱"童生",每三年要參加一次"童試",又叫"縣試",由縣知事主持。應試的童生首先要向衙暑的禮房報名,要如實地填寫姓名、籍貫、年齡,三代履歷,必須身家清白,三代人中沒有賣淫的"娼",沒有唱戲的"優",沒有當過差役的"皂隸",才有資格報名參考。"政審"工作搞了之後,還要以同時參加考試的五個人互相連保,又要請本縣的一名廩生出具書面證明,擔保該童生確係本地籍貫,確係身家清白,祖宗三代都沒有人當過"娼優皂隸",並且不是在為父母的守喪之期,才允許進入考場。廩生是學宮裏面資歷很深的生員,他也在讀書,但每一年國庫要補貼四兩銀子的"廩餼銀",是屬於"帶薪學習"的尖子生。後來隨着科舉制度的終結,清光緒三十年將縣學改革為縣高等國小堂,全面實行新式教育,其後縣高等國小堂在一九三八年又沿襲為現徐聞縣第一中學一直至今,可以説徐聞孔廟七百餘年間讀書聲不絕!日 從明清至近代,徐聞地也屢經劫難,孔廟也不例外。清末民初,徐聞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匪亂,導致全縣焦土、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孔廟由於位於縣中心部位未能倖免,毀遭催殘,孔廟的櫺星門、啟聖祠、戟門、敬一箴亭、謝圃亭、鄉賢祠、名宦祠等悉數被毀!但更大的浩劫則是時期的"破四舊、批林批孔"運動,當時徐聞孔廟的魁星閣、尊經閣、文武閣、燕居亭、明倫堂、文明坊也被盡數拆除,裏面的物品被全部搬出來當眾焚燒燬掉,且孔廟內物品被焚燒後化成的灰還要被撒在大街上任人踩踏,大成殿則淪為堆放各類雜物的倉庫,徐聞縣第一中學在這種政治環境下也被迫暫時停辦。由於歲月的變遷,徐聞孔廟現僅存大成殿和泮池,大成殿為一座三開間,面寬24米,進深13米,重檐歇山頂,九架樑結構,方石金柱16條,圓木金柱8條,柱基全系青石,上層系封火式山牆,殿前有月台,長15米、寬17.1米、高0.58米,兩側有石欄杆。大成殿是取孔子集歷代聖人之大成之意,是孔廟的主體建築,位於全廟的中心,以前徐聞孔廟大成殿內正中供奉的是先師孔子塑像及孔子旁邊則立着孟軻、顏回等人的塑像,而大成殿東西廡有孔子弟子七十二賢畫像,但中這些塑像和畫像已全部被毀。1986年徐聞縣人民政府曾撥款重修大成殿。孔廟的"泮池",來源於《周禮》中的"辟雍",原意是周天子設置的四面環水的大學堂。人們踏上泮池,就好像進入了最高學府。徐聞孔廟的泮池是一座架着石橋的圓形的水池,由於太於過陳舊和在中池被填埋部分和橋體破壞嚴重,1990年徐聞一中自籌資金修復泮池。

徐聞縣孔廟古碑石刻很多,但大部分散佚了,現存較好的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司寇真像碑》、《鎮石泰山石敢當》、《署邑侯陸公修建文廟碑》、《義學芳名碑》,還有一道學宮題名碑,現失落在徐聞縣徐城街道辦西門村委會附近。抱鼓石一對保存玩好。兩株古枇杷,長勢盎然,枝葉繁茂,被譽為"甘棠雨露"。 古人對孔廟非同小可,過去孔廟左右兩側牆外,都豎有"文武官員到此下馬"碑。不論是多大的官,來孔廟都不能躍馬揚威,只能畢恭畢敬,乖乖下馬步行,否則不可開交,因為依照明清例律,輕者上奏朝廷革職查問,重者按藐視先賢例法治罪入獄。

1983年徐聞縣人民政府正式公佈徐聞孔廟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元朝大德年間始建至今,悠悠七百年,彈指一揮間,歷經七百餘年風霜的徐聞縣學宮有幸成為少有的原汁原味的歷史遺蹟,它既是封建社會雷州半島教育的一個"縮影",也是湛江教育史上的一處寶貴的文化遺產。

古人崇孔成風,因此縣縣均建有孔廟,雅稱:萬世文殿。徐聞一中的校園便是徐聞縣孔廟舊址,且是雷州半島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孔廟。

徐聞的孔廟,又稱文廟,學宮始建於討網村,後隨縣城變遷。現存的孔廟建於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歷代均有修葺.孔廟規模很大,有櫺星門、戟門、魁星閣、尊經閣、明倫堂、鄉賢名宦詞、燕居亭、泮池、大成殿,現僅存大成殿一座三開間,面寬24米,進深13米,重檐歇山頂,九架樑結構,方石金柱16條,圓木金柱8條,柱基全系青石,上層系封火式山牆,殿前有月台,長15米、寬17.1米、高0.58米,兩側有石欄杆。1986年縣政府撥款重修大成殿。1990年一中自籌資金修復泮池。孔廟古碑石刻很多,但大部分散失,現存較好的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司寇真像碑》、《鎮石泰山石敢當》、《署邑侯陸公修建文廟碑》、《義學芳名碑》,還有一道學宮題名碑,現失落在西門村委會。抱鼓石一對保存完好。兩株古枇杷,長勢盎然,枝葉繁茂,被譽為“甘棠雨露”。

古人對孔廟非同小可,過去孔廟左右兩側牆外,都豎有“文武-到此下馬”碑。不論是多大的官,來孔廟都不能躍馬揚威,只能畢恭畢敬,乖乖下馬步行,否則不可開交。

江的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您們的導遊小戴,今天我們遊覽的地方──雲南麗江古城。

大家跟着我來。這裏就是雲南麗江古城。雲南麗江古城具有自然與人文雙重魅力被人們稱為忘卻時光之地,又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城牆的古城。雲南麗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我們現在來到了虎跳峽。

這有一個傳説。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是三姐妹,大姐怒江愛發怒,二姐瀾滄江愛着急,三妹金沙江嫻靜。父母要把三姐妹嫁往西方,金沙江暗約兩個姐姐往南逃去。來到雲南麗江石鼓鎮,兩個姐姐執意繼續南遊,金沙江卻立志去太陽升起的東方,就告別姐姐,轉身向東去,於是形成了“長江第一灣”。父母派玉龍、哈巴兄弟追逃的三姐妹。兩兄弟來到雲南麗江白沙,面對面坐着擋住去東方的路。兩人跑累了,約定輪流守候,誰放走姐妹就按家法問斬。輪到哈巴守候的時候,玉龍睡着了。金沙江見狀,就放輕腳步,唱起優美的催眠歌。她一連唱了十八支,哈巴聽着也睡着了。金沙江乘機從他們的腳掌間溜了過去。玉龍醒來,見金沙江早跑到東方去了,而哈巴還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頭,轉過背痛哭。兩兄弟從此化成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哈巴的頭變成一塊巨石落在江中,形成虎跳峽,而金沙江唱的十八支歌變成了虎跳峽的十八灘。

雲南麗江古城到處有美麗的景象,説也説不盡。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拍照,注意安全。

江的導遊詞 篇12

灕江,源於南嶺山脈越城嶺的主峯貓兒山上的八角田鐵杉林。鐵杉樹下腐葉地層中冒出的水珠匯成小溪,小溪匯成小河,小河在貓兒山下匯成灕江三源。主源在當地先後稱烏龜江、潘家寨江、六峒河、華江、大溶江,在興安縣溶江鎮與靈渠南渠渠水匯合後始稱灕江。灕江流經靈川縣、桂林城區、陽朔縣、平樂縣,從平樂縣恭城河口以下改稱桂江。桂江流經賀州市所屬的昭平縣,在梧州市鴛鴦江口與潯江交匯後稱西江。西江是珠江的主幹流,珠江入南海。灕江從貓兒山流至梧州,全長426公里,屬於珠江水系。其中從興安縣溶江鎮至平樂縣恭城河口段長160公里,從桂林城區至陽朔縣城段長83公里。

古人認為湘漓同源:源於海洋山系龍母山龍母洞的海洋河在興安縣被靈渠三七分水,兩江相離,各加“三點水”,北去的叫湘江;南來的叫灕江。

灕江是國家4A級景區,又是國家文明示範風景區。灕江水清澈透明,為國家標準二級水,這在我國流經城市的內河中已是最好的水質標準。在灕江百里畫廊中,綠水、青山、翠竹、倒影構成了一個綠色的世界,展現出以綠為魂、以水為魄的大自然生態美。而煙雨、晴嵐、月光、彩霞更使灕江妙似夢幻仙境。在灕江的綠色畫卷中時而化入水牛牧歌、鸕鶿漁火,時而引發戲水頑童、走婚嫁娘,這一幅幅天人合一的田園詩畫,展現出灕江水文化最高境界的韻味之美。

江的導遊詞 篇13

歡迎參觀丹東鴨綠江風景區!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位於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風景區與朝鮮新義州隔江相望。這裏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冬暖夏涼,山青水秀,一覽中朝兩國風光而獨具特色。

鴨綠江因為水的顏色而得名,那碧綠的江水,猶如雄鴨脖頸的瑩綠,先人們便稱其為鴨綠江,沿襲至今。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 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市約300公里。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大銀魚。

鴨綠江造橋歷史很早,可上溯到遼代,20世紀初,鴨綠江上始建鐵橋,先後在丹東和朝鮮新義州之間建了二座。第一座建於1920xx年,是座開閉式橋樑。1950年朝鮮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燬,橋墩至今猶存,現闢有端橋遊覽區。第二座橋建於1940出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長940米,屬中朝兩國共管。它是中朝兩國的交通要道,也是遊人觀光覽勝的景點。

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第一座大橋,又被稱作‘斷橋’。1920xx年建,當時是0年,被美機炸斷,由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建造。這是條單線鐵路橋,橋面為直樑劃板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斷橋是志願軍出國的主要通道,也是運輸戰略物資的大動脈。1950被美機炸斷,成為廢橋。93年開放為景點供人們遊覽。

側面的這個炮樓,就是當年日本警備隊守橋的主要工事地。這5層炮樓是我國目前現存最完好的公路防禦炮樓,也是日本侵華戰爭的鐵證。

在我們左側不到100米的地方,是第二座大橋,也是著名的‘鴨綠江中朝友誼橋’。這座橋是複線鐵路橋。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 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後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樑已鏽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餘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 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朋友們,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虎山景區。虎山景區位於中朝界鴨綠江江畔,主要有長城、睡美人、中朝邊境一步跨、古棧道等景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便是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于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鄉。距據考證,它大約始建於1469年,是我國明朝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它橫跨祖國的千山萬水,西與甘肅的嘉峪關長城相連,可稱的上是古人留下的一座建築豐碑。

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是1992年重修的。修復後的虎山長城以磚石結構為主。本着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後的長城走勢和各個敵樓、牆台、烽火台的位置都與文物考古發現原址相符合,基本上再現了歷史上虎山長城的雄姿。

這座山就是虎山,它是突起於鴨綠江的一座孤山。仔細看一下,很像一隻猛虎蹲坐在那裏,所以這裏得名虎山。

現在請隨我登上長城。明長城的建築結構非常完備,包括城牆、城台、敵台、烽火台、關口等部分,在這虎山長城基本都可以看到。

這是虎山峯頂,為明朝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放眼眺望,江城丹東的高樓大廈和朝鮮新義州市盡收眼底。

應該説,博大精深的長城文化,已經深深地凝聚了我們的民族精神。長城,作為歷史的豐碑,將永遠屹立在一個偉大民族的心靈深處!

歡迎再次光臨丹東鴨綠江風景區。再見!

江的導遊詞 篇14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麗江古城。我代表我們“神遊”旅行社誠摯地歡迎你們家到來。我是今天的導遊員,我的名字非常好記,徐悲鴻的“徐”,大家叫我小徐就行了。在今天的行程中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對小徐講,小徐時刻待命為大家服務。

大家是不是第一次到麗江來啊?(是!)好,我們現在就去揭開麗江神祕的面紗。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與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位於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里的良田闊野。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

親愛的遊客們看來今天我們這個團隊身體素質都非常棒啊,大家知不知我們現在所處的位臵海拔有多高?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也就是説我們現在在海拔2400米的地方。大家都沒有出現高原反應,非常好。走進大研鎮,大家有沒有發現大研鎮沒有城牆,據説因為古代麗江世襲的統治者均姓木,若築城牆、木字加上框便成了“困”字、因而古城沒有城牆。我們走在麗江彩石鋪成的街道上可以看見一座座古樸的民居,當地的居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我們現在看見的就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間兩層,朝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一般由下輩住用。房屋多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但在這樸素的民居中,也隱藏着一座宮殿,那就是木府大院,木府大院是一座仿紫禁城的納西宮廷式建築,可以説得上是氣勢恢宏,然而這裏面住的不是慈禧,而是納西族的世襲統治者木府家族。城內早年依地下湧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

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衞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保持街市清。

古城,以江南水鄉般的美景,別具風貌的佈局及建築風格特色,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高原姑蘇”等稱號。但古城沒有寒山寺的鐘聲,卻有着動聽優美的音樂。麗江納西人歷來重教尚文,許多人擅長詩琴書畫。在古城多彩的節慶活動中,除了民族歌舞和鄉土戲曲,業餘演奏的“納西古樂”最為着名。我們一路走來都聽到了優美的音樂,大家肯定想不到這些樂曲都是由七八十歲的老人彈奏出來的吧?他們有“納西壽星樂團”的美譽。納西古樂中,最著名的是大型組曲“北石細裏”,據諧音俗稱“別時謝禮”,漢譯“白沙細樂”。白沙細樂相傳忽必烈當年南征過麗江,納西酋長麥良到渡口相迎,二人結為知交。臨別時,忽必烈留下半支樂隊,他們與納西樂工共同創作的。

聞名於世的麗江壁畫,分佈在古城及周圍15座寺廟內,這些明清壁畫,具有多種宗教及各教派內容融合並存的突出特點。遺存於麗江白沙村大寶積宮的大型壁畫《無量壽如來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繪在一起,反映了納西族宗教文化的特點。

請大家往麗江城的西北看,我們可以看到一座雄偉的雪山,這座山叫做“玉龍山。”主峯海撥5596米,雪山終年積雪,至今尚未被人類征服,還是一座處女峯。在納西族的傳説中,玉龍山是“三朵神”的化身,所以在納西人心目中玉龍山是一座神山。玉龍山上不僅有奇特的雪景,因其山體氣候的垂直分佈,植被和自然景觀也極其豐富。雪山下有草甸,犛牛在廣闊的原始森林旁悠然散步,遠處的木屋裏不時傳出納西姑娘的歌聲,冰川,峽谷,瀑布,還有漫山的杜鵑花,玉龍山可以被稱為世外桃源啊!

但是,玉龍雪山不輕易被人看到她白雪皚皚的頂峯,因為她很容易被雲霧遮住,只有當太陽出來時,才會打開讓您一睹芳容,但很快又沒有了。

在玉龍雪山景區內,從雲杉坪索道處往下步行幾百米便可以到白水河。白水河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犛牛,遊客朋友們注意這些犛牛不是免費的,同它合影或騎行,每次收費10元。白水河的對面有一塊草坪,它叫做雲杉坪。杉坪納西語稱“吾魯遊翠閣”,意為“玉龍山中的殉情之地”。

玉龍山的一側有一個巨大的峽谷,虎跳峽,又稱“金沙劈流”。 金沙江穿峽而過,江面險窄,最窄處僅有30米,相傳老虎能一躍過江,故稱“虎跳峽”。全峽長約16公里,高差3900米,全長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有18個險灘錯落排列在峽谷中,平均不到一里就有一個。浪濤翻卷,勝過著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為世界最深的峽谷之一。此外在虎跳峽沿江的巖壁上,有12個珍貴的古巖畫魚,使這條世界大峽谷又添奇觀。如果能穿夠越這樣一條峽谷,所有的驚險,壯闊,山川的秀美及困難都經歷了,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什麼好畏懼的了。

好了,我們現在去下一個景點。位於麗江城西8千米處有一個高原湖泊,也是麗江縣境內最大的湖泊,“拉什海”。山水相映,碧翠環抱是它的特徵,拉市海每年都引來越冬的水鳥,有調查顯示,這片水域每年有3萬隻左右的水鳥來此越冬,其中包括斑頭雁、中華秋沙鴨、黑頸鶴、天鵝、白鷺等57種鳥類和珍稀瀕危鳥類。這裏已建立了包括拉市海在內的4個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這裏是候鳥的樂園。

拉什海旁邊的這條古路叫做啊“茶馬古道”,是過去交通不便時,商人販運茶葉鹽巴去藏區換毛皮等物的地方。走在茶馬古道上必須經過一個古鎮,束河古鎮,它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是納西族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活標本,古鎮核心保護區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有1000多户人家,3000多人。束河,即是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依山傍水,建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大石橋,大覺宮,至今還保存完好,這些多元的文化景觀,都是麗江古城的補充與延伸。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我們的旅程到這裏就結束了,感謝大家對小徐本次工作的支持。小徐有什麼不足之處還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預祝大家歸途愉快。

江的導遊詞 篇15

親愛的遊客:

您好!歡迎您參加“神龍號”旅遊團,我就是你們的導遊——黃子帆,大家可以叫我小黃。今天我們要看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走,我們現在就出發!”“去哪呀?”“當然是去浙江省海寧市的鹽官鎮了。那裏可是觀潮最好的地方喲!”

告訴你們,錢塘江的秋潮,可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壯觀,你們一定要仔細看喲!錢塘江的潮為何壯觀?這與當地的特殊地形有關。錢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灣。杭州灣外寬內窄,成喇叭形,東面的灣口寬達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寧市鹽官鎮附近,卻只有三公里。漲潮時,海潮從灣口湧入,向西奔湧而來,受兩旁漸窄江岸的約束,水面越來越窄,湧潮前推後阻,越來越高,形成了洶湧澎湃的壯觀景象。

大家快看正前方,潮已經向我們撲過來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江的導遊詞 篇16

大家好!我是“潮流”旅遊公司的導遊任飛,我的“遊客滿意度”在公司裏月月走在前列,所以請大家放一百個心。好了,下面請跟我一起觀賞錢塘江大潮,去感受它的磅礴氣勢,領略它的神祕。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世人稱為“天下奇觀”,它的氣勢是為世人所驚歎的。那麼,它到底怎麼壯觀呢?當浪頭靠近時,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前頭並進,説浩浩蕩蕩還遠不夠呢!那聲音如同千萬輛裝甲車同時開動,震耳欲聾。正所謂: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

形成這壯觀場面的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入海口長達近百公里,而杭州灣僅長20多公里,所以澉浦以西只剩下三公里,大量江水湧進極其狹小的河道,無法順利通過,而後面的潮水還在不斷湧進,迫使潮頭陡立,出現壯觀景象。

其二,水速和湧潮潮速的比例也有影響,如果兩者不同或不相當,也不會出現難得一見的壯觀場面。

好了,我從大家的眼裏讀懂了大家激動和急切的心情。再過半個小時,大潮就會出現,讓我們端起鏡頭,一起等待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的到來,一起感受大自然呈現給我們的磅礴氣勢和獨特的美吧!

江的導遊詞 篇17

瀾滄江系國際河流,在東南亞為湄公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是世界第六大河,全長4900公里。國境處多年平均年水量約640億立方米,為黃河的1.1倍。瀾滄江在我國境內水能資源可開發量約為3000萬kW。這條河在中國境內的流程為2198公里,境外長度2711公里。

到目前為止,各種資料上記載的關於瀾滄江的源頭有十幾種説法,而以不同源頭為起點的河流長度也有多種,估測的長度從4200公里到最長4880公里不等。發源於唐古拉山北側的扎納日根山脈,查加日瑪峯(藏語,意為“多彩的山”)南坡,莫雲灘深處的扎阿曲,位於東經94°41′44″、北緯33°42′31″、海拔5224米的拉賽貢瑪的功德木扎山上,位於玉樹州雜多縣境內。遙感專家劉少創探測的結果是,瀾滄江源頭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吉富山,海拔5200米,地理座標是東經94度40分52秒,北緯33度45分48秒。從這裏算起,瀾滄江(湄公河)的長度是4909公里。

省內幹流長444.1公里,省內流域河流總長2055.2公里,流域面積37482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07億立方米,集水面積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0條。主要支流有子曲和解曲等。雜曲(藏語,意為“水流眾多”)南流入西藏自治區,出省境處年均流量148立方米/秒,省內天然落差1544米。

瀾滄江源區,河網縱橫,水流雜亂,湖沼密佈。雜曲河流經的地區有險灘、深谷、原始林區、平川,這裏地形複雜,冰峯高聳,沼澤遍佈,景緻萬千。

江的導遊詞 篇18

瀾滄江.湄公河屬於太平洋水系。在昌都以北有兩處河源,西源昂曲長364公里,東源扎曲長518公里。扎曲在尕鬆以上分為扎阿曲和扎納曲兩支,扎阿曲長93.3公里,流域面積577平方公里,為瀾滄江.湄公河正源。河源地區海拔4500米至5800米,主要是冰川、高山和河谷平原。

瀾滄江在青海省境內448公里,西藏境內465公里,雲南省境內1216公里,中國境內全長2139公里。瀾滄江出中國境後稱為湄公河,其中南阿河口至南臘河河口31公里為中國與緬甸界河。湄公河老撾境內幹流長777.4公里,老緬界河234公里,老泰界河976.3公里。柬埔寨境內長501.7公里,越南境內長229.8公里,從越南胡志明市南面流進南中國海。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居住着90多個少數民族,民居建築、民族風情、民族服飾、宗教習俗各不相同。從河源至河口,涵蓋了除沙漠以外的氣候環境的地表形態,包括冰川區的寒帶、寒温帶、温帶、暖温帶、亞熱帶、熱帶的乾冷、乾熱和濕熱多種氣候帶;穿越冰川、草甸、高原、高山峽谷、中低山寬谷、沖積平原等地理單元。自然景觀雄奇壯麗,民風民俗神奇迷人,是一條集探險旅遊、觀光旅遊、休閒旅遊、科學考察旅遊等多種旅遊於一體的黃金旅遊線。

江的導遊詞 篇19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遊桂林的導遊,感謝大家給了我這次鍛鍊的機會,我會盡自己的所有能力為你們講解的。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俗話説“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這一帶的山有個特點,就是在平坦的大地上和江邊,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森鬱,各不相連。

我們在桂林市的中心,這邊有一座危峯。它叫獨秀峯,奇峯突起,猶如一支擎天大柱,被稱為“南天一柱”

接下來,我帶領大家乘着木舟去觀賞桂林最美的一條江——灕江。大家能看出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嗎?對,灕江的水出奇的靜,靜得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有許多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游動;灕江的水還特別的綠,綠的簡直可以與無暇的翡翠相媲美。

大家請看,這個景點就是“象山水月”,它由象山和水月洞合成。這個象山又叫象鼻山,因為它酷似一隻正在江邊飲水的巨象。象鼻山那深入水中的長鼻,與其山體現成了圓圓的洞穴,名“水月洞”。洞面十分光滑。

這是駱駝山,關於它的美麗傳説下次告訴您吧,

好,今天我帶大家就遊覽到這,歡迎大家來桂林,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望大家多多指教,我們小次再見。拜拜!

江的導遊詞 篇20

我叫,是本船的導遊員,我的左邊是我們的船長,右邊是乘務長。我們在此,對各位遊客,表示熱烈的歡迎!

灕江是全國文明的示範景區,大家如果有什麼困難和要求,可以隨時向我們提出來,我們一定會認真處理。好了,我們的船就要開了,我在此預祝大家一路順風,一切如意。

灕江綠的像一塊巨大的碧玉,靜得像一面鏡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這美麗的灕江,去欣賞這美麗的景色。船上不能吸煙,小孩不能到船邊上去。

各位遊客,我們的船順江而下,不久就會看到黃牛巖景觀,這是中國第一批AAAA級景區。黃牛巖在灕江兩岸,磨盤山南,與碧崖隔江相峙,距離桂林約30公里。峽上多奇石,如碧蓮、獅虎、蝙蝠、黃牛羣,因得名。灕江清流至此,急轉90度大彎,水流分為二,拍擊了各州渚,滾滾南去,民謠謂:“九牛對三洲,河水兩連流;五馬攔江過,雙獅滾繡球。”

現在請大家看我左手邊,這就是“大拇指山”,傳説是如來佛祖的大拇指變成的,大家可以在此隨意拍照。我們的船再走一會兒,就到了名不虛傳的“猴子吃仙桃”山了。好了,現在你們都看到前方有一塊巨石了嗎?是不是像一隻小猴子,巨石旁邊還有一塊比較小的石頭,是不是像個桃子呀?這個猴子就是孫悟空,桃子就是王母娘娘的仙桃,所以這座山叫做“猴子吃仙桃山”。

灕江的景色也特別優美。春天,冰雪融化,山泉叮咚,夏天樹木茂盛,秋天瓜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現在我們到了駱駝山,大家看到我的右手邊,遠處的山峯像一排排駱駝,大家可以到船頂上拍照,小孩注意,小心別掉進水裏。

終點站到了,謝謝你們的合作。讓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一天。灕江隨時歡迎你們,再見!

江的導遊詞 篇21

灕江發源於興安縣貓兒山,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水程,灕江像蜿蜒的玉帶,纏繞在蒼翠的奇峯中,造化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景色最為優美的巖溶景區。乘舟泛遊灕江,可觀奇峯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漁翁閒吊、古樸的田園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麼詩情畫意。

灕江流經此處,方向陡轉,流分為二,將山前的江灘分為三個小洲,江水拍擊三個洲頭,洲上綠草如茵,蘆竹交錯,偶見牧童悠閒。江中有九塊石頭,傳説為九頭牛所化,故稱“九牛戲水”。

過黃牛峽後,在灕江西岸即見望夫山。山巔上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裝的人正向北而望;山腰處一石如揹着嬰兒凝望遠方的婦女。關於望夫山有多種傳説。

半邊渡離繡山約2公里處,江左岸有一駝形石山。這裏石壁險峻,峯巒如朵朵出水芙蓉,倒映於綠波碧水之中,正是“此地江山成一絕,削壁成河渡半邊。”

位於灕江東岸,距桂林市南29公里,古時為水路驛站。這裏羣峯屏立,中有一平塢。如果沿着西岸如屏似障的削崖繞塢而行,您會看見奇特的風景。

在灕江西岸的鴛鴦灘下,距桂林約46公里處。楊堤兩岸翠竹成林,連成十里的綠色翠屏,搖曳在青山、秀水、飛瀑、淺灘之間,給人以清幽、寧靜之感。

從楊堤村後的人仔山眺望楊堤,映入眼簾的更是一幅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洲上阡陌縱橫,莊稼如茵;山村竹樹葱蘢,炊煙裊裊;水上漁筏搖曳,鸕鶿鬥水;山澗牛羊歡叫,牧笛悠揚。如果遇到陰雨天氣,就能目睹灕江著名的“楊堤煙雨”景觀——就像中國山水畫,羣峯綠水之間,景物隱約迷離。

在灕江左岸林茵翠海中,可見青磚黛瓦村舍依江而立,叫浪石村。到此,就進入灕江景區的山水精華所在,兩岸奇峯羅列,水曲天窄,右岸有大黃山、文筆峯、筆架山、獅子山等,高低錯落;左岸有觀音山、白兔山、金雞嶺等,千姿百態。遊覽至此,但知船伴山行,不覺山回浪轉,前望水穿江峽,旁視峽襯帆影;或則雲遮霧繞,煙波渺渺,山川隱約,幻景天成。

九馬畫山在灕江東岸畫山村附近,距桂林約60公里處。它五峯連屬,臨江石壁上,青綠黃白,眾彩紛呈,濃淡相間,班駁有致,宛如一幅神駿圖,因有九馬畫山之名,簡稱畫山。九馬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或立或卧,或奔或躍,或飲江河,或嘶雲天,正是“馬圖呈九道,奇物在人間”。關於此景,清代詩人徐沄曾賦詩讚歎:自古山如畫,而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

黃布灘因灘底有一塊米黃色的大石板,似一匹“黃布”而得名。灕江山色美,美在倒影中。灕江倒影要數黃布灘最美麗、最醉人了。這裏水平如鏡,清澈澄碧,綠竹護堤,倩影婆娑,山巒、翠竹、藍天、白雲倒影在碧水之中,山水一體,水天一色。最能概括此景的是清朝詩人袁枚的名句: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

興坪古鎮,依山傍水,為灕江風景薈萃之地。四周山巒奇秀,景觀豐富;東有僧尼相會、獅子望天、羅漢曬肚諸景;北有壽星騎驢、駱駝過江等山;西有筆架山和美女峯;南面地勢開闊,螺螄山、鯉魚山和遠出羣峯相襯,高低錯落,疏密相間。

灕江在這裏迴旋曲流,幽深澄碧,把江兩岸的景色,皆潑墨於水面。疏林、新簧、紅帆、農舍則好像鑲嵌在山水畫中。景色之妙,難以彩繪筆錄。興坪的風光甚至搬上了中國貨幣“人民幣”--1999年版人民幣20元券背面的風光即取材於興坪段灕江風光,乘遊船遊覽灕江在興坪附近的左岸即可見。

江的導遊詞 篇22

尊敬的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王玉竹,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一起去錢塘江觀大潮。

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紹錢塘江的地理信息。錢塘江入海口的地方叫杭州灣,杭州灣外寬內窄,呈喇叭形,東面的灣口寬達一百多公里而西面的江面只有三公里,漲潮時,海潮從灣口湧入,向西面奔騰而來。受兩旁漸狹江岸的約束,江水越來越窄,湧潮後推前阻,江水越來越高,就形成了洶湧澎湃的壯觀景象。

每年農曆的八月十八是最佳觀潮日,現在是下午一點,我帶領大家來到觀潮最好的地方海寧市鹽官鎮。此時,大家可以聽到轟隆隆的響聲,是東邊水天相接時地方有一條白線,叫"一線潮"。你們看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牆,隨着白線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菜戰馬齊頭並進,聲音如同山崩地裂,霎時,潮頭繼續奔騰西去,許久錢塘江才恢復平靜。

遊客朋友們,此時,大潮已經西去,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天下奇觀"的震顫了吧!今天的行程到此結束,希望大家有空再來錢塘江觀潮。

江的導遊詞 篇23

鴨綠江大橋其實有兩座,相隔不足百米。第一座橋於1920xx年5月動工,1920xx年10月竣工,由當時的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始為鐵路橋,十二孔,長944.2米,寬11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樑,可旋轉90度,便於往來船隻航行。第二座橋始建於1937年4月,1943年啟用,距第一座橋上游不足百米。1950年11月——1951年2月,經美國飛機多次轟炸,第一座橋毀為廢橋,只剩下半截,朝鮮一側只留下光禿禿的幾個橋墩。

第二座橋也就是我們經常説的鴨綠江大橋還在使用中,是聯繫中朝兩國的紐帶。這座橋於一九三七年開工建設,一九四三年交付使用。大橋上行鐵路,下行公路。當時公路橋面鋪設木板,一九七七年換鋪水泥板後就再沒有修過。多年沒有大修過的鴨綠江大橋鋼樑已鏽蝕斑斑,路面破損多達三百餘處,有的橋面板移位、斷裂,致使大橋承重能力減弱。

鴨綠江大橋全長九百四十六點二米,其中中方橋長五百六十九點九米。新聞報道中説,這次大橋橋面大修工程投資二百多萬元人民幣,由瀋陽鐵路局投資,瀋陽鐵路局丹東工務段承建。工程每週四四時至週日二十三時閉關晝夜施工,其餘時間正常。這一工程將於今年十月下旬完工。這次修整後,大橋橋面的承重能力將由原來的十噸提升至二十噸。

江的導遊詞 篇24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歡迎大家乘船遊覽美麗的灕江。

灕江屬於珠江水系,發源地在桂林北面興安縣境內的貓兒山。

貓兒山是史稱五嶺之一的越城嶺主峯,海拔2238米,號稱中南最高峯,灕江由貓兒山下的涓涓細流彙集而成興安縣境內至今還保留着秦始皇時期修建的“靈渠”,它是中國第一條人工運河,史稱“興安靈渠”,它把灕江的水和湘江的水連接起來。

湘江在湖南境內,屬於長江水系。

大自然賦予了它特定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世上無水不東流”是因為地球西部地形高,東部地形低所造成的,但惟有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而去,灕江的水由北向南而下,所謂“湘漓分流”、“相離而去”,灕江故此得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另外灕江的“漓”字,在字典裏面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大概也是灕江名稱最佳的含義。

灕江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起過重大作用,靈渠開鑿之後,它溝通了嶺南與中原的聯繫,對秦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以及對桂林乃至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有深刻的影響。

竹江景區

(羣龍戲水)

在前面右側臨水的山壁,有幾根懸垂倒掛的鐘乳石柱,它們形態嵯峨,形神兼備,彷彿像幾條飲江的巨龍,它們的身子,隱藏在山壁內,只有龍頭向着水面。

第當春夏水漲,龍頭便會吐出雨露。

傳説這幾條龍是天帝派它們到灕江邊來採集桂花香精的。

很久以前這些山坡上長滿了桂花,那沖天的香氣直貫天宮,引得嫦娥也想偷偷下凡,天帝為之震怒,於是派來了這幾條神龍,要把這桂花的香氣全部吸盡帶回了天宮。

誰知道神龍到了這時原形被這裏的景色迷住了,它們不僅沒有帶走人間的桂花,反而引來了天庭的雨露,它們把雨露傾注在崖壁下的潭裏,從此這個潭就叫沉香潭。

沉香潭的水灌溉了灕江兩崖的四方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的桂花樹枝葉長得更加繁茂了,灕江八月兩岸到處都是桂花香,怪不得人們都把這片地方叫桂林呢!

草坪景區

(鑼鼓鴛鴦灘)

彎彎曲曲的灕江,有一個灣就有一個灘,有人數了一下,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個灘。

灘頭灘尾水比較淺,灕江從灘頭上流過,發出淙淙的響聲,這響聲彷彿是天宮中的仙樂,聽了叫人飄飄欲仙。

其實這哪裏是仙樂,這是灕江的音樂,請大家看,左岸邊有兩塊大石頭,一個像圓鼓,一個像金鑼,當地的村民們都叫它們鑼鼓石。

右岸邊兩座拔秀的小山柱,彷彿是一對鑼錘和鼓棍,大家仔細聽,彷彿還有一對鴛鴦在唱歌呢。

楊堤景區

(八仙遊江)

右前方,山到了這裏突兀而起,雲到了這裏虛無縹緲,給人以幻境的感覺。

這一帶山巒疊嶂,氣勢雄偉,前面一組8個山頭,很像我國古代神話傳説中的8個仙人,靠近江邊頭光光的是鐵枴李,旁邊的是曹國舅,下面戴帽子的是河仙姑,接下來的是張果老、韓湘子、呂洞賓、藍采和、鍾漢離,正好8個。

據説有一天,8位仙人各顯神通,飄洋過海,結伴而行,他們來到了灕江邊上,看到了美麗的灕江風光,這裏碧水青峯,田園似錦,於是他們決定留下來,這個景點取名叫“八仙遊江”。

興坪景區

(溯江鯉魚)

前邊有一個山峯又長又大,橫亙在灕江邊,整個山形很像鯉魚,魚頭朝右,魚尾朝左,魚嘴跟右邊的這座山峯相連,在高高的魚背上有一組小山峯構成了魚鰭,真是一條活靈活現的大鯉魚,那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條鯉魚,誰也沒有辦法稱它的重量。

那鰭魚又像一隻小哈巴狗,也就是我們通常説的獅子狗,它的頭部、眼睛、四肢都很清楚,真是可愛極了。

桂林山水有四大特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那麼灕江除此之外還有瀑布、流泉、險灘、竹林四絕。

有人説:灕江不僅僅有這睦,而且還有怪、迷、奇、絕四大特點,那就是古榕之怪,畫山之奇,冠巖之迷,半邊渡之絕。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陽塑景區

(“帶”字石刻)

碧蓮峯上碑文石刻很多,特別是山腰石壁上刻有清代光緒年間一個草書“帶”子更是令碧蓮生逃。

其字形結構意味深長,人稱一字詩,竟包含了“一帶山河,少年努力”八個字的韻味和筆意。

從欣賞這個“帶”字,最後我們應該總結灕江的精神就是一個“妙”字,灕江風景的自然美,妙不可言。

各位朋友,今天的灕江遊即將結束,歡迎您及您的朋友下次再來遊覽灕江。

江的導遊詞 篇25

各位遊客:

大家好!這次由我帶領你們遊覽錢塘江大潮。我姓蔣,大家就叫我蔣導吧!

現在我們已經站在海塘大堤上了,眼前就是錢塘江。大家聽見遠處得聲音了嗎?這就是浪潮的聲音。大家往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看,那條白線就是浪潮,它來了。看形狀象不象千萬匹白馬?噢!大家注意,一會兒它會有兩丈高!小心潑到你的衣服,現在風號浪吼,容易感冒。來了!

噢!第二股潮來了!快拍照!拍呀!

天!來了!往後退!別淋濕!天!沒事吧?叫你往後退呀!走!回去,換衣服。

大家注意!

標籤: 導遊詞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yrrz4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