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關帝廟導遊詞十篇

關帝廟導遊詞十篇

關帝廟導遊詞 篇1

各位團友:

關帝廟導遊詞十篇

早上好!歡迎來到素有“花果之城”的漳州,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們的司機師傅姓楊,他是一位很經驗的司機,他可以做到鑰匙一插馬達就響,車輪一動平安送到。今天我們將共同遊覽東山島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風動石風景區。請大家隨我下車,請記住車號為閩D12345。

啊!人來齊了。沿着這個石階而上,我給大家大概介紹一下東山的情況,東山島位於福建省最南端,是福建第二大島,也是一個島縣,與中國台灣僅一水之隔,距中國台灣高雄港143海里。今天我們將看到的風動石可是以“天下第一奇石”載入《世界地理之最》一書中的。剛才有位朋友問我,有沒有黃山的飛來石大?看了您就知道了。來,請大家跟隨着我,好,各位團友,現在眼前這個外觀有些像老鼠有些像兔子又像猴頭的這塊石頭,就是東山的標誌——風動石了,而現在大家看到這塊石頭雖沒有飛來石大,但別小看這塊石頭,他可很有骨氣,據説日本人曾用二艦軍艇企圖搶走風動石,可是這位老兄卻怎麼也不肯動,而我們自己人只要用小小的力氣推推,這位重200多噸的老兄,它就像很舒服似地搖一搖,動一動。各位,風動石可是東山的鎮島寶貝,大家可要和它合個影。各位團友,我們照好像,請隨我去看看另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勝古蹟——關帝廟。

關帝廟,又叫“武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關帝廟是一座聞名海內外的廟宇,具有明清古建築藝術價值。

好,各位,現在我們看到這座依山臨海,氣派魏然,就是關帝廟,現在請大家隨我直接步入中殿看看吧,在中殿的正中就是關帝神像了,兩邊是四員大將,廟內這“萬世人極”的匾額,是清咸豐皇帝的御筆。好,各位我們現在去看看另一匾額“追源謁祖”是中國台灣的信徒贈獻的。大家好像已恍然大悟了,對,中國台灣關帝廟信仰文化正源於此,至今中國台灣有951座的關帝廟,有許多就是東山的分廟。

東山也因此成為傳播中原文化和關帝文化的發祥地。每年中國台灣就有數萬信徒來此朝聖謁祖,而東山島人民更是崇敬。現經過歷代補充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關帝民俗文化。現在東山家家户户懸掛關帝畫像和楹聯,外甥結婚,舅舅必定要贈送一套關帝神像及楹聯,東山民眾歷來都有到關帝廟求籤的風俗,相傳,鄭成功在收復中國台灣之前到此廟來抽了一個上上籤,簽上寫道:韓信戰霸王,這支籤説明鄭成功征戰中國台灣就像韓信戰霸王一樣,會成功。鄭成功馬上把這件事告訴將領們,使大家備受鼓舞。將士對關帝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東山還有一種古老的民俗,——迎神,即抬着關帝神像遊街,我們在中殿看到前面一尊就是老百姓常請出來遊街的神像。這種方式當地認為可以造福民間,消災避邪,保佑民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平安如意。

關帝出遊儀式先擇日:每年農曆正月或二月,由民間父老推選一位有名望的長輩,身穿馬大褂,頭戴碗帽,到關帝廟向關帝虔誠地投茭問卜,定出出遊的日子,為是擇日,然後鳴鑼報街:派一人在出遊前三天,沿迎神的街,邊鳴鑼邊通知各家各户打掃衞生,以迎關帝,這叫報街。最後就是最榮重的出遊:出遊那天,由關帝信徒若干人,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遊神隊,遊神隊伍先由馬頭鑼開道,後隨兩對或多對“肅靜”“迥避”牌,橫彩“山西夫子”;後面就是鑼鼓班;八般武器如大刀、斧等兵器隊,其後是龍旗隊,其中周倉的黑色龍旗走前面,為保駕旗,接着黃龍旗、紅龍旗,旗為長方形,後面是化了粧的孩子手們捧花、水果等,長輩身穿着大褂,手捧銅爐,一對紅燈在神轎前面,神轎先周倉,後神轎裏有關帝神像,後面就善男信女們手握香炷。出遊隊伍到哪裏,哪裏的老百姓就擺香案,跪拜迎接,焚香放鞭炮,迎神隊伍十分熱鬧,人山人海,樂聲悠悠。這是一種規模盛大的民俗活動。

大家聽了是不是想看看,那麼我們好客的東山人民歡迎你們有機會再來領略。好,各位團友,今天的遊覽就到此,現在給大家30分鐘時間參觀,11:00我們在關帝廟前集合。謝謝!

關帝廟導遊詞 篇2

位於玫瑰聖母堂附近,建於1750年,廟宇規模較小,內供奉關帝,其塑像雕刻精巧。

關帝廟大殿為金代原構,面寬三間,進深四間,歇山頂琉璃脊飾。前檐明間特寬,平柱約與後檐次間中線相對,柱頭欄額肥大,次間欄額伸至明間砍成雀替,猶如門楣形制。有正殿、前後殿、東西配殿及山門,均為傳統的磚木結構建築,正殿高10米,三鋪頂,正脊飾有二龍戲珠,山牆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裝飾華麗。

關帝廟導遊詞 篇3

各位尊敬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運城市運城古稱河東,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晉、陝、豫三省交界處的黃河金三角中心地帶,屬於晉南地區。

運城是"華夏之根"、"誠信之邦",史稱"鹽務專城"、"鹽運之城",素有"五千年文明看運城"的説法。

全市名勝古蹟星羅棋佈,文物旅遊景點達1600餘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四大明樓之一永濟鸛雀樓、藝術宮殿芮城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中華祭祀聖地萬榮后土祠、中國死海運城鹽湖,以及鹽湖舜帝陵、黃河大鐵牛等等。最主要有馳名中外的武廟之祖解州關帝廟

西解州城外的關帝廟。關帝廟是奉祀三國時期武將關羽的寺廟,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我國乃至海外關帝廟中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廟宇,也是國內現存最好、最完整的關廟建築羣之一。關帝廟南倚中條山,北瀕鹽池水,綠樹成蔭,景色秀麗,具湖光山色之勝,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讀《三國演義》,看《三國》戲和電視劇,都知曉關羽的盛名,可謂家喻户曉。關羽終年59歲,字雲長。傳説關羽本來不姓關,因殺了欺侮良家民女的縣尹被迫捕,逃至撞關,過關隘被關吏查詢時。他隨口指關為姓,從此以關姓闖至河北涿縣。以後,與劉備、張飛結為手足兄弟。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兵敗投袁紹,關羽被曹操俘虜,曹操賞識他英勇善戰,拜他為偏將軍。關羽斬顏良、文丑,封漢壽亭侯。隨後,關羽再次投奔劉備,著名的赤壁大戰,劉備和孫權聯合擊敗曹操,關羽受命鎮守要塞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4年),關羽率軍攻樊城,水淹七軍,活捉曹操大將於禁,斬名將龐德,威震華夏。不料孫權乘機派兵從背後偷襲,關羽敗走麥城被殺。關羽戰功顯赫,名聲躍居歷代名將之上,後被迫封為“壯繆(miu)侯”。民間百姓追慕關羽忠孝義勇,逐漸奉若神明。歷代統治者利用關羽對君主忠貞不二的品格,大肆宣染和教化,逐漸封王、封帝。明清時代,關羽有“武王”、“武聖人”之尊,與“文王”、“文聖人”孔子並肩而立。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山西省會、歷史名城——太原。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別稱幷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曆史,2500多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這裏曾經是唐堯故地、戰國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京”、九邊重鎮、晉商故里。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為他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澱。作為文明薈萃之地,這裏有大唐的氣度,晉地的風流。燦爛的名勝古蹟讓這座城市魅力無限。

太原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西、北、東三面環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全市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黃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過,把市區劈為兩半。東漢著作家應邵曰:“地在兩谷之間,故曰幷州”。所以太原簡稱“並”, 唐代詩人杜甫也曾稱譽“焉得幷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太原現仍有幷州路,幷州飯店等。順便告訴大家,太原的街道極為規範,凡南北走向皆稱路,凡東西走向均叫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斷無迷失方向之憂。

太原古稱晉陽,奠基於春秋末期。大約在公元前497年,晉國卿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和尹擇在晉水之北築城,取名晉陽,其位置約在今天太原市晉源區。所以,20xx年太原迎來了她建城2500週年的輝煌慶典。隨後,趙氏家族以晉陽為據點積蓄勢力,奠定霸業,最後建立了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

太原也是龍興之地,建立北齊政權的高洋父子發跡於太原,稱太原為“別都”;隋場帝楊廣在即位前被封晉王,視太原為“發樣之地”;興唐的李淵父子也是從太原開基立業的,唐高祖李淵曾長期任隋朝的山西河東撫尉使、太原留守等職,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時期也是在太原度過,被人稱為“太原公子”,李淵建立唐朝,稱太原為“北都”,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盛讚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今天旅居海外的華人,都以唐人後裔為榮,甚至把大片華人聚集地命名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發祥地就在我們山西太原;五代時,太原先是後唐的“西京”,隨後相繼為後晉、後漢、北漢的“國都”。太原可以説是藏龍卧虎之地,故又有“龍城”之稱。

這些一個個所謂的“真龍天子”之所以能從太原起家奪取天下,實際上因為太原三面環山,易守難攻,並且是華夏民族與草原民族交往和衝突的中心地帶。歷史上這裏就有“亂世出英才”、“幷州自古多英豪”等説法。

關帝廟導遊詞 篇4

大家好,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運城市運城古稱河東,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位於晉、陝、豫三省交界處的黃河金三角中心地帶,屬於晉南地區。

運城是"華夏之根"、"誠信之邦",史稱"鹽務專城"、"鹽運之城",素有"五千年文明看運城"的説法。

全市名勝古蹟星羅棋佈,文物旅遊景點達1600餘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四大明樓之一永濟鸛雀樓、藝術宮殿芮城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永濟普救寺、中華祭祀聖地萬榮后土祠、中國死海運城鹽湖,以及鹽湖舜帝陵、黃河大鐵牛等等。最主要有馳名中外的武廟之祖解州關帝廟,西解州城外的關帝廟。關帝廟是奉祀三國時期武將關羽的寺廟,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我國乃至海外關帝廟中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廟宇,也是國內現存最好、最完整的關廟建築羣之一。關帝廟南倚中條山,北瀕鹽池水,綠樹成蔭,景色秀麗,具湖光山色之勝,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讀《三國演義》,看《三國》戲和電視劇,都知曉關羽的盛名,可謂家喻户曉。關羽終年59歲,字雲長。傳説關羽本來不姓關,因殺了欺侮良家民女的縣尹被迫捕,逃至撞關,過關隘被關吏查詢時。他隨口指關為姓,從此以關姓闖至河北涿縣。以後,與劉備、張飛結為手足兄弟。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兵敗投袁紹,關羽被曹操俘虜,曹操賞識他英勇善戰,拜他為偏將軍。關羽斬顏良、文丑,封漢壽亭侯。隨後,關羽再次投奔劉備,著名的赤壁大戰,劉備和孫權聯合擊敗曹操,關羽受命鎮守要塞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4年),關羽率軍攻樊城,水淹七軍,活捉曹操大將於禁,斬名將龐德,威震華夏。不料孫權乘機派兵從背後偷襲,關羽敗走麥城被殺。關羽戰功顯赫,名聲躍居歷代名將之上,後被迫封為“壯繆(miu)侯”。民間百姓追慕關羽忠孝義勇,逐漸奉若神明。歷代統治者利用關羽對君主忠貞不二的品格,大肆宣染和教化,逐漸封王、封帝。明清時代,關羽有“武王”、“武聖人”之尊,與“文王”、“文聖人”孔子並肩而立。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山西省會、歷史名城——太原。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別稱幷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曆史,2500多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這裏曾經是唐堯故地、戰國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京”、九邊重鎮、晉商故里。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為他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澱。作為文明薈萃之地,這裏有大唐的氣度,晉地的風流。燦爛的名勝古蹟讓這座城市魅力無限。

太原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西、北、東三面環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全市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黃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過,把市區劈為兩半。東漢著作家應邵曰:“地在兩谷之間,故曰幷州”。所以太原簡稱“並”,唐代詩人杜甫也曾稱譽“焉得幷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太原現仍有幷州路,幷州飯店等。順便告訴大家,太原的街道極為規範,凡南北走向皆稱路,凡東西走向均叫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斷無迷失方向之憂。

太原古稱晉陽,奠基於春秋末期。大約在公元前497年,晉國卿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和尹擇在晉水之北築城,取名晉陽,其位置約在今天太原市晉源區。所以,20__年太原迎來了她建城2500週年的輝煌慶典。隨後,趙氏家族以晉陽為據點積蓄勢力,奠定霸業,最後建立了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

太原也是龍興之地,建立北齊政權的高洋父子發跡於太原,稱太原為“別都”;隋場帝楊廣在即位前被封晉王,視太原為“發樣之地”;興唐的李淵父子也是從太原開基立業的,唐高祖李淵曾長期任隋朝的山西河東撫尉使、太原留守等職,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時期也是在太原度過,被人稱為“太原公子”,李淵建立唐朝,稱太原為“北都”,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盛讚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今天旅居海外的`華人,都以唐人後裔為榮,甚至把大片華人聚集地命名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發祥地就在我們山西太原;五代時,太原先是後唐的“西京”,隨後相繼為後晉、後漢、北漢的“國都”。太原可以説是藏龍卧虎之地,故又有“龍城”之稱。

這些一個個所謂的“真龍天子”之所以能從太原起家奪取天下,實際上因為太原三面環山,易守難攻,並且是華夏民族與草原民族交往和衝突的中心地帶。歷史上這裏就有“亂世出英才”、“幷州自古多英豪”等説法。

關帝廟導遊詞 篇5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您參觀關帝廟。

運池帝廟是我國最大的武廟,全國有三處紀念關羽最著名的地方,一處是洛陽的關林,一處是湖北當陽的關陵,關老爺是解州常平村人,所以全國最大的關帝廟就是現在大家所在的--解州關帝廟。

關帝廟的第一道門叫“端門”,端門前的這塊四龍壁是我國目前僅存的。大同、北京都有九龍壁,這裏建四龍壁是因為關羽生前是人,死後才被封為帝王,所以這裏建四龍壁,説明關羽和一般的真龍天子的不同。四龍壁燒製於明宣德年間,至今已有560多年了,龍壁從上到下是天地海三界,説明天地人和,吉祥如意的徵兆。四龍壁上人物的頭都沒有了,期間有人來這裏盜走頭像,買到美國,現在還在美國的博物館展出。

請大家抬頭看一下端門上方的題字,中間是”扶漢人物”,兩邊為”精忠貫日”和”大義參天”.都是對關老爺恰當的評價.

大家請看這個由三支鐵柱組成的“門當”,它也叫“擋眾”,以前來朝拜關老爺在這裏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再大的官也得步行進廟,擋眾就是起這個作用的。這兩尊鐵獅子鑄於距今380多年前的明萬曆年間,也是起着威狀氣勢的(當地小姐講是“功德碑”的)作用。

這個門叫雉門,平常不開,文武百官朝關老爺是走旁邊的文經門和武偉門。關帝廟是一處宮殿式的建築,古人修城牆,以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雉門只有皇帝才可以經過,因為關老爺也被封為帝王,所以關帝廟是按照皇宮的形制修的。在修建過程中又吸取了很多民間的風格。大家請隨我走進雉門,雉門後面是較大的台子,在台階兩側預先留好的石槽中搭上木版,這裏就變成了一座樂樓,大家請看台上的匾額“全部春秋”、“演古”“證今”不正是戲台上將要上演的嗎?

午門本來也是隻有皇宮中才可以有的,大家都很熟悉“午門斬首”,而這個權利卻只有皇帝才能實行,關羽死後極盡尊榮,宋稱王,明封帝,清尊聖。所以關帝廟才有了這座規模宏大的午門。午門內有周倉和廖化的畫像,周倉是為關羽扛刀的步將,著名的飛毛腿,關老爺的赤兔馬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周倉能緊緊相隨。廖化是蜀國後期的大將,所謂的“蜀國無先鋒,廖化為大將”,在這裏,廖化和周倉一起做關帝廟的門神。午門兩邊有青龍、白虎,道教的護法神也在這裏守衞着關老爺的安全。午門四壁有許多壁畫,畫關老爺的生平,從桃園結義到水淹七軍,關帝廟忌諱“走麥城”,所以壁畫中也沒有這個內容。午門內有眾多的匾額,其中以柯橫行書的“乾坤正氣”為佳。

關帝廟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朋友:

歡迎大家來到關帝廟!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關帝廟。

關帝廟位於玫瑰聖母堂附近,建於1750年,廟宇規模較小,內供奉關帝,其塑像雕刻精巧。

關帝廟大殿為金代原構,面寬三間,進深四間,歇山頂琉璃脊飾。前檐明間特寬,平柱約與後檐次間中線相對,柱頭欄額肥大,次間欄額伸至明間砍成雀替,猶如門楣形制。有正殿、前後殿、東西配殿及山門,均為傳統的磚木結構建築,正殿高10米,三鋪頂,正脊飾有二龍戲珠,山牆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裝飾華麗。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希望這次參觀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預祝大家能玩的開心,謝謝。

關帝廟導遊詞 篇7

中國的關帝廟很多,但以解州關帝廟為最大。因為關公是解州鎮常平村人,所以這座廟宇又被稱為“武廟之祖”。它與山東曲阜孔子家鄉的“孔廟”,一文一武,遙相呼應,構成傳統文化文武崇拜的兩脈之源。

解州關帝廟,南臨巍峨秀麗之中條山,東依萬頃碧波之銀湖(鹽池),它創建於隋代初年,宋代進行過擴建,明代毀於地震,清代乾隆年間重修。是我過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建築技藝最精湛的關帝廟。廟院南北長700餘米,東西寬200餘米,佔地面積14萬平方米,各種房屋200餘間,規模巨大,氣勢恢弘,頗具王宮氣派。廟宇佈局分南北兩大部分,南為結義園,北為正廟。正廟又分前後兩院,前為廟堂,後為寢宮,構成傳統的“前朝後寢”格局。

端門是個純磚結構的建築,位於全廟中軸線的最南端,其造型古樸厚重,中門較高,左右略低。中門上書“扶漢人物”,表明關羽是匡扶漢室的英雄人物;右門上書“精忠貫日”;左門上書“大義參天”,巧妙地將關羽立身處世的“忠”,“義”二字,融入聯語之中。

端門對面的這一琉璃影壁,圖案是清朝宣統年間燒製的,畫面自上而下分為天,地,海三界,主體是四條蟠龍遨遊飛動,襯以鳳凰,麒麟,玉兔等祥禽瑞獸,流光溢彩,華貴典雅。我國龍壁一般有九條蟠龍,而關帝廟只有四條,這是因為關羽是死後才被封帝的,“四”與“死”諧音,暗喻關羽不同於一般的真命天子。

門前交叉斜豎着的這三根鐵柱,俗稱“門檔”,也叫“擋眾”。它提醒人們,到此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以顯示聖廟的威嚴。

關帝廟導遊詞 篇8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現在我們到了運城市西解州城外的關帝廟。關帝廟是奉祀三國時期武將關羽的寺廟,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我國乃至海外關帝廟中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廟宇,也是國內現存最好、最完整的關廟建築羣之一。關帝廟南倚中條山,北瀕鹽池水,綠樹成蔭,景色秀麗,具湖光山色之勝,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讀《三國演義》,看《三國》戲和電視劇,都知曉關羽的盛名,可謂家喻户曉。關羽(公元160卜—220__年),終年59歲,字雲長。傳説關羽本來不姓關,因殺了欺侮良家民女的縣尹被迫捕,逃至撞關,過關隘被關吏查詢時。他隨口指關為姓,從此以關姓闖至河北涿縣。以後,與劉備、張飛結為手足兄弟。建安五年(公元220__年)劉備兵敗投袁紹,關羽被曹操俘虜,曹操賞識他英勇善戰,拜他為偏將軍。關羽斬顏良、文丑,封漢壽亭侯。隨後,關羽再次投奔劉備,著名的赤壁大戰,劉備和孫權聯合擊敗曹操,關羽受命鎮守要塞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__年),關羽率軍攻樊城,水淹七軍,活捉曹操大將於禁,斬名將龐德,威震華夏。不料孫權乘機派兵從背後偷襲,關羽敗走麥城被殺。關羽戰功顯赫,名聲躍居歷代名將之上,後被迫封為“壯繆侯”。民間百姓追慕關羽忠孝義勇,逐漸奉若神明。歷代統治者利用關羽對君主忠貞不二的品格,大肆宣染和教化,逐漸封王、封帝。明清時代,關羽有“武王”、“武聖人”之尊,與“文王”、“文聖人”孔子並肩而立。

我們面前這座氣勢宏偉的建築就是關帝廟,首先由我介紹一下廟宇的歷史和佈局。據文獻記載,解州關帝廟創建於隋初(公元589年),宋代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20__年)擴建。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毀於地震,再建後又於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20__年)毀於大火,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又予重修,歷經數十年修繕,始恢復舊貌。現在的廟院南北長700餘米,東西寬200餘米,總面積14萬平方米,各種房屋200餘間,規模巨大,建築精美,氣勢恢弘,為中國武廟之最,頗具王宮氣派。整個廟宇的佈局分南北兩大部分,南為結義園,北為正廟。正廟又分前後兩院,前為廟堂,後為寢宮,形成了我國傳統的“前朝後寢”的格局。

各位女士、先生,我們現在站在關帝廟東側的大門,從這裏直入的是北部的正廟部分,進人之前讓我們參觀一下南側的結義園。當年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桃園結義,現在結義園的景緻是依照當時的場景進行設計建造,由木牌坊、君子亭、三義閣、假山、蓮池等建築組成。每逢春暖花開之際,四周桃花含苞欲放,陣陣花香襲人,頗富桃園結義詣趣。

現在我們出結義園,進入主廟。大家腳下的這條路是主廟的中軸線,在這條主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排列着端門、雉門、午門、御書樓、祟寧殿,兩側配以木坊、石坊、鐘鼓樓、祟聖祠、胡公祠、追風伯祠、碑亭、鍾亭和東西長廊等。正廟坐北朝南,建築佈局沿襲着中國古代建築中軸式對稱的傳統風格。院落內建築排列有序,左右對稱,高聳的建築,參天的古坊,頗具皇宮格局。

端門,又稱山門,是進入主廟的第一道門,門楣正中,鐫刻着“關帝廟”三個大字。門前空地上,立有三根交叉的鐵柱,名為“檔眾”。古代凡來朝謁關帝的官員,文官在此落轎,武官在此下馬。端門對面建琉璃影壁一座,上嵌蟠龍、人物、鞍馬等圖案,富麗華貴,莊重大方。

我們由端門而人,面前是專供帝王進出的雉門。文官和武官則要由文經門和武緯門出入。東西兩側分列崇聖祠、胡公詞。這樣可以見到一字排開為三門兩祠。大家是由東邊的鐘樓下進入廟內的,西邊的鼓樓與鐘樓遙相對應,酷似兩尊守護主廟的武士。

跨進雉門,大家可以回頭留意建在高大台基上的門庭,台階向內收縮,兩側各砌八字形琉璃影壁一道,大家可以猜猜這在古代有什麼用場?“先生,你猜對了,這是一座可搭可拆的活動戲台。”每逢廟會演戲時,便將大門關閉,架上木板,變後部為前台。大家可以遐想當年演“關公戲”的盛況,如今門庭隔扇上,仍鐫刻“全部春秋”及“演古”、“證今”等字樣。

過了雉門看見一座宏敞的廳式建築,便是午門,雖然稱“門”,實為過道。四周環有雕刻精美的石欄板,兩端鑲嵌五彩琉璃的松鶴和小鹿。步人午門,石欄的匠額,楹聯引人注目。這幅長聯是民國時解縣縣長郭象蒙所書,上聯是“國賊數操,誰曰不然,顧權無以異也。張撻伐,建綱常,天地低昂鬼神泣”;下聯是“聖鄉説魯,復乎尚矣,惟解亦相侔焉。仰威靈,明把事,山川磅礴廟堂巍”。聯中罵操、貶權、頌羽一氣呵成,又盛讚關廟之盛況,可以説是聯中神品。門廳內東西兩側和中壁有彩繪關羽生平的畫像,為河東民間藝人所繪,表露出百姓對關羽的敬仰之情。

沿着冬青簇擁的大道,穿過雕造華美的“山海鍾靈”木坊,便是御書樓。我們置身樓下仰望,可見建築造型精巧別緻,八角藻井疊架而上,直至頂層,這是座二層三檐歇山頂建築,又稱“八卦樓”。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為紀念康熙皇帝御書“義炳乾坤”牌匾而改稱御書樓。樓下掛有一長方草書“絕綸逸羣”橫匾,是清朝解州知府言如泅所書。

我們面前的這座高聳的建築,是正廟的主體建築——祟寧殿。大家聽我敍述一下祟寧殿的建造過程。北宋崇寧三年(公元1120__年),徽宗利用關羽忠貞君主的特點,對其進行大肆渲染和教化,並追封關羽為“祟寧真君”,建造此殿。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20__年)又予重修。大殿為重搪歇山頂的建築結構,面闊7間,進深6間,是專為關帝處理政事而設置。我們站在殿台上,立刻會感受到基址高聳,月台寬敞,頗具帝王宮殿氣派。在石欄環廊下,醒目地立有歷根石質大柱,柱上游龍昂首奮爪飛舞在繚繞的樣雲之中,雕刻技法和造型均屬上乘之作。大殿的門楣上方及前檐下,懸掛着十餘方題匾,“萬世人極”是清代咸豐皇帝的御書,“神勇”由乾隆皇帝欽定。殿內木雕神龕之中,供奉着頭戴冕旒冠,身着龍袍、腰繫玉帶的關羽帝王裝塑像,神情剛毅,端莊肅穆。大殿頂部的正脊上八仙峙立,兩隻雄健的蹈龍鴟吻矗立於歇山之上,使人感受到殿宇的宏麗壯觀,具有“甲於天下”的美稱。大殿月台兩側有石雕華表和鐵旗杆,關羽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屬明代所鑄,據説重達300斤(150公斤)。

女士們、先生們,遊覽完正廟,我們將參觀寢宮,習稱後院。這裏原有關夫人殿和其子關平、關興殿,惜現已塌毀,如今翠柏、勁竹滿園,已闢作花園。花徑之前,正面為“氣肅千秋”木坊,兩翼是刀樓和印樓。穿過花園便是矗立在參天古柏之中的春秋樓。

請看,我們面前是廟內最高的建築物——春秋樓,整個建築面闊7間,進深6間,兩層三檐,九脊歇山頂,高約30餘米。它上下兩層均有迴廊,四周勾欄相連。值得一提的是二層上用木柱吊掛而懸空的四周迴廊,奇巧別緻的結構給人以空中樓閣之感,這種建築手法是我國建築史上難得的一例珍品佳作。下面我給大家講述一下春秋樓的歷史和命名。春秋樓建於明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__年),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建,因樓內塑關羽讀《春秋》像,且二層暖閣板壁上嵌有木版鐫刻的全部《春秋》,故名“春秋樓”。《春秋》亦名《麟經》,因此春秋樓又稱“麟經閣”。現在,讓我們進樓內參觀,樓內分二層設供奉關羽的神龕,底層塑關羽帝王裝金身坐像,威武端莊。樓內東西兩側各有樓梯36級,四周安裝木製隔扇108個,疏密相間,圖案古樸,工藝精巧。沿木梯拾級而上,可見二樓正中的木製暖閣內,塑有關羽夜讀《春秋》的微服像。大家看,燭光閃閃映照着關羽的赤褐色臉龐,他側身而坐,左手扶案,右手捋髯,目注《春秋》,若有所思,傳説中關羽面部七痣清晰可見。塑像兩旁的對聯道出了關羽的大將風度,上聯“青燈觀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下聯“赤面表赤心,滿腔存漢鼎三分”。參觀了樓內的陳設,漫步林蔭道旁,讓我們回首再望春秋樓的風貌,整座樓拔地而起,雄偉壯觀,氣勢磅礴。樓頂五彩琉璃,與陽光映照生輝奪目。正如樓上的楹聯一樣,充分顯示了春秋樓的雄偉氣魄。讓我們一起朗讀對聯結束我們的關帝廟旅遊,“北斗在當頭簾箔開時應掛斗,南山來對面春秋閲罷且看山”。

各位女士、先生,關帝廟內景緻參觀結束了,讓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頗具民俗氣息的解州古廟會。大約隋唐時期,鄉人仰慕關羽的功德,集資興建關帝廟,並在此舉行祭祀活動。隨着時間的流逝,朗中官員和百姓前來朝拜關帝,各地商販也趕來做生意,客棧、酒店應運而生,形成解州古廟會。到清乾隆年間,廟會規模不斷擴大。如今,廟會每年舉行兩次,每逢農曆四月初八和九月初九,關帝廟前商販雲集,藝人獻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盛況空前。關帝廟會成為具有影響的祭祀大會,正引來眾多尋訪關帝祖的海內外遊客。

千百年來,關公形象已成為代表着中華民族美德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上自皇帝,下到農家,關公由“萬世人傑”上升到“神中之神”,所有的人都希望從關公那裏得到自己的寄託。最後,希望各位女士、先生得到美好的寄託,謝謝大家的合作。

關帝廟導遊詞 篇9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親愛的遊客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景色迷人、氣候宜人、美食誘人、古文化醉人的歷史名城—解州。説起這美食誘人呀,我就忍不住想跟大家説一説這解州的四大名吃——其一是羊肉泡饃、其二是黍面油糕、第三是炒麪油茶、第四是豬油葱花炒麪,而這四大名吃中,又以羊肉泡饃最為著名。解州羊肉泡饃選料上乘,作料齊全,工藝獨特精細,湯汁新鮮,味美可口,因而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稱讚。有詩云:“原湯優汁味鮮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

聽到這,相信大家早已是垂延欲滴,肚子咕咕直叫了吧!所以説,來到解州,您只有再嘗過解州的羊肉泡饃之後,才算是不虛此行,滿載而歸呀!談笑間,不知不覺,素有“中華武廟之冠”美譽的解州關帝廟已經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中國的關帝廟很多,但以解州關帝廟為最大。因為關公是解州常平村人,所以這座廟宇又被稱為“武廟之祖”。它與山東曲阜孔子家鄉的“孔廟”一文一武,遙相呼應,構成中國傳統文化中文武崇拜的兩脈之源。

解州關帝廟創建於589年即隋開皇九年。擴建於宋,明毀於地震,重修於清乾隆年間,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建築技藝最為精湛的關帝廟。廟院南北長700餘米,東西寬200餘米,佔地14萬平方米,殿堂樓閣有200餘間。規模巨大,氣勢恢宏,與關羽的影響和名望相稱。廟宇佈局分南北兩部分,南為結義園,北為正廟。正廟又分為前後兩院,前為廟堂,後為寢宮,構成傳統的“前朝後寢”格局。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純磚結構的建築是全廟中軸線的最南端,也是入宮的第一道門,它叫端門,又稱“山門”。其造型古樸厚重,中門較高,左右較低,中門上書“扶漢人物”,標明關羽是匡扶漢室的英雄人物,右門上書“精忠貫日”,左門上書“大義參天”。巧妙的將關羽立身處世的“忠義”二字,融於聯語之中。

端門對面的琉璃影壁上的圖案是明朝宣德年間燒製,歷經600餘年的風雨滄桑,色彩依然絢麗,畫面自上而下分為天、地、海三界,主體是四條蟠龍遨遊飛動,襯以鳳凰、麒麟、玉兔等祥禽瑞獸,流光溢彩,華貴典雅。關帝廟中的蟠龍只有四條,據説這是因為關羽死後才被封帝的,“四”與“死”諧音,暗喻關羽不同於一般的真龍天子。

門前交叉斜豎的三根鐵柱俗稱“門擋”也叫“擋眾”,它提醒人們到此,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以示對關羽的崇敬,也顯示聖廟的威嚴。

進入端門後看到的這道門叫雉門,俗稱大門,過去常供帝王出入,雉門兩側對稱的有“文經門”和“武緯門”。舊時為大臣上朝之用,現在大家不用擔心等級制度,可由雉門直接進入,享受帝王的待遇了。

文經門以東為部將祠和崇聖祠,部將祠是為了紀念關羽的三名部將:周倉,王甫,趙累而建,崇聖祠供奉着關羽的三代先人。

武緯門以西是追風伯祠和胡公祠。追風伯祠是紀念關羽的赤兔馬,而胡公祠則傳説為紀念關羽的岳丈。雉門不但有門的作用,還是過去的戲台。過去這裏演三國戲為主,可謂“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過了雉門前面就是午門。這是關羽封帝后才增建的。登上午門,您可以看到正面牆上的兩個人物壁畫。右為周倉,左為廖化,他們都是關羽忠實的部下。

關羽一生喜讀《春秋》本是儒教人物,被稱為武聖。在他封帝后,佛教稱他為“伽藍神”。

道教封他為“關聖帝君”。這裏可以看出,儒道佛三教在關羽身上的融合。

這座壯觀精美的建築物叫“御書樓”,原名“八卦樓”。從樓裏向上看,就能看到樓板中留有八角孔。孔中八角形藻井疊架而上,到最頂端為一木構結構的八卦圖案,因此取名叫八卦樓。八卦圖為道教標誌之一,這也印證了關帝廟當時為道教聖地。過了御書樓,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殿宇就是供奉關羽的主殿崇寧殿了。殿前的月台也叫祭台,是祭祀大禮的地方。台中的石供桌,桌面為青銅所鑄。上面那條一指寬的槽縫,傳説是當年五月十三關公顯聖在此磨青龍偃月刀,正逢下雨。關公試刀鋒時,輕砍一刀而留的痕跡。傳説當然不足為信,但此後每年這幾天都下雨。民間把農曆五月十三稱“關老爺磨刀日”。這個供桌就叫磨刀石了。

崇寧殿四周有26個巨大石柱環繞着殿宇,大殿檐下的“神勇”巨匾是乾隆皇帝欽定的。“義炳乾坤”匾為康熙御筆。

端坐於神龕中的關帝塑像身着龍袍,頭戴帝冠,腰繫玉帶,手中拿笏。表明關羽生前為臣,死後封帝,集臣子帝王於一身的特殊身份。

穿過後宮,我們看到的這座三檐兩層式的高大建築就叫春秋樓,也叫麟經閣。關羽生前喜讀《春秋》。而“麟經”是《春秋》別名。春秋樓高近30米,是全廟最高建築。令人歎為觀止的是二樓的吊柱懸樑結構,給人一種空中樓閣的感覺。這種將承受力巧妙分解的智慧,在我國古建築史上歷史悠久,國內目前現存建築實物僅此一例。二樓四周共有隔扇門108個,象徵清代所轄108縣,樓兩側各有樓梯36級,代表當時36州府。

樓內神龕內,塑的是關帝戎裝全身像,二樓正中木製暖閣內,塑得是關公側身讀《春秋》的微服像。其神態彷彿真人一般。塑像兩旁有幅對聯,上聯是“青燈觀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下聯為“赤面表赤心,滿腔存漢鼎三分”道出了關羽的大將風度和儒雅氣度。

遊客朋友們,關帝廟的遊覽到此就要結束了,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歡迎你們常來關帝廟,到時我願在為你們做嚮導。最後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千萬不要忘記去吃羊肉泡饃哦!

謝謝大家!

關帝廟導遊詞 篇10

現在我們到了運城市西解州城外的關帝廟。關帝廟是奉祀三國時期武將關羽的寺廟,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我國乃至海外關帝廟中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廟宇,也是國內現存最好、最完整的關廟建築羣之一。關帝廟南倚中條山,北瀕鹽池水,綠樹成蔭,景色秀麗,具湖光山色之勝,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讀《三國演義》,看《三國》戲和電視劇,都知曉關羽的盛名,可謂家喻户曉。關羽(公元160卜—220__年),終年59歲,字雲長。傳説關羽本來不姓關,因殺了欺侮良家民女的縣尹被迫捕,逃至撞關,過關隘被關吏查詢時。他隨口指關為姓,從此以關姓闖至河北涿縣。以後,與劉備、張飛結為手足兄弟。建安五年(公元220__年)劉備兵敗投袁紹,關羽被曹操俘虜,曹操賞識他英勇善戰,拜他為偏將軍。關羽斬顏良、文丑,封漢壽亭侯。隨後,關羽再次投奔劉備,著名的赤壁大戰,劉備和孫權聯合擊敗曹操,關羽受命鎮守要塞荊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__年),關羽率軍攻樊城,水淹七軍,活捉曹操大將於禁,斬名將龐德,威震華夏。不料孫權乘機派兵從背後偷襲,關羽敗走麥城被殺。關羽戰功顯赫,名聲躍居歷代名將之上,後被迫封為“壯繆侯”。民間百姓追慕關羽忠孝義勇,逐漸奉若神明。歷代統治者利用關羽對君主忠貞不二的品格,大肆宣染和教化,逐漸封王、封帝。明清時代,關羽有“武王”、“武聖人”之尊,與“文王”、“文聖人”孔子並肩而立。

我們面前這座氣勢宏偉的建築就是關帝廟,首先由我介紹一下廟宇的歷史和佈局。據文獻記載,解州關帝廟創建於隋初(公元589年),宋代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20__年)擴建。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毀於地震,再建後又於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20__年)毀於大火,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又予重修,歷經數十年修繕,始恢復舊貌。現在的廟院南北長700餘米,東西寬200餘米,總面積14萬平方米,各種房屋200餘間,規模巨大,建築精美,氣勢恢弘,為中國武廟之最,頗具王宮氣派。整個廟宇的佈局分南北兩大部分,南為結義園,北為正廟。正廟又分前後兩院,前為廟堂,後為寢宮,形成了我國傳統的“前朝後寢”的格局。

各位女士、先生,我們現在站在關帝廟東側的大門,從這裏直入的是北部的正廟部分,進人之前讓我們參觀一下南側的結義園。當年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桃園結義,現在結義園的景緻是依照當時的場景進行設計建造,由木牌坊、君子亭、三義閣、假山、蓮池等建築組成。每逢春暖花開之際,四周桃花含苞欲放,陣陣花香襲人,頗富桃園結義詣趣。

現在我們出結義園,進入主廟。大家腳下的這條路是主廟的中軸線,在這條主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排列着端門、雉門、午門、御書樓、祟寧殿,兩側配以木坊、石坊、鐘鼓樓、祟聖祠、胡公祠、追風伯祠、碑亭、鍾亭和東西長廊等。正廟坐北朝南,建築佈局沿襲着中國古代建築中軸式對稱的傳統風格。院落內建築排列有序,左右對稱,高聳的建築,參天的古坊,頗具皇宮格局。

端門,又稱山門,是進入主廟的第一道門,門楣正中,鐫刻着“關帝廟”三個大字。門前空地上,立有三根交叉的鐵柱,名為“檔眾”。古代凡來朝謁關帝的官員,文官在此落轎,武官在此下馬。端門對面建琉璃影壁一座,上嵌蟠龍、人物、鞍馬等圖案,富麗華貴,莊重大方。

我們由端門而人,面前是專供帝王進出的雉門。文官和武官則要由文經門和武緯門出入。東西兩側分列崇聖祠、胡公詞。這樣可以見到一字排開為三門兩祠。大家是由東邊的鐘樓下進入廟內的,西邊的鼓樓與鐘樓遙相對應,酷似兩尊守護主廟的武士。

跨進雉門,大家可以回頭留意建在高大台基上的門庭,台階向內收縮,兩側各砌八字形琉璃影壁一道,大家可以猜猜這在古代有什麼用場?“先生,你猜對了,這是一座可搭可拆的活動戲台。”每逢廟會演戲時,便將大門關閉,架上木板,變後部為前台。大家可以遐想當年演“關公戲”的盛況,如今門庭隔扇上,仍鐫刻“全部春秋”及“演古”、“證今”等字樣。

過了雉門看見一座宏敞的廳式建築,便是午門,雖然稱“門”,實為過道。四周環有雕刻精美的石欄板,兩端鑲嵌五彩琉璃的松鶴和小鹿。步人午門,石欄的匠額,楹聯引人注目。這幅長聯是民國時解縣縣長郭象蒙所書,上聯是“國賊數操,誰曰不然,顧權無以異也。張撻伐,建綱常,天地低昂鬼神泣”;下聯是“聖鄉説魯,復乎尚矣,惟解亦相侔焉。仰威靈,明把事,山川磅礴廟堂巍”。聯中罵操、貶權、頌羽一氣呵成,又盛讚關廟之盛況,可以説是聯中神品。門廳內東西兩側和中壁有彩繪關羽生平的畫像,為河東民間藝人所繪,表露出百姓對關羽的敬仰之情。

沿着冬青簇擁的大道,穿過雕造華美的“山海鍾靈”木坊,便是御書樓。我們置身樓下仰望,可見建築造型精巧別緻,八角藻井疊架而上,直至頂層,這是座二層三檐歇山頂建築,又稱“八卦樓”。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為紀念康熙皇帝御書“義炳乾坤”牌匾而改稱御書樓。樓下掛有一長方草書“絕綸逸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yep6v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