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太湖導遊詞(通用9篇)

太湖導遊詞(通用9篇)

太湖導遊詞 篇1

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週近400公里,湖中有大小島嶼48個,連同沿湖半島山峯,共有72峯。

太湖導遊詞(通用9篇)

太湖橫跨江蘇、浙江兩省,但作為風景區,最精華的部分則在無錫。遊覽太湖,一般都是遊覽位於太湖北部的無錫太湖風景區,其勝處又在黿頭渚。

太湖絕佳處在黿頭渚位於太湖之濱的充山西端,因有石渚形如黿頭伸入湖中,故稱為黿頭諸。太湖,古稱震澤,亦名具區、笠澤、又名五湖。面積三萬六千頃,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風光以雄渾清秀見長,四季景色不同,晨暮意境迥然。黿頭渚是觀賞太湖風光的最佳地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黿頭渚從1920xx年開始建園。先後闢有橫雲小築、鄭園、退廬等。遊人進園先至“太湖佳絕處”牌坊,過“間津”、“利涉”門後,漸行至長春橋邊。這裏初春時櫻花破綻怒放,排紅粉白,一樹樹,一片片,像彩雲,似晨霧,燦爛眩目。這些櫻樹是日本友人贈送的。

過了長春橋,從“具區勝境”牌坊左轉,有荷花池,曲橋和湖心亭。“藕花深處”是夏日賞荷的好地方。“清芬嶼”位於荷池中央,有小橋相通,上築3間古式敞廳,名“誦芬堂”。曲折幽深,動中有靜,景色富於變化,與浩瀚的太湖相映成趣。

登上黿頭,繞過矗立的燈塔,只見一塊未經雕琢的巨石立於綠樹叢中。正面刻有“黿頭渚”三字,為秦敦世所寫。遊人到此,紛紛攝影留念。反面“黿渚春濤”囚字為清末唐陀手筆。站在此間,面向太湖,即可見似神龜漂游的3個小島,即為”三山”。三山,亦稱筆架山,由西鴨、大磯和小磯3個湖島組成。距黿頭渚2.6公里,面積12公頃,最高處49.8米。

山上築有環山公路,又有石橋使三山聯成一體。山上邊植鬆、竹、楓、樟及批把,紅橘等。還散養了猴羣,更增添了野趣。近年來,三山已成為一座令人神往的大湖仙島。最佳的遊覽線路為:牌坊影壁——洞天福地——會仙橋——月老祠和鴛鴦亭——天都仙府——天門、摘星亭——天街——靈霄宮——太乙天壇。沿着環島幽徑散步漫遊,微風拂面、賞日出、觀日落、宛如身入仙境。

離開“黿渚春濤”巨石,不遠處即可見一八角形的“涵虛亭”,亭下崖石上刻有“明高忠憲公濯足處”字樣。再放眼望去,沿湖的峭壁上刻有“包孕吳越”、“橫雲”的摩崖題字。湖上薄霧迷濛時,“橫雲”二字點出了黿頭渚一帶風景的特色。循山路而上,有一座仿宋明的古式建築“澄瀾堂”,建於1931年。中堂書有“天然畫圖”額,兩旁檻聯”山橫馬跡,渚峙黿頭,盡納湖光開綠野;雨卷珠簾,雲拂畫棟。

此間風景勝洪都”,意即在澄瀾堂看太湖,比在南昌滕王閣看鄱陽湖還要美。離此循山向左,可登飛雲閣,勁鬆樓。一路直上。則可到廣福寺,萬方樓,萬浪橋一帶。如從七十二峯山館、小南海,陶朱閣則可到達鹿頂山的最高處光明頂,俗稱“海龜之背”。山頂舒天閣巍峨聳峙,登閣遠眺,可鳥瞰整個太湖山水。“鹿頂朝暉”,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天上彩霞萬道,給羣山披上金色,給湖水撒下一片金點,十分壯觀。

黿頭渚公園是一個以天然山水為主,人工修飾為輔的園林。當遊人進入公園的大門,看到的是花木、庭園,根本見不到太湖的影子。只有當你在庭園內走出一段路,登上一個高階,那浩瀚壯闊的太湖,一下子展現在你的眼前,使你感心胸開闊。這就是採用我國園林藝術的“欲露先藏”的手法。

黿頭渚公園花木扶疏,鬱鬱葱葱;湖岸怪石嶙峋,曲折多變;在綠樹叢中,又有長春橋、澄瀾堂、飛雲閣、勁鬆樓、萬浪橋、萬方樓、光福寺、陶朱閣、光明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整個公園景色秀麗多姿。

蠡園在蠡湖畔。蠡湖是太湖的一部分,又名五里湖。蠡園的佈局,一部分以太湖石堆放的假山為主;另一部分以湖邊的千步長廊、沿湖長堤為主。 千部長廊一邊緊靠碧波盪漾的蠡湖,一邊是砌有不同團案的89扇花窗的長牆,牆壁上還嵌着一些珍貴的石刻。

蠡湖、蠡園皆因著名歷史人物范蠡而得名。傳説越國大夫范蠡助越滅吳後,曾與西施泛舟在五里湖上。後人為紀念此事,把五里湖改名為蠡湖。

太湖導遊詞 篇2

我們來到船上,眼望去太湖煙波浩淼,湖中有幾座小島,讓我想起一句詩“白銀盤裏一青螺,突然,一隻白鷗掠過湖面,真自在。

船行了一陣後,本以為白鷗會乖乖離去,但它卻緊跟在船尾。我猜應該是在覓食,我扔了個零食進去,零食落進了水裏,心裏有些失望,難道白鷗不在覓食嗎?可是還有什麼能解釋呢?或許白鷗……只見白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用雙爪奮力一抓,把什麼東西抓到後,飛回了天空,白鷗抓的是什麼?我十分好奇,盯睛一看,原來是我的零食,我恍然大悟。此時,錢爍楷大喊:“白區鷗爪的是零食。”説完,快速抓了一個妙脆角,往天空扔去,我看見錢爍楷那樣子,笑得多麼開心,多麼燦爛,多麼過癮,再看妙脆角,它在天空中勾勒出一道完美的弧線,落入水中,兩三隻白鷗緊跟着爭奪零食。

此時,船上出現了有趣的一幕,錢爍楷喂白鷗——一個願喂,一個願吃。一人一羣鳥,皆大歡喜。白鷗們呼朋引伴,沒過多久,我覺得原來就是灰濛濛的天更暗,天都是白鷗的領域了,錢爍楷再次扔出零食,羣鳥紛爭,我覺得這場面猶如羣鳥朝鳳,我們就是鳳。大家看着這蔚為壯觀的場面,都紛紛拍照留念。

船到岸了,我們下了船,白鷗散了羣,我們來到了太湖仙島,爬青山、賞櫻花、逗動物……一天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太湖導遊詞 篇3

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週近400公里,湖中有大小島嶼48個,連同沿湖半島山峯,共有72峯。

太湖橫跨江蘇、浙江兩省,但作為風景區,最精華的部分則在無錫。遊覽太湖,一般都是遊覽位於太湖北部的無錫太湖風景區,其勝處又在黿頭渚。

太湖絕佳處在黿頭渚位於太湖之濱的充山西端,因有石渚形如黿頭伸入湖中,故稱為黿頭諸。太湖,古稱震澤,亦名具區、笠澤、又名五湖。面積三萬六千頃,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風光以雄渾清秀見長,四季景色不同,晨暮意境迥然。黿頭渚是觀賞太湖風光的最佳地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黿頭渚從1920xx年開始建園。先後闢有橫雲小築、鄭園、退廬等。遊人進園先至“太湖佳絕處”牌坊,過“間津”、“利涉”門後,漸行至長春橋邊。這裏初春時櫻花破綻怒放,排紅粉白,一樹樹,一片片,像彩雲,似晨霧,燦爛眩目。這些櫻樹是日本友人贈送的。

過了長春橋,從“具區勝境”牌坊左轉,有荷花池,曲橋和湖心亭。“藕花深處”是夏日賞荷的好地方。“清芬嶼”位於荷池中央,有小橋相通,上築3間古式敞廳,名“誦芬堂”。曲折幽深,動中有靜,景色富於變化,與浩瀚的太湖相映成趣。

登上黿頭,繞過矗立的燈塔,只見一塊未經雕琢的巨石立於綠樹叢中。正面刻有“黿頭渚”三字,為秦敦世所寫。遊人到此,紛紛攝影留念。反面“黿渚春濤”囚字為清末唐陀手筆。站在此間,面向太湖,即可見似神龜漂游的3個小島,即為”三山”。三山,亦稱筆架山,由西鴨、大磯和小磯3個湖島組成。距黿頭渚2.6公里,面積12公頃,最高處49.8米。

山上築有環山公路,又有石橋使三山聯成一體。山上邊植鬆、竹、楓、樟及批把,紅橘等。還散養了猴羣,更增添了野趣。近年來,三山已成為一座令人神往的大湖仙島。最佳的遊覽線路為:牌坊影壁——洞天福地——會仙橋——月老祠和鴛鴦亭——天都仙府——天門、摘星亭——天街——靈霄宮——太乙天壇。沿着環島幽徑散步漫遊,微風拂面、賞日出、觀日落、宛如身入仙境。

離開“黿渚春濤”巨石,不遠處即可見一八角形的“涵虛亭”,亭下崖石上刻有“明高忠憲公濯足處”字樣。再放眼望去,沿湖的峭壁上刻有“包孕吳越”、“橫雲”的摩崖題字。湖上薄霧迷濛時,“橫雲”二字點出了黿頭渚一帶風景的特色。循山路而上,有一座仿宋明的古式建築“澄瀾堂”,建於1931年。中堂書有“天然畫圖”額,兩旁檻聯”山橫馬跡,渚峙黿頭,盡納湖光開綠野;雨卷珠簾,雲拂畫棟。

此間風景勝洪都”,意即在澄瀾堂看太湖,比在南昌滕王閣看鄱陽湖還要美。離此循山向左,可登飛雲閣,勁鬆樓。一路直上。則可到廣福寺,萬方樓,萬浪橋一帶。如從七十二峯山館、小南海,陶朱閣則可到達鹿頂山的最高處光明頂,俗稱“海龜之背”。山頂舒天閣巍峨聳峙,登閣遠眺,可鳥瞰整個太湖山水。“鹿頂朝暉”,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天上彩霞萬道,給羣山披上金色,給湖水撒下一片金點,十分壯觀。

黿頭渚公園是一個以天然山水為主,人工修飾為輔的園林。當遊人進入公園的大門,看到的是花木、庭園,根本見不到太湖的影子。只有當你在庭園內走出一段路,登上一個高階,那浩瀚壯闊的太湖,一下子展現在你的眼前,使你感心胸開闊。這就是採用我國園林藝術的“欲露先藏”的手法。

黿頭渚公園花木扶疏,鬱鬱葱葱;湖岸怪石嶙峋,曲折多變;在綠樹叢中,又有長春橋、澄瀾堂、飛雲閣、勁鬆樓、萬浪橋、萬方樓、光福寺、陶朱閣、光明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整個公園景色秀麗多姿。

蠡園在蠡湖畔。蠡湖是太湖的一部分,又名五里湖。蠡園的佈局,一部分以太湖石堆放的假山為主;另一部分以湖邊的千步長廊、沿湖長堤為主。 千部長廊一邊緊靠碧波盪漾的蠡湖,一邊是砌有不同團案的89扇花窗的長牆,牆壁上還嵌着一些珍貴的石刻。

蠡湖、蠡園皆因著名歷史人物范蠡而得名。傳説越國大夫范蠡助越滅吳後,曾與西施泛舟在五里湖上。後人為紀念此事,把五里湖改名為蠡湖。

太湖導遊詞 篇4

太湖,位於江蘇省南部,與浙江省相連,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它是中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的第二大淡水湖,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風景名勝太湖邊的無錫西南郊的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的一個內湖,後編故事説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范蠡助勾踐滅吳後,曾偕同西施泛舟於此而改名,這是為了增加這一地方而創作的歷史文化因子,有利於提高名氣。

蠡湖的東北岸,是以水飾景的近代無錫名園——蠡園。蠡園三面臨水,亭、廊、堤均傍水而築,纖巧精緻。20世紀初,這裏建有“梅埠香雪”、“曲淵觀魚”、“東瀛佳色”、“楓台顧曲”等八景,以後又建了曲岸枕水的千步長廊,堆砌了盤旋迂迴的洞壑假山,使園林的景色更顯秀麗的特色。蘇州鄧尉山又名光福山、香雪海、梅海,是太湖風景區的一大景緻。最佳旅遊時間太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最佳旅遊時間為春秋季節。歷史文化清置太湖廳、靖湖廳:清雍正十三年(1735),太湖水利同知改為撫民廳,移駐吳縣洞庭東山,割吳縣東山設太湖廳,加督捕銜,專理民事,隸蘇州府。清咸豐十一年(1861)春,太平軍在洞庭東山設東珊縣,轄東、西洞庭山,隸蘇州郡。清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63年12月4日),清軍重佔蘇州城,廢東珊縣。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洞庭西山置靖湖廳,隸屬蘇州府。民國元年(1912)1月,江蘇都督府頒令廢府、州,並縣、廳。廢太湖、靖湖二廳,設太湖縣,旋易名為洞庭縣。7月,裁撤洞庭縣,其地歸屬吳縣。

太湖導遊詞 篇5

相傳,遠在四千多年前,中國治水祖師夏禹奉舜帝姚重華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開鑿了三條主要水道,東江、婁江、吳淞江,溝通了太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禹治水於吳,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遼闊,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廣為三萬六千頃。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王母娘娘要做壽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剛抬去了一份厚禮。王母娘娘看見後,高興的連嘴都合不攏了。原來玉皇大帝送的是一個大銀盆,裏面有72顆特大的翡翠,而且還有千姿百態的各種五色玉石雕鑿的飛禽走獸,簡直是一個聚寶盆;遠遠望去,還活象一隻精緻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贊不絕。大家看過《西遊記》都知道,王母娘娘設蟠桃會,沒請弼馬温,結果齊天大聖孫悟空發了脾氣,大鬧天宮。他見一樣打一樣,當他看見玉帝送的這隻大銀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銀盆便從天上落了下來,跌到地上砸了個大洞,銀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萬六千頃的湖,因此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天”字上面的一橫落在下面就為一點,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顆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峯,分佈在太湖中間。玉石雕刻的魚,就是現在太湖裏肌白如銀、肉嫩味鮮的銀魚。玉石雕刻的飛禽,變成了對對鴛鴦。只有走獸沒有活成。

據科學考證太湖真正面貌是一個海跡湖,地理上稱“瀉湖”。原來這裏是一個大海灣,由於長江、錢塘江泥沙的沖積,長江三角洲不斷向東延伸,海灣因灣被泥沙淤積成的沙壩所封閉而形成了太湖,以後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於是就成了淡水湖。因此也有人説他是“海的兒子”。

還有一個歷史故事。據歷史記載,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越王被吳王困於會稽,俘至姑蘇,事奉夫差。後來范蠡獻計,把民間美女西施獻給了吳王夫差,使他朝歌夜舞,沉緬酒色,喪失鬥志,終於使越王報仇雪恨,一舉打敗了吳國。“平吳霸越”之功,范蠡被封為上將軍。但范蠡知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是封建社會的一條歷史規律。勾踐這個人可與之共患難,不可與之共安樂,現在聲名至尊,功高蓋主,如不激流勇退,恐怕難以善終。從中原回來之後,范蠡就向勾踐説:“君王好好努力吧!請允許我從此辭去,以後不再進入越國了。”勾踐詫異:“你現在要離我而去,這是為什麼?”勾踐説:“我聽説,做人臣的,君憂臣勞,君辱臣死。從前君王受辱於會稽,而我之所以不死,就是為了輔佐君王成就霸業,現在君王的事業已成,而我該接受在會稽使君受辱之罰了。”於是,范蠡悄然離開了越國。有人看見,范蠡攜帶着西施,駕着一葉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所向。後來,經營產業,家資鉅萬,成為富翁,世稱陶朱公,壽終正寢。對於范蠡的功成身退,終得善果,歷代的政治家和文人們感慨頗深,晚唐詩人汪遵寫了《五湖》一詩,對范蠡的深謀遠慮大加讚賞:“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颺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

太湖導遊詞 篇6

太湖,位於江蘇省南部,與浙江省相連,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它是中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來隨着湖面縮減已退為第三大湖),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太湖橫跨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虎丘區、吳江區)、無錫市濱湖區、常州市武進區、宜興市,其中大部分水域位於蘇州市,分別由蘇州、無錫、常州三市管轄。

太湖是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灣而成的湖泊。周圍則羣星捧月一般分佈着澱泖湖羣、陽澄湖羣、洮滆湖羣等。縱橫交織的江、河、溪、瀆,把太湖與周圍的大小湖蕩串連起來,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江南水鄉。

太湖周邊主要景點: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常州市)、太湖灣廣場、環球動漫嬉戲谷、中華孝道園、萬澤太湖莊園、竺山湖小鎮、太湖灣度假村、國家龍舟競賽基地;蘇州園林、永慧寺、統一嘉園、玄陽洞、碧雲洞、禹王廟、白馬廟、羅漢寺、聖恩寺、東西山風景區、三元文化遺址;無錫影視城、靈山大佛、黿頭渚、自然公園、太湖仙島、萬佛塔、五女墓、小王山摩崖石刻、蠡園。

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東林蘇州,太湖八百里,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於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峯巒隱現,氣象萬千。

太湖橫跨江蘇、浙江兩省,但作為風景區,最精華的部分則在距離無錫市區18公里處的黿頭渚。1994年10月25日,我國內湖第一長橋——太湖大橋正式通車。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和周邊擁有多家三、四星級的農家樂餐廳,遊客不僅可以飽嘗吳地傳統的農家菜餚,還可品嚐到鎮湖地方特有的漁家菜系,如紅燒野生甲魚、太湖雜魚和各式野味家鄉菜,如果再喝上一壺農家自釀的花酒,那更是人生一大愜意之事。在景區內,您還能品嚐到具有濃郁田園特色的農家菜飯、土雞湯、魚頭湯,或者親手烹製您從湖中釣上來的魚蝦和下田採摘到的新鮮蔬菜。

您還可以登上青雲號畫舫,與親朋好友一起遊湖賞景、品嚐一頓味道鮮美的太湖船宴。

太湖蟹,生長於太湖水域,亦稱螃蟹,其背殼堅隆凹紋似虎色青黑,腹青白色,腹下有臍,雄尖雌團,內有硬毛。蟹系洄游性生物,每年秋冬,二齡蟹性腺成熟,便成羣結隊順流東下,至江海交匯處的淺海中,繁殖而後終生。次年初夏,孵化後的蟹苗又逆流而上,返回至太湖水域落户,經多次蜕殼,逐漸長大,次年便成大蟹。1949年以後,因沿江建閘,蟹苗難以洄游,1966年起以人工流放蟹苗,1公斤蟹苗可出成蟹3—4噸。

太湖三白:白魚、銀魚和白蝦,構成了太湖標誌性的味覺體驗。最愜意的方式是在太湖湖畔的船餐廳品嚐“太湖三白”,一湖水色,秀色同樣可餐。

醬排骨:守着一條歷經滄桑的古運河,品嚐這道最經典的錫幫菜,排骨的濃香與歷史的沉澱滋味同樣讓人回味。

鮮筍:太湖西岸不僅有百畝茶園,還有千頃竹海。鮮嫩的竹筍不僅是可口的菜餚,還有奇妙的藥用功能。

繡花錦:一個雍容華貴的菜名背後實際卻是一道相貌清秀、口味清爽的家常青菜,不過這道青菜的鮮嫩可不是在哪裏都能嚐到的,要不它也不會成為南潯。

蓮子:隨手買一隻翠綠的蓮蓬,剝開嫩綠的蓮子,取出乳白的蓮仁——那滿口的清香便是最新鮮的太湖之味。

太湖導遊詞 篇7

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週近400公里,湖中有大小島嶼48個,連同沿湖半島山峯,共有72峯。

太湖橫跨江蘇、浙江兩省,但作為風景區,最精華的部分則在無錫。遊覽太湖,一般都是遊覽位於太湖北部的無錫太湖風景區,其勝處又在黿頭渚。

太湖絕佳處在黿頭渚位於太湖之濱的充山西端,因有石渚形如黿頭伸入湖中,故稱為黿頭諸。太湖,古稱震澤,亦名具區、笠澤、又名五湖。面積三萬六千頃,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風光以雄渾清秀見長,四季景色不同,晨暮意境迥然。黿頭渚是觀賞太湖風光的最佳地方,“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

黿頭渚從1920xx年開始建園。先後闢有橫雲小築、鄭園、退廬等。遊人進園先至“太湖佳絕處”牌坊,過“間津”、“利涉”門後,漸行至長春橋邊。這裏初春時櫻花破綻怒放,排紅粉白,一樹樹,一片片,像彩雲,似晨霧,燦爛眩目。這些櫻樹是日本友人贈送的。

過了長春橋,從“具區勝境”牌坊左轉,有荷花池,曲橋和湖心亭。“藕花深處”是夏日賞荷的好地方。“清芬嶼”位於荷池中央,有小橋相通,上築3間古式敞廳,名“誦芬堂”。曲折幽深,動中有靜,景色富於變化,與浩瀚的太湖相映成趣。

登上黿頭,繞過矗立的燈塔,只見一塊未經雕琢的巨石立於綠樹叢中。正面刻有“黿頭渚”三字,為秦敦世所寫。遊人到此,紛紛攝影留念。反面“黿渚春濤”囚字為清末唐陀手筆。站在此間,面向太湖,即可見似神龜漂游的3個小島,即為”三山”。三山,亦稱筆架山,由西鴨、大磯和小磯3個湖島組成。距黿頭渚2.6公里,面積12公頃,最高處49.8米。

山上築有環山公路,又有石橋使三山聯成一體。山上邊植鬆、竹、楓、樟及批把,紅橘等。還散養了猴羣,更增添了野趣。近年來,三山已成為一座令人神往的大湖仙島。最佳的遊覽線路為:牌坊影壁——洞天福地——會仙橋——月老祠和鴛鴦亭——天都仙府——天門、摘星亭——天街——靈霄宮——太乙天壇。沿着環島幽徑散步漫遊,微風拂面、賞日出、觀日落、宛如身入仙境。

離開“黿渚春濤”巨石,不遠處即可見一八角形的“涵虛亭”,亭下崖石上刻有“明高忠憲公濯足處”字樣。再放眼望去,沿湖的峭壁上刻有“包孕吳越”、“橫雲”的摩崖題字。湖上薄霧迷濛時,“橫雲”二字點出了黿頭渚一帶風景的特色。循山路而上,有一座仿宋明的古式建築“澄瀾堂”,建於1931年。中堂書有“天然畫圖”額,兩旁檻聯”山橫馬跡,渚峙黿頭,盡納湖光開綠野;雨卷珠簾,雲拂畫棟。

此間風景勝洪都”,意即在澄瀾堂看太湖,比在南昌滕王閣看鄱陽湖還要美。離此循山向左,可登飛雲閣,勁鬆樓。一路直上。則可到廣福寺,萬方樓,萬浪橋一帶。如從七十二峯山館、小南海,陶朱閣則可到達鹿頂山的最高處光明頂,俗稱“海龜之背”。山頂舒天閣巍峨聳峙,登閣遠眺,可鳥瞰整個太湖山水。“鹿頂朝暉”,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天上彩霞萬道,給羣山披上金色,給湖水撒下一片金點,十分壯觀。

黿頭渚公園是一個以天然山水為主,人工修飾為輔的園林。當遊人進入公園的大門,看到的是花木、庭園,根本見不到太湖的影子。只有當你在庭園內走出一段路,登上一個高階,那浩瀚壯闊的太湖,一下子展現在你的眼前,使你感心胸開闊。這就是採用我國園林藝術的“欲露先藏”的手法。

黿頭渚公園花木扶疏,鬱鬱葱葱;湖岸怪石嶙峋,曲折多變;在綠樹叢中,又有長春橋、澄瀾堂、飛雲閣、勁鬆樓、萬浪橋、萬方樓、光福寺、陶朱閣、光明亭等園林建築,點綴其間,整個公園景色秀麗多姿。

蠡園在蠡湖畔。蠡湖是太湖的一部分,又名五里湖。蠡園的佈局,一部分以太湖石堆放的假山為主;另一部分以湖邊的千步長廊、沿湖長堤為主。 千部長廊一邊緊靠碧波盪漾的蠡湖,一邊是砌有不同團案的89扇花窗的長牆,牆壁上還嵌着一些珍貴的石刻。

蠡湖、蠡園皆因著名歷史人物范蠡而得名。傳説越國大夫范蠡助越滅吳後,曾與西施泛舟在五里湖上。後人為紀念此事,把五里湖改名為蠡湖。

太湖導遊詞 篇8

我們遊客中心今年6月正式對外試營業,它佔地面積近120畝,總投資2億元,建築面積共五層,達3.4萬平方米,是我們華東地區最大的一個旅遊集散中心。太湖遊客中心一層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現在打造成了一個商業區,二層是一個文化展示區,三層、四層為辦公區域,五層則是餐廳和多功能會議廳。我們現在來到的是遊客中心大廳。這裏集合了三大功能於一體,分別有諮詢服務、票務服務和導遊服務。在兩側LED的大屏上,左手邊滾動的是吳中旅遊三十四條經典旅遊線路。來到這裏的朋友就能選擇其中的一條,或是制定一條個性化的路線,買好門票,叫上導遊,組合成團,飽覽美景,暢遊太湖!在右手邊的大屏上,為我們播放的是吳中旅遊宣傳片《又見吳中》,由蘇州本地“小娘魚“韓雪所主演。我們再來看一下,在大廳四周上方,還有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精美的石雕作品。在前方看到的是西山景區,有林屋洞、石公山等景點;在左手上方,看到的就是光福景區和旺山景區了,有香雪海、寶華寺等景點;在右手上方看到的是穹窿山景區,因為穹窿山景區面積超過10平方公里,所以我們用整塊版面展示出來;而後方看到的就是東山景區了。

好的,朋友們,參觀完了大廳,請隨我往左手邊走。我們前邊看到的是雕刻時光咖啡館。1997年,兩位中國台灣大學生遊歷xq後,有感於xq人民那種猶如咖啡般的恬靜、安逸的生活,便萌發了在快節奏的北京開一家讓人享受生活的主題咖啡館。而後,這一創意取得了巨大成功,雕刻時光如同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建立根據地。目前在北京地區已有13家,上海有7家,眼前看到的這家店呢,是該品牌在蘇州的第一家,也是整個華東地區的總代理。我們客人來到這裏,就可以點上一杯咖啡,取上一本好書,消磨一下午的美好時光,這也與蘇州人的“慢生活”交相輝映!

太湖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在遊覽了重頭清後,我們將從北岸的渡船碼頭乘船前往黿頭渚景區內的一組湖中小島——“太湖仙島”去參觀。

【三山概況—“太湖仙島”牌坊—“五帝巡天圖”浮雕—“洞天福地”景區—會仙橋】

我們從船上眺望三山,只見島上松竹蒼翠,楓香染紅,距我們約2.6公里處的湖中小島,如神龜靜優水面,綽約多姿。

太湖仙島的原名叫“太湖三山”,三山是著帽山、烏龜山及筆架山的俗稱,由東鴨、西鴨、大磯、小磯4個小島組成,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周長約2.5公里。島內景色迷人,素有“三山映碧”之稱。1993年,憑藉天然山水,巧設人文建築,建成了一處太湖旅遊的新景觀,有道是:太湖佳絕在黿頭,三山仙島勝天堂。

遊客們:我們走過長長的遊船碼頭,首先看到的是用漢白玉大理石雕刻的太湖仙島牌坊。這座三重飛檐翹角的牌坊,紅色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正中有“太湖仙島”4字。門樓前的台階上雕刻着一條盤龍,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牌坊後是“玉帝巡天圖”漢白玉浮雕。玉帝端坐在龍椅之上,文武羣臣簇擁左右,仙鶴道遊雲間,遊人置身其中真好像仙境浮現人間。

現在我們右轉沿山路向上,便可到“洞天福地”景區。這裏有花果山、水簾洞、演武場,還可以觀賞歌舞,如有雅興還可觀看猴戲,逗逗猴子。

向東走是“會仙橋”,它連接着西鴨山和大磯山,是通往三山島的主景區。此橋原名“五洞環橋”,是座仿古建築,橋上建有四面開敞的亭子,雕樑畫棟,彷彿引導人們由此進入仙境。

【南天門—摘星亭—天街—大覺灣—靈霄宮—太乙丹爐】

過了會仙橋,來到的是“南天門”,現在我們就一同進入“天境”。沿着台階一級級“登天”,彷彿我們離世外天國越來越近了。“南天門”是座漢白玉建築,頂端刻有篆書“天門”二字,左右有副對聯:“離塵了卻幾間事,到此逍遙星漢間。”橫批“梯雲直上”點出跨入此間,各位遊客便可徹底脱離幾間,暢遊“天國仙境”了。

進入“仙境”,首先看到是飛檐翹角的“摘星亭”。登上此亭,彷彿浩瀚星際觸手可及。亭前水池前是仿青銅器“太湖寶鼎”,香煙綜繞,飄飄似仙。

沿左邊台階向上,過彩繪門樓是“天街”的人口。進入門內便是“天國”熱鬧的街市。請看右邊牆上有一個錢型的圖案,中間一個方孔,兩邊寫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史無欺”。再看前面是二層樓的“天香樓”,右轉枱階上為“天韻台”,後測是“天都仙府”,入內左邊房中有財神端坐其中,手中元寶閃閃發光,期盼大家人人發財。右邊房內有“藥王”孫思邈在恭迎佳賓,保佑各位,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各位遊客:在天街最開闊的地方,是一羽仙茶樓”,遊客可在此品茗賞景,透過薄霧眺望對面的“黿頭渚”。

穿過“兀衢”門洞,沿山坡向下,過摩雲亭便到了大覺灣,我們在此可“一覽人間石窟景”,這些石窟雕刻羣,再現了中國古代石窟建築藝術的精華之作。這裏有長達49米的卧佛;那面湖端坐,高達6米,若有所思的老者就是我國道教創始人老子的塑像。

沿着“仙人洞”石階向上,可到達“仙島”最高處——“靈霄官”。一側為“王母府”,只見那王母正在瑤池中盡情享樂。對面的靈霄宮宏偉挺拔,裏面的玉皇大帝站像,高18米,為國內玉皇塑像之最。只見五帝雙手合十,昭示天下,展示帝王之氣。沿梯而上,兩邊牆上畫有各路神仙飛天圖案。二樓後室內,是複製的“永樂宮壁畫”以及神道真人彩繪壁畫。這些壁畫,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冠”。

靈霄宮後山上是三層圓形天壇,擺設鎮山之寶——太乙丹爐。沿林間小路下山,可以到達後山的“月老詞”,裏面有“鴻喜堂”。

遊客們,太湖仙島我們就遊覽到這裏,最後出南天門,乘船返回黿頭渚。再去下一個景點遊覽。謝謝大家!

標籤: 導遊詞 太湖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oyrk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