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怎麼寫導遊詞(精選12篇)

怎麼寫導遊詞(精選12篇)

怎麼寫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到錢塘江來觀潮。我是本站導遊,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導,也可以叫我小王,總之,叫來叫去,都是叫我的嘛!我們今天要去看的是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湧潮之一:錢塘江大潮。

怎麼寫導遊詞(精選12篇)

我們現在是在錢塘江的前方。大家往後看,寬闊的錢塘江橫卧在眼前。江面非常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後的陽關下,籠罩一層濛濛的薄霧。大家都在等待着江潮的來臨。

現在是午後一點左右,遠處傳來了一陣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現在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麼變化。瞧,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看!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哎呀,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了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了,如同千萬頭雄獅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好像山崩地裂,似乎大地都被震得顫起來。現在,潮頭已經奔騰西去,但餘波還在漫天卷地地湧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錢塘江已經恢復了平靜,江水也已經長了兩丈來高了。這次直播到此結束,再見。

怎麼寫導遊詞 篇2

嘿!大家好,我就是你們的導遊,我的名字叫姚佳寧,今天我帶大家去錢塘江觀潮,大家可以叫我小姚,還望大家多多指教。

錢塘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天早上,人們都會在海塘大堤上觀看潮水,那水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可壯觀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我們今天也來到這裏,來領略一下壯觀的錢塘江大潮,來看看有沒有像詩上寫的那麼壯觀,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浪潮來的時候,大家可千萬不能到沙灘上去玩,不然可是要被浪潮給捲走的。大家請往東看,東邊有一條白線對嗎?那就是浪潮,你別看它慢吞吞的,像一隻小烏龜,其實它快得很呢!你只要一眨眼,它就能到你的跟前。浪潮非常洶湧,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安全。

大家在往堤下看,那一朵朵浪花就是浪潮掀起來的,非常美麗。大家快看,浪潮退回去了,堤下的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了。

時間就是那麼短暫,今天,我們的觀潮一日遊就到此結束了,希望大家旅遊愉快,謝謝大家。

怎麼寫導遊詞 篇3

青瓦坡頂的白族民居遍佈大街小巷,白族民居多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是每户院內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對面是一面照壁;“四合五天井”式的民居四面都是房子,四個角交接處分別有四個小天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

清晨的陽光斜斜地照射在大理古城的石板街上,石板上淡淡地閃耀着青色的光芒。七八點鐘,晨霧還零散去,路邊的巷予口時不時有人擺着小攤子。賣花的大大都集中在大理博物館或者是文化館花園的門口,大理花多,馬蹄蓮、百合、玫瑰、野菊花……生活在古城裏的人們,早已經習慣了大理的一切,早餐時來上一碗豌豆粉再加上一塊餌塊,臉上帶着温和的笑意,開始了這—#的生活。春天,蒼山積蓄融化,清洌的流求順着青石鋪就的街面緩緩流過;冬季,飄雪滿地,城牆磚縫中的衰草在肅殺的風中搖曳。這就是大理一年的人生。

古城又稱紫城,曾先後立國南詔與大理。唐大曆十四年(779),南詔王異牟尋從太和遷都羊苴咩城,當時的新都,便位於今日城西的三塔附近。當時的古城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南北各設一門,四角還有角樓。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國時,仍然以羊苴咩城為都城,並以大理為國號。新中國成立初期,城牆被拆毀。1982年根據郭沫若手書集合成“大理”二字。

自大理園之後的500年,大理開始成為雲南的一處新秀,什麼人都無法將它遺忘。元朝時,大理成為雲南行省大理路總管府和太和縣治所。明洪武十五年(1382),大理衞指揮使周能薰修大理城,次年,措揮使鄭祥又將城的東南兩面加以拓寬。清代綠營時期,大理城是雲南提督衙門駐地。

怎麼寫導遊詞 篇4

人民路下段,有一條僻靜的小巷子。走進去就可以看到天主教堂。這座教堂始建於1927年,由法籍主教葉美璋主持興建,融當地民族建築與西方建築特色於一身的獨特建築風格吸引了無數教友和遊客慕名而來。由於教堂位於學校內,上課時間不能參觀。(位於人民路下段一條偏僻的小巷內,有明顯路牌)順着復興路向南,第一座城樓是五華樓。樓裏有時會有一些免費的展覽,樓外新裝了一個液晶屏,每晚在此放映電影《五朵金花》。有空時不妨嘗試一下露天電影的滋味。五華樓再往南,就是古城南門了。城門巍峨壯麗,是拍照的好題材。第一次到這裏時我不禁在想,《天龍八部》中段譽回大理,是否從此門進入?

大理古城有四個城門,均可參觀,也可在城牆上散步。據文獻記載,古城城牆規模壯闊,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史五尺,厚二丈。城牆之上俯瞰大理,既可發思古憂情,又可品風花雪月。情侶登臨城牆的最佳時間是晚土,面對月朗風清的大理古城,求婚成功率直線上升。

大理古城古稱葉榆,又稱南詔,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

背靠蒼山面臨洱海的大理古城位於下關以北13公里,又名葉榆城、紫禁城、中和鎮,始建於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古城城牆高8米,周長6公里,外有護城河,四角有角樓,東西南北四方原來都有城門,現存的僅有南北兩座城門。古城內建築佈局保持着明、清的棋盤式風格,街道都是南北、東西走向,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有8條巷。

怎麼寫導遊詞 篇5

大理古城的門面是不太好的——我是説,一下車,你就會遭遇鍥而不捨的中年“金花”“阿鵬”們。他們很有耐心,耐心得你都會沒了耐心。一些遊客常見的地方,比如車站、古城南門、博愛門外,都聚集着大批這樣拉客的人。對他們的建議最好保持冷靜,謹記天上沒有掉餡餅這回事。

進入大理古城,多一些瞭解之後,你就會喜歡上這個地方。

大理古城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東臨洱海,西望蒼山,城在山水之間。涓涓不斷的清澈泉水滋潤着這一方水土,仁者智者都沒了話説。從都市來到這裏,會明顯感覺到時間放慢了節奏——城牆環繞,青石板鋪地,屋瓦上長着青葱的野草……傳統白族民居的建築形式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之稱。家家流水,户户養花,人們的表情安詳抉樂。

明清以來大行其道的棋盤式剛格狀結構的城市佈局,在大理古城至今保存完好。南北方向的中心線復興路貫穿了整個古城。現在,鱗次櫛比的特色旅遊店鋪使這條街變得令人眼花繚亂。由南城門起始的復興路串起了人民路、護國路(洋人街)和玉洱路等東西向主要幹道。

我常聽去過大理古城的人説,沒什麼意思。這也難怪,因為大理是一個待得越長久,就越能覺出它的好處的地方。遊人匆匆而來,遭遇拉客人眾的圍追堵截之後,只探看一眼又匆匆離去,難免會覺得寡淡。也許不恰當,但在我看來,麗江如同滿頭珠翠的官家小姐,只有夜深人靜或絕早的清晨才卸下脂粉;大理則如同一個淳樸的農家少女,雖然也漸漸想趕時髦山花滿頭亂插一氣,但仍不失本來顏色。

到大理古城,建議只逛玉洱路以南這一部分。如果是走馬觀花的話,那麼逛一逛博愛路、護國路(洋人街)、復興路、人民路也就夠了。洋人街的酒吧名聲在外,不必多説。人民路是古城風貌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條街。上段開了若干家咖啡館和酒吧,氣氛輕鬆,可以結交到世界各地的揹包客。下段更為幽靜,如果有心探訪,能夠發現不少漂亮的院落和裏面的隱士。

怎麼寫導遊詞 篇6

春觀位於武昌大東門外,創建於元代。現存的建築是清同治二年(1863年)該觀住持何合春率道友四處慕化而建。長春觀是武漢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羣。

寺內建築有王殿四官殿、來威殿,客堂以及展後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築。1931年又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前展後疣、門廊過道更臻於完善,恢復並形成了一個為左中右三路,依山而上、佈局得當的建築羣。中路建築為五進:有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左路為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來成殿和藏經閣等。右路為廚房、齋堂、寮房、邱祖殿、主待堂、世譜堂和純陽祠等。主要建築為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樑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築藝術特色。

文化革命中,觀內陳設和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1983年,國務院確定該觀為全國對外開放開展宗都活動的重點道觀之一,撥款維修了山門、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重塑了一些神像,後殿供劉長生、譚長真、孫不二、邱長春、馬丹陽、王玉陽和郝太七位真人坐像;由會仙橋而上最後殿供神農、伏羲、軒轅氏神像。1995年在修建長江大橋時,還將黃鶴樓舊址處的呂祖閣呂洞賓卧像和“五百靈官”移到該觀內,大大豐富了長春觀的收藏。

目前長春觀是武漢保存道教文物最集中最豐富的地方,武漢市道教協會就設在觀內。長春觀規模恢宏,歷來為道教的叢林勝地,被譽為“江楚名區,道子云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

怎麼寫導遊詞 篇7

親愛的遊客們,你們好!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桂佳磊,你們可以叫我“桂導”或“小桂”。你們現在乘坐的是去西安秦兵馬俑的列車,出發!

秦兵馬俑導遊詞遊客們,我們現在已經到了西安,這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城。我們已經來到的聞名於世的秦兵馬俑景點。秦兵馬俑已發掘了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xx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1978年,法國前總統希拉剋觀光完秦兵馬俑讚歎不絕,他説:“現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説是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到中國。”我想如此高的評價足以説明秦兵馬俑的突出地位了。就在1979年10月,在此建立了遺址性博物館。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兵馬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去感受這著名的秦兵馬俑。兩個小時後我們在一號俑坑集合。

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和大家説再見的時候了。我送大家三個字:長、嘗、常。第一個“長”祝各位老人長命百歲;第二個“嘗”祝大家嚐盡天下美食;第三個“常”祝大家笑口常開。上車啦,回家嘍!

怎麼寫導遊詞 篇8

大家好!很高興能做大家的導遊,我叫劉雙羽,大家叫我劉導好了。

秦兵馬俑是歷史悠久的文物之一,現在已經挖掘出來三個俑坑,一共有兩萬平方米。一號坑最大,是春始皇統率的一支大軍。

將軍俑那神態自若的樣子,就知道有重任在肩。

武士俑身高平均有1。8米,非常整齊的拿着兵器,準備出發。

騎兵俑右手拿着韁繩,左手拿着弓箭,非常雄偉。

你知道這是多少人民的血汗才能建出這麼偉大的工程嗎?這個問題你們考慮一下。

現在可以自由觀看了。

祝大家玩得愉快。

怎麼寫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你們好!下面我們即將去參觀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

大家請看,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xx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兵馬俑近八千個。再三的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一號坑上面,現在已經蓋起了一座拱形大廳。走進大廳,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體格健壯,體型勻稱。騎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登長靴,有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

各位遊客,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塑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兵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雄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各位遊客,我的介紹就到此為止。請大家盡情觀賞。不過,千萬不要損壞這裏的任何東西,謝謝大家!

四:導遊詞怎麼寫

大家好,我叫嚴子逸,今年10歲了。你們可以叫我嚴導。

今天我們要去遊玩秦兵馬俑。秦兵馬俑在我國的陝西出土,是我國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它舉世無雙,是中外遊客很喜歡來的地方。曾經就有過一個外國人非常喜愛秦兵馬俑而跳進俑坑做“洋人俑”。這樣雖然能表現他對秦兵馬俑的喜愛,但是進來時可能會損壞到兵馬俑,你們可別這樣做!

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兵馬俑的所在地。你們可以看到這裏有上萬個兵馬俑,它們都排列得十分整齊。這裏的兵馬俑有四種類型,分別是將軍俑、武士俑、騎士俑和陶馬。這些兵馬俑可都是秦朝的石匠精心雕刻出來的,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藝術珍品。

快來看,這就是將軍俑。它們個個身材魁梧,頭戴鶡冠,抬頭挺胸。一看就知道是個文武雙全、立功無數的大將。

大家跟我來,這是騎兵俑。它們每個都是身披鎧甲、手持弓箭,好像久經沙場。看來以後是個當將軍的料。

騎兵俑旁邊的就是陶馬了。看它們一匹匹肌肉豐滿的樣子就知道個個都是千里馬,而且很受騎兵們的愛戴。

現在你們一定對秦兵馬俑有更深入的瞭解了吧?

怎麼寫導遊詞 篇10

大家好!我姓呂,大家可以叫我“呂導”。現在我們來到了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請各位跟着我一起去參觀一下這珍貴的歷史文物。

秦兵馬俑是一九七四年春天,陝西臨潼縣西楊村的幾位村民在村子南邊的柿子園打井時發現的。當他們挖到兩三米時,出現了一些紅土,而且很硬,挖起來很吃力。繼續往下挖,發現了一些殘斷的陶製的胳膊、腿和頭,就這樣發現了秦兵馬俑的一號坑。後來又陸續發現了二號、三號坑。

秦兵馬俑規模宏大,三個俑坑的總面積有兩萬平方米,大概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一號坑最大,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寬六十二米,總面積一萬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

兵馬俑用多種製陶工藝燒製而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豔的彩繪。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着鮮豔的顏色,出土後由於空氣乾燥,顏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

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它們的臉型、髮型、體態、神情,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口靜立。所有這些兵馬俑都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就參觀到這裏,歡迎下次再來。再見!

怎麼寫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歡迎來西安旅遊,這裏有震撼人心的秦兵馬俑,我是你們的導遊。

在進入景區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秦兵馬俑。秦兵馬俑共有三千俑坑。總面積有兩萬平方米,坑內的兵馬俑有八千多個。一號坑比另外兩個坑的兵馬俑加到一起的還多,佔了約四分之三。坑內最東端是武士俑,每排七個,每列三十個,共二百一十個。他們是部隊的先鋒。

法國總統希拉剋曾説:“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

現在大家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觀看,請不要亂扔垃圾,要保護文物。

好了,現在已經過了一小時了。請大家跟着我前往三號坑。

我現在給大家講一講三號坑,三號坑沒有統帥。因為軍隊當時直接聽皇帝,所以三號坑才沒有統帥的。面積只有五百二十平方米。

好了,一天的行程結束了,請大家回家吧!

怎麼寫導遊詞 篇12

喇嘛洞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齊鎮)畢克齊鎮北邊約7公里處的大青山中。東距呼和浩特市約34公里。 喇嘛洞召,俗稱喇嘛洞。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祥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始建於明萬初歷年間(1573—1620),由察罕博格達一世活佛主持興建,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

喇嘛洞坐落在山谷內銀洞山的南坡,由前後兩寺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間,供奉4大天王;大經堂49間,樓2層,計7楹;大殿25間,供奉彌勒佛,殿前懸掛蒙、漢、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的金字“廣化寺”匾額。二殿為歡喜佛殿,東西八角樓供奉十八羅漢和觀音菩薩。另有閻羅君殿7間。各殿佛像均以黃銅製成,工藝高超,栩栩如生。後寺建在山腰上,鑿山為洞,建樓3層,稱“鈀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階共124級。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歷代活佛的石塔數座.現殿堂大多被毀,殘留124級石階和佛爺府及石刻佛像。喇嘛洞召東、西、北三面環山,南為寬闊的洞溝,光線明亮,視野開闊。前寺依山起殿,有天王殿、大經堂、大雄寶殿、歡喜佛殿等殿宇,佛像多為銅鑄,工藝高超;後部建有佛爺府;西北方建有3座白色的覆缽式喇嘛塔。後寺建在山腰的銀洞前,鑿山為洞為三層樓閣,與洞連成一體,內塑有大佛像;寺前石階124級,陡直不易一氣攀登至頂。山谷內怪石嶙峋,蒼松疊翠,百草搖曳,泉水淙淙。寺院掩映於古鬆叢林中,山風襲來松濤雷動,壯人聲威。環境幽靜,景色優美,氣候宜人,為呼和浩特市郊的旅遊勝地。

相傳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達罕察是一位來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經遊歷了呼和浩特許多地方,最後選中了喇嘛洞。縱觀喇嘛洞的環境,當初博格達及其弟子在此傳教,建寺,確實獨具慧眼。這裏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遊人莫不為其如畫的風景所陶醉而流連往返。

喇嘛洞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齊鎮)畢克齊鎮北邊約7公里處的大青山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喇嘛洞召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喇嘛洞召導遊詞範文1:

喇嘛洞召,位於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畢克齊北8公里的大青山中,漢名為"廣化寺"。迄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喇嘛洞,也稱“銀河”,原是一個普通的天然山洞,後因喇嘛叫僧人長在洞內修行和居住。人們將這一山洞稱為:喇嘛洞。以後又把洞前修建的寺廟稱為喇嘛洞昭。

喇嘛洞昭,始建於明代隆慶年間,最早在內蒙古地區修行傳播黃教的博格答察罕(即聖人,最高級的活佛之一)喇嘛,曾在喇嘛洞修行,明萬曆初年,他在銀洞前修建了一座小廟,向外傳播喇嘛教。這座小廟就是最初的喇嘛洞昭。明天啟年間,博格答察罕在喇嘛洞圓寂,他的三個弟子又在此從修了小廟,並向南擴建新寺。以後又經歷歷代不斷重修,擴建,逐漸形成了一處殿宇眾多,規模教大的喇嘛教寺院。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庭正式命名為“廣化寺”。

相傳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達罕察是一位來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經遊歷了呼和浩特許多地方,最後選中了喇嘛洞。縱觀喇嘛洞的環境,當初博格達及其弟子在此傳教,建寺,確實獨具慧眼。這裏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遊人莫不為其如畫的風景所陶醉而流連往返。

喇嘛洞召導遊詞範文2:

喇嘛洞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齊鎮)畢克齊鎮北邊約7公里處的大青山中。東距呼和浩特市約34公里。 喇嘛洞召,俗稱喇嘛洞。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祥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始建於明萬初歷年間(1573—1620),由察罕博格達一世活佛主持興建,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

喇嘛洞坐落在山谷內銀洞山的南坡,由前後兩寺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間,供奉4大天王;大經堂49間,樓2層,計7楹;大殿25間,供奉彌勒佛,殿前懸掛蒙、漢、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的金字“廣化寺”匾額。二殿為歡喜佛殿,東西八角樓供奉十八羅漢和觀音菩薩。另有閻羅君殿7間。各殿佛像均以黃銅製成,工藝高超,栩栩如生。後寺建在山腰上,鑿山為洞,建樓3層,稱“鈀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階共124級。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歷代活佛的石塔數座.現殿堂大多被毀,殘留124級石階和佛爺府及石刻佛像。喇嘛洞召東、西、北三面環山,南為寬闊的洞溝,光線明亮,視野開闊。前寺依山起殿,有天王殿、大經堂、大雄寶殿、歡喜佛殿等殿宇,佛像多為銅鑄,工藝高超;後部建有佛爺府;西北方建有3座白色的覆缽式喇嘛塔。後寺建在山腰的銀洞前,鑿山為洞為三層樓閣,與洞連成一體,內塑有大佛像;寺前石階124級,陡直不易一氣攀登至頂。山谷內怪石嶙峋,蒼松疊翠,百草搖曳,泉水淙淙。寺院掩映於古鬆叢林中,山風襲來松濤雷動,壯人聲威。環境幽靜,景色優美,氣候宜人,為呼和浩特市郊的旅遊勝地。

相傳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達罕察是一位來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經遊歷了呼和浩特許多地方,最後選中了喇嘛洞。縱觀喇嘛洞的環境,當初博格達及其弟子在此傳教,建寺,確實獨具慧眼。這裏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遊人莫不為其如畫的風景所陶醉而流連往返。

喇嘛洞召導遊詞範文3:

洞召由前寺及後寺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間,供奉4大天王;

大經堂49間,樓2層,計7楹;大殿25間,供奉彌勒佛,殿前懸掛蒙、漢、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的金字“廣化寺”匾額。

二殿為歡喜佛殿,東西八角樓供奉十八羅漢和觀音菩薩。

另有閻羅君殿7間。各殿佛像均以黃銅製成,工藝高超,栩栩如生。

後寺建在山腰上,鑿山為洞,建樓3層,稱“鈀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階共124級。

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歷代活佛的石塔數座.現殿堂大多被毀,殘留124級石階和佛爺府及石刻佛像。

喇嘛洞召東、西、北三面環山,南為寬闊的洞溝,光線明亮,視野開闊。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樣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

建於明萬曆初年(1573―1575),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

洞召由前寺及後寺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間,供奉4大天王;

大經堂49間,樓2層,計7楹;大殿25間,供奉彌勒佛,殿前懸掛蒙、漢、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的金字“廣化寺”匾額。

二殿為歡喜佛殿,東西八角樓供奉十八羅漢和觀音菩薩。

另有閻羅君殿7間。各殿佛像均以黃銅製成,工藝高超,栩栩如生。

後寺建在山腰上,鑿山為洞,建樓3層,稱“鈀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階共124級。

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歷代活佛的石塔數座.現殿堂大多被毀,殘留124級石階和佛爺府及石刻佛像。

喇嘛洞召東、西、北三面環山,南為寬闊的洞溝,光線明亮,視野開闊。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樣地之一。位於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

建於明萬曆初年(1573―1575),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

標籤: 導遊詞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j360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