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大峽谷導遊詞(通用25篇)

大峽谷導遊詞(通用25篇)

大峽谷導遊詞 篇1

尊敬的遊客朋友們:

大峽谷導遊詞(通用25篇)

你們好。今天的行程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過。

大家從小就聽説過“青藏高原”吧?現在我們就來到了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前面就是聞名中外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現在先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雅魯藏布大峽谷:它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長達504千米,最深處可達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它的上游圍繞珠穆朗瑪峯形成一個馬蹄形大轉彎,十分壯觀,過會兒你們就可以觀賞了。

雅魯藏布大峽谷還有許多動植物,動物有:孟加拉虎、短尾葉猴、大眼鏡王蛇等;植物如:墨脱蘭、喜瑪拉雅紅豆杉、羅漢松等;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生物性最豐富的地方,有着“植物性天然博物館“和”生物資源基因庫的美譽,等會兒自由遊覽的時候你們就會親眼目睹我跟你們説的這些動植物了。

雅魯藏布大峽谷不但動植物多而且景色也十分神奇,不信你們看:大峽谷的水由固態的萬年冰雪到沸騰的温泉,從涓涓細流到簾簾飛瀑;大峽谷的山從遍佈熱帶雨林到直入雲天的皚皚白雪十分神奇,怎麼樣?我沒騙你們吧!

下面請大家自行遊覽,但由於大峽谷地形險要,因此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大峽谷導遊詞 篇2

榕湖、杉湖原為唐宋時桂州城南護城河, 現在湖畔樹木婆娑, 湖中澄湖碧水, 象碧玉鑲嵌在市區中心, 遊人到此不僅能飽覽湖光山色, 而且可以尋勝訪古。

湖心亭 在榕湖的湖心島上, 原建於40年代, 1979年兩次重建, 現為一組設計新穎的仿古臨水亭廊, 由大小兩亭及連廊組成。大亭8角、重檐、凌駕水中; 小亭4角, 單檐尖頂, 坐落岸上, 以直角形(L)曲廊與大亭相連, 總面積120平方米。湖岸有九曲橋銜湖心島, 掩映於湖光翠柳之間, 與亭廊構成整體, 顯出平穩中求變化, 臨水而有飛動感。

古南門 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榕湖北岸。又名榕樹門。據載為唐代名將李靖於武德四年(621)平定嶺南後, 在桂林築置城守新建, 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門, 距今正1300多年。

黃庭堅系舟處 在榕湖北岸, 古南門前, 榕蔭亭側。崇寧二年(1103)北宋大詩人黃庭堅被謫宜州, 崇寧三年(1104)經桂林, 遍覽名山, 泊舟此岸。他寫的《到桂州》雲“桂嶺環城如雁蕩, 平地蒼玉忽 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 奈此百嶂千峯何”, 融進個人的不幸遭遇, 也表達了對桂林山山水水的深厚情意。南宋理學家張知靜江府時, 在系舟處建榕溪閣, 以志懷念。閣久廢, 1955年在舊址建榕蔭亭, 其後又立碑其側, 題為“黃庭堅系舟處”。

湖西莊 在榕湖北路西段。清嘉慶道光間, 少司空李宗瀚建為別墅。張維屏《窪遊日記》稱, 大門臨湖, 內有小橋流水, 過橋有屋, 屋後有軒, 軒前有園, 整座建築用竹籬圍合。李宗瀚住湖東“拓園”, 今人民禮堂東北側, 湖西莊由其侄李春回掌管。李春回工書精刻, 後破落, 別墅荒蕪。1954年以來, 這裏建起擁有十幾幢風格各異的庭院建築, 成為桂林市第一個接待國家元首級的外事賓館榕湖飯店。

芙蓉亭 在榕湖南路西段, 榕湖西南岸邊。清代著名桂林畫家羅辰曾在此建“芙蓉池館”。1955年建亭, 因名芙蓉, 亦稱葵花亭。1988年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 6柱、6角、單檐、琉璃瓦、攢尖頂亭, 高7米, 長寬各5.45米, 面積29.7平方米。亭中有石桌凳, 柱間有石欄杆, 亭周樹茂蔭濃, 秀色可餐。

陽撟 在秀峯、象山兩區相銜, 榕湖杉湖接合部的水面上。宋名青帶橋或永濟橋, 木質結構, 元代毀於火。明改建石橋, 解縉書“永鎮三江”其上。洪武間(1368~1398)桂林城南擴, 榕湖杉湖變成內湖, 名陽塘, 橋因湖改稱陽橋。歷代多修葺、擴建。1974年擴建成現狀: 石拱結構, 3跨, 各5米, 全長22.2米; 橋面由20米加寬成32米, 瀝青鋪築, 飾以漢白玉雕花欄杆。自古以來, 青帶橋一帶就是商業中心區。據元伯篤魯丁《陽橋記》載, 橋的兩側, 商賈所藏寶物、番貨, 以有易無 , 日千百計。現在榕杉湖區, 市行政機關、商業網點、賓館環立, 這一地帶, 更成為南北通衢和政治、文化經濟、旅遊的中心。

朝霞亭 在榕湖東側, 湖濱飯店前, 簇擁於小葉樟, 夾竹桃與翠竹間的一個260多平方米的小島上。高7米, 長寬各4.45米, 面積19.8平方米, 為6柱、6角、單檐、攢尖頂小亭,3面有石欄桌凳,北面有曲橋通達,是喧鬧市區中難得的安寧憩息地。每當日出,霞光滿亭,激人奮進,嫵媚可親。

蘑菇亭 在杉湖湖心島上, 由一組圓形水榭與3個獨立單柱圓形亭子組成, 總面積近400平方米, 建於1978年。登上杉湖北岸的12層高樓灕江館頂層俯瞰, 湖心島的平面呈美麗的梅花圖案。

補杉亭 一名杉湖亭, 在杉湖湖心島上, 1955年建, 為木結構, 以杉樹皮蓋頂。杉湖畔清代有“補杉樓”, 是著名桂林詩人朱琦、龍啟瑞等登臨吟詠之地。補杉亭之名由此而來。亭已廢, 1978年在原址四周新建蘑菇亭。

大榕樹 在榕湖北路西段古南門前,為小葉榕,高18.6米,冠幅直徑32米。南宋文學家劉克莊(1187-1269)《榕溪閣》:“榕聲竹影一溪風,遷客曾來系短篷;我與竹君俱晚出,兩榕猶及識涪翁。”涪翁是北宋詩人黃庭堅的號,他遊桂林時曾系舟樹下,證實這棵大樹是宋代榕溪閣前兩棵榕樹中的倖存者,樹齡在820xx年以上。今仍枝葉婆娑,濃廕庇日,成為朝夕與遊人共處的桂林八景中的“榕城古蔭”。另一株古榕,附古南門而生,早已不存,但城門、城樓,至今仍稱榕樹門、榕樹樓。

大峽谷導遊詞 篇3

國慶長假的第一天,爸爸媽媽就帶我到天目山遊玩。汽車開了三個多小時,終於到了著名的天目山大峽谷。原來這個石谷是個火山口,噴出來的溶巖不計其數,是世界吉尼斯之最。剛到入口,就看見人山人海,旅客還真不少。

進去後,哇!一棵棵大樹聳立在周圍的山上,枝繁葉茂。遠遠望去,像一片綠色的海洋。一塊塊巨石壓在溪水上,奇形怪狀,造型別致。卧牛石好像一頭牛沉在水底,只露出屁股在水面上。青蛙石就像一隻青蛙縱身躍起,要跳到天空中去。還有海豚石、鷹嘴石……個個形象逼真,十分動人!溪水清澈見底,瀑布有大有小,大瀑布飛流直下,十分壯觀。小瀑布輕輕而下,發出清脆的響聲,像在彈奏樂曲。

不過要爬到峽谷最上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剛開始時,還是走廊,走起來很輕鬆,不過到後來,就變成了狹窄陡峭的石級,加上上午才下過雨,石級很滑,很不好走。好多人都走不動了,放棄爬上頂了。我與媽媽還是接着爬,越往上爬越險,石級邊的欄杆也沒了,好不容易爬了20__米,此時我揮汗如雨,不過還是沒有放棄,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功夫不負有心人,再爬了200米,我們終於登上了峽谷的最上端。雖然我口乾舌燥,但還是為登上了山頂而高興!

大峽谷導遊詞 篇4

由於第三世紀以來地面強烈抬升,河流下切,形成了以陡峭的崖壁,怪異的山巖,深切的河谷,複雜的地貌,湍急的溪水為特徵的喀斯特中山峽谷地貌,極為雄奇、險峻。峽谷底部與高原面的相對高度一般為200—300米。由於峽谷支流下切的速度遠遠低於幹流,支流的河水以瀑布的形式跌落於幹流中,形成了峽谷兩岸眾多的瀑布和碳酸鈣沉積在崖壁上的石灰華(鈣華)殼,這些鈣化或似亭台、靈芝,或似靈龜、金鐘,或似石花、石幔,形態多樣,十分瑰麗。

景區內主要出露的地層為距今5億年前形成的寒武紀早、中寒武世古老地層。景區內地質構造複雜,有四條大斷層與南江河斜交。景區主要出露的巖石有:厚層至塊狀石灰巖、薄版狀灰巖、泥頁巖、白雲質灰巖、巖溶角礫巖等。

“漂流人生,發現山水”。南江大峽谷以峽谷漂流而聞名,從起漂點至羅鍋衝,河道坡度逐漸加大,由平穩而漸趨驚險刺激,使參與的遊人在飽餐風景的同時,得到心靈的洗滌和精神的昇華。

南江大峽谷的棧道總長2公里,它復原了古老的奇蹟,突破了空間的阻隔,使遊人在有驚無險中飽餐原汁原味的峽谷風光,洗滌心靈。

20xx年以來實施的打造旅遊精品工程,更新了10公里的遊步道和2公里的棧道,更換了皮艇,添置了電瓶車,新建了纜車,更新了餐飲住宿等基礎設施,景區面貌一新。公司將用3-5年時間,在峽谷觀光和漂流的基礎上,完善景區地質科普、休閒度假、體驗、會議、文化等旅遊功能,打造國內一流的精品景區,助推開陽旅遊產業騰飛。

大峽谷導遊詞 篇5

尊敬的遊客朋友們:

你們好。今天的行程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過。

大家從小就聽説過“青藏高原”吧?現在我們就來到了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前面就是聞名中外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現在先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雅魯藏布大峽谷:它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長達504千米,最深處可達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它的上游圍繞珠穆朗瑪峯形成一個馬蹄形大轉彎,十分壯觀,過會兒你們就可以觀

賞了。

雅魯藏布大峽谷還有許多動植物,動物有:孟加拉虎、短尾葉猴、大眼鏡王蛇等;植物如:墨脱蘭、喜瑪拉雅紅豆杉、羅漢松等;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生物性最豐富的地方,有着“植物性天然博物館“和”生物資源基因庫的美譽,等會兒自由遊覽的時候你們就會親眼目睹我跟你們説的這些動植物了。

雅魯藏布大峽谷不但動植物多而且景色也十分神奇,不信你們看:大峽谷的水由固態的萬年冰雪到沸騰的温泉,從涓涓細流到簾簾飛瀑;大峽谷的山從遍佈熱帶雨林到直入雲天的皚皚白雪十分神奇,怎麼樣?我沒騙你們吧! 下面請大家自行遊覽,但由於大峽谷地形險要,因此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大峽谷導遊詞 篇6

太行大峽谷

在中國河南省林州市境內的太行大峽谷。它南北長100華里,東西寬2.5華里,海拔800~1739米,境內斷崖高起,羣峯崢嶸,陽剛勁露,台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峯、巒、台、壁、峽、瀑、嶂、泉姿態萬千,既是“北雄風光”的典型代表,也是旅遊觀光、休閒養生、避暑度假、尋古探幽、繪畫寫生和户外運動的好地方。

太行大峽谷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地質公園,是全國農村商業站線上的一面紅旗——石板巖從銷社“扁擔精神”的發祥地,是中國文聯書畫中心創作培訓基地。還有被國際航聯、中國航協譽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國際滑翔基地。主要景點是王相巖、桃花谷、太行天路、太極冰山。

在太行大峽谷有三大奇觀:“三九嚴寒桃花開”、“三伏酷暑水結冰”、“千古之謎豬叫石”。桃花谷景區就佔據了兩大奇觀,三九嚴寒桃花谷和三伏酷暑水結冰,還有364米高的亞洲第一高瀑。這裏五步一潭,十步一瀑,水成了主題,山成了襯景。

景區四季景色各異,令人神往。

陽春,風和日麗,萬木崢嶸,鳥語花香;

盛夏,青山綠水,林樹青葱,葉茂蔭深;

金秋,紅葉似火,菽谷飄香,惹人陶醉;

隆冬,羣山披素,白雪皚皚,垂冰百丈。

大峽谷屬於曖温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受當地條件地形地貌的影響構成獨特山形地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曖少雨,夏熱多雨,秋涼氣爽,冬寒帶雪。年均氣温12.7度,森林覆蓋率為80%-90%.這裏乃八百里太行的一部分,

太行大峽谷的山體是由片麻巖、石英巖和石灰巖三層特徵顯明的巖石構成。層巖的不同色彩表明了鐵與鈣的含量多寡,鐵紅鈣白又揭示出來原始內部構造的祕密,如果説大山有陽剛之力,那麼這些豎向的紋路纖巧細膩,引來江南的秀麗,又造就了大山的陰柔之美。三層不同的巖石,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山體,結和在一起構成了今天的太行大峽谷。

石板巖鎮

石板巖鎮,這裏的建築和我們中國所傳統的木結構建築不太一樣、當地的房子一律用石頭建造。一座房屋只有門、窗是木頭的......像童話中的建築一樣美麗。就地取材成就了富有特色的石板巖居民,它非常自然、和諧地融進了太行大峽谷的山水之中,令遊客們讚歎不已。石板巖的民居有什麼特色?當地流傳着這樣的民謠:“石梯、石樓、石板房,石地、石柱、石頭牆,石街、石院、石板場,石碾、石磨、石谷洞,石臼、石盆、石水缸,石桌、石凳、石鍋台,石廟、石爐、石神像......”即使你從沒有到過石板巖,也可以從民謠中聽出來,石板巖的民居是由石頭組成的。

《桃花谷》景區

桃花谷是一條谷中之谷,長約4km,海拔約800 m-1736m,高差近千米。谷內奇峯突兀,峭拔雄壯,一條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貫穿峽谷,桃花穀風景秀麗,被稱為愛情谷,霧散雲山變,花開鳥飛鳴,高山懸瀑落百丈,泉流潭水澄如鏡,沿谷流下的溪水跌落成瀑,瀑落成潭,潭潭相連,構成了桃花谷山靈水秀的峽谷風韻。桃花谷內移步換景,景景相連,黃龍潭、飛龍峽瀑布、飛龍峽棧道、九連瀑、桃花洞等景點珠聯璧合,顯示出深峽藏秀的悠遠意境。

飛龍峽

飛龍峽長約1000米,寬度2-10米不等,抬頭向西仰望,180米的崖壁上,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海題寫的“飛龍峽”三個大字遒勁有力。在入山台階路左側是桃花谷簡介與導遊圖,從這裏可分為兩條路入山,一條是順桃花谷飛龍峽棧道,沿路觀景到達桃花谷洞村;另一條是乘車穿越人工隧道從飛龍峽懸崖公路,直達桃花洞村。

琴台

在一個巨大的平台上書寫着“琴台”兩個字,傳説昔日俞伯牙來此遊玩,被山光水色所陶醉,盤石而座,架走琴案,在此彈奏高山流水樂曲,如今寬大的“琴台石”猶在,潺潺的流水聲,宛如伯樂彈奏出來的遺韻,在峽谷美妙迴旋。

黃龍潭

黃龍潭由兩潭組成,那個小豁口處的流水就是從上潭溢出來的,在地質學上高處的潭叫懸潭,低處的潭叫學潭,西潭以瀑布相連,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我們也把它叫子母潭,上潭為子潭,下潭為母潭。黃龍潭,潭面約350平方米。

懸潭

懸潭四周高崖圍合,猶如置身一個葫蘆中。有景就有水,有水就有潭,遙看對面飛龍峽瀑布飛流湍急,噴湧而下,直落龍潭,水聲震天,浪花飛濺,涼意頓生。懸潭頂部,西崖相夾,天開一線,谷底激流飛穿,谷壁瀑布高懸,給人以“看天一條縫,看溝一條龍”的感覺,這種峽谷模式,在地質學上叫“箱形峽谷”。

九連瀑

九連瀑形似黃果樹的瀑布,它寬50餘米,高28米,它是整個太行大峽保中最寬的瀑布。

桃花洞村——桃花仙子洞、桃花潭瀑布

桃花洞位於海潑1200米高的太行山腰,洞口懸岸約3米多高,洞深30米,高約20多米,寬10米多,洞頂鐘乳石像數條飛舞的蛟龍。洞中立有桃花女雕像,像高4.5米,造型天生麗質,婷婷玉立,輕紗飄舞,婀娜多姿,發鬃上系一綻開的桃花,纖纖細手將桃花拋散人間,據説這滿山遍野的山桃樹,皆為她撒種所生。

《太行天路》

“太行天路”景區位於太行山之巔,北起桃花谷景區,南至仙霞谷景區,全長約30km,既是景區環線遊覽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俯瞰太行山壯美風光的絕佳位置。太行天路沿線設置有10餘座觀景台,可臨欄遠眺。

平步青雲

位於朝陽村至葦池窪自然村之間。此觀景台乃是一懸空密封式玻璃走廊,長約20米,距谷底約200米,人走其中,宛如行於雲彩之中,仰可觀西起雄峯,俯可覽山體奇觀,是太行天路景區中的奇特景域。

羞女峯

位於葦池窪村南,濕地面積約20xxm2,台壁空曠有餘,利用地形設有多功能休閒區,此台可觀景“南天一柱,孤傲羣峯”。遠瞻西北,有一座狀如男子性器的高峻山峯,崢嶸嵯峨,挺拔威猛,直聳雲天。

夢幻之谷

崇巖峻嶺,峯壑疊嶂,景台錯落有致,台上原有枝繁葉茂的情侶古柿樹,設有人文景觀的智慧之門,此台是觀看太行大峽谷全景最佳處,這個觀景台起名叫虛谷有三層意思,一是指大峽谷雲霧飄渺,山水或隱或現,峽谷看似虛無實則深幽,虛谷展現出大峽谷的自然特色。二是由字面自然讓人想到虛懷若谷,大峽谷時刻保持着深廣的胸懷迎接各地遊客,虛谷是大自然賦予大峽谷的印證。三是傳説張果老在林慮山修煉的時候,為了使自己擁有更廣闊的胸襟,體會更深遠的道義,從而更好地化解人世中的苦難。選擇了虛谷,在此領悟了自然奧祕和人類的淵源。

《王相巖》景區

王相巖景區,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西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對面山崖上的朱雀相迎,暗合了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士來此修身隱居。商代國王武丁和奴隸宰相傅説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東漢名士夏馥因“黨錮之禍”,曾在這裏隱居避難;明代河北道士趙德秀曾在這裏修身養性,居山不捨;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曾在這裏修築別墅安度晚年。因此,王相巖也多次更名,上古稱“寶泉巖”,殷商稱“王相巖”,東漢稱“隱居巖”,明代稱“老道巖”,清人稱“避暑巖”。現代旅遊專家學者以王相巖之雄,王相九峯之秀,登山道路之險,山間景觀之奇,稱為“太行之魂”。

王相巖牌坊

王相巖牌坊高8米,寬大5米,由當垢石英巖構築,石板封頂,具有當地民居風格。中門上方“王相巖”三字,為明代萬曆十一年(1583年)時任林縣知縣的張崇雅所寫。兩側門上的“仁山”、“智水”,取自孔子《論語·雍也》中“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一名,意思是純一的安於義理的人喜好在山,明白事理的人情繫於水。

王相巖是典型的四神砂結構圍谷地貌,山峯三面圍合,開口向東,迎來紫氣,形成護砂嚴謹的風水寶地。大家向東看,對面崖上伸出那塊紅色的巖石猶如孫雀頭部,而其後的山崖猶如綠色的彩屏;大家向北看,由西向東逶 而來的山嶺猶如一條青龍;向南看,山頂上的造型地貌像一隻白虎,虎視眈眈,俯瞰山下;在套谷裏面還有一個金電望日峯和回首觀龍峯,龜蛇也叫玄武,我們到上面就會看到。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四靈獸地貌造型惟妙惟肖。

蕩魂橋

蕩魂橋,長50米,高8米,寬2米,由鐵索牽繫,666根松木椽子鋪設橋面,人行其上,大幅度地搖擺,半雲半霧,魂魄隨橋體晃盪,所以叫蕩魂橋。

第一棧道 雲台

棧道高40米,有138個台階。1997年5月,景區在猿猴難於攀援的崖壁上建造了這條之字形棧道。棧道是一部超越自我的心裏測試器,從這裏走過的人永遠忘不了它。

雲台即雲中平台,這種平台,在地質學上叫產狀,產狀的形成與巖層的水平產出有關。在地質學上,巖層的橫向紋理叫層理,豎向紋軎收節理,這裏的巖石層理髮育廣泛,由於水平侵蝕,形成一個個產狀。大家向四周看一看,產狀結構異常豐富,站在平台向左看,在山際的輪廓線上,有一道豁口,叫魯班豁。地勢險要,海撥1172米,豁口寬110米,高200餘米。當年,石板巖供銷社的幹部職工為了把山上的土特產品運下山去,把鄉親們所需的生活用品運進山來,他們挑起一根根沉重的扁擔,翻高山,淌河水,攀懸崖,爬陡坡,歷盡千辛萬苦,走過春夏秋冬,挑出了舉世聞名的“扁擔精神”,便是這段真實歷史的見證者。

第二棧道

第二棧道高60米,共有186個台階,比下面的斷崖高20米。

仰止石

巨石上書“仰止”兩個大字,“仰”是敬慕、傾慕的意思;“止”是助動詞,同“之”一個意思。“仰止”二字一般刻在風景絕勝之處。“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這成語裏的“仰止”也是這個意思。

向前看,巖西一股跌水,名曰“寶泉”,從峯頂而下,懸流251米,下成瀑布,水勢噴 ,望如白虹,飛灑 ,六日沁人肌骨。有詩讚曰:“空中細雨西南來,颯然天與遊人沐。”寶泉火奔這池中,石潔水清,天光澄映,名曰:“仰天池”,為明代道士趙得秀所開掘。時至嚴冬,瀑流化作冰柱,頂天立地,猶如瓊樓玉宇,延至來年4月末方復融解為瀑。

獅子洞

獅子洞深10米,寬8米,高7米,洞為石英巖風化石巖洞,洞頂巖縫終年滴水,灰華沉積,在洞中央形成一座獅子狀石鐘乳,長4米,高4米,寬2米,頭東尾西,周身佈滿苔蘚,雄壯威猛。

玉皇閣

玉皇閣為磚石結構,黃色琉璃瓦覆頂的仿明代建築。閣座為大理石須彌座,座面雕有二龍戲珠,閣門嵌設門樓,門樓座雕刻八寶圖案,神龕後外延伸與“五氣朝元洞”連接。檐磚雕刻有老子、釋迦牟尼,四大金剛上八仙,閣內神龕中泥塑高1.5米的玉皇大帝座像,牆壁懸塑有張果老、呂洞賓、漢鍾離、鐵枴李、曹國舅、朝湘子、藍采和、何仙姑像,像高0.7米。內頂全穹隆狀,有藍天星星、仙鶴象徵靈宵寶殿。

老君殿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在玉皇閣右上方,原殿為大理石結構牆體,頂為灰瓦覆蓋。1990年重修,建築風格為爬廊式的磚木結構,頂為綠色琉璃瓦,前檐枋為木質結構,雕木畫柱,精細玲瓏。

書齋樓

書齋樓倚壁凌空,建於玉皇閣左面123米高的懸崖上,書齋樓是道士趙得讀書的地方,也是道家藏經處。這裏曾藏過五千言《道德經》。書齋樓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為三層小樓,1990年修復為二層古建樓,為硬山重檐爬山廊,建築面積12平方米。一層樓不西口相對,二層樓架木梯相通,樓上東山牆留有眺望門,可可望不可通行,正面為二樑三柱陽台,可觀賞王相巖全景。

仙人洞

仙人洞為王相巖道人歸天后的墓地,洞高5.2米,東西長26米,南北深22米,當年孤形,洞內建有三個道士墓,皆坐北朝南。東側西墓為青石構築,西邊這個大墓用青磚砌築,呈塔形,墓座為金剛寶座式。垮前的石碑上刻有“五世明故師父趙得秀壹位霞靈,明萬曆十七年正月十九日立,不孝徒與守林立石”。

王相村

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王相民俗村,依坡築房,錯落有致,這裏曾是商王武丁和奴隸傅説躬耕居住的地方。其建築風格迥異,石街、石院、石板場,石地、石柱、石頭牆,石碾、石磨、石谷囤,石梯、石樓、石板房,石桌、石登、石鍋台,石臼、石盆、石水缸,石碾、石槽、石頭坑,石龕、石爐、石神像,一應俱全。王相巖有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大橡樹、老槐樹和皂角樹,它們驗證着村莊的古老,為王相巖增添了一絲神祕的色彩。

大峽谷導遊詞 篇7

茅台酒,被尊為“國酒”。他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綿、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點,人們把茅台酒獨有的香味稱為“茅香”,是我國醬香型風格最完美的典型。

1915年,茅台酒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享譽全球;先後十四次榮獲國際金獎,蟬聯歷屆國家名酒評比金獎,暢銷世界各地。從此貴州茅台酒聞名中外,譽滿全球。在中國第一、二、三、四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家名酒,並榮獲金盾獎章。

1949年的開國大典,周恩來確定茅台酒為開國大典國宴用酒,從此每年國慶招待會,均指定用茅台酒。在日內瓦和談、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歷史性事件中,茅台酒都成為融化歷史堅冰的特殊媒介。黨和領導人無數次將茅台酒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

茅台酒以優質高梁為原料,用小麥製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於原料。用曲多,發酵期長,多次發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台酒風格獨特、品質優異的重要原因。釀製茅台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週期長達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兑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20__年茅台酒產量突破一萬噸,實現了周恩來總理年產萬噸的心願。茅台公司已開發了80年、50年、30年和15年茅台,以及53度、43度、38度、33度系列茅台等,推出了茅台王子酒、茅台迎賓酒等中高價位的醬香型酒。最新推出了神舟酒、

及為中國軍隊特製的名將酒, 形成了多品種、全方位的發展格局。)(推賴鼎酒。)

大峽谷導遊詞 篇8

你們好。今天的行程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過。

大家從小就聽説過“青藏高原”吧?現在我們就來到了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前面就是聞名中外的雅魯藏 布大峽谷。現在先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雅魯藏布大峽谷:它 的平均海拔在 3000 米以上, 長達 504 千米, 最深處可達 6009 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它的上游圍繞珠穆朗瑪 峯形成一個馬蹄形大轉彎,十分壯觀,過會兒你們就可以觀 賞了。

雅魯藏布大峽谷還有許多動植物,動物有:孟加拉虎、 短尾葉猴、大眼鏡王蛇等;植物如:墨脱蘭、喜瑪拉雅紅豆 杉、羅漢松等;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生物性最豐富的地 方,有着“植物性天然博物館“和”生物資源基因庫的美譽, 等會兒自由遊覽的時候你們就會親眼目睹我跟你們説的這 些動植物了。 雅魯藏布大峽谷不但動植物多而且景色也十分神奇, 不信你們看:大峽谷的水由固態的萬年冰雪到沸騰的温泉, 從涓涓細流到簾簾飛瀑;大峽谷的山從遍佈熱帶雨林到直入 雲天的皚皚白雪十分神奇,怎麼樣?我沒騙你們吧! 下面請大家自行遊覽,但由於大峽谷地形險要,因此 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大峽谷導遊詞 篇9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恩施大峽谷遊覽。恩施大峽谷位於長江三峽附近的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和板橋鎮境內,是清江大峽谷中的一段。峽谷全長108千米,總面積300多平方千米,被譽為“世界地質奇觀,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館”,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華中科技大學著名的旅遊與建築專家張良皋教授實地考察對比後認為:若與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論壯觀,恩施大峽谷與之難分伯仲;若論風景之秀美、景觀之豐富、層次之多樣,恩施大峽谷則遠勝於科羅拉多大峽谷。這裏的峽谷山峯險峻,山頭高昂,有仰天長嘯之浩氣;谷底的清江水質清幽,令人有脱胎換骨之感受。沐撫大峽、小龍門6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就有200米以上的獨立山峯30餘座;靜水清江,虹橋卧波、青山倒影,讓人產生海市蜃樓的幻覺;沿清江乘船順流而下,雲霧繚繞,白鶴翩躚,情景交融,彷彿置身於浩渺悠遠的世外天地之間。

各位朋友,壯美無比的恩施大峽谷有五大奇觀:

一是清江升白雲。與大多數名山的雲海顯得閒散無序不同的是,沐撫大峽谷裏從清江上升起的雲海像一條騰飛的巨龍,蜿蜒曲折,延綿百里,形態豐潤,美不勝收。

二是絕壁環峯叢。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絕壁者無峯叢,有峯叢者無絕壁,沐撫大峽谷不僅兼而有之,而且面積大、品位高。有四面絕壁凹陷於叢峯之中的,也有四面絕壁突出似凌架於叢峯之上的,世界上目前尚未發現類似奇景。

三是天橋連洞羣。洞穴羣落是大峽谷中又一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大峽谷沿線有大小洞穴200餘個。如板橋的熱雲洞,有石壁相隔形成兩個洞口,一洞通熱風,一洞出冷風,冷熱交融煙霧繚繞;而且洞內的大廳可容納數萬人;更有天橋匹配,水天相諧,人物相映,猶如仙境。

四是地縫接飛瀑。恩施大峽谷內的雲龍河地縫全長7.5千米,最深達75米,地縫怪石遍佈,五彩斑斕,古木蒼翠,碧流潺潺,尤其是地縫兩岸的數條飛瀑流泉,令人震撼而神怡。

五是暗河配豎井。中法探險隊歷經十年考察宣佈,奉節龍橋河至恩施大峽谷的地下暗河全長50千米,為世界之最。僅暗河之上的豎井就有108個,形似著名的新疆坎兒井,非常壯觀和罕見。

各位朋友,請看這是雲龍地縫,至少形成於5千萬年前,全長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寬15米。兩岸陡峭,飛瀑狂瀉、縫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聯莽莽清江。通過系統、科學、詳細、深度的規劃設計,打造一個以原生態自然山水風光為主、科普探險拓展為輔,集主題山水觀光、深度地質體驗、拓展探險運動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遊覽區。其總體規劃佈局為“一核一帶一區”,聯結峽谷自然山水綠色空間。

各位請看,這是恩施大峽谷客運索道,它是湖北省恩施州第一條單線循環脱掛抱索器索道。索道線路沿雲龍河峽谷西側山坡上行,通過倒灌水上方經小樓門“踏浪亭”南側埡口到達上站。索道線路全長2284米,線路高差792米。設計運輸量為每小時20__人。

各位請看,這是絕壁長廊,又叫“絕壁棧道”,始建於20__年10月,全長488米,118個台階。沿着棧道遊覽,一路可以欣賞大武陵風光。該棧道共有七道彎八道拐,寓意是路七彎八拐,心始終如一。

各位請看,這是鞠躬鬆是恩施大峽谷的五大奇觀之一的一個代表。在喀斯特地貌裏,有絕壁者無峯叢,有峯叢者無絕壁。而在這裏兼而有之,不得不説是個奇蹟。黃山的“迎客鬆”,天下聞名,迎客鬆是張開雙臂笑迎天下游客。大峽谷這棵鬆卻代表我們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遠方的遊客深深地鞠個躬,既表示歡迎,又代表恭送。

各位請看,這是“一炷香”景觀,高約150餘米,最小直徑只有4米,此地的巖石的抗壓強度是800公斤每立方厘米,它風吹不倒,雨打不動,傲立羣峯之中千萬年,守護着這片神祕的土地。他近觀猶如男根,展示着他威武的雄姿,儼然成了大峽谷中的鎮谷之寶。從地質學上講,由於長江水系、清江水系長期交錯的影響,不斷地侵蝕,不斷地衝刷,才形成如今陡峭的石柱,由於保存極度困難,所以地球上類似細長的石柱並不多見,而最長最大的莫過於此。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甘堰塘返程中心,遊客朋友們在此乘坐景區換乘車返回到恩施大峽谷遊客接待中心,也可乘車遊覽恩施大峽谷雲龍地縫景區後再乘車至接待中心,結束愉快的旅程。

大峽谷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恩施大峽谷遊覽。恩施大峽谷位於長江三峽附近的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和板橋鎮境內,是清江大峽谷中的一段。峽谷全長108千米,總面積300多平方千米,被譽為“世界地質奇觀,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館”,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華中科技大學著名的旅遊與建築專家張良皋教授實地考察對比後認為:若與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論壯觀,恩施大峽谷與之難分伯仲;若論風景之秀美、景觀之豐富、層次之多樣,恩施大峽谷則遠勝於科羅拉多大峽谷。這裏的峽谷山峯險峻,山頭高昂,有仰天長嘯之浩氣;谷底的清江水質清幽,令人有脱胎換骨之感受。沐撫大峽、小龍門6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就有200米以上的獨立山峯30餘座;靜水清江,虹橋卧波、青山倒影,讓人產生海市蜃樓的幻覺;沿清江乘船順流而下,雲霧繚繞,白鶴翩躚,情景交融,彷彿置身於浩渺悠遠的世外天地之間。

各位朋友,壯美無比的恩施大峽谷有五大奇觀:

一是清江升白雲。與大多數名山的雲海顯得閒散無序不同的是,沐撫大峽谷裏從清江上升起的雲海像一條騰飛的巨龍,蜿蜒曲折,延綿百里,形態豐潤,美不勝收。

二是絕壁環峯叢。喀斯特地貌一般情形是有絕壁者無峯叢,有峯叢者無絕壁,沐撫大峽谷不僅兼而有之,而且面積大、品位高。有四面絕壁凹陷於叢峯之中的,也有四面絕壁突出似凌架於叢峯之上的,世界上目前尚未發現類似奇景。

三是天橋連洞羣。洞穴羣落是大峽谷中又一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大峽谷沿線有大小洞穴200餘個。如板橋的熱雲洞,有石壁相隔形成兩個洞口,一洞通熱風,一洞出冷風,冷熱交融煙霧繚繞;而且洞內的大廳可容納數萬人;更有天橋匹配,水天相諧,人物相映,猶如仙境。

四是地縫接飛瀑。恩施大峽谷內的雲龍河地縫全長7.5千米,最深達75米,地縫怪石遍佈,五彩斑斕,古木蒼翠,碧流潺潺,尤其是地縫兩岸的數條飛瀑流泉,令人震撼而神怡。

五是暗河配豎井。中法探險隊歷經十年考察宣佈,奉節龍橋河至恩施大峽谷的地下暗河全長50千米,為世界之最。僅暗河之上的豎井就有108個,形似著名的坎兒井,非常壯觀和罕見。

各位朋友,請看這是雲龍地縫,至少形成於5千萬年前,全長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寬15米。兩岸陡峭,飛瀑狂瀉、縫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聯莽莽清江。通過系統、科學、詳細、深度的規劃設計,打造一個以原生態自然山水風光為主、科普探險拓展為輔,集主題山水觀光、深度地質體驗、拓展探險運動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遊覽區。其總體規劃佈局為“一核一帶一區”,聯結峽谷自然山水綠色空間。

各位請看,這是恩施大峽谷客運索道,它是湖北省恩施州第一條單線循環脱掛抱索器索道。索道線路沿雲龍河峽谷西側山坡上行,通過倒灌水上方經小樓門“踏浪亭”南側埡口到達上站。索道線路全長2284米,線路高差792米。設計運輸量為每小時20xx人。

各位請看,這是絕壁長廊,又叫“絕壁棧道”,始建於20xx年10月,全長488米,118個台階。沿着棧道遊覽,一路可以欣賞大武陵風光。該棧道共有七道彎八道拐,寓意是路七彎八拐,心始終如一。

各位請看,這是鞠躬鬆是恩施大峽谷的五大奇觀之一的一個代表。在喀斯特地貌裏,有絕壁者無峯叢,有峯叢者無絕壁。而在這裏兼而有之,不得不説是個奇蹟。黃山的“迎客鬆”,天下聞名,迎客鬆是張開雙臂笑迎天下游客。大峽谷這棵鬆卻代表我們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遠方的遊客深深地鞠個躬,既表示歡迎,又代表恭送。

各位請看,這是“一炷香”景觀,高約150餘米,最小直徑只有4米,此地的巖石的抗壓強度是800公斤每立方厘米,它風吹不倒,雨打不動,傲立羣峯之中千萬年,守護着這片神祕的土地。他近觀猶如男根,展示着他威武的雄姿,儼然成了大峽谷中的鎮谷之寶。從地質學上講,由於長江水系、清江水系長期交錯的影響,不斷地侵蝕,不斷地衝刷,才形成如今陡峭的石柱,由於保存極度困難,所以地球上類似細長的石柱並不多見,而最長最大的莫過於此。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甘堰塘返程中心,遊客朋友們在此乘坐景區換乘車返回到恩施大峽谷遊客接待中心,也可乘車遊覽恩施大峽谷雲龍地縫景區後再乘車至接待中心,結束愉快的旅程。

大峽谷導遊詞 篇11

太行山大峽谷位於山西壺關縣東南部,西北距長治市45公里,距太原市250公里,東距河南省林州市30公里,旅遊區面積93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74。9%,共有景觀400餘處。是山西省重點建設的旅遊區之一。

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遊區以五指峽之奇、龍泉峽之雄、王莽峽之秀、紫團洞之幽繪成了一幅壯麗畫卷。景區內四時之景異彩紛呈,春來鳥語花香,夏至萬花競嬌,秋日紅葉滿目,冬季堆銀掛玉。

景觀奇妙有趣,有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奇百態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盪漾的深潭,雄偉壯觀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説。置身其間或拾階而上,時見濃廕庇日,溪水潺潺;時聞飛瀑瀉銀奔騰轟鳴,珍禽異獸飛鳴長嘯。

駐足山間,可仰望星月遊移,奇峯變幻;站立山巔,可俯瞰雲海蒼茫,彩霞沐日,日落日出。太行山大峽谷的自然風光可謂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 太行山大峽谷不僅自然風光得天獨厚,而且人文景觀名勝薈萃,自古以來,吸引着無數封建帝王、文人騷客,前來遊歷、觀光。

一代梟雄魏武帝曹操揮師北上,曾留下千古名句《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崔巍。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周遊列國至紫團山中,隱居習字;……這裏還留下了唐朝代大詩人李白的《北上行》、杜甫的《憶昔行》、白居易的《初入太行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紫團參》、當代作家趙樹理的《遊紫團洞》等不朽名作。這些讚美大峽谷雄渾、豪邁、幽雅、古樸的風情,成為遊蕩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樂章旋律的一部分,匯合成一曲風從太行來的詠歎調。

20__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佈。 評選出的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分別是:雅魯藏布大峽谷、金沙江虎跳峽、長江三峽、怒江大峽谷、瀾滄江梅里大峽谷、太魯閣大峽谷、黃河晉陝大峽谷、大渡河金口大峽谷、太行大峽谷、天山庫車大峽谷。

大峽谷導遊詞 篇12

山東沂水地下大峽谷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院東頭鄉即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沂蒙地下奇觀核心景區。規劃佔地32平方公里。該景區是集休閒、遊憩、娛樂、度假、溶洞漂流為一體的旅遊項目。洞體長度6100米,目前開發3100米,是江北第一長洞,中國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

高峽深澗,鬼斧神工。飛瀑流泉,濺玉噴珠。天賦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驚險刺激。管軌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山東地下大峽谷位於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沂蒙地下奇觀核心景區。規劃佔地32平方公里。該景區是集休閒、遊憩、娛樂、度假和溶洞漂流溶洞漂流為一體的旅遊項目。國家AAAA級旅遊區。

地下大峽谷最出名的遊玩項目當屬地下漂流。地下河漂流項目經過改造,漂流長度由原來的723米延長到管軌電動滑道車1000米。該項目已經得到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記錄總部的認證,被譽為中國最長的溶洞漂流項目。漂流道的改造設計充分體現了溶洞內的幽深莫測,起伏高下,波激浪湧,抑揚頓挫的特點。把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驚險刺激演繹的淋漓盡致。

大峽谷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大家好!

今天我們參觀遊覽的是世界地質公園、有世界上最美的峽谷之稱的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

龍潭大峽谷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西北部羣山之中、黃河的重要支流——青河川的深處,東距洛陽市80公里,屬新安黛眉山峽谷羣世界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

青河發源於黃帝密都青要山北麓,流經龍潭大峽谷,在紅崖山前與山窩河匯流,注入今天的黃河萬山湖(小浪底水庫)。青河川曾是古代中原地帶通往山西絳州、侯馬、太原一線的交通要道。

龍潭大峽谷地處豫西中山、低山、丘陵區,境內地形複雜,地貌奇特,出露的地層包括中元古界的熊耳羣馬家河組和汝陽羣石英砂巖、下古生界的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巖,還有部分上古界、新生界巖層。地球形成已有46億年,在距今12億年前後,華北地區還是一片海洋,後經地殼運動,古海底沉積層抬升出露,在新安北部黃河南岸形成820餘米厚的紫紅色石英砂巖,構成了這一帶山的主體。大約從240萬年前開始直到現在的地殼新構造運動(也叫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基本奠定了今天地球的地表地貌。在新構造運動背景下,這一帶原先出露地表的海底沉積層——紫紅色石英砂巖,又經過上隆下降、崩裂塌陷,和長期的水衝浪旋、風剝雨蝕,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紅巖嶂谷羣,呈現出高峽長谷、山嶂巖洞的地貌特徵。這種地貌特徵,既體現了這個地區的地質演化歷史,也是研究黃河演化貫通曆程的有力佐證。這裏顯現的沉積構造遺蹟種類(如波紋、泥裂、交錯層理等)多達數百種,成為反映華北古海洋沉積層特徵的天然博物館。近年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完成後,在新安北境的黃河主幹道上形成了168平方公里的遼闊水面,碧波萬頃的萬山湖和獨具特色的地質公園互為映襯,紅石韻,黃河魂,山光水色,兩相輝映,構成了萬里黃河上一簇具有特殊科學意義和美學價值的璀璨明珠。龍潭大峽谷就是這黛眉山峽谷羣地質公園中的典型代表。

在我國,由新構造運動產生的峽谷多由碳酸鹽巖構成,石英砂巖峽谷並不多見。它發育於太行山東西麓的嶂石巖地貌,其特色是單面崖牆,沿橫向筆直延伸;惟獨新安的石英砂巖峽谷,是雙面崖牆,兩壁高聳立陡,彎曲延伸很遠,構成逶迤壯觀的巨大峽谷羣,從而豐富了這類地質地貌形態的類型。因此,在全國大峽谷的比較中,新安峽谷羣地質遺蹟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科學上具備稀有性、典型性和特殊性的特點,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研究價值和科普價值。

龍潭大峽谷處地偏僻,受人類生活幹擾較少,生物物種豐富,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清新,水質潔淨,生態環境優美。植被主要由天然次生林——櫟樹林、雜木林、側柏林、刺槐林構成,主要風景樹,有青檀、白蠟和三葉槭等。

洛陽龍潭大峽谷,以它罕見的地質構造,奇特的地形地貌和清麗的生態環境,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地質博物館。

一、峽前景點

在青河川的前段通往龍潭大峽谷的路上,有三處景點,各具特色。它們依次為惠風洞、將軍石、千年古檀。

惠風洞:走進青河川,首先見到的是右首崖腳的石洞。它是由白雲質灰巖沿裂隙溶蝕而形成的天然洞穴,含有泥質白雲質灰層。裂隙比較發育,洞體寬窄不同,洞深莫測,洞口有風流動;盛夏森森然冷氣爽人,隆冬則暖風融融,似有盎然春意。所以,無論三伏數九,總是清風宜人,招人駐足流連,被人們稱為惠風洞。

將軍石:惠風洞外左側,高高的石崖上有尊將軍石,形象宛然一位將軍披甲戴盔,正襟危坐,守候在通往龍潭大峽谷的路上。將軍石旁邊有小象鼻造型石,對面山上有巨石像坦克等。這些都是由白雲質灰層巖沿裂隙溶蝕和崩裂塌陷而殘留的地表剩餘物。

千年古檀:再往深處,有一棵千年古檀,傍崖而立,高約30米,冠幅約40米,樹冠碩大,枝葉茂密,遮天蓋地;樹幹由底部分4杈,集簇向上,胸圍6.5米;樹根裸露抓伏在巖石上,縱橫交錯,如盤龍卧虯,僅靠吸收白雲質灰巖和石英砂巖之間的水份生長。它頑強求生的錚錚鐵骨給人以深刻啟迪。

二、峽谷奇觀

青河川中段突現一座山峯,叫紅崖山,山前有紅崖寺遺址紅崖山:處在青河川正中,雄偉挺拔,峯巒疊翠,把青河川岔開:右邊為山窩河谷,地勢較緩,是古道通往黃河渡口的必經之地,並與峪裏峽谷風景區連接;左邊就是龍潭大峽谷,又稱“八里迷谷”,一直通往黃帝密都青要山腹地,與雙龍峽谷風景區連接。

紅崖寺:山前的紅崖寺,始建於唐朝初年,武則天當政時期,曾經名播四方,香火極盛;唐武宗時,大興滅佛運動,紅崖寺一度被毀。宋、元時期,更名為“三教堂”,仍由佛家法師住持,還是這條古道上名聞遐邇的著名寺院。元末明初,寺院毀於戰火。明正德年間由法師宗璽主持重修,到嘉靖龍飛甲辰歲秋仲月由淨恩法師主持續建竣工。後來,隨着時勢的發展,這條古道逐漸被廢棄,寺院也隨之蕭條。 紅崖寺遺址南側新建一座石牌坊,是龍潭大峽谷風景區的入口。牌坊前、 後各有坊聯。

前聯為:八里迷谷,樁樁迷景逗客佇;千尺險峽,步步險象着人驚。

後聯為:關峽相望,嵐為輕雲繞;潭瀑聯珠,水呈青龍飛。

兩副對聯形象地概括了峽谷內天造地設的雄奇景觀,這就是我們要遊覽的地質公園——龍潭大峽谷風景區。

洛陽龍潭大峽谷全長4公里,從平面圖上看,它很像一條東西橫卧的巨龍,而且峽谷內處處以龍的傳説為宗,所以歷來人們都叫它龍潭大峽谷。

從地質學的角度看,這裏又是石英砂巖地質奇觀展覽館。龍潭大峽谷(包括周圍的峽谷羣)反映的是距今12億年前後華北古海洋沉積的特徵,屬於典型的中元古界紫紅色石英砂巖構造。峽谷內懸崖如切,絕壁欲傾,長峽甕谷,迴旋迷離。崖壁上下,由流水長期沖刷旋蝕深切而顯現的層理、節理紋路,把崖牆裝飾得如帳如幔,幅折弧曲,形成高峽甕谷,置身於此,大有如夢如幻的感覺。而且,由於地殼抬升和下陷交錯形成的落差瀑布和水潭十分發育,每處潭、瀑都與周圍地質環境,組合成一組別有韻致的自然景觀,亦奇亦幻,原始古樸,具有特殊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1、峽口組景

關於五龍的神話傳説:傳説上古時代,茫茫宇宙本是混沌一團。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清淡為氣者冉冉升騰,慢慢聚成藍天、白雲、日月星辰;渾濁為物者沉沉下落,慢慢凝成大地,叢生萬物。時有黑、白、青、黃、赤五龍,在大地形成之初,因佈設山河功業卓著,被玉皇大帝封於黃河岸邊、荊紫山下一處極其幽靜的山間休養。天長日久,它們化作五條山脈,圍清潭而卧,於是這裏便有了“五龍潭”、“五龍瀑”、“五龍洞”、“五龍廟”和“龍潭大峽谷”之説。

五龍潭:龍潭大峽谷的第一道景觀是由赤壁丹巖和龍潭、瀑布組成的山水畫。赤壁丹崖為第四紀深切峽谷,位於峽谷口,高過百米,長達150米。峽谷崖牆下,是經人工堵截而形成的水潭,潭面長300米,寬50~150米,潭內碧水瀲灩,可以盪舟行船;潭周圍有五條山脈,猶如五條巨龍環抱着這清水一泓,人們按山脈水系,給它命名為“五龍潭”。關於五龍的神話傳説就是由此附會而來的。

五龍瀑:龍潭大峽谷的河水從五龍潭後的絕壁懸溝口處跌落而下,轟然作響,猶如龍吟虎嘯,聲震山谷,形成一條壯觀的瀑布,人們叫它“五龍瀑”。

五龍洞:在五龍瀑西側巖壁上有一個深2米、寬3米、高5~6米的石洞,傳説五龍廟裏各位龍爺在五龍潭戲水之後,常來此洞中修神養性,所以人們稱其為五龍洞。這裏水霧蒸騰,時有嵐煙聚散,頗具仙風神韻。其實,它原是由石英砂巖崩塌而形成的天然石洞。

五龍廟:傳説五位龍爺在這裏定居之後,常年耕雲播雨,造福一方百姓,百姓們為它們建起了一座“五龍廟”。它們在這裏常年安享人間香火,倒也悠閒自得。

龍潭大峽谷:傳説五龍廟內黑、白、青、黃、赤五位龍爺中,惟有赤龍(就是人們常説的火龍)脾氣最為暴躁,一天兄弟間因點小事發生口角,赤龍一賭氣騰身躍起,一直飛到青要山南畛河上游擇地另居,獨自生活去了。現在那裏還有座火龍廟,就是它的家。赤龍騰身飛走後,在它原來卧伏的身下,留下了一條蜿蜒曲折的深溝,就是我們今天的“龍潭大峽谷”。

2、黃龍峪組景

黃龍峪:從長61米的人工隧道進入峽谷之後,首先是地勢比較平緩的黃龍峪,這是進入大峽谷的緩衝地段。在寬不足10米的狹谷中溪水淙淙,兩側懸崖上怪石嶙峋。這裏水草豐美,主要有鱗毛蕨、蒲扇卷柏、地丁、厚朴、天麻、百合、海棠等植物,林林宗宗,翠色慾滴。

黃龍峪的其它景觀尚有:鎮山虎、鋸齒崖、降龍棒等,都是根據巖石形象命名的象形景觀。

幽谷海棠:走進黃龍峪,我們會發現一種草本植物特別茂盛,那就是城市居民家裏陽台上、書案上喜歡擺放的四季海棠。它肥厚的桃形葉子,有嬰兒巴掌大小,葉面嫩綠,葉背泛白,葉邊和葉脈淡紫,開着粉紅色的花朵,在或直立或掛伏的肥嫩紫莖上,婀娜多姿,顯得特別精神。尤其在高峽內立陡的石壁上,幾乎不見水土,它也能生長得那麼旺盛,更顯得這看似柔弱的小草有着頑強的生命力。

且説五龍廟五位龍爺中數白龍最小,大家都叫它小白龍。它生性活潑,喜歡異想天開,弄奇作怪。一日,它在五龍潭戲耍,突發奇想,一躍而跳上懸崖,搖身化作一個英俊少年,自稱“龍娃”,連蹦帶跳地走進龍潭大峽谷裏。他左瞅瞅,右看看,突然發現:滿溝的海棠花鮮豔奪目,而峽谷兩邊的石壁上卻是光溜溜的,沒有一絲綠意。於是他就把地上的海棠輕輕拔下,趁着根上帶的那一點點泥土,一棵一棵地沾在峽谷的石壁上。不知是他龍的神力,還是峽谷裏石頭有靈氣,這海棠一沾上石壁就活了,而且活得那麼旺盛,那麼有精神,原來光溜溜的石峽,一下變成了錦峽繡谷,充滿了生氣。龍娃一看,心裏好不高興!

他一路走來,一心想為龍潭大峽谷錦上添花,在後面還有不少神來之筆,隨着遊程再給大家一一介紹。

3、高峽甕谷組景

走過黃龍峪,突然高峽聳立,雄關擋路。放眼峽谷上空,嵐煙四橫,猶若淡雲薄霧在輕舒曼卷。這就是在國內獨具特色的雙壁對峙、高峽連綿的石英砂巖大峽谷。峽谷內依次有青龍峽、青龍潭、青龍瀑,黑龍峽、黑龍潭、黑龍瀑,飛龍峽、飛龍潭、飛龍瀑等。潭前有關峽,潭後有飛瀑,關峽相望,潭泊聯珠,瀑布連疊,飛練懸空,溝深谷狹,令人望而卻步,真可謂樁樁迷景逗客佇,步步險象着人驚。

⑴ 青龍峽、青龍潭、青龍瀑:青龍峽全長60米,高30米,寬不過5米,兩側石壁立陡;峽底為青龍潭,碧水如帶,水深難測;潭後絕壁上,懸掛一條瀑布,水花四濺,高約10米。兩側石壁上佈滿四季海棠,倒映水中,綠色溢滿水面,在天氣晴好的中午時分,由於太陽光的折射,崖壁上猶如青龍遊動,故以“青龍”名之。

⑵ 黑龍峽、黑龍潭、黑龍瀑:黑龍峽全長20米,高過50米,兩側立壁欲傾,仰視高空,僅露天光一線;由於峽內少光水深,潭水呈暗黑色,故名之為“黑龍潭”。潭後有黑龍飛瀑從斷崖上泄下,如白練飄忽,嘩嘩作響;暗中有亮,靜中有聲,幽光明滅,亦奇亦幻,置身其中,恍恍然如臨夢境,冥冥中如在世外,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⑶ 飛龍峽、飛龍潭、飛龍瀑:飛龍峽蜿蜒曲折數百米,崖牆高低參差,峽谷寬窄不一,走勢若飛龍,故名。飛龍峽內飛龍潭直徑約25米,深10米。潭後有15米高的飛龍瀑布,如一條巨龍插入水中,氣勢壯觀。飛龍峽內還有兩組連體水潭,分別叫陰陽潭和串珠潭。陰陽潭由兩個水潭銜接一起,像一個卡腰寶葫蘆,水深約12米。因高峽內陽光照射不勻,明暗有別,所以有“陽潭”、“陰潭”之説。串珠潭是三個近似圓形的水潭連在一起,看似串珠,所以叫故名串珠潭;三潭之間,串珠潭溪水相連,清澈見底的河牀上有一朵朵圖案,豔若桃花,所以又叫“桃花聯珠潭”。

⑷ 石龕甕谷組景

飛龍峽內有一段呈曲面對峙的崖牆,崖牆上的平行層理和縱向節理縱橫交織,像高高掛起的麻帳絲幔,幅折弧曲,在崖牆中間呈現出類乎半球形的石龕,使整段峽谷變得口小肚大,仰視若置身甕中,這便是地質學上的奇觀——甕谷。這也是華北古海洋沉積石英砂巖,經過長期流水沖刷旋蝕而形成的地質現象。飛龍峽中有兩處甕谷:第一個甕谷最為典型,直徑達20 米,弧度270°;第二個甕谷,經流水的切割後貫通為嶂谷,其實,在整個龍潭大峽谷兩側紅崖絕壁的底部,因水流衝涮旋蝕而形成半球形石龕很多;甕谷內的半球形石龕是在地殼運動中被抬升到崖牆中間的,因此才使整段峽谷呈現為甕的形態。這類半球形石龕,在研究本地區新構造運動的特徵以及地殼抬升速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⑸ 巷谷組景

巷 谷:飛龍峽之後,有峽如百尺衚衕。兩邊巖壁陡峭直立,谷底平直,步入其中,猶如穿街過巷,故名。

佛光羅漢像:走進巷谷,有許多柱形石並排立在崖壁上,高約20~25釐米,形似一排排羅漢像;午後陽光從谷底水面上折射到崖壁上,那一排排羅漢像閃閃發光,好似佛光閃耀,形成這“佛光羅漢像”的奇觀。這本是石英砂巖柱狀節理經過球狀風化而形成的地質現象,卻也有一段關於小白龍的故事。

話説龍娃在峽谷內一路走過青龍峽、青龍潭,黑龍峽、黑龍潭,飛龍峽、飛龍潭,如同身在畫中游,心裏好不自在。忽然他看見前面有一羣遊方和尚,就急急忙忙趕上去打話,問:“各位師傅,不在佛堂唸經,來到這深山峽谷幹什麼?”

和尚答道:“我們周遊四方,是為了廣佈佛事,圓滿功德。”

龍娃説:“既然這樣,這裏風景多好,你們為什麼不在這裏打坐,為百姓做點功德呢?”

和尚指指峽谷上方道:“那裏一片佛光,我們正打算呢。”

龍娃仰臉看看,窄窄的衚衕,暗淡無光,便説:“黑洞洞的,哪來的佛光?”

和尚道:“誠心佛事的人,往那裏一站,佛光就顯現了。”

龍娃搖搖頭不信。和尚看他小孩子好玩兒,便逗趣説:“敢打賭麼?”

龍娃一想,順手指指腳下的河水説:“你能在這衚衕裏發出佛光,我就叫 這河水往高處流!”

誰料龍娃的話音剛落,只見這羣和尚一躍而上,整整齊齊地站在了高崖上,霎那間金光閃閃,一片輝煌。龍娃愣了一下,拔腿就跑。他順着巷谷往裏跑了好一陣,剛要停下來喘口氣,就聽到後面遠遠傳來和尚的聲音:“小孩童,你跑什麼?”

龍娃説:“師傅,是我一時唐突,我哪能叫水往高處流呢!”

那和尚的聲音又道:“你不是也在這裏做好事麼,凡事只要誠心,説出去的話就一定能變成現實。你現在就往你的腳下看看……”

龍娃往腳下一看,果然河水湧湧,卻是從低處往高處流的……。

水往高處流:前面説的只是一段流傳民間的神話故事,現實中不會有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仔細觀察這“水往高處流”的現象,只是人的一種錯覺。

原來這段河谷正好垂直於地層的走向,巖層的傾向與水流的方向相一致,人們視覺總是會把地層的層面誤以為水平面,並把它作為流水的參照物,在河流的坡度小於地層的傾角時,就會產生這種“水往高處流”的視覺誤差。

三、白龍灣小白龍永生

白龍灣:走出巷谷,豁然開朗,來到一處河灣;比起剛剛過來的狹谷,真可謂天高地闊,完全是一片新天地。因為傳説小白龍在這裏為我們英勇獻身,人們把這道河灣叫白龍灣。

天然盆景園:傳説當年龍娃從巷谷走進河灣,見林茂草盛,陽光明媚,心裏特別高興,就隨手摺下一些樹枝插在了石頭上。令人稱奇的是,像移栽“幽谷海棠”那樣,那些樹枝霎那間就變成了一叢綠樹,而且枝葉繁茂,青翠欲滴,龍娃有意無意又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天然盆景園”。尤其是那棵高高的青檀樹,傲然生長在光亮亮的巨石上,瀟灑臨風,卓然不羣,不禁令人肅然起敬。“青青石上檀,貧居寒苦巖;虯虯頑固根,傲立萬古年。”它的精神品格,足可為人楷模。

千變萬化的波紋石:在龍潭大峽谷長達4公里的紅石峽谷內,分佈着大量的崩塌片石,以白龍灣最為集中,最為典型。這些片石大小不一,大者平面有數十平方米,小者僅有幾十公分見方。在這些片石的層面上,可以看到上百種不同類型的波痕,是國內罕見的天然波痕博物館。石面上的這些波痕,是在地球進化過程中,原生地質沉積物在水或風的作用下,發生物理變異而形成的波痕層面,其形態包括層理構造、波痕構造、帳篷構造、球狀構造等,我們統稱其為波紋石。 有的呈羽狀,這是在中元古界時期,此地原是濱海沙灘環境,潮漲潮落產生的雙向水流,使此時沉積的石英砂巖細紋層方向正好相反,形成了十分美觀的羽毛狀和“人”字形的層系,這是沉積巖的一種基本構造形態,我們叫它羽狀交錯層理波紋石;

有的呈棋盤格式狀,這是受區域構造作用的影響,巖石中發育了近東西向和近南北向兩組幾乎呈直交狀且連通性好的垂直節理;這種垂直節理與層面一起將巖石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塊體;由於這兩組節理在層面上表現出“棋盤格”的形狀,我們叫它棋盤格式節理波紋石;

有的呈人的指紋狀,是典型的干涉波痕,我們叫它指紋石;

有的柱狀節理構造呈竹節狀,我們叫它竹節石;

有的呈日、月、星辰圖案,我們叫它天象石;………

峽谷內還有一塊比較特殊的波紋石,共有五層不同形狀的紋理結構組成,表明它是經過五個不同時期的沉積而形成的,我們叫它五代波紋石。其科學價值在於:它體現了地質沉積巖層理構造的演化過程。

神祕莫辨的天書石:這類片石是由於差異風化所形成的一種景觀。在中厚層石英砂巖的層面上,常常會有薄層狀的泥質砂巖或泥質粉砂巖,在崩塌暴露地表後,由於差異風化的作用,一部分風化流失,一部分殘留下來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案。一些典型圖案,看似文字,有的清晰可辨,如“一人一石”;多數則無法辨認,人們稱其為天書石。

無頭冤神洞:白龍灣北面山崖下有有一個兩米見方的石洞,洞中有一塊巨石,酷似一尊石雕神像,只是少了神頭,人們稱它為“無頭冤神”;稱這個石洞為“無頭冤神洞”。

傳説當年龍娃在龍潭大峽谷,任興致所至,隨手創造了幽谷海棠紅、佛光羅漢像、水往高處流、青檀盆景園等離奇景觀,受到事事成功的鼓舞,最後竟然冒險飛到天上為人間偷來了“天書”,因此觸怒了玉皇大帝,惹下大禍。玉皇大帝派二郎神來抓他歸案,他手拿“天書”和二郎神奮力相爭,把天書抖落了一地。二郎神一怒之下殺了小白龍,棄刀於地,把散落的天書收拾起來,提着小白龍的頭回天庭覆命去了。這塊天書石,是二郎神疏忽大意,遺落在人間的。

後來,造人聖母媧皇到各地視察她的子民,來到龍潭大峽谷,聽説小白龍冒死為她的子民偷天書的事蹟,大為感動。於是,就收了龍娃的無頭冤屍,喚回他的冤魂,封它為“無頭冤神”,把他安放在山崖下的石洞中。從此,不忘小白龍恩德的人們,常來為他燒香上供,深情懷念地稱這個石洞為“無頭冤神洞”。

洗冤一線瀑:無頭冤神洞側,有斷崖高50米,崖上有一股細流飄然而下,如銀練,如串珠。據説,當年媧皇為了給小白龍淨身洗冤,特意從黃河岸邊引來一脈地水,造成了這一線瀑布,所以人們叫它“洗冤一線瀑”。

擎天刀碑石:無頭冤神洞對面,有一個塊直裏立的巨型片石,其形狀側看似刀,正看似碑,高達50米,穩插地下,直刺雲天,大有凌空遏雲之勢,堪稱“天下第一刀”、“人間第一碑”。這是一塊崩塌巖塊,是在地殼運動中,由於崩塌時發生位移,使它巍然挺立於峽谷一側。這塊象形石高大雄偉,氣勢恢弘,而且一景多變,步移景換,從不同角度仰望,或蒼鷹、或飛鳥、或飛魚、或大刀、或天碑,大自然賦予其無限的美感令人叫絕。

傳説,這本是二郎神斬殺小白龍的大刀,聖母媧皇在安置了小白龍神位之後,又把二郎神丟下的大刀豎立起來,刀背對着無頭冤神洞,於是二郎神斬殺小白龍的大刀,成了紀念小白龍的無字碑,人們稱其為“擎天刀碑石”。 當然,小白龍的故事未必真有,但多少年來人們一直頌揚的小白龍精神卻是難能可貴的。

四、關於皇姑垵和駱賓王的傳説

(一)皇姑廠乾的傳説

東漢末年,宦官亂政,董卓專權,朝廷內禍事不斷。傳説,有一年不知是哪位皇姑,為了逃避權臣的逼婚,逃出洛陽,乘車直奔新安北山通往山西的古道,打算去絳州避難。護送她出逃的有一位宮廷的小銀匠,和一位馬車伕。他們逃難的馬車一路狂奔,走進了青河川,剛到紅崖寺前,聽到後面追殺聲越來越近,情急之下,馬車伕想出一條讓皇姑脱身的計策:他讓小銀匠扶皇姑下車,順着荒涼的龍潭溝逃進深山;自己卻駕着馬車順着山窩河川古道,直奔黃河岸邊,最後驅車跳進河………當追殺的騎兵趕到,見黃河裏漂着一輛宮車,猜想皇姑已身赴黃河殉難,就撥轉馬頭回洛陽覆命去了。

話説皇姑和小銀匠逃進龍潭溝,走進一個小村莊。村民們很同情皇姑的遭遇,就領他們到村後,安身在兩個山洞裏,前邊一點的住小銀匠,後邊隱祕一點的住皇姑,村民們習慣地叫這兩個山洞為大皇姑廠乾和小皇姑廠幹。

皇姑隱居在龍潭溝後,由於百姓們的看顧,生活雖無法與宮廷相比,卻也衣食無憂。一年以後,洛陽政局漸趨平穩,皇上打聽到皇姑在龍潭溝棲身的消息,遂命大臣來迎接她回宮。這時的皇姑已經和村民們打成一片,習慣了布衣素食的平民生活,也留戀這幽靜美麗的山野,再也無意回到那血腥不斷的皇宮裏。聽説皇上派近臣來接,她和村民們一起商量,把村頭一家較寬敞的民房修整一下,做了臨時的“接官廳”。皇姑在接官廳會見了來迎接她的京官,表明了自己堅不回宮的心志,特使無奈,只好回京去了。

此後,皇姑和小銀匠結了婚,在這樸實簡陋的山洞裏自食其力,安心度日,一直到他們偕老百年,人去洞空………關於大、小皇姑廠乾的一段佳話卻一直流傳到今天。

2、駱家村——駱賓王魂歸之謎

龍潭大峽谷深處半坡上,有個駱家村;説是村,其實只有一户居民。這家姓駱,自稱是駱賓王的後裔,因此引起眾多人的關注。

駱賓王是唐代著名詩人,系唐初四傑之一。後來他從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不知去向。是被殺?是逃匿?傳説頗多。

新安有個風景非常優美的去處,叫漏明崖,傳説駱賓王逃匿之後,輾轉多時,最後到新安隱居到這裏,並有多首題詠漏明崖的詩。如:

1、 澠邑漏明呈奇景,懸崖萬仞石稜曾;(古時,曹村漏明一帶曾屬澠池) 脣山白霧共旋繞,河水波綠縈帶風。—《漏明吟》

2、層石遠接天,絕頂上棲煙。鬆低輕蓋偃,藤細若鈎懸。

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暫策為龍仗,何處得神仙?—《過石門》

民國年間,漏明崖傍崖而建的廟宇中還存有多首駱賓王的題詩;至今附近村民家中還存有兩塊紀念駱賓王的詩碑。漏明崖近邊有駱嶺、駱村、駱莊等村名;龍潭大峽谷這家駱姓居民還能指出駱賓王墓之所在。“駱賓王魂歸何處”這千年歷史之謎,能否在這裏得到破解,有待專家考證

結束語:女士們,先生們,遊客朋友們!洛陽龍潭大峽谷全部遊程就要結束了。自然現象給人以啟迪,神話傳説給人以聯想,地質現象則給人以科學知識。我們遊覽了龍潭大峽谷地質公園,相信大家會收穫良多。我們殷情希望大家帶走收穫,豐富你的生活;留下意見,幫助我們改進工作;

祝大家旅途愉快!

大峽谷導遊詞 篇14

歡迎大家光臨龍潭峽谷風景區觀光旅遊!今天由我為大家作導遊服務,希望能為大家帶來歡樂。

龍潭峽谷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西北部羣山之中、黃河的重要支流——青河川的深處,東距洛陽市80公里,屬新安黛眉山峽谷羣世界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

青河發源於黃帝密都青要山北麓,流經龍潭峽谷,在紅崖山前與山窩河匯流,注入今天的黃河萬山湖(小浪底水庫)。青河川曾是古代中原地帶通往山西絳州、侯馬、太原一線的交通要道。

龍潭峽谷地處豫西中山、低山、丘陵區,境內地形複雜,地貌奇特,出露的地層包括中元古界的熊耳羣馬家河組和汝陽羣石英砂巖、下古生界的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巖,還有部分上古界、新生界巖層。地球形成已有46億年,在距今12億年前後,華北地區還是一片海洋,後經地殼運動,古海底沉積層抬升出露,在新安北部黃河南岸形成820餘米厚的紫紅色石英砂巖,構成了這一帶山的主體。大約從240萬年前開始直到現在的地殼新構造運動(也叫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基本奠定了今天地球的地表地貌。在新構造運動背景下,這一帶原先出露地表的海底沉積層——紫紅色石英砂巖,又經過上隆下降、崩裂塌陷,和長期的水衝浪旋、風剝雨蝕,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紅巖嶂谷羣,呈現出高峽長谷、山嶂巖洞的地貌特徵。這種地貌特徵,既體現了這個地區的地質演化歷史,也是研究黃河演化貫通曆程的有力佐證。這裏顯現的沉積構造遺蹟種類(如波紋、泥裂、交錯層理等)多達數百種,成為反映華北古海洋沉積層特徵的天然博物館。近年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完成後,在新安北境的黃河主幹道上形成了168平方公里的遼闊水面,碧波萬頃的萬山湖和獨具特色的地質公園互為映襯,紅石韻,黃河魂,山光水色,兩相輝映,構成了萬里黃河上一簇具有特殊科學意義和美學價值的璀璨明珠。龍潭峽谷就是這黛眉山峽谷羣地質公園中的典型代表。

在我國,由新構造運動產生的峽谷多由碳酸鹽巖構成,石英砂巖峽谷並不多見。它發育於太行山東西麓的嶂石巖地貌,其特色是單面崖牆,沿橫向筆直延伸;惟獨新安的石英砂巖峽谷,是雙面崖牆,兩壁高聳立陡,彎曲延伸很遠,構成逶迤壯觀的巨大峽谷羣,從而豐富了這類地質地貌形態的類型。因此,在全國大峽谷的比較中,新安峽谷羣地質遺蹟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科學上具備稀有性、典型性和特殊性的特點,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研究價值和科普價值。

龍潭峽谷處地偏僻,受人類生活幹擾較少,生物物種豐富,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清新,水質潔淨,生態環境優美。植被主要由天然次生林——櫟樹林、雜木林、側柏林、刺槐林構成,主要風景樹,有青檀、白蠟和三葉槭等。

龍潭峽谷,以它罕見的地質構造,奇特的地形地貌和清麗的生態環境,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地質博物館。

一、峽前景點

在青河川的前段通往龍潭峽谷的路上,有三處景點,各具特色。它們依次為惠風洞、將軍石、千年古檀。

惠風洞:走進青河川,首先見到的是右首崖腳的石洞。它是由白雲質灰巖沿裂隙溶蝕而形成的天然洞穴,含有泥質白雲質灰層。裂隙比較發育,洞體寬窄不同,洞深莫測,洞口有風流動;盛夏森森然冷氣爽人,隆冬則暖風融融,似有盎然春意。所以,無論三伏數九,總是清風宜人,招人駐足流連,被人們稱為惠風洞。

將軍石:惠風洞外左側,高高的石崖上有尊將軍石,形象宛然一位將軍披甲戴盔,正襟危坐,守候在通往龍潭峽谷的路上。將軍石旁邊有小象鼻造型石,對面山上有巨石像坦克等。這些都是由白雲質灰層巖沿裂隙溶蝕和崩裂塌陷而殘留的地表剩餘物。

千年古檀:再往深處,有一棵千年古檀,傍崖而立,高約30米,冠幅約40米,樹冠碩大,枝葉茂密,遮天蓋地;樹幹由底部分4杈,集簇向上,胸圍6.5米;樹根裸露抓伏在巖石上,縱橫交錯,如盤龍卧虯,僅靠吸收白雲質灰巖和石英砂巖之間的水份生長。它頑強求生的錚錚鐵骨給人以深刻啟迪。

二、峽谷奇觀

青河川中段突現一座山峯,叫紅崖山,山前有紅崖寺遺址

紅崖山:處在青河川正中,雄偉挺拔,峯巒疊翠,把青河川岔開:右邊為山窩河谷,地勢較緩,是古道通往黃河渡口的必經之地,並與峪裏峽谷風景區連接;左邊就是龍潭峽谷,又稱“八里迷谷”,一直通往黃帝密都青要山腹地,與雙龍峽谷風景區連接。

紅崖寺:山前的紅崖寺,始建於唐朝初年,武則天當政時期,曾經名播四方,香火極盛;唐武宗時,大興滅佛運動,紅崖寺一度被毀。宋、元時期,更名為“三教堂”,仍由佛家法師住持,還是這條古道上名聞遐邇的著名寺院。元末明初,寺院毀於戰火。明正德年間由法師宗璽主持重修,到嘉靖龍飛甲辰歲秋仲月由淨恩法師主持續建竣工。後來,隨着時勢的發展,這條古道逐漸被廢棄,寺院也隨之蕭條。

紅崖寺遺址南側新建一座石牌坊,是龍潭峽谷風景區的入口。牌坊前、後各有坊聯。

前聯為:八里迷谷,樁樁迷景逗客佇;千尺險峽,步步險象着人驚。

後聯為:關峽相望,嵐為輕雲繞;潭瀑聯珠,水呈青龍飛。

兩副對聯形象地概括了峽谷內天造地設的雄奇景觀,這就是我們要遊覽的地質公園——龍潭峽谷風景區。

龍潭峽谷全長4公里,從平面圖上看,它很像一條東西橫卧的巨龍,而且峽谷內處處以龍的傳説為宗,所以歷來人們都叫它龍潭峽谷。

從地質學的角度看,這裏又是石英砂巖地質奇觀展覽館。龍潭峽谷(包括周圍的峽谷羣)反映的是距今12億年前後華北古海洋沉積的特徵,屬於典型的中元古界紫紅色石英砂巖構造。峽谷內懸崖如切,絕壁欲傾,長峽甕谷,迴旋迷離。崖壁上下,由流水長期沖刷旋蝕深切而顯現的層理、節理紋路,把崖牆裝飾得如帳如幔,幅折弧曲,形成高峽甕谷,置身於此,大有如夢如幻的感覺。而且,由於地殼抬升和下陷交錯形成的落差瀑布和水潭十分發育,每處潭、瀑都與周圍地質環境,組合成一組別有韻致的自然景觀,亦奇亦幻,原始古樸,具有特殊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1、峽口組景

關於五龍的神話傳説:傳説上古時代,茫茫宇宙本是混沌一團。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清淡為氣者冉冉升騰,慢慢聚成藍天、白雲、日月星辰;渾濁為物者沉沉下落,慢慢凝成大地,叢生萬物。時有黑、白、青、黃、赤五龍,在大地形成之初,因佈設山河功業卓著,被玉皇大帝封於黃河岸邊、荊紫山下一處極其幽靜的山間休養。天長日久,它們化作五條山脈,圍清潭而卧,於是這裏便有了“五龍潭”、“五龍瀑”、“五龍洞”、“五龍廟”和“龍潭峽谷”之説。

進入峽谷之後,首先是地勢比較平緩的黃龍峪,這是進入大峽谷的緩衝地段。在寬不足10米的狹谷中溪水淙淙,兩側懸崖上怪石嶙峋。這裏水草豐美,主要有鱗毛蕨、蒲扇卷柏、地丁、厚朴、天麻、百合、海棠等植物,林林宗宗,翠色慾滴。

黃龍峪的其它景觀尚有:鎮山虎、鋸齒崖、降龍棒等,都是根據巖石形象命名的象形景觀。

幽谷海棠:走進黃龍峪,我們會發現一種草本植物特別茂盛,那就是城市居民家裏陽台上、書案上喜歡擺放的四季海棠。它肥厚的桃形葉子,有嬰兒巴掌大小,葉面嫩綠,葉背泛白,葉邊和葉脈淡紫,開着粉紅色的花朵,在或直立或掛伏的肥嫩紫莖上,婀娜多姿,顯得特別精神。尤其在高峽內立陡的石壁上,幾乎不見水土,它也能生長得那麼旺盛,更顯得這看似柔弱的小草有着頑強的生命力。

且説五龍廟五位龍爺中數白龍最小,大家都叫它小白龍。它生性活潑,喜歡異想天開,弄奇作怪。一日,它在五龍潭戲耍,突發奇想,一躍而跳上懸崖,搖身化作一個英俊少年,自稱“龍娃”,連蹦帶跳地走進龍潭峽谷裏。他左瞅瞅,右看看,突然發現:滿溝的海棠花鮮豔奪目,而峽谷兩邊的石壁上卻是光溜溜的,沒有一絲綠意。於是他就把地上的海棠輕輕拔下,趁着根上帶的那一點點泥土,一棵一棵地沾在峽谷的石壁上。不知是他龍的神力,還是峽谷裏石頭有靈氣,這海棠一沾上石壁就活了,而且活得那麼旺盛,那麼有精神,原來光溜溜的石峽,一下變成了錦峽繡谷,充滿了生氣。龍娃一看,心裏好不高興!

他一路走來,一心想為龍潭峽谷錦上添花,在後面還有不少神來之筆,隨着遊程再給大家一一介紹。

大峽谷導遊詞 篇15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潭峽谷之所以被廣大遊客所青睞,就是因為它不光有壯美的景觀,更有一個頗有神奇色彩的名字——龍潭。 所謂龍潭就是龍居住的地方,而自古以來,龍在人們的心中就被填滿了迷霧般的色彩。

它可以變化莫測來無影去無蹤,一直以來都被世人所敬仰、崇拜。它被認做是人類的保護神,所以今天的龍潭才是人們所神往的聖地,而從龍潭峽谷出土的大量化石證明這裏確實居住過一種龍——恐龍。 龍潭大峽谷峽谷總長52公里,並有多個疊嶂子峽。峽谷總面積為5000餘公頃,峽谷海拔標高為1024米。平均海拔為760米,縱深648米,最寬處為210米,並素有“北方的小西藏”之稱。 峽谷龍潭深芷於遼西丘陵腹地,數億年來,人類不斷的繁衍生息,自然界的生態循環使龍潭披上了層神奇的面紗,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雕琢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耐人尋味的喀斯特地貌和讓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的系列奇葩自然景觀,以及歷史潮流優久的紅山文化遺址。這裏是集山、水、洞、瀑、石等多種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景點,不僅形、神、色俱全,而且氣勢磅礴,在不同的時刻都有不同的景觀。 進了山門直接向右。看到青石做的台階,這就是通往峽谷的路了,條條石階路有777階,石階路兩旁的山上,被千餘種植被所覆蓋。

主要的樹種有松樹、山楊樹、核桃樹、刺槐樹、山梨樹等近三十多種,叢林中本息着多種鳥類。看着百花爭豔聽着眾鳥齊鳴,這種感覺一定讓你樂不思蜀,陶醉其中,經此石階路可遊覽峽谷的三條主路線。 徒步行走大約二十分鐘的時間,我們便可心到達谷底,首先映入眼簾的一條叫做小玉河的小溪,河水清澈見底,源自龍潭深處,自西至東從遼寧澈流入河北境內,成為河北與遼寧之間關聯的紐帶。被當地人稱為之聯誼之水,也做紐帶溪,順着溪水向下走,便到了亂石陣,大大小小的石頭,雜亂無章的擺在那裏,似乎沒有路,經過亂石陣再向上走,便可以看到南極仙翁瀑布,潺潺的流水,只聞其聲,不見其形,走近看才知道,水在石穴中流淌,起伏跌宕,發出歡快的聲音,走過懸在空中的鐵架橋,鑽過官運洞,走過步步高昇,就會看到清澈見底的碧瑤仙池,池的北側有一汪潭水沿着亂石跌落下來,泉水不斷湧入這碧綠的潭中,西北方向有一個巨大的巖石,上面刻着古色古香的錄書字“碧瑤仙池”。 再向上走就來到了水上石林,這裏我們需坐船才能看到裏面的景色,隨着船的慢慢的行駛,我們遊蕩在素有小桂林之稱的石林,看着靜水湖面,似乎有一種小遊三峽之感,這裏的景主要景觀有象鼻子山,玉蟒鑽天、情侶峯、一線天、仙人指、仙猴拜佛、大鵬展翅,等等。這如詩如畫的境地,足以讓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蜿蜒連綿的石林就像東北漢子一樣,精壯、高大、豪爽、粗廣。

石林這美,主要在於山水間的相映照,山巒之間的穿插、組合、變化,是船行時,俯仰閲覽、前顧後瞻的綜合效果。如有“船在水上走,人在畫中游”的竟境。 遊過石林,我們向回走,經過發財之路,就登上了我們要走的第二條路線,也就是龍潭峽谷名字的由來處——龍潭瀑布,沿途有數不清的碩大卵石,再前行幾百米,北側的小山坡上就是神祕的蝙蝠洞,洞裏如同巨龍骨架一般,一段粗,一段細,令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從蝙蝠洞下來向前走到了蛇石灘。那白花花的巖層中間夾雜着一篥條黑花紋,走到近處看,像是是千百條花蛇鑲嵌在巖石中間,有的像是揚頭前行,有的像是蜷曲而卧,有的像是低頭尋找獨獵物。各具神態,栩栩如生,因此得名“蛇石灘”。再下來還有母子蛤蟆峯、狼嚎峯、英烈峯、駱駝峯。也是各具特色令人琢磨不透,正所謂三分神似,七分靠想象,想過之後更別有一翻趣味,我們乘船來到龍潭瀑布,奔騰水流從山崖上翻湧而下,直瀉谷底,在碧水汪汪的潭中濺起一朵朵浪花,空中的水珠打在你的臉上,讓你感到那麼的舒服,好不愜意,這個瀑布之水就是從真正的水龍潭裏流出來的,所以稱之為“龍潭瀑布”。 觀賞過龍潭瀑布,在向北稍行,向西抬頭看,一尊活生生的大佛,仰卧在那裏,你看那綻開的笑臉,常開的笑口,能容萬事的大肚使你不得不低頭默禱“阿彌陀佛”。沿着石階向上走,抬頭一看,兩丈多高的水柱拔地而起,水流噴至最高處,由細變粗的水柱形成大大小小的水珠,跌落到疊起的石階上,彷彿濺起飛花碎玉一般,這由自然落差形成的噴泉,給這大峽谷增添了無限的情趣,每到冬天來時這噴泉形成尖尖的冰山,冰山的內部水流從下到上不斷湧出,更是形成一處絕美的佳境,這就是美麗的“龍吐天漿”。

大峽谷導遊詞 篇16

山東沂水地下大峽谷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院東頭鄉即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沂蒙地下奇觀核心景區。規劃佔地32平方公里。該景區是集休閒、遊憩、娛樂、度假、溶洞漂流為一體的旅遊項目。洞體長度6100米,目前開發3100米,是江北第一長洞,中國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

高峽深澗,鬼斧神工。飛瀑流泉,濺玉噴珠。天賦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驚險刺激。管軌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山東地下大峽谷位於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沂蒙地下奇觀核心景區。規劃佔地32平方公里。該景區是集休閒、遊憩、娛樂、度假和溶洞漂流溶洞漂流為一體的旅遊項目。國家AAAA級旅遊區。

地下大峽谷最出名的遊玩項目當屬地下漂流。地下河漂流項目經過改造,漂流長度由原來的723米延長到管軌電動滑道車1000米。該項目已經得到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記錄總部的認證,被譽為中國最長的溶洞漂流項目。漂流道的改造設計充分體現了溶洞內的幽深莫測,起伏高下,波激浪湧,抑揚頓挫的特點。把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驚險刺激演繹的淋漓盡致。

大峽谷導遊詞 篇17

大家好!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號稱“世界屋脊”的青 藏高原的雅魯藏布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與珠穆朗瑪峯咫 尺為鄰,近萬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 麗景觀。各位遊客,你們知道嗎?大峽谷長 504 千米,平均 深度為 2268 米,最深處達 6009 米,過去曾經被稱為世界之 最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長 370 千米,最深處達 2133 米, 祕魯的科樂卡大峽谷長 90 千米,最深處達 3200 米,都比不 上我國的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水千姿百態,從固態的萬年冰雪到 沸騰的温泉;從涓涓細流、簾簾飛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奇特 極了!大峽谷的山也有一番來歷,從遍佈熱帶雨林的山脈到4 直入雲天的皚皚雪山,讓人感覺如神來之筆。觀賞大峽谷的 遊客們,你們可知道,大峽谷的發現是我國幾代科學家長期 艱辛努力的結果,可見大峽谷的發現是多麼的重要! 大家快看,在那一坡面上,從高到形成了九個垂直自 然帶。不同高度的自然帶呈現出不同的景觀,好像是凌空展 開的一幅神奇美麗的畫卷。而且大峽谷還被稱為“植物類型 博物館”、“動物王國”和“青藏高原的江南”。在這裏, 可以見到許多珍貴的花卉和各種野生動物。各位遊客,我們 可以預料,在本世紀,雅魯藏布大峽谷必將成為世界人民關 注的一個熱點。

雅魯藏布大峽谷真不愧世界第一大峽谷。

大峽谷導遊詞 篇18

龍潭峽谷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西北部羣山之中、黃河的重要支流——青河川的深處,東距洛陽市80公里,屬新安黛眉山峽谷羣世界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

青河發源於黃帝密都青要山北麓,流經龍潭峽谷,在紅崖山前與山窩河匯流,注入今天的黃河萬山湖(小浪底水庫)。青河川曾是古代中原地帶通往山西絳州、侯馬、太原一線的交通要道。

龍潭峽谷地處豫西中山、低山、丘陵區,境內地形複雜,地貌奇特,出露的地層包括中元古界的熊耳羣馬家河組和汝陽羣石英砂巖、下古生界的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巖,還有部分上古界、新生界巖層。地球形成已有46億年,在距今12億年前後,華北地區還是一片海洋,後經地殼運動,古海底沉積層抬升出露,在新安北部黃河南岸形成820餘米厚的紫紅色石英砂巖,構成了這一帶山的主體。大約從240萬年前開始直到現在的地殼新構造運動(也叫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基本奠定了今天地球的地表地貌。在新構造運動背景下,這一帶原先出露地表的海底沉積層——紫紅色石英砂巖,又經過上隆下降、崩裂塌陷,和長期的水衝浪旋、風剝雨蝕,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紅巖嶂谷羣,呈現出高峽長谷、山嶂巖洞的地貌特徵。這種地貌特徵,既體現了這個地區的地質演化歷史,也是研究黃河演化貫通曆程的有力佐證。這裏顯現的沉積構造遺蹟種類(如波紋、泥裂、交錯層理等)多達數百種,成為反映華北古海洋沉積層特徵的天然博物館。近年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完成後,在新安北境的黃河主幹道上形成了168平方公里的遼闊水面,碧波萬頃的萬山湖和獨具特色的地質公園互為映襯,紅石韻,黃河魂,山光水色,兩相輝映,構成了萬里黃河上一簇具有特殊科學意義和美學價值的璀璨明珠。龍潭峽谷就是這黛眉山峽谷羣地質公園中的典型代表。

在我國,由新構造運動產生的峽谷多由碳酸鹽巖構成,石英砂巖峽谷並不多見。它發育於太行山東西麓的嶂石巖地貌,其特色是單面崖牆,沿橫向筆直延伸;惟獨新安的石英砂巖峽谷,是雙面崖牆,兩壁高聳立陡,彎曲延伸很遠,構成逶迤壯觀的巨大峽谷羣,從而豐富了這類地質地貌形態的類型。因此,在全國大峽谷的比較中,新安峽谷羣地質遺蹟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科學上具備稀有性、典型性和特殊性的特點,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研究價值和科普價值。

龍潭峽谷處地偏僻,受人類生活幹擾較少,生物物種豐富,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清新,水質潔淨,生態環境優美。植被主要由天然次生林——櫟樹林、雜木林、側柏林、刺槐林構成,主要風景樹,有青檀、白蠟和三葉槭等。

龍潭峽谷,以它罕見的地質構造,奇特的地形地貌和清麗的生態環境,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地質博物館。

一、峽前景點

在青河川的前段通往龍潭峽谷的路上,有三處景點,各具特色。它們依次為惠風洞、將軍石、千年古檀。

惠風洞:走進青河川,首先見到的是右首崖腳的石洞。它是由白雲質灰巖沿裂隙溶蝕而形成的天然洞穴,含有泥質白雲質灰層。裂隙比較發育,洞體寬窄不同,洞深莫測,洞口有風流動;盛夏森森然冷氣爽人,隆冬則暖風融融,似有盎然春意。所以,無論三伏數九,總是清風宜人,招人駐足流連,被人們稱為惠風洞。

將軍石:惠風洞外左側,高高的石崖上有尊將軍石,形象宛然一位將軍披甲戴盔,正襟危坐,守候在通往龍潭峽谷的路上。將軍石旁邊有小象鼻造型石,對面山上有巨石像坦克等。這些都是由白雲質灰層巖沿裂隙溶蝕和崩裂塌陷而殘留的地表剩餘物。

千年古檀:再往深處,有一棵千年古檀,傍崖而立,高約30米,冠幅約40米,樹冠碩大,枝葉茂密,遮天蓋地;樹幹由底部分4杈,集簇向上,胸圍6.5米;樹根裸露抓伏在巖石上,縱橫交錯,如盤龍卧虯,僅靠吸收白雲質灰巖和石英砂巖之間的水份生長。它頑強求生的錚錚鐵骨給人以深刻啟迪。

二、峽谷奇觀

青河川中段突現一座山峯,叫紅崖山,山前有紅崖寺遺址

紅崖山:處在青河川正中,雄偉挺拔,峯巒疊翠,把青河川岔開:右邊為山窩河谷,地勢較緩,是古道通往黃河渡口的必經之地,並與峪裏峽谷風景區連接;左邊就是龍潭峽谷,又稱“八里迷谷”,一直通往黃帝密都青要山腹地,與雙龍峽谷風景區連接。

紅崖寺:山前的紅崖寺,始建於唐朝初年,武則天當政時期,曾經名播四方,香火極盛;唐武宗時,大興滅佛運動,紅崖寺一度被毀。宋、元時期,更名為“三教堂”,仍由佛家法師住持,還是這條古道上名聞遐邇的著名寺院。元末明初,寺院毀於戰火。明正德年間由法師宗璽主持重修,到嘉靖龍飛甲辰歲秋仲月由淨恩法師主持續建竣工。後來,隨着時勢的發展,這條古道逐漸被廢棄,寺院也隨之蕭條。

紅崖寺遺址南側新建一座石牌坊,是龍潭峽谷風景區的入口。牌坊前、

後各有坊聯。

前聯為:八里迷谷,樁樁迷景逗客佇;千尺險峽,步步險象着人驚。

後聯為:關峽相望,嵐為輕雲繞;潭瀑聯珠,水呈青龍飛。

兩副對聯形象地概括了峽谷內天造地設的雄奇景觀,這就是我們要遊覽的地質公園——龍潭峽谷風景區。

龍潭峽谷全長4公里,從平面圖上看,它很像一條東西橫卧的巨龍,而且峽谷內處處以龍的傳説為宗,所以歷來人們都叫它龍潭峽谷。

從地質學的角度看,這裏又是石英砂巖地質奇觀展覽館。龍潭峽谷(包括周圍的峽谷羣)反映的是距今12億年前後華北古海洋沉積的特徵,屬於典型的中元古界紫紅色石英砂巖構造。峽谷內懸崖如切,絕壁欲傾,長峽甕谷,迴旋迷離。崖壁上下,由流水長期沖刷旋蝕深切而顯現的層理、節理紋路,把崖牆裝飾得如帳如幔,幅折弧曲,形成高峽甕谷,置身於此,大有如夢如幻的感覺。而且,由於地殼抬升和下陷交錯形成的落差瀑布和水潭十分發育,每處潭、瀑都與周圍地質環境,組合成一組別有韻致的自然景觀,亦奇亦幻,原始古樸,具有特殊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1、峽口組景

關於五龍的神話傳説:傳説上古時代,茫茫宇宙本是混沌一團。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清淡為氣者冉冉升騰,慢慢聚成藍天、白雲、日月星辰;渾濁為物者沉沉下落,慢慢凝成大地,叢生萬物。時有黑、白、青、黃、赤五龍,在大地形成之初,因佈設山河功業卓著,被玉皇大帝封於黃河岸邊、荊紫山下一處極其幽靜的山間休養。天長日久,它們化作五條山脈,圍清潭而卧,於是這裏便有了“五龍潭”、“五龍瀑”、“五龍洞”、“五龍廟”和“龍潭峽谷”之説。

2、黃龍峪組景

黃龍峪:從長61米的人工隧道進入峽谷之後,首先是地勢比較平緩的黃龍峪,這是進入大峽谷的緩衝地段。在寬不足10米的狹谷中溪水淙淙,兩側懸崖上怪石嶙峋。這裏水草豐美,主要有鱗毛蕨、蒲扇卷柏、地丁、厚朴、天麻、百合、海棠等植物,林林宗宗,翠色慾滴。

黃龍峪的其它景觀尚有:鎮山虎、鋸齒崖、降龍棒等,都是根據巖石形象命名的象形景觀。

幽谷海棠:走進黃龍峪,我們會發現一種草本植物特別茂盛,那就是城市居民家裏陽台上、書案上喜歡擺放的四季海棠。它肥厚的桃形葉子,有嬰兒巴掌大小,葉面嫩綠,葉背泛白,葉邊和葉脈淡紫,開着粉紅色的花朵,在或直立或掛伏的肥嫩紫莖上,婀娜多姿,顯得特別精神。尤其在高峽內立陡的石壁上,幾乎不見水土,它也能生長得那麼旺盛,更顯得這看似柔弱的小草有着頑強的生命力。

且説五龍廟五位龍爺中數白龍最小,大家都叫它小白龍。它生性活潑,喜歡異想天開,弄奇作怪。一日,它在五龍潭戲耍,突發奇想,一躍而跳上懸崖,搖身化作一個英俊少年,自稱“龍娃”,連蹦帶跳地走進龍潭峽谷裏。他左瞅瞅,右看看,突然發現:滿溝的海棠花鮮豔奪目,而峽谷兩邊的石壁上卻是光溜溜的,沒有一絲綠意。於是他就把地上的海棠輕輕拔下,趁着根上帶的那一點點泥土,一棵一棵地沾在峽谷的石壁上。不知是他龍的神力,還是峽谷裏石頭有靈氣,這海棠一沾上石壁就活了,而且活得那麼旺盛,那麼有精神,原來光溜溜的石峽,一下變成了錦峽繡谷,充滿了生氣。龍娃一看,心裏好不高興!

他一路走來,一心想為龍潭峽谷錦上添花,在後面還有不少神來之筆,隨着遊程再給大家一一介紹。

3、高峽甕谷組景

走過黃龍峪,突然高峽聳立,雄關擋路。放眼峽谷上空,嵐煙四橫,猶若淡雲薄霧在輕舒曼卷。這就是在國內獨具特色的雙壁對峙、高峽連綿的石英砂巖大峽谷。峽谷內依次有青龍峽、青龍潭、青龍瀑,黑龍峽、黑龍潭、黑龍瀑,飛龍峽、飛龍潭、飛龍瀑等。潭前有關峽,潭後有飛瀑,關峽相望,潭泊聯珠,瀑布連疊,飛練懸空,溝深谷狹,令人望而卻步,真可謂樁樁迷景逗客佇,步步險象着人驚。

⑴ 青龍峽、青龍潭、青龍瀑:青龍峽全長60米,高30米,寬不過5米,兩側石壁立陡;峽底為青龍潭,碧水如帶,水深難測;潭後絕壁上,懸掛一條瀑布,水花四濺,高約10米。兩側石壁上佈滿四季海棠,倒映水中,綠色溢滿水面,在天氣晴好的中午時分,由於太陽光的折射,崖壁上猶如青龍遊動,故以“青龍”名之。

⑵ 黑龍峽、黑龍潭、黑龍瀑:黑龍峽全長20米,高過50米,兩側立壁欲傾,仰視高空,僅露天光一線;由於峽內少光水深,潭水呈暗黑色,故名之為“黑龍潭”。潭後有黑龍飛瀑從斷崖上泄下,如白練飄忽,嘩嘩作響;暗中有亮,靜中有聲,幽光明滅,亦奇亦幻,置身其中,恍恍然如臨夢境,冥冥中如在世外,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⑶ 飛龍峽、飛龍潭、飛龍瀑:飛龍峽蜿蜒曲折數百米,崖牆高低參差,峽谷寬窄不一,走勢若飛龍,故名。飛龍峽內飛龍潭直徑約25米,深10米。潭後有15米高的飛龍瀑布,如一條巨龍插入水中,氣勢壯觀。飛龍峽內還有兩組連體水潭,分別叫陰陽潭和串珠潭。陰陽潭由兩個水潭銜接一起,像一個卡腰寶葫蘆,水深約12米。因高峽內陽光照射不勻,明暗有別,所以有“陽潭”、“陰潭”之説。串珠潭是三個近似圓形的水潭連在一起,看似串珠,所以叫故名串珠潭;三潭之間,串珠潭溪水相連,清澈見底的河牀上有一朵朵圖案,豔若桃花,所以又叫“桃花聯珠潭”。

⑷ 石龕甕谷組景

飛龍峽內有一段呈曲面對峙的崖牆,崖牆上的平行層理和縱向節理縱橫交織,像高高掛起的麻帳絲幔,幅折弧曲,在崖牆中間呈現出類乎半球形的石龕,使整段峽谷變得口小肚大,仰視若置身甕中,這便是地質學上的奇觀——甕谷。這也是華北古海洋沉積石英砂巖,經過長期流水沖刷旋蝕而形成的地質現象。飛龍峽中有兩處甕谷:第一個甕谷最為典型,直徑達20 米,弧度270°;第二個甕谷,經流水的切割後貫通為嶂谷

其實,在整個龍潭峽谷兩側紅崖絕壁的底部,因水流衝涮旋蝕而形成半球形石龕很多;甕谷內的半球形石龕是在地殼運動中被抬升到崖牆中間的,因此才使整段峽谷呈現為甕的形態。這類半球形石龕,在研究本地區新構造運動的特徵以及地殼抬升速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⑸ 巷谷組景

巷 谷:飛龍峽之後,有峽如百尺衚衕。兩邊巖壁陡峭直立,谷底平直,步入其中,猶如穿街過巷,故名。

佛光羅漢像:走進巷谷,有許多柱形石並排立在崖壁上,高約20~25釐米,形似一排排羅漢像;午後陽光從谷底水面上折射到崖壁上,那一排排羅漢像閃閃發光,好似佛光閃耀,形成這“佛光羅漢像”的奇觀。這本是石英砂巖柱狀節理經過球狀風化而形成的地質現象,卻也有一段關於小白龍的故事。

話説龍娃在峽谷內一路走過青龍峽、青龍潭,黑龍峽、黑龍潭,飛龍峽、飛龍潭,如同身在畫中游,心裏好不自在。忽然他看見前面有一羣遊方和尚,就急急忙忙趕上去打話,問:“各位師傅,不在佛堂唸經,來到這深山峽谷幹什麼?”

和尚答道:“我們周遊四方,是為了廣佈佛事,圓滿功德。”

龍娃説:“既然這樣,這裏風景多好,你們為什麼不在這裏打坐,為百姓做點功德呢?”

和尚指指峽谷上方道:“那裏一片佛光,我們正打算呢。”

龍娃仰臉看看,窄窄的衚衕,暗淡無光,便説:“黑洞洞的,哪來的佛光?”

和尚道:“誠心佛事的人,往那裏一站,佛光就顯現了。”

龍娃搖搖頭不信。和尚看他小孩子好玩兒,便逗趣説:“敢打賭麼?”

龍娃一想,順手指指腳下的河水説:“你能在這衚衕裏發出佛光,我就叫

這河水往高處流!”

誰料龍娃的話音剛落,只見這羣和尚一躍而上,整整齊齊地站在了高崖上,霎那間金光閃閃,一片輝煌。龍娃愣了一下,拔腿就跑。他順着巷谷往裏跑了好一陣,剛要停下來喘口氣,就聽到後面遠遠傳來和尚的聲音:“小孩童,你跑什麼?”

龍娃説:“師傅,是我一時唐突,我哪能叫水往高處流呢!”

那和尚的聲音又道:“你不是也在這裏做好事麼,凡事只要誠心,説出去的話就一定能變成現實。你現在就往你的腳下看看……”

龍娃往腳下一看,果然河水湧湧,卻是從低處往高處流的……。

水往高處流:前面説的只是一段流傳民間的神話故事,現實中不會有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仔細觀察這“水往高處流”的現象,只是人的一種錯覺。

原來這段河谷正好垂直於地層的走向,巖層的傾向與水流的方向相一致,人們視覺總是會把地層的層面誤以為水平面,並把它作為流水的參照物,在河流的坡度小於地層的傾角時,就會產生這種“水往高處流”的視覺誤差

三、白龍灣小白龍永生

白龍灣:走出巷谷,豁然開朗,來到一處河灣;比起剛剛過來的狹谷,真可謂天高地闊,完全是一片新天地。因為傳説小白龍在這裏為我們英勇獻身,人們把這道河灣叫白龍灣。

天然盆景園:傳説當年龍娃從巷谷走進河灣,見林茂草盛,陽光明媚,心裏特別高興,就隨手摺下一些樹枝插在了石頭上。令人稱奇的是,像移栽“幽谷海棠”那樣,那些樹枝霎那間就變成了一叢綠樹,而且枝葉繁茂,青翠欲滴,龍娃有意無意又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天然盆景園”。尤其是那棵高高的青檀樹,傲然生長在光亮亮的巨石上,瀟灑臨風,卓然不羣,不禁令人肅然起敬。“青青石上檀,貧居寒苦巖;虯虯頑固根,傲立萬古年。”它的精神品格,足可為人楷模。

千變萬化的波紋石:在龍潭峽長達4公里的紅石峽谷內,分佈着大量的崩塌片石,以白龍灣最為集中,最為典型。這些片石大小不一,大者平面有數十平方米,小者僅有幾十公分見方。在這些片石的層面上,可以看到上百種不同類型的波痕,是國內罕見的天然波痕博物館。石面上的這些波痕,是在地球進化過程中,原生地質沉積物在水或風的作用下,發生物理變異而形成的波痕層面,其形態包括層理構造、波痕構造、帳篷構造、球狀構造等,我們統稱其為波紋石

有的呈羽狀,這是在中元古界時期,此地原是濱海沙灘環境,潮漲潮落產生的雙向水流,使此時沉積的石英砂巖細紋層方向正好相反,形成了十分美觀的羽毛狀和“人”字形的層系,這是沉積巖的一種基本構造形態,我們叫它羽狀交錯層理波紋石;

有的呈棋盤格式狀,這是受區域構造作用的影響,巖石中發育了近東西向和近南北向兩組幾乎呈直交狀且連通性好的垂直節理;這種垂直節理與層面一起將巖石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塊體;由於這兩組節理在層面上表現出“棋盤格”的形狀,我們叫它棋盤格式節理波紋石;

有的呈人的指紋狀,是典型的干涉波痕,我們叫它指紋石;

有的柱狀節理構造呈竹節狀,我們叫它竹節石;

有的呈日、月、星辰圖案,我們叫它天象石;………

峽谷內還有一塊比較特殊的波紋石,共有五層不同形狀的紋理結構組成,表明它是經過五個不同時期的沉積而形成的,我們叫它五代波紋石。其科學價值在於:它體現了地質沉積巖層理構造的演化過程。

神祕莫辨的天書石:這類片石是由於差異風化所形成的一種景觀。在中厚層石英砂巖的層面上,常常會有薄層狀的泥質砂巖或泥質粉砂巖,在崩塌暴露地表後,由於差異風化的作用,一部分風化流失,一部分殘留下來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案。一些典型圖案,看似文字,有的清晰可辨,如“一人一石”;多數則無法辨認,人們稱其為天書石。

無頭冤神洞:白龍灣北面山崖下有有一個兩米見方的石洞,洞中有一塊巨石,酷似一尊石雕神像,只是少了神頭,人們稱它為“無頭冤神”;稱這個石洞為“無頭冤神洞”。

傳説當年龍娃在龍潭峽谷,任興致所至,隨手創造了幽谷海棠紅、佛光羅漢像、水往高處流、青檀盆景園等離奇景觀,受到事事成功的鼓舞,最後竟然冒險飛到天上為人間偷來了“天書”,因此觸怒了玉皇大帝,惹下大禍。玉皇大帝派二郎神來抓他歸案,他手拿“天書”和二郎神奮力相爭,把天書抖落了一地。二郎神一怒之下殺了小白龍,棄刀於地,把散落的天書收拾起來,提着小白龍的頭回天庭覆命去了。這塊天書石,是二郎神疏忽大意,遺落在人間的。

後來,造人聖母媧皇到各地視察她的子民,來到龍潭峽谷,聽説小白龍冒死為她的子民偷天書的事蹟,大為感動。於是,就收了龍娃的無頭冤屍,喚回他的冤魂,封它為“無頭冤神”,把他安放在山崖下的石洞中。從此,不忘小白龍恩德的人們,常來為他燒香上供,深情懷念地稱這個石洞為“無頭冤神洞”。

洗冤一線瀑:無頭冤神洞側,有斷崖高50米,崖上有一股細流飄然而下,如銀練,如串珠。據説,當年媧皇為了給小白龍淨身洗冤,特意從黃河岸邊引來一脈地水,造成了這一線瀑布,所以人們叫它“洗冤一線瀑”。

擎天刀碑石:無頭冤神洞對面,有一個塊直裏立的巨型片石,其形狀側看似刀,正看似碑,高達50米,穩插地下,直刺雲天,大有凌空遏雲之勢,堪稱“天下第一刀”、“人間第一碑”。這是一塊崩塌巖塊,是在地殼運動中,由於崩塌時發生位移,使它巍然挺立於峽谷一側。這塊象形石高大雄偉,氣勢恢弘,而且一景多變,步移景換,從不同角度仰望,或蒼鷹、或飛鳥、或飛魚、或大刀、或天碑,大自然賦予其無限的美感令人叫絕。

傳説,這本是二郎神斬殺小白龍的大刀,聖母媧皇在安置了小白龍神位之後,又把二郎神丟下的大刀豎立起來,刀背對着無頭冤神洞,於是二郎神斬殺小白龍的大刀,成了紀念小白龍的無字碑,人們稱其為“擎天刀碑石”。

當然,小白龍的故事未必真有,但多少年來人們一直頌揚的小白龍精神卻是難能可貴的。

四、關於皇姑垵和駱賓王的傳説

(一)皇姑廠乾的傳説

東漢末年,宦官亂政,董卓專權,朝廷內禍事不斷。傳説,有一年不知是哪位皇姑,為了逃避權臣的逼婚,逃出洛陽,乘車直奔新安北山通往山西的古道,打算去絳州避難。護送她出逃的有一位宮廷的小銀匠,和一位馬車伕。他們逃難的馬車一路狂奔,走進了青河川,剛到紅崖寺前,聽到後面追殺聲越來越近,情急之下,馬車伕想出一條讓皇姑脱身的計策:他讓小銀匠扶皇姑下車,順着荒涼的龍潭溝逃進深山;自己卻駕着馬車順着山窩河川古道,直奔黃河岸邊,最後驅車跳進黃河………當追殺的騎兵趕到,見黃河裏漂着一輛宮車,猜想皇姑已身赴黃河殉難,就撥轉馬頭回洛陽覆命去了。

話説皇姑和小銀匠逃進龍潭溝,走進一個小村莊。村民們很同情皇姑的遭遇,就領他們到村後,安身在兩個山洞裏,前邊一點的住小銀匠,後邊隱祕一點的住皇姑,村民們習慣地叫這兩個山洞為大皇姑廠乾和小皇姑廠幹。

皇姑隱居在龍潭溝後,由於百姓們的看顧,生活雖無法與宮廷相比,卻也衣食無憂。一年以後,洛陽政局漸趨平穩,皇上打聽到皇姑在龍潭溝棲身的消息,遂命大臣來迎接她回宮。這時的皇姑已經和村民們打成一片,習慣了布衣素食的平民生活,也留戀這幽靜美麗的山野,再也無意回到那血腥不斷的皇宮裏。聽説皇上派近臣來接,她和村民們一起商量,把村頭一家較寬敞的民房修整一下,做了臨時的“接官廳”。皇姑在接官廳會見了來迎接她的京官,表明了自己堅不回宮的心志,特使無奈,只好回京去了。

此後,皇姑和小銀匠結了婚,在這樸實簡陋的山洞裏自食其力,安心度日,一直到他們偕老百年,人去洞空………關於大、小皇姑廠乾的一段佳話卻一直流傳到今天。

2、駱家村——駱賓王魂歸之謎

龍潭峽谷深處半坡上,有個駱家村;説是村,其實只有一户居民。這家姓駱,自稱是駱賓王的後裔,因此引起眾多人的關注。

駱賓王是唐代著名詩人,系唐初四傑之一。後來他從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不知去向。是被殺?是逃匿?傳説頗多。

新安有個風景非常優美的去處,叫漏明崖,傳説駱賓王逃匿之後,輾轉多時,最後到新安隱居到這裏,並有多首題詠漏明崖的詩。如:

1、 澠邑漏明呈奇景,懸崖萬仞石稜曾;(古時,曹村漏明一帶曾屬澠池)

脣山白霧共旋繞,河水波綠縈帶風。—《漏明吟》

2、層石遠接天,絕頂上棲煙。鬆低輕蓋偃,藤細若鈎懸。

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暫策為龍仗,何處得神仙?—《過石門》

民國年間,漏明崖傍崖而建的廟宇中還存有多首駱賓王的題詩;至今附近村民家中還存有兩塊紀念駱賓王的詩碑。漏明崖近邊有駱嶺、駱村、駱莊等村名;龍潭峽谷這家駱姓居民還能指出駱賓王墓之所在。“駱賓王魂歸何處”這千年歷史之謎,能否在這裏得到破解,有待專家考證。

大峽谷導遊詞 篇19

(歡迎詞)各位遊客朋友(領導或者專家)!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蒞臨)美麗神奇的山東地下大峽谷旅遊區參觀遊覽(或者檢查指導工作),很高興能為各位提供講解服務。我姓×,大家就叫我小×吧。由於出洞口會直接到達山下的停車場附近,所以大家可以在這裏拍照留念。

(遊覽須知)為了使您有一個良好的遊覽環境,有以下幾點,請大家給予配合:

1、洞內都是單行道,燈光由導遊控制,開前面關後面,所以請大家緊跟隊伍,千萬不要擅自離隊;

2、為了保證洞內空氣清新,請志願為國家煙草事業做貢獻的朋友委屈一下,洞內不能吸煙;

3、為保證大家自身安全,請不要翻閲或者脱離遊道觀景或拍照;

4、大峽谷是大自然留給我們寶貴的遺產,請遊覽時,保護好洞內的鐘乳石和石筍。

5、請遊客朋友們保持好洞內衞生。

(洞口)孔老夫子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您聽前方大峽谷十二瀑之一的迎賓瀑已在入口處嘩嘩地鼓掌,歡迎各位的到來。大家可能看到了,在迎賓瀑的左上方石壁上鐫刻着“山東地下大峽谷”七個雄渾遒勁的大字。這是我國著名作家魏巍專門為峽谷所題寫的。大家知道,魏巍有篇名作叫《誰是最可愛的人》。對於我們旅遊區來説,前來大峽谷遊覽的各位朋友,就是我們心目中可愛的人。

(龍道)由於洞內光線比較暗,咱們各位進入洞中之後,可以先站在原地適應洞內的光線,然後咱們再繼續向前參觀,提醒一下各位朋友,有燈的地方就有台階,大家在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現在各位隨我走的這條通道稱為龍道,它是與地表接觸的一條支洞,在原有的基礎上為了遊客行走方便而人工拓寬的。等我們走完這98米的龍道之後,前方所有的景點才是天然形成的。山東地下大峽谷屬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它是由20萬年前的巨大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的,雛形形成於0。65億年(6500年前),於20萬年前形成現在的基本框架,區域地質位於馳名中外的郯廬大斷裂中斷西側,為國家寶貴的地質遺產,卡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德利亞半島的高原石灰巖地名。

山東地下大峽谷是1974年由於天氣乾旱農民上山打井時發現的洞口,受當地技術和資金的限制一直沒有開發,直到20__年冬天才正式開發,歷史兩年零四個月之後,於20__年5月份正式對遊人開放,同年在全省地質公園評選中,以總分第一的成績,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20__年9月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同年被評為“山東十大最美的地方”20__年8月被評為“4A級旅遊景區”

大峽谷導遊詞 篇20

各位遊客朋友,“中國地下河漂流第一洞”漂流源頭到了。乘橡皮艇漂流就從這兒開始。現在的漂流長度是1000米,已經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總部認證為“中國最長的溶洞漂流項目”,等大峽谷開發第二期工程完成後,暗河漂流的長度將達到2500米,直到東洞口之外的小河。這是洞穴專家巧妙利用暗河水勢設置的洞內漂流項目。據考證,洞內漂流這一創舉,目前在國內尚屬首家。大家有興登艇一遊,盡情地享受中國地下河漂流第一洞驚、險、奇的刺激,同時遊覽峽谷兩側和頂部的奇妙勝景,可領略到遊覽三峽、灕江、九曲溪等地上江河體驗不到的愉悦。地下河漂流是山東地下大峽谷遊覽的重頭戲。“來到地下大峽谷,不玩漂流白辛苦”,“遊覽峽谷不漂流,留下遺憾別怨導遊”。當然我也不是強迫大家非漂流不可,來日方長嘛!這次不漂下次來時還可以漂嘛!好,願意漂流的遊客請抓緊按次序乘坐橡皮艇,請大家放心乘艇,漂流是很安全的。為什麼能漂流呢?因為該洞的巖層地質產狀傾向東,傾角5~10度,形成了西高東低的層位差,所以能漂流。不願坐漂流艇的請跟我來,繼續前行遊覽。

來到龍虎峽,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峽谷上方這一面面迎風招展的彩旗,不過這是洞內鐘乳石的一種,叫石旗,看來諸位是本次旅遊最尊貴的一批遊客,不然,這裏怎麼打出彩旗熱烈歡迎大家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是含碳酸氫鈣的液體在流動時由於風的作用,流動具有一定方向性,而形成了石旗。

(玉米王)您看這個倒垂着的玉米,可夠大的,堪稱為玉米王啦!

各位遊客朋友請注意,這兒有塊絆腳石,小心別讓它絆着。這個石筍倒是挺有觀賞價值,可它長得不是地方,成了絆腳石。

(蘑菇雲)嚯!這個石筍還真像原子彈爆炸後冒出的蘑菇雲。經地質專家用鈾系法測定,這朵蘑菇雲已經冒了十一萬年了。嗬!時間可夠長的。

(仙狐獻冠)這個獨特的石筍取名為仙狐獻冠。你看,這隻伶俐可愛的小狐狸,正鑽出石壁,頭頂高高的金冠,向大家獻媚呢!看誰能得到這頂高帽,將來定會步步高昇。這處鍾乳已經生長13萬年了,是何等的珍貴啊!

(東海三仙島)大家可能知道一個傳説,當年徐福受秦始皇派遣,帶領童男童女各五百人到東海三仙島尋找採集長生不老之藥。這三仙島就是蓬萊、方丈和瀛州。而大峽谷的這三仙島是微縮了的。不過,它也有段動人的故事喲。如果大家想聽,等下次再來我給您講。

(珠簾壁合),您看這珠簾壁合,巧妙借用原來的成語,再與這鐘乳石的奇妙形態有機結合,收到了借諧音,達實意的效果。不過,要是真能撩起珠簾,進到裏面,兩邊的石壁合攏起來,可就變成神仙出不來了。

(重巖摩天)大家知道,許多峽谷石壁上都有摩崖石刻。這“重巖摩天”四個粗獷有力的大字就是對地下大峽谷宏大氣勢的讚頌之詞。哪位擅長書法的遊客,如果有興致,也不妨提筆一試。不過“××到此一遊”之類的,我們是不歡迎的。

(黑狐峽)這段峽谷看來常有黑色的狐狸出沒,不然怎麼取名黑狐峽呢?

(通天峽)遊客朋友,請往左邊看,這就是通天峽,長一百零七米。據説,那裏面還有天梯呢!哪位勇敢者有機會可去一試,説不定還能創一項世界吉尼斯紀錄呢?

(神劍)這把神劍是大峽谷的鎮洞之寶。傳説十二峽就是它劈出來的。它是鎮洞之寶,有了它,我們的旅行就更加安全了。

説到這裏,有的遊客可能要問了,這峽谷內常年恆温,在17度左右,而且有水,具備一定濕度,有沒有動物生長呢?和洞外世界一樣,洞穴裏也有形形色色的生物,從肉眼看不見的細菌,到大型的哺乳動物,在世界各地的洞穴裏,已經相繼發現。一位叫西納的外國專家把洞穴生物劃分為三類,一類是定居洞穴生物,在形態上和生理上都適於洞穴生活,並能傳種接代。例如洞螈和盲魚等。另一類是喜好洞穴的生物,就是以洞為家,以洞外為活動場所,例如蝙蝠、洞穴金絲燕等,就是這類動物。它們白天呆在洞裏,夜間出來找食吃。第三類是暫時進洞的生物,就是因氣候變化或者敵害而暫時躲藏在洞裏的。例如蛙類或者某些昆蟲,它們一旦情況有變,就又回到洞外。至於我們這溶洞裏到底存活着什麼生物,我告訴您,這裏面有蝙蝠,偶爾還可能見到青蛙。

(灕江山水)遊客朋友,你們到過桂林,遊過灕江嗎?常言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正因如此,這大峽谷裏也請來了一處灕江山水,為我們的“江北第一長洞”增光添彩。

(仙人橋)遊客朋友們,仙人橋到了,請大家慢慢地走過,體驗一下當神仙的感覺。橋面有點滑,可要注意安全喲。

(望海石)您看這望海石,其塊頭之大,真能與海邊的許多望海石一比高低。不過在洞裏都能望到大海,説不定這望海石有什麼特異功能吧。

(雲南石林)哎,你們看,去南石林怎麼搬到這裏了?其實也不用大驚小怪,雲南昆明世博園裏不是也有座山東的泰山嗎?

(九天瀑)現在我們已經到了大峽谷十二瀑之一的九天瀑,詩仙李白為廬山九疊泉瀑布題詩讚美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站在此地,觀九天瀑飛流直下,如身臨其境,往往禁不往使人引發許多聯想和感慨。在此,我也賦拙詩一首,讚美我們的九天瀑:“霧罩峽谷生紫煙,近觀雨幕掛前川,水花濺起三千尺,恰似山洪落洞天”,怎麼樣?獻醜啦!

(一線天)請大家抬頭看看,洞頂上這道長長的峽隙,叫一線天,在洞內還有多處,這裏最為典型。這也是地下大峽谷內的一大地貌特徵。如果大家在武夷山和泰山見過陸地上的一線天,在這峽谷中又見了溶洞內的一線天,那就該知足了。好,我忽然詩興大發,再為一線天作一首獻醜小詩:“古今中外‘一線天’,只知此景在露天,惟有地下大峽谷,‘一線天’上不見天”。在這裏您也肯定會初步領略到了地下大峽谷的氣勢和宏偉,這洞頂的裂隙同樣形成於五億年前的古生代。

(大龍蝦)你們看右邊石壁上那隻頭朝上,尾朝下的大龍蝦,個頭兒倒蠻大的。誰有本事把它捉住帶回去,今兒個大家遊覽完大峽谷,餐桌上將會多了一道上檔次的美味佳餚。

(青龍)大家看這條碩大的青龍,昂首挺身,不知已在此盤踞多少年了。這預示着我們將要進入青龍峽。

(白虎峽)[李逵打虎]遊客朋友請看,這組鐘乳石很像《水滸傳》中李逵打虎的情景,所以人們把這叫做“李逵打虎”。據書中説,憨直忠厚又孝順的李逵就是我們沂水人,家住百丈村董店東,回家接老母上梁山。不料走到沂嶺時老母被四隻老虎所吃。李逵悲憤之極,一氣之下,將四虎全窩殺盡。不過,現在老虎傷人判不了罪,人殺老虎可要犯法的喲。

(青龍峽)現在我們正走過青龍峽。

(聖賢宮)各位遊客,我們終於無驚無險地脱離了虎口。俗話説“大難之後必有後福”。今後各位定會逢凶化吉,一生平安。

現在我們來到了聖賢宮,大家累了吧?請在這裏坐一坐,稍事休息,養精蓄鋭,再進行我們下一段的旅行。有詩曰“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精彩的景點還在後頭呢?

(金鐘罩)金鐘罩,您看像不像倒扣着的一隻大鐘。

告別了龍虎峽,下面我們馬上就要進入雷鳴谷。各位遊客請注意,這段溶洞比較長,峯迴路轉,曲曲彎彎,而且電閃雷鳴,請注意安全。

(鬼窟)這一組石筍,在昏暗的光線下,看上去影影綽綽地像些魑魅魍魎的鬼怪,讓人覺得有點恐怖之感。不過大家不要緊張,前面還有鍘鬼刀鎮着它呢?

(劈靂石)各位請看這處吊巖,我們稱它為“劈靂石”,傳説很早以前關老爺在鎮鬼時一刀劈出來的,那麼現在請大家找一找關老爺在什麼地方呢?

(關公刀)這處吊巖像嗎?

(魯迅頭像)大家請看這處吊巖像誰的頭像,是不是像我國的文壇巨要魯迅先生,他那別人一格的一撮鬍子,反映了他獨特的個性。

(清風口)大家肯定感覺到了這陣陣清風,定會使您心曠神怡。

(曲洞)這條全長二百一十六米的曲洞,彎彎曲曲,寬寬窄窄,上上下下,如鑽海螺,確實名不虛傳。這是二期工程漂流的必經之道。

(留泉)這裏一擺溜三眼泉水,叫留泉。為什麼叫留泉呢?因為水是萬物之源,更是地下大峽谷的靈氣所在,我們希望地下大峽谷的水像這噴湧的泉水一樣,常久存在,故名留泉,以示希望。據測定,該水含有鈣、美、鍶等礦物質,且純淨無污染,常年飲用可延年益壽。

(月老亭)遊客朋友,你看這幾位旁若無人似的卿卿我我,親親熱熱,談得多熱乎啊!噢,月老亭。怪不得有這麼多戀人呢,原來這裏是一處婚姻介紹所啊!

説起月老,他乃是神話傳説中主管婚姻之神。據史書上説,唐朝有個叫李固的人旅遊來到宋城,見一位奇異老人在月光下依着個口袋檢點書籍。李固問他是什麼書?老人回答説,是天下婚姻之書。李固又問袋子裏是什麼?老人回答説是紅繩子,用來拴系夫妻的。雖仇敵之家,貧*懸隔,天涯從官,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越。後來便稱主管婚姻之神為月下老人,簡稱月老,有時成為媒人的代稱。請問咱們當中有幾位是月老牽線,有幾位是自由戀愛?

(企鵝沐浴)你們看這幾隻大鳥在水中幹什麼?喲,原來是企鵝沐浴。

(老壽星)大家請看,這位老壽星至少也有十五萬歲了,別看他白髮蒼蒼,卻精神矍鑠,體格健壯。

(天泉瀑)天泉瀑。因天上的仙泉之水灑向人間而得名。據説常喝天泉瀑的水能長生不老。

(托塔天王)哎,你看托塔天王怎麼跑到這兒了!想必是奉玉皇大帝之命,在此守護仙水宮,這邊有仙女沐浴,謝絕參觀吧!

(瑤池仙境)伴隨着悦耳動聽的聲聲仙樂,我們步入了夢幻世界般的瑤池仙境、仙水宮。你看這形態各異,神情怡然的不同人物造型,真可謂眉目傳神,維妙維肖。使人佩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鬼斧神工。

大家請看,這閃閃發光的六個圓圈是六眼仙水泉。

你看這從天而降的神來之水叫天仙水,為什麼叫天仙水?噢,原來是一位仙女正在這裏淋浴呢?你看她,苗條的身材,玉潔的肌膚,長長的披肩秀髮被水淋濕以後,絲絲縷縷地垂了下來,別有一番風韻。為防人偷看,躲在假山後面,然而無奈假山太低,還是被遊客一覽無餘地目睹了她這出水芙蓉的芳姿。

(石鴛鴦)這對石鴛鴦似乎剛從水中出來,正雙雙整理打濕了的羽毛和翅膀呢!

(仙女神道)各位遊客,走進這仙女神道,大家有什麼感覺?如果覺得飄然欲仙,如入仙境,那就真的找到感覺了。

(水簾洞)這是峽谷內的洞中洞之一——水簾洞,孫悟空的故居。哎怎麼沒見猴子猴孫們打鬧嬉戲的身影?也可能是到花果山上摘桃吃去了吧?

(定海神針)這定海神針也就是孫悟空的金箍棒了。只是未見孫大聖的蹤影。莫非遇到麻煩找觀音菩薩去了?

各位遊客請向洞頂看,這一個個圓形的穹頂,像不像內蒙古牧民的蒙古包?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現在正行走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囉?

(觀音宮、蓮花寶座)看這浮於南海碧波之上的蓮花寶座,眾金剛、眾弟子、眾善男信女正在下面等候參拜呢!可寶座上卻空空如也。南海觀音到哪裏去了呢?大家找找看。噢,在這裏。

(雄獅宮)看,一頭雄獅佔踞了整座宮殿,這獅子也夠大的了。

各位遊客,當我們還沉浸在流覽瑤池仙境、仙女神道的興致之中時,不知不覺又走進了獨具風韻的小橋流水景段。

(彩環隧道)穿越這五彩繽紛的彩環隧道,猶如鑽進了時空隧道。我們似乎感到這世界太小了,人類的生命是那樣的短暫。所以我們要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珍惜生活,奉獻社會,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義,更加有價值。

(鶯歌燕舞)你看,只要每個人都像我剛才説的那樣做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將是燕歌燕舞,彩旗招展,一派太平盛世。

遊客朋友,以上我們在峽谷內見到了許多酷似人物的鐘乳石,説起溶洞中的人物,我們自然會聯想起穴居洞中的猿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是著名的北京猿人的故鄉,也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穴居人遺址。當然,在那裏還有新洞人、山頂洞人。另外還有安徽和縣龍潭洞發現的和縣猿人。看來人類祖先最初主要是以洞為家的。

(天鍋)大家看上方這個寶葫蘆,它金光閃閃,碩大無比。你們猜這寶葫蘆叫什麼?對了,叫天鍋。它是巖溶作用在頂壁溶蝕的結果。

(飛天神龜)各位請看這隻巨大的神龜正在往天上飛呢?

(小橋流水)遊客朋友,我們正在遊覽的是小橋流水景段,這裏曲徑通幽,寧靜祥和,如同世外桃源。大家漫步在此,是否有一種流連忘返的感覺呢?

各位遊客,您到過長江三峽嗎?長江三峽,氣勢磅薄,深長險峻,景色壯觀,馳名中外。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更是一番全新的景緻。下面我們將要進入的地下三峽景段,濃縮了長江三峽的精華,而且還有許多與之相媲美的獨具特色的景觀,讓你大飽眼福。

(地下三峽)這裏就是地下三峽。地下三峽包括小夔峽、小巫峽和小西陵峽,氣勢磅薄,奇幻壯觀,幽深莫測。大江截流以後,長江三峽有一截子成了水下三峽。我們的地下三峽正好可以彌補旅遊中的這一缺憾。請大家邊走邊仔細品味和觀賞。

(三峽蜀道)這是三峽蜀道,請各位遊客相互照應一下。人説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看來確實比較難走,請大家注意安全。

(倒吊和尚石)哎,你們看,怎麼有個和尚倒吊在這裏?原來這裏邊有個典故呢!説是宋將孟良為了偷偷運回山項望鄉台上楊繼業的屍骨,想趁夜間在石壁上開鑿天梯,不料被一個和尚發現,那和尚學雞叫,孟良以為天快亮了,便停止了開鑿。孟良知道實情後,就把和尚倒吊在懸崖上,後來和尚化為石頭,所以有了孟良梯、倒吊和尚石之説。

(天馬行空)請看這裏有一匹駿馬在騰空飛奔。你看這是馬頭,這是馬的身軀。我們不妨就叫它天馬行空吧!

(巫山天水瀑)這裏是天水瀑景點,瀑布下瀉時水流是很大的,很容易淋濕衣服。請大家快些走過。

(巫山石瀑)你看這巨大的巫山石瀑多麼壯觀。這是峽谷的又一處石頭形成的瀑布。

(鐵索橋)大家現在走過的是鐵索橋,請體驗一下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飛奪瀘定橋的感覺。請放心,只要大家穩步行走,這上面是十分安全的。

(巫山鎮山石)這是巫山鎮山石。

(重巖疊障巫峽)“重巖疊障巫峽”六個大字是當年古代軍事家諸葛亮到三峽時所題。現在大概已經淹沒在江面以下了。所幸的是,大家可以在這裏完整地觀賞到。

(巨鯨掠空)這處巖石,它多像一個巨大的鯨魚,這是它的頂鮃,這是它的頭部,它的尾還在水裏呢!

(小三峽中流砥柱)請大家向前看,這裏有塊頂天立地的巨石,那上面的大字明明白白寫着:小三峽中流砥柱。莫非黃河三門峽的中流砥柱飛到這兒來了?

俗話説,上山容易下山難,請各位走得慢一點,注意安全。

(劍門關)各位遊客請回過頭來,剛才我們從劍門關走過,請大家仔細看這飛來巨石,像不像一把直插大地的利劍呢,這麼大的寶劍堪稱是世界之最啊!

哎,説到世界之最,你們知道世界洞穴之最嗎?在這裏我向大家作以簡要介紹:①地球上最長的洞穴首推美國的猛獁洞,全長556公里;②地球上最深的洞穴,要數法國的伯納德洞,深度超過一千四百米;③而化石品種最齊全的洞穴,全世界要算英倫三島。

各位遊客朋友,地下大峽谷的最後一個景段——九曲十八彎正在拱手歡迎我們呢!請大家一睹這裏的無限風光。

九曲十八彎,故名思義,這一景段迂迴典折,路途彎彎。

(峽谷石窟)請看這座座石窟,雖然沒有敦煌莫高窟的高大雄偉,卻也神工天成,蔚為壯觀。

(皺雲谷湧)這一片巖石,真有點風起雲湧的態勢。

(十里長穴長一鍋)大家請抬頭向上看,這十里長穴第一鍋在歡送各位呢?您看它張着大口好像在説“朋友再見!歡迎再來!”

當我們邁着矯健的步伐,興致勃勃登上層層台階的時候,不知不覺就要來到峽谷出口了。在此我祝各位步步高昇。同時祝願大家旅途愉快,萬事如意!謝謝!

大峽谷導遊詞 篇21

歡迎大家光臨龍潭峽谷風景區觀光旅遊!今天由我為大家作導遊服務,希望能為大家帶來歡樂。

龍潭峽谷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西北部羣山之中、黃河的重要支流——青河川的深處,東距洛陽市80公里,屬新安黛眉山峽谷羣世界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

青河發源於黃帝密都青要山北麓,流經龍潭峽谷,在紅崖山前與山窩河匯流,注入今天的黃河萬山湖(小浪底水庫)。青河川曾是古代中原地帶通往山西絳州、侯馬、太原一線的交通要道。

龍潭峽谷地處豫西中山、低山、丘陵區,境內地形複雜,地貌奇特,出露的地層包括中元古界的熊耳羣馬家河組和汝陽羣石英砂巖、下古生界的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巖,還有部分上古界、新生界巖層。地球形成已有46億年,在距今12億年前後,華北地區還是一片海洋,後經地殼運動,古海底沉積層抬升出露,在新安北部黃河南岸形成820餘米厚的紫紅色石英砂巖,構成了這一帶山的主體。大約從240萬年前開始直到現在的地殼新構造運動(也叫喜瑪拉雅造山運動)基本奠定了今天地球的地表地貌。在新構造運動背景下,這一帶原先出露地表的海底沉積層——紫紅色石英砂巖,又經過上隆下降、崩裂塌陷,和長期的水衝浪旋、風剝雨蝕,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紅巖嶂谷羣,呈現出高峽長谷、山嶂巖洞的地貌特徵。這種地貌特徵,既體現了這個地區的地質演化歷史,也是研究黃河演化貫通曆程的有力佐證。這裏顯現的沉積構造遺蹟種類(如波紋、泥裂、交錯層理等)多達數百種,成為反映華北古海洋沉積層特徵的天然博物館。近年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完成後,在新安北境的黃河主幹道上形成了168平方公里的遼闊水面,碧波萬頃的萬山湖和獨具特色的地質公園互為映襯,紅石韻,黃河魂,山光水色,兩相輝映,構成了萬里黃河上一簇具有特殊科學意義和美學價值的璀璨明珠。龍潭峽谷就是這黛眉山峽谷羣地質公園中的典型代表。

在我國,由新構造運動產生的峽谷多由碳酸鹽巖構成,石英砂巖峽谷並不多見。它發育於太行山東西麓的嶂石巖地貌,其特色是單面崖牆,沿橫向筆直延伸;惟獨新安的石英砂巖峽谷,是雙面崖牆,兩壁高聳立陡,彎曲延伸很遠,構成逶迤壯觀的巨大峽谷羣,從而豐富了這類地質地貌形態的類型。因此,在全國大峽谷的比較中,新安峽谷羣地質遺蹟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科學上具備稀有性、典型性和特殊性的特點,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研究價值和科普價值。

龍潭峽谷處地偏僻,受人類生活幹擾較少,生物物種豐富,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清新,水質潔淨,生態環境優美。植被主要由天然次生林——櫟樹林、雜木林、側柏林、刺槐林構成,主要風景樹,有青檀、白蠟和三葉槭等。

龍潭峽谷,以它罕見的地質構造,奇特的地形地貌和清麗的生態環境,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地質博物館。

一、峽前景點

在青河川的前段通往龍潭峽谷的路上,有三處景點,各具特色。它們依次為惠風洞、將軍石、千年古檀。

惠風洞:走進青河川,首先見到的是右首崖腳的石洞。它是由白雲質灰巖沿裂隙溶蝕而形成的天然洞穴,含有泥質白雲質灰層。裂隙比較發育,洞體寬窄不同,洞深莫測,洞口有風流動;盛夏森森然冷氣爽人,隆冬則暖風融融,似有盎然春意。所以,無論三伏數九,總是清風宜人,招人駐足流連,被人們稱為惠風洞。

將軍石:惠風洞外左側,高高的石崖上有尊將軍石,形象宛然一位將軍披甲戴盔,正襟危坐,守候在通往龍潭峽谷的路上。將軍石旁邊有小象鼻造型石,對面山上有巨石像坦克等。這些都是由白雲質灰層巖沿裂隙溶蝕和崩裂塌陷而殘留的地表剩餘物。

千年古檀:再往深處,有一棵千年古檀,傍崖而立,高約30米,冠幅約40米,樹冠碩大,枝葉茂密,遮天蓋地;樹幹由底部分4杈,集簇向上,胸圍6.5米;樹根裸露抓伏在巖石上,縱橫交錯,如盤龍卧虯,僅靠吸收白雲質灰巖和石英砂巖之間的水份生長。它頑強求生的錚錚鐵骨給人以深刻啟迪。

二、峽谷奇觀

青河川中段突現一座山峯,叫紅崖山,山前有紅崖寺遺址

紅崖山:處在青河川正中,雄偉挺拔,峯巒疊翠,把青河川岔開:右邊為山窩河谷,地勢較緩,是古道通往黃河渡口的必經之地,並與峪裏峽谷風景區連接;左邊就是龍潭峽谷,又稱“八里迷谷”,一直通往黃帝密都青要山腹地,與雙龍峽谷風景區連接。

紅崖寺:山前的紅崖寺,始建於唐朝初年,武則天當政時期,曾經名播四方,香火極盛;唐武宗時,大興滅佛運動,紅崖寺一度被毀。宋、元時期,更名為“三教堂”,仍由佛家法師住持,還是這條古道上名聞遐邇的著名寺院。元末明初,寺院毀於戰火。明正德年間由法師宗璽主持重修,到嘉靖龍飛甲辰歲秋仲月由淨恩法師主持續建竣工。後來,隨着時勢的發展,這條古道逐漸被廢棄,寺院也隨之蕭條。

紅崖寺遺址南側新建一座石牌坊,是龍潭峽谷風景區的入口。牌坊前、後各有坊聯。

前聯為:八里迷谷,樁樁迷景逗客佇;千尺險峽,步步險象着人驚。

後聯為:關峽相望,嵐為輕雲繞;潭瀑聯珠,水呈青龍飛。

兩副對聯形象地概括了峽谷內天造地設的雄奇景觀,這就是我們要遊覽的地質公園——龍潭峽谷風景區。

龍潭峽谷全長4公里,從平面圖上看,它很像一條東西橫卧的巨龍,而且峽谷內處處以龍的傳説為宗,所以歷來人們都叫它龍潭峽谷。

從地質學的角度看,這裏又是石英砂巖地質奇觀展覽館。龍潭峽谷(包括周圍的峽谷羣)反映的是距今12億年前後華北古海洋沉積的特徵,屬於典型的中元古界紫紅色石英砂巖構造。峽谷內懸崖如切,絕壁欲傾,長峽甕谷,迴旋迷離。崖壁上下,由流水長期沖刷旋蝕深切而顯現的層理、節理紋路,把崖牆裝飾得如帳如幔,幅折弧曲,形成高峽甕谷,置身於此,大有如夢如幻的感覺。而且,由於地殼抬升和下陷交錯形成的落差瀑布和水潭十分發育,每處潭、瀑都與周圍地質環境,組合成一組別有韻致的自然景觀,亦奇亦幻,原始古樸,具有特殊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1、峽口組景

關於五龍的神話傳説:傳説上古時代,茫茫宇宙本是混沌一團。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清淡為氣者冉冉升騰,慢慢聚成藍天、白雲、日月星辰;渾濁為物者沉沉下落,慢慢凝成大地,叢生萬物。時有黑、白、青、黃、赤五龍,在大地形成之初,因佈設山河功業卓著,被玉皇大帝封於黃河岸邊、荊紫山下一處極其幽靜的山間休養。天長日久,它們化作五條山脈,圍清潭而卧,於是這裏便有了“五龍潭”、“五龍瀑”、“五龍洞”、“五龍廟”和“龍潭峽谷”之説。

進入峽谷之後,首先是地勢比較平緩的黃龍峪,這是進入大峽谷的緩衝地段。在寬不足10米的狹谷中溪水淙淙,兩側懸崖上怪石嶙峋。這裏水草豐美,主要有鱗毛蕨、蒲扇卷柏、地丁、厚朴、天麻、百合、海棠等植物,林林宗宗,翠色慾滴。

黃龍峪的其它景觀尚有:鎮山虎、鋸齒崖、降龍棒等,都是根據巖石形象命名的象形景觀。

幽谷海棠:走進黃龍峪,我們會發現一種草本植物特別茂盛,那就是城市居民家裏陽台上、書案上喜歡擺放的四季海棠。它肥厚的桃形葉子,有嬰兒巴掌大小,葉面嫩綠,葉背泛白,葉邊和葉脈淡紫,開着粉紅色的花朵,在或直立或掛伏的肥嫩紫莖上,婀娜多姿,顯得特別精神。尤其在高峽內立陡的石壁上,幾乎不見水土,它也能生長得那麼旺盛,更顯得這看似柔弱的小草有着頑強的生命力。

且説五龍廟五位龍爺中數白龍最小,大家都叫它小白龍。它生性活潑,喜歡異想天開,弄奇作怪。一日,它在五龍潭戲耍,突發奇想,一躍而跳上懸崖,搖身化作一個英俊少年,自稱“龍娃”,連蹦帶跳地走進龍潭峽谷裏。他左瞅瞅,右看看,突然發現:滿溝的海棠花鮮豔奪目,而峽谷兩邊的石壁上卻是光溜溜的,沒有一絲綠意。於是他就把地上的海棠輕輕拔下,趁着根上帶的那一點點泥土,一棵一棵地沾在峽谷的石壁上。不知是他龍的神力,還是峽谷裏石頭有靈氣,這海棠一沾上石壁就活了,而且活得那麼旺盛,那麼有精神,原來光溜溜的石峽,一下變成了錦峽繡谷,充滿了生氣。龍娃一看,心裏好不高興!

他一路走來,一心想為龍潭峽谷錦上添花,在後面還有不少神來之筆,隨着遊程再給大家一一介紹。

大峽谷導遊詞 篇22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在這美好的季節,很高興與您相約在美麗的恩施,我是您此行的導遊。今天,我將陪同大家遊覽能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相媲美的恩施大峽谷!

大峽谷概況

恩施大峽谷位於恩施市屯堡和板橋境內,屬於清江大峽谷的一段,正處於恩施一利川一長江三峽旅遊黃金線上,318國道橫穿景區,距恩施市區30公里。峽谷以龐大著稱,險峻神奇,山頭高昂,有仰天長嘯之浩氣,水質清洌,有脱胎換骨之感受。奇山、異水、怪洞、珍禽數不勝數。

萬米絕壁畫廊,千丈飛瀑流放,百座獨峯矗立,十里深壑幽谷,這些絕美、奇美、雄美、優美的景色與原始森林、梯田山莊、遠古村寨構成一副雄偉壯觀、古樸和諧的景象。

若與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論壯觀,清江大峽谷與之難分伯仲;若論風景的秀美、景觀的豐富、層次的多樣,清江大峽谷的恩施段則遠勝於科羅拉多大峽谷。不僅如此,這裏還是巴文化發源地,人文特色濃郁,而科羅拉多大峽谷僅有少數印第安人居住。大峽谷主要景區集中在前山和後山。

前山是2.1~2.5億年前形成的三疊紀地層,氣勢恢弘、稜角分明;後山是2.5~2.9億年前形成的二疊紀地層,景觀秀麗,形態圓潤。前山和後山景觀風格各有所長,目前已開發出來最主要的是前山七星寨景區。

大峽谷特色

壯美無比的恩施大峽谷空間宏偉開闊,景觀層次豐富,山體變化多端,清江河谷深切,與五嶽奇觀相比它具有顯著的五大特色:

一是清江升白雲。與大多數名山的雲海顯得閒散無序不同,恩施大峽谷由於有清江的凝聚,從清江裏升起的雲海像一條騰飛的巨龍,蜿蜒曲折,延綿百里,形態豐潤,美不勝收。

大峽谷導遊詞 篇23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將由我陪同大家一起來遊覽這個龍潭大峽谷,希望我們一路上都能順利,好啦,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來吧。

在通往龍潭大峽谷的前段路上,有幾處景點,各具特色。它們依次為仙人指路、“龍潭大峽谷”青石牌坊、紅孩兒山、紅孩兒寺和千年古檀。

仙人指路:右邊石崖上有尊象形石人頭像,惟妙惟肖,正襟危坐,守候在通往龍潭大峽谷的路上,像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般。這是由白雲質灰層巖沿裂隙溶蝕和崩裂塌陷風化而殘留的地表剩餘物。

龍潭大峽谷“青石牌坊”:此處是龍潭大峽谷風景區的入口。牌坊前、後各有坊聯。

前聯為:八里迷谷,樁樁迷景逗客佇;千尺險峽,步步險象着人驚。

後聯為:關峽相望,嵐為輕雲繞;潭瀑聯珠,水呈青龍飛。

兩副對聯形象地概括了峽谷內天造地設的雄奇景觀,這就是我們要遊覽的世界地質公園——龍潭大峽谷風景區。

紅孩兒山: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幾間紅房子後邊的山就是紅孩兒山,雄偉挺拔,峯巒疊翠,把青河川岔開,右邊為山窩河谷,地勢較緩,是古道通往黃河渡口的必經之地,並與黛眉峽谷風景區連接;左邊就是龍潭峽谷,又稱“八里迷谷”,一直通往黃帝密都青要山腹地,與雙龍峽谷風景區連接。山上有石洞,洞內供奉有黛眉奶奶、送子奶奶和觀音老母三尊神像,是當地人祈財邀福,求子保平安的地方。

紅孩兒寺:緊挨着紅房子的這幾間看似年代比較久遠的建築就是紅孩兒寺。相傳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在附近一帶吃人,被觀音老母治服,收入一瓦罐之中,壓在紅崖寺下(當地人稱紅孩兒寺)。據證此處確有一座紅崖寺,始建於唐朝初年,武則天當政時期,曾經名播四方,香火極為旺盛;到了唐武宗時期,大興滅佛運動,紅崖寺曾一度被毀。宋、元時期,更名為“三教堂”,仍由佛家法師住持,還是這條古道上聞名遐邇的著名寺院。元末明初,寺院毀於戰火。明正德年間由法師宗璽主持重修,到嘉靖龍飛甲辰歲秋仲月由淨恩法師主持續建竣工。後來,隨着時勢的發展,這條古道逐漸被廢棄,寺院也隨之蕭條。現只剩下遺址……

千年古檀:這棵樹就是千年古檀樹,它高約30米,冠幅約40米,樹冠碩大,枝葉茂密,遮天蓋地;樹幹由底部分4杈,集簇向上,胸圍6.5米;大家再看一下檀樹的根,裸露抓伏在巖石上,縱橫交錯,如盤龍卧虯,僅靠吸收白雲質灰巖和石英砂巖之間的水份生長,這簡直就是生命的奇蹟,因此這棵樹也被當地人視為吉祥樹。民間有選老樹認“乾孃”的風俗,認為有老樹庇佑,可保大吉大利、富貴平安。樹下設有祭壇,每年農曆三月三,有許多善男信女誠心前來焚香許願。

歡樂天地水上娛樂項目:相信許多朋友早已急不可待想趕快過把癮吧,千萬別急,導遊提醒您還是先仔細閲讀一下注意事項及安全提示,再玩也不遲。這幾個遊樂項目自南向北依次叫做:三級跳繩、鋼絲橋、圓木蕩橋、腳環吊橋、方板蕩橋、鐵索蕩橋、雙層鋼絲橋。

景區標誌碑:這塊巨石就是景區的標誌碑。它高5.4米,寬2.8米,厚1.5米,重約60噸,矗立於1米高的基座之上。碑體為景區內典型的沉積構造和地質剖面景觀,碑面為景區地質遺蹟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波痕和泥裂現象,左上角圓形的圖案是國家地質公園的標誌(現已為世界地質公園),中間“龍潭峽景區”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是選用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字體。

走進紅石峽:龍潭大峽谷風景區的紫紅色石英砂巖沉積於距今12億年前後的濱海地帶。260萬年以前,由於新構造運動(又叫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強烈抬升和水蝕作用的深度切割,形成高達百餘米的丹崖長牆和寬僅數米至數十米的碧水丹峽景觀。峽內瀑布飛瀉,溪潭珠串,漫步崖壁棧道,您儘可領落丹崖、碧水、藍天構成的一幅幅精彩畫卷,還可欣賞砂巖層內的交錯層理、層面波痕以及山崩所造就的崩塌奇觀。

青龍關:這座關隘就是青龍關,下邊的潭叫青龍潭。來過龍潭大峽谷的遊客都説走到青龍關,才算真正進入了龍潭大峽谷景區,因為精華部分才剛剛開始。大家請看這兩側崖壁上有許多綠色植物倒映水中,青光溢滿水面,看起來就像一條青龍在此浮動,因而得名青龍潭。

“之”字型峽谷: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水流的走向,看會發現什麼現象?哦,這位先生説得非常對,流水順着崖壁成“之”字形流動,非常有意思吧!它的形成原因是構成龍潭大峽谷的這套紫紅色石英砂巖中,有兩組相互直交且連通性好的垂直節理比較發育,流水追蹤這兩組垂直節理切割,在兩組節理交匯的部位形成“天井”,在一組節理髮育的部位形成隘谷(一線天)。如此便形成了這種天井,一線天呈“之”字形分佈的紅石峽谷景觀。

黑龍關(及黑龍潭):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比較狹窄的關隘就是龍潭大峽谷著名的黑龍關,又稱一線天。大家一定很難想到這兩座崖牆在12億年前後是連在一塊的,後來隨着地殼運動,形成崖牆的中元古界紫紅色石英砂巖在新構造運動背景下,發育了兩組相互直交且連通性好的垂直節理,流水沿節理密集的部位強烈下切,形成兩側峭壁直立,長20m、寬僅1——3m、深達50m的隘谷(一線天)。通俗地講就是流水切割把一座山體切開成了兩座山體。黑龍關下的水潭深4——5m,由於兩側崖壁之間的間隙比較小,狹窄封閉,太陽光很難照射到,使整個潭水顏色看起來深遂發暗,猶如一條黑龍盤踞在此,故而得名黑龍潭。潭上關隘被稱為黑龍關。

古海沉船:這艘人工仿造的古海底沉船古色古香,惟妙惟肖,和周圍的環境相映成趣,也使峽谷顯得更加神祕,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壺穴(王母池):這個小水潭看起來就像一個浴池,傳説王母娘娘曾在此潭沐浴,所以又被後人稱為王母池,聽當地老人説在這個水潭裏洗把臉會使皮膚變得細膩光滑,大家不妨來試一試!至於它其形成的原因請大家看一下解説牌。(壺穴是急流中夾帶砂礫石磨蝕河牀而產生的凹穴,因急流中常有渦流伴生,礫石便挖鑽河牀,形成壺穴。該處的王母池就是一處典型的壺穴景觀。)

飛龍潭(又名卧龍潭)及飛龍瀑:別看水是柔性的物質,流水沖刷巖石“以柔克剛”的力量卻讓人不可小瞧,這個水潭旁邊的崖壁比較光滑就是由流水沖刷旋蝕形成,致使水潭形狀成圓形。此潭直徑約25米,深10米。潭後有15米高的瀑布飛瀉而下,猶如一條巨龍插入水中,氣勢壯觀,因此被稱為飛龍瀑,其下潭水稱為飛龍潭。

陰陽潭:這兩個水潭銜接一起,像一個卡腰寶葫蘆,水深約12米。其中大的叫陽潭,小的叫陰潭,因高峽內陽光照射不勻,明暗有別,所以有“陽潭”、“陰潭”之説,這與中國古代哲學中對“陰陽”學説的闡述也是極其吻合的。(在中國哲學概念裏,陰陽指兩種既對立又相聯的力量,存在於世界上一切事物裏。陰代表被動、陰暗、女性、夜間;陽代表主動、明亮、男性、日間)

陰陽潭甕谷:甕,是我國北方農村一種用來盛米的容器,它的特點是口小肚大。在龍潭大峽谷的陰潭和陽潭上方,就有兩個形狀像甕的峽谷,稱之為“甕谷”。甕谷也是由流水衝涮旋蝕形成。以陽潭處的甕谷最為典型,直徑達20m,弧度270°;陰潭處的甕谷經流水的切割貫通成嶂谷。

串珠潭:這三個近似圓形的水潭連在一起,看似串珠,所以故名串珠潭;跟王母池一樣也是壺穴的體現,三潭之間,串珠潭溪水相連,清澈見底的河牀上有一朵朵紅色圖案,豔若桃花,所以又叫“桃花聯珠潭”。

神奇河蝕地貌—壺穴谷:距今大約260萬年以來,區內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地殼強烈上升,加之區內雨量充沛,地表徑流發育,湍急的水流受節理和層面傾向控制,形成擾流和螺旋狀渦流,帶動砂石在不平坦的河牀上如旋渦般鑽挖形成一系列壺穴。相鄰壺穴不斷擴大,周邊貫通聯合形成今天我們在谷底和崖壁上所看到的磨蝕光滑、成羣分佈的壺穴壁與壺穴谷景觀。

佛光巖:此處崖壁因水流打磨顯得非常光滑,經水濕潤後像鏡子一般反射光線,在黑暗的峽谷內如發銀光,故名。

石龕:“滴水穿石”貴在水的執著,眼前這個洞再次讓我們見證了流水的偉大力量,在絕壁的底部由於水流長期的衝涮旋蝕形成了一個頂部小、肚子大的洞,在地質學上叫石龕。説到這兒大家肯定疑惑了,這個洞怎麼會升到那麼高的位置?這就又要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神奇了。後來由於地殼運動的抬升,水流的不斷下蝕,才把石龕抬升到陡崖的中間。

蘆葦灘:走了這麼久,大家肯定累了,我們在這裏稍作休息,我給大家朗誦一首詩《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許多朋友都知道,這是《詩經》裏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詩,那大家知道詩裏所説的“蒹葭”指的是什麼呢?這位朋友真是博學多才,蒹葭指的就是蘆葦。在我們面前就有一片蘆葦灘。蘆葦,多年生禾本科蘆葦屬植物,古稱蒹葭。蘆葦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是温帶濕地的主要植被。當然它的用途也是非常大,除了能做手工藝品外,還有淨化污水的作用呢!

蘆葦潭:蘆葦灘旁邊這個水潭就是蘆葦潭,又叫伊人潭。上面這個僅一尺寬、一尺長的瀑布,名為一尺瀑,呵呵,這可是龍潭大峽谷裏袖珍型的瀑布哦。

花瓶峽:請大家轉身向後看,可以看到眼前這個峽谷口小肚大,形狀酷似花瓶,所以美其名曰“花瓶峽”。

好啦,今天的遊覽就到此結束,祝願大家能夠玩的開心,再見!

大峽谷導遊詞 篇24

各位遊客:大家好!

今天我們參觀遊覽的是世界地質公園、有世界上最美的峽谷之稱的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龍潭大峽谷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西北部羣山之中、黃河的重要支流——青河川的深處,東距洛陽市80公里,屬新安黛眉山峽谷羣世界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

青河發源於黃帝密都青要山北麓,流經龍潭大峽谷,在紅崖山前與山窩河匯流,注入今天的黃河萬山湖(小浪底水庫)。青河川曾是古代中原地帶通往山西絳州、侯馬、太原一線的交通要道。

二、峽谷奇觀

青河川中段突現一座山峯,叫紅崖山,山前有紅崖寺遺址紅崖山:處在青河川正中,雄偉挺拔,峯巒疊翠,把青河川岔開:右邊為山窩河谷,地勢較緩,是古道通往黃河渡口的必經之地,並與峪裏峽谷風景區連接;左邊就是龍潭大峽谷,又稱“八里迷谷”,一直通往黃帝密都青要山腹地,與雙龍峽谷風景區連接。

紅崖寺:山前的紅崖寺,始建於唐朝初年,武則天當政時期,曾經名播四方,香火極盛;唐武宗時,大興滅佛運動,紅崖寺一度被毀。宋、元時期,更名為“三教堂”,仍由佛家法師住持,還是這條古道上名聞遐邇的著名寺院。元末明初,寺院毀於戰火。明正德年間由法師宗璽主持重修,到嘉靖龍飛甲辰歲秋仲月由淨恩法師主持續建竣工。後來,隨着時勢的發展,這條古道逐漸被廢棄,寺院也隨之蕭條。紅崖寺遺址南側新建一座石牌坊,是龍潭大峽谷風景區的入口。牌坊前、後各有坊聯。前聯為:八里迷谷,樁樁迷景逗客佇;千尺險峽,步步險象着人驚。後聯為:關峽相望,嵐為輕雲繞;潭瀑聯珠,水呈青龍飛。兩副對聯形象地概括了峽谷內天造地設的雄奇景觀,這就是我們要遊覽的地質公園——龍潭大峽谷風景區。

洛陽龍潭大峽谷全長4公里,從平面圖上看,它很像一條東西橫卧的巨龍,而且峽谷內處處以龍的傳説為宗,所以歷來人們都叫它龍潭大峽谷。從地質學的角度看,這裏又是石英砂巖地質奇觀展覽館。龍潭大峽谷(包括周圍的峽谷羣)反映的是距今12億年前後華北古海洋沉積的特徵,屬於典型的中元古界紫紅色石英砂巖構造。峽谷內懸崖如切,絕壁欲傾,長峽甕谷,迴旋迷離。崖壁上下,由流水長期沖刷旋蝕深切而顯現的層理、節理紋路,把崖牆裝飾得如帳如幔,幅折弧曲,形成高峽甕谷,置身於此,大有如夢如幻的感覺。而且,由於地殼抬升和下陷交錯形成的落差瀑布和水潭十分發育,每處潭、瀑都與周圍地質環境,組合成一組別有韻致的自然景觀,亦奇亦幻,原始古樸,具有 特殊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1、峽口組景

關於五龍的神話傳説:傳説上古時代,茫茫宇宙本是混沌一團。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清淡為氣者冉冉升騰,慢慢聚成藍天、白雲、日月星辰;渾濁為物者沉沉下落,慢慢凝成大地,叢生萬物。時有黑、白、青、黃、赤五龍,在大地形成之初,因佈設山河功業卓著,被玉皇大帝封於黃河岸邊、荊紫山下一處極其幽靜的山間休養。天長日久,它們化作五條山脈,圍清潭而卧,於是這裏便有了“五龍潭”、“五龍瀑”、“五龍洞”、“五龍廟”和“龍潭大峽谷”之説。

五龍潭:龍潭大峽谷的第一道景觀是由赤壁丹巖和龍潭、瀑布組成的山水畫。赤壁丹崖為第四紀深切峽谷,位於峽谷口,高過百米,長達150米。峽谷崖牆下,是經人工堵截而形成的水潭,潭面長300米,寬50~150米,潭內碧水瀲灩,可以盪舟行船;潭周圍有五條山脈,猶如五條巨龍環抱着這清水一泓,人們按山脈水系,給它命名為“五龍潭”。關於五龍的神話傳説就是由此附會而來的。

五龍瀑:龍潭大峽谷的河水從五龍潭後的絕壁懸溝口處跌落而下,轟然作響,猶如龍吟虎嘯,聲震山谷,形成一條壯觀的瀑布,人們叫它“五龍瀑”。

五龍洞:在五龍瀑西側巖壁上有一個深2米、寬3米、高5~6米的石洞,傳説五龍廟裏各位龍爺在五龍潭戲水之後,常來此洞中修神養性,所以人們稱其為五龍洞。這裏水霧蒸騰,時有嵐煙聚散,頗具仙風神韻。其實,它原是由石英砂巖崩塌而形成的天然石洞。

五龍廟:傳説五位龍爺在這裏定居之後,常年耕雲播雨,造福一方百姓,百姓們為它們建起了一座“五龍廟”。它們在這裏常年安享人間香火,倒也悠閒自得。

龍潭大峽谷:傳説五龍廟內黑、白、青、黃、赤五位龍爺中,惟有赤龍(就是人們常説的火龍)脾氣最為暴躁,一天兄弟間因點小事發生口角,赤龍一賭氣騰身躍起,一直飛到青要山南畛河上游擇地另居,獨自生活去了。現在那裏還有座火龍廟,就是它的家。赤龍騰身飛走後,在它原來卧伏的身下,留下了一條蜿蜒曲折的深溝,就是我們今天的“龍潭大峽谷”。

2、黃龍峪組景

黃龍峪:從長61米的人工隧道進入峽谷之後,首先是地勢比較平緩的黃龍峪,這是進入大峽谷的緩衝地段。在寬不足10米的狹谷中溪水淙淙,兩側懸崖上怪石嶙峋。這裏水草豐美,主要有鱗毛蕨、蒲扇卷柏、地丁、厚朴、天麻、百合、海棠等植物,林林宗宗,翠色慾滴。

黃龍峪的其它景觀尚有:鎮山虎、鋸齒崖、降龍棒等,都是根據巖石形象命名的象形景觀。

幽谷海棠:走進黃龍峪,我們會發現一種草本植物特別茂盛,那就是城市居民家裏陽台上、書案上喜歡擺放的四季海棠。它肥厚的桃形葉子,有嬰兒巴掌大小,葉面嫩綠,葉背泛白,葉邊和葉脈淡紫,開着粉紅色的花朵,在或直立或掛伏的肥嫩紫莖上,婀娜多姿,顯得特別精神。尤其在高峽內立陡的石壁上,幾乎不見水土,它也能生長得那麼旺盛,更顯得這看似柔弱的小草有着頑強的生命力。

且説五龍廟五位龍爺中數白龍最小,大家都叫它小白龍。它生性活潑,喜歡異想天開,弄奇作怪。一日,它在五龍潭戲耍,突發奇想,一躍而跳上懸崖,搖身化作一個英俊少年,自稱“龍娃”,連蹦帶跳地走進龍潭大峽谷裏。他左瞅瞅,右看看,突然發現:滿溝的海棠花鮮豔奪目,而峽谷兩邊的石壁上卻是光溜溜的,沒有一絲綠意。於是他就把地上的海棠輕輕拔下,趁着根上帶的那一點點泥土,一棵一棵地沾在峽谷的石壁上。不知是他龍的神力,還是峽谷裏石頭有靈氣,這海棠一沾上石壁就活了,而且活得那麼旺盛,那麼有精神,原來光溜溜的石峽,一下變成了錦峽繡谷,充滿了生氣。龍娃一看,心裏好不高興!他一路走來,一心想為龍潭大峽谷錦上添花,在後面還有不少神來之筆,隨着遊程再給大家一一介紹。

3、高峽甕谷組景

走過黃龍峪,突然高峽聳立,雄關擋路。放眼峽谷上空,嵐煙四橫,猶若淡雲薄霧在輕舒曼卷。這就是在國內獨具特色的雙壁對峙、高峽連綿的石英砂巖大峽谷。峽谷內依次有青龍峽、青龍潭、青龍瀑,黑龍峽、黑龍潭、黑龍瀑,飛龍峽、飛龍潭、飛龍瀑等。潭前有關峽,潭後有飛瀑,關峽相望,潭泊聯珠,瀑布連疊,飛練懸空,溝深谷狹,令人望而卻步,真可謂樁樁迷景逗客佇,步步險象着人驚。

青龍峽、青龍潭、青龍瀑

青龍峽全長60米,高30米,寬不過5米,兩側石壁立陡;峽底為青龍潭,碧水如帶,水深難測;潭後絕壁上,懸掛一條瀑布,水花四濺,高約10米。兩側石壁上佈滿四季海棠,倒映水中,綠色溢滿水面,在天氣晴好的中午時分,由於太陽光的折射,崖壁上猶如青龍遊動,故以“青龍”名之。

黑龍峽、黑龍潭、黑龍瀑

黑龍峽全長20米,高過50米,兩側立壁欲傾,仰視高空,僅露天光一線;由於峽內少光水深,潭水呈暗黑色,故名之為“黑龍潭”。潭後有黑龍飛瀑從斷崖上泄下,如白練飄忽,嘩嘩作響;暗中有亮,靜中有聲,幽光明滅,亦奇亦幻,置身其中,恍恍然如臨夢境,冥冥中如在世外,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飛龍峽、飛龍潭、飛龍瀑

飛龍峽蜿蜒曲折數百米,崖牆高低參差,峽谷寬窄不一,走勢若飛龍,故名。飛龍峽內飛龍潭直徑約25米,深10米。潭後有15米高的飛龍瀑布,如一條巨龍插入水中,氣勢壯觀。飛龍峽內還有兩組連體水潭,分別叫陰陽潭和串珠潭。陰陽潭由兩個水潭銜接一起,像一個卡腰寶葫蘆,水深約12米。因高峽內陽光照射不勻,明暗有別,所以有“陽潭”、“陰潭”之説。串珠潭是三個近似圓形的水潭連在一起,看似串珠,所以叫故名串珠潭;三潭之間,串珠潭溪水相連,清澈見底的河牀上有一朵朵圖案,豔若桃花,所以又叫“桃花聯珠潭”。

石龕甕谷組景

飛龍峽內有一段呈曲面對峙的崖牆,崖牆上的平行層理和縱向節理縱橫交織,像高高掛起的麻帳絲幔,幅折弧曲,在崖牆中間呈現出類乎半球形的石龕,使整段峽谷變得口小肚大,仰視若置身甕中,這便是地質學上的奇觀——甕谷。這也是華北古海洋沉積石英砂巖,經過長期流水沖刷旋蝕而形成的地質現象。飛龍峽中有兩處甕谷:第一個甕谷最為典型,直徑達 20 米,弧度270°;第二個甕谷,經流水的切割後貫通為嶂谷,其實,在整個龍潭大峽谷兩側紅崖絕壁的底部,因水流衝涮旋蝕而形成半球形石龕很多;甕谷內的半球形石龕是在地殼運動中被抬升到崖牆中間的,因此才使整段峽谷呈現為甕的形態。這類半球形石龕,在研究本地區新構造運動的特徵以及地殼抬升速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巷谷組景

巷谷:飛龍峽之後,有峽如百尺衚衕。兩邊巖壁陡峭直立,谷底平直,步入其中,猶如穿街過巷,故名。

佛光羅漢像:走進巷谷,有許多柱形石並排立在崖壁上,高約20~25釐米,形似一排排羅漢像;午後陽光從谷底水面上折射到崖壁上,那一排排羅漢像閃閃發光,好似佛光閃耀,形成這“佛光羅漢像”的奇觀。這本是石英砂巖柱狀節理經過球狀風化而形成的地質現象,卻也有一段關於小白龍的故事。

話説龍娃在峽谷內一路走過青龍峽、青龍潭,黑龍峽、黑龍潭,飛龍峽、飛龍潭,如同身在畫中游,心裏好不自在。忽然他看見前面有一羣遊方和尚,就急急忙忙趕上去打話,問:“各位師傅,不在佛堂唸經,來到這深山峽谷幹什麼?”和尚答道:“我們周遊四方,是為了廣佈佛事,圓滿功德。”龍娃説:“既然這樣,這裏風景多好,你們為什麼不在這裏打坐,為百姓做點功德呢?”和尚指指峽谷上方道:“那裏一片佛光,我們正打算呢。”龍娃仰臉看看,窄窄的衚衕,暗淡無光,便説:“黑洞洞的,哪來的佛光?”和尚道:“誠心佛事的人,往那裏一站,佛光就顯現了。”龍娃搖搖頭不信。和尚看他小孩子好玩兒,便逗趣説:“敢打賭麼?”龍娃一想,順手指指腳下的河水説:“你能在這衚衕裏發出佛光,我就叫這河水往高處流!”誰料龍娃的話音剛落,只見這羣和尚一躍而上,整整齊齊地站在了高崖上,霎那間金光閃閃,一片輝煌。龍娃愣了一下,拔腿就跑。他順着巷谷往裏跑了好一陣,剛要停下來喘口氣,就聽到後面遠遠傳來和尚的聲音:“小孩童,你跑什麼?”龍娃説:“師傅,是我一時唐突,我哪能叫水往高處流呢!”那和尚的聲音又道:“你不是也在這裏做好事麼,凡事只要誠心,説出去的話就一定能變成現實。你現在就往你的腳下看看……”龍娃往腳下一看,果然河水湧湧,卻是從低處往高處流的……。

水往高處流:前面説的只是一段流傳民間的神話故事,現實中不會有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仔細觀察這“水往高處流”的現象,只是人的一種錯覺。原來這段河谷正好垂直於地層的走向,巖層的傾向與水流的方向相一致,人們視覺總是會把地層的層面誤以為水平面,並把它作為流水的參照物,在河流的坡度小於地層的傾角時,就會產生這種“水往高處流”的視覺誤差。

三、白龍灣小白龍永生

白龍灣:走出巷谷,豁然開朗,來到一處河灣;比起剛剛過來的狹谷,真可謂天高地闊,完全是一片新天地。因為傳説小白龍在這裏為我們英勇獻身,人們把這道河灣叫白龍灣。天然盆景園:傳説當年龍娃從巷谷走進河灣,見林茂草盛,陽光明媚,心裏特別高興,就隨手摺下一些樹枝插在了石頭上。令人稱奇的是,像移栽“幽谷海棠”那樣,那些樹枝霎那間就變成了一叢綠樹,而且枝葉繁茂,青翠欲滴,龍娃有意無意又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天然盆景園”。尤其是那棵高高的青檀樹,傲然生長在光亮亮的巨石上,瀟灑臨風,卓然不羣,不禁令人肅然起敬。“青青石上檀,貧居寒苦巖;虯虯頑固根,傲立萬古年。”它的精神品格,足可為人楷模。

擎天刀碑石:無頭冤神洞對面,有一個塊直裏立的巨型片石,其形狀側看似刀,正看似碑,高達50米,穩插地下,直刺雲天,大有凌空遏雲之勢,堪稱“天下第一刀”、“人間第一碑”。這是一塊崩塌巖塊,是在地殼運動中,由於崩塌時發生位移,使它巍然挺立於峽谷一側。這塊象形石高大雄偉,氣勢恢弘,而且一景多變,步移景換,從不同角度仰望,或蒼鷹、或飛鳥、或飛魚、或大刀、或天碑,大自然賦予其無限的美感令人叫絕。傳説,這本是二郎神斬殺小白龍的大刀,聖母媧皇在安置了小白龍神位之後,又把二郎神丟下的大刀豎立起來,刀背對着無頭冤神洞,於是二郎神斬殺小白龍的大刀,成了紀念小白龍的無字碑,人們稱其為“擎天刀碑石”。當然,小白龍的故事未必真有,但多少年來人們一直頌揚的小白龍精神卻是難能可貴的。

四、關於皇姑垵和駱賓王的傳説

(一)皇姑廠乾的傳説

東漢末年,宦官亂政,董卓專權,朝廷內禍事不斷。傳説,有一年不知是哪位皇姑,為了逃避權臣的逼婚,逃出洛陽,乘車直奔新安北山通往山西的古道,打算去絳州避難。護送她出逃的有一位宮廷的小銀匠,和一位馬車伕。他們逃難的馬車一路狂奔,走進了青河川,剛到紅崖寺前,聽到後面追殺聲越來越近,情急之下,馬車伕想出一條讓皇姑脱身的計策:他讓小銀匠扶皇姑下車,順着荒涼的龍潭溝逃進深山;自己卻駕着馬車順着山窩河川古道,直奔黃河岸邊,最後驅車跳進河………當追殺的騎兵趕到,見黃河裏漂着一輛宮車,猜想皇姑已身赴黃河殉難,就撥轉馬頭回洛陽覆命去了。話説皇姑和小銀匠逃進龍潭溝,走進一個小村莊。村民們很同情皇姑的遭遇,就領他們到村後,安身在兩個山洞裏,前邊一點的住小銀匠,後邊隱祕一點的住皇姑,村民們習慣地叫這兩個山洞為大皇姑廠乾和小皇姑廠幹。皇姑隱居在龍潭溝後,由於百姓們的看顧,生活雖無法與宮廷相比,卻也衣食無憂。一年以後,洛陽政局漸趨平穩,皇上打聽到皇姑在龍潭溝棲身的消息,遂命大臣來迎接她回宮。這時的皇姑已經和村民們打成一片,習慣了布衣素食的平民生活,也留戀這幽靜美麗的山野,再也無意回到那血腥不斷的皇宮裏。聽説皇上派近臣來接,她和村民們一起商量,把村頭一家較寬敞的民房修整一下,做了臨時的“接官廳”。皇姑在接官廳會見了來迎接她的京官,表明了自己堅不回宮的心志,特使無奈,只好回京去了。此後,皇姑和小銀匠結了婚,在這樸實簡陋的山洞裏自食其力,安心度日,一直到他們偕老百年,人去洞空………關於大、小皇姑廠乾的一段佳話卻一直流傳到今天。

(二)駱家村——駱賓王魂歸之謎

龍潭大峽谷深處半坡上,有個駱家村;説是村,其實只有一户居民。這家姓駱,自稱是駱賓王的後裔,因此引起眾多人的關注。駱賓王是唐代著名詩人,系唐初四傑之一。後來他從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不知去向。是被殺?是逃匿?傳説頗多。新安有個風景非常優美的去處,叫漏明崖,傳説駱賓王逃匿之後,輾轉多時,最後到新安隱居到這裏,並有多首題詠漏明崖的詩。如:

1、澠邑漏明呈奇景,懸崖萬仞石稜曾;(古時,曹村漏明一帶曾屬澠池)脣山白霧共旋繞,河水波綠縈帶風。—《漏明吟》

2、層石遠接天,絕頂上棲煙。鬆低輕蓋偃,藤細若鈎懸。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暫策為龍仗,何處得神仙?—《過石門》

民國年間,漏明崖傍崖而建的廟宇中還存有多首駱賓王的題詩;至今附近村民家中還存有兩塊紀念駱賓王的詩碑。漏明崖近邊有駱嶺、駱村、駱莊等村名;龍潭大峽谷這家駱姓居民還能指出駱賓王墓之所在。“駱賓王魂歸何處”這千年歷史之謎,能否在這裏得到破解,有待專家考證。

結束語:女士們,先生們,遊客朋友們!洛陽龍潭大峽谷全部遊程就要結束了。自然現象給人以啟迪,神話傳説給人以聯想,地質現象則給人以科學知識。我們遊覽了龍潭大峽谷地質公園,相信大家會收穫良多。我們殷情希望大家帶走收穫,豐富你的生活;留下意見,幫助我們改進工作;

祝大家旅途愉快!

大峽谷導遊詞 篇25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南江大峽谷景區旅遊,我是景區導遊,很高興能與大家一起遊覽神奇多彩的南江。在此,提醒各位遊客,參與到我們的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行動中來,有環保問題可直接撥打“12369”環保投訴電話,參與到我們“講文明樹新風”行動中來,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刻亂畫,自覺排隊購票、上車、上船,文明旅遊、安全旅遊、理性消費、理性維權。我將竭誠的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各位能夠在南江玩的開心、吃的舒心、一切都順心。

南江景區全程8.5公里,整個遊程大約需要三個小時。我們先乘觀光車到達倒車壩。車程約8分鐘。

各位遊客朋友請下車,換乘遊船繼續觀光。在我們面前的是南江大峽谷的三大標誌性景觀之一的水落亭台。它一半嵌在崖內,一半露在外面,懸挑3米多,好像半壁亭閣,流水自亭頂瀉下,形成瀑布,故曰“水落亭台”。再向上看為“一線天”,因兩岸山峯對峙而成,又稱“南江地縫”。

眼前的“世外桃源”就是我們的梯子巖度假村。那掩映在翠竹綠樹之間的茅屋農舍,那隱約可聞的犬吠、人聲,那充滿民俗風情特色的苗族吊腳樓和布依寨石板房,無一不令人流連忘返,大家遊覽完景區以後也可以回到這裏就餐,品嚐我們南江的特色菜餚…….

南江景區三大標誌性景觀之一的南江大佛就在梯子巖度假村的正前方,笑容可掬,慈祥的眼睛,微笑的嘴脣,似乎在為您祝福,祝您鵬程萬里,平安幸福。

我們即將看到的是長在石頭上的森林,沒有土壤,乾旱缺水,然而卻堅韌不拔,生機盎然。正如詩云“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眼前這棵樹叫“長壽樹”,其樹齡在520xx年以上,過往行人都會撫摸祈福,寄託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盼。

好了,放鬆你的心情,放輕你的腳步,感受全國最長的懸空木棧道—一八Ο棧道。棧道全部懸空於峽谷絕壁,如飛龍,如天梯,行走其上,河水奔騰,霧靄繚繞,如入仙境。

前面不遠就可以看到南江景區的三大標誌性景觀之一的“南江神鍾”——金鐘瀑布。相傳,古時有仙人藏鎮妖祛邪的神祕金鐘,此事被玉帝知曉,便召仙人攜帶金鐘到天宮相見,欲一睹這人間的寶物。於是,仙人腰掛金鐘,騰雲駕霧匆匆向天庭奔去。不料,慌忙之間,金鐘在半天落下,掛在了南江的巖壁上。南江的土地菩薩知道後,為保護這一鎮峽之寶,將萬錠絹帛蓋在金鐘上。這就是今天的金鐘瀑布。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鑼鼓衝,大家可以在這裏歇歇腳。鑼鼓衝四周都是懸巖陡壁,但是在峽谷上方卻是一個20多平方公里的高原夷平面。深切的河流將這其切割成長長的戰艦式的一個半島,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史稱卡木十三屯。相傳,古時敵兵從南江翻上懸崖絕壁,偷襲十三屯老營,毫無戒備的屯中軍隊驚慌失措,亂作一團。駐守在上屯中的石將軍從廝殺聲中驚醒,迅速披掛上陣,調集主營的鑼鼓手,登上號樓,敲起了十三屯軍民才聽得懂的“團山調”、“得另調”、“趕山調”等不同的鑼鼓聲,搞得來犯敵人不知所措,兵敗歸去。現在,在鑼鼓衝景區在夜靜更深之時便會傳來陣陣鑼鼓喧天,殺聲震地的聲音,鑼鼓衝便因此得名。怎樣解釋這種現象呢?據説:有可能是地下磁場記錄下了當年戰爭音響的場面,一旦巧合,與當年特定的氣候條件等因素完全相同時,當年的鑼鼓聲則又重新響起來。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今天的南江之行到此就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一路上對我工作的支持。如果我的服務有什麼令大家不滿意的地方,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再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ejemw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