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精選16篇)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精選16篇)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精選16篇)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

圓覺洞

在圓覺洞的洞口外側伏卧着一尊雄獅。獅子造像在國外是呈自然狀態的居多,而在我們中國,它藴涵的人的意識和精神方面的東西要多一些。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時也象徵佛説法如獅子吼,能威震四方,讓眾生豁然開朗。圓覺洞深十二米,寬九米,高六米,是大佛灣內最大的洞窟造像。在洞壁的兩側儼然整齊地排列着文殊、普賢、普眼等十二位覺行圓滿的菩薩。他們在修菩薩行的過程中,遇到許多疑難問題,正輪流跪於佛前請示,佛各別作答。這一問一答記錄形成的《大方廣修多羅了義圓覺經》便是這窟造像的經典依據。

在道場的正前方刻着結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間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邊是報身佛(盧舍那佛);右邊是應身佛(釋迦牟尼佛)。在三身佛前長跪着一合掌菩薩,為十二圓覺菩薩的化身。這尊化身像的處理是比較別緻的,如果沒有他,就不易表達主題,而流於一般的説法構圖了。而且,從任何一個座位上搬下一尊菩薩都會造成整窟造像內容和構圖上的不完美。因此,匠師們大膽立意,多打一尊像在中間,以示十二位菩薩輪流問法。同時,為了突出“問法”這一主題,匠師們還刻意把進口的甬道拉長,並且處理得外小裏大,形成狹梯狀,使洞內光線暗下來,然後在洞口上方開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強光,把觀眾的視線引到佛前長跪的菩薩身上,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燈一般,巧妙地點明瞭“問法”這一主題,同時又烘托出窟內斑駁陸離、別有洞天的神祕氣氛。人在洞內隨着視覺的逐漸適應,周圍的菩薩便在淡薄微明的光影中浮現出來。隨着光線的折射、擴散,菩薩和山石竹林,祥雲繚繞的背景之間,還會產生出豐富的明暗層次來。高明的藝術家們就這樣巧妙地調配光影,藉助觀者的心理感受,創造出了一個夢幻般的佛國仙境。

如果説這個洞內的採光把大家引入了一種幻化奇妙的境界,那麼它的聲響效果則是為這種境界增添了一種神祕的氣氛。每當一場大雨之後,步入洞內您就會聽見“叮咚叮咚”的水聲。但卻只聞其聲,不見其形,這是古代工匠師把排水工程和藝術造型進行了巧妙結合的緣故。大家請看,在靠山的右壁上,刻着一條長卧的龍,這條龍的龍身便是窟頂的排水渠道。在龍頭下面刻着一位高擎缽盂的老僧。下雨之時,雨水從窟頂的巖隙滲透下來,通過龍身匯向龍頭,再通過龍嘴滴入老僧的缽盂內,併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響。老僧持缽的手臂是鏤空的,水通過他鏤空的手臂往下流,然後通過石壁上的暗道和大家腳下的水溝排出洞外,形成一個周密完整的排水系統,真可謂巧奪天工。我們現代人搞的排水工程大多比較簡單呆板,而古代的藝術家卻能巧妙的把簡單呆板的工程與所有的裝飾佈景融為一體,讓它隱藏於山石雲彩,神龍吐水的圖案之中,這是科學和藝術的高度融合,它充分顯示了古代匠師們深厚的藝術涵養和卓越的創造才能。另外,這個“叮咚叮咚”的滴水聲在洞內所產生的那種奇妙的音響效果,加上迷濛的光線和温差因素,會讓人很自然地產生一種身心清涼,萬念俱息的感覺。那份外的寧靜和深幽能讓你真切地體會到“鳥鳴山更幽”的意境。古代的藝術家們很擅於創造典型環境,他們刻意在此營造出一種氛圍,讓每一位前來朝拜的信徒都有置身佛國仙境的感受。

整個窟內的造像,可稱為寶頂石刻藝術之精華。菩薩們頭戴的花冠精巧玲瓏,大都為鏤空雕刻,她們身掛的瓔珞細珠,歷經八百多年仍然粒粒可數;她們身上的袈裟舒展柔和,如行雲流水一般搭在座台上,極富絲綢的質感,看久了之後,就象微風徐來,亦會“滿壁風動”一樣。下面的石香案,也被處理得極富木質感,達到了亂真的地步。這裏的造像從形象到神韻,到意境都被表達得細膩而準確。十二位菩薩個個端莊典雅,風姿飄逸。她們柔和的目光,微微後收的嘴角以及瀰漫於臉部,那洞察一切的淺淺微笑,無不透露出她們內心的恬靜優雅,顯示出她們超凡絕塵的氣質。她們臉部的肌肉豐滿細膩,具有童顏肌膚的質感,就好似在細潤的肌膚下有血液在緩緩流動一般。她們的輕沙薄裙、瓔珞飄帶都隨着身體的起伏轉折而微妙地變化,她們整個形體結構所表現出的那種優美的韻律感令人陶醉,可以説,古代的藝術家們賦予了這些冷冰冰的石頭藝術的生命力!

另外,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洞內的所有造像都與大地渾然一體。圓覺洞並非是一個天然洞窟,它是匠師們在堅硬的巖壁上一錘一錘鑿出的洞。八百年前,匠師們的工具非常粗陋,當時又沒有爆破技術的廣泛運用,這樣人工一錘一錘鑿出這個精美的洞窟,必須要求工匠師除了具有高度的智慧、嚴謹的態度和嫻熟的技巧之外,還必須付出艱鉅的勞動才行。我想,是一種信仰的力量讓工匠師們創造了奇蹟。

圓覺洞是古代藝術家們超人的智慧和巧奪天工技藝的結晶,它不愧為是“寶頂山石刻藝術之冠”。

正覺像

這尊造像手結外縛印,頭上有“平頂金剛印”,據考證,是趙智鳳的老師柳本尊的成佛像。在佛頭頂的兩道毫光之間,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

在正覺像之右,有一通碑,名為《重修寶頂山壽聖寺碑記》。碑上追敍了大佛灣石刻的來歷,簡介了趙智鳳的生平事蹟。

碑上載:“傳自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七月十有四日,有曰趙智鳳者,始生於米糧裏沙溪。年甫五歲,靡尚華飾,以所居近舊有古佛巖,遂落髮剪爪,入其中為僧。年十六,西往彌牟,雲遊三晝。既還,命工首建聖壽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寶頂”。發弘誓願,普施法水,御災捍患,德洽遠近,莫不皈依。凡山之前巖後洞,琢諸佛像,建無量功德……。初,是院之建,肇於智鳳,莫不畢具……。”

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直接反映趙智鳳生平事蹟唯一的文字資料。此碑為明洪熙元年,大足儒學教諭劉畋人所書。它是研究大佛灣石刻造像來歷的一塊極為重要的史料碑。

結束語

佛教造像作為佛教文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份,在我國這塊以佛教信仰為宗教信仰主流的土地上分佈很廣,幾乎各地都有。但究其造像目的,則多是秉承統治者的旨意,為發願祈福,以供瞻仰而造,所以造佛和菩薩像的居多,造經變相的很少。而趙智鳳苦心營建大佛灣的目的是為了要“闡釋教義、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所以,在造像的選材、佈局上,他有意識地將佛教教義系統地貫穿起來,使之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來進行宣傳。

第一龕刻“護法神”以示道場森嚴;接着開宗明義,以“六道輪迴圖”闡述佛教核心教義;以“廣大寶樓閣圖”為眾生指明解脱之道;以“華嚴三聖”展示修行之果;用“千手觀音”表示智慧普照、法力無邊;以釋迦的一生來展現“究竟涅槃”的最高境界;用“孔雀明王”來表示諸毒不浸。這幾組造像是對眾生實行佛教信仰的教育。然後,以“毗盧道場”中的毗盧佛説法為綱,次第演繹“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表現父母育子和佛行孝之德;中間穿插“雷音圖”借大自然的威力來強化孝道;然後再誘人以天堂之樂,駭人以地獄之苦;天堂與地獄之間以“六耗圖”為界,以示天堂、地獄僅一念之差,教眾生縛心猿鎖六耗,早升極樂免墜地獄。這幾組造像是對眾生實行倫理道德規範的教育。然後再以“牧牛圖”表示領會佛法,調伏心意;以“圓覺道場”表示修得菩薩之果;以“正覺像”表示修行圓滿正等正覺。這幾組造像是告訴眾生修持實踐的過程。所以,有人説大佛灣如一部氣勢連貫、圖文並茂的佛教基礎理論教科書。觀者只要一龕一窟細細讀過,對佛教的基本教義就可瞭解不少了。

趙智鳳耗費了畢生精力,把他超度苦難、救治時弊的宏法大願傾盡在了這山谷的浮屠世界之中。而要完成這些巨幅大作,需要的不僅是藝術家們博大的胸襟,非凡的天份與深厚的功力,其嚴密的構圖還需要藝術家們具有科學家的精細,需要藝術思維與科學思維的融合。這裏的造像從形式的設計到施工,從內容的篩選到組合,每一個環節都浸潤着科學思想與審美情趣的結合,凝聚着古代藝術家們的心血和智慧,從而使大佛灣成為濃縮宋代歷史和民族文化的藝術宮殿,也使大足石刻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

總的來説,大足石刻開鑿於我國石窟藝術發展的晚期,掀起了我國石窟藝術史上最後一次高潮,被譽為“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作”。大足不僅有規模宏大、意象萬千的寶頂山石窟,也有美神薈萃、形若畫廊的北山石窟,仙風道骨、神系完備的南山道教石窟,釋蹤仙蹟、佛道合一的石門山石窟,還有稀世罕見,可謂鳳毛麟角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石篆山石窟。它集儒、釋、道三教為一體,納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為一爐,博採兼收,推陳出新,開拓了中國石窟藝術的新天地。凡是目睹其風采的人無不為之讚歎折服。一位外國領導人曾這樣説:“這個地方刻有豐富的中國歷史,這個地方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大足石刻不管在精神感受、意識聯想,或者在實體接觸和形象觀賞等各個方面,都能讓您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教育和真的啟迪。透過它的光華,我們能看到藴藏其中極為豐富的智慧和自立於世界之林的民族精神!

在寶頂山大佛灣內多處刻有趙智鳳的誓言: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可見其艱苦卓越之志。他用一種入世的精神,創造了他偉大的佛教事業,如果今天我們能遵照這種矢志不渝、勇往精進的精神來創造我們明天的事業,那麼,我們的民族一定會不斷走向強盛,我們的祖國一定能蒸蒸日上,繁榮富強!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釋迦涅槃圖,又稱卧佛,這是大佛灣中最宏偉的一龕造像了,側卧的釋迦佛半身像長31米,表現的是釋迦牟呢涅槃時的情景。據《涅槃經》記載,釋迦牟呢涅槃時,大地發出六種震動,樹倒房塌,眾弟子慌亂。早期的涅槃像多這樣表現,後來逐漸發生了變化,畫面變得肅穆寧靜。大佛灣的這龕造像就恰好表現出了釋迦牟呢涅槃時的安詳之態。造像前有一道“九曲黃河”,據説涅槃之際,眾弟子依依不捨,於是釋迦牟尼便用手劃出一條大河將弟子們隔開。卧佛上面站着的是他的家眷,據説是釋迦之母摩耶夫人聽聞了釋迦牟尼涅槃的消息,率眾眷屬從天而下,持香花水果,遊虛空以贊聖德。

遊客朋友們,這就是九龍浴太子。相傳釋迦之母摩耶夫人40歲尚未有子。一晚,夢見一孩子乘六牙白象從她的右腋跑進肚子裏,於是她便懷孕了。懷胎十月,按古印度風俗回孃家分娩。路經藍毗尼花園時,她剛抬起右手摘花之時,釋迦牟尼就從其右腋鑽出。他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雲繚繞。他朝東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蓮。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稱“天下地下,唯我獨尊”。這時兩位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又飛來九龍吐冷暖二水為他洗禮。這龕造像匠心獨運,是因地制宜的典範。此處以前是一缺口,溪水終年流淌不息。工匠們先將水積於卧佛上面的池塘裏,再用石頭把這個缺口壘起,打上九龍和太子,然後通過暗道,使水經最大的龍嘴緩緩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絹絹細流長年不斷地從太子身上滑過,流入下面的小池,再經旁邊的“九曲黃河”排出去。工匠師們不僅巧妙地解決了排水問題,而且使造像靜中寓動,充滿園林之趣。

遊客朋友們,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3

尊敬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請叫我張導吧,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在參觀前讓我們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大足石刻羣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是中國晚期石窟像藝術的典範。規摸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與敦煌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達到了中國石刻藝術巔峯。

請大家跟我去參觀寶頂山的石刻吧!看這就是寶頂山的石刻,也是佛教聖地之一。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牡牛道場”……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數“千手觀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觀音,它有1007隻手屈身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傳説呢!大家想聽嗎?好,我講囉。

相傳古時候妙莊王有三位美麗的公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妙善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了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了廟宇,趕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這下驚動了天神,天神便讓妙莊王長了500個大膿瘡妙莊王四處求醫,均逛商店治不愈。後來,一位醫生説要親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後,獻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莊王病好了,如來佛深受感動,便賞賜了她千手千眼,從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了。

好,我們斷續往前走,小心,上台階,注意安全,裏面的石刻還有很多,你們看了一定受益匪淺,我就講到這裏了,請大家自由參觀,也請大家注意保護文物和保持環境衞生,我們兩小時後這裏會合。

這次參觀結束,旅客朋友們,你們一定被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寶庫所感動,歡迎大家一次再來。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4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員。在我身後的這位呢,就是我們本次行程的司機張師傅。我很榮幸能有機會為大家服務,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重慶遊覽觀光,待會兒,我將帶領大家遊覽素有“石刻之鄉”美稱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慶主城約有130公里,行車時間約兩個半小時,在這段時間裏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況為大家做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縣境內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藝術的總稱,反映了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的進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於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羣,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650年),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之大成的石刻羣,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齊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7年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大足石刻羣共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石窟最具特色。

關於大足石刻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説法,一是大足為傳統農業區,氣候温和,風調雨順,收成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為大足大豐之地,故得名。還有就是與佛教傳説有關,相傳釋迦牟尼在涅槃前夕曾到過大足,在其講佛之地留下了一雙大腳,故人們叫當地為大足。

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北面約1公里處,共有摩崖造像5000於尊,由唐末刺史韋君靖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後由地方官吏、鄉紳、僧尼等續建,至南宋紹興年間(892年-1162年)結束,歷時250年。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尤以觀音造像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陳列館”。北山石刻以當時流行的佛教藝術為主,體現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約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歷時70餘年,以聖壽寺為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羣,共有摩崖造像近萬餘尊,題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為主,整個造像羣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聖地,展現了石刻藝術的精華。寶頂山有千手觀音、釋迦涅槃像、九龍浴太子等著名景點。

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南,始刻於南宋時期,共有造像15窟,以道教造像為主,刻工細膩、造型豐滿,是我國石刻藝術中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整的道教石刻造像區

石篆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西南25千米處,始刻於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年間(1082年-1096年)結束,是中國石窟中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的造像區。

石門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20千米處,始刻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為佛教、道教合一的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石門山造像共分為13龕,有藥師佛、釋迦佛、觀音洞、孔雀明王等龕窟。

各位遊客朋友們,在聽完大足石刻的簡介後,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為快呢,不過不用着急,因為我們即將要到達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羣。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什麼意思呢?就是説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後都要經過輪迴投胎轉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力果報和生死輪迴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着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輪王,四川人稱為之“無常鬼”。“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裏把無

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迴,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徵着業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

六道輪迴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裏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着一個人,表示修行的眾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為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説的,萬源發於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刻着佛或菩薩,表示“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痴三毒。

第二圈則為生死輪迴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為界,上面三道稱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為天道,右邊為阿修羅道,左邊為人道。下面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為地獄道,右邊為餓鬼道,左邊為畜生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説的形象表現。十二因緣闡明瞭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迴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它將人生現象分為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脱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循環,佛教認為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脱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了出來。例如“生苦”,這裏表現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牀前生孩子。佛家認為,孩子倒掛懸垂於狹小的母腹內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個小龕,每個龕內都刻有一個皮囊,皮囊裹着一個生命,請大家仔細看,皮囊裏的尾部表示前生,頭部表示來世,比如最下面的這幅圖,頭部是魚,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輩子是蛇,下輩子成了魚,接下來的圖是馬頭魚尾巴就表示它又從魚變成了馬。皮囊則是靈魂,佛教認為不管軀體如何變化,靈魂是永恆不變的。

輪盤左下方有一官一卒,這兩個表示貪;右下方有一隻猴子,一邊撫摸下身,一邊望着身後的少女,表示愛,這兩幅圖的意思是説正是因為眾生的貪愛之心才讓輪盤旋轉不休。

各位遊客,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釋迦涅槃圖,又稱卧佛,這是大佛灣中最宏偉的一龕造像了,側卧的釋迦佛半身像長31米,表現的是釋迦牟呢涅槃時的情景。據《涅槃經》記載,釋迦牟呢涅槃時,大地發出六種震動,樹倒房塌,眾弟子慌亂。早期的涅槃像多這樣表現,後來逐漸發生了變化,畫面變得肅穆寧靜。大佛灣的這龕造像就恰好表現出了釋迦牟呢涅槃時的安詳之態。造像前有一道“九曲黃河”,據説涅槃之際,眾弟子依依不捨,於是釋迦牟尼便用手劃出一條大河將弟子們隔開。卧佛上面站着的是他的家眷,據説是釋迦之母摩耶夫人聽聞了釋迦牟尼涅槃的消息,率眾眷屬從天而下,持香花水果,遊虛空以贊聖德。

遊客朋友們,這就是九龍浴太子。相傳釋迦之母摩耶夫人40歲尚未有子。一晚,夢見一孩子乘六牙白象從她的右腋跑進肚子裏,於是她便懷孕了。懷胎十月,按古印度風俗回孃家分娩。路經藍毗尼花園時,她剛抬起右手摘花之時,釋迦牟尼就從其右腋鑽出。他一落地便是芳香遍地,祥雲繚繞。他朝東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蓮。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稱“天下地下,唯我獨尊”。這時兩位力士手捧金盆凌空而至,又飛來九龍吐冷暖二水為他洗禮。這龕造像匠心獨運,是因地制宜的典範。此處以前是一缺口,溪水終年流淌不息。工匠們先將水積於卧佛上面的池塘裏,再用石頭把這個缺口壘起,打上九龍和太子,然後通過暗道,使水經最大的龍嘴緩緩吐出,沐浴金盆中初生的太子。絹絹細流長年不斷地從太子身上滑過,流入下面的小池,再經旁邊的“九曲黃河”排出去。工匠師們不僅巧妙地解決了排水問題,而且使造像靜中寓動,充滿園林之趣。

遊客朋友們,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5

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千米處,開鑿於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編為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着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被譽為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着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__年左右,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寶頂山摩崖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南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通編為15號,是一處極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區。

石篆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元年(1082年-1096年),通編為10號,系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石門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編為16號,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都積澱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作為晚期石窟藝術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它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總之,論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員。在這次行程中,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現在我們乘坐大巴由重慶市區出發,估計兩個小時以後就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寶頂山時刻。在此之前我將就我們的目的地寶頂山時刻給大家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範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晚期的石刻造像藝術。重慶大足石刻規模宏大,大足石刻羣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石刻建於公元1179—1249年間,歷時70年,沿巖壁開鑿,長500米,造像近萬尊,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準確數字是1007隻手)和長達31米的卧佛著稱。

1999年12月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重慶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行列。

寶頂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石刻創始人為宋蜀中名僧趙智鳳,建於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歷時70多年,石刻共13處,造像數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説。

大佛灣是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佈在東、南、北三面,趙大師先雕刻小佛灣,然後把小佛灣為藍本,雕刻了宏大的大佛灣。大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精巧,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説。寶頂圓覺洞,為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為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台,妙麗莊嚴,姿態不一,衣服、肌肉質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台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槃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崔明石經變、毗盧道場、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六耗圖、地獄變像等。其中,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好了,朋友們,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7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我叫__x,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帶領大家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天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持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為中心,大佛灣造像是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變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這裏,着重為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後來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為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説,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達到“千”的含義。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眾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為佛教信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特別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為虔誠的信眾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賴,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為古今人類提供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眾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8

歡迎參觀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這些後也許還興猶未盡,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説再見啦。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説再見啦。俗話説,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緣,一路順風。朋友們,再見!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9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千米處,開鑿於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編為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被譽為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着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導遊詞《大足石刻導遊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00年左右,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寶頂山摩崖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南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通編為15號,是一處極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區。

石篆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元年(1082年-1096年),通編為10號,系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石門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編為16號,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都積澱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作為晚期石窟藝術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它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總之,論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0

大家好!歡迎各位遊客朋友們來到大足石刻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遊覽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足石刻神祕的風采吧!

大足石刻位於大足區景內,建於唐末、宋初,以佛教題材為主。大足石刻羣擁有石刻造像70多處,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代表,大足石刻規模宏大、藝術精湛、內容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石刻最為著名。

遊客朋友們,請大家注意腳下台階,以防摔倒。寶頂山石刻共有13處,造像數以萬計,其中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小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150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像雷同,主要造像有:“千手觀音”、“卧佛”等等。在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為人間一絕的“千手觀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這尊佛像面前,大家請仔細觀看。“千手觀音”雕鑿於南宋中後期,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這尊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高7.7米,寬12.5米,刻有800多隻手。其上下、左右、前後都伸出了手,有的手裏拿着斧頭,有的手拿着寶劍,千姿百態。真是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尊雕像集雕塑、彩繪、貼金於一體,狀如孔雀開屏,金碧輝煌。

據瞭解,關於“千手觀音”雕像,在民間還流傳着一個動人的故事,千手觀音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一手一眼為父王合藥治病,佛感其孝行,賞還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徵其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徵其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

其次,寶頂卧佛是寶頂大佛灣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長31米這尊像是橫卧着的,所以人們叫它“卧佛”。佛經裏叫“釋迦涅盤聖蹟圖”。卧佛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側而卧。兩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安祥平靜。在卧佛面前從地裏湧出18弟子,或內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表現了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情。

遊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遊覽即將結束,希望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美麗的大足石刻歡迎您們下次再來,謝謝大家。再見!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充滿宗教氣息的大足石刻。我是此次大足石刻之行的導遊,那麼接下來將由我帶領大家一起走入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整個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大足石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大足石刻其規模宏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以上便是大足石刻的總體概況,相信大家對大足石刻也有了一定的初步瞭解,大家是不是開始對大足石刻產生興趣了呢,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一起來到大足石刻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北山石刻,來領略盛大的佛教藝術和文化。

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千米處,造像長約三百多米,造像最初開鑿於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歷時250多年,通編為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被譽為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着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北山摩崖石刻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經幢8座,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優秀代表,也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

看着這些大氣磅礴,栩栩如生的石刻像,大家是不是也被震撼住了呢,虔誠的朋友不妨在參觀的同時,停下來拜拜,或許能心想事成也説不定喲。除了剛剛大家所看到的北山摩崖石刻外,還有許多不同的石刻。看過這些不同造型的石刻後,相信大家會對大足石刻有充分的瞭解,對佛教文化也有了更深的體會。總之,論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希望大家能喜歡大足石刻,能對此次大足石刻之行感到滿意,希望大家能再次來到大足石刻遊玩。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2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我叫,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帶領大家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天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持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為中心,大佛灣造像是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變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這裏,着重為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後來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為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説,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達到“千”的含義。

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眾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為佛教信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特別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為虔誠的信眾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賴,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為古今人類提供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眾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3

尊敬的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請叫我張導吧,歡迎你們來到我們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請大家跟我去參觀寶頂山的石刻吧!看這就是寶頂山的石刻,也是佛教聖地之一。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牡牛道場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數千手觀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觀音,它有1007隻手屈身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傳説呢!大家想聽嗎?好,我講囉。相傳古時候妙莊王有三位美麗的公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妙善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了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了廟宇,趕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這下驚動了天神,天神便讓妙莊王長了500個大膿瘡妙莊王四處求醫,均逛商店治不愈。後來,一位醫生説要親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後,獻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莊王病好了,如來佛深受感動,便賞賜了她千手千眼,從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了。好,我們斷續往前走,小心,上台階,注意安全,裏面的石刻還有很多,你們看了一定受益匪淺,我就講到這裏了,請大家自由參觀,也請大家注意保護文物和保持環境衞生,我們兩小時後這裏會合。這次參觀結束,旅客朋友們,你們一定被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寶庫所感動,歡迎大家一次再來。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員。在這次行程中,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現在我們乘坐大巴由重慶市區出發,估計兩個小時以後就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寶頂山時刻。在此之前我將就我們的目的地寶頂山時刻給大家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範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晚期的石刻造像藝術。重慶大足石刻規模宏大,大足石刻羣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石刻建於公元1179—1249年間,歷時70年,沿巖壁開鑿,長500米,造像近萬尊,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準確數字是1007隻手)和長達31米的卧佛著稱。

1999年12月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重慶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行列。

寶頂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石刻創始人為宋蜀中名僧趙智鳳,建於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歷時70多年,石刻共13處,造像數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説。

大佛灣是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佈在東、南、北三面,趙大師先雕刻小佛灣,然後把小佛灣為藍本,雕刻了宏大的大佛灣。大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精巧,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説。寶頂圓覺洞,為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為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台,妙麗莊嚴,姿態不一,衣服、肌肉質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台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槃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崔明石經變、毗盧道場、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六耗圖、地獄變像等。其中,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好了,朋友們,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5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羣。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什麼意思呢?就是説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後都要經過輪迴投胎轉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力果報和生死輪迴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着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輪王,四川人稱為之“無常鬼”。“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裏把無

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迴,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徵着業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

六道輪迴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裏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着一個人,表示修行的眾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為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説的,萬源發於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刻着佛或菩薩,表示“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痴三毒。

第二圈則為生死輪迴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為界,上面三道稱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為天道,右邊為阿修羅道,左邊為人道。下面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為地獄道,右邊為餓鬼道,左邊為畜生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説的形象表現。十二因緣闡明瞭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迴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它將人生現象分為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脱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循環,佛教認為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脱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了出來。例如“生苦”,這裏表現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牀前生孩子。佛家認為,孩子倒掛懸垂於狹小的母腹內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

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6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在我身後的這位呢,就是我們本次行程的司機張師傅。我很榮幸能有機會為大家服務,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重慶遊覽觀光,待會兒,我將帶領大家遊覽素有“石刻之鄉”美稱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慶主城約有130公里,行車時間約兩個半小時,在這段時間裏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況為大家做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縣境內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藝術的總稱,反映了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的進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於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羣,最初開鑿於初唐,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之大成的石刻羣,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齊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7年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大足石刻羣共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石窟最具特色。

關於大足石刻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説法,一是大足為傳統農業區,氣候温和,風調雨順,收成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為大足大豐之地,故得名。還有就是與佛教傳説有關,相傳釋迦牟尼在涅槃前夕曾到過大足,在其講佛之地留下了一雙大腳,故人們叫當地為大足。

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北面約1公里處,共有摩崖造像5000於尊,由唐末刺史韋君靖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後由地方官吏、鄉紳、僧尼等續建,至南宋紹興年結束,歷時250年。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尤以觀音造像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陳列館”。北山石刻以當時流行的佛教藝術為主,體現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約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歷時70餘年,以聖壽寺為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羣,共有摩崖造像近萬餘尊,題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為主,整個造像羣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聖地,展現了石刻藝術的精華。寶頂山有千手觀音、釋迦涅槃像、九龍浴太子等著名景點。

各位遊客朋友們,在聽完大足石刻的簡介後,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為快呢,不過不用着急,因為我們即將要到達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羣。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什麼意思呢?就是説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後都要經過輪迴投胎轉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力果報和生死輪迴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着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輪王,四川人稱為之“無常鬼”。“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裏把無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迴,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徵着業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

六道輪迴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裏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着一個人,

表示修行的眾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為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説的,萬源發於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刻着佛或菩薩,表示“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痴三毒。

第二圈則為生死輪迴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為界,上面三道稱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為天道,右邊為阿修羅道,左邊為人道。下面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為地獄道,右邊為餓鬼道,左邊為畜_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説的形象表現。十二因緣闡明瞭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迴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它將人生現象分為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脱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循環,佛教認為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脱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了出來。例如“生苦”,這裏表現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牀前生孩子。佛家認為,孩子倒掛懸垂於狹小的母腹內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個小龕,每個龕內都刻有一個皮囊,皮囊裹着一個生命,請大家仔細看,皮囊裏的尾部表示前生,頭部表示來世,比如最下面的這幅圖,頭部是魚,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輩子是蛇,下輩子成了魚,接下來的圖是馬頭魚尾巴就表示它又從魚變成了馬。皮囊則是靈魂,佛教認為不管軀體如何變化,靈魂是永恆不變的。

輪盤左下方有一官一卒,這兩個表示貪。右下方有一隻猴子,一邊撫摸下身,一邊望着身後的少女,表示愛,這兩幅圖的意思是説正是因為眾生的貪愛之心才讓輪盤旋轉不休。

遊客朋友們,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69p0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