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杭州雷峯塔導遊詞大綱

杭州雷峯塔導遊詞大綱

《夕照山》

杭州雷峯塔導遊詞大綱

遊客們,雷峯塔在西湖十景中被冠名“雷峯夕照”,一聽這個名字就使人浮想聯翩,出現詩意盎然的畫面,湖光瀲灩,塔影婆娑,青山秀麗,夕陽殘美。的確,雷峯塔的賞景角度情趣獨到令人歎為觀止。在雷峯新塔上看西湖,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九大勝景歷歷在目,近看南屏晚鐘,花港觀魚,蘇堤春曉,三潭印月, 柳浪聞鶯,遠眺麴院風荷,平湖秋月,和斷橋殘雪,整個西湖彷彿濃縮成了一座盆景,讓你目不暇接。雷峯塔之所以賞景角度極佳,是因為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它位於西湖南岸的夕照山,又稱雷峯頂偏東的平崗上,這裏是南平山蜿蜒而來的支脈,山高海拔僅僅48米,山勢起伏,三面環水,直嵌湖中,樹木葱蘢,分外秀麗,是西湖風景最美的一塊地方,至於雷峯一名的來歷,據《臨安府志》記載,南宋有個姓雷的隱者在此築庵隱居而得名。

《雷峯塔的歷史》

很多遊客會詢問雷峯塔因何而建,有何典故?

關於其建造歷史要追溯到公元10世紀的五代,當時杭州屬於吳越國管轄,吳越國是個小國,但在那一段戰亂頻繁的時期,這個小國卻一直相對太平、安穩的地方,吳越王國的創立者是來自臨安的錢鏐,他雖以“一劍霜寒十四州”取得江南的統治權,然而一心保境安民,因此到了他孫輩錢弘俶主政時,國力已經比較強盛,佛事活動也十分興旺。公元975年,錢弘俶的寵妃黃氏生了個兒子,為紀念這一喜慶事件,錢弘俶在當時杭城西關外的雷峯上建寶塔,977年落成,初名黃妃塔。因寶塔建在西關外,用磚壘砌,又名西關磚塔。此後才因建在雷峯上,得名雷峯塔。

從南宋李嵩所繪的《西湖圖》分析,當時的雷峯塔是一座八角形五層磚身木檐的閣樓式塔。塔內八面砌以《華嚴經》石刻,塔下供有金銅羅漢十六尊。塔上重檐飛棟,窗户洞達,人們可登臨其中眺望湖景。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斜橫,一片寂靜,滿湖金波,分外豔麗,所以從南宋以來,雷峯夕照就被列為西湖十景之一。雷峯塔也就成為了建築史上宋塔造型的一個精品。1000多年來,文人墨客對傲立餘暉的雷峯塔風姿讚歎不絕。元朝詩人尹廷高在詩中寫到:煙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屠兀倚空。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峯猶帶夕陽紅。 充滿傳奇色彩的雷峯塔,比起其他古塔來厄運更多,其倒塌前先後經歷了初建,復建,燒燬三個階段。初建時寶塔為7層,南宋時因遭雷擊,塔頂受損,修復時減為5層。到了元朝,它還是千尺浮屠兀倚空的雄偉姿態,明朝時遭到了極大破壞,那是明嘉靖三十四(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懷疑塔中埋有伏兵,放火把雷峯塔的塔檐,迴廊,欄杆、塔頂全部燒光,僅存磚制塔心。劫後餘生的雷峯塔,頹然蒼老,全塔通體赭紅,猶如醉翁酡顏,詩人以:雷峯殘塔紫煙中,潦倒斜薰似醉翁。來描寫它的形貌。也有人把它比喻為瞑目入定的老僧寂然屹立於湖畔,與西湖北岸寶石山上亭亭玉立的保俶塔風格迥異,於是就有了:雷峯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説法。

清康熙三十八(1699)年,康熙皇帝御書西湖十景時,改名雷峯西照,並刻碑建亭,盛極一時。後其孫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又將西照改為夕照,。鴉片戰爭後,社會動盪不安,雷峯塔年久失修,由於迷信者盛傳塔磚能辟邪,盜挖者日增一日,久而久之塔基被挖空,終於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1時40分左右轟然倒塌了,當時杭城萬人空巷爭堵塔身殘軀倒塌景象,西湖十景少了一景,西湖南面景觀全虛。

XX年金秋颯爽,桂子飄香的時候,金碧輝煌的雷峯新塔在闊別人們78年後聳立起來了,雷峯塔的重建,不僅使西湖十景得到了完整的展現,更使人們的古塔情節有了一定的寄託。我們下面就蹬塔遊覽。

《雷峯塔與白蛇傳的故事》

中國四大民間愛情神話傳説之一的白蛇傳及歷代文人墨客歌頌雷峯塔的詩詞,將雷峯塔詩化神化。使雷峯塔聲名遠播,家喻户曉。

傳説白娘子與許仙斷橋相會,借傘定情,之後結為夫妻,就在白娘子生下兒子夢蛟滿月的那天,鎮江金山寺的法海和尚趕到杭州,以白蛇是妖孽為由,用金缽將其鎮壓在雷峯塔下,揚言除非雷峯塔倒,西湖水乾,白蛇方能重見天日。這神乎其神的故事,不禁使許多遊人心馳神往,魂牽夢縈般地來到斷橋,遙想着白娘子與許仙這段悽美婉轉,頗費周折的古代婚姻。於是這座橋,這座塔,還有這個美麗的故事,深深地嵌在西湖的青山綠水之間,再也抹不去了。大半個世紀以來,民眾對雷峯塔的重建十分關注,世紀之交,杭州市政府終於做出了重建雷峯塔的決策,於是“夢迴苦憶雷峯塔,誰是湖山再造才”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

《雷峯塔外觀》

重建後的雷峯塔新塔為平座五層八面帶飛檐的閣樓式,風格基本與古塔相似,新塔採用鋼結構在原址的基礎上建造,同時也成為遺址的保護性建築。新塔台基以下兩層,平面八角形,台基周邊裝飾有漢白玉雕制的石欄杆。台基以上,塔身巍峨聳立,塔剎金碧輝煌。

大家是否注意倒,雷峯塔各層屋面都覆蓋銅瓦,每個轉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翼角下懸掛銅質風鐸,整座建築裝飾華麗,渾厚沉穩中帶着秀氣,蒼古盎然中含有新意。二層以上,每層都有外挑平座及欄杆,繞塔成檐廊,可供登塔人全方位觀賞湖山美景。

新塔高71米,(比六和塔高11米)台基為9.8米,塔身為45.8米,塔剎高16.1米。

《台基底層和台基二層》

我們乘坐室外自動扶梯從台基南面的入口進入塔內。當我們踏上這條仿宋式香糕磚鋪設的走道,迎面見到的是一座玻璃屏風,雕刻着錢弘俶《雷峯塔<華嚴經>刻石跋記》。這是在雷峯塔地宮挖掘中經拼復後陳放在此的。北面樓梯間正中的牆面上,裝嵌有南宋李嵩所繪《西湖圖》和雷峯塔舊影照片各一幅,它們與刻石碑記相互呼應,激起了遊人追思古塔歲月滄桑的悠悠情懷。

台基二層內,是雷峯塔最大的空間,也是雷峯塔遺址的最佳觀賞區,抬頭所見的電視屏幕上,播放着XX年春雷峯塔地宮開啟的過程,出土的珍寶和現場實時攝取的地宮特寫畫面。走道中間的這些展櫃,展示了雷峯塔帶銘文的塔磚,磚藏經卷,地宮珍藏文物等。周圍牆面上採用唐宋時期常見的壁帶構圖,陳列了五代名僧貫休繪製的《十六應真<羅漢>像》刻石和雷峯夕照重建碑記刻石,貫休所繪羅漢,有的閉目巖下、有的抱膝坐禪。形象奇特,姿態不同。

《新塔底層,暗層,二層,三層,四層,五層,天宮》

進入新塔底層,是一處八面開敞內外滲透的空間,是新塔台基與地面以上五層的接合部,遊人進入新塔後,一眼就可以看到透過玻璃保護罩內的雷峯塔遺址。

接下來看新塔暗層,是雷峯塔內全無門窗的一層,利用塔檐下形成的空間,將白蛇傳神化傳説分成六大塊立體場景展示其中。

新塔二層,在門洞上方,用環繞八面的《吳越造塔圖》銅版線刻壁畫,緊緊扣住塔的主題反映吳越國的歷史文化成就,壁畫的場景內容,主要是根據錢弘俶《雷峯塔華嚴經刻石跋記》為史料依據並加以演繹和構思,濃縮成八個畫面,分別是:發願造塔、雕印藏經、巧制經磚、精鑄寶塔、眾志成塔、地宮藏珍、塔起南屏、太平興國。《吳越造塔圖》壁畫,形象,生動地在現了雷峯塔建造的主要過程和這座佛塔的內涵特色,又展示出吳越國極具代表性的佛教文化和建築,印刷,鑄造等的工藝水平,壁畫下方的牆面,還裝飾又反映吳越國其他突出歷史貢獻和文化成就的東陽木雕等工藝品。

新塔三層,這裏以雷峯塔歷代詩文佳作為主要展示內容,在八個門洞上方,陳展由名家書寫後刻制、鑲嵌的匾額,刻石,大多為內容豐富,辭藻精彩的文章或詩詞,另外還有根據雷峯塔名篇的意境、情趣而製作的黃楊木雕,磚雕工藝品等。

新塔四層,塔門口周邊的壁畫上方,用全景畫的方式描繪了西湖十景的當今風貌,並且將不同季節的景物用長卷樣式分段表現,遊人無論在哪一時令季節登塔,都能在觀賞西湖十景真實景象的同時,細細品讀到藝術的西湖十景,在真實與藝術的相容交匯下,領略到更深層,更精彩的西湖之美和雷峯新塔的塔頂風情。在新塔四層的南面,佈置有雷峯夕照畫面,西湖十景中的其他九景分別對應於各自所在的以雷峯塔為參照的方位加以佈置,不但為遊人指明瞭景觀方位,也為後世留下21世紀初期西湖山水風貌的生動寫照。

新塔五層是全塔最高層,也是登雷峯塔新塔縱情觀光的最佳層面,這一層穹頂內壁,闢有XX多個塔龕,龕內安放小型阿育王塔(金塗塔)。穹頂和樑底都加金鉑,或塗飾真金粉以收到金碧輝煌的效果。八個門洞上方,分別設有一塊東陽木雕,畫面都是佛祖釋迦牟尼生平故事。穹頂中心是一朵碩大的緩緩轉動並幻化出彩光的水晶蓮花燈。

新塔天宮是在穹頂頂板上方的隱蔽空間內,放置傳諸後世的紀念文字和物品,如雷峯夕照重建大事記,雷峯新塔全仿真模型,其餘空間,留給後人存放與雷峯塔有關的資料,體現中國文化綿延不絕,與世長存,持續發展的精神。 《雷峯塔景區其他部分》

重建後的雷峯夕照景區佔地8公頃,一大半是夕照山的山林坡地,另外約5分之2為散狀分佈的平地,它們是吳越雷峯塔以及吳越佛寺顯嚴院,南宋私家園林真珠園,明代夕照庵,清代雷峯夕照碑亭等歷代建築的遺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0on60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