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導遊詞精選 >

西柏坡導遊詞3篇

西柏坡導遊詞3篇

本文目錄西柏坡導遊詞西柏坡紀念館導遊詞西柏坡沿途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

西柏坡導遊詞3篇

? 大家好,歡迎到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參觀學習。

?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縣境內一個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卻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太行山東麓的滹沱河畔,成為令中外遊客敬仰的聖地。這一切都是緣於20世紀40年代後期,一代偉人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這裏縱橫捭闔,指揮若定,譜寫了一曲壯麗輝煌的讚歌,迎來了新中國的曙光。周恩來曾經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指揮三大戰役在此,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此。"1988年黃鎮將軍參觀西柏坡時題詞"新中國從這裏走來",朱穆之同志題詞"中國命運,定於此村"。我們大家都知道,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延安就一直是中國革命的政治中心,但後來為什麼遷移到西柏坡呢?在我們參觀舊址之前,我先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 1947年3月,蔣介石令胡宗南糾集兵力向延安進犯。為了誘敵深入,在運動中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黨中央毛主席決定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陝北。3月26日,黨中央在陝北清澗縣的棗林溝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史稱"棗林溝會議"。會議決定將中央機構分為前委、後委和工委三部分。會後劉少奇、朱德同志組成中央工委向華北轉移。於同年5月來到西柏坡,進行中央委託的日常工作。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頒佈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領導瞭解放區土地運動。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華北重鎮石家莊,使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在戰略上為黨中央移駐華北奠定了基礎。

? 1948年3月,西北戰局基本穩定後黨中央毛主席在陝北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向華北轉移。5月26日,毛澤東從阜平縣城南莊來到西柏坡,西柏坡成了當時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在這個時期全國解放戰爭的戰略決戰時機已逐漸成熟。自1948年9月12日開始,黨中央毛主席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歷時4個月19天,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4萬餘人,大大加速瞭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會後第10天,即1949年3月23日黨中央、毛主席遷往北平建國。

? 一、中共中央舊址

?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中共中央舊址大院。下面請隨我參觀,我將一一給您介紹。

董必武同志舊居

? 進入大院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董必武同志的舊居。1947年5月,董必武同志隨同中央工委由陝北來到西柏坡,在這裏工作、生活了近兩年時間。

? 北房東屋是董老的辦公室,西屋是董老一家的寢室,西廂房和南廂房是工作人員的住室。院裏的海棠、杏梅、翠竹等都是當年董老和夫人何蓮芝同志在工作之餘親手栽種的。

? 在此期間,董老擔任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華北財經委員會主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出席了全國土地會議、九月會議和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並在會上講了話。

? 董老經常孜孜不倦地學習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書架上陳列的書籍,都是他當年閲讀過的。他堅持每天學習、寫作,從不間斷,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就是在這張辦公桌上,董老為1948年首次發行的人民幣,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六個。

? 董老的生活非常艱苦,睡的是農家土炕,蓋的是延安大生產時織的毛毯。他工作勤奮,還在工作之餘參加勞動。在門前開荒種菜、種樹。何蓮芝同志早在延安時期就是紡線能手,曾被評為陝甘寧邊區的勞動英雄。炕上的這架紡車就是何蓮芝同志當年紡線用的。1978年,董老夫人何蓮芝重返西柏坡,當她看到這架紡車時,情不自禁地再一次盤腿坐上土炕,深情地搖起了當年的紡車。

? 1949年3月18日,董必武同志隨同中央部分工作人員,先期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

劉少奇同志舊居

?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劉少奇同志舊居。

? 劉少奇同志來到西柏坡後,近兩年的時間裏就住在這裏。北房東屋是劉少奇同志的辦公室,西屋是王光美同志的辦公室。東廂房北邊的小屋是劉少奇同志的祕書廖魯言同志的住處;南邊的小屋是朱總司令的祕書黃華同志的住處。

? 為了徹底消滅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制度,經中央批准,劉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主持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會議是在大院西邊的一個打穀場上召開的,主席台設在附近的一箇舊房基上,上邊搭了布棚。參加會議的各地代表坐在石頭上聽取劉少奇同志的報告。會議通過《中國土地法大綱》,並於同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佈。土地改革的極大成功,大大加速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

?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在西柏坡正式辦公。劉少奇同志任xx副主席兼總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華北局書記、中共馬列學院院長等職。

? 劉少奇同志生活非常簡樸,他的辦公室既是會議室又是中央工委的辦公處。中央工委許多重要會議就是在這間屋子裏召開的。

? 室內的辦公桌、沙發、轉椅等都是原物。這個小木箱是劉少奇同志長期使用過的文件箱,也是劉少奇同志從西柏坡帶到北平諸多物品中僅存的一件。《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在全國土地會議上的報告》等許多珍貴手稿就存放在裏邊。"文革"期間,劉少奇同志的家幾次被抄,小木箱由他的保姆趙淑君同志保存,並在箱子外面糊上了一層花紙,把上邊的"奇第三號"跡蓋了起來,才倖免於難。1980年6月,王光美同志親自把這一具有珍貴意義的小木箱贈給了我館。

軍委作戰室舊址

? 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軍委作戰室,這所房子是中央機關自己動手建造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這九個是楊尚昆同志於1984年7月題寫的。軍委作戰室內設作戰、情報、戰史資料等三個科。它們的具體工作任務是研究彙集敵我雙方的作戰情況,及時向黨中央、毛主席彙報,並根據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下達命令。

? 當時這裏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工作人員繪圖、製表用的紅藍鉛筆都是從敵人手裏繳獲來的。為了節省鉛筆,他們就用紅藍毛線在牆上這張軍用地圖上標圖。1975年,特赦後的國民黨第十二兵團司令黃維看到這四間小平房後,無限感慨地説,毛主席真是英明偉大,在這四間小平房裏就把國民黨的幾百萬軍隊給打敗了,國民黨當敗,蔣介石當敗啊!

毛澤東同志舊居

? 毛澤東主席是1948年5月26日來到西柏坡的。一直到1949年3月,毛澤東就是在這座普通的山村農舍裏,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日夜操勞。

? 這座普通的民宅為前後兩個小院。甬路西邊有一個磨盤和一個豬圈,毛主席和朱德、少奇等領導同志,經常圍坐在磨盤旁、楸樹下研究戰局。後來曾有人風趣地稱為:磨盤上佈下雄兵百萬。

? 這裏是毛主席的後院,院子裏的樹木均是照原狀栽種的。西房南邊一間,是毛澤東的女兒李訥和保姆的住室;中間是家屬住室;北邊一間是毛澤東的書房兼資料室。北房東、西兩間分別是辦公室和寢室。辦公室內陳設的辦公桌、沙發、轉椅、茶几等都是當年毛主席使用過的。毛主席的工作非常緊張,辦公室的燈光總是通宵明亮。三大戰役時,毛主席辦公室的牆上掛滿了軍用地圖,五位書記經常圍坐在圓桌旁,研究戰局。他們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震驚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作戰方針和各種文電、指示,就是從這裏發出的。在這裏,毛主席寫下了許多光輝著作,僅收集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

?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結束後,黨中央和解放軍總部準備遷往北平。毛主席把中央直屬機關警衞部隊的幹部召集起來,語重心長地説:我們就要進北平了,我們進北平,可不是李自成進北平。他們進北平就腐化了,我們共產黨進北平,是要繼續幹革命,建設社會主義,一直到實現共產主義。

?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解放軍總部一起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

任弼時同志舊居

? 任弼時同志的舊居是南北狹長的小院,北房為東、西兩間,東邊一間是任弼時同志的辦公室;西邊一間是任弼時夫婦的寢室。西廂房北邊一間是任弼時的兒子的住室;南邊一間,在九月會議期間,賀龍同志曾在此居住過。東廂房北邊一間,是任弼時兩個女兒的住室;南邊一間是任弼時的機要祕書師哲同志的住室。

? 任弼時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來到西柏坡的,他是五位書記中最年輕的一位。

? 任弼時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從1920年16歲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起,到1950年46歲病故止,任弼時同志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英勇奮鬥,三十年如一日。在國民黨統治時期,他曾兩次被捕入獄,在敵人的嚴刑面前,任弼時堅貞不屈,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他在身體受到嚴重摧殘的情況下,堅持忘我地工作,始終跟隨黨中央、毛主席征戰南北。1948年早春,他跟隨毛主席由陝北前來西柏坡途中,翻越五台山時,正遇大雪封山,人車受阻,任弼時同志硬是拽着馬尾巴爬到了山頂。

? 室內牀上一條破舊的毛毯,是延安大生產時織的,木箱、鐵皮箱都是任弼時同志轉戰陝北來西柏坡途中隨身攜帶的文件箱。

? 1949年3月23日,任弼時同志隨同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一起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

周恩來同志舊居

? 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周恩來同志舊居。北房東邊靠前的這個房子,是周恩來同志的辦公室;靠後的兩間,東邊一間是鄧穎超同志的辦公室;西邊一間是他們的寢室。西廂房南邊一間,是軍委作戰部部長李濤的住室。

? 周恩來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來西柏坡的。他當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xx副主席兼總參謀長。他的工作非常繁忙,既要和毛主席、朱總司令等一起研究戰局,又要聽取前方的戰場情況彙報,還要核對軍事資料、起草文電、批閲文件等。

? 在大決戰的日子裏,周副主席的工作常常是通宵達旦。辦公室東牆上懸掛的照片就是他工作時的情景。周副主席考慮問題極其精細縝密,為毛主席部署各個戰役提供了準確無誤的軍事資料和數據。

? 寢室裏的書架是周副主席當年用過的。當時為了行軍方便,特製了這個書架,合起來是三個箱,展開便是書架。鄧穎超辦公室桌上放着的交直流兩用收訊機,是許昌戰役的戰利品,是陳毅同志贈送的。

? 在西柏坡還流傳着一個"總理雨夜救親人"的故事。1948年7月30日夜,大雨滂沱。後山上有幾個窯洞被水沖塌了,有四位同志被埋在裏邊,周副主席聞訊後,立即提起桌上的馬燈,披上雨衣,拿着鐵鍬直赴現場,親自組織搶救。三位同志被安全救出,一位同志不幸犧牲。周副主席又冒雨檢查了機關的其它宿舍。等到在窯洞裏住着的同志都搬到安全地方以後,他才回去休息。

? 1949年3月23日,周副主席隨同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一起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

朱德同志舊居

? 這三間窯洞式的屋子是朱德同志的舊居,中央工委自己動手建造的,準備讓毛主席住。毛主席覺得朱總司令上了年紀,就讓朱總司令去住,朱總司令於1948年1月,從劉少奇的前院搬到這裏。

? 窯洞西間是朱總司令的辦公室,中間是會客室,東間是寢室。

? 朱總司令是1947年5月同劉少奇等同志一起來到西柏坡的。在此期間,他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

? 1947年10月底,朱總司令乘車由西柏坡出發,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視察了冀中部隊和冀東地區的財政、經濟、工業以及國小教育等情況,並分別對當地野戰部隊團級以上幹部和冀中幹部作過長篇講話。視察期間,我晉察冀野戰軍正準備發起解放石家莊的戰役,朱總司令親自審問俘虜,針對敵軍部署,制定作戰方案。1947年11月12日我軍攻克了華北重鎮石家莊。戰後,朱總司令又親自總結了攻殲戰的經驗,並欣然命筆寫下了《七律·攻克石門》。

? 朱總司令辦公室裏陳列的辦公桌、轉椅、電話機和書籍等都是當時的原物。

? 會客室裏的金屬桌椅,是1947年5月我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中繳獲敵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的戰利品,它是朱總司令到前線視察時,陳毅同志送給他的。中央遷往北平時,朱總司令又把它帶到了北平。1976年6月26日,朱總司令在逝世前的20天,親自批准將這套金屬桌椅送給了我館。寢室裏的牀、辦公桌、衣架、牀頭櫃等都是原物。收音機是一位蘇聯朋友送給他的。

? 1949年3月23日,朱總司令隨同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一起遷往北平。

七屆二中全會會址

? 這間南北狹長的小土屋是七屆二中全會會址。1949年3月5日至13日,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就是在這所房子裏召開的,這裏是中央工委自己動手建造的大夥房,開會時臨時佈置成了會場。前面的長桌是主席台,主席台兩邊的方桌是記錄桌,後邊牆上掛着敵我戰略形勢圖,是向大會進行彙報時用的。

? 出席這次會議的中央委員34人,候補中央委員19人,列席人員11人,共64人。毛主席主持了這次會議,並在會上作了極為重要的報告。這個報告提出了在全國勝利的局面下,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規定了黨在全國勝利以後,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採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和主要途徑。

? 毛主席在報告中諄諄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要求全黨同志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攻擊。

? 黨的七屆三中全會結束後十天,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隊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

二、西柏坡紀念館

? 西柏坡紀念館1976年開工,依自然山勢而建,分上下兩個四合院,建築面積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紀念中共中央、解放軍總部移駐西柏坡30週年時對外開放,以後陳列展覽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進行了修改完善,現在的"新中國從這裏走來"主題陳列被國家文物局評為"1998年度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

? 整個陳列共分12個展室(含前廳、序廳),以平山人民光輝的抗日鬥爭為鋪墊,解放戰爭為主線,重點介紹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西柏坡的偉大革命實踐,同時將建國後社會各界參觀瞻仰西柏坡和在這裏舉行的重大活動等情況進行展示。

前廳

?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幅巨型噴繪片是1948年時西柏坡村的原貌。近處有圍牆的院子便是當時的中共中央大院。西柏坡位於平山縣中部、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嶺下,當時全村百十來户人家,滹沱河擦村而過,兩岸灘地肥美,稻麥兩熟,這一帶曾被聶榮臻元帥譽為"晉察冀邊區的烏克蘭"。

? 1947年5月,以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為首的中央工委先期進駐西柏坡村,在村子的東頭借用了一部分民房,自己動手又蓋了一些,彎彎曲曲圍起了一道圍牆,自然形成了一個院落,對外稱"工校"或"勞大",化名胡服的劉少奇同志任校長,朱總司令被稱為朱校董。

?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領導瞭解放區的土改、整黨、軍工生產、經濟建設和華北地區的解放戰爭,為黨中央、毛主席進駐西柏坡奠定了基礎。

? 1948年5月,西柏坡成為當時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黨中央、毛主席在這裏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遷往北平。

? 照片上的"新中國從這裏走來"八個大是1988年11月黃鎮將軍參觀時給西柏坡的題詞。

? 鮮豔的五星紅旗和照片交相輝映,渾然一體,揭示了西柏坡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序廳 光榮的平山

? 重點介紹平山概況,交待黨中央、毛主席來西柏坡的歷史背景。

? 平山縣位於河北省的西部,東臨華北平原,西依太行山,縣城距省會石家莊40公里,交通便利,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平山縣地理位置圖)。平山縣境內河流眾多,而以滹沱河干流最為出名,它源自山西繁峙,貫穿全縣。滹沱河兩岸灘地肥美,稻麥兩熟,是有名的魚米之鄉。

? 早在1931年黨組織就在平山縣的霍賓台村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於光漢、粟再温、王昭是平山縣黨組織早期的創建人和卓越的領導人。

? 1937年"七七"事蹟後,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聶榮臻率領八路軍115師一部兩千餘人奔赴晉東北,開展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 平山縣位於晉察冀邊區南部,是晉察冀邊區有名的抗日模範縣,從1939年到1943年初,除一年外近三年半時間裏,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晉察冀邊區政府、晉察冀軍區司令部等黨政軍首腦機關就駐紮在這裏。聶榮臻、賀龍、彭真、關嚮應、王震、黃敬、陳伯鈞和著名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長期戰鬥生活在平山。

? 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裏,平山人民積極參軍參戰,支援前線,湧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和戰鬥集體。

? 優越的地理位置、富足的物產和堅實的羣眾基礎,使平山成為晉察冀邊區的抗日模範縣,而且為以後中央工委、中共中央的移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第一展室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一)

? 本展室重點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以及解放區的土改運動。

? 1947年3月,蔣介石命令胡宗南糾集兵力向延安進犯。為了誘敵深入,在運動中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18日,黨中央、毛主席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陝北。3月29日,到達清澗縣棗林溝。在這裏召開緊急會議。會上決定將黨中央分為兩部分:即中央前委、中央工委。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央前委留在陝北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並直接指揮西北我軍作戰。劉少奇、朱德率領中央工委向華北地區轉移,負責中央委託的日常工作。4月11日,中央又決定組成以葉劍英為書記的中央後方委員會。7月12日,以劉少奇為書記,朱德為副書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在西柏坡正式成立。

?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組織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領導瞭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和整黨工作。

第二展室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二)

? 本展室重點介紹解放石家莊及解放區的軍工生產和經濟建設。

?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還領導了華北地區的解放戰爭,取得了清風店戰役和石家莊戰役的勝利。1947年10月18日,晉察冀野戰軍發起了清風店戰役,經三晝夜激戰,殲敵1.7萬餘人,俘虜敵第三軍軍長羅歷戎。清風店戰役的勝利,徹底扭轉了華北戰局。隨即,聶榮臻經請示xx,我軍又乘勢集中三個縱隊六個獨立旅發起石家莊戰役。11月6日石家莊戰役開始。我軍趟過滹沱河,突破外市溝,解放中山路,佔領大石橋,活捉敵第三十二師師長劉英。12月,石家莊戰役以殲敵二萬四千餘人勝利結束。8旅23團因戰功卓著被第三縱隊司令部授予大功團。

? 石家莊的解放,開始了我軍解放大城市的創例,使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個解放區連成一片,為華北解放區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也為黨中央進駐西柏坡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期間還領導了華北地區的軍工生產和經濟建設。1947年12月中旬,在西柏坡召開了軍工會議、交通會議,劉少奇、朱德親自參加並講話。在中央工委的關心下,晉察冀邊區在平山縣修建的華北地區第一座水利發電站"沕沕水發電站",被邊區政府譽為"邊區創舉"。朱總司令參加了水電站的落成典禮。沕沕水發電站的建成為平山境內眾多軍工廠提供了有利條件,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戰。在軍工生產中,一些軍工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矗立在120型炮彈廠駐地羅漢坪的軍工鑄像就是對他們的永久紀念。

第三展室 決戰前夕

? 本展室重點介紹黨中央轉戰陝北到達西柏坡的情況及大決戰之前全國政治軍事形勢。

? 1947年3月,棗林溝會議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前委轉戰陝北,歷時一年時間,完成了牽制敵人的任務。1948年3月23日,在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阜平縣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到達西柏坡。5月,中共中央五位書記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及中央前委、工委和後委在這裏匯合,西柏坡成為當是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

? 此時,解放戰爭形勢發展迅速,為了更有利地支援前方,5月上旬,中央決定晉察冀和晉冀魯豫解放區合併為華北解放區,為統一領導,成立以劉少奇為書記的華北局和以聶榮臻為司令員的華北軍區,同時成立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8月7日,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在石家莊召開。大會決定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改為華北人民政府,選舉董必武為主席,薄一波、藍公武、楊秀峯為副主席,同時發佈華北人民政府公告。以後,華北人民政府駐地設在平山縣王子村。

? 解放區的鞏固擴大和統一,不僅為我軍進行戰略決戰建立了強大可靠的後方,而且為新中國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 在此大好形勢下,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了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九月會議"。會議檢查了過去的工作,全面規定了今後的工作任務和我軍的作戰方針,提出了五年內從根本上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設500萬人民軍隊的宏偉設想,為戰略決戰作了思想上、組織上和物質上的準備。會議結束後,毛主席發出了"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偉大號召,xx發出《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決定》。全軍統一整編,許多地方部隊榮升為野戰軍主力,全軍積極操練,準備決戰。

? 面對迅速發展的大好形勢,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號召召開新的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討論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在阜平縣城南莊召開會議。會議採納了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的建議,決定華東野戰軍的一兵團三個縱隊暫不過江,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區作戰,儘可能地把敵軍主力殲滅在長江以北。會後,朱總司令趕到河南璞陽視察華東部隊(照片)。7月1日,華北軍政大學舉行開學典禮,朱總司令閲兵(照片)。

? 與此同時,我軍要睢杞、臨汾、襄樊、晉中等戰場向敵人發起新的攻勢。1948年9月16日至24日,華東野戰軍發起的濟南戰役,殲敵10萬餘人,活捉國民黨第二綏靖司令官兼山東省主席王耀武。它是我軍對有堅固設防及重兵把守的大城市的一次大規模的攻堅戰。濟南的解放使華東、華北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不僅配合了遼瀋戰役的進行,而且為華東野戰軍主力南下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拉開了大決戰的帷幕。形勢表明,我軍同敵人決戰的條件已經成熟。

第四展室 大決戰(一)

? 本展室重點介紹黨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組織指揮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情況。

? 1948年秋,經過兩年多的艱苦作戰,敵強我弱的形勢已有了很大變化。國民黨總兵力有365萬人,但正規軍僅有105個軍198萬人,分佈在一線的不足180萬,大部分是被殲滅後重建的,且分別被牽制在東北、華北、西北、中原和華東地區。人民解放軍此時已發展到280萬人。敵我力量之比已由戰爭初期的3.4?1縮小為1.3?1。黨中央、毛主席把握時機,決定與蔣介石為首的擁有海、陸、空軍的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並決定把決戰的第一仗放在唯一我軍兵力超過敵人的東北戰場。9月7日,xx發出"遼瀋戰役的作戰方針",指示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確立打你們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衞立煌全軍來援的時候要敢於同他作戰。"9月12日,北寧線作戰先在灤縣、山海關、興城、義縣和錦州北郊展開,隨後東北野戰軍主力自四平附近南下。10月2日,蔣介石飛抵瀋陽,命廖耀湘組成西進兵團,侯鏡如指揮東進兵團增援錦州。東北決戰已經形成。我軍於10月5日解放錦州,關上了東北的大門。隨後一鼓作氣解放全東北。

? 還在遼瀋戰役開始不久,濟南戰役結束當日,即9月24日,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就向中央提出了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黨中央立即採納。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xx和華東、中原野戰軍領導把握戰機,實施了從"小淮海"到"大淮海"的戰略決戰,以60萬兵力戰勝了80萬的敵人,取得空前的大勝利。

? 當遼瀋戰役勝利不久,淮海戰役激烈進行之際,xx使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和華北軍區部隊聯合發起平津戰役。採取圍而不打、隔而不圍、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作戰方針。先取新保安、張家口,再打天津,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政治攻勢終於使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戰役勝利結束。

第五展室 大決戰(二)

? 本展室重點介紹三大戰役的戰場情況。

? 1948年9月12日,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線,揭開了遼瀋戰役的序幕。這是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在錦州前線指揮作戰(照片),遼瀋戰役的參戰部隊序列表和遼瀋戰役要圖。遼瀋戰役共分三個階段:

? 首先我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線,以突然奔襲的速度一舉解放興城、綏中、義縣等地,錦州完全陷於我軍重圍之中。10月14日,我軍對錦州發起總攻。總殲守敵10萬多人,活捉東北"剿總"副司令範漢傑,解放錦州。在我軍這一勝利聲威震憾下,處於長困久圍之中的長春之敵完全喪失了信心,敵60軍軍長曾澤生率部起義,東北"剿總"副司令鄭洞國被迫投降,長春解放。第二階段,我軍將士發揚連續作戰精神,轉戰遼西,對廖耀湘兵團展開大規模分割包圍,決戰於黑山、大虎山地區。經兩晝夜激戰,全殲廖耀湘兵團。第三階段,解放瀋陽,遼瀋戰役於1948年9月12日開始,11月2日結束,歷時52天,殲敵47.2萬人。遼瀋戰役的巨大勝利迫使蔣介石集中兵力收縮防線,確保徐州,屏障南京,實行一點兩線的防禦計劃。為求在長江以北殲敵南線主力,xx組織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協同作戰,由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五同志組成了淮海戰役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

? 淮海戰役是敵我雙方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至淮河的廣大地區舉行的一次規模宏大的戰役。整個戰役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華東野戰軍將從新安鎮向徐州收縮的黃伯韜兵團全殲於碾莊圩地區。第二階段,我軍將從河南趕來增援的黃維兵團合圍於宿縣西面之雙堆集地區,華東野戰軍在徐州以南夾溝至符離集之間和宿縣以南的任橋、花莊集地區阻擊敵人,杜聿明集團南援被阻棄徐州南逃,被華東野戰軍合圍於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我中原野戰軍於1948年12月15日全殲黃維兵團於雙堆集地區。第三階段,中原野戰軍殲滅黃維兵團後,根據中央指示,華東野戰軍對杜聿明集團暫停攻擊,進行戰場休整。休整期間對敵展開強大政治攻勢,爭取降敵1.3萬人。在配合平津戰場任務完成以後,1949年1月6日,對杜聿明集團展開進攻,到10日將該集團全部殲滅。淮海戰役結束。遼瀋戰役的輝煌成果和淮海戰役的節節勝利使華北之敵成了驚弓之鳥,60多萬人龜縮於北平、天津、張家口、塘沽、唐山等地,在長約500多公里的狹長交通線上擺成一長蛇陣,處於是守是逃舉棋不定的困境。我軍東北野戰軍祕密入關,協同華北軍區部隊發起了平津戰役。

? 平津戰役共分三個階段。首先,我東北野戰軍和華北兵團出動80萬兵力完成對張家口、新保安之敵圍而不打和對平津之敵隔而不圍的第一階段分割包圍任務。然後我軍採取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方針展開強大的攻堅戰。於12月22日攻克新保安,24日收復張家口。1949年1月15日解放天津、塘沽。除5萬敵人從海上逃竄外,其餘全部被我軍圍殲。幾十萬大軍雲集北平城下,使北平之敵陷入欲戰必敗,欲逃無路的絕境。我軍採用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相結合的方針,迫使北平守敵25萬人在傅作義將軍帶領下接受我軍和平改編。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 平津戰役歷時64天,殲敵52萬人。

? 三大戰役歷時4個月零19天,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4萬餘人,大大加速瞭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

第六展室 大決戰(三)

? 本展室主要介紹人民支前及英烈的情況。

? 革命戰爭是羣眾的戰爭,三大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勝利。三大戰役期間,解放區人民在"一切為了前線的勝利"的號召下,從各方面支援我軍作戰。

? 翻身農民組織起來,積極發展生產,籌集糧食,支援前線,部隊走到哪裏,羣眾就把糧食送到哪裏。解放區青年踴躍參軍參戰,保家保田,大批優秀子弟組成支前隊伍開赴前線。廣大婦女晝夜為子弟兵加工軍糧。糧食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前方。解放區民兵積極參戰,他們組成擔架隊、挑運隊,浩浩蕩蕩開赴前線。運送戰備物資搶救傷員。同時,搶修橋樑,修復鐵路,保證道路通暢,成為支前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解放區的婦女們發揮特長,日夜為子弟兵趕製冬裝,製做軍鞋,照料傷病員,支援前線。

? 軍工廠的工人積極趕製六零炮,保證武器供應。

? 千百萬民工手推、肩挑、車拉,用他們的雙腳和雙肩支撐着戰爭的需要。在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在解放區廣大人民羣眾的大力支援下,我軍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偉大勝利。這個勝利,充分證明了毛澤東"兵民是勝利之本"的科學論斷。

? 陳毅元帥曾滿懷深情地説:淮海戰役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這是對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高度讚譽。

? 三大戰役的勝利也是千百萬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據統計,三大戰役中,我軍共傷亡24萬多人,其中團以上幹部就有83名,朱瑞同志是解放戰爭中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他生前為東北軍區炮兵司令部司令員。毛澤東主席為死難烈士親筆題詞"為國犧牲,永垂不朽"。讓我們踏着他們的血跡,去完成他們未完成的事業。

第七展室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

? 本展室主要介紹決戰之後和七屆二中全會的有關情況。

? 遼瀋、淮海、平津大大戰役勝利後,國民黨賴以發動xx內戰的精鋭部隊基本上歸於消滅,全國解放指日可待。在此情況下,蔣介石又玩弄起假和談陰謀,1949年發表了元旦文告--"求和聲明"。

? 針對蔣介石的"求和聲明",毛主席為新華社寫了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隨後又連續發表了《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關於時局的聲明》等重要文章,用大量的歷史事實深刻揭露了蔣介石的假和談陰謀,提出了與國民黨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得到了億萬人民及各民主黨派的擁護和支持。蔣介石不接受和談條件。1月21日,發表聲明,宣佈"引退",由李宗仁代理總統。2月上旬,李宗仁在上海組織了以顏惠慶、章士釗、江庸、邵力子(以私人資格參加)組成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經北平、石家莊,於22日來到西柏坡。隨同前來的還有傅作義、鄧寶珊兩將軍。他們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的接見。周恩來同他們就和平談判、南北通航通郵等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

? 1949年1月31日,蘇共中央代表米高揚受斯大林派遣到達西柏坡,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接見了他,並就中國革命和革命勝利後的一系列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後,受到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歡迎。同時中共中央指示華北局、華南分局、香港工委等積極作好安排民主人士進入解放區的工作。

? 1949年初,這些民主人士及在其他地方的民主人士先後到達北平,開始籌備召開新政協、建立新中國的工作。

? 1949年3月5日至13日,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勝利召開。參加會議的有中央委員34人,候補中央委員19人,列席人員11人。會上,來自不同地區的27位代表先後發了言。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都作了重要講話。

? 毛澤東同志在會上作了極其重要的報告,提出了在全國勝利的局面下,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規定了黨在全國勝利以後,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採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和主要途徑。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與會同志對毛澤東同志的報告分組進行了認真的討論。根據毛主席的提議,會議作了六條規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

? 毛澤東還為會議作了結論,《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就是結論的一部分。

? 全會通過了毛澤東同志的報告及毛澤東主席《關於時局的聲明》,並決定召開新政協,成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民主聯合政府。七屆二中全會還通過了《關於軍旗的決議》,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應為紅底加五角星,加'八一'二"。

? 3月23日,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的新聞公報由新華社向全國發表。《人民日報》等宣傳媒介作了廣泛的報道。此後,很快在全國掀起了學習和貫徹七屆二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 毛澤東在西柏坡期間,寫下了許多光輝著作,僅收集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這些著作極大地鼓舞了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為奪取全國勝利,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信心和決心,並在以後的建設事業中起到了極其重大的指導作用。

第八展室 新中國從這裏走來

? 本展室重點介紹黨中央離開西柏坡赴京建國的有關情況。

? 1949年3月23日,七屆二次中全會結束後十天,毛澤東率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經靈壽、唐縣涉閭村、保定、涿縣於25日遷至北平。

? 當日下午,在西苑機場舉行了莊嚴盛大的閲兵式,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人檢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閲兵式結束後,毛澤東同前來歡迎的民主人士合影留念。

? 1949年4月1日,以張治中、周恩來為首席代表的國共和談在北平正式開始,中共首席代表周恩來在談判會上講話(照片)。通過半個月的談判,達成國內和平協定,但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協定上籤,和平談判破裂。

? 4月21日,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其後我軍以排山倒海之勢解放了上海、杭州、廣州、昆明、西安等除台灣和香港以外的城市和地區。

? 1949年5月4日,第一屆全國青年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決定成立全國青年聯合會,毛主席在香山駐地接見了青年代表。

? 1949年3月24日,第一屆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在北平開會。會議決定成立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毛澤東主席接見了各界婦女代表。

?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開幕,會議通過了《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及《共同綱領》,一致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前,舉行了盛大的開國大典,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毛主席親手升起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並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第九展室 難忘的歲月

? 本展室重點介紹黨中央在西柏坡期間的生活照片。

? "曾記戰馬倥傯時,常憶當年西柏坡",西柏坡這個太行山區普通而靜謐的小山村,曾留下多少動人的故事和廣為傳誦的佳話。下面大家將要看到的是西柏坡期間,中央領導人、工作人員在緊張的工作之餘的生活剪影。

? 1948年秋,毛澤東在工作之餘小憩(照片),毛澤東在西柏坡還為"人民日報"、"人民郵電"等報刊題。毛澤東和他的女兒李訥、朱德和康克清、劉少奇和王光美、周恩來和鄧穎超、任弼時一家人、董必武和何蓮芝等在西柏坡(照片)。

? 西柏坡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從村前淙淙流過,每到秋天,滹沱河兩岸一片金黃,毛主席教西柏坡的鄉親們插秧種稻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油畫)。

? 通過任弼時同志曾經使用過的帆布箱,董老使用過的棉被,當年中央機關用來盛飯的木桶、菜墩(文物),可以看出當年他們的生活是何等的簡樸。

? 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期間,一代精英薈集在西柏坡,暢談建國大計,毛主席和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們多次同來自前線的同志們親切交談(照片一組)。

? 工作之餘的周恩來、彭德懷(照片)和當年的工作人員韓桂馨、蔣英、魏蘭春等在西柏坡也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毛主席對警衞戰士非常關心,經常詢問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1948年5月,中央機關在西柏坡附近的霍賓台村舉辦文化學習實習班,首長們將身邊沒文化的警衞戰士送去學習,臨走時,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分別在他們的日本記本中寫了題詞。毛主席的題詞是"努力奮鬥,為人民工作",周副主席的題詞是"學習為人民服務的道理"(文照)。毛主席還請戰士們一起吃飯,並與他們合影留念(照片)。

? 1949年2月,陳雲同志從瀋陽經北平專程來到西柏坡向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彙報工作(油畫)。他們的臉上充滿了勝利的微笑和對未來堅定的信念。

第十展室 歷史不會忘記

? 本展室重點介紹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社會各界、海內外知名人士到西柏坡的情況。

? 西柏坡作為全國著名的革命紀念地,深深地吸引着國內外的廣大觀眾。據不完全統計,自開館以來共接待觀眾1600多萬人次,他們中既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有社會各界人士、青少年學生和國際友人。

? 1991年9月21日,xx同志來到西柏坡(照片),視察參觀了中共中央舊址和西柏坡的陳列展覽,並揮筆題詞"牢記兩個務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 XX年12月6日,在全黨上下認真學習貫徹xx大精神的熱潮中,中共中央xx和xx等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們來到革命聖地西柏坡學習考察,回顧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革命鬥爭的光輝歷史,重温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特別是其中關於"兩個務必"的重要論述,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為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黨的xx大確定的目標和任務,開拓進取、團結奮鬥。

? 各位朋友,中共中央舊址大院和西柏坡紀念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裏。西柏坡在中央、省、市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現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多層次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體系。現在除了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紀念館之外,又陸續增加了西柏坡石刻園、五大書記銅鑄像、領袖風範雕塑園、西柏坡影視廳、西柏坡紀念碑、周恩來評語碑、青少年綠色文明園、西柏坡湖等十餘處融教育於觀光攬勝的好去處。錢其琛曾讚譽西柏坡為"革命聖地,旅遊佳境"。

西柏坡紀念館導遊詞西柏坡導遊詞(2) | 返回目錄

序 廳

大家好!歡迎您到西柏坡紀念館參觀,很高興為您做講解服務!

西柏坡紀念館始建於1976年10月,1978年5月26日為紀念中共中央移駐西柏坡三十週年正式對外開放。經過多次修改完善,現在的展覽有三層院落,十二個展廳。您現在所在的是紀念館的序廳,大家迎面看到的是第七屆中央委員會77位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組成的大型銅雕,它的背景是雄偉綿延的太行山脈和西柏坡中央大院,下方“新中國從這裏走來”這八個大,是1988年原文化部部長黃鎮到西柏坡參觀時為我館的題詞,也是我們整個展覽的主題。銅雕兩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四處革命紀念地,上海一大會址、井岡山、遵義、延安組成的淺浮雕羣。個序廳寓意着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從西柏坡這個普通的小山村走進北平,建立了偉大的新中國。

當年,黨中央為什麼要選擇西柏坡作為全國革命的領導中心呢?

第一展室 走進西柏坡

本展室重點介紹黨中央選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中共中央撤離延安的歷史背景及中央工委到達西柏坡的有關情況。

黨中央選址西柏坡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縣建黨早,羣眾基礎好。平山縣位於晉察冀邊區的南部,是著名的抗日模範縣。早在1931年黨組織就在平山縣霍賓台村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從此黨組織發展迅速,黨員人數由1931年的50人發展到1946年近XX0人,王昭、於光漢、慄再温就是平山縣黨組織早期的創建人和傑出的領導人。

晉察冀黨政軍首腦機關八年抗戰期間,就有三年半的時間長期戰鬥生活在平山,平山人民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創建了晉察冀邊區最堅強、最活躍的革命根據地,同時還湧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和模範集體。

享譽全國的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是平山縣下盤松村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連續六年擔任村裏的婦救會主任。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險搶救和護理八路軍傷員。在1944年晉察冀邊區第一屆羣英大會上,聶榮臻親自把一面繡有“子弟兵的母親”的大紅錦旗授予了她。她一生中曾送兩個兒子、三個孫子參軍,十三次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並參加了開國大典。1989年8月12日,戎媽媽病逝於石家莊和平醫院,享年93歲。

二是西柏坡一代的物產豐富。這是當年西柏坡及周邊地區的沙盤模型。平山縣境內河流眾多,其中以滹沱河干流最為出名,它源自山西繁峙縱貫全縣,滹沱河北岸的西柏坡一帶灘地肥美、稻麥兩熟,是有名的魚米之鄉,曾被聶榮臻譽為“晉察冀邊區的烏克蘭”。

三是西柏坡的地理位置優越。西柏坡東臨華北平原,西依太行山,進可攻,退可守,戰略位置非常優越,歷來為兵家爭奪之地。

良好的羣眾基礎、優越的地理位置、富饒的物產,使黨中央選擇了西柏坡。

那麼黨中央選址西柏坡的背景是什麼呢?

1947年3月,蔣介石派胡宗南帶領十幾萬大軍向延安進犯,而陝北我軍的兵力只有2萬多人,敵我力量十分懸殊,為了誘敵深入,在運動中殲滅敵人,黨中央決定主動撤離延安。

在撤離延安前夕,毛澤東接見新四旅領導幹部時説明了我軍的作戰思想,他指出:“我軍打仗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要告訴同志們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就要回來,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3月18日,毛澤東離開延安,踏上了轉戰陝北的征程。3月29日,中共中央到達清澗縣棗林溝,

在此召開緊急會議,將中央機構進行了合理分工:由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組成中央前方委員會,繼續留在陝北主持中央的工作,指揮全國解放戰爭;由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到晉西北及其它適當地點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4月11日,在臨縣三交鎮又成立了由葉劍英、楊尚昆等組成的中央後方工作委員會,到山西臨縣地區統籌後方工作。

1947年5月,以劉少奇為書記的中央工委先期進駐西柏坡,受中共中央委託,主要辦好三項工作:指導晉察冀軍事鬥爭;將全國土地會議開好;把財經辦事處建立起來。

第二展室 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本展室重點介紹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領導解放區土改的有關情況。

毛澤東曾經指出,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而農民的中心問題就是土地問題。為了調動廣大農民支援生產和解放戰爭的積極性,中央工委到達西柏坡之後,於 1947年7月17日,在西柏坡主持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會場就設在西柏坡惡石溝西岸一塊較為平坦的空地上,當時在溝端的草坪上搭了一個布棚作為主席台。來自各解放區的1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劉少奇、朱德等同志作了報告。這個場景真實再現了當年的簡陋場面。

會議開了近兩個月的時間,經過充分討論,9月13日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草案)》,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比較徹底的土地法,10月10日黨中央在陝北神泉堡正式向全國頒佈實施。

大綱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這是毛澤東手書的土地改革總路線: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土地剝削制度,發展生產。大綱頒佈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解放區有一億六千萬農民獲得了土地(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37%)。廣大人民羣眾翻身做了主人,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在部分地區仍存在不徹底的現象,根據存在的問題各種解放區開展了以“三查”、“三整”為主要內容的整黨運動。通過整黨,純潔了隊伍,加快了土改運動的深入開展。

這是平山縣下盤松村全體農民贈送給中央工委“土地回老家”的錦旗,這是翻身農民歡天喜地埋界樁,丈量土地,領取土地證,送優秀青年參軍參戰,保家保田的場面;這是東北哈爾濱顧鄉區靠山屯的翻身農民寫給毛主席的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毛主席呀!沒有您我們真得餓死了,這回我們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馬,分了衣服糧食……。樸實的話語道出了翻身農民掏心窩子的話,表達了他們對共產黨毛主席的無限感激之情。

經過土地改革,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各個方面有力地支援瞭解放戰爭,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羣眾基礎。

毛主席在黨的七屆三中全會上這樣評價:有了土地改革這個勝利,才有了打倒蔣介石的勝利。

這是第二展廳的情況,接下來我們參觀第三展廳。

第三展室 指導晉察冀的軍事問題

本展廳重點介紹中央工委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指導晉察冀的軍事鬥爭。

為儘快扭轉晉察冀的戰局,根據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晉察冀軍區很快確立了“打大殲滅戰”的戰略思想,1947年5月,軍區領導決定組成強有力的野戰軍機構,楊得志任司令員,羅瑞卿政委,楊成武任第二政委,耿飈任參謀長,潘自立任政治部主任。

10月19日,我軍發起了清風店戰役,經三晝夜激戰,殲敵17000餘人並活捉了敵第三軍軍長羅歷戎。

清風店戰役的勝利,創“晉察冀殲滅戰新紀錄”,為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創造了戰機。隨後,我軍趁機發起石家莊戰役。

石家莊時稱石門,當時是國民黨重兵把守的一座城市,在此設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外市溝,周長60華里深7米,寬6米;第二道防線是內市溝,周長36華里,深寬各5米;第三道防線是以市區為中心的大石橋、火車站等堅固建築物組成的核心工事。三道防線間還有裝甲車日夜巡邏,設有碉堡6000多個。當時固守石家莊的國民黨32師師長劉英曾這樣吹噓:“憑藉石家莊的戰地工事,國軍可坐守3年,共產黨沒有飛機、坦克,休想拿下石家莊。”

我軍於11月6日對石家莊發起進攻,經6晝夜激戰,於12日解放石家莊並在大石橋下活捉了敵第32師師長劉英,共殲敵24000餘人。

石家莊是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採用攻堅戰術攻克的第一座大城市,石家莊的解放,開創了我軍奪取大城市的創例,使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為黨中央進駐西柏坡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併為我黨接管和建設大城市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戰役勝利後,朱德到晉縣的侯城村與指戰員一起總結了攻堅戰術的經驗,並欣然命筆寫下了七律《攻克石門》:“石門封鎖太行山,勇士掀開指顧間,盡滅全師收重鎮,不教胡馬返秦關,攻堅戰術開新面,久困人民動笑顏,我黨英雄真輩出,從茲不慮鬢毛斑。”11月14日,石門市政府正式成立,市長柯慶施。12月26 日,石門市正式改名為石家莊市。

下面請大家參觀下一展室,統一解放區的財經工作。

第四展室 統一解放區的財經工作

建立華北財經辦事處是黨中央委託中央工委的主要工作之一。為了迎接革命的新高潮,更好地解決大規模戰爭的財力供給問題,根據黨中央的指示,1947年春,在河北邯鄲武安縣的冶陶鎮召開了華北財經會議,研究如何解決戰爭中所需要的財經問題。經過討論,會議決定成立華北財經辦事處,由董必武任主任,南漢辰、薛暮橋、楊立三、湯平為副主任。

7月14日,華北財辦在平山縣夾峪村成立。華北採辦成立後,統一協調除東北之外的其他各解放區的財經政策,為解放戰爭的財力供給提供了強有力的後勤保障。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還領導了華北地區的經濟建設和軍工生產。在中央工委的關心指導下,1947年晉察冀邊區在距西柏坡45公里的西部山區建立了一座水力發電站——沕沕水發電站,這是我黨在華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座水力發電站,被譽為“邊區創舉”。當時,工作人員架線27公里到西柏坡。發電站的建成不僅為軍工生產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而且還改善了西柏坡中央大院首長的工作環境。

此外,在中央工委的領導下,各解放區都建立了許多軍火工廠,為前線輸送了源源不斷的軍火物資,促進了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以上我們瞭解的是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時期所做的三件大事,下面我們參觀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的有關情況。

第五展室 黨中央轉戰陝北從延安到達西柏坡以及大決戰前夕全國戰場的政治和軍事形式。

1947年3月18日,我軍主動撤離延安, 3月29日在清澗縣棗林溝將中央進行合理分工,毛澤東率領只有800多人的小隊伍在崇山峻嶺之間和敵人兜圈子,行程十分艱難。11月22日,到達陝北米脂縣楊家溝, 12月25日在這裏召開了“十二月會議”,在會上毛主席作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1948年3月21日,黨中央離開楊家溝,於3月23日在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經臨縣、蔡家崖、岢嵐、五寨、神池,4月11日到達山西五台山, 4月13日到達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駐地阜平縣城南莊,4月30日——5月7日黨中央在城南莊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討論採納了粟裕提出的建議:“決定華東野戰軍一兵團三個縱隊暫不過江,集中主力在中原地區作戰,儘可能多地把敵人的主力殲滅在長江以北。” 5月18日,由於特務告密,敵機轟炸城南莊,毛澤東當晚移居花山,5月26日到達西柏坡。黨中央撤離延安到西柏坡歷時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行程三千餘華里。這是中央機關在西柏坡的分佈圖。以西柏坡為中心,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婦委等中央機關都分佈在西柏坡村的周圍及滹沱河沿岸。

1948年秋,全國的軍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軍在東北、華東、中原、西北各個戰場先後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為戰略決戰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國統區人民也逐漸形成了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二條戰線”,有力的配合了軍事戰場的鬥爭。

為了適應戰爭形勢的發展,確立新的戰略任務和方針,1948年9月8日——13日,中央在西柏坡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九月會議)。這次會議是自日本投降以來,到會人數最多的一次中央會議,會議明確提出(從1946年7月算起)建軍五百萬,殲敵正規軍五百個旅,五年左右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會後毛澤東向全黨發出了:“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性,革命無不勝”的偉大號召。這次會議為奪取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做了充分的準備。下面請大家跟我上二樓參觀大決戰的有關情況。

第六展室 大決戰(一)

本展室重點介紹了三大戰役總指揮部及戰場情況。

濟南,位於津浦、膠濟兩鐵路的交匯處,是連接華東、華北地區的樞紐。1948年9月16日,我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經8晝夜激戰,殲敵10萬餘人,並活捉了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官兼山東省主席王耀武。最先攻入城內的9縱25師73團被授予“濟南第一團”的光榮稱號。濟南戰役的勝利使華東、華北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打破了國民黨軍重點防禦的計劃,拉開了大決戰

的序幕。

1948年秋天,我軍經過兩年多的艱苦作戰,敵強我弱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民黨軍總兵力已下降到365萬人,但正規軍只有198萬,分佈在一線上的不足180萬人,而我軍總兵力已發展到280萬人,敵我力量之比已由戰爭初期的3.4:1縮小為1.3:1,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1948年9月12日,我東北野戰軍在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的指揮下,南下北寧線,發起規模空前的遼瀋戰役。

戰役共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攻克錦州,解放長春。

錦州位於北寧線中心,是連接華北、東北兩大戰區的樞紐,因此拿下錦州就等於關上了東北的大門。10月14日我軍向錦州發起總攻,經過31小時激戰,全殲錦州之敵10萬多人,並活捉了東北剿總副司令範漢傑和第6兵團司令官盧浚泉。在我軍這一勝利聲威震撼下,4縱隊12師34團在塔山奮戰7晝夜,進行了頑強阻擊,被授予“塔山英雄團”的光榮稱號。處於長困久圍的長春之敵見大勢已去,10月17日,國民黨第60軍軍長曾澤生率部起義,鄭洞國被迫投降,長春解放。

第二階段:轉戰遼西,圍殲廖耀湘兵團。

我軍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揮師北上,轉戰遼西對敵廖耀湘兵團展開了大規模的分隔包圍,經兩晝夜激戰,全殲廖耀湘兵團。

第三階段:解放瀋陽。

11月1日,我軍向瀋陽發起攻擊,次日,瀋陽解放。我人民解放軍攻入了瀋陽東北“剿總”大樓,東北全境解放。

遼瀋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起至11月2日結束,歷時52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47萬2千餘人。

就在遼瀋戰役結束之後,我中原和華東野戰軍聯手將矛頭指向了徐州的敵劉峙集團,淮海戰役隨即爆發。

淮海戰役是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舉行的規模較大的一次戰役,我軍以60萬對敵80萬,共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圍殲黃百韜兵團。就在我軍發動進攻後,黃百韜率領的五個軍企圖由新安鎮撤回徐州,11月8日,固守在運河防區的地下黨員張克俠、何基灃率部第3綏靖區部隊起義,從而使我北部野戰軍順利通過運河防區,切斷了敵人的退路,將其殲滅在碾莊地區。就在黃百韜被殲時,由徐州前來增援的邱清泉、李彌兵團遭到我軍的頑強阻擊,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黃百韜被殲而束手無策。

第二階段:全殲黃維兵團。黃百韜兵團被殲後,蔣介石決定以向徐州增援的黃維兵團,和劉汝明、李延年兵團三路合攻宿縣,以打通津浦線,退守淮南。

黃維老練的調整作戰部署,一面利用飛機和強大的炮兵對我軍進行襲擊;一面構築防禦工事。12月6日,我軍向黃維兵團發起總攻,採用了在解放石家莊時發明的挖交通壕接近敵人陣地再實施爆破的作戰方法。將黃維兵團合圍於宿縣西面的雙堆集地區,12月15日全殲黃維兵團,生俘兵團司令官黃維。

第三階段,圍殲杜聿明集團。就在黃維兵團被圍的時候,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彌、孫元良3個兵團放棄徐州南下,以解黃維兵團之圍。12月4日,我軍將杜聿明兵團合圍於永城陳官莊地區。為配合平津戰役,我軍暫停攻擊,實行戰場休整,並展開了強大的政治攻勢。

1949年1月6日,我軍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1月10日杜聿明集團被殲滅,擊斃邱清泉,生俘杜聿明。

至此,淮海戰役勝利結束。這是淮海戰役的總前委: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這是受到戰犯杜聿明的收到條及陳毅、粟裕寫給杜聿明、邱清泉的勸降信。

淮海戰役自1948年11月6日起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歷時66天,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5萬餘人。是三大戰役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隨着遼瀋、淮海戰役的勝利,華北的傅作義集團孤懸敵後,已經成了驚弓之鳥。

此時的蔣介石更是焦急萬分,為了力保江南半壁江山,他令傅作義調兵南下,但傅作義有着自己的算盤。傅作義以北平為中心,在東起塘沽,西至張家口的500多公里的戰線上布了一條求生的“長蛇陣”。蛇尾可以達到他的老根據地綏遠,蛇頭可以達到渤海。如果蛇腹北平和天津保不住的話,他既可以直接從海上撤退,逃到江南;又可以逃到自己的根據地綏遠。毛澤東分析了蛇的本性,那就是蛇尾一旦被揪住,蛇必會掉頭去咬人。這樣使蛇既不能前進,更不能後退了,只能在原地掙扎了。所以毛澤東決定先打張家口,傅作義定會調兵增援,這樣我們就可以拖住他,使他既不能西逃,也不能南撤。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戰役正式打響。我軍採取了“隔而不圍,圍而不打”的策略對北平、天津、塘沽、唐山之間的敵軍,進行了分割包圍,從而打亂了傅作義的整個防禦部署,而且拖住了傅作義集團,使他不能迅速決策南逃或西撤,進入進退兩難的被動局面。傅作義的長蛇陣被解放軍腰斬成互不相連的五段,我軍先揪蛇尾、再斷蛇頭,這一招使傅作義不再為精心部下的長蛇陣如意了,一下子變得預收不能,欲逃無路了。

最後我軍採用了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作戰方針,攻克新保安,收復張家口。1949年1月15日,解放了天津。隨後,我幾十萬大軍雲集於北平城下,在政治和軍事的雙重壓力下,北平守敵在傅作義將軍的帶領之下於1月31日接受我軍和平改編,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

平津戰役歷時64天,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

三大戰役自1948年9月12日起至1949年1月31日結束,歷時4個月19天,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4萬餘人,大大加速瞭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

電報廊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電報廊。三大戰役期間我軍取得了輝煌戰果,但作為總指揮部的西柏坡卻是非常普通的小平房,周恩來同志曾説,我們這個指揮部一不發人,二不發糧,三不發槍,就是天天往前線發電報,就把國民黨打敗了。在三大戰役期間,從西柏坡發往前線的電報有300多封,這裏陳列了其中的37封,嘀嘀嗒嗒的發報聲,營造了當時這種既緊張又忙碌的氣氛。

半景畫

三大戰役半景畫,縱深12米,高10米,全長50米,它把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場景自然銜接,渾然一體,並通過聲、光、電結合的效果,生動再現了我軍在大決戰中勢如破竹的壯觀景象。對面是五位書記的蠟像,反映的是五位書記在主席辦公室裏通宵達旦,一起研究戰局的場景。小指揮所和大的戰場相互輝映,鮮明地反映了黨中央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第七展室瞭解一下人民羣眾支援前線的有關情況。

第七展室 大決戰(二)

本展室重點介紹人民羣眾對解放戰爭的大力支援及決戰之後的有關情況。

三大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前方戰士的浴血奮戰,也離不開後方羣眾的大力支援。

據不完全統計,三大戰役期間,後方人民支援前線共動用小推車141萬多輛,如果把它們按兩縱隊來排列的話,可以從南京一直排到北京的天安門廣場!

在大決戰中,廣大的人民羣眾籌集軍糧,組織擔架隊運送傷病員,搶修鐵路等等來配合我軍作戰,可以説解放軍打到哪裏,他們就支援到哪裏,前線需要什麼,他們就送什麼。正如陳毅同志所説:“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羣眾用小車推出來的。”據統計,三大戰役中動員民工539萬餘人、大小車輛82萬餘輛、擔架10萬餘付、糧食9.5億斤。當時解放區流傳着這樣一首民謠:

最後的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後的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後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後的親骨肉含淚送戰場。

三大戰役我軍傷亡人數達到了24萬餘人,其中犧牲的團級以上幹部83名,犧牲的最高將領是東北炮兵司令員朱瑞。

三大戰役勝利之後,國民黨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於1949年元旦蔣介石發表了求和聲明《元旦文告》,提出同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主張。面對變化了的形勢,毛主席也為新華社撰寫了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1月14日,又發表了《關於時局的聲明》,用大量歷史事實揭露了蔣介石假和談的陰謀,提出了與國民黨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1月21日蔣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代理總統。

2月22日,李宗仁派江庸、張士釗、邵力子、顏惠慶組成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來到西柏坡,雙方就南北通航、通郵等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隨同代表團一起來的還有傅作義和鄧寶珊兩位將軍。

戰略決戰的勝利,也引起了蘇聯共產黨的極大關注。1月31日,蘇共代表、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受斯大林的派遣來到西柏坡,受到五位書記的親切接見,毛主席等與他對中國的一些建國事宜進行了商討。米高揚到西柏坡對加強中蘇兩黨之間的瞭解與友誼起到了重大作用。

接下來我們上三樓參觀七屆二中全會及籌備建國的有關情況。

“兩個務必”浮雕牆

“兩個務必”浮雕牆,由瀋陽魯迅美術學院創作設計的。正面是毛澤東手書的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背景是黃河壺口瀑布,寓意着“兩個務必”的精神像黃河之水一樣奔流不息、源遠流長。

第八展室 本展示重點介紹的是七屆二中全會的有關情況。

1949年1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通過了《目前形勢和黨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務》,其中第十七條明確提出:“北平解放後,必須召集第七屆第二次中央全體會議。”

2月11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要求各地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一切到會同志須於二月二十八日到達中央。”2月底,參加會議的同志陸續來到西柏坡。

經過充分準備,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勝利召開。會場就設在西柏坡中央機關大院的大夥房裏,出席這次會議的中央委員34人,中央候補委員19人,列席人員11人共計64人。會議提出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和組織這個勝利的各項方針,説明了在全國勝利的局面下,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規定了黨在全國勝利以後,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應當採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和主要途徑,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會上毛澤東針對黨內存在的四種情緒還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

毛主席在會上做了重要報告,其他四位書記也就目前形勢和建設方面的問題作了發言。

會議的最後一天,通過了關於軍旗的決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應為紅底加五角星加‘八一’二”

北牆上是參加七屆二中全會的34位中央委員,19位中央候補委員的照片。

會議最後一天,根據主席的提議,做出了六條規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

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黨中央在西柏坡為籌建新中國,在各方面作的有益探索。

第九展室 描繪新中國的藍圖

本展室主要介紹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時期,為籌建新中國所作的各方面的有益探索以及中共中央赴京建國的有關情況。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一幅油畫《曙光》,主體是參加七屆二中全會的53位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背景是由千百萬革命戰士築成的綿延起伏的太行山,腳下是柏坡嶺,柏坡嶺是西柏坡村。它展現的是老一輩革命家登上柏坡嶺展望未來的情景。展廳對面是開國大典場景,寓意着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沿着我們腳下的這條紅色石板路,一直通向天安門,新中國就是從西柏坡這個小山村走向北京城的——“新中國從這裏走來”。

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為籌建新中國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一)籌劃新中國的政權組織形式

中共中央認為,新生的政權組織既不能照搬蘇聯模式,也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九月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明確提出:“現在我們就用‘人民代表大會’這一名詞。我們採用民主集中制,而不採用資產階級議會制。”黨中央到西柏坡後,對建立新中國的中央政權做了充分準備。

1948年8月7日,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在石家莊召開,會上決定成立華北人民政府。1948年9月26日,華北人民政府在平山縣王子村成立,董必武為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薄一波、藍公武、楊秀峯為副主席。華北人民政府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為支援前線做出了巨大貢獻,另一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政權建設經驗。194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頒佈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關於撤銷華北人民政府令,華北人民政府把所轄的有關機構移交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可以説華北人民政府是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的雛形。

(二)制定新中國的經濟政策

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就已經初步探索和確定了新中國的各項經濟政策。為統一全國的財政和金融,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莊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併發行了第一套人民幣,董必武同志在西柏坡為其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樣。這是第一套人民幣的五元樣板。展廳的副線上展出的是一台印碼機。

在“九月會議”和“七屆二中全會”等會議上,中共中央為新中國的經濟政策進行着充分的探討和考慮,初步確立了新中國的國民經濟政策及經濟成分組成。1948年9月,劉少奇在《論新民主主義的經濟與合作社》一文中,對怎樣建立新民主主義經濟、新民主主義經濟應該包括哪些成份,合作社經濟在其中的重要地位等作了初步探索。1948年,張聞天為東北局起草了《關於東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提出東北經濟在解放後由5種經濟成分構成,劉少奇對此《提綱》進行了認真修改,對新民主主義經濟的性質、特點,民主革命勝利後國內主要矛盾和合作社的各種形式都作了比較詳細的闡述。九月會議上,劉少奇在《關於新民主主義的建設問題》中系統地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的成份和基本矛盾。1949年6月,劉少奇同志發表了《關於新中國經濟建設方針》一文,在文章中他完整的提出了新中國的國民經濟應由五種經濟成分構成,並着重提出要以發展國營經濟為主體。經濟方針的制定,有力地指導了經濟建設。

在這些方針政策指引下,各解放區經濟開始復甦。一時間石家莊大興紗廠開工生產、失業的工人自己創辦了汽車修理廠等等。全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很快的發展。

(三)規劃宣傳文化教育事業。奪取全國政權的緊迫任務,要求我黨迅速地有計劃地培養大批能夠管理軍事、政治、經濟、黨務、文化教育等項工作的幹部,中共華北局成立後,中央就委託華北局負責創辦大黨校、大軍校、大黨報及華北大學等事宜。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報在平山縣裏莊村創刊,毛主席在西柏坡為改刊後的人民日報重新題寫了報頭, 8月,黨中央把人民日報定為中央的機關報,一直延續到現在。毛主席還為“中國青年”、“人民郵電”、“新華書店”題寫了報頭和店名。

為培養大批的軍事指揮人才和較好理論水平的領導幹部,1948年下半年,華北大學、華北軍政大學、中央馬列學院相繼建立,為全國各個解放區輸送了大批的人才。

(四)籌備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在中國革命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形勢下,召集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和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一切條件已經成熟,為此,中央在西柏坡進行了積極的組織和籌備工作。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表了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口號,號召召開新的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建立民主聯合政府。1948年秋,經過黨中央的精心組織和安排,

各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陸續從各地和海外進入解放區。當時接待他們的地點有兩個,一是中央統戰部的所在地平山縣的李家莊村;一是東北局所在地哈爾濱。1949年,這些民主人士進入北平,討論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籌備新政協,從而逐步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

(五)赴京建國。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25日到達北平,下午3點在西苑機場舉行了隆重的閲兵式。1949年9月21日,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開國大典。

第十展室 難忘的歲月

本展室重點介紹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西柏坡的生活情況。

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西柏坡不但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功績,還留下了動人的故事。

西柏坡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兩岸灘地肥美,稻麥兩熟,1948年秋天,毛主席外出散步時發現西柏坡農民種稻時不是先育苗後插秧,而是直接播種,產量很低,他便親自把自己家鄉如何先育苗再插秧的經驗教給當地農民。事隔十年之後,1958年6月,毛主席還惦記着此事,特意讓中央辦公廳給西柏坡的鄉親寫信,讓他們到水稻高產的涿縣去學習,從此,西柏坡一帶的水稻也越種越好。

朱德用過的毛毯(文物),是從延安帶過來的。1947年,朱德的兒子朱琦和兒媳趙力平新婚後到西柏坡參加土改,朱德與康克清就把這條毛毯作為見面禮送給了他們,後一直由趙力平保存,1987年11月,趙力平經康克清批准將此毛毯贈送給西柏坡紀念館。

周恩來非常關心工作人員的生活。1948年7月30日深夜,後山的幾個窯洞被雨水沖塌了,周恩來得知後,提着馬燈,親赴現場指揮搶救。當被救的同志脱離危險時已接近黎明。大家都回去休息了,可週副主席又提着馬燈仔細檢查了中央機關的其他房子,這時,天已大亮了。被搶救回來的同志們含淚説:“是周副主席和同志們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任弼時同志在西柏坡時44歲,是五位書記中最年輕的一位書記,由於為革命積勞成疾,當時就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疾病,但它一直抱病堅持工作,別人勸他休息時,他總笑着説:“能堅持走100步,就不走99步。”這是他在西柏坡曾使用過的帆布箱。在西柏坡時,任弼時對小孩子的成長非常關心,為小兒子任遠遠題詞:“小孩子要用心讀書,現在不學,將來沒用。”

陳雲當年曾兩次來西柏坡向主席彙報工作,但是沒有留下照片,所以創作了這幅油畫。

董老在西柏坡使用過的棉被。是1946年董必武與周恩來在南京梅園新村與國民黨進行談判時,隨時準備入獄時用的。後將它帶到延安,並在西柏坡時期一直使用。1977年4月,董老的夫人何蓮芝將被面捐贈給西柏坡紀念館。

工作之餘的周恩來、彭德懷和兒童在一起。當年的工作人員魏蘭春、蔣英、韓桂馨等在西柏坡也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毛澤東對警衞戰士非常關心,經常詢問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1948年5月,中央機關在西柏坡附近的霍賓台村舉辦文化補習班,首長們將身邊的警衞戰士送去學習。臨走時,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為他們題詞併合影留念。毛主席的題詞是 “努力奮鬥、為人民工作”,周副主席的題詞是“學習為人民服務的道理”。

中央機關在西柏坡時期,依然過着非常艱苦的生活。中央機關用來盛飯的木桶、菜橔、醬簍子、自制的飲水缸、月餅模子,可以看出當年生活是何等的簡樸。

第十一展室 繼往開來

本展室重點介紹我黨歷屆中央領導人號召全黨繼承和發揚“兩個務必”精神的有關內容。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西柏坡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向全黨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著名論述,半個世紀以來,以毛澤東、鄧小平、xx為核心的三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和以xx為核心的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不但身體力行“兩個務必”,而且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使“兩個務必”精神不斷得到保持和發揚,成為我黨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建國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發揚“兩個務必”,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鬥,奮發圖強,努力恢復國民經濟。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面對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輝煌成績,多次向黨的領導幹部敲響警鐘,他強調指出:“艱苦奮鬥是我黨的優良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後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於克服腐敗現象。”1984年8月31日,鄧小平為西柏坡紀念館親筆題寫了館名。

以xx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要求全黨牢記“兩個務必”,弘揚艱苦創業的精神,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懈努力。XX年,他到廣東視察工作時提出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1991年9月2日,xx來到西柏坡,參觀視察了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和西柏坡陳列展覽館的每個展室、每件展品,與當地鄉親們親切交談,合影留念。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江澤

民指出:我們要對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黨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描繪的人民共和國的藍圖現在已經變成了現實,我們要永遠銘記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裏創下的豐功偉績,繼續艱苦奮鬥,把社會主義的中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更加美好。並揮毫題詞“牢記兩個務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XX年12月5—6日,xx和xx、xx、賀國強、王剛、xx、何勇等中央書記處同志來西柏坡集體學習考察。他們認真參觀了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和陳列展覽館,又視察了西柏坡荒山綜合治理工程,並來到西柏坡村民家中,親切慰問了當地老鄉,詢問了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與當地鄉、村幹部和代表進行了座談。在座談會上,xx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堅持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指出,到西柏坡的目的是回顧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革命鬥爭的歷史,重温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牢記毛澤東當年倡導的“兩個務必”,首先從自身做起,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記毛澤東同志倡導的“兩個務必”,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為實現黨的xx大確定的目標和任務開創進取、團結奮鬥。他強調指出:“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

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已經成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讓我們在工作中時刻牢記“兩個務必”,樹立科學發展觀,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西柏坡陳列展覽的參觀到此結束了,在此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希望大家對我的講解多提寶貴意見,真誠的歡迎您再次到西柏坡。

西柏坡沿途導遊詞西柏坡導遊詞(3) | 返回目錄

要想高興,出門旅行。來自——的各位朋友,你們好!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一定很累吧?旅途辛苦了,這裏首先我代表石家莊960萬父老鄉親和各大旅行社全體“社員”歡迎大家光臨“天下第一莊”!我是石家莊­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員,很高興由我陪同各位共度今天的美好時光,希望大家對我的工作給予支持與配合,同時我也有足夠的勇氣面對您的批評。中國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大家千里迢迢來到我們石家莊,自然都是我的客人和朋友,做為東道主我將力盡“莊”主之宜——全心全意為您服務!不用問我也能猜得出,各位到石家莊參觀遊覽一定是衝着“新中國從這裏走來”的金招牌慕名而來,所以我首先為大家安排了一次絕對不虛此行的“西柏坡紅色之旅”!雖説此次行程註定比較勞累,但我相信在旅遊結束後,您將得到沉甸甸的收穫,那就是——累並快樂着!西柏坡曾留下了一代偉人的足跡,今天也將留下您的足跡!讓我們搭乘“紅色之旅”,去緬懷一代偉人的功績,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

走馬觀花——天下第一莊

火車拉來的城市

或許您是第一次來石家莊,或許您對石家莊還不太熟悉,當您一踏上這塊土地時,一定想通過自己的耳聞目睹儘快瞭解這座年輕的省會城市吧?,彆着急,土生土長的周導將逐漸滿足大家的願望,讓你一次聽個夠。各位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又剛走出火車站,對石家莊的第一印象大概是石家莊火車站了,那麼我對石家莊的介紹就從這火車站談起吧!您千萬別小瞧了石家莊火車站,它不僅是全國三大鐵路交通樞紐之一,還是石家莊這座城市萌芽的發源地呢。如果我説石家莊是“火車拉來的城市”,您聽了可能會感到奇怪,那麼我們就不妨追溯一下石家莊的歷史。一個世紀前的石家莊,還只是一個隸屬於正定府獲鹿縣管轄、僅有二百餘户人家的小村莊,只有六條小街、六座小廟和四眼水井,面積才0.1平方公里。伴隨着鐵路的修建,這個鮮為人知的小村莊才逐漸發展為城鎮,所以人們形象地比喻石家莊是“火車拉來的城市”。話説19XX年京漢鐵路帶着新世紀的文明延伸到石家莊村並建立車站;時隔幾年後也就是19XX年,軌距只有一米的正太鐵路開通了,始發站原本是石家莊村北、滹沱河畔的正定,只是為了節省建橋費用才將始發站遠離河道、一再南移到了石家莊。於是石家莊這個小村莊不僅成了京漢鐵路與正太鐵路的交匯處,而且擁有兩座火車站。鐵路交通樞紐吸引工業企業在此發展,鐵路、礦山的興起和大企業的開辦,進而帶動中小企業,大批勞工開始彙集石家莊;由於當時兩條鐵路軌距寬窄不同,貨物轉運業應運而生。伴隨着交通和工礦企業的發展,商業、服務業、金融業等也開始出現,從而產生了近代城市的萌芽。20年代以後,石家莊逐步取代了獲鹿城的經濟地位,成為晉冀兩省之間重要的物資集散地;40年代又逐步取代正定城的地位,成為方圓數百里的政治經濟中心。1939年10月7日,偽河北省政府設置石門市;1947年1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石門,同年12月26日將石門市改名為石家莊市;1968年河北省省會遷至石家莊。現在的石家莊市轄6個區、5個縣級市、12個縣,總面積15848平方公里(比北京略小一點),市區面積455.8平方公里,總人口達到960萬,市區人口也有230萬。——現在大家明白了石家莊為什麼是“火車拉來的城市”吧?

全國解放的第一個大城市

石家莊不僅是“火車拉來的城市”,而且還是全國解放的第一個大城市。1947年11月12日,在朱德、聶榮臻的親自指揮下,僅用了六天六夜的時間,就攻下了石家莊這座被國民黨吹噓為“固若金湯、可坐守三年的堅固堡壘”。發生在半個世紀前的石家莊戰役,曾被朱德總司令譽為“解放大城市之創例”,它以攻克火車站旁邊的正太飯店做為取得最後勝利的標誌,如今在石家莊火車站附近、始建19XX年的大石橋就是這段歷史的最好見證者。作為大反攻以來全國解放的第一個城市和當時全國的政治中心,石家莊在解放後一年多的時間裏,不僅成為支援全國戰場的後方基地和保障中央生活的後勤基地,而且成為探索城市建設的試驗田,為新中國的建立進行了開創性的工作,從而成就了石家莊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

第一套人民幣在石家莊發行

不知不覺中我們的汽車已離開火車站,正由南向北行駛在中華大街上。也許您在別的城市中有過迷路的經歷,不過這種現象在石家莊是很少發生的。因為石家莊的街道基本都是筆直的,東西為路,南北叫街。外地旅遊車來石家莊,如果不熟悉本地交通規則和路線而出現違章情況,司機大可不必擔心,因為我們的交警不但不罰款,還會熱情指路給予幫助。因為您到了這座城市,就是我們尊貴的客人,況且您是來這消費的,用老百姓的話説就是到這兒花錢了,我們能不歡迎嗎?。記得我曾聽過這樣一段趣聞:30多年前一位來華訪問的外國總統曾有意考考周恩來總理,他問中國的人民幣一共有多少,周總理非常幽默地説:18元8角8分。當然現在的人民幣已遠遠不是“18元8角8分”所能概括得了的,不過提起人民幣我將要告訴各位一個您可能不相信但卻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套人民幣就是在石家莊發行的。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石家莊宣告成立,同時開始發行全國統一的貨幣——人民幣,當時擔任華北財經委員會主任的董必武還親自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這六個,當年發行第一套人民幣的中國人民銀行舊址就是在這條中華北大街上。

人氣最旺的商業金街——中山路

坐在車前面的朋友要問了,怎麼這個路口的紅綠燈竟長達90多秒呢?……因為我們已來到了省會最繁華的街道——中山路,肯得基餐廳、五星級酒店、廣告鋪天蓋地的商場、熙熙攘攘的人流、川流不息的車輛……一切都在告訴我們,這兒肯定是鬧市中心。您所看到的中山路相當於北京的長安街、上海的南京路,是橫穿石家莊城區的三條東西向主幹道之一,用“黃金路段”來形容絕不為過。您來石家莊要是不到中山路走一走、逛一逛,絕對是個遺撼。因為省城人氣最旺的兩大商場“東方購物中心”和“北國商城”都位於中山路上,此外位居全國十大集貿市場的新華集貿中心和南三條小商品批發市場同樣可以在中山路找到它們的身影。中山路代表了什麼?一句話形容它吧:中山路代表了石家莊市消費的方方面面,至少50年之內中山路的人氣指數、商業價值應該無街可替。60多年前,中山路還僅是一條長350米的小巷;1939侵華日軍將此路取名為朝陽路,意思是讓中國人永遠朝拜太陽,在太陽旗下充當順民。抗戰勝利後人們強烈要求更改這個帶屈辱性的街名,並提議以 孫中心先生的名命名,於是在1946年初取消朝陽路的名,正式定名為中山路並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説,看石家莊的變化應從中山路開始,這條承載着石家莊巨大變化的“樣板路”既是歷史滄桑的見證者,也成為我們這個城市越變越美麗的歷史縮影。

文明使者——我為你驕傲

雖説石家莊是全國除海口之外最年輕的省會城市,但咱莊裏的出租車卻是清一色兒的中檔車。大家從窗外看到滿街跑的桑塔那、富康和捷達就是石家莊的出租車,而且每輛車的後車窗都貼有這樣的口號“我就是省會,我就是河北,我就是文明使者”。石家莊的出租車行業是全國文明窗口行業,服務態度好,價格也很便宜,起步價才五元。1997年分別被中宣部和交通部樹立為全國“為人民服務、樹行業新風”示範窗口和“出租汽車文明行業”,曾與濟南交警相齊名,並蜚聲全國。“的哥”們忙碌的身影方便了你我的生活,他們也是我們這個城市的驕傲,他們讓每個外來的客人最先感受到“天下第一莊”的包容和文明。如果有機會,大家不妨感受一下石家莊“文明使者”的風采。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司機師傅,請您開慢點!各位朋友,請安靜一下,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車窗右側,並懷着敬仰的心情致以崇高的注目禮,因為汽車現在緩緩經過的地方,是石家莊唯一以烈士名義建造的精神家園——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它是對戰爭的一種紀念,是和平必須付出的代價。佔地面積21萬平方米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始建於1949年,1954年8月1日正式開放。園內安葬着在八年抗戰和三年解放戰爭中犧牲在華北地區的300多名團級以上幹部和英模人物,此外,加拿大的白求恩、印度的柯棣華、愛德華作為全世界敬仰的國際主義戰士,他們的靈魂也棲居在這裏。XX年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記得學生時代,每逢清明節學校都要組織我們到陵園掃墓,同學們總是爭相恐後地到自己熟悉的人物象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爆破英雄李混子等烈士墓前獻花駐留,白求恩墓前更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掃墓者……這些革命烈士和國際友人的英雄事蹟曾感動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建園50週年之際,一位大學生參觀後留言説:“烈士陵園是珍貴的精神寶庫,它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先輩遺物和烈士英跡,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革命傳統,什麼叫革命精神,這正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最缺少而又急需補充的營養”。現在的孩子知道周杰倫愛吃什麼水果,卻不清楚白求恩是哪國人,其實不光是孩子們,我們做家長的也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您多久沒去過烈士陵園了?您是否還能親自為孩子講述那些英雄的故事……也許是因為那抹保家衞國的硝煙消散太久了,當年鼓舞人心的英雄精神早已躲進了圖書館成了發黃的史料。對於本民族的歷史,他人的有意篡改固然可恥,但自己的無意忘卻也是莫大的悲哀。希望您有機會到烈士陵園看一看,聽一聽,好讓心靈再一次得到久違的洗禮。朱德總司令在祭奠為了民族解放事業犧牲的烈士時説過:“你們活在我們的記憶裏,我們活在你們的事業中”説到這讓我想起了半個多世紀前毛澤東為英勇捐軀的革命烈士的題詞“為國犧牲,永垂不朽”,想起了矗立在天安門廣場更是矗立在人們心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讓我們永遠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做好藥、為中國——未來的中國藥都

為了搞活經濟招商引資,提高城市知名度,如今全國各地興起了一股舉辦各種節事的熱潮,名稱之多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不知在座的各位您是否聽説過“健康節”,其實別説您沒聽過,就是做夢恐怕也不會想到,然而這個似乎不可思議的事偏偏就在我們石家莊出現了。前幾年中央電視台曾在每天的黃金時間段播出過這樣一條公益廣告:“做好藥,為中國”,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鐘,但這足以振奮民族精神的劃時代強音,卻深深地印在了億萬觀眾的心中,而這條氣勢磅礴獨具匠心的現代企業理念就出自石家莊製藥集團,大家現在從窗外看到的這座造型別具一格的白色大樓就是石藥集團總部。石家莊是我國北方地區的工業重鎮,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上棉糧生產基地決定了石家莊市的工業以輕紡、醫藥為主;如今莊裏人驚喜地發現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國家重點投資項目卻成了改革開放後石家莊的支柱產業,比如紡織、醫藥等,而這兩大行業的崛起,又帶動了石家莊的城市發展。1959年投資興建(前蘇聯援建)的華北製藥廠就座落在石家莊,是我國規模最大、建成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藥聯合企業,今天的華藥已進入中國醫藥製造業的龍頭老大行列;而石藥集團則是我國醫藥工業的後起之秀,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前五強,頭孢系列抗生素生產能力全國第一。XX年石家莊市醫藥工業總產值達337億元,居全國第二位。對於生活在一座城市中的人來説,城市的夢想就是這座城市裏每個人的夢想,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品牌,那麼石家莊的品牌(或者叫夢想)是什麼呢?XX年已明確定位,那就是要把石家莊建成中國的“藥都”。儘管把醫藥作為石家莊的第一支柱產業在全國各省市中尚未有先例,但市場經濟本來就是特色經濟、互補經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當人們提起石家莊時都會説“知道,那裏是中國的藥都”。為打造“中國藥都”的構想,讓它成為石家莊的城市名片,XX年12月石家莊市舉辦了中國首屆健康節。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

前面又到了十路口,很快汽車就要右轉拐向友誼大街。噢,那位朋友您問我左前方那一組現代化的白色建築是什麼?您還真問着了,那就是我們莊裏人引以為榮的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光聽這個名也讓人肅然起敬。提起白求恩,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我一樣,腦海裏會情不自禁浮現出毛澤東那篇著名的文章……讓我們大聲説出來——《紀念白求恩》。在中國,白求恩的名可謂家喻户曉,已成為中國人民心目中一座永遠的豐碑。白求恩是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專家,為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他毅然告別親人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在抗日前線他冒着生命危險為軍民醫傷治病。在一次搶救傷員的手術中左手中毒感染,當他被從前線抬下來時,還在一封信中寫到:“我十分憂慮的是前方流血的戰士,假使我還有一點支持的力量,我一定留在前方”。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縣,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享年49歲,40天后毛澤東揮筆寫下了著名的文章《紀念白求恩》號召全黨向他學習。為了永遠紀念白求恩,1940年將當時的晉察冀軍區後方醫院命名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這也是我軍唯一一所以人名命名的醫院。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白求恩的光輝形象依然活在我們心中,白求恩精神更是代代發揚!擔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第一任院長同樣是一位國際友人,他就是印度援華醫療隊的柯棣華醫生,1942年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不幸病逝,毛澤東親自題寫輓詞:“印度友人柯棣華大夫遠道來華,在延安華北等工作五年之久,醫治傷員,積勞病逝,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華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的。”如今當您走進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廣場中央高高豎立的一尊用白色大理石雕成的白求恩大夫全身雕像。雕像背後的建築物頂部樹立着xx同志在1997年為醫院60年院慶的題詞“繼承和發揚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雕像西側不遠就是白求恩紀念館和柯棣華紀念館,每年吸引着大量中外賓客前去參觀。

年輕的城市,古老的土地

白求恩、柯棣華的英名成為了國際友誼的象徵,而我們的汽車也正行駛在友誼大街上,很快就要離開市區,趁此機會我抓緊時間繼續把石家莊的有關情況介紹給各位。做為上世紀初“火車拉來的城市”,石家莊不過百年的歷史,然而它所轄的區域卻是人類文明開發較早、文化底藴十分深厚的地區。無論是浩如煙海的文獻記載,還是輝煌璀璨的大量文物,都向世界展示着這塊土地上燦爛的歷史文化。早在五萬多年前,石家莊西部太行山區已有人類祖先居住在洞穴中漁獵為生;公元前50XX年,石家莊平原地區出現多處人類定居點,並掌握了養蠶、製陶和磨製石器、骨器的技術;石家莊一帶是商朝貴族奴隸主集中居住地區之一,這裏商代的遺蹟、文物非常豐富,幾乎遍佈各縣(市)區,其中以藁城台西和正定新城鋪遺址最為著名;考古證明,石家莊一帶是中國最早冶煉青銅的地區之一,也是目前可以確認的世界冶鐵業的發祥地,還是中國蠶桑絲織業的發祥地之一,當時這裏的冶金、製陶、釀酒、紡織、醫療技術居世界前列……總之,石家莊可以説是一座年輕的城市紮根於古老的土地,悠久的歷史、卓越的成就、珍貴的文物,凝匯成石家莊歷史文化的不朽篇章。

石家莊的優勢與不斷跨越的歷史

作為河北省省會,石家莊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是地理位置優越,素有“南北通衢,燕晉咽喉”之稱,它地處華北平原、河北腹地,東臨渤海,西依太行山與山西接壤,北靠首都北京和港口城市天津;其次是交通便利發達,石家莊是全國三大鐵路交通樞紐之一,京廣、石太、石德、朔黃四條鐵路,京深、石太、石黃、石濟四條高速公路(穿越石家莊的青銀高速正在修建中)及107、207、307、308等國道均交匯於此,石家莊是目前全國公路網絡交通最密集的城市,也是中國北方最重要的海陸空客貨運輸中轉擴散地。此外,石家莊還是全國四大郵件處理中心之一、全國農副產品高產區之一和全國商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在石家莊的城市名片上有着這樣的榮耀:國家衞生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興市重點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城市……目前,石家莊市已經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濟、科技、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中國吳橋雜技藝術節定期在此舉辦;石家莊市還同日本長野、美國德梅因、加拿大薩斯卡通、意大利巴馬、英國考比市等8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與8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利用外資合作伙伴發展到52個國家和地區。

縱觀石家莊的城市發展曾有過幾次大的跨越:第一次是隨着石太鐵路的興建,石家莊由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村莊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第二次是解放戰爭後期,石家莊作為全國第一個解放的較大城市,充當了新中國建設的試驗田,這是一次載入了中國革命史史冊的跨越;第三次跨越是1968年成為河北省省會和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給城市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第四次跨越是改革開放後,石家莊從一個經濟文化在本省都算不上發達的城市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大都市;第五次跨越,從一個相對閉塞的內陸城市向一個面向世界的現代化開放城市的跨越,包括大力實施打造中國藥都、建設全國紡織基地和華北重要商埠、構建北方特色農業區的四大主體發展戰略,這是一次更為重要更為艱鉅的跨越。不錯,石家莊只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城市化的歷史不足百年,真正崛起也僅僅是近五十年的事,但做為全國37個特大城市之一和國務院批准的甲類開放城市,石家莊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優勢和雄厚的基礎優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也難怪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女作家鐵凝在《我的城市》一文中這樣説道:“當我有機會再身處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大都市時,也許有人會問我:你的城市在哪兒?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説:我的城市在石家莊。也許不會有人這樣問我,那我就會向他發問並且自己作答:知道石家莊這個地方麼?她就是我的城市,石家莊永遠是我可資驕傲的家!”。

移民城市的包容性格與純樸民風

如果你有機會和當地人聊聊天,你會驚奇的發現石家莊市民竟操着南腔北調,原來新中國成立後,石家莊經歷了幾次規模較大的人口遷入,如今已成了一個名符其實的移民城市。歷史決定了石家莊是個年輕的移民城市,但卻不是自我封閉的城市,這個城市特有的“包容精神”,讓任何一個初到這兒的人,都不會受排斥,都能找到家的感覺。正是因為這種包容精神,所有到石家莊尋求發展的外鄉人,最終融入這個城市,他們在發展自己的同時也發展了這個城市,活躍在石家莊的十幾萬温州人就是最好的佐證。同這座城市的性格一樣,石家莊人的最大特點也是“容納”,不管您來自何方,只要到了這兒就會被石家莊人的真誠、厚道感染和打動;即使您是匆匆過客,石家莊人也能敞開胸懷接納您,讓您沒有“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感。人過百歲就衰老了,而一座百年之城卻還很年輕。因為城市的年輕,所以前進中才少受束縛,也正因為是移民城市,這意味着我們更加開放、更具活力。今天的石家莊既有革命聖地的光榮傳統,又有新興工業城市的產業文明積澱;既有交通樞紐城市的開放心態,又有開拓奮進的堅定決心;彷彿充滿朝氣的二八妙齡青春少女,正努力學着裝扮自己,以期吸引更多關注的目光……

石家莊的綠色項鍊——民心河

好,關於石家莊的情況我就簡單介紹到這兒,下面我將換個輕鬆點的話題。水,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只有水可以賦予城市以靈性和秀美。然而“缺水少綠”曾經是石家莊的一大地方特色,清清河水、綠綠草坪成了幾代莊裏人的夢想,不過夢想終於化為現實,大家現在從窗外看到的這條河就是石家莊市著名的民心河。民心河作為石家莊歷史上最大的公益工程耗時兩年於1999年9月建成,環繞城區全長57公里,沿線還修建了20多座規模不同、風格各異的公園。20世紀末誕生的人工生態民心河,不但圓了石家莊這座內陸城市幾代莊裏人的夢想,而且使省會人均綠地面積增加了三平方米,進而調節氣候、美化市容、改善市區環境和生態平衡。如果從空中俯瞰,民心河就好像一條綠色項鍊鑲嵌在大地上,成為石家莊這座城市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50多年前,毛澤東這位富有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巨人的浪漫“構想”如今正在變成現實,XX年底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開工,乾渴的石家莊有幸成為這一浩大工程的受益地之一。南水北調工程的中線工程將穿越石家莊的七個市縣,全長123公里,預計XX年竣工後,每年能給石家莊送來7億多立方米的優質水,到那時石家莊的生態環境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紅色之旅 —— 西柏坡

話説“紅色旅遊”

如果把剛才的石家莊概況介紹比作本次行程序幕的話,那麼隨着汽車逐漸遠離市區,我們的“西柏坡紅色之旅”將正式拉開帷幕。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位於老區平山縣的革命聖地西柏坡,距省會石家莊80多公里,行程大約二個小時。西柏坡是全國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譽為“新中國從這裏走來”的革命聖地,所以一路上我要給各位聊的話題當然離不開“紅色旅遊”。所謂紅色旅遊,是以各個歷史時期我黨建樹豐功偉績而形成的紀念地、標誌物為吸引物,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為內涵開展的旅遊活動,是紅色文化(即革命傳統教育)與旅遊業的有機結合,其主旨是推動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滿懷理想和信仰者,到革命聖地能尋找到堅定理想和信仰的理由;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只有親臨紅色之旅,才能理解泱泱大國為何在彈指一揮間抹去沉痛的回憶,迸發出勃勃生機。您可能還不知道吧?是平山西柏坡率先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紅色旅遊”風潮,進而席捲祖國大江南北而且大有日漸升温之勢。可能有的朋友要問了:為什麼把西柏坡之行稱為“紅色之旅”呢?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西柏坡曾經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地圖上也找不到的小山村,毛主席和黨中央在那裏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中國的命運由此而改寫,西柏坡這個平凡的小山村就因為這一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而名垂青史,成為中國革命的一處紅色標誌;而如今對共產主義信仰和艱苦奮鬥精神的呼喚更使西柏坡聞名遐邇,越來越多的人把它做為心中的紅色聖地。當您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已經存在了八十多年的政黨在西柏坡走過的特殊歷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紅色的魅力。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石家莊

各位到石家莊幹嘛來了?觀光旅遊呀!那麼我想您最感興趣的內容一定是石家莊的旅遊資源吧?好,現在就請大家不妨張開想像的翅膀,隨我神遊天下第一莊。地處太行山麓、華北平原的石家莊市,既有名山勝水,又有文物古蹟,旅遊資源不僅非常豐厚,而且一些旅遊品牌極具文化底藴。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石家莊市的旅遊名片有着這樣的自豪: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西柏坡、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正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蒼巖山、國家級地質公園——璋石巖、國家級森林公園——五嶽寨、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毗盧寺、中國民俗文化村——井陘於家石頭村……全市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處(蒼巖山、嶂石巖、西柏坡---天桂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正定),國家aaaa級景區8處(西柏坡、天桂山、抱犢寨、蒼巖山、隆興寺、五嶽寨、駝樑、天山海世界)。對於石家莊這座全國優秀旅遊城市來説,包括食住行遊購娛六要素在內的旅遊產品服務體系建設已初具規模,目前已形成了四大旅遊特色——以西柏坡為代表的“紅”(聖地之旅)、以蒼巖山、璋石巖等為代表的“綠”(綠滿家園)、以正定古城和趙州橋等為代表的“古”(古蹟神遊)、以都市觀光和會展等為特色的“新”(新城詩韻)。怎麼樣?這麼多值得轉的景點,夠您看得吧?您恐怕只恨自己的時間有限不能盡興了,沒關係,留點遺憾以後有機會再來彌補嘛!

遍佈紅色旅遊資源的英雄城市

説到旅遊,讓我們還是把關注的焦點放到“紅色旅遊”上。河北向來被稱為紅色大地,是紅色旅遊資源大省,共擁有除長征外的七大類紅色旅遊資源(即建黨建軍、土地革命、抗日戰爭、統一戰線、解放戰爭、革命家和革命烈士)、118處紅色旅遊資源單體,而西柏坡革命文化對石家莊這座城市的滋養和薰陶更是我們這塊土地所獨有的。石家莊可以説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品牌,是全國第一個解放的大城市,“新中國從這裏走來”已成為我們莊裏人的驕傲;“燕趙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為人們所稱頌的燕趙優秀兒女象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爆破英雄李混子、“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小英雄王二小、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平山團”等等都出自石家莊這片熱土。除了已被列為“河北省十大紅色旅遊地”的平山西柏坡、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外,石家莊還擁有一些不為人們所熟悉的紅色旅遊資源,比如正定的高平地道戰遺址、靈壽的抗大二分校紀念館和陳莊殲滅戰紀念碑、井陘的百團大戰指揮所舊址、平山的氵勿氵勿水水電站等等。為了使今天的“紅色之旅”更加豐富多彩、真正不虛之行,下面我就將有關的紅色旅遊資源做一簡單介紹。

正定高平地道戰遺址——提起電影《地道戰》人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清苑縣的冉莊,其實在抗戰時期位於正定縣城16公里處的高平村,同樣是一座遠近聞名利用地道戰抗擊日寇的抗日名村。據電影《地道戰》導演任旭東介紹説:“電影裏的高家莊其實就是高平村,電影裏的故事和人物大部分都是從高平當地的人物和事蹟演變而來的。像高傳寶就是根據當地民兵隊長劉傻子的事蹟改編而來的;敲鐘的老支書高老鍾,則是根據高平的老支書周老南的事蹟改編而來的。由於當時高平的地道戰遺址已經遭到破壞,而且村裏的建築已經不適合拍電影,所以電影大部分是在清苑縣的冉莊拍攝的”。其實電影《地道戰》記錄和描繪的是整個華北地區利用地道戰打擊日寇的情況,雖然高平地道戰遺址遠不如冉莊聞名天下,但保留的同樣是一段難忘的歷史。

抗大二分校紀念館——在省會中山西路上,座落着一所著名的軍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軍事指揮學院,但很多人卻不清楚它的前身竟是60多年前創建的抗大二分校。抗戰時期為了給華北戰場上的八路軍培訓軍政幹部,xx於1938年12月創建了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1939年至1944年3月,在靈壽縣陳莊一帶辦學五載,先後培養出幹部二萬多人,從中走出了76名共和國的將軍,聶榮臻元帥稱抗大二分校是“敵後辦學的先創,培養人才的基地”。為銘記抗大精神,發揚革命傳統,1997年靈壽縣建成抗大二分校紀念館,原校長孫毅將軍題寫館名。抗大二分校歷經華北軍政大學、石家莊高級步校、軍事教育學院、陸軍參謀學院、石家莊軍事指揮學院等名稱的變更。

陳莊殲滅戰紀念碑­——提起平型關大捷或許很多人都知道,但還有一個能與之媲美的陳莊大捷卻少有人知了。距靈壽縣城50公里處的陳莊,因其扼四方交通之咽喉,曾經是河北山西的山貨集散地。七七事變後,八路軍進駐陳莊,晉察冀邊區政府機關就設在這裏;1939年,抗大總校、二分校也先後遷到這裏,陳莊成了晉察冀根據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39年9月,日偽軍兩千餘人對陳莊一帶掃蕩,八路軍120師在師長賀龍率領下,與敵激戰六天五夜,殲敵1200餘人,擊斃日軍水原旅團長和田中大隊長,繳獲大量武器。當時蔣介石曾致電賀龍:“陳莊血戰,盡殲敵人,予敵重大打擊,樹華北抗戰之楷模,振軍威於冀晉,特傳令嘉獎。”陳莊殲滅戰是八路軍抗日繼平型關大捷後的又一重大勝利,為了紀念這次戰役,1959年靈壽縣於在當年戰場上修建了一座漢白玉的“陳莊殲滅戰紀念碑”。

百團大戰指揮所舊址——已載入中國革命史史冊的“百團大戰”就發生在石家莊西部的井陘。1948年8月,在八路軍總部的統一指揮下,發動了聞名中外的百團大戰,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打擊日本侵略者的重大戰役。這場戰役中,聶榮臻司令員的指揮所就設在井陘縣西部。戰役開始後,部隊戰士把從戰火中搶救出來的兩個日本小姑娘(大的五歲,小的只有七個月)送到前線指揮部,聶司令員親自安排給日本小姑娘找奶媽,檢查身體,派警衞員買水果、餅乾,還親自餵飯。第二天,聶司令員給日軍司令官寫了一封親筆信,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並派人將兩名孤兒送到日本軍營。時隔40年後,當年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為感謝聶司令員的救命之恩和中國人民的情意專程訪華,併到北京探望了聶帥,表達了日本人民的祝福和懺悔。如今井陘老區人民在聶帥指揮部舊址建起了百團大戰井陘指揮所展室,陳列着當年的重要文物。

以古代壁畫著稱於世的毗盧寺

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石閻路上(石閻路東起石家莊,西止於山西省盂縣閻莊)。我想冒昧地問一下坐在前面的這位朋友,您能告訴我甘肅敦煌最有名的是什麼嗎?——對,壁畫。其實除了敦煌以外,與它相齊名的還有幾處。請大家向車窗的右前方望去,那一組掩映在綠樹叢中的古建築叫毗盧寺,始建於唐朝天寶年間,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毗盧寺留給後人最精彩的佛教文化是寺內保存完好、繪製精湛的明代壁畫,歷經六個世紀的滄桑鉅變,依舊是色彩鮮明、豐富和諧,與甘肅敦煌、北京法海寺、山西永樂宮的壁畫並稱中國壁畫四大家。毗盧寺壁畫內容包涵了佛道儒三教人物故事,既展示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又反映了宗教文化之間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在宗教繪畫上把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極為少見,毗盧寺壁畫在規模和內容上稱得上是全國第一家。有專家評論,毗盧殿壁畫在其藝術刻畫細節和保存程度上甚至超過敦煌。大量做工精美的瀝粉粘金技巧的運用,在國內也是首家,使人物形象呈現出強烈的立體感,達到了形神兼備、傳神而逼真的藝術效果,堪稱我國壁畫中的精品之作。1996年毗盧寺被列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一絕——百尺杆水餃

説話間眼下已到中午時分,我估計各位肚子也該餓了,今天我特意為大家選擇了一個極具北方特色又不乏文化品味的飯店——中國百尺杆餃子店。別以為只有參觀景點才是旅遊,瞭解異域他鄉的風土人情同樣也是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入鄉隨俗品嚐當地風味正好了此心願。瞧,一説吃飯我發現不少人立刻來了精神,先擦一下口水好嗎?再堅持一下,車前方那塊巨大的廣告牌告訴我們,今天用中餐的地方就要到了。為什麼飯店起個這麼怪怪的名?我想大家在用餐前一定會帶着這樣的疑問。此地村名叫百尺杆,屬鹿泉市李村鎮。雖説飯店地處僻壤,但店名在石家莊幾乎是家喻户曉。據説在清朝嘉慶年間,本村一姓楊的廚子(號稱北宋楊家將的後代)在京城皇宮做飯,他做出的大肚牛肉水餃深受皇帝喜愛,皇帝還為此親自題詞“北宋揚門業輝煌,水餃美名天下揚”,並立下百尺高杆予以嘉獎,村名由此而得。楊家後代楊福瑞先生繼承老輩傳統,於1986年創建百尺杆水餃店。百尺杆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大,一個頂倆,清香四溢,香飄萬里”。許多遊客前來此店,在品嚐百尺杆餃子獨特的風味同時,又可以感受一下餐廳內四處洋溢、別具一格的餃子文化,另外還能圖個吉利:百尺竿頭更上一步。

韓信射鹿得泉的故事發生地——鹿泉

眼下我們的汽車已進入了鹿泉市境內。鹿泉市原為獲鹿縣,前幾年才升格為縣級市,但當地人還是習慣叫獲鹿。鹿泉在歷史上乃冀晉之咽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不僅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而且自古就是河北、山西、陝西的貨物集散地。鹿泉西依太行山,東鄰省會。全國首家山頂園林、有“天下奇寨”之美稱的抱犢寨就座落在鹿泉市境內,被譽為“天堂之幻覺、人間之福地、山川之風光、世外之桃源”。在當地流傳着許多優美的故事,其中以韓信射鹿得泉的故事流傳最廣。話説二千多年前,韓信背水之戰前曾率軍駐紮此地,由於缺水導致兵困馬乏。一天韓信忽見一頭白鹿便發箭將其射傷,帶傷的白鹿跑到山根下用雙蹄拼命刨地,頓時一股清泉湧出,而白鹿卻不見了。韓信的兵馬靠此泉水養精蓄鋭,終於打了勝仗。為了紀念此事,後來人們稱此泉為“鹿泉”,這縣城也因此得名獲鹿。

著名的革命老區——平山

現在我們已來到了著名的革命老區、白毛女的故鄉——平山縣,老區就是老區,就連這迎賓路兩旁的宣傳標語都與眾不同頗有特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萬歲”,這分明是老區平山45萬兒女發自肺腑的心聲。平山人是光榮的、幸福的,因為平山有個西柏坡。平山位於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中段東麓,西與山西接壤,東距省會石家莊30公里(指縣城)。平山歷史悠久、山川秀麗,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河湖,地勢西高東低。當地的志書是這樣描述平山的:“萬山峨峨,皆金石寶藏;百川浩浩,人傑地靈,盡魚米之鄉”。全縣水域面積46萬畝,是河北省淡水水面最多的縣份;平山還是石家莊市第一礦產資源大縣,現已探明境內各種優質石材51種,儲量59億立方米。21世紀平山縣因地制宜地將旅遊業、礦產業和綠色食品業列為平山縣的三大主導產業。歷史在這塊古老的土地留下了眾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在26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前已形成了以温泉度假村為中心,以國家4a景區天桂山、革命聖地西柏坡、避暑勝地駝梁山、中山國古都遺址及東方巨龜苑等景區為骨幹、呈放射狀分佈的大旅遊格局。多姿多彩的山水景觀、豐厚獨特的人文歷史、極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旅遊業成為平山縣三大主導產業之首。

平山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幾乎村村都有一本光榮的革命史,處處都有傳奇的革命故事。抗戰時期,平山是全國第一個敵後根據地——晉察冀邊區的核心地帶,曾被聶榮臻元帥譽為“晉察冀的烏克蘭”,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晉察冀邊區等眾多黨政領導機關在平山駐紮有三年多的時間,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就發生這裏;解放戰爭時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先後進駐平山西柏坡及周邊各個村莊,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新中國政權的雛形——華北人民政府也成立於平山縣……紅色的沃土孕育着紅色的文化:《人民日報》創刊於平山,平山人民的優秀兒子曹火星創作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遍大江南北,60年來經久不衰;白毛女的故事發生在平山,電影《白毛女》就拍攝於天桂山景區……整個平山縣猶如屹立於天地之間的巨型中國革命展覽館。

新中國第一個紅色水電站——氵勿氵勿水水電站

一進入平山境內,首先映入眼簾便是車前方那幾個好像煙囱一樣的巨大建築物,氣勢之恢宏簡直令人震憾,它就是我國八五重點工程之一的西柏坡電廠,廠名由彭真題寫,佔地1200畝,總投資45億元,裝機總容量240萬千瓦,是華北地區較大的火力發電廠。每次經過這裏總令我想起始建於半個世紀前的新中國第一個紅色水電站——同樣位於老區平山的氵勿氵勿水水電站。如果有機會您到那去看一看,就會發現與眼前規模龐大的現代化發電廠形成巨大的反差,由幾間石頭房組成、面積同藍球場差不多的氵勿氵勿水水電站實在是簡陋寒酸。1947年中央工委進駐平山西柏坡後,為了使兵工廠製造更多的槍炮子彈,同時改善西柏坡的工作環境,決定修建一座水力發電站。在當時那樣的戰爭年代艱苦環境條件下,建座水電站可不是容易的事:一缺資金,二無圖紙,三沒設備,四少材料——困難之大令我們現代人無法想象。電站所用的德國發電機是從敵人手裏繳獲的,運輸路程雖僅有30多公里,但前有崎嶇陡峭的山路,下有寬窄不一的河溝,上有盤旋轟炸的敵機,運輸者逢山修路,遇水塔橋,邊運邊戰,整整七天七夜才運到現場,而且為此付出了三名同志犧牲的慘重代價。當時輸電沒有電纜,就靠撿來的廢舊銅、鋁電線以及從敵人鐵絲網上拆下的鐵絲拼湊;關鍵設備水輪機既無成品又無處購買,設計人員僅憑一本日文版的技術書籍,因陋就簡反覆琢磨試製成功。在朱德總司令的親自親懷下,歷時七個月於1948年1月水電站終於峻工。電站雖小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西柏坡送去了光明,為解放戰爭補充了槍支彈藥,為新中國的創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勛。當我們在心中默唸着“新中國從這裏走來”前往西柏坡時,不要忘了軍功章上也有它的一半——新中國第一個紅色發電廠“氵勿氵勿水水電站”。

養鼈大王的愛國創舉——東方巨龜苑

行走在平山縣城的外環路上,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沿途許多廣告牌上都宣傳着同一個內容:東方巨龜苑。有好奇者要問了:這東方巨龜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景點呢?要不要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呢?不過在介紹之前我要提醒各位:千萬不要等我講完便動了立刻前往的念頭,因為時間有限此景點沒在我們的今天安排之內。東方巨龜苑——一個雅俗共賞、大氣十足的名,它是中國第一家由農民投資興建的佔地千餘畝集生態農業觀光、民俗休閒度假、愛國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生態旅遊區,也是石家莊唯一的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巨龜苑就座落在平山縣城西南六公里的東冶村,景區濃縮了兩個世界之最、六個中國第一共81處景觀。其實光聽這些名稱就足以讓人勾魂攝魄按捺不住了:萬噸巨龜、千米畫廊、海底世界、世紀牌樓、華夏曆史園林、甲魚養殖基地、稀特蔬菜園、名貴花卉園……簡直就是一個品種繁多、老少皆宜的旅遊大超市,會讓每一位參觀者為之驚歎、為之動容,彷彿看進口大片一般高潮迭起精彩不斷,不管您出於什麼目的總會在那裏找到您感興趣的內容。巨龜苑最大的亮點也最吸引遊人的當然便是那個已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的萬噸巨龜:它長39米、寬36米、用水泥雕成,靜靜卧在太陽湖上,頭部距水面永遠保持9.7米。之所以建此巨龜不光是為了紀念九七香港迴歸祖國,也是告慰幾代偉人未竟的心願今朝終於實現,因為這隻巨龜將是一個歷史的見證。除了巨龜外,景區內還有一個同樣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的便是為紀念澳門迴歸所建、雕有1999只吉祥龜、號稱中國第一牌樓的跨世紀獻禮牌樓。巨龜苑的第二大亮點,就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0週年所建、佔地400畝的華夏曆史園林,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一座農民私營建造的園林。

許多遊客在結束參觀後竟不約而同地萌生了一個心願:一定要見見東方巨龜苑的主人。他就是通過養殖甲魚走過富裕之路的全國勞模,名叫範海庭。衣着樸實的平山縣農民範海庭如今有着上億元的資產,但就像他永遠也改不了的濃濃的平山口音一樣,範海庭致富不忘回報國家和社會,先後投資數千萬元興建了好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拳拳報國之心讓人敬佩,也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老區農民的偉大人格。總結中華民族的歷史,唯有中國共產黨才使人民當家做了主人,又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使億萬農民過上了富裕生活,所以範海庭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認識,就是不忘歷史,不忘報恩,不失本色,東方巨龜苑的每一處景觀都能體現出這一情感。他説:錢財這東西花也就花了,不如把它變成永久的紀念來教育子孫後代,我們能留給子孫後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歷史了——於是就有了萬噸巨龜和跨世紀獻禮牌樓,也就有了華夏曆史園林。為什麼參觀者一定要見見範海庭,去了您就會找到答案的。也許你會説沒見着,那多是你見了也不知道。看似平凡其實不平凡的人很多,他就是其中一個。範海庭,這位五十多歲看上去“最多有三間瓦房”的農民,這位什麼時候都拿不出多少現金的億萬富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創意和靈感建造了巨龜苑,目的卻主要是想寓教於樂,使每個參觀者在放鬆的時候有所收穫。作為一個農民,範誨庭在做着常人眼裏並不是農民該做的事情,也就造就了一段中國農民的傳奇。如果你想見到他也並不難,因為他“無非還是個農民”。

古老的河流——冶河

眼下我們汽車經過的這座大橋叫冶河橋,橋下的這條河自然就是冶河了。冶河發源于山西昔陽縣,冬日不凍,常年不竭,不僅灌溉了大量的農田、美化了環境,還留下了大面積的濕地吸引了一些白天鵝、黑鸛、白鷺等珍貴鳥類前來棲息,是北方地區不可多得的生態景觀。為什麼叫冶河呢?原來在漢朝時,石家莊西部的太行山區一直是製造兵器、鎧甲和生產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平山縣境內是漢代官營冶鐵作坊所在地,由於這裏冶鐵業的繁盛,流經這裏的古老的綿蔓水就俗稱冶河了。

神祕王國——戰國中山國古都遺址

提起戰國時代,人們馬上會想到“戰國七雄”,不過今天我要給各位介紹的卻是當時地位僅次於戰國七雄卻舉足輕重的一個小國“中山國”。中山國是春秋戰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狄族建立的王國,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一帶,因城中有山而得名。由於史料記載缺項,數千年來鮮為人知,人稱“神祕王國”,20世紀七十年的考古發掘終於揭開了中山千古之謎。路旁的這塊標識牌告訴我們,由此向北15公里便是位於平山縣三汲鄉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山國古都遺址旅遊區。戰國中山國文化,是石家莊歷史文化中令世界矚目的又一輝煌時期,當年挖掘的出土文物,是北方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的結晶,中山人在原有地方文化積澱的基礎上,又創造了多項世界文化之最和中國文化之最。刻立於公元前四世紀的中山守丘石碣,是中國碑碣文化的開山鼻祖,在中國金石史上佔在特殊地位;錯金銅版“兆域圖”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建築平面設計圖;陵墓出土的在地下塵封2300多年的兩壺古酒,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保存年代最久的古酒;更令世界驚歎的是中山國精美絕倫的絲麻織品,在中國先秦遺址考古發掘史上首屈一指;還有出土的山形銅器、錯金銀龍鳳銅方案、十五連盞銅燈、雙翼神獸等等,充分顯示了戰國中山國手工業生產高度發展的水平……還是那句老話,各位聽了我的介紹千萬別躍躍欲試動了凡心,因為此景點同樣沒在我們行程之內。

“子弟兵”與戎冠秀

我們常把人民解放軍稱為“子弟兵”,不過您是否知道“子弟兵”這個詞就誕生在我們腳下這片熱土。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南泥灣》這首歌吧?歌中所讚揚的是王震將軍領導的359旅,而由1500名平山兒女集體參軍組成的平山團,正是359旅主力團718團,是南泥灣墾荒模範中的模範。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八路軍120師的先遣部隊開進了太行山深處的平山縣,建立抗日根據地。1937年9月為壯大抗日隊伍,平山人民掀起了參軍熱潮,僅用了一個月零三天就有1500多名優秀青年入伍,組建成完整的平山團,編為王震率領的八路軍359旅718團。由同一地方的農民一次性組成整團建制,在中國戰爭史上是個奇蹟,而且這支隊伍在抗日前線英勇善戰、屢建功勛。1939年5月20日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發佈命令嘉勉平山團,嘉勉令説:“平山團歷來作戰勇敢,素有盛名……是平山人民的優秀武裝,是邊區人民的優秀武裝,是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從那一天開始,“子弟兵”就成了八路軍乃至解放軍的代名詞,一直沿用到今天,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平山團是第一享有“子弟兵”這個稱呼的。

説到子弟兵,大家一定會想到平山縣的一個名人,她就是被譽為“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1941年到1943年侵華日軍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大掃蕩,在反掃蕩中身為下盤松村婦救會會長的戎媽媽帶領婦女給前線戰士送水送飯慰勞軍隊。為了及時把重傷員送到醫院,她抬着擔架,顛着小腳,奔跑在崎嶇的山路上。許多傷員在轉危為安後都情不自禁地向她行跪拜大禮,發自內心地稱戎冠秀為“媽媽”。1944年晉察冀邊區召開羣英會,戎冠秀被授予“子弟兵的母親”光榮稱號,聶榮臻司令員親自授旗。戎冠秀對奔赴前線的傷員永遠惦念不忘,有一次在北京開會,戎媽媽聽説一個歸隊傷員在朝鮮戰場上壯烈犧牲便放聲大哭,引得許多代表都哭起來,這就是戰爭年代形成的那種至真至純的軍民感情、母子深情。新中國成立後戎冠秀作為華北地區人民代表出席了全國第一次政協會議,參加了開國大典,還受到過毛主席的13次接見。1989年告別人世,享年93歲。

華北最大的温泉度假中心——温塘鎮

順着這個三岔路口繼續向西前行幾公里,平山縣最豪華的小鎮——温塘鎮將矗立在您的眼前,與平山縣其它村鎮不同的是,那裏盛產温泉;隨便擰開一個水龍頭,感受到嘩嘩流淌的竟是有點燙手的熱水,您才會真切地感覺到,温塘鎮的確與眾不同,座落在那裏的温泉度假村是華北最大的温泉度假中心。平山温泉是全國十三大温泉之一,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相傳漢武帝當年曾用平山温泉治癒膚疾。據測定平山温泉是我國少有的高温弱鹼氯化物硫酸鹽氡泉,水温高達69度,含有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對各種風濕、類風濕、皮膚病、關節炎、神經痛、高血壓、婦科病等有顯著療效;對沐浴者起到舒筋活絡、強身健體、潤膚養顏、安神清腦、抵抗衰老等保健作用,堪與“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西安華清池相媲美。

平山與白毛女的故事

剛才汽車一進入平山境內,我介紹説大家來到了“白毛女的故鄉”,這並非我的創意,不過是引用了當年毛澤東説的話。雖然黨中央進駐西柏坡前毛澤東並未到過平山,但是他很早就在關注平山了。“平山團”調延安擔任保衞任務後,毛澤東曾多次親自接見過他們,從他們那裏瞭解到不少平山縣的事情,後來平山湧現出“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這一切都給毛澤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偏偏平山又出了《白毛女》這樣一個令人牽腸掛肚的故事。1943年歌劇《白毛女》在延安公演,毛澤東同其他觀眾一樣,一會熱烈鼓掌,一會淚流滿面。演出結束後,毛澤東走上台去同劇組人員見面並一一握手,輪到扮演黃世仁的演員時,毛澤東皺了一下眉,終於沒有同這名演員握手,他仍然沉浸在剛才的劇情中,這個場景多少年來一直傳為佳話,成了革命領袖愛憎分明、立場鮮明的有力佐證。1947年3月31日,當劉少奇和朱德離開陝北帶領中央工委去尋找新的中共中央落腳點的時候,毛澤東説了一句話:“你們到白毛女的故鄉去吧!”

白毛女的故事最早流傳於平山一帶的河北西部山區,創作者及演員都與平山老區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緣。《白毛女》一改中國幾千年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統治戲劇舞台的局面,再現了勞苦大眾的真實生活;《白毛女》歷經半個多世紀常演不衰,先後被改編為長詩、話劇、歌劇、電影、京劇、芭蕾舞以及眾多地方劇種,生命力之強、涵蓋面之廣世間罕見;《白毛女》影響教育了幾代人,在革命戰爭時期,是革命戰士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巨大精神動力,今天仍然是年輕一代瞭解中國革命、瞭解中國社會最生動的教材。説到這兒了,我想在座的朋友們腦海裏或許會浮現出大雪紛飛的年夜喜兒等爹回家的場景,耳邊似乎又傳來那優美動人的歌聲: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桂山

喜歡抱根問底的朋友接着恐怕又要説了:電影《白毛女》是在哪兒拍的?下面我將要介紹的正是電影《白毛女》的外影拍攝地——天桂山。天桂山位於平山縣境內,距西柏坡只有50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以洞幽、石奇、林密、泉多而著稱,屬於典型的暖温帶喀斯特地貌景觀。天桂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家聖地,主要人文景觀——青龍觀道院是我國唯一政教合一的皇家道觀,原為崇禎皇帝修建的歸隱行宮,後改為道院,因此天桂山既有皇家園林的高貴氣韻,又有道家仙山的神祕色彩,所以又有“北武當”之稱。白毛女的故事就發生在天桂山一帶,電影《白毛女》的外景在此拍攝,山上有白毛女洞(大春與喜兒相逢的鏡頭在此拍攝)。天桂山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已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堪稱“天下第一摩巖石刻”的漢“歸”。1997年為慶祝香港迴歸,表達45萬老區兒女強烈的盼歸之情,天桂山景區歷時七個月將巨刻在山體上,“歸”高97.71米,象徵香港迴歸之日;寬49.10米,寓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時;此用繁體書寫,很象母子團圓。這個天下第一歸,鐫刻在天桂山百丈危崖上,展現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內的中國人民期盼迴歸及洗刷百年恥辱的豪情氣質。為山增色,山為添彩,名山巨用自己最獨特的方式向世界宣告:香港,終於回來了!

平山縣三大名人

現在汽車經過的這個村莊叫崗南村,您別看它不起眼,卻從這裏走出了抗戰以來平山的三大文化名人之一——曹火星,對這個名您可能很陌生,但他的作品您一定非常熟悉。由他作詞、田漢譜曲的一首歌從平山唱起,紅遍全國,直到半個多世紀的今天,人們每逢高唱革命歌曲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這首歌,而且已成為紅色歌曲的經典代表作,這首歌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抗戰以來平山的三大文化名人除了曹火星外,還有兩個人分別叫楊潤身和閻濤,他倆的作品同樣為大家所熟悉。剛才我給大家講述了關於白毛女的事情,那麼現在可以告訴您,電影《白毛女》的編劇就是平山籍作家楊潤身。去過西柏坡的人們最大的收穫就是知道並理解了這樣一句話:“新中國從這裏走來”,這句話的原創者正是生於西柏坡長於西柏坡、寫了一輩子西柏坡的老作家閻濤,是他在創作紀實文學《東行漫記》時概括出的點睛之筆,並作為這本書的副題,1999年該書再版時以此作為書名。為了給今天的“紅色之旅”添點彩兒,我提議我們大家同唱一首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好不好?我起個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

崗南水庫

馬上汽車將要經過一個絕對讓各位精神為之一振的地方,年輕的朋友説不定還會脱口而出:哇噻!……怎麼樣,我沒誇口吧?你們的表情分明寫着兩個:驚訝!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便是平山的崗南水庫。説到崗南水庫則不能不提“滹沱河”,滹沱河發源于山西繁峙縣,穿過太行山進入河北,最後歸入渤海。滹沱河河水為平山縣提供了13萬畝可耕水澆地,這裏土地肥沃,良田萬頃,每年稻麥兩熟,莊稼一望無邊;當年黨中央進駐西柏坡,也是看中從村前流過的這條河。滹沱河造福過兩岸人民,但也帶來過無數災難,因此根治滹沱河便成了河岸人民渴望已久的事情。1957年全國人大正式審議了在滹沱河修建大型水庫之事,但在何處挖河築壩卻有兩種不同議案:一是在現在的西崗南村,雖然比較理想,但會把西柏坡淹沒;二是在別處築壩,可庫容量太小,最後毛主席在報告批示“就在平山縣西崗南村築壩建水庫”。1958年3月河北省最大的一座水利工程崗南水庫在滹沱河上動工興建,這也是根治海河的重點工程之一,到1969年基本完成,共投資1.57億元,水庫總容量15.71億立方米,歷史證明崗南水庫在幾次特大洪災時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老區人民的風采

由崗南水庫我又想到了平山人的性格:平山人民憨厚朴實,追求真理,持守正義,富有光榮革命傳統,造就“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實事求是”的平山精神。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老區人民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建設以及和平時期的生態環境,都是那樣無怨無悔做出過巨大的犧牲。下面我將要講述的實例,或許會加深大家對“老區精神”的認識和理解。抗戰時期,平山人民組成“平山團”,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送兒打東洋;三大戰役期間當地流傳着這樣一首民謠:最後一碗飯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後的親骨肉含淚送戰場;1958年為修建崗南水庫,平山共有幾萬村民響應國家號召,離開了這個土地肥沃、稻麥兩熟的魚米之鄉,犧牲了13萬畝良田,拆掉了祖祖輩輩生活的房屋5萬間…… “誰讓咱們是老區、是毛主席呆過的地方呢”­——這就是老區人民的回答;1996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圍困了西柏坡地區,崗南水庫告急!老區人民再次響應政府號召“一保京津、二保鐵路、三保油田”,以國家利益為重,舍小家而顧大家,導致幾十萬畝良田被淹,他們忘了自己卻不忘那句老話“誰讓咱們是老區呢!”。自XX年開始,崗南水庫成為省會二百萬市民的生活用水水源地,為了改善庫區生態環境,保證水庫水質,庫區村民賴以生存的的水產養殖被取締,山場禁伐禁牧,平山人民又一次做出了貢獻——這就是老區人民的風采。

西柏坡牡丹園

如果我説現在送給大家一個景點,你們一定會很興奮,耳聽是虛眼見為實,那就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左前方——遠眺西柏坡牡丹園。位於西柏坡森林公園的西柏坡牡丹園,始建於1997年,面積達三百多畝,由河南洛陽和山東荷澤引進牡丹共計110個品種、3萬多株,在每年四月中旬爭奇鬥豔,形成“南有洛陽荷澤,北有聖地柏坡”,成為我國北方繼山東荷澤、河南洛陽之後的又一牡丹觀賞地。怎麼樣?還不錯吧?回家後您就可以非常驕傲地告拆您的親朋好友,在前往西柏坡的途中還看到“國色天香”的牡丹了。

選址西柏坡的原因

盤山越嶺的汽車很快就要把我們載到今天的目的地西柏坡。透過車窗望去,映入眼簾的似乎有些荒涼,然而誰能想到新中國竟是從這窮山溝裏走出來的。大家或許要問了,為什麼當年黨中央選擇平山西柏坡作為大決戰的總指揮部呢?這其中原因有三:首先是西柏坡戰略位置重要,它位於河北山西之間,處在太行山與大平原的交接處,又處於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適中位置,西柏坡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能進能退,能攻能守,地形對我方非常有利;戰局順利可往華北大平原,如有不測可固守太行山;其次是西柏坡比較富足,滹沱河兩岸灘地肥美,稻麥兩熟,曾被聶榮臻譽為“晉察冀的烏克蘭”;三是平山縣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和良好的羣眾基礎,抗戰時期這裏是晉察冀著名的抗日模範縣,曾被譽為“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的“平山團”便出自這裏,譽滿全軍的“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更是平山人民的優秀代表。這就難怪1948年當毛澤東最後來到西柏坡的時候,對來迎接他的朱德和周恩來説:“你們選擇的這個西柏坡,是個理想的總指揮部”。

西柏坡的歷史

關於半個世紀前西柏坡的那段歷史,幾乎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説上一些,但又不太全面,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用三個概括一下就是“黨(七屆二中全會)、政(全國土地會議)、軍(指揮三大戰役)”。1947年5月以劉少奇、朱德為首的中央工委先期進駐西柏坡,不久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九月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後有一億多農民得到了土地。1948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也到達西柏坡,西柏坡成了當時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自1948年9月12日始,黨中央和毛主席在這裏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四個月零19天,大大加速瞭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 1949年3月又召開了具有轉折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會後不久黨中央便遷往北京籌備建國之事。1991年 9 月21 日,xx參觀西柏坡後題詞:牢記兩個務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XX年12月5日,xx率中央書記處的同志來到西柏坡,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在“帶領全國人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這場“考試”中經受考驗,為實現黨的xx大確定的目標和任務,開拓進取、團結奮鬥。

西柏坡景區概況

半個多世紀前,西柏坡曾先後是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的所在地,1973年周恩來總理曾作過這樣一個評價:“西柏坡是毛主席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指揮三大戰役在此,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此。” 1988年黃鎮將軍參觀西柏坡時題詞“新中國從這裏走來”,朱穆之同志題詞:“中國命運,定於此村”。當年中央進駐西柏坡後,借用了一些民房,又蓋了部分房子,並陸續圈起了一道土坯圍牆,自然形成了一個院落。1957年黨中央決定在西柏坡村下游6公里處攔滹沱河水築壩修建崗南水庫;1959年大院舊址被拆除,文物及房屋木料編號登記保存;1971年開始在原址北移500米、海拔提高57米的地方劈山復原建設,每處舊居都是按1:1比例復建,小院內的樹種也是按原樣栽種,基本恢復了歷史風貌。不止一個人這樣發問:一個在中國版圖上很難找到準確位置的小山村,何以使一個泱泱大國的命運獲得新生?當您參觀完這個大院後,答案也就在您心中了。無論誰到那參觀,都會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因為歷史的功勛是不會泯滅的;無論你承認與否,新中國確確實實是從西柏坡走出來的!

西柏坡的一個新的亮點,就是根據xx“與時俱進”的精神,歷時一年五個月、投資4200萬元改建後於XX年6月重新開放的西柏坡紀念館,在保持原來回廊式結構風格的前提下,陳展面積由2200平方米增加到4400平方米;注重以人為本,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手段和景觀、雕塑、油畫等藝術表現手法,增強展覽的教育性、觀賞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紀念館由序廳和11個展室組成,圍繞“新中國從這裏走來”的主題,重點展示了全國土地會議、三大戰役和七屆二中全會等重大歷史事件,介紹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時期的光輝歷史和豐功偉績。

與時俱進的西柏坡精神

隨着近年來“紅色旅遊”風潮的日漸升温,有關“西柏坡精神”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新聞媒體中,何謂“西柏坡精神”?當年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不是用口,而是用心來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是革命以後的路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風。”——這就是著名的“兩個務必”,也是西柏坡精神的靈魂和核心。這不是杞人憂天,也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一位偉大戰略家的深情囑咐。這是毛澤東站在馬列主義學説的高度,也是站在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吏治經驗教訓的高度提出來的,它關係到將來一個執政黨的形象和作為,關係到一個新政權壽命的長短。在革命黨即將成為執政黨之時,突出強調兩個務必就顯得比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重要,甚至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今天的西柏坡之行讓我們重温歷史,而歷史又引導我們思考,天不變道亦不變,西柏坡精神永遠不變,它具有強大的與時俱進的力量,將永遠是一代代後人的精神食糧!

尾 聲

不知不覺中汽車已到達了西柏坡,今天我們的參觀共三個內容: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紀念館和西柏坡石刻園,參觀時間為兩個半小時。雖然一代偉人早已逝去,但西柏坡還在這裏,這裏還有偉人留下的足跡和思想,今天就請大家伴隨着我的導遊講解重温歷史、感受昨天,回憶當年那段有聲有色的動人故事……

標籤: 導遊詞 西柏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ngxuan/0okx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