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西導遊詞 >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精選16篇)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精選16篇)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1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簡單的自我介紹下。我是南昌旅行社的地接導遊員,我姓王,大家這次的江西之旅便由我負責!如何稱呼我,我感覺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來我們江西可以按照我們江西的叫法!(停頓下)老表?對,這位朋友講的非常好!離我們的正確答案只有一步之遙啦!呵呵,不難為大家拉!如果您認為您的年紀比我大,那您就稱呼我為表弟,如果認為您年紀比我小,就稱呼我為表哥!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精選16篇)

中國有句話講的非常好!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我們相聚在這部車上是我們修來的緣分!我將會用我的優質服務和我的完美講解為您的江西之旅添磚加瓦!如果大家在旅遊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我提供幫助或者對我的服務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請您告訴我,我將盡我全力來為您解決!最後祝大家在江西旅遊愉快!

(下車以後慢慢進入到景區)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景點是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的南昌滕王閣!現在我們大家跟隨我進入到整個景區!現在正對我們的就是滕王閣了!它為仿宋建築風格,採用明三暗七的建築風格!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是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嬰在當時的洪洲(今南昌)為官期間建造的!當時建造這個建築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李元嬰吃喝玩樂,欣賞歌舞!此人在離開洪洲到山東時被封為滕閣,故這個建築就被命為滕王閣!它的高度為57.5米,由於歷史上的原因(戰爭,火災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於1989年重陽節的第29代滕王閣,!在重建時主要參考了梁啟超的兒子樑思成所繪製的八副<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並參照了宋代的李明仲的<營造法式>!<滕王閣序>使其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被歷史忘記,滕王閣又使<滕王閣序>在實在的載體中不斷流傳!

從遠處看,滕王閣和它的壓江挹翠兩亭象中國的”山”字,從空中俯瞰,滕王閣又象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鵬!有可能大家有點疑問,為什麼我們江南三大名樓中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都是樓,為什麼我們這裏被稱為閣?答案就在我們的面前!大家請注意,在這個建築下面有象徵古城牆的兩層,高度為12米!平地起高樓,我們這裏的建築是在這兩層上建築,所以就被稱為閣了!這兩層的台階有89個,寓意着是在1989年重建!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數數看!

(1樓門口)大家現在看到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毛主席同志的親筆手書,在重建滕王閣的時候送給我們江西!在1989年和1989年來我們這裏參觀時,在這裏久久觀賞,並和我們的導遊員一起吟誦了<滕王閣序> !

(進入到1樓)現在我們到的位置就是這個建築的第三層,也是我們滕王閣的序廳! 請看我們的正前方,有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是根據明朝的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而創作的!它將不同的時間空間人物和故事集合在同一個畫面上,體現出歷史的厚重!它主要介紹我們滕王閣的來由!描寫的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傑”的王勃在前往當時的交趾(現在的越南)探望被貶職的父親在江西馬當山處遇到大風,幸遇中原水神的幫助而抵到當時的洪洲,在不明白當時舉辦滕王閣高會主要目的(閻都督準備在此會上炫耀其女婿的文才)而在眾人的半推半就中寫下了生命的絕唱<騰王閣序>! 王勃寫完這個詩文離開洪洲在海上就遇海難! 王勃作序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

(進入到2樓)現在我們來到就是第4層”人傑廳”!這裏主要描繪的是江西從先秦以來的歷代名人!一共有80位!雖然他們的時代,服飾,地位,年紀,職業,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諧的統一在同一畫面!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就簡單介紹其中的幾位! 第一位是我們左邊的張天師,着道袍的這位!道教的始祖東漢的張道陵,雖然不是江西人,但是一生都和江西發生過極其密切關係。他創辦“五斗米道”之前,做過九江令,創辦“五斗米道”之後,又在龍虎山煉過丹。目前道家的影響在海外特別大,特別是日本韓國人對道家非常有興趣!第二位就是在張天師旁邊的和尚-慧遠和尚, 晉武帝太元六年(381年),慧遠和尚奉道安之命,來到廬山宣揚佛法。而廬山的清幽安寧、雲霧繚繞、曲徑通峽的風景,在慧遠心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奇幻的境界。時隔五年,慧遠在廬山創建東林寺並結白蓮社,自此一住三十餘年,四處講學,直至圓寂那一天,而廬山的錦繡谷、石門澗等處處都有着他講經説法的痕跡。他以白蓮社為基地,畢生精力倡導淨土宗,著有《法性論》等經書15卷50本,逐漸開佛教一派山門——淨土宗。慧遠首結蓮社,使佛教取得了平民信仰的形式,開始在平民中傳播,可以這樣講:慧遠的最大貢獻是他將複雜的佛家進行了改造,走入到了老百姓家中! 在我們現在看到的拐角出就是有名的”徐孺下陳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江西豐城人。東漢時名士,滿腹經綸而淡泊名利,時稱“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時候就很聰明。十五歲時來到今豐城、南昌、進賢三縣交界的櫧山,拜當時著名學者唐檀為師。和陳蕃關係非常好,平時不接待賓客的陳蕃,居然破例在太守府中為徐孺子特備一榻,徐來則張之,徐去則撤之,是為“徐孺下陳蕃之榻”所由來!後來人們就把有貴賓來安排住宿稱為”下榻”.不知道在看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有一位特別的人物在這裏?(停頓下)有朋友已經指出來了,他就是嚴嵩,明朝人,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專國政達20xx年之久,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為什麼他的畫象在這裏?主要是我們這裏不以人品而以其文品來評論!王廷相語曾經這樣評論他的文才:“詩思衝邃閒遠”,“文致明潤宛潔”王世貞的評論他“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表示不能因人廢文,來肯定他“ 獨為迥出”的文學功力。

(3樓)這裏是明層.我們到的第五層!在中廳有壁畫<臨川夢>,在公元1599年, 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了<牡丹亭>這齣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的先河!滕王閣從此由一個歌舞戲台變成戲曲舞台!實現了功能的改變!在壁畫中的色彩以灰藍為基調,所有人物的眼睛全部是閉上的!烘托出夢境的感覺!中間的老者的頭微微向旁邊翹起,表示他不願意同腐敗的統治當局同流合污!表現自己對黑暗現實的抨擊!他於16XX年逝世,這恰好和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是同一年去世。由於湯顯祖在東方劇壇上的崇高地位,人們都稱湯顯祖是“中國的莎士比亞”。 由於他生活在明未清初 ,我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民主自由的環境,而當時的政府是不會答應這個要求的!所以湯老先生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因為這些戲的內容都和夢有關係,又被稱為“臨川四夢”。“從作品的名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生活在現實中的不滿!!他的作品所提出的反封建禮教,宣揚個性解放,主張愛情自由的口號才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思想意義,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古代愛情劇的思想和社會深度。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2

位於沿江北路,疊山路口南,贛江與撫河的匯合處。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嶽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

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膝王”李元嬰任洪洲都督時所創建。後因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滕王閣在歷史上曾迭廢迭興達29次之多。現在重建的滕王閣主閣系1989年10月8日竣工落成。

共九層,台高12米,淨高57.5米,南北配有迴廊連接的兩個輔亭,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背城臨江,濱鄰南浦,面對西山,視野開闊,距唐代閣址僅百餘米,主體建築為宋式仿木

結構,碧瓦丹柱,雕樑飛檐,斗拱綺户,宮燈高懸,書畫滿堂,不失王勃《序》中的美妙意境,且能縱覽現代城市的丰采。

滕王閣

滕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重建後的滕王閣,無論其高度,還是面積,均遠勝於歷代四閣,同時也大超過了現在的黃鶴樓和岳陽樓,仍然居於三大名樓之首。重建後的滕王閣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滕王閣始建於代,後幾經興廢,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巡撫都御使韓雍重修,其規模為:三層,高27米,寬約14米。今重修後的滕王閣,連地下室共九層,高57.5米,佔地達47000平方米。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命諸臣、文人賦詩真詞,觀看燈火。

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

滕王閣之所以享有巨大名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閣序》。傳説當時詩人王勃探親路過南昌,正趕上閻都督重修 滕王閣後,在閣上大宴賓客,王勃當場一氣寫下這篇令在座賓客贊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序》),王勃作序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1300多年來,滕五閣歷經興廢28次,最後在1920xx年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燬。 精心佈置的藝術殿堂

重修後的滕王閣,高聳於南昌城西,贛江之濱。步入新閣,彷彿置身於一座以滕王閣為主題的藝術殿堂。在第一層正廳有一表現王勃創作《滕王閣序》的大型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巧妙地將滕王閣的動人傳説與歷史事實融為一體。第二層正廳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筆重彩丙衡壁畫《人傑圖》,繪有自秦至明的80位領風騷的江西曆代名人。這與第四層表現江西山川精華的《地靈圖》,堪稱雙璧,令人歎觀止。第五層是憑欄騁最佳處。進入廳堂,迎面是蘇東坡手書的千古名篇 《滕王閣序》。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亦都與閣有關。《滕王閣序》中最著名的兩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已作為主閣 正門的巨聯。暮秋之後,鄱陽

湖區將有成千上萬只侯鳥飛臨,那將構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圖,成為滕王閣的一大勝景。

周邊景觀

新閣自1989年重陽節主體工程竣工,對外接待遊人,以後又不斷完善配套設施,逐漸在南昌城西形成了一片仿古建築羣。由東面榕門路進入園區,首先迎接遊人的是一座高大的二柱七樓彩繪仿宋式大牌樓。牌樓正中是青石貼金橫匾二方, 東為“滕閣秋風”,西為“勝友如雲”。穿過牌樓,來到東大門,正上方懸掛貼金橫匾:“雄州霧列”。大門南北兩側為高低錯落的仿古街 ,店內多銷售字畫、古玩、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等等。 大門朝西的門楣之上,亦懸掛一橫匾:“地接衡廬”。

進入園區,園內綠草如茵,鮮花吐豔,環境優美。寬闊的閣前廣場將主閣襯托得分外莊嚴雄偉,充分展現了當年王勃所讚譽的那種“上出重霄”、“下臨無地”的氣勢。廣場與主閣之間,有一條南北貫通的幹道。幹道南端是一座白色四柱五檐徽式大理石牌坊。牌坊正中嵌兩方貼金橫匾,朝南為“

戟遙臨”,朝北為“美盡東南”。這是南門入園口。牌坊北側,立有“銅

奔馬”雕塑,又名“馬踏飛燕”,這是中國旅遊的標誌。幹道北端也有一處入園口,其西側,有園中之園的“俯暢園”。

滕王閣主閣

抱廈

主體介紹

滕王閣主體建築淨高57.5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台座,分為兩級。台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面看是三層帶回廊建築,而內部卻

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的設備層。新閣的瓦件全部採用宜興產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鴟吻為仿宋特製,高達3.5米。勾頭、滴水均特製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樓閣雲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循南北兩道石級登臨一級高台。一級高台,系鋼筋混凝土築體,踏步為花崗石打鑿而成,牆體外貼江西星子縣產金星青石。一級高台的南北兩翼,有碧瓦長廊。長廊北端為四角重檐“挹翠”亭,長廊南端為四角重檐“壓江”亭。從正面看,南北兩亭與主閣組成一個倚天聳立的“山”字; 而從飛機上俯瞰,滕王閣則有如一隻平展兩翅,意欲凌波西飛的巨大鯤鵬。這種絕妙的立面和平面佈局,正體現了設計人員的匠心。

一級高台朝東的牆面上,鑲嵌石碑五塊。正中為長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塊漢白玉橫拼而成,約10米長、1米高,外圍以瑪瑙紅大理石鑲邊,宛如一幅裝裱精工的巨卷。此碑碑文為今人隸書韓愈《新修滕王閣記》。韓愈在《記》中寫道:“餘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長碑左側為花崗巖《竣工紀念石》及青石《重建滕王閣紀名》碑,右側為花崗石《奠基紀念石》及青石《滕王閣創建紀年》碑。

由一級高台拾級而上,即達二級高台(象徵城牆的台座)。這兩級高台共有89級台階,而新閣恰於1989年落成開放。二級高台的牆體及地坪,均為江西峽江縣所產花崗石。高台的四周,為按宋代式樣打鑿而成的花崗石欄杆,古樸厚重,與瑰麗的主閣形成鮮明的對比。

二級高台與石作須彌座墊託的主閣渾然一體。由高台登閣有三處入口,正東登石級經抱廈入閣,南北兩面則由高低廊入閣、正東抱廈前,有青銅鑄造的“八怪”寶鼎,鼎座用漢白玉打製,鼎高2.5米左右、 下部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攢尖寶頂圓亭式鼎蓋。此鼎乃仿北京大鐘寺“八怪”鼎而造。此鼎之設,寓有金石永固之意。

主閣概況

新閣的色彩,絢爛而華麗。其樑枋彩畫採用宋式彩畫中的“碾玉裝”為主調,輔以“五彩遍裝”及“解綠結華裝”。室內外斗拱用“ 解綠結華裝”,突出大紅基調,拱眼壁也按此色調繪製,底色用奶黃色。室內外所有樑枋各明間用“碾玉裝”,各次間用“五彩遍裝”,天花板每層圖案各異,支條深綠色,大紅井口線,十字口梔子花。椽子、望板均為大紅色,柱子油硃紅色,門窗為紅木傢俱色。室外平坐欄杆油古銅色。

主閣一層檐下有四塊橫匾,正東為“瑰偉絕特”九龍匾,內容選自韓愈的《新修滕王閣記》;正西為“下臨無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別為“襟江”、“帶湖”二匾。內容均選自王勃的《滕王閣序》,以上四匾均是生漆為底貼金匾額。

由東抱廈的正門入閣, 門前紅柱上懸掛着一幅4. 5米長的不鏽鋼拱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乃毛澤東同志生前手筆。x1989年和1995年兩度登閣時,曾在這裏久久駐足觀賞,並與導遊員一同吟誦王勃《滕王閣序》文。

走進大廳,撲入眼簾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浮雕主體部分,王勃昂首立於船頭,周圍波翻浪湧,表現王勃藉神力日趨七百里趕赴洪都的英姿。畫面右部為王勃被風浪所阻,幸得中源水君相助的情景,左部為王勃赴滕閣勝會,揮毫作序的場景。整個構圖採用時空合成的現代觀念,將不同時間、地點、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個畫面,以傳統雕塑手法,並通過朦朧燈光的處理,把觀眾帶入幽遠迷人的意境中。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3

滕王閣,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他既有黃鶴樓的氣勢,又有岳陽樓之景觀,更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這座歷史名樓坐落在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臨江。始建於唐永徽4年,也就是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實為歌舞之地。後因初唐四傑王勃所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得於名貫古今,譽滿天下。滕王閣自創建以來,迭廢迭興28次,最後一次毀於1920xx年10月的兵火,現閣為第29次興建,1983年奠基,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主閣竣工並對外開放,新閣是根據古建大師樑思成1942年所繪草圖,參照天籟閣舊藏宋畫《滕王閣》及李誡《營造法一書》重新設計而成的仿宋式建築。

閣樓的主體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台座,台座以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共九層,淨高57.5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兩翼為對稱的一級高台,上為遊廊,遊廊兩端為“壓江”、“挹翠”二亭,組成一個“山”字形。主閣碧瓦丹柱,斗拱重檐,色彩絢爛而華麗,保存了唐閣“層巒疊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天地”的氣勢。

走進大廳,撲入眼簾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浮雕主體部分,王勃昂首立於船頭,周圍波翻浪湧,表現王勃藉神力日趨七百里趕赴洪都的英姿。畫面右部為王勃被風浪所阻,幸得中源水君相助的情景,左部為王勃赴滕閣勝會,揮毫作序的場景。整個構圖採用時空合成的現代觀念,將不同時間、地點、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個畫面,以傳統雕塑手法,並通過朦朧燈光的處理,把觀眾帶入幽遠迷人的意境中。

一樓西廳是閣中最大廳堂,西樑枋正中掛有白棟材同志書“西江第一樓”金匾。此廳陳放了一座滕王閣銅製模型,又叫“閣中閣”。它是按1比25的比例製作。台座乃是採用桂林白礬石打製,“閣中閣”由江西銅工藝品廠鑄造。廳內丹柱上懸掛有多副出自名家手筆的楹聯。

第二層是一個暗層,採光和通風均靠人工解決。此層的陳設,體現的是“人傑”的主題。正廳的牆壁 上,是大型丙烯壁畫《人傑圖》,畫高2.55米, 長20多米,畫面上生動地描繪了自先秦至明未的江西曆代名人,這些人雖然時代不同,服飾不同,地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素質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和諧統一在同一的畫面之中。這是一幅由江西曆史上眾多名傑組成的輝煌長卷,展示了偉大華夏民族之雄風。畫面人物造型生動,格調雅逸,線條組織富有韻味。

第三層是一個迴廊四繞的明層,也是閣中一個重要層次。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額,規格都是1.5米× 4.5米。 東為“江山入座” , 西為“水天空霽”, 南為“棟宿浦雲”,北為“朝來爽氣”,這些內容均系清順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閣時所擬匾額。東廳兩 側陳列有“鑾駕”禮器,取材於“戟”、“帷”等古儀 仗,有朝天鐙、月牙戟、 判官手、龍鳳屏、金爪等, 由蘇州製作。面北耳廳陳列以“物華天寶”著稱的江西工藝展品,北耳廳為一茶座,是閣中品茗、小憩之地。  中廳屏壁有2.8米× 5.5米的丙烯壁畫《臨川夢》,取材於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

《牡丹亭》劇本寫成於明萬曆二十六年,就是公元1598年,第二年,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上排演了這齣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之先河。滕王閣由此而從一座歌舞樓台逐漸演變成戲曲舞台。畫面以灰藍色為基調,採用裝飾手法,刻畫戲劇人物,體現神靈感夢的故事情節,通過夢幻來體現湯公對黑暗現實的抨擊,對理想社會的憧憬,表現出強烈的愛憎。  第四層與第二層建築上看是相似的,也是一個暗層。此層主要體現“地靈”的主題。正廳的牆壁上,是丙烯壁現《地靈圖》,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觀精華。畫面從南往北依次是大庾嶺梅關、弋陽圭 峯、上饒三清山、鷹潭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等。畫面嚴謹,功力深厚,充分表現了江西“鍾靈毓秀”的壯麗山川。

中廳正中屏壁上,鑲置用黃銅板製作的王勃的《滕王閣序》碑,近10平方米,乃是蘇東坡手書,經複印放大,由工匠手工鐫刻而成。

西廳東壁懸掛磨漆畫《百蝶百花圖》,選此題材,乃是根據滕王李元嬰愛蝶、繪蝶之雅事。據傳李元嬰擅畫蝶,自成一派,畫界稱為“滕派蝶畫”。滕王的蝶畫當時非常珍貴,有詩云:“騰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這幅磨漆畫寄託了今人對“滕王閣”創始人李元嬰的懷念。其製作工藝非常精妙:以三合板為底,貼金箔紙為底色,蝴蝶乃是用細銅絲勾勒線條,將貝殼碾成粉末敷成翅膀,畫面下部盛開的白色花叢是南昌市市花金邊瑞香,花瓣用蛋殼拼成。磨漆畫有東方油畫之譽。

五樓是最高的明層。漫步迴廊,眺望四周,江水蒼茫,西山疊翠,南浦飛雲,章江曉渡,山水之美,盡收眼底;高樓如林,大橋如虹,公路如織,人車如流,一派城市繁榮之景象。四季之景不同,遊目四望,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第六層是滕王閣的最高遊覽層。其東、西重檐之間,高懸着2米×5米的蘇東坡手書“滕王閣”金匾各一塊。其內,雖是一個暗層,但設計者將中廳南北角重檐間的牆體改成了花格窗,故光線極好,與明層無異。由台座之下的底層算起,這一層實為第九層,故大廳題匾“九重天”。大廳中央,有漢白王圍欄通井,下可俯視第五層,其上方對一圓拱形藻井,寓含天圓地方之意。24組斗拱由大到小, 由下至上, 共12層,按螺旋形排列。取意1年12個月,24個節氣。斗拱採用的是明、清民間木作處理手法。彩繪採用五彩裝,瀝粉貼金,金碧輝煌。最頂端的彩繪,則是參照西安鐘樓的彩繪式樣精心繪製而成。這一螺旋式藻井,在全國古建中是不多見的,能給人以動感,凝神仰視,彷彿在不斷旋轉,不斷變化,又給人以時空無限之感,這也正是設計者的匠心獨具之處。藻並中央,懸掛精雕細刻的“母子”宮燈,隨氣流變化,宮燈不停地微微轉動。

西廳稱為“仿古展演廳”,是一座小型戲台,戲台上陳列有極為珍貴的古樂器複製件,深寓歌舞興閣之意。其中有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編鐘、編磬仿製件。編鐘為24件,可進行演奏,曾獲得1985年的“百花獎”。編磬為32件,其厚薄不同,敲擊時發音各異。此外,還有土樂“壎”、竹樂“”“排簫”,革樂“建鼓”、“雙鳳虎座鼓”,匏樂及絲樂“瑟”、殷代“虎紋磬”、“鐃”等塑件,還有隋唐時代的樂俑。這些仿古樂器既是陳列品,又可利用它們進行小型的樂舞演奏。20xx年後,文娛隊移至北園(俯暢園)進行文藝演出。

大廳南北東三面牆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畫--《大唐舞樂》。南面為“龍牆”,以男性歌舞樂伎為主,畫面以《破陣樂舞》為大框架。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為秦王時,征伐四方,破叛將劉武周,軍中遂有《奏王破陣樂舞》之曲流傳,歌頌其功德。李世民即位後,親制《破陣樂舞》,其舞形及音樂“發揚蹈厲,聲韻慷慨。”壁畫中舞蹈者披甲執戟,作戰武士打扮,具有濃厚的戰鬥氣息和粗獷雄偉氣勢。《破陣樂舞》的隊列當中,有兩組舞蹈的表演者。右邊,兩名胡人表演以跳躍動作為主的《胡騰舞》,這種舞蹈為唐代西北少數民族舞蹈,出自石國,也就是唐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舞蹈者頭戴珠帽,穿長衫,腰繫寬帶,足登軟靴(多為黑色),有詩曰:“揚眉動目踏花毯,紅汗交流珠帽偏”。左邊,兩名舞者執劍跳起,表演的是《劍器舞》。唐代著名舞蹈藝人公孫大娘善舞劍器,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中描繪道:“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畫面中後部,舞者身披獅皮表演《五方獅子舞》。五名舞者裝扮成五頭不同顏色的獅子,各立一方,表演獅子“俯、仰、馴、狎”等各種情態,有二人扮成“崑崙像”,就是戲獅的人,牽着繩,拿着拂塵綵球逗弄獅子,場面雄偉壯觀,與前面的《破陣樂舞》隊形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畫面後部是樂台上下的伴奏樂伎。

北面為“鳳牆”,以女性歌舞樂伎為主,畫面以唐代著名宮廷樂舞《霓裳羽衣舞》為主體(在三樓已對其進行簡要介紹)。白居易在詩中描繪,其服飾“案前舞者顏如玉,不着人間俗衣服。虹裳霞帳步搖冠、細瓔累累佩珊珊”。其舞姿“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裙裾雲欲生”。左邊,兩名女童踩蓮對舞,表演的是《柘枝舞》。

此舞為唐代西北少數民族舞蹈,出自怛羅斯,(唐代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今烏茲別克境內的江布爾)。其舞姿節奏明快,旋轉迅速,剛健婀娜兼而有之,主要以鼓伴奏。畫面中後部, 兩名舞伎在圓型地毯上快速輕盈地旋轉,表演的是《胡旋舞》,此亦是唐代西北少數民族舞蹈,出自康國(唐代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即今烏茲別克境內撒馬爾罕)。其舞姿動作輕盈,急速旋轉,節奏鮮明,主要以鼓伴奏。 白居易 《新樂府·胡旋女》詩云:“絃歌一聲雙袖舉,迴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巳時”。畫面後部是伴奏樂伎。整個舞蹈場面設置在滿塘春水、綠荷粉芙蓉的水榭之上,旁有兩隻仙鶴,一左一右,上下翩飛,烘托了輕歌曼舞、飄飄欲仙的氣氛。

滕王閣的陳列,有很高的文化品位,體現和展示了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精粹,同時也反映了豫章古代文明的特色。滕王閣,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高雅的文化殿堂。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4

各位朋友:

(車上的導遊歡迎詞) 大家上午好!首先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下.我是江西九江旅行社的地接導遊員,我姓朱名軍!和<<藝術人生>>的主持人同名!大家這次的江西之旅便由我負責!如何稱呼我,我感覺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大家感覺應該怎麼稱呼我?(給考官一個懸念,增強對自己的印象)小朱?呵呵,這個朋友講的不好!特別是把朱字拉的那麼長!叫朱導?這個也不可以,這樣稱呼我在無形中把我和您的距離拉遠了!您是遊客我是導遊!看大家這樣的着急,那我可以提示下!來我們江西可以按照我們江西的叫法!(停頓下)老表?對,這位朋友講的非常好!離我們的正確答案只有一步之遙啦!呵呵,不難為大家拉!如果您認為您的年紀比我大,那您就稱呼我為表弟,如果認為您年紀比我小,就稱呼我為表哥!

中國有句話講的非常好!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我們相聚在這部車上是我們修來的緣分!我將會用我的優質服務和我的完美講解為您的江西之旅添磚加瓦!如果大家在旅遊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我提供幫助或者對我的服務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請您告訴我,我將盡我全力來為您解決!最後祝大家在江西旅遊愉快!

(下車以後慢慢進入到景區)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景點是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的南昌滕王閣!現在我們大家跟隨我進入到整個景區!現在正對我們的就是滕王閣了!它為仿宋建築風格,採用明三暗七的建築風格!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是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嬰在當時的洪洲(今南昌)為官期間建造的!當時建造這個建築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李元嬰吃喝玩樂,欣賞歌舞!此人在離開洪洲到山東時被封為滕閣,故這個建築就被命為滕王閣!它的高度為57.5米,由於歷史上的原因(戰爭,火災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於1989年重陽節的第29代滕王閣,!在重建時主要參考了梁啟超的兒子樑思成所繪製的八副<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並參照了宋代的李明仲的<營造法式>!<滕王閣序>使其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被歷史忘記,滕王閣又使<滕王閣序>在實在的載體中不斷流傳!

從遠處看,滕王閣和它的壓江挹翠兩亭象中國的”山”字,從空中俯瞰,滕王閣又象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鵬!有可能大家有點疑問,為什麼我們江南三大名樓中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都是樓,為什麼我們這裏被稱為閣?答案就在我們的面前!大家請注意,在這個建築下面有象徵古城牆的兩層,高度為12米!平地起高樓,我們這裏的建築是在這兩層上建築,所以就被稱為閣了!這兩層的台階有89個,寓意着是在1989年重建!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數數看!

(1樓門口)大家現在看到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毛主席同志的親筆手書,在重建滕王閣的時候送給我們江西!在1989年和1989年來我們這裏參觀時,在這裏久久觀賞,並和我們的導遊員一起吟誦了<滕王閣序> !

(進入到1樓)現在我們到的位置就是這個建築的第三層,也是我們滕王閣的序廳! 請看我們的正前方,有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是根據明朝的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而創作的!它將不同的時間空間人物和故事集合在同一個畫面上,體現出歷史的厚重!它主要介紹我們滕王閣的來由!描寫的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傑”的王勃在前往當時的交趾(現在的越南)探望被貶職的父親在江西馬當山處遇到大風,幸遇中原水神的幫助而抵到當時的洪洲,在不明白當時舉辦滕王閣高會主要目的(閻都督準備在此會上炫耀其女婿的文才)而在眾人的半推半就中寫下了生命的絕唱<騰王閣序>! 王勃寫完這個詩文離開洪洲在海上就遇海難! 王勃作序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

(進入到2樓)現在我們來到就是第4層”人傑廳”!這裏主要描繪的是江西從先秦以來的歷代名人!一共有80位!雖然他們的時代,服飾,地位,年紀,職業,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諧的統一在同一畫面!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就簡單介紹其中的幾位! 第一位是我們左邊的張天師,着道袍的這位!道教的始祖東漢的張道陵,雖然不是江西人,但是一生都和江西發生過極其密切關係。他創辦五斗米道”之前,做過九江令,創辦五斗米道”之後,又在龍虎山煉過丹。目前道家的影響在海外特別大,特別是日本韓國人對道家非常有興趣!第二位就是在張天師旁邊的和尚-慧遠和尚, 晉武帝太元六年(381年),慧遠和尚奉道安之命,來到廬山宣揚佛法。而廬山的清幽安寧、雲霧繚繞、曲徑通峽的風景,在慧遠心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奇幻的境界。時隔五年,慧遠在廬山創建東林寺並結白蓮社,自此一住三十餘年,四處講學,直至圓寂那一天,而廬山的錦繡谷、石門澗等處處都有着他講經説法的痕跡。他以白蓮社為基地,畢生精力倡導淨土宗,著有《法性論》等經書15卷50本,逐漸開佛教一派山門——淨土宗。慧遠首結蓮社,使佛教取得了平民信仰的形式,開始在平民中傳播,可以這樣講:慧遠的最大貢獻是他將複雜的佛家進行了改造,走入到了老百姓家中! 在我們現在看到的拐角出就是有名的”徐孺下陳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江西豐城人。東漢時名士,滿腹經綸而淡泊名利,時稱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時候就很聰明。十五歲時來到今豐城、南昌、進賢三縣交界的櫧山,拜當時著名學者唐檀為師。和陳蕃關係非常好,平時不接待賓客的陳蕃,居然破例在太守府中為徐孺子特備一榻,徐來則張之,徐去則撤之,是為徐孺下陳蕃之榻”所由來!後來人們就把有貴賓來安排住宿稱為”下榻”.不知道在看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有一位特別的人物在這裏?(停頓下)有朋友已經指出來了,他就是嚴嵩,明朝人,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專國政達20xx年之久,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臣之一。為什麼他的畫象在這裏?主要是我們這裏不以人品而以其文品來評論!王廷相語曾經這樣評論他的文才:詩思衝邃閒遠”,文致明潤宛潔”王世貞的評論他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表示不能因人廢文,來肯定他 獨為迥出”的文學功力。

(3樓)這裏是明層.我們到的第五層!在中廳有壁畫<臨川夢>,在公元1599年, 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了<牡丹亭>這齣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的先河!滕王閣從此由一個歌舞戲台變成戲曲舞台!實現了功能的改變!在壁畫中的色彩以灰藍為基調,所有人物的眼睛全部是閉上的!烘托出夢境的感覺!中間的老者的頭微微向旁邊翹起,表示他不願意同腐敗的統治當局同流合污!表現自己對黑暗現實的抨擊!他於1620xx年逝世,這恰好和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是同一年去世。由於湯顯祖在東方劇壇上的崇高地位,人們都稱湯顯祖是中國的莎士比亞”。 由於他生活在明未清初 ,我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民主自由的環境,而當時的政府是不會答應這個要求的!所以湯老先生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因為這些戲的內容都和夢有關係,又被稱為臨川四夢”。從作品的名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生活在現實中的不滿!!他的作品所提出的反封建禮教,宣揚個性解放,主張愛情自由的口號才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思想意義,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古代愛情劇的思想和社會深度。

(4樓)7山1水自由選擇2-3個重點介紹)這裏是地靈亭,我們到的第6層!主要是我們江西的聞名的7山1水!它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我們江西的地貌特徵”7山1水2分田”!7山一水從左至右分別是江西大庾嶺梅關,龜峯,三清山,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 大庾嶺梅關,梅關古道始通於秦漢,是古代溝通中原與嶺南的五條交通要道之一。唐開元四年(公元720xx年),為適應當時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張九齡又奉詔另鑿新道。前後用了二年的時間,開通了一條寬1丈,長30華里,兩旁廣植鬆梅的大道。現存的梅關古道約8公里,路面鋪砌青石的鵝卵石。

古道上,梅嶺是粵贛交界的一個隘口,秦時在此設關,叫梅關。梅關是南嶺上最重要的關隘之一,關上聳立的關樓,為北宋時築。關樓拱門兩面嵌石刻,北為"南粵雄關",南為"嶺南第一關"。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陳毅曾在此領導了三年游擊戰爭,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梅嶺三章》。現在,當年陳毅活動過的地方,已被開闢為旅遊景點。每年的新春前後,正是梅花初放的季節,兩邊的梅花盛開,爭相奪目,也正是走訪梅嶺古道的最佳時節。雖然初冬的涼風栩栩,但在這條千年古道上,至今仍然有着行人的足跡。古道、西風、瘦馬,彷彿時光倒流,夢迴唐朝。現存的梅關古道共長約8公里,路面鋪砌青石及鵝卵石。據説在過去,這裏是連接廣東和江西的唯一通道。如今這兩邊的村民要探親訪友,走的依然是這條古道。

龜峯,龜峯系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3a級旅遊區。曾是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的外景拍攝基地。它位於弋陽縣城西南部,總面積136平方公里,自古以"三十六峯、八大景"著稱,享有"江南盆景"之譽。龜峯側看成峯,全看成景,無山不龜,無石不龜!故名!三清山,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等地就不一一介紹了! 三清山,古有天下無雙福地”、江南第一仙峯”之稱,三清山位於江西上饒東北部,主峯玉京峯海拔1816.9米,雄踞於懷玉山脈羣峯之上。三清山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座山峯高聳入雲,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境界而得名。在漫長的地質史中,三清山歷經了多次地質構造運動尤以大規模斷裂褶和巖漿活動的印支燕山運動為最成熟,從而形成了三清山今日的奇偉景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兼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雲、匡廬之飛瀑”的特點。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郊西南20公里處。是中國道教發祥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整個景區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羣構成了龍虎山風景旅遊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三絕”。《水滸》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就以千峯競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蘿倒掛”這樣生動的文字描寫這裏的景色。龍虎山原名雲錦山。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此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山因以名”。張天師在龍虎山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最長的道派,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張(張天師)”之稱,上清宮內伏魔殿的鎮妖井,就是施耐庵筆下樑山一百零八將的出處。該地歷時二千六百多年的春秋戰國崖墓羣,以其分佈廣、數量多、位置險、造型奇特、文物豐富面堪稱中國這最,世界一絕。被譽為天然考古博物館。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東邊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是江西省西南的門户。解放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於1950年在茨坪設立了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20xx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將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併組建新的井岡山市。全市現轄21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8萬餘人,總面積為1308.58平方米。1920xx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井岡山,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井岡山的鬥爭,從1920xx年10月到1930年2月為止,共計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全國開闢了一條成功之路,尤其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敢闖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三是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四是血肉相連的幹羣關係;五是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廬山(略)。鄱陽湖古稱彭澤,面積達3914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一大淡水湖,它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通長江,它南寬北窄,象一個巨大的葫蘆系在長江的腰上,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超過了黃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總流量,是長江水流的調節器。鄱陽湖煙波浩渺、水草豐美,湖中有大量長江流域的珍貴魚類漫遊,每年還有許多珍貴的鳥類棲息在這裏,使得鄱陽湖的風景顯得更加宜人。不僅如此,鄱陽湖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會聚之地,許多詩人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詩句,如王勃的漁舟唱晚,響彭蠡之濱”,蘇東坡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繪的都是鄱陽湖的勝境。鄱陽湖的著名景點有石鐘山、大孤山、南山、落星湖等等。石鐘山,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位於中國第一大江長江與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交匯處;其南望匡廬,北鎮長江,江湖水分兩色,繪成一幅壯觀奇妙的《涇渭圖》。山上古建築與碑、石刻相得益彰,互相輝映,集樓、台、亭、閣等於一體,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這裏石塊具有天然形成的皺、透、瘦、漏、醜等特點,千姿百態。而且石叩之有聲,觀之出奇。登臨其上,看長江滔滔,觀鄱湖浩淼,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正是由於這裏奇峭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人文景觀,吸引了歷代眾多的文人學者前來探奇覽勝,著文賦詩;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宋代蘇東坡的《石鐘山記》而名揚天下。

(5樓)我們現在到了登高覽勝的最佳處,第7層,中廳是蘇老先生的手書《騰王閣序》,分為序文和詩文兩部分!詩文既是對序文的延續,也是對序文的概括!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陽節,洪州閻都督在新落成的滕王閣大宴賓客,當地知名人士都應邀出席。王勃正好路過這裏,也應邀參加。因為他才十四歲,所以被安排在不顯眼的座位上。閻都督的女婿很會寫文章,閻都督叫他預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當眾炫耀一番。大家酒酣之際,閻都督站起來説:今天洪州的文人雅士歡聚一堂,不可無文章記下這次盛會,各位都是當今名流,請寫賦為序,使滕王閣與妙文同垂千古,話畢,侍候的人將紙筆放在眾人面前。但是大家推來推去,沒有一個人動筆。後來推到王勃面前,王勃競將紙筆收下,低頭沉思。過了一會兒,王勃捲起袖口,揮毫即書。閻都督見是一個少年動筆,不太高興,走出大廳,憑欄眺望江景,並囑咐侍從將王勃寫的句子,隨時抄給他看。才過一會兒,侍從抄來《滕王閣序》的開頭囚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輕,地接衡廬。”這四句的意思是:滕玉閣所在之處過去屬南昌郡治,現在歸你洪州府。它的上空有冀、鞍兩墾,地面連接衡山、廬山兩山。閻都督看了,認為這不過是老生常談,誰都會寫,一笑置之。其實,這十六個字把南昌的歷史和地理的概況都交代清楚了,縱橫交錯,起筆不凡。接着,侍從又抄來了兩句,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匝越。”閻都督看了有些吃驚。他想,這少年以三江(指荊江、湘江和浙江)為衣襟,又將五湖(指太湖、都陽湖、青草湖、丹陽湖、洞庭湖)為飄帶,既控制着南方遼闊的楚地,又接引着東方肥美的越地,大有舉足輕重。扭動乾坤之氣。寫出這樣有氣魄的句子,不是大胸襟、大手筆是不可能的。 侍從接着抄上來幾句,更使閻都督吃掠: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原來,王勃在這裏用了兩個典故。前一個典故是説,物有精華,天有珍寶,龍泉劍的光芒直射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鬥宿和牛宿之間。意思是洪州有奇寶。後—個典故是説,東漢時南昌人徐孺家貧而不願當官,但與大守陳蕃是好朋友。陳蕃特地設一隻榻,專供接待徐孺之用。意思是洪州有傑出的人才。

閻都督越看越有滋味,越看越欽佩,連聲稱讚妙!妙!妙文難得!”。王勃寫完後,走到閻都督面前,謙遜他説:出醜之作,望都督指教。”閻都督高興他説:你真是當今的奇才啊!”於是重新就座,淨都督把王勃奉為—上賓,並親自陪坐。但是他的女婿佔着自己的記憶力非常強,當眾否定王勃的文章為原創!在閻都督女婿確定此序文沒有詩文的情況下,王勃提筆寫下了七言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5樓西廳)我們現在看到的磨漆畫《百蝶百花圖》是為了紀念喜好藝術的李元嬰!蝶畫一詞是近年來才有的,其方法是用蝴蝶的翅膀來作為整個圖畫的材料,其作品風格獨具一格,自成一派,稱之為藝術林宛的一支奇笆。其材取於自然,無一絲做作之筆,完全是手工剪切粘帖而成,任何一件作品都是舉世無雙的,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現還成為人們收藏的珍品。在唐朝有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由此看見其藝術價值!在畫面下部是用蛋殼拼成的南昌市花金邊瑞香!(離開房間到樓外)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是我們江西的母親江-贛江(因發源於贛州的章貢二水而得名!)南昌的八一大橋,南昌大橋,全亞洲目前最高的噴泉廣場-秋水廣場及其所在的南昌紅谷灘新城區!如果到了下午,咱們幸運的話,有可能還能夠體會王勃在寫《滕王閣序》時特殊的心情!

(6樓)我們大家現在來到了第8層!因為第9層是設備層,因此這是我們人所能到的最高處!大家會發現在這層中間有一個天井,在天井上方有一個華麗的旋藻,寓意者天圓地方!旋藻劃分為24個曲線,代表着一年24個節氣,一天24小時!在題匾上寫的是九重天”,指代我們的滕王閣的9層!在三面牆上描繪的是《大唐舞樂》,體現唐朝國富民強的景象!在這裏有定時的歌舞表演,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我們在這裏把時間統一下,現在是10:00,我們10:50在車上集合!在這個時間裏面大家可以在這裏參觀歌舞,也可以到象徵古城牆的底座空間裏看看歷代的滕王閣模型等等!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5

各位團友,我們現在來到了江西最著名的歷史景點滕王閣,滕王閣呢是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並稱為為“江南三大名樓”的宏偉建築。現在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來領略這西江第一樓。 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為南方現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築。因為滕王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後他調任江南洪州,又建築了一豪閣,也依舊把這個建築叫做“滕王閣”,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江西滕王閣。 我們所能一眼看到的滕王閣是三層樓,而實際上滕王閣是九層。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它是仿宋建築風格,採用“明三暗七”的建築風格。所謂“明三暗七”,就是從外面看只有三層帶回廊建築,其實裏面一共有七層,再加上兩層地下室一共九層。真真是古代之豪閣。今之的滕王閣之所以是仿宋建築是1942年,古建大師樑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籟閣”舊藏宋畫繪製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在第29次重建之時,建築師們以此作為依據。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週年之際,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於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勝利落成,這不僅僅給古城南昌增色添輝,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紛至沓來的中外遊人。滕王閣是南昌的驕傲,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徵,乃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之瑰寶。

現在我們來到了大門口,滕王閣青瓦紅柱,飛檐走壁,雄偉壯觀。兩旁怒吼的雄獅,昂首甩尾,栩栩如生。充分展現了名樓的氣派。踏過石階,我們來到了一樓的大門口由東抱廈的正門入閣, 門前紅柱上懸掛着一幅4. 5米長的不鏽鋼拱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乃毛澤東同志生前手筆。而此佳句則是出自唐代著名初唐詩人王勃,他的《滕王閣序》滕王閣能夠流芳百世的原因之一。邁步進入一樓,一樓呢是整個滕王閣的第三層,也就是序廳。在這裏陳列着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騰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以浮雕的形式記錄着滕王閣的由來。

再到第二層,這裏是一個暗層,此層陳設的主題是“人傑”,正廳的牆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畫《人傑圖》,畫高2.55米, 長20多米,畫面上生動地描繪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江西曆代名人,這些人雖然時代不同,服飾不同,地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素質不同,性格不同, 但是和諧統一在同一的畫面之中。

現在我們到達的第三層是一個迴廊四繞的明層,也是閣中一個重要層次。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額,均系清順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閣時所擬匾額。東廳兩側陳列有“鑾駕”禮器,面北耳廳陳列以“物華天寶”著稱的江西工藝展品,北耳廳為一茶座,是閣中品茗、小憩之地。中廳屏壁有2.8米× 5.5米的丙烯壁畫《臨川夢》,取材於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在公元1599年, 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了<牡丹亭>這齣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的先河。滕王閣從此由歌舞戲台轉變為戲曲舞台。 再來到第四層,第四層與第二層建築上看是相似的,也是一個暗層。此層主要體現“地靈”的主題。正廳的牆壁上,是丙烯壁現《地靈圖》,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觀精華。

登上五樓,我們可以看到中廳正中屏壁上,鑲置用黃銅板製作的王勃的《滕王閣序》碑,近10平方米,乃是蘇東坡手書,經複印放大,由工匠手工鐫刻而成。而西廳東壁懸掛磨漆畫《百蝶百花圖》,選此題材,乃是根據滕王李元嬰愛蝶、繪蝶之雅事,用以紀念滕王李元嬰。五樓也是最高的明層,登高攬勝的最佳處,在這裏可以去到走廊體會一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最後登上第六層,也就是實際上的第九層,我們看到的西廳稱為“仿古展演廳”,是一座小型戲台,戲台上陳列有極為珍貴的古樂器複製件,深寓歌舞興閣之意。大廳南北東三面牆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畫——《大唐舞樂》。同時這一層也有歌舞表演,在此大家可以觀看大型文藝演出。

好了,各位團友,至此我的解説也就完畢了,大家可以抓緊時間參觀自己感興趣的景點,一個小時後我們將在一樓出口集合前往下一個景點,希望大家在滕王閣能有個美好的回憶。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6

滕王閣,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他既有黃鶴樓的氣勢,又有岳陽樓之景觀,更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這座歷史名樓坐落在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臨江。始建於唐永徽4年,也就是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實為歌舞之地。後因初唐四傑王勃所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得於名貫古今,譽滿天下。滕王閣自創建以來,迭廢迭興28次,最後一次毀於1920xx年10月的兵火,現閣為第29次興建,1983年奠基,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主閣竣工並對外開放,新閣是根據古建大師樑思成1942年所繪草圖,參照天籟閣舊藏宋畫《滕王閣》及李誡《營造法一書》重新設計而成的仿宋式建築。

閣樓的主體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台座,台座以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共九層,淨高57.5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兩翼為對稱的一級高台,上為遊廊,遊廊兩端為“壓江”、“挹翠”二亭,組成一個“山”字形。主閣碧瓦丹柱,斗拱重檐,色彩絢爛而華麗,保存了唐閣“層巒疊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天地”的氣勢。

走進大廳,撲入眼簾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浮雕主體部分,王勃昂首立於船頭,周圍波翻浪湧,表現王勃藉神力日趨七百里趕赴洪都的英姿。畫面右部為王勃被風浪所阻,幸得中源水君相助的情景,左部為王勃赴滕閣勝會,揮毫作序的場景。整個構圖採用時空合成的現代觀念,將不同時間、地點、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個畫面,以傳統雕塑手法,並通過朦朧燈光的處理,把觀眾帶入幽遠迷人的意境中。

一樓西廳是閣中最大廳堂,西樑枋正中掛有白棟材同志書“西江第一樓”金匾。此廳陳放了一座滕王閣銅製模型,又叫“閣中閣”。它是按1比25的比例製作。台座乃是採用桂林白礬石打製,“閣中閣”由江西銅工藝品廠鑄造。廳內丹柱上懸掛有多副出自名家手筆的楹聯。

第二層是一個暗層,採光和通風均靠人工解決。此層的陳設,體現的是“人傑”的主題。正廳的牆壁 上,是大型丙烯壁畫《人傑圖》,畫高2.55米, 長20多米,畫面上生動地描繪了自先秦至明未的江西曆代名人,這些人雖然時代不同,服飾不同,地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素質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和諧統一在同一的畫面之中。這是一幅由江西曆史上眾多名傑組成的輝煌長卷,展示了偉大華夏民族之雄風。畫面人物造型生動,格調雅逸,線條組織富有韻味。

第三層是一個迴廊四繞的明層,也是閣中一個重要層次。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額,規格都是1.5米× 4.5米。 東為“江山入座” , 西為“水天空霽”, 南為“棟宿浦雲”,北為“朝來爽氣”,這些內容均系清順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閣時所擬匾額。東廳兩 側陳列有“鑾駕”禮器,取材於“戟”、“帷”等古儀 仗,有朝天鐙、月牙戟、 判官手、龍鳳屏、金爪等, 由蘇州製作。面北耳廳陳列以“物華天寶”著稱的江西工藝展品,北耳廳為一茶座,是閣中品茗、小憩之地。  中廳屏壁有2.8米× 5.5米的丙烯壁畫《臨川夢》,取材於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

《牡丹亭》劇本寫成於明萬曆二十六年,就是公元1598年,第二年,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上排演了這齣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之先河。滕王閣由此而從一座歌舞樓台逐漸演變成戲曲舞台。畫面以灰藍色為基調,採用裝飾手法,刻畫戲劇人物,體現神靈感夢的故事情節,通過夢幻來體現湯公對黑暗現實的抨擊,對理想社會的憧憬,表現出強烈的愛憎。  第四層與第二層建築上看是相似的,也是一個暗層。此層主要體現“地靈”的主題。正廳的牆壁上,是丙烯壁現《地靈圖》,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觀精華。畫面從南往北依次是大庾嶺梅關、弋陽圭 峯、上饒三清山、鷹潭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等。畫面嚴謹,功力深厚,充分表現了江西“鍾靈毓秀”的壯麗山川。

中廳正中屏壁上,鑲置用黃銅板製作的王勃的《滕王閣序》碑,近10平方米,乃是蘇東坡手書,經複印放大,由工匠手工鐫刻而成。

西廳東壁懸掛磨漆畫《百蝶百花圖》,選此題材,乃是根據滕王李元嬰愛蝶、繪蝶之雅事。據傳李元嬰擅畫蝶,自成一派,畫界稱為“滕派蝶畫”。滕王的蝶畫當時非常珍貴,有詩云:“騰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這幅磨漆畫寄託了今人對“滕王閣”創始人李元嬰的懷念。其製作工藝非常精妙:以三合板為底,貼金箔紙為底色,蝴蝶乃是用細銅絲勾勒線條,將貝殼碾成粉末敷成翅膀,畫面下部盛開的白色花叢是南昌市市花金邊瑞香,花瓣用蛋殼拼成。磨漆畫有東方油畫之譽。

五樓是最高的明層。漫步迴廊,眺望四周,江水蒼茫,西山疊翠,南浦飛雲,章江曉渡,山水之美,盡收眼底;高樓如林,大橋如虹,公路如織,人車如流,一派城市繁榮之景象。四季之景不同,遊目四望,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第六層是滕王閣的最高遊覽層。其東、西重檐之間,高懸着2米×5米的蘇東坡手書“滕王閣”金匾各一塊。其內,雖是一個暗層,但設計者將中廳南北角重檐間的牆體改成了花格窗,故光線極好,與明層無異。由台座之下的底層算起,這一層實為第九層,故大廳題匾“九重天”。大廳中央,有漢白王圍欄通井,下可俯視第五層,其上方對一圓拱形藻井,寓含天圓地方之意。24組斗拱由大到小, 由下至上, 共12層,按螺旋形排列。取意1年12個月,24個節氣。斗拱採用的是明、清民間木作處理手法。彩繪採用五彩裝,瀝粉貼金,金碧輝煌。最頂端的彩繪,則是參照西安鐘樓的彩繪式樣精心繪製而成。這一螺旋式藻井,在全國古建中是不多見的,能給人以動感,凝神仰視,彷彿在不斷旋轉,不斷變化,又給人以時空無限之感,這也正是設計者的匠心獨具之處。藻並中央,懸掛精雕細刻的“母子”宮燈,隨氣流變化,宮燈不停地微微轉動。

西廳稱為“仿古展演廳”,是一座小型戲台,戲台上陳列有極為珍貴的古樂器複製件,深寓歌舞興閣之意。其中有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編鐘、編磬仿製件。編鐘為24件,可進行演奏,曾獲得1985年的“百花獎”。編磬為32件,其厚薄不同,敲擊時發音各異。此外,還有土樂“壎”、竹樂“”“排簫”,革樂“建鼓”、“雙鳳虎座鼓”,匏樂及絲樂“瑟”、殷代“虎紋磬”、“鐃”等塑件,還有隋唐時代的樂俑。這些仿古樂器既是陳列品,又可利用它們進行小型的樂舞演奏。20xx年後,文娛隊移至北園(俯暢園)進行文藝演出。

大廳南北東三面牆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畫--《大唐舞樂》。南面為“龍牆”,以男性歌舞樂伎為主,畫面以《破陣樂舞》為大框架。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為秦王時,征伐四方,破叛將劉武周,軍中遂有《奏王破陣樂舞》之曲流傳,歌頌其功德。李世民即位後,親制《破陣樂舞》,其舞形及音樂“發揚蹈厲,聲韻慷慨。”壁畫中舞蹈者披甲執戟,作戰武士打扮,具有濃厚的戰鬥氣息和粗獷雄偉氣勢。《破陣樂舞》的隊列當中,有兩組舞蹈的表演者。右邊,兩名胡人表演以跳躍動作為主的《胡騰舞》,這種舞蹈為唐代西北少數民族舞蹈,出自石國,也就是唐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舞蹈者頭戴珠帽,穿長衫,腰繫寬帶,足登軟靴(多為黑色),有詩曰:“揚眉動目踏花毯,紅汗交流珠帽偏”。左邊,兩名舞者執劍跳起,表演的是《劍器舞》。唐代著名舞蹈藝人公孫大娘善舞劍器,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中描繪道:“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畫面中後部,舞者身披獅皮表演《五方獅子舞》。五名舞者裝扮成五頭不同顏色的獅子,各立一方,表演獅子“俯、仰、馴、狎”等各種情態,有二人扮成“崑崙像”,就是戲獅的人,牽着繩,拿着拂塵綵球逗弄獅子,場面雄偉壯觀,與前面的《破陣樂舞》隊形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畫面後部是樂台上下的伴奏樂伎。

北面為“鳳牆”,以女性歌舞樂伎為主,畫面以唐代著名宮廷樂舞《霓裳羽衣舞》為主體(在三樓已對其進行簡要介紹)。白居易在詩中描繪,其服飾“案前舞者顏如玉,不着人間俗衣服。虹裳霞帳步搖冠、細瓔累累佩珊珊”。其舞姿“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裙裾雲欲生”。左邊,兩名女童踩蓮對舞,表演的是《柘枝舞》。

此舞為唐代西北少數民族舞蹈,出自怛羅斯,(唐代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今烏茲別克境內的江布爾)。其舞姿節奏明快,旋轉迅速,剛健婀娜兼而有之,主要以鼓伴奏。畫面中後部, 兩名舞伎在圓型地毯上快速輕盈地旋轉,表演的是《胡旋舞》,此亦是唐代西北少數民族舞蹈,出自康國(唐代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即今烏茲別克境內撒馬爾罕)。其舞姿動作輕盈,急速旋轉,節奏鮮明,主要以鼓伴奏。 白居易 《新樂府·胡旋女》詩云:“絃歌一聲雙袖舉,迴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巳時”。畫面後部是伴奏樂伎。整個舞蹈場面設置在滿塘春水、綠荷粉芙蓉的水榭之上,旁有兩隻仙鶴,一左一右,上下翩飛,烘托了輕歌曼舞、飄飄欲仙的氣氛。

滕王閣的陳列,有很高的文化品位,體現和展示了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精粹,同時也反映了豫章古代文明的特色。滕王閣,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高雅的文化殿堂。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7

各位團友,我們現在來到了江西最著名的歷史景點滕王閣,滕王閣呢是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並稱為為“江南三大名樓”的宏偉建築。現在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來領略這西江第一樓。 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為南方現存唯一一座皇家建築。因為滕王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後他調任江南洪州,又建築了一豪閣,也依舊把這個建築叫做“滕王閣”,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江西滕王閣。 我們所能一眼看到的滕王閣是三層樓,而實際上滕王閣是九層。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它是仿宋建築風格,採用“明三暗七”的建築風格。所謂“明三暗七”,就是從外面看只有三層帶回廊建築,其實裏面一共有七層,再加上兩層地下室一共九層。真真是古代之豪閣。今之的滕王閣之所以是仿宋建築是1942年,古建大師樑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籟閣”舊藏宋畫繪製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在第29次重建之時,建築師們以此作為依據。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週年之際,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於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勝利落成,這不僅僅給古城南昌增色添輝,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紛至沓來的中外遊人。滕王閣是南昌的驕傲,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徵,乃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之瑰寶。

現在我們來到了大門口,滕王閣青瓦紅柱,飛檐走壁,雄偉壯觀。兩旁怒吼的雄獅,昂首甩尾,栩栩如生。充分展現了名樓的氣派。踏過石階,我們來到了一樓的大門口由東抱廈的正門入閣, 門前紅柱上懸掛着一幅4. 5米長的不鏽鋼拱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乃毛澤東同志生前手筆。而此佳句則是出自唐代著名初唐詩人王勃,他的《滕王閣序》滕王閣能夠流芳百世的原因之一。邁步進入一樓,一樓呢是整個滕王閣的第三層,也就是序廳。在這裏陳列着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騰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以浮雕的形式記錄着滕王閣的由來。

再到第二層,這裏是一個暗層,此層陳設的主題是“人傑”,正廳的牆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畫《人傑圖》,畫高2.55米, 長20多米,畫面上生動地描繪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江西曆代名人,這些人雖然時代不同,服飾不同,地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素質不同,性格不同, 但是和諧統一在同一的畫面之中。

現在我們到達的第三層是一個迴廊四繞的明層,也是閣中一個重要層次。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額,均系清順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閣時所擬匾額。東廳兩側陳列有“鑾駕”禮器,面北耳廳陳列以“物華天寶”著稱的江西工藝展品,北耳廳為一茶座,是閣中品茗、小憩之地。中廳屏壁有2.8米× 5.5米的丙烯壁畫《臨川夢》,取材於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在公元1599年, 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了<牡丹亭>這齣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的先河。滕王閣從此由歌舞戲台轉變為戲曲舞台。 再來到第四層,第四層與第二層建築上看是相似的,也是一個暗層。此層主要體現“地靈”的主題。正廳的牆壁上,是丙烯壁現《地靈圖》,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觀精華。

登上五樓,我們可以看到中廳正中屏壁上,鑲置用黃銅板製作的王勃的《滕王閣序》碑,近10平方米,乃是蘇東坡手書,經複印放大,由工匠手工鐫刻而成。而西廳東壁懸掛磨漆畫《百蝶百花圖》,選此題材,乃是根據滕王李元嬰愛蝶、繪蝶之雅事,用以紀念滕王李元嬰。五樓也是最高的明層,登高攬勝的最佳處,在這裏可以去到走廊體會一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最後登上第六層,也就是實際上的第九層,我們看到的西廳稱為“仿古展演廳”,是一座小型戲台,戲台上陳列有極為珍貴的古樂器複製件,深寓歌舞興閣之意。大廳南北東三面牆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畫——《大唐舞樂》。同時這一層也有歌舞表演,在此大家可以觀看大型文藝演出。

好了,各位團友,至此我的解説也就完畢了,大家可以抓緊時間參觀自己感興趣的景點,一個小時後我們將在一樓出口集合前往下一個景點,希望大家在滕王閣能有個美好的回憶。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8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簡單的自我介紹下。我是南昌旅行社的地接導遊員,我姓王,大家這次的江西之旅便由我負責!如何稱呼我,我感覺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來我們江西可以按照我們江西的叫法!(停頓下)老表?對,這位朋友講的非常好!離我們的正確答案只有一步之遙啦!呵呵,不難為大家拉!如果您認為您的年紀比我大,那您就稱呼我為表弟,如果認為您年紀比我小,就稱呼我為表哥!

中國有句話講的非常好!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我們相聚在這部車上是我們修來的緣分!我將會用我的優質服務和我的完美講解為您的江西之旅添磚加瓦!如果大家在旅遊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我提供幫助或者對我的服務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請您告訴我,我將盡我全力來為您解決!最後祝大家在江西旅遊愉快!

(下車以後慢慢進入到景區)我們今天要參觀的景點是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的南昌滕王閣!現在我們大家跟隨我進入到整個景區!現在正對我們的就是滕王閣了!它為仿宋建築風格,採用明三暗七的建築風格!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是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兒子李元嬰在當時的洪洲(今南昌)為官期間建造的!當時建造這個建築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李元嬰吃喝玩樂,欣賞歌舞!此人在離開洪洲到山東時被封為滕閣,故這個建築就被命為滕王閣!它的高度為57.5米,由於歷史上的原因(戰爭,火災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於1989年重陽節的第29代滕王閣,!在重建時主要參考了梁啟超的兒子樑思成所繪製的八副<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並參照了宋代的李明仲的<營造法式>!<滕王閣序>使其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被歷史忘記,滕王閣又使<滕王閣序>在實在的載體中不斷流傳!

從遠處看,滕王閣和它的壓江挹翠兩亭象中國的”山”字,從空中俯瞰,滕王閣又象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鵬!有可能大家有點疑問,為什麼我們江南三大名樓中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都是樓,為什麼我們這裏被稱為閣?答案就在我們的面前!大家請注意,在這個建築下面有象徵古城牆的兩層,高度為12米!平地起高樓,我們這裏的建築是在這兩層上建築,所以就被稱為閣了!這兩層的台階有89個,寓意着是在1989年重建!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數數看!

(1樓門口)大家現在看到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毛主席同志的親筆手書,在重建滕王閣的時候送給我們江西!在1989年和1989年來我們這裏參觀時,在這裏久久觀賞,並和我們的導遊員一起吟誦了<滕王閣序> !

(進入到1樓)現在我們到的位置就是這個建築的第三層,也是我們滕王閣的序廳! 請看我們的正前方,有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是根據明朝的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而創作的!它將不同的時間空間人物和故事集合在同一個畫面上,體現出歷史的厚重!它主要介紹我們滕王閣的來由!描寫的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稱“初唐四傑”的王勃在前往當時的交趾(現在的越南)探望被貶職的父親在江西馬當山處遇到大風,幸遇中原水神的幫助而抵到當時的洪洲,在不明白當時舉辦滕王閣高會主要目的(閻都督準備在此會上炫耀其女婿的文才)而在眾人的半推半就中寫下了生命的絕唱<騰王閣序>! 王勃寫完這個詩文離開洪洲在海上就遇海難! 王勃作序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

(進入到2樓)現在我們來到就是第4層”人傑廳”!這裏主要描繪的是江西從先秦以來的歷代名人!一共有80位!雖然他們的時代,服飾,地位,年紀,職業,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諧的統一在同一畫面!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們就簡單介紹其中的幾位! 第一位是我們左邊的張天師,着道袍的這位!道教的始祖東漢的張道陵,雖然不是江西人,但是一生都和江西發生過極其密切關係。他創辦“五斗米道”之前,做過九江令,創辦“五斗米道”之後,又在龍虎山煉過丹。目前道家的影響在海外特別大,特別是日本韓國人對道家非常有興趣!第二位就是在張天師旁邊的和尚-慧遠和尚, 晉武帝太元六年(381年),慧遠和尚奉道安之命,來到廬山宣揚佛法。而廬山的清幽安寧、雲霧繚繞、曲徑通峽的風景,在慧遠心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奇幻的境界。時隔五年,慧遠在廬山創建東林寺並結白蓮社,自此一住三十餘年,四處講學,直至圓寂那一天,而廬山的錦繡谷、石門澗等處處都有着他講經説法的痕跡。他以白蓮社為基地,畢生精力倡導淨土宗,著有《法性論》等經書15卷50本,逐漸開佛教一派山門——淨土宗。慧遠首結蓮社,使佛教取得了平民信仰的形式,開始在平民中傳播,可以這樣講:慧遠的最大貢獻是他將複雜的佛家進行了改造,走入到了老百姓家中! 在我們現在看到的拐角出就是有名的”徐孺下陳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江西豐城人。東漢時名士,滿腹經綸而淡泊名利,時稱“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時候就很聰明。十五歲時來到今豐城、南昌、進賢三縣交界的櫧山,拜當時著名學者唐檀為師。和陳蕃關係非常好,平時不接待賓客的陳蕃,居然破例在太守府中為徐孺子特備一榻,徐來則張之,徐去則撤之,是為“徐孺下陳蕃之榻”所由來!後來人們就把有貴賓來安排住宿稱為”下榻”.不知道在看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有一位特別的人物在這裏?(停頓下)有朋友已經指出來了,他就是嚴嵩,明朝人,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專國政達20xx年之久,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為什麼他的畫象在這裏?主要是我們這裏不以人品而以其文品來評論!王廷相語曾經這樣評論他的文才:“詩思衝邃閒遠”,“文致明潤宛潔”王世貞的評論他“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表示不能因人廢文,來肯定他“ 獨為迥出”的文學功力。

(3樓)這裏是明層.我們到的第五層!在中廳有壁畫<臨川夢>,在公元1599年, 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了<牡丹亭>這齣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的先河!滕王閣從此由一個歌舞戲台變成戲曲舞台!實現了功能的改變!在壁畫中的色彩以灰藍為基調,所有人物的眼睛全部是閉上的!烘托出夢境的感覺!中間的老者的頭微微向旁邊翹起,表示他不願意同腐敗的統治當局同流合污!表現自己對黑暗現實的抨擊!他於16XX年逝世,這恰好和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是同一年去世。由於湯顯祖在東方劇壇上的崇高地位,人們都稱湯顯祖是“中國的莎士比亞”。 由於他生活在明未清初 ,我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民主自由的環境,而當時的政府是不會答應這個要求的!所以湯老先生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因為這些戲的內容都和夢有關係,又被稱為“臨川四夢”。“從作品的名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生活在現實中的不滿!!他的作品所提出的反封建禮教,宣揚個性解放,主張愛情自由的口號才更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思想意義,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古代愛情劇的思想和社會深度。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9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南昌遊玩。我是導遊王祚瑞。下面我將要帶領大家參觀滕王閣景點。

大家都知道滕王閣的由來吧?對了,滕王閣是西江第一樓,他與黃鶴樓、岳陽樓並稱為三大名樓。

滕王閣是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的,洪州指的就是現在的南昌了。在貞觀年間,李元嬰曾被封為騰王,他所建造的閣樓當然以他的封號命名,所以就叫滕王閣。從騰王閣的始建到現在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千百年來,他興廢交替多達29次,於1983年奠基,1985年破土動工,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主閣竣工。現在我們看到的滕王閣的匾額是宋代書法家懷素的狂草書法,被譽為是“天下第一草書匾”,這四個字高度概括了騰王額的獨特之處,它取自韓愈的詩句“餘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因此,騰王閣就有了西江第一樓的美譽。

現在我們要進入滕王閣主閣遊覽了,請大家在遊玩時注意安全,不要將頭伸出欄杆外;不要攀爬。我們在中午12點整到滕王閣閣下集合。滕王閣的階梯有89級,它的含義是:現在的29代滕王閣,是1989年重建成的,“89”指的就是這個時間。滕王閣的主閣高57.5米,有九層,可是現在大家看到的才三層呀!怎麼可能變成了九層了呢?

這是因為滕王閣的結構是明三暗七,再加上兩層基座,就是九層了。主閣兩側還建有“壓江”和“邑翠”兩亭,如果在高空鳥瞰滕王閣,就發現他像一隻正欲展翅高飛的巨大鯤鵬。好了,我介紹完了,請沒有觀覽完的遊客繼續觀賞,現在解散!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10

滕王閣,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他既有黃鶴樓的氣勢,又有岳陽樓之景觀,更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

這座歷史名樓坐落在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臨江。始建於唐永徽4年,也就是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實為歌舞之地。後因初唐四傑王勃所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得於名貫古今,譽滿天下。滕王閣自創建以來,迭廢迭興28次,最後一次毀於1920xx年10月的兵火,現閣為第29次興建,1983年奠基,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主閣竣工並對外開放,新閣是根據古建大師樑思成1942年所繪草圖,參照天籟閣舊藏宋畫《滕王閣》及李誡《營造法一書》重新設計而成的仿宋式建築。

閣樓的主體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台座,台座以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共九層,淨高57.5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兩翼為對稱的一級高台,上為遊廊,遊廊兩端為“壓江”、“挹翠”二亭,組成一個“山”字形。主閣碧瓦丹柱,斗拱重檐,色彩絢爛而華麗,保存了唐閣“層巒疊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天地”的氣勢。

走進大廳,撲入眼簾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浮雕主體部分,王勃昂首立於船頭,周圍波翻浪湧,表現王勃藉神力日趨七百里趕赴洪都的英姿。畫面右部為王勃被風浪所阻,幸得中源水君相助的情景,左部為王勃赴滕閣勝會,揮毫作序的場景。整個構圖採用時空合成的現代觀念,將不同時間、地點、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個畫面,以傳統雕塑手法,並通過朦朧燈光的處理,把觀眾帶入幽遠迷人的意境中。

一樓西廳是閣中最大廳堂,西樑枋正中掛有白棟材同志書“西江第一樓”金匾。此廳陳放了一座滕王閣銅製模型,又叫“閣中閣”。它是按1比25的比例製作。台座乃是採用桂林白礬石打製,“閣中閣”由江西銅工藝品廠鑄造。廳內丹柱上懸掛有多副出自名家手筆的楹聯。

第二層是一個暗層,採光和通風均靠人工解決。此層的陳設,體現的是“人傑”的主題。正廳的牆壁 上,是大型丙烯壁畫《人傑圖》,畫高2.55米, 長20多米,畫面上生動地描繪了自先秦至明未的江西曆代名人,這些人雖然時代不同,服飾不同,地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素質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和諧統一在同一的畫面之中。這是一幅由江西曆史上眾多名傑組成的輝煌長卷,展示了偉大華夏民族之雄風。畫面人物造型生動,格調雅逸,線條組織富有韻味。

第三層是一個迴廊四繞的明層,也是閣中一個重要層次。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額,規格都是1.5米× 4.5米。 東為“江山入座” , 西為“水天空霽”, 南為“棟宿浦雲”,北為“朝來爽氣”,這些內容均系清順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閣時所擬匾額。東廳兩 側陳列有“鑾駕”禮器,取材於“戟”、“帷”等古儀 仗,有朝天鐙、月牙戟、 判官手、龍鳳屏、金爪等, 由蘇州製作。面北耳廳陳列以“物華天寶”著稱的江西工藝展品,北耳廳為一茶座,是閣中品茗、小憩之地。  中廳屏壁有2.8米× 5.5米的丙烯壁畫《臨川夢》,取材於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

《牡丹亭》劇本寫成於明萬曆二十六年,就是公元1598年,第二年,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上排演了這齣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之先河。滕王閣由此而從一座歌舞樓台逐漸演變成戲曲舞台。畫面以灰藍色為基調,採用裝飾手法,刻畫戲劇人物,體現神靈感夢的故事情節,通過夢幻來體現湯公對黑暗現實的抨擊,對理想社會的憧憬,表現出強烈的愛憎。  第四層與第二層建築上看是相似的,也是一個暗層。此層主要體現“地靈”的主題。正廳的牆壁上,是丙烯壁現《地靈圖》,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觀精華。畫面從南往北依次是大庾嶺梅關、弋陽圭 峯、上饒三清山、鷹潭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等。畫面嚴謹,功力深厚,充分表現了江西“鍾靈毓秀”的壯麗山川。

中廳正中屏壁上,鑲置用黃銅板製作的王勃的《滕王閣序》碑,近10平方米,乃是蘇東坡手書,經複印放大,由工匠手工鐫刻而成。

西廳東壁懸掛磨漆畫《百蝶百花圖》,選此題材,乃是根據滕王李元嬰愛蝶、繪蝶之雅事。據傳李元嬰擅畫蝶,自成一派,畫界稱為“滕派蝶畫”。滕王的蝶畫當時非常珍貴,有詩云:“騰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這幅磨漆畫寄託了今人對“滕王閣”創始人李元嬰的懷念。其製作工藝非常精妙:以三合板為底,貼金箔紙為底色,蝴蝶乃是用細銅絲勾勒線條,將貝殼碾成粉末敷成翅膀,畫面下部盛開的白色花叢是南昌市市花金邊瑞香,花瓣用蛋殼拼成。磨漆畫有東方油畫之譽。

五樓是最高的明層。漫步迴廊,眺望四周,江水蒼茫,西山疊翠,南浦飛雲,章江曉渡,山水之美,盡收眼底;高樓如林,大橋如虹,公路如織,人車如流,一派城市繁榮之景象。四季之景不同,遊目四望,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第六層是滕王閣的最高遊覽層。其東、西重檐之間,高懸着2米×5米的蘇東坡手書“滕王閣”金匾各一塊。其內,雖是一個暗層,但設計者將中廳南北角重檐間的牆體改成了花格窗,故光線極好,與明層無異。由台座之下的底層算起,這一層實為第九層,故大廳題匾“九重天”。大廳中央,有漢白王圍欄通井,下可俯視第五層,其上方對一圓拱形藻井,寓含天圓地方之意。24組斗拱由大到小, 由下至上, 共12層,按螺旋形排列。取意1年12個月,24個節氣。斗拱採用的是明、清民間木作處理手法。彩繪採用五彩裝,瀝粉貼金,金碧輝煌。最頂端的彩繪,則是參照西安鐘樓的彩繪式樣精心繪製而成。這一螺旋式藻井,在全國古建中是不多見的,能給人以動感,凝神仰視,彷彿在不斷旋轉,不斷變化,又給人以時空無限之感,這也正是設計者的匠心獨具之處。藻並中央,懸掛精雕細刻的“母子”宮燈,隨氣流變化,宮燈不停地微微轉動。

西廳稱為“仿古展演廳”,是一座小型戲台,戲台上陳列有極為珍貴的古樂器複製件,深寓歌舞興閣之意。其中有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編鐘、編磬仿製件。編鐘為24件,可進行演奏,曾獲得1985年的“百花獎”。編磬為32件,其厚薄不同,敲擊時發音各異。此外,還有土樂“壎”、竹樂“”“排簫”,革樂“建鼓”、“雙鳳虎座鼓”,匏樂及絲樂“瑟”、殷代“虎紋磬”、“鐃”等塑件,還有隋唐時代的樂俑。這些仿古樂器既是陳列品,又可利用它們進行小型的樂舞演奏。20xx年後,文娛隊移至北園(俯暢園)進行文藝演出。

大廳南北東三面牆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畫--《大唐舞樂》。南面為“龍牆”,以男性歌舞樂伎為主,畫面以《破陣樂舞》為大框架。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為秦王時,征伐四方,破叛將劉武周,軍中遂有《奏王破陣樂舞》之曲流傳,歌頌其功德。李世民即位後,親制《破陣樂舞》,其舞形及音樂“發揚蹈厲,聲韻慷慨。”壁畫中舞蹈者披甲執戟,作戰武士打扮,具有濃厚的戰鬥氣息和粗獷雄偉氣勢。《破陣樂舞》的隊列當中,有兩組舞蹈的表演者。右邊,兩名胡人表演以跳躍動作為主的《胡騰舞》,這種舞蹈為唐代西北少數民族舞蹈,出自石國,也就是唐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舞蹈者頭戴珠帽,穿長衫,腰繫寬帶,足登軟靴(多為黑色),有詩曰:“揚眉動目踏花毯,紅汗交流珠帽偏”。左邊,兩名舞者執劍跳起,表演的是《劍器舞》。唐代著名舞蹈藝人公孫大娘善舞劍器,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中描繪道:“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畫面中後部,舞者身披獅皮表演《五方獅子舞》。五名舞者裝扮成五頭不同顏色的獅子,各立一方,表演獅子“俯、仰、馴、狎”等各種情態,有二人扮成“崑崙像”,就是戲獅的人,牽着繩,拿着拂塵綵球逗弄獅子,場面雄偉壯觀,與前面的《破陣樂舞》隊形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畫面後部是樂台上下的伴奏樂伎。

北面為“鳳牆”,以女性歌舞樂伎為主,畫面以唐代著名宮廷樂舞《霓裳羽衣舞》為主體(在三樓已對其進行簡要介紹)。白居易在詩中描繪,其服飾“案前舞者顏如玉,不着人間俗衣服。虹裳霞帳步搖冠、細瓔累累佩珊珊”。其舞姿“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裙裾雲欲生”。左邊,兩名女童踩蓮對舞,表演的是《柘枝舞》。

此舞為唐代西北少數民族舞蹈,出自怛羅斯,(唐代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今烏茲別克境內的江布爾)。其舞姿節奏明快,旋轉迅速,剛健婀娜兼而有之,主要以鼓伴奏。畫面中後部, 兩名舞伎在圓型地毯上快速輕盈地旋轉,表演的是《胡旋舞》,此亦是唐代西北少數民族舞蹈,出自康國(唐代屬安西大都護府管轄,即今烏茲別克境內撒馬爾罕)。其舞姿動作輕盈,急速旋轉,節奏鮮明,主要以鼓伴奏。 白居易 《新樂府·胡旋女》詩云:“絃歌一聲雙袖舉,迴雪飄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巳時”。畫面後部是伴奏樂伎。整個舞蹈場面設置在滿塘春水、綠荷粉芙蓉的水榭之上,旁有兩隻仙鶴,一左一右,上下翩飛,烘托了輕歌曼舞、飄飄欲仙的氣氛。

滕王閣的陳列,有很高的文化品位,體現和展示了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精粹,同時也反映了豫章古代文明的特色。滕王閣,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高雅的文化殿堂。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11

江西南昌滕王閣,見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風雨

古今名樓高閣眾多,江南歷來為富庶之地,於此有三大明樓 ,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皆是名震宇內的古今建築典範之作。

江西南昌滕王閣因一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在一千三百多年五個王朝的歷史變遷中被不同時代的人所銘記,經過29次之多的修繕和重建,這座樓已然不是一座樓而是一座歷史長卷,記錄下每一個時代變遷,無數的名人墨客來到此處都留下了自己對這座高閣的鐘愛之情。

踩上台座,立即就能見到門前題寫的《滕王閣序》中那兩個經典名句,筆跡揮灑自如,飄逸瀟灑,乃是偉大領袖的親筆。

相信有不少來到這裏觀覽的人大多都是聽了《滕王閣序》的介紹而心生嚮往,在滕王閣的第一層,用漢白玉的浮雕,將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創作《滕王閣序》的場景進行了生動的還原,浮雕的創作並沒有可以的去追求歷史的真實性,將歷史與浪漫的故事相結合創造出一段令人神往充滿無限想象的新故事,這是浮雕的特點,不過在遊覽之前最好能夠對這段故事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能夠有助於去更好的自我解讀浮雕。

滕王閣之所以叫滕王閣,自然是跟滕王有着很大的關係,李世民弟弟李元嬰乃為滕王主政南昌時建了滕王閣,在第一層的背面,用塑像還原了李元嬰辦宴會時歌舞昇平的場景,雖為想象但也頗有意味,李元嬰才華甚高,但是生活作風始終被詬病,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是很好。

滕王閣第二層的《人傑圖》壁畫堪稱江西人文鉅製,其上有江西八十多位歷史名人,將整個江西兩千多年的人文囊括其中,可謂壯觀之極,與第四層的《地靈圖》的江西七山一水之景相呼應,展現人傑地靈的江西風貌。

第三層,著名的戲曲《牡丹亭》的第一次排演就是在這裏,中庭屏壁上的壁畫《臨川夢》就是取自《牡丹亭》,湯顯祖將《牡丹亭》在此排演,既開創了滕王閣裏表演戲曲的先河,也改變了滕王閣一直以歌舞表演為主的傳統,從此,戲曲表演開始取代歌舞表演。

第五層和第六層屬於登高觀景的高層,可以感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美滕王閣景色,第六層中還有小戲台和眾多仿古樂器以及極具風情的唐代歌舞表演,讓整個滕王閣跨越千年的文化得以更加活躍。第七層是滕王閣的最高層,並不對外開放。

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滕王閣是在民國軍閥的炮火將其毀壞之後又重建而起的滕王閣,能夠重建的最大功臣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建築大師樑思成先生,樑思成先生是重建工作的總工程師,重建的圖紙就是出自先生之手,樑思成先生對我國古建築的修繕、重建和保存有着極大的貢獻,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聲譽,滕王閣在先生手中重建而起,讓一千三百多年的風雨能夠有所見證。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12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對江南三大名樓一定是耳熟能詳,可能大家都記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分別是王勃的《滕王閣序》、崔顥的《黃鶴樓》,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可謂是千古流傳,膾炙人口人。今天我們就去遊覽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南昌滕王閣。親身體驗一下王勃筆下的境界。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南昌市的榕門路口。一度仿古式的大牌樓巍然屹立它東面的匾額上書“滕閣秋風”。為什麼要在這裏建一個牌樓?它對滕王閣景區有什麼作用呢?

“滕閣秋風”牌樓是通向滕王閣景區的第一道門,也是景區中軸線上的第一道景觀。它聳立在景區東面,是座高大的二柱、彩繪、仿宋式大牌樓,高12米、跨度15米,正中是青石貼金橫匾二方,正面朝東“滕閣秋風”橫匾為宋蘇東坡墨跡,背面為文徽明手書的“勝友如雲”。牌樓往西大約50米處是南北向展開的仿佔街,牌樓的豎向構圖與仿古街水平舒展的橫向構圖形成對比,同時又跟遠處高聳入雲的主閣遙相呼應。當我們步入景區,主閣的天際輪廓線映人眼簾,這時牌樓起到了很好的框景作用,再加上仿古街對遊客觀閣視線有屏蔽效果,避免了景區主要景觀一覽無餘,營造出了一種“紅杏出牆來”的意味。

各位請看,這就是景區的東門,它是一幢五間歇山頂的建築,墨綠色琉璃瓦蓋頂,當中一間是進入口,設內外兩道門扇。外門正對東面大牌樓,門首正中懸掛“雄州霧列”匾額;內門面向園區,門首正中為“地接衡廬”橫匾。園門是遊客進入園區的主要人口。作為景區中軸線上的第二道門,它既起分隔景區內外空間的作用,又是內外空間的過渡區域。

請各位隨我由此進入園區,大家是否有眼前突然一亮的感覺呢?我們終於看到了主閣的雄姿。閣前廣場的設計也獨具匠心,它的寬闊襯托出了主閣的高聳,上出重霄的氣勢得到充分展現。廣場與主閣之間有一條南北貫通的幹道,連接着南端的南門人口和北端的俯暢園。

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但唯獨滕王閣稱為“閣”,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國的傳統建築中,樓是重屋,即二層以上的房屋。閣是傳統樓房的一種,原是架空的樓,由幹欄建築,即樹幹為欄的木閣樓,演變而來。其實樓與閣在建築形制上難以明確區分。人們常將“樓閣”二字連用。一般閣都帶有平座,四周設隔扇或欄杆迴廊。恐怕最明顯的區別是它們使用功能的不同,樓的用途是廠“泛的,而閣僅限用於遊憩遠眺、藏書、供佛等方面。如北京頤和園的佛香閣是佛閣,寧波的天一閣是藏書閣。滕王閣背城臨江,雄踞高岡,建築風格具有較明顯的閣的特點。而且當初建造它,就是出於娛樂目的,為一歌舞場所,因此它的功能是遊憩遠眺,屬閣的範疇,故稱其為“閣”是名副其實的。黃鶴樓、岳陽樓都是出於軍事的需要而建造的,所以它們都稱為“樓”。

我們眼前這座閣是第29次重建的新閣。各位可能會同,滕王閣的重建次數居然有29次之多,這在建築史上恐怕也不多見,這個問題又該如何理解呢?

滕王閣的揚名,的確與王勃的傑作《滕王閣序》大有關係,正所謂“文以閣名,閣以文傳”。但一處景觀之所以名垂千古,其原因絕不僅僅於此。全國與著名的詩歌和文章相聯繫的建築還有很多,有的已杳無蹤影,而滕王閣卻屢毀屢建,前後達29次之多,僅清代順治以後的1O代帝王就重建了13次,平均20多年就重建1次。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是繼王勃之後,歷代的宿儒學者、名工巨卿在滕王閣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使這座吳頭楚尾的西江名樓成為江南的重要人文中心之一。歷代名士在滕王閣留下了大量的詩文、繪畫、書法、篆刻等藝術珍品,如韓愈、自居易、杜牧、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朱熹、文天祥、辛棄疾等,或以文章紀事,或以詩詞抒懷,詩詞佳篇卷帙浩繁,僅《四庫全書》所收就達三部四十餘卷;雖然五代水墨畫家李升的《滕王閣宴會圖》已湮沒失傳,但北宋郭忠恕的《王勃對客揮毫圖》和明代唐寅的《落霞孤鶩圖》已成為保留至今的稀世珍品。歷代名家的詩詞楹聯、書畫碑拓,經過一代代文人的收集整理出版,形成了瑰麗多姿的滕王閣文化體系。滕王閣還是歷代歌舞戲劇的重要演出場所,建成後幾乎所有的洪州都督、知府,每逢接官、送別、聚會、慶典,都要在此舉行規模不等的歌舞音樂演出會。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也曾在這裏組織演出其不朽作品《牡丹亭》,開了滕王閣上演大型劇目的先河。

滕王閣也不愧是華夏文化的一個縮影,它兼收幷蓄,雅俗共賞,這樣的景點在國人的心目中已深深紮根,所以它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13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南昌遊玩。我是導遊王祚瑞。下面我將要帶領大家參觀滕王閣景點。

大家都知道滕王閣的由來吧?對了,滕王閣是西江第一樓,他與黃鶴樓、岳陽樓並稱為三大名樓。

滕王閣是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的,洪州指的就是現在的南昌了。在貞觀年間,李元嬰曾被封為騰王,他所建造的閣樓當然以他的封號命名,所以就叫滕王閣。從騰王閣的始建到現在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千百年來,他興廢交替多達29次,於1983年奠基,1985年破土動工,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主閣竣工。現在我們看到的滕王閣的匾額是宋代書法家懷素的狂草書法,被譽為是“天下第一草書匾”,這四個字高度概括了騰王額的獨特之處,它取自韓愈的詩句“餘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因此,騰王閣就有了西江第一樓的美譽。

現在我們要進入滕王閣主閣遊覽了,請大家在遊玩時注意安全,不要將頭伸出欄杆外;不要攀爬。我們在中午12點整到滕王閣閣下集合。滕王閣的階梯有89級,它的含義是:現在的29代滕王閣,是1989年重建成的,“89”指的就是這個時間。滕王閣的主閣高57.5米,有九層,可是現在大家看到的才三層呀!怎麼可能變成了九層了呢?

這是因為滕王閣的結構是明三暗七,再加上兩層基座,就是九層了。主閣兩側還建有“壓江”和“邑翠”兩亭,如果在高空鳥瞰滕王閣,就發現他像一隻正欲展翅高飛的巨大鯤鵬。好了,我介紹完了,請沒有觀覽完的遊客繼續觀賞,現在解散!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14

歡迎大家來到滕王閣風景區。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遊!

滕王閣位於南昌市沿江北路,贛江與撫河故道的匯合處。唐代永徽四年,滕王李元嬰在當時的洪洲(今南昌)為官期間建造的,故稱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傳名千古。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於1989年重陽節的第29代滕王閣,!

現在我們來到了大門口,大家看,滕王閣青瓦紅柱,飛檐走壁,雄偉壯觀。兩旁怒吼的雄獅,昂首甩尾,栩栩如生。充分展現了名樓的氣派。

拾級而上,我們來到了一樓的門口,大家現在看到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毛主席的親筆手書,在重建滕王閣的時候送給我們江西!

我們進入一樓, 現在我們到的

位置就是這個建築的第三層,也是我們滕王閣的序廳! 我們的正前方,有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它主要介紹我們滕王閣的來由!

大家跟我上2樓,現在我們來到就是第4層“人傑廳”!這裏主要描繪的是江西從先秦以來的歷代名人! 共有80位!雖然他們的時代,服飾,地位,年紀,職業,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諧的統一在同一畫面!

我們到的3樓是明層.是第五層!在中廳有壁畫<臨川夢>,在公元1599年, 湯顯祖首次在滕王閣排演了<牡丹亭>這齣戲,開創了滕王閣上演戲曲的先河!滕王閣從此由一個歌舞戲台變成戲曲舞台

4樓是地靈亭,我們到的第6層!主要是我們江西的聞名的7山1水! 7山一水從左至右分別是江西大庾嶺梅關,龜峯,三清山,龍虎山,井岡山,廬山,鄱陽湖,石鐘山!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中廳,

大家看到的《滕王閣序》,就是這篇詩文使滕王閣名揚千古。大家到西廳去看看,牆上的《百蝶百花圖》是為了紀念喜好藝術的李元嬰!這是一幅磨漆畫。5樓,還是登高覽勝的最佳處。大家和我一起到走廊去欣賞美景。在這裏大家可以體會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

我們現在上六樓,也是我們到的最高層,這裏有歌舞表演,大家現在可以觀看大型的文藝演出。

我的介紹完畢,請大家一邊欣賞節目一邊休息。謝謝大家。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15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對江南三大名樓一定是耳熟能詳,可能大家都記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分別是王勃的《滕王閣序》、崔顥的《黃鶴樓》,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可謂是千古流傳,膾炙人口人。今天我們就去遊覽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南昌滕王閣。親身體驗一下王勃筆下的境界。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南昌市的榕門路口。一度仿古式的大牌樓巍然屹立它東面的匾額上書“滕閣秋風”。為什麼要在這裏建一個牌樓?它對滕王閣景區有什麼作用呢?

“滕閣秋風”牌樓是通向滕王閣景區的第一道門,也是景區中軸線上的第一道景觀。它聳立在景區東面,是座高大的二柱、彩繪、仿宋式大牌樓,高12米、跨度15米,正中是青石貼金橫匾二方,正面朝東“滕閣秋風”橫匾為宋蘇東坡墨跡,背面為文徽明手書的“勝友如雲”。牌樓往西大約50米處是南北向展開的仿佔街,牌樓的豎向構圖與仿古街水平舒展的橫向構圖形成對比,同時又跟遠處高聳入雲的主閣遙相呼應。當我們步入景區,主閣的天際輪廓線映人眼簾,這時牌樓起到了很好的框景作用,再加上仿古街對遊客觀閣視線有屏蔽效果,避免了景區主要景觀一覽無餘,營造出了一種“紅杏出牆來”的意味。

各位請看,這就是景區的東門,它是一幢五間歇山頂的建築,墨綠色琉璃瓦蓋頂,當中一間是進入口,設內外兩道門扇。外門正對東面大牌樓,門首正中懸掛“雄州霧列”匾額;內門面向園區,門首正中為“地接衡廬”橫匾。園門是遊客進入園區的主要人口。作為景區中軸線上的第二道門,它既起分隔景區內外空間的作用,又是內外空間的過渡區域。

請各位隨我由此進入園區,大家是否有眼前突然一亮的感覺呢?我們終於看到了主閣的雄姿。閣前廣場的設計也獨具匠心,它的寬闊襯托出了主閣的高聳,上出重霄的氣勢得到充分展現。廣場與主閣之間有一條南北貫通的幹道,連接着南端的南門人口和北端的俯暢園。

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但唯獨滕王閣稱為“閣”,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國的傳統建築中,樓是重屋,即二層以上的房屋。閣是傳統樓房的一種,原是架空的樓,由幹欄建築,即樹幹為欄的木閣樓,演變而來。其實樓與閣在建築形制上難以明確區分。人們常將“樓閣”二字連用。一般閣都帶有平座,四周設隔扇或欄杆迴廊。恐怕最明顯的區別是它們使用功能的不同,樓的用途是廠“泛的,而閣僅限用於遊憩遠眺、藏書、供佛等方面。如北京頤和園的佛香閣是佛閣,寧波的天一閣是藏書閣。滕王閣背城臨江,雄踞高岡,建築風格具有較明顯的閣的特點。而且當初建造它,就是出於娛樂目的,為一歌舞場所,因此它的功能是遊憩遠眺,屬閣的範疇,故稱其為“閣”是名副其實的。黃鶴樓、岳陽樓都是出於軍事的需要而建造的,所以它們都稱為“樓”。

我們眼前這座閣是第29次重建的新閣。各位可能會同,滕王閣的重建次數居然有29次之多,這在建築史上恐怕也不多見,這個問題又該如何理解呢?

滕王閣的揚名,的確與王勃的傑作《滕王閣序》大有關係,正所謂“文以閣名,閣以文傳”。但一處景觀之所以名垂千古,其原因絕不僅僅於此。全國與著名的詩歌和文章相聯繫的建築還有很多,有的已杳無蹤影,而滕王閣卻屢毀屢建,前後達29次之多,僅清代順治以後的1O代帝王就重建了13次,平均20多年就重建1次。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是繼王勃之後,歷代的宿儒學者、名工巨卿在滕王閣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使這座吳頭楚尾的西江名樓成為江南的重要人文中心之一。歷代名士在滕王閣留下了大量的詩文、繪畫、書法、篆刻等藝術珍品,如韓愈、自居易、杜牧、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朱熹、文天祥、辛棄疾等,或以文章紀事,或以詩詞抒懷,詩詞佳篇卷帙浩繁,僅《四庫全書》所收就達三部四十餘卷;雖然五代水墨畫家李升的《滕王閣宴會圖》已湮沒失傳,但北宋郭忠恕的《王勃對客揮毫圖》和明代唐寅的《落霞孤鶩圖》已成為保留至今的稀世珍品。歷代名家的詩詞楹聯、書畫碑拓,經過一代代文人的收集整理出版,形成了瑰麗多姿的滕王閣文化體系。滕王閣還是歷代歌舞戲劇的重要演出場所,建成後幾乎所有的洪州都督、知府,每逢接官、送別、聚會、慶典,都要在此舉行規模不等的歌舞音樂演出會。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也曾在這裏組織演出其不朽作品《牡丹亭》,開了滕王閣上演大型劇目的先河。

滕王閣也不愧是華夏文化的一個縮影,它兼收幷蓄,雅俗共賞,這樣的景點在國人的心目中已深深紮根,所以它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

最新的江西滕王閣導遊詞範文 篇16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江南有那麼多的樓閣,為什麼這三大樓會並稱為江南的三大名樓,他們有什麼獨特的魅力呢?在此,先要聲明的是,它們既不是因為建築本身非常精緻而得名,也不是因為它們建造的目的而得名,它們都是因為一個同樣的原因——都各因為一篇文章而得以名貫古今。比如説,黃鶴樓是因為有了連詩仙李白看了都自歎不如的崔灝的《黃鶴樓詩》,岳陽樓是因為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所作的《岳陽樓記》,滕王閣當然也不例外,它是因為王勃所作的一篇《滕王閣序》而名垂千古。

在坐的各位朋友當中有沒有去過江南三大名樓中的另兩座樓呢?啊,這位朋友你到過啊,那你有沒有覺得這滕王閣與他們有什麼不同之處呢?哦,這滕王閣比其他兩座樓要高大雄偉。是啊,朋友們是不是已經發現了,這黃鶴樓、岳陽樓説的都是樓,那獨獨滕王閣説的是閣。説到這裏,就不得不向各位説説這樓與閣的區別了,我們就拿這三大名樓為例吧,這閣與樓典型的不同就是樓是平地而起的,而閣是有基座的,因此閣看起來非常的雄偉;而且這閣可不是像樓那樣——你有錢想建就能建的,建閣者的身份也非常的重要,必須是王子王孫,那建造滕王閣的王子王孫又是誰呢?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吧,不用着急,聽小X向大家慢慢道來。

滕王閣他是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的,這洪州指的就是現在的南昌了。李元嬰他出生於帝王之家,因為受到宮廷藝術的薰陶,非常的喜歡繪畫,歌舞,蝴蝶,因此當他從蘇州調任洪州做都督的時候,就從蘇州帶來了一批歌舞樂伎,整日在都督府裏尋歡作樂,他的手下看了就建議説:“都督,你既然這麼喜歡聽歌賞舞,何不在江邊築一高閣,這樣既可以`覽江山之秀,又可以享歌舞之樂,何樂而不為呢?”李元嬰聽了之後,覺得這個意見非常的好,於是就採納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李元嬰會在這裏建一高閣的原因了。在貞觀年間,李元嬰曾經被封為滕王,他所建造的樓閣當然以他的封號命名,所以就叫滕王閣。

從滕王閣的始建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千百年來,他興廢交替多達29次,眾所周知,李元嬰他是一個風流王爺,他所建的樓閣原本是不值得後人提及的,可為什麼又能夠流傳自今呢?如果大家聽過這麼一句話:“滕王若有知,應慰千年閣猶在。”也就不難得出滕王與閣的關係,滕王完全就是因為閣而流傳千古的。可能大家又會疑惑了,那閣又是因為什麼而流傳自今的呢?還記得剛才小X跟大家説的王勃的(滕王閣序)吧,這閣就是因為王勃的滕王閣序而流傳自今的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滕王閣是第29次重建的,他於1983年奠基,1985年破土動工,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主閣竣工,對外開放。這主閣高57。5米,有九層,哪九層呢?兩層基座,由於滕王閣是根據“明三暗七”的形式而建造的,所以我們在外面只看得到三層,而裏面是實實在在有七層,三層明層,三層暗層,再加一層設備層。在這主閣兩側還建有“壓江”和“邑翠”兩亭,也許大家這樣看,不覺得這主閣與兩亭之間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在高空上俯瞰滕王閣,他像一隻正欲展翅高飛的巨大鯤鵬,等大家乘飛機回去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小X説的對不對,是不是有隻大鯤鵬了。

大家抬頭所看見的滕王閣的匾額是宋代書法家蘇東坡所題寫的,再往下看,那個狂草的匾額不知道有沒有人能看出那是什麼字,學過狂草的現在就可以派大用場了。大家可以猜一猜,這一共有四個字,恩,是挺難猜的,那小X就告訴大家,你們可要記牢了哦,這四個字呢分別是“瑰偉絕特”,它是唐代書法家懷素的狂草書法,被譽為是“天下第一草書匾”,這四個字高度概括了滕王閣的獨特之處,它取自於韓愈的詩句“餘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因此,滕王閣就有了“西江第一樓”的美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xi/voyq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