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西導遊詞 >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通用16篇)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通用16篇)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1

歡迎大家到江西來旅遊!江西是個好地方,這裏山青水秀、人美茶香。我們今天將去看看“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

婺源,位於江西東北部。在唐代開元20xx年設縣(即公元740年)是一個有着壹仟貳佰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縣級行政區。因其“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與安徽、浙江相鄰,這裏文風鼎盛,古蹟遍佈,尤其是明清古建築羣更為經典,這裏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佈鄉野…,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有着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全婺源縣方園貳仟玖佰肆拾柒平方公里,現下轄十一個鎮和十五個鄉。素有“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之説。

這裏是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區域。年平均氣温在攝氏16.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21毫米以上。婺源是現代中國的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及生態農業先進縣之一。擁有“全國綠化百佳縣”和“全國民俗文化村”的桂冠。

這裏是中國的茶鄉,中國茶文化之鄉…

婺源縣在唐朝到五代時期隸屬江南道歙州、宋代屬徽州新安郡,元朝屬徽州路,明清時期屬徽州府…,這裏是徽商的發源地之一,當年商人們在外掙錢,回家投資興學,衝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斥商情結,走出了一條“以商養儒”、“以儒揚商”、“儒商互補”的生財之路。當年的婺源,行商的人多,讀書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在“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的訓示下,使婺源“-室之內,必有俊才”。在訓示的影響下,婺源之人讀書成風,並且久盛不衰。從讀書好的氛圍中走出了宋代文學家朱弁、南宋教育家理學家朱熹,走出了纂刻家何震、走出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現代大學者胡適,現代教育家江謙、現代著名醫學家程門雪......。據史書上的記載:自宋代至清未,全婺源縣考取進士的有550人,出任各級官吏的人多達2665人,出現過“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勝況…。

自古“無徽不成商”,然而在徽商之中的勁旅卻是在婺源,當年在徽商裏有“無婺不成徽”之説,來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盟主。這足以説明當年婺源商人的地位。

這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築遍佈全縣。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鄉民故居,應有盡有。這些建築,有前堂後堂先後序列者,有數十棟連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鋪成。石建築以沱川、思口、江灣、流頭、浙源、龍山、許村和清華等鄉鎮的某些村莊更為集中,此外尚有廊橋、路亭、門樓、店面、戲台等。 婺源是我國古建築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着飛檐翹角的民居,這裏是“最後的香格里拉”。

婺源物產豐富,當地的綠茶“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荷包紅鯉魚是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名硯之一;被譽為“江南梨王”的是江灣雪梨。

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現已開放了“一區四線”20個旅遊景區,這裏我們可以欣賞到“京劇老祖宗”徽劇的韻味、粗獷原始的“舞蹈活化石”儺舞、這有清純迷人的山村姑娘的茶藝表演。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2

江南徽州婺源的精髓在篁嶺,這個被稱為中國最美鄉村的地方。因為,篁嶺是婺源的集大成之地,梯田油菜花、古村落古樹、曬秋文化、徽派建築、風俗傳説...這些都是婺源的精華,而篁嶺全都有。

篁嶺,是一個有着600多年曆史的古村,它地處婺源石耳山脈之間,整個古村就坐落在海拔不到五百米朝南的山坡上,是典型的“山居人家”。順着進村步道可輕鬆到村落水口,篁嶺枕山面水,山後來龍,水口成了聚落核心。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排布,屬於典型U字型聚落古村。全村約有128棟古徽州民居,黛瓦白牆,飛檐拱門,沿坡而建,層層疊起,高低錯落。它們“向上生長”,幾近山頂,層次極為分明,村子全部被周邊山體上的樹木所掩蓋。古村的中間,是一條約有千米之長的街道,當地人稱之為“天街”。因為古村時常會被山間的濃霧所籠罩,時隱時現的街道,猶如天上的街市一樣。而半山腰之下,便是村民們祖祖輩輩修建起的山間梯田,彎曲迴繞,密如斑馬條紋。

篁嶺因“曬秋”聞名遐邇,村落“天街”似玉帶將經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鋪林立,前店後坊,一幅流動的縮寫版“清明上河圖”。 周邊千棵古樹環抱、萬畝梯田簇擁,四季花海展示驚豔的“大地藝術”。

婺源是什麼

在婺源,一直流傳着婺女的美麗傳説:堯帝時,天下洪水滔滔,婺源這樣一個山區,也家家户户被水淹沒了。就在很多山民被水包圍、無處逃離的時候,遠方漂來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騎在一條巨大的鱅魚的背上,逆水而上,把一個個孤立無援的山裏人拉上魚背,逃出了洪水包圍。後來,水消退了,大鱅魚乾死了,化為婺源境內的大鱅山,那個美麗的女子,也飛上了天,化成了“婺女星”,每到夜晚都向人們眨着眼睛……所以,婺源,乃古星名,古神話中的婺女,能文能武,是智慧的化身。

婺源的文化是徽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徽州仍是他們難以割捨的心靈故園。如今婺源自然山水及人文景觀均極豐富,而且不少新建的粉牆黛瓦仍舊是徽味十足,較現在的徽州核心地帶有過之而無不及,令人極為直觀地看出婺源人對於傳統徽州文化的固守。

不過問題來了,婺源不是江西上饒的嗎?怎麼會與江南徽州糾纏不清呢?這可是婺源人的一個結。

婺源從唐宋以來就一直隸屬於徽州,歷時已千餘年。翻開清代的地圖,徽州府位於安徽省南部,包括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歙縣。徽州府的西南一角突出,深深地插入江西省,有記載:“徽州府在省極南,所轄六縣歙為首,休寧祁門婺源角,績溪府北黟西守。”這是用詩歌的形式,對徽州一府六縣的地理位置做了形象的概括。這就是説,徽州府所轄的六縣中,歙縣是首縣,為徽州府治所在,而婺源縣則恰恰處於整個徽州府的西南一“角”。

所以,婺源人説自己是徽州人這點沒錯,不過意思是指古徽州這一府六縣的地方,並不是安徽省這個概念!在婺源著名的回皖運動中,他們強調,婺源從文化、軍事、經濟及民生等各個方面來看,都與徽州融為一體,不可分割。並標語要求:重回徽國 ,甚至有“男要回皖,女要回皖,男男女女都要回皖;生不隸贛,死不隸贛,生生死死決不隸贛。”還有“頭可斷,血可流,不回安徽誓不休。”“寧做安徽鬼,不做江西人。”我勒個去,可見民間對於徽州的認同感!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什麼時候?婺源劃歸江西的呢?這要説到民國時期了。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國共兩黨的紛爭,婺源兩度被併入江西。第一次是在1934年,蔣介石出於所謂剿匪的需要,婺源被第一次劃歸江西省管轄。這引起了徽州人強烈的不滿,婺源縣紫陽書院以及旅京、旅滬、旅(無)錫、旅休(寧)等處婺源同鄉會疾聲力呼,紛紛請求免於改隸。1946年,在著名人士徽州績溪人胡適的參與下,婺源終於劃回安徽。據説,原先該縣買食江西鹽是2角7分,婺源回皖後,一下子就變成了1角9分,所以老百姓興高采烈,認為還真是回皖好啊!

到了1949年,由於婺源及贛東北等地區由解放軍“二野”解放,以屯溪為中心的徽州地區由“三野”部隊接管。在兩支部隊軍管會分割的體制下,婺源縣於同年 5月再次脱離安徽,婺源又再度被強制劃入江西,隸屬浮樑專區。

呵呵,就這樣一不小心,徽州婺源人變成了熱情的江西老表。

篁嶺的故事

篁嶺的老祖宗是來自中原的曹姓人家。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古代,北方戰亂時往往引發了大量的北人南遷,構成了中國歷史上幾次大移民。篁嶺的曹氏先祖就是在唐末黃巢起義這一歷史背景下,開始南遷的。曹氏一脈相傳是魏武帝曹操的後裔嫡脈,他們先在歙縣停留六代,後輾轉反覆二百餘年才最終在這片幽篁之地——篁嶺駐足。

不僅是篁嶺,整個婺源,甚至整個徽州府都是北人為避戰亂南遷的重要之地。最後也許是這兒的如畫山水、也許是這兒的温潤氣候,顛沛流離幾個世紀的心靈累了,他們停下來、靜下來去欣賞這片桃花源式的美景。這兒也許是最像他們老家的地方。

曹氏傳人曹文侃是篁嶺古村的先祖,創始人。傳説,一日他在篁嶺的山腳下耕田欲返家時,耕牛卻死也不願走,曹文侃遂指耕牛前的一堆柴火説:明早吾歸,此火堆不熄,以示此地宜居,子孫後世生生不息。這個傳説發生在明朝宣德年間,迄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了。曹文侃生有三子:元吉、元清、元昌,然後子孫繁衍,成為篁嶺的曹氏宗族至今。

在清朝時,篁嶺成為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鏞的故里,曹氏父子倆歷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皇帝。把持朝政75年,清王朝大半歷史都在他們父子的影響之下。嘉慶皇帝出巡,曹振鏞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處理政務代君三月,不得了了,宰相行使皇帝的權利,呵呵,民間至今聽到“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無”的俗諺。

説到篁嶺水口,它可是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縮影。所謂“水口”,風水書籍這麼説:“水口者,水既過堂,與龍虎案山內諸水相會合流而出之處也”。形象地説,水口的很多作用與今天的城市廣場、公共綠地空間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在徽州村落整體建築格局中有“門户”和“靈魂”之譽的水口,是村落文明的象徵。篁嶺水口不僅指水源所從出之口,具有出入口功用,相當於村口,更在於對風水的訴求,是村民命運、前程的象徵,也寄託着羣落、宗族美好希望。為了達到自然環境與風水相合模式,需人工造景調整,如溪流架橋“關鎖”作用;輔亭閣、牌坊、水碓以鎮物;培植水口林藉以“藏風聚氣”。篁嶺水口居然存活了近百株百年以上“植物中大熊貓”紅豆杉,這僅靠“殺豬封山”“生子植樹”等傳統習俗約束是不夠的。

“山居人家”篁嶺,共有“三橋六井(塘)九巷與天街”,構造村莊的主體。“三橋”,即步蟾橋、安泰橋和通福橋。六井·塘”,有五色魚塘、方塘、尚源井、忠延井、霞披井和廉井。“九巷”,即大豐巷、擔水巷、添丁巷、廳屋巷、團箕巷、五桂巷、犁尖巷、月光巷和方竹巷。它們在以天街為“主軸”的基礎上縱橫交織,曲折延伸,通達於村莊的每家每户,每個角落。已有百年曆史的天街歷來是古村落原住民商業交往、聚集議事、廟會採風交流場所。

篁嶺的建築有一百多幢,其中“官廳”和“五桂堂”最為有名。

“官廳”,顧名思義是供權貴人物遂行祭拜奠儀的地方。村莊有人在外為官,回故里修建官廳既顯身份又備奠儀之用。這座嘉慶年間官廳雙層構造,頂帶軒棚,氣勢較大,顯示了主人的身份。規避戰火、擇吉而居的古徽先民,明清時期活躍在士界商界,他們“商而兼士,賈而好儒”。深厚的宗族思想與鄉土觀念促使其一有積蓄便攜資奉親歸裏,充分展示儒雅才能,大興土木修園林、建廣廈頤養天年,久之成就了徽派建築體系的輝煌。

“五桂堂”的故事要從一張封條説起。在篁嶺村落的歷史裏,家家户户每逢嫁女,都會在嫁粧上貼上封條,上面書寫“山東祖樵國郡上蔡世家五桂堂”十餘字,再挑到夫家。為何在幾百年的歷史裏,一個南方村落嫁女會寫一個北方早已不存在的地名?其實前面的字不重要,重點在最後三字——“五桂堂”。它是村落的一處宅院之名,但更深遠地講,它是曹氏族人的榮光。記不清過了多少代,篁嶺曹家五世一品,也就是五代都做了一品大員,有感於在功名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曹家取“蟾宮折桂”之意,命名了“五桂堂”。它是整個篁嶺曹氏族人的榮譽,也成了他們身處於大山之地,不廢耕讀、勤於奮進的寫照。從此篁嶺一脈的曹氏,就用一張封條——“山東祖樵國郡上蔡世家五桂堂”為自己的出身還有名望做了名片。

曬秋文化

春秋季節的篁嶺似打翻的顏料桶,漫山遍野大紅、大黃、深綠、淺白。人們將一年勞作成果用竹篩匾晾曬,才有了聞名遐邇、世界獨一無二的“篁嶺曬秋”,成為最美中國符號。

在古時,勞動人民在辛苦耕作之餘,把收穫的糧食農作物如稻穀、玉米、辣椒等,放在太陽下晾曬乾燥,以便可以長時間保存。

然而篁嶺因為是在山坡地上,村民家幾乎沒什麼院子,日常生活中的晾曬,只能借天了。村民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台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本世紀初,有寫生的畫家來到這個山村,立馬被村民晾曬的場景所折服,這也是“篁嶺曬秋”最早的版本了。發展到現在,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篁嶺曬秋已經被評為“中國最具文化符號”地方。曬秋,使人真切聽到了大地萬物同太陽之間亙古的呼喚和應答。

山居人家,對曬秋有着深厚的情感,篁嶺曬秋代表了一種社會生活方式,因此,婺源篁嶺也被外界稱為“曬秋人家”。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3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讚美家鄉婺源的詩句。

婺源是江西省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縣,歷史上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也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這裏民風純樸,文風鼎盛,名勝古蹟遍佈全縣。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築,有田園牧歌式的氛圍和景色。 這裏山明水秀,松竹連綿,飛檐翹角的古民居蜿蜒於青山綠水之間:或依山,隱現於古樹青林之間;或傍水,倒映於溪池清泉之上;與層層梯田、繚繞雲霧相映成趣,如詩如畫。四季景色各呈千秋,尤其是春秋兩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和滿山的紅楓葉猶如一簇簇火苗爭奇鬥豔。置身於這樣的景色之中,讓你感覺到心曠神怡和留連忘返。

婺源以山川之靈秀,土地之肥沃,物產之豐富,賢俊之廣眾而著稱。

縣境內縱橫密佈、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澗與怪石奇峯、古樹茶亭、廊橋驛道融雄偉豁達與纖巧秀美於一體。著名景點有西北的大鄣山與靈巖洞羣,東北的浙嶺與石耳山,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遊山,唐宋以來就是遊覽勝地。蘇東坡、黃庭堅、宗澤、岳飛、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讚美的詩文。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因襲唐詩而得名的宋代古橋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裏四周青山如黛,橋下綠水長流,橋的兩旁有廊亭,廊亭的兩旁有石桌石凳,在這裏或品茶弈棋,或瀏覽風光,讓你感受到世外的悠閒和寧靜。

離縣城西南30公里左右的文公山有朱熹回鄉掃墓時親手栽植的古杉24棵(寓24孝之意),至今逾800餘年,長勢依然旺盛,古杉之巨,為國內所罕見。

生態環境優美的鴛鴦湖,成羣成對的鴛鴦,如鮮花綻開於湖泊之中,形影不離。

婺源不僅景色優美,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歷來享有書鄉之譽。這裏人傑地靈,名人輩出,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足見其文風之盛。婺源物產豐富,有遐名中外的茶葉“婺綠”,可謂中國綠茶中之上品;味道鮮美的荷包紅魚,被譽為“人間天物”;石冠羣山的“龍尾硯”(歙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婺源以山、水、竹、石、樹、木、橋、亭、澗、灘、巖洞、飛瀑、舟 渡、古民居為組合的自然景觀,有着世外桃園般的意境,猶如一幅韻味無窮的山水畫,形成一個獨特而美麗的田園風光遊覽區,給人們一種迴歸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覺。對那些久經都市嘈雜喧鬧的人們和愛好旅遊、美術、攝影的藝術工作者來説,到婺源一遊或收集創作素材,不能説不是一種美的享受和明智的選擇。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4

[石牌坊]

走進篁嶺,迎面就是那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過去的徽州大地上,各式各樣的牌坊遍佈鄉村。徽州牌坊是與徽州民居、徽州祠堂並存的古建築,共同構成徽州獨具一格的人文景觀,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之一。徽州牌坊種類很多,有功名坊、孝義坊、科第坊、百歲坊、貞節坊等。

篁嶺在明清時期人才輩出,被載入縣誌的就有六七十人。1949年解放前,篁嶺有多座牌坊,但是,多數都在文革中被毀,這是唯一倖存的一座,經過巨資整修,基本恢復了原貌。

這座牌坊屬於功名坊,叫“功勛坊”。整個結構屬於五鳳樓格式,雕刻的圖案以五子登科、高中及第、步步高昇等主題為主,也配有梅蘭竹菊等雅趣的表現。正面高處“聖旨”二字,表明此坊的建造是得到皇帝的批准的,是恩寵榮耀的象徵。兩側的對聯是:“旌自國家,操捷雪沙菱鏡;建諸天地,微流壁水蘭基。”

牌坊的背面,高處“御賜”二字與正面“聖旨”相呼應。有意思的是,中間嵌入的匾額“上善諾水”。

哲學家老子説:"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性一樣,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利……。

上善:至善完美;水: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人生猶如奔流到海的江水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是一種奉獻。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志謙如水。(簡化版可不用,但導遊要了解。)

牌坊上把“若”字加上訁字旁,是曹氏家族要求族人信守承諾,言而有信。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

上善“諾”水,在乎人道之心境!有人説是美德,有人説是錯字,見仁見智。

(注:“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嶺古民居中佔地面積最大的,正屋佔地約120平方米,加上圈圍內的院子,總佔地超過20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篁嶺,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進院門,左種香柿,右植紅梅,還有芭蕉和天竺,再加右邊這座半月形“泮池”和院牆上的漏花窗飾,清新雅趣已是先聲奪人。“泮池”一般建於文廟前,其用意是鼓勵族人致力科舉,光宗耀祖。民居建泮池是很少見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走進大門,擋在我們面前是的一道“屏門”,也叫中門。在篁嶺的民居中,設有中門的,獨此一家。中門的好處是,正堂與門口相對隔開,主人在正堂會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門口往裏面看,卻看不到什麼;真正有事上門的人,就通過中門的偏門,走到堂前來。在過去,中門平日不開,但是遇到婚嫁或喪殯大事,或者有貴客臨門,才開中門。

五桂堂正屋分為前堂和後堂兩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經沒有明代坍池那麼深了,這也體現了清代建築的風格。天井上方則是“跑馬樓”,也就是説,樓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通的,可以圍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兩邊的隔廂上,是《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這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孫、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學者、江蘇崑山人朱柏廬(原名朱用純)所撰寫的,是用來教導後代兒孫的“人生守則”。《朱子家訓》的影響非常大,在封建社會,甚至一直到民國時期,《朱子家訓》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弟子規》等傳統文化讀本一樣,也是兒童入學後必須學習的,那時候的兒童,常常有事沒事就背誦:“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廳堂擺設格局:上門頭,在堂匾下,是中堂畫和對聯;再下則是廂椅桌,中間擺座鐘,兩邊擺花瓶、方鏡等。八仙桌擺在堂前正中央,宴請、會客、議事等正式活動,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體現莊重和威嚴。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啟,是曹文埴的生身父親。曹文埴,字近薇,號薺原,歙縣籍篁嶺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歷任經筵講官,派充南書房供奉,晉太子太保、户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府尹事。為不忘身世,倡導孝友,曹文埴在顯貴之後,出巨資興建了這座五桂堂送給父親曹廷啟,以報答曹廷啟的生育之恩。

據家譜記載,五桂堂與篁嶺曹氏宗族的族房有關。篁嶺曹氏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為代表的五大房。這五大房均統稱五桂堂。所以,在過去,凡是結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紅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鄭重地寫上“篁裏五桂堂”這五個大字,家家如此,無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後堂。後堂的佈置格局與前堂差不多,但這裏是住在這屋裏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區,就沒有前堂那樣講究莊重肅穆了。後天井下仍擺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飯在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這桌上,孩子讀書做作業,也在這桌上。廂倚桌上仍擺座鐘、花瓶,還可以擺食盒、菜籃等生活日用品。這些東西擺在這裏比較恰當,如果擺在正堂,那就鬧出大笑話了。

後堂與廚房往往連在一起。在這裏可以看到篁嶺人家廚房裏一般的陳設:鍋灶、水缸、水桶、飯甑、菜櫥、菜籃、飯籮、笊籬,還有臘肉、乾魚等等,可以説,廚房裏必備的東西,這裏都有了。

住在這屋裏的人,晚上睡覺要麼在樓底的兩邊廂房,要麼在樓上的偏房。

從廚房門出,去外面的小院子看看。院子裏有水井,水位高,水量大,取水很方便。院牆上的石雕,兩邊是梅竹,中間的大圖案是鯉魚跳龍門。而正堂的屋牆上,本來的人頭檻(窗)被做成了寶瓶、葫蘆、芭蕉葉形狀,真是別具一格、別有意味啊。

[曬工坊]

曬工坊其實是一棟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別之處。大家對“篁嶺曬秋”都耳熟能詳,那麼,那些曬的南瓜、辣椒、蘿蔔等等是怎麼切的,怎麼曬的?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這曬功坊裏探究它的謎底了。它也是瞭解篁嶺民俗的一個很好的展示窗口,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參與切菜和曬菜,體驗農家樂呢!

曬工坊的樓台頂上也是篁嶺很好的攝影點。站在這裏,篁嶺村的村貌,還有遠山的景緻,都盡收眼底。把它們攝入相機,帶回去,正是篁嶺留給您的美好記憶。

[竹山書院]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竹山書院。婺源是書鄉,歷來重視讀書,尊師重教。篁嶺也不例外,明清以來一直科第綿延,人才輩出。歷史上的篁嶺竹山書院,還與歙縣雄縣有密切聯繫、因為捐資興建書院的,正是歙縣籍篁嶺人、被譽為“父子尚書”的曹文埴、曹振鏞父子。原來,曹振鏞的曾祖父曹國昌是乾隆年間江南的大鹽商,富甲天下。曹國昌出資,由曹振鏞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書院之後,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鏞這對“父子進士”、“父子尚書”。傳説,曹景宸並未生育子女,而曹文埴是篁嶺曹廷啟的兒子,是出生後過繼給歙縣雄村曹景宸的。曹文埴、曹振鏞都清楚自己的“命根”其實在篁嶺。這就是曹文埴、曹振鏞父子為什麼要捐建篁嶺書院的原因。

現在這座竹山書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規模和形制基本沿襲了老樣。整座書院佔地420平方米,三進三開間三天井,一二進為單層,第三進為兩層,整個格局簡潔明朗、寬敞大方,體現了書院的功能。

當年進行書院選址時,是頗有講究的:書院大門對着祠堂,一方面是讓篁嶺曹氏先祖護佑後代兒孫讀書上進,科甲聯登;另一方面是警策讀書士子,面對列祖列宗,應該慎終追遠,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早日金榜題名,光宗耀宗。曹氏先人的用意真可謂深遠啊。

[曹氏宗祠]

建於篁嶺村口的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現祠是在原祠基礎上重建的,佔地約360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三進五開間。第一進叫儀門,第二進叫亨堂,第三進叫寢室。一二進為單層。享堂,是祖宗享子孫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會的場所,也是宗族的執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聖殿,也是最能體現宗祠威嚴、神聖的地方。第三進為兩層,二樓設香火宮,也叫“寢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處所,這就是寢室的來由。

篁嶺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間從鄰近的上曉鱅遷居而來的,與上曉鱅曹氏一樣,在宗祠內祭祀先賢上蔡侯曹恤、唐節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額,是太史汪思題寫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歷雲南副使。

[怡心堂]

眼前這座木雕特別精美的民居建築,叫怡心堂。先看看它金碧輝煌的門面朩雕吧。上排從左至右:劉備赴江東、夜訪寇準、楊業戰韓昌、文王訪賢、棄官尋母;下排從左至右:子孫滿堂、戰長沙、八仙祝壽、討荊州、連中三元。朩雕畫面還有丹鳳朝陽、金玉滿堂、梅蘭竹菊、荷葉、圓月、寶瓶……等等,中國承續了千百年傳統木雕“教訓子孫、禮義廉恥”的題材,都在這座怡心堂門面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徽州木雕很少飛金描彩,而這座怡心堂卻是五彩繽紛、美侖美奐。原來,這座怡心堂的前身,是婺源許村鎮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當時聞名江南的茶商許暢芝(又名許雲薪)的客館。

許村鎮屬於婺源的西南鄉,與樂平市、德興市毗鄰,自古以來就與贛鄱大地聯繫密切,深受贛文化影響。從這座怡心堂的雕刻風格來看,就帶有鮮明的贛雕特色,是徽雕與贛雕相融合後開出的豔麗奇葩,被譽為徽式建築的精品。從1987年以來,就有《聊齋》等電視劇把怡心堂作為拍攝基地。

把怡心堂從許村搬遷、“改嫁”到篁嶺來,這是我們景區獨創的“傳統古建異地搬遷保護模式”,讓異地古建築在篁嶺獲得第二次生命,並以它們的絕世風華讓後人感受它,真實地觸摸到它,親眼看到它的重生。對於這種異地搬遷保護模式,雖然受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古建築專家的稱讚,但我們還在摸索中,特別歡迎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朋友們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

(進入怡心堂)

整個怡心堂屬於徽州傳統的三間結構,但兩邊的邊廂都沒有房間,就使得本來不大的廳堂顯得寬敞起來。抬頭看看頭頂那圓形木雕、環環相扣,誰知道它叫什麼嗎?對了,叫藻井。藻井本來專用於祠堂、亭閣的天花板裝飾,很少用於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館裏構建了藻井,可見他的別出心裁、財大氣粗。

整個怡心堂,包括一樓、二樓的門窗、天花板、天井四圍板和窗板,飛金雕刻的主題主要是花開富貴、金玉滿堂、雙鳳朝陽、梅蘭竹菊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細細欣賞,慢慢玩味。

[怪屋]

眼前這棟不起眼的甚至顯得比較窄小的民居,它有個獨特的名稱,叫“怪屋”,怎麼個怪法?還是讓我們走進去,親身感受和體驗吧。

怪屋的一樓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門和窗户是斜的,什麼都是斜的。大家有什麼感覺?頭暈站不住了吧?(原理:因為人習慣了平地生活,一下進入傾斜地帶,大腦就會感覺失去了平衡,會東倒西歪,自然而然,大腦在這東倒西歪的時候,殘留的暈向記憶就甦醒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正常房子的空間位置,在大腦中已存在着某種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會感覺空間錯亂,)告訴大家一個避免頭暈的訣竅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怪屋的二樓就叫“倒屋”。什麼東西都倒過來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麼東西都顛倒着。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嶺古民居中佔地面積最大的,正屋佔地約120平方米,加上圈圍內的院子,總佔地超過20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寸土寸金的篁嶺,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進院門,左種香柿,右植紅梅,還有芭蕉和天竺,再加上半月形水池和院牆上的漏花窗飾,清新雅趣已是先聲奪人。

走進大門,擋在我們面前是的一道“屏門”,也叫中門。在篁嶺的民居中,設有中門的,獨此一家。中門的好處是,正堂與門口相對隔開,主人在正堂會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門口往裏面看,卻看不到什麼;真正有事上門的人,就通過中門的偏門,走到堂前來。在過去,中門平日不開,但是遇到婚嫁或喪殯大事,或者有貴客臨門,才開中門。

整個五桂堂正屋分為前堂和後堂兩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抬頭望天,那就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樑柱上,雕刻的主題特別能反映主人對後代的期許。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門一方是“福祿雙壽”,兩邊為“六郎出山”和“一馬當先”。

再看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經沒有那麼深了,這也體現了明末清初建築的風格。天井上方則是“跑馬樓”,也就是説,樓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相通的,可以圍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兩邊的隔廂上,是《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孫、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學者、江蘇崑山人朱柏廬(原名朱用純)所撰寫的,是用來教導後代兒孫的“人生守則”。《朱子家訓》的影響非常大,在封建社會,甚至一直到民國時期,《朱子家訓》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弟子規》等傳統文化讀本一樣,也是兒童入學後必須學習的啟蒙讀本,那時候的兒童,常常有事沒事就背誦:“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與《朱子家訓》匹配一起的一個個小型木雕圖案,它們的主題都是圍繞着琴棋書畫、梅蘭竹菊、八仙器物等來表現的,表現的是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動的場景,大家不妨細細欣賞。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廳堂擺設格局:上門頭,在堂匾下是中堂畫和對聯;再下則是廂椅桌,中間擺座鐘,兩邊擺花瓶、方鏡等,寓意“終生平靜”。八仙桌擺在堂前正中央,宴請、會客、議事等正式活動,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體現莊重和威嚴。

這座五桂堂的原主人,是明代萬曆至崇禎年間的篁嶺人曹永護。據光緒八年[1882]《婺源縣誌·質行傳》所記載:曹永護,字義千。他的祖父曹彥張、父親曹宗善,都是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的人,在鄉村很有口碑。曹永護從小就受家訓影響,能繼承祖傳的美德。他性情寬厚,待人接物温和謙恭,從不幹傷天害命的事。即便有蠻橫的人找上門來尋釁滋事,他也能處之泰然。有人把聽來的別人背後中傷他的話傳給他,他對那報信者説:“你一定是聽錯了,別人不會説那樣的話。”因為篁嶺歷來地皮非常緊張,他居住的這棟房子與鄰居相連,物產也互相交錯,而遇有爭議,曹永護總是主動退讓。每當飢困月份,或是到了年關歲末,他就暗暗觀察哪些人家困苦無依,把別人急需的東西偷偷送去,做好事善事從不張揚。他曾在自家庭院內手植了五株桂花樹,還把自己的居屋自號為“桂軒”。他對兒子曹希例説:“我們家,從你曾祖到你,四代單傳。你雖然沒有兄弟,比較孤單,但要始終注意培植心中的善根,千萬不可失當自大,做出有違祖訓的事。”曹希例恭敬地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繼續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美德美名比父親曹永護的影響還要大。四代行善積德,最終獲得豐厚回報。後來,曹希例果然有了五個兒子,二十七個孫子,曾孫、玄孫有二百多人。連大學士葉向高都欣然為曹永護父子的居所題寫“五桂堂”的堂匾呢!

有趣的是,五桂堂還與篁嶺曹氏宗族的族房有關。據説,篁嶺曹氏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為代表的五大房。這五大房均統稱五桂堂。所以,在過去,凡是結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紅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鄭重地寫上“篁裏五桂堂”這五個大字,家家如此,無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後堂。後堂的佈置格局與前堂差不多,但這裏是住在這屋裏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區,就沒有前堂那樣講究莊重肅穆了。後天井下仍擺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飯在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這桌上,孩子讀書做作業也在這桌上。廂倚桌上仍擺座鐘、花瓶,還可以擺食盒、菜籃等生活日用品。

後堂與廚房往往連在一起。在這裏可以看到篁嶺人家廚房裏一般的陳設:鍋灶、水缸、水桶、飯甑、菜櫥、菜籃、飯籮、笊籬,還有臘肉、乾魚等等,可以説,廚房裏必備的東西,這裏都有了。篁嶺種田種地所需的農具,在這後堂也有擺佈。

住在這屋裏的人,晚上睡覺要麼在樓底的兩邊廂房,要麼在樓上的偏房。

從廚房門出,外面有小院子。院子裏有水井,方便取水。院牆上的石雕,兩邊是梅竹,中間的大圖案是鯉魚跳龍門。而正堂的屋牆上,本來的人頭窗被做成了寶瓶、葫蘆、芭蕉葉的形狀,別具一格。

附:光緒壬午《婺源縣誌·質行傳》原文:曹永護,字義千,篁嶺人。祖彥張,父宗善,皆好義。護能世其德。性尤寬厚,與物無忤。橫逆至,處之泰然。或以侵侮告,曰:“君誤聽爾。”居產與鄉人連,有爭,必舉而讓之。每荒月及歲杪,密察鄰家之急,陰饋之,不以語人。嘗手植五桂於庭,自號“桂軒”。謂子希例曰:“汝雖隻立,培以善根,勿失當自大。”例敬承父志,益加擴焉。後例果舉五子,二十七孫,曾元二百有餘焉。

[曬功坊]

曬功坊其實是一棟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別之處。大家對“篁嶺曬秋”都耳熟能詳,那麼,那些曬的南瓜、辣椒、蘿蔔等等是怎麼切的,怎麼曬的?切的時候有什麼講究,曬的時候又有什麼講究?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這曬功坊裏探究它的謎底了。它也是瞭解篁嶺民俗的一個很好的展示窗口,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參與切菜和曬菜,體驗農家樂呢!

曬功坊的樓台頂上也是篁嶺很好的攝影點。站在這裏,篁嶺村的村貌,還有遠山的景緻,都盡收眼底。把它們攝入相機,帶回去,正是篁嶺留給您的美好記憶。

[竹山書院]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篁嶺的竹山書院,顧名思義,它就是一所學校,一所鄉村的高級學校。雖然在傳統的婺源縣誌裏沒有篁嶺竹山書院的記載,但它的名氣卻很大,因為歙縣雄村,也就是曹文埴、曹振鏞的家鄉,就有同名的竹山書院。

這座竹山書院,位於曹氏宗祠側邊,原書院由曹文埴的兒子曹振鏞捐貲創建。曹振鏞,字懌嘉,歙縣籍篁嶺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進士,官至大學士。把竹山書院建於曹氏宗祠側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綿世澤”的意思。

原來,曹振鏞的曾祖父曹國昌是乾隆年間江南的大鹽商,富甲天下。曹國昌出資,由曹振鏞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書院之後,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鏞這對“父子進士”、“父子尚書”。由此看來,篁嶺的竹山書院比雄村的竹山書院要晚好幾十年。但是,它們又都與曹文埴、曹振鏞有關聯,其中有許多傳説故事,真是極具傳奇色彩,非常引人入勝哩。

書院大門前,靠山一邊的這個類似塔樓的小建築,它叫焚紙塔,也叫字紙爐,古代人“敬惜字紙”, 對有文字的紙張不能隨意丟棄,否則有辱斯文,焚紙塔就是供書院師生焚燒廢棄字紙的。當然,隔壁宗祠裏燒過的香籤、廢紙、枯枝敗葉什麼的,也可以掃攏來,放進這焚紙塔內徹底焚燒。

書院的功用在於教育,古代教育特別強調“敬慎”。所以,整個書院的建築風格體現簡潔樸素、慎終追遠、格物致知而遠離奢華。

先看大門的門樓。門樓上的磚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鳳樓格式,整體上是一卷打開的書卷或畫軸。“竹山書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龍”,左為“兄弟登科”,右為“孟母教子”。都與讀書有關,寄託了篁嶺人對後代兒孫的殷切期望。

走進大門,有風雨廊,遮風擋雨。側邊牆壁上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是朱熹為嶽麓書院題寫的碑刻,它不僅是嶽麓書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傳播朱子理學為主的書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節自重、廉潔自律、濟世救民”的思想,作為書院教育的優秀傳統,被世代繼承和發揚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既是婺源人的驕傲,頂禮膜拜的偶像,他的學説和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紮根於婺源人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就像基因流淌在婺源人的血脈裏。

竹山書院分前堂和後堂兩大部分,我們現在站的前堂是教學區,類似一個開放大教室,讀書士子就是在這裏接受先生教誨和指點的。牆壁上的萬字磚圖案,兩邊廂的行書屏風,都對講堂起烘托、對學子起警策的作用。

書院的後堂,正中是讀書處,相當於閲覽室。樓上是藏書樓,準確説是藏經閣。而在書院教學的先生,則住在後堂的邊廂。

可能有朋友會心存疑問:後堂的廂板上怎麼會裝了這麼多花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是西方人的發明。是的,篁嶺的竹山書院建於乾隆末期,在此後的二百多年間曾數毀數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是根據村中老人回憶民國時期的竹山書院恢復重建的。清末民初,西洋貨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當時的中國人,凡是有錢有勢的,都以居室安裝西洋花玻璃窗為榮,相互攀比,彼此誇耀。

現在我們走出書院,看看書院後門(其實也是邊門)上方的磚雕圖案吧,那些磚雕圖案,場面宏大,人物生動傳神,是真正的徽州磚雕的精彩表現。誰能看出上下兩塊磚雕圖案的主題?原來,上圖是“校場賽藝”,下圖是“暢遊瓊林”。兩塊合在一起,就隱含着文武雙全的意思,當然也是篁嶺人對後代兒孫的期望。

[曹氏宗祠]

建於篁嶺村口的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現祠是在原祠基礎上重建的,佔地約360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三進五開間。第一進叫儀門,第二進叫亨堂,第三進叫寢室。一二進為單層。享堂,是祖宗享子孫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會的場所,也是宗族的執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聖殿,也是最能體現宗祠威嚴、神聖的地方。第三進為兩層,二樓設香火宮,也叫“寢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處所,這就是寢室的來由。

篁嶺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間從鄰近的上曉鱅遷居而來的,與上曉鱅曹氏一樣,在宗祠內祭祀先賢上蔡侯曹恤、唐節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額,是太史汪思題寫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歷雲南副使。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5

[遊客接待中心·歡迎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您來到“梯雲村落·曬秋人家”的篁嶺景區,我是你們的講解員小X,今天很榮幸由我給大家擔任嚮導,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的篁嶺之行帶來快樂。篁嶺是婺源古村落的經典作表,保存了大量的農耕文明時代特徵。整個篁嶺景區,分為三大板塊:一是“大地飛歌”,體驗多色塊梯田組成的大地藝術對視覺的衝擊;二是“雲中漫步”,彰顯大跨度索橋、溜索對膽量的歷練;三是“天上人間”,展現篁嶺古村的村落構造,古民居上的曬秋傳統,還有古老天街的商賈、美食、民居、民俗的無窮魅力。讓每一位遊客真正體驗到“民俗風、山水畫、田園詩、文化歌、生活曲、夢幻情”。

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秩序地上纜車。在觀賞風景的同時,更要注意安全哦!

[出纜車]

我們剛剛乘坐的是婺源第一條載人觀光索道,全長960米,高差195米,空中運行時間為16分鐘,各位在纜車上就已經小小領略了多彩的梯田風光,但“好戲還在後頭”,下面將一幕幕呈現給大家。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已經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嶺嶺頭,因“修篁遍嶺”才有了篁嶺的雅名,“篁”其實是一種竹子,篁嶺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觀音竹等,我們景區沿途也隨處可見這些竹子。以前村民世代居住在這裏,而今全都搬遷到由我們公司出資興建的嶺下新房子裏,也就是我們遊客中心對面的那些整齊的新房子。

[二十四節氣長廊]

接下來我們就跨入二十四節氣長廊,進入篁嶺的第一篇章,該篇章以體現大地藝術的農耕文化為主題。二十四節氣長廊全長700米,分別用春和樓、夏耘亭、秋實亭、冬藴坊作為一年四季的節點標誌。

春和樓: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春和樓”,取自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至若春和景明”,屬於徽建五鳳樓構造,“五鳳樓”原為皇宮建築,明清時期被徽派建築廣泛用於祠堂門樓,寄寓宗族人才輩出,現在就讓我們穿越此樓沾沾靈氣吧。

常言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婺源最美的季節,祖籍婺源的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兩次回鄉省親選的都是春季。婺源人立春開始便進入辛勤勞作期,“立春天氣暖,雨水送肥晚。”“驚蟄快耙地,春分犁不閒。”“懵懵懂懂,清明下種。”這些都是婺源人在長期的農業勞動中總結出來的農諺。左手邊文化牆上是對春季勞作場景的介紹,為了烘托氛圍,景區打造四季花海,春天種的是油菜花、蘿蔔花、二月蘭等,夏天種的是醉蝶花、紫羅蘭、紫薇等,秋天種的是金光菊、萬壽菊等,冬天種的三角梅等。願每個遊客都能成為“護花使者”,而非“採花大盜”哦!

夏耘亭: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白色亭子叫夏耘亭,取夏季耕耘之意,屬於徽州路亭。路亭在古徽州比比皆是,有“五里一橋十里一亭”之説,其功用是供人休息、飲水、避雨、烘烤食果等。行善者常在亭裏擺放茶水,供路人飲用。這也是古時親人迎送,妻兒惜別之處。夏季是火熱的,篁嶺的海拔雖不是很高,但夏季温差很大,夜晚需蓋被而卧,頗有“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之意境。文化牆上是夏季勞作場景的介紹,大家有興趣可以認真觀賞下。

秋實亭:眼前的這座亭子是秋實亭,取春華秋實之意。左手邊文化牆上是秋季勞作場景的介紹,“霜葉紅於二月花”,婺源的秋天像打翻的顏料桶,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尤其是地無三尺平的篁嶺,人們將一年的收成用竹篩匾曬曬,成就了聞名遐邇的“篁嶺曬秋”。而花卉則有桂花、山茶花、野菊花等。遊步道邊上的這些油茶樹,是篁嶺村民種植的經濟作物,我們當地叫“檉籽”。這油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具有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因此也被譽為“東方橄檻油”。

冬藴坊(篁嶺牌坊):冬藴坊,取冬藏之意。牌坊、民居與祠堂並譽為徽州古建三絕。樹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後恩,流芳百世之舉,是古代人一生最高的追求。借用牌坊作為冬季的節點標誌,併成為篁嶺村的門頭,寓意深遠。牌坊上的“聖旨”二字是曹氏旺族在朝為官的彰顯。左手邊文化牆上是冬季生活場景介紹,冬季是婺源的“休閒季”,人們過着“腳踩一盆火,手捧苞蘿果,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日子;冬季又是婺源的“歡樂季”,民俗活動和鄉村飲食文化成了主角,過大年,走親朋,舞龍燈,出抬閣,鬧元宵.....人們在自釀的農家米酒中、在走街串巷的火龍舞動的弧線中,聊慰終歲的辛勞。

[水口林]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篁嶺村的水口。所謂水口,是指水源出村之口。徽州人認為:水口出口一定要小,還必須密密地種上樹木,這樣才能達到“關鎖”的效果,從而為整個村莊“藏風聚氣”。篁嶺水口是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的典型縮影,水口林裏存活了78株“植物大熊貓”——紅豆杉,紅豆杉是世界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抗癌植物,也是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篁嶺有如此規模的紅豆杉羣,實屬罕見。印象中竹都是圓的,方竹,見過麼?除了紅豆杉,香樟、香楓、翠柏、桂花樹、香榧樹,還有難得一見的方竹等等名貴樹木和竹子,在我們篁嶺水口這兒全都有。

婺源村落,自古就有“樹養人丁,水養財”,“赤膊龍脈光水口,子孫代代往外走”的古訓,有“殺豬封山”,“生子植樹”等傳統習俗。這些,是我們水口林保存這麼完整的原因。

“殺豬封山”是指在以前不管哪個村民都不可以在水口砍樹,如果砍了,就會受到懲罰,也就是要把自家養的豬殺了分給大家吃。以前人都吃不飽,養豬也是一家重要的收入來源,卻要殺自家養的豬,可見是非常嚴重的懲罰,因此沒有人會去砍樹。

“生子植樹”是指以前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出生,都會為其種下一棵樹。特別是在女孩出生時,會為其種下一棵樟樹,等到出嫁時,再把那樟樹砍了做樟木箱,作為陪嫁的嫁粧。

[五顯廟]左手邊是一座五顯廟,供奉的是起源於婺源的五顯神。在婺源老縣誌中,記載了唐代光啟年間,居住在婺源縣城紫陽鎮王瑜家有五位神人從天而降的傳奇。王瑜動員城中百姓傾力建廟,塑像供奉,虔誠祈禱,無不應驗。南宋時五顯神期跨越海峽傳到台灣,現在台灣還有200多萬的信眾。宋元明三代,五顯被歷代皇帝褒封,因其封首字都為“顯”,故稱為五顯神。

[步蟾橋]“步蟾”的意思是月宮折桂,比喻科舉登第,步步高昇之意,也是鄉民對子孫的祈望。讓我們步蟾橋上走一走,祈願登科在後頭。

[如來佛柱]這是如來佛柱,如來佛柱的正式名稱是“佛家八面多寶台”。它寄寓的是避邪保平安。

[夫妻樹]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兩棵樹是楓香,因為他們長到一塊了,我們當地人又稱為“夫妻樹”。俗話説“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大概就這意思吧。

[雷擊紅豆杉]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棵紅豆杉是被雷擊過的,現在只剩下半邊樹幹。俗話説:“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樹爭一層皮。”樹是靠樹皮來吸收養分,因此它依然還存活着,真是“樹堅強”啊。

[農業觀光園]

篁嶺是個典型的農業村落,除了少數士子習儒讀書之外,大多數村民都是終生從事繁重的農業勞動。篁嶺幾乎沒有平畈的段田,都是些梯田,一層一層重疊而上的梯田,看上去比斑馬身上的黑白條紋還要繁密。

看到遠處那座煙雲繚繞的高山了嗎?它叫石耳山,山腳下就是上曉鱅村,而篁嶺則是從上曉鱅分遷出來的。婺源地處萬山中,境內山峯起伏,河流密佈。婺源的最高山是大鄣山,它是整個江南山脈的鼻祖。而石耳山呢,則是婺源的東部屏障。翻過石耳山,就是浙江省的開化縣地界。在沒有公路的漫長歲月裏,人們出行,要麼靠兩條腿走,要麼坐船,而對婺源人來説,往往都是靠着雙腳走出大山,走遍天下。

[1號觀景台]

各位朋友,我們來到景區的1號觀景台,這是個360º全畫幅觀景平台,周邊是層層疊疊、流光溢彩的千畝梯田。右下方的這口塘,當地人稱為“篁嶺的酒窩”。在這裏,人們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春賞油菜夏觀水,秋品菊花冬嬉雪。”四季花海在這不斷演變着各種“斷魂”主題,大地藝術在這裏成就了最強音符。請大家在此拍照留影吧!説不定你的倩影,也會融入別人的鏡頭,成為定格的“花仙子”、“花相公”。

[卧雲懸索橋]

現在我們進入篁嶺故事第二篇章“雲中漫步”,也開始了對諸位膽量與氣魄的考量。前方就是卧雲懸索橋,全長186米,是江西省目前最長的懸索橋。橋很牢固,承載量達20噸,大家儘管放心邁步。你也可以唱着“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的歌上橋,不過請不要在橋面上跑動,也不要搖晃以免影響他人。走過這段橋面就可以步入花仙子的故里——花海。景區還有溜索和高空熱氣球等娛樂項目,如果感興趣,也可以身臨其境感受一下。

[五色魚塘]

現在我們回到了古村落,開始探尋篁嶺村落的祕密了。

左手邊的這個不規則圓形水塘,叫五色魚塘。傳説這方魚塘是篁嶺進士曹升開鑿的。曹升曾任浙江按察司經歷,離職退休時,從杭州帶回五色魚放養在這個魚塘裏。但為什麼修在這裏呢?按五行説法,南方屬火,篁嶺山高缺水,又朝着火向,早年的篁嶺經常發生火災。曹升精通風水術,在此修口水塘,讓篁嶺村的建築倒映在魚塘的水中,以剋制南方的火,從此篁嶺村就很少發生火災了。右邊的這棵紅豆杉是本地最大的一棵,又稱“團圓樹”,因為它是由無數細根簇擁而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古戲台]

一個偏遠的山野村落,居然還有古戲台,想不到吧?

過去,篁嶺因交通不便,非常閉塞,民眾的文化娛樂很少。但篁嶺人好熱鬧,熱情好客,於是每逢婚喪嫁娶,生日壽誕,村裏的大户人家,就會出資聘請鄰近省份的戲班來這戲台上演戲慶賀。全村人白天喝酒,晚上看戲,一家有喜,全村快樂。以後景區也會有民俗表演,如徽劇、儺舞、茶藝等。

[培德堂]

這棟房屋叫培德堂,原主人叫曹鳴鶴。他是篁嶺進士曹鳴遠的族兄,在篁嶺村是家喻户曉的響噹噹的人物。培德堂整個佔地約140平方米,屋前有小院,院內有魚池、假山,院牆上的雕花漏窗非常小巧精緻。

正屋為三間兩廂二層樓結構,大門上方就是水檐天井,是比較少見的三披水檐天井。天井三面的木雕以三國故事為主題,人物眾多,形態逼真。一樓有房間4個:進門兩邊有2個小耳房,堂前兩邊為2個廂房。這種房屋結構,就是徽州古建築中典型的“對朝堂”格局。二樓在天井兩邊還有2個小姐繡樓,邊上的“美人靠”為小姐繡樓增添秀色。關於美人靠,婺源歷來就有這樣的俗語,説是“美人靠,靠美人,越靠越美。”所以啊,各位朋友,特別是美女們,要去上去多坐坐啊。

[曬秋景觀]

已有500多年建村史的篁嶺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植、曹振鏞的故里。曹氏父子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皇帝,協助主持朝政75年。在嘉慶皇帝出巡時,曹振鏞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處理政務,代君三月,因此民間有“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無”這句俗諺。

秉承祖上遺風,篁嶺先民習慣用平和的心態與“地無三尺平”的崎嶇地形交流。祖輩起,他們就用竹篩匾晾曬農作物,既不佔地方,又便於收藏。如今,“篁嶺曬秋”已成為固定習俗,春曬茶葉蕨菜,夏曬茄子豆角,秋曬稻穀辣椒。時令變化,竹曬匾裏所曬之物也在不斷換新,你在不同季節,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滿意的曬秋作品。這裏也是景區的觀景台,整個篁嶺村是枕高山面水口。後山為來龍去脈,以水口為聚落核心,居所呈扇形排布,是典型的U字型古村落。天街恰似一條玉帶將屋舍串接,前店後坊,簡直是縮寫版的“清明上河圖”。

[攝影吧]

如果朋友們覺得站在天街拍攝還不過癮,還想拍到更好的畫面,喏,邊上的這棟房子就是“攝影吧”。那是我們景區專為攝影愛好者打造的攝影交流創作基地,主要提供影視攝影創作、器材配件租售、影視作品展示、業內互動交流等服務。

攝影吧共三層,一層為攝影輔助器材配件銷售出租;二層為休閒展廳,可以休閒娛樂,展示攝影作品,攝影經驗交流;三層為創作觀景台,是村落曬秋景觀最佳拍攝點之一。

[樹和堂]

我們現在參觀的是一幢官廳,叫“樹和堂”。官廳是供權貴人物遂行祭拜奠儀之地,村莊有人在外為官,回故里修建官廳,既顯身份又備奠儀之用。這座官廳建於清嘉慶年間,它的主人是曹鳴遠,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進士,官至江西才子之鄉撫州府臨川知縣。

根據徽州民居的傳統,這個院落裏種了梨樹、棗樹,“梨”在婺源話的諧音為“利”,意為吉祥、吉利之意;“棗”寓意“早生貴子”。以前的男主人在外出經商前會在院子裏種下梨樹,或帶走一捧土,寓意離鄉不離土。

磚雕門樓被稱為“文化門”,這官廳雖屬常見的字匾門,但整體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門罩飛桅戧角,瓦當勾連,彰顯氣勢。水磨青磚精雕細刻,花邊人物應有盡有,“傑應歧靈”的門額則顯示了主人“英雄不問出處”的境界。徽式民居兩邊院牆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又稱封火牆。

樹和堂佔地面積約150平方米,進門有一塊石雕,是以游龍飛鳳構成福字,代表福臨門,大福大貴之意。官廳內飾較為簡單,一般都會有天井,主要是採光通風,天井下襬了一口缸,缸裏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稱無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鴻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銅鎖狀,寓意鎖住水源,鎖住財源,四水歸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有幅對聯“金石其心芝蘭其室,仁義為友道德為師”,意思是説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恆之心,讓仁愛和正義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為準則成為自己的老師和做人的標準。我們再來看中堂的擺設,堂名為“樹和堂”,意為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家人和睦,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會有這樣的堂匾。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有沒有名堂的來歷,就是説它是一個有名字的堂。高懸匾額下是中堂字畫,“高花風墮赤玉盞,老蔓煙濕蒼龍鱗”,為曾國藩題寫,此人是晚清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死後諡號為文正,後人稱之為“曾文正”或“文正公”。

邊上掛的是唐伯虎的一幅書法《吳門避暑》,這首詩,描繪的是他剛進入避暑的“密遮竹葉涼冰檐”佳境時,忽遭“風雨”的喜出望外心情與美妙場景,可謂活靈活現。字畫下長條案桌,中間擺放了自鳴鐘,兩邊擺花瓶和屏風鏡,意為終身平靜,一生平安;自鳴鐘也叫長鳴鐘,寓意為長壽之意。

院子裏的這牆上嵌有一個焚紙爐,以前寫過字的紙或用過的紙都必須燒掉,不能亂扔,亂扔是對文化的不敬重。

[許村文化站·怡心堂]

怡心堂,是從許村鎮搬移到篁嶺來的文化站老屋。這是景區獨創的“傳統古建異地搬遷保護模式”,讓異地古建築在篁嶺獲得第二次生命,並以它們的絕世風華讓後人感受它,真實地觸摸到它,親眼看到它的重生。對於該種模式,我們還在摸索中,特別歡迎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朋友們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啊。

[香榧樹]

這株古樹叫香榧樹,它的果實可以食用,食用價值、營養價值、藥用價值都很高。其果實油是良好的食用油料,有止咳、潤肺、消痔、驅蛔蟲等藥用功效。這裏是篁嶺村的最高點。站在這裏,可以俯看篁嶺村的全貌,當然也是最佳的拍攝點之一。

[五桂堂]

五桂堂正屋佔地面積約12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篁嶺是大户人家。堂名取自院內和附近的五棵桂花樹,開黃花的金桂和開白花的銀桂都有,而且是“月月桂”,一年四季,屋內屋外都充盈着清雅的桂花香氣。

正屋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屋內的木雕相當大氣而精緻。可是,人們至於還沒能解讀出那些木雕圖案所表現的主題,博學多才的朋友們不妨試試。

此屋原主人曹廷啟,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官至户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府尹事曹文埴的生身父親。曹文埴顯貴後,出巨資興建了這座五桂堂送給父親,以報不忘生身之恩。

曹文埴為生身父親興建了這座五桂堂,而曹文埴的兒子曹振鏞則捐資興建了篁嶺的竹山書院,就在曹氏宗祠邊,等會兒我們會經過那兒,再為朋友們細説吧。

[慎德堂]

慎德堂是曹鳴遠父親、被朝廷有司旌表為“孝友”的曹孜學的宅第。慎德堂總佔地面積約130平方米,包括小院、客館、正堂和書房4個主要部分,另有魚池3口,整體結構小巧雅緻,功能多樣,是篁嶺最“考究”的民居之一。

庭院門上“淮興裏”就是説不管你在外面經商,還是做官有成就後都要落葉歸根,榮歸故里。正房門罩下水磨青磚雕刻了“漁樵耕讀、琴棋書畫”。“八卦”是道教的象徵,兩塊地袱石分別雕刻了丹鳳朝陽和魚化龍。進門同樣是四水歸明堂,石雕水井照壁“游龍飛鳳”構成福字。兩邊牛腿雕刻的是明八仙,而堂名為“慎德堂”,意思是提醒後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中堂對聯“地靈人秀誕豪傑,絳闕清都想盛容”為晚清重臣左宗棠題寫。

後進院落有幽靜書房和觀魚池。我們再來客館參觀,客館正中橫匾為“繡窗入靜”,兩邊對聯為“子孫賢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是清代書法家吳清望所寫。客館的邊廂牆壁上還掛有“吳門四傑”之一文徵明的書法作品《煮茶》。文徵明就《煮茶》寫過幾首同題詩,這是其中的一首。

朋友們來看看,這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説,這是一張牀。不錯,它確實是一張牀,但又不普通,它有一個很美的名稱,叫“繡榻”,周圍刻滿了繡花紋,是過去大户人家老爺、太太睡覺用的牀。牀上這個像茶几的東西又是什麼呢?它叫“鞋踏”,也叫“踏台”。它本來是放在牀前地上的,人上牀睡覺之前,得先把鞋子脱下來放在踏台上。

客館門面是晚清時期的“全雕扇”樣式,雕工精細,修飾華麗,在講究“財不外露”的徽州古建中較為罕見。內屋回字圍嵌入八仙的“法器”,稱為“暗八仙”。屋外上門檐與牛腿雕刻“和合二仙”。

[天街]

篁嶺村空間佈局別緻:一條長388米的天街橫貫南北、三座橋崗通往村內外、六口井塘寓意六六大順、九條巷道蜿蜒曲折。我們現在走的這條巷,是篁嶺最重要最平坦最寬闊的巷道,就是是著名“天街”。 天街是篁嶺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也可以説是篁嶺的“商業一條街”。我們已經來到了天街的核心,也是村落核心,當地老百姓閒暇之餘都在此聊天,拉家常,因此又稱之為“新聞發佈中心”。

[眾屋·繡樓]

這幢建築就是篁嶺的眾屋,也就相當於村委會,是長輩,族羣開會議事之地。門額上“聖旨”兩字體現了曹氏在朝為官的地位。大門為牌樓門,徽居比較注重風水,一般朝南朝東,如受限制會在門口加小院落或改變朝向,避免直衝西向而不吉利。以後西式酒吧將會進駐中式廳堂。眾屋隔壁是繡樓,以前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般只能呆在樓上,有護欄的地方叫美人靠,就是小姐休息的地方,也是以前小姐拋繡球選夫婿之地。門樓下“奕挹”二字,就告誡了繡樓小姐自己要舉止端莊、知書達理,選擇的夫婿要門當户對、恪守禮教。

[茶禪一味·京衞府]

這棟房子名叫京衞府,現在改造成一個品茶、賞茶、購茶的場所,所以掛了“茶禪一味”的牌匾。

京衞府原主人是曹廷諮,清代嘉慶年間,擔任京城軍事總機構“都指揮使司”的六品銜“京衞經歷”,相當於現在的監察局長。主人任職滿期後退休回家鄉,修建了這座京衞府,作為接見官員、會客聚友的場所。

京衞府臨街及外沿的兩面都做成木門窗,木雕線條簡潔大方,與京衞府的莊重相協調,也體現了主人的清正廉明。大門上方的4個圓“門頭”,是等級的象徵,説某人“有來頭”,來源就出在這裏。

[竹虛廳]

竹虛廳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禎八年(1635年)拔貢,授職湖廣興山縣知縣。竹虛廳,佔地面積約100平方米,整體為三間結構,但一樓沒有廂房,這與它作為讀書、教育的場所有關。竹虛廳最顯著的特色,是臨街一面全部為木雕,圖案精美繁複,極盡奢華,令人歎為觀止。門面上的6方木雕圖案,左上是“趙子龍救阿斗”,左下是“關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王訪賢”,右上是“周文王打獵”,右下是“狀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樑撐的木雕主題,從右到左,依次是福、祿、禧、壽。門罩上裂紋還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為“寶劍鋒從磨勵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竹子又代表竹報平安、步步高昇、節節高之意。整個竹虛廳,簡直就是一座木雕藝術的寶庫啊!

中堂畫《喜上眉梢圖》是“揚州八怪”之一李鱓畫的,配的詩是:“爾性何靈異,喜上最高枝。探得好消息,報與主翁知。報與主翁知,雙雙集鳳池。梅花春信早,喜遇聖明時。”

竹虛廳的屋外有木樓梯通到二樓,二樓的外側有一個大曬台,也是觀景台,站在樓上眺望遠山的景色,真是心曠神怡。樓內還有2間相通的房間,作為住宿之用。

[客館]

對面這幢房子是客館,也就是現在的賓館、飯店,上檐板雕刻的是“雙龍戲珠”,挑檐枋則雕刻了“八仙過海”,下檐枋浮雕了“姜太公釣魚”。四根託柱則雕了四個象頭,代表吉祥吉利之意。兩邊還雕有雌雄獅子,俗話説:“獅子滾繡球,好戲在後頭”,代表好運連連之意。

[結束語]

朋友們,本次篁嶺之旅就告一段落。請記住導遊小×,更記住篁嶺!篁嶺時刻都期盼着各位再次光臨,再續今緣,共同譜寫我們新的“篁嶺故事”。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6

[石牌坊]

走進篁嶺,迎面就是那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過去的徽州大地上,各式各樣的牌坊遍佈鄉村。徽州牌坊是與徽州民居、徽州祠堂並存的古建築,共同構成徽州獨具一格的人文景觀,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之一。徽州牌坊種類很多,有功名坊、孝義坊、科第坊、百歲坊、貞節坊等。

篁嶺在明清時期人才輩出,被載入縣誌的就有六七十人。1949年解放前,篁嶺有多座牌坊,但是,多數都在中被毀,這是唯一倖存的一座,經過巨資整修,基本恢復了原貌。

這座牌坊屬於功名坊,叫“功勛坊”。整個結構屬於五鳳樓格式,雕刻的圖案以五子登科、高中及第、步步高昇等主題為主,也配有梅蘭竹菊等雅趣的表現。正面高處“聖旨”二字,表明此坊的建造是得到皇帝的批准的,是恩寵榮耀的象徵。兩側的對聯是:“旌自國家,操捷雪沙菱鏡;建諸天地,微流壁水蘭基。”

牌坊的背面,高處“御賜”二字與正面“聖旨”相呼應。有意思的是,中間嵌入的匾額“上善諾水”。

哲學家老子説:"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性一樣,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利……。

上善:至善完美;水: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人生猶如奔流到海的江水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是一種奉獻。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志謙如水。(簡化版可不用,但導遊要了解。)

牌坊上把“若”字加上訁字旁,是曹氏家族要求族人信守承諾,言而有信。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

上善“諾”水,在乎人道之心境!有人説是美德,有人説是錯字,見仁見智。

(注:“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嶺古民居中佔地面積最大的,正屋佔地約120平方米,加上圈圍內的院子,總佔地超過20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篁嶺,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進院門,左種香柿,右植紅梅,還有芭蕉和天竺,再加右邊這座半月形“泮池”和院牆上的漏花窗飾,清新雅趣已是先聲奪人。“泮池”一般建於文廟前,其用意是鼓勵族人致力科舉,光宗耀祖。民居建泮池是很少見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走進大門,擋在我們面前是的一道“屏門”,也叫中門。在篁嶺的民居中,設有中門的,獨此一家。中門的好處是,正堂與門口相對隔開,主人在正堂會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門口往裏面看,卻看不到什麼;真正有事上門的人,就通過中門的偏門,走到堂前來。在過去,中門平日不開,但是遇到婚嫁或喪殯大事,或者有貴客臨門,才開中門。

五桂堂正屋分為前堂和後堂兩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經沒有明代坍池那麼深了,這也體現了清代建築的風格。天井上方則是“跑馬樓”,也就是説,樓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通的,可以圍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兩邊的隔廂上,是《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這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孫、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學者、江蘇崑山人朱柏廬(原名朱用純)所撰寫的,是用來教導後代兒孫的“人生守則”。《朱子家訓》的影響非常大,在封建社會,甚至一直到民國時期,《朱子家訓》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弟子規》等傳統文化讀本一樣,也是兒童入學後必須學習的,那時候的兒童,常常有事沒事就背誦:“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廳堂擺設格局:上門頭,在堂匾下,是中堂畫和對聯;再下則是廂椅桌,中間擺座鐘,兩邊擺花瓶、方鏡等。八仙桌擺在堂前正中央,宴請、會客、議事等正式活動,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體現莊重和威嚴。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啟,是曹文埴的生身父親。曹文埴,字近薇,號薺原,歙縣籍篁嶺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歷任經筵講官,派充南書房供奉,晉太子太保、户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府尹事。為不忘身世,倡導孝友,曹文埴在顯貴之後,出巨資興建了這座五桂堂送給父親曹廷啟,以報答曹廷啟的生育之恩。

據家譜記載,五桂堂與篁嶺曹氏宗族的族房有關。篁嶺曹氏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為代表的五大房。這五大房均統稱五桂堂。所以,在過去,凡是結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紅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鄭重地寫上“篁裏五桂堂”這五個大字,家家如此,無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後堂。後堂的佈置格局與前堂差不多,但這裏是住在這屋裏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區,就沒有前堂那樣講究莊重肅穆了。後天井下仍擺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飯在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這桌上,孩子讀書做作業,也在這桌上。廂倚桌上仍擺座鐘、花瓶,還可以擺食盒、菜籃等生活日用品。這些東西擺在這裏比較恰當,如果擺在正堂,那就鬧出大笑話了。

後堂與廚房往往連在一起。在這裏可以看到篁嶺人家廚房裏一般的陳設:鍋灶、水缸、水桶、飯甑、菜櫥、菜籃、飯籮、笊籬,還有臘肉、乾魚等等,可以説,廚房裏必備的東西,這裏都有了。

住在這屋裏的人,晚上睡覺要麼在樓底的兩邊廂房,要麼在樓上的偏房。

從廚房門出,去外面的小院子看看。院子裏有水井,水位高,水量大,取水很方便。院牆上的石雕,兩邊是梅竹,中間的大圖案是鯉魚跳龍門。而正堂的屋牆上,本來的人頭檻(窗)被做成了寶瓶、葫蘆、芭蕉葉形狀,真是別具一格、別有意味啊。

[曬工坊]

曬工坊其實是一棟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別之處。大家對“篁嶺曬秋”都耳熟能詳,那麼,那些曬的南瓜、辣椒、蘿蔔等等是怎麼切的,怎麼曬的?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這曬功坊裏探究它的謎底了。它也是瞭解篁嶺民俗的一個很好的展示窗口,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參與切菜和曬菜,體驗農家樂呢!

曬工坊的樓台頂上也是篁嶺很好的攝影點。站在這裏,篁嶺村的村貌,還有遠山的景緻,都盡收眼底。把它們攝入相機,帶回去,正是篁嶺留給您的美好記憶。

[竹山書院]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竹山書院。婺源是書鄉,歷來重視讀書,尊師重教。篁嶺也不例外,明清以來一直科第綿延,人才輩出。歷史上的篁嶺竹山書院,還與歙縣雄縣有密切聯繫、因為捐資興建書院的,正是歙縣籍篁嶺人、被譽為“父子尚書”的曹文埴、曹振鏞父子。原來,曹振鏞的曾祖父曹國昌是乾隆年間江南的大鹽商,富甲天下。曹國昌出資,由曹振鏞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書院之後,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鏞這對“父子進士”、“父子尚書”。傳説,曹景宸並未生育子女,而曹文埴是篁嶺曹廷啟的兒子,是出生後過繼給歙縣雄村曹景宸的。曹文埴、曹振鏞都清楚自己的“命根”其實在篁嶺。這就是曹文埴、曹振鏞父子為什麼要捐建篁嶺書院的原因。

現在這座竹山書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規模和形制基本沿襲了老樣。整座書院佔地420平方米,三進三開間三天井,一二進為單層,第三進為兩層,整個格局簡潔明朗、寬敞大方,體現了書院的功能。

當年進行書院選址時,是頗有講究的:書院大門對着祠堂,一方面是讓篁嶺曹氏先祖護佑後代兒孫讀書上進,科甲聯登;另一方面是警策讀書士子,面對列祖列宗,應該慎終追遠,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早日金榜題名,光宗耀宗。曹氏先人的用意真可謂深遠啊。

[曹氏宗祠]

建於篁嶺村口的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現祠是在原祠基礎上重建的,佔地約360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三進五開間。第一進叫儀門,第二進叫亨堂,第三進叫寢室。一二進為單層。享堂,是祖宗享子孫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會的場所,也是宗族的執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聖殿,也是最能體現宗祠威嚴、神聖的地方。第三進為兩層,二樓設香火宮,也叫“寢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處所,這就是寢室的來由。

篁嶺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間從鄰近的上曉鱅遷居而來的,與上曉鱅曹氏一樣,在宗祠內祭祀先賢上蔡侯曹恤、唐節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額,是太史汪思題寫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歷雲南副使。

[怡心堂]

眼前這座木雕特別精美的民居建築,叫怡心堂。先看看它金碧輝煌的門面朩雕吧。上排從左至右:劉備赴江東、夜訪寇準、楊業戰韓昌、文王訪賢、棄官尋母;下排從左至右:子孫滿堂、戰長沙、八仙祝壽、討荊州、連中三元。朩雕畫面還有丹鳳朝陽、金玉滿堂、梅蘭竹菊、荷葉、圓月、寶瓶……等等,中國承續了千百年傳統木雕“教訓子孫、禮義廉恥”的題材,都在這座怡心堂門面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徽州木雕很少飛金描彩,而這座怡心堂卻是五彩繽紛、美侖美奐。原來,這座怡心堂的前身,是婺源許村鎮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當時聞名江南的茶商許暢芝(又名許雲薪)的客館。

許村鎮屬於婺源的西南鄉,與樂平市、德興市毗鄰,自古以來就與贛鄱大地聯繫密切,深受贛文化影響。從這座怡心堂的雕刻風格來看,就帶有鮮明的贛雕特色,是徽雕與贛雕相融合後開出的豔麗奇葩,被譽為徽式建築的精品。從1987年以來,就有《聊齋》等電視劇把怡心堂作為拍攝基地。

把怡心堂從許村搬遷、“改嫁”到篁嶺來,這是我們景區獨創的“傳統古建異地搬遷保護模式”,讓異地古建築在篁嶺獲得第二次生命,並以它們的絕世風華讓後人感受它,真實地觸摸到它,親眼看到它的重生。對於這種異地搬遷保護模式,雖然受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古建築專家的稱讚,但我們還在摸索中,特別歡迎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朋友們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

(進入怡心堂)

整個怡心堂屬於徽州傳統的三間結構,但兩邊的邊廂都沒有房間,就使得本來不大的廳堂顯得寬敞起來。抬頭看看頭頂那圓形木雕、環環相扣,誰知道它叫什麼嗎?對了,叫藻井。藻井本來專用於祠堂、亭閣的天花板裝飾,很少用於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館裏構建了藻井,可見他的別出心裁、財大氣粗。

整個怡心堂,包括一樓、二樓的門窗、天花板、天井四圍板和窗板,飛金雕刻的主題主要是花開富貴、金玉滿堂、雙鳳朝陽、梅蘭竹菊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細細欣賞,慢慢玩味。

[怪屋]

眼前這棟不起眼的甚至顯得比較窄小的民居,它有個獨特的名稱,叫“怪屋”,怎麼個怪法?還是讓我們走進去,親身感受和體驗吧。

怪屋的一樓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門和窗户是斜的,什麼都是斜的。大家有什麼感覺?頭暈站不住了吧?(原理:因為人習慣了平地生活,一下進入傾斜地帶,大腦就會感覺失去了平衡,會東倒西歪,自然而然,大腦在這東倒西歪的時候,殘留的暈向記憶就甦醒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正常房子的空間位置,在大腦中已存在着某種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會感覺空間錯亂,)告訴大家一個避免頭暈的訣竅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怪屋的二樓就叫“倒屋”。什麼東西都倒過來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麼東西都顛倒着。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嶺古民居中佔地面積最大的,正屋佔地約120平方米,加上圈圍內的院子,總佔地超過20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寸土寸金的篁嶺,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進院門,左種香柿,右植紅梅,還有芭蕉和天竺,再加上半月形水池和院牆上的漏花窗飾,清新雅趣已是先聲奪人。

走進大門,擋在我們面前是的一道“屏門”,也叫中門。在篁嶺的民居中,設有中門的,獨此一家。中門的好處是,正堂與門口相對隔開,主人在正堂會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門口往裏面看,卻看不到什麼;真正有事上門的人,就通過中門的偏門,走到堂前來。在過去,中門平日不開,但是遇到婚嫁或喪殯大事,或者有貴客臨門,才開中門。

整個五桂堂正屋分為前堂和後堂兩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抬頭望天,那就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樑柱上,雕刻的主題特別能反映主人對後代的期許。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門一方是“福祿雙壽”,兩邊為“六郎出山”和“一馬當先”。

再看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經沒有那麼深了,這也體現了明末清初建築的風格。天井上方則是“跑馬樓”,也就是説,樓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相通的,可以圍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兩邊的隔廂上,是《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孫、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學者、江蘇崑山人朱柏廬(原名朱用純)所撰寫的,是用來教導後代兒孫的“人生守則”。《朱子家訓》的影響非常大,在封建社會,甚至一直到民國時期,《朱子家訓》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弟子規》等傳統文化讀本一樣,也是兒童入學後必須學習的啟蒙讀本,那時候的兒童,常常有事沒事就背誦:“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與《朱子家訓》匹配一起的一個個小型木雕圖案,它們的主題都是圍繞着琴棋書畫、梅蘭竹菊、八仙器物等來表現的,表現的是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動的場景,大家不妨細細欣賞。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廳堂擺設格局:上門頭,在堂匾下是中堂畫和對聯;再下則是廂椅桌,中間擺座鐘,兩邊擺花瓶、方鏡等,寓意“終生平靜”。八仙桌擺在堂前正中央,宴請、會客、議事等正式活動,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體現莊重和威嚴。

這座五桂堂的原主人,是明代萬曆至崇禎年間的篁嶺人曹永護。據光緒八年[1882]《婺源縣誌·質行傳》所記載:曹永護,字義千。他的祖父曹彥張、父親曹宗善,都是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的人,在鄉村很有口碑。曹永護從小就受家訓影響,能繼承祖傳的美德。他性情寬厚,待人接物温和謙恭,從不幹傷天害命的事。即便有蠻橫的人找上門來尋釁滋事,他也能處之泰然。有人把聽來的別人背後中傷他的話傳給他,他對那報信者説:“你一定是聽錯了,別人不會説那樣的話。”因為篁嶺歷來地皮非常緊張,他居住的這棟房子與鄰居相連,物產也互相交錯,而遇有爭議,曹永護總是主動退讓。每當飢困月份,或是到了年關歲末,他就暗暗觀察哪些人家困苦無依,把別人急需的東西偷偷送去,做好事善事從不張揚。他曾在自家庭院內手植了五株桂花樹,還把自己的居屋自號為“桂軒”。他對兒子曹希例説:“我們家,從你曾祖到你,四代單傳。你雖然沒有兄弟,比較孤單,但要始終注意培植心中的善根,千萬不可失當自大,做出有違祖訓的事。”曹希例恭敬地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繼續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美德美名比父親曹永護的影響還要大。四代行善積德,最終獲得豐厚回報。後來,曹希例果然有了五個兒子,二十七個孫子,曾孫、玄孫有二百多人。連大學士葉向高都欣然為曹永護父子的居所題寫“五桂堂”的堂匾呢!

有趣的是,五桂堂還與篁嶺曹氏宗族的族房有關。據説,篁嶺曹氏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為代表的五大房。這五大房均統稱五桂堂。所以,在過去,凡是結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紅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鄭重地寫上“篁裏五桂堂”這五個大字,家家如此,無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後堂。後堂的佈置格局與前堂差不多,但這裏是住在這屋裏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區,就沒有前堂那樣講究莊重肅穆了。後天井下仍擺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飯在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這桌上,孩子讀書做作業也在這桌上。廂倚桌上仍擺座鐘、花瓶,還可以擺食盒、菜籃等生活日用品。

後堂與廚房往往連在一起。在這裏可以看到篁嶺人家廚房裏一般的陳設:鍋灶、水缸、水桶、飯甑、菜櫥、菜籃、飯籮、笊籬,還有臘肉、乾魚等等,可以説,廚房裏必備的東西,這裏都有了。篁嶺種田種地所需的農具,在這後堂也有擺佈。

住在這屋裏的人,晚上睡覺要麼在樓底的兩邊廂房,要麼在樓上的偏房。

從廚房門出,外面有小院子。院子裏有水井,方便取水。院牆上的石雕,兩邊是梅竹,中間的大圖案是鯉魚跳龍門。而正堂的屋牆上,本來的人頭窗被做成了寶瓶、葫蘆、芭蕉葉的形狀,別具一格。

附:光緒壬午《婺源縣誌·質行傳》原文:曹永護,字義千,篁嶺人。祖彥張,父宗善,皆好義。護能世其德。性尤寬厚,與物無忤。橫逆至,處之泰然。或以侵侮告,曰:“君誤聽爾。”居產與鄉人連,有爭,必舉而讓之。每荒月及歲杪,密察鄰家之急,陰饋之,不以語人。嘗手植五桂於庭,自號“桂軒”。謂子希例曰:“汝雖隻立,培以善根,勿失當自大。”例敬承父志,益加擴焉。後例果舉五子,二十七孫,曾元二百有餘焉。

[曬功坊]

曬功坊其實是一棟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別之處。大家對“篁嶺曬秋”都耳熟能詳,那麼,那些曬的南瓜、辣椒、蘿蔔等等是怎麼切的,怎麼曬的?切的時候有什麼講究,曬的時候又有什麼講究?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這曬功坊裏探究它的謎底了。它也是瞭解篁嶺民俗的一個很好的展示窗口,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參與切菜和曬菜,體驗農家樂呢!

曬功坊的樓台頂上也是篁嶺很好的攝影點。站在這裏,篁嶺村的村貌,還有遠山的景緻,都盡收眼底。把它們攝入相機,帶回去,正是篁嶺留給您的美好記憶。

[竹山書院]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篁嶺的竹山書院,顧名思義,它就是一所學校,一所鄉村的高級學校。雖然在傳統的婺源縣誌裏沒有篁嶺竹山書院的記載,但它的名氣卻很大,因為歙縣雄村,也就是曹文埴、曹振鏞的家鄉,就有同名的竹山書院。

這座竹山書院,位於曹氏宗祠側邊,原書院由曹文埴的兒子曹振鏞捐貲創建。曹振鏞,字懌嘉,歙縣籍篁嶺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進士,官至大學士。把竹山書院建於曹氏宗祠側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綿世澤”的意思。

原來,曹振鏞的曾祖父曹國昌是乾隆年間江南的大鹽商,富甲天下。曹國昌出資,由曹振鏞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書院之後,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鏞這對“父子進士”、“父子尚書”。由此看來,篁嶺的竹山書院比雄村的竹山書院要晚好幾十年。但是,它們又都與曹文埴、曹振鏞有關聯,其中有許多傳説故事,真是極具傳奇色彩,非常引人入勝哩。

書院大門前,靠山一邊的這個類似塔樓的小建築,它叫焚紙塔,也叫字紙爐,古代人“敬惜字紙”, 對有文字的紙張不能隨意丟棄,否則有辱斯文,焚紙塔就是供書院師生焚燒廢棄字紙的。當然,隔壁宗祠裏燒過的香籤、廢紙、枯枝敗葉什麼的,也可以掃攏來,放進這焚紙塔內徹底焚燒。

書院的功用在於教育,古代教育特別強調“敬慎”。所以,整個書院的建築風格體現簡潔樸素、慎終追遠、格物致知而遠離奢華。

先看大門的門樓。門樓上的磚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鳳樓格式,整體上是一卷打開的書卷或畫軸。“竹山書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龍”,左為“兄弟登科”,右為“孟母教子”。都與讀書有關,寄託了篁嶺人對後代兒孫的殷切期望。

走進大門,有風雨廊,遮風擋雨。側邊牆壁上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是朱熹為嶽麓書院題寫的碑刻,它不僅是嶽麓書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傳播朱子理學為主的書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節自重、廉潔自律、濟世救民”的思想,作為書院教育的優秀傳統,被世代繼承和發揚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既是婺源人的驕傲,頂禮膜拜的偶像,他的學説和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紮根於婺源人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就像基因流淌在婺源人的血脈裏。

竹山書院分前堂和後堂兩大部分,我們現在站的前堂是教學區,類似一個開放大教室,讀書士子就是在這裏接受先生教誨和指點的。牆壁上的萬字磚圖案,兩邊廂的行書屏風,都對講堂起烘托、對學子起警策的作用。

書院的後堂,正中是讀書處,相當於閲覽室。樓上是藏書樓,準確説是藏經閣。而在書院教學的先生,則住在後堂的邊廂。

可能有朋友會心存疑問:後堂的廂板上怎麼會裝了這麼多花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是西方人的發明。是的,篁嶺的竹山書院建於乾隆末期,在此後的二百多年間曾數毀數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是根據村中老人回憶民國時期的竹山書院恢復重建的。清末民初,西洋貨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當時的中國人,凡是有錢有勢的,都以居室安裝西洋花玻璃窗為榮,相互攀比,彼此誇耀。

現在我們走出書院,看看書院後門(其實也是邊門)上方的磚雕圖案吧,那些磚雕圖案,場面宏大,人物生動傳神,是真正的徽州磚雕的精彩表現。誰能看出上下兩塊磚雕圖案的主題?原來,上圖是“校場賽藝”,下圖是“暢遊瓊林”。兩塊合在一起,就隱含着文武雙全的意思,當然也是篁嶺人對後代兒孫的期望。

[曹氏宗祠]

建於篁嶺村口的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現祠是在原祠基礎上重建的,佔地約360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三進五開間。第一進叫儀門,第二進叫亨堂,第三進叫寢室。一二進為單層。享堂,是祖宗享子孫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會的場所,也是宗族的執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聖殿,也是最能體現宗祠威嚴、神聖的地方。第三進為兩層,二樓設香火宮,也叫“寢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處所,這就是寢室的來由。

篁嶺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間從鄰近的上曉鱅遷居而來的,與上曉鱅曹氏一樣,在宗祠內祭祀先賢上蔡侯曹恤、唐節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額,是太史汪思題寫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歷雲南副使。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家級4A級景區“梯雲村落·曬秋人家”的篁嶺景區,我是你們的講解員小X,今天很榮幸由我給大家擔任嚮導,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的篁嶺之行帶來快樂。

我們剛剛乘坐的是升級改造後的脱掛式觀光索道,全長1228米,高差196米,空中運行時間為5分鐘。

現在我們已經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嶺嶺頭,因“修篁遍嶺”才有了篁嶺的雅名。(“篁”其實是一種竹子,篁嶺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觀音竹等,我們景區沿途也隨處可見這些竹子。篁嶺是婺源古村落的經典代表,保存了大量的農耕文明時代特徵。整個篁嶺景區,分為三大主題板塊:一是“大地飛歌”,體驗多色塊梯田組成的大地藝術對視覺的衝擊;二是“雲中漫步”,體現大跨度索橋、溜索對膽量的歷練;三是“天上人間”,展現篁嶺古村的村落構造,古民居上的曬秋傳統,還有古老天街的商賈、美食、民居、民俗的無窮魅力。讓每一位遊客真正體驗到“民俗風、山水畫、田園詩、文化歌、生活曲、夢幻情”。

在景區開發之前,這個有着500多年曆史的徽州村落,也曾一度瀕臨衰落和消亡。由於受地形限制,篁嶺交通不便且嚴重缺水,絕大部份農田、土地等生產資料都在山下,使村莊逐步半空心化。這樣一來,村裏大部分閒置房屋都因年久失修而腐爛倒塌;獨特的“曬秋”景觀也逐年消失。那麼,篁嶺村開發的第一戰是怎麼打的呢?咱們剛剛在纜車內看到山腳下的公路旁有一排排整齊的房屋,那兒叫篁嶺新村,是20__年由婺源縣鄉村文化公司出資新建的,村裏有68套新徽派風格安置房,24套老年公寓和單身公寓,住在村裏的320人全部是從原篁嶺古村遷出的。篁嶺通過這樣一種古村落旅遊產權收購以及搬遷安置的方式。保持了原有村落建築和古村文化的”原真性”,並對古村落建築及風貌體系進行規劃、保護,為景區發展找到了一條新出路。

篁嶺古村依山就勢而建,四周古木環抱,後龍山以青松為主,村腳水口林以紅豆杉羣為主,我們現在正走在村西進村的水口林中,以香楓和古樟居多,樹齡大多在幾百年,最長達到了千年以上。篁嶺古村由曹文侃建村於明朝宣德年間,至今已有580餘年。所以篁嶺也是曹氏聚族而居的這麼一個典型的徽州古村落。

民俗展覽館(祠堂)

我們現在來到村口,此處地勢較為開闊,篁嶺先人在這裏建了曹氏宗祠,原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現祠是在原祠基礎上重建的(佔地約360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三進五開間。第一進叫儀門,第二進叫亨堂,第三進叫寢室。篁嶺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間從鄰近的上曉鱅遷居而來的。(在宗祠內祭祀先賢上蔡侯曹恤、唐節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額,是太史汪思題寫的“上蔡世家”。)

婺源縣目前正在努力構建以觀光接待型為基礎,以休閒度假康健型為重點,以文化體驗型為特色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有一系列特色活動和特色產品,像“民間燈綵巡演”“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婺源鄉村過大年”等等,還通過“婺源鄉村文化旅遊節”“婺源茶文化節”等節事,來展現婺源民俗、民間文化特色。

篁嶺也不例外,現在將篁嶺宗祠打造成為了一個民俗展覽館,對婺源特有民俗、古徽文化通過實物進行展示,打造婺源文化藝術民俗村落。大家可以細細參觀,看完後,我們從側門出,到竹山書院。

竹山書院

雖然在傳統的婺源縣誌裏沒有篁嶺竹山書院的記載,但它的名氣卻很大,因為歙縣雄村,就有同名的竹山書院。

這座竹山書院,位於曹氏宗祠側邊,原書院由曹文埴的兒子曹振鏞捐貲創建。曹振鏞,歙縣籍篁嶺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進士,官至大學士。把竹山書院建於曹氏宗祠側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綿世澤”的意思。

書院門前有焚紙塔,也叫字紙爐,古代人“敬惜字紙”, 對有文字的紙張不能隨意丟棄,否則有辱斯文,焚紙塔就是供書院師生焚燒廢棄字紙的。

古代教育特別強調“敬慎”。所以,整個書院的建築風格體現簡潔樸素,突出教育功能與氛圍。書院分前堂和後堂兩大部分,是主要教學區,樓上是藏書閣。

前堂部分有風雨廊,側邊牆壁上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是朱熹為嶽麓書院題寫的碑刻,它不僅是嶽麓書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傳播朱子理學為主的書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節自重、廉潔自律、濟世救民”的思想,作為書院教育的優秀傳統,被世代繼承和發揚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的學説和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現在書院裏正在進行的是全國名家美術作品邀請展,主題是“寫生篁嶺”。

(備詢:大門門樓上的磚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鳳樓格式,整體上是一卷打開的書卷或畫軸。“竹山書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龍”,左為“兄弟登科”,右為“孟母教子”等磚雕。都與讀書有關,寄託了篁嶺人對後代兒孫的殷切期望。

書院邊門上方的磚雕圖案,場面宏大,人物生動傳神,是徽州磚雕的經典代表作。兩塊磚雕上圖是“校場賽藝”,下圖是“暢遊瓊林”。兩塊合在一起,就隱含着文武雙全的意思,當然也是篁嶺人對後代兒孫的期望。)

天街

徽州古村很重視村莊佈局,講究風水。篁嶺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橋六井”佈局建設。篁嶺天街長388米,橫貫東西,九條巷道由天街分支,延展至村莊的各個角落。天街是篁嶺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也是篁嶺的“商業一條街”,兩邊商鋪林立,各種當地特色的業態在此匯聚,這裏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現場雕刻、修復;有民間藝人制作竹編用品等。

酒店接待中心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篁嶺景區即將啟用的酒店接待中心。

篁嶺景區引入安曼國際度假酒店的品牌理念,對原有的古宅行外立面改造與修繕,內部裝修成精品度假酒店,遊客可以來此休閒度假,使景區的旅遊產品從單一觀光型向休閒度假轉變,

這種老宅保護與商業開發結合的新模式,把閒置的老宅從充分利用起來變為財富,不只是簡單地把老宅作為參觀景點,而是通過提供豐富多彩的特色度假活動,將其建設成為了深度體驗婺源本土生活文化的基地。

我們現在右手邊這些民居的二樓就是景區已經建設好的精品酒店客房。

竹虛廳

剛才步入天街時,我們有欣賞到婺源木雕技藝的展示,現在我們看到的竹虛廳,最顯著的特色,就是臨街一面全部為木雕,圖案精美繁複,極盡奢華,是一座木雕藝術的寶庫。門面上的6方木雕圖案,左上是“趙子龍救阿斗”,左下是“關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武百官圖”,右上是“周文王打獵”,右下是“狀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樑撐的木雕主題,從右到左,依次是福、祿、禧、壽。門罩上裂紋還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為“寶劍鋒從磨勵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竹子又代表竹報平安、步步高昇、節節高之意。

竹虛廳的最初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禎八年(1635年)拔貢,授職湖廣興山縣知縣。

眾屋

這幢建築就是篁嶺的眾屋,當地也叫廳屋,是曹氏家族聚會、議事的地方。這座眾屋居於篁嶺天街的中心位置。祠前場地開闊,是篁嶺的“中心廣場”,自然也是最熱鬧的地方。門額上“聖旨”兩字體現了曹氏在朝為官的地位。現在眾屋改造成了一個酒吧,是西式酒吧進駐中式廳堂的典型代表。

繡樓

關於繡樓,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那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拋繡球選夫君的地方。但婺源沒有這樣的風俗,婺源過去特別重視禮法,兒女婚姻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户對,等級森嚴”,不會拋繡球選夫君。

第二種説法是,富家小姐繡花綴朵的地方。富家太太、小姐們閒來無事,就在高樓上繡着花,順便看看樓下走過的人,還有樓外的風景,以此來排解心中的寂寞,打發無聊的時光。

作為了解(當前婺源的主要休閒娛樂場所40餘家,主要旅遊購物場所400餘家。賓館200餘家。其中四星5家,三星7家,國際大酒店、婺源賓館正在創評五星級賓館,總牀位1.7萬張;全縣共有農家樂3300餘户,牀位1.6萬張,餐位11萬個,解決了1.8萬名農民就業,平均户經營淨收入達到6萬多元。)

各位領導,現在我走在的是天街商鋪最為集中的一段,兩旁商鋪林立,商鋪裏商品琳琅滿目,展示了婺源豐富的物產,説到物產就要説説我們婺源的“四色”特產了,“四色”指的就是“綠、黑、紅、白”。綠就是婺源綠茶,婺源綠茶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以“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的特點被譽為中國綠茶品質最優者,黑則説的是中國四大名硯中的歙硯,因婺源唐代隸屬於歙州管轄,物以州名而得名歙硯。紅就是大家現在看見的池塘中的中華荷包紅魚了,它是我們婺源獨有的一種優良食用魚,明萬曆年間由沱川人餘懋學從宮廷傳入婺源民間。因頭小尾短,背高腹園而得名荷包紅魚,荷包紅魚肉質鮮美,營養價值豐富,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餚。

請各位領導上台階,繼續參觀,我們再來説説最後的一樣特產“白”,“白”説的就是我們婺源的江灣雪梨,江灣雪梨體大肉厚,皮白核小,汁多味美,它之所以能成為婺源的四大特產之一,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美味更因為它對於婺源人有着特殊的含義,在古徽州,有這麼一句諺語“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那麼徽州的男子在十三四歲就要出外去學做生意了,在他們離家的時候,就會在自家房前種上一棵梨樹,也帶走一掊(pou)土,寓意着離鄉不離土,另一方面,商人做生意最重要的當然是要有利可圖了,種梨也寓意着“得利”,也是一種吉祥的寓意。

曬工坊

大家對“篁嶺曬秋”都耳熟能詳,那麼,那些曬的南瓜、辣椒、蘿蔔、米脆是怎麼切的,怎麼曬的?我們到曬工坊裏去探個究竟。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參與體驗。

曬工坊的樓台頂上也是篁嶺很好的攝影點。站在這裏,篁嶺村的村貌,還有遠山的景緻,都盡收眼底。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嶺人的祖宅,原主人是明代萬曆至崇禎年間的篁嶺人曹永護與曹希例父子。到曹永護四代都是單傳,但由於他們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美德美名聞名鄉里。積善人家,必有餘慶,由於行善積德,後來,曹希例育有了五個兒子,二十七個孫子,曾孫、玄孫有二百多人。篁嶺曹氏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為代表的五大房。這五大房均統稱五桂堂,一直延續至今,凡是結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紅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鄭重地寫上“篁裏五桂堂”這五個大字,家家如此。

院裏種植了香柿、紅梅等,一個半月池藴含了祖先對篁嶺人信守“中庸、適度”的辨證觀教育。(“人生憂喜一半一半,名利得失一半一半。財富聚散一半一半,修行佛魔一半一半。”)

整個五桂堂正屋分為前堂和後堂兩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上方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樑柱上,雕刻的主題特別能反映主人對後代的期許。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門一方是“福祿雙壽”,兩邊為“六郎出山”和“一馬當先”。

天井下兩邊的隔廂上,是《朱子家訓》,與《朱子家訓》匹配一起的一個個小型木雕圖案,它們的主題都是圍繞着琴棋書畫、梅蘭竹菊、八仙器物等來表現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動的場景,大家不妨細細欣賞。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廳堂擺設格局:上門頭,在堂匾下是中堂畫和對聯;再下則是廂椅桌,中間擺放着自鳴鐘,兩邊擺放花瓶、方鏡,一鍾、一瓶、一鏡寓意“終生平靜”。八仙桌擺在堂前正中央,宴請、會客、議事等正式活動,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體現莊重和威嚴。

(今天,篁嶺來了這麼多貴賓,又恰逢春節臨近,篁嶺人準備了過年的待客果籽,請大家品嚐。)

後堂與廚房往往連在一起。在這裏可以看到篁嶺人家廚房裏一般的陳設:鍋灶、水缸、水桶、飯甑、菜櫥、菜籃、飯籮、笊籬,還有臘肉、乾魚等等,篁嶺種田種地所需的農具,在這後堂也有擺佈。

怪屋

怪屋的二樓就叫“倒屋”。什麼東西都倒過來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麼東西都顛倒着。

倒屋、隱身斗篷,體驗不一樣的拍攝效果。

怪屋的一樓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門和窗户是斜的,什麼都是斜的。大家有什麼感覺?頭暈站不住了吧?(原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正常房子的空間位置,在大腦中已存在着某種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會感覺空間錯亂,)告訴大家一個避免頭暈的訣竅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怡心堂

婺源在古徽州“一府六縣”中,徽派民居保留相對完整。但是,古民居類似採光、排污、修繕、產權分散等“先天不足”始終困擾居住者,大部分古民居基本處於“自生自滅”狀態。加之利益驅動,屋內能拆的門片、花窗、花坊等木雕構件也被古董販子“外賣”至全國各地,房屋也變成了空宅,婺源徽派古建資源流失非常嚴重。

我們篁嶺景區針對這種情況開創了“徽派古建異地搬遷保護模式”,把散落在婺源鄉間的,面臨腐爛倒塌的,但百姓無力維修的有價值的古建,搬遷在篁嶺集中保護,讓這些古建在篁嶺獲得第二次生命。對於這種異地搬遷保護模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中央電視台也進行了報道。

現在我們看到的怡心堂,就是從許村搬遷到篁嶺來的,其前身是婺源許村鎮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的老屋,是當時聞名江南的茶商許暢芝的客館。

整棟房屋飛金彩繪、金碧輝煌,這種彩繪古建,在婺源僅此一棟。怡心堂大門的木雕精美,中國承續了千百年傳統木雕“教訓子孫、禮義廉恥”的題材,都在這座怡心堂門面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其木雕主題:上排從左至右分別是劉備赴江東、夜訪寇準、楊業戰韓昌、文王訪賢、棄官尋母;下排從左至右:子孫滿堂、戰長沙、八仙祝壽、討荊州、連中三元。朩雕畫面還有丹鳳朝陽、金玉滿堂、梅蘭竹菊、荷葉、圓月、寶瓶……)

怡心堂分前堂後與後堂,前堂頭頂有藻井,藻井本來專用於祠堂、亭閣的天花板裝飾,很少用於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館裏構建了藻井,可見他的別出心裁、財大氣粗。後堂陳設了一些婺源鄉村特色的家用器具,如小孩的火桶等。

樹和堂

我們現在參觀的是一幢官廳,叫“樹和堂”。村莊有人在外為官,回故里修建官廳,既顯身份又備祭拜之用。這座官廳的主人是曹鳴遠,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進士,官至江西才子之鄉撫州府臨川知縣。

磚雕門樓被稱為“文化門”,這官廳雖屬常見的字匾門,但整體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門罩飛桅戧角,瓦當勾連,彰顯氣勢。水磨青磚精雕細刻,花邊人物應有盡有,“傑應歧靈”的門額則顯示了主人“英雄不問出處”的境界。徽式民居兩邊院牆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又稱封火牆。

官廳內飾較為簡單,一般都會有天井,主要是採光通風,天井下襬了一口缸,缸裏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稱無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鴻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銅鎖狀,寓意鎖住水源,鎖住財源,四水歸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有幅對聯“金石其心芝蘭其室,仁義為友道德為師”,意思是説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恆之心,讓仁愛和正義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為準則成為自己的老師和做人的標準。

曬秋觀景台

篁嶺村莊依山而建,可謂“地無三尺平”,村民曬晾農作物只能使用竹簟曬在自家屋頂木架上。祖輩起,他們就用竹篩匾晾曬農作物,既不佔地方,又便於收藏。收穫季節,房前屋後成了曬簟的世界。長長木竿托起圓圓的竹簟,竹簟裏曬滿火紅的辣椒、金黃的稻穀,形成婺源特有的篁嶺“曬秋”農俗特色景觀,篁嶺因“曬秋”而聞名遐邇,併成為攝影愛好者的樂園。有關篁嶺“曬秋”的攝影作品,曾在全國獲得十多次大獎,還榮獲了“最美中國符號”。

如今,“篁嶺曬秋”已成為固定民俗展示,春曬茶葉蕨菜,夏曬茄子豆角,秋曬辣椒黃菊。時令變化,竹曬匾裏所曬之物也在不斷換新,你在不同季節,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滿意的曬秋作品。這裏也是曬秋觀景台,拍曬秋的好地方。

婺源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縣來命名的3A級的旅遊區。目前,婺源全縣共有景區景點20多個,其中國家5A級景區1個(江灣),國家4A級景區10個(卧龍谷、靈巖洞、李坑、思溪延村、文公山、鴛鴦湖、汪口,五龍源、源頭、篁嶺)。在整體上已經形成東西北三條旅遊精品線路:東線“夢裏老家古村遊”,西線“山水奇觀生態遊”,北線“古洞古建古風遊”。

現在,我們右手邊的這棟建築,是篁嶺的一個餐廳“天街食府”,可同時容納500人用餐。現在所行路段,是天街的延伸段,目前景區正在進行二期建設,建成之後,這裏將開發成為美食一條街。將婺源的傳統美食集中在此,一方面展示了婺源的傳統飲食文化,另一方面豐富了篁嶺的特色旅遊產品體系,加快了篁嶺從單一的觀光型向休閒度假,業態經營品質型的轉變。

除篁嶺景區外,近兩年,婺源縣還成功打造了五龍源漂流、源頭生態度假村、叢溪莊園、九思堂度假宅院等特色旅遊產品。婺源縣委縣政府緊隨江西打造旅遊強省的目標,制定了“一個最美,兩個第一”的發展策略,也就是建設中國最美鄉村,打造中國旅遊第一縣,打造中國有機茶第一縣。

婺源自古就有書鄉,茶鄉的美譽。自宋到清,全縣中進士550多人,仕宦2665人,歷代的文人學士留下了3100多部著作,其中172部入選《四庫全書》,7位名人入選《辭海》。篁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曹文埴曹振鏞父子宰相。曹氏父子宰相,協助主持朝政75年,影響了清朝大半個歷史,成為中國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尤其是曹振鏞,在嘉慶皇帝出巡期間,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處理政務,代君三月,民間就有了“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無”傳唱。前方的牌坊上刻有聖旨二字,便體現了皇帝對他們的寵愛有加。

(下一步,將突出抓好總投資5億元的大型山水文化演藝、總投資8億元的沱川旅遊綜合開發、總投資4億元的國際會議中心、總投資15億元的水墨上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重大旅遊項目,努力使婺源成為一個四季皆旺、老少皆宜的著名旅遊目的地。(力爭在20__年,全縣接待遊客達到3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00億元。)

三號觀景台 遠眺梯田

各位領導,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篁嶺景區的三號觀景台,

篁嶺是個典型的農業村落,除了少數士子習儒讀書之外,大多數村民都是終生從事繁重的農業勞動。篁嶺幾乎沒有平畈的段田,都是山上開闢出來的山田,從而形成了我們往對面所看見的規模較大的梯田。

公司把這些梯田流轉過來,打造農業觀光園,種植梯田花海。現在田裏都種上油菜,今年的3、4月份,千畝梯田油菜花盛開,眼前將是一片燦爛的花海。

為延展婺源油菜花的主題,公司結合旅遊高峯週期輪換花卉種植主題,營造梯田花海景觀、大地藝術。油菜花謝後,公司將種植柳葉馬鞭草、孔雀草、一串經、醉蝶等各種花卉,形成又一季花海。

此外,在觀光園還種有紫薇、三角梅、櫻花、牡丹、玫瑰等各種主題花園,錯開花期,使遊客每次造訪都有不同的景觀與感受,從而發展成為婺源四季旅遊產品新亮點。

除了觀賞效益,篁嶺也在不斷提升梯田的經濟效益,在土地上,“篁嶺模式”採用公司+農户形式,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社,有效整合旅遊資源,將農民土地進行流轉,利用梯田打造四季花谷、奇異瓜果園,與農户共同開發觀光農業。同時通過訂單農業,形成經營產業鏈條,將農户真正融入產業項目中,達到零距離就業,足不出村掙錢效果。

從觀景台下行

婺源也在繼續打造四季旅遊精品路線。現在,我們可以春探人間花海,去江嶺梯田看油菜花美景;夏享冰涼世界,去五龍源漂流、去靈巖洞內一邊避暑一邊看溶洞;秋天,可尋夢裏老家,不但有篁嶺曬秋、還有石城、長溪的楓樹林景觀;冬天更是可以去鴛鴦湖遊甜蜜樂園。

作為婺源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篁嶺堪稱是婺源文化的縮影了,婺源歷史悠久,唐開元28年,即公元740年建縣,當時的縣城設在了清華鎮。清華,因“清溪縈繞,華照增輝”而得名。後公元901年遷至古鎮蚺城,因城內有座蚺城山,形狀起伏如蚺蛇而得名。唐鹹通年間後歙州刺史盧肇命兵駐守於此,因其三面環水,一面依山,形似待發之弓箭,而得名弦高鎮,1946年改稱紫陽鎮。説到紫陽,就要説到我們婺源的一位大名人,他就是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朱熹的家族是婺源的著姓,以儒傳家,現在我們南門的老街上還有朱家的老宅。裏面有一口井。據《婺源縣誌》記載,朱熹的父親朱鬆出生的時候,井內氣吐如虹,因此也稱作“虹井”。到朱熹出生的時候,一道紫氣貫井而出,人們把紫氣東來看成是吉祥的預兆。因此,朱熹把紫陽當作自己的別號。到朱熹死後第九年,皇帝賜他諡號為“文公”,之後把朱熹的“四書集註”列為國學。後來宋度宗賜朱熹的故里婺源為“文公闕里”。不錯,朱熹雖然出生在福建,但是朱熹一直將婺源做為自己的祖籍地,他一生中兩次專程回婺源祭掃祖墓,留下了大量的遺蹟和傳説。

婺源因“地當婺州水之源”而得名,隸屬於歙州管轄,公元1121年,歙州改稱徽州,又屬徽州府,與休寧,黟縣,歙縣,績溪,祁門合稱一府六縣。民國元年廢府留縣,直屬安徽省管轄。34年為了在江西進行“剿共”的需要,把婺源劃歸江西管轄,但由於歷史文化,風俗習慣不同的原因,當時在京、州、府的徽州人,聯繫了一些仕宦商賈,不斷上書,請求回皖。這就是婺源歷史上有名的“回皖運動”蔣介石迫於無奈,在47年又把婺源劃回了安徽,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才正式劃給了江西管轄。

所以婺源1200多年的歷史都浸透了徽州文化,和江西的贛文化是很不相同的,我們的古村落、古建築、古文化包括我們的方言、飲食、民俗等都是濃郁的徽派風格和特色。

現在前方就是篁嶺的水口林了。水口文化是徽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婺源的水口被後人稱之為“中國鄉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園“。這是徽州人對人居環境整合保護最原始的範例。在徽州,一個完整的水口,包括有水口建築和水林。在婺源,人們相信:“樹養人丁、水養財”,早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前,婺源人的祖先就按照古老的規劃理論,也就是風水學把村莊健在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把入水口成為“天門”。出水口成為“地户”, “天門”要打得開,意表” 廣納財源”,地户要閉得緊,這樣才能鎖住才氣。在婺源自古以來還流傳這一句話,那就是“赤膊龍脈水光口,子孫代代往外走”。“龍脈”指的是村莊所依靠的這座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山上和水口的地方都沒有植被,就不能留住人才,村莊的人丁就不會興旺。所以,婺源人不光在水口林植樹,而且決不允許砍伐,為此還制定了“殺豬封山”的村規民約,對偷伐、濫伐林木者,全村人聲討,除處罰金並通告外,並要從當事人家中拖出生豬當眾宰殺,全村按人頭送肉。在物資匱乏的那是,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懲罰了。

嶺水口林以南方紅豆杉為主,共78株。紅豆杉被譽為“植物大熊貓”,,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我國已將其列為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篁嶺有如此規模的紅豆杉羣,實屬珍貴少見。紅豆杉渾身都是寶,樹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更是具有抗癌的功效。它們與牌坊、拱橋、五顯廟等一起彰顯徽州古村落水口文化。

在婺源的其他水口種的最多的就是樟樹,樟樹一年四季常青,而且枝繁葉茂。一是樹木越茂盛就代表村莊的人丁就越興旺;二是樹木可以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誰代表財,這樣一來,村莊的財氣就不會流失太多,還有一方面,在村莊的去水口建水口林,也是為他人着想,就是為下游的村莊涵養水土,充分的體現了徽州人”儒雅“的思想品德。

婺源森林覆蓋率高達82.6%,古樹名木很多,江西掛牌保護的名貴古樹遊11000餘棵,我們婺源就有5500餘棵,佔整個江西的一半多。在以紅色文化,綠色山水為旅遊主打的江西,我們這方的綠色山水,更顯得璀璨奪目,進入21世紀以來,即使旅遊快速發展,縣委縣政府在開發過程中,依然堅持保護優先,以文化與生態的珠聯璧合作為我縣鄉村旅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特別要注重對生態與文化資源的保護建設,增強了婺源鄉村旅遊資源的內在優勢。對此,縣委縣政府重點實施了五大工程:一是綠化美化工程。通過造林綠化、封山育林、“十年禁伐闊葉林”等綠化工程,優化全縣生態大環境;把油菜從傳統的農作物種植上升到新的產業來培植,在三條精品旅遊線路沿線茶園套種開花果木,每年套種梨樹、桃樹等帶花苗木15萬餘株,打造“花海婺源”。二是文化保護工程。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文物保護管理體制,規劃了古村落村民建房新區,緩解村民建房與古村落保護的矛盾,推進了“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三是水體保護工程。嚴厲打擊炸魚、毒魚、電魚的行為,嚴禁化肥、漁藥養魚,切實保護水體生態;依法規範河道採砂,做到限地段、限季節、限量開採。四是環境保護工程。關閉“五小企業”近200家,尤其是20__年不惜年減少税收近千萬元,關閉了年消耗闊葉木材近10萬立方米的木材加工企業和高耗能有污染的電石企業;對主要公路沿線、景區景點墳墓4000多座進行了搬遷並綠化。五是城鄉清潔工程。已建成全省首家縣城垃圾處理場,縣城污水處理廠也已建成投入使用;縣財政平均每年安排每個行政村10000元衞生費,用於處理鄉村垃圾,以此帶動了羣眾自覺維護村容清潔。通過一系列舉措,使全縣的山更青,水更綠,環境更優美。

結束語

各位領導,本次篁嶺之旅就告一段落。請記住導遊小×,更記住篁嶺!篁嶺時刻都期盼着各位再次光臨。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8

走進篁嶺,迎面就是那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過去的徽州大地上,各式各樣的牌坊遍佈鄉村。徽州牌坊是與徽州民居、徽州祠堂並存的古建築,共同構成徽州獨具一格的人文景觀,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之一。徽州牌坊種類很多,有功名坊、孝義坊、科第坊、百歲坊、貞節坊等。

篁嶺在明清時期人才輩出,被載入縣誌的就有六七十人。1949年解放前,篁嶺有多座牌坊,但是,多數都在文革中被毀,這是唯一倖存的一座,經過巨資整修,基本恢復了原貌。

這座牌坊屬於功名坊,叫“功勛坊”。整個結構屬於五鳳樓格式,雕刻的圖案以五子登科、高中及第、步步高昇等主題為主,也配有梅蘭竹菊等雅趣的表現。正面高處“聖旨”二字,表明此坊的建造是得到皇帝的批准的,是恩寵榮耀的象徵。兩側的對聯是:“旌自國家,操捷雪沙菱鏡;建諸天地,微流壁水蘭基。”

牌坊的背面,高處“御賜”二字與正面“聖旨”相呼應。有意思的是,中間嵌入的匾額“上善諾水”。

哲學家老子説:"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性一樣,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利……。

上善:至善完美;水: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人生猶如奔流到海的江水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是一種奉獻。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志謙如水。(簡化版可不用,但導遊要了解。)

牌坊上把“若”字加上訁字旁,是曹氏家族要求族人信守承諾,言而有信。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

上善“諾”水,在乎人道之心境!有人説是美德,有人説是錯字,見仁見智。

(注:“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嶺古民居中佔地面積最大的,正屋佔地約120平方米,加上圈圍內的院子,總佔地超過20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篁嶺,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進院門,左種香柿,右植紅梅,還有芭蕉和天竺,再加右邊這座半月形“泮池”和院牆上的漏花窗飾,清新雅趣已是先聲奪人。“泮池”一般建於文廟前,其用意是鼓勵族人致力科舉,光宗耀祖。民居建泮池是很少見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走進大門,擋在我們面前是的一道“屏門”,也叫中門。在篁嶺的民居中,設有中門的,獨此一家。中門的好處是,正堂與門口相對隔開,主人在正堂會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門口往裏面看,卻看不到什麼;真正有事上門的人,就通過中門的偏門,走到堂前來。在過去,中門平日不開,但是遇到婚嫁或喪殯大事,或者有貴客臨門,才開中門。

五桂堂正屋分為前堂和後堂兩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經沒有明代坍池那麼深了,這也體現了清代建築的風格。天井上方則是“跑馬樓”,也就是説,樓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通的,可以圍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兩邊的隔廂上,是《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這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孫、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學者、江蘇崑山人朱柏廬(原名朱用純)所撰寫的,是用來教導後代兒孫的“人生守則”。《朱子家訓》的影響非常大,在封建社會,甚至一直到民國時期,《朱子家訓》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弟子規》等傳統文化讀本一樣,也是兒童入學後必須學習的,那時候的兒童,常常有事沒事就背誦:“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廳堂擺設格局:上門頭,在堂匾下,是中堂畫和對聯;再下則是廂椅桌,中間擺座鐘,兩邊擺花瓶、方鏡等。八仙桌擺在堂前正中央,宴請、會客、議事等正式活動,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體現莊重和威嚴。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啟,是曹文埴的生身父親。曹文埴,字近薇,號薺原,歙縣籍篁嶺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歷任經筵講官,派充南書房供奉,晉太子太保、户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府尹事。為不忘身世,倡導孝友,曹文埴在顯貴之後,出巨資興建了這座五桂堂送給父親曹廷啟,以報答曹廷啟的生育之恩。

據家譜記載,五桂堂與篁嶺曹氏宗族的族房有關。篁嶺曹氏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為代表的五大房。這五大房均統稱五桂堂。所以,在過去,凡是結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紅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鄭重地寫上“篁裏五桂堂”這五個大字,家家如此,無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後堂。後堂的佈置格局與前堂差不多,但這裏是住在這屋裏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區,就沒有前堂那樣講究莊重肅穆了。後天井下仍擺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飯在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這桌上,孩子讀書做作業,也在這桌上。廂倚桌上仍擺座鐘、花瓶,還可以擺食盒、菜籃等生活日用品。這些東西擺在這裏比較恰當,如果擺在正堂,那就鬧出大笑話了。

後堂與廚房往往連在一起。在這裏可以看到篁嶺人家廚房裏一般的陳設:鍋灶、水缸、水桶、飯甑、菜櫥、菜籃、飯籮、笊籬,還有臘肉、乾魚等等,可以説,廚房裏必備的東西,這裏都有了。

住在這屋裏的人,晚上睡覺要麼在樓底的兩邊廂房,要麼在樓上的偏房。

從廚房門出,去外面的小院子看看。院子裏有水井,水位高,水量大,取水很方便。院牆上的石雕,兩邊是梅竹,中間的大圖案是鯉魚跳龍門。而正堂的屋牆上,本來的人頭檻(窗)被做成了寶瓶、葫蘆、芭蕉葉形狀,真是別具一格、別有意味啊。

[曬工坊]

曬工坊其實是一棟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別之處。大家對“篁嶺曬秋”都耳熟能詳,那麼,那些曬的南瓜、辣椒、蘿蔔等等是怎麼切的,怎麼曬的?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這曬功坊裏探究它的謎底了。它也是瞭解篁嶺民俗的一個很好的展示窗口,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參與切菜和曬菜,體驗農家樂呢!

曬工坊的樓台頂上也是篁嶺很好的攝影點。站在這裏,篁嶺村的村貌,還有遠山的景緻,都盡收眼底。把它們攝入相機,帶回去,正是篁嶺留給您的美好記憶。

[竹山書院]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竹山書院。婺源是書鄉,歷來重視讀書,尊師重教。篁嶺也不例外,明清以來一直科第綿延,人才輩出。歷史上的篁嶺竹山書院,還與歙縣雄縣有密切聯繫、因為捐資興建書院的,正是歙縣籍篁嶺人、被譽為“父子尚書”的曹文埴、曹振鏞父子。原來,曹振鏞的曾祖父曹國昌是乾隆年間江南的大鹽商,富甲天下。曹國昌出資,由曹振鏞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書院之後,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鏞這對“父子進士”、“父子尚書”。傳説,曹景宸並未生育子女,而曹文埴是篁嶺曹廷啟的兒子,是出生後過繼給歙縣雄村曹景宸的。曹文埴、曹振鏞都清楚自己的“命根”其實在篁嶺。這就是曹文埴、曹振鏞父子為什麼要捐建篁嶺書院的原因。

現在這座竹山書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規模和形制基本沿襲了老樣。整座書院佔地420平方米,三進三開間三天井,一二進為單層,第三進為兩層,整個格局簡潔明朗、寬敞大方,體現了書院的功能。

當年進行書院選址時,是頗有講究的:書院大門對着祠堂,一方面是讓篁嶺曹氏先祖護佑後代兒孫讀書上進,科甲聯登;另一方面是警策讀書士子,面對列祖列宗,應該慎終追遠,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早日金榜題名,光宗耀宗。曹氏先人的用意真可謂深遠啊。

[曹氏宗祠]

建於篁嶺村口的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現祠是在原祠基礎上重建的,佔地約360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三進五開間。第一進叫儀門,第二進叫亨堂,第三進叫寢室。一二進為單層。享堂,是祖宗享子孫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會的場所,也是宗族的執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聖殿,也是最能體現宗祠威嚴、神聖的地方。第三進為兩層,二樓設香火宮,也叫“寢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處所,這就是寢室的來由。

篁嶺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間從鄰近的上曉鱅遷居而來的,與上曉鱅曹氏一樣,在宗祠內祭祀先賢上蔡侯曹恤、唐節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額,是太史汪思題寫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歷雲南副使。

[怡心堂]

眼前這座木雕特別精美的民居建築,叫怡心堂。先看看它金碧輝煌的門面朩雕吧。上排從左至右:劉備赴江東、夜訪寇準、楊業戰韓昌、文王訪賢、棄官尋母;下排從左至右:子孫滿堂、戰長沙、八仙祝壽、討荊州、連中三元。朩雕畫面還有丹鳳朝陽、金玉滿堂、梅蘭竹菊、荷葉、圓月、寶瓶……等等,中國承續了千百年傳統木雕“教訓子孫、禮義廉恥”的題材,都在這座怡心堂門面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徽州木雕很少飛金描彩,而這座怡心堂卻是五彩繽紛、美侖美奐。原來,這座怡心堂的前身,是婺源許村鎮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當時聞名江南的茶商許暢芝(又名許雲薪)的客館。

許村鎮屬於婺源的西南鄉,與樂平市、德興市毗鄰,自古以來就與贛鄱大地聯繫密切,深受贛文化影響。從這座怡心堂的雕刻風格來看,就帶有鮮明的贛雕特色,是徽雕與贛雕相融合後開出的豔麗奇葩,被譽為徽式建築的精品。從1987年以來,就有《聊齋》等電視劇把怡心堂作為拍攝基地。

把怡心堂從許村搬遷、“改嫁”到篁嶺來,這是我們景區獨創的“傳統古建異地搬遷保護模式”,讓異地古建築在篁嶺獲得第二次生命,並以它們的絕世風華讓後人感受它,真實地觸摸到它,親眼看到它的重生。對於這種異地搬遷保護模式,雖然受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古建築專家的稱讚,但我們還在摸索中,特別歡迎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朋友們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

(進入怡心堂)

整個怡心堂屬於徽州傳統的三間結構,但兩邊的邊廂都沒有房間,就使得本來不大的廳堂顯得寬敞起來。抬頭看看頭頂那圓形木雕、環環相扣,誰知道它叫什麼嗎?對了,叫藻井。藻井本來專用於祠堂、亭閣的天花板裝飾,很少用於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館裏構建了藻井,可見他的別出心裁、財大氣粗。

整個怡心堂,包括一樓、二樓的門窗、天花板、天井四圍板和窗板,飛金雕刻的主題主要是花開富貴、金玉滿堂、雙鳳朝陽、梅蘭竹菊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細細欣賞,慢慢玩味。

[怪屋]

眼前這棟不起眼的甚至顯得比較窄小的民居,它有個獨特的名稱,叫“怪屋”,怎麼個怪法?還是讓我們走進去,親身感受和體驗吧。

怪屋的一樓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門和窗户是斜的,什麼都是斜的。大家有什麼感覺?頭暈站不住了吧?(原理:因為人習慣了平地生活,一下進入傾斜地帶,大腦就會感覺失去了平衡,會東倒西歪,自然而然,大腦在這東倒西歪的時候,殘留的暈向記憶就甦醒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正常房子的空間位置,在大腦中已存在着某種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會感覺空間錯亂,)告訴大家一個避免頭暈的訣竅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怪屋的二樓就叫“倒屋”。什麼東西都倒過來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麼東西都顛倒着。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嶺古民居中佔地面積最大的,正屋佔地約120平方米,加上圈圍內的院子,總佔地超過20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寸土寸金的篁嶺,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進院門,左種香柿,右植紅梅,還有芭蕉和天竺,再加上半月形水池和院牆上的漏花窗飾,清新雅趣已是先聲奪人。

走進大門,擋在我們面前是的一道“屏門”,也叫中門。在篁嶺的民居中,設有中門的,獨此一家。中門的好處是,正堂與門口相對隔開,主人在正堂會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門口往裏面看,卻看不到什麼;真正有事上門的人,就通過中門的偏門,走到堂前來。在過去,中門平日不開,但是遇到婚嫁或喪殯大事,或者有貴客臨門,才開中門。

整個五桂堂正屋分為前堂和後堂兩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抬頭望天,那就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樑柱上,雕刻的主題特別能反映主人對後代的期許。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門一方是“福祿雙壽”,兩邊為“六郎出山”和“一馬當先”。

再看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經沒有那麼深了,這也體現了明末清初建築的風格。天井上方則是“跑馬樓”,也就是説,樓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相通的,可以圍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兩邊的隔廂上,是《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孫、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學者、江蘇崑山人朱柏廬(原名朱用純)所撰寫的,是用來教導後代兒孫的“人生守則”。《朱子家訓》的影響非常大,在封建社會,甚至一直到民國時期,《朱子家訓》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弟子規》等傳統文化讀本一樣,也是兒童入學後必須學習的啟蒙讀本,那時候的兒童,常常有事沒事就背誦:“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與《朱子家訓》匹配一起的一個個小型木雕圖案,它們的主題都是圍繞着琴棋書畫、梅蘭竹菊、八仙器物等來表現的,表現的是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動的場景,大家不妨細細欣賞。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廳堂擺設格局:上門頭,在堂匾下是中堂畫和對聯;再下則是廂椅桌,中間擺座鐘,兩邊擺花瓶、方鏡等,寓意“終生平靜”。八仙桌擺在堂前正中央,宴請、會客、議事等正式活動,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體現莊重和威嚴。

這座五桂堂的原主人,是明代萬曆至崇禎年間的篁嶺人曹永護。據光緒八年[1882]《婺源縣誌·質行傳》所記載:曹永護,字義千。他的祖父曹彥張、父親曹宗善,都是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的人,在鄉村很有口碑。曹永護從小就受家訓影響,能繼承祖傳的美德。他性情寬厚,待人接物温和謙恭,從不幹傷天害命的事。即便有蠻橫的人找上門來尋釁滋事,他也能處之泰然。有人把聽來的別人背後中傷他的話傳給他,他對那報信者説:“你一定是聽錯了,別人不會説那樣的話。”因為篁嶺歷來地皮非常緊張,他居住的這棟房子與鄰居相連,物產也互相交錯,而遇有爭議,曹永護總是主動退讓。每當飢困月份,或是到了年關歲末,他就暗暗觀察哪些人家困苦無依,把別人急需的東西偷偷送去,做好事善事從不張揚。他曾在自家庭院內手植了五株桂花樹,還把自己的居屋自號為“桂軒”。他對兒子曹希例説:“我們家,從你曾祖到你,四代單傳。你雖然沒有兄弟,比較孤單,但要始終注意培植心中的善根,千萬不可失當自大,做出有違祖訓的事。”曹希例恭敬地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繼續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美德美名比父親曹永護的影響還要大。四代行善積德,最終獲得豐厚回報。後來,曹希例果然有了五個兒子,二十七個孫子,曾孫、玄孫有二百多人。連大學士葉向高都欣然為曹永護父子的居所題寫“五桂堂”的堂匾呢!

有趣的是,五桂堂還與篁嶺曹氏宗族的族房有關。據説,篁嶺曹氏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為代表的五大房。這五大房均統稱五桂堂。所以,在過去,凡是結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紅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鄭重地寫上“篁裏五桂堂”這五個大字,家家如此,無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後堂。後堂的佈置格局與前堂差不多,但這裏是住在這屋裏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區,就沒有前堂那樣講究莊重肅穆了。後天井下仍擺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飯在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這桌上,孩子讀書做作業也在這桌上。廂倚桌上仍擺座鐘、花瓶,還可以擺食盒、菜籃等生活日用品。

後堂與廚房往往連在一起。在這裏可以看到篁嶺人家廚房裏一般的陳設:鍋灶、水缸、水桶、飯甑、菜櫥、菜籃、飯籮、笊籬,還有臘肉、乾魚等等,可以説,廚房裏必備的東西,這裏都有了。篁嶺種田種地所需的農具,在這後堂也有擺佈。

住在這屋裏的人,晚上睡覺要麼在樓底的兩邊廂房,要麼在樓上的偏房。

從廚房門出,外面有小院子。院子裏有水井,方便取水。院牆上的石雕,兩邊是梅竹,中間的大圖案是鯉魚跳龍門。而正堂的屋牆上,本來的人頭窗被做成了寶瓶、葫蘆、芭蕉葉的形狀,別具一格。

附:光緒壬午《婺源縣誌·質行傳》原文:曹永護,字義千,篁嶺人。祖彥張,父宗善,皆好義。護能世其德。性尤寬厚,與物無忤。橫逆至,處之泰然。或以侵侮告,曰:“君誤聽爾。”居產與鄉人連,有爭,必舉而讓之。每荒月及歲杪,密察鄰家之急,陰饋之,不以語人。嘗手植五桂於庭,自號“桂軒”。謂子希例曰:“汝雖隻立,培以善根,勿失當自大。”例敬承父志,益加擴焉。後例果舉五子,二十七孫,曾元二百有餘焉。

[曬功坊]

曬功坊其實是一棟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別之處。大家對“篁嶺曬秋”都耳熟能詳,那麼,那些曬的南瓜、辣椒、蘿蔔等等是怎麼切的,怎麼曬的?切的時候有什麼講究,曬的時候又有什麼講究?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這曬功坊裏探究它的謎底了。它也是瞭解篁嶺民俗的一個很好的展示窗口,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參與切菜和曬菜,體驗農家樂呢!

曬功坊的樓台頂上也是篁嶺很好的攝影點。站在這裏,篁嶺村的村貌,還有遠山的景緻,都盡收眼底。把它們攝入相機,帶回去,正是篁嶺留給您的美好記憶。

[竹山書院]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篁嶺的竹山書院,顧名思義,它就是一所學校,一所鄉村的高級學校。雖然在傳統的婺源縣誌裏沒有篁嶺竹山書院的記載,但它的名氣卻很大,因為歙縣雄村,也就是曹文埴、曹振鏞的家鄉,就有同名的竹山書院。

這座竹山書院,位於曹氏宗祠側邊,原書院由曹文埴的兒子曹振鏞捐貲創建。曹振鏞,字懌嘉,歙縣籍篁嶺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進士,官至大學士。把竹山書院建於曹氏宗祠側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綿世澤”的意思。

原來,曹振鏞的曾祖父曹國昌是乾隆年間江南的大鹽商,富甲天下。曹國昌出資,由曹振鏞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書院之後,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鏞這對“父子進士”、“父子尚書”。由此看來,篁嶺的竹山書院比雄村的竹山書院要晚好幾十年。但是,它們又都與曹文埴、曹振鏞有關聯,其中有許多傳説故事,真是極具傳奇色彩,非常引人入勝哩。

書院大門前,靠山一邊的這個類似塔樓的小建築,它叫焚紙塔,也叫字紙爐,古代人“敬惜字紙”, 對有文字的紙張不能隨意丟棄,否則有辱斯文,焚紙塔就是供書院師生焚燒廢棄字紙的。當然,隔壁宗祠裏燒過的香籤、廢紙、枯枝敗葉什麼的,也可以掃攏來,放進這焚紙塔內徹底焚燒。

書院的功用在於教育,古代教育特別強調“敬慎”。所以,整個書院的建築風格體現簡潔樸素、慎終追遠、格物致知而遠離奢華。

先看大門的門樓。門樓上的磚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鳳樓格式,整體上是一卷打開的書卷或畫軸。“竹山書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龍”,左為“兄弟登科”,右為“孟母教子”。都與讀書有關,寄託了篁嶺人對後代兒孫的殷切期望。

走進大門,有風雨廊,遮風擋雨。側邊牆壁上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是朱熹為嶽麓書院題寫的碑刻,它不僅是嶽麓書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傳播朱子理學為主的書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節自重、廉潔自律、濟世救民”的思想,作為書院教育的優秀傳統,被世代繼承和發揚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既是婺源人的驕傲,頂禮膜拜的偶像,他的學説和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紮根於婺源人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就像基因流淌在婺源人的血脈裏。

竹山書院分前堂和後堂兩大部分,我們現在站的前堂是教學區,類似一個開放大教室,讀書士子就是在這裏接受先生教誨和指點的。牆壁上的萬字磚圖案,兩邊廂的行書屏風,都對講堂起烘托、對學子起警策的作用。

書院的後堂,正中是讀書處,相當於閲覽室。樓上是藏書樓,準確説是藏經閣。而在書院教學的先生,則住在後堂的邊廂。

可能有朋友會心存疑問:後堂的廂板上怎麼會裝了這麼多花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是西方人的發明。是的,篁嶺的竹山書院建於乾隆末期,在此後的二百多年間曾數毀數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是根據村中老人回憶民國時期的竹山書院恢復重建的。清末民初,西洋貨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當時的中國人,凡是有錢有勢的,都以居室安裝西洋花玻璃窗為榮,相互攀比,彼此誇耀。

現在我們走出書院,看看書院後門(其實也是邊門)上方的磚雕圖案吧,那些磚雕圖案,場面宏大,人物生動傳神,是真正的徽州磚雕的精彩表現。誰能看出上下兩塊磚雕圖案的主題?原來,上圖是“校場賽藝”,下圖是“暢遊瓊林”。兩塊合在一起,就隱含着文武雙全的意思,當然也是篁嶺人對後代兒孫的期望。

[曹氏宗祠]

建於篁嶺村口的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現祠是在原祠基礎上重建的,佔地約360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三進五開間。第一進叫儀門,第二進叫亨堂,第三進叫寢室。一二進為單層。享堂,是祖宗享子孫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會的場所,也是宗族的執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聖殿,也是最能體現宗祠威嚴、神聖的地方。第三進為兩層,二樓設香火宮,也叫“寢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處所,這就是寢室的來由。

篁嶺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間從鄰近的上曉鱅遷居而來的,與上曉鱅曹氏一樣,在宗祠內祭祀先賢上蔡侯曹恤、唐節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額,是太史汪思題寫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歷雲南副使。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9

各位團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前往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的故鄉——婺源旅遊觀光!由我來擔任大家的嚮導,希望通過暢遊覽勝,能給各位留下美好的回憶。為了使大家對婺源有個大致的瞭解,我首先介紹一下婺源縣的情況: 婺源縣位於江西省的東北角,它的東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程城衢洲,西面與瓷都景德鎮相連,北部靠着皖南旅遊勝地黃山,南部接國家風景名勝區三清山,是一顆鑲嵌在贛、浙、皖三省交界地的綠色明珠。全縣總面積3900平方公里,轄11個建制鎮和15個鄉,人口33萬。縣城就設在紫陽鎮。婺源建縣於唐開元20xx年(公元740年),踞今已有1220xx年的歷史。縣名婺源,則是因為“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縣境內有一條河流稱為婺水,它的意思就是“婺水的源頭”。縣境內多山地,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與莊園”之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山區小縣。

説到婺源就一定介紹它蜚名中外的四大特產,這四大特產特別用四種顏色來代表的,分別是“紅、綠、黑、白”:紅指的是“水中瑰寶”荷包紅魚,它肉嫩鮮美是我國淡水魚的良種,被選入國宴。美國總統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訪華時都品嚐過婺源的荷包紅魚。我們各位團友的口福也不淺,在你們今天用餐的時候就可以品嚐到這道味道鮮美的地方特色菜;綠指的是“婺源綠茶”,它在唐朝時就已經被記入《茶經》,宋朝時被稱為“絕品”,明清時期曾以“湯碧、香高、汁濃、味醇”等特點獲得嘉靖皇帝賞賜銀牌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黑則是“硯國明珠”——龍尾硯,早在唐朝就以“聲如銅,色如鐵、性堅滑、善凝墨” 名揚天下,南唐後主李煜誇為“天下冠”;白是江灣雪梨,果體大肉厚、鬆脆香甜,屬於果中上品。

婺源古時屬於“吳楚分源”之界。自唐代建縣以後,文分風昌盛,先後養育了南宋理學大師朱熹、清代經學家江永、近代鐵路工程大師詹天佑等一代名流。從宋到清,全縣考取進士550人,明清朝竟有“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之説。

那麼我們今天去婺源參觀遊覽的主要是當地有名的古村落及徽派建築,説到這裏我們各位團友可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要用安徽的“徽”字來命名呢?這是因為在唐朝建縣的時候婺源本屬江西所有,但後來的改朝換代中曾被劃到安徽,不過近代又重新劃回了江西。地方雖然是劃回來了,但不管是婺源本地人還是外省的遊客還是習慣性的把這些建築和生活習慣稱為徽派建築和徽派文化。我們要參觀的這些徽派建築的特點非常多,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楚的,但任何一幢宅子都遵守一個基本的風格“粉牆黛瓦,飛檐戧角”。白色的牆,黑色的瓦,兩邊是高高的封火牆,又稱為“馬頭牆”。而這些宅子的主人一般是兩種人:一種是“當官的”,徽州自古讀書人多,地方窮就必須讀書。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後多數為官者會在家鄉建起官邸光宗耀祖。另一種就是商人。因為本地多山地少田地,根本養不活那麼多人。男人到了十二、三歲很多會外出謀生、經商。因婺源盛行朱子之禮,自古多名人。他們從小接受着文化、道德的薰陶,在外經商非常講究誠信,兢兢業業,很多人都發家致富了。他們發財以後,會回到自己的家鄉修建房屋,並把自己多年夢想融入到房屋的建設當中。但在古時候,商人的身份很低,俗話説“人分三教九流”,商人連九流也算不上,所以他們的房屋就是建得豪華氣派,與當官的房子存在着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從大門口就可以讓人一眼分辨出主任的身份、地位。這些我們都留到景點裏再一一講解。講到這裏,有一個問題要問我們各位團友了。前面説婺源自古官吏多,那麼誰做的官最大呢?這個人是我們各位團友非常非常熟悉,經常從電視中看到的人——我國第三代領導人——。你們一定會很奇怪得想:不是江蘇揚州人嗎?這個話題還得從爺爺的爺爺説起。當時他的這位祖先考取功名後,到揚州走馬上任就一直留在揚州沒有回來了。但在20xx年5月29日,千里迢迢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婺源,視察了這裏的生態環境、人文環境;並且去了江灣,看望了許多江氏本家親戚。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10

歡迎大家到江西來旅遊!江西是個好地方,這裏山青水秀、人美茶香。我們今天將去看看“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

婺源,位於江西東北部。在唐代開元20xx年設縣(即公元740年)是一個有着壹仟貳佰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縣級行政區。因其“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與安徽、浙江相鄰,這裏文風鼎盛,古蹟遍佈,尤其是明清古建築羣更為經典,這裏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佈鄉野…,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有着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全婺源縣方園貳仟玖佰肆拾柒平方公里,現下轄十一個鎮和十五個鄉。素有“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之説。

這裏是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區域。年平均氣温在攝氏16.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21毫米以上。婺源是現代中國的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及生態農業先進縣之一。擁有“全國綠化百佳縣”和“全國民俗文化村”的桂冠。

這裏是中國的茶鄉,中國茶文化之鄉…

婺源縣在唐朝到五代時期隸屬江南道歙州、宋代屬徽州新安郡,元朝屬徽州路,明清時期屬徽州府…,這裏是徽商的發源地之一,當年商人們在外掙錢,回家投資興學,衝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斥商情結,走出了一條“以商養儒”、“以儒揚商”、“儒商互補”的生財之路。當年的婺源,行商的人多,讀書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在“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的訓示下,使婺源“-室之內,必有俊才”。在訓示的影響下,婺源之人讀書成風,並且久盛不衰。從讀書好的氛圍中走出了宋代文學家朱弁、南宋教育家理學家朱熹,走出了纂刻家何震、走出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現代大學者胡適,現代教育家江謙、現代著名醫學家程門雪......。據史書上的記載:自宋代至清未,全婺源縣考取進士的有550人,出任各級官吏的人多達2665人,出現過“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勝況…。

自古“無徽不成商”,然而在徽商之中的勁旅卻是在婺源,當年在徽商裏有“無婺不成徽”之説,來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盟主。這足以説明當年婺源商人的地位。

這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築遍佈全縣。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鄉民故居,應有盡有。這些建築,有前堂後堂先後序列者,有數十棟連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鋪成。石建築以沱川、思口、江灣、流頭、浙源、龍山、許村和清華等鄉鎮的某些村莊更為集中,此外尚有廊橋、路亭、門樓、店面、戲台等。 婺源是我國古建築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着飛檐翹角的民居,這裏是“最後的香格里拉”。

婺源物產豐富,當地的綠茶“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荷包紅鯉魚是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名硯之一;被譽為“江南梨王”的是江灣雪梨。

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現已開放了“一區四線”20個旅遊景區,這裏我們可以欣賞到“京劇老祖宗”徽劇的韻味、粗獷原始的“舞蹈活化石”儺舞、這有清純迷人的山村姑娘的茶藝表演。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11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您來到“梯雲村落·曬秋人家”的篁嶺景區,我是你們的講解員小X,今天很榮幸由我給大家擔任嚮導,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的篁嶺之行帶來快樂。篁嶺是婺源古村落的經典作表,保存了大量的農耕文明時代特徵。整個篁嶺景區,分為三大板塊:一是“大地飛歌”,體驗多色塊梯田組成的大地藝術對視覺的衝擊;二是“雲中漫步”,彰顯大跨度索橋、溜索對膽量的歷練;三是“天上人間”,展現篁嶺古村的村落構造,古民居上的曬秋傳統,還有古老天街的商賈、美食、民居、民俗的無窮魅力。讓每一位遊客真正體驗到“民俗風、山水畫、田園詩、文化歌、生活曲、夢幻情”。

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秩序地上纜車。在觀賞風景的同時,更要注意安全哦!

[出纜車]

我們剛剛乘坐的是婺源第一條載人觀光索道,全長960米,高差195米,空中運行時間為16分鐘,各位在纜車上就已經小小領略了多彩的梯田風光,但“好戲還在後頭”,下面將一幕幕呈現給大家。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已經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嶺嶺頭,因“修篁遍嶺”才有了篁嶺的雅名,“篁”其實是一種竹子,篁嶺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觀音竹等,我們景區沿途也隨處可見這些竹子。以前村民世代居住在這裏,而今全都搬遷到由我們公司出資興建的嶺下新房子裏,也就是我們遊客中心對面的那些整齊的新房子。

[二十四節氣長廊]

接下來我們就跨入二十四節氣長廊,進入篁嶺的第一篇章,該篇章以體現大地藝術的農耕文化為主題。二十四節氣長廊全長700米,分別用春和樓、夏耘亭、秋實亭、冬藴坊作為一年四季的節點標誌。

春和樓: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春和樓”,取自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至若春和景明”,屬於徽建五鳳樓構造,“五鳳樓”原為皇宮建築,明清時期被徽派建築廣泛用於祠堂門樓,寄寓宗族人才輩出,現在就讓我們穿越此樓沾沾靈氣吧。

常言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婺源最美的季節,祖籍婺源的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兩次回鄉省親選的都是春季。婺源人立春開始便進入辛勤勞作期,“立春天氣暖,雨水送肥晚。”“驚蟄快耙地,春分犁不閒。”“懵懵懂懂,清明下種。”這些都是婺源人在長期的農業勞動中總結出來的農諺。左手邊文化牆上是對春季勞作場景的介紹,為了烘托氛圍,景區打造四季花海,春天種的是油菜花、蘿蔔花、二月蘭等,夏天種的是醉蝶花、紫羅蘭、紫薇等,秋天種的是金光菊、萬壽菊等,冬天種的三角梅等。願每個遊客都能成為“護花使者”,而非“採花大盜”哦!

夏耘亭: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白色亭子叫夏耘亭,取夏季耕耘之意,屬於徽州路亭。路亭在古徽州比比皆是,有“五里一橋十里一亭”之説,其功用是供人休息、飲水、避雨、烘烤食果等。行善者常在亭裏擺放茶水,供路人飲用。這也是古時親人迎送,妻兒惜別之處。夏季是火熱的,篁嶺的海拔雖不是很高,但夏季温差很大,夜晚需蓋被而卧,頗有“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之意境。文化牆上是夏季勞作場景的介紹,大家有興趣可以認真觀賞下。

秋實亭:眼前的這座亭子是秋實亭,取春華秋實之意。左手邊文化牆上是秋季勞作場景的介紹,“霜葉紅於二月花”,婺源的秋天像打翻的顏料桶,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尤其是地無三尺平的篁嶺,人們將一年的收成用竹篩匾曬曬,成就了聞名遐邇的“篁嶺曬秋”。而花卉則有桂花、山茶花、野菊花等。遊步道邊上的這些油茶樹,是篁嶺村民種植的經濟作物,我們當地叫“檉籽”。這油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具有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因此也被譽為“東方橄檻油”。

冬藴坊(篁嶺牌坊):冬藴坊,取冬藏之意。牌坊、民居與祠堂並譽為徽州古建三絕。樹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後恩,流芳百世之舉,是古代人一生最高的追求。借用牌坊作為冬季的節點標誌,併成為篁嶺村的門頭,寓意深遠。牌坊上的“聖旨”二字是曹氏旺族在朝為官的彰顯。左手邊文化牆上是冬季生活場景介紹,冬季是婺源的“休閒季”,人們過着“腳踩一盆火,手捧苞蘿果,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日子;冬季又是婺源的“歡樂季”,民俗活動和鄉村飲食文化成了主角,過大年,走親朋,舞龍燈,出抬閣,鬧元宵.....人們在自釀的農家米酒中、在走街串巷的火龍舞動的弧線中,聊慰終歲的辛勞。

[水口林]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篁嶺村的水口。所謂水口,是指水源出村之口。徽州人認為:水口出口一定要小,還必須密密地種上樹木,這樣才能達到“關鎖”的效果,從而為整個村莊“藏風聚氣”。篁嶺水口是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的典型縮影,水口林裏存活了78株“植物大熊貓”——紅豆杉,紅豆杉是世界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抗癌植物,也是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篁嶺有如此規模的紅豆杉羣,實屬罕見。印象中竹都是圓的,方竹,見過麼?除了紅豆杉,香樟、香楓、翠柏、桂花樹、香榧樹,還有難得一見的方竹等等名貴樹木和竹子,在我們篁嶺水口這兒全都有。

婺源村落,自古就有“樹養人丁,水養財”,“赤膊龍脈光水口,子孫代代往外走”的古訓,有“殺豬封山”,“生子植樹”等傳統習俗。這些,是我們水口林保存這麼完整的原因。

“殺豬封山”是指在以前不管哪個村民都不可以在水口砍樹,如果砍了,就會受到懲罰,也就是要把自家養的豬殺了分給大家吃。以前人都吃不飽,養豬也是一家重要的收入來源,卻要殺自家養的豬,可見是非常嚴重的懲罰,因此沒有人會去砍樹。

“生子植樹”是指以前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出生,都會為其種下一棵樹。特別是在女孩出生時,會為其種下一棵樟樹,等到出嫁時,再把那樟樹砍了做樟木箱,作為陪嫁的嫁粧。

〔五顯廟〕左手邊是一座五顯廟,供奉的是起源於婺源的五顯神。在婺源老縣誌中,記載了唐代光啟年間,居住在婺源縣城紫陽鎮王瑜家有五位神人從天而降的傳奇。王瑜動員城中百姓傾力建廟,塑像供奉,虔誠祈禱,無不應驗。南宋時五顯神期跨越海峽傳到台灣,現在台灣還有200多萬的信眾。宋元明三代,五顯被歷代皇帝褒封,因其封首字都為“顯”,故稱為五顯神。

〔步蟾橋〕“步蟾”的意思是月宮折桂,比喻科舉登第,步步高昇之意,也是鄉民對子孫的祈望。讓我們步蟾橋上走一走,祈願登科在後頭。

〔如來佛柱〕這是如來佛柱,如來佛柱的正式名稱是“佛家八面多寶台”。它寄寓的是避邪保平安。

〔夫妻樹〕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兩棵樹是楓香,因為他們長到一塊了,我們當地人又稱為“夫妻樹”。俗話説“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大概就這意思吧。

〔雷擊紅豆杉〕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棵紅豆杉是被雷擊過的,現在只剩下半邊樹幹。俗話説:“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樹爭一層皮。”樹是靠樹皮來吸收養分,因此它依然還存活着,真是“樹堅強”啊。

[農業觀光園]

篁嶺是個典型的農業村落,除了少數士子習儒讀書之外,大多數村民都是終生從事繁重的農業勞動。篁嶺幾乎沒有平畈的段田,都是些梯田,一層一層重疊而上的梯田,看上去比斑馬身上的黑白條紋還要繁密。

看到遠處那座煙雲繚繞的高山了嗎?它叫石耳山,山腳下就是上曉鱅村,而篁嶺則是從上曉鱅分遷出來的。婺源地處萬山中,境內山峯起伏,河流密佈。婺源的最高山是大鄣山,它是整個江南山脈的鼻祖。而石耳山呢,則是婺源的東部屏障。翻過石耳山,就是浙江省的開化縣地界。在沒有公路的漫長歲月裏,人們出行,要麼靠兩條腿走,要麼坐船,而對婺源人來説,往往都是靠着雙腳走出大山,走遍天下。

[1號觀景台]

各位朋友,我們來到景區的1號觀景台,這是個360º全畫幅觀景平台,周邊是層層疊疊、流光溢彩的千畝梯田。右下方的這口塘,當地人稱為“篁嶺的酒窩”。在這裏,人們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春賞油菜夏觀水,秋品菊花冬嬉雪。”四季花海在這不斷演變着各種“斷魂”主題,大地藝術在這裏成就了最強音符。請大家在此拍照留影吧!説不定你的倩影,也會融入別人的鏡頭,成為定格的“花仙子”、“花相公”。

[卧雲懸索橋]

現在我們進入篁嶺故事第二篇章“雲中漫步”,也開始了對諸位膽量與氣魄的考量。前方就是卧雲懸索橋,全長186米,是江西省目前最長的懸索橋。橋很牢固,承載量達20噸,大家儘管放心邁步。你也可以唱着“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的歌上橋,不過請不要在橋面上跑動,也不要搖晃以免影響他人。走過這段橋面就可以步入花仙子的故里——花海。景區還有溜索和高空熱氣球等娛樂項目,如果感興趣,也可以身臨其境感受一下。

[五色魚塘]

現在我們回到了古村落,開始探尋篁嶺村落的祕密了。

左手邊的這個不規則圓形水塘,叫五色魚塘。傳説這方魚塘是篁嶺進士曹升開鑿的。曹升曾任浙江按察司經歷,離職退休時,從杭州帶回五色魚放養在這個魚塘裏。但為什麼修在這裏呢?按五行説法,南方屬火,篁嶺山高缺水,又朝着火向,早年的篁嶺經常發生火災。曹升精通風水術,在此修口水塘,讓篁嶺村的建築倒映在魚塘的水中,以剋制南方的火,從此篁嶺村就很少發生火災了。右邊的這棵紅豆杉是本地最大的一棵,又稱“團圓樹”,因為它是由無數細根簇擁而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古戲台]

一個偏遠的山野村落,居然還有古戲台,想不到吧?

過去,篁嶺因交通不便,非常閉塞,民眾的文化娛樂很少。但篁嶺人好熱鬧,熱情好客,於是每逢婚喪嫁娶,生日壽誕,村裏的大户人家,就會出資聘請鄰近省份的戲班來這戲台上演戲慶賀。全村人白天喝酒,晚上看戲,一家有喜,全村快樂。以後景區也會有民俗表演,如徽劇、儺舞、茶藝等。

[培德堂]

這棟房屋叫培德堂,原主人叫曹鳴鶴。他是篁嶺進士曹鳴遠的族兄,在篁嶺村是家喻户曉的響噹噹的人物。培德堂整個佔地約140平方米,屋前有小院,院內有魚池、假山,院牆上的雕花漏窗非常小巧精緻。

正屋為三間兩廂二層樓結構,大門上方就是水檐天井,是比較少見的三披水檐天井。天井三面的木雕以三國故事為主題,人物眾多,形態逼真。一樓有房間4個:進門兩邊有2個小耳房,堂前兩邊為2個廂房。這種房屋結構,就是徽州古建築中典型的“對朝堂”格局。二樓在天井兩邊還有2個小姐繡樓,邊上的“美人靠”為小姐繡樓增添秀色。關於美人靠,婺源歷來就有這樣的俗語,説是“美人靠,靠美人,越靠越美。”所以啊,各位朋友,特別是美女們,要去上去多坐坐啊。

[曬秋景觀]

已有500多年建村史的篁嶺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植、曹振鏞的故里。曹氏父子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皇帝,協助主持朝政75年。在嘉慶皇帝出巡時,曹振鏞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處理政務,代君三月,因此民間有“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無”這句俗諺。

秉承祖上遺風,篁嶺先民習慣用平和的心態與“地無三尺平”的崎嶇地形交流。祖輩起,他們就用竹篩匾晾曬農作物,既不佔地方,又便於收藏。如今,“篁嶺曬秋”已成為固定習俗,春曬茶葉蕨菜,夏曬茄子豆角,秋曬稻穀辣椒。時令變化,竹曬匾裏所曬之物也在不斷換新,你在不同季節,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滿意的曬秋作品。這裏也是景區的觀景台,整個篁嶺村是枕高山面水口。後山為來龍去脈,以水口為聚落核心,居所呈扇形排布,是典型的U字型古村落。天街恰似一條玉帶將屋舍串接,前店後坊,簡直是縮寫版的“清明上河圖”。

[攝影吧]

如果朋友們覺得站在天街拍攝還不過癮,還想拍到更好的畫面,喏,邊上的這棟房子就是“攝影吧”。那是我們景區專為攝影愛好者打造的攝影交流創作基地,主要提供影視攝影創作、器材配件租售、影視作品展示、業內互動交流等服務。

攝影吧共三層,一層為攝影輔助器材配件銷售出租;二層為休閒展廳,可以休閒娛樂,展示攝影作品,攝影經驗交流;三層為創作觀景台,是村落曬秋景觀最佳拍攝點之一。

[樹和堂]

我們現在參觀的是一幢官廳,叫“樹和堂”。官廳是供權貴人物遂行祭拜奠儀之地,村莊有人在外為官,回故里修建官廳,既顯身份又備奠儀之用。這座官廳建於清嘉慶年間,它的主人是曹鳴遠,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進士,官至江西才子之鄉撫州府臨川知縣。

根據徽州民居的傳統,這個院落裏種了梨樹、棗樹,“梨”在婺源話的諧音為“利”,意為吉祥、吉利之意;“棗”寓意“早生貴子”。以前的男主人在外出經商前會在院子裏種下梨樹,或帶走一捧土,寓意離鄉不離土。

磚雕門樓被稱為“文化門”,這官廳雖屬常見的字匾門,但整體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門罩飛桅戧角,瓦當勾連,彰顯氣勢。水磨青磚精雕細刻,花邊人物應有盡有,“傑應歧靈”的門額則顯示了主人“英雄不問出處”的境界。徽式民居兩邊院牆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馬頭故稱馬頭牆,又稱封火牆。

樹和堂佔地面積約150平方米,進門有一塊石雕,是以游龍飛鳳構成福字,代表福臨門,大福大貴之意。官廳內飾較為簡單,一般都會有天井,主要是採光通風,天井下襬了一口缸,缸裏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稱無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鴻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銅鎖狀,寓意鎖住水源,鎖住財源,四水歸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有幅對聯“金石其心芝蘭其室,仁義為友道德為師”,意思是説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恆之心,讓仁愛和正義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為準則成為自己的老師和做人的標準。我們再來看中堂的擺設,堂名為“樹和堂”,意為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家人和睦,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會有這樣的堂匾。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有沒有名堂的來歷,就是説它是一個有名字的堂。高懸匾額下是中堂字畫,“高花風墮赤玉盞,老蔓煙濕蒼龍鱗”,為曾國藩題寫,此人是晚清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死後諡號為文正,後人稱之為“曾文正”或“文正公”。

邊上掛的是唐伯虎的一幅書法《吳門避暑》,這首詩,描繪的是他剛進入避暑的“密遮竹葉涼冰檐”佳境時,忽遭“風雨”的喜出望外心情與美妙場景,可謂活靈活現。字畫下長條案桌,中間擺放了自鳴鐘,兩邊擺花瓶和屏風鏡,意為終身平靜,一生平安;自鳴鐘也叫長鳴鐘,寓意為長壽之意。

院子裏的這牆上嵌有一個焚紙爐,以前寫過字的紙或用過的紙都必須燒掉,不能亂扔,亂扔是對文化的不敬重。

[許村文化站·怡心堂]

怡心堂,是從許村鎮搬移到篁嶺來的文化站老屋。這是景區獨創的“傳統古建異地搬遷保護模式”,讓異地古建築在篁嶺獲得第二次生命,並以它們的絕世風華讓後人感受它,真實地觸摸到它,親眼看到它的重生。對於該種模式,我們還在摸索中,特別歡迎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朋友們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啊。

[香榧樹]

這株古樹叫香榧樹,它的果實可以食用,食用價值、營養價值、藥用價值都很高。其果實油是良好的食用油料,有止咳、潤肺、消痔、驅蛔蟲等藥用功效。這裏是篁嶺村的最高點。站在這裏,可以俯看篁嶺村的全貌,當然也是最佳的拍攝點之一。

[五桂堂]

五桂堂正屋佔地面積約12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篁嶺是大户人家。堂名取自院內和附近的五棵桂花樹,開黃花的金桂和開白花的銀桂都有,而且是“月月桂”,一年四季,屋內屋外都充盈着清雅的桂花香氣。

正屋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屋內的木雕相當大氣而精緻。可是,人們至於還沒能解讀出那些木雕圖案所表現的主題,博學多才的朋友們不妨試試。

此屋原主人曹廷啟,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官至户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府尹事曹文埴的生身父親。曹文埴顯貴後,出巨資興建了這座五桂堂送給父親,以報不忘生身之恩。

曹文埴為生身父親興建了這座五桂堂,而曹文埴的兒子曹振鏞則捐資興建了篁嶺的竹山書院,就在曹氏宗祠邊,等會兒我們會經過那兒,再為朋友們細説吧。

[慎德堂]

慎德堂是曹鳴遠父親、被朝廷有司旌表為“孝友”的曹孜學的宅第。慎德堂總佔地面積約130平方米,包括小院、客館、正堂和書房4個主要部分,另有魚池3口,整體結構小巧雅緻,功能多樣,是篁嶺最“考究”的民居之一。

庭院門上“淮興裏”就是説不管你在外面經商,還是做官有成就後都要落葉歸根,榮歸故里。正房門罩下水磨青磚雕刻了“漁樵耕讀、琴棋書畫”。“八卦”是道教的象徵,兩塊地袱石分別雕刻了丹鳳朝陽和魚化龍。進門同樣是四水歸明堂,石雕水井照壁“游龍飛鳳”構成福字。兩邊牛腿雕刻的是明八仙,而堂名為“慎德堂”,意思是提醒後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中堂對聯“地靈人秀誕豪傑,絳闕清都想盛容”為晚清重臣左宗棠題寫。

後進院落有幽靜書房和觀魚池。我們再來客館參觀,客館正中橫匾為“繡窗入靜”,兩邊對聯為“子孫賢族乃大,兄弟睦家之肥”是清代書法家吳清望所寫。客館的邊廂牆壁上還掛有“吳門四傑”之一文徵明的書法作品《煮茶》。文徵明就《煮茶》寫過幾首同題詩,這是其中的一首。

朋友們來看看,這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説,這是一張牀。不錯,它確實是一張牀,但又不普通,它有一個很美的名稱,叫“繡榻”,周圍刻滿了繡花紋,是過去大户人家老爺、太太睡覺用的牀。牀上這個像茶几的東西又是什麼呢?它叫“鞋踏”,也叫“踏台”。它本來是放在牀前地上的,人上牀睡覺之前,得先把鞋子脱下來放在踏台上。

客館門面是晚清時期的“全雕扇”樣式,雕工精細,修飾華麗,在講究“財不外露”的徽州古建中較為罕見。內屋回字圍嵌入八仙的“法器”,稱為“暗八仙”。屋外上門檐與牛腿雕刻“和合二仙”。

[天街]

篁嶺村空間佈局別緻:一條長388米的天街橫貫南北、三座橋崗通往村內外、六口井塘寓意六六大順、九條巷道蜿蜒曲折。我們現在走的這條巷,是篁嶺最重要最平坦最寬闊的巷道,就是是著名“天街”。 天街是篁嶺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也可以説是篁嶺的“商業一條街”。我們已經來到了天街的核心,也是村落核心,當地老百姓閒暇之餘都在此聊天,拉家常,因此又稱之為“新聞發佈中心”。

[眾屋·繡樓]

這幢建築就是篁嶺的眾屋,也就相當於村委會,是長輩,族羣開會議事之地。門額上“聖旨”兩字體現了曹氏在朝為官的地位。大門為牌樓門,徽居比較注重風水,一般朝南朝東,如受限制會在門口加小院落或改變朝向,避免直衝西向而不吉利。以後西式酒吧將會進駐中式廳堂。眾屋隔壁是繡樓,以前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一般只能呆在樓上,有護欄的地方叫美人靠,就是小姐休息的地方,也是以前小姐拋繡球選夫婿之地。門樓下“奕挹”二字,就告誡了繡樓小姐自己要舉止端莊、知書達理,選擇的夫婿要門當户對、恪守禮教。

[茶禪一味·京衞府]

這棟房子名叫京衞府,現在改造成一個品茶、賞茶、購茶的場所,所以掛了“茶禪一味”的牌匾。

京衞府原主人是曹廷諮,清代嘉慶年間,擔任京城軍事總機構“都指揮使司”的六品銜“京衞經歷”,相當於現在的監察局長。主人任職滿期後退休回家鄉,修建了這座京衞府,作為接見官員、會客聚友的場所。

京衞府臨街及外沿的兩面都做成木門窗,木雕線條簡潔大方,與京衞府的莊重相協調,也體現了主人的清正廉明。大門上方的4個圓“門頭”,是等級的象徵,説某人“有來頭”,來源就出在這裏。

[竹虛廳]

竹虛廳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禎八年(1635年)拔貢,授職湖廣興山縣知縣。竹虛廳,佔地面積約100平方米,整體為三間結構,但一樓沒有廂房,這與它作為讀書、教育的場所有關。竹虛廳最顯著的特色,是臨街一面全部為木雕,圖案精美繁複,極盡奢華,令人歎為觀止。門面上的6方木雕圖案,左上是“趙子龍救阿斗”,左下是“關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王訪賢”,右上是“周文王打獵”,右下是“狀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樑撐的木雕主題,從右到左,依次是福、祿、禧、壽。門罩上裂紋還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為“寶劍鋒從磨勵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竹子又代表竹報平安、步步高昇、節節高之意。整個竹虛廳,簡直就是一座木雕藝術的寶庫啊!

中堂畫《喜上眉梢圖》是“揚州八怪”之一李鱓畫的,配的詩是:“爾性何靈異,喜上最高枝。探得好消息,報與主翁知。報與主翁知,雙雙集鳳池。梅花春信早,喜遇聖明時。”

竹虛廳的屋外有木樓梯通到二樓,二樓的外側有一個大曬台,也是觀景台,站在樓上眺望遠山的景色,真是心曠神怡。樓內還有2間相通的房間,作為住宿之用。

[客館]

對面這幢房子是客館,也就是現在的賓館、飯店,上檐板雕刻的是“雙龍戲珠”,挑檐枋則雕刻了“八仙過海”,下檐枋浮雕了“姜太公釣魚”。四根託柱則雕了四個象頭,代表吉祥吉利之意。兩邊還雕有雌雄獅子,俗話説:“獅子滾繡球,好戲在後頭”,代表好運連連之意。

[結束語]

朋友們,本次篁嶺之旅就告一段落。請記住導遊小×,更記住篁嶺!篁嶺時刻都期盼着各位再次光臨,再續今緣,共同譜寫我們新的“篁嶺故事”。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12

江南徽州婺源的精髓在篁嶺,這個被稱為中國最美鄉村的地方。因為,篁嶺是婺源的集大成之地,梯田油菜花、古村落古樹、曬秋文化、徽派建築、風俗傳説...這些都是婺源的精華,而篁嶺全都有。

篁嶺,是一個有着600多年曆史的古村,它地處婺源石耳山脈之間,整個古村就坐落在海拔不到五百米朝南的山坡上,是典型的“山居人家”。順着進村步道可輕鬆到村落水口,篁嶺枕山面水,山後來龍,水口成了聚落核心。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排布,屬於典型U字型聚落古村。全村約有128棟古徽州民居,黛瓦白牆,飛檐拱門,沿坡而建,層層疊起,高低錯落。它們“向上生長”,幾近山頂,層次極為分明,村子全部被周邊山體上的樹木所掩蓋。古村的中間,是一條約有千米之長的街道,當地人稱之為“天街”。因為古村時常會被山間的濃霧所籠罩,時隱時現的街道,猶如天上的街市一樣。而半山腰之下,便是村民們祖祖輩輩修建起的山間梯田,彎曲迴繞,密如斑馬條紋。

篁嶺因“曬秋”聞名遐邇,村落“天街”似玉帶將經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鋪林立,前店後坊,一幅流動的縮寫版“清明上河圖”。 周邊千棵古樹環抱、萬畝梯田簇擁,四季花海展示驚豔的“大地藝術”。

婺源是什麼

在婺源,一直流傳着婺女的美麗傳説:堯帝時,天下洪水滔滔,婺源這樣一個山區,也家家户户被水淹沒了。就在很多山民被水包圍、無處逃離的時候,遠方漂來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騎在一條巨大的鱅魚的背上,逆水而上,把一個個孤立無援的山裏人拉上魚背,逃出了洪水包圍。後來,水消退了,大鱅魚乾死了,化為婺源境內的大鱅山,那個美麗的女子,也飛上了天,化成了“婺女星”,每到夜晚都向人們眨着眼睛……所以,婺源,乃古星名,古神話中的婺女,能文能武,是智慧的化身。

婺源的文化是徽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徽州仍是他們難以割捨的心靈故園。如今婺源自然山水及人文景觀均極豐富,而且不少新建的粉牆黛瓦仍舊是徽味十足,較現在的徽州核心地帶有過之而無不及,令人極為直觀地看出婺源人對於傳統徽州文化的固守。

不過問題來了,婺源不是江西上饒的嗎?怎麼會與江南徽州糾纏不清呢?這可是婺源人的一個結。

婺源從唐宋以來就一直隸屬於徽州,歷時已千餘年。翻開清代的地圖,徽州府位於安徽省南部,包括一府六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府治在歙縣。徽州府的西南一角突出,深深地插入江西省,有記載:“徽州府在省極南,所轄六縣歙為首,休寧祁門婺源角,績溪府北黟西守。”這是用詩歌的形式,對徽州一府六縣的地理位置做了形象的概括。這就是説,徽州府所轄的六縣中,歙縣是首縣,為徽州府治所在,而婺源縣則恰恰處於整個徽州府的西南一“角”。

所以,婺源人説自己是徽州人這點沒錯,不過意思是指古徽州這一府六縣的地方,並不是安徽省這個概念!在婺源著名的回皖運動中,他們強調,婺源從文化、軍事、經濟及民生等各個方面來看,都與徽州融為一體,不可分割。並標語要求:重回徽國 ,甚至有“男要回皖,女要回皖,男男女女都要回皖;生不隸贛,死不隸贛,生生死死決不隸贛。”還有“頭可斷,血可流,不回安徽誓不休。”“寧做安徽鬼,不做江西人。”我勒個去,可見民間對於徽州的認同感!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什麼時候?婺源劃歸江西的呢?這要説到民國時期了。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國共兩黨的紛爭,婺源兩度被併入江西。第一次是在1934年,蔣介石出於所謂剿匪的需要,婺源被第一次劃歸江西省管轄。這引起了徽州人強烈的不滿,婺源縣紫陽書院以及旅京、旅滬、旅(無)錫、旅休(寧)等處婺源同鄉會疾聲力呼,紛紛請求免於改隸。1946年,在著名人士徽州績溪人胡適的參與下,婺源終於劃回安徽。據説,原先該縣買食江西鹽是2角7分,婺源回皖後,一下子就變成了1角9分,所以老百姓興高采烈,認為還真是回皖好啊!

到了1949年,由於婺源及贛東北等地區由解放軍“二野”解放,以屯溪為中心的徽州地區由“三野”部隊接管。在兩支部隊軍管會分割的體制下,婺源縣於同年 5月再次脱離安徽,婺源又再度被強制劃入江西,隸屬浮樑專區。

呵呵,就這樣一不小心,徽州婺源人變成了熱情的江西老表。

篁嶺的故事

篁嶺的老祖宗是來自中原的曹姓人家。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古代,北方戰亂時往往引發了大量的北人南遷,構成了中國歷史上幾次大移民。篁嶺的曹氏先祖就是在唐末黃巢起義這一歷史背景下,開始南遷的。曹氏一脈相傳是魏武帝曹操的後裔嫡脈,他們先在歙縣停留六代,後輾轉反覆二百餘年才最終在這片幽篁之地——篁嶺駐足。

不僅是篁嶺,整個婺源,甚至整個徽州府都是北人為避戰亂南遷的重要之地。最後也許是這兒的如畫山水、也許是這兒的温潤氣候,顛沛流離幾個世紀的心靈累了,他們停下來、靜下來去欣賞這片桃花源式的美景。這兒也許是最像他們老家的地方。

曹氏傳人曹文侃是篁嶺古村的先祖,創始人。傳説,一日他在篁嶺的山腳下耕田欲返家時,耕牛卻死也不願走,曹文侃遂指耕牛前的一堆柴火説:明早吾歸,此火堆不熄,以示此地宜居,子孫後世生生不息。這個傳説發生在明朝宣德年間,迄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了。曹文侃生有三子:元吉、元清、元昌,然後子孫繁衍,成為篁嶺的曹氏宗族至今。

在清朝時,篁嶺成為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鏞的故里,曹氏父子倆歷乾隆、嘉慶、道光三代皇帝。把持朝政75年,清王朝大半歷史都在他們父子的影響之下。嘉慶皇帝出巡,曹振鏞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處理政務代君三月,不得了了,宰相行使皇帝的權利,呵呵,民間至今聽到“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無”的俗諺。

説到篁嶺水口,它可是徽州村落水口文化縮影。所謂“水口”,風水書籍這麼説:“水口者,水既過堂,與龍虎案山內諸水相會合流而出之處也”。形象地説,水口的很多作用與今天的城市廣場、公共綠地空間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在徽州村落整體建築格局中有“門户”和“靈魂”之譽的水口,是村落文明的象徵。篁嶺水口不僅指水源所從出之口,具有出入口功用,相當於村口,更在於對風水的訴求,是村民命運、前程的象徵,也寄託着羣落、宗族美好希望。為了達到自然環境與風水相合模式,需人工造景調整,如溪流架橋“關鎖”作用;輔亭閣、牌坊、水碓以鎮物;培植水口林藉以“藏風聚氣”。篁嶺水口居然存活了近百株百年以上“植物中大熊貓”紅豆杉,這僅靠“殺豬封山”“生子植樹”等傳統習俗約束是不夠的。

“山居人家”篁嶺,共有“三橋六井(塘)九巷與天街”,構造村莊的主體。“三橋”,即步蟾橋、安泰橋和通福橋。六井·塘”,有五色魚塘、方塘、尚源井、忠延井、霞披井和廉井。“九巷”,即大豐巷、擔水巷、添丁巷、廳屋巷、團箕巷、五桂巷、犁尖巷、月光巷和方竹巷。它們在以天街為“主軸”的基礎上縱橫交織,曲折延伸,通達於村莊的每家每户,每個角落。已有百年曆史的天街歷來是古村落原住民商業交往、聚集議事、廟會採風交流場所。

篁嶺的建築有一百多幢,其中“官廳”和“五桂堂”最為有名。

“官廳”,顧名思義是供權貴人物遂行祭拜奠儀的地方。村莊有人在外為官,回故里修建官廳既顯身份又備奠儀之用。這座嘉慶年間官廳雙層構造,頂帶軒棚,氣勢較大,顯示了主人的身份。規避戰火、擇吉而居的古徽先民,明清時期活躍在士界商界,他們“商而兼士,賈而好儒”。深厚的宗族思想與鄉土觀念促使其一有積蓄便攜資奉親歸裏,充分展示儒雅才能,大興土木修園林、建廣廈頤養天年,久之成就了徽派建築體系的輝煌。

“五桂堂”的故事要從一張封條説起。在篁嶺村落的歷史裏,家家户户每逢嫁女,都會在嫁粧上貼上封條,上面書寫“山東祖樵國郡上蔡世家五桂堂”十餘字,再挑到夫家。為何在幾百年的歷史裏,一個南方村落嫁女會寫一個北方早已不存在的地名?其實前面的字不重要,重點在最後三字——“五桂堂”。它是村落的一處宅院之名,但更深遠地講,它是曹氏族人的榮光。記不清過了多少代,篁嶺曹家五世一品,也就是五代都做了一品大員,有感於在功名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曹家取“蟾宮折桂”之意,命名了“五桂堂”。它是整個篁嶺曹氏族人的榮譽,也成了他們身處於大山之地,不廢耕讀、勤於奮進的寫照。從此篁嶺一脈的曹氏,就用一張封條——“山東祖樵國郡上蔡世家五桂堂”為自己的出身還有名望做了名片。

曬秋文化

春秋季節的篁嶺似打翻的顏料桶,漫山遍野大紅、大黃、深綠、淺白。人們將一年勞作成果用竹篩匾晾曬,才有了聞名遐邇、世界獨一無二的“篁嶺曬秋”,成為最美中國符號。

在古時,勞動人民在辛苦耕作之餘,把收穫的糧食農作物如稻穀、玉米、辣椒等,放在太陽下晾曬乾燥,以便可以長時間保存。

然而篁嶺因為是在山坡地上,村民家幾乎沒什麼院子,日常生活中的晾曬,只能借天了。村民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台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本世紀初,有寫生的畫家來到這個山村,立馬被村民晾曬的場景所折服,這也是“篁嶺曬秋”最早的版本了。發展到現在,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篁嶺曬秋已經被評為“中國最具文化符號”地方。曬秋,使人真切聽到了大地萬物同太陽之間亙古的呼喚和應答。

山居人家,對曬秋有着深厚的情感,篁嶺曬秋代表了一種社會生活方式,因此,婺源篁嶺也被外界稱為“曬秋人家”。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13

走進篁嶺,迎面就是那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過去的徽州大地上,各式各樣的牌坊遍佈鄉村。徽州牌坊是與徽州民居、徽州祠堂並存的古建築,共同構成徽州獨具一格的人文景觀,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之一。徽州牌坊種類很多,有功名坊、孝義坊、科第坊、百歲坊、貞節坊等。

篁嶺在明清時期人才輩出,被載入縣誌的就有六七十人。1949年解放前,篁嶺有多座牌坊,但是,多數都在__中被毀,這是唯一倖存的一座,經過巨資整修,基本恢復了原貌。

這座牌坊屬於功名坊,叫“功勛坊”。整個結構屬於五鳳樓格式,雕刻的圖案以五子登科、高中及第、步步高昇等主題為主,也配有梅蘭竹菊等雅趣的表現。正面高處“聖旨”二字,表明此坊的建造是得到皇帝的批准的,是恩寵榮耀的象徵。兩側的對聯是:“旌自國家,操捷雪沙菱鏡;建諸天地,微流壁水蘭基。”

牌坊的背面,高處“御賜”二字與正面“聖旨”相呼應。有意思的是,中間嵌入的匾額“上善諾水”。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嶺古民居中佔地面積最大的,正屋佔地約120平方米,加上圈圍內的院子,總佔地超過20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篁嶺,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進院門,左種香柿,右植紅梅,還有芭蕉和天竺,再加右邊這座半月形“泮池”和院牆上的漏花窗飾,清新雅趣已是先聲奪人。“泮池”一般建於文廟前,其用意是鼓勵族人致力科舉,光宗耀祖。民居建泮池是很少見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走進大門,擋在我們面前是的一道“屏門”,也叫中門。在篁嶺的民居中,設有中門的,獨此一家。中門的好處是,正堂與門口相對隔開,主人在正堂會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門口往裏面看,卻看不到什麼;真正有事上門的人,就通過中門的偏門,走到堂前來。在過去,中門平日不開,但是遇到婚嫁或喪殯大事,或者有貴客臨門,才開中門。

五桂堂正屋分為前堂和後堂兩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經沒有明代坍池那麼深了,這也體現了清代建築的風格。天井上方則是“跑馬樓”,也就是説,樓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通的,可以圍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兩邊的隔廂上,是《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這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孫、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學者、江蘇崑山人朱柏廬(原名朱用純)所撰寫的,是用來教導後代兒孫的“人生守則”。《朱子家訓》的影響非常大,在封建社會,甚至一直到民國時期,《朱子家訓》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弟子規》等傳統文化讀本一樣,也是兒童入學後必須學習的,那時候的兒童,常常有事沒事就背誦:“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廳堂擺設格局:上門頭,在堂匾下,是中堂畫和對聯;再下則是廂椅桌,中間擺座鐘,兩邊擺花瓶、方鏡等。八仙桌擺在堂前正中央,宴請、會客、議事等正式活動,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體現莊重和威嚴。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啟,是曹文埴的生身父親。曹文埴,字近薇,號薺原,歙縣籍篁嶺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歷任經筵講官,派充南書房供奉,晉太子太保、户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府尹事。為不忘身世,倡導孝友,曹文埴在顯貴之後,出巨資興建了這座五桂堂送給父親曹廷啟,以報答曹廷啟的生育之恩。

據家譜記載,五桂堂與篁嶺曹氏宗族的族房有關。篁嶺曹氏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為代表的五大房。這五大房均統稱五桂堂。所以,在過去,凡是結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紅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鄭重地寫上“篁裏五桂堂”這五個大字,家家如此,無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後堂。後堂的佈置格局與前堂差不多,但這裏是住在這屋裏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區,就沒有前堂那樣講究莊重肅穆了。後天井下仍擺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飯在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這桌上,孩子讀書做作業,也在這桌上。廂倚桌上仍擺座鐘、花瓶,還可以擺食盒、菜籃等生活日用品。這些東西擺在這裏比較恰當,如果擺在正堂,那就鬧出大笑話了。

後堂與廚房往往連在一起。在這裏可以看到篁嶺人家廚房裏一般的陳設:鍋灶、水缸、水桶、飯甑、菜櫥、菜籃、飯籮、笊籬,還有臘肉、乾魚等等,可以説,廚房裏必備的東西,這裏都有了。

住在這屋裏的人,晚上睡覺要麼在樓底的兩邊廂房,要麼在樓上的偏房。

從廚房門出,去外面的小院子看看。院子裏有水井,水位高,水量大,取水很方便。院牆上的石雕,兩邊是梅竹,中間的大圖案是鯉魚跳龍門。而正堂的屋牆上,本來的人頭檻(窗)被做成了寶瓶、葫蘆、芭蕉葉形狀,真是別具一格、別有意味啊。

[曬工坊]

曬工坊其實是一棟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別之處。大家對“篁嶺曬秋”都耳熟能詳,那麼,那些曬的南瓜、辣椒、蘿蔔等等是怎麼切的,怎麼曬的?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這曬功坊裏探究它的謎底了。它也是瞭解篁嶺民俗的一個很好的展示窗口,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參與切菜和曬菜,體驗農家樂呢!

曬工坊的樓台頂上也是篁嶺很好的攝影點。站在這裏,篁嶺村的村貌,還有遠山的景緻,都盡收眼底。把它們攝入相機,帶回去,正是篁嶺留給您的美好記憶。

[竹山書院]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竹山書院。婺源是書鄉,歷來重視讀書,尊師重教。篁嶺也不例外,明清以來一直科第綿延,人才輩出。歷史上的篁嶺竹山書院,還與歙縣雄縣有密切聯繫、因為捐資興建書院的,正是歙縣籍篁嶺人、被譽為“父子尚書”的曹文埴、曹振鏞父子。原來,曹振鏞的曾祖父曹國昌是乾隆年間江南的大鹽商,富甲天下。曹國昌出資,由曹振鏞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書院之後,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鏞這對“父子進士”、“父子尚書”。傳説,曹景宸並未生育子女,而曹文埴是篁嶺曹廷啟的兒子,是出生後過繼給歙縣雄村曹景宸的。曹文埴、曹振鏞都清楚自己的“命根”其實在篁嶺。這就是曹文埴、曹振鏞父子為什麼要捐建篁嶺書院的原因。

現在這座竹山書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規模和形制基本沿襲了老樣。整座書院佔地420平方米,三進三開間三天井,一二進為單層,第三進為兩層,整個格局簡潔明朗、寬敞大方,體現了書院的功能。

當年進行書院選址時,是頗有講究的:書院大門對着祠堂,一方面是讓篁嶺曹氏先祖護佑後代兒孫讀書上進,科甲聯登;另一方面是警策讀書士子,面對列祖列宗,應該慎終追遠,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早日金榜題名,光宗耀宗。曹氏先人的用意真可謂深遠啊。

[曹氏宗祠]

建於篁嶺村口的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現祠是在原祠基礎上重建的,佔地約360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三進五開間。第一進叫儀門,第二進叫亨堂,第三進叫寢室。一二進為單層。享堂,是祖宗享子孫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會的場所,也是宗族的執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聖殿,也是最能體現宗祠威嚴、神聖的地方。第三進為兩層,二樓設香火宮,也叫“寢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處所,這就是寢室的來由。

篁嶺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間從鄰近的上曉鱅遷居而來的,與上曉鱅曹氏一樣,在宗祠內祭祀先賢上蔡侯曹恤、唐節度使忠烈公曹全?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額,是太史汪思題寫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歷雲南副使。

[怡心堂]

眼前這座木雕特別精美的民居建築,叫怡心堂。先看看它金碧輝煌的門面?雕吧。上排從左至右:劉備赴江東、夜訪寇準、楊業戰韓昌、文王訪賢、棄官尋母;下排從左至右:子孫滿堂、戰長沙、八仙祝壽、討荊州、連中三元。?雕畫面還有丹鳳朝陽、金玉滿堂、梅蘭竹菊、荷葉、圓月、寶瓶……等等,中國承續了千百年傳統木雕“教訓子孫、禮義廉恥”的題材,都在這座怡心堂門面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徽州木雕很少飛金描彩,而這座怡心堂卻是五彩繽紛、美侖美奐。原來,這座怡心堂的前身,是婺源許村鎮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當時聞名江南的茶商許暢芝(又名許雲薪)的客館。

許村鎮屬於婺源的西南鄉,與樂平市、德興市毗鄰,自古以來就與贛鄱大地聯繫密切,深受贛文化影響。從這座怡心堂的雕刻風格來看,就帶有鮮明的贛雕特色,是徽雕與贛雕相融合後開出的豔麗奇葩,被譽為徽式建築的精品。從1987年以來,就有《聊齋》等電視劇把怡心堂作為拍攝基地。

把怡心堂從許村搬遷、“改嫁”到篁嶺來,這是我們景區獨創的“傳統古建異地搬遷保護模式”,讓異地古建築在篁嶺獲得第二次生命,並以它們的絕世風華讓後人感受它,真實地觸摸到它,親眼看到它的重生。對於這種異地搬遷保護模式,雖然受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古建築專家的稱讚,但我們還在摸索中,特別歡迎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朋友們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

(進入怡心堂)

整個怡心堂屬於徽州傳統的三間結構,但兩邊的邊廂都沒有房間,就使得本來不大的廳堂顯得寬敞起來。抬頭看看頭頂那圓形木雕、環環相扣,誰知道它叫什麼嗎?對了,叫藻井。藻井本來專用於祠堂、亭閣的天花板裝飾,很少用於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館裏構建了藻井,可見他的別出心裁、財大氣粗。

整個怡心堂,包括一樓、二樓的門窗、天花板、天井四圍板和窗板,飛金雕刻的主題主要是花開富貴、金玉滿堂、雙鳳朝陽、梅蘭竹菊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細細欣賞,慢慢玩味。

[怪屋]

眼前這棟不起眼的甚至顯得比較窄小的民居,它有個獨特的名稱,叫“怪屋”,怎麼個怪法?還是讓我們走進去,親身感受和體驗吧。

怪屋的一樓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門和窗户是斜的,什麼都是斜的。大家有什麼感覺?頭暈站不住了吧?(原理:因為人習慣了平地生活,一下進入傾斜地帶,大腦就會感覺失去了平衡,會東倒西歪,自然而然,大腦在這東倒西歪的時候,殘留的暈向記憶就甦醒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正常房子的空間位置,在大腦中已存在着某種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會感覺空間錯亂,)告訴大家一個避免頭暈的訣竅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怪屋的二樓就叫“倒屋”。什麼東西都倒過來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麼東西都顛倒着。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嶺古民居中佔地面積最大的,正屋佔地約120平方米,加上圈圍內的院子,總佔地超過200平方米。這樣的房屋,在寸土寸金的篁嶺,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進院門,左種香柿,右植紅梅,還有芭蕉和天竺,再加上半月形水池和院牆上的漏花窗飾,清新雅趣已是先聲奪人。

走進大門,擋在我們面前是的一道“屏門”,也叫中門。在篁嶺的民居中,設有中門的,獨此一家。中門的好處是,正堂與門口相對隔開,主人在正堂會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門口往裏面看,卻看不到什麼;真正有事上門的人,就通過中門的偏門,走到堂前來。在過去,中門平日不開,但是遇到婚嫁或喪殯大事,或者有貴客臨門,才開中門。

整個五桂堂正屋分為前堂和後堂兩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對朝堂結構。抬頭望天,那就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樑柱上,雕刻的主題特別能反映主人對後代的期許。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門一方是“福祿雙壽”,兩邊為“六郎出山”和“一馬當先”。

再看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經沒有那麼深了,這也體現了明末清初建築的風格。天井上方則是“跑馬樓”,也就是説,樓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相通的,可以圍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兩邊的隔廂上,是《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孫、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學者、江蘇崑山人朱柏廬(原名朱用純)所撰寫的,是用來教導後代兒孫的“人生守則”。《朱子家訓》的影響非常大,在封建社會,甚至一直到民國時期,《朱子家訓》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弟子規》等傳統文化讀本一樣,也是兒童入學後必須學習的啟蒙讀本,那時候的兒童,常常有事沒事就背誦:“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户,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與《朱子家訓》匹配一起的一個個小型木雕圖案,它們的主題都是圍繞着琴棋書畫、梅蘭竹菊、八仙器物等來表現的,表現的是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動的場景,大家不妨細細欣賞。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廳堂擺設格局:上門頭,在堂匾下是中堂畫和對聯;再下則是廂椅桌,中間擺座鐘,兩邊擺花瓶、方鏡等,寓意“終生平靜”。八仙桌擺在堂前正中央,宴請、會客、議事等正式活動,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體現莊重和威嚴。

這座五桂堂的原主人,是明代萬曆至崇禎年間的篁嶺人曹永護。據光緒八年[1882]《婺源縣誌·質行傳》所記載:曹永護,字義千。他的祖父曹彥張、父親曹宗善,都是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的人,在鄉村很有口碑。曹永護從小就受家訓影響,能繼承祖傳的美德。他性情寬厚,待人接物温和謙恭,從不幹傷天害命的事。即便有蠻橫的人找上門來尋釁滋事,他也能處之泰然。有人把聽來的別人背後中傷他的話傳給他,他對那報信者説:“你一定是聽錯了,別人不會説那樣的話。”因為篁嶺歷來地皮非常緊張,他居住的這棟房子與鄰居相連,物產也互相交錯,而遇有爭議,曹永護總是主動退讓。每當飢困月份,或是到了年關歲末,他就暗暗觀察哪些人家困苦無依,把別人急需的東西偷偷送去,做好事善事從不張揚。他曾在自家庭院內手植了五株桂花樹,還把自己的居屋自號為“桂軒”。他對兒子曹希例説:“我們家,從你曾祖到你,四代單傳。你雖然沒有兄弟,比較孤單,但要始終注意培植心中的善根,千萬不可失當自大,做出有違祖訓的事。”曹希例恭敬地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繼續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美德美名比父親曹永護的影響還要大。四代行善積德,最終獲得豐厚回報。後來,曹希例果然有了五個兒子,二十七個孫子,曾孫、玄孫有二百多人。連大學士葉向高都欣然為曹永護父子的居所題寫“五桂堂”的堂匾呢!

有趣的是,五桂堂還與篁嶺曹氏宗族的族房有關。據説,篁嶺曹氏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為代表的五大房。這五大房均統稱五桂堂。所以,在過去,凡是結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紅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鄭重地寫上“篁裏五桂堂”這五個大字,家家如此,無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後堂。後堂的佈置格局與前堂差不多,但這裏是住在這屋裏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區,就沒有前堂那樣講究莊重肅穆了。後天井下仍擺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飯在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這桌上,孩子讀書做作業也在這桌上。廂倚桌上仍擺座鐘、花瓶,還可以擺食盒、菜籃等生活日用品。

後堂與廚房往往連在一起。在這裏可以看到篁嶺人家廚房裏一般的陳設:鍋灶、水缸、水桶、飯甑、菜櫥、菜籃、飯籮、笊籬,還有臘肉、乾魚等等,可以説,廚房裏必備的東西,這裏都有了。篁嶺種田種地所需的農具,在這後堂也有擺佈。

住在這屋裏的人,晚上睡覺要麼在樓底的兩邊廂房,要麼在樓上的偏房。

從廚房門出,外面有小院子。院子裏有水井,方便取水。院牆上的石雕,兩邊是梅竹,中間的大圖案是鯉魚跳龍門。而正堂的屋牆上,本來的人頭窗被做成了寶瓶、葫蘆、芭蕉葉的形狀,別具一格。

附:光緒壬午《婺源縣誌·質行傳》原文:曹永護,字義千,篁嶺人。祖彥張,父宗善,皆好義。護能世其德。性尤寬厚,與物無忤。橫逆至,處之泰然。或以侵侮告,曰:“君誤聽爾。”居產與鄉人連,有爭,必舉而讓之。每荒月及歲杪,密察鄰家之急,陰饋之,不以語人。嘗手植五桂於庭,自號“桂軒”。謂子希例曰:“汝雖隻立,培以善根,勿失當自大。”例敬承父志,益加擴焉。後例果舉五子,二十七孫,曾元二百有餘焉。

[曬功坊]

曬功坊其實是一棟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別之處。大家對“篁嶺曬秋”都耳熟能詳,那麼,那些曬的南瓜、辣椒、蘿蔔等等是怎麼切的,怎麼曬的?切的時候有什麼講究,曬的時候又有什麼講究?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在這曬功坊裏探究它的謎底了。它也是瞭解篁嶺民俗的一個很好的展示窗口,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參與切菜和曬菜,體驗農家樂呢!

曬功坊的樓台頂上也是篁嶺很好的攝影點。站在這裏,篁嶺村的村貌,還有遠山的景緻,都盡收眼底。把它們攝入相機,帶回去,正是篁嶺留給您的美好記憶。

[竹山書院]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篁嶺的竹山書院,顧名思義,它就是一所學校,一所鄉村的高級學校。雖然在傳統的婺源縣誌裏沒有篁嶺竹山書院的記載,但它的名氣卻很大,因為歙縣雄村,也就是曹文埴、曹振鏞的家鄉,就有同名的竹山書院。

這座竹山書院,位於曹氏宗祠側邊,原書院由曹文埴的兒子曹振鏞捐貲創建。曹振鏞,字懌嘉,歙縣籍篁嶺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進士,官至大學士。把竹山書院建於曹氏宗祠側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綿世澤”的意思。

原來,曹振鏞的曾祖父曹國昌是乾隆年間江南的大鹽商,富甲天下。曹國昌出資,由曹振鏞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書院之後,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鏞這對“父子進士”、“父子尚書”。由此看來,篁嶺的竹山書院比雄村的竹山書院要晚好幾十年。但是,它們又都與曹文埴、曹振鏞有關聯,其中有許多傳説故事,真是極具傳奇色彩,非常引人入勝哩。

書院大門前,靠山一邊的這個類似塔樓的小建築,它叫焚紙塔,也叫字紙爐,古代人“敬惜字紙”,對有文字的紙張不能隨意丟棄,否則有辱斯文,焚紙塔就是供書院師生焚燒廢棄字紙的。當然,隔壁宗祠裏燒過的香籤、廢紙、枯枝敗葉什麼的,也可以掃攏來,放進這焚紙塔內徹底焚燒。

書院的功用在於教育,古代教育特別強調“敬慎”。所以,整個書院的建築風格體現簡潔樸素、慎終追遠、格物致知而遠離奢華。

先看大門的門樓。門樓上的磚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鳳樓格式,整體上是一卷打開的書卷或畫軸。“竹山書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龍”,左為“兄弟登科”,右為“孟母教子”。都與讀書有關,寄託了篁嶺人對後代兒孫的殷切期望。

走進大門,有風雨廊,遮風擋雨。側邊牆壁上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是朱熹為嶽麓書院題寫的碑刻,它不僅是嶽麓書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傳播朱子理學為主的書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節自重、廉潔自律、濟世救民”的思想,作為書院教育的優秀傳統,被世代繼承和發揚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既是婺源人的驕傲,頂禮膜拜的偶像,他的學説和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紮根於婺源人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就像基因流淌在婺源人的血脈裏。

竹山書院分前堂和後堂兩大部分,我們現在站的前堂是教學區,類似一個開放大教室,讀書士子就是在這裏接受先生教誨和指點的。牆壁上的萬字磚圖案,兩邊廂的行書屏風,都對講堂起烘托、對學子起警策的作用。

書院的後堂,正中是讀書處,相當於閲覽室。樓上是藏書樓,準確説是藏經閣。而在書院教學的先生,則住在後堂的邊廂。

可能有朋友會心存疑問:後堂的廂板上怎麼會裝了這麼多花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是西方人的發明。是的,篁嶺的竹山書院建於乾隆末期,在此後的二百多年間曾數毀數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是根據村中老人回憶民國時期的竹山書院恢復重建的。清末民初,西洋貨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當時的中國人,凡是有錢有勢的,都以居室安裝西洋花玻璃窗為榮,相互攀比,彼此誇耀。

現在我們走出書院,看看書院後門(其實也是邊門)上方的磚雕圖案吧,那些磚雕圖案,場面宏大,人物生動傳神,是真正的徽州磚雕的精彩表現。誰能看出上下兩塊磚雕圖案的主題?原來,上圖是“校場賽藝”,下圖是“暢遊瓊林”。兩塊合在一起,就隱含着文武雙全的意思,當然也是篁嶺人對後代兒孫的期望。

[曹氏宗祠]

建於篁嶺村口的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現祠是在原祠基礎上重建的,佔地約360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三進五開間。第一進叫儀門,第二進叫亨堂,第三進叫寢室。一二進為單層。享堂,是祖宗享子孫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會的場所,也是宗族的執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聖殿,也是最能體現宗祠威嚴、神聖的地方。第三進為兩層,二樓設香火宮,也叫“寢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處所,這就是寢室的來由。

篁嶺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間從鄰近的上曉鱅遷居而來的,與上曉鱅曹氏一樣,在宗祠內祭祀先賢上蔡侯曹恤、唐節度使忠烈公曹全?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額,是太史汪思題寫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給事中,歷雲南副使。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14

歡迎大家到江西來旅遊!江西是個好地方,這裏山青水秀、人美茶香。我們今天將去看看“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

婺源,位於江西東北部。在唐代開元20xx年設縣(即公元740年)是一個有着壹仟貳佰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縣級行政區。因其“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與安徽、浙江相鄰,這裏文風鼎盛,古蹟遍佈,尤其是明清古建築羣更為經典,這裏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佈鄉野…,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有着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全婺源縣方園貳仟玖佰肆拾柒平方公里,現下轄十一個鎮和十五個鄉。素有“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之説。

這裏是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區域。年平均氣温在攝氏16.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21毫米以上。婺源是現代中國的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及生態農業先進縣之一。擁有“全國綠化百佳縣”和“全國民俗文化村”的桂冠。

這裏是中國的茶鄉,中國茶文化之鄉…

婺源縣在唐朝到五代時期隸屬江南道歙州、宋代屬徽州新安郡,元朝屬徽州路,明清時期屬徽州府…,這裏是徽商的發源地之一,當年商人們在外掙錢,回家投資興學,衝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斥商情結,走出了一條“以商養儒”、“以儒揚商”、“儒商互補”的生財之路。當年的婺源,行商的人多,讀書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在“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的訓示下,使婺源“-室之內,必有俊才”。在訓示的影響下,婺源之人讀書成風,並且久盛不衰。從讀書好的氛圍中走出了宋代文學家朱弁、南宋教育家理學家朱熹,走出了纂刻家何震、走出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現代大學者胡適,現代教育家江謙、現代著名醫學家程門雪......。據史書上的記載:自宋代至清未,全婺源縣考取進士的有550人,出任各級官吏的人多達2665人,出現過“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勝況…。

自古“無徽不成商”,然而在徽商之中的勁旅卻是在婺源,當年在徽商裏有“無婺不成徽”之説,來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盟主。這足以説明當年婺源商人的地位。

這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築遍佈全縣。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鄉民故居,應有盡有。這些建築,有前堂後堂先後序列者,有數十棟連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鋪成。石建築以沱川、思口、江灣、流頭、浙源、龍山、許村和清華等鄉鎮的某些村莊更為集中,此外尚有廊橋、路亭、門樓、店面、戲台等。 婺源是我國古建築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着飛檐翹角的民居,這裏是“最後的香格里拉”。

婺源物產豐富,當地的綠茶“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荷包紅鯉魚是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名硯之一;被譽為“江南梨王”的是江灣雪梨。

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現已開放了“一區四線”20個旅遊景區,這裏我們可以欣賞到“京劇老祖宗”徽劇的韻味、粗獷原始的“舞蹈活化石”儺舞、這有清純迷人的山村姑娘的茶藝表演。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15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going to travel from Jingdezhen to Wuyuan, themost beautiful village in China, the last Shangri La in China. The driving timeis about 1 or 5 hours. Xiao Hua would like to ask you a question? Did you oftensee Wuyuan in newspapers or on the Internet five years ago? (smile) it should berare to see it? Yes, Wuyuan has been on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 One day in20__, when our jiangshuji came to Wuyuan one day, he inadvertently told theentourage that I finally came to my hometown. At that time, the entourage wassurprised and said: "Chairman, your hometown is not from Jiangsu? How can itbecome a la from Jiangxi?" At that time, our General Secretary Jiang Mimi saidwith a smile: "you don't know, my grandfather came out of Jiangwan Town here,and I am also this person.". At that time, the general secretary wrote down: themost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China! Then, Wuyuan officially vigorouslydeveloped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20__, and the slogan at that time was the most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China, the last Shangri La in China. Many photographershave come here to discover the beauty of this place. Especially in March everyyear, the golden rape flowers, the unique white wall, the Horsehead wall ofDaiwa and the Hui style buildings with flying eaves become the paradise forthose tourists who love photography, making them forget to return!

Now that we have entered Wuyuan, you can see that the buildings outside thewindow are all Huizhou style buildings. You may wonder why there are still Anhuistyle buildings in Jiangxi. In fact, before that, it was one of the sixprefectures and one county in Huizhou.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China, Mr. Jiang assigned it to Jiangxi in 1937 to suppress bandits, Beforeliberation, it returned to Jiangxi. 99% of the water in Wuyuan converged toPoyang Lake. It only took us two hours to drive from Tunxi in Anhui, and two tothree hours to drive from Quzhou in Zhejiang. Transportation is very convenient,but in ancient Wuyuan, because there are many mountains, transportation is veryinconvenient. To sum up with a sentence by Xiaohua, Wuyuan is "divided into halfmountains, half fields, half waterways and manors". This kind of environmentcaused people in ancient Wuyuan to understand that when they were poor, theywould think of change. Here is a sentence about the fate of the men here: "theywere born in Huizhou in the past, From this nursery rhyme, we can see that themen here were very bitter before. Because of the large mountains, small land andlarge population, they had to go out to do business. Many people in ancientWuyuan were engaged in tea business and timber business, and gradually formed agroup of Hui merchants. Speaking of merchants, we all know that there have beenthree very famous business schools in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first oneis just Shanxi merchants, when it comes to Shanxi merchants, you should think ofthe scene of "Qiao's courtyard", which reflects the brilliant image of ageneration of Shanxi Merchants Qiao Zhiyong. The second business school is ourHui merchants, and the Hui merchants must think that Xiang Yang, the author ofTaiwan, wrote a book "red top businessman Hu Xueyan". Hu Xueyan can be said tobe a model of businessmen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over the world. He is a modelin both business and conduct. Therefore, if you often go to bookstores, you willfind books about him. For example, in the recent 100 forums, a famous professorin Taipei, Zeng Zhiqiang, wrote a book "Hu Xueyan's Enlightenment". It can beseen that Hu Xueyan knew the talents, made great efforts to relieve WangYouling, a poor scholar, and finally became a famous businessman in the worldfrom a primary school apprentice to a rich one. It can be said that he was amodel in the business world! The third business road was the Jiangyou gang inJiangxi Province! Although the businessmen were very rich, they had a lot ofmoney There are three wives and six concubines in the house, but in fact, howhumble the status of merchants in ancient times is? In ancient times, theranking is officials, peasants, workers and merchants. The highest status isscholars, and everything is inferior. Only scholars are high, officials andscholars are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farmers, because they have land, thencraftsmen, and finally merchants. What is the status of merchants at that timeThey are humble, so they try to earn money, go back to their hometown to marry awife, build a big house, donate money to build ancestral temples, bridges androad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status and identity in their hometown. So you cantake a look at the house in Wuyuan, which is made into a horse head wall. From adistance, it looks like an ancient woman looking forward to her own man's earlyreturn!

When it comes to Wuyuan, this place is just like a woman's Jasper, brightand elegant. You can see from his name that this place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women. Take a look at the word "Wu" in "Wuyuan". There is a girl's "woman"below. This thin woman has a "spear" on her left shoulder. In ancient times,"spear" was a very sharp weapon, and his right shoulder is beside a palindrome,which means that you can't offend the women here? (laughter), although she isweak and small The women in Wuyuan are typical: they can get into the hall, getout of the kitchen, raise a son, and meet their parents' daughter-in-law. Justnow we said that Wuyuan men have a hard life and will go out to do business atthe age of thirteen or fourteen. But who knows that Wuyuan women are also veryhard. To marry here or a businessman, we not only have to suffer from Acacia,but also learn to fight by ourselves When it come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mother-in-law and daughter-in-law, it's a science, a great knowledge. As thesaying goes: "three women in a play, five women top five thousand ducks.". Sothis is also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women in Wuyuan. When women in Wuyuan getmarried, they have some interesting customs. For example, they have to cry ontheir wedding day. You must think it's strange that they are very happy and it'snot lucky to cry. But people in Wuyuan must cry. The more you cry, the betteryou'll get married! If you don't cry, the neighbors will joke that this woman'shusband doesn't love her in the future! (smile) after Wuyuan's woman's crying,her husband will carry her from the lady's building to the sedan chair, andbring her wedding makeup to her husband's house. When we get to the door of myhusband's house, the new lady will get off the sedan chair and knock on the doorof my husband's house. This is that the future mother-in-law will open the doorto "greet", and this greeting will also give a big gift! What do you guess?First of all, Wuyuan's mother-in-law is very fierce. As the saying goes: tenyears later, when her daughter-in-law becomes a mother-in-law, she must beruthless, or how to discipline her daughter-in-law in the future? (laughter)guess! Well, when her mother-in-law opens the door, she slaps her face loudly!Hehe, Wuyuan's daughter-in-law doesn't cry or make noise, and her mother-in-lawbeats her What should she do? Wuyuan has been a "book town" since ancient ything is very implicit. For example, Wuyuan people's restroom is not calledrestroom, but called "Shuyuan". In ancient times, there were couplets inShuyuan, which said: "common people's families often come here, and the emperoralso comes here!" let's say that the daughter-in-law was beaten, but at thistime, she waved calmly and asked people to carry the dowry into the house Let'ssee what the dowry is. First, a rice sieve, second, a pair of scissors, third,five well diggers, fourth, a contract to divide the land, fifth, a coffin,sixth, a secret weapon and two tea bags.

You may be surprised, what are these used for? Guess again? (the answers ofordinary guests make me faint) Hey hey! Tell you! First of all, rice sieve tellsmy mother-in-law that you don't have to beat me or scold me. I may have manyshortcomings before marriage, and I also have many advantages. Today I bringrice sieve, and I will screen my 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s every day I'llcorrect the bad points by myself, and I'll keep the good ones, so you don't haveto beat me or scold me!

Secondly, a pair of scissors is to tell mother-in-law that if your sonchanges his heart one day, or our relationship is bad, we will deal with ouremotional problems by ourselves, and you don't have to talk about it. Son, yourdaughter-in-law can't do it. Repair her, right? We will deal with our feelings,just like taking this pair of scissors, and it will never be broken. Please restassured!

Third, five well diggers. People in Wuyuan used to drink well water, so mymother's family helped dig well. A field, and a coffin together means to tell mymother-in-law that although I married into your house today, the water I drankwas dug by my mother-in-law's family, and the rice I ate was planted in my ownfield, including that I didn't need your coffin when I died! So you beat me andscolded me, I didn't have to fight back! Haha! As for tea bags? (to know theanswer, please listen to the next analysis)!

江西婺源篁嶺導遊詞 篇16

我的家鄉是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它就是中國最美鄉村——婺源。

都説江南是水鄉,水當然是野的。小溪匆匆地流,下水時一定得脱掉鞋子,不然,要是沒抓牢,鞋子一下就會被水沖走。溪水乾淨冰涼,正好剛過膝蓋。夏天,穿上泳衣,在水裏玩打水仗、游泳、摸魚是最解暑的事兒。

家鄉的草是野的。這是種頑強的野,放任不管,便可長到齊腰深,更是孩子們躲貓貓的好地方。在草叢中隨便往哪簇草中一藏,都要找半天。被雨沖刷過的草坪,乾乾淨淨,有一種妖撓的野。遠看,還會反射出柔和的光,尤其是上面的露珠,像一顆顆熠熠生輝的寶石。

家鄉的花也是野的。野花的品種多得數不勝數,嬌小玲瓏的,驕傲熱情的,羞澀柔軟的;雪白,火紅,金黃;一排排,一列列,一叢叢…。這些花,散發着淡淡的馨香,雜着露水的清新與天然牛糞的氣息,這是隻有婺源才有的獨特大自然味道。

“吱吱順,唧兒——”這是畫眉的清囀,黃鸝的脆歌,還是燕子的低喃?家鄉是鳥的天堂。鳥兒們“野”得很,經常偷吃掛在房樑上的臘肉。人們生氣得直跺腳,卻又無可奈何,任由它們胡鬧。它們不怕生,在人們面前飛來飛去,時而也會吃吃莊稼裏的蟲子,好不熱鬧。

在這麼野的家鄉里,孩子們自然更野了。生活在水鄉的孩子們,幾乎離不開水。男孩們似乎天生就會游泳,在水裏時不時的展示他們精湛的技術。女孩們則三五成羣地撿石頭,捉蜻蜓、澇田螺。“砰!往水裏扔進一塊石頭,四周都會濺起許多水花,噴到孩子們的衣服上,孩子再也按捺不住了,乾脆一起嘻戲吧。

美如畫的婺源水鄉,到處充滿歡樂。有機會,來我們家鄉婺源遊玩,記得邀我來做你們的小小導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xi/onxjn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