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西導遊詞 >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精選18篇)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精選18篇)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1

歡迎各位遊覽世界自然遺產地(20__年7月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三清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三清山成為中國第七個、江西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20__年9月21日凌晨2點,在葡萄牙阿洛卡召開的第11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作為我國20__年度唯一的申報單位,三清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成為我國第27處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5A級風景名勝區(20__年9月6日)三清山!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精選18篇)

三清山具體詳盡的位置是,位於上饒市玉山縣紫湖鎮、懷玉鄉、南山鄉和德興市阪大鄉範圍內。三清山金沙索道位於玉山縣紫湖鎮以北三清山金沙村(即東部服務區),三清山南山索道位於玉山縣南山鄉東坳村外雙溪(即南部服務區)。三清山東距浙江衢州90公里,南距福建武夷山市115公里,西距上饒市78公里,北距安徽黃山市263公里。景區總面積229平方公里,中心景區71平方公里。

為什麼稱之為三清山呢?“三清”是中國道教尊奉的三位最高神王——玉清、上清、太清。道書上説:“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也就是説玉京是他們住在的地方。三清山的主峯就是玉京,海拔1816.9米。玉京、玉虛、玉華三峯鼎立,就象是道教的三位鼻祖,三清山因此而得名。自從1600多年前葛洪首先在三清山結廬煉丹以來,它就成為道教名山。三清宮有副對聯:“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凌雲漢江南第一仙峯”,説的就是三清山在道教中的特殊地位。

三清山縱橫229平方公里,東險西奇,北秀南絕。目前已開發的景觀有500多處,奇峯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雲海霧濤被稱為是三清山景觀的“四絕”

三清山又以其獨特的地理地質在20__年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它被國際專家稱為“世界花崗巖微地貌的天然博物館”。這種奇特而寶貴的地質地貌形成的歷史十分漫長,在過去的14億年中,三清山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它先後經受過三次大海浸,並有兩次沉入海底達五、六億年。由於海底火山的作用和一億八千萬年前侏羅紀晚期以及以後發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得山體不斷抬高,斷層密佈,呈垂直狀態的花崗巖體又長期受風化侵蝕,加上重力崩解作用,最終造就了今日三清山奇峯參天、幽谷千丈的山嶽奇觀。

三清山的花崗巖峯林微地貌形態類型完備,可以説它記錄了地貌的演化過程,比如宏觀的地貌演化系列是從“峯巒——峯牆——峯叢——石林——峯柱——石錐”,再加上“巖壁、峯谷和造型石”,這9種地貌,三清山都能看到。在核心景區就有奇峯48座,造型石89處,景物、景觀384處,其中,巨蟒出山和司春女神兩處,更是世所罕見,美國國家公園基金會主席保羅先生看到以後驚呼:三清山是世界上為數極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類的瑰寶。

三清山又是研究東亞、北美的古地質、古地理和古生物演化的“天然實驗室”,根據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板塊構造的理論,在三疊紀時期,世界大陸曾是統一的古陸,在650萬年前,通過漂移形成了現在的形狀,而原來在古陸上的種子植物也隨着古陸的漂移而遷移。在對三清山的植物區系進行分析發現,三清山的鵝掌楸和北美(美國)的鵝掌楸形成對應關係,而且是對應成分突出的代表。又如三清山的華東黃杉是美國花旗杉也形成對應關係。這些都可以證明三清山與北美大陸原來都聯結在一起。

三清山又被稱為第四紀冰期時東亞對重要的“生物避難所”。在第四紀冰期時期,由於全球氣温普遍下降,很多植物遭到了毀滅性的摧殘,但是因為三清山的温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加上覆雜的地形環境,成了許多古老植物的避難所。現在三清山的已查明的高等植物種類達2373種,其中很多都是珍稀的物種。象紅豆杉、白豆杉、銀杏、天女花等等,三清山還是南方鐵杉的分佈中心。尤其是到了春暖季節,數千畝的高山杜鵑樹,花開時,奼紫嫣紅。令人心醉。20__年9月26日,三清山的珍稀植物物種就隨“神七”的實驗艙升上太空。此次搭載的植物物種有25種計200克,包括珍稀瀕危種長柄雙花木和秀麗槭,中國特有種青錢柳、木姜葉冬青、迎春櫻桃等,東亞——北美間隔分佈種野鴨椿,國家重點保護種張氏紅山茶,優勢種有水絲梨、香楠、雷公鵝耳櫪等等。遨遊過太空的三清山瀕危植物種子現在已經被送到中山大學進行培育,培育成功後將移栽到三清山瀕危植物園。三清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地,有着豐富的植物物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33種。目前,三清山管委會已在嶺頭山徵地1000畝用於建立瀕危植物園,計劃引種北美同屬植物、珍稀瀕危植物和觀賞性植物及花卉。大家在遊覽的過程中,會看到這些植物都掛有標誌牌,可以一瞻它們的風采。

三清山還是國家動物保護基地。已經查明的野生動物有1728種,其中有54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比如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黑麂、雲豹、豹、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中華秋沙鴨、金斑喙鳳蝶等七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47種。

各位遊客:歡迎到三清山欣賞美景的同時,進行引人入勝的地質學、植物學、動物學的科學考察。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2

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旅行的導遊,我們今天將參觀客家民居。  

在這裏,我們先了解一下客家民居。客家人是古代從中原繁盛的地區遷到南方的。他們都居住在偏僻邊遠的山區,為得是避免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建造了這種房屋。大家誰我手指的方向看一下,這些營壘似的住宅就是客家民居。好,咱們下車吧!  

這種房屋用糯米飯和雞蛋清作粘合劑,在土中摻石灰,以竹片、木條做筋骨製造而成的。這樣夯築的牆厚1米,高達15米,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建房屋佈局均勻,宏偉壯觀,像橘瓣一樣排列。大家來用手敲一敲這房屋,是不是非常堅硬?沒錯。普通房屋壽命一般在七十、八十年左右,這些客家民居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呢!經受過非常大的打擊卻還是安然無恙。

客家民居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呢?每户人家分到低層至高層各一間房,房屋用途驚人的統一:底層是廚房兼飯堂,二層當貯倉,三層以上做卧室。兩三百人聚居一樓,秩序井然,毫不混亂。  

今天咱們就參觀到這裏吧,明天再見!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3

龜峯塔位於東江邊的龜峯山上。傳説神仙因同情終年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發了惻隱之心,在新豐江與東江匯合的地方放了一隻大水龜,讓它變成一個山包,然後建一座塔以鎮水妖。故此山稱為龜峯山,塔名曰龜峯塔。建於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是廣東省公曆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樓閣式磚塔。

傳説從前河源人民年年為水患所害,苦不堪言。神仙雲遊於此,看到民不聊生,萌發了惻隱之心,遂在新豐江與東江的匯合處投下巨龜,化為龜峯山,上置龜峯塔,以鎮水妖。至此人民安居樂業,歲歲平安。

龜峯塔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屬佛塔,歷來被列為“河源八景”之首,又享有“東江第一塔”美譽,為廣東省首批公佈重點保護文物之一。龜峯塔平面為六角形,第一層外邊長為四點八米,內邊長為一點六米,牆體厚為三點三米,通高四十二點六米。塔正門向東,塔外觀為七層,內為十四層,一明一暗,有如竹子,節節上升,層層收分。各層設有杉木樓板加鋪方磚,其中暗層有穿牆上下兩個門,四個佛龕。明層有一門上通另一層平台和五個門孔通外邊平座欄杆,沿階梯盤旋而上,可達頂層。平塔屬青磚結構,平座和出檐均用隔層狗牙磚疊墊出挑,出檐較其它塔寬厚。平座設有木欄杆,每層六角均有角柱,柱間飾橫架欄額相連,為典型宋代仿木樓閣式磚塔。每層塔檐現改用灰色琉璃瓦,施瓦當滴水,角樑下懸掛銅鐘。龜峯塔經八百五十七年的風雨侵蝕,原塔頂已失,台基被堆積塵土埋沒,塔檐與平座崩塌,瓦面無存,塔內各層原有木樓板亦已毀壞殆盡。

龜峯塔外觀為七層,內為十四層,屬磚仿樓閣式塔。塔呈六角型,底邊長為5米,內空心,塔底壁厚為3米,有穿壁磚級直上各層樓板,繞塔外平層座逐級可登上頂層。修復前,塔頂已毀,殘高為32米。龜峯塔修復前,塔身基本完好,未見有傾斜與裂縫。原塔為黃泥砂漿砌結,磚有青、紅兩種,尺寸不一,規格有30餘種。塔頂台基已被堆積土埋沒,東北角有兩棵大葉飛榕。 從首層塔身樑枋洞孔分析和塔基挖掘考證,原應有副階存在,即首層六角均有3米左右的木樑斗拱瓦面。塔身每層遞減,各層均有菱角牙磚疊澀挑出的檐口與平座,因年久失修,修復前的塔檐與平座,已有不少崩塌脱落,特別是二層東南角尤為嚴重。各層瓦面無存並遍生雜草飛榕,塔身內腔原有的木樓板,亦已毀盡無存。

民間流傳有“龍川塔無影,河源塔無頂”的傳説。其實,龜峯塔原是有頂的,其一:河源塔無頂只不過是一百多年來的事。因為《河源縣誌》記載:“咸豐二年壬子(公元1852年)龜峯塔崩第一級”。這裏所指的第一級,其實就是塔頂。估計塔頂從此後就未有復原,現塔頂所堆積的較少青磚,可能是後來臨時用大鐵鍋封頂時而砌的。其二:修復前塔身內腔第六層保存有一條40×40釐米的硬質託樑,這是龜峯塔原有塔頂的實物依據,現在恢復塔頂也照原用這條託樑。其三:據專家考證,凡宋代磚砌的密檐式樓閣塔都是有頂的。

一九八九年河源建市後,在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龜峯塔獲立項修復。修復工程嚴格遵守“修舊復舊”,“不改變文物原貌”的原則。該塔在民間有“河源塔無頂”的傳説,但據有關專家考證,龜峯塔原有塔頂,只是因為“咸豐二年壬子,龜峯塔崩第一級”(見《河源縣誌》)所造成的。縣誌所記的“崩第一級”即是原來的塔頂。且修復前在塔腔第六層發現的一條大橫樑,就是建塔時用來承託塔頂的實物見證。從首層塔身外面的樑枋洞孔分析和塔基周圍出土的柱礎石可以證實,該塔原有副階存在,即首層六角伸出四米木樑塔檐,俗稱“塔裙”,這次按宋式復原。在維修復原過程中,先後發現幾塊紀年磚。其中一塊上刻“紹興二年壬子十一月二十九日磚”;另一塊上刻“萬曆三十年修”。這兩塊銘文磚不但解開了該塔始建實際年代的千古之謎,而且還證實了明代萬曆年間重修過一次的史實。修復後的龜峯塔更顯得莊嚴雄偉,瑰麗拔秀。登上該塔憑欄四眺,新老市區一覽無遺。現已開放為旅遊區,吸引着大量中外遊客。

鑑於龜峯塔歷史悠久,塔式典型,為東江著名古蹟,有較好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重修龜峯塔對保護文物和發揮古塔的旅遊參觀作用,豐富人民羣眾的文化生活,都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作用。1962年7月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05月25日,龜峯塔作為宋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4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和你在井岡山相遇,相知,相識,我感到很高興!今天這井岡山之旅就由我為大家做嚮導。

我是##旅遊行的##,坐在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

那麼我就長話短説,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井岡山......

井岡山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複雜,主要山峯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的最高峯。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人,轄五鄉一鎮、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

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裏,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中國台灣鬆、福建柏、銀鍾花等上百種。

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裏,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雲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

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

井岡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設羣縣制起,即為九江羣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是在公元668年以後,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後才建村立寨,並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

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0xx年,這裏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

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峯,地勢險峻。

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1920xx年秋,毛澤東。

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裏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

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

1982年,這裏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抨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

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

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羣、革命烈士紀念碑於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   井岡山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複雜,主要山峯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的最高峯。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人,轄五鄉一鎮、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

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裏,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中國台灣鬆、福建柏、銀鍾花等上百種。

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裏,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雲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

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

井岡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設羣縣制起,即為九江羣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是在公元668年以後,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後才建村立寨,並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

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0xx年,這裏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

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峯,地勢險峻。

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1920xx年秋,毛澤東。

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裏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

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

1982年,這裏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抨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

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

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羣、革命烈士紀念碑於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光榮歷史。

您欲探究中國現代革命史蹟、追尋先烈光榮傳統,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覆。

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眾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龍潭、黃洋界、五指峯、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有景點60餘處,景物景觀270多個。

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雲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這裏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咸遊,春賞杜鵑、夏觀去海、秋眺秀色、冬覽雪景。

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去處。

難怪中國當代文豪、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遺址,瀏覽龍潭風景區後,發出"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遊"的慨歎。

井岡山屬中亞熱帶濕潤性氣候。

年平均氣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氣温24℃,為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温3℃,為最冷月。

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霧日96天。

冬温夏涼,暖秋爽,春夏多陣雨,秋冬多去霧。

這裏盛產各種"山珍",其中竹筍、香菇、玉蘭片、石雞、石耳最享盛譽。

這裏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

北經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贛州可能福建、廣東、西經寧岡可達湖南郴州、長沙等地。

光榮歷史。

您欲探究中國現代革命史蹟、追尋先烈光榮傳統,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覆。

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眾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龍潭、黃洋界、五指峯、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有景點60餘處,景物景觀270多個。

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雲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5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後裔孫李洞,自祁門浮溪新田遷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李坑村山環水繞景色秀麗、人傑地靈。自宋至清數百年間,先後走出了十八位進士和一個武狀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員的達三十二人,並有十七位飽讀經書、能文善詩的學士留下傳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高賈卓有成就,堪輿大師、名醫名士更是享譽鄉里、遠近聞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發展達到鼎盛時期村裏有總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户人家,人口達五千多人,被譽為“婺東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個有着二百六十多户,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遊覽入口] 請大家往前看:田野、古橋、石碣、牌坊、柳堤、樓閣、古樹誤....田園般的景緻充滿了清新、自然的鄉村氣息,這就是我們李坑的水口。説到水口,我要告訴各位,在古徽州的每一一個村落,都有水口.水口是村落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村落景觀和風水的重要體現。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道沿着這鄉間小道去探尋-下李坑水口的奧祕,感受一下李坑水口的文化魅力。

〔至中書橋]“不嫌慢步觀山景,何妨小坐聽溪聲”。現在我們來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橋一“中書橋”上,這座飽經風雨的古橋建於北宋末年,橋長4米,寬2.5米,高3米。橋面青石板鋪就,為一座單孔磚拱橋,這座古老的橋為何取名“中書橋”呢?據《李坑宗譜》記載,宋大觀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ー世祖李侃考中進士後,官至中書舍人,在京城為官多年後,“逐欲上硫歸養,適聞父喪棄歸,繼遭內艱,志隱不出”。回鄉後,見這裏行人挑擔來往於破舊不堪的木橋,有搖搖欲墜之感,遂決意捐資修建了這座橋,橋落成後,村人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職稱之為“中書橋”。八百多年過去了,雖飽經風雨有些破敗,卻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這不能不説是個奇蹟。因此,也成為李坑唯一的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不遠處的那道石壩,村裏人叫它楊柳磁,傳説建造年代比“中書橋”更遠。李侃歸隱後,“當題理田八景”,其中“柳碣飛瓊”指的就是這道景。大家看,在堤柳的映村下彎碧水,由碣頂奔騰直下,嗶嘩的溪水,宛如一道飛瀉的白玉,真是美不勝收。

[至牌坊處]“美景不勝收,轉眼到牌坊”。牌坊,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建築形式。牌坊文化源遠流長。一般牌坊有二類、一類是旌表類,還有一類是標誌類,毫無疑問,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座三間四柱三樓的牌樓,就是李坑村的標誌性建築,額坊上題有“李坑"二字。也許有些朋友會問,村名為什麼叫“李坑”?這個問題提得好!其實李洞來此定居後,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據村裏老人説,他們的遠祖在堯帝時,擔任大理(執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堯帝信任,後歷經五朝,世代擔任大理之職,故以大理官職命族,由贏姓改為理姓,後到商約王時,理氏商孫理徴,因直言約王的戲暴無道而被處死,其子利貞與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僥倖選。選難中,算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貞遂改理姓為今天的“木子”李,李洞取村名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兩岸居住,由於當地人習慣把小溪叫“坑”,故而人們把理田俗稱為“李坑”,從那時起“理田”村名漸漸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裏還留傳着這樣一種説法叫“李坑五百年”。

[至文昌閣]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八角樓閣,就是李坑的文昌閣,文昌閣屬於風水建築。過去,在古徽州的每一個村子水口處,人們為了給村裏培植“文運",以求村人科舉高中,出官入仕,往往建起諸如文筆、文峯塔、文昌閣之類的風水建築。這座文昌閣裏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國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運的。

大家看,這裏是座門庭坊,號左春坊,對面那座號右春坊,兩座對稱而建的坊究竟是做什麼用的?有一點中國歷史文化常識的人都知道,豎坊是為了紀念旌表有德行的人,這兩座坊旌表的是南宋末年潭州知府李坑人李芾和他的孫子。李芾和他的孫子都是翰林出生,過去祠堂裏有塊,區題“祖孫翰林”指的就是他們祖孫倆,有句老話叫“翰林不開坊,開坊無抵擋”,李芾祖孫倆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李芾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時,元軍已兵臨潭州城下,李帶誓死保衞潭州,戰至最後,以身殉國,成為我們南宋時期與文天祥齊名的愛國名臣。李芾死後,被朝廷追贈為端明殿大學士,李氏族人感念李芾盡忠報國之舉,在李坑村頭建了一座忠觀閣,塑李芾像以祀之,其孫也不愧名臣後裔,登進士,人翰林,仕途春風,官至禮部侍郎。因禮部官員通稱“春官”故這兩座坊就有左春坊、右春坊的坊名。

“山村無塵神仙境,聖地有緣翰墨香"。清靜之地,並不清靜,過去常有莘莘學子來此燒香叩拜,禱求文昌帝君保佑科舉中榜,每年二月初五祭文昌,九月初九文人墨客在此賦詩作詞,文昌閣是村裏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李坑村的文昌閣始建於南宋初年,當年李侃歸隱後,在此建閣,整日讀書習文,邀友討究詩賦,歸隱生活,道遙自在,以至元代文學家、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尚書的婺源太白曹門人汪澤民站在文昌閣前,睹物思人,感歎不已。“建閣區月,星閣高隱”。“高隱”是對侃公的尊稱,也寄託了他對歸隱生活的嚮往。文昌閣修建後,曾多次修葺重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由婺源大茶商、李坑人李鏡明出資三千兩規銀,對文昌圖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重建,落成後,敬邀清末婺源四大進士,潘超、趙文元、李昭煒、江峯青來文昌閣助興捧場,並當場為文昌閣提對作詩,這些精美的“詩”、“對”可惜都已遺失,只留下李昭煒的這幅“樓宇喜登臨看兩澗流清雙峯峙秀;人文欣慰起願五經共讀六藝兼通”的對子,對子表達了李昭煒對家鄉的熱愛和與家鄉學子共勉的良好願望。這次重建使李坑文昌閣名氣大振,遠近聞名,於是就有了“+畝祠堂、八田閣”的説法。村裏人至今還津津樂道,以此為驕傲。現在我們進文昌閣裏看看。

[至文昌閣內]現在大家看到的有關文昌閣歷史變遷的簡介,背面是我們李坑自宋至清擔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員的官宦榜和村人所著的29部傳世著作目錄,中堂上這幅清式魁星點鬥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説。傳説天上的北斗七星,每顆星都主管着我們生活的某個方面,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也就是我們常説的魁星,他面似鬼容,右手高舉神筆,左手執一方墨斗,只要他這輕輕一點(叫做“魁星點鬥"),被他點中者就將迎來大運、金榜題名、功成名就,大家看他腳下鰥着的這條鯉魚經他這麼一點不就跳過“龍門”,成龍了嗎?

這幅圖除講述了一個道教文化中的神話傳説外,還是一幅隱字圖,你們看!魁星右手高舉的神筆,象不象“魁”字的第一筆-左腳後勾象不象“魁”字中“鬼”的豎彎勾,左手拿着墨斗,不就是“鬼字左邊的“鬥”字嗎?這幅魁星點鬥”圖,真是設計巧妙、形態逼真,乃上乘之作。

下面請隨我上樓參觀[至二樓],這裏供奉的是文昌帝君,過去讀書人常來此燒香叩拜,為的是祈求文昌帝保佑科舉中榜,一旦科舉及第,便會千里迢迢趕回還願,誠心可鑑。這裏還有我們李吭村18位進士中的8位進士畫像,大家可隨意看看。登高望遠,觀景怡情,請各位隨我一道上三樓觀光,從高處領略下我們李坑的水口風光。

[清石板路]漫步在鄉間小路上,青山作伴,溪水淺唱,田野在望,好一番清新、自然、寧靜的鄉村景象,而我們腳下的青石板路,雖説走着舒坦,卻總讓人有一種歲月月悠悠的感覺,總讓人想起當年那行色匆匆、外出經商和進京趕考的身影。青石板路是婺源常見的鄉間道路。據説,徽州人都有一個愛家鄉、造福鄉里的習慣,一且他們做了官或經商發了財,便會回鄉資助公益事業,修橋、鋪路、造祠、建亭,善行義舉無不樂施。就這樣,婺源境內幾乎所有的鄉間道路,都是青石鋪就,曾有人這樣形象的比喻“一路走到頭,石路跟到頭,出門腳無泥,來家鞋不洗”"。

[至路亭]“出門想歇息,不遠找路亭"對於當地人來説,這樣的常識人人皆知,在婺源民間,各種路亭、橋亭、嶺亭隨處可見,三裏一亭、五里一루.段路便有一亭,這些連串在道路上的亭子,是為過往行人提供歇息的場所,也為進山耕作、砍柴的農夫提供避雨歇息方便,許多路亭裏有乾柴、簡易灶,可供路人熱飯取暖,烤衣之用,靠近村莊的路亭,還由村裏祠堂拿出部分田租請人或輪流燒茶待客,這在民間叫“施茶",可惜今天我們已無法享受到這樣的服務了,據説這種做法已延續了好幾百年。

剛才我們走進路亭,亭子上方有“見田”二字,什麼意思呢?説來話長,這是李坑這支李姓氏族,當年移居南方ト居所遵守的一句風水術語。相傳宣宗的孫子李京,在唐朝滅亡後隱居饒州昌水,為求子孫世代興旺,決定請人幫助選一塊風水寶地擇居,結果“得乾九二之佔”即所謂的“見田吉”稱李氏子孫遷居有“田”字的地方,就能吉利興旺。因此李京後代篤信“九二在田”之佔,三個兒子分別遷往祁門浮溪新田,婺源嚴田和浮樑界田,果不其然,三地李氏人丁興旺,被稱為“三田李”。這裏順便説一下,李宗仁先生就是“三田李”的後代,李鴻章也曾與在京城坦任六部中五部侍郎的李坑人李昭煒過宗親,但無結果。當年李洞由新田遷居這裏,取名“理田”,其中的“田”字,就是遵守“見田吉”擇居而取的村名

對面小溪旁那座旋轉的小水車,我想很多人在電影中都曾見過其實在當地叫“水碓”,過去村民們用它來春谷,把稻穀加工成米,他們利用小溪水流做動力,驅動水車轉動,從而帶動春杵在石白中春米,不難想象,過去的農家就是利用這樣的原始加工方法解決吃飯問題的。聽村裏老人説,以前這一帶小溪邊有五支水確,忙起來日夜不停,十分熱鬧。

[雙橋疊鎮]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橋叫“彩虹橋”。因橋拱建得高如一道彩虹橫卧溪上,故名“彩虹橋",其實這座橋不是專供行人走路的,而是一座用來補風水的風水橋,早在明朝景泰年間,村裏就有位德高望重的名士捐資修建了前面那座呈崗嶺橋,解決了村民過嶺進廟的問題。而為什麼後來在這座橋的後面又建了一座橋呢?説起這事,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明末清初我國著名的堪輿大師、李坑人李景溪。據《婺源縣誌・方伎》篇記載,李景溪精通堪輿,曾著《陽宅祕訣》和《雷選心法》二書傳世,他依據風水學理論“水養財"之説,認為一村水口,為一村風水命脈所繫,水口緊,則村安財旺,而李坑“地户”不濟(緊),則需補風水以護衞鄉里,於是便差人在這裏築碣建橋,攔財鎖氣、提“衞鄉”於橋之上,以示建橋之用意。從此,村裏又多了一道景觀,謂之“雙橋疊鎖"。

[至李坑村ロ]現在我們來到了李坑的內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古木森森,溪水潺潺,青石小路徑直村莊,透過樹梢,李坑村已依稀可見。村口,是村莊的象徵,過去每當村裏有人出門遠行,家人總是戀不捨地送至村口,幹叮萬囑,依依惜別。出外多年的遊子返鄉回家、只要見到村口,便會激動不已,格外親切。在村口種植樟樹,是徽州人的習慣,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莊。因此村民們從和植樟樹、愛樟樹、敬樟樹到神化樟樹,把樟樹當作神來供奉。大家看!樹底下搭建的這莊神龕,就是村裏人用來祭拜樟老爺的樟神廟廟”,村裏如果有小孩病難養家裏人就會用紅紙寫小孩的生反八字貼在德樹上,説是將小孩過寄給樟樹老爺,可治病消災保平安。到今天,村民們依然還是這樣做的,由於對樟樹的過份崇拜和信率,民間衍生出一句這樣的順口溜叫“樟樹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樹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遊客朋友,不妨我們們也來試一試。

[進入李坑村]有人説,來到李坑,就彷彿走進了江南水鄉秀麗的畫畫卷,一條清澈的小溪從村中流過,小溪兩岸是一棟棟枕溪而建具有江南徽派特色的古老民居,一座座小橋凌架於溪上,古樸、靈秀而典雅,為我們展示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畫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眼前的這條小溪是由東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話叫“東水西流吃穿不愁”。當年李氏先祖選擇在這裏築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這句風水術語,把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奇託在村址的選擇和佈局上呢?

大家看!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獨特?説到徽派民居,我想給大家作個簡要介紹,徴州民居建築形成於明朝中葉,由在蘇浙一帶經營鹽業的徴商吸取杭州、場州一帶的建築形式加之徴州本地的“古風”溶合而來,其主要特點是,外部特徵:粉牆黛瓦馬頭牆;內部特徵三間五架加天井;精華部分是“三絕"(磚雕、木雕、石購)。你們看!風火培兩頭的裝飾部分各不相同,頭是“中鬥”.俗稱“文頭",一頭翹首直刺蒼穹,形似雀尾,“叫鳴尾"(中國古代傳説中的一種神鳥),俗稱“武頭"。一文一武,文武兼備備這裏給各位介紹一下徴派建建築的一個小常識就是徴派民居的大門鼓是開在武頭方向的,因為人們相信,武能鎮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頭”其後,指望文振家聲,在古徽州由於深受理學文化思想影響,朱子格言,始終是每個家庭恪守的箴言“讀書起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只有崇儒務本、讀書人仕,方可振家聲,知曉了這麼ー個小小的常識,今後遇到這種徽式建築,就能從風火牆上的裝飾判斷出大門的朝向。也許有些朋友要問,為什麼在婺源的每個村莊,都能見到不少這樣樣建築氣派、雕刻精美、風格獨特的明清古建築呢?説到這一點,就不能不談到明清時期,雄居東南、稱中國商業舞台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歷史上曾湧現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業俊オ,他們“商賈四方”,以自己的勤勞和才智,為李坑續寫了最輝煌的一頁。下面請隨我一道;去參觀一下清乾嘉年間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6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是1982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又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同時還是中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中國十佳優秀社會教育基地。井岡山風景旅遊區是首批國家5A級景區,中國文明風景旅遊區,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xx年截至7月8日,井岡山今年門票收入突破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井岡山以建黨90週年為契機,充分依託“紅色吸引人,綠色留住人,情景感染人”的旅遊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旅遊業發展壯大,全力打造“紅色搖籃、生態井岡、精神家園”旅遊品牌。吉安市委領導要求各單位和部門要進一步做好接待服務工作,各景區要實行 領導帶隊、責任到人,以優美、舒適、和諧的環境迎接來山遊客,繼續創造旅遊佳績。

大家都知道井岡山是革命的搖藍,紅色的根據地,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但現在更是發展成為一個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1966年陸定一老先生重上井岡山時寫過一首詩,第一句話就説了:井岡山二件寶:歷史紅,山林好!我們這次上井岡山除了學習井岡山精神,重温當年毛主席在井岡山創建農村根據地的那段光輝歲月外,還可以領略井岡山秀麗的自然風光(講山林好、這山林好的介紹,大家隨便到哪裏抄一點介紹井岡山風光的資料就行了,只是要注意如果要推銷野味拿回扣的話,就多介紹那些可憐的野生動物吧) 所以説井岡山是一座風景如畫的旅遊風景區,但大家在領略這美麗風光的時候,是不是也該想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啊?毛主席在井岡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多麼艱辛,是多少革命先烈士用血肉之軀鋪就面成的啊?這些才是大家來井岡山的主要意義吧!

大井:位於茨坪西北面七公里處,革命歷史參觀點有舊居,紅軍醫務所舊址等。 1920xx年10月下旬,率領衝國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首先就到達這裏。他領導紅軍深入羣眾,向羣眾宣傳革命真理,組織、武裝羣眾、幫助羣眾進行生產勞動,解決實際困難。在這裏還設立了紅軍醫務所,兔費給當地羣眾看病、治療。產且在這裏開始了對地方武裝王佐部隊的教育改造工作。1920xx年2月,王佐率領地方武裝參加工農革命軍,被改編為工農革命第二團第二營,從而壯大了革命隊伍。大井的革命遺址已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

除了革命歷史參觀點外,大井還有中國名山大川罕見的高山田園風光。大井周圍的羣山,橫看成嶺側成峯,鬆峯頂篁交翠,古樹成林,溪澗流泉清冽,石魚歷歷可數,美味的石雞、珍稀保護動物娃娃魚也分佈於此。當地居民的住宅則環境清幽,建築風格古樸,和周圍環境相映成趣。村寨周圍的稻田像天梯一樣直人云霧深處。旅行者從喧鬧的大城市來到這裏,看到的是一幅高山田園畫,聽到的是一首高山田園詩,耳目自然為之一新,所有的煩惱自然為之消融。

小井:位於茨坪北面六公里處,這裏有中國紅軍的第一所醫院——“紅光”醫院,現已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當年的“紅光”醫院設有門診室、手術室、病牀等,共三十二個房間,可容納傷病員二百多人。1920xx年10月1日,井岡山曾一度失守。一百多名重傷病員來不及轉移,全部壯烈犧牲。解放後,井岡人民在烈士犧牲的地方建立了紅軍烈士墓。

茨坪:茨坪,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鬥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台間的小盆地。這是遊覽井岡山到的地方。現在,這裏已建有革命博物館、烈士紀念塔等。從茨坪到各個紀念地及主要風景遊覽點,都有道路相通。以革命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也都是景色絕妙之處。它們離茨坪不遠,有五哨公路通達。五大哨口中最值得一遊的是黃洋界。黃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臨下,扼居山口,形勢險要,當地羣眾稱之為摩天嶺。在這裏放眼四望,羣山起伏,層層疊疊;白雲翻騰,猶如汪洋大海。當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還依稀可見,紅軍營房保存完好。現在這裏建有一座黃洋界保衞戰勝利紀念碑,碑文由朱德書寫。另一面鐫刻的《西江月井岡山》。碑前有大理石屏風,上有“黃洋界”三個金色大字。 山水傳説 大小五井:描述:據老人們説,以前人間沒有蓮花,只有王母娘娘的瑤池蓮塘裏才有。這是天廷的寶花,一般神仙是看不到的,只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託塔李天王、太上老君等身居要職、德高望重、有功之臣和能進入王母娘娘宅地的人才能大飽眼福。  黃洋界在井岡山上茨坪鎮西北17千米處,海拔1343米,是井岡山五大口之一(雙馬石、桐木嶺、硃砂衝、八面山、黃洋界)中最著名的一個哨口,連接湘贛邊界,黃洋界地勢險要、巍峨峻拔1920xx年3月30日,這裏打響了著名的黃洋界保衞戰,英勇的中國工農紅軍以不到1個營的兵力打退了敵軍4個團兵力的瘋狂進攻,創造了我軍以少勝多的首個戰績,同志在欣喜之餘,揮筆寫下著名的《西江月、井岡山》一詞就是為這次偉大光輝戰鬥勝利而的。遊人身臨其境,依稀聽到當年隆隆炮聲。陳運和詩《黃洋界抒情》佳句“一門剛修好的迫擊炮趕來助戰,三發炮彈轟得舊中國地覆天翻”。 特產:地方名酒 井岡山冬酒、井岡老窖、井岡醇、井岡紅米酒、井岡南瓜酒、井岡獼猴桃酒、堆花貢酒、堆花特曲等,還有井岡山礦泉水等。

三石菜 以井岡山特產的石雞、石耳、石魚為主要烹調物的地方風味菜就有數十種,著名的有:炒石雞、糖醋溜石雞、清燉石雞、石耳蒸雞、炒石耳、石耳湯、清燉石魚、蘭花石魚、石魚燒湯等。 山竹菜 蘭花小竹筍、炒雙冬(冬筍、冬菇)、玉蘭片、筍乾、小山竹炒香菇、酸菜炒小竹筍、酸菜炒冬筍、臘肉炒冬筍、肚尖炒冬筍等。

野味菜 紅燒地虎(當地稱“香芒”,不屬保護動物)、山老鼠幹、泥鰍醬蘿蔔湯、炒苦菜、炒紅皮菜等。

特色菜 炒血鴨、紅燒狗肉、清燉腳魚、紅澆腳魚、清燉武山雞、井岡酥雞、井岡酥鴨、八寶鴨、釀三角豆腐、煎泥鰍幹、米粉泥鰍、米粉蒸鵝肉、四星望月、紅燒山豬等。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7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是以革命人文景觀為主體與秀麗的自然風光相融合獨特類型的風景名勝區。茨坪是風景區的中心景區,是一塊四面青山環繞的山中盆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以下稱“陵園”)是中心景區新闢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它位於茨坪北面的北巖峯上。

北巖峯,山體猶如一座羅漢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壇。陵園按“佛”型山體因山就勢興建,佔地面積400畝。陵園於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並開放參觀遊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綵。陵園整體建築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雕像園、紀念碑五大部分。

陵園門庭:這是陵園的主大門!人們來到這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橫式牌坊園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燙金大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宋任窮同志題寫。進門後,經過花壇園庭,順山而上的寬闊平台台階分為兩組,第一組49級,象徵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60級,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週年的1987年建成。陵園後山東側築有小型公路,以備年老體弱者和殘疾人登山觀瞻之用。陵園的綠化配製主要是採用柏樹、桂花、杜鵑、翠竹為主配以山體自生的鬆、杉、山櫻花等。主大門前栽種的大樹是日本冷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台階兩側林廊和雕塑園配製的是香柏、黃楊。全園四季綠樹常青,素花點綴,顯得莊重而肅穆。

紀念堂:登上寬闊的台階即進入紀念堂。紀念堂大門上方燙金橫幅“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員長1987年視察井岡山時為陵園題寫的。紀念堂設有瞻仰大廳、陳列室、弔唁大廳、忠魂堂。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是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的。正面玻璃櫃存放的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名冊。大廳內放置的花圈、花籃,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井岡山時向烈士們敬獻的,有社會團體及旅遊觀光團敬獻而留下來作為紀念的。

瞻仰大廳左側陳列室展覽的人物是建國後去世的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領導人的掛像。目前有51位。他們當中有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彭德環、陳毅;有軍隊中的一大批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城。上將陳伯鈞、賴傳珠、楊得志、朱良材。中將楊梅生、畢佔雲、張國華、譚家述。少將龍開富等;有建國後調離軍隊,到黨政部門擔任領導的。目前有13位,他們是何長工、賀敏學、賀子珍、陳正人、彭儒、曾志等。

右側陳列室陳列的是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的老紅軍、老幹部。這組烈士掛像目前有54位。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歷史照片,有的是根據他們的親屬和戰友的回憶畫下來的。還有的烈士無法徵集到照片,這裏就用黨旗和青松代替。

瞻仰大廳後為弔唁大廳。弔唁大廳四周牆面嵌刻的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壯烈犧牲的烈士英名錄。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七個縣市範圍的烈士名錄,共有15744位。對在井岡山斗爭中還有許多為革命而犧牲沒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陳列時就在這裏為他們立了一塊無名碑,以示對無名先烈的深切懷念。

從弔唁大廳後側上樓為忠魂堂。忠魂堂是為安放老紅軍靈柩而設的。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紅軍的骨灰,他們是張令彬、何長工、温玉成、賀敏學、陳雲中。每年的清明節,他們的親屬、好友就會到這裏來弔唁他們。

碑林:首先我們看到的“井岡山碑林”五個燙金大,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名譽主席、原山東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他是江西東鄉人,也是一位老紅軍。1998年去世。他的體作為一種漢形己輸入電腦,全球通用。

井岡山碑林(下稱“碑林”)為江西省建築設計院設計,採用江南園林建築風格,分為碑廊、碑亭、碑牆三種碑刻陳列形式,因山就勢,高低錯落,配以亭、台、樓、閣相結合的整體建築造型。

碑林分兩期工程建成。第一期1989年建成。第二期1992年建成。兩期碑林都是由黃河碑林、石家莊、蘇州碑刻研究室幾家碑刻單位支援,並代聘名家高手前來雕刻的,碑林的碑石全部用的是江西玉山縣的羅紋石。此種碑石材質細膩、光滑、耐磨,屬碑石中的上等石料。

碑林一共陳列有138塊精湛的書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內容:一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上井岡山視察時的題詞;二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的題詞;三為全國著名書法家、畫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熱心讚頌井岡山的題詞。他們以不同的形式,從各個方面熱情謳歌了井岡山革命鬥爭的光輝歷史和英雄業績與壯麗河山相互輝映的獨特的風景名勝。全廊寓革命傳統教育於書法藝術之中,是集建築藝術、書法藝術和雕刻藝術於一體的現代人文景觀。她給人們啟迪思想,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奮發向上。

雕塑園:井岡山雕塑園(下稱雕塑園)座落於陵園東側山頭,於1987年10月興建。她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歷史人物羣像為題材的雕塑園。雕塑園園標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肖克上將題寫。園內塑造了十九尊井岡山斗爭時期中共井岡山前委、紅四軍軍委,湘贛邊界特委的主要領導和著名人士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譚震林、陳正人、張子清、王爾琢、宛希先、李燦、何挺穎、王佐、袁文才、蔡協民、伍若蘭、何長工、羅榮桓、滕代遠、賀子珍等人的光輝形象。這19尊雕像分別由全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葉毓山、程允賢、潘鶴、曹春生等以青銅、漢白玉、花崗巖為材料創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藝術之精華,再現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一代先驅的英雄氣概和戰將風采,具有歷史觀瞻和雕塑藝術的雙重價值,是難得觀瞻到的雕塑珍品。

紀念碑: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以下稱紀念碑)位於“佛”型山體臉部,陵園的最上方。於1993年籌建,1997年建成並對外開放。紀念碑造型為全國著名雕塑家程允賢、王中設計。

紀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組成。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一樓的休息室、會客室和二樓的展廳組成基座部分,全部採用本市長坪鄉生產的花崗巖砌成。

主碑是用鍍鈦的不鏽鋼製作的。它高達27米,意含1920xx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狀。它有着兒層含義:遠看像一團火焰,寓意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近視如林立的鋼槍,寓意“槍桿子裏面出政權”。

主碑的基座部分,採用“將軍紅”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七十週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是鄧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親筆為紀念井岡山革命烈士題寫的。碑座上三組反映井岡山斗爭的漢白玉浮雕,為中央美術學院曹春生教授設計。

正面組浮雕的主題為“薈萃井岡”,展示井岡山紅軍於1920xx年4月名揚天下的“朱毛會師”和同年12月的紅四軍與紅五軍會師的情形以及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等領導人的英姿氣概。

東面組浮雕主題為“紅色割據”。展示毛澤東在井岡山斗爭開創的“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即開展土地革命、軍隊建設、黨的建設,政權建設的生動場面。

西面組浮雕主題為“浴血羅霄”。這組浮雕通過反映井岡山斗爭著名的龍源口大捷等戰鬥和以茨評為中心的井岡山軍事根據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隴山軍事根據地,展示紅軍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奮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軍事“進剿”和“會剿”以及艱苦卓絕的戰鬥生活。

紀念碑前還設計建造了一尊“母親”雕像,寓意井岡山是中國革命搖籃,是對後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大課堂。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8

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詹導。歡迎你們到龜峯遊玩。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多一份歡樂,也希望你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龜峯景區位於弋陽縣城南部四,五公里處。我們穿過鎖春洞,只要坐幾分鐘的觀光電車就會到達景區。

大家請跟我來。大家看,這就是駝背迎賓龜。駝背迎賓龜在綠樹成蔭的樹林上特別像一隻巨大的烏龜在歡迎着每一位遊客。你瞧,它低着頭,駝着背,正在歡迎我們呢!

接下來,朋友們請跟我走,別走丟了。往前看,一位老人站立在叢林之上,身披一件長袍,下巴拖着長長的鬍鬚,威風凜凜的。這就是老人峯了。我們再往左邊瞧,老人似乎又變成一位武士,身披盔甲,佩帶鋼槍,全副武裝,像是要參加激烈的戰鬥。回過頭來往右看,武士又象是一位揹着沉重竹簍的村姑,慢慢地走在林間的小路上。最後往後看,村姑變成了一位國寶——大熊貓,它活靈活現的,憨態可掬,可愛極了。看到這裏,想必都知道這座山的名稱了吧。沒錯,這就是老人峯的四看奇景。

我們再往前走,現在來到三疊龜山下,遙遙遠望,看到三隻龜疊在一起。最下面的那隻龜叫大力龜,中間的那隻叫綠毛龜,最上面的就叫小胖龜了。相傳,這三隻龜跟着媽媽去遊玩,路過東海,龜媽媽就被東海龍王給抓去了。三隻小龜就爬到這座高峯上等媽媽,就這樣,等呀等呀,等了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烏龜們慢慢的就變成的石頭龜了。

好了,本次遊纜就到這裏了,請朋友們自由活動四十分鐘,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亂扔垃圾。

2、要注意安全。

3、不要破壞文物。

四十分鐘過後,我們在停車場集合。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9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和你在井岡山相遇,相知,相識,我感到很高興!今天這井岡山之旅就由我為大家做嚮導。

我是##旅遊行的##,坐在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

那麼我就長話短説,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井岡山......

井岡山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複雜,主要山峯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的最高峯。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人,轄五鄉一鎮、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

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裏,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中國台灣鬆、福建柏、銀鍾花等上百種。

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裏,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雲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

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

井岡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設羣縣制起,即為九江羣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是在公元668年以後,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後才建村立寨,並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

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0xx年,這裏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

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峯,地勢險峻。

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1920xx年秋,毛澤東。

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裏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

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

1982年,這裏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抨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

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

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羣、革命烈士紀念碑於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   井岡山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複雜,主要山峯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的最高峯。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人,轄五鄉一鎮、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

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裏,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中國台灣鬆、福建柏、銀鍾花等上百種。

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裏,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雲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

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

井岡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設羣縣制起,即為九江羣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是在公元668年以後,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後才建村立寨,並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

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0xx年,這裏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

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峯,地勢險峻。

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1920xx年秋,毛澤東。

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裏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

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

1982年,這裏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抨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

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

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羣、革命烈士紀念碑於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光榮歷史。

您欲探究中國現代革命史蹟、追尋先烈光榮傳統,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覆。

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眾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龍潭、黃洋界、五指峯、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有景點60餘處,景物景觀270多個。

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雲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這裏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咸遊,春賞杜鵑、夏觀去海、秋眺秀色、冬覽雪景。

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去處。

難怪中國當代文豪、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遺址,瀏覽龍潭風景區後,發出"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遊"的慨歎。

井岡山屬中亞熱帶濕潤性氣候。

年平均氣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氣温24℃,為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温3℃,為最冷月。

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霧日96天。

冬温夏涼,暖秋爽,春夏多陣雨,秋冬多去霧。

這裏盛產各種"山珍",其中竹筍、香菇、玉蘭片、石雞、石耳最享盛譽。

這裏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

北經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贛州可能福建、廣東、西經寧岡可達湖南郴州、長沙等地。

光榮歷史。

您欲探究中國現代革命史蹟、追尋先烈光榮傳統,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覆。

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眾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龍潭、黃洋界、五指峯、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有景點60餘處,景物景觀270多個。

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雲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10

大家好!我是龜峯景區的導遊小張!歡迎大家來到龜峯景區遊玩。我們龜峯自古以來就有“三十六峯八大景之説哩”!接下來我就帶大家進入龜峯詳細瞭解一下吧。

大家看,我們的正前方就是老人峯!老人峯可謂是龜峯最有特色的景點之一。從不同德角度來看,有四種不同的風韻哩!大家朝正前方看,老人峯是不是酷似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呵呵!我們再從左側看看吧!這時的老人峯多像一個身披盔甲,高昂着頭準備出征的將軍啊。我們再從右邊看看吧,是不是像一個揹着竹簍的村姑啊,可仔細看看又像我國的珍惜動物——“大熊貓”!

朋友們現在我們進入到下個景點。你們看看對面的三塊大石頭像什麼啊?是不是很像三隻重疊的龜啊?哈哈,這就是龜峯最有名的景點“三疊龜”了。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下“三疊龜”的來歷。最上面的那隻膘肥體壯,異常的可愛,所以稱它為“肥胖龜”。中間那隻穿上了大自然為它編織的綠毛衣,故名為“綠毛龜”。最下面的那隻龜因為要承受上面兩隻龜的體重,因此稱它為“大力神龜”。傳説這三隻小龜的媽媽出門很久都還沒回來。俗話説“站的高看的遠”嘛,三隻小龜想早日看到媽媽,就爬上最高的山峯,重疊起來,希望能早日看到媽媽回來。

我們下一站要去的地方就是當年拍《西遊記》的一個景點——天女散花。從60米的懸崖上落下來的水花就像一位仙女在空中散花,很漂亮吧。

好了,朋友們接下來的時間是屬於你們自己的。你們可以盡情地拍照留念,也可以繼續去遊覽其他景點。我相信龜峯一定會給你們留下深刻的美好的印象,朋友們再見了。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11

樂平市區老北街,這是一處在歷史上以商業為主,集民居、民俗文化為輔的歷史街區,範圍是南以翥山東路(原東大街)劃線,北至菖蒲塘至老-一段環城長壽路,西止洎陽北路(原北大街),東至為民路,總面積約30公頃。該區內呈裏坊格局,規劃有序,縱向巷道主要有老北街、長沙巷、周家巷、富貴巷、萬壽宮等,橫向巷道主要有典當巷、柴巷口、成佳巷、菖蒲塘巷、花園巷等。其中以老北街保存得最為完整,它全長580餘米,寬4米,原為長方形花崗石地面,沿街兩面店鋪、民居、祠堂、廟宇、古井、水池、巷道、茶肆、作坊等建築鱗次櫛比,約70%以上是明清或民國時期的古建築。老北街始建於南朝,鼎盛於明清和民國時期。東晉太興三年(320xx年),處北街中段的安隱寺,時為贛鄱大地兩座名寺之一,樂平“大寺上”也因此得名。南朝時,鄱陽王蕭恢在萬家寺建玉脂澤莊園,從而奠定老北街之基礎。唐朝中和三年(883年),樂平縣治由眾埠銅山港口遷到老北街所在地花靨鎮,北大街由此成為縣城發展之原點,到了宋代老北街被髮展成鄉土特產、南北雜貨、煙花爆竹、竹炭木材等商品銷售主要街道,由於歷史上老北街有過多次火情,被樂平人戲稱為“火龍街”,宋范仲淹任饒州知府經過樂平,令百姓集資挖井建池,蓄水防火,萬家池因此得名。同時在萬家池對面建郭西廟,以驅邪鎮火(清咸豐時被焚),郭西廟巷由此得名。明萬曆年間,萬家池改名範家池,並在井池東側建範家大祠堂,以紀念范仲淹,清代曾在祠堂內展陳范文程事蹟。有清一代老北街發展至鼎盛時,有近400餘店鋪,成樂平最為繁榮的綜合商業街區,直至解放之初。由於城市的發展,原東、西、南街區的先後改造拓寬,鑑於老北街與南街不能對接,於是新建了一條新北街(現稱洎陽路),老北街便有幸成為樂平市現今唯一保留下來最為完整的一條古街。

在老北街區域中,尚有清代江氏典當行建築羣、周家、彭家大祠堂、荷園、-鄱湖警備司令部駐地、薛家塘、嘯月移、三都試館、老營盤、翥山書院,以及花園巷3號汪大綱、汪大綬舊居,富貴巷13號明初縣丞彭氏府宅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跡)。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12

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

很高興能夠與大家相集南昌,首先我代表江西省四海旅行社全體員工給大家説一聲:一路辛苦了。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陳,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或小陳,我們駕駛這輛大巴車的師傅姓徐,今天我們要在此為大家演雙簧了。今天我們要去參觀的景點是新八一廣場。在這裏有兩點請大家注意:一、由於景點位於市內鬧市區,車輛較多,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二、停車場同樣的車可能會較多,請大家不要上錯了車,嫁錯了人哦!記住我們的車牌號,贛M01234。

相信大家都是初到南昌,對南昌還不甚瞭解。那麼現在我就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下南昌的概況。南昌,是江西省的省會,全國35個特大城市之一,自古以來就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美譽。它有着2200多年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藴,是國務院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南昌不僅是生態環境優美的“江南水鄉”,還是“軍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舉世聞名的英雄城。作文

南昌風景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南昌市內江河縱橫,湖泊星羅棋佈,市區錯落着東湖、西湖、南湖、北湖四個人工湖,象四面明鏡鑲嵌在市中心,構成了美麗的城市風光。南昌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已發掘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古文化遺址近60處之多,最早有關南昌的文字記載見之於《禹貢》。公元前220xx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由於當年灌嬰在現在南昌這個地方沒有發現什麼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東西,只是發現很多很大的樟樹,所以又把這裏稱為豫章治郡,“豫”在古代就是好大的意思;隋初為洪州治。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元、明、清歷代皆為江西省治。歷代冠蓋雲集,車馬如流,人文薈萃,商賈絡繹,樓台相望。“八一南昌起義”,使她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馳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內地八大重點開放城市之一。

南昌古老的名勝交融於奇妙的自然風光之中,秀麗的山水裝點着江南文化古城的獨特風貌,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建設、城建、交通、科教發展迅速,處處舊貌換新顏。改革開放後,南昌旅遊業發展迅猛,許多古蹟文物修復一新,江南名樓滕王閣又重建屹立於贛江之濱,給古城增添了無窮魅力。近年來,梅嶺、青山湖風景區等旅遊場所相繼開發,南昌成為中外旅遊者參觀、學習、遊覽的熱點城市。作文

好,各位朋友,我們已經到達今天的第一個景點:八一廣場。請大家關好車窗,記住帶好您的貴重物品,依次下車,下車的時候注意小心碰頭!我們在這裏停留的時間是一個半小時,現在是9點半,請大家11點準時上車!

歷時三年多時間的創意、規劃、設計和施工,英雄城南昌的象徵——八一廣場的改造工程在20xx年9月30日落成國慶首日正式對外開放。集紀念性、標誌性、羣眾性和休閒性於一體的全新八一廣場,成為南昌市在國慶期間獻給市民最有意義的一份厚禮。

八一廣場原名人民廣場,始建於1952年,伴隨着南昌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見證了這座英雄城的新舊嬗變。作為南昌乃至江西省政治、經濟、文化等活動的重要場所,八一廣場對於弘揚“八一”精神,進行革命傳統和英雄主義教育,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造後的八一廣場分為紀念區、文化區和休閒區三個部分,工程總耗資6000萬元。與原廣場相比,新廣場發生了多項重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面積增大,廣場核心區由原來的5萬平方米增加到7.8萬平方米;紀念性更強,改造後的八一廣場以紀念塔為南北主軸,原紀念塔始建於上個世紀70年代,高約44米。當時,紀念碑高於周邊建築物,氣勢雄偉,成為南昌標誌性建築。經過改造後,其形狀與原來保持一致,位置東移6米至新廣場中軸線上,同時增高8米左右,使其顯得更加挺拔、更顯雄偉,此外還增加了八塊大型軍史浮雕、軍史大事記、國家領導人題詞,以體現八一文化;同時,改造後的八一廣場也體現了更廣的羣眾參與性,並使廣場周邊的交通更通暢,環境更優美。

不僅如此,與以前相比,現在的八一廣場還凸現出八大亮點。哪八大?別急,聽我一一道來。亮點一便是八一起義紀念塔長高了,由原來的45。5米升高到53。58米,而且做了24處修改,增加了抗震性,顯得更為雄偉、挺拔;其次是在假下沉式廣場中心地面安放有八一火炬和海陸空三軍組合雕塑,點出八一起義的主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三,在北部休閒區中央設置有一條長49米的玻璃軍史步道,上面記載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成長曆史。而八一浮雕、八一音樂噴泉、八一水幕電影、八一升旗儀式等新增加的以“八一”為題的融紀念、休閒等為一體的景觀,與上述所説的三大亮點一道形象深刻地詮釋着“八一”精神。

與普通的市政工程不同,由於南昌八一廣場改造工程是一項弘揚“八一”精神的政治性工程,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民心工程、也是推動南昌乃至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凝聚力工程和標誌工程,南昌市委、市政府對這一工程傾注了大量心血。整個廣場的改造經歷了四輪大的變更,規劃方案30多稿,製作模型26個,徵集社會各屆意見近6000條,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科學民主決策的程序並調動了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好,廣場就講解到此,下面的時間大家自由參觀,注意11點準時上車,特別要強調的是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請大家11點準時上車。要逛街的也可以自由活動,不過要自己打車回去哦!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13

茨坪是井岡山市政府所在地,海拔820多米,是一座美麗的公園式山城,高樓林立,古木參天,賓館、旅社、飯店等旅遊設施齊全 館、旅社、飯店等旅遊設施齊全,旅遊車可通往各大景點。茨坪中央是挹翠湖公園,綠蔭如蓋、湖面如鏡、亭台樓閣相映成趣。南端的南山公園,火炬台氣勢磅礴,北端為雕塑園,有全國着名的雕塑家用青銅、漢白玉、花崗石等雕塑成比真人略大的17位最早在井岡山從事革命活動的人物,其中有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袁文才、王佐、賀子珍、陳正人等當年的形象,形態逼真、栩栩如生。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依山臨水,聳立於捐翠湖旁,與茨坪革命舊址羣隔湖相望。該館始建於1959年,館名由朱德元帥親筆手書,建築古樸莊嚴,具有明顯的民族風格。館舍建築面積達3065平方米,陳列面積20xx餘平方米,其中原物860多件。這些文物、圖片再現了井岡山斗爭的光輝歷程,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

茨坪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為集中的地方,1920xx年10月下旬,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國工農革命軍到達茨坪,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茨坪就是井岡山軍事根據地的中心,也是整個革命根據地黨、政、軍領導機關和後方單位的所在地。湘贛邊界黨的前敵委員會、特委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防務委員會、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部、軍官教導隊、軍械處、新遂邊陲特區工農兵政府、公賣處都先後遷來這裏。毛澤東同志就是在這裏寫下了《井岡山的鬥爭》這篇着作。這裏的革命遺址都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對外開放。

茨坪景區主要景物景觀有:革命舊居舊址羣、革命博物館、北山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墓革命先烈紀念塔、南山公園、挹翠湖公園、蘭花坪(花果山)、五馬朝天景區等。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14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人,轄五鄉一鎮、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裏,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中國台灣鬆、福建柏、銀鍾花等上百種。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裏,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雲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

井岡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設羣縣制起,即為九江羣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是在公元668年以後,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後才建村立寨,並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0xx年,這裏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峯,地勢險峻。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1920xx年秋,毛澤東。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裏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1982年,這裏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抨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羣、革命烈士紀念碑於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

井岡山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地形複雜,主要山峯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風面海拔2120米,是井岡山地區的最高峯。

井岡山市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5萬餘人,轄五鄉一鎮、一個省屬綜合殖場和一個自然保護區。市政府座落在崇山間的茨坪盆地裏,井岡山山地面積為總面積89%,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有"綠色寶庫"之稱,全境有原始森林四處,面積近七千公頃,植物種類有三千八百多種,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種,木本植物八百多種,中國特有或世界衡有樹種有觀光木、鵝掌揪、香果樹、銀杏、黃杉、冷杉、中國台灣鬆、福建柏、銀鍾花等上百種。井岡山又是天然動物園,八百四十多種動物棲息在這裏,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短尾猴、華南虎、雲豹、大靈貓、原麝馬鹿、毛冠鹿等二十多種。由於動物資源豐富,1981年井岡山設立了面積達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護區。

井岡山自公元前220xx年秦代設羣縣制起,即為九江羣廬陵縣屬地,但茨坪的開發是在公元668年以後,大小五井則是在公元1644年以後才建村立寨,並分屬永新縣、龍泉縣(今逐川縣)。直至井岡山斗爭時期的1920xx年,這裏才設獨立的行政建制――新遂邊陲特別區。1955年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1984年改為井岡山市。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峯,地勢險峻。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1920xx年秋,毛澤東。朱德等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家紅軍,在這裏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道路。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而飲譽海內外。1982年,這裏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抨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

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養育了毛澤東、朱德等一代偉人。30多外革命遺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國家級保護遺址10外,省級保護遺址2處,市級保護遺址17外。館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岡山革命烈士博物館和集紀念堂、碑林、雕塑羣、革命烈士紀念碑於一體的井岡山烈士陵園詳細記述了井岡山斗爭的光榮歷史。您欲探究中國現代革命史蹟、追尋先烈光榮傳統,井岡山將給您滿意的答覆。井岡山不僅革命遺址眾多,而且風影非常秀麗,風景名勝區面積達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龍潭、黃洋界、五指峯、筆架山、仙口、桐木嶺、湘洲八大景區,有景點60餘處,景物景觀270多個。雄偉的山巒,怪異的山石,參天的古樹,神奇的飛瀑,磅的雲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奇異的溶洞,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裏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咸遊,春賞杜鵑、夏觀去海、秋眺秀色、冬覽雪景。是觀光瀏覽、避暑療養、科學考察、歷史研究的好去處。難怪中國當代文豪、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遺址,瀏覽龍潭風景區後,發出“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遊”的慨歎。

井岡山屬中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年平均氣温14℃,全年之中,七月平均氣温24℃,為最熱月;一月平均氣温3℃,為最冷月。年均降雨量1865毫米,年均霧日96天。冬温夏涼,暖秋爽,春夏多陣雨,秋冬多去霧。這裏盛產各種“山珍”,其中竹筍、香菇、玉蘭片、石雞、石耳最享盛譽。這裏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北經吉安可往南昌,南往贛州可能福建、廣東、西經寧岡可達湖南郴州、長沙等地。

好了,現在車就來到了井岡山山腳下,讓我們一起投入它的懷抱吧!!!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15

大家好!我是這裏的導遊x。歡迎大家來到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來,咱們邊走邊看吧。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也是各具“特色”。先説説咱們面前的客家民居吧!為什麼説它與眾不同呢?他們所在地是邊遠的山區,為了不受外界的干擾,便營造了營壘住宅。這些住宅在建造的時候呢,先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做粘合劑,再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起牆厚一米、高十五米以上的`土樓。這些土樓多為三層至六層樓,一百至兩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佈局均勻、宏偉壯觀。這些土樓大部分都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都是經受過無數次地震撼動、風雨侵蝕、以及炮火攻擊而安然無恙,顯示了傳統建築文化的魅力。因為客家人崇尚圓形,認為緣是吉祥、幸福、和安寧的象徵。所以土樓都是圍成的圓形房屋,按八卦佈局排列,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牆,整齊劃一,具有象徵意義。每户客家人的門前都刻着這樣的正楷比聯:“承前祖德勤與儉,啟後子孫讀與耕”,表現了先輩想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願望。樓內房間大小一致,每户人家平等的分到底層至高層各一間房。各屋各房的用途驚人地統一:底層是廚房兼飯堂,二層當貯倉,三層以上做卧室。兩百人聚居一樓,秩序井然毫不混亂。  

怎樣?聽了我的講解,是不是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久遠?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16

大家好!我是龜峯景區的導遊小張!歡迎大家來到龜峯景區遊玩。我們龜峯自古以來就有“三十六峯八大景之説哩”!接下來我就帶大家進入龜峯詳細瞭解一下吧。

大家看,我們的正前方就是老人峯!老人峯可謂是龜峯最有特色的景點之一。從不同德角度來看,有四種不同的風韻哩!大家朝正前方看,老人峯是不是酷似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呵呵!我們再從左側看看吧!這時的老人峯多像一個身披盔甲,高昂着頭準備出征的將軍啊。我們再從右邊看看吧,是不是像一個揹着竹簍的村姑啊,可仔細看看又像我國的珍惜動物——“大熊貓”!

朋友們現在我們進入到下個景點。你們看看對面的三塊大石頭像什麼啊?是不是很像三隻重疊的龜啊?哈哈,這就是龜峯最有名的景點“三疊龜”了。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下“三疊龜”的來歷。最上面的那隻膘肥體壯,異常的可愛,所以稱它為“肥胖龜”。中間那隻穿上了大自然為它編織的綠毛衣,故名為“綠毛龜”。最下面的那隻龜因為要承受上面兩隻龜的體重,因此稱它為“大力神龜”。傳説這三隻小龜的媽媽出門很久都還沒回來。俗話説“站的高看的遠”嘛,三隻小龜想早日看到媽媽,就爬上最高的山峯,重疊起來,希望能早日看到媽媽回來。

我們下一站要去的地方就是當年拍《西遊記》的一個景點——天女散花。從60米的懸崖上落下來的水花就像一位仙女在空中散花,很漂亮吧。

好了,朋友們接下來的時間是屬於你們自己的。你們可以盡情地拍照留念,也可以繼續去遊覽其他景點。我相信龜峯一定會給你們留下深刻的美好的印象,朋友們再見了。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17

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詹導。歡迎你們到龜峯遊玩。希望我的服務能讓您多一份歡樂,也希望你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龜峯景區位於弋陽縣城南部四,五公里處。我們穿過鎖春洞,只要坐幾分鐘的觀光電車就會到達景區。

大家請跟我來。大家看,這就是駝背迎賓龜。駝背迎賓龜在綠樹成蔭的樹林上特別像一隻巨大的烏龜在歡迎着每一位遊客。你瞧,它低着頭,駝着背,正在歡迎我們呢!

接下來,朋友們請跟我走,別走丟了。往前看,一位老人站立在叢林之上,身披一件長袍,下巴拖着長長的鬍鬚,威風凜凜的。這就是老人峯了。我們再往左邊瞧,老人似乎又變成一位武士,身披盔甲,佩帶鋼槍,全副武裝,像是要參加激烈的戰鬥。回過頭來往右看,武士又象是一位揹着沉重竹簍的村姑,慢慢地走在林間的小路上。最後往後看,村姑變成了一位國寶——大熊貓,它活靈活現的,憨態可掬,可愛極了。看到這裏,想必都知道這座山的名稱了吧。沒錯,這就是老人峯的四看奇景。

我們再往前走,現在來到三疊龜山下,遙遙遠望,看到三隻龜疊在一起。最下面的那隻龜叫大力龜,中間的那隻叫綠毛龜,最上面的就叫小胖龜了。相傳,這三隻龜跟着媽媽去遊玩,路過東海,龜媽媽就被東海龍王給抓去了。三隻小龜就爬到這座高峯上等媽媽,就這樣,等呀等呀,等了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烏龜們慢慢的就變成的石頭龜了。

好了,本次遊纜就到這裏了,請朋友們自由活動四十分鐘,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能亂扔垃圾。

2、要注意安全。

3、不要破壞文物。

四十分鐘過後,我們在停車場集合。

關於江西三青山的導遊詞 篇18

五指峯鄉 距縣城70公里。因其境內有五座相依相連、狀如五指的山峯而得名。五指峯天造地就,五指矗立,直插雲霄,最高峯海拔1607米,遠看五指峯,儀態萬千,形象生動。

1994年闢為旅遊探祕景區。景區方園40裏。有被稱之為“贛南屋脊”的齊雲山,海拔2061米,山勢巍峨,直頂雲霄;有數千公傾的原始森林“光菇山”-,松濤憾地;五指峯自然風景諸多,分佈較廣,山內奇峯異石,峭壁崢嶸,溝谷縱橫,溪流密佈,深澗秀瀑,竹木茂密,古木參天,巨藤攀崖倒墜,各種野生動物在林中生息繁衍。五指峯風景有奇特的石、崖、瀑、樹、泉、霧,曲徑通幽,步步得景。登山入林,彷彿如臨仙境,大有“入目高山生翠靄,穿雲下瀑瀉銀河”之感,神祕而又風光絕綸,是探幽觀光的最佳勝地。五指峯如五指矗立,直插雲霄,最高指峯海拔1607米,遠觀五指峯儀態萬千。它的雄姿,比井崗山的五指峯、海南省的五指山,更為形象、更為生動,而更富有美麗動人的傳説......;鷹盤山石筍如林,黃山鬆傲立石壁,笑看蒼山;迎客鬆亭亭秀立,禮待彩雲。時有珍禽異獸玩耍於石筍之間;睡女峯如少女仰卧,安祥平靜,神形倩影,彷彿在等待“牛郎”下界;盤古飛石、仙人劈柴石、棉羊石、仙鴨石、將軍石,哈蟆王石……等山石景觀形神兼備,維妙逼真;熱水温泉420C可以沐浴保健,令人温馨又暇意……;蕉坑、馬尾水多級瀑布,瀑水落差近百米,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盤古仙寺位於三家村西面山頂,有一狀如雞蛋的巨石,恍若天外飛來,傳説是開天劈地的“盤古仙”所為,故名“盤古飛石”。石下有一大山洞,建有寺廟,傳説為北宋始建,洞中廟內有18座浮雕佛像,面孔神態各異,至今保存完好。.

五指峯國家森林公園

五指峯國家森林公園五指峯森林植被、山勢景觀多彩多姿,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擁有廣闊的次生林區、原生森林區和竹林山地。放眼眺望,-茫茫,鬱鬱葱葱,構成了一幅幅森林畫卷,使人神怡、痴迷。除森林、竹景外,五指峯區地有眾多奇峯異石,山間雲霧飄移,壑谷深幽,如天造地就狀為人之五指形如天際神柱的五指峯,比海南的五指……

五指峯峽谷漂流

五指峯峽谷漂流地處贛州市上猶縣五指峯風景區,距章貢區99公里,是我國第一個無槳式漂流。漂流河道全長5公里,自然風光旖旎,共有36個險灘,全程激流勇進、目不暇接、有驚無險。參與其中,既可體驗闖灘直下的刺激又可感受擁抱自然的樂趣。五指峯峽谷漂流是全國唯一無需槳劃又無排工的雙人皮筏漂流點,任你自由自在、隨……

五指峯鷹盤山

鷹盤山位於國家森林公園五指峯景區內,是老鷹駐巢的地方,海拔1530米。這裏有華山的險境,黃山的秀色,還有石林的奇特。鷹盤山的蒼鷹與河水中的石斑魚,是五指峯“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獨特一景。……

千古鳥道

千古鳥道位於五指峯鄉與遂川縣高坪鄉交界處的鳥嶺。每逢秋分時節,都會出現壯觀的侯鳥南飛停歇的景象,而清明時節,鳥嶺又有大量的侯鳥北飛。千古鳥道與雲南的大理和廣西的桂林並稱為我國鳥類遷徒的三條重要通道,也是長江中下游侯鳥遷徒的重要停歇地。……

盤古仙寺

盤古仙寺位於五指峯鄉雙霄村,佔地約600平方米,從山下往上依次為三聖殿(原名“極樂寺”)、三母宮和盤古巖。三聖殿(經堂):在重修第四次改名,原名極樂寺。對聯:“極善駕慈航袛願眾生昭正道,樂於興佛教堪顯盛世享清平。”三母宮:左右各有老蟹石(螃蟹石),中坤母元君,左觀音,右女媧,主要是百姓求子還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xi/kod0n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