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西導遊詞 >

江西武夷山的導遊詞

江西武夷山的導遊詞

江西武夷山的導遊詞

武夷山,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那麼關於武夷山的導遊詞一個怎麼寫呢?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江西武夷山的導遊詞,歡迎大家參閲。

江西武夷山的導遊詞1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是不同凡響的導遊——___,大家可以叫我響導。歡迎你們來到山奇水秀的武夷山。武夷山的景色和我的名字一樣也是不同凡響的,今天,請你們跟隨我的腳步來領略武夷山的不同凡響吧!

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它位於福建省西北部邊境,主要景區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是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全國級旅遊度假區之一。1999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榮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武夷山成為世界第23處、中國第4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

現在,我帶大家來到天遊峯腳下,請大家先抬頭看,整座天遊峯是一塊大石頭,你們所看到的“螞蟻”是在爬天遊峯的人,他們就像螞蟻在搬家,一步一步往上走。現在我開始帶大家爬天遊峯,請大家跟好隊伍,不要走散,注意走路不看景哦!好,我們到半山腰了,來到一覽亭,向四面看,前面九曲蜿蜒,溪上竹筏輕蕩。旅行家徐霞客評點:“天遊峯是一座絕好的武夷山水觀賞台,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峯固應第一也。”故天遊峯有“武夷第一峯”之稱。從天遊峯頂上往下看,美景大半收在眼底。九曲溪正滔滔不絕地流向天邊,還有各種各樣的石頭,看,那兒有:兩隻懶洋洋的“水龜”趴着,這兒是一個神奇的筆架峯,還有那座是讓人口水直流的“漢堡”,而漂亮的“玉女”、英勇的“大王”也在前方等着我們呢!

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平緩,大家不走“回頭路”,我們不從原路下山,也就是不走回頭路,但下山途中的風景也少了很多。整個爬山的過程約三個小時。

早上的行程就到此結束了,寧靜的下午,我們會坐上竹筏,身臨其境地走進這如詩如畫的世界。

江西武夷山的導遊詞2

大家好,我是大家這一次旅行的導遊——羅智浩,羅導遊。今天我來帶領大家參觀我們旅行的第一站——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武夷山的面積與主要的一些知識、歷史位置。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內,在市區以南約15公里,處在武夷山脈北段的東南地段,景區面積約70平方公里。這裏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很久很久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怪石嶙峋、綠水環繞、風光絕勝的美景,古人説它“水有三三勝,峯有六六奇”,被譽為“奇秀甲東南”。

武夷山風景區內有三十六峯、七十二洞、九十九巖及一百零八景點,怎麼樣?規模非常龐大吧?這裏不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陰晴風雨,山川景色亦幻莫測,瑰麗多姿。現在,我們的全區分為武夷宮、九曲溪、桃源洞、雲窩天遊、一線天——虎嘯巖、天心巖、水簾洞七大景區。既有黃山之奇、桂林之秀、又有泰岱之雄、華嶽之險,一會兒羅導遊將會主要帶領大家去看一看鼎鼎大名的九曲溪。武夷山風景的精華在九曲溪。九曲溪源於三保山,溪水非常清澈,曲曲折折。因此形成“曲曲山迴轉,峯峯水抱流”的九曲之勝,武夷山中最著名的一些山峯都列在九曲溪邊。説到這裏大家應該很迫不及待了吧?別急,我們這就出發!

乘竹筏地點到了!來,大家先上竹筏。但是要注意幾點:

一,六人一條竹筏,不可以多人。

二,坐竹筏時會很顛簸,請大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要亂走動,以免滑落於水中。

三,請看好自家的小孩子與貴重物品,不要往水裏吐痰、扔垃圾。

大家應該都是文明的遵守規則人,除了這幾點,大家應該就沒有問題了吧?大家小心啊,一隊一隊上竹筏吧!

咱們從第一曲出發,注意看四周特有的碧水丹山,水是不是曲曲折折,清澈見底?這就響應了咱們前面説的,九曲溪不愧是九曲溪,既曲折又碧綠、清澈,綠水環繞兩岸的青山,怎麼能不美呢?前面有許多怪石可以自由照相,看那邊,美麗高大的“玉女峯”,還有這邊,雄偉壯觀的“大王峯”,威風凜凜的“獅子峯”……“玉女峯”與“大王峯”遙遙相對,像情人似的,難分難解,卻被一座“鐵板峯”隔着,見不到面,那是什麼心情啊?瞧,“大王峯”這巖石像不像火腿?來,咱們現在飄向第二曲了……

現在第九曲也漂完了,咱們該下竹筏了,大家應該已經是疲憊萬分了吧,忍一忍,現在是最後了,羅導遊也很困了。來,大家跟着羅導遊走,咱們要出景區了。十五分鐘以後我們到達停車場,大家就可以乘坐大巴二十分鐘到達酒店了。明天咱們要去桃源洞參觀,大家不要太興奮哦,哈哈,謝謝!

江西武夷山的導遊詞3

大家好!歡迎你們到武夷山來旅遊,我是你們的小導遊,你們可以叫我小鄭。今天就由我帶大家去遊覽武夷山。

好,現在我們來到了武夷山景區的起點三姑鎮。大家看到了了對面山上的三塊巖石了吧,它們像三位靜靜佇立的姑娘,所以這裏被稱作三姑鎮。那旁邊的山峯因為有這麼雄偉的一塊巖石高踞在山頂,被叫作“大王峯”,它可是武夷山的三十六峯之首喲。在這裏我們停車二十分鐘,大家可以下車去遊覽、拍照一下。

上車啦,大家坐好了。接下來我們去九曲溪漂流,去領會下武夷山綠水青山的魅力。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核心景區,十里溪流,九曲河灣,著名的玉女峯就在河邊。請大家穿好救生衣,坐上竹筏,一路上聽從筏工的指揮,不要隨意起立,切實注意安全,保證漂流不出一點意外。

這地方叫星村,是我們漂流的起點。這次漂流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十里九曲溪,水清、潭深、灘急,灣多。水中,美麗的軍魚成羣;兩岸,奇峯和怪石林立;抬頭,懸崖上還有古時懸棺可見。筏上,大家可以細聽筏工有關兩岸風景及傳説的講説。我先到玉女峯下的漂流碼頭等着你們,祝大家好好地領略九曲漂流的樂趣。

大家好!剛才漂流中你們一定看到過左邊有一座山峯由一整塊巖石組成,平整的巖石一幅幅傾斜直插到底,筏工會給你們説起它叫曬布巖。我們現在就去它旁邊的天遊峯遊覽。

天遊峯地勢高聳,常有云霧出沒變幻。山路陡峭崎嶇,澗深巖險,人們只有小心翼翼地沿着石階,手攀鐵鏈才能上到山頂。站在峯頂,九曲溪迴環曲折從腳下流過。涼風習習,白雲近人;碧水青山,盡在眼前,此時真讓人有“遊天遊,天上游”的感覺。天遊峯腳下還有云窩、茶洞等景點。雲窩是個幽深的狹谷,懸崖峭壁圍繞着。人在谷中,如在井底,四周澗水叮咚,清泉飛懸;山石洞壑,雲生霧聚,人們故而叫它為雲窩。幽谷深處,茶樹行行,綠竹青青,石壁上洞穴橫生,山澗中池水清冽。那是著名的茶洞景點,也是傳説中仙女生活的地方呢。大家一定要進去好好看看。

天遊峯左邊是桃源洞景區,那裏有老子大石像,壽桃石,三清觀,大家從天遊峯頂下到那裏,沿山谷出來就是九曲溪了我會先到那裏等你們。路上大家一定要注意腳下,安全第一!過兩個小時,一定要在溪邊來集合。好了,現在就去天上游吧。

感謝大家準時到這裏集合。我告訴大家,宋朝的朱熹先生在天遊峯下、九曲溪邊結廬講學,生活了四十多年,使武夷山成了當時全國的文化中心。現在這裏建了他的紀念館,我們順路過去看看。

好,今天的遊程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有空也可以去逛逛三姑鎮,買點自己中意的茶葉、根雕、桔子等土特產。明天我們去看看有名的巖茶“大紅袍”茶樹和一線天、水濓洞等地方。

謝謝大家!明天見。

江西武夷山的導遊詞4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您來到風景優美的武夷山。我是陽光旅行團的導遊,我叫“小王”。今天上午我們去“天遊峯”景區,下午去九曲溪乘坐竹排漂流。在去之前,請你注意一些事項:

1。在乘坐竹排漂流的時候請不要站立在竹排上

2。爬山的時候,女士不要穿高跟鞋,儘量穿平底鞋。

好了,坐上環保的電瓶車我們來到第一站“天遊峯”。

“天遊峯”在九曲溪和六曲溪的北面,在景區的中心點上。每當雨後天晴或早晨初露之時,登峯巔,望雲海,猶如大海的波濤,變幻多端,像似自己來到了仙境,遨遊天空瓊閣,故名“天遊”。“天遊峯”有上下之分,一覽亭,左近方是上游,沿湖麻澗一帶,是為下游,上天遊的一覽亭,瀕臨懸崖,是一座非常好武夷山觀景台,在這裏四處瞭望,武夷山的山水盡收眼底。讓人心胸開闊,陶醉在裏面,人人都會在這裏留下身影。

游完“天遊峯”,我們坐車去往下一站九曲溪。

九曲溪發源於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質非常清澈,一共長62。8公里,流經中部的生態區,九曲溪蜿蜒在丹霞地態,分佈山巒巖間,形成深切河曲,直線距離5公里,坐在竹排上欣賞這美麗的自然風光,竹排下流水清澈見底,不時的有小魚遊過,風景好優美啊。

在武夷山還有個水金龜的傳説呢:

有一年,一隻修煉了千年的烏龜,本來想到天上謀取一官半職,可是無情的玉帝卻讓它澆茶樹,開始他覺得很清閒,但幹久了覺得很悶。有一天他突然聽到人間傳來:“茶發芽了,茶發芽了”的聲音,它忍不住跑到南天門往下一看,看見九曲溪旁的茶園裏人們正在祭茶神。金龜看到人們對茶如此尊重,不由得稱讚。一想到自己常年在這裏澆茶卻沒有人問它,就決定不如也到人間做一株茶。

好了,今天的遊覽就到此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夠度過一段愉快的旅行,美麗的大自然歡迎你們的到來,也希望優美的武夷山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

江西武夷山的導遊詞5

[導遊內容]宋街——>武夷山歷史文物陳列館——>三清殿——>劉公神道碑——>徐霞客塑像——>大王峯——>幔亭峯——>換骨巖——>三姑石——>武夷宮(朱熹紀念館)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蒞臨宋街東面入口處。這條百餘米的仿宋古街,具有濃厚的宋代江南建築風格。街道兩旁店鋪林立,繁華如夢,酒旗倌風,古韻猶存。神經宋街有大小店鋪幾十家,主要銷售飲譽內外的武夷巖茶、蛇製品、旅遊工藝品。此外,還有酒鋪、茶觀,客人隨到隨飲,十分方便。古老的閩越文化宋街上展現着她那迷人的風采,使她成為向中外遊客展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藝術的長廊。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位於宋街入口處的武夷山歷史文物陳列館。這裏陳列展出武夷山市博物館部分收藏文物。主要有武夷山歷代名人塑像和形象地介紹武夷山先民如何治理、開闢武夷勝境的實物、模型及圖片等。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實物就是1973年9月取自武夷山觀音巖洞內的武夷山一號船棺。這個模型就是古漢城遺址模型。

經碳14測定,武夷山一號船棺距今已有3800多年,相當於夏代的晚期。武夷山架壑船棺的遺存,為研究福建省行秦歷史和探討古越族文化,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城村古漢城遺址,位於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村西南一公里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村古漢城遺座落在起伏的丘陵山地上,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860米,東西寬550米,總面積48萬平方米。崇陽溪環繞城的東、西、北三面。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城牆沿山勢夯土建築,殘高4-8米,東西城垣共保留三處豁口通道,為當年的城門。城外挖有護城壕。經發掘,城內分佈着殿宇、樓闕、營房住宅、治鐵、製陶和墓葬等遺址多處。建築坐北朝南、左右對稱,佈局嚴謹,與當時平原地區的城市佈局截然不同,是江南獨樹一幟的"幹欄式建築"。古城排水系統,利用自然山坡和溝谷建成,實行雨水、污水分流,規劃十分合理自然,令人稱奇。城村漢城,究竟是閩越王餘善的行宮,還是漢武帝平定閩越後設立的一個軍事城堡,它是怎樣興起衰落,還有待考證。

步出文物陳列館,沿宋街前行,前面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就是三清殿。三清殿是我國道教宮觀的主要殿堂,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於隆慶元年(1567年)冬應召北上時,曾在殿中牆上題詩一首:"一劍橫空星斗寒,甫隨平虜復徵蠻。他年覓取封候印,願向君王換此山。"

大家請看,三清殿前有一組石碑,其中最高的這塊是劉公神道碑。它連基座高3.7米,寬1.45米,原立於五夫鎮劉子羽墓道上,1981年5月移至於三清殿中珍藏。1985年10月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公神道碑詳記宋代大儒劉子羽的家世及生平事蹟。劉子羽,崇安五夫人,官至右朝議大夫,在江蘇鎮江知府任上時,因觸怒投降派秦檜,被罷職家居。他是朱熹之父朱鬆的摯友。朱鬆死進,朱熹年僅14風,遵父遺囑,奉母舉家投奔劉子羽。劉子羽侍為子侄,精心教誨,終於使朱熹成為一代大儒。為報答劉子羽撫育之恩,朱熹含淚撰文並書寫了這篇情真意切,共有的碑文。碑額上的篆:"宋故右朝議大夫充微猷閣待制贈少傅劉公神道碑",系南宋吏部尚書張式所書。神道碑左邊這塊詩碑,是明朝萬曆年間進士龔一清的《遊武夷記》七言古詩。右邊的石碑是清朝正年間崇安縣知縣劉靖題寫的"洞天仙府"和1962年現代文豪郭沫若視察武夷山時抒寫的“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凌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的《遊武夷泛舟九曲》詩碑。1985年10月有關部門還在三清殿中心堂設立"中美武夷山蘭亭學院"(後改為武夷山國際蘭亭學院),招收了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名學員。他們中有大學教授、建築學家、=電影導演、記者、心理學家等,在武夷山邊觀光遊覽邊學習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深受外籍學員的歡迎。

出三清殿,前行百餘米,前面這座潔白如玉的徐霞客塑像,就是1996年武夷山市為紀念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閩考察武夷山380週年而建造的。1616年,剛過而立之年的徐霞客,頭戴母親親手縫製的雲遊冠,從家鄉江蘇江陰縣(現為江陰市)出發,穿浙江、過江西,首次踏上了入閩的艱辛道路,對武夷山進行為期三天的考察活動。就中這短短的三天時間裏,他幾乎踏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寫下了不朽名篇《遊武夷山日記》,精確地記載了武夷的三十六峯,九十九巖的排列和九曲溪的發源流向,記載了峯巒崖谷和洞穴溪潭的位置,出色地描繪了神廳秀麗的武夷山水。

徐霞客塑像後面的這座山峯就是大王峯。現在我們沿"徐霞客入山處"牌坊開始向上攀登。大王峯,又名天柱峯、紗帽巖,因山形如宦者紗帽,獨具王者威嚴而得名。在武夷三十六峯中,向有"仙壑王"之稱。大王峯海拔526.8米,四面陡峭,攀登較困難,是武夷山三大險徑之一。當年徐霞客登大王峯時,日已西薄,下山尋路不得,競"以手懸棘,亂附而下",險些青山埋忠骨。如今登峯的道路經過整修後,已是有驚無險。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離峯頂還有一半路程,請大家繼續努力。前面這塊巨石是"張仙巖",相傳是漢代張垓坐化之處。從這裏再登一梯,過小石門,大家看到的這口寬七尺,深三尺的水池,名為"天池",池水極為清沏,雖旱不竭。池上石泉為"寒碧泉",池側為宋羽士林文能結廬處。從這裏再上一梯,大家可以看到一塊平地,平地上有升真觀遺址。從觀左拾級而上,大家看到的這一塊平地,則為"通天台"。再往上登數十步,便到了大王峯頂。峯巔有一罅,寬約一米多,下窺黝黑,投以石,聲殷殷如雷,片刻方息。相傳這就是宋代屢遣使者投送"金龍玉筒"的地方,故名"投龍洞"。峯頂古樹參天,積葉遍地,極為平曠。從峯巔俯瞰羣峯碧水,江山如畫,令人心曠神怡。

請大家順我手指的方向看,橫欹在大王峯北側,其麓相連,高不及大王峯的這座山峯就是幔亭峯。登帽亭峯的道路有二條,一是由大王峯升真洞旁上去,一是由換骨巖右側直上。幔亭峯頂,地勢平坦,有一片巨石,狀如香鼎,叫做"宴仙壇"。據宋祝穆《武夷山記》載: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與皇太姥、魏王子騫等古三仙人,在幔亭峯頂張幔為亭,結綵為屋數百間,大宴鄉人,應召而來的男女二千多人循虹橋魚貫而上,到了峯頂,幔亭、彩屋鋪着紅雲茵、紫霞褥,金宇氤氲;鼓樂齊鳴,歌聲嘹亮,席間食品全非人世間所有。歌師彭令昭高唱《人間可哀之曲》。隨着歌聲一停,空中隱約傳來環佩車馬聲。仙人消失了,鄉人隨之下山。忽然間暴風驟雨走紅橋,峯頂頓時空無一物,只剩丹崖翠壁依舊。"幔亭"之名即由此而來。鐫刻在幔亭峯樂壁的"幔亭"二,大四方丈,為明吳思學所書。石刻下方有一塊巨石,渾然方正,上大下小,約莫可坐數十人,俗稱"棋盤石"。相傳當年漢武帝派遣使者來武夷山,就是在這裏用乾魚祀武夷君的,所以又稱"漢祀壇"。

幔亭峯北面這座山峯是換骨巖。相傳方外之士得道尸解,都要在此"換骨",方能羽化登仙,巖之得名,由此而來。換骨巖上有兩個巖洞,一個叫靈雲洞,一個叫雲虛洞。靈雲洞分上、下兩洞,上洞在南壁,下洞在東壁,上下盤旋,互相溝通,宛如高樓上的回欄曲檻。上洞的石罅中,有泉七孔,四時不竭,名為七星泉。傳説喝口七星泉的水,就能消災除病。雲虛洞在在巖的北壁。洞內方廣數丈,可納百餘人。洞中有小樓兩楹,不施片瓦,風雨不侵,俗稱"仙女梳粧樓"。相傳這是武夷山孔、莊、葉三位仙女修真的地方。

換骨巖北面有石三塊立於巖巔,即人們所説的三姑石。三姑是指"太素孔君、太微莊無君、太妙葉元君"。相傳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崇安大旱,田土龜裂,禾苗枯焦。有一天,農人江小三的換骨巖下灌田,忽見三位道姑打扮的女子沿山徑走來。她們見江小三等農人灌田辛苦,便招江小三上前,授以小葫蘆和祕訣後便飄然而去。江小三如法施行,頃刻間,烏雲密佈,大雨如注,救活了枯焦的禾苗。為感謝這三位仙姑,清江小三來到了她們居住的"雲虛洞"。正端祥間,忽見洞門大開,一道童引出這三位仙姑。江小三慌忙上前叩謝。三位仙姑告訴他:"我們本是會稽上虞人,唐天寶年間,來武夷山學道,棲息於天柱峯下,一日遇見皇太姥,授以"丹訣",承她指點,在換骨巖雲虛洞中修練,今修烘已畢,就要離開武夷山"。説完,這三位仙姑倏地不見了。後鄉人為紀念這三位仙姑,便將換巖骨巔的這三塊巨石取名為"三姑石"。

各位朋友,請大家隨我下山。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建築物就是武夷宮。武夷宮又名會仙觀、衝佑觀、萬年宮,是萬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勝地之一。據《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於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武夷宮初建時,並不在今址上,而是築屋於九曲溪一曲的洲渚上,稱天寶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景為其弟李良佐"辭榮入道",才移建今址,名"會仙觀"。會仙觀建成後,歷代篤信仙家的封建統治者,都不惜花費重金,多次修葺,擴建宮殿。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增修屋宇達三百多間,建築面積達數百畝。宋紹聖二年(1095年),宋哲宗降旨大建宮殿,改名"衝估觀"。南宋詞人辛棄疾,詩人陸游,著名理學家朱熹、劉子等都曾任過沖佑觀提舉(相當於現在武夷山景區管委會主任一職)。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觀為宮,稱"萬年宮"。明正統四年(1439年),觀毀於兵。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年),雖經官府多次拔款修葺,都未能恢復舊觀。嘉靖四年(1525年),觀又遭火焚,次年修復。到清末,又加倡修,即為武夷宮。年代悠久的武夷宮,雖歷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經不住數次火焚和兵,後僅遺留下幾間空房和斷垣殘壁。80年代末,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武夷宮主殿已重新修復。修復後的武夷宮,現已闢為朱熹紀念館。館內主要展出朱熹及閩學著名人物蔡元定、遊九言、劉侖、黃幹、真德秀等生平事蹟。大門匾額上“朱熹紀念館”這五個醒目大,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方毅同志視察武夷山進留下的墨寶。庭院中的這兩棵桂樹,相傳是朱熹親手所植,已有8、9百年的歲齡。

各位朋友,武夷宮景區的遊覽到此結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xi/4rnw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