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蘇導遊詞 >

江蘇導遊詞的錦集

江蘇導遊詞的錦集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江蘇的一些導遊詞,歡迎閲讀借鑑,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江蘇導遊詞的錦集

江蘇南京概況歡迎詞全文

【城市概述 地理位置和地形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氣候特徵 交通狀況 旅遊資源】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各位到華東線的第一站南京參觀遊覽。初來乍到,大家一定很想了解這座城市。下面請允許我向各位介紹一下。

南京,簡稱寧,地處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北接遼闊的江淮平原,是江蘇省的省會。全市面積為6597平方公里,轄4縣11區,人口545萬。其中市區面積約881平方公里,人口270多萬,為中國十大城市之一。

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優越,地形獨特的城市。它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依鐘山而扼長江。東面和南面是以紫金山(又叫鐘山)為主體的寧鎮山脈為屏障,紫金山之西有富貴山、五台山及石頭山(清涼山)等。西北面的長江奔流而過。城內外多低丘,河湖相連,可謂山環水繞,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

南京又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2400多年。最早的城池為越城,是越王勾踐滅吳以後,於公元前472年所建的。約公元前356年,楚國滅越,楚威王在石頭山上築城。傳説楚威王看到南京地理形勢險要,怕日後有人在此稱王,就在獅子山北邊的江邊埋下黃金,以鎮壓王氣,稱為金陵,從此南京又有了金陵之稱。三國時的東吳,兩晉時的東晉,南北朝時的宋、齊、樑、陳先後在南京建都,這就是六朝古都。後來,五代時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也定都南京,這又使南京成了十朝都會。

南京曾有許多名稱,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有金陵、建業、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寧、集慶、應天、天京等,像金陵、建康至今仍被用作南京的代稱。至於南京的得名源於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於1368年定都南京,當時南京叫應天府。朱元漳曾打算把都城遷到開封,將開封命名為北京,應天府稱為南京,後來國都雖未遷成,但南京一名就沿襲下來了。

遊客們:南京的歷史就介紹到這裏,下面向大家講講南京的氣候。由於南京地處長江下游,亞熱帶向暖温帶過渡的氣候帶中,每當夏季來臨,高空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氣流不斷下沉,氣温逐漸上升。驕陽似火,每天地面最高温度平均值可達50C以上,發燙的大地成了這座城市的熱源。加上南京獨特的地勢,它處於長江沿岸的河谷之中,海拔較低,起伏的山巒,猶如天然屏障,擋住了空氣的流動,阻止熱量向外發散;來自海洋上的濕潤東風和南風被東郊紫金山和東南一帶山體遮擋,使南京始終處於炎熱的高温控制下。所以南京的盛夏酷熱難熬,素有火爐之稱。但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南京城,綠樹成蔭,尤其是東郊的中山陵景區,更是樹木葱憲,平均每個人佔有10棵以上的樹木,成為中國著名的綠色城市。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南京夏季炎熱的氣候起到了調節作用。

南京的交通也十分便利。航空有祿口國際機場和大校場機場,每天有數百架次飛機在這兩大機場起降。鐵路有京滬線和寧銅線在此接軌,特別是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直接溝通了長江南北的鐵路、公路交通,從而使天塹變通途。此外,滬寧高速公路、繞城公路已成為南京的主要交通動脈。由於南京地處華東地區水陸交通要衝,同時還是著名的內河港口城市,明朝鄭和下西洋的龐大船隊就是從南京港啟航,經過中國的南海諸島,跨越亞、非兩洲的。現在的南京港,經過不斷地擴建改造,年吞吐量達3000多萬噸,成為長江沿岸的第一大港。

最後再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南京的旅遊資源。南京已形成了以城中為核心,輻射東南西北的五條旅遊線。

城東旅遊線以鐘山風景區為主,以中山陵為中心,有明孝陵、靈谷寺、美齡宮、紫金山天文台等50多個遊覽景點。城南線以秦淮風光帶為主,以夫子廟建築為中心,東起東水關,西止西水關,有烏衣巷、李香君故居、瞻園等古蹟,此外還有中華門城堡、雨花台烈士陵園等風景點。城西有清涼山、石頭城、莫愁湖等景觀,形成山、水、城、林交融一體的景觀特色。城北的珍珠泉度假區,距市區11公里,是南京地區唯一的省級旅遊度假區,南京長江大橋也在城北。城中景區有著名的玄武湖,山城環抱,碧波盪漾,景色十分秀麗,此外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

各位遊客:講到這兒,我們可以把南京這座城市特色作一概括,那就是古、大、重、綠四個字。古,是指南京是中國的七大古都之一;大,南京是中國的十大城市之一,有中國最大的河流 長江,還有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城牆;重,南京在歷史上、地理上都佔有重要的位置;綠,南京植被良好、綠化先進,是中國數一數二的綠色城市。因此,南京這座城市的特色又可用兩句話來概括,即:梅紅松綠市,虎踞龍盈城。

遊客們:南京概況就介紹到此,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座六朝古都,去細細領略她的秦淮風韻吧!

明十三陵概況及神道_導遊歡迎詞大全

(歷史沿革)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部天壽山下,因明代遷都北京後,有十三位皇帝埋葬於此,故稱十三陵。自明永樂七年(1409)開始建長陵,到清朝順治初年建思陵,在方圓80平方公里的陵區範圍內,共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此外還有眾多的嬪妃,太子,公主,叢葬宮女等。營建時間前後達200餘年,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羣,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較多的墓葬羣。

明成祖朱棣選定在北京營造皇陵,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政治方面。北京是朱棣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自從他登基起,就計劃者遷都北京,故而皇陵隨之建在北京,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其次,戰略方面。明朝初年,蒙古等的殘餘勢力逃到漠北,成為明朝北方的一個長期威脅。若身處南京,未免有些鞭長莫及,難以達到控制北方局勢的目的。所以,朱棣遷都北京的同時在北京卜選陵址,是極具戰略意圖的舉措,這對明朝疆域的鞏固也的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朱棣的決策影響可謂深遠。

永樂五年(公元l20xx年),永樂皇帝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工部及術士風水先生等人前往北京一帶開始選擇萬年吉壤”。先後曾指定潭柘寺,燕家台,屠家營等處,朱棣都不滿意。後來在江西術士廖均卿的推薦下,選中了昌平這塊風水吉壤。整個陵區東,西,北三面羣山如拱似屏,南面龍山,虎山分列左右,構成天然門户。陵區大宮門正好建在兩山之間,門裏是一片開闊的盆地。整個陵區以長陵位關鍵,以大宮門一一長陵一線為中軸線。北面以天壽山為鎮山,東面有蟒山,西面有虎峪,正和風水左青龍,右白虎的説法。再加陵區內温榆河從西北蜿蜒流向東南,形成陵區的抱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自永樂七年(公元l420xx年)正式在此建長陵,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明十三陵的營造工程,歷經了二百多年,從沒間斷。十三陵以時間先後,依次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除以上十三位皇帝外,陵內還葬有皇后23人,皇貴妃1人,及殉葬宮人數十人。另外還有7座妃墳園寢和1座太監墓。由於十三陵中的第一個陵是長陵一一永樂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因此長陵的中軸線也就是自然成為整個陵區的中軸線。

(今日十三陵)

1992年,在北京旅遊世界之最”的評定中,專家學者對十三陵的判定語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20xx年7月,明十三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世界遺產名錄》對它的評價如下: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的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了500餘年的世界觀和權力觀。”

(石牌坊)

石牌坊位於神道最南端,建於嘉靖十九年(公元l540年),是陵區的標誌。石牌坊青白石料組裝雕琢而成。體量巨大,其結構為五間六柱十一樓。其高14米,寬28.86米,是我國現存營造時間最早,建築等級最高的大型仿木結構的石牌坊。牌坊的夾杆石,四面有浮雕,刻有八對獅子滾繡球和十六條雲龍的圖案。

(大紅門)

大宮門是陵墓區的正門,俗稱大紅門”。門向南,分三洞,是陵區的總門户。它位於虎山,龍山之間一高崗上,距石牌坊1.25千米。門口左右立下馬碑二方,正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八個字。當時奉旨官員到這裏,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皆由步行進入陵區,否則以大不敬論罪。《大明律》還規定,陵區內一草一木都不得擅動,否則以謀毀山陵”論罪,且山嶺內盜砍樹木者斬,家屬發配從軍”。

(長陵神功聖德碑)

沿中軸線向北距大宮門0.6千米,就是長陵神功聖德碑碑亭。碑亭是重檐歇山式建築,正方形,四面劈門,高約三丈,建於宣德十年(1435年)。亭內是明成祖永樂帝朱棣的神功勝德碑。碑身正面刻的是明成祖長子一一仁宗朱高熾撰寫德神功勝德碑文,碑文有3000多字。碑的背面刻有的是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清高宗撰寫的《哀明陵三十韻》,詳細記述了長陵,水陵,定陵,思陵幾座陵墓的殘破狀況。碑東側刻有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費記錄。碑西側刻有嘉慶九年(公元1820xx年),清仁宗論述明亡國的教訓得失。長陵的神功勝德碑是十三陵唯一刻有碑文的陵碑,其他各陵碑都均沒有刻字。

碑亭四隅各立一座高10.81米的漢白玉華表。這四座華表為墓前標誌,也是附屬碑亭的裝飾性建築。

大宮門後的大道叫神道,又稱陵道。神道縱貫陵園南北,全長7.3公里,向北直達長陵陵門。在碑亭北側,各有一列石雕羣,統稱石像生。在陵墓前設置石像生的儀制始於秦漢,以象徵死者生前儀衞。此後歷代君王沿用不絕,只是神獸形象和數量有所不同。

(石像生)

明十三陵的石像生沿用明孝陵的規制,但增加了4尊功臣像。長陵石像生以一對石望柱開始,其後800米的神道上排列有石獸12對,石人6對。石獸每種兩對,獅子,獬豸(xiezhi),駱駝,麒麟,馬,象,各四匹,兩卧兩立分左右排列在神道兩側。石獅的形象威武雄壯,凜然不可侵犯。陵前置獅子為鎮物,用以驅區避邪;獬豸是傳説中象徵公平正義的神獸,它被認為能辨曲直”,有觸不直者”的能力,在此也起着保護帝王的作用。駱駝為沙漠之舟,象徵運輸。大象聰明温和,力大無比,象徵祥瑞,且帝王生前儀仗也多用大象。麒麟,是傳説中的神獸,古人認為如有麒麟出現,則是帝王有聖德,天下太平的象徵。在神道上設置麒麟有歌功頌德之意。石馬多被置於陵墓前,原因是皇帝生前儀仗中必有仗馬。石人6對,文臣,武臣,勛臣各四人,分別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各級官員,將軍和有功之臣。這些石聲像建於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

(櫺星門)

石聲像的北端是一座玲瓏別緻的櫺星門。古人認為聖殿之有櫺星門,蓋尊聖門如天門也”。故用櫺星命名的門成為一種象徵,比作天宮之門。此處櫺星門為三開間,門上中間各飾有火焰珠寶,因此又俗稱火焰牌坊”,也叫龍風門。

無錫寄暢園

各位遊客:在無錫有一座近520xx年曆史的名園,它不僅體現了我國明清兩代造園藝術的高超水平,而且文物也十分豐富,這就是我們即將前去遊覽的寄暢園。

寄暢園是中國山麓別墅園林的代表。它位於惠山東麓,佔地I4.85畝。該園雖小,卻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佈局,巧妙運用借景,將惠山、錫山秀色攬人圍內,以有限的空間,造無盡的意境,從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傑出典範。1988年寄暢園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寄暢園歷史沿革和得名由來】

關於寄暢園的創建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它的前身是秦氏家園,故名“秦園”。此園第一代園主秦金,號鳳山,是宋代著名文學家秦觀的後裔。在明嘉靖年間,他曾先後任吏部、户部、禮部、兵部、刑部等五部尚書,為告老還鄉,頤養天年,利用原惠山寺“南隱”和“匯寓”兩僧舍,初步奠定了園林的雛形,因秦金號“鳳山”,故初名“鳳谷行窩”。

到了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第三代園主秦耀因失意於官場而被解職,從而驅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間,先後花了七年時間,在“民谷行窩”的基礎上建成20景。新園建成後,取王羲之的詩句“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清冷澗下瀨,歷落松竹林”,而命名為“寄暢園”。

清代順治十四年(1657年),秦氏後裔秦德藻專門請了造園名家張南垣設計改造,並由他的高徒侄子張武負責施工,在園內精心疊石,引入惠山泉。經一代名家張南垣的創意,寄暢園的風光更美了,名聲也更大了。

康熙、乾隆兩朝帝王對寄暢園更是十分垂青,在120xx年間,他們祖孫兩人分別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奇暢園遊覽。康熙還特意為寄暢園題寫了“山色溪光”、“松風水月”刻石。乾隆更是不惜耗費巨資,以寄暢因為藍本,在北京萬壽山建了一座“惠山園”,就是如今在頤和園中的“諧趣園”。

各位遊客:寄暢園的歷史就介紹到這裏,下面隨我到園中去參觀。

【鳳谷行窩大廳—秉禮堂—含貞齋—九獅台—鄰梵閣】

各位:在門廳右側牆壁上,嵌刻的是明代石刻《寄暢園記》。過門廳,天井裏兩塊刻石,右邊是康熙題寫的“山色溪光”,概括國內景色;左邊是乾隆題寫的“玉戛金從”,讚美園內八音洞的美妙泉聲。往前是“民谷行窩”大廳,三門敞廳正中懸掛朱妃瞻所題寫的匾額。鳳谷行窩是寄暢園最早的名字。寄暢園第一代主人秦金,號“鳳山”,惠山俗稱龍山,以“鳳山”相對,指出此地是“鳳藏龍山”的風水寶地。現在的大廳是清雍正年間改建的,廳前柱子上掛着無錫金石家高石農篆書翁同龢的楹聯:“雜樹垂蔭,雲淡煙輕;鳳澤潔暢,氣爽節和。”走廊東門叫“侵雲”門,“侵雲”為錫峯塔的別名,出此間可望錫峯塔影。酉門為“礙月”門,可眺望九龍山峯,因峯高阻礙月色,故名“礙月”。

從“礙月”門出來,是一座蘇式小庭院,中間是小水池,用太湖石圍砌。周圍紅柱迴廊連接整個庭院,廊的兩端各有一個月洞門,分別叫“凝翠”和“含秀”。在廊壁上嵌有一部分《寄暢園法帖》石刻。院子南面的“秉禮堂”,古樸典雅,裝飾扇木格子落地長窗,共有18扇。這裏是執掌禮儀的場所,據説此堂題名是為紀念關公。關羽被曹操軟禁後,為試探關羽,只給他一間房,關羽把房讓給嫂嫂,自己站在門外,借月光讀書到天明。曹操為此佩服至極。園主人更是敬佩關公,題名“秉禮”,即秉燭達旦,遵守禮節之意。

從北面出小院,坐西朝東的三門古屋,是“含貞齋”,這裏原是明代園主秦耀讀書處,這位官場失意的園主喜歡吟詠“盤桓撫古鬆,千載懷淵明;歲寒挺高節,吾自含我貞”的詩句,因此齋名也就叫作“含貞齋”。屋前兩棵銀杏樹,高大挺拔,在它的後面種植着大片桂花樹。穿過樹林,看到的是“九獅台”。

九獅台是座大型假山,整座假山看上去像九隻用太湖石疊成的巨大的雄獅。據説這是根據元代無錫大畫家倪雲林的《九獅圖》畫稿堆砌而成的。登上獅首,是全國最高點,整個園林一覽無餘。

從九獅台南行,不遠就到了“鄰梵閣”。梵界即為佛界,閣建在假山上,因緊靠惠山寺,故名“鄰梵閣”。原來的建築已毀,現在的閣是在80年代初根據明代王稚登《寄暢園記》的記載重建的,遊人登臨眺望,錫山風光盡收眼底。

【美人石—錦匯漪—鬱盤亭—鬱盤長廊】

各位遊客:我們繼續向東走,在快到盡頭的高牆前,這座三米多高的湖石,它倚牆而立,像窈窕淑女,在方池前以水為鏡,梳理髮粧。所以人們都叫她“美人石”。石前這個長方形的池塘,叫“鏡池”。遊客欣賞“美人石”一定要站在方池的西南角,少女楚楚動人的神態才能惟妙惟肖地展現在您的面前。石前的御碑亭裏有乾隆的御筆。乾隆來此遊覽時,認為此石巍然昂首,有大丈夫氣魄,將它改名為“介如峯”。園主人為此特意把乾隆的題字和題詩刻成石碑,立在鏡池前面。各位遊客,大家看一下石的南牆角,有一塊不顯眼的石頭,好像一隻癲蛤蟆,對着美人石張口垂涎,真像癲蛤模想吃天鵝肉。

從美人石的碑亭向北看,這片碧波盪漾的水面是“錦匯漪”,因為它彙集全國錦繡景色而得名。而整個寄暢園的風景正是圍繞着這一流池水為中心而展開的。“錦匯漪”南北長,東西狹,面積僅有2.5畝,卻顯得開闊明朗。東面是臨水亭廊,西面地勢高處造假山,水面上築有石橋,使水面成為不規則的巨大鏡面,把周圍的山影、塔影、廊影、亭影、樹影、花影和人影彙集在池中。

從“錦匯滿”東岸沿長廊向北,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六角小亭,亭名“鬱盤”,取自王維《輔川園記》中“鬱郁盤盤,雲水飛動”之句。亭中青石圓台和石鼓凳是明代遺留下來的秦氏舊物。鬱金亭還有一個民間傳説:清朝惠山寺有位老和尚,棋藝高超。乾隆遊惠山時,便和他在青石圓台上對弈。結果,乾隆連連得勝、他想:我的棋藝遠不如老僧,為何反而連連得勝?無非我是皇帝,他不敢取勝罷了。後查明果然不出乾隆所料,因此乾隆雖然獲勝,仍鬱郁不歡,後人就把此回台取名“鬱盤”,亭就叫一鬱盤亭”了。

由鬱盤亭向北的長廊叫“鬱盤長廊”,為秦耀改造園林時所建。舊廊前後古木成蔭,鬱鬱葱葱,牆上漏窗外竹石花木若隱若現。遊客仔細看會發現,這裏的廊柱特別高,這條長廊也特別高敞。因此在廊內舉目四望,“錦匯漪”對面的高大樹木,以及雄偉的惠山也能一覽無遺。

【知魚檻—鶴步灘—七星橋—涵碧亭】

順着長廊向北,只見有一方亭伸入水中,此亭名叫“知魚檻”。它三面環水,是當年秦耀改建寄暢園時建造的。建成以後言主人常常在此憑檻觀魚,怡然自得。亭中的匾額是張辛稼所書,中間懸掛着吳永康畫的觀魚圖。

“知魚檻”對面是“鶴步灘”。它是園中的主山,用當地山石圍疊,並用土夯實。造園者把這裏的假山當作惠山餘脈來處理,使它們氣勢相連,假山腳下有彎曲穀道,洞水順流而下,水石相諧,情趣盎然,好似成羣白鶴棲息漫步,因此取名“鶴步灘”。

“錦匯漪”上的石橋,用7條石板直鋪而成,因名“七星橋”。七星橋東面臨水的是飛檐翹角的“涵碧亭”。亭後的古樟,已有400多年曆史。

【嘉樹堂—八音澗—明清古樟—《寄暢園法帖》石刻】

嘉樹堂是寄暢園最北面的一座建築,1993年全面翻修,恢復明代硬山式建築風格。遊客站在堂前,南面秀麗的錫山,山頂的龍光塔和園中的知魚檻、鬱金亭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山地塔影”的奇妙景象。這是寄暢園小中見大建園風格的體現。

嘉樹堂東面是“浣綠”廊門,而出西邊“聞韻”廊門,便到了“八音澗”。此澗是根據晉代左思“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的名句而命名的。八音洞用黃石堆砌而成,上面種古樹,下面清泉流淌,洞水引自“二泉”水,人行其中如行幽谷中。

八音澗邊假山羣中的這些古樹,都是有二三百年樹齡的古樟,它們枝繁葉茂,最大的胸圍有4米。

在遊覽寄暢園中,我們還可欣賞到《寄暢園法帖》石刻,一共200多方,分佈在鬱盤亭長廊、秉禮堂、含貞齋的牆上,以及鄰梵閣、嘉樹堂中。這些法帖是清嘉慶年間秦氏家族在乾隆所賜《三希堂法帖》的基礎上,蒐集宋、元、明、清名家,如秦觀、文徵明、董其昌、劉塘等的墨跡,精雕細刻而成。現在看到的是1981年根據舊拓本重新摹刻的,基本再現古時風采。在含貞齋南側圍牆上,還保存着零星殘存的原有石刻。如果客人中有書法愛好者,可以慢慢瀏覽欣賞。

各位遊客:寄暢園的遊覽已經結束了。通過剛才的遊覽,使我們感到此園面積雖小,卻能巧用借景,小中見大,達到咫尺園林,多方勝境的效果。

標籤: 錦集 導遊詞 江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su/qpx0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