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蘇導遊詞 >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通用20篇)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通用20篇)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南京夫子廟是一個以夫子廟為中心,集遊覽、購物、品嚐風味於一體,展示古城風貌和民族風情的旅遊地。夫子廟又稱孔廟,文廟,是祭祀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通用20篇)

夫子廟建於宋景佑元年,是在東晉學宮的舊址上擴建的,夫子廟五建五毀,最後一次是1937年毀於日本侵略軍的炮火。1984年,南京政府對夫子廟進行了大規模開發與建設,建成了以夫子廟為中心,以秦淮河為軸線的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它有三大建築羣,一座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大成殿,另一座是大成殿後面的學宮,第三是古代科舉考試遺址——江南貢院。

秦淮河,又叫龍藏浦,是南京人民的母親河。內秦淮河流經夫子廟,全長10公里,這便是古往今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讚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

現在我們來到了秦淮河畔,自宋以後就成了孔廟泮池。河南岸的一段硃紅色石磚牆,這就是夫子廟的照壁。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長110米、高10米,為全國照壁之冠。泮池西側有一座橋叫文德橋,因為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為了和東邊的武定橋相對,故建橋鎖住泮池以蓄文氣,因為橋的方向和子午線的方向一致,所以每年農曆11月15日左右,站在橋上俯視,可見月亮被分成兩半,這就是文德分月的由來。每到此時,橋上賞月的人不計其數,由於原為木橋,所以橋的欄杆經常被擠壞,所以南京有一句俗話叫“文德橋的欄杆——靠不住”。泮池北岸有一座四柱三門的大牌坊為天下文樞坊。孔子乃天下文章道德之中樞也,故得此名。東側這座樓閣式建築,叫做魁光閣,它初建於清乾隆年間。這座臨街傍水的建築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西側的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羣星集中,人才薈萃之意。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興廢。請大家繼續隨我往前走。這座門叫櫺星門,這是孔廟的廟門。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櫺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

走過櫺星門,便是孔廟的正門,叫大成門,因為孔子對我國文獻起了集大成作用,也叫戟門。廟院兩側是碑廊,廊內陳列了當代書法名家的碑刻30塊。現在,請大家隨我從中間的甬道走。甬道兩側立着孔子十二門生中的後八門生。在進大成殿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殿前的這個露台,也叫丹墀。丹墀之上有目前我國孔子的最大的銅像高4.18米。現在請各位遊客隨我進入孔廟主殿——大成殿。這是一座氣勢巍峨,重檐廡殿頂,屋脊中央有雙龍戲珠立雕的建築。這種規格的建築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大成殿內供奉着孔子的畫像;為畫家王宏喜按照唐吳道子的孔子畫像用一年時間畫成。兩旁是四亞聖的漢白玉塑像;東西兩側擺放有古代慶典時演奏的樂器。大成殿的四周牆壁上還懸掛着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蹟的鑲嵌壁畫,稱“孔子聖蹟圖”;是浙江樂清200多名匠師採用玉石、翡翠、黃金、珠寶等貴重材料,耗時三年雕成。總價值580萬人民幣。表現了孔子“萬世師表”的光輝典範。

走出孔廟。我們可見四塊石碑,第一塊是《孔子問禮圖碑》,記載了春秋末年孔子出於對周王朝禮樂制度的崇拜;從家鄉曲阜去周王城洛陽考察典章制度的經歷。圖中是二人駕車,一組身穿古裝人物在城門前歡迎的場面。這塊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圖文仍清晰可辨,是難得的珍貴文物。第二塊碑石《集慶孔廟碑》,第三塊碑石《封四氏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文宗皇帝詔示:加封顏回、曾參、孔伋、孟軻為四亞聖之事。第四塊碑是《封至聖夫人碑》。

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便是夫子廟的學宮。門楣上方題有“東南第一學”。後面是明德堂,明德堂是學宮的正堂,建於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堂名為文天祥所書。現在的這塊匾額是後人模仿文天祥手跡寫成。明德堂是學子集會的地方,每月朔望(農曆七年級和十五)朝聖後,學子在此集會,訓導師宣講聖教和上諭。明德堂前院中新建兩個亭子,東為習禮亭,內掛“禮運鍾”,西為仰聖亭,內置“聖音鼓”。

接着是尊經閣、青雲樓、崇聖祠。尊經閣原為上下兩層,上存儒學經典,下為課堂。現為1988年新建的三楹三層仿古建築,為南京民俗館。青雲樓為供奉歷代督學使的祠堂和學宮秀才閲覽經書的地方。

現在我們所站的地方便是江南貢院了。這裏原是古代時南京規模龐大的考試場——貢院。貢院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縣府考試場所。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這裏成了鄉試、會試場所。眼前這座三層建築,就是明遠樓了。樓呈四方形,四面設窗,地處貢院中心,在此可以監視考生和貢院內執役人員。“明遠”的意思就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厚”。號舍在明遠樓東部和西部,是考生三場九天考試住宿之地,原有20644間。現在來到的是當初主考官辦公之地——至公堂。現為“科考陳列室”,以實物圖片、資料等形式介紹科舉制度的情況,正中有“魁星點鬥”像。

各位遊客:關於夫子廟我就介紹到這裏。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逛一下夫子廟的其他景點;比如:吳敬梓故居,王謝故居,烏衣巷等。謝謝!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2

夫子廟導遊詞位於南京市健康路以南,主要指的是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羣,但習慣上將圍繞這三大建築羣一帶的街道都稱做夫子廟。在東自平江府路

,西至瞻園路的約0.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商場商店300多家、影劇院2家及諸多賓館及遊樂場等,地下還有一個約10000平方米的

地下商業街。可以説夫子廟是一個集旅遊、文化、商業、餐飲、娛樂等多功能的服務中心。節假日的人流量達15萬人次以上,逢金陵燈會期間

更是盛況空前。東晉鹹康三年,(337年)丞相王導在秦淮河北岸建學宮,這是夫子廟的最早建築。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在學宮

前建孔廟,彌夫子廟。後因戰亂幾次被毀,幾次重建。現在的建築為1984年重新規劃修建起來的。它重現了明清時代江南街市的風貌景觀

,一派古色古香。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佔地2.63萬平方米。照壁在秦淮河南岸,高10米、長110米,壁頂覆小圓筒青瓦,四角略

翹,其長度為我國照壁之最。河北岸有彎月形泮池,岸上還有一排明代建成的雕鏤石欄。石欄東邊是三層六面飛角的奎墾閣;北面是四柱三門

的文樞坊,中間上刻“天下文樞”四個金字;西面是重檐雕脊飛角的聚星亭,大成門前是六柱三門石砌的櫺星門。此處建築皆帶“星”字,意指

天下文曲星集於此地。大成門為古代抬樑穿鬥式建築,翹角龍脊,三門並立,每扇門上有45枚門釘及龍頭銜環。門內左右兩側立南齊、元、宋

時期的石碑四塊,內院兩側有廊連接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高16.2米、寬27.3米、深20.9米,七楹重檐,四坡

五脊,主脊上的雙龍戲珠立雕為國內首創,加上全殿的56根巨型石往,巍峨壯觀。殿前丹墀正中立孔子銅像,高4.18米,為全國之冠。

東西兩側圍牆外是按明清風格精心規劃設計的東西市場,以經營古玩玉器、文房四寶、名家字畫及旅遊紀念品為主。學宮位於大成殿後,由明

德堂、尊經閣、崇聖祠、青雲樓等一組建築組成,是古代州府的最高學府,明德堂是學宮的正堂,現闢為遊樂場。由文樞坊向東左拐即可見到

一座斗拱飛檐的正方型三層木結構建築——明遠樓。它是原江南貢院的中心建築,是考試期間監視考生和發佈命令的地方。樓後院落兩側是仿明

清時科舉考試的號舍,號舍長寬約1.5米,僅有上、下兩塊木板,上為桌、下為凳。考試幾天考生吃喝睡全在這狹小的空間內,帶進去的食

物全要檢查,連饅頭也要切開看,以防夾帶作弊。最盛時期,江南貢院佔地7萬多平方米,號舍20644間,規模為全國貢院之首。明遠樓現

稱“江南貢院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的夫子廟曾經是一個畸型的繁華鬧市,特別是明清時期,每逢開科秋闈,上萬名(最多達

2萬多人)考生雲集於此,於是書肆、茶館、客棧應運而生,酒樓妓院也就滋生蔓延。當年秦淮河南岸的一些街巷即為富家子弟的“温柔鄉”

、“銷金窟”。還出過不少名妓,如李香君、董小宛等被稱為“秦淮八豔”。今在鈔庫街38號重建了媚香樓,做為李香君故居對遊人開放。

清代著名作家吳敬梓曾居住於秦淮河畔,歷經20xx年,在此寫出了抨擊科舉制度的名著《儒林外史》。在他的故居——秦淮水亭的遺址上如今

建起了明清河廳河房式樣的建築,為“秦淮人家”賓館。內設拾風堂,舉行仿古婚禮等民俗活動。遊覽夫子廟還可以順便品嚐秦淮風味小吃,目

前已挖掘出傳統小吃品種100多個,加上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足可讓遊人大快朵頤。金陵燈會更是遠近聞名,名為農曆正月十二上燈

,十八落燈,其實從年七年級開始,買燈、賣燈和觀燈者即人如潮湧,各色彩燈達數十種,使人眼花綴亂,目不暇接。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3

古時立學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廟,屬於國家祀典內容之一。所以孔廟的特點是廟附於學,和國學、府(州)縣學聯為一體。廟的位置或在學宮的前部,或偏於一側。

南京夫子廟是前廟後學的佈局。孔廟、學宮與東側的貢院(通過考試來取士的考場)組成三大文教古建築羣。古時候的孔廟有一定的佈局形式。

一般前設照壁、櫺星門和東西牌坊形成廟前廣場,櫺星門前設以半圓形水池,稱為“泮池”。泮池是孔廟的特有形制,源自於周禮,而夫子廟鑿秦淮河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為泮池的遺例。岸北為石欄,有“天下文樞”牌坊,遊人至此可憑欄小憩,瀏覽秦淮河風光。

夫子廟的大照壁位於秦淮河南岸,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全長110米,為中國照壁之最。

泮池邊的石欄為明正德九年1520xx年所建,現也修飾完整。東有奎光閣,西有聚星亭,象徵文風昌盛;廟前廣場東西兩側立石柱,上書“文武大臣至此下馬”,以示對“至聖文宣王”的崇敬之意。廟門前有“天下文樞”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後面為“櫺星門”,系丈餘高石牌坊,六柱三門,中門刻有“櫺星門”三字篆文。三門之間嵌有牡丹磚刻浮雕,柱頭皆有云雕,形即華表。這是帝王出巡朝聖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員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柵欄封閉。

街東西舊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兩坊,民國以後被拆除。廣場左右原有“聚星”、“思樂”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廟於1983年復建;思樂亭今移建於東市小廣場。

櫺星門由三座單間石牌坊組成,石坊之間牆上嵌有牡丹圖案的浮雕,中間石坊橫楣刻有“櫺星門”三個篆字,造型樸實無華。

入櫺星門,東西兩側各有持敬門,中間為大成門,又稱戟門。在封建時代,每逢朔、望(農曆七年級、十五)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教諭、訓導學教官由大成門進,士子走持敬門,不得逾矩。下階為丹墀,東西並立三碑,東為元至順二年(1331年)封至聖夫人碑,西為四亞聖碑,再西為清康熙修學宮碑記。丹墀左右為兩廡,外有走廊通正殿。兩廡供奉孔門的七十二賢人牌位。

正中是為“大成殿”,外有露台,是春秋祭奠時舞樂之地,三面環以石欄,四角設有紫銅燎爐,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時,光如白晝。殿內正中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亞聖——顏回、曾參、孟軻、孔汲。殿的東邊有小門通學宮。

明清時代的大成門為五間,兩側為耳房,供執事人等休息之用,中為三門,門內陳列戟,東設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由大成門(中門)進,士子執事人等分走旁門。此門 與大殿同毀於日軍兵火。1986年新建的大成門面寬三間,門內正中有漢白玉屏風,上鐫刻“重修夫子廟記”,樹立四塊古碑,其中齊永明二年的“孔子問禮圖碑”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院內遷至此處的一塊重要的碑銘。

入大成門循甬道丹墀而上,便是夫子廟的主殿大成殿。現大殿是按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的建築為藍本修建的,取消了原孔廟的後牆,使之與學宮融為一體。大殿七間,高18米,重檐歇山頂。原殿內正中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牌位,兩旁配享四亞聖。現殿內有孔子銅像,兩旁配有孔子十二弟子漢白玉像。殿前有寬敞的露台,四周繞以石欄板,它是古時祭祀舉行樂舞的地方。殿前兩側有廊廡相連,原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和歷代大儒,及存放祭器的地方。現改作碑廊,牆上鑲嵌陳列當今名流的書法碑石30多塊。

孔廟院牆與學宮之間,東西北三面有寬暢的通道,曾種植幾百棵柏樹,古木參天,鬱郁蒼蒼。那時,在廟外的文德橋上憑欄眺望,大成殿的黃色琉璃瓦屋頂在綠蔭叢中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殿後為“明德堂”,相傳匾額為南宋文天祥楷書,後由曾國藩改為篆書。堂後為“尊經閣”,閣原為教諭講課講堂,樓上藏有大量儒教典籍的刻板和諸多聖賢畫像。清嘉慶年間又遭戰火破壞。

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國藩、李鴻章二人相繼重修擴建,恢復舊貌。然而,孔廟的主要建築均於1937年毀於日本侵略軍的炮火。解放後,原學宮部分作為秦淮區人民遊樂場,“名宦鄉賢祠”則改為夫子廟國小;大成殿遺址闢為夫子廟廣場。“文化大革命”中,剩餘建築又遭破壞。1983年,政府撥款重建夫子廟古建築羣,主體建築大致恢復舊貌。

夫子廟兩側的東西市場,原是學宮前甬道。東甬道為學宮正門,門前有坊,上書“泮宮”。坊東為明清兩朝狀元、榜眼、探花題名牌坊。坊西為會元、解元題名牌坊,坊的背面是武科題名牌坊。東西甬道旁,原各有三祠兩署。民國以後廢科舉,興學堂,學宮遂漸衰落,祠、署分別改為學校、教育局、圖書館等,學宮甬道也成為攤販市場,東西市場的名稱便從那時開始。

現東西市場於1987年建成,總建築面積為4400平方米,吸收了我國傳統的商業街道的空間形式和尺度,採用明清時代的街市風格,以石板鋪地,店鋪採用“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店、廟、市、街合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尊經閣在明德堂後,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為上下兩層各五間,清嘉慶以後曾在此設尊經書院,樓上藏書,樓下講學。1987年重建的尊經閣高三層,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頂,底層五間,二層、三層均為三間。底層闢為“秦淮彩燈館”,二層為“秦淮文物古蹟陳列室”,三層備有茶座,可供遊人休息並眺望夫子廟全景。

位於學宮東側的“貢院”,始建於宋乾道四年(1168年)。它是當時建康府、縣學考試的場所,範圍甚小。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集鄉試、會試於此,考生眾多,不敷應用。明成祖永樂年間在此重新興建,貢院始具規模。雖永樂十九年(1420xx年)成祖遷都北京,但此地仍為江南鄉試所在地,清承明制,一如其舊,道光年間曾重新修建。咸豐年間文廟、學宮俱遭兵火,貢院卻獨能倖存。同治時又重擴建,範圍更大,考棚號舍有2萬餘間,居中國各省之冠。

當時貢院東起今姚家巷,南至貢院東等和貢院街,西至貢院西街與夫子廟隔街相望,北至今建康路。整個貢院成正方形,內有號舍(俗稱考棚)20644間,一人一間,每次考試可容納2萬多人。當時貢院正門在今永和園及秦淮劇場之間。

大門外街之東、西各有木牌坊一座,即東、西轅門。大門外東西有石獅子一對及兩座石牌坊,軸線上有門三道,分別稱“貢院”、“開天文運”及“龍門”。

龍門後依次有明遠樓、至公堂及戒慎堂。堂後有門,門後有飛虹橋。橋之南屬外簾,飛虹橋是內外簾的分界線。最後為衡鑑堂,是主考官閲考卷、評定名次的地方。考試期間內外簾分隔很嚴,不得擅自出入。整個貢院四周圍以高牆,牆外為街道,街道另一邊為店鋪民居。自光緒三十一年(1920xx年)廢科舉後,貢院即閒置無用。民國7年決定拆除貢院,開闢市場,只保留了明遠樓、飛虹橋和明遠樓東西少數號舍及明、清碑刻22方。

明遠樓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道光年間重建。平面正方形,三層木結構建築。底層四面為牆,各開有圓拱門,四檐柱從底層直通至樓頂,樑柱交織,四面皆窗。登臨四顧,整個貢院一目瞭然。它是考試期間考官和執事官員警戒、發號施令的地方。明遠樓內已闢為科舉制度陳列館——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展出了100多幅反映中國科舉制度的珍貴文獻資料、圖片,並按原樣復建了40間號舍。原安放在貢院內的22方明清碑刻,現集中陳列於明遠樓東西兩側,它是研究明清貢院建制沿革和科舉情況的實物資料。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4

今天,我將帶大家到秦淮河、夫子廟去遊覽。秦淮河旅遊區,位於南京老城區城南,從市區出發,坐汽車約需20分鐘才能到達。它是一個以夫子廟為中心,集遊覽、購物、品嚐風味於一體,展示古城風貌和民族風情的旅遊地。

秦淮河的由來和歷史變遷

秦淮河,是一條曾對古城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河流。相傳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秦始皇東巡會稽,經過南京時,為方便船隻行駛,曾下令開鑿方山,使淮水與長江溝通,因而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據地質考察證明,秦淮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天然河流,當時這條古老的河流確是曾從方山經過,但由於地理變遷,河流改道,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河道。歷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寬綽。自五代吳王楊行密在長幹橋一帶築石頭城以後,河道開始變窄,並被分隔成內、外"秦淮"。內秦淮河由東水關人城,經夫子廟,再由水西門南的西水關出城與外秦淮河匯合。河流全長10公里,這就是古往今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讚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樣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古老的秦淮河與流經南京城北的長江相比,顯得十分渺小,但是它與南京城的誕生、發展,以及南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裏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迄今為止,沿河兩岸發現的原始村落遺蹟多達五六十處。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宮所需的天然通道。東吳孫權定都建業(南京)後,曾在秦淮河兩岸作"柵塘",既可禦敵,又可防洪。從六朝時起,夫子廟一帶的秦淮河兩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連的繁華之地,秦淮河充當了南京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榮。據説,舊時的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鬥豔,遊艇畫防燈火通明,富豪貴族在這裏過着尋歡作樂、紙醉金迷的生活,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寫的不畏權貴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橋畔。美麗的秦淮河曾流淌過蠻荒時代的寂寞,六朝以來的繁華和奢靡,舊社會的污垢和勞動人民的血淚,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經過了歷史的沉澱和人民的改造,已散發着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現了清澈動人的風姿。它是南京歷史的見證,難怪人們慣於把"秦淮"當作南京的代名詞。

秦淮畫舫-伴池-夫子廟照壁-廟前廣場-櫺星門

各位遊客:

現在我們來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畫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築風格製造的,船頭掛有大紅綵球和紅燈籠。每當元宵節南京人習慣來這裏遊玩賞燈。這種風氣在明代就已盛行,據説明朝建都後,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當他來到秦淮河畔,看到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亭台樓閣,風景宜人,隨口説了句:"惜河中缺遊船。"皇帝開了金口,左右就連夜差人趕造畫舫,以博取皇帝歡心。從此,秦淮畫訪成了這裏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節時分,更是河上水燈萬盞齊放,兩岸龍燈飛舞,歌聲、鼓聲、歡聲、笑聲,連綿不絕,通宵達旦,真可謂"秦淮燈火甲天下"。難怪南京有"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的民諺。我們眼前的這段秦淮河,自宋以後就成了夫子廟(孔廟)成泮池,又稱月牙他。古時候皇帝講學的學宮叫辟雍,諸侯講學成學宮叫泮宮,夫子廟的學宮相當於諸侯講學的地方,所以這池稱"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橋,按等級而論,縣官、學官走中間一座,秀才走兩邊的橋。相傳古時候有位秀才誤上中橋,有犯上作亂之罪,進退兩難,只好自己跳進了泮池。再請各位看河對岸的一段硃紅色石磚牆,這就是夫子廟的照壁。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歷澤年),長達110米,為全們照壁之冠。各位遊客:這座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鹹康三年(337年),當時成帝採納了王導的建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決定立大學於秦淮河畔。原來只建有學宮,孔廟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學富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廟是一個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它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主要建築羣,其範圍南臨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東端,東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規模龐大。夫子廟雖屢遭破壞,但各代都加以興修擴建,到清末民初,其樓閣、殿宇的結構和佈局堪稱東南之冠。現在的夫子廟建築,~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幾年重建的。請大家回頭看,這座樓閣式建築,叫做奎星閣,它初建於清乾隆年間。這座臨街傍水的建築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現在我們來到了清代開闢的廟前廣場,廣場東西兩端豎有兩塊碑,高有一丈許,上面刻有滿漢兩種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馬",表示對聖人孔子的崇敬。左側的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羣星集中,人才薈萃之意。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興廢,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寧鄉賢朱芙峯等人籌資重建。這是一座在日軍炮火中惟一倖存的清代建築,可惜在1968年被當作"四舊"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復了原來的風貌。廣場正中的這座牌坊,叫"天下文樞坊"。請大家繼續隨我往前走。這座門叫櫺星門,這是孔廟的廟門。據傳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興。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後來被毀,又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過,現在所見到的極星門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極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

大成門-大成殿-學宮

各位遊客:

走過櫺星門,便是孔廟的正門,叫大成門,也叫戟門。門內側有石碑四塊。第一塊是《孔子問禮圖碑》,刻於南朝齊永明二年(484年)。記載了春秋末年奴隸制衰亡之際,孔子出於對周王朝禮樂制度的崇拜,抱着興國安邦、濟世訪賢的願望,於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20xx年),從家鄉曲阜去周王城洛陽考察典章制度,尋求鞏固魯國奴隸主政權辦法的經歷。碑的上半部有"孔子問禮圖,吳敬恆題"的題字。圖中是二人駕車,一組身穿古裝人物在城門前歡迎的場面,還有"永明二年,孔子在魯人周門禮周流"的字樣。這塊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圖文仍清晰可辨,是難得的珍貴文物。第二塊碑是《集慶孔廟碑》,碑文是元朝至大二年(1320xx年)重建孔廟時由盧摯撰寫的,到元至順元年(1330年),由純齋王公書寫刻石。第三塊碑是《封四氏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文宗皇帝詔示:加封顏回、曾參(孔子的兩個弟子)、孔極(孔子的孫子)、孟軻(孔子的再傳弟子)為四亞聖之事。第四塊碑是《封至聖夫人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頒旨加封孔子之妻為至聖夫人之事。廟院兩側是碑廊(原來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牌位的地方),廊內陳列了當代書法名家的碑刻30塊。現在,請大家隨我從中間的石雨道走。在進大成殿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殿前的這個露天台子,這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古時每年二月、八月的第一個丁日和孔子誕辰這一天(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地方官吏都要在孔廟舉行盛大的祭掃活動。祭祀採用的是酉周奴隸主祭天地鬼神的禮儀,在大成殿前擺上仿青銅器做的祭器,上供牛2頭、豬16頭、羊16頭,以及大量布帛菽粟、乾鮮果品、香紙蠟燭等。主祭人要穿特製的古裝祭服,宣讀祭文,向孔子及"四配"(孔子高徒)、"十二哲"(孔家子弟)牌位行三拜九叩禮,還配有樂隊和舞隊表演,以歌頌孔子,所以大成殿前要設舞台。現在請各位遊客隨我進人孔廟主殿--大成殿。這是一座氣勢巍峨,重檐廡殿頂,屋脊中央有雙龍戲珠立雕的建築。這種規格的建築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聖先賢思想之大成。大成殿內原先正中供奉的是孔子和他的四位高徒,兩旁是孔家子弟塑像十二尊。現在的大成殿已被闢為"南京鄉土文化博物館"。請大家再往前走,這裏便是夫子廟的學宮。門楣上方原來有"學宮"匾額,門外柏木牌坊,牌坊上題有"東南第一學"。牌坊的北面是四周圍有木欄的花圃,左右有四書齋,是學子自修讀書的地方。這四齋名稱分別是"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後面是明德堂,這座建築建於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堂名為文天祥所書。明德堂是學子集會的地方,每月朔望(農曆七年級和十五)朝聖後,學子在此集會,訓導師宣講聖教和上諭。東牆有"卧碑",就是訓教的法規。左右橫樑上懸掛着江寧府所屬六縣舉貢員生題額。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是梨香閣,原來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崇聖祠,現改為遊樂場了。東面那座建築是青雲樓,它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是供把歷代督學使的祠堂,初建時為三層樓,因為臨近貢院,為防止有人從樓上偷看貢院,清代時改建成二層樓,上層用作藏書,下層是閲覽室。清末廢除科舉後,改為國小,民國初年改為江寧縣教育會,抗戰時被用作開茶館、歌場,戰後曾先後作為民眾教育館和南京市通志館。這也是舊學宮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建築之一。各位遊客:參觀完學宮建築後,我們再去參觀一下夫子廟的另一座古建築羣--貢院。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南京夫子廟是一個以夫子廟為中心,集遊覽、購物、品嚐風味於一體,展示古城風貌和民族風情的旅遊地。夫子廟又稱孔廟,文廟,是祭祀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

夫子廟建於宋景佑元年,是在東晉學宮的舊址上擴建的,夫子廟五建五毀,最後一次是1937年毀於日本侵略軍的炮火。1984年,南京政府對夫子廟進行了大規模開發與建設,建成了以夫子廟為中心,以秦淮河為軸線的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它有三大建築羣,一座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大成殿,另一座是大成殿後面的學宮,第三是古代科舉考試遺址——江南貢院。

秦淮河,又叫龍藏浦,是南京人民的母親河。內秦淮河流經夫子廟,全長10公里,這便是古往今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讚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

現在我們來到了秦淮河畔,自宋以後就成了孔廟泮池。河南岸的一段硃紅色石磚牆,這就是夫子廟的照壁。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長110米、高10米,為全國照壁之冠。泮池西側有一座橋叫文德橋,因為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為了和東邊的武定橋相對,故建橋鎖住泮池以蓄文氣,因為橋的方向和子午線的方向一致,所以每年農曆11月15日左右,站在橋上俯視,可見月亮被分成兩半,這就是文德分月的由來。每到此時,橋上賞月的人不計其數,由於原為木橋,所以橋的欄杆經常被擠壞,所以南京有一句俗話叫“文德橋的欄杆——靠不住”。泮池北岸有一座四柱三門的大牌坊為天下文樞坊。孔子乃天下文章道德之中樞也,故得此名。東側這座樓閣式建築,叫做魁光閣,它初建於清乾隆年間。這座臨街傍水的建築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西側的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羣星集中,人才薈萃之意。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興廢。請大家繼續隨我往前走。這座門叫櫺星門,這是孔廟的廟門。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櫺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

走過櫺星門,便是孔廟的正門,叫大成門,因為孔子對我國文獻起了集大成作用,也叫戟門。廟院兩側是碑廊,廊內陳列了當代書法名家的碑刻30塊。現在,請大家隨我從中間的甬道走。甬道兩側立着孔子十二門生中的後八門生。在進大成殿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殿前的這個露台,也叫丹墀。丹墀之上有目前我國孔子的最大的銅像高4.18米。現在請各位遊客隨我進入孔廟主殿——大成殿。這是一座氣勢巍峨,重檐廡殿頂,屋脊中央有雙龍戲珠立雕的建築。這種規格的建築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大成殿內供奉着孔子的畫像;為畫家王宏喜按照唐吳道子的孔子畫像用一年時間畫成。兩旁是四亞聖的漢白玉塑像;東西兩側擺放有古代慶典時演奏的樂器。大成殿的四周牆壁上還懸掛着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蹟的鑲嵌壁畫,稱“孔子聖蹟圖”;是浙江樂清200多名匠師採用玉石、翡翠、黃金、珠寶等貴重材料,耗時三年雕成。總價值580萬人民幣。表現了孔子“萬世師表”的光輝典範。

走出孔廟。我們可見四塊石碑,第一塊是《孔子問禮圖碑》,記載了春秋末年孔子出於對周王朝禮樂制度的崇拜;從家鄉曲阜去周王城洛陽考察典章制度的經歷。圖中是二人駕車,一組身穿古裝人物在城門前歡迎的場面。這塊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圖文仍清晰可辨,是難得的珍貴文物。第二塊碑石《集慶孔廟碑》,第三塊碑石《封四氏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文宗皇帝詔示:加封顏回、曾參、孔伋、孟軻為四亞聖之事。第四塊碑是《封至聖夫人碑》。

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便是夫子廟的學宮。門楣上方題有“東南第一學”。後面是明德堂,明德堂是學宮的正堂,建於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堂名為文天祥所書。現在的這塊匾額是後人模仿文天祥手跡寫成。明德堂是學子集會的地方,每月朔望(農曆七年級和十五)朝聖後,學子在此集會,訓導師宣講聖教和上諭。明德堂前院中新建兩個亭子,東為習禮亭,內掛“禮運鍾”,西為仰聖亭,內置“聖音鼓”。

接着是尊經閣、青雲樓、崇聖祠。尊經閣原為上下兩層,上存儒學經典,下為課堂。現為1988年新建的三楹三層仿古建築,為南京民俗館。青雲樓為供奉歷代督學使的祠堂和學宮秀才閲覽經書的地方。

現在我們所站的地方便是江南貢院了。這裏原是古代時南京規模龐大的考試場——貢院。貢院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縣府考試場所。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這裏成了鄉試、會試場所。眼前這座三層建築,就是明遠樓了。樓呈四方形,四面設窗,地處貢院中心,在此可以監視考生和貢院內執役人員。“明遠”的意思就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厚”。號舍在明遠樓東部和西部,是考生三場九天考試住宿之地,原有20644間。現在來到的是當初主考官辦公之地——至公堂。現為“科考陳列室”,以實物圖片、資料等形式介紹科舉制度的情況,正中有“魁星點鬥”像。

各位遊客:關於夫子廟我就介紹到這裏。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逛一下夫子廟的其他景點;比如:吳敬梓故居,王謝故居,烏衣巷等。謝謝!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在昨天的遊程中,我為大家安排遊覽了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總統府舊址等名勝古蹟。今天,我將帶大家到秦淮河、夫子廟去遊覽。秦淮河旅遊區,位於南京老城區城南,從市區出發,坐汽車約需20分鐘才能到達。它是一個以夫子廟為中心,集遊覽、購物、品嚐風味於一體,展示古城風貌和民族風情的旅遊地。

【秦淮河的由來和歷史變遷】

秦淮河,是一條曾對古城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河流。相傳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秦始皇東巡會稽,經過南京時,為方便船隻行駛,曾下令開鑿方山,使淮水與長江溝通,因而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據地質考察證明,秦淮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天然河流,當時這條古老的河流確是曾從方山經過,但由於地理變遷,河流改道,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河道。歷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寬綽。自五代吳王楊行密在長幹橋一帶築石頭城以後,河道開始變窄,並被分隔成內、外“秦淮”。內秦淮河由東水關人城,經夫子廟,再由水西門南的西水關出城與外秦淮河匯合。河流全長10公里,這就是古往今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讚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樣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

古老的秦淮河與流經南京城北的長江相比,顯得十分渺小,但是它與南京城的誕生、發展,以及南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裏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迄今為止,沿河兩岸發現的原始村落遺蹟多達五六十處。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宮所需的天然通道。東吳孫權定都建業(南京)後,曾在秦淮河兩岸作“柵塘”,既可禦敵,又可防洪。從六朝時起,夫子廟一帶的秦淮河兩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連的繁華之地,秦淮河充當了南京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榮。據説,舊時的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鬥豔,遊艇畫防燈火通明,富豪貴族在這裏過着尋歡作樂、紙醉金迷的生活,勞動人民,特別是廣大婦女卻是以淚洗面,飽嘗了人間的辛酸。那時南京的妓女大多集中在秦淮河兩岸。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寫的不畏權貴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橋畔。

美麗的秦淮河曾流淌過蠻荒時代的寂寞,六朝以來的繁華和奢靡,舊社會的污垢和勞動人民的血淚,甚至還溶有南京大屠殺的血腥。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經過了歷史的沉澱和人民的改造,已散發着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現了清澈動人的風姿。它是南京歷史的見證,難怪人們慣於把“秦淮”當作南京的代名詞。

【秦淮畫舫—伴池—夫子廟照壁—廟前廣場—櫺星門】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畫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築風格製造的,船頭掛有大紅綵球和紅燈籠。每當元宵節南京人習慣來這裏遊玩賞燈。這種風氣在明代就已盛行,據説明朝建都後,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當他來到秦淮河畔,看到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亭台樓閣,風景宜人,隨口説了句:“惜河中缺遊船。”皇帝開了金口,左右就連夜差人趕造畫舫,以博取皇帝歡心。從此,秦淮畫訪成了這裏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節時分,更是河上水燈萬盞齊放,兩岸龍燈飛舞,歌聲、鼓聲、歡聲、笑聲,連綿不絕,通宵達旦,真可謂“秦淮燈火甲天下”。難怪南京有“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的民諺。

我們眼前的這段秦淮河,自宋以後就成了夫子廟(孔廟)成泮池,又稱月牙他。古時候皇帝講學的學宮叫辟雍,諸侯講學成學宮叫泮宮,夫子廟的學宮相當於諸侯講學的地方,所以這池稱“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橋,按等級而論,縣官、學官走中間一座,秀才走兩邊的橋。相傳古時候有位秀才誤上中橋,有犯上作亂之罪,進退兩難,只好自己跳進了泮池。

再請各位看河對岸的一段硃紅色石磚牆,這就是夫子廟的照壁。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歷澤年),長達110米,為全們照壁之冠。各位遊客:這座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鹹康三年(337年),當時成帝採納了王導的建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決定立大學於秦淮河畔。原來只建有學宮,孔廟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學富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廟是一個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它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主要建築羣,其範圍南臨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東端,東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規模龐大。夫子廟雖屢遭破壞,但各代都加以興修擴建,到清末民初,其樓閣、殿宇的結構和佈局堪稱東南之冠。現在的夫子廟建築,~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幾年重建的。請大家回頭看,這座樓閣式建築,叫做奎星閣,它初建於清乾隆年間。這座臨街傍水的建築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

現在我們來到了清代開闢的廟前廣場,廣場東西兩端豎有兩塊碑,高有一丈許,上面刻有滿漢兩種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馬”,表示對聖人孔子的崇敬。左側的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羣星集中,人才薈萃之意。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興廢,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寧鄉賢朱芙峯等人籌資重建。這是一座在日軍炮火中惟一倖存的清代建築,可惜在1968年被當作“四舊”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復了原來的風貌。廣場正中的這座牌坊,叫“天下文樞坊”。請大家繼續隨我往前走。這座門叫櫺星門,這是孔廟的廟門。據傳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興。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後來被毀,又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過,現在所見到的極星門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極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

【大成門—大成殿—學宮】

各位遊客:走過櫺星門,便是孔廟的正門,叫大成門,也叫戟門。門內側有石碑四塊。第一塊是《孔子問禮圖碑》,刻於南朝齊永明二年(484年)。記載了春秋末年奴隸制衰亡之際,孔子出於對周王朝禮樂制度的崇拜,抱着興國安邦、濟世訪賢的願望,於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20xx年),從家鄉曲阜去周王城洛陽考察典章制度,尋求鞏固魯國奴隸主政權辦法的經歷。碑的上半部有“孔子問禮圖,吳敬恆題”的題字。圖中是二人駕車,一組身穿古裝人物在城門前歡迎的場面,還有“永明二年,孔子在魯人周門禮周流”的字樣。這塊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圖文仍清晰可辨,是難得的珍貴文物。第二塊碑是《集慶孔廟碑》,碑文是元朝至大二年(1320xx年)重建孔廟時由盧摯撰寫的,到元至順元年(1330年),由純齋王公書寫刻石。第三塊碑是《封四氏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文宗皇帝詔示:加封顏回、曾參(孔子的兩個弟子)、孔極(孔子的孫子)、孟軻(孔子的再傳弟子)為四亞聖之事。第四塊碑是《封至聖夫人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頒旨加封孔子之妻為至聖夫人之事。廟院兩側是碑廊(原來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牌位的地方),廊內陳列了當代書法名家的碑刻30塊。

現在,請大家隨我從中間的石雨道走。在進大成殿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殿前的這個露天台子,這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古時每年二月、八月的第一個丁日和孔子誕辰這一天(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地方官吏都要在孔廟舉行盛大的祭掃活動。祭祀採用的是酉周奴隸主祭天地鬼神的禮儀,在大成殿前擺上仿青銅器做的祭器,上供牛2頭、豬16頭、羊16頭,以及大量布帛菽粟、乾鮮果品、香紙蠟燭等。主祭人要穿特製的古裝祭服,宣讀祭文,向孔子及“四配”(孔子高徒)、“十二哲”(孔家子弟)牌位行三拜九叩禮,還配有樂隊和舞隊表演,以歌頌孔子,所以大成殿前要設舞台。

現在請各位遊客隨我進人孔廟主殿——大成殿。這是一座氣勢巍峨,重檐廡殿頂,屋脊中央有雙龍戲珠立雕的建築。這種規格的建築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聖先賢思想之大成。大成殿內原先正中供奉的是孔子和他的四位高徒,兩旁是孔家子弟塑像十二尊。現在的大成殿已被闢為“南京鄉土文化博物館”。

請大家再往前走,這裏便是夫子廟的學宮。門楣上方原來有“學宮”匾額,門外柏木牌坊,牌坊上題有“東南第一學”。牌坊的北面是四周圍有木欄的花圃,左右有四書齋,是學子自修讀書的地方。這四齋名稱分別是“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後面是明德堂,這座建築建於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堂名為文天祥所書。明德堂是學子集會的地方,每月朔望(農曆七年級和十五)朝聖後,學子在此集會,訓導師宣講聖教和上諭。東牆有“卧碑”,就是訓教的法規。左右橫樑上懸掛着江寧府所屬六縣舉貢員生題額。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是梨香閣,原來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崇聖祠,現改為遊樂場了。東面那座建築是青雲樓,它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是供把歷代督學使的祠堂,初建時為三層樓,因為臨近貢院,為防止有人從樓上偷看貢院,清代時改建成二層樓,上層用作藏書,下層是閲覽室。清末廢除科舉後,改為國小,民國初年改為江寧縣教育會,抗戰時被用作開茶館、歌場,戰後曾先後作為民眾教育館和南京市通志館。這也是舊學宮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建築之一。各位遊客:參觀完學宮建築後,我們再去參觀一下夫子廟的另一座古建築羣——貢院。

【貢院街—貢院—明遠樓】

現在我們所站的地方便是貢院街,那條與貢院街相交的南北向街道就是貢院西街,貢院街北面就是古代時南京規模龐大的考試場——貢院。貢院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縣府考試場所。明太祖朱元津定都南京後,這裏成了鄉試、會試場所。明永一樂十九年(1420xx年)遷都北京,但南京仍作為陪都,加上江南又是人文基本之地,考試仍在這裏按期舉行。明成祖繼續派人建造江南貢院,明清兩代對貢院不斷擴建,到清光緒時,貢院規模之大,已成為當時23個行省的貢院之最。對此,我只要告訴大家一個數字,你就可想而知了——到清代同治年間,已建供考試用的“號舍”有20644間,且還不包括司考官員、職司人員的辦公住宿用房。可惜現存貢院建築已屈指可數,明遠樓就是保存下來的貢院建築之一,而其他大部分已被闢為市場。

現在,我們所見的這座三層建築,就是明遠樓了。樓呈四方形,四面設窗,地處貢院中心,在此可以監視考生和貢院內執役人員。“明遠”的意思就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封建王朝教育士子以“孝梯忠義”為立身之本。考生考完後,“金榜”就張貼在前面的貢院街。清末廢除科舉後,貢院也隨之失去了原來的作用。1920xx年除留下明遠樓和一部分號舍建築用以陳列歷史文物外,其餘一併拆除,闢為市場。明遠樓下的《金陵貢院遺蹟碑》詳細地記載了這一史實。

各位遊客:關於夫子廟我就介紹到這裏。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逛一下夫子廟的東市、西市,同時也可選購一些喜愛的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還可以去西街一帶品嚐夫子廟的風味小吃,夫子廟可謂是全國聞名的小吃薈萃之地。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7

古時立學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廟,屬於國家祀典內容之一。所以孔廟的特點是廟附於學,和國學、府(州)縣學聯為一體。廟的位置或在學宮的前部,或偏於一側。

南京夫子廟是前廟後學的佈局。孔廟、學宮與東側的貢院(通過考試來取士的考場)組成三大文教古建築羣。古時候的孔廟有一定的佈局形式。

一般前設照壁、櫺星門和東西牌坊形成廟前廣場,櫺星門前設以半圓形水池,稱為“泮池”。泮池是孔廟的特有形制,源自於周禮,而夫子廟鑿秦淮河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為泮池的遺例。岸北為石欄,有“天下文樞”牌坊,遊人至此可憑欄小憩,瀏覽秦淮河風光。

夫子廟的大照壁位於秦淮河南岸,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全長110米,為中國照壁之最。

泮池邊的石欄為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現也修飾完整。東有奎光閣,西有聚星亭,象徵文風昌盛;廟前廣場東西兩側立石柱,上書“文武大臣至此下馬”,以示對“至聖文宣王”的崇敬之意。廟門前有“天下文樞”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後面為“櫺星門”,系丈餘高石牌坊,六柱三門,中門刻有“櫺星門”三字篆文。三門之間嵌有牡丹磚刻浮雕,柱頭皆有云雕,形即華表。這是帝王出巡朝聖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員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柵欄封閉。

街東西舊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兩坊,民國以後被拆除。廣場左右原有“聚星”、“思樂”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廟於1983年復建;思樂亭今移建於東市小廣場。

櫺星門由三座單間石牌坊組成,石坊之間牆上嵌有牡丹圖案的浮雕,中間石坊橫楣刻有“櫺星門”三個篆字,造型樸實無華。

入櫺星門,東西兩側各有持敬門,中間為大成門,又稱戟門。在封建時代,每逢朔、望(農曆七年級、十五)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教諭、訓導學教官由大成門進,士子走持敬門,不得逾矩。下階為丹墀,東西並立三碑,東為元至順二年(1331年)封至聖夫人碑,西為四亞聖碑,再西為清康熙修學宮碑記。丹墀左右為兩廡,外有走廊通正殿。兩廡供奉孔門的七十二賢人牌位。

正中是為“大成殿”,外有露台,是春秋祭奠時舞樂之地,三面環以石欄,四角設有紫銅燎爐,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時,光如白晝。殿內正中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亞聖——顏回、曾參、孟軻、孔汲。殿的東邊有小門通學宮。

明清時代的大成門為五間,兩側為耳房,供執事人等休息之用,中為三門,門內陳列戟,東設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由大成門(中門)進,士子執事人等分走旁門。此門 與大殿同毀於日軍兵火。1986年新建的大成門面寬三間,門內正中有漢白玉屏風,上鐫刻“重修夫子廟記”,樹立四塊古碑,其中齊永明二年的“孔子問禮圖碑”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院內遷至此處的一塊重要的碑銘。

入大成門循甬道丹墀而上,便是夫子廟的主殿大成殿。現大殿是按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的建築為藍本修建的,取消了原孔廟的後牆,使之與學宮融為一體。大殿七間,高18米,重檐歇山頂。原殿內正中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牌位,兩旁配享四亞聖。現殿內有孔子銅像,兩旁配有孔子十二弟子漢白玉像。殿前有寬敞的露台,四周繞以石欄板,它是古時祭祀舉行樂舞的地方。殿前兩側有廊廡相連,原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和歷代大儒,及存放祭器的地方。現改作碑廊,牆上鑲嵌陳列當今名流的書法碑石30多塊。

孔廟院牆與學宮之間,東西北三面有寬暢的通道,曾種植幾百棵柏樹,古木參天,鬱郁蒼蒼。那時,在廟外的文德橋上憑欄眺望,大成殿的黃色琉璃瓦屋頂在綠蔭叢中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殿後為“明德堂”,相傳匾額為南宋文天祥楷書,後由曾國藩改為篆書。堂後為“尊經閣”,閣原為教諭講課講堂,樓上藏有大量儒教典籍的刻板和諸多聖賢畫像。清嘉慶年間又遭戰火破壞。

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國藩、李鴻章二人相繼重修擴建,恢復舊貌。然而,孔廟的主要建築均於1937年毀於日本侵略軍的炮火。解放後,原學宮部分作為秦淮區人民遊樂場,“名宦鄉賢祠”則改為夫子廟國小;大成殿遺址闢為夫子廟廣場。“文化大geming”中,剩餘建築又遭破壞。1983年,政府撥款重建夫子廟古建築羣,主體建築大致恢復舊貌。

夫子廟兩側的東西市場,原是學宮前甬道。東甬道為學宮正門,門前有坊,上書“泮宮”。坊東為明清兩朝狀元、榜眼、探花題名牌坊。坊西為會元、解元題名牌坊,坊的背面是武科題名牌坊。東西甬道旁,原各有三祠兩署。民國以後廢科舉,興學堂,學宮遂漸衰落,祠、署分別改為學校、教育局、圖書館等,學宮甬道也成為攤販市場,東西市場的名稱便從那時開始。

現東西市場於1987年建成,總建築面積為4400平方米,吸收了我國傳統的商業街道的空間形式和尺度,採用明清時代的街市風格,以石板鋪地,店鋪採用“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店、廟、市、街合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尊經閣在明德堂後,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為上下兩層各五間,清嘉慶以後曾在此設尊經書院,樓上藏書,樓下講學。1987年重建的尊經閣高三層,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頂,底層五間,二層、三層均為三間。底層闢為“秦淮彩燈館”,二層為“秦淮文物古蹟陳列室”,三層備有茶座,可供遊人休息並眺望夫子廟全景。

位於學宮東側的“貢院”,始建於宋乾道四年(1168年)。它是當時建康府、縣學考試的場所,範圍甚小。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集鄉試、會試於此,考生眾多,不敷應用。明成祖永樂年間在此重新興建,貢院始具規模。雖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遷都北京,但此地仍為江南鄉試所在地,清承明制,一如其舊,道光年間曾重新修建。咸豐年間文廟、學宮俱遭兵火,貢院卻獨能倖存。同治時又重擴建,範圍更大,考棚號舍有2萬餘間,居中國各省之冠。

當時貢院東起今姚家巷,南至貢院東等和貢院街,西至貢院西街與夫子廟隔街相望,北至今建康路。整個貢院成正方形,內有號舍(俗稱考棚)20644間,一人一間,每次考試可容納2萬多人。當時貢院正門在今永和園及秦淮劇場之間。

大門外街之東、西各有木牌坊一座,即東、西轅門。大門外東西有石獅子一對及兩座石牌坊,軸線上有門三道,分別稱“貢院”、“開天文運”及“龍門”。

龍門後依次有明遠樓、至公堂及戒慎堂。堂後有門,門後有飛虹橋。橋之南屬外簾,飛虹橋是內外簾的分界線。最後為衡鑑堂,是主考官閲考卷、評定名次的地方。考試期間內外簾分隔很嚴,不得擅自出入。整個貢院四周圍以高牆,牆外為街道,街道另一邊為店鋪民居。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後,貢院即閒置無用。民國7年決定拆除貢院,開闢市場,只保留了明遠樓、飛虹橋和明遠樓東西少數號舍及明、清碑刻22方。

明遠樓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道光年間重建。平面正方形,三層木結構建築。底層四面為牆,各開有圓拱門,四檐柱從底層直通至樓頂,樑柱交織,四面皆窗。登臨四顧,整個貢院一目瞭然。它是考試期間考官和執事官員警戒、發號施令的地方。明遠樓內已闢為科舉制度陳列館——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展出了100多幅反映中國科舉制度的珍貴文獻資料、圖片,並按原樣復建了40間號舍。原安放在貢院內的22方明清碑刻,現集中陳列於明遠樓東西兩側,它是研究明清貢院建制沿革和科舉情況的實物資料。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8

"Wild grass and flowers by the Zhuque bridge, sunset at the entrance ofWuyi Lane..." This is my first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us temple when I was achild.

I don't know. I'm scared. If you are a tourist, have been to Nanjing, buthave not been to the Confucius Temple, it is really in vain!

Confucius Temple is a famous scenic spot in Nanjing with a long Confucius Temple is close to the Qinhuai River, the mother river of Nanjing,just like the Yangtze River and Yellow River in China. Qinhuai river rippling,sparkling, water from time to time out of the lovely fish, sitting on the boatof Confucius Temple to see the scenery, do not have a taste.

To see the Confucius Temple, you must come in the evening. At this time,the Confucius Temple is full of bright lights and colorful neon lights. It lookslike the aurora in the sky of the city. At this moment, people come to theConfucius Temple regardless of the fatigue of the night. Hungry? Ha ha, noproblem! Folloe me! Duck blood vermicelli soup, chicken juice soup bag, muttonkebab, not enough to KFC! McDonald's also has! And Nanjing stinky tofu and otherclassic snacks By the way! There are salted duck! Salted duck is a specialty ofNanjing! Welcome to taste! One of the salted duck is called osmanthus duck,which is improving on the level of salted duck, with the fragrance of ucius Temple is not the "No.2 lion bridge". It's just food. There are manyfashionable shops for you to visit. Of course, your eyes will not be idle. TheConfucius Temple is an ancient building long ago, which contains the flavor ofold Nanjing. The exquisite carving on the walls and the gorgeous nationalpattern on the roof are so beautiful. In addition, the Qinhuai River at night iseven more beautiful. The clear water reflects the starry night sky, green trees,buildings, and the colorful lights, which make the Qinhuai River colorful.

On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Confucius Temple is full of people. There aresmall shops selling lanterns in the streets, including lovely rabbit lanterns,ancient horse lanterns and Kongming lanterns. In addition to lanterns, there aremany lantern shops in the Confucius Temple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LanternFestival has big and small, big inside sesame, small bubble sugar water, arevery delicious.

We believe that not only the Confucius Temple, but also Nanjing, a citywith a long history, will have a better future!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9

Chers cours de la visite d'hier, j'ai organisé une visite dumausolée Zhongshan, du mausolée mingxiao, du temple linggu et de l'ancien sitedu palais préurd'hui, je vous emmènerai visiter la rivière Qinhuaiet le temple uaihe River Tourism Area, located in the South ofNanjing Old City, from the City, takes about 20 minutes to reach by car.C'est untemple Confucius comme centre, la visite, le shopping, la dégustation de saveurdans l'un de l'affichage de la ville antique et les coutumes nationales de ladestination touristique.

[origine et évolution historique de la rivière Qinhuai]

La rivière Qinhuai est une rivière qui a joué un r?le important dans ledéveloppement politique, économique et culturel de la ville antique dit que la rivière Qinhuai est un canal artificiel que l'empereur QINShihuang a ordonné de Shihuang a visité l'Est et a ordonné le foragede la montagne Fang pour communiquer avec la rivière Yangtze afin de faciliterla circulation des navires en passant par Nanjing. Par conséquent, cette sectionde la rivière a re?u le nom de "rivière Qinhuai"ndant, selon l'étudegéologique, la rivière Qinhuai est une rivière naturelle avec une longuehistoire. ? cette époque, l'ancienne rivière traversait la montagne Fangshan,mais en raison des changements géographiques, la rivière a été détournée et aprogressivement formé le cours actuel de la riviè rivière Qinhuai dansl'histoire a un large cours d'is que Yang xingmi, roi de Wu dans lescinq dynasties, a construit la ville de pierre autour du pont changgan, larivière a commencé à se rétrécir et a été divisée en "Qinhuai" intérieur etextérieur.? l'intérieur de la rivière Qinhuai, la rivière Qinhuai est reliée àla rivière Qinhuai à l'extérieur de la ville par le col de l'eau de l'Est, letemple Confucius et le col de l'eau de l'Ouest au sud de la porte de l'eau del' longueur totale de la rivière est de 10 km, ce qui fait qued'innombrables érudits et érudits célèbrent et jettent des louanges et destraces de "dix Li Qinhuai" grands poètes de la dynastie Tang, comme Li Bai,Liu Yuxi et du Mu, ont écrit des poèmes pour elle. Dans le fan de fleur de pêchede Kong shangren et l'histoire extérieure du confucianisme comme Wu Jing, ilsont également écrit des descriptions vives de "dix Li Qinhuai".

L'ancienne rivière Qinhuai est très petite par rapport à la rivière Yangtzequi traverse le nord de la ville de Nanjing, mais elle est étroitement liée à lanaissance et au développement de la ville de Nanjing, ainsi qu'au développementpolitique, économique et culturel de la région de début de l'?genéolithique, il y a cinq ou six mille ans, l'humanité s'est développéu'à présent, jusqu'à 50 ou 60 vestiges de villages primitifs ont ététrouvés le long des deux rives de la riviè Cour féodale des six dynastieset du début de la dynastie Ming l'a utilisé comme barrière naturelle de lacapitale et comme passage naturel pour le Palais impéès la constructionde la ville de dingye (Nanjing), Sun Quan, dans l'est du Wu, a été appelé "étangde barrière" sur les deux rives de la rivière Qinhuai, qui peut à la foisrésister à l'ennemi et à l'is les six dynasties, les deux rivesde la rivière Qinhuai dans la région de fuzimiao ont été un endroit animé avecdes résidents denses et des marchés connectés. La rivière Qinhuai a servi deprincipal canal de commerce extérieur dans la région de Nanjing. Les bateaux onttraversé la rivière et une faction a prospéré dit que les anciens b?timentsde chant et de vin sur les deux rives de la rivière Qinhuai étaient bondés, lesmaisons de rivière et les pavillons d'eau rivalisaient pour la beauté, et lespeintures de yacht étaient à l'épreuve des lumières. Les riches et les noblesvivaient ici à la recherche de la joie et de l'engouement pour le papier. Lestravailleurs, en particulier les femmes, se lavaient le visage avec des larmeset go?taient l'amertume du monde.? cette époque, la plupart des prostituées deNanjing se concentraient sur les deux rives de la rivière shangren,dramaturge de la dynastie Qing, dépeint Li xiangjun, une prostituée célèbre quin'a pas peur des puissants et des nobles dans peach blossom fan. Elle vit prèsdu pont Wende sur la rive su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La belle rivière Qinhuai a traversé la solitude de l'époque sauvage, laprospérité et le luxe des six dynasties, la saleté de l'ancienne société et lesang et les larmes des travailleurs, et même le sang du massacre ndant, la rivière Qinhuai d'aujourd'hui, après la sédimentation del'histoire et la transformation du peuple, a émis un parfum sain et civilisé, amontré un style clair et émouvant.C'est un témoignage de l'histoire de Nanjing,pas étonnant que les gens soient habitués à "Qinhuai" comme synonyme deNanjing.

【 Qinhuai painting boat - danchi - Confucius Temple zhangbi - Temple frontSquare - fengxing gate】

Visiteur: maintenant nous sommes arrivés au bor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Lespeintures et les défenses de la rivière sont faites selon le style architecturalde la dynastie Ming. Il y a de grandes boules de couleur rouge et des lanternesrouges accrochées à l'avant du ue fois que le festival des lanternes,les Nanjing sont habitués à venir ici pour profiter des lumièeatmosphère a prévalu dans la dynastie Ming. Il est dit que Zhu yuanjin a visitéla capitale après la construction de la capitale dans la dynastie d ilest arrivé au bor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il a vu l'ombre des arbres sur lesdeux rives de la rivière, la rivière est claire, les pavillons et les pavillons,le paysage est agréable, et a dit, "chérir la rivière manque de bateau decroisière."L'empereur ouvrit la bouche d'or, et envoya des hommes à gauche et àdroite toute la nuit construire un bateau à peinture pour gagner la joie del'is lors, la visite de la peinture Qinhuai est devenue une grandecaractéristique particulier au Festival de la mi - automne, il y avaitdes milliers de lanternes d'eau sur la rivière, des Lanternes de dragon dansantsur les deux rives, des chansons, des tambours, des acclamations et des rirescontinus, qui ont duré toute la nuit, ce qui a vraiment été appelé "Qinhuailanternes dans le monde" n'est pas étonnant que Nanjing ait un proverbepopulaire selon lequel ? chaque famille marche sur un pont et tout le monderegarde la lumière ?.

La rivière Qinhuai sous nos yeux est devenue le temple Confucius (templeConfucius) depuis la dynastie l'antiquité, le Palais des conférencesde l'empereur s'appelait Pi Yong, le Palais des conférences des princess'appelait Pan Palace, et le Palais du temple Confucius était équivalent àl'endroit où les princes donnaient des conférences, de sorte que ce pools'appelait Pan général, il y a trois ponts en pierre sur le lac PAN. Entermes de grade, les fonctionnaires du comté et les fonctionnaires de l'écolemarchent au milieu, tandis que les érudits marchent sur les deux c?tés est dit que dans l'antiquité, un érudit s'est égaré sur le pont central,a commis un crime de désordre, un dilemme, a d? sauter dans Pan Chi.

S'il vous pla?t, regardez le mur de brique rouge cramoisi de l'autre c?téde la rivière, c'est le mur du temple Bi a été construit dans latroisième année de la dynastie Ming Wanli (l'année de Lize) et a une longueur de110 mètres. C'est la Couronne de Zhao Bi pour tout le teur: ce templeConfucius a été construit pour la première fois dans la troisième année dexiankang (337) de l'empereur Cheng de la dynastie Jin orientale. ? cette époque,l'empereur Cheng a adopté la suggestion de Wang Dao: "gouverner le pays enmettant l'accent sur la culture des talents", et a décidé de créer uneuniversité sur les rives de la rivière Qinhuai.? l'origine, il n'y avait que lePalais de l'école. Le temple Confucius a été construit dans la première année dejingpai de l'empereur Renzong de la dynastie Song (1034) sur la base del'apprentissage et de la conséquent, le temple Confucius est uneville animée qui a évolué du Centre culturel et éducatif. Il comprend le templeConfucius, le Palais de l'école et la Cour d'hommage. Il est situé sur la rivenor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au Sud, à l'extrémité est de la route Jiankang auNord, de la ruelle yaojia à l'Est et de la ruelle Sifu à l'Ouest, avec unegrande é que le temple Confucius ait été endommagé à plusieursreprises, il a été reconstruit et agrandi dans toutes les dynasties. ? la fin dela dynastie Qing et au début de la République de Chine, la structure et ladisposition de ses b?timents et temples étaient les plus célèbres du Sud b?timents actuels du temple Confucius ont été reconstruits en partie àla fin de la dynastie Qing et en partie au cours des dernières années.S'il vouspla?t regardez en arrière, ce b?timent de style pavillon, appelé pavillonkuixing, il a été construit pour la première fois dans la dynastie b?timent en bordure de la rue a été détruit à deux reprises etreconstruit en 1985.

Maintenant, nous sommes arrivés à la place devant le temple, qui a étéouverte par la dynastie Qing. Il y a deux stèles à l'Est et à l'ouest de laplace, et il y a un Zhang Xu haut. Il est gravé avec les mots Manchu et Han "Lesministres de l'art et des arts martiaux descendent ici" pour montrer leurrespect pour pavillon à double avant - toit hexagonal sur le c?tégauche s'appelle le pavillon juxing, qui rassemble les étoiles et les été construit dans la 14ème année de Wanli (1586) de la dynastie Ming, et aété reconstruit par Zhu Fufeng et d'autres dans la 8ème année de Tongzhi (1869)de la dynastie Qing.C'est le seul b?timent de la dynastie Qing qui a survécu àl'artillerie japonaise. Malheureusement, il a été démoli comme "quatre vieux" en1968 et reconstruit en 1983 pour restaurer son apparence originale.L'arche aucentre de la place s'appelle "l'arche du Centre culturel du monde".S'il vouspla?t, suivez - moi.C'est la porte du temple dit que l'étoile ducanapé est l'étoile de l'illumination dans le porte est en pierre, sixcolonnes et trois portes, construite dans la 16ème année de la dynastie MingChenghua (1480), détruite plus tard, et reconstruite dans la 9ème année deTongzhi (1870) de la dynastie ndant, la porte polaire que nous voyonsmaintenant a été reconstruite en deux c?tés est et ouest de la portedes étoiles polaires sont East City et West City.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0

現在我們來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畫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築風格製造的,船頭掛有大紅綵球和紅燈籠。每當元宵節南京人習慣來這裏遊玩賞燈。這種風氣在明代就已盛行,據説明朝建都後,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當他來到秦淮河畔,看到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亭台樓閣,風景宜人,隨口説了句:"惜河中缺遊船。"皇帝開了金口,左右就連夜差人趕造畫舫,以博取皇帝歡心。從此,秦淮畫訪成了這裏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節時分,更是河上水燈萬盞齊放,兩岸龍燈飛舞,歌聲、鼓聲、歡聲、笑聲,連綿不絕,通宵達旦,真可謂"秦淮燈火甲天下"。難怪南京有"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的民諺。我們眼前的這段秦淮河,自宋以後就成了夫子廟(孔廟)成泮池,又稱月牙他。古時候皇帝講學的學宮叫辟雍,諸侯講學成學宮叫泮宮,夫子廟的學宮相當於諸侯講學的地方,所以這池稱"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橋,按等級而論,縣官、學官走中間一座,秀才走兩邊的橋。相傳古時候有位秀才誤上中橋,有犯上作亂之罪,進退兩難,只好自己跳進了泮池。再請各位看河對岸的一段硃紅色石磚牆,這就是夫子廟的照壁。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歷澤年),長達110米,為全們照壁之冠。各位遊客:這座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鹹康三年(337年),當時成帝採納了王導的建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決定立大學於秦淮河畔。原來只建有學宮,孔廟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學富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廟是一個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它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主要建築羣,其範圍南臨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東端,東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規模龐大。夫子廟雖屢遭破壞,但各代都加以興修擴建,到清末民初,其樓閣、殿宇的結構和佈局堪稱東南之冠。現在的夫子廟建築,~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幾年重建的。請大家回頭看,這座樓閣式建築,叫做奎星閣,它初建於清乾隆年間。這座臨街傍水的建築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現在我們來到了清代開闢的廟前廣場,廣場東西兩端豎有兩塊碑,高有一丈許,上面刻有滿漢兩種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馬",表示對聖人孔子的崇敬。左側的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羣星集中,人才薈萃之意。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興廢,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寧鄉賢朱芙峯等人籌資重建。這是一座在日軍炮火中惟一倖存的清代建築,可惜在1968年被當作"四舊"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復了原來的風貌。廣場正中的這座牌坊,叫"天下文樞坊"。請大家繼續隨我往前走。這座門叫櫺星門,這是孔廟的廟門。據傳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興。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後來被毀,又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過,現在所見到的極星門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極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1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這是我小時候對夫子廟的第一認識。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如果你是一名旅遊愛好者,曾經來過南京,但是沒有去過夫子廟,那真是等於白來了!

夫子廟是南京的着名景點,歷史悠久。夫子廟靠着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就像中國的長江與黃河一樣。秦淮河上碧波盪漾,波光粼粼,水裏不時躍出來可愛的小魚,坐在夫子廟的畫舫上看風景,別有一番滋味。

看夫子廟,一定要在晚上來。這時夫子廟燈火通明,霓虹燈五光十色,把城市的上空找的宛如發生了極光一般,十分華麗,此時此刻,人們也不顧着夜晚的疲憊,都來夫子廟閒逛。餓了?哈哈,沒問題!FOLLOE ME!鴨血粉絲湯,雞汁湯包,羊肉串,不夠再去KFC!麥當勞也有!還有南京的臭豆腐等經典小吃……對了!還有鹽水鴨!鹽水鴨可是南京的特產!歡迎品嚐!鹽水鴨的其中一種叫桂花鴨,在鹽水鴨的層次上精益求精,含着桂花的清香。夫子廟當人不是“二號獅子橋”光是吃,也有許多時尚的商鋪任你逛。當然,你的眼球也是不會閒着的,夫子廟是很久以前的一個古建築,藴含着老南京風味,那牆壁上的精雕細刻,屋頂的絢麗國花紋,美不勝收。還有,那夜晚的秦淮河也更是美麗,那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繁星點點的夜空,綠樹,建築,還有那五顏六色的燈光,把秦淮河照的五彩繽紛。

到了元宵節,夫子廟更是人山人海,大街小巷裏都有賣花燈的小店,有可愛的兔子燈,古老的走馬燈、孔明燈。除了花燈,在元宵節那幾天裏,夫子廟裏還有許多的元宵店。元宵有大有小,大的裏面有芝麻,小的泡糖水,都十分好吃。

我們相信,不僅視夫子廟,更是南京,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未來會更加美好!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2

走過櫺星門,便是孔廟的正門,叫大成門,也叫戟門。門內側有石碑四塊。第一塊是《孔子問禮圖碑》,刻於南朝齊永明二年(484年)。記載了春秋末年奴隸制衰亡之際,孔子出於對周王朝禮樂制度的崇拜,抱着興國安邦、濟世訪賢的願望,於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從家鄉曲阜去周王城洛陽考察典章制度,尋求鞏固魯國奴隸主政權辦法的經歷。碑的上半部有"孔子問禮圖,吳敬恆題"的題字。圖中是二人駕車,一組身穿古裝人物在城門前歡迎的場面,還有"永明二年,孔子在魯人周門禮周流"的字樣。這塊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圖文仍清晰可辨,是難得的珍貴文物。第二塊碑是《集慶孔廟碑》,碑文是元朝至大二年(1309年)重建孔廟時由盧摯撰寫的,到元至順元年(1330年),由純齋王公書寫刻石。第三塊碑是《封四氏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文宗皇帝詔示:加封顏回、曾參(孔子的兩個弟子)、孔極(孔子的孫子)、孟軻(孔子的再傳弟子)為四亞聖之事。第四塊碑是《封至聖夫人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頒旨加封孔子之妻為至聖夫人之事。廟院兩側是碑廊(原來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牌位的地方),廊內陳列了當代書法名家的碑刻30塊。現在,請大家隨我從中間的石雨道走。在進大成殿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殿前的這個露天台子,這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古時每年二月、八月的第一個丁日和孔子誕辰這一天(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地方官吏都要在孔廟舉行盛大的祭掃活動。祭祀採用的是酉周奴隸主祭天地鬼神的禮儀,在大成殿前擺上仿青銅器做的祭器,上供牛2頭、豬16頭、羊16頭,以及大量布帛菽粟、乾鮮果品、香紙蠟燭等。主祭人要穿特製的古裝祭服,宣讀祭文,向孔子及"四配"(孔子高徒)、"十二哲"(孔家子弟)牌位行三拜九叩禮,還配有樂隊和舞隊表演,以歌頌孔子,所以大成殿前要設舞台。現在請各位遊客隨我進人孔廟主殿--大成殿。這是一座氣勢巍峨,重檐廡殿頂,屋脊中央有雙龍戲珠立雕的建築。這種規格的建築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聖先賢思想之大成。大成殿內原先正中供奉的是孔子和他的四位高徒,兩旁是孔家子弟塑像十二尊。現在的大成殿已被闢為"南京鄉土文化博物館"。請大家再往前走,這裏便是夫子廟的學宮。門楣上方原來有"學宮"匾額,門外柏木牌坊,牌坊上題有"東南第一學"。牌坊的北面是四周圍有木欄的花圃,左右有四書齋,是學子自修讀書的地方。這四齋名稱分別是"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後面是明德堂,這座建築建於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堂名為文天祥所書。明德堂是學子集會的地方,每月朔望(農曆七年級和十五)朝聖後,學子在此集會,訓導師宣講聖教和上諭。東牆有"卧碑",就是訓教的法規。左右橫樑上懸掛着江寧府所屬六縣舉貢員生題額。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是梨香閣,原來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崇聖祠,現改為遊樂場了。東面那座建築是青雲樓,它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是供把歷代督學使的祠堂,初建時為三層樓,因為臨近貢院,為防止有人從樓上偷看貢院,清代時改建成二層樓,上層用作藏書,下層是閲覽室。清末廢除科舉後,改為國小,民國初年改為江寧縣教育會,抗戰時被用作開茶館、歌場,戰後曾先後作為民眾教育館和南京市通志館。這也是舊學宮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建築之一。各位遊客:參觀完學宮建築後,我們再去參觀一下夫子廟的另一座古建築羣--貢院。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

在昨天的遊程中,我為大家安排遊覽了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總統府舊址等名勝古蹟。

今天,我將帶大家到秦淮河、夫子廟去遊覽。

秦淮河旅遊區,位於南京老城區城南,從市區出發,坐汽車約需20分鐘才能到達。

它是一個以夫子廟為中心,集遊覽、購物、品嚐風味於一體,展示古城風貌和民族風情的旅遊地。

【秦淮河的由來和歷史變遷】

秦淮河,是一條曾對古城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河流。

相傳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

秦始皇東巡會稽,經過南京時,為方便船隻行駛,曾下令開鑿方山,使淮水與長江溝通,因而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

但據地質考察證明,秦淮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天然河流,當時這條古老的河流確是曾從方山經過,但由於地理變遷,河流改道,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河道。

歷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寬綽。

自五代吳王楊行密在長幹橋一帶築石頭城以後,河道開始變窄,並被分隔成內、外“秦淮”。

內秦淮河由東水關人城,經夫子廟,再由水西門南的西水關出城與外秦淮河匯合。

河流全長10公里,這就是古往今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讚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

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樣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

古老的秦淮河與流經南京城北的長江相比,顯得十分渺小,但是它與南京城的誕生、發展,以及南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裏已有人類繁衍生息。

迄今為止,沿河兩岸發現的原始村落遺蹟多達五六十處。

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宮所需的天然通道。

東吳孫權定都建業(南京)後,曾在秦淮河兩岸作“柵塘”,既可禦敵,又可防洪。

從六朝時起,夫子廟一帶的秦淮河兩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連的繁華之地,秦淮河充當了南京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榮。

據説,舊時的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鬥豔,遊艇畫防燈火通明,富豪貴族在這裏過着尋歡作樂、紙醉金迷的生活,勞動人民,特別是廣大婦女卻是以淚洗面,飽嘗了人間的辛酸。

那時南京的大多集中在秦淮河兩岸。

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寫的不畏權貴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橋畔。

美麗的秦淮河曾流淌過蠻荒時代的寂寞,六朝以來的繁華和奢靡,舊社會的污垢和勞動人民的血淚,甚至還溶有南京大屠殺的血腥。

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經過了歷史的沉澱和人民的改造,已散發着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現了清澈動人的風姿。

它是南京歷史的見證,難怪人們慣於把“秦淮”當作南京的代名詞。

【秦淮畫舫—伴池—夫子廟照壁—廟前廣場—櫺星門】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畫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築風格製造的,船頭掛有大紅綵球和紅燈籠。

每當元宵節南京人習慣來這裏遊玩賞燈。

這種風氣在明代就已盛行,據説明朝建都後,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

當他來到秦淮河畔,看到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亭台樓閣,風景宜人,隨口説了句:“惜河中缺遊船。

”皇帝開了金口,左右就連夜差人趕造畫舫,以博取皇帝歡心。

從此,秦淮畫訪成了這裏的一大特色。

尤其到了中秋佳節時分,更是河上水燈萬盞齊放,兩岸龍燈飛舞,歌聲、鼓聲、歡聲、笑聲,連綿不絕,通宵達旦,真可謂“秦淮燈火甲天下”。

難怪南京有“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的民諺。

我們眼前的這段秦淮河,自宋以後就成了夫子廟(孔廟)成泮池,又稱月牙他。

古時候皇帝講學的學宮叫辟雍,諸侯講學成學宮叫泮宮,夫子廟的學宮相當於諸侯講學的地方,所以這池稱“泮池”夫子廟導遊詞夫子廟導遊詞。

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橋,按等級而論,縣官、學官走中間一座,秀才走兩邊的橋。

相傳古時候有位秀才誤上中橋,有犯上作亂之罪,進退兩難,只好自己跳進了泮池。

再請各位看河對岸的一段硃紅色石磚牆,這就是夫子廟的照壁。

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歷澤年),長達110米,為全們照壁之冠。

各位遊客:這座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鹹康三年(337年),當時成帝採納了王導的建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決定立大學於秦淮河畔。

原來只建有學宮,孔廟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學富基礎上擴建而成的。

所以夫子廟是一個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它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主要建築羣,其範圍南臨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東端,東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規模龐大。

夫子廟雖屢遭破壞,但各代都加以興修擴建,到清末民初,其樓閣、殿宇的結構和佈局堪稱東南之冠。

現在的夫子廟建築,~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幾年重建的。

請大家回頭看,這座樓閣式建築,叫做奎星閣,它初建於清乾隆年間。

這座臨街傍水的建築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

現在我們來到了清代開闢的廟前廣場,廣場東西兩端豎有兩塊碑,高有一丈許,上面刻有滿漢兩種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馬”,表示對聖人孔子的崇敬。

左側的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羣星集中,人才薈萃之意。

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興廢,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寧鄉賢朱芙峯等人籌資重建。

這是一座在日軍炮火中惟一倖存的清代建築,可惜在1968年被當作“四舊”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復了原來的風貌。

廣場正中的這座牌坊,叫“天下文樞坊”。

請大家繼續隨我往前走。

這座門叫櫺星門,這是孔廟的廟門。

據傳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興。

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後來被毀,又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

不過,現在所見到的極星門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夫子廟。

極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

【大成門—大成殿—學宮】

各位遊客:走過櫺星門,便是孔廟的正門,叫大成門,也叫戟門。

門內側有石碑四塊。

第一塊是《孔子問禮圖碑》,刻於南朝齊永明二年(484年)。

記載了春秋末年奴隸制衰亡之際,孔子出於對周王朝禮樂制度的崇拜,抱着興國安邦、濟世訪賢的願望,於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從家鄉曲阜去周王城洛陽考察典章制度,尋求鞏固魯國奴隸主政權辦法的經歷。

碑的上半部有“孔子問禮圖,吳敬恆題”的題字。

圖中是二人駕車,一組身穿古裝人物在城門前歡迎的場面,還有“永明二年,孔子在魯人周門禮周流”的字樣。

這塊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圖文仍清晰可辨,是難得的珍貴文物。

第二塊碑是《集慶孔廟碑》,碑文是元朝至大二年(1309年)重建孔廟時由盧摯撰寫的,到元至順元年(1330年),由純齋王公書寫刻石。

第三塊碑是《封四氏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文宗皇帝詔示:加封顏回、曾參(孔子的兩個弟子)、孔極(孔子的孫子)、孟軻(孔子的再傳弟子)為四亞聖之事。

第四塊碑是《封至聖夫人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頒旨加封孔子之妻為至聖夫人之事。

廟院兩側是碑廊(原來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牌位的地方),廊內陳列了當代書法名家的碑刻30塊。

現在,請大家隨我從中間的石雨道走。

在進大成殿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殿前的這個露天台子,這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

古時每年二月、八月的第一個丁日和孔子誕辰這一天(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地方官吏都要在孔廟舉行盛大的祭掃活動。

祭祀採用的是酉周奴隸主祭天地鬼神的禮儀,在大成殿前擺上仿青銅器做的祭器,上供牛2頭、豬16頭、羊16頭,以及大量布帛菽粟、乾鮮果品、香紙蠟燭等。

主祭人要穿特製的古裝祭服,宣讀祭文,向孔子及“四配”(孔子高徒)、“十二哲”(孔家子弟)牌位行三拜九叩禮,還配有樂隊和舞隊表演,以歌頌孔子,所以大成殿前要設舞台。

現在請各位遊客隨我進人孔廟主殿——大成殿。

這是一座氣勢巍峨,重檐廡殿頂,屋脊中央有雙龍戲珠立雕的建築。

這種規格的建築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

“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聖先賢思想之大成。

大成殿內原先正中供奉的是孔子和他的四位高徒,兩旁是孔家子弟塑像十二尊。

現在的大成殿已被闢為“南京鄉土文化博物館”。

請大家再往前走,這裏便是夫子廟的學宮。

門楣上方原來有“學宮”匾額,門外柏木牌坊,牌坊上題有“東南第一學”。

牌坊的北面是四周圍有木欄的花圃,左右有四書齋,是學子自修讀書的地方。

這四齋名稱分別是“志道”、“據德”、“依仁”、“遊藝”。

後面是明德堂,這座建築建於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堂名為文天祥所書。

明德堂是學子集會的地方,每月朔望(農曆七年級和十五)朝聖後,學子在此集會,訓導師宣講聖教和上諭。

東牆有“卧碑”,就是訓教的法規。

左右橫樑上懸掛着江寧府所屬六縣舉貢員生題額。

我們眼前的這座建築是梨香閣,原來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崇聖祠,現改為遊樂場了。

東面那座建築是青雲樓,它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是供把歷代督學使的祠堂,初建時為三層樓,因為臨近貢院,為防止有人從樓上偷看貢院,清代時改建成二層樓,上層用作藏書,下層是閲覽室。

清末廢除科舉後,改為國小,民國初年改為江寧縣教育會,抗戰時被用作開茶館、歌場,戰後曾先後作為民眾教育館和南京市通志館夫子廟導遊詞導遊。

這也是舊學宮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建築之一。

各位遊客:參觀完學宮建築後,我們再去參觀一下夫子廟的另一座古建築羣——貢院。

【貢院街—貢院—明遠樓】

現在我們所站的地方便是貢院街,那條與貢院街相交的南北向街道就是貢院西街,貢院街北面就是古代時南京規模龐大的考試場——貢院。

貢院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縣府考試場所。

明太祖朱元津定都南京後,這裏成了鄉試、會試場所。

明永一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但南京仍作為陪都,加上江南又是人文基本之地,考試仍在這裏按期舉行。

明成祖繼續派人建造江南貢院,明清兩代對貢院不斷擴建,到清光緒時,貢院規模之大,已成為當時23個行省的貢院之最。

對此,我只要告訴大家一個數字,你就可想而知了——到清代同治年間,已建供考試用的“號舍”有20644間,且還不包括司考官員、職司人員的辦公住宿用房。

可惜現存貢院建築已屈指可數,明遠樓就是保存下來的貢院建築之一,而其他大部分已被闢為市場。

現在,我們所見的這座三層建築,就是明遠樓了。

樓呈四方形,四面設窗,地處貢院中心,在此可以監視考生和貢院內執役人員。

“明遠”的意思就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封建王朝教育士子以“孝梯忠義”為立身之本。

考生考完後,“金榜”就張貼在前面的貢院街

清末廢除科舉後,貢院也隨之失去了原來的作用。

1919年除留下明遠樓和一部分號舍建築用以陳列歷史文物外,其餘一併拆除,闢為市場。

明遠樓下的《金陵貢院遺蹟碑》詳細地記載了這一史實。

各位遊客:關於夫子廟我就介紹到這裏。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逛一下夫子廟的東市、西市,同時也可選購一些喜愛的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還可以去西街一帶品嚐夫子廟的風味小吃,夫子廟可謂是全國聞名的小吃薈萃之地。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4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這是我小時候對夫子廟的第一認識。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如果你是一名旅遊愛好者,曾經來過南京,但是沒有去過夫子廟,那真是等於白來了!

夫子廟是南京的着名景點,歷史悠久。夫子廟靠着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就像中國的長江與黃河一樣。秦淮河上碧波盪漾,波光粼粼,水裏不時躍出來可愛的小魚,坐在夫子廟的畫舫上看風景,別有一番滋味。

看夫子廟,一定要在晚上來。這時夫子廟燈火通明,霓虹燈五光十色,把城市的上空找的宛如發生了極光一般,十分華麗,此時此刻,人們也不顧着夜晚的疲憊,都來夫子廟閒逛。餓了?哈哈,沒問題!FOLLOE ME!鴨血粉絲湯,雞汁湯包,羊肉串,不夠再去KFC!麥當勞也有!還有南京的臭豆腐等經典小吃……對了!還有鹽水鴨!鹽水鴨可是南京的特產!歡迎品嚐!鹽水鴨的其中一種叫桂花鴨,在鹽水鴨的層次上精益求精,含着桂花的清香。夫子廟當人不是“二號獅子橋”光是吃,也有許多時尚的商鋪任你逛。當然,你的眼球也是不會閒着的,夫子廟是很久以前的一個古建築,藴含着老南京風味,那牆壁上的精雕細刻,屋頂的絢麗國花紋,美不勝收。還有,那夜晚的秦淮河也更是美麗,那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繁星點點的夜空,綠樹,建築,還有那五顏六色的燈光,把秦淮河照的五彩繽紛。

到了元宵節,夫子廟更是人山人海,大街小巷裏都有賣花燈的小店,有可愛的兔子燈,古老的走馬燈、孔明燈。除了花燈,在元宵節那幾天裏,夫子廟裏還有許多的元宵店。元宵有大有小,大的裏面有芝麻,小的泡糖水,都十分好吃。

我們相信,不僅視夫子廟,更是南京,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未來會更加美好!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5

南京夫子廟,常簡稱夫子廟,是一座位於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貢院街的孔廟。“夫子”是孔子弟子對孔子的尊稱。目前以夫子廟為中心、廟市街景合一的秦淮風光景區是集文化、旅遊、購物、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附近有夫子廟國小。

夫子廟景區的古建築羣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等組成,六朝至明清時,世家大族多聚於夫子廟一帶,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稱,為江南文化樞紐之地,是秦淮風光的核心地帶。夫子廟街市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古街市。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在夫子廟舉行的金陵燈會是南京春節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夫子廟始建於宋景佑元年(1034年),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稱文宣王廟。南宋建炎時為兵火所毀,紹興年間重建,為建康府學,同時建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元朝為集慶路學,明初為國子監,後為應天府學;清朝成為江寧、上元兩縣縣學,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之後,於1937年遭侵華日軍焚燒而嚴重損毀。

1984年,市、區人民政府為保護古都文化遺產,經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和規劃,幾度撥專款,歷數年的精心維修和復建。如今的夫子廟已煥然一新,再展輝煌。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觀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1991年被國家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

夫子廟前以秦淮河為泮池,北岸由整石雕琢成的石欄建於明正德九年(1520xx年),是南京夫子廟保留最完好的古代建築;南岸石磚牆為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長110米,高10米;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有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廟東有魁星閣。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6

"L'herbe sauvage près du pont zhuque, le coucher de soleil à l'entrée de laruelle Wuyi..."C'était ma première connaissance du temple Confucius quandj'étais enfant.

Je ne sais pas, j'ai vous êtes un touriste, vous êtes déjà venu àNanjing, mais vous n'êtes pas allé au temple Confucius, c'est vraimentblanc!

Le temple Confucius est un lieu pittoresque célèbre à Nanjing avec unelongue temple Confucius s'appuie sur la rivière Qinhuai, qui est laRivière mère de Nanjing, tout comme la rivière Yangtze et la rivière jaune rivière Qinhuai est bordée de vagues bleues et scintillantes. De tempsen temps, de jolis petits poissons sautent de l'eau. Asseyez - vous sur lebateau de peinture du temple Confucius et regardez le paysage. Il n'y a pas dego?t.

Pour voir le temple du ma?tre, venez la nuit.? ce moment - là, le templeConfucius était lumineux et lumineux avec des néons colorés. Il semblait quel'aurore s'était produite au - dessus de la ville. Il était magnifique. En cemoment, les gens sont venus au temple Confucius pour errer malgré la fatigue dela ? Ha ha ha, pas de problème! Folloe me! Soupe de vermicelles de sangde canard, sac de soupe de jus de poulet, kebabs d'agneau, pas assez pour KFC!McDonald's aussi! Et des collations classiques comme le tofu puant ! Et le canard d'eau salée! Le canard d'eau salée est unespécialité de Nanjing! Bienvenue à déguster! L'un des canards d'eau salée est lecanard osmanthus, qui est raffiné au niveau du Canard d d'eau salée et contientl'odeur douce de l' temple Confucius quand les gens ne sont pas "lepont lion n° 2" juste manger, il ya aussi beaucoup de magasins à la mode s?r, vos yeux ne seront pas oisifs, le temple Confucius est un ancienb?timent il y a longtemps, contient la saveur de l'ancien Nanjing, les murs dela sculpture fine, le toit des motifs nationaux magnifiques, ne peut pas ê plus, la rivière Qinhuai était plus belle cette nuit - là, et l'eauclaire reflétait le ciel étoilé, les arbres verts, les b?timents et les lumièrescolorées qui illuminaient la rivière Qinhuai.

Au festival des lanternes, le temple Confucius est encore plus bondé degens. Il y a de petits magasins vendant des Lanternes dans les rues et lesruelles. Il y a de belles lanternes de lapin, des Lanternes de cheval ancienneset des Lanternes de plus des lanternes, il y a beaucoup de magasinsde lanternes dans le temple du ma?tre pendant les jours du Festival lanternes sont grandes et petites, les grandes contiennent dusésame, les petites bulles d'eau sucrée, sont très savoureuses.

Nous croyons que non seulement le temple Confucius, mais aussi Nanjing,cette ville historique, l'avenir sera plus beau!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7

請看廣場前的這一條河,它叫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親河,全長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流經廣場的這一段是內秦淮河的一部分,建廟時被改造為泮池,因曲阜孔廟泮水流過而得名。南岸的一堵紅牆,是建於明萬曆(1575年)年間的大照壁,長達110米,氣勢磅礴,為全國照壁之最。照壁起遮蔽和裝飾作用,是整個夫子廟建築羣的開始。泮池北岸石欄則為明正德(1514年)年間所建,是歷經了滄桑變遷之後,成為夫子廟建築羣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築小品,抗戰前曾加以修整。遊人至此,憑欄小憩,觀覽秦淮秀色,心曠神怡。

泮池西側的文德橋現為漢白玉橋。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因為橋向與子午線方向一致,所以每逢農曆11月15日子時左右,皓月當空,憑欄俯視,在橋的兩邊分別可看到橋影將河中明月分成兩個半月,被稱為“文德分月”。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一書中就有記述,如果您有機會的話,不妨在農曆11月15日來文德橋邊看一看。

文德橋南烏衣巷口的一組徽派建築羣,為“王謝古居”。作為東晉豪族王謝兩大家族聚居區,影響比較大,尤其是唐劉禹錫名作《烏衣巷》的詩句,使烏衣巷、王謝舊居變得非常有名,現為“南京六朝歷史文化陳列館。”大家有時間可以進去參觀參觀。

現在我們看石欄北側是新復建的天下文樞坊,表明此處為天下文化中心。三門四柱,頗為壯觀。在古代,它與後面的櫺星門對應,用於帝王出巡朝聖祀孔,中間高門坊是皇帝幸臨的御道,左右供郡親王出入,一般的官員臣民不能通行,因而平時都用木柵欄封閉起來。

廟前廣場西側的聚星亭,六角飛檐、古樸大方,外表看雙重飛檐翹角,貌似兩層結構,其實只有一層,亭名取羣星聚集、人才薈萃之意。再請看東邊,臨水而立的小院子是魁光閣,閣內的魁星亭,三層六面,下臨秦淮,景緻獨特。古有“奎主文章”之説。奎星即魁星,是文運興旺之兆,是科舉時考試奪魁的象徵,因而魁星被歷代學子奉為神靈。魁光閣與聚星亭東西犄角相望,互為呼應,融為一體。

廟前廣場北面的石砌坊門,是孔廟第一道大門—櫺星門,六柱三門,古樸優美,中間橫楣刻有篆文“櫺星門”。櫺星是古代天文學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學士集學於此的意思。三門之間鑲嵌有牡丹圖案的磚刻浮雕,精雕細琢,美侖美奐。石柱頂端皆用雲板,即華表之意,作為一種標誌。此乃皇帝祭孔的儀門。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8

秦淮河,是一條曾對古城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河流。相傳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秦始皇東巡會稽,經過南京時,為方便船隻行駛,曾下令開鑿方山,使淮水與長江溝通,因而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據地質考察證明,秦淮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天然河流,當時這條古老的河流確是曾從方山經過,但由於地理變遷,河流改道,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河道。歷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寬綽。自五代吳王楊行密在長幹橋一帶築石頭城以後,河道開始變窄,並被分隔成內、外"秦淮"。內秦淮河由東水關人城,經夫子廟,再由水西門南的西水關出城與外秦淮河匯合。河流全長10公里,這就是古往今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讚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樣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古老的秦淮河與流經南京城北的長江相比,顯得十分渺小,但是它與南京城的誕生、發展,以及南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裏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迄今為止,沿河兩岸發現的原始村落遺蹟多達五六十處。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宮所需的天然通道。東吳孫權定都建業(南京)後,曾在秦淮河兩岸作"柵塘",既可禦敵,又可防洪。從六朝時起,夫子廟一帶的秦淮河兩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連的繁華之地,秦淮河充當了南京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榮。據説,舊時的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鬥豔,遊艇畫防燈火通明,富豪貴族在這裏過着尋歡作樂、紙醉金迷的生活,勞動人民,特別是廣大婦女卻是以淚洗面,飽嘗了人間的辛酸。那時南京的妓·女大多集中在秦淮河兩岸。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寫的不畏權貴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橋畔。美麗的秦淮河曾流淌過蠻荒時代的寂寞,六朝以來的繁華和奢靡,舊社會的污垢和勞動人民的血淚,甚至還溶有南京大屠殺的血腥。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經過了歷史的沉澱和人民的改造,已散發着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現了清澈動人的風姿。它是南京歷史的見證,難怪人們慣於把"秦淮"當作南京的代名詞。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19

在夫子廟的東邊有座江南貢院,是當年科舉考試場所,也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試的遺。科舉制度發源於隋唐時期,當時有號20644間。科舉考試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個等級。在院試會考中的是生員,也就是“秀才”,秀才參加第二級考試“鄉試”,考中的人稱“舉人”,舉人蔘加第三級考試“會試”,會試考中是“貢士”,貢士有資格參加最高一級的考試“殿試”,由皇帝主考,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在夫子廟周圍還有一些著名的景點,東晉書法家王獻之迎接愛妾桃葉的桃葉渡;吳敬梓故居陳列館;東晉名望族王導、謝安古居及烏衣巷;明末傳奇風塵女子李香君媚香樓等。好,遊客們,今天的遊覽至此結束,再見!

問答

1、孔子生平及主要著作?

孔子,魯國人,名丘,字仲尼。出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

年,享年73歲。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編訂了《詩》《書》《禮》易》《樂》《春秋》,其中《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他還編寫了現存最早的偏年史《春秋》

2、夫子廟在我國眾多孔廟中有哪些特點?

廟市合一,它先有學宮後有孔廟,有全國最大的照璧(長110米,高10米),有唯一用天然河道形成的泮池,有全國最大的孔子銅像,畫像。

3、夫子廟的建築特色及旅遊特點是什麼?

“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閣窗”的典型徽派建築風格,集廟、市、景合一。

4、什麼是泮池,照壁有什麼作用?

所謂天子之學為“雍”,諸侯之學稱為“泮”。當年魯國於泮水河畔建學宮,後人紛紛效仿,在孔廟前修一水池稱為泮池。南京夫子廟前的泮池是利用天然河道內秦淮河而形成的。照壁起遮蔽和裝飾用。

5、夫子廟的泮池和寺廟前的放生池有什麼區別?

相同點是古代的木結構建築易起火,泮池和放生池都是便於防火救火。 不同點:夫子廟前的泮池為月牙形,沿襲傳統,教化黎民百姓像流水一樣源遠流長。

寺廟前的放生池為圓形或半圓形,是供寺廟內和尚放生用的。

6、桃花扇是一部什麼樣的書?講述了什麼故事?

《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興亡為內容的歷史悲劇,共40出,故事內容是以復社名士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和當時的社會面貌,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敗和衰亡原因,作者的創作意圖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以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吸引了眾多的讀者和觀眾。

7、國子監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明代的國子監是當時我國最大的國立大學,他們除了教學授課外,還整理編訂了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國子監學生最多時多達9972名。

8、“文德橋的欄杆—靠不住院”是什麼意思?

因文德橋在每年的陰曆十一月十五子時,月正當頭,人立橋頭自顧無影,橋的東西水面各有一半牙兒的倒影,相傳古人在橋上爭看這一奇景,曾數次將橋欄杆擠塌,故有此説,現在這句歇後語形容好説大話,吹牛皮的人。

9、 為何何孔廟的門都叫“大成門”,大殿都叫“大成殿”

表示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10、 大成門內四塊碑的名稱,內容是什麼?

a)孔子問禮圖碑:記載孔子抱着興國安邦,濟世訪賢的願望,從山東曲阜前往洛陽尋求鞏固魯國政權的辦法,圖上繪的是孔子跪在洛陽城門外,向坐在馬車上的老子請教。

b) 《集慶孔子廟碑》撰寫碑文的是元朝翰林院學士盧摯,內容是“詔以興學作士為王政”強調教育及培養人才是立國之本。

c) 《封四氏碑》:是元文宗加封孔子最有成就的弟子顏回、曾參、孔伋、孟軻為四亞聖,刻於1331年

d) 《封至聖夫人碑》是元文宗加封孔子夫人的碑,因孔子在元朝被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所以加封孔子夫人為至聖夫人,刻於1331年。

11、 中國科舉制度始於何年,終於何年?始於隋朝,終於清末1905年。

江蘇南京夫子廟導遊詞 篇20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畫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築風格製造的,船頭掛有大紅綵球和紅燈籠。每當元宵節南京人習慣來這裏遊玩賞燈。這種風氣在明代就已盛行,據説明朝建都後,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當他來到秦淮河畔,看到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亭台樓閣,風景宜人,隨口説了句:“惜河中缺遊船。”皇帝開了金口,左右就連夜差人趕造畫舫,以博取皇帝歡心。從此,秦淮畫訪成了這裏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節時分,更是河上水燈萬盞齊放,兩岸龍燈飛舞,歌聲、鼓聲、歡聲、笑聲,連綿不絕,通宵達旦,真可謂“秦淮燈火甲天下”。難怪南京有“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的民諺。

我們眼前的這段秦淮河,自宋以後就成了夫子廟(孔廟)成泮池,又稱月牙他。古時候皇帝講學的學宮叫辟雍,諸侯講學成學宮叫泮宮,夫子廟的學宮相當於諸侯講學的地方,所以這池稱“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橋,按等級而論,縣官、學官走中間一座,秀才走兩邊的橋。相傳古時候有位秀才誤上中橋,有犯上作亂之罪,進退兩難,只好自己跳進了泮池。

再請各位看河對岸的一段硃紅色石磚牆,這就是夫子廟的照壁。照壁建於明萬曆三年(歷澤年),長達110米,為全們照壁之冠。各位遊客:這座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鹹康三年(337年),當時成帝採納了王導的建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決定立大學於秦淮河畔。原來只建有學宮,孔廟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學富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廟是一個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它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主要建築羣,其範圍南臨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東端,東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規模龐大。夫子廟雖屢遭破壞,但各代都加以興修擴建,到清末民初,其樓閣、殿宇的結構和佈局堪稱東南之冠。現在的夫子廟建築,~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幾年重建的。請大家回頭看,這座樓閣式建築,叫做奎星閣,它初建於清乾隆年間。這座臨街傍水的建築曾兩次被毀,1985年重建。

現在我們來到了清代開闢的廟前廣場,廣場東西兩端豎有兩塊碑,高有一丈許,上面刻有滿漢兩種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馬”,表示對聖人孔子的崇敬。左側的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羣星集中,人才薈萃之意。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興廢,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寧鄉賢朱芙峯等人籌資重建。這是一座在日軍炮火中惟一倖存的清代建築,可惜在1968年被當作“四舊”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復了原來的風貌。廣場正中的這座牌坊,叫“天下文樞坊”。請大家繼續隨我往前走。這座門叫櫺星門,這是孔廟的廟門。據傳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興。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後來被毀,又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過,現在所見到的極星門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極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su/8pqv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