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湖北導遊詞 >

襄陽承恩寺導遊詞(通用5篇)

襄陽承恩寺導遊詞(通用5篇)

襄陽承恩寺導遊詞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襄陽承恩寺導遊詞(通用5篇)

承恩寺位於襄樊市50公里的谷成縣茨河鎮五朵山之陰。是湖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鄂西北比較有名的佛教寺院。這裏峯巒環拱,聚氣藏風,水源通貫,森林茂盛且無污染,是當今不可多得的名勝之地。

該寺始建於隋,初名寶巖禪寺,元末毀於火,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0xx年)重修,明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處鼎盛時期,清代多次維修。現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鐘樓等殿宇75間。寺中有神奇的泉水、珍貴的文物、獨特的風光,周圍有“獅峯煙雲”、“龍池丹桂”、“牛池夜月”、“玉帶神像”、“鐘樓萬銅”、“襄王玉碣”、“長橋鎖風”、“金山鶴舞”8大景點,無不令人驚歎。寺旁有一個水池,名叫卧牛池。相傳與隋煬帝的女兒有關,此地也可供遊人觀賞品味。

襄陽承恩寺導遊詞 篇2

承恩寺在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東部。創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佔地約30畝。

千年古剎承恩寺建於隋朝,距今有 1700多年的歷史,傳説是隋煬公主隱居療疾之地。明朝時期興建了大雄寶殿、鐘鼓樓和毗盧大佛、彌勒石佛以及萬斤銅鐘等。據襄樊簡史記載,明天順年間,英宗為報答叔父,對該寺進行修繕,改其山為“永樂山”,改其寺為“大承恩寺”,承恩寺因此而得名。寺旁金子山、獅子峯、玉石碑、卧牛池、青絲泉、玉帶水、鎖鳳橋、萬斤鍾等,素有八景之稱,其建構雕樑畫棟,氣勢恢宏。此地植被豐厚,無山不綠,風水極佳,被譽為聚氣藏風、練功修行的寶地。主要景觀有五朵蓮山、襄憲王墓、鎖風口、公主墳、靈泉等。

承恩寺是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內有四個古碉堡佔角而建,碉樓頂層遍佈瞭望洞孔,寺中後院是個很大的練武場,據傳寺內還有地道連通各處。寺內有四鋪龍形壁畫極為珍貴。

承恩寺自古就有"三不"之説,即"不受香火"、"不做道場"、"不開廟",因此廟門常年緊閉。有人推斷,此處可能是明代政治史上的特務機構,是東廠西廠的外圍重要據點,兼有皇家情報機構的功能。

承恩寺大殿前原有鐘樓、鼓樓各一座。可惜鼓樓已毀。尚存的鐘樓上,懸掛着一座高約八尺、重一萬餘斤的銅鐘。它是哪朝哪代遺物,現尚無考證。但以梵文作裝飾的萬斤之重懸於鍾筍,令人驚疑不止。此鐘鳴聲悠遠,每當月白風清之夜,微曦初露之晨,僧人們上殿唸經,必撞鐘以伴誦。鐘聲悠揚,遠送數十里,久鳴不滅。聞此鐘聲,猶如萬馬奔騰,羣獅怒吼,催人奮進。

襄陽承恩寺導遊詞 篇3

千年古剎承恩寺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東南45公里處,該寺始建於隋,初盛於唐,鼎盛於明,至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是襄陽AAAA級隆中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之一。承恩寺是湖北省,省級森林公園,作為全國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被列入《中國佛教百大名寺》一書。

承恩寺是隋煬公主隱居療疾之地。明朝時期興建了大雄寶殿、鐘鼓樓和毗盧大佛、彌勒石佛以及萬斤銅鐘等。據襄陽簡史記載,天順年間,英宗為報答叔父,對該寺進行修繕,改其山為"永樂山",改其寺為"大承恩寺",承恩寺因此而得名。

承恩寺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東南45公里處,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景區,省級森林公園。作為全國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被列入《中國佛教百大名寺》一書。該寺始建於隋,初盛於唐,鼎盛於明,至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萬斤銅鐘製作精細,造型美觀。現存“金剛般若波羅密正經”是國家二級保護文物。寺院內外古木參天、泉水潺潺,有玉石碑、卧牛池、龍泉池、玉帶水、鎖風橋等自然景觀。襄憲王墓聞名遐邇,隋煬公主的傳説美妙動人。承恩寺的泉水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可以健身療疾,有神水之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幾經挑選,於1968年在此設立製片分廠,專門從事膠片洗印工作。許多著名電影在此拍攝外景,包括《閃閃的紅星》、《飛兵襄陽》、《八路軍》等。據專家考證,此地聚氣藏風,可以開發人體潛能,在這裏練功可以產生難得的“金字塔”效應。距承恩寺13公里處的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水質清澈,風光如畫。

襄陽承恩寺導遊詞 篇4

薤山位於谷城縣西南35公里處,因山上盛產薤白而得名,其主峯女兒峯,海撥1099.3米。薤山西臨道教聖地武當山,為武當山餘脈。東接有“小三峽”之稱的南河,河水沿山腳,滾滾東去。被譽為“中國南避暑山莊”,常年平均氣温只有12℃左右。

在清同治年間,外國傳教士在此興建西式別墅50餘幢,現今保存完好的有10餘幢。1942年夏季,國民黨代理副總統李宗仁先生曾偕夫人郭德潔、祕書程思遠、前加拿大外長郎寧到薤山避暑。

薤山不僅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避暑勝地,而且還有許多獨有的自然奇觀。千年油麻藤橫卧東坡,主藤直徑60釐米,佔地1000平方米,堪稱“中華一絕”,並載入《中華植物奇觀》一書。更有被當地羣眾廣為相傳,並確有不少人目擊的“薤山夜明珠”,使薤山增添了幾分神祕,成為薤山一大“自然之謎”。

襄陽承恩寺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我代表襄陽##旅行社的全體人員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你們的導遊員##,大家可以叫我##,在接下去的時間裏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身旁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張師傅,他有着5年的駕駛經驗,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們的旅遊大巴,希望我們的努力能給大家帶來一段美好而又愉快的旅途!

三國故事湖北多,這可不是吹牛。《三國演義》120回,其中的75回就發生在我們湖北,而這75回中又有44回發生在襄陽。按照行程,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就是天下聞名的三國時期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10、以待明君的古隆中。

襄陽古隆中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隆中在襄陽城西13公里處,因“山有隆然而起”得名,《三國演義》中對隆中是這樣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一個風景美麗的地方。

隆中之所以天下聞名,原因有三個:一是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劉備三顧茅廬的所在地,三是著名的“隆中對策”的提出地。俗話説,到當陽拜關公能求得吉祥,到隆中拜孔明能增長智慧。希望各位朋友在參觀完隆中後到能像諸葛亮那樣博學多才,智計百出。説着説着,我們的旅遊大巴已到達隆中景區了,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依次下車。

現在各位看到的便是古隆中牌坊,它是由清朝光緒20xx年湖北提督陳文炳負責修建,作為古隆中風景區的標誌。石牌坊高約6米,長約10米,正面大門刻的是“古隆中”三個大字,兩邊石柱上雕刻着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句是高度讚揚了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和諸葛亮業績兩朝的赤膽忠心,兩邊小門上雕刻着諸葛亮的名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表明了諸葛亮在隆中隱居時,雖過着平淡的生活,卻胸懷遠大的志向。現在請大家看一下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個大字“三代下一人”,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説諸葛亮是夏、商、週三代以後最高尚最偉大的人,沒有其他人可以與之相提並論。兩邊柱子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句“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這句詩高度讚揚了諸葛亮接傑出的政治、軍事才能。

走過石牌坊,穿行躬耕田,就到了小虹橋。清代王鋱在《隆中十詠》中,寫到小橋説:“有人睹物思玄德,曾向小虹橋上行”。這座小橋還有一段趣史,據説,劉備二顧茅廬時,在橋旁遇見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一看老人衣着狐裘,談吐不凡,曾誤以為諸葛亮,鬧了一場誤會。從此,小虹橋和隆中一樣著名於世了。橋為石拱,青石板面,橋下流水清澈,淙淙有聲。當你漫步橋上,獨自徘迴,不由得你會不假思索劉備那種“求賢若渴的精神”。大家可以在橋上感受感受這種意境。

走過小虹橋,拾級而上,便是武侯祠。現存武侯祠建於明末清初,依山而建,共分四層院,一層高一層。武侯祠大廳的木匾上雕刻着“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的題詞,正殿有諸葛亮的塑像,陳列有銅鼓及其他石刻文物等。兩側設有配殿,西配殿名“三義殿”,內塑有劉備、關羽、張飛像,是人們憑弔祭祀的地方。

武侯祠的右下首便是三顧堂,顧名思義就是人們為了紀念劉備“三顧茅廬”而修建的。據説劉備三顧茅廬時在這裏拴過馬。後人依此建一四合院,名三顧堂。堂內陳列有岳飛手書的《出師表》。

離三顧堂不遠處的那個六角形廬亭就是草廬,這裏是諸葛亮與他的親朋師友經常聚會的地方。唐代馮志韻草廬詩説:“卧龍人去遠,此地尚名岡。所幸遺民在,憑君一勸耕。”據史書記載,他寫詩的時候草廬還完好,而今草廬已無故跡可尋,留下的只有一個隆起的大山包,而現在大家看到的六角形廬亭為後人所建。

遠遠看去那個最高最雄偉的建築就是騰龍閣,騰龍閣依山取勢,拔地擎天,決定巍峨,飛檐壯麗,雄偉而藴含秀美,古雅而透出清新。騰龍閣是1999年12月建成的標誌性景觀建築,閣高44米,建築面積1108平方米,上下十層,寶形訪漢建築外形,閣內各樓層分別陳列有歷代讚頌諸葛亮的詩文,諸葛亮在隆中十年的成長曆程及他在襄陽的社會關係,三國主要人物雕像或畫像。現在大家就隨我一起登上這最高峯吧。每一層樓都能領略到孔明智慧,登上塔頂,徐徐清風拂面,遠山近水盡收眼底,襄陽市區全景一覽無餘。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令人難忘的,我們的隆中之行到此就結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説再見了,在這裏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最後,祝大家工作順利,生活順心,有緣我們下次再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ubei/nw7w0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