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河南導遊詞 >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精選18篇)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精選18篇)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1

靈山位於太行山東麓,距朝歌城北10公里,遊覽面積10公里,遊覽時間大約需1個小時。這裏交通平坦,位置優越,山青水秀,廟宇堂煌。四面環山,東有玉龍峯,西有靈鷲峯,南有靈龜山,北有伏牛嶺,羣山環抱,晝似蓮花吐放,夜如眾星捧月,不但景色優美迷人,而且歷史源遠流長,女媧在此煉石,捏土造人,殷紂王在這兒降香,姜太公在此釣魚,唐太宗在此加封,究竟景色如何?還請您遊覽之後,自己作一番評價!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精選18篇)

今天當我們站在景區山門時,首先仰頭抬望觀看到靈山二字,是由20_年8月中國台灣混無禪留下的墨寶。

走入山門,第一個印入我們眼簾的是這個高13米的女媧神像,它是由花崗巖材料做成的。女媧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據《史記》《尚書》《列子》《淮南子》。等史記記載,婦媧是一位具有濃厚神話色彩的歷史人物,她煉石補天,捏土造人,並首創婚姻制度,是東方世界古代人類和古代文明的偉大締造者,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唯一的偉大女性先祖。在遠古時期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面對巨大的災難,她挺身而出,無私奉獻,造福人類,澤被萬物,推進文明,是歷史天地的偉大創世先祖。她的行為和事業是鼓舞激勵世世代代中華兒女永遠奮發向上的力量源泉。

大像取女媧補天之資,雙手高摯,面色剛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底座下有三層平台,第一層平台擺放着十二生屑雕塑,表示着天下億萬有情兒女偎依在女媧娘娘身邊與她共享天倫之樂,第二層是植物造型主與鴿子,預示着世界充滿了愛心與和平,第三層擺佈着玄妙無比的八卦圖,象徵着女媧娘娘神祕莫測的高超本領。

大像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面女媧託石補天的雄姿,我們已經領略過了,下面看後面女媧認真地捏土造人。相傳當年女媧捏土造人,後讓男人和女人結合繁衍後代,女媧是人類的始祖,是人類共同的母親,靈山以女媧為主,故靈山也叫母親山。

靈山有人之景觀,女媧大型雕塑,更有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華廈第一奇觀女媧峯,從這兒向西望去,這位人類共同母親的化身。頂天立地,毅立於望娘坡上,觀人間煙火,看世間善惡,宏法度化,佛光普照。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2

靈山位於太行山東麓,距朝歌城北10公里,遊覽面積10公里,遊覽時間大約需1個小時。這裏交通平坦,位置優越,山青水秀,廟宇堂煌。四面環山,東有玉龍峯,西有靈鷲峯,南有靈龜山,北有伏牛嶺,羣山環抱,晝似蓮花吐放,夜如眾星捧月,不但景色優美迷人,而且歷史源遠流長,女媧在此煉石,捏土造人,殷紂王在這兒降香,姜太公在此釣魚,唐太宗在此加封,究竟景色如何?還請您遊覽之後,自己作一番評價!

今天當我們站在景區山門時,首先仰頭抬望觀看到靈山二字,是由20xx年8月中國台灣混無禪留下的墨寶。

走入山門,第一個印入我們眼簾的是這個高13米的女媧神像,它是由花崗巖材料做成的。女媧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據<<史記>><<尚書>><<列子>><<淮南子>>。等史記記載,婦媧是一位具有濃厚神話色彩的歷史人物,她煉石補天,捏土造人,並首創婚姻制度,是東方世界古代人類和古代文明的偉大締造者,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唯一的偉大女性先祖。在遠古時期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面對巨大的災難,她挺身而出,無私奉獻,造福人類,澤被萬物,推進文明,是歷史天地的偉大創世先祖。她的行為和事業是鼓舞激勵世世代代中華兒女永遠奮發向上的力量源泉。

大像取女媧補天之資,雙手高摯,面色剛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底座下有三層平台,第一層平台擺放着十二生屑雕塑,表示着天下億萬有情兒女偎依在女媧娘娘身邊與她共享天倫之樂,第二層是植物造型主與鴿子,預示着世界充滿了愛心與和平,第三層擺佈着玄妙無比的八卦圖,象徵着女媧娘娘神祕莫測的高超本領。

大像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面女媧託石補天的雄姿,我們已經領略過了,下面看後面女媧認真地捏土造人。相傳當年女媧捏土造人,後讓男人和女人結合繁衍後代,女媧是人類的始祖,是人類共同的母親,靈山以女媧為主,故靈山也叫母親山。

靈山有人之景觀,女媧大型雕塑,更有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華廈第一奇觀女媧峯,從這兒向西望去,這位人類共同母親的化身。頂天立地,毅立於望娘坡上,觀人間煙火,看世間善惡,宏法度化,佛光普照。

好,下面我們一起走入女媧來觀看,迎面的這兩位把門神位是我們的哼哈二將,傳説他們是西周的大將,後來姜子牙封神,特封他們為哼哈二將,把守佛寺山門。

走出女媧廟,下面我們繼續向前走入女媧宮。靈山是以封神演義出了名的,商朝曾經有四位帝王為靈山的女媧降香,他們是-武丁、武乙、帝乙、帝辛,面帝辛是殷商第三十君王,帝乙之子,紂王,好,我們現在一起到紂王降香處來觀看紂王降香的經過,碑之上講,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是女媧娘娘的誕辰,紂王就率領滿朝文武,八百御林來為女媧降香,看到女媧的美顏。頓起淫心,題風流詩一首,留在行宮粉壁上,風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粧,曲曲遠山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花姻騁娟裝,但得妖嬈能舉動,娶回長樂待君王,那麼女媧娘娘貴為神女,而紂王竟想娶她,簡真是痴心妄想,所以才招至後來成湯百年積業毀於一旦的結局。好,看過之後,我們繼續看旁邊的五色石,傳説當年女媧煉石補天遺留在人間兩塊奇石,一塊是<<紅樓夢>>裏面賈寶玉身上的寶玉,另一塊就是大家面前的五彩石。有一首詩對五彩石描繪的淋漓盡至是:未遇補天滯人間,盛土談粧立庭前,靈性本是自然美,春夏秋冬對雲煙,相信讀後,您會對王彩石會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好,現在我們到後面的千古佛洞來觀看,千古佛洞又名驅病洞位於靈峯壯側的半山腰處,因洞的入口處有一自然形成的石佛而得名,石佛高兩半多餘,體態肥大,兩耳垂肩,面目慈善,形象逼真,鑽佛洞者都要有因洞口狹窄,貼佛心而過所謂佛山有我,我心有佛,人心佛心,心心相印,朋友,你心中有難解之事嗎?如果有,我們一起走入千古佛洞穴訴説心事,

當我們來到千古佛洞泊洞口,首先看到一則對聯:靈山寺山靈,古佛洞佛古,對仗工整,耐人尋味,看右邊的題靈山景區,朝歌腹地繡靈山,雙劍直插九重天,南聳紫光女媧峯,北卧碧波景龍潭,千古佛洞鑄勝景,萬年古剎聚羣仙,昔日曆經桑滄,今朝又迎明圓,這首詩把靈山景區的景點,歷史以韻律詩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展現給了遊客,給人一種如詩如畫般的仙境情懷,再看右邊的題詞:每逢到靈山,都鑽古佛洞,若問為何故,健身又去病,壁石多元素,若將造化成,妙説不盡,陶醉自然中,這首詩把鑽千佛洞穴的益處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了,鑽古佛洞有病可以去病,無病可以健身,其妙無窮,身入佛洞,自得其樂。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靈梯的前面,靈梯取名原因有三,一是走時腳底下發出叮咚鋼琴一般的聲音,二是地理位置優越,上面是靈峯,下面是玉帶河,它是連接靈山的山和水的紐帶,三是台階數吉祥,一邊是84個台階,民間所説,73、84、一個人活了73、84就是長壽了,大家登過84個台階,祝願大家順利度過84歲,一邊是84,兩邊廉潔168,1、6、8祝願大家一路發。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3

冕寧靈山寺距冕寧縣城8公里,距西昌衞星發射中心67公里,距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80公里的省級自然風景區,是涼山州重點整合的彝海—靈山風景區的組成部分。靈山寺是涼山州境內最為有名的一座寺廟,和赫赫有名的西昌衞星發射中心同屬冕寧縣,位於該縣縣城20公里之外的東部小相嶺西麓深山老林之中,因背後緊靠着的那坐山門大殿

高聳的大山叫靈山,所以叫靈山寺。

冕寧靈山以靈山寺為中心,規劃保護面積40平方公里。靈山寺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是冕寧縣如今規模最大的宗教寺院。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寬敞宏大,結構莊嚴,前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兩邊是十八羅漢,後殿供奉靈山寺開山祖師梧真和尚楊學信木刻偶像。面對大佛是坐着的韋陀0神像。據説,天下的韋陀都是站立姿勢,唯有靈山寺的韋陀是坐像,因為靈山寺本來清淨,不勞韋陀虎視眈眈地站着0。寺廟前面正中是新修的琉璃瓦山門,以正殿天井為中心,兩側有眾多的房舍堂廊,前後左右縱橫相連,渾然一體,構成了一片古建築羣。山門外邊有6棵蒼勁挺拔的參天古鬆,粗有三四人合抱者,樹齡至少在兩百年以上,它是靈山寺最主要的標誌。

在靈山寺的背後,是一座美麗的自然公園。那裏生長着古老的參天大樹。還有一個在當地很有名的地方,不過還不為外人所知———連三海。在一座山上,靜靜的淌着三條湖。據説山上還長有靈芝,並有細細的泉流,還有前人留下的石洞。在湖中還有據説會爬樹“魚”,湖海比較深,當地對湖還沒有做過考察,僅是從當地一些年邁着那裏得知。

靈山寺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是冕寧縣如今規模最大的宗教寺院。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寬敞宏大,結構莊嚴,前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兩邊是十八羅漢,後殿供奉靈山寺開山祖師梧真和尚楊學信木刻偶像。面對大佛是坐着的韋陀0神像。據説,天下的韋陀都是站立姿式,唯有靈山寺的韋陀是坐像,因為靈山寺本來清淨,不勞韋陀虎視耽耽地站着0。寺廟前面正中是新修的琉璃瓦山門,以正殿天井為中心,兩側有眾多的房舍堂廊,前後左右縱橫相連,渾然一體,構成了一片古建築羣。

關於靈山寺的歷史,在志書和碑石上已早有記載。楊祖師俗名楊學信,法號悟真,佛號普渡,湖南省常德府龍陽縣人。清乾隆四十七年,遊歷來到冕寧,聽説燈台山是燃燈古佛修行的地方,“遂策杖往觀,直至峯頂,果然勝蹟猶存,故址顯在”。楊祖師便在青龍潭就水結茅而居,一面繼續修行,一面籌建寺院,當時門下有冕寧弟子約百人。靈山寺大約在乾隆五十九年建成。知縣辛大成為寺院題名“西靈”,民間則稱“靈山寺”香火鼎盛。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4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到古靈山景區參觀遊覽,我是導遊,相信我會陪您度過一個美好愉快的靈山之旅。

古靈山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最佳文化旅遊景區,古靈山風景區是電視劇《封神榜》故事發生地,是殷紂王降香、女媧修真處,文化悠遠,景色逸人。主要由一像、一宮、一洞、一花、一湖、一谷、五泉、五峯構成。古典文學名着《封神演義》開篇第一章“殷紂王女媧宮降香”指的就是古靈山女媧宮。古靈山風景區位於淇縣縣城西北8公里處,遊覽面積18平方公里,因殷商時期建寺而古,因女媧世代神佑而靈。據明代《淇縣誌》記載,南北朝樑普通年間,曾任昭統寺大統、綱領全國僧尼達40餘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也曾在此修行主持。《尚書》、《淮南子》等作品中記載,古靈山是遠古時代傳説人物女媧捏土造人、煉石補天的修真地,而在西山峭壁,還巍然矗立着一尊自然形成、鬼斧神工的女媧峯,另外還有女媧宮、古佛洞、醒目泉、祖師銅頂、靈光閣等景點,景緻獨特,耐人尋味,藴含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接下來我們可逐一參觀遊覽,需要時間大約三個小時。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女媧廣場,眼前這尊高十三米的花崗巖雕塑,就是女媧託石補天的形象,她分為前後兩部分,咱們現在看到的正面部分是女媧補天的形象,背面也就是後面那部分則是女媧捏土造人的形態。女媧雕塑的底座由三層平台構成,第一層平台是石雕十二生肖,女媧煉石補天,捏土造人,被稱作是人類的始祖、共同的母親,這十二生肖便代表了華夏億萬有情兒女依偎在母親的身邊,共享天倫之樂;踏上第二層平台,大家看到的是玄妙無比的八卦,象徵着女媧法力無邊,神祕莫測。向東走,我們可以看到這裏有一幅浮雕,上邊生動描述了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四個遠古時代的人物場景:盤古開天劈地、隧人氏鑽木取火、女媧託石補天、后羿射日。來到北邊,您抬頭看到的是女媧捏土造人的形態,相傳女媧在捏土造人時感覺用手捏的速度太慢,便急中生智,折斷了身旁的一根柳枝蘸着泥漿往外甩人,但在甩的過程中難免用力不勻、磕磕碰碰,所以就形成了現在世界上的殘疾人,而女媧先前用手捏的那部分人便成為了現代社會中的貴族階層,柳枝甩出來的則成為了平民百姓。是啊,女媧創造了世界,創造了萬物眾生,被稱為人類共同的母親,而古靈山主要突出的又是女媧文化,所以古靈山又被稱作是“母親山”。再向西走,大家請看這幅浮雕:紂王降香女媧宮。提到紂王,大家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古典文學名着《封神演義》,在這部作品中,很多章節您都可以看到“朝歌”這個名字,這裏的朝歌就是現在的淇縣,它是殷紂王早年執政時期的都城。而這幅浮雕上,便生動再現了紂王當年慕名女媧之靈氣,親率文武百官以及八百御林軍、三千鐵騎前來古靈山女媧宮降香的盛況。關於當時降香的具體情節,呆會兒女媧宮咱們再細説端詳。這邊請。

一直以來,古靈山以“古、靈、美”而着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到此觀光遊覽。提起“古”,主要是創建年代古老久遠,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滄桑;提起“靈”,則是由於這裏因女媧世代神佑而靈,來此是求財必發、求官必升、求子必靈、求福必驗,可以説是求啥應啥;而提到“美”,咱們的眼睛也可以逐一發現體會,是啊,這裏羣峯聳翠、山水相映,的確可稱為“人間仙境”,所以也難怪女媧也相中這塊風水寶地修行呢!而且,明嘉靖年間縣令于慧遊覽到此,總結出了着名的“靈山十景”,像“危巖少進、羣峯聳翠、列柿流丹、一徑蓬壺、半巖風雨、九天鳴佩、巨崖走蛟、雙劍橫秋、東海龍吟、西山虎嘯”,也無不描繪出了這裏引人入勝的景緻。

的確,這裏不僅有人文景觀女媧雕塑,自然景觀也令人讚不絕口。有道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接下來,站在這個特定的位置,從這個特定的角度來看對面西山峭壁上突出來的部分,就是古靈山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女媧峯。這是一自然形成的景觀,高70餘米,與現在山東嘉祥武氏祠保存的漢代女媧神像極為相似。大家可以看到,她的鼻子向外突出,下巴微微上翹,臉部輪廓非常形象,胸前長着一棵草,好像胸花一樣非常別緻。而且,她高高挽起的髮髻後邊,還揹着一個小揹簍,好像在揹着自己的孩子一樣,特別親切,而頭上那把保護傘,也在日復一日地甘心情願為女媧遮風擋雨。只不過,儘管如此,女媧的面部表情依然是那麼的端莊肅穆,沒有咱們想象中的母性的慈祥和和藹可親,為什麼呢?這還得從殷紂王説起了。咱們邊走邊聊。

大家非常熟悉的電視連續劇《封神榜》第一集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為全劇中的紂王形象定下了一個基調:紂王到女媧宮降香,見到女媧雕像姿容俏麗、栩栩如生,便隨即在女媧宮的粉壁上題下了一首風流詩褻瀆女神,最終卻因此而落了個國破家亡的可悲下場。這部演繹作品,把紂王描寫成了一個驕奢淫逸、殘忍暴戾的昏君,致使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錯誤的理解了殷紂王。其實,真實的殷紂王並非只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角色。眼前的這塊碑刻向大家簡單介紹了紂王以及紂王到女媧宮降香的經過。紂王從繼承王位到兵敗自殺,共在位52年,一生中的前半期他曾是一個志向遠大、統治賢明的君主。司馬遷的《史記》這樣記載紂王,説他“資便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説”,在他的統治下,殷商曾是一個先進富庶的強大帝國,紂王曾親自統兵出征,平定東夷,使中原的疆土,開拓到遙遠的淮河和長江流域,將先進的中原文明傳播到尚未開拓的蠻荒的南方,進而推動了古代中國的統一和中華民族的融合。所以,孔子的着名弟子子貢曾説:“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焉------”意思是説紂王的功績比他的錯誤要大的多,近代史學家、大文豪郭沫若也曾這樣評價紂王説“統一神州賴此人”,今天的淇縣仍然流傳着許多關於紂王建功立業的傳説,他也應該和中國歷史上許多着名的君王一樣,是一個功過摻半、功大於過,應該得到人們客觀評價的歷史人物。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統治者像紂王一樣,在建立了非凡的文治武功之後,卻淪於荒淫暴戾,最終走向毀滅。

在《封神演義》這部演繹作品中為紂王后半生種下禍根的就是刻在石刻上的這首詩:“鳳鸞寶帳景非常,本是泥金巧樣粧。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妖豔,芍藥籠姻騁媚裝”。原本,女媧的博愛仁慈、傳神絕美教化德澤了百姓眾生,也裝扮了古靈山的俊山秀水,所以也難怪殷紂王遊覽到此時情不自禁作詩吟唱,但是,他不該生出“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的輕薄臆想,也正是這最後兩句感歎,使這個放蕩不羈、輕浮多情的君王惹了禍端,一向慈悲為懷的女媧惱羞成怒,仰天長歎,一怒之下派出狐狸精,魂附烈女蘇妲己身上,進而迷亂無道昏君,最終導致了百年成湯基業毀於一旦、商代王朝大廈崩傾的悲慘結局。也正因為如此,女媧走出了行宮,來到西山山巔,千百年來站在那兒櫛風沐雨,看人間真善美、觀世間假惡醜,保佑着後代子孫的延嗣安康。所以也難怪咱們剛才看到的女媧峯神情那麼獨特呢,真可謂端莊中略顯慈祥,肅穆中透露着和藹,剛毅還夾帶着無奈。《封神榜》作為一部演繹作品在民間廣為流傳,慢慢地形成了現代人對紂王的誤解。紂王之所以落得這樣的可悲下場,可以説既是他人造成的,也是當時的歷史和體制造成的。

這裏就是女媧宮。裏邊供奉的分別是女媧和伏羲。女媧是我國遠古傳説時代母系羣團或氏族的着名首領之一。最初記載女媧名字的典籍有:《楚辭》、《禮記》和《山海經》,這些都是戰國或秦漢時代的論着。女媧和伏羲二名並稱則始於西漢《淮南子》。

相傳女媧、伏羲後來來到崑崙山結為夫妻,成婚育子繁衍人類,其族人逐漸壯大。後來,這個部族擴展到古冀州,居於“雷澤”邊的洪洞一帶,這個就稱為“女媧”部族。

女媧創建了婚姻制度,她嫌用捏土造人太慢,便把男子和女子們配合起來,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傳宗接代,繁衍下去。因此,這位中國的第一位媒人,被後世尊奉為媒師,那些結了婚而沒兒女的,紛紛到此求子。

傳説,女媧以黃土造人,煉五色石補天,還曾經遺留在人間兩塊奇石,一塊化作了《紅樓夢》裏的賈寶玉,另一塊就遺落在了古靈山,成為了古靈山的鎮山之寶--五彩神石。這塊石頭是1998年陰曆三月十五日,女媧生日那一天在女媧峯峯頂上發現的,而在這裏,還有一首詩:未遇補天滯人間,盛世淡粧立庭前。靈性本是自然美,春夏秋冬對雲煙。可以説對五彩神石描繪的淋漓盡至,相信您讀過之後也會對五彩石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大家請看,這塊石頭的左半部顏色明亮而右半部則相對較暗,中間這條線被稱為陰陽分界線,它把這塊石頭分為兩部分,發亮的這塊代表陽間,而發暗的這半部則代表陰間,石頭正中有一老者,面部輪廓形象逼真,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清晰可見,頭後飄起的長髮則將陰陽兩界連接。據《百神圖》考證辨認,這就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像下方是一位頭戴王冠的女性形象,她就是王母娘娘。玉帝像上方有一白鬍子老頭為南極仙翁,如果把仙翁眼睛下方的部位看作是一金冠的話,咱們還能看到頭戴金冠身背金箍棒的孫悟空。大家有興趣的話也不妨再仔細看看,您將會在這塊石頭上發現七十二位全神。作為古靈山的鎮山之寶,靈氣大無邊,摸一摸財運發,拜一拜免災難,真的是不摸不知道,一摸心歡笑呀!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石塔,叫超公和尚塔。1981年從古靈山寺巖內挖出。該塔是青石雕造的圓塔,總高2.75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此塔沒有經年銘文,但從1974年該塔旁出土的超公禪師石棺上銘文,可知此塔建於金大定二十八年,塔的形制與技藝在古建築和石刻藝術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接下來我們要到的下一個景點是古佛洞。

在我們當地,流傳有這樣一首詩:每逢到靈山,必鑽古佛洞。若問為何故,健身又祛病。壁石多元素,巖漿造化成。奧妙説不盡,陶醉自然中。所以每一位到古靈山來參觀的遊客也無不進洞領略其妙。來到古佛洞口,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幅對聯,“靈山寺山靈,古佛洞佛古”。上念下唸完全一樣,是一個迴文聯,耐人尋味。

這是一個天然石窟,高8米,深30米,洞內鐘乳石形成數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貼於崖壁,非常神祕,別有洞天,故名古佛洞。相傳,此洞是古靈山大佛修煉成真處。入洞口的山壁上有一高約2米的大型天然佛像,面目慈祥,兩耳垂肩,體態豐滿,形象逼真。由於洞口狹窄,入洞時必須貼佛心而過,故曰:“佛心有我,我心有佛,佛心人心,心心相印。”因此人稱此佛為相心佛。此洞窄長,曲徑奧妙,靈氣幽幽,宛如迷宮,令人神往。貼壁擠身進洞,洞內涼氣襲人,清爽異常,奧妙無窮。仰卧下滑而出,頓覺身心爽快。大家鑽洞時也請注意安全。

鑽出古佛洞,各位不妨再回頭看“人生再造”,都説此洞有坦途也有曲折,有光明也有黑暗,由此出來,真可謂人生再造呀!

這裏是醒目泉,泉水經層層頁巖石過濾之後流出,礦物質含量特別高,對眼睛非常有益,當地人也都表示:用此水洗眼,小眼可以變大,大眼可以變成雙眼皮。當然,心誠則靈哦!

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中國最早的愛情公園--桑中。

中國自古就有描寫愛情的成語“桑中之約”,成就了一段關於愛情的千古佳話。這個成語出自《詩經-鄘風-桑中》。提到《詩經》,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記述了我國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作品,將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感、事件等以歌唱的形式表達出來。可以分為風、雅、頌三部分305篇。其中風就相當於現在的流行歌曲,傳唱於民間。雅則比較像紅色歌曲,帶有官方色彩。而頌更像現在傳唱的宗教歌曲。

大家非常熟悉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千古絕唱就是國風中的一篇,可見當時的民風是十分開放的。我們接下來要了解的這篇《桑中》同樣與愛情有關,詩中一名男子回憶與心愛的女子約會的情景,當時兩人“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意思是我們相約在桑中,於上宮許下美好的誓言,直到夜幕降臨之後,淇水岸邊送我歸去。

如今的桑林、上宮依然存在,隨着大家漫步與其中,那女媧宮中關於愛情的誓言,已經漫過山谷,籠罩着你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讓着纏綿的詩句,在您今後的人生中延續,為您敲響幸福的鐘聲。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素有“天下第一銅頂”之稱的祖師金頂,這裏供奉有道教神仙譜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真武大帝。因真武祖師大殿屋頂是銅瓦銅板而得名。銅頂位於玄武山頂峯,面對女媧峯,背靠龍虎山,東邊的龍山與西邊的虎山相連形成半包圍,恰似祖師寶座,俗稱柳圈椅。站在銅頂之上,俯視古靈山廟宇金碧輝煌,環視八百里太行山,雄壯、巍峨,銅頂上建有九祖大殿、人祖殿、無極老母大殿、善惡門等多個殿堂,特別是九祖大殿耗資110萬元,仿北京太和殿樣式,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可謂中原地區山頂唯一一座大殿,內奉九位老祖(盤古、三皇五帝),九尊大像均為貼金銅像,威嚴端莊,金光燦燦、栩栩如生,令人瞻仰。

各位朋友,古靈山主景區的講解已經結束,很高興為您講解服務,歡迎您下次光臨,祝您旅途愉快,再見!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5

靈山風景區地處太行山東麓,距豫北淇縣城西北 10公里,遊覽面積10平方公里,《封神演義》第一章寫的殷紂王降香女媧宮,就在靈山。

靈山寺坐落於羣山環抱之中,峯巒拱翠,龍虎二山保駕,靈山、饅頭山前後呼應,晝似蓮花怒放,夜如眾星捧月。山巖嵯峨,曲溪清泉,峯迴路轉,步移景遷,綠樹紅花,百鳥歡歌,亭閣相映,景色優美,可謂“靈山抱妙寺,神泉滌心埃”。

據明代《淇縣誌》記載,靈山寺創建於樑普通年間(公元 520)年,由曾任昭統寺大統、綱領全國僧尼40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始創。唐開元年間重修,是淇縣創建最早的寺院之一。寺以靈山為主,故名靈山寺。

唐、宋時期是靈山寺鼎盛時期。這期間寺院所轄面積近 35公頃,高僧200餘人,古磬陣陣,木魚聲聲,遊客雲集,香火旺盛。靈山寺名聲遠揚,驚動朝廷,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曾召見寺院長老法如到長安垂詢佛事。明代山東副使裴騫專程從山東來遊靈山寺,並寫有《遊靈山寺記》一篇、詩三首傳世,明代主事李繼先隱退湯陰,聞靈山古剎水石甚佳,專程來遊。他感慨地寫道:“今寺唯靈山吾不厭之,而有言張之,何耶?是以其地之盛而自為可奇也耶。”明代縣令于慧曾把靈山寺概括為靈山十景:一曰危巖少進,二曰羣峯聳翠,三曰列柿流丹,四曰一徑蓬壺,五曰半巖風雨,六曰九天鳴佩,七曰巨崖走蛟,八雙劍橫秋,九曰東海龍吟,十曰西山虎嘯。景景如詩如畫,繪聲繪色,淋漓盡致。

靈山寺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迷人。堪稱華夏奇觀,天下一絕的女媧峯就在靈山寺。靈山寺虎山山峯前有一座 70多米高的女媧峯,頭挽髮髻,面慈目祥,身着舒袖褒衣,雙肘曲於胸前,莊嚴肅穆,回眸大地,恰似在觀覽人間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又若為芸芸眾生默默祈禱,真乃天開地設,鬼斧神工。

女媧何以在此仙棲?相傳,當年女媧摶黃土造人,並煉五彩石補天,折斷鰲足支撐四極,治平洪水,殺死猛獸,使天下百姓得以安居。爾後,她來到靈山修真,與天下人共頤晚年。一日,殷紂王到此降香,祈國泰民安,目睹女媧尊容,頓生歹意,在女媧宮前留下淫詩。女媧見後怒不可遏,離開行宮,跑到南山山巔,面對蒼天大地長歎:“我創造人類,同此涼熱,誰知紂王不行正道,競敢羞辱於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時值今日,女媧仍矗立於此,目視人間,因此,世人就把此峯叫作女媧峯。

與女媧峯正對的建築是女媧宮,人們為祭祀她,在此修建了女媧娘娘廟。據明以來的《淇縣誌》記載,女媧宮歷代皆有修復,現在的女媧宮是近年來修復的。此宮面闊三楹,雄偉壯觀。宮內奉彩塑女媧巨像。女媧是上古一位神通廣大的女神,被世人尊稱為創世神,始祖師,保護神。農曆三月十五日,是女媧娘娘的聖誕日,她往火雲宮朝駕伏羲、炎帝、軒轅三聖而回,看見粉壁上紂王題寫的詩句,柳眉倒豎,即遣蘇妲己毀其江山 。

女媧創建了婚姻制度,她嫌用捏土造人太慢,便把男子和女子們配合起來,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傳宗接代,繁衍下去。因此,這位中國的第一位媒人,被後世尊奉為媒師,那些結了婚而沒兒女的,紛紛到此求子。

孕育峯是大自然賜給靈山寺的又一絕妙之作,相連的兩個山頭,酷似一個睡美人,秀髮飄飄,神態安恬,隆起的腹部孕育着古城朝歌古往今來的文明,有詩讚曰:“從未見過孕育姿,獨有靈山佔風流。枕山卧霧語是花,面風對雨情為柳。靜中懷抱日月星,夢裏總思人間秋,誰言萬孕無果?分娩紅日照九州。”

在靈山山腰處有一個天然石窟,高 8米,深30米,洞內鐘乳石形成數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貼於崖壁,非常神祕,別有洞天,故名古佛洞。相傳,此洞是靈山寺大佛修煉成真處。入洞口的山壁上有一高約2米的大型天然佛像,面目慈祥,兩耳垂肩,體態豐滿,形象逼真。由於洞口狹窄,入洞時必須貼佛心而過,故曰:“佛心有我,我心有佛,佛心人心,心心相印。”因此人稱此佛為相心佛。古佛洞口鐫一則迴文聯,耐人尋味:“靈山寺山靈,古佛洞佛古”。此洞窄長,曲徑奧妙,靈氣幽幽,宛如迷宮,令人神往。貼壁擠身進洞,洞內涼氣襲人,清爽異常,奧妙無窮。仰卧下滑而出,頓覺身心爽快。民諺曰:“每逢到靈山,必鑽古佛洞,若問因何故?健身又去病。”“鑽鑽佛爺洞,一輩子不生病。”所以遊客無不進洞領略其妙。

據明代《淇縣誌》載,淇縣有八大景:“淇園竹翠、勝水流清、鹿台朝雲、鉅橋夜月,紂窩灘聲,朝歌野色,青巖仙境,靈山龍泉。”其中靈山獨佔兩景即“勝水流清”、“靈山龍泉”。靈山山奇水秀,山壑石隙中,淙淙叮叮,泉湧不息,古人謂之勝水流清。

靈山龍泉説的是靈山黑龍潭,位於寺院的西北側 500米處。這裏奇峯幽谷,山勢挺拔,泉湧澗飛,碧波盪漾,景色宜人。千百年來,文人騷客紛到沓來,滿眼畫意,滿腹詩情,留下許多華彩詩篇、摩崖石刻。明代御史孫徵蘭在壁立萬仞處留下詩云:“山卓碧雲插漢,泉滃綠玉飛花,三仁六七賢聖,靈傑千古同嘉。”據載,在明代以前,這裏就建有龍王廟。廟下有三洞,洞口鑿有龍頭,泉水由此流出,聲音湍急,山谷迴應,宛如龍吟。

靈山寺後有一河流,名曰玉帶河。河水甘冽爽口,浸人心脾,耐人回味。玉帶河自靈山黑龍潭突溢而出,繞千年古剎而過,河水潺潺,叮咚作響,猶如琴絃暢鳴或浪拍石崖濤聲如嘯,呈現出瞬息萬變的天然畫卷。玉帶河流至大聖峯前,形成一個湖泊,名曰白龍潭。湖水清澈,是人們泛舟、垂釣的理想去處。

從寺院沿羊腸小道西行,過鵲橋渡,穿梨樹坡,拾階而上便來到了觀音洞。此洞位於懸崖峭壁上,深 9米,高丈餘,內奉觀音座像。雕工精細,惟妙惟肖。前來求點迷津者絡繹不絕。

據明《淇縣誌》記載:“龍王廟,旱禱輒靈。”清《淇縣輿地圖説》雲:“靈山下有靈山寺,創於樑普通,修於盛唐開元。”遼金期間,寺院擴大,高僧眾多,木魚聲聲,靈氣幽幽,遊客雲集,香火鼎盛。傳説,靈山寺名聲遠揚,驚動天宇。仙女紛紛下凡到靈山寺聆聽木魚聲,觀看人間景,時值今日,仙女窕的身軀仍嵌隱在崖壁上,時隱時現,妙趣橫生。謂之“仙女嵌壁”。

壁立萬仞的大聖峯巔,有一天然孫悟空坐像,遠遠望去孫悟空的金身,一對火眼金睛炯炯有神,一對垂肩的耳朵藴寓着大福大貴,身穿金衣,頭戴金冠,威風凜凜,令人敬畏。他的髮髻、眉骨、胸腹、脖頸以及下肢輪廓清晰可見。整個外貌比例協調,惟妙惟肖,渾然天成,世人看後,無不驚歎大自然造化之神奇。據傳,孫悟空離開花果山水簾洞,雲遊四海,遠涉天涯,尋找靈台方寸山,訪拜佛、仙、神聖,求長生不老妙法。一天,他經過古城朝歌,得知城西有一靈山寺,是佛教聖地,並建有煉石補天,造化人類的女媧行宮。心想,靈山不就是靈台方寸山嗎?人類始祖女媧在此?何不前去。於是,他來到靈山寺,未入寺院就聽到木魚聲聲,佛經喃喃,喜得抓耳撓腮,眉開眼笑,高興之餘,轉念一想,佛門靜土,須得整衣端冠,恭敬有禮方是。他不敢進前,於是坐在山巔,聆聽佛經,謂之“悟空聆經”。

靈山寺歷史悠久,集秀麗的山水,古老的人文景觀和神奇的傳説於一體,欣賞性、娛樂性很強,到靈山旅遊,能夠使您心曠神怡,百愁俱消。靈山還盛產各種野菜,這些野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遊玩過後,坐在石凳上,吃上一席豐盛的野菜宴,別有一番情趣。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6

香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中原第一古剎---宜陽靈山寺。靈山寺又名報恩寺,報忠寺,玉泉寺、懸泉寺等。坐落於靈山主峯山腰,全寺因山而建,背依靈山,面臨洛河,不僅以山清水秀、建築精美遐邇,還以其歷史久遠、香火鼎盛和白馬寺東西呼應,稱為姊妹寺。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的“釋源祖庭”,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而作為其小妹的靈山寺,其始建年代卻是個謎。據《宜陽縣誌》和現存碑刻所記:靈山寺擴建於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而始建年代,則不應晚於唐武周時期,距今至少1300餘年的歷史。亦可能在漢魏間,為白馬寺創建後向周邊輻射最早的寺院之一,距今1820xx年左右。

關於“靈山”的來由,民間相傳是周靈王葬於此的緣故。也因為此山跟當時釋迦牟尼講經説法的靈鷲山非常的相似。因而得名。靈山又名“鳳凰山”,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説中的百鳥之王,四靈獸(鳳凰、麒麟、龜、龍)之首。它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僅次於龍,羽毛美麗,雄的叫鳳,雌的叫凰。自古以來就是傳説中最重要的吉祥神奇之物,據説鳳凰能火中再生,象徵美好、才智和吉祥。在佛經中,被稱為“涅盤”。靈山主峯兩側與次峯之間的嶺脊自然下凹,形成優美的弧線,狀如鳳凰展翅,翩翩欲飛。

木牌樓前

我們眼前的這條公路是安虎公路,這裏距宜陽縣城7公里,洛陽市30多公里。這座牌坊是一個三門四柱七頂的木牌樓,它的等級僅次於北京故宮。大家知道,只有在皇宮才能是九頂,寺廟即使等級再高也只能是七頂。木牌樓上“靈山聖境”這四個字是由我們中國當代藝術大師歐陽中石先生所寫。

廣場東邊為佛香街,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佛教文化一條街。總面積10050平米,共兩條街,四排房子,近400套店面,主要經營佛事用品、旅遊紀念品、特色風味小吃等項目。等會出來有時間大家可以進去逛逛。

佛家講“心誠則靈”。希望大家都能夠懷着一顆真誠的心,跟我一起進入寺廟,相信現在的靈山寺一定會帶給您更多的靈氣。 景區入口山門這座山門位於景區中軸線上,大門採用清代仿古建築,黃瓦覆蓋,在古代,黃色的琉璃瓦有在皇宮和皇家寺廟才能使用,説明此門等級之高。設有三門,中間大兩邊小,象徵佛教“三解脱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何為“三解脱門”,就是告誡世人放下功名、利祿、情慾三種非分之想,進入佛門淨地,學習佛法,慈航普渡,解脱世間困厄。

觀音廣場

我們通常講“入鄉隨俗”,當然,寺廟也有寺廟的講究。到了這裏,我們也要遵循佛教上的一些禮儀。首先,我們要做到三戒:戒口、戒心、戒行為。戒口是我們到了這裏,就不要講一些粗話、髒話和一些對佛菩薩不敬的話。戒心是我們要將來此之前一些工作上、生活上的瑣事暫且擱置下來。保持一顆清淨之心,靜靜地跟佛菩薩對話。戒行為是我們來到寺廟裏,三尺頭上有神靈,大家不要去吸煙,因為佛菩薩接受的是香火,而不是人間“煙火”。另外,我們也不要亂扔垃圾,隨地吐痰。進大殿的時候,男士先跨左腳,女士先跨右腳。千萬不要去踏門檻,因為門檻相當於佛祖的肩膀。此外,墨鏡要摘掉,希望我們能正視佛菩薩,而不要帶有色眼鏡去觀望。帽子、傘也要合起來。寺廟向來是清淨之地,所以我們也不要大聲喧譁。

我們眼前的送子觀音像總高度為69.9米,其中底座共三層,第一層高8米,其餘兩層高4.7米,蓮花座高6.6米,法身39米,已經成為洛陽新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觀音兩側分別侍立善財童子和龍女,那麼送子觀音是怎麼出現的,相傳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舉行慶賀會。 五百人在赴會途中遇一懷孕女子。女子隨行,不料中途流產,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發下毒誓,來生要投生王舍城,食盡城中小兒。後來她果然應誓,投生王舍城後生下五百兒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兒喂之。釋迦牟尼聞之此事,逐趁其外出之際,藏匿她其中一名兒女。鬼子母回來後遍尋不獲,最後只好求助釋迦。釋迦勸她將心比心,果然勸化鬼子母,令其頓悟前非,成為護法諸天之一。 又名“暴惡母”、“歡喜母”。在中國民間將她當作送子娘娘供奉。在佛寺中,造像為漢族中年婦女,身邊圍繞着一羣小孩,手撫或懷抱着一個小孩。展現了觀音的慈悲與博大情懷。三層底座分別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的內容:一層是化身,展現觀音三十三應身,是遊客體驗朝拜的場所;二層是楊柳、千手、送子、豐財四觀音;三層是大悲咒觀音八十八像,四周供奉觀音。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觀音信仰在中華民族可謂婦孺皆知,影響深遠。洛陽靈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為莊嚴菩薩道場,弘揚大士聖德,乃廣納羣言,發起建造靈山送子觀音露天立像,供諸眾瞻禮或福,得大吉祥。

自古以來,靈山以“靈山八景”和“靈山六絕”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香客。靈山被人稱頌的八大聖景,即:懸崖垂繡,仙掌石棲,慶去洞布,翠停息機,孤峯遠眺,山擬鷲嶺,洛溪眾環,澗號泉鳴。 “靈山六絕”:寺門向北開,山門城樓狀,碑刻牆上掛,僧尼同院住,彩胡臉上現,鳥柏滿山見。請大家同我一起,慢慢的揭開靈山的神祕面紗。

山門

我們眼前的山門是單檐歇山頂,形似城樓,高約4米,方約100米,重修於康熙十年(1671年),1980年重修,下有洞門,為寺院原來的山門,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靈山寺”匾額嵌於正門上方。穿過東門在山門的上方可以看到“雨時行”三個字,這是居士們對靈山靈驗的真實寫照,同時又折射了虔誠信使們的美好心願,這三個字怎麼念都可以,雨時行,行時雨,都是祈求佛祖保佑、法雨廣佈、給人帶來福氣、平安之意,也可以理解為願佛祖保佑好雨知時節,適時適度下,這才是雨時行的真正意義。裏面供奉四面觀音,她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時時保護着世人。牆壁的四周有16幅壁畫,是她的各種化身,大家可以瞭解一下。據説圍着慈悲閣順時針走三圈,代表時來運轉,可以消災去難。

鐘樓、鼓樓

山門兩邊是新建的鐘樓,鼓樓。大家都知道“晨鐘暮鼓”,認為白天敲鐘晚上擊鼓,其實不然,不論早晚,寺廟都既要敲鐘又要擊鼓,所不同的是,早晨是先敲鐘後擊鼓,晚上是先擊鼓後敲鐘。常規的是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覆兩遍,共108下。中間各念兩句經文。之所以是108下,就像我們的念珠是108顆,台階108級,是因為,佛家講,人有108種煩惱,而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貪、嗔、痴。敲擊108下相當於是走過了佛教中所講的108個法門,從此以後,人的煩惱都拋之腦後。

來到寺廟裏,都要去給佛菩薩上香。那麼究竟為什麼呢?“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我們大家知道,人跟人溝通最初是通過氣--語言,時間長了,是通過心--情感。而人跟佛祖溝通確實要通過香火的,只有通過縷縷清香,佛祖才會知道我們此行有什麼目的,希望佛祖幫助我們辦成一些什麼事情。“燈到佛明,香到佛知”。所以在燒香之前,要點燈,燈相當於是佛菩薩的眼睛,當你點亮了兩個蓮花燈,就相當於點亮了佛祖的眼睛,讓他看到我們的到來。它也是智慧之燈,長壽之燈。自己的香要在自己的燈上點,取其意為香火不斷。我們在廟裏請的燈香及任何護身佛,法器,佈施的每一分功德,都是為自己。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7

靈山寺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迷人。堪稱華夏奇觀,天下一絕的女媧峯就在靈山寺。靈山寺虎山山峯前有一座70多米高的女媧峯,頭挽髮髻,面慈目祥,身着舒袖褒衣,雙肘曲於胸前,莊嚴肅穆,回眸大地,恰似在觀覽人間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又若為芸芸眾生默默祈禱,真乃天開地設,鬼斧神工。

女媧何以在此仙棲?相傳,當年女媧摶黃土造人,並煉五彩石補天,折斷鰲足支撐四極,治平洪水,殺死猛獸,使天下百姓得以安居。爾後,她來到靈山修真,與天下人共頤晚年。一日,殷紂王到此降香,祈國泰民安,目睹女媧尊容,頓生歹意,在女媧宮前留下淫詩。女媧見後怒不可遏,離開行宮,跑到南山山巔,面對蒼天大地長歎:“我創造人類,同此涼熱,誰知紂王不行正道,競敢羞辱於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時值今日,女媧仍矗立於此,目視人間,因此,世人就把此峯叫作女媧峯。

與女媧峯正對的建築是女媧宮,人們為祭祀她,在此修建了女媧娘娘廟。據明以來的《淇縣誌》記載,女媧宮歷代皆有修復,現在的女媧宮是近年來修復的。此宮面闊三楹,雄偉壯觀。宮內奉彩塑女媧巨像。女媧是上古一位神通廣大的女神,被世人尊稱為創世神,始祖師,保護神。農曆三月十五日,是女媧娘娘的聖誕日,她往火雲宮朝駕伏羲、炎帝、軒轅三聖而回,看見粉壁上紂王題寫的詩句,柳眉倒豎,即遣蘇妲己毀其江山。

女媧創建了婚姻制度,她嫌用捏土造人太慢,便把男子和女子們配合起來,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傳宗接代,繁衍下去。因此,這位中國的第一位媒人,被後世尊奉為媒師,那些結了婚而沒兒女的,紛紛到此求子。

孕育峯是大自然賜給靈山寺的又一絕妙之作,相連的兩個山頭,酷似一個睡美人,秀髮飄飄,神態安恬,隆起的腹部孕育着古城朝歌古往今來的文明,有詩讚曰:“從未見過孕育姿,獨有靈山佔風流。枕山卧霧語是花,面風對雨情為柳。靜中懷抱日月星,夢裏總思人間秋,誰言萬孕無果?分娩紅日照九州。”

在靈山山腰處有一個天然石窟,高8米,深30米,洞內鐘乳石形成數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貼於崖壁,非常神祕,別有洞天,故名古佛洞。相傳,此洞是靈山寺大佛修煉成真處。入洞口的山壁上有一高約2米的大型天然佛像,面目慈祥,兩耳垂肩,體態豐滿,形象逼真。由於洞口狹窄,入洞時必須貼佛心而過,故曰:“佛心有我,我心有佛,佛心人心,心心相印。”因此人稱此佛為相心佛。古佛洞口鐫一則迴文聯,耐人尋味:“靈山寺山靈,古佛洞佛古”。此洞窄長,曲徑奧妙,靈氣幽幽,宛如迷宮,令人神往。貼壁擠身進洞,洞內涼氣襲人,清爽異常,奧妙無窮。仰卧下滑而出,頓覺身心爽快。民諺曰:“每逢到靈山,必鑽古佛洞,若問因何故?健身又去病。”“鑽鑽佛爺洞,一輩子不生病。”所以遊客無不進洞領略其妙。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8

靈山風景區地處太行山東麓,距豫北淇縣城西北 10公里,遊覽面積10平方公里,《封神演義》第一章寫的殷紂王降香女媧宮,就在靈山。

靈山寺坐落於羣山環抱之中,峯巒拱翠,龍虎二山保駕,靈山、饅頭山前後呼應,晝似蓮花怒放,夜如眾星捧月。山巖嵯峨,曲溪清泉,峯迴路轉,步移景遷,綠樹紅花,百鳥歡歌,亭閣相映,景色優美,可謂“靈山抱妙寺,神泉滌心埃”。

據明代《淇縣誌》記載,靈山寺創建於樑普通年間(公元520)年,由曾任昭統寺大統、綱領全國僧尼40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始創。唐開元年間重修,是淇縣創建最早的寺院之一。寺以靈山為主,故名靈山寺。

據明代《淇縣誌》載,淇縣有八大景:“淇園竹翠、勝水流清、鹿台朝雲、鉅橋夜月,紂窩灘聲,朝歌野色,青巖仙境,靈山龍泉。”其中靈山獨佔兩景即“勝水流清”、“靈山龍泉”。靈山山奇水秀,山壑石隙中,淙淙叮叮,泉湧不息,古人謂之勝水流清。

唐、宋時期是靈山寺鼎盛時期。這期間寺院所轄面積近35公頃,高僧200餘人,古磬陣陣,木魚聲聲,遊客雲集,香火旺盛。靈山寺名聲遠揚,驚動朝廷,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曾召見寺院長老法如到長安垂詢佛事。明代山東副使裴騫專程從山東來遊靈山寺,並寫有《遊靈山寺記》一篇、詩三首傳世,明代主事李繼先隱退湯陰,聞靈山古剎水石甚佳,專程來遊。他感慨地寫道:“今寺唯靈山吾不厭之,而有言張之,何耶?是以其地之盛而自為可奇也耶。”明代縣令于慧曾把靈山寺概括為靈山十景:一曰危巖少進,二曰羣峯聳翠,三曰列柿流丹,四曰一徑蓬壺,五曰半巖風雨,六曰九天鳴佩,七曰巨崖走蛟,八雙劍橫秋,九曰東海龍吟,十曰西山虎嘯。景景如詩如畫,繪聲繪色,淋漓盡致。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9

冕寧靈山寺距冕寧縣城8公里,距西昌衞星發射中心67公里,距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80公里的省級自然風景區,是涼山州重點整合的彝海—靈山風景區的組成部分。靈山寺是涼山州境內最為有名的一座寺廟,和赫赫有名的西昌衞星發射中心同屬冕寧縣,位於該縣縣城20公里之外的東部小相嶺西麓深山老林之中,因背後緊靠着的那坐 山門大殿

高聳的大山叫靈山,所以叫靈山寺。

冕寧靈山以靈山寺為中心,規劃保護面積40平方公里。靈山寺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是冕寧縣如今規模最大的宗教寺院。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寬敞宏大,結構莊嚴,前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兩邊是十八羅漢,後殿供奉靈山寺開山祖師梧真和尚楊學信木刻偶像。面對大佛是坐着的韋陀0神像。據説,天下的韋陀都是站立姿勢,唯有靈山寺的韋陀是坐像,因為靈山寺本來清淨,不勞韋陀虎視眈眈地站着0。寺廟前面正中是新修的琉璃瓦山門,以正殿天井為中心,兩側有眾多的房舍堂廊,前後左右縱橫相連,渾然一體,構成了一片古建築羣。山門外邊有6棵蒼勁挺拔的參天古鬆,粗有三四人合抱者,樹齡至少在兩百年以上,它是靈山寺最主要的標誌。

在靈山寺的背後,是一座美麗的自然公園。那裏生長着古老的參天大樹。還有一個在當地很有名的地方,不過還不為外人所知———連三海。在一座山上,靜靜的淌着三條湖。據説山上還長有靈芝,並有細細的泉流,還有前人留下的石洞。在湖中還有據説會爬樹“魚”,湖海比較深,當地對湖還沒有做過考察,僅是

從當地一些年邁着那裏得知。

靈山寺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是冕寧縣如今規模最大的宗教寺院。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寬敞宏大,結構莊嚴,前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兩邊是十八羅漢,後殿供奉靈山寺開山祖師梧真和尚楊學信木刻偶像。面對大佛是坐着的韋陀0神像。據説,天下的韋陀都是站立姿式,唯有靈山寺的韋陀是坐像,因為靈山寺本來清淨,不勞韋陀虎視耽耽地站着0。寺廟前面正中是新修的琉璃瓦山門,以正殿天井為中心,兩側有眾多的房舍堂廊,前後左右縱橫相連,渾然一體,構成了一片古建築羣。

關於靈山寺的歷史,在志書和碑石上已早有記載。楊祖師俗名楊學信,法號悟真,佛號普渡,湖南省常德府龍陽縣人。清乾隆四十七年,遊歷來到冕寧,聽説燈台山是燃燈古佛修行的地方,“遂策杖往觀,直至峯頂,果然勝蹟猶存,故址顯在”。楊祖師便在青龍潭就水結茅而居,一面繼續修行,一面籌建寺院,當時門下有冕寧弟子約百人。靈山寺大約在乾隆五十九年建成。知縣辛大成為寺院題名“西靈”,民間則稱“靈山寺” 香火鼎盛

。楊祖師在冕寧20xx年,靈山寺建成後在寺內修行9年。於清嘉慶九年二月端坐而寂(逝世)。經七日後,其弟子啟龕視之,但見滿面紅光,宛然如生,即將肉身移置佛堂,長期供奉,其肉身則完全乾固,不再腐朽。在靈山寺右1公里的巖壑之中,有天然巨石座,呈八卦形,頂面平整,傳説那就是楊祖師“坐化圓寂”的禪石。

昌海和尚靈塔 位於靈山寺大殿後數十米的坡林地內,靈塔用青石板鑲嵌而成,高2米多。建於清咸豐丙辰年(1856年)。為曹洞宗三十二世昌海達和尚塔。

高和尚修行處 在靈山寺大雄寶殿之西,過青龍河溝,在林木雜生的山坡上,有寺廟遺址,遺址後有10平方米左右的巖房和大石板井。傳説此處是與楊祖師同來靈山修行的高和尚建廟處。在此可俯瞰靈山寺建築羣。

火炭堡藏文石刻 位於蘇州壩西北端寧源鄉巴甫村火炭堡。一高約1米,長逾米的稜形大石,右刻藏傳佛教格魯派教義,標題為“六字真言”,左刻獻寶祈福人像。估計為明末清初刊刻。

本波教石碑 位於城廂鎮大埡口村。碑體為花崗石,高約1米,寬0.4米,厚0.15米。略風化,文字圖象清晰可辯。石碑上部可捲雲紋,下部為一雄獅浮雕,中刻三行藏文(轉寫梵文體),書寫古樸工整,其中第一行為藏區本波教派的“八字咒語”。

墨玉海 即黑海。位於靈山河正溝源頭,海拔約3500米,形似葫蘆。海的南北山峯 連三海

終年積雪,絕壁之上有稀疏的雲杉和叢生的杜鵑,東面山坡緩緩延伸,嶲山山脊銀色板塊冰川延伸進林中;西邊出水處,草坪之上有矮小成簇的杜鵑,有嶙峋的山石點綴其間。海水遠觀為黑色,近觀則清澈見底,潔淨無塵。

金海 又名紅海。海區為紅色火成巖,遠觀海水成紅色,固有此名。位於靈山主峯東麓,靈山河南支澗水溝的源頭。海拔約4000米,形似腰子,由上下兩個海子相連而成,每個海子面積約百餘畝。環湖雪峯聳立,狀如城碟,淡雲飄過,上下金黃,天水一色。

連三海 位於靈山寺所在的西山中段分水嶺西側。是三個保存完好的第四世紀冰川冰斗地貌羣所構成的三處冰川湖泊羣,每個海子均由獨立山峯所包圍。連三海子三個湖泊形態各異,湖水清澈,天光雲影,蔚然生秀。其中一湖,有一道冰川通向湖心,將湖面一分為二,景象頗似太極圖,尤為奇觀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10

地處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地處伏牛山東段。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的名。1980年後這裏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先後多次被評為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十佳旅遊好去處”和“河南最美的地方”。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xx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xx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xx年晉升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風景區總面積268平方公里,被專家評價為具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峨嵋之秀、黃山之奇、張家界之幽”,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同時藴含着豐富的歷史文化,是平頂山市優秀旅遊資源的代表。

河南堯山(石人山)得名源於當地村民發現此間眾多山峯都長得像人。此前,有關專家建議將石人山改名為堯山,曾在市民中引起很大的爭議。

支持改名者認為,石人山原來就叫堯山,現在的名字石人山不能反映出其固有的文化底藴,隔斷歷史傳承的脈絡,喪失寶貴的人文氣息。反對者認為,石人山在全國已經很有名氣。恢復為堯山會對原來景區的知名度產生影響。為了把石人山改名的不利影響降低,提高堯山的知名度,平頂山市旅遊局將在最近一段時間裏推出一系列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河南堯山”這個品牌。

堯山風景區山峯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温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分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祕洞、温泉十大部分。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大山壁立,異峯如塑,怪石紛呈,是堯山自然風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峯玉皇頂上,千巖萬壑,飛龍走鳳,遠近高低,景色迥異,構成了一幅幅美不盡收的圖畫。新華社原社長穆青曾兩次登上堯山,併為堯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獨秀”的墨寶。

堯山簡介之名字傳説:堯山也稱大龍山,是堯的裔孫劉累立堯祠紀念先祖的地方,為天下劉姓發源地,又因山上眾多石峯酷似人形,後史稱之為石人垛、石人山。更多傳説點擊河南堯山傳説

堯山簡介風景,堯山風景區的奇峯怪石、山花、紅葉、飛瀑、温泉、湖面、雲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及人文景觀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現已命名的景觀有240多處;60-200米高的瀑布17處,高的石柱40多處,石人、將軍峯、千丈巖、和合峯、白牛城口、王母轎、通天河、九曲瀑布、鬼門關、南天門、報曉峯、猴子觀音等景點遍佈景區。尤其著名的人工修建的堯山大佛,堯山漂流河道和堯山滑雪場,讓人歎為觀止。

尤其迷人的是那些山泉、溪流、瀑布與深潭。堯山的山泉,活潑俏皮,似呵似鬧,如泣如訴,善於變化,富有生機。數百山泉匯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靈,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邊與行人對歌,一邊充當嚮導。沿着溪流從深山幽谷騰跳而出,遇到懸崖絕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輕盈飛瀉者有,磅礴蕭灑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懸數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積水成潭。

黑龍潭、白龍潭、百尺潭……藏身於陡澗,隱形於山林。在眾多瀑布中,九曲瀑布和白龍潭瀑布最為壯觀。九曲瀑布:由於水流下切磨蝕與巖石承受侵蝕能力不同等因素,斷崖上形成數個深度0.3-1.5米不等的凹窩,呈之字形自上而下分佈,使壁面凹凸不平,水流形成三彎九曲之狀。白龍潭瀑布:水從山頂直

瀉而下,奔騰飛流如白龍降臨,激越水聲似虎吼雷鳴,聲傳數裏之外。低處,水珠飄灑,浪花飛濺;高處,雲水煙霧,瀰漫凌。潭中游魚,忽隱忽現,忽聚忽散,沒浮自若。

河南堯山風景區簡介的相關資料文獻,王安石曾言: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寡。而天下奇偉瑰怪之觀,常在於險遠。堯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傳。然三十六處名勝,七十二個景點,處處綺麗如畫,每處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話傳説。

上古地理名著《山海經》稱“大堯之山,其木多鬆、柏,多梓、桑……”

西漢班固《漢書?地理志》載:“魯陽堯山,水所出。”漢代魯陽縣即今魯山縣,當時隸屬於南陽郡;水即今沙河。

東漢許慎《説文解字》在解釋“堯”字時説:“水出南陽魯陽堯山東北,入汝,從水,聲。”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水出南陽魯山東北。”宋金地理書《元豐九域志》載:“汝州魯山縣有堯山、水。”

清代地理著作《水道提綱》載:“沙河即古堯水,俗曰沙水。源出魯山縣西境之堯山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11

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簡稱“豫”,因其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而得名,省會鄭州,東與江蘇、山東、安徽相鄰,南連湖北,西接陝西,北與山西、河北結合,承東啟西、聯南望北。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遠流長,漢字文化、姓氏文化、根親文化、詩詞文化、功夫文化等博大精深;省內文物古蹟、風景名勝眾多,少林寺、龍門石窟、殷墟、清明上河園、黃帝故里、商丘古城、嵩山、雲台山、白雲山、伏牛山、石人山、雞公山、丹江口水庫、武侯祠等聞名海內外。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我們的先民生活和創業的地方。從夏代到北宋,先後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此,不過因此河南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和災難最集中的一個地區。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就佔了四個,分別為夏商古都鄭州、商都安陽、十三朝古都洛陽和七朝古都開封。此外還有商丘、南陽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遠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河南是我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中國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

河南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河南全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9處,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河南省共包括有15個城市,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旅遊資源。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

鄭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3500年前,這裏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鄭州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孕育了中華民族及其光輝燦爛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鄭、韓5朝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轄區內發現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族黃帝的出生地軒轅之丘,位於鄭州市境內的新鄭。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代曾建都於陽城(今鄭州市登封),商王仲丁遷都於?(今鄭州市區),周武王封叔鮮于管(今鄭州市區),表明鄭州地區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是國家的政治中心。

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後在新鄭建都,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滎陽一度成為“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之後,歷代先後在鄭州地區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管城作為鄭州、管州州治,成為鄭州地區政治、經濟中心。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和通濟渠後,鄭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絕“,成為全國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北宋建都汴京後,鄭州屬京畿路,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本世紀初,由於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匯,鄭州的民族工業、手工業和商業得到較快發展。1923年,鄭州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二七“大罷工,在中國工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1929年至於1931年鄭州曾一度廢縣設市。1948年月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鄭州市,1954年成為河南省省會。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洛陽,參加洛陽文明的發現之旅。我是您的導遊員__,請允許我代表本旅行社及次輛旅遊客車司機師傅向諸位致以誠摯的敬意。

我們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訪古老輝煌文明,創和諧燦爛生活。今天我們的旅遊目的地就是 黃河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

黃河小浪底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境內,是黃河中游的最後一個峽谷,屬於典型的山嶽河川峽谷景觀,現在我們的旅遊車正位於洛陽市政廣場,這裏有,藉此時間大家可以觀看一下新洛陽風貌,我把洛陽的情況向大家作以簡要介紹。

各位朋友們,現在我們的車已經駛出了洛陽市區,再過一會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母親河——黃河了。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河流,她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九省區,全長5464公里,呈幾字形流向,最終注入渤海。她流經黃土高原時攜帶了大量的泥沙,成為了全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因此中下游水體呈黃色,故名黃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温柔美麗又波瀾壯闊,她塑造了廣大的華北平原,哺育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孕育了數千年華夏文明,象徵了中華民族的靈魂。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依偎在黃河母親的身旁去感受母親的美麗與偉大。

各位朋友,我們的團隊是一支探訪文明的團隊,那麼我們就更應該用行動來表達我們對文明的尊重。請大家保持景區衞生、愛護文物。在遊覽的過程中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我將會呈獻給大家一個美麗的龍門、一個輝煌的龍門、一個如泣如訴的龍門。還需要提醒大家請各位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財物的安全,記好我們的車牌號,一會我們準時回來集合。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大家好!

現在您所看到的開封府,是以宋代開封府衙為原型修建的文化遊覽區,佔地四公頃,樓堂五十餘。其中有以梅花堂為主體的包公傳説文化區、有以府司西獄為主體的刑獄文化區、有以明禮院為主體的科舉文化區還有號稱天下獨一無二的文城牆景區和以潛龍宮為主體的帝王生活文化區,在挺拔的清心樓上,您還能指點評説當年200餘位北宋開封府知府、府尹的雄才大略和歷史功過。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開封府的城牆了,説道城牆大家就會想到它的為了防禦敵人攻擊而修築的,因而它應該是以武備、軍事為特色,可是宋代開封府衙的城牆,卻是叫做“文城牆”,這是因為北宋時,宋王朝極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強化中央集權,嚴禁地方官府修築城牆,以免地方政權恃武抗上。什麼叫做“重文抑武”政策呢?就是儘量重用文人,嚴密控制、限制武人的意思。跨過府門,我們就來到了大廳。俗稱“廳事”,這裏是北宋開封府衙的核心,也是歷任各級開封府官吏的主要場所。北宋開封府機構龐大,官員眾多。府尹一人總領府事,掌管京師的民政、司法、捕捉盜賊、賦役、户口等政務

從大堂出來我們看到的這座典雅的建築是齊民堂。據文獻記載,齊民,就是平民的意思。北宋開封府齊民堂,取“以民為本”之意。穿過齊民堂,我們來到了這座臘梅飄香的四合小院。正廳的建築為梅花堂,説起梅花堂,還有一段典故!包拯一生為官清廉,執法嚴明,但卻與“開後門”有着不解之緣。

相傳,包拯在實行廢“牌司”、開正門改革之後京城百姓紛紛拍手稱快,告狀的人越來越多,每天上班處理不完訴訟案件,包拯於是下令,打開府衙的後門,允許百姓任何時間,都可以直入府內訴説冤情。而我們面前的梅花堂相傳就是包拯當年打開的後門,便服問案的地方了!

宋代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教育和科舉管理,是開封府的一項重要職責。為了便於處理京城學子的教育、科舉、集會、慶典等事務,根據“禮義明則家國興”的傳統理論,專門在開封府內建立了明禮院,作為舉子進行科舉解試和臨時性講學、集會的場所。

我們進入明禮院首先會看到一座拱奎樓,它的上層供奉的是主管科舉考試的天神“魁星”,而且這個四合院其它建築都比“拱奎樓”要低,顯出眾星拱月之勢,那麼咱各位再來看説明牌:狀元及第,金榜奪魁,是宋朝人的美好願望,因而開封府特別把這座用於解試的考場稱為拱奎樓。各位朋友家裏如果有正在求學的人,您可以代他拜拜魁星,會給他帶來好運的。相當年,北宋的開封府,因為有這個魁星保佑,曾經出過二十多名狀元呢!

各位朋友下面咱們去參觀開封府內最高的一座建築—清心樓,這是一座外四內七的建築層。裏邊一樓大廳供奉的是一尊包大人的銅站像,他是國內最高最大的銅站像了,他重5.8噸。東牆上刻着一首五言銘志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做鈎,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這首詩表明了包公的願望和理想,包拯在做開封府長官時也確實是按照這首詩來做的,所以被百姓稱為包青天。好了各位朋友接下來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樓上參觀一下,上面有歷代開封府長官的簡介和北宋的服裝。

在開封府的西北角有一個道觀天慶觀。請大家首先來看一下這個宏大的“五嶽真形圖”。這是根據中華五嶽的山脈縱橫、高低盤曲、雲林流水之像繪製而成的,是道觀中必備的經典圖案。現在我們進入天慶觀去了解道教的三清尊神,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太極八卦台,它幾乎佔滿整個庭院。太極八卦是道教表現宇宙、哲學、社會思想的經典圖案,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本台中間為代表演化不止的混遠太極(時間和兩儀),其次是代表空間四象,外圍是代表世界萬物的八卦,構成了一副宇宙圖景。道士們認為在圖上連內丹之功,能迅速使自己融入宇宙浩氣之中,達到天人合一、超凡脱俗的境界。咱們再看道教宮觀的主體建築—三清殿,裏邊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間這位是元始天尊,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着“無極”,即天地未形、萬象未生時。他左邊的靈寶天尊,雙手斜捧一個陰陽魚圓鏡。象徵從無極中剛衍生出“太極”。右邊的道德天尊,雙手執一把繪有變型陰陽魚圖案和八卦紋飾的宮扇。象徵着太極化生世界萬物萬靈。

最後我們要遊覽北宋開封府的一個非常特別的文化區,府司西獄文化區。

低矮的牢房內部,上有鐵絲網,牆是流沙牆,犯人如果想挖牆逃跑,會被牆壁裏的流沙淹沒致死。“府司西獄”是開封府的刑獄文化區,坐落在開封府的西南角。它主要包括:獄神廟、典獄房、男牢、女牢、男死牢、女死牢。宋代開封府的府司西獄只是臨時關押犯罪嫌疑人和證人以便提審的地方,相當於現在的拘留所,嫌犯在這裏關押最長不能超過40天,一旦判過刑之後,除了死刑犯會在這裏關幾天,等待皇帝的審批之外,其他犯人一般都會立即送走服刑。據説北宋的司法制度要比歐洲早500多年呢。府司西獄中,設有獄神廟,供奉獄神皋陶。傳説他是古代具有神力的刑獄官,執法公正,揚善懲惡。無論是犯罪嫌疑人、證人、典獄官、獄吏以及其他各色人等,只要一進牢獄這個院,都要先拜一下獄神,就是大宋皇帝來視察,也得先給皋陶拱拱手。需要説明的是從明朝開始,獄神由漢代的名相蕭何接任,所以,明朝以後的監獄裏,獄神就變成了蕭何。

好了咱各位朋友,開封府已經講解完,給大家留出三十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三十分鐘後我們在旅遊車上見,我將帶大家去第一樓品嚐灌湯包子。祝願大家玩得開心愉快!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15

河南洛陽,一座千年古都,風景優美,文化氣息濃厚,是一處旅遊勝地。其中,那裏的龍門石窟可以説是名揚四海。以前,我是隻聞其名;今天,我是親眼所見。

走進那座標有“龍門”二字的古老石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巍然屹立在伊河上的大橋,這就是龍門大橋,站在上面,可把龍門風光一覽無遺。

漸漸的,望見了一篇馬蜂窩似的黑洞,這些黑洞大小不等,有的深,有的淺,仔細一瞧才發現洞中有一個個佛像,這些佛像雕刻細緻,每一尊雕像都惟妙惟肖,讓人情不自禁地嘖嘖讚歎。

再向前走,石窟數量就愈來愈多,洞也愈來愈大。這時。一個巨大的石窟把我的目光吸引去了,只見這個石窟裏幾尊大佛屹立在洞中,中間的那尊大佛臉上還掛着淺淺的笑意,面相慈祥和善,眼神專注地凝視着神州大地,沐浴着明媚的陽光,這就是著名的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它已成為了龍門石窟的代表作品。

奉先寺盧舍那大佛旁邊的是奉先寺北壁力士,它面相兇惡,赤膊袒胸,右手叉腰,左手合十,腳下踩着小鬼。雖然,它長相難看,但是它為民除害,是一位好佛。

走過龍門大橋,走到伊河對岸,遠遠地望着那些密密麻麻、惟妙惟肖的佛像,我早已被這氣勢磅礴的景象所折服。我不禁想到:這樣恢弘的石窟藝術中國人是怎樣建造出來的?我雖不知建造的方式方法,但卻顯示了中華人民勤勞聰慧,聰明過人,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開拓出了奇蹟,用汗水贏得了中外人民讚歎的話語和目光。這正是“滿山石窟稱奇蹟,古人汗水鑄文明”。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16

朋友們,我們現在進入了紅石峽景區,它是由於地殼斷裂運動遺留下來的斷裂構造痕跡,看上去是很狹窄的線狀峽谷,這就是“一線天”。我們要沿崖壁棧道進行遊覽,所以大家在欣賞景色的同時還要注意安全。

進入紅石峽內,各位是不是感覺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請看,兩測試懸崖絕壁,四周羣山環抱,這樣就使峪內外空氣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內獨特的氣候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全年平均氣温在10℃左右,因此被稱為“温盤峪”。

紅石峽全長近1300米,寬有3—10米,峪內溪流清澈見底,溪裏面有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在兩側的丹崖長牆上,有一掛掛珠簾式的泉瀑,競相傾瀉,形成斷崖飛瀑景觀,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點綴,顯得生機盎然,令人賞心悦目,因此被人們稱為“盆景峽谷”,有中原第一景的美譽。

從紅石峽出來就可以看到子房湖,又叫“平湖”。

子房湖是雲台山景區最大的湖泊水體景觀。因漢代張良(字子房)曾在溝谷西側的山峯上,日夜操練兵馬,幫助劉邦成就大業後隱退至此,因張良字子房而得名。大家看,這子房湖東西寬200米,南北長4000米,湖面積800畝,水深呈階梯狀分佈,北淺南深,最深出約100米。兩岸青山對峙,夾一帶綠水。如詩如畫,醉透遊人心扉。蒼翠的山,墨綠的水,相依相偎,展現出一幅壯闊波瀾之景。早晨和下午湖面陰一半晴一半,一邊金光閃爍,一邊碧綠透明。

夏季還能在湖面上體驗有水上法拉利之稱的水上快艇,別樣的刺激。

子房湖內的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最早誕生於5.5億年前,還有專家認為是15億年前,體型小,扇徑僅10毫米左右,晶瑩透明,古稱“桃花魚”,是國家瀕危野生動物。

好了,朋友們,我們啟程繼續參觀遊覽吧。

好,遊客們,我們繼續向西前行,經過了子房湖和漫水橋,映入大家眼簾的有一座山門,上寫“老潭溝”,三個大字,現在叫做泉瀑峽。相傳有位天河龍王為解救民間乾旱之苦,不顧玉皇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貶下凡間,棲身在這裏的一個深水潭中,人稱“龍潭”,這道溝被稱為“龍潭溝”,後有人為表示對龍的敬意,將“龍”字改為“老”字,就成了“老潭溝”。

由於地質,歷史上這裏曾發生過劇烈的斷裂構造,形成了東西走向的“U”形斷崖,因而這裏出現了東西走向的溝谷景觀,還有又高又陡的崖牆地貌景觀,大家請看,這裏峯高瀑急,山雄水秀,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麼的巧妙。

在泉瀑峽(老潭溝)的盡頭,就是著名的雲台山天瀑,它落差達到314米,寬約5—7米,是亞洲目前發現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因此,又被稱為“天瀑”,它也是雲台山景觀之最。大家請看,瀑布上端朵朵白雲,又好像團團棉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濺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罩在濛濛的霧中。它既表現了力量,又體現了柔美,讓人感覺充滿了活力。

潭瀑峽地處雲台山北部偏西, 是子房河的一個源頭,峽長1270米,峽谷東面,峭壁為聳,蒼巖橫卧;峽谷西面競秀峯參差俏麗,爭奇鬥豔。

峽谷內景色一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來概括最好不過了。情人瀑,丫字瀑,丫字潭,水簾洞盡在眼前。更有唐王試劍石的歷史傳説,岸旁的雲台山地質博物館多形式的高科技全面展示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貌演變和地質特徵,普及地質遺蹟保護和地質科普知識。

茱萸峯是雲台山主峯,海拔1304米,這裏是歷代文人墨客、僧侶修行的聖地。藥王孫思邈也曾在此處採藥煉丹,並留下藥王洞等痕跡。這裏植被茂密、古樹參天,有千年名樹紅豆杉、五角楓樹、太行花森林覆蓋率高達93%,有“天然氧吧”之美譽。唐代大詩人王維曾登臨此峯寫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古絕句…

雲台山以山稱奇。整個景區峯峯如畫,巖巖皆景。踏千階雲梯,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峯頂,北望太行山羣峯,層巒疊嶂;南眺懷川平原,沃野千里。

位於雲台山茱萸峯鳳凰嶺的雲台山玻璃棧道,總長400餘米,寬約1.6米,在高達1080米的半山腰上依崖而建。玻璃棧道分為兩段,其中一段沿崖壁呈U型,另一段懸於千米懸崖之上,與山谷底部垂直落差200多米。堪比美國大峽谷的“天空之路”,上下臨空,視野開闊。哪怕在膽大的人也會拘泥不前,每一步都心驚膽戰。整個人彷彿懸空而立,透過玻璃往下望去,不僅山間美景一覽無餘,還有一種緊張刺激的快感。

萬善寺,坐落在形似奶頭狀的閻王鼻山峯下面,周圍青山環抱,風景秀麗,因寺內供奉着一尊金佛,故又稱“金佛寺”。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相傳是朝廷為了鎮治此處帝王風脈而建,寺名也屬御賜。現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主持方丈為中國金剛法大師--釋海空。寺內放置的2米高銅佛,價值60萬元,系泰國華僑所贈。另外,還有一線泉、聚寶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試鞭石、望親台等諸多景觀。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17

鄭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遊資源豐富。軒轅黃帝故里、裴李崗文化遺址、大河村遺址、商城遺址等著名的鄭州旅遊景點記載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黃河遊覽區、大河村遺址為主的黃河有中國特色文化旅遊羣和以少林寺、嵩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主的嵩山風景名勝區給鄭州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鄭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衞生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商朝開國君主商湯所建的亳都,今河南省政治、經濟、教育、科研、文化中心。

秋高氣爽最適合出遊,這個時候到黃河遊覽區、鄭州森林公園遊玩都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順便到其所屬的登封市嵩山少林,因為雨量增多嵩山中會有瀑布、溪流,景色會更加優美。

2022年河南靈山的導遊詞 篇18

各位朋友,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今天的遊覽路線,我們已經到了伴仙居景區。眼前有三條路線,我們將沿中線去觀賞大將軍峯、伴仙居、太白醉酒、王母轎,進入白牛城景區,那兒有索道、滑道可以乘坐,另外大家可以觀賞仙人峯、劉累峯、老君峯、青龍背、三鬆台。提醒大家,看山不走路,走路不看山,以免發生意外。我希望朋友們能同我一起遊覽。每講完一處景點,我會留下拍照的時間。

大家先來看一看這一高大的石柱,它像一個人,而且鼻子、眼睛、嘴巴都清晰可見,被我們稱作大將軍峯,是傳説中的天兵天將之一。石人山屬伏牛山系,有一個傳説,天宮中的白牛被貶到這裏,它勤奮勞作,使這裏草木茂盛,果實累累,深受百姓擁護,這使玉帝很嫉妒,就派天兵天將下界來捉拿白牛,這就是伏牛山的來歷。當然這只是傳説,真正成因則是在遠古時代,熔融的巖漿緩慢噴出地表冷凝之後形成的石針、石柱,具有人的形態。現任政治局的在1993年遊覽石人山後將大將軍峯命名為神筆峯,筆尖向上,直寫藍天。

下面我們看到數千平方米的亂石陣,層層疊疊,歷盡風雨滄桑,其表面都披上了一層深褐色的茵苔。您看,是不是恰如十萬錦旗,百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而來,儼然金戈鐵馬,揚鬃奮蹄,嘶鳴嚎叫向前廝殺。因其勢有奔馬之意,故稱跑馬場。相傳,白牛衝破困城後,曾在這裏收集異類,訓練士卒,走馬習槍,準備反抗天庭,被玉帝鎮壓後成了現在的樣子。其實是典型的石蛋地貌。石人山區史前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泥石流,裸露的巖體在雷雨的作用下,分裂成大塊的石蛋堆積在山谷中。這樣的石蛋地貌,我們還可以在老虎籠看到,相互疊壓的如疊羅漢,有的像猴子、烏龜、虎豹。

我們現在步入神道,往左上方看,那座石峯坐于山頂,乍看不倫不類,仔細審視,如一頭戴學士帽,身穿道袍的老翁抱罐痛飲,這就是太白醉酒,相傳,李白懷才不遇,便遍訪天下名勝,尋好友邱生,不見邱生,卻見美景,一時被美景陶醉,逗留在此不肯離去。“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石人山記下了這一詩壇逸事,讓無數文人墨客憑弔在他的腳下。

大家看那像不像一頂轎子呢?它是傳説中王母娘娘觀戰的時候,突聞天雞報曉,便匆匆返回天宮,慌亂之中將轎子留在了石人山,而這頂轎子的真正形成原因則是花崗巖按照橫向節理、縱向節理風化所致,形態逼真,渾然天成。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峯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這一首詩,是宋代詩人梅堯臣遊石人山後寫下的《魯山山行》,稱讚這裏的景色。

各位遊客,這是石人山的其中一條索道——石人索道。從這裏可以看到石人峯。您看,“石人”站立峯巔之上,看雲海、觀日出、賞晚霞,情致別異。傳説它是劉累的化身,他屹立羣峯之巔,將身軀化作一尊石人,供後人唏噓憑弔。傳説戰國時代的墨子,參拜石人成一代宗師;東漢光武帝劉秀拜石人而大敗王莽於昆陽;還有文字學家許慎、天文學家張衡等也來拜過石人。

各位遊客,我們看到上面的山更加險峻,不知道大家是否被高山嚇倒。俗話説,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我希望大家今天都能登上最高峯。上面還有很長的路,為了節省體力,我們乘坐觀光索道。索道全長999米,最大垂直落差341米,共有70個吊籃,上行需要運行15分鐘時間。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西觀景台。在這個地方,可以觀看到石人山景區大小景觀及三鬆台、天階棧道。在千山高低、峯谷起伏的廣闊空間裏,金龜望月、福鬆、鳳凰台、青龍背、石人三峯等景觀如在眼前。這裏也是拍照留念的絕佳位置,請大家利用這段時間留個影吧。

朋友們,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 “壽鬆”啦!您看,它姿態流暢飄逸,像不像草書的 “壽”字?1996年,清華大學美學專家周維權教授在看了 “壽鬆”後説道:這棵松樹為奇特發育,確實像個草寫的 “壽”字,黃山迎客鬆是國寶,這棵松樹同樣也是國寶!

我們現在站在主峯玉皇頂的北側,這裏是平頂山、南陽、洛陽三市交界點,交界點正好有一天然石頭,名“三界石”。這裏原來建有服務點,稱“三界別墅”,也稱“聽濤居”,取“人到三界外”之意,後來因其建築有礙石人仙境形象,遂逐一拆除了。再往上走,就是石人山的主峯玉皇頂了。傳説,伏牛大戰中,玉皇大帝曾下臨此峯觀戰,故稱玉皇頂。其山頂上,有一巨大怪石,形似蛤蟆,俗稱蛤蟆石。站在這裏,我們已到了石人山最高點,腳下的海拔高度是2153.1米,您是否頓有“一攬眾山小”之感?當年,穆青老先生也就是在這裏飽覽秀色後發出了“中原獨秀”的讚歎!雙目極力馳騁,視野無遮無攔。東望石人山腹地,峯嶺逶迤,煙波浩渺,如江海湧潮鼓浪。山嶺的脊線如巨龍長卧,低凹的溝壑似飛轉的旋渦。腳下霧海漫漫,雲山重重,頭上纖雲弄巧,絮花飄流;沙河像白練蜿蜒東去,昭平湖似一隻明鏡,陽光照耀,粼粼閃光。西面松濤林海連綿千里,和雲天相接,如同鋪入天際的綠毯。南望伏牛山餘脈,莽莽蒼蒼,蜿蜒起伏,龍騰虎躍,萬水千山湧現出壯美的畫卷。

當然,在玉皇頂觀日出,也是一種全新的感受。清晨,遠山在霧中微露,似海上瓊島,太陽像桔紅色的火球從廣闊無限的迷霧中迸出,由柔和漸趨熱烈,給萬山千水灑下金色的輝暈。夕陽西下時,西方天際像罩上紅色的簾幕,雲蒸霞蔚,滿天映輝,山戀猶如披上紅色的婚紗,呈現出玫瑰色的絢麗。爾後,石人山才進入月朦朧、夜朦朧的境界。

蛤蟆石以下,西觀景台以上為大面積原始林區,其中有大片杜鵑林,花期一直開到盛夏,奼紫嫣紅,人見無不稱奇。杜鵑樹直徑最大的達20釐米,樹齡多在千年以上,確為石人山一寶。

朋友們,我們石人山有精華三絕,西觀景台、青龍背和天下第一滑。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天下第一滑了,它是由就地取材的花崗巖石打磨砌建而成,總長度兩千多米,待會我們戴上墊子之後就可以體驗一下久違的童年樂趣了!乘坐天下第一滑,靠的是您的雙腳外側側蹬滑道內壁來保持平穩,在滑行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站立,不要彎曲膝關節,雙手輕輕地扶着滑道扶手,順勢向下滑行,拐彎時感覺速度快,請把身子稍微前傾,速度會自然減慢,感覺滑不動時,身子向後傾,速度就快了,就是這麼簡單!另外請大家先把隨身物品妥善安置好再滑,以免在滑行的過程中妨礙您的滑行。

好了,朋友們,過足了童年的癮,下面我們要去體驗一下青龍背的驚心動魄的奇險啦。這條路,許多名人曾經走過,如六小齡童、李玲玉、臧天朔、李準、穆青等等。沿着名人的足跡,我們也可以沾染一點靈氣嘛。

這一座雄峻奇險的絕壁,南有台階路相通,北有懸梯棧道可攀,寬不盈尺的峯脊是一條410米的“空中走廊”。在巖石上蜿蜒蛇行,兩旁青松挺拔,粗枝茂葉,疏影橫斜,猶如持槍巡邏的哨兵。因其脊線起伏,如卧龍之姿,人稱青龍背。站立其上,舉首遠望,四面羣山皆入畫,八方霧嵐飄腳底。倚欄俯視,絕壁萬丈如刀削斧劈,深不見底,給人以仙人騰空的感受。正所謂“自古華山一條道,此處更比華山險”。我們現在是在絕壁之上來看美景,大家千萬要小心呀。

和合峯,一高一低,緊緊依偎,密不可分。傳説是和、合二仙的化身。它已經成了團結和諧、相親相愛的象徵。

我在前邊已經跟大家講過,石人山就像是一個自然的雕塑館,像人似獸的山峯遍佈景區,這不,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巨蛙峯。峯頂上有一棵青松,如巨蛙嘴裏的一株仙草,您看,黝黑的脊樑,潔白的腹肚,鼓勁登天。請大家向左前方那座山峯看,它五官俱全,形象逼真。兩塊大石凸露,如大象的雙眼,左右分佈,似睜非睜。峯頂斜卧的一塊巨石,如大象耷拉着的耳朵。更為絕妙的是從峯西貼壁垂下的一條圓柱,上像象首,下翹壁前,儼若巨大的象鼻。耳、鼻、眼比例適度,面向遊人,一副出入山林,悠然自得的樣子,它就是象鼻峯。

石人山物產豐富。金釵,是一種名貴中藥材,具有養陰生津等功效;杜仲,又補肝腎、強筋骨功能;靈芝,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等。這裏還有許多山貨,如拳菜、山木耳、鬆籽、猴頭、鹿茸、蘑菇等,大家可以自行選購。

朋友們,為期一天的石人山之旅就要結束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enan/oq69e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