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陝西導遊詞 >

陝西精彩導遊詞(通用5篇)

陝西精彩導遊詞(通用5篇)

陝西精彩導遊詞 篇1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一千多塊。這裏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內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彙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

陝西精彩導遊詞(通用5篇)

碑林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文昌門內三學街15號,原為陝西省博物館,建於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曆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築羣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館區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現有館藏文物

11000餘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博物館本身即為孔廟舊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櫺星門、華表、戟門、碑亭、兩廡等明清建築保存至今,並遵循着孔廟固有的建築格局,組成了一個綠樹掩映、古樸典雅的庭院式建築羣。碑林博物館各陳列室主要展品介紹

第一陳列室陳列的是《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左氏傳》、《論語》、《孝經》、《爾雅》等12部經書,計60多萬字,用石114方。清代補刻的《孟子》也陳列於此,合稱《十三經》。這些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當時為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為範本,立於長安城國子監內,以供校對。《開成石經》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書。

第二陳列室陳列書法名碑,以唐代為主。內容上,《大秦景教流傳中國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寶貴資料。書法價值上,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同州聖教序碑》、歐陽詢《黃甫誕碑》、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張旭《斷千字文》、柳公權《玄祕塔碑》,以及僧懷仁集王羲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家廟碑》等,無一不是從古至今書法愛好者學習的範本。其中僧懷仁花費20xx年心血,從內府藏王羲之墨跡中集字刻成的《聖教序碑》,再現了書聖王羲之秀勁超逸的書風,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記,頌揚了卓越的佛學家玄奘,又有玄奘寫的謝表及心經,被譽為“三絕碑”。

第三陳列室陳列是由漢至宋代的各種書法字體名碑。篆書有唐《美原神泉詩序》等,隸書有漢《曹全碑》等,楷書有唐《臧懷恪碑》、《郭家廟碑》、《顏勤禮碑》等,行書有唐《慧堅禪師碑》等,草書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懷素千字文》、張旭《肚痛帖》等,都是馳名中外的書法瑰寶。

第四陳列室陳列的是宋至清代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祝允明等的詩文書跡,以及明清時期有珍貴史料價值的碑石。還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種線刻畫,其中宋刻《唐太極宮殘圖》、《唐興慶宮圖》,清刻《太華山全圖》、《關中八景》等,對研究古代建築和旅遊勝蹟都有參考價值。

陝西精彩導遊詞 篇2

天竺山,又名天柱山,位於山陽縣城東南部的鶻嶺以南,鄖嶺以北,距縣城30千米。天竺山森林公園屬國營天竺山林場轄區,東西長40千米,南北寬25千米,公園面積1058公頃,森林覆蓋率88%。天竺山崔嵬而奇險,聞名遐邇。

唐代羅公遠、宋代理學家邵雍都在此山隱居。山峯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74.4米。山有七峯相對,主峯有北峯大頂山、東峯鐵鐘坪、南峯虹池樑、西峯松樹蕩。峯隙終年雲霧繚繞,古鬆虯枝,蒼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態,與雄偉的古建築相互輝映,渾然成趣,遊人至此,如臨仙境。最為壯觀的是“天竺雲海”,雨過天晴,團團白雲匯聚于山腰,向開鋪展彌散,剎時形成波濤滾滾的海洋,好似“水漫金山”。東西側壁立萬仞,壁上碥道,皆人工鑿成。人稱“閻王碥”。西側碥上有鐵索,險峽處有獨木橋;臨箭河處有著名的七裏峽。兩壁對峙,仰望青天一線,藤蔓交接,綠蔭翳天,一溪南瀉,水聲如雷,大有一夫擋道,萬夫莫開之勢。陳魯齋先生《登天柱山》詩曰:

“置身如在九霄中,萬里川原一覽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壯懷直欲問天公,懸巖峻峭巨靈劈,大地撐持砥柱間,秋色西來風日麗,下方佳氣鬱葱葱”,這正是對天竺山雄偉氣勢的真實寫照。

天竺山自然資源豐富,景緻迷人。公園絢麗多彩,四季各異。陽春,山花爛漫,五彩繽紛;盛夏,綠茵滿坡,涼爽宜人;金秋,紅葉似火,野果飄香;嚴冬,銀裝素裹,青松映雪。園內有森林植物200多種、野生動物40多種,珍貴野生動物有金錢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貓、錦雞、青羊、杜鵑等。園內人文景觀60餘處,其中古蹟6處,景點58個。石水塔,建於宋朝,位於鐵瓦殿後百米,塔高丈餘,圍數尺,傳為鐵板道人所造,共3座,外呈圓形,傳神生動,工藝獨特。雙峯觀,是戰爭年代我黨領導人-率軍由湖北到商洛,在此休整之地;雲蓋寺,宋邵雍在此隱居時新建。藏經洞,清蜀僧超古禪師為藏經所鑿。上天堂,建於南北朝時期,為最早的宮觀遺址。藥王廟,在主峯山腰兩千米處,明石刻“藥王廟”3字至今無損。除此,山麓有黑龍洞、朝陽洞、穿心洞等24洞,有繡女峯、疊翠峯,三星峯、飛身峯等12峯,有月亮石、葫蘆石等12石。公園附近還有祖師洞、焦贊孟良洞、仙佛洞、元覺寺、擂鼓台、蠻王石、箭石埡、僧道關等。

自漢以來,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動的中心,歷代建築古寺廟10餘處。民國前上山僧尼很多,1960年有20多人下山還俗。近年又有僧尼上山,香火甚盛,遊客眾多,每年有10萬多人次,天竺山古建築羣對我們研究道教的歷史和漢、唐的塑造藝術有重要價值。

陝西精彩導遊詞 篇3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於延安城北王家坪,建於195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展館正門上方懸掛着紅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來延參觀時題寫的館名。1996年被中宣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xx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xx年3月起免費開放。

館藏文物31130件,其中一級文物l34件,二級文物2236件,是全國革命類博物館藏品最多的紀念館之一。藏品有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棉紡、石刻、鐵器、手稿、文件、書報雜誌、貨幣、郵票、-等。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劉志丹用過的硯台、皮帶、大衣、馬鞍;謝子長的眼鏡、手槍;紅二十七軍三團政委李赤然用過的公文包;毛澤東贈張明科的手槍;“小米加步槍”的文物組合;邊區參議會議員證;邊區政府紅色大印;李鼎銘的金屬私章和使用的狼皮褥子;中央醫院的出診箱、魏一齋用過的聽診器;延安時期氣象觀測設備;幹部學校的各種印章、教材、筆記、校旗;邊區軍民食用的豆錢錢、米糠、野菜,學習用的樺樹皮、馬蘭紙、自制的樺樹皮飯盒;新華化學廠生產的肥皂;兵工廠製造的武器;邊區銀行印鈔票的油滾、石板、印刷機及印刷紙幣、光華商品代價卷;大生產運動中頒發的獎狀、獎章、紀念證和宣傳材料;毛澤東等人的手稿及著作早期版本、題詞手跡;“四八”烈士遺物;延安時期出版的《新中華報》、《解放日報》、《解放週刊》、《邊區羣眾報》等等。其中有許多文物彌足珍貴,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實事求是”石刻:這是l943年毛澤東為中央黨校的題詞。鐫刻在四塊二尺見方的方石上,原嵌於中央黨校禮堂正門上方。1947年胡宗南軍隊進犯延安時,把禮堂全部毀壞。由於黨校師生事先將石刻從牆壁上取出,埋人地下,石刻倖免於難。建國後,延安師範學校在黨校原址上勞動時挖出了石刻,交於延安革命紀念館保存。石日晷:延安自然科學院使用過的計時器,採用當地粗沙石製成,長77釐米。寬41.5釐米,厚l9釐米,呈長方形,石塊上畫一半圓,圓心豎一短棍,棍影隨太陽升落不斷移動,對應於石塊所刻l.12鐘點。1947年國民黨軍隊進犯延安時,埋於地下,1953年出土,交紀念館保存。炕桌:長51釐米,寬37.5釐米,高31.5釐米,黑漆斑駁。l936年2月5日,毛澤東、彭德懷率東征紅軍駐進清澗縣袁家溝,當晚宿於農民白育才家中,毛澤東在此桌上辦公。次日,陝北大雪。2月7日,毛澤東伏案疾書,寫下千古絕唱《沁園春·雪》。毛澤東作詩的“書桌”就是這張小炕桌。毛澤東離開後,房東一直將之作為傳家寶,精心保護ol972年被紀念館從袁家溝徵回展出。黃呢大衣:劉志丹烈士遺物。劉志丹在從事兵運工作時,得到這件大衣。後來送給高維嵩,劉志丹犧牲後,高維嵩把它交給母親保存,l953年,他贈送給紀念館。小青馬:毛澤東的座騎標本。鞍轡齊全,栩栩如生。西北局從三邊草地選購回延安,毛澤東的警衞員賀清華在南門外體育場試騎後決定留為毛澤東的座騎。轉戰陝北途中,它是毛澤東的主要代步工具。一次,在部隊未發現敵情的情況下,它機警地把毛澤東馱在山崖隱蔽處,躲過了國民黨飛機的偵察。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後,小青馬作為軍功馬被送到北京動物園飼養。隨着歲數的增大,毛色漸白,成了一匹白馬,1962年衰老而終,馬皮被製成標本。l964年8月,運回延安。據説,它臨終前,頭向中南海方向長嘶三聲,似同主人告別。

陝西精彩導遊詞 篇4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踏訪古老的半坡遺址。

半坡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它是在半坡遺址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的。館內現在仍保存着已發掘和未發掘過的部分遺址,通過對遺存物的特點進行分析和鑑定得知,這是一座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遺留下的村落遺址,距今已經六千多年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半坡姑娘雕塑,這位高挽着髮髻,面含微笑,秀美雋雅的半坡姑娘正蹲踞水邊,望着水面,凝神遐思,她手裏拿着的打水瓶子,正是六千年前半坡人使用的典型器物——尖底瓶。

也許您會問:這尊雕塑的寓意是什麼?六千年前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他們吃什麼、住什麼、穿什麼?他們的婚姻形態是怎樣的?他們是天下為公嗎?母系氏族就是女人掌管一切嗎?的確,六千年過去了,因為那是一個沒有文字記載的時代,半坡人留給了我們太多的神祕,太多的難解之謎!慶幸的是,半坡遺址的發掘,上萬件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出土,使我們有機會窺探那遙遠而不可知的年代,去撩開那一層層神祕的面紗。現在,就讓我們走進神祕,去感受六千年前半坡人的生活!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半坡遺址保護大廳,我們即將看到的,是半坡人在六千年前居住生活過的地方。

這是遺址發掘前的一幅照片,這個扶黎耕作的農人可能不會想到,在他的腳下,一座舉世矚目的史前遺址即將展示於世人面前。

1953年春,在西北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中,半坡遺址被發現了。1954年秋至1957年夏季,由石興邦先生主持,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對這裏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科學發掘,這是中國考古學歷史上,第一次對一處大型原始聚落遺址進行的田野發掘,揭露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1956年3月份,陳毅副總理途經西安,考察了正在發掘的半坡遺址,他感慨萬千,連聲讚歎,回到住所後仍難抑激動的心情,即興賦詩四首。第二天,就向國務院發了電報,建議撥款三十萬元建立半坡博物館。中央很快有了批覆,1956年9月20日,半坡博物館正式破土動工,1958年4月28日建成開放。

現在我們來看半坡村落復原圖(或模型)。

半坡村落呈不規則圓形,以一條大圍溝為界分為三個部分:圍溝以內是居住區,溝外北邊是墓葬區,東邊是製陶區,村落中心有一條小溝穿過,將村落分成兩部分。總共發現房屋遺蹟46座,儲藏東西的地窖200多座,飼養家畜的圈欄2座,各種墓葬250

座,陶窯6座,各類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達萬件之多。豐富的遺存證實這是一座距今6720xx年——5620xx年間的黃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它揭示了一段沒有文字記載的輝煌歷史。

半坡村落佈局嚴謹,建築井然有序:村落中心是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它的周圍,密佈着氏族成員居住的小房子,面積一般在十幾到二十多平方米,小房子的門朝向中心大房子,體現了當時的氏族是一個團結向心的整體。小房子是氏族內成年女子的住所,她們晚上在這裏接待外氏族前來走婚的男子,並與之結成對偶夫妻,開始一段時間的偶居生活,因此,半坡人的婚姻形態是對偶婚。大房子則是老人、兒童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舉行集體聚會、商討事務、舉行氏族議事會以及進行各種祭祀儀式的場所,相當於六千年前的“大會堂”。從村落的整體規劃佈局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有着嚴密的社會組織,有着一定的制度規範,按照一定的風俗習慣和行為方式生活着的高度發達的母系氏族聚落羣體,她們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聯繫在一起,在一個女性氏族首領的帶領下,過着共同勞動,共同生活,尊老愛幼,人人平等,產品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制生活。

這裏就是半坡遺址,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經過發掘後的村莊原貌,六千年前,半坡人在這裏生活了千年之久。這是一座地面圓型房屋的遺蹟,門朝南開,有一個門道,柱洞呈圓形排列,形狀是扁長形,可知支撐房屋的木柱為扁長木板。這種房屋在建築學上稱穹蘆狀房屋,復原後外表形態類似北方的蒙古包。請大家繼續往前走。

這是一座半坡半地穴式方型房屋的遺蹟,門向南開,有一個斜坡狀門道,門道兩側有兩組對稱的柱洞,是防雨門篷的支柱留下的遺蹟,門道里側有一道門坎,為防止雨水流入室內而設。房屋中心有一個灶坑,供房屋主人取暖照明和燒烤食物所用。居住面用泥抹得很平整,因為人們坐、卧、休息、活動全在這裏。半坡早期的房屋均為半地穴式,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因為當時還不會築牆,所以一半伸入地下以增加房屋空間。這類房屋的特點是從地面向下挖一個方形土坑,以坑壁作牆壁,從四壁將木椽斜伸向房中間懸壁交接,構成四面坡狀的屋頂。屋內有2根立柱支撐頂部,木椽上以藤條、植物莖葉等纏繞作面層,外敷草泥土,復原以後,是一個帶有防雨門篷的四面坡狀的半地穴式方型房屋。防雨門篷的出現,使房屋初具後世“前堂後室”的建築雛型。這是同類房屋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在這座房子後邊,有一座埋葬小孩的甕棺。半坡人時代,對成年人和小孩採用不同的埋葬方式,成人死後埋在村莊的共同墓地,小孩死後,一般採用甕棺葬。可能大家會奇怪,為什麼對小孩採用這種特殊方式?這是因為他們受另一種信念的支配,其一,因為當時氏族制度的制約,未成年小孩不能進入成人墓地;其二,是因為人類自然感情的

影響,當時已產生了靈魂概念,他們認為小孩太小,不會走路,期望靈魂能常和親人在一起,因此不能丟棄在外。另外,小孩死後母親也不忍捨棄,於是埋在親人身邊,便於照料,體現了母愛的關懷。這座甕棺發掘時,裏面有一具2-3歲的小孩骨骼。

新發掘遺址區:

20xx-20xx年,為配合半坡遺址保護大廳改擴建工程,半坡博物館考古隊對施工地點進行隨工考古清理,獲得了重要的考古發現,經多次修改施工方案,終將這些珍貴的文化遺存歸入遺址保護大廳之內,供保護參觀研究。

在我國新石器時代,原始先民們曾用非常虔誠的方式祭祀地神和天神,他們曾把勞動的收穫和成果以燃燒的方式獻給天神,以埋於地下的方式敬獻給地神、穀神。祭祀天地後來成為我國延續幾千年的古老的祭祀制度的主要內容。在這個祭祀坑裏我們可以看到在東南側有兩組陶器呈圓形堆在一起,一組有49個,多為雞蛋大小的陶罐;另一組為數量更多更小的陶器。從他們的堆放方式和器形來看,既不是實用的生活器皿,也不是存放或陪葬,在它們的南邊約兩米處,立着一個約80公分高,直徑約20釐米經過加工的石柱,這顯然也不是生產工具或其它實用器,以前在半坡或同類遺址中均未見過。祭祀坑所處的位置正好在村莊的中心區,是大房子旁的中心廣場,通過綜合分析研究後我們初步認為,這裏是半坡人禮拜天地的特殊地點——祭祀區,這種祭祀形式在仰韶文化遺址中還是首次發現,具有重大的考古學價值,為研究原始宗教活動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證據。

在居住區中心區發現墓葬極為少見,它似乎與當時的墓葬制度是相違背的。而這種二層台式的墓葬在仰韶文化遺址中也是首次發現。墓主人是誰?為什麼給他的埋葬規格要遠遠高於一般人?為什麼埋在這裏?這是很難解開的謎!

這是一座灰坑遺蹟,灰坑即原始人的垃圾坑。但在這個灰坑裏卻意外的發現了一具兒童屍骨,呈俯身狀,雙手似向後揹着,這種形式在半坡首次發現,是懲罰?是祭祀?還是其它什麼原因?這又是一個難解之謎!

文化堆積層:這裏是發掘遺址時留下的一段地層剖面,在考古學上稱文化堆積層,其中包含了古人類長期生活留下的各類文化遺存。半坡的文化堆積層最厚處達兩米,最淺處距地面僅50公分,分四層兩期,早期為下兩層,距今約6700多年;晚期為上兩層,距今約5600多年。

這條小溝正好穿過居住區中心,把村莊分成兩部分,小溝寬和深各1.8米,溝內沒有發現排水的痕跡,推測為半坡人的分界溝,相當於今天的界牆。反映了半坡村落當時可能由兩個大的母系家族組成,也可能是一個胞族由兩個女兒氏族組成,他們以溝為界,和睦共存。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地窖是遺址中最大的地窖,口徑2米,底徑2.7米,高1.8米,為圓形袋狀窖穴,是半坡人集體儲存糧食和採集來的其它食物的公共倉庫。這個地窖底部和內壁塗有草泥土,並用火燒烤過,乾燥平整,是儲藏食物的理想場所。這種地窖在遺址中共發現200多個,均在房屋外面,可見當時尚處於集體共有制時期,沒有私有財產,人們共同擁有一切財產,物品平均分配,過着原始共產制生活。

這裏大家可以看到房屋遺蹟相互疊壓的情況:最下面的一圈柱洞是最早建立的房屋留下的痕跡;後來房屋倒塌了,若干年後,人們又在其上再次建造房屋;最上面一層是最晚期的半坡人在前兩次房屋的廢墟上建起來的。在史前遺址中,如果未經過擾動或人為破壞,地層序列是按古人類生活年代的早晚自下而上排列的,越早期越深,年代越晚地層越靠近地面,每一層都有不同時期的遺存物,傳遞出不同時期的文化信息,這就是文化堆積層,它主要的形成原因是生活垃圾的堆積和房屋建築的相互疊壓。從這三層房屋的重疊情況我們可知,從早期至晚期,半坡村落是延續不斷髮展的。

硬土圈柱洞是對支撐房屋的木柱的一種加固方法。即先在地下挖一個比柱子直徑大一倍的深而圓的大坑,在坑底部墊雜草硬土或碎陶片,加以夯實,上面再鋪些陶片和石片,使柱子不易潮濕和腐朽,將柱子立在上面中間,有的在柱子下放一塊大而平的卵石,以防下陷。然後在周圍一層層地填土夯實,高出地面再堆一個約十幾公分的草拌泥圈,燒烤使它堅硬,這樣可以起到穩固柱子的目的。這種硬土圈柱洞可以稱最早的柱礎。

這裏三座房屋都屬半坡晚期。方形半地穴式房屋有防雨門蓬,屋內西部有一個十幾公分高的土台,用火燒烤過,光潔平整堅硬,可能是當時人睡覺的土炕;東部的居住面有灶坑,是日常活動場所。清理這座房屋時,發現有二十多根炭化的木椽由四周倒向中心,由此推測此房仍為四面坡狀,且由於失火而倒塌了。

圓形房屋半地穴已很淺了,進門後有兩道隔牆,牆後形成“隱奧空間”,中心有灶坑,旁有四根立柱支撐頂部,房內牆壁和地面均經火燒烤,用以防潮。牆體和屋頂已經分離,出現了屋檐。這種房屋格局已有了後來房屋“一明兩暗”的原始雛形。

這座房屋出現於半坡晚期,是當時最先進的建築。房屋由十二根木柱構成基本框架,分為整齊的三排,每排四根,柱子深入地下1.3米,非常堅固,由兩旁向中行搭設椽木,形成人字形兩面坡式的屋頂。整個房屋呈一個非常規則的矩形,且已由地下走上地面,代表了當時房屋建築的最高水平。這種建築形式還標誌着中國傳統的“牆倒屋不塌”式的古典木構框架結構體系已趨形成,在中國建築史上首開先河。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去參觀陶窯遺址。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陶窯之一,那些精美的彩陶就出自這裏。半坡人的製陶區共發現六座陶窯,其中橫穴窯4座,豎穴窯2座。這是一座橫穴窯,它由火膛、火道、窯箅、火眼和窯室幾部分組成。橫穴窯是半坡人早期使用的,晚期出現了豎穴窯,構造更先進一些。這種陶窯雖然較小、較簡單,但它結構合理,製作巧妙,温度已可達800-1050℃左右,為後來的大型先進的陶瓷窯奠定了基礎。

半坡遺址出土完整或能夠復原的陶器近1000件,陶片50多萬片,陶器的使用量非常大,可見製造陶器是一項十分重要和繁重的生產活動。

觀眾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深溝是保護村莊的大圍溝的一部分。大圍溝圍繞村莊一週,呈不規則圓形,長約300多米,寬6-8米,深5-7米,底徑1-3米,內沿高出外沿1米多。它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水排水,二是防止野獸的侵襲和敵對氏族的騷擾。大圍溝出土量約11000立方米,很難想像當時的半坡人用簡單的石鏟如何完成這樣艱鉅的工程。它是半坡人有效的防禦設施。

在半坡村落居住區的北面,是半坡人的墓葬區,面積約6000平方米,發現有成人墓葬174座,墓葬排列整齊有序,很有規律,死者的頭一律向西或西北,表現出了靈魂觀念。當時人們普遍認為人死以後有靈魂,並且在另外一個世界繼續生活,而西方就是鬼魂世界,死者頭向西,便可以進入鬼魂世界。基於這種觀念,他們對死者大多都有陪葬品,主要為日常生活用品,如打水的瓶子、炊煮的罐、盛物的盆、缽、碗等,數量一般為三四件,差別不大,看來死者生前地位相當,人人平等,死後也平等相待。

仰身直肢葬是對正常死亡的人的一種葬式,一般都有陪葬品。

合葬墓有兩座,一座為兩個男性,年齡約30-40歲,可能是倆兄弟;一座為四個女性合葬,年齡約15-25歲,可能是四姐妹。在半坡沒有發現成年男女即夫妻合葬墓,反映了當時的婚姻形態及母系氏族社會的特徵。半坡人時期實行對偶婚,夫妻雙方分屬不同氏族,本氏族人禁止通婚,實行男到女家走婚,男子的生產、生活、死後埋葬等都是自己氏族的事,他與通婚的女子只有婚姻關係而無經濟關係,因婚姻關係不穩定,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緣關係按女方計算,財產也按母系繼承。這是母系社會的一大特徵。

二次葬是半坡氏族部落時代主要的葬俗之一。其葬法是人死後將屍體先停放或埋在一個地方,待其腐爛後,將骨骼堆積在一起進行第二次埋葬。當時的人們可能認為血肉是人世間的,肉體腐爛後骨骼進行正式埋葬,死者才能進入鬼魂世界。一些處於原始時代的民族,舉行二次葬時往往還舉行一定的儀式。

陝西精彩導遊詞 篇5

西嶽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山嶽之一,位於華陰市城南,海撥2200 米,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遠而望之若花狀"(《水經注》),故有其名。又因其西臨少華山,古稱太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裏有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華嶽仙掌"。

華山以奇險峻秀而馳名天下,自山麓至絕頂,名勝古蹟極多,廟宇道觀,亭台樓閣,雕塑石刻隨處可見,險徑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勁鬆,引人入勝。山頂有朝陽(東峯)、落雁(南峯)、蓮花(西峯)三峯,皆巋然筆立,直插雲霄。三峯之下,有云台(北峯)、玉女(中峯)諸峯環侍拱衞,各具特色,顯得山勢雄偉,峯巒疊翠聳削。

北峯,亦稱雲台峯,是總轄四峯的衝要處所,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只有一嶺南通,故險要異常。峯頂有真武宮,依山為屋,疊起層樓,隱映於蒼松翠柏之間,周圍山色如畫,絢麗多姿。

東峯,峯頂朝陽台,、是華山觀日出的絕佳境地,故稱朝陽松林,東峯有甘露池、青虛洞、下棋亭、鷂子翻身等景點。據説宋太祖趙匡胤曾在這裏和陳摶下棋,結果失敗,而將華山輸與陣摶。

南峯,又稱落雁峯,是華山的最高峯,海撥2200米。四周皆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裏,濃陰匝地。南峯上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宮也稱白帝祠。峯頂有老君洞,相傳道家始祖老聃隱居於此。洞北有太上皇,泉水碧綠,東注澗下,今稱“仰天池”。東面崖下有石坊,稱“南天門”。坊外西出有長空棧道,通至賀老石屋。南峯上還有老子峯、煉丹爐八卦池等名勝古蹟。

西峯,是華山最秀麗奇峻的山峯,因峯頂翠雲宮前有蓮花石,形狀如蓮花。故稱蓮花峯。據傳説故事《寶蓮燈》中的三聖母之子沉香壁山救母之處就在西峯。翠雲宮旁有一巨石中裂,形如斧劈,名斧劈石。石旁樹立一柄鑄鐵長把大斧。峯的西北面,筆立如削,空絕萬丈,人稱捨身崖。此外,還有西元洞和蓮花洞等古蹟。

華山登山道路蜿蜓曲折,處處是懸崖絕壁,峭峯陡立,奇險異常。1985年修築了12公里長的華山登山道,對其它險要處也設有鐵鏈護欄保護遊人的安全,使登山者感到有驚無險。1994年沿當年人民解放軍智取華山道路又修築了一條登山台階路。1996年華山索道建成營運。“自古華山一條路”已成為歷史。山上山下,風景區內,新建了旅遊飯店、餐館、商店等旅遊服務設施,可以滿足旅遊者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的需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daoyouci/kogy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