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北京導遊詞 >

北京鐘鼓樓導遊詞

北京鐘鼓樓導遊詞

鐘鼓樓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兩樓前後縱置,相距百米,一改鐘鼓樓左右對峙的傳統,並且位於北京南北中軸線的最北端,前所未有。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北京鐘鼓樓的導遊詞,歡迎欣賞。

北京鐘鼓樓導遊詞

北京鐘鼓樓導遊詞一:

各位遊客,我們眼前一前一後兩座高大的建築就是鐘鼓樓。鐘鼓樓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即今天的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鼓樓在前,紅牆黃瓦。鐘樓在後,灰牆綠瓦。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佔地約13000平方米。

鐘鼓樓是鐘樓和鼓樓的合稱。在古代,鐘樓和鼓樓通常建造在城市中心地帶,作為報時和聚眾議事的工具,還有另一種,建於宮廷內,做報告時間和朝會時節制禮儀之用。鐘鼓樓各地都有,但從某種程度上説,在元明清三朝,北京的鐘鼓樓相當於每日發佈標準“北京時間”的國家授時中心,是鐘鼓樓中的“權威”。 元代鼓樓在大都中心,原名齊政樓,取齊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義,其位置在明清鼓樓以西,今舊鼓樓大街南口。明永樂十八年營建北京城,重建鐘鼓樓。據談遷《北遊錄》記載,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鐘樓和鼓樓毀於火災,乾隆時重建,嘉慶五年(1820xx年)重修。1920xx年,“八國聯軍”入侵京師時,鐘鼓樓上文物遭到了破壞,建築倖免於毀。民國年間鐘鼓樓對外開放,民國十三年(1920xx年)將鼓樓改為“明恥樓”,第二年復改為齊政樓。1957年鐘鼓樓被列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政府撥款重修鐘鼓樓,1987年和1988年鼓樓和鐘樓相繼開放,隨後作為展覽功能的文物建築得到了保護和利用。1996年,鐘鼓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鐘鼓樓

中國早在宋朝時候,宮廷內就有了以水流作為動力的自動報時的機械鐘,當時叫做水運儀象台,主要作用是觀測天文,但是,由於這種技術被皇室壟斷,無法普及,終於導致技術失傳。所以,中國古代的城市報時裝置還是使用青銅鐘。鐘樓建築高大,所以鐘聲可以傳的很遠,把時間告知這個城市。

而鼓樓在城市中的作用一般是聚集眾人議事,當有重大節日或者戰爭時候,也用來聚集民眾。此外,古代城市中夜晚是實行宵禁的,禁止一切商業活動和娛樂活動。每到傍晚,鼓聲敲響,商販們便開始收攤,鋪面也紛紛打烊,待到第二天早上五點敲完亮更鼓以後,人們才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現在我們首先來到的是鼓樓,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被稱為馬道,大家登樓的時候可以數一數腳下的台階,看一看到底有多少,待會兒登上主樓的時候大家把答案告訴我吧。

好了,現在我們就站在鼓樓的上面,剛才讓大家數的台階誰能告訴我有多少台階?對了,是69個台階,從一層馬道到二層擊鼓廳,需要登60級又9級台階, 為什麼是69級台階呢?因為60代表古代紀年的週期,60年一輪迴; 9-代表xx至尊,至高無上的意思。

現在我們登上的城樓高大敞亮,面闊五間34米、進深22.4米,建築面積1925平方米,通體彩繪,方磚墁地,金碧輝煌,四周迴廊環繞——扶欄遠眺,除了南望中軸線上的景山和故宮外,就連人民大會堂旁國家大劇院那巨大的“水滴”,以及北海公園的白塔也盡收眼底。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鼓樓最有名的鼓。城樓內原有“更鼓”25面,其中主鼓1面、羣鼓24面(按農曆二十四節令而設置),可惜現在僅存一面殘破不堪的主鼓了——它高2.22米,鼓面直徑1.4米,是用整張牛皮蒙制的,鼓面上有多處刀痕,是庚子年間(1920xx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所毀壞的。1987年,北京民族樂器廠曾按這面主鼓同樣的規格複製了一面新鼓,參加過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鐘鼓齊鳴”的開幕式,和首屆北京文物節,如今也被陳列在這裏。

除了這兩面大鼓外,如今裏面還擺放着25面新的“更鼓”,它們是按照清代嘉慶年間的尺寸複製的,主鼓高2.4米,面徑1.6米,羣鼓24面,高1.6米,面徑1.12米,主要用於定時的擊鼓表演。20xx年歲末的午夜11時57分,北京鼓樓沉寂了近百年的羣鼓再度被敲響——25位年輕鼓手錶演了《二十四節令鼓之冬》樂章(鼓譜的作者是中央民族樂團打擊聲樂部首席朱嘯林先生),鼓聲持續3分鐘,到20xx年元旦0 時結束。鼓樓從20xx年元旦起,正式對外開放。每天將四次擊鼓,每次15分鐘。所以今天我們很幸運,待會兒就可以欣賞到精彩的擊鼓表演了。

在擊鼓前我們先來看看鼓樓的“銅刻漏”。

據史書記載,鼓樓舊名“齊政”時,就已“拖置„銅刻漏‟,制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製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中安鐃神,設機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是增添,冬則用火温之。”可惜這座宋代的“銅刻漏”早在清初就已遺失了——如今依據史料記載仿製了一台陳列在這裏,有意思的是它還依時運轉,隨箭尺浮升,鐃神擊鐃報時,看來十分有趣。

好了,欣賞完了鼓樓,接下來我們就去對面的鐘樓看看吧。請大家小心下樓,不要擁擠。

剛才,欣賞完了鼓樓的鼓,現在讓我們去看一看鐘樓的鐘吧。 鐘樓在北,距鼓樓大約100米,是昔日京城中軸線最北的端點了。青磚灰牆烏瓦,與赭紅色的鼓樓相比顯得別有一股靈秀。它始建於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樂十八年(1420xx年)重建,清乾隆十年(1745年)再次重建,為了防火,所以整座建築採用無樑式磚石結構——它佔地574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478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高低兩層,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頂,其中底層四面開券門,內呈十字交叉,中間是一邊長6米的天井,東北角開有一登樓的小券門,內設75級石階至二層。

鐘樓南門正中,立着一通螭首方座的御碑,是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鐘樓重建後所立,碑首題額《御製肇建鐘樓碑記》,不過有意思的是,碑陰則為民國十四年(1920xx年)那位京兆尹薛篤弼手書的《京兆通俗教育館記》——當年正是他將鐘鼓樓易名為““明恥樓”,而闢為“京兆通俗教育館”的。

現在,大家沿着這75級石階上樓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要着急,慢慢上樓。二層基座為正方形的漢白玉須彌座,面闊三間,四面各有一拱券門,左右對稱開券窗,周圍環以漢白玉欄杆,樓內正中有一八角形木框架,懸掛着一口明永樂十八年(1420xx年)鑄造的大銅鐘,高7.02米,下口直徑3.4米,重約63噸,據説是目前我國形體最大,重量最重的銅鐘,撞擊時“都城內外十有餘裏莫不聳聽”,有“中國古鐘之最”之稱。它是研究古代冶金史和大型青銅器物鑄造技術的重要實物。

北京鐘樓的傳説:“古鐘之王”與“鑄鐘娘娘”:在北京鐘樓頂上,懸掛着一口巨大的銅鐘。鐘聲渾厚有力,洪亮綿長,方圓數裏都能聽到,堪稱“古鐘之王”。如此巨大的銅鐘是如何鑄造的呢?傳説鐘樓原有一口鐵鐘,但聲音不夠洪亮,於是皇帝下令召集天下工匠來鑄鐘。可是3年過去,銅鐘仍然沒能鑄好。皇帝發怒了,斬了監鑄的太監,並限令80天內鑄好大鐘,否則就把全體工匠處斬。

負責鑄鐘的師傅名叫華嚴,是當時有名的銅匠。為了鑄造這口大鐘,他是茶飯不思、夜不能寐,耗盡了心血。這天回到家裏,他嘴裏仍然唸叨着:“什麼原因鑄不了鍾呢?怕是缺什麼東西吧!”

這時,女兒華仙過來了。提起華仙,那可真是個好姑娘。她不僅自幼聰明伶俐,而且還跟父親學會了不少銅匠活兒。由於母親早喪,她14歲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當時她16歲了,出落得如仙女一般,大家都誇老銅匠養了個好閨女。

為鑄鐘的事,她也琢磨好多日子了,見父親發愁,忙上前説:“爹,是不是因為火候不到?”老銅匠一拍大腿:“有道理!不過,如何提高爐温呢?”“我有辦法。”華仙胸有成竹地説,“鑄鐘那天您帶我去吧。” 鑄鐘這天到了,朝廷命官、大小工匠也都到齊了,可爐温仍然上不去。眼見這最後一爐銅水又要失敗,華嚴急得眼睛都紅了。就在這時,一個姑娘突然從人羣裏飛奔出來,正是美麗的華仙。她穿一身紅襖紅褲,着一雙繡花小紅鞋。只見她衝到爐邊,縱身跳進爐去。華嚴一把沒抓住,只抓住一隻繡花小鞋。剎那間,爐火升騰,銅水翻滾。老銅匠忍痛下令:“鑄鐘!”工匠們一齊努力,銅鐘終於鑄成了。

為了紀念這位為了鑄鐘而獻身的美麗姑娘,人們尊稱她為“鑄鐘娘娘”。每逢風雨之夕,鐘聲淒涼悲切。這時,昔日北京城的媽媽們就會對孩子説:“睡覺吧,鐘樓打鐘啦,鑄鐘娘娘要她那隻繡花鞋啦……” 現在鐘樓的大鐘不敲了,當年敲的時候,尾音裏總是帶着隱隱的“邪、邪、邪”的聲音。這老人就該説了:這鑄鐘娘娘又在找她的鞋了!説這鑄鐘師傅裏有個年紀最大最受人尊重的,家裏有個小女兒。這天小女兒來到鑄鐘廠給爸爸送飯,知道了大家的事情。沒想到一頭衝進了化鍾爐。大家一看不好都上去攔,可都晚了一步,只有爸爸抓住了一隻繡花鞋。可誰知大家一看化鍾爐,銅水變成了另一種顏色。大家齊努力,竟連夜鑄成了大鐘。至於説後來,鑄鐘廠拆了在原址蓋了一座鑄鐘娘娘廟,現在好像也拆了鼓樓後面就放着那口不用的鐵鐘。

好了,鐘樓的遊覽也結束了,很高興和大家度過了愉快的一天,大家如果對我的導遊工作有什麼意見的,可以提出來,我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導遊水平,祝大家以後過得開心,謝謝大家。

北京鐘鼓樓導遊詞二:

各位團友,我們眼前一前一後兩座高大的建築就是鐘鼓樓。鐘鼓樓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即今天的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佔地約13000平方米。

鐘鼓樓是鐘樓和鼓樓的合稱。在古代,鐘樓和鼓樓通常建造在城市中心地帶,作為報時和聚眾議事的工具,還有另一種,建於宮廷內,做報告時間和朝會時節制禮儀之用。鐘鼓樓各地都有,但從某種程度上説,在元明清三朝,北京的鐘鼓樓相當於每日發佈標準“北京時間”的國家授時中心,是鐘鼓樓中的“權威”。 元代鼓樓在大都中心,原名齊政樓,取齊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義,其位置在明清鼓樓以西,今舊鼓樓大街南口。明永樂十八年營建北京城,重建鐘鼓樓。據談遷《北遊錄》記載,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鐘樓和鼓樓毀於火災,乾隆時重建,嘉慶五年(1820xx年)重修。1920xx年,“八國聯軍”入侵京師時,鐘鼓樓上文物遭到了破壞,建築倖免於毀。民國年間鐘鼓樓對外開放,民國十三年(1920xx年)將鼓樓改為明恥樓,第二年復改為齊政樓。1957年鐘鼓樓被列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政府撥款重修鐘鼓樓,1987年和1988年鼓樓和鐘樓相繼開放,隨後作為展覽功能的文物建築得到了保護和利用。1996年,鐘鼓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在看西方的電視劇或者電影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高大的尖塔式鐘樓,上面有一面巨大的機械鐘。每到整點或者半點自動報時。中國早在宋朝時候,宮廷內就有了以水流作為動力的自動報時的機械鐘,當時叫做水運儀象台,主要作用是觀測天文,但是,由於這種技術被皇室壟斷,無法普及,終於導致技術失傳。所以,中國古代的城市報時裝置還是使用青銅鐘。鐘樓建築高大,所以鐘聲可以傳的很遠,把時間告知這個個城市。

而鼓樓在城市中的作用一般是聚集眾人議事,當有重大節日或者戰爭時候,也用來聚集民眾。此外,古代城市中夜晚是實行宵禁的,禁止一切商業活動和娛樂活動。每到傍晚,鼓聲敲響,商販們便開始收攤,鋪面也紛紛打烊,待到第二天早上五點敲完亮更鼓以後,人們才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大家一定都很想知道,鐘樓和鼓樓都是怎麼工作的呢?那就隨我一起來探索吧„„

清代原規定鐘樓晝夜報時,乾隆後改為只報夜裏兩個更時,而且由兩個更夫分別登鍾、鼓樓,先擊鼓後敲鐘。其計時方式按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來計算,每更為一時辰,即現在的兩小時,19點為定更,21點為二更,23點為三更,1點為四更,3點為五更,5點為亮更。鐘鼓樓每到定更先擊鼓,後敲鐘,提醒人們進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則只撞鐘不擊鼓,以免影響大家睡眠。到了亮更則先擊鼓後敲鐘,表示該起牀了。擊鼓的方法是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共擊6次,共108響。撞鐘與擊鼓相同。

20xx年歲末的午夜11時57分,北京鼓樓沉寂了近百年的羣鼓再度被敲響——25位年輕鼓手錶演了《二十四節令鼓之冬》樂章(鼓譜的作者是中央民族樂團打擊聲樂部首席朱嘯林先生),鼓聲持續3分鐘,到20xx年元旦0 時結束。鼓樓從20xx年元旦起,正式對外開放。每天將四次擊鼓,每次15分鐘。

距離我們較近的這一座就是鐘樓(北面那一座),它是老北京中軸線的北端點。原址為元大都大天壽萬寧寺之中心閣。明永樂十八年(1420xx年)建,後毀於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十二年後竣工。其樓身為正方形平面,重檐歇山頂,無樑式磚石建築。屋頂為黑琉璃瓦綠剪邊,正脊兩端安背獸,兩層屋檐的戧脊上均安獅子為首的五跑小獸。上層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層檐下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拱,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無樑拱券式全磚石結構的大型單體建築,也是中國古代建築中將建築與傳聲巧妙結合的傑作。

樓身四立面相同,當心開一拱券門,左右對稱開券窗,窗上安設石刻仿木菱花窗。內部結構採用複合式拱券,除主體拱券之外,還於圍護牆體中設有環路通道。基座為漢白玉須彌座,周圍環以漢白玉欄杆。樓身之下為磚砌城台,城台上四面有城垛。台身四面開券門,內部呈十字券結構,東北隅開門,內有石階七十五級供登臨。鐘樓原有明永樂年間鑄造的鐵鐘一口,置放於樓外平地上,後由古鐘博物館收藏。鐘樓內正中位置安架一八角形木框架,其上懸鐘。該鐘鑄造於明永樂十八年,鍾通高7.02米,最大直徑3.40米,重約63噸,為目前我國發現最重的銅鐘,被譽為“古鐘之王”它是研究古代冶金史和大型青銅器物鑄造技術的重要實物。。鐘樓正南為一座與圍牆相連的三聯大門,中門內為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鐘樓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題額《御製重建鐘樓碑記》,碑陽為經筵講官户部尚書樑詩正奉敕敬書碑文,碑陰為民國十四年(1920xx年)十月京兆尹薛篤弼書的《京兆通俗教育館記》碑文。

鐘樓後面(南面那一座)是鼓樓。鼓樓總佔地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南側門前有石獅子一對,高約1.25米。

鼓樓,初名齊政樓,建於元至元九年(1272),明永樂十八年(1420)重建,現存建築為明嘉靖年十八年(1539)所建.樓高46.7米,,為重檐三滴水木結構樓閣建築,通高46.7米。樓身有上下二個功能層和中間的一個結構暗層,平面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外帶周圍廊;城台(下層)外顯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內部為拱券結構,前後各有三座券門,左右各一券門,南門前有一對石獅。樓台東北隅有一門,門內有石梯69級,由此登臨。鼓樓屋頂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式,正脊兩端安背獸,平坐周圍以木製滴珠板封護,下層檐為四坡屋頂,各層屋頂戧脊上曾置獅子為首的五跑小獸,現為仙人為首的七跑小獸。上層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層檐下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拱,平坐下施重翹五踩斗拱。室內方磚漫地,外檐裝修採用六抹方格格扇門窗。上層室外環樓有走廊,設木欄杆,四角支撐有擎檐柱。鼓樓二層內原有主鼓一面,羣鼓二十四面,代表代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清代的羣股如今僅存一面主鼓,鼓高2.22米,長2.25米,腰徑1.71米,鼓面直徑1.40米,已殘破不堪,並在鼓皮上留有侵華日軍用刺刀捅破的刀痕;有木製鼓座,鼓座為紅油漆上雕雲紋,高1.8米,長2米,寬1.9米。1988年依據舊主鼓複製兩面新鼓;後又依據清嘉慶年間的史料記載仿製主鼓一面,鼓高2.40米,鼓面直徑1.60米,二十四面小鼓高1.60米,鼓面直徑1.12米。 從前在鼓樓上還有用於計時的“銅刻漏”,可惜早已遺失。據文獻記載:“鼓樓之銅刻漏制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製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口安撓神,設機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是增添,冬則用火温之。”當年鼓樓擊鼓報時,有一定的規律。每晚7時“定更”,擊鼓兩通,共108聲,以後,每個 更次都擊鼓兩通108聲,直至五更(晨5時)擊最後的“亮更”鼓。擊鼓也有一定的節奏,至今,北京仍流傳着“緊十 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説。 鼓樓以漏刻計時,擊鼓定更;從元朝到清朝,鐘樓撞鐘報時的歷史延續了652年。1920xx年後鐘樓,鼓樓成為京城民眾教育及娛樂場所。曾一度名為“明恥樓”,展有八國聯軍在北京屠殺和搶掠的圖片、實物和模型。

現在,為了傳承古老民族文化精華,鐘鼓樓文物保管所已完成了銅刻漏的仿製及二十五面定更鼓的複製。再現了“漏刻計時、擊鼓定更、撞鐘報時”的恢弘曆史畫面,精心仿製的銅刻漏可生動演示古代計時與報刻;每日定更的擊鼓表演,每年新舊交替的撞鐘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走進鐘鼓樓。

鐘鼓樓之上還是鳥瞰北京古都風貌最好的地方,您可以在這裏好好欣賞一下北京城。

各位遊客,物品的講解到此就暫告一段落了,謝謝大家。

北京鐘鼓樓簡介三:

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凝聚着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與力量的結晶,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在城市鐘鼓樓的建制史上,北京鐘鼓樓規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見證中國近百年來歷史的重要建築。

在古代,鼓樓定更擊鼓、鐘樓撞鐘報時極有規律。古人將黑夜分為五更,每更次為一個時辰,即現代的兩個小時。元明兩代的報時方法已無據可查,清代原規定報時方法為:定更及亮更,皆先擊鼓後敲鐘,其二至四更則只敲鐘不擊鼓。乾隆後改為只在夜裏報兩次更,每晚定更(即一更,19點-21點)和亮更(即五更,3點-5點)先擊鼓後撞鐘。定更時鐘聲響城門關,交通斷,稱為"淨街";亮更時,鐘聲響城門開,所謂"晨鐘暮鼓"。擊鼓和敲鐘的方法相同,俗稱:"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如此兩遍,共108下。"古人用108聲代表一年,一年有12個月,24節氣,72侯(古人把五天稱為一侯,六侯為一月,一年七十二侯),這些數字相加為108。

在古代,銅刻漏計時,鼓手們聽到鐃響後擊鼓定更,鐘樓聽到鼓聲後撞鐘報時。這一科學的銅刻漏計時、更鼓定時和銅鐘報時程序,系統地為文武百官的上朝和百姓的生息勞作和生活起居提供了重要的時間參考。清代計時儀器改用時辰香,嚴格定製的時辰香為盤旋狀,均勻燃燒,在經過精確計算的刻度上懸掛小球,下接金屬盤。當香燒到該刻度,球掉入盤中報時,提醒鼓手擊鼓。

鼓樓通高46.7米,三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是一座以磚木結構為主的建築。鼓樓分兩層,一層為無樑拱券式磚石結構,南北各闢三個券洞;東西各闢一個券洞;東北隅設蹬樓小券門和蹬樓通道。

鼓樓二層大廳中原有更鼓25面,1面大鼓(代表一年),24面羣鼓(代表二十四個節氣)。僅存一面殘破的主鼓為清朝末年使用,牛皮鼓面上的劃痕是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時刺刀所劃。現有25面更鼓是根據清朝嘉慶年間尺寸仿製的。每天有七場擊鼓表演,每小時一場,依據中國的二十四個節氣而創作,反映一年四季的季節變化和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農耕生活。

鼓樓二層陳列有古代計時器有碑漏和銅刻漏。碑漏內部設12根銅管,最後一根銅管下置鐃片。碑漏上方設一投球孔,銅球通過所有銅管的時間為24秒,然後擊鐃報時。兩個金屬球之間的時間間隔為24秒,36個球用時14.4分,即古一刻,3600個球滾動完畢正好24小時。

據史料記載,鼓樓上的銅刻漏為宋朝年間製造並相傳下來,後輾轉遺失。鼓樓內陳列的銅刻漏是仿製的,分為四級漏壺,由上至下分別是:天池、平水、萬分、收水。收水壺設箭尺於水中,水漲箭浮,依刻顯時,旁邊的鐃神每隔15分鐘擊鐃八次報時,每天誤差僅在20秒左右。

鐘樓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頂,上覆黑琉璃瓦,綠琉璃剪邊,是一座全磚石結構的大型單體古代建築。鐘樓東北角開一蹬樓小券門,登75級台階至二層。整個建築結構強調了共鳴、擴音和傳聲的功能,這種設計在中國鐘鼓樓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鐘樓二層陳列的報時銅鐘製造於明永樂年間。銅鐘懸掛於八角形木框架上,通高7.02米,鐘身高5.5米,下口直徑有3.4米,鐘壁厚12到24.5釐米,重達63噸,是目前中國現存鑄造最早、重量最重的古鐘,堪稱中國的"古鐘之王"。據文獻記載,銅鐘採用傳統的泥範法,利用地坑造形羣爐熔鑄。鐘體全部由響銅鑄成,撞擊時聲音渾厚綿長,正所謂"都城內外,十有餘裏,莫不聳聽"。古代關於鑄造這口銅鐘,民間還流傳着一個動人的傳説。傳説當年鑄鐘久鑄未成,眼看限期將近,老銅匠華嚴心急如焚,女兒華仙跳入爐中,終於鑄成了這口大鐘。百姓為了紀念捨身救父的華仙姑娘,在小黑虎衚衕修建了"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現仍有遺址可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beijing/z3r3y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