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北京導遊詞 >

關於北京文廟的導遊詞(精選5篇)

關於北京文廟的導遊詞(精選5篇)

關於北京文廟的導遊詞 篇1

孔廟位於東城區國子監街。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廟內的大成殿內的禮、樂器具仍按原狀擺放。再現當年祭孔樂舞場面。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於北京文廟的導遊詞(精選5篇)

孔廟於元大德六年(1320xx年)建,明永樂九年(1420xx年)重建,宣德、嘉靖、萬曆年間曾分別修繕大殿,添建崇聖祠,並將殿頂換成青色琉璃瓦。清順治、雍正、乾隆年間重修,除將崇聖調換成綠琉璃瓦外,各殿全部換成黃琉璃瓦。光緒三十二年(1920xx年)升孔子為大祀,將正殿(大成殿)擴建。

孔廟佔地約2萬平方米,有四進院落。主體建築順次為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前院東面有碑亭、神廚、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齋所,並有持敬門與國子監相通。。兩側排列着198座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大成門內入置着乾隆年仿製的十枚石鼓和兩座內容與石鼓有關的清代石碑。大成殿是從前舉行祭孔典禮的地方。殿兩側有東西廡,西廡現為北京簡史陳列室。

孔廟院內還有十四座明、清兩代石亭,碑刻文字是珍貴的歷史資料。 在孔廟內還有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的進士提名碑,是中國科舉考試製度的珍貴文物,如果您細心,就可以找出清朝“羅鍋”宰相劉庸的提名。廟內還有氣勢宏大的十三經碑林,是中國古文化的鐘秀集錦。

關於北京文廟的導遊詞 篇2

北京孔廟位於安定門內國子監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曾被尊為"大成至聖先師",故又稱先師廟。現在是首都博物館所在地。 孔廟始建於元代大德六年(1320xx年),至今已有 600餘年歷史。明、清兩代屢以修葺、改建,到了乾隆二年(1737年)大殿全部用黃琉璃瓦頂。光緒三十二年(1920xx年),祭孔升為大祀,又進行大規模修繕,原來正殿七間三進,改為九間五進,工程到民國五年才完成。 主體建築順次為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

前院東面有碑亭、神廚、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齋所,並有持敬門與國子監相通。兩側排列着198座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碑。大成門內入置着乾隆年仿製的十枚石鼓和兩座內容與石鼓有關的清代石碑。

大成殿是從前舉行祭孔典禮的地方。殿兩側有東西廡,西廡現為北京簡史陳列室。 孔廟院內還有十四座明、清兩代石亭,碑刻文字是珍貴的歷史資料。 孔廟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無論古建、刻石乃至院內枯柏都是重要的文化遺產。

孔廟佔地220xx平方米,有三進院落。中軸線上得建築依次為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前院東面有碑亭、神廚、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齋所,並有持敬門與國子監相通。兩側排列着198通元、明、請三代進士題名碑,可有51624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是研究我國科舉制度的珍貴實物材料。大成門外有乾隆石鼓和與之有關的兩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築為東西廡和13座御碑亭;後院崇聖祠獨立成院,集合成北京孔廟完整的古建築羣體。

關於北京文廟的導遊詞 篇3

北京孔廟位於北京市北二環內側著名的國子監街上,與國子監緊鄰,始建於元朝,是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地方。北京孔廟經過歷代皇家帝王的尊崇,地位極高,又經多次修繕,從規格和地位上講是僅次於曲阜孔廟的全國第二大孔廟。

目前孔廟和旁邊的國子監一起作為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開放參觀,統一售票。售票處在孔廟大門邊,購票後先進入孔廟遊覽,遊覽後可以在孔廟碑亭旁的“持敬門”進入國子監遊玩。兩處一共遊玩時間約3-4小時左右,其中孔廟部分約2小時。

遊玩孔廟,首先要注意的一點便是院內的建築。孔廟內的部分建築經歷代修繕,卻依然保持着元代風格。比如大門處的先師門是大斗拱式的歇山屋頂,這種建築在整個北京都比較少見,都可以好好參觀一下。整個院內古色古香,還有很多知名的古樹,環境古樸優雅,可以在這裏拍照攝影。

眾多的石碑是孔廟的另一個亮點,在孔廟的各個院落內都有眾多的石碑和碑亭。這裏有袁崇煥、林則徐、李鴻章等知名進士的題字碑,有元朝到清末的五萬多名進士的名冊碑,還有篆刻着全部儒家十三經的碑林等。這些眾多的古碑十分珍貴,其上的內容也非常值得參觀。

遊玩孔廟的另一個知名活動是觀看傳統禮樂的表演。在孔廟最深處的崇聖祠院內,每天會進行幾次傳統禮樂舞蹈《大成禮樂》的表演,表演時間分別為10:00、11:00、14:00、15:00、16:00(根據季節和遊客人數,表演次數有時可能會減少),每次表演半個小時。有《學而》、《福兮》、《關雎》、《大同》等章節,國學氛圍濃厚,十分精彩,可以留意時間前來參觀。

除此之外,廟內還有祭拜孔子的廟堂大成殿、祭奠眾多先賢及其祖上的崇聖祠、孔廟歷史沿革展覽館和國學館等。在這裏可以看到祭奠孔子的禮器、牌位和孔廟的歷史沿革等,可以一一瞭解參觀。

關於北京文廟的導遊詞 篇4

吉林是滿族的發祥地(原為吉林省省會所在地),先秦時期,吉林市附近可稱為人煙稠密的地方,明代以前的吉林市,雖然為歷朝所領,但並未得到充分開發。直至明永樂年間,遼東都指揮使劉清奉命率軍來吉林市建廠造船運糧之後,吉林市成為明朝通往黑龍江地區以至更遠地方的一箇中轉站,其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地位日益顯著。

清入關後,為了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統治,順治十年(1653年)在寧古塔(今黑龍江安寧)設昂邦章京鎮守黑龍江、松花江廣大地區,吉林市為其下屬。由於軍事和經濟上的需要,順治十三年(1656年)寧古塔昂邦章京沙爾虎達在吉林建船廠造船(吉林市又名船廠),後又設水師營訓練水師。

康熙元年(1662年)改昂邦章京為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康熙十年(1671年)移副都統一人進駐吉林,管理吉林軍政事務,這是清政府在吉林設行政長官之始。

康熙十二年(1673年)又在吉林建城垣。康熙十五年(1676年)寧古塔將軍移駐船廠,設將軍衙門,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也由寧古塔移到船廠,船廠從此稱吉林烏拉,為滿語名稱。吉林遂成為清政府統治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流域的邊疆重鎮。康熙指揮對俄的雅克薩戰役坐陣吉林督促造船、訓練官兵,留下千古絕句《松花江放船歌》。

吉林建城之初尚無孔廟,據《吉林通志卷一•聖訓志一》記載,雍正二年(1720xx年)七月,辦理船廠事務的朝廷官員給事中趙殿最上奏皇帝,請求在吉林建文廟,遭到了雍正皇帝的嚴厲訓斥:“我滿洲人等,因居漢地,不得已與本習(武備)日以相遠,惟賴烏拉(當時的吉林)寧古塔等處兵丁,不改易滿洲本習耳……。”由此可見,清王朝對吉林乃至整個關外一直實行封閉政策,反對建廟興學。

隨着滿漢文化的不斷交融,直至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皇帝欽命修建永吉州文廟(吉林文廟的前身),再三叮囑:“務令崇尚樸誠勤修武備之至意,實當永遠欽尊”。據《吉林外紀》載,“乾隆七年(1742年),永吉州知州魏士敏建廟宇黌宮,諸制略備。”永吉州文廟建成後,興辦學校之風日盛,為滿漢子弟讀書求仕鋪設了通道,儒家文化得到了迅速傳播,推動了關東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

永吉州文廟建成之初,在正殿懸有康熙皇帝御書“萬世師表”匾額,此匾額應系康熙十九年(1680年)以後,由康熙皇帝書成,存於宮內的。此外,在嘉慶年間,又由嘉慶皇帝賜御書“聖集大成”匾額一塊,懸正殿。

光緒三十二年(1920xx年),升祭孔為國之大祀。光緒三十三年(1920xx年),吉林改設行省,巡撫朱家寶和提學使吳魯認為原有文廟簡陋,不足崇禮,乃聘江蘇訓導管尚瑩去關內考察文廟,決定在東萊門外(即今址)拓建新廟(即現吉林文廟)。

宣統元年(1920xx年)新廟落成,其大成門、大成殿、崇聖殿及圍牆均以以黃琉璃瓦覆頂。

關於北京文廟的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大家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到鄭州文廟參觀。

鄭州文廟是祭奉我們至聖先師——孔子的地方,它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近兩千年來,由於戰火和人為原因,到解放前文廟已經破敗不堪。20xx年,鄭州市投資3000多萬元開始大規模維護修復文廟,到20xx年6月開始對外開放。新建成的鄭州文廟南北長181米,東西寬46米,佔地面積14畝(8326平方米),由牌坊、櫺星門、名宦祠、鄉賢祠、尊經閣、東西廡房、碑林、掖門、古井和大成殿組成。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兩個牌坊,東為金聲坊,西為玉振坊, ‘金聲’就是鐘聲,‘玉振’就是磬聲,孔子曾經聞韶樂而三月不知肉味,以前音樂的開頭必須是以鐘聲開頭,以擊磐結尾,所以,這裏就是説,孔子的思想就象一首音樂一樣,有頭有尾,非常盡善盡美。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建築是櫺星門。古人認為天上有天田星,又叫櫺星,古代皇帝祭天的時候要先祭櫺星。文廟建櫺星門,表示尊孔如尊天的含意。還有一種説法,櫺星又叫文曲星,示意孔子是文曲星下凡。這道門也就成了紫陽高照瑞氣雲集的地方。

我們走的這條道叫做‚神道‛,這兩個半圓形水池,稱為‚泮池‛。泮池原來是孔子及學生課間休息的地方,後人便把泮池移建到文廟內與璧水相融合,古時候,生員入學稱為‚入泮‛,要舉行入泮儀式。而且生員逢其入學之歲(滿六十年),要隆重舉行‚重遊泮水‛的慶典活動。泮池上有一座拱橋,稱為‚狀元橋‛,跨過了狀元橋就意味着‚脱掉紫衫換紫袍,腳踩雲梯步步高‛。四周雕刻的是二十四孝故事,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扶貧濟弱的優良傳統。二十四孝故事包括:孝感動天、戲綵娛親、鹿乳奉親、為親負米、單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供親、為母埋兒、賣身藏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桔遺親、扇枕温衾、行佣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卧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乳姑不怠、棄官尋母、嘗糞心憂、親滌溺器。就拿‚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動天‛來言,講的是上古時期的虞舜在父母和弟弟都有着怪脾氣的情況下,能夠處理好各種關係,從而感動了上天,在他耕田時有大象前來相助,鴞前來幫忙,帝堯不僅把兩個女兒嫁給他,還把帝位讓給了他。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

現在我們來到了大成門前,大成門又叫戟門,是文廟的威儀之門,兩側為鄉賢祠、名宦祠,供奉着鄭州歷史上的名儒。名宦指的是當地有功德

現在映入我們視線的這個巨大的銅鐘,是20xx年鑄成的,它重達2557斤,寓意着孔子誕辰2557年。鐘聲純正而厚重。人常説:‚時來運轉響一聲‛,撞一下,學業有成;撞兩下,事業有成;撞三下,心想事成。從20xx年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鄭州文廟迎新年撞鐘活動,邀請鄭州市市長和社會各界人士來撞鐘祈福,為鄭州市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文廟西側的淨心池,為龍頭造型,上書‚靜心‛二字,寓意習禮儀文章、讀經誦典、修身養性,只有心靜才能潛心於所學習的知識。還寓意參拜孔夫子,先淨心,爾後淨手,之後再請香參拜。

建在戟門與大成殿之前的東西兩側是前院東西兩廡。各7間,紅柱長廊。這裏是我們佈置展覽供遊人參觀的地方。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巍峨壯觀的建築就是文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兩邊楹聯是:教垂萬世養德修仁 氣備四時安邦定國。大成殿是鄭州文廟建築品位最高,文物和建築藝術價值最大的一座建築。它面闊七間,進深三間,通高15.7米。單檐歇山式建築,脊飾全部為三彩琉璃燒製,斗拱層疊,翼角飛翹,整個建築雄偉壯麗。兩山博風懸魚也是採用琉璃浮雕飾件,東山博風,正中鑲嵌着玉皇大帝,兩側為八仙祝壽圖,西山正中塑如來説法像,兩側配三國戲曲人物,整個博風懸魚均為清代建築遺物,形象生動逼真,栩栩如生,具有濃郁的中原文化特色和很高的文物、藝術價值,堪稱傑出的建築藝術珍品。大成殿本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場所,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公元前551至479年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哲學、文學、藝術、教育、史學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孔子的地位也很高,官升帝君,被稱為文帝令後人仰拜。現在我們研究孔子思想對建設我們社會主義還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大成殿在唐代稱為文宣王殿。‚大成‛二字是宋徽宗趙佶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之意而來的,他讚揚孔子集古聖賢之大成,下詔更‚文宣王殿‛為‚大成殿‛。孔子兩側是‚四配‛:顏回、孔岌(子思)、曾參、孟軻。這四位在明嘉靖九年(1520xx年)被封為‚四配‛。再兩側是‚十二

哲‛塑像:閔子騫、仲弓、子貢、子路、子夏、有若、冉耕、宰予、冉求、子游、子張、朱熹。除宋儒朱熹外,均為孔子弟子。商道上有句古語‚陶朱事業,端木生涯‛,端木就是指這位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者,是春秋後期衞國人。他開始在衞國經商,後來又在魯國做了幾年官,又回到衞國經商。由於他善於‚預測商情,待賈而沽‛,當他帶着禮品投到孔子門下時,已經是非常富有的商人了。子貢以他獨到的商業目光,每次做買賣都能賺大錢。這種取勝之道‚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用今天的話來説就是逆向思維,也可以説是‚出奇‛、‚出險‛之道。人們稱子貢為儒商鼻祖、商界之神,是當之無愧的。在這十二哲中,閔損以孝著稱,十五歲就拜孔子為師。正是這些弟子們如眾星拱月般地推崇孔子,彰揚光大孔子學説,使其學説流傳久遠而廣大。大成殿還置有各種祭器、禮器。編鐘編磬是古代的樂器,以玉石或者金屬為材料,形狀如矩。磬為五瑞之一,象徵吉祥;磬慶諧音,金玉並稱,寓意吉慶好運,金聲玉磬即‚今生遇慶‛。 大成殿前有一亭,名為‚杏檀‛,這是不可少的,來歷是孔子晚年曾在杏樹下講學,叫做‚杏檀設教,弟子三千‛。

古往今來,都是學而優則仕,授官也按甲第而分,一甲狀元授官翰林院修撰,級別是從六品;榜眼,探花授官翰林院編修,級別正七品;二甲進士授從七品,三甲進士授正八品。正所謂一旦中了進士,不論以前如何低微、貧賤,一夜之間就青雲直上,身價百倍,馬上就有了六七品官員的身份。所以自古流傳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第二天,禮部設宴款待新進士們,稱為恩榮宴或鹿鳴宴。到太和殿向皇上謝恩。最後,狀元率領諸多進士到文廟行三拜九叩大禮拜祭孔子。 在這時候,有被達官貴人看中招為乘龍快婿的,更有被皇上看中招為附馬的,這時的狀元可盡享‚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人生歡娛時刻。同時也可以盡情的領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箇中滋味。

現在幾乎每年大學聯考後都有類似這樣的報道,個別考生因大學聯考失誤或大學聯考落榜 、名落孫山‛。其實,‚名落孫山‛有個典故,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宋代有一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幽默,很善於説笑話,所以人稱‚滑稽才子‛。 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去京城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列在榜文的倒數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他那位同鄉的兒子,卻沒能考上。 不久,孫山先回到家裏,同鄉便來問他自己的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説,又不便隱瞞,於是,就隨口唸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他的意思是説:‚舉人榜上的最後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後面。‛從此,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把投考學校或參加各種考試

沒有被錄取叫做‚名落孫山‛。不過話説回來了,條條大道通羅馬,只要不斷勇敢地去學習、去工作、去創造,高瞻遠矚,把握機遇,調整步伐,在當今網絡信息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

殿基下是廣闊的月台,是昔日閣郡文職官員和舉人、秀才拜祭之處。維修前,大成殿年久失修,月台地面已低於馬路路邊石,經過專家論證,我們將大成殿整體了抬升1.7米。這次古建抬升在技術上創下了三項全國之最:(一是整體抬升,避免了傳統的逐縫樑架分件抬升所帶來的榫頭易‚骨折‛的重大弊端,大大延長了文物本體的壽命;二是整體抬升時建築下部不做聯為一體的基礎樑和龐大的承台,為國家節約了大筆資金;三是物面不卸瓦頂,盡最大所能保存了古代建築豐富的歷史、藝術與科技信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多部電影、電視劇像《鄭成功》、《黃河東流去》等都曾在文廟大成殿內外拍攝,説明它的藝術價值非同一般。

大成殿左側為碑廊,碑廊的石碑立有乾隆皇帝御製的《平定回部告成太學碑記》、康熙年間大學士張玉題寫的《至聖先師孔子贊》等石碑,碑廊裏記述的文字是研究中原文化及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這是在文廟發現和開鑿的古井。説起古井,還有一個小故事。相傳很久以前,‚該井清泉湧出,甘香特異‛。有一個種瓜的老人,取這口古井的水澆瓜,種出的瓜甘香異常,非常甜美。大家都來這裏取水飲用。

最後面木製的建築是尊經閣。歷史上,文廟和教育始終緊密相連,往往是‚因廟設學‛、‚廟學合一‛,其佈局形式有‚前廟後學‛、‚左廟右學‛,‚右廟左學‛三種形式。鄭州文廟也是沿襲‚前廟後學‛的格局。尊經閣系藏書、閲覽之所,過去的文人紳士尊孔讀經、達官貴人以及消夏避暑,都來到此處。所以閣樓房間恬靜舒適,在這裏登閣憑窗眺望,可以飽覽古都鄭州中心城區的繁華面貌與附近的商城古城牆周圍街道等風光。現在這裏是我們舉辦大型學術會議、高層次學術論壇的地方。我們將在這裏經常請國家著名的學者開展講學活動。

自古以來,文廟就是封建社會的文化中心的象徵,鄭州文廟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亦是如此。過去每年春秋兩季,歷代鄭州地方政府都要按照皇朝規定的禮儀規制,在文廟舉行規模宏大的祭孔大典,尤其在9月28日孔子生日這天,地方官員、莘莘學子都要到此行三拜九叩的大禮,焚香祭拜,祭奠孔子這位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並希望孔子聖人的靈光能惠及自己和家人,使學業有成、仕途通達。

美好的時光總是一閃而過,我的解説也告一段落。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希望這次文廟之行能給各位帶來快樂,帶來知識,帶來財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beijing/gkq8q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