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北京導遊詞 >

長城導遊詞結尾怎麼寫

長城導遊詞結尾怎麼寫

遠望長城,高聳雄偉、蜿蜒萬里、危峯兀立,高大的青山環繞着。下面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長城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長城導遊詞結尾怎麼寫
長城導遊詞範文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陽光旅遊團,我姓楊,你們就叫我楊導吧!今天很榮幸,我將陪伴大家參觀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它的雄偉和壯麗吧!

從前北京城裏出發,不過一百多裏就來到長城腳下。

遊客們!遊客們!快到了!快到了!看到了嗎?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裏。

遊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雄偉的長城腳下。抬頭望去,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砌成。

遊客們!現在,我們登上這美麗的長城!你看!城牆頂上鋪着方磚,像五六匹馬都可以並行呢!遊客們,我們可以小心地向下看,你們發現了嗎?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瞭望塔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每當有敵兵入侵,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遊客們!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條石,不由自主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可別小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當時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就靠無數的肩膀和無數雙手,一步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這還有個美麗的傳説《孟姜女哭長城》從前有一個美麗善良的孟姜女和丈夫無悠無慮生活在一起,可是,好景不長,孟姜女的丈夫被士兵抓去修長城,不久便勞累而死,孟姜女得知消息後,便把長城哭倒了一大片。

遊客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會有今天這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

今天,我的介紹就先到這裏,現在請你們自由遊玩二小時後集合,請你們做一個文明的遊客,不要亂扔垃圾,不能在牆上刻字。讓我們一起去保護我們的世界遺產。我的介紹也許有什麼不精確的地方,請多多指導。

長城導遊詞範文2:

尊敬的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王鵬,接下來,就由我來説説遊覽長城的注意事項吧。1安全是遊覽長城的生命線,我們堅決反對爬野長城。2慢一些爬長城,留意周圍的提示語,保證自己的安全。3不論上去還是下來,都要低下身段,降低身體重心,以免發生危險。

大家一定想知道長城為什麼要建在高高的山上,那是因為古代的長城是防禦工事,需要藉助地勢防禦敵人入侵。長城修建是為了抵禦當時的外族入侵中原的。建在山上一方面有居高臨下,有利於覺察敵軍的進攻;另一方面為敵軍的攻城造成很大困難。

登上了長城,站在八達嶺上向下望,一輛輛汽車變成了“螞蟻”,行人變成了黑色的小點,在“螞蟻”之間來回穿梭,好像變成了“小人國”十分有趣。向東望去,長城盤旋在連綿起伏的山嶺中。稍微高一點的地方是烽火台,那是古代打仗的時候用來傳遞信息的“信號站”

長城是有方磚和條石搭建而成的,每一塊石頭都是經過了無數勞動人民的雙手才慢慢成為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長城兩旁還有了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個大工程,秦始皇是用了二十分之一的勞動力呢可見,沒有大量的勞動人民是不可能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好了,被刺旅途到此結束了,歡迎大家下次再來光臨。

長城導遊詞範文3:

尊貴的遊客,你們好!我姓胡,大家可以叫我小胡。我們這次旅遊的目的地是被稱為世界建築史上一大奇蹟的建築——長城。

長城越羣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跨過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有句話大家一定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咱們也去做一回好漢。

進登門口前,我要提一個問題:“長城有多長?”告訴你們,長城整整有一萬三千多裏呢!從這兒看,長城多像一條巨大的長龍,蜿蜒盤旋於八達嶺上啊!現在,我們已經站在了登門口,這兒的南側東邊是不是有一大炮台?這台大炮口徑長105毫米,長2.85米,叫,“這時威大將軍。”可為什麼叫“這時威大將軍”呢?遊客朋友們,你們 猜猜看!對了,它是因為炮身上鑄有“敕賜神威大將”而得名的。

敬愛的遊客,我們往前走,大家應該看見烽火台了吧!烽火台,又名烽燧,狼煙台,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敵情:百餘人燃一煙一炮,五百餘人燃兩煙兩炮……以此類推。古人將白天點燃的火叫烽,晚上的叫燧。長城兩邊的景色很美,各位遊客你們看,蒼松翠柏,雲遮霧障,禽鳥齊名,溪流淙淙,處處充滿詩情畫意。

孫中山也曾評價過長城:“中華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遊客們,我希望你們細細遊賞,注意不要亂丟果皮紙屑等垃圾,最後祝大家旅行愉快,再見!

標籤: 導遊詞 結尾 長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beijing/9ox0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