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安徽導遊詞 >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通用15篇)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通用15篇)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1

九華山 ,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著名的遊覽避暑勝地,現為國家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通用15篇)

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峯形似蓮花,唐天寶年間(742?756)改名九華山。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黃山、九華山、天目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兩山一湖 ”(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遊區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區。方圓120 公里,總面積334平方公里,最高峯海拔1342米,中心位置九華街地理座標為東經 117°,北緯30°。

九華山主體由燕山期花崗巖構成,以峯為主,盆地峽谷,溪澗流泉交織其中。山勢嶙峋嵯峨,共有99峯,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蓮花、羅漢、獨秀、芙蓉等九峯最為雄偉。十王峯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風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九子泉聲、五溪山色、蓮峯雲海、平岡積雪、天台曉日、舒潭印月、閔園竹海、鳳凰古鬆等。山間古剎林立,香煙繚繞,古木參天,靈秀幽靜,素有「蓮花佛國」之稱。現存寺廟78座,佛像6000餘尊。著名的寺廟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園寺、旃檀林、百歲宮、上禪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達千餘件。山中還有金錢樹、叮噹鳥、娃娃魚等珍稀動植物。

南朝時,以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峯巒異狀,其數有九,故號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聖李白曾數遊九華山,睹此山秀異,九峯如蓮花,觸景生情,在與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並序》中曰:“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因此“九子山”改為“九華山”。李白吟九華山詩云:“昔在九江(長江)上,遙望九華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於此卧雲鬆。”其中“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詩句成為描繪九華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絕唱。

唐代劉禹錫觀山時讚歎:“奇峯一見驚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江邊一幅王維畫,石上千年李白詩”。九華山間,遍佈深溝峽谷,垂澗淵潭,流泉飛瀑,氣象萬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它處處有景,人移景換,清代時概括有“九華十景”。對外開放後,新闢八大景區,百餘處新景點。新老景點交相輝映,自然秀色與人文景觀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時景、日出、晚霞、雲海、霧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觀,美不勝收,令人讚歎不已,流連忘返。素有“東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譽。

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峯,以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峯最雄偉,羣山眾壑、溪流飛瀑、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奇麗清幽,相映成趣。名勝古蹟,錯落其間。

九華山古剎林立,香煙繚繞,是善男信女朝拜的聖地;九華山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旅遊避暑的勝境。九華山現有寺廟80餘座,僧尼300餘人,已逐漸成為具有佛教特色的風景旅遊區。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於海內外。唐代大詩人李白三次遊歷九華山。見此山秀異、九峯如蓮花,寫下了“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峯,天江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詩句,後人便削其舊號,易九子山為九華山。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王安石《答平甫舟中望九華》)。九華山不僅以佛教人文景觀著稱,而且山水雄奇、靈秀,勝蹟眾多。在全山120平方公里範圍內,奇峯疊起,怪石嶙峋,湧泉飛瀑,溪水潺潺。鳥語伴鐘鼓,雲霧現奇鬆。自然風光十分迷人。

九華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眾多。有龍溪、縹溪、舒溪、曹溪、濂溪、瀾溪、九子溪等,源於九華山各峯之間,逶迤秀麗,閃現於綠樹叢中。龍溪上有五龍瀑,飛瀉龍池,噴雪跳玉,極為壯觀。又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處亂彈。舒溪三瀑相連,注入上、中、下雪潭,斷崖飛簾,如卷雪浪。

九華山最高峯十王峯,海拔1342米,其次為七賢峯(1337米)、天台峯(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峯有三十餘座,雲海翻騰,各展雄姿,氣象萬幹。險峯多峭壁怪石,天台峯西“大鵬聽經石”,傳説有大鵬聽地藏菩薩誦經而感化成石。險峯多峭壁怪石,天台峯西“大鵬聽經石”,傳説有大鵬聽地藏菩薩誦經而感化成石。觀音峯上觀音石,酷似觀音菩薩凌風欲行。十王峯西有“木魚石”,缽盂峯有“石佛”,中蓮花峯有“羅漢曬肛皮”,南蠟燭峯有“猴子拜觀音”等等,惟妙惟肖,越看越奇,耐人尋味。又有幽深巖洞,堆雲洞、地藏洞相傳金地藏最初來九華時曾禪居洞內。還有老虎洞、獅子洞、華嚴洞、長生洞、飛龍洞、道僧洞等,均為古代僧人居室,清靜雅緻,極利禪修。

九華山山水風景最著者,舊志載有九華十景:天台曉日、化城晚鐘、東崖晏坐、天柱仙蹤、桃巖瀑布、蓮峯雲海、平崗積雪、舒潭印月、九子泉聲、五溪山色。此外,還有龍池飛瀑、閔園竹海、甘露靈秀、摩空梵宮、花台錦簇、獅子峯林、青溝探幽、魚龍洞府、鳳凰古鬆等名勝。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説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裏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使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菜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説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九華山 ,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著名的遊覽避暑勝地,現為國家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

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峯形似蓮花,唐天寶年間(742?756)改名九華山。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黃山、九華山、天目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兩山一湖 ”(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遊區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區。方圓120 公里,總面積334平方公里,最高峯海拔1342米,中心位置九華街地理座標為東經 117°,北緯30°。

九華山主體由燕山期花崗巖構成,以峯為主,盆地峽谷,溪澗流泉交織其中。山勢嶙峋嵯峨,共有99峯,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蓮花、羅漢、獨秀、芙蓉等九峯最為雄偉。十王峯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風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九子泉聲、五溪山色、蓮峯雲海、平岡積雪、天台曉日、舒潭印月、閔園竹海、鳳凰古鬆等。山間古剎林立,香煙繚繞,古木參天,靈秀幽靜,素有「蓮花佛國」之稱。現存寺廟78座,佛像6000餘尊。著名的寺廟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園寺、旃檀林、百歲宮、上禪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達千餘件。山中還有金錢樹、叮噹鳥、娃娃魚等珍稀動植物。

南朝時,以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峯巒異狀,其數有九,故號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聖李白曾數遊九華山,睹此山秀異,九峯如蓮花,觸景生情,在與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並序》中曰:“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因此“九子山”改為“九華山”。李白吟九華山詩云:“昔在九江(長江)上,遙望九華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於此卧雲鬆。”其中“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詩句成為描繪九華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絕唱。

唐代劉禹錫觀山時讚歎:“奇峯一見驚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江邊一幅王維畫,石上千年李白詩”。九華山間,遍佈深溝峽谷,垂澗淵潭,流泉飛瀑,氣象萬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它處處有景,人移景換,清代時概括有“九華十景”。對外開放後,新闢八大景區,百餘處新景點。新老景點交相輝映,自然秀色與人文景觀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時景、日出、晚霞、雲海、霧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觀,美不勝收,令人讚歎不已,流連忘返。素有“東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譽。

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峯,以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峯最雄偉,羣山眾壑、溪流飛瀑、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奇麗清幽,相映成趣。名勝古蹟,錯落其間。

九華山古剎林立,香煙繚繞,是善男信女朝拜的聖地;九華山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旅遊避暑的勝境。九華山現有寺廟80餘座,僧尼300餘人,已逐漸成為具有佛教特色的風景旅遊區。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於海內外。唐代大詩人李白三次遊歷九華山。見此山秀異、九峯如蓮花,寫下了“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峯,天江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詩句,後人便削其舊號,易九子山為九華山。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王安石《答平甫舟中望九華》)。九華山不僅以佛教人文景觀著稱,而且山水雄奇、靈秀,勝蹟眾多。在全山120平方公里範圍內,奇峯疊起,怪石嶙峋,湧泉飛瀑,溪水潺潺。鳥語伴鐘鼓,雲霧現奇鬆。自然風光十分迷人。

九華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眾多。有龍溪、縹溪、舒溪、曹溪、濂溪、瀾溪、九子溪等,源於九華山各峯之間,逶迤秀麗,閃現於綠樹叢中。龍溪上有五龍瀑,飛瀉龍池,噴雪跳玉,極為壯觀。又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處亂彈。舒溪三瀑相連,注入上、中、下雪潭,斷崖飛簾,如卷雪浪。

九華山最高峯十王峯,海拔1342米,其次為七賢峯(1337米)、天台峯(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峯有三十餘座,雲海翻騰,各展雄姿,氣象萬幹。險峯多峭壁怪石,天台峯西“大鵬聽經石”,傳説有大鵬聽地藏菩薩誦經而感化成石。險峯多峭壁怪石,天台峯西“大鵬聽經石”,傳説有大鵬聽地藏菩薩誦經而感化成石。觀音峯上觀音石,酷似觀音菩薩凌風欲行。十王峯西有“木魚石”,缽盂峯有“石佛”,中蓮花峯有“羅漢曬肛皮”,南蠟燭峯有“猴子拜觀音”等等,惟妙惟肖,越看越奇,耐人尋味。又有幽深巖洞,堆雲洞、地藏洞相傳金地藏最初來九華時曾禪居洞內。還有老虎洞、獅子洞、華嚴洞、長生洞、飛龍洞、道僧洞等,均為古代僧人居室,清靜雅緻,極利禪修。

九華山山水風景最著者,舊志載有九華十景:天台曉日、化城晚鐘、東崖晏坐、天柱仙蹤、桃巖瀑布、蓮峯雲海、平崗積雪、舒潭印月、九子泉聲、五溪山色。此外,還有龍池飛瀑、閔園竹海、甘露靈秀、摩空梵宮、花台錦簇、獅子峯林、青溝探幽、魚龍洞府、鳳凰古鬆等名勝。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説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裏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使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菜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説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2

九華山在皖南青陽縣境內,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為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峯秀,佛寺眾多。

早在東晉年間(420xx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後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裏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佈全山,據説興盛時期多達300餘座,僧眾四五千人。現在保存完整的寺廟尚有五六十座。

遊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裏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裏,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裏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裏住宿,並以此為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xx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從九華街往東走不遠,有一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説,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裏苦修了120xx年。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遊人可以在寺裏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台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説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説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九華山是令人神往的蓮花佛國。它以燦爛的佛教文化和奇麗的自然景觀為特色,是遊覽、觀賞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的山嶽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改革開放以來,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陽,新姿煥發,活力再現,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九華山坐落在池州市東南境,她是池州旅遊業的品牌,是池州人民的驕傲,是安徽”兩山一湖”風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為使名山披錦繡,更快地躋身於國際旅遊先進行列,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指導、組織有關部門編寫了這本九華山導遊詞。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同志,尤其是幾位老同志退而不休,辛勤筆耕,在很短時間就完成了編撰任務。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我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敬意。這本書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圖文並茂,以模擬導遊撰文,準確、鮮明、生動,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爐,頗適合導遊人員學習和使用,也可供廣大遊客閲讀和欣賞。我相信,這本書的問世將會把你帶進九華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美妙神奇的境界。我在池州工作多年,深深熱愛九華山。我衷心祝賀此書的出版,並樂之為序。

“九華天下神”,這是當代詩人嚴陣今年7月重遊九華山時留下的感慨,悠久的佛教歷史,秀麗的自然風光,神祕的肉身現象,奇特的地域文化,使千秋名山異彩紛呈,獨具魅力。

導遊詞與名山勝景,猶如畫龍的點睛之筆,面對九華山這樣一座千古名山,一篇好的導遊詞可以幫助你傾聽它歷史的迴音,追尋它文化的源流,聆聽它美妙的傳説;可以引領你尋訪名士的蹤跡,體味佛門的幽深,感受肉身的傳奇、。總之,,好的 導遊詞就像窗口和橋樑,通過它,可以增強你的遊興,引導你走進九華山去觀光、探勝。

然而,長期以來,九華山的導遊詞花樣繁多,層出不窮,有時關於同一個景點的介紹出現幾種不同的“版本”,弄得遊人、香客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對九華山的歷史掌故信手拈來,隨意“發揮”,以訛傳誤,以致於影響了九華山的形象。為正本清源,兩年前,在我上九華山工作之初,省旅遊局高蔚青局長囑我組織編寫一本規範化的導遊詞。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幾位同志,特別是退休的老同志不辭辛勞,筆耕不筆耕不輟,終於使《九華山導遊詞》得以問世。在此,我謹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九華山導遊詞》約14萬字,旁徵博引,史料翔實,既闡幽發微,又淺顯易懂,同時模擬導遊,琅琅上口,引人入勝,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是一篇創新之作。相信此書的出版,可以正本清源,去蕪存菁,將會推動九華山導遊講解的統一和規範,為九華山加強對外宣傳,提升影響力發揮作用。

九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是一篇導遊詞所能概括的,有待於世人共同發掘整理。組織編寫導遊詞,是我們在景區文化建設上的一次嘗試,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大家指教。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3

大家好,我是雨默。今天由我帶大家走進安徽池州九華山風景區。九華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的“兩山一湖”——即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遊區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區。九華山風景區面積120平方千米,保護範圍174平方千米,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1982年,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xx年,被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各位遊客朋友,九華山以奇麗的自然風光著稱於世。南朝時,因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峯巒異狀,其數有九,被稱為九子山。唐代李白曾三上九華,他在遊山時觀九峯如蓮花,寫下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詩句,並改九子名為九華。

九華山主體由花崗巖構成,由於受構造、巖性及外力等影響,形成了以峯為主、盆地峽谷、溪澗流泉交織其中的雄奇秀麗的地貌景觀。九華山有名峯70餘座,千米以上高峯30餘座,最高峯十王峯海拔1342米。景區內清溪縈繞,山西五條溪流匯於六泉口,經五溪河、九華河匯入長江;山南三溪和山東兩溪分別流經三溪河、陵陽河匯入太平湖。山間遍佈深溝峽谷,垂潤淵潭,流泉飛瀑,氣象萬千。

各位遊客朋友,九華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處處有景,移步換景。清代概括有“九華十景”。對外開放後,新闢八大景區,百餘處新景點。

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峯秀,佛寺眾多。早在東晉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天竺僧杯渡在九華創建茅庵,佛教開始傳入九華山。公元7世紀,在中國唐朝與其他國家頻繁交往的大背景下,新羅國王子金喬覺航海東來,遍訪名山,獨鍾九華,苦修數十載,圓寂後被認為地藏菩薩“靈蹟示現”,因其俗姓金,故稱金地藏,從此九華山被闢為地藏菩薩道場。

唐時九華山有寺院20餘座,宋朝發展到40餘座,至明代更有長足的發展。經過歷代的增建與擴建,形成“三裏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佈全山的景象,據説興盛時期多達300餘座,僧眾四五千人。

各位遊客朋友,遊九華山,首先要去九華街,這裏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裏,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裏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裏住宿,並以此為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九華街上的化城寺,它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大家跟我繼續往前走,這座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説,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裏苦修了100年。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遊人可以在寺裏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裝,端坐蓮台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各位遊客朋友,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説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七八公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説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各位遊客,九華山的瑰麗奇秀就帶您領略到這。謝謝大家,我們下次再見!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4

各位朋友旅客們好,歡迎來到蓮花佛國——九華山旅遊,我是安徽旅行社導遊,旅客們可以叫我小_或者_導,坐在旁邊的是司機_師傅,他有着多年的駕駛經驗,坐他的車旅客們可以儘管放心。接下來的幾天就有我們為旅客們服務。旅客們的相遇就像我的名字一樣,“萍水相逢”也是一種緣分啊。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旅客們帶去最好的服務,希望旅客們有一個開開心心的九華山之旅,現在呢我先想旅客們介紹一下我們九華山的概況: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境內,是我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景區,它與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普陀山並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其中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而我們九華山呢是地藏菩薩的道場。九華山原來叫九子山,因為九華山大大小小有99座山峯,有九座山峯特別突出,所以稱為九子山,後來呢詩仙李白來九華山遊玩,看到層巒疊翠的山峯,寫下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的詩句,後來人們就將九子山改名為九華山。在唐朝開元年間,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在我們九華山修行,最後99歲的時候圓寂。佛教界認為他生前的苦行和圓寂後的肉身與佛經裏所記載的地藏菩薩很相似,所以就認為他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佛教徒們稱他為金地藏。九華山也因此被視為地藏菩薩的道場。現在有寺院90多座,僧侶600多人,是一個特色鮮明和有重要影響的佛教聖地。説着説着咱們已經到了,現在我們準備下車,請旅客們帶好隨身物品,不要將自己的貴重物品落在車上了,等一下我們吳師傅會替我們關好車門窗,還要請旅客們記住我們大巴的車牌號、顏色及停車地點。

來了這佛教聖地,當然要感受一下佛的仙氣,那麼,今天我們就先從這寺院最多的九華街景區開始吧,進入九華街景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石門坊。他是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高九米,旅客們請抬頭看下,橫額上刻着“九華聖境”四個大字,這可是康熙皇帝手筆哦!過了門坊,下面旅客們看到的就是迎仙橋了,這座橋修建於乾隆年間,旅客們隨我一起踏上這古橋,我們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旅客們看,過了橋正對着我們的就是祗園寺了。他是國家重點寺院,是九華山唯一一座宮殿式廟宇,規模在九華山四大叢林裏是最大的。它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客堂,講堂和藏經樓等十多座單體建築組成。各位遊客請注意看下這山門,旅客們有沒有發現它偏離了大殿的中軸線?旅客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啊!歪置山門可是有講究的,一來是為了避邪,二來是門朝着開山祖寺化城寺。在進入寺廟之前,旅客們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在走進寺廟的時候要一腳跨過門檻,寺廟的門檻是佛祖的肩膀,旅客們一定不要踩下去,二是不要在裏面大聲喧譁或是將紅塵的笑話帶入寺廟中,三是請旅客們不要隨意觸碰僧人的法器。

下面旅客們就隨我一起走進祗園寺去領略它獨有的魅力吧!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天王殿,大殿的兩邊,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民間又稱風調雨順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旅客們請看大殿正中,這裏供奉着的笑咪咪的就是彌勒佛,這位在彌勒背後的,就是韋馱菩薩,他是守護釋迦牟尼的神將。

也好的,各位遊客朋友請跟緊小王,注意腳下,由天王殿向外走,就來到了大雄寶殿。這裏供奉着三尊身高12米的大佛,中間的是釋迦牟尼,兩邊分別是阿彌陀佛和藥師佛,而大殿兩邊上,想必旅客們一定都猜到了,對!供置着的就是十八羅漢塑像。旅客們再隨我往後走,大殿後側呢,供奉着的是文殊、普賢菩薩坐像。這幅“海島觀音”大型立體浮雕,是雕在釋迦牟尼佛像背後的,這是一幅濃縮中國佛教諸佛菩薩的全圖。

好的,後面的朋友請跟上,緊隨我們的隊伍,出了祗園寺,我們就來到了化城寺,化城寺是九華山的開山祖寺。旅客們可以看到化成寺外面有一個石頭平台,平台上面有娘娘塔跟一口井,因為wenge時候被毀,現在只剩下一個台基,據説呢金喬覺當時在這邊修行,他的母親非常非常的想念他,就跑來找他,因為思念之情呢,害她哭了三天三夜,把眼睛哭瞎了,金喬覺他就用這口井幫她洗眼睛,後來呢他母親就復明了。所以這口井稱為稱為明眼泉,後人為了紀念他母親就在旁邊建了娘娘塔。旅客們跟着我進入化城寺參觀遊覽吧,旅客們請看這對石獅,傳説這是唐宋時代的遺物,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無法辨認原貌了。我們沿着石獅旁的台階向上,現在我們到的是供奉着地藏菩薩立像的大雄寶殿。旅客們請仔細看下這座佛像,他雙手垂下,手掌向外,表示能滿足眾生的願望。我們叫它施願印。小王現在告訴旅客們一個不成文習俗,來九華山如果你要燒香禮佛的話,只要在主要的3座寺廟拜拜就可以,那就是化成寺,肉身寶殿,天台寺。現在我們就到了肉身寶殿,請旅客們看下匾額上的字:月身寶殿!為什麼叫月身寶殿呢?因為以前的月和肉是相通的,所以現在很多形容人身體器官的字都會有一個月字旁。肉身寶殿的建築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石塔,石塔下面就是金地藏的肉身,農曆7月30是他的生日,也是他圓寂之日,那天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朝拜。走進肉身寶殿旅客們可以看到門頭上懸掛着地藏菩薩的誓願: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薩又被稱為大願菩薩。相信有大願菩薩的保佑,各位今後一定會好遠常伴。接下的我們就去百歲宮,百歲宮始建於明代,供奉着無暇和尚的肉身。相傳無暇和尚修行時,主要食用黃精.丹蔘等野生植物,並且刺舌血拌金粉抄寫一本佛經,用了20多年抄完經書,圓寂是110歲。在百歲宮中肉身殿,可以看到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佛像,頭戴僧帽,身披袈裟,端坐蓮台,享萬世香火。九華山已發現14具肉身,多為年齡百歲左右僧尼留下的,可能與他們長時間吃素,圓寂時體內水份比較少,坐化瓷缸密封性好等因素有關。後面朋友請跟上,接下來我們就要去天台景區了,俗話説“不上天台,等於沒來”,説明九華勝境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站在天台峯上可以看九華街的全景,天台景區的主要景點有觀音石.大鵬聽經石等怪石,還有金地藏剛到九華山修行的地藏洞,留有地藏菩薩神蹟的古拜經台,地藏菩薩傳經佈道的主要場所天台寺,好了,讓我們一起乘纜車向天台景區出發吧!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5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九華山腳下。

來了這佛教聖地,當然要感受一下佛的仙氣,那麼,今天我們就先從這寺院最多的九華街景區開始吧,進入九華街景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石門坊。他是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高九米,大家請抬頭看下,橫額上刻着“九華聖境”四個大字,這可是康熙皇帝手筆哦!過了門坊,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橋了,這座橋修建於乾隆年間,大家隨我一起踏上這古橋,我們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首先我們到達的是化城寺。

好的,後面的朋友請跟上,緊隨我們的隊伍,出了祗園寺,我們就來到了化城寺,化城寺是九華山的開山祖寺。大家可以看到化成寺外面有一個石頭平台,平台上面有娘娘塔跟一口井,因為文革時候被毀,現在只剩下一個台基,據説呢金喬覺當時在這邊修行,他的母親非常非常的想念他,就跑來找他,因為思念之情呢,害她哭了三天三夜,把眼睛哭瞎了,金喬覺他就用這口井幫她洗眼睛,後來呢他母親就復明了。所以這口井稱為稱為明眼泉,後人為了紀念他母親就在旁邊建了娘娘塔。

大家跟着我進入化城寺參觀遊覽吧,小徐現在告訴大家一個不成文習俗,來九華山如果你要燒香禮佛的話,只要在主要的3座寺廟拜拜就可以,那就是化成寺,肉身寶殿,天台寺。

看,現在我們就到了肉身寶殿,它是全國重點寺院,原來是三層石塔,安葬金地藏的肉身,最初建於唐貞元年間。因塔基之地曾現金光,後人將此地取名為神光嶺。宋代的時候建塔院,明代建殿,以殿護塔,規模十分宏偉。肉身寶殿長、寬、高各16米,建築面積256平方米。請大家看下匾額上的字:月身寶殿!為什麼叫月身寶殿呢?因為以前的月和肉是相通的,所以現在很多形容人身體器官的字都會有一個月字旁。肉身寶殿的建築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石塔,石塔下面就是金地藏的肉身,農曆7月30是他的生日,也是他圓寂之日,那天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朝拜。走進肉身寶殿大家可以看到門頭上懸掛着地藏菩薩的誓願: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薩又被稱為大願菩薩。相信有大願菩薩的保佑,各位今後一定會好遠常伴。

接下的我們就去百歲宮,被稱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的百歲官,是為祭奠活了一百多歲的明代高僧海玉而建造的。百歲宮始建於明代,供奉着無暇和尚的肉身。相傳無暇和尚修行時,主要食用黃精.丹蔘等野生植物,並且刺舌血拌金粉抄寫一本佛經,用了20多年抄完經書,圓寂是110歲。在百歲宮中肉身殿,可以看到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佛像,頭戴僧帽,身披袈裟,端坐蓮台,享萬世香火。九華山已發現14具肉身,多為年齡百歲左右僧尼留下的,可能與他們長時間吃素,圓寂時體內水份比較少,坐化瓷缸密封性好等因素有關。

現在我們到了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堂總建築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為宮殿式結構,與百歲宮配套協調,形成一個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築羣。五百羅漢堂供奉五百尊羅漢,整個堂內於姿百態,氣勢壯觀。百歲宮五百羅漢堂是目前我國四大佛山所僅有,它的興建,為九華山增添了一處獨特的新景觀。其實,在任何佛經中都沒有記載五百羅漢的名號,“五百”,只是言其多而已。至於五百羅漢怎麼到中國以及他們的名字----略!不過,由於五百羅漢人數眾多,面孔一時難以分清,以至有些人藉機混了進來,硬充羅漢。如成都寶光寺的羅漢堂內,康熙和乾隆分別被塑為奢夜多尊者和直福德尊者。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今天的行程馬上就要結束了,很感謝大家一路上對小徐工作上的支持與配合,做的不周到的地方還請大家幫忙指點。最後願大家能把九華山的佛氣和靈氣都帶回去!祝大家健康幸福,事事順心!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6

從靈官殿過一小庭院,有一座亭閣式的方形重檐殿堂,歇山頂,內供四大天王像,稱天王殿。中間龕內端坐着“笑口常開,大肚包容”的彌勒佛。“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行”,是他的兩句偈語。兩側為四座天王塑像。

靈官殿和天王殿在同一台基上,而再高一層的台基上則築有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內,正面立着高約12米的三世佛,座下是碧綠蓮花座,下有須彌座(又叫金剛台),雕刻精細。供桌正面橫刻着“唐僧取經”故事的大面浮雕。佛像前,為主持法會的和尚禮佛跑拜處。

好,游完只園寺,我們現在來到的便是九華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華山開山祖寺化城寺了。佛經有”指地化城”之説。化城寺位於九華山化城峯西南,化城盆地中心,因此得名化城寺。化城寺歷史悠久,它修建於晉代,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__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古寺歷經興廢,在歲月長河中依然聳立。現存四進民居式殿宇,前三進為清代建築:一進靈官殿,二進天王殿,三進大雄寶殿。二、三進之間有一巨大四落水天井,意為”四水歸明堂”。大雄寶殿全木窗門,門楣上刻有冰紋窗櫺。頂中大藻井”九龍盤珠”浮雕為藝術珍品。四進藏經樓為九華山惟一明代建築,近期按原貌修復。化城寺依地形漸次升高,結構嚴謹,古樸典雅,基本保存了開山祖寺原有風貌。

化城寺石階下有宋代石獅一對,一雌一雄,古拙渾厚。前有放生池,月牙形,據傳是金地藏率眾徒修建化城寺時開挖的,既為寺院防火,又為僧侶和香客放生之用。池前是平整、開闊的化城廣場,廣場中有一用石條壘成的”娘娘塔”基,是紀念金地藏母親的。據傳金地藏母親得知金地藏卓錫九華後,萬里跋涉來山尋兒迴歸,長時間思兒心切,加之一路風霜,眼睛快要失明。金地藏用廣場邊一口井中泉水為母洗眼,治好了母親眼疾,此井後人稱”明眼泉”。金地藏用心侍候母親,並向她細説佛教因緣,母被感悟,終於留山助兒護佛,後人在廣場建塔紀念,稱”娘娘塔”。但是,九華山也有人稱”娘娘塔”是紀念金地藏出家前的妻子的。不論是母親還是妻子,”娘娘塔”的傳説都是美麗的。

好了,我們九華山的遊覽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謝各位對小王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希望以後還有機會繼續為大家服務,祝大家一路順風!謝謝!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7

九華山在皖南青陽縣境內,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為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峯秀,佛寺眾多。

早在東晉年間(420xx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後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裏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佈全山,據説興盛時期多達300餘座,僧眾四五千人。現在保存完整的寺廟尚有五六十座。

遊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裏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裏,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裏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裏住宿,並以此為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xx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從九華街往東走不遠,有一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説,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裏苦修了120xx年。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遊人可以在寺裏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台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説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説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九華山是令人神往的蓮花佛國。它以燦爛的佛教文化和奇麗的自然景觀為特色,是遊覽、觀賞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的山嶽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改革開放以來,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陽,新姿煥發,活力再現,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九華山坐落在池州市東南境,她是池州旅遊業的品牌,是池州人民的驕傲,是安徽”兩山一湖”風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為使名山披錦繡,更快地躋身於國際旅遊先進行列,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指導、組織有關部門編寫了這本九華山導遊詞。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同志,尤其是幾位老同志退而不休,辛勤筆耕,在很短時間就完成了編撰任務。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我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敬意。這本書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圖文並茂,以模擬導遊撰文,準確、鮮明、生動,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爐,頗適合導遊人員學習和使用,也可供廣大遊客閲讀和欣賞。我相信,這本書的問世將會把你帶進九華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美妙神奇的境界。我在池州工作多年,深深熱愛九華山。我衷心祝賀此書的出版,並樂之為序。

“九華天下神”,這是當代詩人嚴陣今年7月重遊九華山時留下的感慨,悠久的佛教歷史,秀麗的自然風光,神祕的肉身現象,奇特的地域文化,使千秋名山異彩紛呈,獨具魅力。

導遊詞與名山勝景,猶如畫龍的點睛之筆,面對九華山這樣一座千古名山,一篇好的導遊詞可以幫助你傾聽它歷史的迴音,追尋它文化的源流,聆聽它美妙的傳説;可以引領你尋訪名士的蹤跡,體味佛門的幽深,感受肉身的傳奇、。總之,,好的 導遊詞就像窗口和橋樑,通過它,可以增強你的遊興,引導你走進九華山去觀光、探勝。

然而,長期以來,九華山的導遊詞花樣繁多,層出不窮,有時關於同一個景點的介紹出現幾種不同的“版本”,弄得遊人、香客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對九華山的歷史掌故信手拈來,隨意“發揮”,以訛傳誤,以致於影響了九華山的形象。為正本清源,兩年前,在我上九華山工作之初,省旅遊局高蔚青局長囑我組織編寫一本規範化的導遊詞。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幾位同志,特別是退休的老同志不辭辛勞,筆耕不筆耕不輟,終於使《九華山導遊詞》得以問世。在此,我謹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九華山導遊詞》約14萬字,旁徵博引,史料翔實,既闡幽發微,又淺顯易懂,同時模擬導遊,琅琅上口,引人入勝,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是一篇創新之作。相信此書的出版,可以正本清源,去蕪存菁,將會推動九華山導遊講解的統一和規範,為九華山加強對外宣傳,提升影響力發揮作用。

九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是一篇導遊詞所能概括的,有待於世人共同發掘整理。組織編寫導遊詞,是我們在景區文化建設上的一次嘗試,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大家指教。

朋友們:我是九華山(某某)旅行社的導遊,熱忱歡迎各位來安徽九華山旅遊觀光。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8

九華山在皖南青陽縣境內,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為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峯秀,佛寺眾多。

早在東晉年間(420xx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後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裏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佈全山,據説興盛時期多達300餘座,僧眾四五千人。現在保存完整的寺廟尚有五六十座。

遊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裏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裏,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裏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裏住宿,並以此為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xx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從九華街往東走不遠,有一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説,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裏苦修了120xx年。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遊人可以在寺裏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台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説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説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九華山是令人神往的蓮花佛國。它以燦爛的佛教文化和奇麗的自然景觀為特色,是遊覽、觀賞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的山嶽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改革開放以來,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陽,新姿煥發,活力再現,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九華山坐落在池州市東南境,她是池州旅遊業的品牌,是池州人民的驕傲,是安徽”兩山一湖”風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為使名山披錦繡,更快地躋身於國際旅遊先進行列,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指導、組織有關部門編寫了這本九華山導遊詞。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同志,尤其是幾位老同志退而不休,辛勤筆耕,在很短時間就完成了編撰任務。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我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敬意。這本書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圖文並茂,以模擬導遊撰文,準確、鮮明、生動,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爐,頗適合導遊人員學習和使用,也可供廣大遊客閲讀和欣賞。我相信,這本書的問世將會把你帶進九華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美妙神奇的境界。我在池州工作多年,深深熱愛九華山。我衷心祝賀此書的出版,並樂之為序。

“九華天下神”,這是當代詩人嚴陣今年7月重遊九華山時留下的感慨,悠久的佛教歷史,秀麗的自然風光,神祕的肉身現象,奇特的地域文化,使千秋名山異彩紛呈,獨具魅力。

導遊詞與名山勝景,猶如畫龍的點睛之筆,面對九華山這樣一座千古名山,一篇好的導遊詞可以幫助你傾聽它歷史的迴音,追尋它文化的源流,聆聽它美妙的傳説;可以引領你尋訪名士的蹤跡,體味佛門的幽深,感受肉身的傳奇、。總之,,好的 導遊詞就像窗口和橋樑,通過它,可以增強你的遊興,引導你走進九華山去觀光、探勝。

然而,長期以來,九華山的導遊詞花樣繁多,層出不窮,有時關於同一個景點的介紹出現幾種不同的“版本”,弄得遊人、香客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對九華山的歷史掌故信手拈來,隨意“發揮”,以訛傳誤,以致於影響了九華山的形象。為正本清源,兩年前,在我上九華山工作之初,省旅遊局高蔚青局長囑我組織編寫一本規範化的導遊詞。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幾位同志,特別是退休的老同志不辭辛勞,筆耕不筆耕不輟,終於使《九華山導遊詞》得以問世。在此,我謹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九華山導遊詞》約14萬字,旁徵博引,史料翔實,既闡幽發微,又淺顯易懂,同時模擬導遊,琅琅上口,引人入勝,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是一篇創新之作。相信此書的出版,可以正本清源,去蕪存菁,將會推動九華山導遊講解的統一和規範,為九華山加強對外宣傳,提升影響力發揮作用。

九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是一篇導遊詞所能概括的,有待於世人共同發掘整理。組織編寫導遊詞,是我們在景區文化建設上的一次嘗試,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大家指教。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9

九華山在皖南青陽縣境內,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為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峯秀,佛寺眾多。

早在東晉年間(401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後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裏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佈全山,據説興盛時期多達300餘座,僧眾四五千人。現在保存完整的寺廟尚有五六十座。

遊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裏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裏,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裏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裏住宿,並以此為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__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從九華街往東走不遠,有一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説,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裏苦修了100年。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遊人可以在寺裏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台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説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説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九華山是令人神往的蓮花佛國。它以燦爛的佛教文化和奇麗的自然景觀為特色,是遊覽、觀賞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的山嶽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改革開放以來,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陽,新姿煥發,活力再現,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九華山坐落在池州市東南境,她是池州旅遊業的品牌,是池州人民的驕傲,是安徽”兩山一湖”風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為使名山披錦繡,更快地躋身於國際旅遊先進行列,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指導、組織有關部門編寫了這本九華山導遊詞。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同志,尤其是幾位老同志退而不休,辛勤筆耕,在很短時間就完成了編撰任務。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我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敬意。這本書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圖文並茂,以模擬導遊撰文,準確、鮮明、生動,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爐,頗適合導遊人員學習和使用,也可供廣大遊客閲讀和欣賞。我相信,這本書的問世將會把你帶進九華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美妙神奇的境界。我在池州工作多年,深深熱愛九華山。我衷心祝賀此書的出版,並樂之為序。

“九華天下神”,這是當代詩人嚴陣今年7月重遊九華山時留下的感慨,悠久的佛教歷史,秀麗的自然風光,神祕的肉身現象,奇特的地域文化,使千秋名山異彩紛呈,獨具魅力。

導遊詞與名山勝景,猶如畫龍的點睛之筆,面對九華山這樣一座千古名山,一篇好的導遊詞可以幫助你傾聽它歷史的迴音,追尋它文化的源流,聆聽它美妙的傳説;可以引領你尋訪名士的蹤跡,體味佛門的幽深,感受肉身的傳奇、。總之,,好的導遊詞就像窗口和橋樑,通過它,可以增強你的遊興,引導你走進九華山去觀光、探勝。

然而,長期以來,九華山的導遊詞花樣繁多,層出不窮,有時關於同一個景點的介紹出現幾種不同的“版本”,弄得遊人、香客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對九華山的歷史掌故信手拈來,隨意“發揮”,以訛傳誤,以致於影響了九華山的形象。為正本清源,兩年前,在我上九華山工作之初,省旅遊局高蔚青局長囑我組織編寫一本規範化的導遊詞。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幾位同志,特別是退休的老同志不辭辛勞,筆耕不筆耕不輟,終於使《九華山導遊詞》得以問世。在此,我謹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九華山導遊詞》約14萬字,旁徵博引,史料翔實,既闡幽發微,又淺顯易懂,同時模擬導遊,琅琅上口,引人入勝,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是一篇創新之作。相信此書的出版,可以正本清源,去蕪存菁,將會推動九華山導遊講解的統一和規範,為九華山加強對外宣傳,提升影響力發揮作用。

九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是一篇導遊詞所能概括的,有待於世人共同發掘整理。組織編寫導遊詞,是我們在景區文化建設上的一次嘗試,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大家指教。

朋友們:我是九華山(某某)旅行社的導遊,熱忱歡迎各位來安徽九華山旅遊觀光。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10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蓮花佛國——九華山旅遊!我是大家此次旅行的導遊,我叫王萍,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下面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九華山的概況。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兩山一湖”黃金旅遊區的主要景區,這裏景色秀麗,古剎林立,與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並稱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華山原來並不叫九華山,在唐朝的時候叫做九子山,因為九華山山峯秀麗,高出雲層的山峯有九座,因此九座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曾兩次到過此地,先後寫下“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等千古佳句,九華山因此而得名,並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九華山宗教活動歷史悠久,道教最先在九華山發展,佛教更加興盛。在唐開元年間,新羅國王子金喬覺航海東來,遍訪名山,最後選在我們的九華山修行。夜間露宿在山上的山洞裏,渴了就喝山上的山泉水,餓了就吃山上的野生植物。最後在他99歲的時候圓寂。佛教界認為他生前苦修,圓寂後與佛經裏所記載的地藏菩薩相合,尊為地藏菩薩應化,因他在未出家的時候姓金,因此又稱為金地藏。九華山也就自此被闢為地藏菩薩的道場。唐代後,九華山佛教聲明漸著,經過歷朝歷代的修葺,到清代全山寺院已經有150多座了,只園寺、東崖寺、百歲宮、甘露寺四大叢林,香火之盛甲天下。

下面我們首先進入的是九華街景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門坊。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築。橫額上鐫刻着康熙皇帝御書的“九華勝境”四個大字。中門兩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獅。門仿端莊典雅,過了門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橋了,這座橋修建於乾隆年間,是一座單孔石拱橋,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踏上這座古橋,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大家看,過了橋正面就是隻園寺的大殿。只園寺是國家重點寺院,規模是九華山四大叢林裏最大的了,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客堂、講堂和藏經樓等十餘座單體建築組成,是典型的組合式建築,它的山門偏離了大殿中軸線,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啊,歪置山門是頗有講究的,一來是為了辟邪,二來是門向朝着開山祖寺化城寺。大雄寶殿琉璃碧瓦,飛檐翹角,地位十分突出。在寺廟的前院牆上有一條石刻,上面“泰山石敢當”5個大字十分醒目,大家來猜猜這是做什麼用的?其實這個是隻園寺獨有的,是用來辟邪鎮妖的。

進入山門,就是靈官殿,進門登殿,只見神龕裏站立着的卻是赤面紅須、雙目圓睜、高舉鐵鞭的王靈官。王靈官是道教的護法神,怎麼到此護起佛法了呢?原來傳説佛教的護法韋馱犯了“殺生”的錯誤,被地藏菩薩“解聘”,讓王靈官頂了班,這反映了佛道“合作”的天王殿意思,在全國恐怕是僅此一處了。

從靈官殿過一小庭院,有一座亭閣式的方形重檐殿堂,歇山頂,內供四大天王像,稱天王殿。中間龕內端坐着“笑口常開,大肚包容”的彌勒佛。“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行”,是他的兩句偈語。兩側為四座天王塑像。

靈官殿和天王殿在同一台基上,而再高一層的台基上則築有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內,正面立着高約12米的三世佛,座下是碧綠蓮花座,下有須彌座(又叫金剛台),雕刻精細。供桌正面橫刻着“唐僧取經”故事的大面浮雕。佛像前,為主持法會的和尚禮佛跑拜處。

好,游完只園寺,我們現在來到的便是九華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華山開山祖寺化城寺了。佛經有”指地化城”之説。化城寺位於九華山化城峯西南,化城盆地中心,因此得名化城寺。化城寺歷史悠久,它修建於晉代,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xx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古寺歷經興廢,在歲月長河中依然聳立。現存四進民居式殿宇,前三進為清代建築:一進靈官殿,二進天王殿,三進大雄寶殿。二、三進之間有一巨大四落水天井,意為”四水歸明堂”。大雄寶殿全木窗門,門楣上刻有冰紋窗櫺。頂中大藻井”九龍盤珠”浮雕為藝術珍品。四進藏經樓為九華山惟一明代建築,近期按原貌修復。化城寺依地形漸次升高,結構嚴謹,古樸典雅,基本保存了開山祖寺原有風貌。

化城寺石階下有宋代石獅一對,一雌一雄,古拙渾厚。前有放生池,月牙形,據傳是金地藏率眾徒修建化城寺時開挖的,既為寺院防火,又為僧侶和香客放生之用。池前是平整、開闊的化城廣場,廣場中有一用石條壘成的”娘娘塔”基,是紀念金地藏母親的。據傳金地藏母親得知金地藏卓錫九華後,萬里跋涉來山尋兒迴歸,長時間思兒心切,加之一路風霜,眼睛快要失明。金地藏用廣場邊一口井中泉水為母洗眼,治好了母親眼疾,此井後人稱”明眼泉”。金地藏用心侍候母親,並向她細説佛教因緣,母被感悟,終於留山助兒護佛,後人在廣場建塔紀念,稱”娘娘塔”。但是,九華山也有人稱”娘娘塔”是紀念金地藏出家前的妻子的。不論是母親還是妻子,”娘娘塔”的傳説都是美麗的。

好了,我們九華山的遊覽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謝各位對小王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希望以後還有機會繼續為大家服務,祝大家一路順風!謝謝!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11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旅途辛苦了,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素有“千載詩人地”之稱的池州市,很榮幸能夠成為大家此次九華山之旅的導遊,我叫王兵,大家可以叫我小王。眾所周知,九華山是一個佛教名山,那麼大家既然來到九華山説明與佛有緣、與山有緣,也就是緣分讓我們聚在了一起,希望大家在旅途中呢注意自己的安全,有什麼問題儘管提出來,我會盡力為大家解決的。最後,預祝大家玩的開心、遊的順意!

各位遊客,在未到達我們的目的地之前這一段時間我給大家簡單的説説九華山吧,九華山坐落在池州市的青陽縣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還是國際性佛教道場。九華山原名九子山,剛才我聽到一個朋友問為什麼叫九子山呢?現在我就為大家解開謎團,原來是在南朝時因為這座山奇秀且高出雲表的山峯有九座,故號九子山。唐代時,李白遊山時觀九峯如蓮花,於是寫下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的詩名,於是就改名九華山了,現在大家明白了吧。

説着説着我們就來到了九華山的中心——九華街景區了,到達景區我們由北向南遊覽,首先大家會看到一座石門坊,它的橫額上刻着“九華聖境”四個大字,大家可不要小瞧這幾個字,它是清康熙皇帝的御書,也是進入九華街最醒目的標誌,轉到北面的門額,刻着的“九華山”三個字是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再到南額,這“蓮花佛國”是原安徽省省長傅錫寺題寫的,所以這座門坊上的字都很有來頭的。

走過門坊,穿過迎仙橋,沿這條街道向前,我們就來到了九華山的開山祖寺——化城寺了,因為佛經裏有“指地化城”之説,而這座寺呢又在九華山化城峯的西南,化城盆地的中心,總之是各種機緣了,取名為“化城寺”。據佛經記載,一次釋迦摩尼與小徒弟下鄉佈道,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小徒弟又渴又餓的坐在地上不起了,這時候佛祖指着前方説:“前有一城,速去化齋”,小徒弟馬上就有了精神,其實所謂的城就是佛祖點化來的。

在入寺之前呢,我要對大家説幾點注意事項,一是走進去的時候要一腳跨過門檻,寺廟的門檻代表佛祖的肩膀,大家一定不要踩。二是不要在裏面大聲喧譁或將紅塵中的笑話帶入廟中,三是請大家不要隨意觸碰僧人的法器。這些都是對佛祖的不尊敬,那麼即使您不信佛也要儘量避免,俗話説信的佛多了自然就有佛的保佑了,好了,我們進廟裏吧,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已經過去了,剛才我們遊玩了很多景點,想必讓大家大飽眼福了吧。

那麼大家都知道九華山是一座佛教名山,那麼它究竟是哪一個菩薩的道場呢?對了,就是地藏王菩薩。相傳新羅王子金喬覺渡海來唐,在九華山苦心修行,圓寂後成為地藏王菩薩,至此,九華山成為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了,接下來,我們參觀的就是肉身寶殿了,它可是九華山的鎮山之寶了,一看匾額大家覺得奇怪,説是肉身寶殿,為什麼寫的是一個“月”字呢?其實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現在很多形容人身上的器官都是“月”字做偏旁。肉身寶殿是全國重點寺廟,建築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這肉身當然是金喬覺的了!走進肉身寶殿可以看到門楣上懸掛的地藏大願,眾生普度,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是北洋時期國民政府總統黎元洪寫下的,所以地藏菩薩又被稱為大願菩薩。相信有大願菩薩的保佑,你我今後也一定會好運相伴的。

九華山風景優美、文化悠久、遊人眾多,香火也十分的旺盛。每逢地藏法會這裏人山人海,説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想去祈福了吧,那麼給大家15分鐘去祈福,十五分鐘後在這裏集合,大家不要迷路了哦!我們十五分鐘後見。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12

然而,長期以來,九華山的導遊詞花樣繁多,層出不窮,有時關於同一個景點的介紹出現幾種不同的“版本”,弄得遊人、香客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更有甚者,對九華山的歷史掌故信手拈來,隨意“發揮”,以訛傳誤,以致於影響了九華山的形象。為正本清源,兩年前,在我上九華山工作之初,省旅遊局高蔚青局長囑我組織編寫一本規範化的導遊詞。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幾位同志,特別是退休的老同志不辭辛勞,筆耕不筆耕不輟,終於使《九華山導遊詞》得以問世。在此,我謹向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謝意。

《九華山導遊詞》約14萬字,旁徵博引,史料翔實,既闡幽發微,又淺顯易懂,同時模擬導遊,琅琅上口,引人入勝,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是一篇創新之作。相信此書的出版,可以正本清源,去蕪存菁,將會推動九華山導遊講解的統一和規範,為九華山加強對外宣傳,提升影響力發揮作用。

九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是一篇導遊詞所能概括的,有待於世人共同發掘整理。組織編寫導遊詞,是我們在景區文化建設上的一次嘗試,難免有疏漏之處,歡迎大家指教。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13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們光臨九華山參加遊覽。我很榮幸能夠擔任您們的導遊,陪同各位領略九華山人文風光的神韻,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九華山在皖南青陽縣境內,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上九華山後,對其讚歎不已,認為天下名山均不能與九華山爭長。李白曾三上九華山。九華山的特點是山奇峯秀,佛寺眾多。

早在東晉年間(420xx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後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裏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佈全山,據説興盛時期多達300餘座,僧眾四五千人。現在保存完整的寺廟尚有五六十座。

遊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裏海拔 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裏,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裏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裏住宿,並以此為起點,遊覽山上的名勝。

九華街上的化城寺。

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反映了高超的 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有一口高一丈有餘,重約20xx斤的古鐘,鑄造精美,聲音洪亮,用槌撞擊,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迴盪,往往使人有超凡脱 俗之感。化城晚鐘遂成為九華十景之一。

從九華街往東走不遠,有一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

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説,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無暇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裏苦修了120xx年。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 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遊人可以在寺裏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台之上的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

九華勝景在天台。

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説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説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各位朋友,今天的九華山遊覽即將結束了,歡迎您及您的朋友再來平武遊覽。祝願大家生活愉快。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14

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峯是九華山的主峯,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説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華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羣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竹喧,令人陶醉。周圍的巖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萊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説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峯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

九華山是令人神往的蓮花佛國。它以燦爛的佛教文化和奇麗的自然景觀為特色,是遊覽、觀賞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的山嶽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改革開放以來,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陽,新姿煥發,活力再現,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九華山坐落在池州市東南境,她是池州旅遊業的品牌,是池州人民的驕傲,是安徽”兩山一湖”風景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為使名山披錦繡,更快地躋身於國際旅遊先進行列,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指導、組織有關部門編寫了這本九華山導遊詞。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會的同志,尤其是幾位老同志退而不休,辛勤筆耕,在很短時間就完成了編撰任務。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我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敬意。這本書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圖文並茂,以模擬導遊撰文,準確、鮮明、生動,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爐,頗適合導遊人員學習和使用,也可供廣大遊客閲讀和欣賞。我相信,這本書的問世將會把你帶進九華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美妙神奇的境界。我在池州工作多年,深深熱愛九華山。我衷心祝賀此書的出版,並樂之為序。

安徽九華山導遊詞怎麼寫 篇15

各位團友,大家好!

歡迎來參加此次九華山的旅行。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導遊員某某,大家叫我小某就好了!今天大家的到來讓我感到非常的喜悦,同時呢,也希望我的服務能可以讓大家感到滿意。站在我旁邊的這位就是我們這次旅遊活動的司機王師傅。王師傅有十幾年的駕齡。駕駛技術非常的嫻熟。大家可以把兩顆心交給我們,把放心交給我們的王師傅,把開心交給我,讓我們一起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團友,我們的旅遊車正行駛在進山的佛光大道上。由於此地到九華街還需要很長一段的時間,在這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九華山。九華山主要位於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安徽兩山一湖的北部的重要景區。風景區的面積120平方千米。九華山保護範圍內174平方千米,現為國家5A級風景旅遊區。全國文明的旅遊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譽為國際性的佛教道場。

安徽九華山風景秀麗南朝時因此山高出雲表,且其數有九,人們稱之為九子山,唐代大詩人李白瀏覽九華山,觀九峯出蓮花,寫下“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的詩句。九華山為花崗巖名山。其主峯十王峯海拔1342米,是九華山幾景十分美麗的地方。

安徽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這一,與海天佛國普陀山,光明佛國峨嵋山,青蓮佛國五台山一起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公元7世紀新羅國王子航海東來,訪遍名山最後選擇了九華山,苦修數十載,其死後,肉身不腐,“靈蹟事現”人們認為金喬覺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九華山從此被認為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地藏王也從此被稱為金地藏。

好的,現在呢,我們的旅遊車已經到達了九華街的入口處,請大家拿好自己的物品準備下車進入景區。

各位遊客,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高9米,跨高8.5米的九華聖境門坊,大家知道橫額上“九華聖境”四字是誰題寫的嗎?不錯,這是康熙皇帝御書的。穿過門坊,是不是有一種進入聖地的非凡之感呢?

朋友們,現在呢,我們來到的就是九華山最早的宮殿式寺廟——祗園寺。祗園寺現為國家重點寺院、九華山唯一的子孫叢林寺院,是典型的組合式建築。它的山門偏離了大殿中軸線,這外置的山門可不是建造時的大意,而是有講究的。據説呀,這樣一是為了避邪;二是門向要朝着開山祖寺化城寺。並且,在祗園寺前院牆上還有一條時刻“泰山石敢當”五個大字十分醒目,據説也是為了避邪鎮妖,這也是祗園寺獨有的。

祗園寺法相莊嚴、完整,是全閃之最。寺中供有大肚彌勒、四大天王、韋陀菩薩、十八羅漢等尊像。其中最為莊嚴的要屬大雄寶殿中供奉的12米高的藥師佛、阿彌陀佛、釋迦摩尼佛三尊大幅。寺內佛、菩薩、羅漢塑像排列規範,工藝精湛,形象逼真。

祗園寺始建於明代,規模居九華山四大叢林之首。九華山佛教協會在此多次舉辦大型傳戒、講經法會和祈禱和平、息災法會,現每年舉行水路法會和舉辦焰口等佛事活動千餘台,為全山佛事活動中心之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化城寺,化城寺是九華山開山始寺,現為全國重點寺廟,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闢為歷史文物館。展覽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展出金地藏生平事蹟;第二部分展出珍貴歷史文物。部分經書可謂是鎮寺之寶。

寺前有放生池,據傳是金地藏率眾徒弟修建化城寺時挖的。池前是化城廣場,廣場上建有紀念金地藏母親的娘娘塔。

接下來我們將要去的就是上禪堂。上禪堂位於神光嶺南的半山腰,為全國重點保護寺廟。上禪堂有三最:香火最平、風景最佳、寺院最麗。電視劇《西遊記》曾在此拍攝。

遊覽過了上禪寺,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家最好奇的肉身寶殿。肉身寶殿又名“地藏墳”,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原來是一座三層石塔,安葬的是金地藏肉身,所以俗稱肉身塔。因為塔基之地曾現金光,後人便將此地取名為神光嶺。肉身寶殿的特色可以概括為“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大家請跟着我進入大殿,請看那邊的橫額上寫的十六個金字,“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為空,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薩誓願。其實,地藏菩薩本來可以成佛的,但是他願意到六道輪迴中最苦難的地獄去廣度眾生,地獄一日不空,他就一日不成佛。在未來佛彌勒佛出生之前承擔普度眾生的重任。肉身寶殿是九華山的象徵。每逢地藏法會,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大家注意了,馬上我們將要乘坐纜車前往百歲宮,請各位注意安全,有序排隊。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百歲宮。百歲宮又名百歲庵,現為國家重點寺廟,供奉海玉和尚肉身。建築上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形成了五層走馬通道。寺與周圍峯、石、洞融為一體,殿宇與山體有機結合,巧奪天工。百歲宮建築是九華山古寺建築的代表,深受中外遊人好評。

各位遊客,今天的九華街景區的遊覽活動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配合,有服務不周到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anhui/9jkm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