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精選18篇)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精選18篇)

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精選18篇)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

9天的三下鄉如同煎熬一般,環境的惡劣,生活的不方便種種因素都讓我在活動期間急切盼望能夠早日結束,恢復正常的生活。然而暑假後階段的在家期間,晚上躺在牀上卻又無時無刻不在回憶下鄉的事情,而且還滿含着懷戀,覺得下鄉時的那些人,那些事都顯得那麼可愛,此時此刻,它們在我心中都被我美化了,成為了我記憶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自己的專業是師範類,但卻從未想過當老師,參加三下鄉活動也只是為體驗,而非獲得當老師的經驗。而從未真正給學生上過課的自己在上課之前也異常緊張,不是害怕學生,而是害怕自己做得不好,那個講台是屬於我的舞台,我要精心策劃我要如何站在那個舞台上演好我自己的角色。對我來説,上一堂課的意義不僅在於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我在乎的除了課堂內容外,還有課堂的方式,我想要的是以一種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上課前,我把所講的內容都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當站在講台上時,突然間感覺自己的恐懼都消除了,慢慢進入狀態,然而課堂上的自己不是真實的自己,無論課上多精彩,課後都會恢復回原來的自己,而那種激情就再也找不到了。

講完第一節課後,馬上又學生反映,説我講的課很有趣,當時很興奮,這對於一位老師,尤其是一位剛開始上課的老師來説,無疑是最大的安慰。我發了短信告訴朋友,他回我説,看來我已經感受到當老師的樂趣,將來有興趣當老師了。我説不然,當老師需要有激情,如果講課沒有激情,那課堂就會變得枯燥沒有生命,內容也變得僵硬了。一位老師,尤其是一位好的老師,我個人認為不僅僅是把教育學生作為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一件自己應該盡心盡力的事情,而不是一項任務,前者是有感情的,而後者只是為完成而執行。做一位有激情的老師是很難的,而且還要做一盞默默的燈,給學生以光明,面對着重複的工作,重複的教材都不會厭倦。我要做一盞燈,但不是這樣一盞默默無聞的燈,而是一盞可以為自己,也為別人煥發出無限變幻的光彩的燈,它可以不斷更新,有無窮的生命力。

以前上課時老説老師與自己有代溝,抱怨他們不瞭解我們的心思,追求等各不相同。而今,才發現,自己也與學生有着代溝,演唱會上,當我們唱着一些我們年代的歌曲時,他們會説怎麼唱那麼老的歌啊,而他們所喜歡的,於我們而言卻顯得那麼幼稚,這,就是代溝。有時候和他們聊天,會感覺有點難以融入,我們總嘗試微笑着把他們當小孩子那樣關愛,那樣去哄,但其實,僵着笑臉挺辛苦的,而且,事實上他們的有些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只是小孩子,而有着小孩子裏的那一絲狡黠,那一絲我們想不到的複雜。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2

今年暑假,依照共青團省委關於繼續展開20xx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通知要求,在團市委領導下,我校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點面結合,展開了XX年夏日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一、儘早落實,認真預備

為了組織好20xx年以“支援貧困,服務農村”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做到兼顧規劃、周到佈置、精心實施,學校成立了以校團委書記為組長,校團委、校學生會負責人為成員的暑期社會實踐領導小組,並撥出了專款。在上級團組織和校黨委領導下,各部分通力合作,認真落實了有關社會實踐的各項預備工作。如聯繫實踐點、前期宣傳動員工作等,確定了永嘉小坑村和平陽赤溪聖雄希看國小兩個實踐點。為保證全校同學的實踐參與率,學校在組織工作中特別重視點面結合。點上,學校採取就近就便按需重點組隊的原則,從各班及學生社團當選取得才兼備的30餘名同學組成了2支社會實踐隊。面上,校團委認真制定暑期社會實踐計劃書,制定了具體了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和具體的時間安排。

暑假前夕,學校訂今年的暑期實踐工作進行了動員,對進行實踐活動的同學在活動任務和活動時間上都提出了具體要求。為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安全進行,我們和當地的團縣委獲得了聯繫,對實踐地進行了先期探查,並要求各實踐隊伍在活動期間一直同團委保持密切聯繫,要求隊員在活動期間和活動結束後及時將實踐報告和成果報校團委,並由校團委XX年暑期社會實踐報導組編成特刊,確保社會實踐活動效果進一步深化。

二、內容豐富,重視實效

XX年暑期社會實踐固然只有兩支隊伍,但是主題明確、內容豐富、情勢多樣。學校除保持本身以往實踐工作特點外,還鼓勵同學以農村為主要動身點,學習典型,以多種角色滲透了解基層生活和工作。

(一)主題明確

與往年不同,我校今年的兩支隊伍都積極響應時代要求,因地制宜地為各自的社會實踐確立了主題。永嘉縣小坑村和平陽赤溪聖雄希看國小都是貧困落後地區,但是有着各自不同的社會和自然條件。永嘉小坑村正在進行新農村建設,極可能在這裏誕生中國第一名碩士村長,該實踐隊的主題便確立為“共建新農村”,而另外一支隊伍則確立為“放飛希看 支教農村”。

(二)情勢多樣

兩支社會實踐隊圍繞各自主題展開了情勢多樣的實踐內容:社會調查、下鄉支教、文藝匯演、座談會、參觀後九降村、科技下鄉等內容。不但充分調動了隊員們的積極性,而且通過文藝演出、座談會等靈活多樣的情勢,加深了隊員和村民之間的相互瞭解。

三、成效明顯

固然兩支隊伍的實踐時間僅僅只有八天,但通過八天的實踐,我們的社會實踐獲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學生加深了對社會現狀的瞭解。他們親身深進社會進行實踐活動,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我們在實踐接近尾聲時,還特別安排了與“投身農村建設”的回國碩士章文瓊的座談會,和後九降村的參觀活動和對鄭九萬事跡的瞭解,對學生了震動很大。這些投身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先進人物典型,改觀了學生對村官的印象,並且很多學生還決心以他們為榜樣,建立了“回報農村”的堅定信念。

(二)有助於培養艱苦樸素的作風。通過體驗農村生活艱苦生活,深進調查農村現狀,不但使得我們的社會實踐更深化,也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在以後的生活中養成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

(三)有益於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進步。本次實踐活動進步了同學們的調和能力,培養了團隊精神。義務支教隊伍還舉行了一場由學生自編自演的演出,培養了學生個人膽量和口才,提升了他們的組織協作能力。

(四)擴大影響,及時報導。為了全面瞭解我校暑期社會實踐的展開情況,每支實踐隊都安排了一位宣傳員,做好實踐日誌,將信息及時反饋學校。如遇重大事件,我們還積極與新聞媒體聯繫,加強宣傳報導。我們此次實踐活動得到了媒體的關注,永嘉網(7月18日)、平陽電視台(7月23日)、《温州晚報》(7月26日)等相繼進行了報導。

四、經驗和收穫

1、學校各級領導的重視,廣大同學的積極參與,是我校社會實踐活動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證

多年來,學校黨政領導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情勢,每一年撥出專項經用度於此項活動,並組成社會實踐領導小組,構成制度加以保證,指導活動的展開。全校學生自覺把社會實踐作為了解社會、接觸社會、投身改革、鍛鍊才華的重要渠道,積極深進第一線,體驗生活。

2、各級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進行的有力支持。

多年來,各級地方政府把接受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本身的一項重要工作,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在食宿、安全及活動的展開方面儘可能為大學生提供各種便利,保證了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學校重視社會實踐的基地建設,與地方展開長時間結對合作,把扶貧工作、科技服務、文藝下鄉等活動與大學生接受鍛鍊、成長培養緊密結合在一起,獲得了良好效果,遭到當地幹部羣眾的一致好評。

3、大學生的思想素質有了明顯的進步和進步。

通過實踐活動,熟悉到新農村建設的艱鉅性和解決農村題目的必要性。固然是短短的8天,但是客觀現實給同學們的教育卻是課堂教學所沒法相比的,實踐使他們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空想和不現實。同學們在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應用於實際,進步了本身的工作能力,培養了吃苦刻苦的精神。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3

為引導我院大學生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瞭解農村文化建設內涵,密切聯繫黨羣關係,我院於7月15日展開了為期3天的“送醫,送藥,送健康”社會實踐活動。這支隊伍由我院劉培幸書記和院團委蒲翔副書記帶領,共有7名老專家和19名由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的黨員代表。同時,該隊伍也是全國百支醫療隊之一。

這次三下鄉的行程共有3站,畢節學院,興仁鄉化屋村和太來鄉芭蕉村。在此之前,我們就已經前往貴陽市關井社區看望了3位孤寡老人,並進行了義診。

7月15日,參觀畢節學院和畢節實驗區二十年成果展,我們瞭解到畢節試驗區在二十年中緊密圍繞“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一心一意謀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還我們參觀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驗村,看到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了,農村人民的生活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7月16日,我們來到了興仁鄉化屋村,當地領導給我們介紹了該村的情況,得知化屋村曾經很貧困時,我驚呆了。如今的化屋村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村民的房子修好了,糧食也有了保證,就是醫療條件不是很好。在下午的義診過程中,很多的村民都來向專家諮詢。領取藥品時,村民們都會樸實地對我們説謝謝,有的甚至還拿出折得皺皺的零錢給我們,得知我們是免費看病發藥後,村民們更是激動萬分。

7月17日,我們到達太來鄉芭蕉村進行義診。這個村子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給小朋友們發藥囑咐藥量時,他們就睜着大眼睛看着你,仔細地聽你説話。有的還問我們,能不能送一支筆給她們。因為每種藥有限,有的村民沒有領到藥,但是我們也還是儘可能的把一些常用藥分發給村民。村民們很是感動。

這次三下鄉,我們共義診了500多名村民,免費發放了金額為3000元的藥品。我作為這次團隊中的一份子,對能夠參加這次活動並在活動中儘自己所學感到了一份特別的驕傲和自豪。短短的幾天下鄉活動,使我真正感受到農村缺醫少藥的一面,與大城市的物質生活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雖然我們國家搞建設、搞開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偏遠的農村仍然是落後的,貧困的,作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我們任重而道遠。尤其我們看到前來就診的村民在得到簡單的診斷,拿到藥物後露出滿足而欣喜的模樣時,我的心是甜的,我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同時也使我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現在所能做到的是多麼的有限。看着村民們因疾病折磨而痛苦的表情,那渴望求助的無奈眼神,我的心又是沉甸甸的。通過這次三下鄉活動,直接面對農民羣眾,使我對醫學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醫學的研究對象是疾病,醫學的服務對象是羣眾;救死扶傷,服務大眾是醫學的宗旨;減輕病痛,增進健康是醫學的價值所在。這些情況,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是學不到的。它使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醫學,使我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嚴格的要求。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4

作為一名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大學生,我參加了“三下鄉”活動——尖刀小分隊。活動得到了很多領導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許多熱心人的幫助,從而使我們順利地完成了此次實踐活動。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深刻地感到在實踐中所得到的教育是課堂上所無法比擬的,更加認識到只有投身實踐,才能接觸到社會生活,只有切身融入社會,才能真實地瞭解社會。在夢娜襪業的最後一次活動是感觸最深的一次。當孩子和家長互動的時候,我想抓住他們精彩的每一瞬間,孩子們的笑聲以及家長們的歡呼聲,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欣慰。雖然知道並不是通過這一次的活動就可以讓這些務工子女的心理有很大的改變,但是至少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之間多一些溝通,讓這些平時缺少關愛的孩子多一份快樂。

做為一名大學生,我深深地感到初會實踐的重要性。並希望以後能夠經常參加實踐,這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在大學中的社團生活所無法比擬的,只有在真正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親身的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才能使自己得到鍛鍊,才能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到實踐,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於實際,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於社會的學生。社會實踐彌補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和不足,社會實踐的意義也在於此。

社會實踐活動不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強了紮根實踐吃苦耐勞的精神。親身地服務於羣眾,服務於社會,真的很有意義,我想以後我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5

隨着校車的一路飛馳,在多次坎坷之後,宏大的隊伍很快來到了目的地,我們三下鄉的成員各自根據自己的分工工作起來,台州職業技術學院院.電子電氣工程系“三下鄉”維修社會實踐正式拉開帷幕。

剛開始一會兒,就有很多的村民上來尋問,並把他們已壞了很久的東西拿來,以期待的眼光注視着周圍的一切。由於我們內部有着明確的分工,所送來的東西一件一件的被登記,然後被送到維修人員的手裏,在一棧茶的功夫下,一件正常的電器從新出現,村民更是覺得高興。

中午的太陽很高很高,我們服務隊的成員被陽光曬的身上已是油黑一片,但為了給村民服務,他們依然聳立在火辣的陽光下。當地的村民也非常好客,對我們的服務也非常滿意,更是給了我們一片好評。他們也為我們的服務隊送上一杯杯帶着熱情,帶着鼓勵的清水。當時真是情感一片。

“三下鄉”是我們學校服務村民的一項特殊活動,在本次“三下鄉”中,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從中得到很多體會。我們得到不僅僅是我們維修成功後的一份喜悦,更多的是來自心靈的一種感受,來自村民的一片熱情。因為那是他們對我們工作,對我們服務的一種認可。當然對於自己來説,更是自己對知識運用到實踐、能力提高的一種體現。

當然我們在學習中更多的是一種理論,在學校真正實踐的東西並不是很多,然而“三下鄉”這樣的活動對我們説恰是一種實踐,也是一種鍛鍊。不過在這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有句話這樣説的“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在我們所搞的這些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些讓人頭疼的時候,畢竟我們所學的知識有限,對村民的一些產品,我們也只能望洋興歎、愛莫能助。有時感到的也是一種無奈,這也正是我們今後努力學習的動力。總之,我們這次三下鄉活動還不錯,我們所取得每一個人都有很深的體會。

美好而充實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為期七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已圓滿地畫上了句號。儘管在這支隊伍中,我扮演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卻又很多很多的感受,很多很多的收穫。我們這支隊伍分成宣傳組、調研組、支教組、文藝組及後勤組五個小組。宣傳組主要是負責做好三下鄉的宣傳工作,比如活動的布場和畫海報等;調研組是調查研究當地的各項問題;支教組就是負責教書,每天都會和學生在一起;文藝組是排練節目,文藝匯演就是由他們負責的;後勤組則負責我們的起居飲食,有誰生病了,也是由後勤組的悉心照料。我是屬於後勤組的,早上起的最早,晚上睡的也最遲,雖然比較辛苦,卻樂在其中。每天白天給同學們做飯燒菜以後,我們晚上在睡覺前還要考慮明天吃什麼好,我們儘量讓每天的伙食有所改變,就算菜吧改變燒法也會發生一點點變動。在每次買菜的時候還要考慮價格。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的做飯糊的一塌糊塗,包水餃,值得驕傲的是我燒的油燜茄子,手撕包菜等。

收穫最多的是我在三下鄉中認識了很多的同學交到了很多朋友,還有一起和老師生活,老師們特別的關心我們,老師經常在飯做少了的時候,讓同學們先吃,經常自己卻吃一點點而已。作為後勤的我想到真的很尷尬。老師們的愛我會深深的記在心裏。

最後一天去的本來是打算去神仙居遊玩的,我們後勤起的很早,做了早餐。結果雨一直下,綿綿的雨簾阻擋了我們的去路。結果有些同學或許有不開心,或許有怨恨老師的阻止。不過過後想想老師也是為我們的安全着想。

上面是在後勤工作中的一些體會,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不僅是把自己之前學到的廚師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後勤文化。同時,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暴露了我平時沒注意到的缺點,就是我經常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個菜,有些事情考慮不夠周到,不會考慮別人的口味,很多細節沒有注意到等等。

在此,我感覺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們能夠更合理的安排一些事情,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能夠更認真的工作,能夠更有目的的學習,我希望我們的明天會因而更美好,更輝煌。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6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由xx城市學院城市管理學院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本着讓同學們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發揚愛國熱情,積極為社會、人民服務,讓同學們全方位的接觸、瞭解社會,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狀況,並通過調查,發現當地存在的實際問題,分析並做出解決方案,並從中有所體會、領悟以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努力鍛鍊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益、對人民有用的當代大學生的目的,安排了城市管理學院的黨總支書記劉輝書記做我們的帶隊老師。在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式下,我們本次活動的主題就定為“服務新農村 建設新家園”

針對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1、政策宣講:‘上學難、看病貴、就業難一直以來是三大民生難題。近年來政府為解決這三大難題採取了很多舉措,也取得了積極成果:但由於農民在這方面缺少足夠信息,對相關的政策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這樣就造成了很多農民無法利用這些政策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機會,盡我們所能的能夠幫到農民朋友們。主要宣講的政策包括‘農村醫保’、‘養老保險’、‘計劃生育補貼’、‘惠農補貼’、‘九年制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等;2、科技幫扶:針對家電下鄉這以政策的落實,現在農村的電器設備明顯高於以前,那麼怎樣合理的使用這些電器設備,怎樣才能利用這些電器設備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需要我們的農民朋友掌握相關電器設備的維護、安全使用常識、以及多功能用途;現代化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我們應該要注意倡導農民朋友們保護我們的生產生活環境,為我們的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3、志願服務:現在很多農村的青壯年都在廣東沿海地區務工,留在家裏的多是老弱婦孺,他們在生活學習上自然會遇到不少困難,我們將號召我們的志願者,積極的為這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他們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與方便。

在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就緒後,我們去到了我們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地:xx省沅江市南大膳鎮。xx省沅江市南大膳鎮位於八百里洞庭湖畔,水產資源豐富並獨具特色,以盛產野生烏鱧而聞名。垸外有廣袤的湖洲,年產野生烏鱧4000噸;垸內有野生烏鱧放養面積5000畝,年產量1000噸,年創產值1.96億元,全鎮從事烏鱧產業的農户達3000户,去年僅烏鱧產業一項全鎮人平增加600元收入。 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把野生烏鱧養殖作為農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來抓,採取多種措施鼓勵農民放養烏鱧。於1998年成立了南大膳鎮烏鱧養殖專業合作社,為全鎮烏鱧養殖專業户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成立了四個服務中心,即烏鱧養殖飼料服務中心、烏鱧養殖技術服務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集約銷售服務中心。銷售網絡輻射全國各地,並在深圳、廣州、武漢、南京等地設有窗口,年產種苗達8000萬尾,餌料供應冷庫達1200立方米,藥店2所,技術人員8人,大型運輸車輛10台。已形成了以南大冷凍加工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特種水產加工企業羣,開發了以“洞庭湖洲”為品牌的特種水產、飼料等系列產品,年加工烏鱧魚片、魚丸、魚皮等系列產品達20xx多噸,產品深受市場歡迎。英國、丹麥、新加坡等外商與該公司有貿易往來。

南大膳鎮是著名的百強鎮。鄉鎮合併後在新一屆鎮黨委政府和9萬南大人民的建設下,如今更加多姿多彩,耀眼目奪了。南大膳鎮黨委政府,堅決貫徹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結合南大實際,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紮實工作中,各項工作取得輝煌成績。全鎮保持了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07億元。全鎮有工業、企業714家,18個招商引資項目投入固定資產2600萬元。南大膳鎮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廣農業實用科技,大力植樹造林,打造南方型楊樹品牌,不斷髮展畜牧養殖業,成為全省三大草食動物示範鄉鎮之一。南大還是全國聞名的“中華烏鱧之鄉”甲魚、黃膳、珍珠等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城鎮建設、教育事業同樣取得可喜成果。

這是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頗有成效的地方,因為居民與外界的聯繫比較多,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較多,因此思想意識鬥相對比較開放,所以我們工作起來都相對輕鬆,村民們都很關心國家大事,很多事情根本就不用我們説他們就知道,甚至知道的比我們還要多,還要全面。這使得我們基本上沒什麼事需要做,儘管這樣,大家心裏都覺得特別開心,畢竟我們這次來得目的就是讓我們的農民朋友瞭解一些國家政策,形式。既然大家都知道,我們也落得清閒,可以騰出更多得時間去幫助那些亟需幫助的村民,也很好得提高了我們得工作效率。村民們都很熱情,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所以在農村跟大家在一起什麼都很習慣,愉快得日子總是過得很快,七天的“三下鄉”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就要回去了,在這短短的幾天日子裏,我們跟村民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離別的時候大家都很不捨,並承諾説以後會常來。回去後很多同學都問“三下鄉你收穫了什麼”,我想説的是“有些事情只有去體驗後,才會懂得,有些收穫不在終點,而在過程”,目前我們都還是沒有走出校門的學生,我們總是有着很多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正如我一般,我是大一的學生,我總想着自己在畢業後能夠在那些發達的城市大展拳腳,心比天高。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我一直把這種想法歸為是我個人的上進心。但經過這一次的下鄉,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每個人都是積極向上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繁華的地段工作,享受高的待遇,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懂得回報社會將自己的光芒在貧窮的地域散開的人,則是無比高尚的。“三支一扶”就是一個很好的政策,讓更多的大學生能夠擁有這樣發光的機會。

作為大學生志願者,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在這個充滿明媚陽光的夏季,我們在南大膳鎮盡情地揮灑自己的熱情和汗水,雖然短短七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已悄然而去,但這過程中所帶給我們的經驗和回憶卻是歷久彌新的。

在“三下鄉”的鍛鍊中不斷成長,不斷思考,充實自己,我們收穫快樂,收穫成長,收穫許多我們從未有過的經驗。我懂得了如何奉獻,懂得了團隊的重要,懂得了今後在成長和前進中要做些什麼,該做些什麼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穫了。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感受頗多,既增長了見識,同時也學到了許多東西。人就是要在不斷探索中與追求中獲得進步,只有親身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苦與樂。這短短的幾天將成為我心底美好的回憶,在這一次之行中,我們瞭解了的新農村建設以及更深入的瞭解當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我在此要由衷的感謝淳樸的南大膳鎮人民,他們給了我們這次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感謝一起和我下鄉的同學們,是他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真情。同時也真誠地祝願南大膳鎮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7

凝結的空氣隨着飄揚的旗幟躁動起來。上面_隊的字樣也如音符般的開始了自己的節奏。

隨着校車的一路飛馳,在多次坎坷之後,宏大的隊伍很快來到了目的地,我們三下鄉的成員各自根據自己的分工工作起來,_系三下鄉維修社會實踐正式拉開帷幕。

剛開始一會兒,就有很多的村民上來尋問,並把他們已壞了很久的東西拿來,以期待的眼光注視着周圍的一切。由於我們內部有着明確的分工,所送來的東西一件一件的被登記,然後被送到維修人員的手裏,在一棧茶的功夫下,一件正常的電器從新出現,村民更是覺得高興。

中午的太陽很高很高,我們服務隊的成員被陽光曬的身上已是油黑一片,但為了給村民服務,他們依然聳立在火辣的陽光下。當地的村民也非常好客,對我們的服務也非常滿意,更是給了我們一片好評。他們也為我們的服務隊送上一杯杯帶着熱情,帶着鼓勵的清水。當時真是情感一片。

三下鄉是我們學校服務村民的一項特殊活動,在本次三下鄉中,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從中得到很多體會。我們得到不僅僅是我們維修成功後的一份喜悦,更多的是來自心靈的一種感受,來自村民的一片熱情。因為那是他們對我們工作,對我們服務的一種認可。當然對於自己來説,更是自己對知識運用到實踐、能力提高的一種體現。

當然我們在學習中更多的是一種理論,在學校真正實踐的東西並不是很多,然而三下鄉這樣的活動對我們説恰是一種實踐,也是一種鍛鍊。不過在這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有句話這樣説的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在我們所搞的這些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些讓人頭疼的時候,畢竟我們所學的知識有限,對村民的一些產品,我們也只能望洋興歎、愛莫能助。有時感到的也是一種無奈,這也正是我們今後努力學習的動力。總之,我們這次三下鄉活動還不錯,我們所取得每一個人都有很深的體會。

美好而充實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為期七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已圓滿地畫上了句號。儘管在這支隊伍中,我扮演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卻又很多很多的感受,很多很多的收穫。我們這支隊伍分成宣傳組、調研組、支教組、文藝組及後勤組五個小組。宣傳組主要是負責做好三下鄉的宣傳工作,比如活動的布場和畫海報等;調研組是調查研究當地的各項問題;支教組就是負責教書,每天都會和學生在一起;文藝組是排練節目,文藝匯演就是由他們負責的;後勤組則負責我們的起居飲食,有誰生病了,也是由後勤組的悉心照料。我是屬於後勤組的,早上起的最早,晚上睡的也最遲,雖然比較辛苦,卻樂在其中。每天白天給同學們做飯燒菜以後,我們晚上在睡覺前還要考慮明天吃什麼好,我們儘量讓每天的伙食有所改變,就算菜吧改變燒法也會發生一點點變動。在每次買菜的時候還要考慮價格。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的做飯糊的一塌糊塗,包水餃,值得驕傲的是我燒的油燜茄子,手撕包菜等。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8

_月_日至_月_日,我隨_大學工程學院三下鄉隊伍來到_市鎮_村社會實踐。對於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説,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五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_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户面積200畝,230户人家,800口人。村固定資產120萬,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_村長自_年上任以來,為村裏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裏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_村長,村裏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境的柿子樹,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着相當大的區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後,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裏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誇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為_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裏的領導介紹,村裏的主要收入來源於種植業,其中200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10000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項目時,村裏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在村裏投入生產,但不到3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後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後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學校並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相比,已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國小已有着天壤之別。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將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説,這的學習環境並不能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5天之內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瞭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後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國小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的話影響着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迴盪着。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牀頭貼着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户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於自己農村户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脱落後的環境,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裏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後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裏留下的是什麼?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並非只存在於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於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於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並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來源於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老人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考學去了城市,在談到孫子時,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會考了前十名,以後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孫子回家鄉支援家鄉建設,老人説:村子裏太苦,能到外面去,幹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以_村的生活水平來説,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_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

_村之所以富裕,關鍵在於合作的200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裏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_出種子,出技術,村裏出勞力,出土地,收穫後,_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付給村裏的報酬只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定村裏不得留果留種,否則將受重罰。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而我們為了這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_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試想如果村裏有這麼一批農業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_的技術,從而為我們自己所用,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將歸我們自己所有。村裏將遠比現在要富裕!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村裏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一些客觀現實又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_村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80%的家庭將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未來幾年內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後,我們支持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幫助,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和大局觀。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

下鄉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9

從這次的暑假實踐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獲得了一次與社會交流的經驗,也很愉快的度過了一段充實的假期。通過實踐,瞭解社會,為以後更好的步入社會打下基礎。

首先,談一談我的人經歷。我是一名列車員,當班列車是臨時加班車l796次列車,是由深圳開往武昌方向去的,是瀋陽鐵路局調配過來的綠皮車。車上條件很差,但我們還是很努力的適應,並且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一十五個小時,可以説我們是列車上最累的人,由於我們都執着那份衝向理想彼岸的信念和擁有陽光的心態,始終保持着微笑,在苦中作樂完成了一次和諧之旅。

其次,從這次實踐活動中,我也瞭解到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與民生大計的關係,中國鐵路事業怎樣才能更好的服務社會的發展,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與“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觀怎樣才能緊密聯繫。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貫徹落實:一、科學的管理。管理的方式就是一種制度,是一隻無形的手進行調配。管理是任何一個公司企業健康成長的核心。只有優秀的領導者、管理者進行科學的分工,提高工作者與工作之間的默契,才能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工作,才能確保鐵路的高速發展。如果中國鐵道部不斷地優化管理、誠信管理、嚴明管理,建立鐵道部工作深入小組與廣大羣眾交流的平台,面對面通過透明研討,我想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將大提速。二、加強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素質培訓和考核。只有在工作者自身方面加強職業道德素質,才有可能更好的服務旅客。人能影響人,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

如工作者語言文明、工作熱情、服務周到,我想廣大旅客也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受影響。這樣就才可以更和諧發展。三、保質保量,和諧發展。任何產品只有做出來有好的質量,才能讓消費者滿意,因此,保證專業的技術質量,保證鐵路運輸的質量,中國鐵路才能更加穩步發展。四、做透明開放的宣傳。只有中國鐵道部加大火車知識和售票情況的宣傳,我想在客流高峯期,不法分子倒票的情況將會有新的突破、火車上的安全隱患、旅客的投訴意見、火車運輸上帶來的不便利的事例將大打折扣。

然後,中國鐵道部應加強人文關懷。關愛旅客,關愛社會,就是關愛鐵路的大發展。然而我們的眼神總是不停地目視前方,沒有更好的關愛邊緣生活的弱勢羣體,總是在最擁擠的列車上留下他們的身影。中國鐵路的高速發展在建設文化上有了巨大進步,而在文化建設上的進步不顯著。因此,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必須要加深文化內涵,以人為本,和諧創新。

最後,我很感激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給我帶來的深遠意義,通過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讓我更加清醒的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我想只有從現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修正思想,努力學習,以後更好服務社會的發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0

十天的三下鄉已經落下了帷幕,_縣_中學那些孩子們稚嫩的笑臉依然清晰地印在我腦海裏。回顧與孩子們相處的日子,從第一天見面的陌生到最後一天泣不成聲的難捨難分,每一天,我們的感情都在累加着。

每天早上7點10分,我都會準時出現在教室裏。第一天早上,我就跟大家強調早讀的重要性,一定要珍惜早晨讀書的時間,切不能早早來到教室坐在那裏發呆。我原本以為他們會自覺地讀書,但是每次讓他們自己讀的時候聲音就特別小,於是我開始了帶讀。每一天早讀時間,我都會親自一句一句一遍一遍帶他們讀昨天學過各科的重點知識,可能是看到老師都那麼認真,他們也讀的很起勁,之後的每個早讀,教室裏都書聲琅琅。我一直以為,這是一種不太好的方式,畢竟學習是應該主動的,我這樣帶讀似乎讓他們被動地接受知識,也許很多同學是不願意被我逼着讀書的。但後來閉幕式結束以後我翻看他們寫給我的信,心中有提到,“以後應該沒有一個老師像你一樣一句一句一遍一遍帶我們早讀了……”。我才發覺,他們都懂的,都明白老師的用心良苦。

_月_日,第一天正式上課,我和我的搭檔班主任_出於不放心,就坐在教室後面旁聽,想了解一下同學們上課的表現。出乎我們的意料,那麼害羞的一個班在上課時居然如此積極配合任課老師,活躍地回答問題,主動上去玩遊戲,整齊有力的讀書聲甚至響徹了整幢教學樓,坐在四樓辦公室裏的老師都聽到了。下課期間,我就表揚了他們,鼓勵他們繼續加油,好好表現,讓每一個老師都喜歡上你們,那他們就會更用心地備課,把更多知識傳授給你們。守了整整三節課以後我和搭檔也比較放心地離開教室了。一回到辦公室,就收到了很多讚揚,上過課的老師紛紛表揚我們班的同學很乖,那一刻,真的覺得很自豪,很高興。

出於班主任這個身份,我要經常跟他們強調一些規章制度問題,所以我每次剛踏進教室門口,所有同學都會立即回到座位上坐好,不敢吭聲。這也導致了我授課的煩惱,因為我擔任的科目是綜合英語,有六天的課程,如果他們那麼恐懼我的話我的課堂可能會難以活躍起來。懷着這樣的擔憂,在_月_日,我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授課。果然不出我所料,同學們面對我這個班主任的課,表現得很緊張,不敢多説一句話,只是單純地配合我上課所講的內容。第一次上課,備課的內容也沒有很好地落實,因為同學們的基礎比我估計的要弱。

上完一節課,心裏有很多不滿,回去之後,我便開始思考接下來的五節課該如何設計才能讓同學們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知識。第二節課開始,我完成地越來越好了,除了把重點的基礎知識傳授完以後,大概還剩下十分鐘讓大家玩個簡單有趣的小遊戲,在遊戲中記憶單詞,鍛鍊膽量,活躍思維。這樣的效果的確不錯,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我對他們也越來越親和,班主任的威嚴只是在必要的時候出現。

除了上課時間,放學後我們還會到學生家裏去調研。兩個隊員一組,負責3,4個同學。放學後就跟着他們回家,路上會跟他們聊很多,瞭解一下家裏的基本情況,有些同學可能很怕我們到了家裏會説壞話,半路都想逃跑,我們就跟他們解釋清楚。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了一些同學可愛背後的辛酸故事。有的是來自單親家庭,很小的時候便失去了父親或母親,在缺愛的環境下長大;有的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前面還有很多哥哥姐姐讀大專,讀技校,家裏的經濟負擔實在太重;有的是自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父母外出打工,一年見面才幾次,在封建傳統的氛圍中成長……

瞭解到這些情況,我們也明白了那些孩子為什麼在學校那麼害羞緊張不敢多和其他同學交往。雖然家庭經濟都不是很好,但每次去到他們家裏,家長都非常熱情地招待我們,把家裏的花生,芒果,楊桃,黃皮,玉米都拿給我們帶回學校,他們非常尊重老師,也很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多讀點書,不要像自己這樣一輩子窩在農村裏。作為班主任,除了親身去一些同學的家裏,如果知道哪些隊友有去我們班的同學家裏,我都會主動去跟進,希望除了看到學校裏的他們,更瞭解多一些在家裏的他們表現如何。

每天除了早讀,中午,還有自己上課的時間,在下課時我也會多到班上走動,看看孩子們,有一次發現有個男孩肚子痛,就馬上帶他到辦公室吃藥。在大型班活動上,我教他們學手語,學唱歌,玩遊戲,大家都玩的很開心。總的來説,這個班的同學都懂得講禮貌,守紀律,就算有事不能到校也會打電話,發短信或者寫請假條託同學轉交給我説明情況。農村的孩子畢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有時要幫家裏幹農活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我每次都會很和藹地叮囑他們自己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幹完活有時間再來學校上課。

日子一天一天過,我們的相處越來越多,之間的故事越來越豐富多彩,感情也就慢慢積澱在心中。在最後一節班會課上,我和搭檔把花了幾個晚上才完成的一封封信發給他們,還給每個人準備了一本日記本,一支筆,算是對他們的鼓勵吧。之後,我們也收到了很多回信,他們都説我們是好老師,我們的教學方法很好,他們捨不得我們離開,明年還會不會再來教他們,真希望我們能一直在這裏教他們……看到那些稚嫩的字眼,心中充滿了感動,很多話,他們沒有親口對我們説出來,尤其是一些男孩,他們平時都是很調皮搗蛋的,但是在信中都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對我們表示了深深的感謝。

終於到了閉幕式那一天,我是主持人,一直都很開心地在主持,欣賞隊員和同學們苦苦排練了很多天的精彩節目,但是到了全體夢飛翔隊員大合唱《愛,因為在心中》時,我卻忍不住哭了,一直以來在孩子們面前堅強的形象在那一刻都破滅了,我一直看着七(_)班同學們的位置,遠遠望着他們,淚水一滴滴滑落,泣不成聲。我們合唱完以後,就到了全體學生為老師唱那首最煽情的《祝你一路順風》了,我逼自己平靜下來,對他們説:“最後一次唱給我們聽,好麼?”他們大聲地回答:“好!”,一曲憂傷的歌就這樣久久迴盪在_中學的上空,隊員們再也忍不住,釋放自己的淚水,表達對孩子們深深的不捨,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閉幕式結束以後,我和搭檔回到班上,和每個孩子拍照,全班一起合影,未來,不知道還不會和你們見面,那就讓老師用照片記錄下我們在一起的時光吧,讓老師記住你們最燦爛的笑臉。

坐上車離開_中學時,一些孩子還在拼命追車,希望留下我們,看到他們一邊哭一邊拼命往前追的樣子,連男隊友都感到心酸,那些天真的孩子,擁有最純潔的心靈,世界在他們眼中是如此純潔無暇,只要是對他們好的人,他們都會記在心裏,加倍回報。很難再遇到這麼純真的孩子了吧,我們也會記住他們的,寫信,寄照片,寄禮物,期待日後聽到他們更多好消息。_中學的校長説,當老師不當班主任是最大的遺憾。我很榮幸地當了十天的班主任,體會到那份責任,未來我會更加努力,畢業以後一定要當一個稱職的,優秀的班主任。

這個夏天,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生命的意義,更堅定了我未來要走的路。第一次踏上講台,第一次當班主任,第一次到學生家裏調研,第一次經歷了十天清貧的生活,第一次備課到深夜才回宿舍洗冷水澡休息,第一次為了準備一個幕布跪在地上工作了一個晚上,第一次熬幾個晚上來寫信給班上的每個孩子,第一次收到學生寫的信,送給自己的禮物,最重要的是,第一次聽到那麼多學生稱讚自己是個好老師。我深知,未來的路,遠遠沒有想象中平坦,我還會經歷更多現實的困難,但,這是我的一個最重要的起點,從這裏,我知道了未來的路該如何前進,這裏,讓我有了更大的動力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1

6月20日 星期三 晴天

懷着一份忐忑又激動的心情,這一天終於開始了,一大早我就已經做好一切準備,興致勃勃地等待着出發。.

中午開完例會後,隊長帶領我們在校訓石前合影留念,標誌着我們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正式開始。根據大家不同的優勢,隊長分成了3對,由個小組組長負責各隊員的具體工作安排.督促與管理。大學下午2點半,我們從北大門出發了。天氣似乎很聒噪,但絲毫沒有組織我們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前進。我們乘坐755到關山大道關南小區轉715抵達古琴台,又乘坐電7到植物園,最後乘坐5301抵達了目的地,此時已經大約5點半了。等我們安頓下來的時候已經7點了。我和楊靈逸隨便打掃了下房間,拼接了張簡易牀,就匆匆跳下樓吃飯了。

或許由於舟車勞頓,晚上開完會,躺牀上就睡着了。

6月21日 星期四 晴天

先談一下今天的天氣吧,它依舊是那麼的熱,讓人有種在太陽下曬下,哪怕就只是一小會兒,都會化了的錯覺。

這一天清早,我早早地起來,或許有先見之明吧,我檫足了防曬霜,戴上遮陽帽,8點我們就出發了。第一站——畜牧水產局,和高書記談妥之後,便坐車向東莊大隊進發。大約8點45,我們到達了目的地,趁熱打鐵,有熊隊長帶我們開始走訪農户,協助我們展開調查。隨着泥土的淳樸氣息裏夾雜了一股糞便的味道,我知道我們到了。由於這個時間點,剛好有農户在地裏幹活,我和楊靈逸一組,隨即深入到田間做調查。中午訂了盒飯,吃完後繼續工作。一整天下來,大家都很給力,農户也很熱情地配合我們。

晚上回到宿地,累得像小豬一樣,呼呼地倒頭睡着了。

6月22日 星期五 晴天

經過昨天一整天的折騰,早上明顯起得晚了許多,但依舊8點在老地方集合。慶幸的是今天由熊隊長開車來接我們,大家一路有説有笑,很快就到了。

按照昨天的安排,我們分批行動,聞博拿了地圖,帶着我和熊雪珂在三叉路口右轉開始始調查,走訪到農户家裏做調查。這個村裏十家就有九家養了狗,一路上我心驚膽戰的。還真是冤家路窄,沒走幾步,就碰上了。值得一提的是,一上午下來,我們小組做的問卷最多。

中午我們安頓在農户的一簡易小賣部,一桶面一瓶水就是我們的午餐。因為太累,所以我吃的特香。沒休息多久,就又開始工作了。農户分佈太鬆散,天氣又這麼熱,下午5點多的時候,我就已經餓得走不動了。幸好好心的農户送了我們2個西瓜。不管三七二十一,找了個乾淨的地兒,切開就狼吞虎嚥地開吃了。

6月23日 星期六 晴天

今天是活動的第四天了,雖然每天都很累,但收穫其實是很大的。

我們仍舊一家家地做着調查,走訪了養魚的、養豬的農户,他們熱情地回答我們的問題,招待我們。實踐中獲取的經驗樂趣遠比理論上的更有成就感,雖然很累,但我心裏卻是上收穫的喜悦呀!農村草很多,蚊子也一大堆,把蚊子養胖了,我也算是功德一件呀。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2

【引言】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工作,孩子所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輩或親友監護,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多半屬於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在外地打工的情況。有資料顯示,留守兒童監護類型主要有四種:隔代監護、父親或母親單親監護、親戚監護、同輩監護和自我監護。目前,與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相伴隨的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已非常嚴重:據新華社報道,全國留守兒童多達20xx萬,按照全國3.6億兒童來計算,每18個孩子就有一人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社會科學院報告也顯示,在x年,中國民工人數達1.4億人, 打工者數量還在以每年500萬人的速度遞增。校園是佔據留守兒童日常生活絕大部分時間的地方,因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日漸突出。

實踐目的:探討留守兒童所就讀的公立與私立國小的差別。

實踐形式:深入農村,入住學校,進行家庭走訪。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7月5日

實踐地點:臨泉縣秦蘆國小;界首市磚集二小

實踐組織者:阜陽師範學院經濟與商業學院團總支

實踐參與者:經濟與商業學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 實踐點概況:

位於臨泉縣韋寨鎮的秦蘆國小目前在校二百多名學生,以留守兒童為主,作為一所規模較小的地方公立國小,秦蘆國小教學硬件及軟件設備都較落後。在職特崗教師人數較少,師資力量薄弱。學校常年同社會團體和高校建立幫扶關係,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與資助。

界首市磚集二小是一所封閉式、寄宿型的私立學校,學校設有幼兒部、國小部、國中部。學生多為留守兒童,教學設施完善,師資力量充足。

(一)經濟狀況

臨泉是國家級貧困縣、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當地農業以種植業為主,每年有大批外出務工人員,留守老人及兒童狀況嚴重。許多老人獨自在家看管小孩,負擔特別沉重。

界首市為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臨泉縣較高。當地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但仍有部分青壯年選擇在家工作或創業。

(二)受教育狀況

韋寨鎮由於有大量人員選擇外出務工,便導致留守兒童的現象十分嚴重。秦蘆國小在讀學生多為當地居民,其中絕大部分的學生均有家人在外務工,學生監護人多為年邁老人。老人的教育觀念普遍落後,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關心較少,更有一定數量選擇在家上學的孩子,已做好年齡足夠後跟隨父母外出打工掙錢的準備,並不打算繼續攻讀學業。

磚集鎮的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鎮裏上學,很少人再到村國小上學了。現在交通方便了,村內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鎮上去上學,甚至是到界首市的學校,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並已繼續升學為目標。村民都明白知識對下一代重要性,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已根植於他們心中。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普遍處於“生活上缺人照應、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的“三缺”狀態。父母出去務工給留守兒童帶來的諸如心理關懷缺失,情感發育不良;脱離父母監護,安全隱患凸顯;智力發展滯後,學習成績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為不良等問題。”

(一)通過調查與走訪我們發現,秦蘆公立國小在讀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教育問題:

1、學生學習普遍較差。父母外出,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性、自覺性不強,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學習成績普遍較差。有的逃學、厭學,上課紀律性差,有的上課時間溜出學校,學習成績較差比例之大令人擔憂。

2、學生的行為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衞生、不換衣服;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裏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服管理,説謊騙人,小偷小摸„„成為了“問題兒童”。

3、學生心理出現偏差。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週歲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極,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

4、監護管理不夠強。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管是祖輩還是親朋好友,在他們眼裏,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只要孩子能有飯吃,身體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盡到了責任,隔代的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

(二)相比之下,作為私立封閉式學校的磚集二小存在以下幾個優勢及問題:

1、學校師資力量充足,教師在生活及學習方面給予學生充足的關心與愛護。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習慣較好,老師會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習作息規律。封閉式學校的管理嚴格,學生定期由學校專車送回家,在校能夠安心學習,成績普遍較好。

2、學校生活老師能夠關心到每個學生,對生活其各個方面給予幫助。學校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中心,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課餘生活豐富,能夠較全面地發展。

(三)通過比較與分析,我們對教育狀況差異出現的原因進行了總結。

1、教學資源方面。臨泉縣下設的公立學校地處偏僻、經費匱乏,直接導致教學設施及教師的缺乏;磚集二小是一所由當地企業家所辦的私立學校,辦校經費相對充足,教學設施完善,在校工作人員較完備。

2、生源方面。秦蘆國小在校學生多為周圍老人無力看管的兒童,學生家庭環境較差,教育觀念落後;磚集二小生源範圍較廣,由於教學質量相對較高,許多家庭環境較好的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全封閉的學校學習,節省時間和精力。

3、地區因素。臨泉是國家級貧困縣、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當地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濟落後;界首市為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臨泉縣較高。當地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但仍有部分青壯年選擇在家工作或創業。

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教育領域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其產生的根源在於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安排,而這些制度的根本革新需要一個過程。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緊迫性要求相關部門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解決或緩解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政府、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責任。只有不斷整合這四方力量,努力形成主要依靠這四支力量相互協作的教育管理機制,才能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與氛圍。

(一)切實落實政府責任

政府的責任主要是在政策層面上採取措施,確保教育的公平、和諧發展,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

1、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並關注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要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及時將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納入政府整體規劃,加強對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的調研和研究,制定和出台保證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和義務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減少或取消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學校上學的借讀費,改善農民工子弟就學條件,使留守孩子能夠生活在父母身邊,與城市兒童共享城市文明。

2、加快經濟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加速提高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創造就業崗位,讓農村羣眾就近務工,從而減少留守兒童。

3、是學校及教師的義務性勞動,沒有政府為之提供的保障措施,他們的義舉是很難持續進行下去的,所以政府的底線是確保九年義務教育的順利實施,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義務教育逐步實現全部免費,從受教育機會上確保留守兒童都要有學上。

4、要進一步落實有關法律、法規、保障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落實政府應擔負的責任。加強對農村中國小校及其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責任權利的監管,固定學校及其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責任權利以及經費作保障,經常性的績效考核,責任到人。

5、縮小城鄉差距,建立適應社會和諧發展的新體制。我國要逐漸改變現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應制定優惠政策,採取配套措施,鼓勵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工融入城市,幫助他們適應城市的生活環境,接受留守兒童在父母務工所在地入學。第六,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加大對農村中國小階段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投資力度,建立起義務教育階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學校,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盡最大努力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最後,從政府層面來説,要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需要各個部門和各級政府的充分協作,有效解決農村的留守兒童問題,不能等問題非常嚴重時才採取補救性措施,而應提前做好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二)充分發揮學校教育

學校是培養人這一特殊使命的場所,學校理應承擔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責任,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個體發展中所起的主導作用。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髮展上比較其他學生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集體的温暖彌補親子關係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於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但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學校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顯然沒有到位,學校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應擔當“主角”。

1、學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從單純追求升學率轉向追求全體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上來。理念是行動的嚮導,只有在觀念上發生變化,才能有效地指導教育教學的實踐。

2、針對班級中關注“共性”多,而忽視留守兒童特殊羣體或個體的情況,我建議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給這些留守兒童以特殊的關愛,多接近他們,並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形成一個温暖、寬鬆的成長環境,讓留守兒童能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彌補由於親子關係的缺失而給他們帶來的傷害。

3、學校應逐步建立並切實執行留守兒童監測制度,建立留守兒童的個人檔案,實行動態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溝通” 機制(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留守兒童監護人情況、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繫電話等方面的知情;多與留守兒童談心交心,多開展充滿人文關懷的集體活動,多到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定期與留守兒童的父母、監護人、所在學校和校外教導員、代管人進行溝通),為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及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根據情況進行分類教育管理,讓在留守兒童身上發生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完善社會教育

生命個體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社會教育是個體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僅依靠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力量很難徹底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介入。由於受農村社會經濟、文化整體發展水平的限制,農村地區的社會教育服務體系尚未建立,專門扶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社會組織更是空白。留守兒童社會教育嚴重缺乏,削弱了社會在留守兒童教育中應該發揮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理想”教育功能化為烏有。

根據當前農村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社會可作為加強和完善農村社會教育組織或機構建設,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彌補作用,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互補共生。具體的做法可以考慮由基層學區、村委會以及學校,共同構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相關部門應在城市民工集中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他們對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引導他們妥善處理好提高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條件與子女教育之間輕重緩急的利弊關係,樹立家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在農村地區應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家長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樹立家庭教育的正確觀念,瞭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識,與子女之間保持有效溝通,關心孩子的全面成長。發揮社會化協調機制、法制服務機構的作用,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護教育,依法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為留守兒童辦好事、辦實事,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四)重視家庭教育

儘管農村中國小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學校教師對留守兒童也進行特殊照顧與關愛,但是家長在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教師的關注僅僅是兒童形成學習動機的外部動因之一,是出於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良知與責任意識,但是家庭是教育兒童、少年最重要的場所,家庭教育對子女將來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留守兒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雙方都外出務工,將孩子交由單方照管或由“四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不能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且大部分留守兒童在家還要承擔大量的家務和農活;代管人要麼年事已高,除照顧孩子的基本生活外,無力教育孩子,要麼是文化素質低下,無力輔導孩子的學習,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圍,從而造成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一個認識上的錯誤,僅關注掙錢給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質上的滿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強與孩子情感的溝通,讓他們體會到父母的愛,鞏固親子關係,這種給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質滿足所遠遠不能比及的。

家庭結構的不完整導致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調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發揮應該是包括父母雙方對孩子的影響,父母雙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而留守兒童家庭結構的變化必然會部分地消解這種教育的“合力”,從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體功能。為此,父母要充分注意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週交流一次,及時瞭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談學習成績,其他方面也應該詢問,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心。除了與孩子保持經常的聯繫外,還應經常與子女的任課教師、班主任聯繫,瞭解他們各方面的表現。

積極推動建立“留守兒童家長學校”, 提高留守兒童監護人和代理人的責任意識及教育能力,是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目前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家長、代理家長、監護人對留守孩子的責任意識較差,有的只是滿足留守孩子物質需要,照顧留守孩子的生活起居。除了責任意識以外,他們監護、教育留守兒童的技術水平更是有待提高。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學校共同合作,致力於留守兒童家長學校的建設,保障經費,提供場所,保證師資,把留守兒童家長學校辦成培養監護人與代理人的教育責任與水平的重要基地。

總之,作為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不僅關係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穩定,關係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要充分協調和發動政府、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力量,共同關注並切實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構和發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3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是x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她給社會輸送的是建設祖國、富國強民的醫藥衞生類高技能專門人才。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運用專業技能的實踐能力培養,常年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和平時的課餘時間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摸索出了一套長期性與階段性,小型分散與大型集中,靈活性與穩定性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模式和完整的運行機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暑假,我校團委積極響應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團市委、市教委和市學聯《關於做好x年重慶市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精神,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認真積極組織本次以“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一、基本情況

今年暑期,我校團委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組織了大學生“赴災區實踐服務團”1支、“基層醫療衞生服務團”4支,同時組織了39支服務小分隊,總共630餘名同學,奔赴重慶20餘個地區,開展各地區健康情況調查,健康教育,醫療衞生服務和農村傳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防治,以及夏季常見疾病防治知識宣傳和社區援助等活動。其他同學或者在家鄉開展不同形式的社會調查,瞭解重慶被確定為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後,城市和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績,瞭解我市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現狀,或者擔任各種臨時工作,鍛鍊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

x年暑期“三下鄉”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暑期至今,全校共收到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和總結材料1500餘份,各地區志願者服務隊總結44份,並陸續收到墊江、榮昌、永川、銅梁、璧山、潼南等10多個區縣政府、團委、敬老院、車站、醫院等單位及個人感謝信100餘封;《忠州日報》報刊報道了我校暑期“三下鄉”志願者活動。受益單位和新聞媒體高度評價了我校暑期“三下鄉”志願者們不畏酷暑,奉獻自我,造福社會,造福家鄉,回報父老鄉親的行動。

二、幾點體會

我校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至今已圓滿結束,活動中,我們強烈感受到學校、政府和社會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使得我校實踐活動達到了“服務社會、鍛鍊同學、擴大學校社會效益”目標。現將活動中的具體情況和幾點體會做如下彙報:

首先,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各部門協調配合,各地政府、團委、衞生系統大力支持是本次志願者活動成功開展的重要保證。

學校黨政領導歷來重視學生在實踐中鍛鍊成才,因此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十分重視。自1995年起,我校便成立了“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學校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擔任組長,團委、學生處、學生黨支部、組織宣傳部、教務處等部門負責人任組員,負責整個活動的指導,安排和協調工作。一直以來,各部門協調配合,對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校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專門在輔導員會議和學生動員大會上親自作動員,出席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併為各服務隊授旗,為他們鼓勁。今年以來,學校由於建設大學城二期工程,各部門經費十分緊張。即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黨政領導仍毅然決定劃撥36000餘元專項經費作為暑期志願者服務活動的活動費用,體現出學校黨政領導對“三下鄉”活動的高度重視。

此外,各地政府、團組織及衞生系統也對我校的志願者活動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熱情接待我校志願者服務隊,為服務隊免費提供醫療器械等人力、物力的支援。

第二,活動的廣泛開展,衞生專業服務性較強,校友遍佈各地發揮了極好的作用,這也是本次活動開展成功的優勢。

一方面,我校志願者活動開展相當廣泛:與腫瘤醫院檢驗科開展了長達20xx年的共建活動;與404路隊開展了長達20xx年的共建活動;與渝碚路街道辦事處合搞“一助一”照顧孤寡老人活動長達20xx年,照顧老人數達4000餘人次;常年到敬老院、孤兒院、聾啞校開展義務勞動,以及每年暑期志願者服務隊開展的醫療衞生服務活動更是遍佈重慶等各區、縣、鎮、鄉。學生參與暑期實踐活動的人數累計已達上萬人,同學們都在活動中發揚不怕困難,勇挑重擔,樂於奉獻的精神,用自己所學知識造福於社會,造福於家鄉,造福於人民,在社會中樹立了“重慶醫藥高專青年志願者”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作為醫藥衞生類專科學校,充分發揮同學們的專業特長,直接服務於社會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到衞生條件相對較差的鄉鎮進行夏季常見疾病防治知識宣傳,提高農村防治夏季常見疾病的能力。

第三,學校團委組織實施志願者活動,安排緊湊,系統規範。

從1997年起,學校團委便將暑期志願者活動開展實施系統化,x年進一步保持和發揚了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5月中旬至6月上旬為籌備階段。學校團委負責人首先在團總支負責人會、學生幹部會上發起動員,要求學生積極投身於志願者活動;其次以地區為單位,本着志願原則,以學生幹部、入黨積極分子為骨幹,組建志願者服務團(隊)。每支服務隊選出1-2名優秀的同學擔當隊長,這既是我校“三下鄉”活動的特色,也是“三下鄉”活動的難點和重點。雖然同學們擔當隊長非常艱辛,可事實證明我們選出的每一位隊長都經得起社會和羣眾的檢驗。再次,團委為各服務隊準備健康教育宣傳資料,衞生參考書籍,志願者活動服裝,服務隊隊旗和綬帶,並與各服務隊即將奔赴地政府和團委取得聯繫,以獲得支持。最後,在6月份召開出徵授旗儀式,由校領導為各服務隊授旗。

7月上旬到8月下旬為志願者活動行動階段。各服務隊到家鄉所在地開展醫療衞生服務和社區援助,其他同學到各地分散參加暑期實踐活動或開展社會調查。

9月上旬至10月為總結表彰階段。各服務隊回到學校總結活動情況,向校團委彙報;校團委收集各隊資料綜合整理,總結經驗體會,向上級部門彙報。同時,表彰一批表現突出、富有成效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樹立廣大青年學生學習的榜樣,激勵同學們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志願者活動。

第四,造福於社會,取得良好社會效應,學生思想素質提高,社會實踐等綜合能力增強,是x年暑期志願者活動的成果。

在整個暑期志願者活動中,除學校團委和各系團總支組織的5個重點服務團隊配備了指導老師,各服務分隊都由學生幹部帶隊,一切活動都靠服務隊隊長組織,大家發揚重慶醫藥高專青年志願者“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冒着酷暑,憑着學校開具的介紹信,到各地團委、衞生系統尋求支持和幫助,借取服務所需的醫療器械和桌椅。一部分服務隊比較順利,得到了多方支持;一部分服務隊卻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這對於服務隊的同學們來説都不是問題,同學們沒有選擇放棄。為了落實活動場地,為了借取醫療器材,為使活動達到更好的效果,隊員們不畏酷暑,不辭辛勞,跑了一趟又一趟,硬是憑着自身的韌勁達到了圓滿完成活動的目的。因為志願者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服務社會,服務家鄉,服務於當地的父老鄉親是我們青年志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正是這些純樸的想法和青年學生特有的熱情,使同學們在服務地樹立了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青年志願者的良好形象,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得到社會的普遍讚譽。據不完全統計,x年暑期,同學們分發防治夏季常見疾病知識宣傳資料120xx餘份;到我校志願者服務點諮詢,接受衞生檢查和諮詢的人員近萬人。羣眾們在留言薄上寫下了真誠的話語:熱情大方,服務周到,宣傳到位,測量準確,醫專同學真不錯!

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團市委、市學聯的號召下,在學校黨委和團市委的指導下,我校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取得較好的成績。在“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的主題下,我校學子們奔赴重慶各區、縣、鎮(街道)、村(社區),開展疾病預防知識宣傳、健康情況調查、醫療諮詢服務和社區援助等活動,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造福於社會、造福於家鄉父老,弘揚了醫藥衞生類學校青年學子的愛國主義精神,真正唱響了“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的主旋律。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4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理論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道路,是推進大先生“素質拓展方案“的重要舉措。

我院今年的大先生社會理論活動,主題明顯,內容豐厚,方式多樣,成效明顯。廣大青年先生在為民效勞的活動中,不只進修、宣揚和理論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並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加強了同羣眾的緊密分離,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而且在理論活動中拓展了本身的分析素質,增了學問,長了才幹。

一、根本概況

我院充分發揮科技文明優勢,緊扣今年“三下鄉”活動主題,把進修、宣揚、理論“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重點,把文明科技衞生效勞作為拓展,組織了多個主力理論團,150名大先生青年志願者以多層次的社會理論效勞活動,為鄉村的兩個文明建立展開了富饒成效的效勞活動。

1、大先生落實科學發展觀,理論為民,身膂力行“三個代表”

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大先生在進修、宣揚和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示範作用,根據學院的本身的特性,分離外地實際,我們黨員大先生“三個代表”理論效勞團,採取活潑活潑的方式,向基層黨員羣眾和廣大羣眾宣講“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宣揚黨的道路方針政策。展開黨的反動腳印尋訪活動,指導我們的同窗在理論中理解黨的光輝歷史,承繼黨的優良保守。我們還為鄉村基層羣眾和廣大農民羣眾宣講《地方一號文件》的精神、三農成績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方面的講座,開闢鄉村羣眾集體的視野,進步他們的學問政策程度。

2、回憶歷史,重温白色典範

今年是建黨八十四週年,我們經過走訪老黨員、調查、觀賞、調查等多種方式,深化理解和大力宣揚建黨八十三年特別變革關閉二十多年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立獲得的巨大成績,正確認識國情、社情、民情,加深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理論相分離的理解,進一步發揚賣國主義精神,建立起傳播科技、復興中華的幻想。同時還積極地向廣大羣眾羣眾宣揚我國的變革關閉經濟建立已進入了攻堅階段,進入了關鍵時期,必需保持不懈地高舉鄧小平理論巨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一個核心,兩個根本點”的根本道路,認識穩定的社會次序在我國社會主義建立中的重要性。

3、奉獻愛心,展開扶貧支教

我們一些隊員下鄉宣揚、招生;另一些留上去在安定中學出黑板報,寫海報,貼招生簡章,註冊報名等。很快就有700多名同窗前來註冊。我們開辦了特徵班和文明班。特徵班分為舞蹈、書法、音樂、籃球、足球、武術等培訓班;文明班分為:國小啟蒙班,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輔導班、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三等輔導班。在宣佈《支教班紀律》之後,正式開課。在15天的工夫當中,合計上課1500多個課時。我們還為外地的學校捐贈了4000餘冊圖書,支助了三名家庭貧困的孩子。

4、獻學問聰慧,無償為民維修電器

今年,我們組織了具有維修特長的大先生組成電器維修效勞隊,分為外地羣眾展開無償維修電器活支,在15地利間裏,共為羣眾義務維修電視機、VCD機、電扇等大小電器100多台(件)。

5、揮灑勤勞汗水,送文明下鄉

6、加強鄉村品德和法制建立,送法下鄉

針對山區的品德觀念和法律認識淡薄的情況,為推進外地鄉村的精神文明建立和法制建立,我們還發放了《公民品德建立施行大綱》、新《中華羣眾共和國婚姻法》、《中華羣眾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中華羣眾共和國土地保護法》、《中華羣眾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羣眾共和國交通法》、《中華羣眾共和國民法》和關於禁止黃、賭、毒等為內容的宣揚材料3000多份。

7、關心“三農”,送科技下鄉

我們還為外地的農民羣眾送去了科技學問,在老村長的指導下,我們組織了兩次農技學問培訓和宣揚活動,放映了相關安全使用農藥、蔬菜栽培等科學農技學問的光碟,在農民遇到疑問成績的地方,我總適時的為他們講解,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農技學問。與此同時,我們發放了農技學問、法律學問、家庭教育學問、衞生學問、防治疾病學問等十餘種宣揚材料合計4000多份,使農民朋友們收益匪淺。

二、重要收穫

從外地政府和羣眾對我院社會理論效勞團展開的活動給予了廣泛的讚譽和同窗們撰寫的一篇篇調查演講、論文和心得總結中獲知,這次大先生暑期社會理論鄧得了完美成功,獲得了多方面的收穫,次要體如今

1、進步了廣大同窗和外地羣眾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認識。

經過文明、科技、衞生“三下鄉”社會理論效勞活動,參與社會理論的同窗們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保守消費力的發展請求:始終代表中國保守文明的行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羣眾羣眾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不只需求中國共產黨人率先垂範,還需求千百萬掌握保守科學文明學問的學問分子身膂力行和不懈努力。大先生是黨和國度培養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立者和接班人,也是忠誠理論“三個代表”的生力軍。理論“三個代表”既是黨的教育方針的請求,更是大先生本身生長、生長的需求。同時,經過大先生廣泛的宣揚和效勞活動,外地羣眾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進步。

2、理解了省情、民情及社會發展情況,明白了努力方向。

廣大同窗經過理論,經過本人的調查理解、耳濡目染,特別是與廣大農民、工人的接觸中,理解我省的過來,理解了我省經濟發展的進程,深深明白了我省經濟之所以能夠發展,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充裕,其源泉就在於黨的正確指導,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鄧小平的正確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作為當代大先生只有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奉,對建立有中國特徵社會主義的信念,對變革關閉和古代化建立的決心,對黨和政府的懷疑,振奮精神,勤奮進修,開闢進取,努力把本人培養成為“四有”人才,才幹不孤負黨和羣眾的期望,不孤負時期的請求。

3、加強了社會義務感和歷史任務感,進一步鞏固了專業思想。

同窗們切身感遭到廣大農民急迫需求最根本的科技文明學問,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展開文明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嚴重意義的認識。

同窗們以為科學技術是第一消費力,但這個進程的轉換,離不開人才,而人才要靠教師來培養,作為師範生,該當堅定本人的專業思想,認真學好專業根本學問,經過培養有幻想、有品德、有文明、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來推進鄉村儘快脱貧致富奔小康。消弭地域差別、走單獨充裕的道路是新一代大先生義不容辭的義務。

大家經過理論還以為,一個地方能不能儘快脱貧致富,除了黨的政策好以外,還要有一種好的風氣,有一個作風正派,能率領羣眾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好帶頭人。

4、磨練了意志,奉獻了愛心,培養了理論聯絡實際的優良學風。

義務和任務不只使大先生們忍耐了從未有過的困苦,迸發出從未有過的熱情,而且使他們在無私奉獻學問和愛的進程中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幸運感和成績感,大先生走進田間村頭展開科技文明活動,使科技認識不得人心,街頭村尾,大先生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對鄉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立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

5、效勞報答了社會,完成了大先生本身的價值

經過展開“三個代表”理論宣揚和理論效勞、扶貧支教、電器維修、文藝上演、法律及農技學問徵詢宣揚等多種方式的活動,為外地羣眾傳播了文明學問和致富技術,宣揚了國策,辦了實事,豐厚了文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上為推進外地經濟、政治、文明、衞生、教育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遭到了外地政府和羣眾的讚譽。並且廣大先生在用學問和聰慧報答社會和羣眾的同時,本身的價值得到了表現,反“完成本身價值同效勞祖國羣眾”有機地統一同來。

6、拓展了大先生本身的分析素質,鍛鍊了先生羣眾隊伍

在鄉村展開“三下鄉”社會理論活動,其任務和生活環境是很艱苦的,蚊蟲的叮咬、日曬雨淋、消費勞動、沉重的設備運送和裝卸,再加上生活不習氣,對每一個同窗來説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同時,各項活動的組織、預備和展開以及生活上的衣、食、注行自理,不只使先生磨練了意志,培養和加強了奉獻精神,而且進步了組織、管理、協調及分析、處理成績的能力。此外,經過與社會的方泛接觸和交換,寬闊了視野,增加了學問。

7、進一步明白了向羣眾羣眾進修、走與工農相分離的成材之路。

參與理論團的同窗,在寫給院團委的心得領會中,有近許多的同窗直接或間接地談到向工農羣眾進修成績。這些同窗以為社會理論活動在新的歷史時期從內容到方式雖然發作了較大變化,具有新的特性,但它的向廣大羣眾羣眾進修的根本主旨不能變。

三、社會理論的領會

這次“三下鄉”第一階段社會理論活動之所以獲得完美成功,我們領會次要有:

1、學院黨委的重視和外地政府的大力支撐和協助是這次社會理論活動獲得成功的根底和前提

對大先生暑假社會理論,學院黨委非常重視,特地成立社會理論指導小組,並在經費、人員組織上為社會理論活動的成功展開和獲得成功提供了保證。在這次社會理論中,外地的政府給予了大力的支撐和協助,為我們的社會理論打開了便當之門,

2、細心設想方案,認真組織施行,是本次社會理論獲得成功的關鍵

為設想好今年暑期社會理論的方案,我們做了大量的深化細緻的調查、研究任務。首先,根據學院黨委的請求和上級的指示精神,我們決議走進國度重點工程,在地點肯定之後,院團委還特地派了兩名團幹深化各理論地進行了實。按照“按需設項,據項組團,雙向受害”的原則,肯定落實社會理論活動的內容。設想大先生落實科學發展觀理論效勞、黨員大先生“三個代表”理論宣揚和理論效勞、扶貧支教、電器維修、文藝上演、法律和農技學問徵詢及宣揚、重走長征路等活動項目。在方案制定之後,組織施行就是關鍵。我們從人員的選拔,出發前的各項任務預備,到理論地的具體施行,都施行合作擔任,層層落實各項任務成功進行。

3、社會理論活動是拓展大先生素質的有效方式和渠道

在理論中經過展開各種方式效勞活動,廣大先生磨練了意志,鍛鍊了能力,增加了學問並把努力“保持進修書本學問與投身社會理論”、“保持完成本身價值與效勞祖國羣眾”較好地統一了起來,有效的進步了大先生的分析素質。為他們將來走上社會,參與“四化”建立打下了一個優良的基矗。

我院組織大先生深化鄉村、鄉鎮展開“三下鄉”活動已經許多年了,一方面,外地羣眾在大先生送文明、送科技、送衞生“三下鄉”活動中等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另一方面,經過“三下鄉”這種易於承受的方式,老百姓直接或間接並不同程度地理解了國度的方針、政策和當前的情勢。因而,這幾年來,不管在哪裏,我們的大先生“三下鄉”社會理論活動都遭到了外地人們的熱烈歡送和廣泛讚譽。

社會理論是艱苦的,但收穫是巨大的。讓我們一同來聽聽參與社會理論的同窗們的描述吧:

社會理論是一筆財富。一分付出,一分收穫,有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在社會理論中能夠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學問,它讓你寬闊視野,理解社會,深化生活,無限回味。更何況參與社會理論活動的進程、經歷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社會理論是一種動力。看到在土地上耕種的農民,在工地上揮汗的工人,在邊防上保衞的兵士,我明白了書桌的分量,一種激烈的義務感情不自禁,是羣眾哺育了我,培養了我,給了我學問和一切。作為一名大先生,在祖國需求的時分,我會無條件地把所學的學問和一切奉獻給祖國和羣眾。

社會理論是體味人生的“百味筒。”要想體味一下生活的悲歡離合鹹,那就請你本人蔘與一次理論效勞吧,我保證你一定會不枉此行,箇中味道只有親身參與才幹領會的到。

社會理論是考證明力的“試金石”。走出校門融入社會的大舞台,我們才真正體驗到本身學問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論學問只有與理論親密分離,才幹真正發揮它的價值。行不行,理論中看!

“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理論覓真知”。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過社會理論的磨練,同窗們變得愈加幼稚、愈加自傲,校園裏四處洋溢着興旺向上的優良氛圍。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代青年大先生有實力承當的起將來建立國度的重擔,追求進步,吃苦求知,勤於理論,全面成才必將成為廣大青年先生的單獨心聲和舉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5

“三下鄉”,一段美好的經歷完美謝幕,成為我青春中不可多得的一段經歷。從此,我的生命與靈石、廈門鎮、廈門敬老院有了交集。這裏的點點滴滴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也在慢慢的改變着我。

那是第一天,清脆的鬧鐘聲音準時響起,抬頭看了看窗外,陽光明媚,心情大好。出去晨跑,開始了一天的生活。也許是第一天的緣故,對這裏的一切充滿了好奇。走在敬老院的院子裏,看着那一張張蒼老的面孔,對着你充滿笑意,而你也對他們微笑問候,幸福的滋味一次次迴盪在心頭。在不經意間就觸到了我們心中最弱軟的部分,這是怎樣的一種甜蜜與幸福。

清早晨跑、早飯洗碗、上午畫畫廊、午後擦玻璃、空閒聊天……這便是我們一天的生活。雖然簡單,卻是一種經歷、一種成長。

這一天雖然忙碌,但是想要感到充實的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始終牢記我們代表着理工大的形象,從各方面都力爭做到完美,來維護我們理工大的形象。艱苦的條件,讓我們更加意識到這是一次真正的社會實踐,而不是旅遊觀光。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天都做好自己,體驗一個完美的過程。

平平淡淡中,迎來了第二天。早晨微涼的風讓睡意朦朧的我們神清氣爽。每天的晨跑讓我們又以充沛的精力來迎接今天的任務。

這天是有分量的一天,起碼對於我來説是的。上午去採訪老人。他們經歷坎坷後的平淡,寬廣的胸懷讓我們如沐春風。歷經歲月洗滌後沉澱下的一切,讓我受到了震撼。對婦聯主任的採訪,讓我知道了何為父母對兒女的愛;對老教師的採訪,讓我明白了何為教師對學生的情懷,何為老一輩教育者對我們的期待;對抗美援朝老戰士的採訪,讓我終於切身體會到那一代人對祖國深深的熱愛,那一聲“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呼喊聲又響在了我的耳旁。從他激動的神情,不願被打斷的態度中,我又接受了一次洗禮。

下午,天氣轉晴,火辣的驕陽讓温度急劇上升,也點燃了我們的激情。我們負責採訪那位志願軍老戰士,聆聽那個年代的聲音,感受炮火連天的時刻。老人講到巨大犧牲、戰友離去時的深情,讓我們也不禁有一種眼淚衝出眼眶的衝動。老人對那時的記憶如此深刻,以致一個只經過一次的地方,都會清晰的的説出那個地名。老人對我們殷切的鼓勵,充滿期待的語氣,讓我們如何不努力,如何不為這個國家付出所有,“先有國,後有家”的境界讓我們都自歎不如。

或許,我們13個人與這裏、與這些老人們的交集只是在這裏的短短七天。但我們已經足夠幸運了,能夠出現在這些可愛可敬老人們的晚年生活中,為他們提供一點點的幫助,將我們的愛送給他們。只願人間處處都有愛的影蹤,用我們的愛,換他們的幸福笑容……

圖片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迎來了看似平淡又充實興奮的第三天。那天,我們一行人去參觀了靈石縣的著名景點——王家大院,我明白了古人“以善為訓,為善最樂”的良苦用心。

“王家歸來不看院”有句話是這麼説的。由此可知其藴藏着多麼深厚的文化底藴。一路走來,事實果真如此。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雕刻,錯落有致、鱗次櫛比的房屋,無一不讓我目瞪口呆。參觀考察的過程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忽略任何一個細節。僅僅一個看似平凡的台階,就有左右逢源、平步青雲的説法。一個排水的入口便有“流水不流財”的內涵。我影響最深的還是一塊兒“為善最樂”的額匾,“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頻頻出現在古人對下一代的教育之中。這不也是我們暑期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嗎、與人為善,儘自己所能,為他們帶來歡樂、欣慰。從今天起,善成了我人生的又一大主題,我會奮然前行。

天氣晴朗,又是美好的一天。收拾明媚的心情,迎來了社會實踐的第四天。

今天的任務昨日已經知曉,整理資料。印象中,應該是比較輕鬆的一天,可事實並非如此。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我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投入工作,這也許就是團隊的力量吧。因為之前採訪了兩位四老,所以分成了兩組。分別整理,明確的分工,積極的態度,讓我們的工作得以快速進行,快速完成。這一天,我又收穫了許多。

重拾昨日的記憶,聆聽永存的錄音,感悟到了不一樣的內容,老人對賬目一輩子的保證,讓我們這些後輩在感歎之餘又多了一些望塵莫及。這樣的信心來源於什麼,是工作之時的一絲不苟,也有國家法制的嚴格約束。反觀今天,有多少建橋者可以做出一輩子的承諾。昨天,我忽略了太多細節。文革之時,涉及範圍那麼廣,影響那麼深,老人所在大隊卻未收絲毫影響。深思過後,才明白團結的力量多麼可怕。兒時就耳熟能詳的那句“一雙筷子輕輕被折斷,一把筷子牢牢抱成團”,在今天才深深紮根在心底。看着老人的背影,我的心裏是滿滿的崇敬。

今天是最出乎意料,卻又碩果累累的一天。經過大家努力,一篇採訪稿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平淡卻充滿着意外,真實又值得品味,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充滿了期待。

對於山,我們總是情有獨鍾。爬山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山總給人一種敬畏的心理。儘管山路崎嶇難行,但山林空氣卻使人感到清新怡人,這裏遠離城市的喧囂,只有一切歸於平淡後的寧靜。

這天清晨,我們早早出發,來到靈石縣著名省級地質公園——石膏山。這是我第一次跟這麼多夥伴一起爬山,我們是一個團體,共同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互相鼓勵,並肩前行。對於前方,我們一無所知,只有齊心協力,邁出向前的一步又一步,這過程充滿着樂趣和相互鼓勵。爬山,我們憑着的是一往直前的勇氣,和永不放棄的執着。每到休息時,大家都拿出自己儲備的食物,分享給大家,其樂融融,很是愜意。

我們驚歎山峯的險峻嶙峋,仰慕其偉岸挺拔的雄姿。登山,帶給了我們這個團隊對人生的思考,“路漫漫其修遠兮”,儘管對前方一無所知,但我們仍然堅持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往上爬,憑藉着積極的心態和渴望實現自我成就的這份動力,我們在最累的時候咬牙堅持。最終“一覽眾山小”從一句詩變成了我們的切身經歷。

今天有淚水也有喜悦,這一天的經歷引起了我們每一個人獨特的思考,為我們的團隊送來了一條更加牢固的情感紐帶。

轉瞬即逝間,暑期三下鄉已經接近尾聲,那天,充滿了太多的不捨,依然記得剛剛來的時候那種興奮,還有對於飯菜、住宿的諸多不滿與抱怨。而此刻,我們都滿含淚水,雖然才僅僅七天,在生命長河中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這七天的日子裏,我們與另一羣人有了交集,這就是緣分吧。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最後為我們準備了歡送晚會,卻是在意料之外,而我們作為這裏的客人,也理所應當的準備着自己的節目。活動開始前,坐在觀眾席,心裏太不是滋味,想到明天一早就要離開這個在七天裏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一切與歡樂有關的心情都不見了蹤影。

這也許就是人生吧,我願意體驗,也願意經歷,祝爺爺奶奶們身體健康,永遠不會忘了你們的教導。還有我可愛的小夥伴,願你們一切安好,明天永遠都是晴天,愛你們。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6

為了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全面瞭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實踐中成長成才,今年,我院繼續響應省團委和校團委的號召,積極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有幸成為中文學院XX年望埠掛職隊的一員,於7月13日至7月28日期間去到英德市望埠鎮,經歷了一次有意義的、難忘的暑期“三下鄉”之旅。

7月13日上午9點,汽車駛出學校正門,奔赴目的地英德市望埠鎮。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的視線一點點遠離城市,向我們靠近的是一重重青山,沿路還可以感受到芳草沁人心脾的氣息,依山傍水間無不顯現出農村的一番清新景象。感覺目的地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心中的興奮也在不斷升温,遐想也一浪高過一浪。

到達望埠鎮的第二天,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工作。我們掛職隊,主要任務就是到各個政府部門掛職,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公務。我掛職的部門是望埠鎮計生辦。來到計生辦的頭兩天,由於對工作不熟悉,我的主要任務是觀察、學習,通過多觀察,然後多思考,不懂的就多問,我很快了解並掌握了計生辦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等。

之後,漸漸地,計生辦的領導開始分配一些簡單的任務給我和我的搭檔,我們都能很好地完成。再之後,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核查流動適孕婦女的資料並錄入到電腦的數據庫中去。這個工作雖然難度不大,但是很繁瑣,需要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和嚴謹細心的工作態度。剛開始接受這個任務時,我和我的搭檔都很興奮,充滿了工作激情,可是,我們做了幾天之後,不知不覺的熱情慢慢消退,煩躁情緒開始產生。我們自己也發現了這些不好的變化,我們及時進行自我調整,除了互相鼓勵,保持平和心態外,我們還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進行適當的放鬆。這些調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又能繼續嚴謹、認真地工作了。

除了在政府部門掛職外,我們隊還開展了許多活動,包括進行了兩次調研、慰問敬老院、上街宣傳奧運和衞生知識、參觀清遠女足訓練基地和海螺水泥廠等。其中,兩次調研活動是重頭戲。這兩次調研活動的課題是:物價上漲對農民生活水平的影響。第一次調研是走訪望埠鎮上的居民和農民,第二次調研則是走訪鎮農貿市場。這兩次調研,我們都深入到當地居民家中和農貿市場每一個攤位,親自與相關人員交談,收集第一手資料,以保證調研數據真實、準確。

調研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因為一方面我們完成了既定的調研任務,收集到許多有用的信息,讓我們對當地的物價水平和居民的經濟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並大致弄清了物價上漲對他們生活水平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過這次實踐,我們鍛鍊了自己的溝通能力,懂得了如何更好的與陌生人打交道,取得他們的信任,並向他們瞭解到我們需要的信息。

7月28日,我們將要和這個與我們結下了不解之情的小鎮揮手告別了。汽車駛離了望埠鎮,為期16天的“三下鄉”之旅也緩緩地拉上了帷幕。坐在車上,恍惚中彷彿當初滿懷好奇與興奮之情奔赴望埠的情景就發生在昨天。而現在望着慢慢遠去的一重重青山,已沒有了來時對於“三下鄉”的興奮,取而代之的是對於農民生活水平問題的沉重的思考……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充實了我的暑期生活,更讓我在活動中瞭解了國情,受到了教育、服務了社會、增長了才幹。同時,“三下鄉”還讓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也讓我認識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高素質的大學生,要想盡快地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就絕不能只埋頭於書本之中,必須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積極地投身於社會實踐之中,開拓視野,認識社會,對自己有個清醒的定位,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會正確地做人做事,學會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7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理論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道路,是推進大先生“素質拓展方案“的重要舉措。

我院今年的大先生社會理論活動,主題明顯,內容豐厚,方式多樣,成效明顯。廣大青年先生在為民效勞的活動中,不只進修、宣揚和理論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並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加強了同羣眾的緊密分離,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而且在理論活動中拓展了本身的分析素質,增了學問,長了才幹。

一、根本概況

我院充分發揮科技文明優勢,緊扣今年“三下鄉”活動主題,把進修、宣揚、理論“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重點,把文明科技衞生效勞作為拓展,組織了多個主力理論團,150名大先生青年志願者以多層次的社會理論效勞活動,為鄉村的兩個文明建立展開了富饒成效的效勞活動。

1、大先生落實科學發展觀,理論為民,身膂力行“三個代表”

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大先生在進修、宣揚和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示範作用,根據學院的本身的特性,分離外地實際,我們黨員大先生“三個代表”理論效勞團,採取活潑活潑的方式,向基層黨員羣眾和廣大羣眾宣講“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宣揚黨的道路方針政策。展開黨的反動腳印尋訪活動,指導我們的同窗在理論中理解黨的光輝歷史,承繼黨的優良保守。我們還為鄉村基層羣眾和廣大農民羣眾宣講《地方一號文件》的精神、三農成績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方面的講座,開闢鄉村羣眾集體的視野,進步他們的學問政策程度。

2、回憶歷史,重温白色典範

今年是建黨九十五週年,我們經過走訪老黨員、調查、觀賞、調查等多種方式,深化理解和大力宣揚建黨八十三年特別變革關閉二十多年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立獲得的巨大成績,正確認識國情、社情、民情,加深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理論相分離的理解,進一步發揚賣國主義精神,建立起傳播科技、復興中華的幻想。同時還積極地向廣大羣眾羣眾宣揚我國的變革關閉經濟建立已進入了攻堅階段,進入了關鍵時期,必需保持不懈地高舉鄧小平理論巨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一個核心,兩個根本點”的根本道路,認識穩定的社會次序在我國社會主義建立中的重要性。

3、奉獻愛心,展開扶貧支教

我們一些隊員下鄉宣揚、招生;另一些留上去在安定中學出黑板報,寫海報,貼招生簡章,註冊報名等。很快就有700多名同窗前來註冊。我們開辦了特徵班和文明班。特徵班分為舞蹈、書法、音樂、籃球、足球、武術等培訓班;文明班分為:國小啟蒙班,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輔導班、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三等輔導班。在宣佈《支教班紀律》之後,正式開課。在15天的工夫當中,合計上課1500多個課時。我們還為外地的學校捐贈了4000餘冊圖書,支助了三名家庭貧困的孩子。

4、獻學問聰慧,無償為民維修電器

今年,我們組織了具有維修特長的大先生組成電器維修效勞隊,分為外地羣眾展開無償維修電器活支,在15地利間裏,共為羣眾義務維修電視機、VCD機、電扇等大小電器100多台(件)。

5、揮灑勤勞汗水,送文明下鄉

6、加強鄉村品德和法制建立,送法下鄉

針對山區的品德觀念和法律認識淡薄的情況,為推進外地鄉村的精神文明建立和法制建立,我們還發放了《公民品德建立施行大綱》、新《中華羣眾共和國婚姻法》、《中華羣眾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中華羣眾共和國土地保護法》、《中華羣眾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羣眾共和國交通法》、《中華羣眾共和國民法》和關於禁止黃、賭、毒等為內容的宣揚材料3000多份。

7、關心“三農”,送科技下鄉

我們還為外地的農民羣眾送去了科技學問,在老村長的指導下,我們組織了兩次農技學問培訓和宣揚活動,放映了相關安全使用農藥、蔬菜栽培等科學農技學問的光碟,在農民遇到疑問成績的地方,我總適時的為他們講解,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農技學問。與此同時,我們發放了農技學問、法律學問、家庭教育學問、衞生學問、防治疾病學問等十餘種宣揚材料合計4000多份,使農民朋友們收益匪淺。

二、重要收穫

從外地政府和羣眾對我院社會理論效勞團展開的活動給予了廣泛的讚譽和同窗們撰寫的一篇篇調查演講、論文和心得總結中獲知,這次大先生暑期社會理論鄧得了完美成功,獲得了多方面的收穫,次要體如今

1、進步了廣大同窗和外地羣眾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認識。

經過文明、科技、衞生“三下鄉”社會理論效勞活動,參與社會理論的同窗們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保守消費力的發展請求:始終代表中國保守文明的行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羣眾羣眾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不只需求中國共產黨人率先垂範,還需求千百萬掌握保守科學文明學問的學問分子身膂力行和不懈努力。大先生是黨和國度培養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立者和接班人,也是忠誠理論“三個代表”的生力軍。理論“三個代表”既是黨的教育方針的請求,更是大先生本身生長、生長的需求。同時,經過大先生廣泛的宣揚和效勞活動,外地羣眾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進步。

2、理解了省情、民情及社會發展情況,明白了努力方向。

廣大同窗經過理論,經過本人的調查理解、耳濡目染,特別是與廣大農民、工人的接觸中,理解我省的過來,理解了我省經濟發展的進程,深深明白了我省經濟之所以能夠發展,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充裕,其源泉就在於黨的正確指導,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鄧小平的正確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作為當代大先生只有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奉,對建立有中國特徵社會主義的信念,對變革關閉和古代化建立的決心,對黨和政府的懷疑,振奮精神,勤奮進修,開闢進取,努力把本人培養成為“四有”人才,才幹不孤負黨和羣眾的期望,不孤負時期的請求。

3、加強了社會義務感和歷史任務感,進一步鞏固了專業思想。

同窗們切身感遭到廣大農民急迫需求最根本的科技文明學問,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展開文明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嚴重意義的認識。

同窗們以為科學技術是第一消費力,但這個進程的轉換,離不開人才,而人才要靠教師來培養,作為師範生,該當堅定本人的專業思想,認真學好專業根本學問,經過培養有幻想、有品德、有文明、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來推進鄉村儘快脱貧致富奔小康。消弭地域差別、走單獨充裕的道路是新一代大先生義不容辭的義務。

大家經過理論還以為,一個地方能不能儘快脱貧致富,除了黨的政策好以外,還要有一種好的風氣,有一個作風正派,能率領羣眾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好帶頭人。

4、磨練了意志,奉獻了愛心,培養了理論聯絡實際的優良學風。

義務和任務不只使大先生們忍耐了從未有過的困苦,迸發出從未有過的熱情,而且使他們在無私奉獻學問和愛的進程中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幸運感和成績感,大先生走進田間村頭展開科技文明活動,使科技認識不得人心,街頭村尾,大先生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對鄉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立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

5、效勞報答了社會,完成了大先生本身的價值

經過展開“三個代表”理論宣揚和理論效勞、扶貧支教、電器維修、文藝上演、法律及農技學問徵詢宣揚等多種方式的活動,為外地羣眾傳播了文明學問和致富技術,宣揚了國策,辦了實事,豐厚了文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上為推進外地經濟、政治、文明、衞生、教育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遭到了外地政府和羣眾的讚譽。並且廣大先生在用學問和聰慧報答社會和羣眾的同時,本身的價值得到了表現,反“完成本身價值同效勞祖國羣眾”有機地統一同來。

6、拓展了大先生本身的分析素質,鍛鍊了先生羣眾隊伍

在鄉村展開“三下鄉”社會理論活動,其任務和生活環境是很艱苦的,蚊蟲的叮咬、日曬雨淋、消費勞動、沉重的設備運送和裝卸,再加上生活不習氣,對每一個同窗來説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同時,各項活動的組織、預備和展開以及生活上的衣、食、注行自理,不只使先生磨練了意志,培養和加強了奉獻精神,而且進步了組織、管理、協調及分析、處理成績的能力。此外,經過與社會的方泛接觸和交換,寬闊了視野,增加了學問。

7、進一步明白了向羣眾羣眾進修、走與工農相分離的成材之路。

參與理論團的同窗,在寫給院團委的心得領會中,有近許多的同窗直接或間接地談到向工農羣眾進修成績。這些同窗以為社會理論活動在新的歷史時期從內容到方式雖然發作了較大變化,具有新的特性,但它的向廣大羣眾羣眾進修的根本主旨不能變。

三、社會理論的領會

這次“三下鄉”第一階段社會理論活動之所以獲得完美成功,我們領會次要有:

1、學院黨委的重視和外地政府的大力支撐和協助是這次社會理論活動獲得成功的根底和前提

對大先生暑假社會理論,學院黨委非常重視,特地成立社會理論指導小組,並在經費、人員組織上為社會理論活動的成功展開和獲得成功提供了保證。在這次社會理論中,外地的政府給予了大力的支撐和協助,為我們的社會理論打開了便當之門,

2、細心設想方案,認真組織施行,是本次社會理論獲得成功的關鍵

為設想好今年暑期社會理論的方案,我們做了大量的深化細緻的調查、研究任務。首先,根據學院黨委的請求和上級的指示精神,我們決議走進國度重點工程,在地點肯定之後,院團委還特地派了兩名團幹深化各理論地進行了實。按照“按需設項,據項組團,雙向受害”的原則,肯定落實社會理論活動的內容。設想大先生落實科學發展觀理論效勞、黨員大先生“三個代表”理論宣揚和理論效勞、扶貧支教、電器維修、文藝上演、法律和農技學問徵詢及宣揚、重走長征路等活動項目。在方案制定之後,組織施行就是關鍵。我們從人員的選拔,出發前的各項任務預備,到理論地的具體施行,都施行合作擔任,層層落實各項任務成功進行。

3、社會理論活動是拓展大先生素質的有效方式和渠道

在理論中經過展開各種方式效勞活動,廣大先生磨練了意志,鍛鍊了能力,增加了學問並把努力“保持進修書本學問與投身社會理論”、“保持完成本身價值與效勞祖國羣眾”較好地統一了起來,有效的進步了大先生的分析素質。為他們將來走上社會,參與“四化”建立打下了一個優良的基矗。

我院組織大先生深化鄉村、鄉鎮展開“三下鄉”活動已經許多年了,一方面,外地羣眾在大先生送文明、送科技、送衞生“三下鄉”活動中等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另一方面,經過“三下鄉”這種易於承受的方式,老百姓直接或間接並不同程度地理解了國度的方針、政策和當前的情勢。因而,這幾年來,不管在哪裏,我們的大先生“三下鄉”社會理論活動都遭到了外地人們的熱烈歡送和廣泛讚譽。

社會理論是艱苦的,但收穫是巨大的。讓我們一同來聽聽參與社會理論的同窗們的描述吧:

社會理論是一筆財富。一分付出,一分收穫,有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在社會理論中能夠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學問,它讓你寬闊視野,理解社會,深化生活,無限回味。更何況參與社會理論活動的進程、經歷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社會理論是一種動力。看到在土地上耕種的農民,在工地上揮汗的工人,在邊防上保衞的兵士,我明白了書桌的分量,一種激烈的義務感情不自禁,是羣眾哺育了我,培養了我,給了我學問和一切。作為一名大先生,在祖國需求的時分,我會無條件地把所學的學問和一切奉獻給祖國和羣眾。

社會理論是體味人生的“百味筒。”要想體味一下生活的悲歡離合鹹,那就請你本人蔘與一次理論效勞吧,我保證你一定會不枉此行,箇中味道只有親身參與才幹領會的到。

社會理論是考證明力的“試金石”。走出校門融入社會的大舞台,我們才真正體驗到本身學問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論學問只有與理論親密分離,才幹真正發揮它的價值。行不行,理論中看!

“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理論覓真知”。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過社會理論的磨練,同窗們變得愈加幼稚、愈加自傲,校園裏四處洋溢着興旺向上的優良氛圍。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代青年大先生有實力承當的起將來建立國度的重擔,追求進步,吃苦求知,勤於理論,全面成才必將成為廣大青年先生的單獨心聲和舉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篇18

20xx年7月8日至7月14日,我們百色學院愛心助教服務隊來到凌雲縣下甲鄉念恩國小,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念恩國小的七天中,我們開展了許多活動,和國小生聯歡、為國小生義務輔導功課,深入農民之中調查研究等等。在農村裏,我們學到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是我第一次如此熱衷於教育問題和農村問題,並且如此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現將在活動過程中瞭解到的一些情況做以下彙報。

一、念恩現狀

(1)念恩簡介。凌雲縣下甲鄉弄懷念恩國小創建於1952年9月,學校位於下甲鄉政府所在地東北面,距鄉政府7公里,坐落在下甲鄉河洲村弄懷屯,未通公路,從學校步行到村級公路約需30分鐘,而步行到下甲鄉中心街則需2個小時左右。學校服務河洲村的弄懷、卡所、弄瓦等五個純背隴瑤自然屯,轄區人口423人,適齡兒童60人。校園佔地面積1320平方米,有磚混結構教學用房一棟,建築面積180平方米,有教室兩間,辦公室2間(其中一間兼做教師宿舍),有磚瓦結構師生生活用房2間,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學校現在有教師2人,開設四個年級兩個教學班,是一個複式教學點,現有在校學生63人,其中女生37人,寄宿生4人,一年級37人(含學前班),二年級15人,三年級1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輟學率為0。念國小現已發展成為全縣同類學校人數最多,辦學效益最好,教學質量最高的全縣民族教育窗口學校。

(2)艱苦的條件。作為一個在貧困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教學點還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1、學校師生生活用房緊缺影響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學校沒有圍牆,羣眾豬馬牛羊經常竄入校園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2、交通不便。念恩國小位於海拔1000多米的半山腰上,道路崎嶇陡峭。3、學校的設備還不完善。4、用水緊張。在山裏,人們的生活用水都是靠雨水,若是在旱季,則要到幾公里外的水源處挑水回來,十分不便而且不衞生。

(3)師資短缺。辦學以來,先後有十幾位老師在這所學校任教,但因環境艱苦,辦學條件差而不能堅持。學校也因多方面原因於1991年9月至1995年8月停辦。1995年9月,阮文憑到該校任教後,他以一顆火熱的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用殘疾之軀,經過近20xx年的努力拼搏和苦心經營,把這所已經停辦了四年, 把學校辦成全鄉同類學校學生最多、教學質量最高、辦學條件最好、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極具典型的瑤山學校。但是,全校只有兩個老師,即阮文憑老師和他的妻子。阮老師腿腳不便,他是一個弱者卻向的弱者張開了雙臂,或許他更需要人們的幫助。

(4)念恩的孩子。這裏的孩子雖家境貧寒但都十分懂事,他們活潑熱情,尊師守紀,在學習上也表現突出。近年來,學校學生參加全縣各類知識競賽有26人獲獎。學校成立有文藝演出隊,書法組,繪畫組,以及籃球隊,乒乓球隊等。同學們都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但卻存在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據瞭解,孩子們在念恩讀完三年級後,就要到下甲鄉中心國小去繼續完成國小。可從山裏出去的孩子,大都遭受到這樣一種遭遇,那就是到中心國小後被當地的同學欺負,被人瞧不起,有些孩子被打得哭着回家,有的被剪掉褲子、燒掉頭髮,甚至有些孩子害怕再次被欺負而輟學回家。這些情況雖和當地的領導反映,但似乎卻沒有任何迴應。我們不得不為這些孩子的教育問題而擔憂啊。

二、留守兒童問題。留守兒童是中國長期的城鄉二元體系鬆動的一羣 制度性孤兒 。留守兒童的出現不僅成為外出務工農民的後顧之憂,而且也給正在成長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影響。在上他們被看作是當下中國最容易受傷的人。當今社會,留守兒童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結合家訪以及調查,我們瞭解到,在念恩國小讀書的63名學生中50%以上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哥哥或姐姐常年愛外打工,一般往南寧、百色、田林等地,只有農忙時才回家,家裏只留下老人在家作家務撫養他們。分析其原因,家庭因素占主導地位。在經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捨失衡。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土地,到城市裏務工謀生。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給下一代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濟支持。但外出打工,使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的教育需求形成了落差,外出務工的家長整日忙於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留在家裏的老人忙於操持家務,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僅限於讓孩子完成作業,家庭教育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孩子的學習生活和身心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值得慶幸的是,念恩的孩子在阮老師的細心關懷和精心教育下,不僅懂事而且成績和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優秀。

孩子是未來、是希望,中國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我們應該給他們一些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能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農村政策問題。為貫徹落實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困難,國務院決定,20xx年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標是:通過在全國範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範圍,穩定、持久、有效地解決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温飽問題。

這一政策的頒佈和實施,不知解決了多少貧困農民的生活問題。但下甲鄉弄懷村的村民,卻沒人知道有這麼一個政策,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他們的温飽問題。在家訪和了解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這些瑤寨人民的生活。他們住的是草房,喝的是雨水,種的是玉米和水稻,但一年下來的糧食根本維持不了他們的生活,生活過的是十分的艱難。但當地的政府並沒有給他們切實的幫助,沒有給他們宣傳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關信息,一年下來除了幾牀簡單的被子,政府沒有撥款給他們任何資助。在人人都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的社會裏,竟然還有這樣的村莊,這樣的事情發生,我確實震驚了。對於國家對農村的一些優惠政策,這裏的村民似乎都是一問三不知,這裏似乎已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山寨。國家政府應給予他們的關注和幫助,只有這樣,構建和諧社會,建立新農村,關注民生,這些國家對貧困農村的優惠政策才可以真正實現啊。

這次三下鄉活動雖然早已結束,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讀聖賢書的人也開始關心窗外事。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在生活着九億多農民的廣大農村中,還存在着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問題,那裏的經濟還不夠發達,那裏的政治體制還不夠健全,非常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儘自己應盡的一份力,作出自己應做的一份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uqi/evgjq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