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通用15篇)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通用15篇)

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1

驕陽似火的七月,“三下鄉”的鐘聲在我院已經敲響。為了幫助、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進一步認真學習和踐行科學發展觀,使我院廣大同學積極投身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發揮專業優勢和特長,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以實際行動為“構建和諧社會”奉獻力量。經團省委和學校的統一安排,並根據校團委和院團委有關文件精神指示,我隊立足實際,切入社會熱點,組織了為期九日的“_飛揚”赴_市_中學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我十分榮幸地成為為該隊的一員,並擔任宣傳組負責人。

大學生暑期

這次暑期三下鄉活動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使我無論在能力上或是在心靈上有了一次大的飛躍,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

為順利完成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任務,我們做了精心的準備。在課程的準備和活動的開展方面,我們與學校取得較好的溝通,瞭解到當地學生的迫切需要,並針對他們的特點開展特色的課程和活動,以此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我積極參加了各種活動,精心為學生準備了歷史課,手工課,並擔任文藝匯演的主持,在各項活動中不斷鍛鍊自我,提升自我。在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得到以下一些認識:

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責任。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的思想認識水平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深化了我們對新農村的思想。經濟落後,一切都免談。社會應該給予不發達地區以更多的關注,讓雨露惠及農村。我們大學生應該加倍努力,為祖國的強大多出力,多流汗,多動腦。實踐活動還促進了我們對國情、民情的認識,增強了適應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增長了才幹,發現了不足,激發了熱情。社會實踐活動給廣大同學提供了一個學習社會知識和展示自我才華的舞台,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鍊了廣大同學的才幹。同學們一起努力做了很多事情,我們一起做問卷調查,一起上街進行宣傳,一起表演節目……在合作中鍛鍊了我們分工協作的能力,交際能力,組織能力等等。在這次下鄉實踐活動中我們充分發揮了專業知識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既為地方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思維、新的活力,又培養了我們的吃苦耐勞精神,使書本知識在實踐中得到了進一步消化,讓大家在實踐中學到了很多寶貴的、在書本中無法學到的社會經驗。而社會實踐,作為一種把理論知識運用於實際的重要形式,又能夠很順利的讓我們做到了校外實踐與校內實踐相結合,達到兩方面平衡的發展的理想目標。

展示了形象,發揚了學校作風,體現了專業特色。通過參加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展示了青年大學生的風采。我們都展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不怕苦、不怕累。

三下鄉與其帶給我不少的鍛鍊不如説帶給我不少的思考的角度,這次三下鄉讓我真真正正的從管理者的角度在思考着問題,即使很幼稚,很懵懂,但卻是讓我思維的方式有了重大的轉變的。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三下鄉活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大家帶着一份感動與思考起程,想想我們分別的那一幕,想想我們與_學生共同度過的那點點滴滴,想想我們志願者們留下的足跡,想想這些天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為我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經驗和收穫,它也是這片天空下不滅的回憶,這將成為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值得我永遠珍藏。三下鄉就是要我們這些熱血青年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來與實踐相結合,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鄉情,知道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是什麼。並要在實踐中肯定自己的價值,並認識自己的不足,這就要求我們更加努力去學習和充實自己,去更好地為以後為人民服務作好準備,這才是我們三下鄉的意義。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2

20_年_月_日上午,_學院_名學生在學院團總支書記等幾位老師的帶領下前往_市_縣_鄉,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及“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推進農村文明建設”

首先,我們到達_縣_鄉_國小,受到了當地領導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接待,並召開簡短見面會。在會議上,_縣_鄉鄉長也作了重要講話,介紹了_縣的總體概況,並分別談了農業、工業、教育等各項事業運轉情況及經濟狀況。

鄉長對我們寄予厚望説:青年充滿朝氣活力,青年富有豪情壯志,所以青年應珍惜把握這次機會,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勇於到基層參加實踐、體驗生活,以實際行動實踐這次人生成長中不可多得的機遇。這一席話,同學們深受鼓舞。

然後,我們深入農户,開展有關農村存在的一些問題的調查,並形成調查報告,我們先去探望了那些偉大的解放軍戰士_等。他們把那些埋藏在心靈深處多年的感人肺腑戰鬥故事都給我們津津有味的講了一遍,我們大家都聽得很認真,併力爭從思想上、行動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成為時代發展的強頭兵,精神文明的帶頭人,進而來緬懷已逝的英雄。

隨之,我們又探望了一位孤寡老人,參觀了老人的住所,在解説員帶領下,我們瞭解了_事件的整個過程。在_事件中參戰部隊不怕疲勞、不怕傷亡,英勇善戰,抒寫了一篇軍民一致對敵的輝煌歷史,湧現了一大批值得人民永遠懷念的英勇將士,他們的英勇事蹟將會影響着我們,感染着我們,激勵着我們。通過走訪農村家庭,我們發現有幾位學生家庭生活特別艱苦,經濟困難,但是他們對子女的那份愛,那份對孩子未來的成長的期盼,卻非常的關心和迫切。

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上一流的學校,享受一流的教育,然而,經濟的困難,生活的所迫,使得這些家庭顯得那樣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愛子之心,人皆有之。當我們感受到這份天下父母心,是那麼的偉大,而又那麼的艱澀。我們為這份愛子之心所感動,我們服務團全體隊員都紛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在我們臨走的時候,還給他們送去了_版掛麪和油鹽,蔬菜等生活用品。

最後,我們到_縣_鄉_國小授課,給他們帶去了慰問禮品,帶去了我們自編自演的諸多文藝節目。我們熱心真情的表演,表達了我們最真摯的祝福;我們給小孩整理衣粧、梳頭、和他們嘮家常,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我們誠心的關懷和問候,他們舒心的微笑讓我們內心感到温暖。我們的青春活力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生機,我們的熱情照顧讓他們感受了温暖的愛心。

快樂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離別時他們個個臉上那兩行渾濁的熱淚,將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牽掛,經歷了這種場面,才深知人間真情是何等的難割難捨。離別的情緒已在空中彌散,因為這次實踐之旅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

離別的前一天上午,雙方共同舉行了閉幕式,閉幕式上縣委領導、鎮政府領導和校領導分別道了謝、送了祝福。閉幕式後,我們舉行了聯歡會。聯歡會是我們離開_國小之前的最後一個活動,也是我們此次三下鄉活動中難度最大的活動之一。我們把聯歡會的重點確立在“聯”字上,就是怎樣才能把_國小同學帶動起來,讓現場氣氛活躍,美妙的歌聲,感人至深。

同學們精彩的手語表演《感恩的心》使我們不再惋惜温柔的浪漫,也暫時驅散了縈繞在心頭的愁緒。也許我們的表演並不專業,但帶來的是一份質樸而感人的情緒;也許我們的歌聲並不動聽,但傳遞的是一個集體團結的聲音,是對理想的追求,也是對純潔友誼的歌頌,更是對美好未來的期待。最後,我們共同用“同一首歌”唱想那恆久不變的“祝福”,“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讓世界充滿愛”。有了送別的淒涼,才有相逢的喜悦。歌聲有止境,祝福卻永恆。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但瞭解了_縣的風土人情,更重要的是我們學到了許多人生感悟,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閲歷,提高了我們認知社會的能力,教育了我們思索人生價值,增強了我們奉獻愛心、播撒温暖,為社會公益事業獻一份力量的信念。我們牢記了““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推進農村文明建設”的內涵,把其具體要求體現在了學習和實踐中,並用實際行動實踐了“_”的重要思想,順應了黨服務社會,走向農村的號召。進而全面提高了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打牢了人生成長進步的根基。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3

從這次的暑假實踐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獲得了一次與社會交流的經驗,也很愉快的度過了一段充實的假期。通過實踐,瞭解社會,為以後更好的步入社會打下基礎。

首先,談一談我的人經歷。我是一名列車員,當班列車是臨時加班車l796次列車,是由深圳開往武昌方向去的,是瀋陽鐵路局調配過來的綠皮車。車上條件很差,但我們還是很努力的適應,並且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一十五個小時,可以説我們是列車上最累的人,由於我們都執着那份衝向理想彼岸的信念和擁有陽光的心態,始終保持着微笑,在苦中作樂完成了一次和諧之旅。

其次,從這次實踐活動中,我也瞭解到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與民生大計的關係,中國鐵路事業怎樣才能更好的服務社會的發展,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與“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觀怎樣才能緊密聯繫。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貫徹落實:一、科學的管理。管理的方式就是一種制度,是一隻無形的手進行調配。管理是任何一個公司企業健康成長的核心。只有優秀的領導者、管理者進行科學的分工,提高工作者與工作之間的默契,才能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工作,才能確保鐵路的高速發展。如果中國鐵道部不斷地優化管理、誠信管理、嚴明管理,建立鐵道部工作深入小組與廣大羣眾交流的平台,面對面通過透明研討,我想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將大提速。二、加強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素質培訓和考核。只有在工作者自身方面加強職業道德素質,才有可能更好的服務旅客。人能影響人,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

如工作者語言文明、工作熱情、服務周到,我想廣大旅客也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受影響。這樣就才可以更和諧發展。三、保質保量,和諧發展。任何產品只有做出來有好的質量,才能讓消費者滿意,因此,保證專業的技術質量,保證鐵路運輸的質量,中國鐵路才能更加穩步發展。四、做透明開放的宣傳。只有中國鐵道部加大火車知識和售票情況的宣傳,我想在客流高峯期,不法分子倒票的情況將會有新的突破、火車上的安全隱患、旅客的投訴意見、火車運輸上帶來的不便利的事例將大打折扣。

然後,中國鐵道部應加強人文關懷。關愛旅客,關愛社會,就是關愛鐵路的大發展。然而我們的眼神總是不停地目視前方,沒有更好的關愛邊緣生活的弱勢羣體,總是在最擁擠的列車上留下他們的身影。中國鐵路的高速發展在建設文化上有了巨大進步,而在文化建設上的進步不顯著。因此,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必須要加深文化內涵,以人為本,和諧創新。

最後,我很感激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給我帶來的深遠意義,通過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讓我更加清醒的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我想只有從現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修正思想,努力學習,以後更好服務社會的發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4

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進一步接觸社會,在以後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們懷着同樣的夢想參加了這次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我們近距離接觸當地村民,深入農村,瞭解民情。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會勞動,感受快樂,與隊友共享勞動合作的成果。參加暑期“三下鄉”,我真的感到很榮幸。雖然是短短的十幾天,卻是截然不同的體會。

這次我們去的是茂名高州市荷花鎮高豐村高豐國小,我在這裏開始了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高豐國小,全校學生一百餘人,共七名老師,六個教學班兩幢教學樓房。高豐國小歷史悠久,底藴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學校曾擁有一支團結、實幹、高素質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學校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為育人理念,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這個暑假,我們在這裏揮灑汗水,綻放激情,為孩子們稚嫩的夢想埋下種子,澆灌色彩。

實踐,一方面,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一、實踐內容

三下鄉已經結束已經一個月,回顧那段難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因為那裏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成長。生活對我如此慷慨,讓我在付出一點點的時候卻讓我收穫了很多,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而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財富。為了讓我們“三下鄉”這個品牌活動更出色,這次活動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了以下內容

1、“歡樂學習,健康成長”的支教活動

這次活動中,我們以“歡樂學習,健康成長”為主題,根據當地實際教育情況,秉承一切為學生服務的理念,立足於學生的根本利益,着眼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與需求,開設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系列課程,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趣味性教學,豐富中國小生的暑假文化生活。

2、“尊老敬老,健康養老”的養老調研活動

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我們還進行了以“粵西偏遠地區養老保障問題的調查——以茂名市農村調研為例”為主題,以“尊老敬老,健康養老”為目的的養老調研活動。在暑假裏,調研組的組員們頂着烈日穿過農田,走進農户,深入到農村老人的生活環境,瞭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態,探究農村老人存在的養老保障問題。為了更近一步瞭解情況,探索問題的答案,我們專門訪問了村委會,借閲分析了與之相關的具體資料。並且,我們還到鎮上的敬老院拜訪敬老院裏的老人家,瞭解他們在敬老院中的生活狀況,存在的問題。這一次調研活動,我們深入基層、瞭解民情、反映民意,使自身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專業知識得到很好的運用,自身專業技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3、特色系列活動

在三下鄉中,除了支教活動和調研活動,還有那歡樂多多,趣味多多的特色系列活動。在特色系列活動中,活動組的組員們使出看家本領,組織了一場又一次的特色活動。在這裏,我們舉辦了趣味運動會、手工藝作品展、文化欄建設、健康小體檢、文藝晚會等特色活動。這些系列活動普及健康知識、傳播傳統文化、發揚運動精神,有助於提高學生對運動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同時,一系列的特色活動讓隊員之間相互幫助,合作共勉,拉近了相互之間的距離,增進了隊員之間的友誼,增強了團隊的集體凝聚力。並且,一次又一次的特色活動使得我們大學生與基層羣眾的正面交流和麪對的困難和狀況增加,這都鍛鍊我們的社交能力、問題處理能力、獨立能力,使我們在“三下鄉“這段路途中更加認清自我,鍛鍊自我,提高自我。

二、實踐結果和感想

我在三下鄉中主要參加的是養老調研活動,對外活動比較頻繁,因而對這裏的老人家,對團隊合作的體會較為深刻。

綜合這十幾天的調查結果發現,在村子裏的老人家多是兒女出外打工,自己跟孫兒女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平日裏,老人們的生活比較單調乏味,多是在家帶孫子孫女、照顧農田菜園、聊聊天、看看電視等等。在身體健康方面,老人家常有的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壓、骨質增生、腰間盆突出、白內障等等。每當犯病的時候,家中有子女的老人會選擇去醫院看病,用新農合報銷醫藥費。而家中無子女又要忙農活,帶孫子的老人只能自己硬撐或到村中的衞生站進行簡單醫治。至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村中98%的老人都有買到農村合作醫療,得到醫療制度上的保障。但是由於老人本身的節儉、迷信觀念較為濃重,某些老人家會覺得花錢治病是一種不划算、不節儉的行為。因此這樣而導致有些老人不能及時就醫而耽誤了病情。

在十幾天的調查過程中,我們接觸了村子裏形形色色的老人家,看到他們的生活環境,觸摸到他們被年月沖刷的滄桑白髮和枯枝朽木般的手掌。我們漸漸發現,有時候老人家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他們只希望,在白髮蒼蒼之時,還有能力去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身體尚且健康能幹,不給兒女添麻煩,自己的兒孫身體健康,生活如意。老人家的願望就是那麼簡單,不過有時候,生活又是那麼的會捉弄人。在老人在人生這條路逐漸往下走的時候,他們會看見很多東西,遇到很多不堪回首的事情。這些也許是貧窮,也許是病痛,也許是親人離異,也許是天災人禍,而我們能做的就只能是找出這個地區的老人的養老問題,綜合各方的想法,向他們提出一些建議,或想出一些解決的辦法。可是無論如何,幸福的人各有各的相似,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同。在中國二元化社會盛行發展的今天,農村的老年問題也愈發顯得重要起來。我希望這裏的老人家可以儘快解決這些養老問題,我更希望會有更多的人去關注農村老人這個弱勢羣體,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我還能深深體會到的就是隊友們的團體合作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驕傲。不管是支教,是調研,還是大大小小的活動,我們都離不開隊友之間相互討論,衡量輕重的過程。在這裏,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強調的是“我們”,而不是“我”。在陌生的地方,遇見陌生的人,聽到陌生的話,我們總會碰到很多挑戰和困難。但是,不管怎樣,每當我們整個團隊38個人的智慧凝聚在一起,我們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子,任何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團結合作,相互扶持,解決困難,這是我們整個“三下鄉”的主旋律。

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從每個接觸到的人,碰到過的事上學會了很多書本上無法獲得的知識,也積累了不少社會經驗。“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弓行”,實踐,就是要自己親身去體會,去思考,去把握,才能夠有所收穫,有所感悟。這一次的實踐活動,對我而言,更像是上映了一場十幾天的電影。我從這場電影裏嚐到了甜酸苦辣,也懂得了甜與苦,酸與辣之間可以轉換的介質需要自己去掌握。這不僅是一次實踐,更是一場經歷,是我一生的財富。

三、結束語

一次活動,一個過程,一段難忘的記憶。我想我們的每個隊員在這次活動中都有不少的收穫。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起點。現在,對我而言,這也將是我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在這裏,我將懷揣着這一段美好的記憶,帶着感動與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廣闊的生命長河,投身於以後的工作建設中去!這次實踐活動的時間雖短,但它留給我們的啟迪卻是深刻而長遠的,是我們人生道路上堅實的一步。我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了社會,認識到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了自己的學習熱情,我會不斷地調整活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挫折,鍛鍊自己的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今後的工作做好準備。我們是是青年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讓我們積極走出象牙塔,到社會基層中去,瞭解國情,服務社會吧。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5

9天的三下鄉如同煎熬一般,環境的惡劣,生活的不方便種種因素都讓我在活動期間急切盼望能夠早日結束,恢復正常的生活。然而暑假後階段的在家期間,晚上躺在牀上卻又無時無刻不在回憶下鄉的事情,而且還滿含着懷戀,覺得下鄉時的那些人,那些事都顯得那麼可愛,此時此刻,它們在我心中都被我美化了,成為了我記憶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自己的專業是師範類,但卻從未想過當老師,參加三下鄉活動也只是為體驗,而非獲得當老師的經驗。而從未真正給學生上過課的自己在上課之前也異常緊張,不是害怕學生,而是害怕自己做得不好,那個講台是屬於我的舞台,我要精心策劃我要如何站在那個舞台上演好我自己的角色。對我來説,上一堂課的意義不僅在於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我在乎的除了課堂內容外,還有課堂的方式,我想要的是以一種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上課前,我把所講的內容都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當站在講台上時,突然間感覺自己的恐懼都消除了,慢慢進入狀態,然而課堂上的自己不是真實的自己,無論課上多精彩,課後都會恢復回原來的自己,而那種激情就再也找不到了。

講完第一節課後,馬上又學生反映,説我講的課很有趣,當時很興奮,這對於一位老師,尤其是一位剛開始上課的老師來説,無疑是最大的安慰。我發了短信告訴朋友,他回我説,看來我已經感受到當老師的樂趣,將來有興趣當老師了。我説不然,當老師需要有激情,如果講課沒有激情,那課堂就會變得枯燥沒有生命,內容也變得僵硬了。一位老師,尤其是一位好的老師,我個人認為不僅僅是把教育學生作為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一件自己應該盡心盡力的事情,而不是一項任務,前者是有感情的,而後者只是為完成而執行。做一位有激情的老師是很難的,而且還要做一盞默默的燈,給學生以光明,面對着重複的工作,重複的教材都不會厭倦。我要做一盞燈,但不是這樣一盞默默無聞的燈,而是一盞可以為自己,也為別人煥發出無限變幻的光彩的燈,它可以不斷更新,有無窮的生命力。

以前上課時老説老師與自己有代溝,抱怨他們不瞭解我們的心思,追求等各不相同。而今,才發現,自己也與學生有着代溝,演唱會上,當我們唱着一些我們年代的歌曲時,他們會説怎麼唱那麼老的歌啊,而他們所喜歡的,於我們而言卻顯得那麼幼稚,這,就是代溝。有時候和他們聊天,會感覺有點難以融入,我們總嘗試微笑着把他們當小孩子那樣關愛,那樣去哄,但其實,僵着笑臉挺辛苦的,而且,事實上他們的有些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只是小孩子,而有着小孩子裏的那一絲狡黠,那一絲我們想不到的複雜。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6

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 這説明智慧與實踐永遠是分不開的,在實踐中可以檢驗真理,也能培養能力,彌補不足。這次09暑期三下鄉活動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使我無論在能力上或是在心靈上有了一次大的飛躍,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

忘不了那炎炎夏日,忘不了那隊友熟悉的笑臉;忘不了樸實的南陽市民;也忘不了農村留守兒那天真稚氣的笑容,忘不了敬老院裏老人們那刻滿風霜的臉和仁慈愛憐的眼神;更忘不了風雨中我們13個人相互扶持,相互依賴,相視而笑,相擁而泣。而這一切的一切,將被永遠的珍藏在我們的似水年華中

驕陽似火的七月,當同學們還沉靜在緊張的期末備考中時, 三下鄉 的鐘聲在我院已經敲響。

為紮實做好 三下鄉 工作,我們查閲了大量資料,準備了多份宣傳材料和調查問卷。出發前,我們明確了 三下鄉 的目的和意義,鼓舞了我們的勇氣,激勵了我們的鬥志,也讓我們對此行的意義和活動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為實踐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7月19號,我們6位成員來到了鎮政府門口前,進行食品安全及農機應用基礎宣傳服務。鄉親們説,這次諮詢像是一場及時雨,讓他們長期以來積累的疑問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幾位來自外省的同學對於老人口裏説着的吉安方言理解有困難,但仍然以良好的耐心和態度與老人們交談着,替他們分憂解難;有的孩子有些怯弱,站在遠處默默地看着,熱心的同學們主動走過去,與他們交談,詢問學習上的困難,為他們分擔學業負擔。

那裏人民的淳樸,厚實,那裏有濃厚的文化底藴和人文氣息。那裏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美好。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卧龍區卻有一番別樣的寧靜,它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有一片新視野,為我們探尋農村的新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建設新農村並不容易。我們不可能在面對某些問題時選擇默默走開的方式,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我們來 三下鄉 不是來旅遊,是要關注社會做關注的,解決羣眾所需解決的事,做好我們自己能做好的。 我們服務隊為了發揚 尊老愛幼 這一傳統美德,還特意帶了三十多個蘋果看望卧龍區敬老院的老人們。我們的到來受到了老人們的熱烈鼓掌歡迎。在我們即將離去的時候,老人們都表現出依依不捨之情,有的老人還把我們送出敬老院並一直説着: 你們都是好樣的!辛苦你們了!謝謝你們! 簡單的話道出了老人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樸質的話語撩起了我們志願者內心的感動。 社會更多的人應該關心老人們------

不知不覺南陽師範學院化學系xx年暑期 三下鄉 赴卧龍區曹江服務已經5天了。今天是下鄉隊員與當地政府離別的日子。早上九點,我們與卧龍區政府的領導開了個總結大會,大會期間,隊員們踴躍發言,給區政府提出了一些農村存在的問題,雖然未能立即解決,但是,我們所提出的問題反映了我們隊員在此次活動的認真態度,華農與卧龍區之間搭起的友誼的橋樑將會越來越堅固。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緬懷昔日的形影不離,銘記逝去的歡樂時光,這個暑假對所有隊員來説都會是意義深刻的。因為參與所以快樂,因為服務所以無悔。

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到高州根子鎮開展國土資源宣傳活動,在這次活動,看到當地農户的國土資源意識還是十分強的,我們又開展了文藝演出,由於請不到演員,所以都是隊員們上台演出。

經過這次三下鄉活動,我重新認識了農村,重新認識了自己。這次活動也把我從理想社會拉回了現實,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種不足,包括知識儲備,涉世經驗等等,同時給我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促使我不斷髮展這些方面,以利於我以後走向社會。同時作為一名大學本科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責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身上,我們必將身體力行,實現農民朋友們的願景。

最後,本人簡單地總結一下這次社會實踐中的經驗,主要有以下體會:

l、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責任。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的思想認識水平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深化了我們對新農村的思想。經濟落後,一切都免談。社會應該給予不發達地區以更多的關注,讓雨露惠及農村。我們大學生應該加倍努力,為祖國的強大多出力,多流汗,多動腦。實踐活動還促進了我們對國情、民情的認識,增強了適應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2、增長了才幹,發現了不足,激發了熱情。社會實踐活動給廣大同學提供了一個學習社會知識和展示自我才華的舞台,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鍊了廣大同學的才幹。同學們一起努力做了很多事情,我們一起做問卷調查,一起上街進行宣傳,一起表演節目 在合作中鍛鍊了我們分工協作的能力,交際能力,組織能力等等。在這次下鄉實踐活動中我們充分發揮了專業知識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既為地方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思維、新的活力,又培養了我們的吃苦耐勞精神,使書本知識在實踐中得到了進一步消化,讓大家在實踐中學到了很多寶貴的、在書本中無法學到的社會經驗。而社會實踐,作為一種把理論知識運用於實際的重要形式,又能夠很順利的讓我們做到了校外實踐與校內實踐相結合,達到兩方面平衡的發展的理想目標。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7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是x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她給社會輸送的是建設祖國、富國強民的醫藥衞生類高技能專門人才。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運用專業技能的實踐能力培養,常年要求學生利用寒暑假和平時的課餘時間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摸索出了一套長期性與階段性,小型分散與大型集中,靈活性與穩定性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模式和完整的運行機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暑假,我校團委積極響應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團市委、市教委和市學聯《關於做好x年重慶市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精神,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認真積極組織本次以“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一、基本情況

今年暑期,我校團委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組織了大學生“赴災區實踐服務團”1支、“基層醫療衞生服務團”4支,同時組織了39支服務小分隊,總共630餘名同學,奔赴重慶20餘個地區,開展各地區健康情況調查,健康教育,醫療衞生服務和農村傳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防治,以及夏季常見疾病防治知識宣傳和社區援助等活動。其他同學或者在家鄉開展不同形式的社會調查,瞭解重慶被確定為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後,城市和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績,瞭解我市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現狀,或者擔任各種臨時工作,鍛鍊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

x年暑期“三下鄉”志願者活動的開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暑期至今,全校共收到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和總結材料1500餘份,各地區志願者服務隊總結44份,並陸續收到墊江、榮昌、永川、銅梁、璧山、潼南等10多個區縣政府、團委、敬老院、車站、醫院等單位及個人感謝信100餘封;《忠州日報》報刊報道了我校暑期“三下鄉”志願者活動。受益單位和新聞媒體高度評價了我校暑期“三下鄉”志願者們不畏酷暑,奉獻自我,造福社會,造福家鄉,回報父老鄉親的行動。

二、幾點體會

我校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至今已圓滿結束,活動中,我們強烈感受到學校、政府和社會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使得我校實踐活動達到了“服務社會、鍛鍊同學、擴大學校社會效益”目標。現將活動中的具體情況和幾點體會做如下彙報:

首先,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各部門協調配合,各地政府、團委、衞生系統大力支持是本次志願者活動成功開展的重要保證。

學校黨政領導歷來重視學生在實踐中鍛鍊成才,因此對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十分重視。自1995年起,我校便成立了“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學校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擔任組長,團委、學生處、學生黨支部、組織宣傳部、教務處等部門負責人任組員,負責整個活動的指導,安排和協調工作。一直以來,各部門協調配合,對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校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專門在輔導員會議和學生動員大會上親自作動員,出席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併為各服務隊授旗,為他們鼓勁。今年以來,學校由於建設大學城二期工程,各部門經費十分緊張。即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黨政領導仍毅然決定劃撥36000餘元專項經費作為暑期志願者服務活動的活動費用,體現出學校黨政領導對“三下鄉”活動的高度重視。

此外,各地政府、團組織及衞生系統也對我校的志願者活動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熱情接待我校志願者服務隊,為服務隊免費提供醫療器械等人力、物力的支援。

第二,活動的廣泛開展,衞生專業服務性較強,校友遍佈各地發揮了極好的作用,這也是本次活動開展成功的優勢。

一方面,我校志願者活動開展相當廣泛:與腫瘤醫院檢驗科開展了長達20xx年的共建活動;與404路隊開展了長達20xx年的共建活動;與渝碚路街道辦事處合搞“一助一”照顧孤寡老人活動長達20xx年,照顧老人數達4000餘人次;常年到敬老院、孤兒院、聾啞校開展義務勞動,以及每年暑期志願者服務隊開展的醫療衞生服務活動更是遍佈重慶等各區、縣、鎮、鄉。學生參與暑期實踐活動的人數累計已達上萬人,同學們都在活動中發揚不怕困難,勇挑重擔,樂於奉獻的精神,用自己所學知識造福於社會,造福於家鄉,造福於人民,在社會中樹立了“重慶醫藥高專青年志願者”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作為醫藥衞生類專科學校,充分發揮同學們的專業特長,直接服務於社會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到衞生條件相對較差的鄉鎮進行夏季常見疾病防治知識宣傳,提高農村防治夏季常見疾病的能力。

第三,學校團委組織實施志願者活動,安排緊湊,系統規範。

從1997年起,學校團委便將暑期志願者活動開展實施系統化,x年進一步保持和發揚了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5月中旬至6月上旬為籌備階段。學校團委負責人首先在團總支負責人會、學生幹部會上發起動員,要求學生積極投身於志願者活動;其次以地區為單位,本着志願原則,以學生幹部、入黨積極分子為骨幹,組建志願者服務團(隊)。每支服務隊選出1-2名優秀的同學擔當隊長,這既是我校“三下鄉”活動的特色,也是“三下鄉”活動的難點和重點。雖然同學們擔當隊長非常艱辛,可事實證明我們選出的每一位隊長都經得起社會和羣眾的檢驗。再次,團委為各服務隊準備健康教育宣傳資料,衞生參考書籍,志願者活動服裝,服務隊隊旗和綬帶,並與各服務隊即將奔赴地政府和團委取得聯繫,以獲得支持。最後,在6月份召開出徵授旗儀式,由校領導為各服務隊授旗。

7月上旬到8月下旬為志願者活動行動階段。各服務隊到家鄉所在地開展醫療衞生服務和社區援助,其他同學到各地分散參加暑期實踐活動或開展社會調查。

9月上旬至10月為總結表彰階段。各服務隊回到學校總結活動情況,向校團委彙報;校團委收集各隊資料綜合整理,總結經驗體會,向上級部門彙報。同時,表彰一批表現突出、富有成效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樹立廣大青年學生學習的榜樣,激勵同學們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志願者活動。

第四,造福於社會,取得良好社會效應,學生思想素質提高,社會實踐等綜合能力增強,是x年暑期志願者活動的成果。

在整個暑期志願者活動中,除學校團委和各系團總支組織的5個重點服務團隊配備了指導老師,各服務分隊都由學生幹部帶隊,一切活動都靠服務隊隊長組織,大家發揚重慶醫藥高專青年志願者“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冒着酷暑,憑着學校開具的介紹信,到各地團委、衞生系統尋求支持和幫助,借取服務所需的醫療器械和桌椅。一部分服務隊比較順利,得到了多方支持;一部分服務隊卻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這對於服務隊的同學們來説都不是問題,同學們沒有選擇放棄。為了落實活動場地,為了借取醫療器材,為使活動達到更好的效果,隊員們不畏酷暑,不辭辛勞,跑了一趟又一趟,硬是憑着自身的韌勁達到了圓滿完成活動的目的。因為志願者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服務社會,服務家鄉,服務於當地的父老鄉親是我們青年志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正是這些純樸的想法和青年學生特有的熱情,使同學們在服務地樹立了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青年志願者的良好形象,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得到社會的普遍讚譽。據不完全統計,x年暑期,同學們分發防治夏季常見疾病知識宣傳資料120xx餘份;到我校志願者服務點諮詢,接受衞生檢查和諮詢的人員近萬人。羣眾們在留言薄上寫下了真誠的話語:熱情大方,服務周到,宣傳到位,測量準確,醫專同學真不錯!

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團市委、市學聯的號召下,在學校黨委和團市委的指導下,我校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取得較好的成績。在“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的主題下,我校學子們奔赴重慶各區、縣、鎮(街道)、村(社區),開展疾病預防知識宣傳、健康情況調查、醫療諮詢服務和社區援助等活動,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造福於社會、造福於家鄉父老,弘揚了醫藥衞生類學校青年學子的愛國主義精神,真正唱響了“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的主旋律。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8

20xx年的盛暑,我們外國語學院xx級英語一班一行14位同學來到從化市良口鎮第二國小開展我們的三下鄉活動。這次三下鄉活動主要包括在良口第二國小開展的英語夏令營義教活動以及對農民土地使用情況和現代化農業發展情況的調查。這是我們大學生活中的一次難忘之旅,短短七天的行程,成為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而難忘的回憶。

這次英語夏令營,我們的活動目的旨在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滿足農村孩子們求知慾的同時讓他們體驗城市高素質的教育。因此,我們的教學並不是像常規那樣地單純上課。在課堂之餘,我們用了將近一半的時間搞活動。small world,英語歌唱比賽,英語角``````都是我們這次夏令營的特色。通過這些方式,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激起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感受到英語的趣味和多姿多彩。在課堂上,我們的授課方式也與普通國小的授課方式有些微區別。我們在課堂上安排了一些遊戲,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感受到樂趣,同時也培養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我和我們團的另一個同學負責五年級b班。班裏一共有30個同學。當我第一天走進教室的時候,其實心裏有些許緊張。這是我第一次以一個老師的身份走上講台,台下的一雙雙眼睛都看着我,那純潔期待的眼神,除了給我帶來一定要努力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裏學到最多的知識的決心與信心,也使我感受到一定的壓力。我該怎樣走近孩子們,怎樣去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教給他們,怎樣去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熱情,怎樣去使他們不僅在這七天裏學有所得,而且讓這七天的學習會有益於他們今後的學習呢?

帶着這些忐忑,我開始了第一節課的教學。對學生而言,一切都是那麼新鮮;而對我而言更是如此。環境,角色,要處理的事情``````一切都是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的。但是,當我明白了我的責任與此行的目的的時候,一切都自動地跑到腦後去了。而與學生開始接觸之後,我就發現,其實,我不需要緊張,孩子們都是那麼地善良那麼地可愛,他們只是懇切地想要得到知識的澆灌!

放下心裏負擔之後,我自然地照自己的準備去教課;當然,因為準備是開始前的,而事情進行的過程中總會有些放面是準備的時候所未想到的,因此,我也會根據十幾情況做出調整。聽着學生們整齊響亮的讀書聲,我心裏有一股暖流在湧動:原來,我小小的努力,就可以激起他們這麼大的熱情!知識是如此重要,那麼,在他們懇切的眼神下,在他們的熱情中,我應該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去讓他們受益,學習上,思想上``````

七天與孩子們相處,我總結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的責任並不只是教書,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們接受到知識的薰陶,心智得到健康積極的發展。因此,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除了在課堂上的教學,課餘我也找時間與他們聊天,瞭解他們的思想,同時也詢問他們的意見,以有助於我做出改進,進而更有利於他們的學習。我們説這是責任,但是實際上,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快樂;孩子們的單純,淳樸,給我的心田注入了甘泉,使我心裏湧動着感動``````

除了與孩子們的交流,我們老師之間的合作也讓我感觸很深。如果只有我一個人來帶這一個班,恐怕,我能做的事情,會有限得多;或者,沒有一個站在同一戰線的朋友,我會失去很多的勇氣。而且,我們在七天的夏令營中配合得很好,這也是團結的力量吧。和其他的同學的合作,既使我感到不會力單勢薄,也使我感受到了無比的快樂!

此次從化三下鄉之行真的使我獲益良多,不僅得到了鍛鍊,也得到了心靈的薰陶。我會帶着孩子們的祝福,更努力地走好自己的路,用自己的知識技能去貢獻社會!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9

摘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一方面,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為此我們三下鄉活動本着入農村,瞭解民情,瞭解村民的心聲,真正為村民辦實事而進行。我們的主要活動有模擬審判,法律宣傳,法律調研,文藝匯演,支農,支教等。我們懷着同樣的夢想參加了這次的社會活動,在活動中我們體會快樂,在活動中我們汲取更多的知識。

1.實踐目的:

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們懷着同樣的夢想參加了這次的社會活動,在活動中我們體會快樂,在活動中我們汲取更多的知識;在活動中我們深入民心!我們深入農村,瞭解民情。參加暑期“三下鄉”,我真的感到很榮幸。雖然是短短的十幾天,卻是截然不同的體會。

這次我們去的是秦安縣西川鎮王灣村,在這裏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實踐,一方面,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2.實踐內容

三下鄉已經結束已經一個月,回顧那段難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成長。對比以前,感覺自己成長了不少,變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對我如此慷慨,讓我在付出一點點的時候卻讓我收穫了很多,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而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財富。為了讓我們“三下鄉”這個品牌活動更出色,這次活動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主要內容涉及以下六個方面:

2.1、“法制下鄉、法律宣傳”

我們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發揮我們的特色,根據農村法律普及率低的情況做一些法律宣傳。我們可以通過彩頁宣傳,傳單宣傳,走訪宣傳等。

2.2、法律調研

利用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國家制定的有關政策法律法規,深入實際的調查該地的農民對“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認識。調研主要有三個大的課題:

(一)留守兒童合法權益的保護;

(二)農民工打工難;

(三)農民的維權途徑;

2.3、模擬審判

在農村可能審判案子可能大多適用“簡易程序”,即我們現在所説的“炕頭審案”,所準備的“模擬審判”項目可以讓村民瞭解真正的審判程序,認識法律的威嚴性。為此我們準備了兩個案子,一個民事案子,一個刑事案子。

2.4、支教

在支教方面,我們結合自身的特長,給國中孩子們進行授課,內容有,首先,我們講述我們的大學生活,讓他們更好的瞭解大學校園,促進他們的求知慾。其次,我們將自己成功和學習的的經驗傳授給他們,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

2.5、文藝演出

將我們將為為村民準備兩台台晚會節目有印度舞、話劇、獨唱等,以進一步滿足廣大農民羣眾對文化的需求。

2.6、支農

在業餘時間,我們將深入基層,幫助農民幹農活,真正的走進農民,瞭解他們的心聲,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同時也是實踐與知識的一個結合過程,是我們的“第二課堂”。

2.7、支持環保,低碳宣傳

當今社會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環保意識也逐漸在人們頭腦中淡化,加之我們實際行動的破壞,整個地球的環境問題不能忽視,熱愛我們的地球,熱愛我們的家,就讓我們獻出自己微笑的一點點力量,所以我們設計了這次活動。

2.8、電影法律宣傳

通過農村題材維權電影的放映,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增強農民的法制觀念是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因素,更是農村法制建設的艱鉅任務,農民的法律意識將直接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支教、法律宣傳、低碳宣傳、趣味心理遊戲、文娛匯演?、模擬審判……這過程的點點滴滴,我仍然歷歷在目,卻無法用筆一一記錄。每次,當我想起大夥在例會上激烈討論的情景,我滿腔熱情;當我想起在每次活動中大夥忙碌的身影時,我滿懷感動;當我想起學生淳樸的笑容時,我滿盈開心……成長看似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經歷中體會成長。這種成長,何其珍貴!

3.實踐感想

從活動進入最後的籌備開始,我就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團結的力量。我們齊心合力的備課,我們認真的排練,我們激勵的討論。這一切都是“我們”,而不是“我”,團隊凝聚力、團隊合作精神就應該是這樣的。十八名隊員在陌生的地方,面對陌生的人羣,總有眾多挑戰和艱難,但是,當十八個人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任何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團結互助,挑戰艱難,這是本次活動的主旋律。

在實踐的這段時間內,我們穿街走户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這些都是在學校裏無法感受到的,在學校裏也許有老師分配説今天做些什麼,明天做些什麼,但在這裏,不會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要知道做什麼,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儘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

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着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記得老師曾經説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裏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儘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着學生的身份。接觸那些剛剛畢業的學長學姐,他們總是隊我説要好好珍惜在學校的時間。在這次實踐中,我感受很深的一點是,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

回想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學到了很多,從我接觸的每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這些在學校裏是學不到的。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沒有工作的機會,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在工作上還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會經驗缺乏,學歷不足等種種原因會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句什麼都會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礙,那一切就變得容易解決了。知識的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猶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這次接觸的釀造業,對我來説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須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對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瞭解,才能更好地應用於工作中。

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在今後我要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磨練自己的同時讓自己認識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會就已體會社會更多方面。作為當代大學生,或許真正的磨難只是與我們擦肩而過,並沒有過多的糾纏。大多數的我們一直在安逸的環境下生活、學習。很多東西都可以唾手可得,但是在某個遙遠的角落裏,卻有一些人過着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山村裏,面對知識,孩子們露出如飢似渴的眼神;面對生活,農民們展示出與烈日暴雨搏鬥的精神。誰能不為之震憾,不為之動容呢?此次,我們走進山區,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一場心靈的碰撞,一種關心,一份感動。

4.結束語

我們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積極走出象牙塔,到社會中去,瞭解國情,服務社會。暑期 “三下鄉”社會實踐就是讓我們認識社會、服務社會、鍛鍊自我的有效途徑。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使我認識了自己所處的社會位置,明確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進一步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我深刻認識到,老師是學生的榜樣,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被學生看在眼裏。所以,我們在教授學生的同時,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我也深刻認識到,老師除了要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以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此次暑期社會實踐不但培養了我們理論運用於實際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磨練了我們堅強的意志,也實現了社會實踐過程中“服務社會、鍛鍊成才”的目標。記得有人曾説過:一個畢業生是不是人才,一看學歷,二看社會實踐經驗。因為光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沒有一點社會實踐能力,就無法與快速發展的社會接軌。於是有了此次的龍頸行。

一次活動,一個過程,一段難忘的記憶。我想我們的每個隊員在這次活動中都有不少的收穫。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起點。現在,對我而言,這也將是我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在這裏,我將懷揣着這一段美好的記憶,帶着感動與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廣闊的生命長河,投身於以後的工作建設中去!這次實踐活動的時間雖短,但它留給我們的啟迪卻是深刻而長遠的,是我們人生道路上堅實的一步。我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了社會,認識到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了自己的學習熱情,我會不斷地調整活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挫折,鍛鍊自己的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今後的工作做好準備。動結束後,我們每個人,都洋溢着笑容,可以看出這次的活動是圓滿結束的!

今後如果有機會,我將繼續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服務我省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祖國的富強作出貢獻。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10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理論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道路,是推進大先生“素質拓展方案“的重要舉措。

我院今年的大先生社會理論活動,主題明顯,內容豐厚,方式多樣,成效明顯。廣大青年先生在為民效勞的活動中,不只進修、宣揚和理論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並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加強了同羣眾的緊密分離,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而且在理論活動中拓展了本身的分析素質,增了學問,長了才幹。

一、根本概況

我院充分發揮科技文明優勢,緊扣今年“三下鄉”活動主題,把進修、宣揚、理論“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重點,把文明科技衞生效勞作為拓展,組織了多個主力理論團,150名大先生青年志願者以多層次的社會理論效勞活動,為鄉村的兩個文明建立展開了富饒成效的效勞活動。

1、大先生落實科學發展觀,理論為民,身膂力行“三個代表”

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大先生在進修、宣揚和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示範作用,根據學院的本身的特性,分離外地實際,我們黨員大先生“三個代表”理論效勞團,採取活潑活潑的方式,向基層黨員羣眾和廣大羣眾宣講“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宣揚黨的道路方針政策。展開黨的反動腳印尋訪活動,指導我們的同窗在理論中理解黨的光輝歷史,承繼黨的優良保守。我們還為鄉村基層羣眾和廣大農民羣眾宣講《地方一號文件》的精神、三農成績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方面的講座,開闢鄉村羣眾集體的視野,進步他們的學問政策程度。

2、回憶歷史,重温白色典範

今年是建黨九十五週年,我們經過走訪老黨員、調查、觀賞、調查等多種方式,深化理解和大力宣揚建黨八十三年特別變革關閉二十多年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立獲得的巨大成績,正確認識國情、社情、民情,加深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理論相分離的理解,進一步發揚賣國主義精神,建立起傳播科技、復興中華的幻想。同時還積極地向廣大羣眾羣眾宣揚我國的變革關閉經濟建立已進入了攻堅階段,進入了關鍵時期,必需保持不懈地高舉鄧小平理論巨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一個核心,兩個根本點”的根本道路,認識穩定的社會次序在我國社會主義建立中的重要性。

3、奉獻愛心,展開扶貧支教

我們一些隊員下鄉宣揚、招生;另一些留上去在安定中學出黑板報,寫海報,貼招生簡章,註冊報名等。很快就有700多名同窗前來註冊。我們開辦了特徵班和文明班。特徵班分為舞蹈、書法、音樂、籃球、足球、武術等培訓班;文明班分為:國小啟蒙班,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輔導班、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三等輔導班。在宣佈《支教班紀律》之後,正式開課。在15天的工夫當中,合計上課1500多個課時。我們還為外地的學校捐贈了4000餘冊圖書,支助了三名家庭貧困的孩子。

4、獻學問聰慧,無償為民維修電器

今年,我們組織了具有維修特長的大先生組成電器維修效勞隊,分為外地羣眾展開無償維修電器活支,在15地利間裏,共為羣眾義務維修電視機、VCD機、電扇等大小電器100多台(件)。

5、揮灑勤勞汗水,送文明下鄉

6、加強鄉村品德和法制建立,送法下鄉

針對山區的品德觀念和法律認識淡薄的情況,為推進外地鄉村的精神文明建立和法制建立,我們還發放了《公民品德建立施行大綱》、新《中華羣眾共和國婚姻法》、《中華羣眾共和國婦女權益保護法》、《中華羣眾共和國土地保護法》、《中華羣眾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羣眾共和國交通法》、《中華羣眾共和國民法》和關於禁止黃、賭、毒等為內容的宣揚材料3000多份。

7、關心“三農”,送科技下鄉

我們還為外地的農民羣眾送去了科技學問,在老村長的指導下,我們組織了兩次農技學問培訓和宣揚活動,放映了相關安全使用農藥、蔬菜栽培等科學農技學問的光碟,在農民遇到疑問成績的地方,我總適時的為他們講解,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農技學問。與此同時,我們發放了農技學問、法律學問、家庭教育學問、衞生學問、防治疾病學問等十餘種宣揚材料合計4000多份,使農民朋友們收益匪淺。

二、重要收穫

從外地政府和羣眾對我院社會理論效勞團展開的活動給予了廣泛的讚譽和同窗們撰寫的一篇篇調查演講、論文和心得總結中獲知,這次大先生暑期社會理論鄧得了完美成功,獲得了多方面的收穫,次要體如今

1、進步了廣大同窗和外地羣眾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認識。

經過文明、科技、衞生“三下鄉”社會理論效勞活動,參與社會理論的同窗們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保守消費力的發展請求:始終代表中國保守文明的行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羣眾羣眾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不只需求中國共產黨人率先垂範,還需求千百萬掌握保守科學文明學問的學問分子身膂力行和不懈努力。大先生是黨和國度培養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立者和接班人,也是忠誠理論“三個代表”的生力軍。理論“三個代表”既是黨的教育方針的請求,更是大先生本身生長、生長的需求。同時,經過大先生廣泛的宣揚和效勞活動,外地羣眾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進步。

2、理解了省情、民情及社會發展情況,明白了努力方向。

廣大同窗經過理論,經過本人的調查理解、耳濡目染,特別是與廣大農民、工人的接觸中,理解我省的過來,理解了我省經濟發展的進程,深深明白了我省經濟之所以能夠發展,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充裕,其源泉就在於黨的正確指導,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鄧小平的正確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作為當代大先生只有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奉,對建立有中國特徵社會主義的信念,對變革關閉和古代化建立的決心,對黨和政府的懷疑,振奮精神,勤奮進修,開闢進取,努力把本人培養成為“四有”人才,才幹不孤負黨和羣眾的期望,不孤負時期的請求。

3、加強了社會義務感和歷史任務感,進一步鞏固了專業思想。

同窗們切身感遭到廣大農民急迫需求最根本的科技文明學問,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展開文明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嚴重意義的認識。

同窗們以為科學技術是第一消費力,但這個進程的轉換,離不開人才,而人才要靠教師來培養,作為師範生,該當堅定本人的專業思想,認真學好專業根本學問,經過培養有幻想、有品德、有文明、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來推進鄉村儘快脱貧致富奔小康。消弭地域差別、走單獨充裕的道路是新一代大先生義不容辭的義務。

大家經過理論還以為,一個地方能不能儘快脱貧致富,除了黨的政策好以外,還要有一種好的風氣,有一個作風正派,能率領羣眾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好帶頭人。

4、磨練了意志,奉獻了愛心,培養了理論聯絡實際的優良學風。

義務和任務不只使大先生們忍耐了從未有過的困苦,迸發出從未有過的熱情,而且使他們在無私奉獻學問和愛的進程中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幸運感和成績感,大先生走進田間村頭展開科技文明活動,使科技認識不得人心,街頭村尾,大先生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對鄉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立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

5、效勞報答了社會,完成了大先生本身的價值

經過展開“三個代表”理論宣揚和理論效勞、扶貧支教、電器維修、文藝上演、法律及農技學問徵詢宣揚等多種方式的活動,為外地羣眾傳播了文明學問和致富技術,宣揚了國策,辦了實事,豐厚了文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上為推進外地經濟、政治、文明、衞生、教育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遭到了外地政府和羣眾的讚譽。並且廣大先生在用學問和聰慧報答社會和羣眾的同時,本身的價值得到了表現,反“完成本身價值同效勞祖國羣眾”有機地統一同來。

6、拓展了大先生本身的分析素質,鍛鍊了先生羣眾隊伍

在鄉村展開“三下鄉”社會理論活動,其任務和生活環境是很艱苦的,蚊蟲的叮咬、日曬雨淋、消費勞動、沉重的設備運送和裝卸,再加上生活不習氣,對每一個同窗來説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同時,各項活動的組織、預備和展開以及生活上的衣、食、注行自理,不只使先生磨練了意志,培養和加強了奉獻精神,而且進步了組織、管理、協調及分析、處理成績的能力。此外,經過與社會的方泛接觸和交換,寬闊了視野,增加了學問。

7、進一步明白了向羣眾羣眾進修、走與工農相分離的成材之路。

參與理論團的同窗,在寫給院團委的心得領會中,有近許多的同窗直接或間接地談到向工農羣眾進修成績。這些同窗以為社會理論活動在新的歷史時期從內容到方式雖然發作了較大變化,具有新的特性,但它的向廣大羣眾羣眾進修的根本主旨不能變。

三、社會理論的領會

這次“三下鄉”第一階段社會理論活動之所以獲得完美成功,我們領會次要有:

1、學院黨委的重視和外地政府的大力支撐和協助是這次社會理論活動獲得成功的根底和前提

對大先生暑假社會理論,學院黨委非常重視,特地成立社會理論指導小組,並在經費、人員組織上為社會理論活動的成功展開和獲得成功提供了保證。在這次社會理論中,外地的政府給予了大力的支撐和協助,為我們的社會理論打開了便當之門,

2、細心設想方案,認真組織施行,是本次社會理論獲得成功的關鍵

為設想好今年暑期社會理論的方案,我們做了大量的深化細緻的調查、研究任務。首先,根據學院黨委的請求和上級的指示精神,我們決議走進國度重點工程,在地點肯定之後,院團委還特地派了兩名團幹深化各理論地進行了實。按照“按需設項,據項組團,雙向受害”的原則,肯定落實社會理論活動的內容。設想大先生落實科學發展觀理論效勞、黨員大先生“三個代表”理論宣揚和理論效勞、扶貧支教、電器維修、文藝上演、法律和農技學問徵詢及宣揚、重走長征路等活動項目。在方案制定之後,組織施行就是關鍵。我們從人員的選拔,出發前的各項任務預備,到理論地的具體施行,都施行合作擔任,層層落實各項任務成功進行。

3、社會理論活動是拓展大先生素質的有效方式和渠道

在理論中經過展開各種方式效勞活動,廣大先生磨練了意志,鍛鍊了能力,增加了學問並把努力“保持進修書本學問與投身社會理論”、“保持完成本身價值與效勞祖國羣眾”較好地統一了起來,有效的進步了大先生的分析素質。為他們將來走上社會,參與“四化”建立打下了一個優良的基矗。

我院組織大先生深化鄉村、鄉鎮展開“三下鄉”活動已經許多年了,一方面,外地羣眾在大先生送文明、送科技、送衞生“三下鄉”活動中等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另一方面,經過“三下鄉”這種易於承受的方式,老百姓直接或間接並不同程度地理解了國度的方針、政策和當前的情勢。因而,這幾年來,不管在哪裏,我們的大先生“三下鄉”社會理論活動都遭到了外地人們的熱烈歡送和廣泛讚譽。

社會理論是艱苦的,但收穫是巨大的。讓我們一同來聽聽參與社會理論的同窗們的描述吧:

社會理論是一筆財富。一分付出,一分收穫,有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在社會理論中能夠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學問,它讓你寬闊視野,理解社會,深化生活,無限回味。更何況參與社會理論活動的進程、經歷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社會理論是一種動力。看到在土地上耕種的農民,在工地上揮汗的工人,在邊防上保衞的兵士,我明白了書桌的分量,一種激烈的義務感情不自禁,是羣眾哺育了我,培養了我,給了我學問和一切。作為一名大先生,在祖國需求的時分,我會無條件地把所學的學問和一切奉獻給祖國和羣眾。

社會理論是體味人生的“百味筒。”要想體味一下生活的悲歡離合鹹,那就請你本人蔘與一次理論效勞吧,我保證你一定會不枉此行,箇中味道只有親身參與才幹領會的到。

社會理論是考證明力的“試金石”。走出校門融入社會的大舞台,我們才真正體驗到本身學問的欠缺,能力的有限。任何理論學問只有與理論親密分離,才幹真正發揮它的價值。行不行,理論中看!

“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理論覓真知”。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過社會理論的磨練,同窗們變得愈加幼稚、愈加自傲,校園裏四處洋溢着興旺向上的優良氛圍。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代青年大先生有實力承當的起將來建立國度的重擔,追求進步,吃苦求知,勤於理論,全面成才必將成為廣大青年先生的單獨心聲和舉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11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而中學生是祖國新一代的花朵,支持其健康充實地成長非常重要。同時,為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進一步擴大同學們社會實踐的參與面,使同學們充分發揮知識和智力優勢,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幹、鍛鍊毅力、鍛鍊同學們的自主能力,團結互助的精神,充分展示華師學子的風采,特組織此次實踐活動。

實踐主題:

根據“傳承‘五四’報國志 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指導精神,貫徹我們新長城華南師範大學自強社“傳遞社會關愛,鍛造自強之才”的宗旨,通過了解到的河源當地德育教育現狀和中學生的心理現狀,我們以“培養健康心理,彩繪美麗人生”作為此次三下鄉的基本理念和主題,集體組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在實踐中認識自己,奉獻社會,提高自身素質。

實踐目的和意義:

1.支教宣傳調研齊並進,心理健康彩繪美麗人生。通過了解河源當地德育教育現狀並進行系統分析,向上坪中學提出建議,以幫助上坪中學在今後的心理教育中更好地發展。

2. 反映時事話題,愛家愛己齊建設。宣傳衞生保健知識,提升自我保護情操。

3.帶領新型教育走進新農村。運用專業知識對當地中學生進行義務支教,讓新型教育模式走進農村。

4.傳達志願心聲,傳遞志願精神。

5.引導自強社學子增強自強不息的精神,進一步擴大同學們社會實踐的參與面,提升同學們的綜合素質。

實踐總結與建議:

此次於河源市連平縣上坪中學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更好地鍛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豐富了我們的暑期生活,使我在思想上產生更加深刻的體驗與感悟,擴大了我對社會實踐的參與面,讓我更深入地接觸到社會,對我的思想以及認識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將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為我指明方向。

1.收穫快樂。上坪中學的孩子們是純樸熱情、善良天真、懂事可愛的,生長在農村,他們從小就要幫家裏幹農活,他們身上有一種堅強勇敢的美,和他們在一起,每天和清澈的眼神,燦爛的笑臉相伴,快樂油然而生;與22名隊友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標奮鬥,我們辛苦並快樂着!

2.收穫感動。與學生們在一起,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身份出現,站在講台上,看着台下幾十雙渴望的眼睛,每一次批改日記,看到學生們像朋友一樣和我們説心裏話,課後和學生們聊天説笑,和學生們一起打球,看到原本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不斷地端正態度,不斷地進步,就會好欣慰,好感動!與隊友們一起,看到隊友廢寢忘食地工作,推遲吃飯時間、休息時間,甚至於犧牲休息的時間,就是想幫助這裏的孩子,為這裏的教育做點什麼。看着這些未來的老師現在拼命的付出,怎能不感動呢?

3.收穫友誼。儘管比學生們要大好幾歲,可我們之間完全沒有代溝,我們相互交流彼此的故事、經歷,我們在相互瞭解中突破陌生,成為朋友;與隊友們更是如此,我們是一個整體,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我們的友誼也不斷昇華。

4.收穫感悟。此次下鄉,我們親身去見識,親身去傾聽,親身去感受,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動,每天都有不同的收穫,無論是對人對事我們都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和體會,我們的思想也跟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真誠待人,細心做事,愛能融化一切。

5.收穫經驗。此次下鄉,我們遇到了很多之前從沒遇到過的突發情況,然而我們沒有退縮,而是迎頭趕上,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的應變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我們也瞭解到河源當地德育教育現狀以及當地中學生的心理現狀。通過我們自身的觀察和感受以及與學生們交談,我們瞭解到當地的中學生學習激情不夠熱漲,由於生長在農村,長期的封閉狀態,造成自信心不足、內向等問題。因此我建議:學校在以後的教育過程當中,能夠多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在課堂上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內容,或者採取趣味性較強的授課方式,寓教於樂。另外,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希望學校能引起重視,多瞭解學生的心裏想法,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對學生不能硬碰硬,應更多地給予鼓勵和支持。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12

凝結的空氣隨着飄揚的旗幟躁動起來。上面_隊的字樣也如音符般的開始了自己的節奏。

隨着校車的一路飛馳,在多次坎坷之後,宏大的隊伍很快來到了目的地,我們三下鄉的成員各自根據自己的分工工作起來,_系三下鄉維修社會實踐正式拉開帷幕。

剛開始一會兒,就有很多的村民上來尋問,並把他們已壞了很久的東西拿來,以期待的眼光注視着周圍的一切。由於我們內部有着明確的分工,所送來的東西一件一件的被登記,然後被送到維修人員的手裏,在一棧茶的功夫下,一件正常的電器從新出現,村民更是覺得高興。

中午的太陽很高很高,我們服務隊的成員被陽光曬的身上已是油黑一片,但為了給村民服務,他們依然聳立在火辣的陽光下。當地的村民也非常好客,對我們的服務也非常滿意,更是給了我們一片好評。他們也為我們的服務隊送上一杯杯帶着熱情,帶着鼓勵的清水。當時真是情感一片。

三下鄉是我們學校服務村民的一項特殊活動,在本次三下鄉中,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從中得到很多體會。我們得到不僅僅是我們維修成功後的一份喜悦,更多的是來自心靈的一種感受,來自村民的一片熱情。因為那是他們對我們工作,對我們服務的一種認可。當然對於自己來説,更是自己對知識運用到實踐、能力提高的一種體現。

當然我們在學習中更多的是一種理論,在學校真正實踐的東西並不是很多,然而三下鄉這樣的活動對我們説恰是一種實踐,也是一種鍛鍊。不過在這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有句話這樣説的世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在我們所搞的這些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些讓人頭疼的時候,畢竟我們所學的知識有限,對村民的一些產品,我們也只能望洋興歎、愛莫能助。有時感到的也是一種無奈,這也正是我們今後努力學習的動力。總之,我們這次三下鄉活動還不錯,我們所取得每一個人都有很深的體會。

美好而充實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為期七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已圓滿地畫上了句號。儘管在這支隊伍中,我扮演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卻又很多很多的感受,很多很多的收穫。我們這支隊伍分成宣傳組、調研組、支教組、文藝組及後勤組五個小組。宣傳組主要是負責做好三下鄉的宣傳工作,比如活動的布場和畫海報等;調研組是調查研究當地的各項問題;支教組就是負責教書,每天都會和學生在一起;文藝組是排練節目,文藝匯演就是由他們負責的;後勤組則負責我們的起居飲食,有誰生病了,也是由後勤組的悉心照料。我是屬於後勤組的,早上起的最早,晚上睡的也最遲,雖然比較辛苦,卻樂在其中。每天白天給同學們做飯燒菜以後,我們晚上在睡覺前還要考慮明天吃什麼好,我們儘量讓每天的伙食有所改變,就算菜吧改變燒法也會發生一點點變動。在每次買菜的時候還要考慮價格。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的做飯糊的一塌糊塗,包水餃,值得驕傲的是我燒的油燜茄子,手撕包菜等。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13

【引言】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工作,孩子所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輩或親友監護,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多半屬於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在外地打工的情況。有資料顯示,留守兒童監護類型主要有四種:隔代監護、父親或母親單親監護、親戚監護、同輩監護和自我監護。目前,與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相伴隨的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已非常嚴重:據新華社報道,全國留守兒童多達20xx萬,按照全國3.6億兒童來計算,每18個孩子就有一人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社會科學院報告也顯示,在x年,中國民工人數達1.4億人, 打工者數量還在以每年500萬人的速度遞增。校園是佔據留守兒童日常生活絕大部分時間的地方,因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日漸突出。

實踐目的:探討留守兒童所就讀的公立與私立國小的差別。

實踐形式:深入農村,入住學校,進行家庭走訪。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7月5日

實踐地點:臨泉縣秦蘆國小;界首市磚集二小

實踐組織者:阜陽師範學院經濟與商業學院團總支

實踐參與者:經濟與商業學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 實踐點概況:

位於臨泉縣韋寨鎮的秦蘆國小目前在校二百多名學生,以留守兒童為主,作為一所規模較小的地方公立國小,秦蘆國小教學硬件及軟件設備都較落後。在職特崗教師人數較少,師資力量薄弱。學校常年同社會團體和高校建立幫扶關係,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與資助。

界首市磚集二小是一所封閉式、寄宿型的私立學校,學校設有幼兒部、國小部、國中部。學生多為留守兒童,教學設施完善,師資力量充足。

(一)經濟狀況

臨泉是國家級貧困縣、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當地農業以種植業為主,每年有大批外出務工人員,留守老人及兒童狀況嚴重。許多老人獨自在家看管小孩,負擔特別沉重。

界首市為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臨泉縣較高。當地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但仍有部分青壯年選擇在家工作或創業。

(二)受教育狀況

韋寨鎮由於有大量人員選擇外出務工,便導致留守兒童的現象十分嚴重。秦蘆國小在讀學生多為當地居民,其中絕大部分的學生均有家人在外務工,學生監護人多為年邁老人。老人的教育觀念普遍落後,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關心較少,更有一定數量選擇在家上學的孩子,已做好年齡足夠後跟隨父母外出打工掙錢的準備,並不打算繼續攻讀學業。

磚集鎮的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鎮裏上學,很少人再到村國小上學了。現在交通方便了,村內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鎮上去上學,甚至是到界首市的學校,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並已繼續升學為目標。村民都明白知識對下一代重要性,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已根植於他們心中。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普遍處於“生活上缺人照應、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的“三缺”狀態。父母出去務工給留守兒童帶來的諸如心理關懷缺失,情感發育不良;脱離父母監護,安全隱患凸顯;智力發展滯後,學習成績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為不良等問題。”

(一)通過調查與走訪我們發現,秦蘆公立國小在讀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教育問題:

1、學生學習普遍較差。父母外出,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性、自覺性不強,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學習成績普遍較差。有的逃學、厭學,上課紀律性差,有的上課時間溜出學校,學習成績較差比例之大令人擔憂。

2、學生的行為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衞生、不換衣服;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裏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服管理,説謊騙人,小偷小摸„„成為了“問題兒童”。

3、學生心理出現偏差。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週歲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極,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

4、監護管理不夠強。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管是祖輩還是親朋好友,在他們眼裏,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只要孩子能有飯吃,身體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盡到了責任,隔代的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

(二)相比之下,作為私立封閉式學校的磚集二小存在以下幾個優勢及問題:

1、學校師資力量充足,教師在生活及學習方面給予學生充足的關心與愛護。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習慣較好,老師會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習作息規律。封閉式學校的管理嚴格,學生定期由學校專車送回家,在校能夠安心學習,成績普遍較好。

2、學校生活老師能夠關心到每個學生,對生活其各個方面給予幫助。學校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中心,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課餘生活豐富,能夠較全面地發展。

(三)通過比較與分析,我們對教育狀況差異出現的原因進行了總結。

1、教學資源方面。臨泉縣下設的公立學校地處偏僻、經費匱乏,直接導致教學設施及教師的缺乏;磚集二小是一所由當地企業家所辦的私立學校,辦校經費相對充足,教學設施完善,在校工作人員較完備。

2、生源方面。秦蘆國小在校學生多為周圍老人無力看管的兒童,學生家庭環境較差,教育觀念落後;磚集二小生源範圍較廣,由於教學質量相對較高,許多家庭環境較好的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全封閉的學校學習,節省時間和精力。

3、地區因素。臨泉是國家級貧困縣、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當地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濟落後;界首市為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臨泉縣較高。當地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但仍有部分青壯年選擇在家工作或創業。

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教育領域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其產生的根源在於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安排,而這些制度的根本革新需要一個過程。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緊迫性要求相關部門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解決或緩解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政府、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責任。只有不斷整合這四方力量,努力形成主要依靠這四支力量相互協作的教育管理機制,才能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與氛圍。

(一)切實落實政府責任

政府的責任主要是在政策層面上採取措施,確保教育的公平、和諧發展,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

1、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並關注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要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及時將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納入政府整體規劃,加強對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的調研和研究,制定和出台保證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和義務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減少或取消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學校上學的借讀費,改善農民工子弟就學條件,使留守孩子能夠生活在父母身邊,與城市兒童共享城市文明。

2、加快經濟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加速提高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創造就業崗位,讓農村羣眾就近務工,從而減少留守兒童。

3、是學校及教師的義務性勞動,沒有政府為之提供的保障措施,他們的義舉是很難持續進行下去的,所以政府的底線是確保九年義務教育的順利實施,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義務教育逐步實現全部免費,從受教育機會上確保留守兒童都要有學上。

4、要進一步落實有關法律、法規、保障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落實政府應擔負的責任。加強對農村中國小校及其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責任權利的監管,固定學校及其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責任權利以及經費作保障,經常性的績效考核,責任到人。

5、縮小城鄉差距,建立適應社會和諧發展的新體制。我國要逐漸改變現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應制定優惠政策,採取配套措施,鼓勵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工融入城市,幫助他們適應城市的生活環境,接受留守兒童在父母務工所在地入學。第六,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加大對農村中國小階段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投資力度,建立起義務教育階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學校,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盡最大努力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最後,從政府層面來説,要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需要各個部門和各級政府的充分協作,有效解決農村的留守兒童問題,不能等問題非常嚴重時才採取補救性措施,而應提前做好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二)充分發揮學校教育

學校是培養人這一特殊使命的場所,學校理應承擔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責任,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個體發展中所起的主導作用。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髮展上比較其他學生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集體的温暖彌補親子關係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於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但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學校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顯然沒有到位,學校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應擔當“主角”。

1、學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從單純追求升學率轉向追求全體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上來。理念是行動的嚮導,只有在觀念上發生變化,才能有效地指導教育教學的實踐。

2、針對班級中關注“共性”多,而忽視留守兒童特殊羣體或個體的情況,我建議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給這些留守兒童以特殊的關愛,多接近他們,並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形成一個温暖、寬鬆的成長環境,讓留守兒童能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彌補由於親子關係的缺失而給他們帶來的傷害。

3、學校應逐步建立並切實執行留守兒童監測制度,建立留守兒童的個人檔案,實行動態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溝通” 機制(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留守兒童監護人情況、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繫電話等方面的知情;多與留守兒童談心交心,多開展充滿人文關懷的集體活動,多到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定期與留守兒童的父母、監護人、所在學校和校外教導員、代管人進行溝通),為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及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根據情況進行分類教育管理,讓在留守兒童身上發生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完善社會教育

生命個體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社會教育是個體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僅依靠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力量很難徹底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介入。由於受農村社會經濟、文化整體發展水平的限制,農村地區的社會教育服務體系尚未建立,專門扶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社會組織更是空白。留守兒童社會教育嚴重缺乏,削弱了社會在留守兒童教育中應該發揮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理想”教育功能化為烏有。

根據當前農村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社會可作為加強和完善農村社會教育組織或機構建設,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彌補作用,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互補共生。具體的做法可以考慮由基層學區、村委會以及學校,共同構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相關部門應在城市民工集中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他們對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引導他們妥善處理好提高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條件與子女教育之間輕重緩急的利弊關係,樹立家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在農村地區應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家長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樹立家庭教育的正確觀念,瞭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識,與子女之間保持有效溝通,關心孩子的全面成長。發揮社會化協調機制、法制服務機構的作用,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護教育,依法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為留守兒童辦好事、辦實事,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四)重視家庭教育

儘管農村中國小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學校教師對留守兒童也進行特殊照顧與關愛,但是家長在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教師的關注僅僅是兒童形成學習動機的外部動因之一,是出於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良知與責任意識,但是家庭是教育兒童、少年最重要的場所,家庭教育對子女將來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留守兒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雙方都外出務工,將孩子交由單方照管或由“四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不能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且大部分留守兒童在家還要承擔大量的家務和農活;代管人要麼年事已高,除照顧孩子的基本生活外,無力教育孩子,要麼是文化素質低下,無力輔導孩子的學習,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圍,從而造成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一個認識上的錯誤,僅關注掙錢給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質上的滿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強與孩子情感的溝通,讓他們體會到父母的愛,鞏固親子關係,這種給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質滿足所遠遠不能比及的。

家庭結構的不完整導致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調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發揮應該是包括父母雙方對孩子的影響,父母雙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而留守兒童家庭結構的變化必然會部分地消解這種教育的“合力”,從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體功能。為此,父母要充分注意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週交流一次,及時瞭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談學習成績,其他方面也應該詢問,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心。除了與孩子保持經常的聯繫外,還應經常與子女的任課教師、班主任聯繫,瞭解他們各方面的表現。

積極推動建立“留守兒童家長學校”, 提高留守兒童監護人和代理人的責任意識及教育能力,是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目前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家長、代理家長、監護人對留守孩子的責任意識較差,有的只是滿足留守孩子物質需要,照顧留守孩子的生活起居。除了責任意識以外,他們監護、教育留守兒童的技術水平更是有待提高。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學校共同合作,致力於留守兒童家長學校的建設,保障經費,提供場所,保證師資,把留守兒童家長學校辦成培養監護人與代理人的教育責任與水平的重要基地。

總之,作為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不僅關係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穩定,關係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要充分協調和發動政府、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力量,共同關注並切實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構和發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14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由湖南城市學院城市管理學院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本着讓同學們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發揚愛國熱情,積極為社會、人民服務,讓同學們全方位的接觸、瞭解社會,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狀況,並通過調查,發現當地存在的實際問題,分析並做出解決方案,並從中有所體會、領悟以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努力鍛鍊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益、對人民有用的當代大學生的目的,安排了城市管理學院的黨總支書記劉輝書記做我們的帶隊老師。在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式下,我們本次活動的主題就定為“服務新農村 建設新家園”

針對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1、政策宣講:‘上學難、看病貴、就業難一直以來是三大民生難題。近年來政府為解決這三大難題採取了很多舉措,也取得了積極成果:但由於農民在這方面缺少足夠信息,對相關的政策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這樣就造成了很多農民無法利用這些政策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機會,盡我們所能的能夠幫到農民朋友們。主要宣講的政策包括‘農村醫保’、‘養老保險’、‘計劃生育補貼’、‘惠農補貼’、‘九年制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等;2、科技幫扶:針對家電下鄉這以政策的落實,現在農村的電器設備明顯高於以前,那麼怎樣合理的使用這些電器設備,怎樣才能利用這些電器設備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需要我們的農民朋友掌握相關電器設備的維護、安全使用常識、以及多功能用途;現代化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我們應該要注意倡導農民朋友們保護我們的生產生活環境,為我們的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3、志願服務:現在很多農村的青壯年都在廣東沿海地區務工,留在家裏的多是老弱婦孺,他們在生活學習上自然會遇到不少困難,我們將號召我們的志願者,積極的為這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他們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與方便。

在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就緒後,我們去到了我們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地: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鎮。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鎮位於八百里洞庭湖畔,水產資源豐富並獨具特色,以盛產野生烏鱧而聞名。垸外有廣袤的湖洲,年產野生烏鱧4000噸;垸內有野生烏鱧放養面積5000畝,年產量1000噸,年創產值1.96億元,全鎮從事烏鱧產業的農户達3000户,去年僅烏鱧產業一項全鎮人平增加600元收入。 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把野生烏鱧養殖作為農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來抓,採取多種措施鼓勵農民放養烏鱧。於1998年成立了南大膳鎮烏鱧養殖專業合作社,為全鎮烏鱧養殖專業户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成立了四個服務中心,即烏鱧養殖飼料服務中心、烏鱧養殖技術服務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集約銷售服務中心。銷售網絡輻射全國各地,並在深圳、廣州、武漢、南京等地設有窗口,年產種苗達8000萬尾,餌料供應冷庫達1200立方米,藥店2所,技術人員8人,大型運輸車輛10台。已形成了以南大冷凍加工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特種水產加工企業羣,開發了以“洞庭湖洲”為品牌的特種水產、飼料等系列產品,年加工烏鱧魚片、魚丸、魚皮等系列產品達20xx多噸,產品深受市場。英國、丹麥、新加坡等外商與該公司有貿易往來。

南大膳鎮是著名的湖南百強鎮。鄉鎮合併後在新一屆鎮黨委政府和9萬南大人民的建設下,如今更加多姿多彩,耀眼目奪了。南大膳鎮黨委政府,堅決貫徹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結合南大實際,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紮實工作中,各項工作取得輝煌成績。全鎮保持了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07億元。全鎮有工業、企業714家,18個招商引資項目投入固定資產2600萬元。南大膳鎮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廣農業實用科技,大力植樹造林,打造南方型楊樹品牌,不斷髮展畜牧養殖業,成為全省三大草食動物示範鄉鎮之一。南大還是全國聞名的“中華烏鱧之鄉”甲魚、黃膳、珍珠等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城鎮建設、教育事業同樣取得可喜成果。

這是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頗有成效的地方,因為居民與外界的聯繫比較多,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較多,因此思想意識鬥相對比較開放,所以我們工作起來都相對輕鬆,村民們都很關心國家大事,很多事情根本就不用我們説他們就知道,甚至知道的比我們還要多,還要全面。這使得我們基本上沒什麼事需要做,儘管這樣,大家心裏都覺得特別開心,畢竟我們這次來得目的就是讓我們的農民朋友瞭解一些國家政策,形式。既然大家都知道,我們也落得清閒,可以騰出更多得時間去幫助那些亟需幫助的村民,也很好得提高了我們得工作效率。村民們都很熱情,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所以在農村跟大家在一起什麼都很習慣,愉快得日子總是過得很快,七天的“三下鄉”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就要回去了,在這短短的幾天日子裏,我們跟村民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離別的時候大家都很不捨,並承諾説以後會常來。回去後很多同學都問“三下鄉你收穫了什麼”,我想説的是“有些事情只有去體驗後,才會懂得,有些收穫不在終點,而在過程”,目前我們都還是沒有走出校門的學生,我們總是有着很多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正如我一般,我是大一的學生,我總想着自己在畢業後能夠在那些發達的城市大展拳腳,心比天高。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我一直把這種想法歸為是我個人的上進心。但經過這一次的下鄉,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每個人都是積極向上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繁華的地段工作,享受高的待遇,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懂得回報社會將自己的光芒在貧窮的地域散開的人,則是無比高尚的。“三支一扶”就是一個很好的政策,讓更多的大學生能夠擁有這樣發光的機會。

作為大學生志願者,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在這個充滿明媚陽光的夏季,我們在南大膳鎮盡情地揮灑自己的熱情和汗水,雖然短短七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已悄然而去,但這過程中所帶給我們的經驗和回憶卻是歷久彌新的。

在“三下鄉”的鍛鍊中不斷成長,不斷思考,充實自己,我們收穫快樂,收穫成長,收穫許多我們從未有過的經驗。我懂得了如何奉獻,懂得了團隊的重要,懂得了今後在成長和前進中要做些什麼,該做些什麼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穫了。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感受頗多,既增長了見識,同時也學到了許多東西。人就是要在不斷探索中與追求中獲得進步,只有親身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苦與樂。這短短的幾天將成為我心底美好的回憶,在這一次之行中,我們瞭解了的新農村建設以及更深入的瞭解當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我在此要由衷的感謝淳樸的南大膳鎮人民,他們給了我們這次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感謝一起和我下鄉的同學們,是他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真情。同時也真誠地祝願南大膳鎮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篇15

【引言】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工作,孩子所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輩或親友監護,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多半屬於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在外地打工的情況。有資料顯示,留守兒童監護類型主要有四種:隔代監護、父親或母親單親監護、親戚監護、同輩監護和自我監護。目前,與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相伴隨的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已非常嚴重:據新華社報道,全國留守兒童多達20xx萬,按照全國3.6億兒童來計算,每18個孩子就有一人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社會科學院報告也顯示,在x年,中國民工人數達1.4億人, 打工者數量還在以每年500萬人的速度遞增。校園是佔據留守兒童日常生活絕大部分時間的地方,因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日漸突出。

實踐目的:探討留守兒童所就讀的公立與私立國小的差別。

實踐形式:深入農村,入住學校,進行家庭走訪。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7月5日

實踐地點:臨泉縣秦蘆國小;界首市磚集二小

實踐組織者:阜陽師範學院經濟與商業學院團總支

實踐參與者:經濟與商業學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 實踐點概況:

位於臨泉縣韋寨鎮的秦蘆國小目前在校二百多名學生,以留守兒童為主,作為一所規模較小的地方公立國小,秦蘆國小教學硬件及軟件設備都較落後。在職特崗教師人數較少,師資力量薄弱。學校常年同社會團體和高校建立幫扶關係,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與資助。

界首市磚集二小是一所封閉式、寄宿型的私立學校,學校設有幼兒部、國小部、國中部。學生多為留守兒童,教學設施完善,師資力量充足。

(一)經濟狀況

臨泉是國家級貧困縣、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當地農業以種植業為主,每年有大批外出務工人員,留守老人及兒童狀況嚴重。許多老人獨自在家看管小孩,負擔特別沉重。

界首市為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臨泉縣較高。當地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但仍有部分青壯年選擇在家工作或創業。

(二)受教育狀況

韋寨鎮由於有大�咳嗽毖≡褳獬鑫窆ぃ便導致留守兒童的現象十分嚴重G羋國小在讀學生多為當地居民,其中絕大部分的學生均有家人在外務工,學生監護人多為年邁老人@先説慕逃觀念普遍落後,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關心較少,更有一定數量≡裨詡疑涎У暮⒆櫻已做好年齡足夠後跟隨父母外出打工掙錢的準備,並不打算繼續攻讀學業�

磚集鎮的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鎮裏上學,很少人再到村國小上學了。現在交通方便了,村內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鎮上去上學,甚至是到界首市的學校,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並已繼續升學為目標。村民都明白知識對下一代重要性,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已根植於他們心中。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普遍處於“生活上缺人照應、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的“三缺”狀態。父母出去務工給留守兒童帶來的諸如心理關懷缺失,情感發育不良;脱離父母監護,安全隱患凸顯;智力發展滯後,學習成績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為不良等問題。”

(一)通過調查與走訪我們發現,秦蘆公立國小在讀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教育問題:

1、學生學習普遍較差。父母外出,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性、自覺性不強,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學習成績普遍較差。有的逃學、厭學,上課紀律性差,有的上課時間溜出學校,學習成績較差比例之大令人擔憂。

2、學生的行為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衞生、不換衣服;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裏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服管理,説謊騙人,小偷小摸„„成為了“問題兒童”。

3、學生心理出現偏差。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週歲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極,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

4、監護管理不夠強。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管是祖輩還是親朋好友,在他們眼裏,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只要孩子能有飯吃,身體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盡到了責任,隔代的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

(二)相比之下,作為私立封閉式學校的磚集二小存在以下幾個優勢及問題:

1、學校師資力量充足,教師在生活及學習方面給予學生充足的關心與愛護。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習慣較好,老師會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習作息規律。封閉式學校的管理嚴格,學生定期由學校專車送回家,在校能夠安心學習,成績普遍較好。

2、學校生活老師能夠關心到每個學生,對生活其各個方面給予幫助。學校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中心,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課餘生活豐富,能夠較全面地發展。

(三)通過比較與分析,我們對教育狀況差異出現的原因進行了總結。

1、教學資源方面。臨泉縣下設的公立學校地處偏僻、經費匱乏,直接導致教學設施及教師的缺乏;磚集二小是一所由當地企業家所辦的私立學校,辦校經費相對充足,教學設施完善,在校工作人員較完備。

2、生源方面。秦蘆國小在校學生多為周圍老人無力看管的兒童,學生家庭環境較差,教育觀念落後;磚集二小生源範圍較廣,由於教學質量相對較高,許多家庭環境較好的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全封閉的學校學習,節省時間和精力。

3、地區因素。臨泉是國家級貧困縣、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當地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濟落後;界首市為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臨泉縣較高。當地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但仍有部分青壯年選擇在家工作或創業。

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教育領域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其產生的根源在於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安排,而這些制度的根本革新需要一個過程。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緊迫性要求相關部門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解決或緩解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政府、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責任。只有不斷整合這四方力量,努力形成主要依靠這四支力量相互協作的教育管理機制,才能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與氛圍。

(一)切實落實政府責任

政府的責任主要是在政策層面上採取措施,確保教育的公平、和諧發展,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

1、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並關注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要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及時將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納入政府整體規劃,加強對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的調研和研究,制定和出台保證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和義務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減少或取消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學校上學的借讀費,改善農民工子弟就學條件,使留守孩子能夠生活在父母身邊,與城市兒童共享城市文明。

2、加快經濟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加速提高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創造就業崗位,讓農村羣眾就近務工,從而減少留守兒童。

3、是學校及教師的義務性勞動,沒有政府為之提供的保障措施,他們的義舉是很難持續進行下去的,所以政府的底線是確保九年義務教育的順利實施,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義務教育逐步實現全部免費,從受教育機會上確保留守兒童都要有學上。

4、要進一步落實有關法律、法規、保障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落實政府應擔負的責任。加強對農村中國小校及其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責任權利的監管,固定學校及其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責任權利以及經費作保障,經常性的績效考核,責任到人。

5、縮小城鄉差距,建立適應社會和諧發展的新體制。我國要逐漸改變現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應制定優惠政策,採取配套措施,鼓勵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工融入城市,幫助他們適應城市的生活環境,接受留守兒童在父母務工所在地入學。第六,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加大對農村中國小階段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投資力度,建立起義務教育階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學校,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盡最大努力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最後,從政府層面來説,要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需要各個部門和各級政府的充分協作,有效解決農村的留守兒童問題,不能等問題非常嚴重時才採取補救性措施,而應提前做好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二)充分發揮學校教育

學校是培養人這一特殊使命的場所,學校理應承擔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責任,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個體發展中所起的主導作用。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髮展上比較其他學生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集體的温暖彌補親子關係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於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但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學校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顯然沒有到位,學校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應擔當“主角”。

1、學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從單純追求升學率轉向追求全體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上來。理念是行動的嚮導,只有在觀念上發生變化,才能有效地指導教育教學的實踐。

2、針對班級中關注“共性”多,而忽視留守兒童特殊羣體或個體的情況,我建議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給這些留守兒童以特殊的關愛,多接近他們,並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形成一個温暖、寬鬆的成長環境,讓留守兒童能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彌補由於親子關係的缺失而給他們帶來的傷害。

3、學校應逐步建立並切實執行留守兒童監測制度,建立留守兒童的個人檔案,實行動態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溝通” 機制(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留守兒童監護人情況、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繫電話等方面的知情;多與留守兒童談心交心,多開展充滿人文關懷的集體活動,多到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定期與留守兒童的父母、監護人、所在學校和校外教導員、代管人進行溝通),為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及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根據情況進行分類教育管理,讓在留守兒童身上發生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完善社會教育

生命個體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社會教育是個體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僅依靠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力量很難徹底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介入。由於受農村社會經濟、文化整體發展水平的限制,農村地區的社會教育服務體系尚未建立,專門扶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社會組織更是空白。留守兒童社會教育嚴重缺乏,削弱了社會在留守兒童教育中應該發揮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理想”教育功能化為烏有。

根據當前農村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社會可作為加強和完善農村社會教育組織或機構建設,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彌補作用,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互補共生。具體的做法可以考慮由基層學區、村委會以及學校,共同構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相關部門應在城市民工集中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他們對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引導他們妥善處理好提高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條件與子女教育之間輕重緩急的利弊關係,樹立家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在農村地區應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家長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樹立家庭教育的正確觀念,瞭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識,與子女之間保持有效溝通,關心孩子的全面成長。發揮社會化協調機制、法制服務機構的作用,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護教育,依法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為留守兒童辦好事、辦實事,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四)重視家庭教育

儘管農村中國小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學校教師對留守兒童也進行特殊照顧與關愛,但是家長在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教師的關注僅僅是兒童形成學習動機的外部動因之一,是出於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良知與責任意識,但是家庭是教育兒童、少年最重要的場所,家庭教育對子女將來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留守兒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雙方都外出務工,將孩子交由單方照管或由“四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不能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且大部分留守兒童在家還要承擔大量的家務和農活;代管人要麼年事已高,除照顧孩子的基本生活外,無力教育孩子,要麼是文化素質低下,無力輔導孩子的學習,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圍,從而造成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一個認識上的錯誤,僅關注掙錢給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質上的滿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強與孩子情感的溝通,讓他們體會到父母的愛,鞏固親子關係,這種給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質滿足所遠遠不能比及的。

家庭結構的不完整導致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調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發揮應該是包括父母雙方對孩子的影響,父母雙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而留守兒童家庭結構的變化必然會部分地消解這種教育的“合力”,從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體功能。為此,父母要充分注意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週交流一次,及時瞭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談學習成績,其他方面也應該詢問,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心。除了與孩子保持經常的聯繫外,還應經常與子女的任課教師、班主任聯繫,瞭解他們各方面的表現。

積極推動建立“留守兒童家長學校”, 提高留守兒童監護人和代理人的責任意識及教育能力,是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目前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家長、代理家長、監護人對留守孩子的責任意識較差,有的只是滿足留守孩子物質需要,照顧留守孩子的生活起居。除了責任意識以外,他們監護、教育留守兒童的技術水平更是有待提高。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學校共同合作,致力於留守兒童家長學校的建設,保障經費,提供場所,保證師資,把留守兒童家長學校辦成培養監護人與代理人的教育責任與水平的重要基地。

總之,作為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不僅關係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穩定,關係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要充分協調和發動政府、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力量,共同關注並切實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構和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uqi/dewwx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