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鄉村醫生紅心暖千家先進個人事蹟

鄉村醫生紅心暖千家先進個人事蹟

時間永遠凝滯在了2011年3月29日的晚上7:15;地點:**市**中心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衞生分院)24小時開設的診室裏……

鄉村醫生紅心暖千家先進個人事蹟

他倒在了自己心愛的崗位上

在給一位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塞上體温表後,還沒來得及在自己的門診日誌上登記孩子的姓名,60歲的**“哎”的一聲,猝然倒地,不省人事……

隨即發現的同事們立即對其進行了心肺復甦搶救,然而,**緊閉的眼睛再沒有睜開,在還有7個月就可以告老退休的時候,不期而至的死神奪去了這位紮根義西山區40年的鄉村好醫生的生命。

消息傳到**十二年前工作過的**市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很多鄉親哭了起來。一位名叫樓新英的老太太説,樓醫師給她看了20多年的病,多次送醫送藥上門,從不收取一分費用,本來她還想再過幾天去**找樓醫師的,想不到樓醫師卻“走”了。

感動的,惋惜的,歎息的,稱讚的……連日來,在**西部山區的何裏、**、夏演等地,當地羣眾都在傳論着一個曾經給他們服務過40年的好醫生。熟悉的,不熟悉的,在清明節來臨的這個特殊日子裏,通過各種方式弔唁和懷念**。

羣眾一叫便上路

除夕之夜不離崗

**是**西部重鎮**的山區地,到鎮上要繞道一座巖口水庫和一條隧道,進出十分不便。十二年前,已經在何裏山區工作了20多年的**被調到**鎮中心衞生院,當衞生院領導安排她到位於**的分院工作時,曾經答應他過段時間就會調回總院工作。但想不到的是,這以後的時光,**再沒能離開這塊土地和這裏的鄉親。

吳璀建是**國小的一名校工,和**非親非故,然而4月2日**開追悼會的那天,他幾度失聲流淚。他説:“**為人誠懇、質樸,在得知我有骨刺增生的老毛病後,他不僅幫我配了一些成藥,而且還親自到**附近的大草坪等高山採掘草烏等草藥,然後為我調製藥酒,我的傷痛多虧了他。”吳璀建還説,這些年來,由於兩人單位捱得近,**除了給他看病,還在生活上處處幫助他,把他當成了好兄弟。

在**衞生分院,**的一輛五成新的南洋牌自行車和一隻紅藥箱依然停放在過道上,這是他平時出診的工具。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服務的村民共有7200多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260多人,**基本上都為他們上門作過檢查或看過病,併為老人們統一建立了健康檔案。去年正月八年級這天,**得知位於**、金東、浦江和蘭溪四地的交界處的偏遠山村——里美山村的吳興明病發的消息,不顧大雪封山,道路崎嶇,徒步10多公里,為吳興明送去藥品,由於重度肌肉萎縮而卧牀多日的吳興明感動得涕淚俱下。

同事吳全斌説,**分院總共只有四五個工作人員,雖然條件簡陋,但每逢節假日和晚上,也必須要有人值班。考慮到他們年輕醫生生活的不便,**把大多數值班的任務都攬了過來,最後四個除夕的值班,也全部是他一個人“包”了。甚至在自己的妻子因為婦科腫瘤在省城動手術住院時,**也只陪了一天。

“我多跑一步,病人就多一分希望”

何裏農民樓東鋒至今清晰記得31年前**醫師為他父親做的一件好事。1978年農曆九月的一天,他的父親樓章緒上山砍柴,在當地一處名叫深塘塢的山坳裏遇上一好友,兩人對飲,不久,父親肚子發脹,並伴陣陣急痛,手足無措的父親好友下山找到了在何裏衞生院值班的**。**隨後上山,發現樓章緒的痛苦狀,發覺不妙,當即下山拉來了一輛獨輪車,在作了簡單的對症處理後,快步小跑,連夜將樓章緒送出山區,待送到8公里外的夏演鎮上時,已是拂曉時分,而**的腳底也跑出了血。他事後説起這件事時説:“我多跑一步,病人到外頭醫院動手術康復的希望就大一分,我當時是在和生命賽跑,不拼命怎麼行呢?”

王蘭香是**的妻子,結婚36年來真正和丈夫在家裏安心休息、聚餐的機會少之又少。每次回家,**都是匆匆忙忙,狼吞虎嚥,因為附近這些山區的農民都喜歡找他看病,而且丈夫從不拒絕他人。對於一些慢性病人和家庭貧難羣眾,**也總是千方百計地配上一些自己採製的草藥,但從不收取分文費用。

**中心衞生院的金方偉院長説,就在一個月前,**的老丈人去世。出殯的那一天,何裏的一位病人家屬找到**,説病人卧病在牀,想讓樓醫師去看看。王蘭香對丈夫説,這麼重要的日子,你就不能推託一次嗎。**説,這是個老病號,他知道病人現在的心情一定也很急切,否則不會讓家人來找他,無論怎樣,他要去看看。王蘭香此時哽咽,淚水再一次滾落。

羣眾聯名寫信要他留在山區工作

**市衞生局副局長王愛娟曾經與**接觸過幾次,她説,平心而論,**的醫術並非十分超羣,但他難能可貴的是,40載如一日走村串户,風雨無阻,孜孜不倦地鑽研農村實用醫術,為病人精心診治,提供諮詢服務,宣傳、落實防疫保健工作,用愛心與執著,用堅實的腳步和汗水書寫了自己人生之歌,也由此而贏得了百姓的愛戴。

王愛娟説,由於**長期在山區工作,照顧妻兒非常不便,兩年前,**中心衞生院曾把他調回總院工作。但回總院工作不到半年,一封由**上千名羣眾委託當地鎮人大代表的一封信遞交到了**鎮政府、衞生局以及**衞生院主要領導的案頭。羣眾的意思非常直白:**百姓不能沒有樓醫生。

1975年,一部名叫《春苗》的影片記錄了當時的“赤腳醫生”熱忱為人民羣眾服務的感人故事。剛剛走上醫療衞生崗位不久的**從此也立下了“治病救人,為民服務”宏願,並把自己剛剛出生的女兒取了個意味深長的名字“新苗”,意味女兒是“新的春苗”。

“我們就是為山區農民服務的赤腳醫生”

從小和**一起長大的金榮根對記者説,**曾不止一次對他説過,自己是“赤腳醫生”出身,這一輩子註定要和義西山區百姓打交道,他的價值在這片山區,奉獻也在這片山區。

同事劉有洪也告訴記者,**不僅在業務上是他們分院的負責人,更是他們生活上的兄長和思想上的老師。**生前對他們説,現在的鄉村醫師就是過去的“赤腳醫生”,是真正要為山區農民服務的。行醫的精神內核是什麼?是誠意,是真心!“赤腳醫生”雖然沒有潔白的工作服,常常兩腳泥巴,一身粗布衣裳,但卻有最真最純最熱的為人民服務之心。而樸素實用的治療模式,滿足了山區大多數羣眾的初級醫護需要。

和共和國同齡的**沒能等到自己退休的那一天,屬牛,今年恰是自己本命年的他像一頭長年勞作的老黃牛,耕耘了一輩子,最後累倒在自己的土地上。他扔下了家裏還沒來得及還的10多萬元債務,扔下了自己的妻兒,也永遠無法再做生前曾答應過在退休之後好好補償妻子的“承諾”。一位名叫何銀珠的老太説,**當醫生以來,只要不出遠門,就沒有真正的休息天。當地羣眾早已養成這樣一個習慣,不管白天黑夜,也無論風吹雨打,只要生病了,第一個找的就是**。

**很平凡,但周圍的鄉親卻把他看做是健康的守護神;**不富有,但卻常常為困難户墊錢送藥。身為中心衞生院院長的金方偉稱自己更願意把**看成是自己的大哥。“樓大哥是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早年他曾動過肺部手術,但一直沒有好好休息過,這次的猝死也是因為心肌梗塞的緣故,他太忙了……”金方偉説。

**、何裏、夏演一帶的鄉親忘不了**,忘不了他跟40年前自學中醫開始時一樣,現在仍然經常揹着那個貼有紅色“十”字的藥箱,騎了十多裏的山路或徒步爬山來到某個村民家裏打針。

**生前曾多次對人説過,自己當鄉村醫生,最初的想法就是要讓鄉親們不再為生病沒法治而發愁。他把自己的人生奉獻給了義西山區,獻給了需要他的山民;他用自己對羣眾真摯的情感,實踐着一個普通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zjvd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