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最美孝心少年黃鳳事蹟大綱

最美孝心少年黃鳳事蹟大綱

範文一

最美孝心少年黃鳳事蹟大綱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經過六個多月的尋找和推選,黃鳳(安徽)、吳林香(重慶市)、邵帥(江蘇)、龍花(湖南)、徐沁燁(浙江)、趙文龍(內蒙古)、路玉婷(四川)、高雨欣(黑龍江)、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湖北)、王芹秀(福建)11位少年榮獲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稱號,謝宇慧、於統帥等21位少年榮獲“特別關注孝心少年”稱號。

黃鳳:照顧爸爸 哪怕我只有一輛板車

2019年前,一次意外的摔傷,爸爸高位截癱,媽媽離婚改嫁,當時年僅6歲的安徽女孩黃鳳獨自撐起了一個家,2019年如一日照顧着癱瘓的爸爸和年邁的奶奶。

一次意外的摔傷,爸爸高位截癱,媽媽離婚改嫁,當時年僅6歲的安徽女孩黃鳳獨自撐起一個家,8年如一日照顧着癱瘓的爸爸和年邁的奶奶。為了給父親治病,2019年5月黃鳳用安了輪子的鐵板牀推着父親,與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醫的旅程。在好心司機的幫助下,祖孫三人到達上海,黃鳳推着板車在上海邊乞討邊求診,但在吃盡苦頭後未能實現治病的願望。第二年暑假,黃鳳央求同鄉把他們捎帶到北京,用板車載着父親在北京求醫問診。2019年4月,黃鳳再次帶着父親到北京求醫,武警總醫院收治其父黃志仁住院,併成功為他做了神經幹細胞手術。

如今,黃鳳已經回到老家安徽五河縣申集鎮讀七年級。為了更好地照顧爸爸和奶奶,黃鳳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在學校對面租住了兩間民房,開始了帶着爸爸和奶奶上學的生活。每天早晨6點,黃鳳就起牀為爸爸和奶奶準備早飯,課間她還要回來給躺在板車上的爸爸翻身。面對生活的重擔,年幼的黃鳳依然保持着積極樂觀的心態,黃鳳的爸爸説“黃鳳平時喜歡唱歌,特別是在做飯和餵飯的時候喜歡哼唱流行歌曲”。前幾天黃鳳憑藉歌曲《隱形的翅膀》獲得學校十佳歌手的稱號。

談起未來,黃鳳説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讓爸爸能夠慢慢好起來。“不管多難,我都要好好讀書,以後還要帶着爸爸讀高中,讀大學,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黃鳳説她以後想讀護理專業,希望能更好地護理病牀上的爸爸,也為了報答每一個幫助她的人。

1月9日,黃鳳將要推着爸爸乘火車再次前往北京治病。

吳林香:逆境中她始終微笑

吳林香生於1999年,家住重慶市忠縣馬灌鎮桂陽村,她被稱為中國最堅強的女孩之一,她只有13歲,卻勇敢地扛起一把鋤頭撐起全家。

她的外公右手殘廢,外婆半身癱瘓,父母離異後媽媽又身患癌症,為養家,繼父留下4歲的弟弟外出打工

13歲的她,肩負起照顧母親、外公、外婆和弟弟的重任。每天早上五點起牀,晚上十一點多才能睡覺。就這樣,她經堅持了300多天,成為這個破碎家庭的頂樑柱……

目前,她的事蹟已被《重慶日報》、《重慶商報》、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國之聲》等媒體廣泛報道,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人們驚呼:中國女孩不簡單!

昨日上午,吳林香接到兩個電話。

一個是爸爸打回來的,讓她放暑假了,去城裏耍,那裏可以逛公園,可以吃肯德基,還可以買很多漂亮的衣服,可吳林香拒絕了。另一個電話是繼父打回來的,説要回來一趟,放心不下家裏。吳林香還是拒絕了,她讓繼父放心,家裏都很好。

“做夢都想出去耍。”擱下電話,吳林香看着外公外婆,媽媽和年幼的弟弟,歎了口氣,“走了他們怎麼辦?”

13歲的吳林香已然成為這個家庭的頂樑柱。

姐弟“搶”肉 “好吃的留給他們補營養”

昨日中午,馬灌鎮桂陽村6組一棟三間兩樓一頂的紅磚瓦房飄出一陣清燉公雞的清香味來。一年多了,這個家庭難得這樣打一次“牙祭”。

外公三塊雞肉、外婆三塊雞肉、媽媽三塊雞肉,吳林香這樣一份份地盛到他們的碗裏。小林香説,以前盛一大碗放在飯桌上,誰都不動筷子,都想讓對方吃。

“吃雞肉……”4歲的弟弟正要取走媽媽碗裏的雞肉,吳林香一筷子敲掉了弟弟筷子夾着的雞肉,弟弟哇的聲哭了起來。

外公走過來,一邊把碗裏的雞肉讓給小外孫,一邊責怪小林香“當姐的不要太狠心,小孩子嘴饞是好事。”

“他們身體不好,好吃的留給他們補營養。”小林香躲到一邊哭了。她説,自己也是孩子,也想吃好耍好,可是生病的外公、外婆、媽媽更需要補身體。其在吃飯前她就給弟弟吃了雞肉,一再叮囑小傢伙不要去搶吃雞肉,沒想到嘴饞的弟弟説話不算數。

其實,吳林香對弟弟並不狠心。吳林香的家距離馬灌鎮中心國小有10餘公里,她每天步行來回一次,需要花近4個小時的時間。從去年9月到今年6月的兩個學期的近200天,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寒冬,她都要揹着弟弟一起上學和回家。

去年的冬天,天氣寒,寒風帶着冷雨吹到臉上特別疼,年幼的弟弟在上學的路哭喊着要回家。她沒辦法,只好用自己矮小身體揹着弟弟在風雨中艱難地前行。累了,她就停下來在路邊歇息,冷了,她就讓弟弟用手臂扶着自己的臉頰取暖。平時只需一個多小時的路程,那天她走了近三小時。

小林香的外公、外婆和媽媽究竟得了啥病,讓她和弟弟竟為一塊雞肉搶了起來呢?

破碎的家 “歡歌笑語被呻吟聲替代”

吳林香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5年前,外公因在幹活時摔倒以致右手殘疾;2019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回家與媽媽離了婚,隨後父母離異。為了照顧外公,她小林香跟媽媽一起生活。 後來,媽媽再婚,又給她生下一個可愛的弟弟。

去年1月,外婆突發患腦溢血住進了醫院,後來全身癱患。外婆不能動彈,需要人全天護理並常年服藥。在住院的日子裏,吳林香的媽媽時常感覺身體不適,先後到馬灌鎮中心衞生院和縣人民醫院檢查,最後被確診為肺癌。

“幸福的家庭一下子被病魔擊倒。”吳林香臉上再沒有天真無邪的笑容,曾經,她在老師和同學心目中,小林香是一個非常乖巧、開朗、懂事的孩子,現在她沉默了。

外婆癱瘓、外公殘疾、媽媽身患癌症,曾經的歡歌笑語被病痛的呻吟聲代替。每每想到這些,年幼無助的吳林香只能躲在牆角里哭泣。

“攆”走繼父

“安心去掙錢家裏有我呢”

外婆在住院、媽媽需要手術,四個月過後,家裏僅有積蓄很快被花光,家裏還借債數萬元。如今,這個家已欠債20多萬元。

吳林香的繼父嶽良新左右為難,家裏兩個病人和孩子都需要照顧,離不開人;可是留在家裏,這醫藥費哪裏來,這欠債什麼時候才還得清?

“您就安心出去掙錢,家裏一切有我。”繼父的心思全讓吳林香看在了眼裏。去年6月,小林香主動提出照顧外公、外婆、母親和弟弟,讓繼父放心外出打工掙錢給母親和外婆治病。

就這樣,嶽良新離家外出在萬州找了一份沙發加工的活,每月只能回家兩三次,吳林香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任。

每天早上五點,吳林香就要起牀生火做飯,然後幫助外公、外婆、母親和弟弟逐一穿好衣服,再給他們端飯餵飯。忙完這一切,吳林香才草草吃完早飯,帶着弟弟急忙往學校趕。

下午放學回家已是6點過,吳林香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詢問一下外婆和母親的病情,然後開始熬藥、做晚飯、替她們擦洗身子和洗衣服。直到晚上10點後,她才有時間做作業。每天深夜,小林香還要起牀好幾次做去看外公、外婆、媽媽和弟弟是否睡好,悄悄地為他們蓋上被子。

繼父離開家時,家裏還喂有一頭生豬,繼父打算賣掉。小林香將生豬留了下來,她知道這是來年家“打牙祭”就靠它了。

每逢週末,吳林香都要準備好一週的豬草。一次,吳林香在割豬草時,一條蛇爬了出來,年幼的小林香嚇得面無血色,丟下鐮刀邊哭邊跑。小林香一直怕蛇,一個人坐在空曠的山野哭了20多分鐘,她想回家,害怕再次碰到蛇,可是豬草還沒着落,最後她只好硬着頭皮繼續割豬草。

回到家,吳林香不敢把這一切告訴媽媽。她説,不想讓媽媽為自己擔心,影響病情。

救下媽媽 “我們都要堅強地活下去”

今年5月的一天,吳林香在換洗牀單時,意外發現媽媽準備輕生的農藥時,她奪過了農藥,無助地抱着媽媽在牀上痛哭。

“媽媽,千萬別丟下我們。”吳林香緊緊地抱住媽媽,一刻不曾鬆手。

“我就是個拖累。”丈夫雖然在外打工掙錢,一家3個病人,陳曉華是在熬不下去了,眼睜睜地看着自乖巧懂事的女兒被肩上沉甸甸的擔子壓得日漸憔悴,她心裏倍感煎熬,很想用死解脱自己的病痛和對家人的折磨。

“媽,我已經12歲了,再苦再累我也能承受。如果你走了,叫我一個人怎麼辦?”聽到女兒這些話後,陳曉華肝腸寸斷,泣不成聲,“去找你親生父親吧,媽媽沒想再撫養你了。”

“我們都要堅強地活下去。”吳林香反過來安慰陳曉華,“你生我、養我,照顧我吃穿,拉扯我長大也不容易,我現在能做飯、洗衣服,還可以照顧弟弟,不能丟下你們不管。”

看着懂事的女兒,陳曉華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陳曉華病情越來越重,行走不方便,每晚上廁所都需要小林香扶着。夜晚,傷口只要感覺到疼痛,吳林香都要起牀為母親擦碘酒,不管春夏秋冬,近一年多來,這個乖巧的小女孩從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從去年暑假開始,吳林香就學着做飯菜。她記不清在切菜時多少次被刀劃傷,曾經一次炒菜被鍋滾燙的油燙傷手臂,整整一個星期都感覺非常疼痛。

今年6月的一天晚上,小林香扶媽媽上廁所,母女倆不慎摔倒。小林香感覺到眼角有液體流下,用手一摸滿是血。吳林香來不及多想,立即起身扶起母親上了牀。這下,吳林香才感覺到額頭上一陣陣鑽心的疼痛,可她硬忍着不敢叫一聲,就怕讓母親擔心。

後來,吳林香只是用鹽水簡單地做一下消毒處理,至今她額頭上的傷痕還依稀可見。

愛心如潮 四方援手幫助小林香

今年6月,小林香國小畢業。要上國中了,她有一個希望在馬灌鎮上國中,天天可以走讀,這樣可以回家照顧母親、外公、外婆和年幼的弟弟。

“小林香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孩。”班主老師張老師稱,在學校,吳林香學習特別用心刻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雖然家裏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可她很少告訴同學和老師,只是大家感覺她皮膚越來越來黑了,身體越來越瘦了。

吳林香,一個13歲的頂樑柱,她支撐着這個苦難的家庭,讓鄰居感動、讓學校師生和當地羣眾感動。

“一個年僅13的女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社會詮釋了什麼是堅強,什麼是忠孝。她是我們教育子女、反省自己的一本‘活教材’。”馬灌鎮桂陽村黨支部書記介紹,村裏的鄉親都被吳桂香的精神所感動,大家你50、我100地自發捐錢給吳林香,希望她能早日度過難關。一些較為貧困的家庭主動拿出自己都捨不得吃的豬肉、雞蛋等食物捐獻給吳林香。

馬灌鎮政府也給吳林香全家辦理了低保,還派人送來了慰問金和輪椅。馬灌鎮中心國小召開全校師生向她學習,併為她捐款3000餘元。桂陽村黨員自發為她捐款1000餘元。忠州鎮燈樹社區羣眾自發包車前看往吳林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民營企業家給她捐款2019元。

重慶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忠縣分公司為她捐款2019元併為她家免費安裝電視加密線路。

“我們會堅強地活下去。”被愛心包圍,小林香堅稱,要陪媽媽一起與病魔抗爭到底。

邵帥:少年捐髓救母

邵帥今年16歲,2019年正在北京打工的媽媽邵丹突發白血病,急需進行骨髓移植,否則性命堪憂。最終在醫生的共同勸説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兒子的骨髓。

12歲本該坐在教室裏讀書學習;12歲,還是依偎在媽媽身旁撒嬌的年齡,但徐州男孩邵帥卻在12歲的年紀勇敢挑起了保護身患白血病的他*的重任,為了挽救他*的生命,他捐獻了自己的骨髓。邵帥説,“我的生命是媽媽給的,我救媽媽天經地義!”

邵帥一歲時父母離異,跟隨媽媽邵丹生活,2019年,邵帥的媽媽到北京打工,7歲的邵帥就在徐州跟着外公外婆生活。2019年7月,邵帥和其他103名學生一樣,滿懷着希望與憧憬準備踏進中學的大門,努力學習。就在他躊躇滿志準備去實現自己美好願望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2019年6月,北京一家權威醫院診斷出他的媽媽患上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隨後病情惡化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進行骨髓移植,12歲的邵帥主動提出要給媽媽配型,並配型成功。為了挽救他*的生命,他毅然決定捐獻出自己的骨髓,為媽媽做骨髓移植!為此,邵帥放棄了讀書,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休學去北京照顧媽媽。

從2019年6月到北京看望媽媽,邵帥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悉心照顧着。邵帥的媽媽邵丹回憶説:“嚴重時,我吃喝拉撒都在病牀上,都是帥帥照顧我,端屎端尿。別人看了都感動得掉淚,直誇他懂事。”

“孩子最怕我死了,有一次我疼得在病牀上打滾,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搶救過後,醫生都離開了,帥帥拉着我的手,一個勁地給我説:媽媽,你不能死。求求你,你不能死。你要是死了,我就成孤兒了。”説到這裏,邵丹大聲地哭了:“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刻孩子的眼神,那眼神裏透着恐懼,還有急切以及無助。”

邵丹在無菌倉內,每天醫院安排兩次探視時間。每天探視前,邵帥會早早地在門外等候。護士看了也覺得不忍心,有時就提前讓他和媽媽通過視頻通話。“通過視頻給我説説這,説説那,探視時間結束了,他也捨不得放下話筒。孩子現在特別依戀我,就像相依為命的感覺。”

《京華時報》的記者彭科峯曾跟蹤報道過邵帥母子,説起邵帥,他滿是心疼:“這個才12歲的孩子,每天做好飯送到醫院來,從醫院回到住處,要乘1個多小時的公交,十幾站路。每次他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回去。照顧媽媽讓他顯得很疲憊,看着他幼小的身影走上公交車,我看着覺得特別心疼。”

與孩子接觸了不到7天,但邵帥已給彭科峯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特別執着,在他幼小的心靈裏,有一種信念,那就是救媽媽,他不能失去媽媽。而他這種信念,特別感染人。我每一次見到他,都覺得特別疼惜。”説起懂事的小邵帥,66歲的外婆泣不成聲:“孩子在這不願多花一毛錢,別的孩子總能吃零食,我外孫連一瓶礦泉水都捨不得買,有時他還瞞着我不吃飯,為媽媽看病省下錢。”2019年2月24日,北京道培醫院,骨髓移植手術順利進行了:上午9點半到11點,12歲的邵帥進入手術室,抽取骨髓;中午12點半到下午3點,邵帥的媽媽邵丹被送進手術室,輸入兒子的骨髓。2月26日上午8點40分,考慮到邵丹今後治療的需要,邵帥再次來到道培醫院血細胞分離室,開始第二次為母親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2月28日,邵帥經觀察情況穩定被批准出院。經媒體報道,邵帥捐髓救母的故事感動着每個人的心。在北京,知道邵帥母子故事的市民甚至企業紛紛解囊相助。而在家鄉徐州,人們更是對小邵帥時時牽掛,市慈善總工會受書記曹新平委託到北京看望邵帥母子、邵帥的母校礦大附小為邵帥進行了全校募捐、家鄉的媒體為小邵帥頒發了“彭城好人”的證書、一些關注邵帥母子的人自發為他們捐款……

邵帥故事帶給人們的震撼和感動在繼續着,小小年紀的邵帥不僅獲得了“彭城好人”的稱號,還被共青團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聯合授予“品德優良好少年”稱號,並作為徐州市代表參加了第六次全國少代會。此外,徐州市自今年五月底開始對全市少先隊員中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爭當‘四好少年’———學習邵帥捐髓救母事蹟”主題教育活動。目前邵帥的媽媽病情已經穩定,邵帥也於8月10日入讀中央美院附中。但對於邵帥和媽媽來説,今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邵帥説,每次自己感到害怕難過時,就會不停地念這首詩,這樣“我就覺得心中充滿了力量”。

龍花:開在吊腳樓裏的小花

湖南省鳳凰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該縣落潮井鄉牛堰村17歲苗族女孩龍花本該和其他山裏孩子一樣,坐在教室裏讀書,等將來走出大山,卻因為要肩負起一個家,不得不選擇輟學。

17歲的龍花是湖南鳳凰縣的苗族女孩,為了照顧重病的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選擇了放棄學業,勇敢擔起一個家。然而,龍花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這朵開在吊腳樓裏的堅強小花用她的樂觀照顧着家庭,用她的堅持守望着夢想。

為引導更多的人關心和關注、支持和幫扶那些生活困難卻滿懷孝心的少年,中國化粧品領軍企業伽藍(JALA)集團旗下自然堂品牌與中央電視台攜手啟動“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行動。

崎嶇的山路,龍花挑着40多斤的水往家裏趕。從水井到家有100多米的坡度,為了把家中的水缸盛滿,龍花來回要跑六七次。

龍花,17歲,是湖南鳳凰縣的苗族女孩,父親因為受刺激,患上精神病,2019年,爸爸去世,不久媽媽又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晚期。家裏失去了勞動力,給媽媽熬藥、做飯、挑水、砍柴、鋤地,這些本該成年人乾的活兒一下子都壓在了小花的肩上。龍花不得不輟學,一人撐起一片天。

別人家的水都是男人們去挑,但龍花卻要自己挑水。因為桶太沉,龍花只挑得動大半桶水,就這樣每桶水也有40多斤,100多米的上坡路,龍花要走6、7次才能把家裏的缸填滿。每次挑水到家,龍花身上所有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上氣不接下氣。但休息不了一會兒,她還得急急忙忙做其他的家務活。

砍柴這種力氣活,龍花也要自己來,無論春夏秋冬,龍花都要揹着一個揹簍,拿着一把鐮刀一人上山砍柴,每擔柴火少説也有七八十斤,背太少,家裏的柴火不夠燒,怕媽媽凍着;挑太多,自己夠挑不動,龍花就想出了一個法子,第一次挑50斤,第二次挑五十幾斤,慢慢往上加,現在龍花已經能挑上100來斤的柴火了。每天回到家,龍花還要幫母親煎熬草藥,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熬藥成了她必修課。經過長時間熬藥鍛鍊和摸索,龍花掌握了其中技巧。

龍花帶着母親上醫院,剛住了3天就花光了借來的4000多元,媽媽説什麼也不肯再住回醫院。每個月靠100多元的低保維持生計,龍花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八瓣花。一有時間,她會帶着弟妹一起上山採草藥貼補家用。

龍花總想着像爸爸媽媽一樣悉心照顧弟弟和妹妹,但總力不從心。弟弟經常跟她鬧脾氣。不過只要一根一塊錢的冰棍兒,弟弟就會破涕而笑,兩個人也會和好如初。每天晚上,小花總是伴着昏黃的燈光輔導弟弟妹妹功課,希望弟弟妹妹能考上大學,將來有出息。媽媽生病時,小花正值高中,面對需要照顧的媽媽和弟妹,一直是學習委員的小花不得不輟學。看着弟妹們努力學習,也算是圓自己一個上學夢。

“有時候看着別人上學回來,我特別羨慕,他們可以無憂無慮地去上學,但是我不行,我做什麼事情都要想着媽媽,想着我的家庭,”小花説着説着開始哽咽。

小花有一個祕密,一個內心深處的夢想——做一名播音主持人。小花説,當主持人可以讓自己更加有自信,不用去害怕別人。其實,小花在學校當過播音樂,還主持過晚會。小花夢想着有一天可以站在中央電視台的舞台上,做一名真正的主持人,那是她的夢想,也是她生活的力量。

2019年5月31日,不幸還是降臨在小花的身上,她最愛的媽媽永遠離開了她。但龍花並沒有消沉,她決定出外打工,供弟弟和妹妹上學。龍花説:只要她在,這個家永遠都在!”

龍花的孝心和她對弟弟、妹妹的無私付出,感動了無數的人,而她的孝心故事只是本次“尋找最美孝心少年”100個好少年中的1個。由中國化粧品領軍企業伽藍(JALA)集團旗下自然堂品牌與中央電視台攜手舉辦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作為此次公益活動的獨家特約合作伙伴,伽藍集團旗下自然堂品牌與中央電視台在全國範圍內發起,與消費者一起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關注那些雖然生活困窘,卻百折不撓,孝順父母的好少年,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解決實際困難,託舉起他們的夢想,讓他們更好的飛翔。

徐沁燁:他*的好女兒

2019年徐沁燁的母親被診斷出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要先做化療,然後進行骨髓移植,才有生的希望。母親得知自己的病況後想要放棄。小沁燁每天都開導母親。

徐沁燁是林城鎮太傅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去年12月她的母親被診斷出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病重期間,母親強忍病痛堅持繡完一幅長約2米,寬約1米,名為“旭日東昇”的十字繡,作為女兒的嫁粧。為治好母親的病,年僅13歲的徐沁燁決定拍賣母親在病痛中給自己一針一線繡出的嫁粧。“賣嫁粧救母”,長興女孩的舉動曾讓無數人感動。

?再次去採訪徐沁燁,是我們第二次接觸了,她還是很開朗活潑,見到我時馬上認出了我,一邊給我開門一邊説:“我認得你,你是上次來我家的姐姐。”

對於“長興榜樣” 的評選,她很驚訝,説自己一點都不知情,在她看來,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國小生,怎麼能和“長興榜樣”掛上鈎。

徐沁燁和別的同齡孩子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而她身上最吸引我的,就是她的懂事和堅強。徐沁燁説,她最喜歡的課文就是《梅花魂》,她覺得自己也要像梅花那樣,不管經歷多少磨難,都不向生活低頭,昂首挺立。徐沁燁的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在她的媽媽去年確診得了白血病之後就更差了,但是在徐沁燁眼裏,自己的家是最幸福温暖的。“媽媽很喜歡開玩笑,有時候會在我看電視的時候故意蒙我的眼睛,偷偷拿走遙控器換台,有時候還會撓我腳底心。有時候看到電視裏那些浪漫的情節,媽媽還會埋怨爸爸從來沒有對她這麼浪漫過,爸爸就很無奈。”看着小沁燁的笑臉,我想,那真的是個幸福温暖的家庭,與金錢和女主人是否身體不適都沒有關係。

從小,父母對徐沁燁的教育就很嚴格,這也使得她比同齡人更加懂事一些,在剛知道媽媽生病的時候,沁燁哭得很厲害,之後,沁燁變得更加乖巧。“那天,爸爸也哭了,那是我唯一一次看到爸爸哭。後來,爸爸説,我們要是哭的話,媽媽就更傷心了,所以我們要樂觀一點,要鼓勵媽媽。”每次爸爸媽媽去杭州看病的時候,整個家就都落在沁燁肩上了。早上,沁燁自己做早飯,然後去上學。下午放學後,先把早上的碗洗了,然後掃地,給家裏的雞、鴨和豬餵食,整理房間,有時候還要洗被子,做完這些,去大伯家吃飯,然後做作業。這些家事,徐沁燁做得很開心。“説不定什麼時候爸爸媽媽就回來了,我把家裏收拾得乾淨一點,他們回來看到就會很開心。”

在老師同學眼裏,徐沁燁學習好,愛勞動,活潑開朗,是個好學生、好夥伴。也許是家庭的關係,徐沁燁很會關心人,處理事情有股小大人的味道,老師都很喜歡徐沁燁幫忙管理班級,同學們有了煩心事也喜歡找徐沁燁訴説,大家儼然都把她當成了知心姐姐,徐沁燁自己也很喜歡這個角色。“如果可以幫到老師和同學,我也會很開心。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可以想,我以後也許會遇到相同的事情,這樣既幫別人解決了事情,還可以鍛鍊我自己。”

下半年,徐沁燁就要讀六年級,很快就要上國中了,對於未來,徐沁燁有自己的打算。徐沁燁給我看她平時的作業,幾乎全部都是“優”,老師的評語也都是誇獎的。“爸爸説到城裏讀書好,我覺得在哪裏讀書都一樣的,不一定要去城裏,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在鄉鎮中學讀書也是一樣的。我現在就希望他*的病能好起來,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在一起,然後我以後能找一份好工作,讓爸爸媽媽都過上好日子,不再吃苦。”

趙文龍:十三歲的“男子漢”

趙文龍大部分時間都陪着媽媽去醫院透析。媽媽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這麼多年,他幾乎從未有過玩耍時間,最大的樂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園。

12歲,正是一個男孩貪玩兒好動、頑皮叛逆的年齡,可在趙文龍臉上,這些特質都沒有,很多時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時間裏,他都陪着媽媽去醫院透析。雖然只有12歲,趙文龍幾乎會做所有家常菜。因為媽媽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這麼多年,他幾乎從未有過玩耍時間,最大的樂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園;他是包鋼八中一名普通的七年級學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擔的卻是一般學生父母雙倍的責任。

來到位於少先路31號街坊的趙文龍家,家裏幾乎沒什麼電器,只有卧室裏擺放的一台老式冰箱,這是為了給李英存放藥品用的。李英正在整理醫院的收費單,與他*的大牀相隔一張桌子的小牀是趙文龍的,牀頭整整齊齊碼着三十幾本書,雖然陳設簡單,家裏卻收拾得一塵不染。李英説,每天早上,即使時間緊張,龍龍也會收拾完家,給她做好早飯再走,他自己則在學校買早點吃。

雖然家庭負擔如此沉重,可趙文龍在同學和老師的眼中卻是天真、開朗、幽默的,只要學校有什麼開心事,龍龍也會第一時間告訴媽媽,母子倆總會開懷大笑。在這樣的説笑中,龍龍常常因為忘記了正在燒菜而把鍋燒糊。

醫生告訴李英,她的病目前無法治癒,最基本的維繫就是一個星期三次透析,每次需要700元左右,每個月8000多元。 為了保證最基本的生活,李英只得一個星期透析一次,每次透析,文龍都像丟了魂似的守在搶救室門口,李英每次都覺得心疼。但只要看她轉危為安,趙文龍還掛着淚珠的臉上馬上會露出笑容,他告訴她:“媽媽,您一定要好好活着,只要您陪着我,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

趙文龍打算考一所自己心儀的軍校,當軍人是他的夢想,更重要的是國家還會補貼學費。“省下一分錢,他*的病就有一分治癒的可能”聽着兒子這番言論,李英沉默了,生活讓兒子過早地承擔了太多的沉重,她除了支持,什麼都幫不了他。每年六一,李英都會帶龍龍去八一公園玩兒,有時龍龍會説:“媽媽,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將這裏的遊樂設施都玩兒一遍啊?”李英聽了心裏酸酸的,龍龍就立即轉換話題安慰媽媽説:“等我工作掙錢了,咱們就好好出去玩兒一趟。”對於李英和龍龍來説,這樣類似的對未來的期望已經成了他們母子倆的約定。

路玉婷:孝待親人 笑對人生

路玉婷的父親很早就離開了她們到外地,路媽媽為了生計在外面給客户送機票,工作的艱難和家庭的重任讓路媽媽積勞成疾患了慢性腎衰竭。照顧母親和外婆的重任落在路玉婷肩上。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顏雪 肖鋒 攝影 李國東)因母親孫小燕罹患尿毒症無法工作,成都15歲女孩路玉婷一邊上學、一邊騎車送機票維持家裏開銷。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後,路玉婷也成了小名人,如今的路玉婷進入成都樹德協進中學就讀高一,學校免除學雜費、書本費,還免費提供中晚飯和校服。一家人的生活總算安定下來。

然而就在上個月,孫小燕突然去世。路玉婷這才得知,去世前的母親被手機短信詐騙了9萬元,這9萬元是家裏借來和存下的所有積蓄,對10來塊錢都會心疼半天的孫小燕自責不已,卻一個字也不向女兒吐露。去世前3天,孫小燕給路玉婷班主任朱君打電話:希望賣掉房子供女兒讀書,還希望今後她好好照料路玉婷……

被騙:

今年9月,路玉婷進入成都樹德協進中學就讀高中。學習壓力逐漸繁重,路玉婷已經不再送票。10月16日早上7點半,班主任朱君接到了孫小燕的電話,聲音斷斷續續,“孫小燕一直在哭,説妹妹,我發生了一點意外,可能活不久了。”朱君以為,是孫小燕病又犯了,但接下來的話讓她有些隱約的擔心,“她讓我幫她想把房子賣了,供路玉婷讀書。還委託我今後好好照顧路玉婷。”孫小燕讓朱君千萬別把這些事告訴路玉婷,朱君很不安,她主動提出去孫小燕家裏看望,孫小燕卻一再拒絕。接下來兩天繁忙的工作,也讓朱君抽不出空子。

18日,朱君和張勇約好第二天(19日)一起前往孫小燕家裏看望,為了避免對方拒絕,他們想到先斬後奏。19日上午,朱君卻接到了路玉婷的打來的電話,“路玉婷語氣很平靜,告訴我,她母親孫曉燕已經在19日凌晨1點過去世了。”

張勇、朱君一行人到達路玉婷家裏時,路玉婷單獨把朱君叫到一邊,表示自己家裏的親戚正在趕往成都的路上。路玉婷這才説起孫小燕此前電話所説的“意外”是什麼。原來前不久,孫小燕被短信詐騙了9萬元,這9萬元是一家子借來和存下的所有積蓄,掉10塊錢都會慪氣半天的孫小燕着實想不通,“她對誰都沒有説,路玉婷也不知道,一個人默默承受,給我打電話的第二天(17日)也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做血液透析。”朱君表示。

朱君這才把孫小燕打電話託付的事告訴路玉婷,“我才曉得,掉錢、託付這些事路玉婷都不曉得。”打電話傳遞母親死訊時,路玉婷語氣也比較平靜,此時眼淚卻緊緊包在眼眶裏,拼命點頭。

託付:

10月21日,孫小燕遺體火化儀式進行。那一天的路玉婷穿着一身黑衣,帽子的帽檐把頭壓得低低的,一句話也沒説,只是抱着母親的遺像。在遺體告別儀式時,隱忍的路玉婷情緒才爆發出來,大聲呼喊着:“媽!媽!”在火葬場等待骨灰時,路玉婷一個人坐着,一直不停的流淚。在母親孫小燕整個去世的過程中,路玉婷就哭過三次。

周圍人擔心更多的,還是路玉婷以後的生活。孫小燕去世前,正在申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還沒申請下來人就走了,現在是路玉婷以她的名義在申請。”張勇透露。

一直以來,路玉婷、孫曉燕和外婆住在成都新城市廣場附近,目的是方便孫曉燕就醫和路玉婷上學,孫曉燕和丈夫共同擁有的住房出租用來補貼家用。徵得各方的意見,孫小燕名下的房產並未賣掉。由路玉婷的好朋友的母親伍阿姨幫忙,將兩套房產轉移到路玉婷名下。“説的是兩套,其實非常窄,加在一起才等於一套的面積。”朱君解釋道。

路玉婷的父親在外地多年,一直沒有聯繫過孫小燕母女。在孫小燕去世後,主動打電話給路玉婷,提出每月打1000元作路玉婷生活費。基於路玉婷學業上的考慮,伍阿姨甚至提出:由姨媽撫養外婆,讓路玉婷住校,寒暑假在自己家住。

讓朱君和張勇疑惑還有路玉婷的眼鏡。在孫小燕去世後,路玉婷就佩戴上了一副黑框眼鏡,朱君透露:“和她他*的那一副很相像!我問過婷婷你近視嗎,她告訴我説她600度。”讓張勇疑惑的是,路玉婷膝蓋受傷時,輪椅坐最後一排,並未佩戴眼鏡依然可以看清楚最遠處的黑板。朱君隨後問過路玉婷身邊的同學,對方表示路玉婷確實一直眼睛近視,上個月底、母親去世後,就配了一副和孫小燕一樣顏色、很是相似的黑框眼鏡。

紀念:

在孫小燕去世後,路玉婷周圍人告訴她,你現在也只有好好讀書、考上大學這一條出路了。事實上,雖然平時事情繁多,但路玉婷的成績不差。今年會考時,成都樹德協進中學分數線是573分,而路玉婷考了575分。和剛剛進校的擦邊線不同,學校前段時間的一次階段性考試中,路玉婷考到了班上第六名,整個490人的年級中在118名,成績提高不少。

進入高中後,路玉婷學習壓力逐漸繁重。如今的路玉婷依然重複着和過去同樣的事,每天早上6點半,給外婆煮雞蛋、燉牛奶、買包子。早上7點過趕去學校上早自習,一直要在學校呆到晚上8點30分下晚自習才能回家。外婆的中餐和晚餐由姨媽負責。

上個月29日,路玉婷整頓好家中事務,恢復正常上學,學校老師都格外關心她的情緒反應。路玉婷在課外和同學有説有笑,偶爾情緒起伏比較大。“比起同齡人,路玉婷更顯得成熟堅毅,也更沉穩內斂。她從不主動跟別人説起自己的心事,你問她時她卻也會告訴你。”朱君説道。

在此之前,路玉婷一直主動擔任班裏的清潔委員,“清潔委員要求來得最早、走得最晚,考慮到她家裏的情況,我們想過讓她換一個。”張勇的提議沒有得到路玉婷的支持,她認為自己得到了幫助,希望能夠做些事回饋大家。最近,路玉婷以“忙不過來”為由終於辭去了清潔委員。

談到最近發生的事造成的影響,路玉婷表示“人走的每一步都是有影響的,只是我現在不能預想未來。”在朱君印象中,路玉婷從未透露將來想幹什麼,或者讀什麼大學。只是在一次班委會時,路玉婷説起過自己的心願:“我希望一家人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

記者手記:路玉婷不想再做“路玉婷”

路玉婷出名了。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和“奔跑女孩”,谷歌上關於她的信息就有五萬多條。

“我感覺不到榮譽感,也不想被大家關注。”現實中的路玉婷回答起來直截了當。採訪時的她顯得有些“酷”,雙手緊緊插在校服上衣口袋裏,只是偶爾推推眼鏡才拿出來,嘴卻一直抿着,雙腳也不是隨意的放着,而是緊緊依靠板凳,面無表情、不苟言笑。不回答問題時就低下頭來。

接受媒體採訪前,成都樹德協進中學校長助理張勇去接她時,路玉婷有些想反悔:“一定要去嗎?煩得很。”有記者問她想過什麼生活,路玉婷脱口而出:“就和其他同學一樣。”對於被關注帶來的壓力,路玉婷直言“反正很煩躁。”乍一看去,她跟我心中的積極向上“奔跑女孩”形象差距很大,但路玉婷班主任朱君坦誠,生活中的路玉婷還是會和其他同學有説有笑,生活中她還有個死黨,關係好到和死黨的母親也有聯絡,路玉婷並不是一個孤立難相處的小孩。

不到10分鐘的採訪結束後記者道謝,路玉婷愣了愣,輕不可聞地説了聲謝謝,淺淺地對着一羣記者鞠了一躬,才迅速離開會議室。那聲謝謝把路玉婷之前的冷漠都融化開了,她只是不想被“路玉婷”光環籠罩而已。

高雨欣:賣燒烤的小女孩

高雨欣8歲父母離異,跟着媽媽和姥姥一起生活,那一年,媽媽右手落下殘疾,從此小雨欣變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力,幫助媽媽照顧年邁的姥姥和幼小的妹妹。

她童年不幸8歲時父親離家母親意外殘疾

她學習刻苦今年國小畢業考得全縣第一

她有個心願期待全家人能在海邊團圓

生活報9月12日訊 9日15時許,在綏化市望奎縣第三國小門前,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和媽媽,支起了一個簡易的攤牀。站在攤前,小女孩的小臉被火烤得通紅。她熟練地倒着各種調料,時不時地抬起頭吆喝着“烤腸、烤串、烤麪筋……”

這個女孩叫高雨欣,今年11歲,幾年前父親離家,母親也因意外落下殘疾,家有年邁的姥姥和3歲的妹妹,全家只靠低保生活。今年4月份起,她每天來到廣場或是街上,和媽媽一起賣烤串來貼補家用。回家後,她還要承擔做飯、買菜、燒爐子等家務,在這種生活境況下,在不久前的國小畢業考試中,高雨欣考取了全縣第一名。

做飯照顧母親哄妹妹8歲起就頂門過日子

“我每天只有晚上9點以後,妹妹睡了才有自己的時間學習、寫作業。”

9日11時許,記者來到高雨欣家中的時候,她正在洗衣服,還不時地陪3歲的妹妹彤彤説幾句話。

記者在和高雨欣的媽媽郝敏談話中得知,幾年前,郝敏和孩子爸爸離婚了,帶着8歲的高雨欣和僅有5個月大的小女兒從北安市來到望奎的母親家。而母親家的生活十分拮据,只靠低保生活。在搬來的幾個月後,高雨欣的舅舅精神病發作,將郝敏的頭和右手打成了重傷,生命垂危。在醫院的救助下,郝敏的命保住了,舅舅被送到了精神病院進行治療。8歲大的高雨欣擔起了照顧媽媽、伺候妹妹、照顧姥姥的重任。

那時,高雨欣每天5點半就起來做早飯,然後給妹妹穿衣服,喂妹妹吃飯。中午放學後要去市場買菜,下午回家做好了飯去醫院給媽媽送飯。妹妹不愛喝奶粉,高雨欣就讓年邁的姥姥教她蒸雞蛋,再泡餅乾餵給妹妹。妹妹睡了,她還要給妹妹洗尿布、洗衣服。“我每天只有晚上9點以後,妹妹睡了才有自己的時間學習、寫作業。”高雨欣説,幾個月後,郝敏傷好出院了,但頭部卻留下了後遺症,時常頭疼,手腳變得不靈活,右手無法伸展、抬起,不能再幹重活,所有的家務壓在這個8歲孩子的身上。

記者注意到,3歲的彤彤和姐姐特別親,有時候雨欣抱着她,連郝敏都叫不過去。

“這些年苦了我大女兒,一個11歲的孩子,現在做飯的水平和我差不多了。”郝敏的淚光中摻着幸福。

穿串燒烤吆喝抬起頭從未忘記微笑

“我要和媽媽一起去賣串,大家是不會笑話的。”

15時,在望奎縣第三國小門前,一個小攤擺出來了:高雨欣和郝敏一起站在攤前,雨欣一面熟練地翻面烤串,一面和媽媽一起吆喝叫賣着。雖然雨欣的小臉被炭火烤得通紅,但是仍在陽光下,露出了甜美的笑容。記者注意到,高雨欣的手洗得很乾淨,但是手粗糙程度已明顯超過了同齡女孩,在手腕上還有一處疤痕,雨欣只是淡淡地説:“是前幾天在燒烤爐子上燙的”。

郝敏説,今年春天她的身體剛恢復一些,可以擺小攤增加點收入。於是,她就去雨欣的學校門口賣起了肉串。因為手不能伸展,串都由女兒來穿好的。每天女兒都要穿到晚上9點多,之後才有一些學習的時間。因為怕女兒的同學認出來笑話,她每次去的時候都戴口罩。雨欣總是讓她把口罩摘下來,因為天已經很熱了,她不希望媽媽再受苦,為此母女倆誰也不肯讓步。有一天。雨欣放學回來告訴媽媽,不用再擔心同學和老師會笑話,因為老師已經在班級裏説了這件事,大家都不會笑話的。“從明天起,我要和媽媽一起去賣串。”看着懂事的女兒,郝敏感到很多話都堆在了喉前,母女抱在一起,眼淚打濕了對方的衣肩。

高雨欣國小時的班主任張維老師説:“我記得,高雨欣寫了一篇《刨冰》的作文,到了冬天,全家要在院子裏刨冰,從那天起我瞭解了她們家的情況。後來我瞭解到,在校門前,用口罩和帽子把自己‘武裝’起來的商販就是雨欣的媽媽,她怕女兒會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於是我在班會上和大家説了這件事,很多同學都感動得哭了。我告訴雨欣,靠勞動而自食力沒什麼丟人的。

養家付出學擔當烤串半年自己沒嘗過

“串是用來貼補家用的,我要把它們都賣出去,不能吃。”

16時許,下班的人多了起來,來買烤串的人也多了,高雨欣和郝敏顯得更加忙碌。街邊放着《採蘑菇的小姑娘》的旋律:“誰不知山裏的蘑菇香,她卻不肯嘗一嘗……”記者看着忙於烤串、收錢的高雨欣,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你感覺自己烤的串是個什麼滋味?”雨欣笑着搖了搖頭:“我不清楚,因為雖然烤了半年的時間,但我一串也沒吃過,但是看着大家吃串的表情,我感覺應該還不錯吧……”

郝敏説,今年4月以來,每一個肉串都是女兒穿起的,第一天去賣串的時候,她賣出去將近100串,高興得不得了,一個勁兒在説:“媽,咱倆今天收入不錯呀,能掙20多塊錢呢,明天能給姥姥和小妹買吃的了。”她想着姥姥,想着小妹,和媽媽一起做着生意,自己做着家務,但是卻很少想到自己。有時候串剩下了,她就把串給小妹吃,自己從沒吃過一串,用她自己的話來説;“串是用來掙錢的,是用來貼補家用的,我要

心中滿懷希望“期待一家人在威海團圓”

記者在望奎縣政府瞭解到,在該縣政府協調下,民政部門已將郝敏受傷欠下的醫藥費取消了。同時,政府組織幹部捐款,為高雨欣一家租下了一間新房,這間房的空間要比原有住房大一些,而且不漏雨、不透寒,離學校也更近;另外,還號召了一些企業捐款,現在高雨欣一家的生活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

記者看到,高雨欣雖然生活在貧困的家中,笑容卻很陽光。當記者問及她有什麼愛好時,高雨欣想了半天,終於搖了搖頭。最後還是班主任張維説了實情,高雨欣從小喜歡跳舞和唱歌,但是由於家裏的負擔太重,她從沒和家裏提起過。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高雨欣站在學校門前,唱起了自己心中的歌:“紅領巾映着太陽,陽光灑在海面上,我問你親愛的夥伴,誰為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歌聲讓在場的人動容。

“你感覺幸福嗎?”記者試着問了一句,雨欣點點頭。“因為我有媽媽,看着媽媽我就知道家還沒有散,我的努力是有意義的;妹妹一天天長大了,她會叫姐姐了,她很依賴我;還有姥姥,她身體還好,政府給我們搬了家,今年的冬天不會再冷了。還有那麼多的叔叔阿姨幫助我,為我們捐款捐物,我相信,我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的。”

郝敏説:“我沒什麼文化,不知道中國哪有海,女兒有個願望,想帶我去海邊。”可是哪個城市的海景更美呢?“是威海。”高雨欣微笑着説:“我聽説,我爸爸去了威海,我想我將來掙錢了,帶媽媽去威海看海,也可以找爸爸,到時候,我們一家就可以團圓了。”

林章羽、何秀巡姐弟

宣恩縣萬寨鄉大河村的林章羽、何秀巡姐弟倆,在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外出打工的情況下,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孝老敬親,常年堅持代父母行孝,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撐起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在由中央文明辦、中央電視台、全國婦聯等部門共同發起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中,林章羽、何秀巡姐弟被評選為全國“最美孝心少年”。9月6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了林章羽、何秀巡姐弟倆的感人事蹟。

孝道原心,誰説家貧無孝子?

今年秋季開學,15歲的林章羽進入宣恩一中學習。林章羽上高中後,她的弟弟——11歲的何秀巡悄悄地給遠在天堂的媽媽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媽媽,您知道嗎?姐姐對我非常好,她上了高中,我真為她高興。媽媽,你放心,我會做個男子漢,讓家人過上好生活……

林章羽、何秀巡是宣恩縣萬寨鄉大河村一對命運多舛的姐弟。2019年,他們的母親被癌症奪去了生命。母親病重期間,曾將林章羽叫到病牀前,叮囑她好好照顧弟弟、幫爸爸分擔家庭重擔。

母親去世後,姐弟倆的父親不得不外出打零工,以掙錢養家並償還為妻子治病欠下的債務。林章羽便擔當起照顧弟弟和家庭的重任。她領着年幼的弟弟上山割豬草,下地採茶、收玉米,還替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年事已高的外婆。

其實,林章羽、何秀巡姐姐弟倆一直是挺懂事的孩子。在媽媽去世的前幾個月,姐弟倆還用攢下的零用錢給她買了個生日蛋糕。

在媽媽生日前一個月,姐弟倆商量:以前從沒給媽媽送過禮物,這次媽媽過生日,一定要送一個生日蛋糕給她。當時,姐弟倆每人每週有5元零用錢,買蛋糕的30元錢就是他們一元、兩元地攢下來的。媽媽生日當天,姐弟倆走了十幾里路,到集鎮取頭天就訂好的生日蛋糕。當姐弟倆拿出厚厚的一沓零錢交給蛋糕店老闆時,老闆被姐弟倆的孝心所感動,還退給他們兩元錢。看到姐弟倆提着生日蛋糕,媽媽嘴上責備他們亂花錢,臉上卻露出了笑容。“這是媽媽第一次吃到生日蛋糕,也是她吃的最後一個蛋糕。”林章羽説。

自強不息,嫩肩撐起一個家

林章羽、何秀巡姐弟的父親是上門女婿,外婆自然由父親照顧。如今由於外婆年事已高,加上父親經常不在家,姐姐又在縣城上學,何秀巡每天放學回家後不但要自己做飯,還要承擔餵豬、掃地等家務和照顧外婆。

去年9月,外婆打豬草回家途中意外跌倒後,掙扎着給放假在家的何秀巡打來電話。何秀巡聞訊趕到,艱難地攙着外婆回家。安頓好外婆後,他又給在附近打工的父親打電話告知情況,然後來回好幾趟把豬草揹回家。

由於父親忙着打零工掙錢,姐弟倆不得不相互照顧。

何秀巡除了照顧外婆外,有時還要到山上採山貨、茶葉,上學時帶到集鎮上換成錢用來補貼家用。

何秀巡每星期有5元零用錢,可他儘量把錢存下來。他説,外婆身體不好,有時候病了可以貼補着給老人家買藥。

林章羽告訴記者,弟弟有時會用零用錢給外婆買點糖。外婆喜歡喝豆奶,弟弟有時候也會給外婆買一些。

何秀巡的孝順,與父親的教育分不開。儘管家境貧困,但父親總是告訴孩子要尊老愛幼、樂於助人。每次父親回家,何秀巡都會忙着端茶、倒水、搬凳子,還給父親捶背,與父親聊天。有一次父親告訴兒子:爸爸不能給你什麼,只能盡力供你和姐姐讀書,將來把家裏的房子留給你們。何秀巡卻對父親説,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讓您和外婆過上好日子。看到兒子如此懂事,父親眼中噙滿了淚水。

樂觀積極,陽光少年正長大

在學校,樂觀積極、奮發向上的何秀巡不但是老師的好幫手,在同學中也非常受歡迎,不少同學都得到過他的幫助。

有一次,班上兩個同學因為瑣事打架,其他同學怎麼拉都拉不開。作為安全班長的何秀巡為了分開兩個同學,硬是站到這兩個同學中間,用身體當“肉盾”。拳頭像雨點一樣砸在何秀巡身上,但他卻絲毫沒有退縮。其他同學把兩人拉開時,何秀巡的臉上已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

有段時間,班上有個叫楊婧的女生不開心,總是獨自坐在牆角默默地哭泣。何秀巡發現後,走過去安慰她,並不時講笑話、扮鬼臉逗她開心。楊婧終於破涕為笑。

其實,在母親剛去世的那段時間,何秀巡的情緒十分低落,成績很快下降,受到了父親的嚴厲批評。事後,林章羽開導何孝巡:“現在媽媽去世了,家裏只有爸爸打零工掙錢,我們如果不認真學習,以後怎麼把這個家支撐起來?”經過幾小時的談話,何秀巡對姐姐説自己錯了,以後一定好好讀書。看着弟弟暗自努力學習,將落下的功課逐漸補起來時,林章羽知道弟弟長大了。現在讀六年級的何秀巡每次考試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王芹秀:愛比血緣更美麗

芹秀的家裏有80多歲的奶奶和50多歲的爸爸,因為爸爸患病不能勞作,芹秀從懂事起就幫助奶奶擔起了照顧全家的重任。

王芹秀剛出生不久便被遺棄在鎮裏的中學門口,是養父把她抱了回來。現在家裏只有61歲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養父和一個86歲高齡且體弱多病的奶奶,一家人靠每月180元的低保金過活。她雖然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從不怨天尤人,非常堅強、勤快、樂觀。

王芹秀自家的房子幾年前倒塌了,現在住的是別人給的,是一座只有15平方米的破舊土木結構房子,三面是泥牆,一面木牆。家裏沒有一件象樣的傢俱家電。屋子很小,只有養父王炳乾住在裏面,而王芹秀和奶奶則借宿在鄰居家。

小芹秀從小很懂事,很有孝心。她平時每天要早早起來,煮好飯,然後跟着村裏的婦女上山拾柴火賣,以貼補家用。家裏有幾分地,她還要跟着大人下田打理,種些農產品以增加收入。上國小後雖然一個星期才能回一次家,但王芹秀一回到家,就放下書包忙家務。她一直把養父當作親生父親看待,她常常對父親説:“您養我長大,我給您送終。”父親很心疼她,常勸她不要乾重活。村民見他們家這般困難,也常救濟他們。小芹秀很感恩,每到農忙時節,她都會去幫鄰居拔秧、插秧,以此來換工。她做事很麻利,村裏人很喜歡她。

住校期間,王芹秀從來捨不得花錢坐車,捨不得買菜,每星期會從家裏帶足醃菜。有時候買一瓶2塊錢的豆腐乳或者辣醬,就當做一個星期的菜。後來,學校幫她申請了每週四天的伙食補貼。王芹秀學習很努力,上個學期,語文和數學都得了優秀。

王芹秀因尊老愛親入選了“中國好人榜”。她的事蹟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欄目播出後,感動了許多人。今年3月份,武平縣某公司決定每學期資助她600元生活費。面對各方面的關愛,小芹秀感動得哭了。有人問她最想做什麼時,她回答得很簡單:“我最想多一點時間做作業!”

範文二

8年前,小黃鳳還只有5歲,正是父寵母愛、無憂無慮的年齡,誰曾想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改變了整個家,也改變了小黃鳳整個童年。 2019年12月22日,小黃鳳的父親黃志仁在江蘇打工時,不慎摔落導致高位截癱。幾個月後,小黃鳳的母親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便提出離婚,一走了之。此時,家中只剩下年幼的小黃鳳、患有眼疾幾乎失明的奶奶、卧病在牀無法自理的黃志仁。黃志仁整整兩天沒有吃飯,他不知道接下來的生活該如何繼續。憑着記憶,小黃鳳模仿母親的樣子照顧起父親。就這樣,不諳世事的她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這個家。

小黃鳳踩着小板凳在灶台炒菜、煮飯、下面條,摸索着給爸爸餵飯、擦拭、按摩、翻身,跟奶奶和鄰居學着打理菜園,種菜、醃菜。在給爸爸翻身時,小黃鳳力氣不夠,她就用頭頂,用牙咬着衣服拽。冰冷的冬天,在刺骨的寒風中小黃鳳還要在水井旁一遍又一遍地搓洗衣服,凍得實在受不了就甩甩手、哈哈氣再接着洗,小手腫得像紅蘿蔔一樣。黃志仁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實在是太對不起孩子了。 ”

開始的時候,小黃鳳常常炒不熟菜,給爸爸餵飯喂水都弄到了脖子裏。幾年過去,小黃鳳已經儼然是個幹活伶俐的小大人。黃志仁心疼女兒,偶爾會給小黃鳳幾塊錢零花。可懂事的小黃鳳,知道爸爸領來的低保要省着用,就把零花錢全部貼到了家用裏。爸爸問起,小黃鳳就説是買菜的錢剩下來的。“雖然累,我已經習慣了。有爸爸在,我就有個家。 ”她説。

漸漸長大的小黃鳳,一直有個願望,她想治好爸爸的病,讓爸爸帶她去黃山,那是課本上描繪過的最美麗的地方。 2019年3月9日,小黃鳳帶着爸爸和年已76歲的奶奶搭上了去上海的順風車。由於家中全部的積蓄只有27元,祖孫三代便在上海邊乞討邊求醫。她推着爸爸的鐵牀,棲息在上海的天橋下,一天只吃一個饅頭,但最終沒有找到能夠給爸爸治病的醫院。小黃鳳不放棄,第二年暑假,她又央求同鄉把他們捎帶去了北京。一下汽車,小黃鳳便自己拼了個帶輪子的木板牀,她用一條布帶,拉着板牀,載着父親在北京大街小巷求醫問診一個多月,還是沒有找到。回來後,小黃鳳開始去離家20裏的鎮上讀國中,天天都要起早貪黑。

今年4月30日,小黃鳳再次北上,如果這次還是找不到能夠治病的醫院,小黃鳳很可能就要輟學在家照顧爸爸了。幸運的是,小黃鳳的孝舉引來了社會的關注,北京武警總醫院破例收治了黃志仁,為他做了一個療程的4次神經幹細胞移植手術。當黃志仁在術後胳膊和腿開始有了知覺能夠做少許的活動時,小黃鳳覺得那是她最幸福的時刻,“真希望爸爸能早一日站起來。 ”“小黃鳳現在開朗多了,有時候,還能聽到她唱上一兩句。 ”黃志仁告訴記者,手術後,看到女兒秀氣的臉上露出越來越多的笑容,他也覺得舒心了。

為了不耽誤小黃鳳的學習,申集鎮幫助小黃鳳一家在學校對面租了兩間房子,利用課間十分鐘,小黃鳳還會跑回家,給父親翻翻身,“有時候,同學們也會來家裏幫我一起照顧爸爸。 ”小黃鳳告訴記者,爸爸的手術還有三個療程,明年1月10日,他們一家又要再次進京。 “長大了,我想上醫學院,成為醫生或護士,可以照顧爸爸,也可以照顧別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o0zw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