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黨支部書記的事蹟材料(村)大綱

黨支部書記的事蹟材料(村)大綱

*村位於滑縣留固鎮政府駐地北5公里、省道213線東側。全村2190畝耕地,792口人,其中黨員32名。1*9年5月,50歲的共產黨員*挑起了村黨支部書記的重擔。

黨支部書記的事蹟材料(村)大綱

八年來,*和村黨支部帶領全村羣眾致力發展經濟,造福羣眾,使一個昔日的落後村一步步走向富裕、走向文明,成了全省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同志先後被評為安陽市“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範”,並光榮地當選為縣黨代表、人大代表。

“當幹部就要把羣眾領上致富路”

*村作為一個典型的平原農業村,羣眾習慣於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農業增產不增收,羣眾只是解決了温飽問題。*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的第一次全體黨員會上就鄭重表態:“當幹部就要把羣眾領上致富路,三年後羣眾不富裕,我自動辭職!”

要致富,必須有一條好思路。為此,*帶領村兩委成員和部分黨員代表60多人到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參觀學習,回來後經過討論分析,理出了一條“轉變觀念,調整結構增收入;借財生財,招商引資求突破”的發展之路。

為調整種植結構,他和支部一班人到縣農技推廣中心請教;村民對種植新型農作物有顧慮,他要求黨員、團員、村組幹部先帶頭;村民不懂技術,在鎮包村幹部的幫助下,他從縣、鎮請來專家講課。在他的辛勤努力下,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1*9年當年就種植優質高產小麥1500畝,蔬菜500畝,新發展養殖户10户。20*年,優質高產小麥種植達到了1890畝,三櫻椒、紅板椒、長豆角等蔬菜種植達到了1000畝,經濟林種植300畝,規模養殖户達到了16家。

他和支部一班人發揮農產品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走南闖北招商引資,用他們的誠心,使一家家企業落户*村。20*年,建成了一個佔地3畝投資100餘萬元的醬菜廠。20*年春天,從深圳引進了一家投資xx萬元的“金辣子”集團食品加工廠;4月份,建成了投資80萬元的免燒磚廠;7月份,上馬了一家投資50萬元的機制木炭廠。今年3月,又引進了一家投資100萬元的十二生肖奇娃鞋業廠。目前,*村的企業已達到了26家,不僅安排了本村的剩餘勞動力,還吸引臨村80人來村務工。2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360元,超過了全鎮人均純收入水平。

“當幹部就要為羣眾着想,為大家幹實事!”

要想富,先修路。*村雖然緊鄰省道213線,但街裏道路卻崎嶇不平,過往行人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農忙季節經常出現翻車現象,羣眾怨聲載道。幾年來,他多方籌藉資金47.7萬元,硬化街道、衚衕23000平方米,不僅接通了省道213線,而且實現了街街通、户户通。

*村是苦水區,飲用水又鹹又苦。*主動到縣、市有關部門爭取資金28.4萬元,打了一眼深位甜水井,安裝了10噸位的自動壓力罐,鋪上了供水管道,家家户户喝上了甘甜的放心水。

過去,*村和其他村一樣在宅基地使用上沒有統一的規劃,出現了宅基地面積大小不一,街巷彎曲甚至堵塞的現象,鄰里之間因此引發的矛盾也時有發生。為解決宅基地管理混亂的問題,20*年,*帶領村兩委班子和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到外地學習取經,回來後,開展“看人家、比自己、找出路”的大討論,統一了思想。在土地部門的協助下,對全村宅基地進行了統一規劃,全村地基一個水平,住房一個高度,建成一個模式。目前,村民已按規劃新建宅院145户,佔總户數的65%以上。

*時刻把村裏的孤寡老人放在心上。他經常登門噓寒問暖,誰有大事小情他都瞭如指掌,並一直思考着如何更好地解決孤寡老人的照顧問題。當他了解到該村村民王竹梅有辦養老院的想法後,便主動上門做工作,幫助王竹梅下定了決心,並在籌措資金和場地上給予照顧。王竹梅投資120萬元,建起了佔地6畝的村級養老院。院內設有活動室、健身室,條件像賓館一樣,全村的孤寡老人在這裏安度晚年,走出了一條農村民辦養老院的新路子。同時,還幫助王竹梅投資300萬元,創建了佔地14畝的康太福利醫院,解決了本村和周邊村羣眾看病難的問題。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成玉來該村視察新農村建設工作時給予了高度評價。

“當幹部就要做精神文明的引路人”

治窮先治愚。*僅讀過國小,文化程度不高,但生活的經歷告訴他:越是發展越需要知識,越是有錢越要講文明。為此,他和支部一班人總是想方設法引導村民學文化,提高素質,去掉身上的壞毛病。

村裏投資14萬元,建設了農民文化大院。文化大院不僅配備了價值4萬餘元的農業科技圖書資料,還配備了3部電視機,安裝了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接收設施,安裝了電腦,接通了互聯網,村民閒暇時間都可以到文化大院讀書學習和上網查找資料。

村裏建立健全了衞生管理和清掃保潔制度。全村劃分了若干個衞生小區,區區設有專職管理員。同時,新建沼氣池142棟,羣眾用上了環保能源,農家庭院也更加整潔了。目前,“一池三改”入户率達到了65%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了100%。

村裏組織了高蹺、獅子、秧歌等文藝表演隊,每逢節日都自編自演一些羣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

每年組織開展“招商引資標兵”、“創業標兵”、“高效農業標兵”、“好公婆、好媳婦標兵”評選活動,為評選出的標兵披紅戴花,並把他們的事蹟製成光榮榜,懸掛在村中醒目位置,引導村民學先進、樹新風。

在*的帶領下,*一步步走上了富裕、文明之路,如今的*70%的農户住上了新宅,95%以上的農户安裝了有線電視、固定電話和擁有了移動電話,60%以上的農户用上了空調、電冰箱,有10多户還購買了家庭用小轎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km9g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