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

大學生社會支教實踐報告

大學生社會支教實踐報告

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愛心之家支教團招聘暑期志願者赴貴州義務支教,綜合考慮自身條件,我覺得自己有信心,有意向,有能力做好這份工作,特此以滿腔熱情報名參加了這一活動。在貴州省黔西縣重新鎮荊州村嗩吶嘎國小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支教活動。雖然我的好多同學都藉此機會出去打工掙錢了,而我是遠赴山區花錢,但我仍會無比驕傲向地大家講述這件事情。這一路上經歷的好多事情,讓我學到好多東西,使我對這個社會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也讓我知道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更使我堅定了服務社會的信念。

大學生社會支教實踐報告

接下來就以時間順序來介紹我這一個多月的經歷和收穫:

2009年07月06日我們來自南陽師院各個院系的六名志願者乘火車從南陽出發駛向武漢,準備參加在那裏舉行的全國赴貴州義務支教志願者交流會。在交流會上,我認識了其他來自全國各地的二十多名志願者,剛開始時,雖然大家都穿着同樣的帶有愛心之家標誌的黃色t恤,紅帽子和工作牌,但因為各自口音的不同使相互之間的交流有些許困難,感覺有些生疏陌生,但後來看到那些孩子們的照片和之前的志願者所錄製的視頻,聽到紅板國小的瞿老師説的“我們很需要你們”,想着日後的朝夕相伴,突然覺得大家好親切。因為這一偉大

而神聖的愛心行動,天南海北,我們聚在一起,親如一家。後來的種種經歷和磨難使我們愈加團結,情同手足。在與他們的交往中,我明白了真誠寬容的重要性。大家來自全國各地,都攜帶有自己家鄉的風俗與飲食習慣,而不僅僅是語言,如果不能很好的關注幷包容他人的這些習慣,大家是很難相處的,甚至基本的生存都將是一大難題,更何談支教呢。

07月11號下午到達貴陽,接着在貴陽進行了兩天的賣義報活動,報紙由當地的兩家報社提供,所得的錢全買成文具帶給支教學校的孩子們。那兩天的賣報活動磨出了自信樂觀開朗並且寬容的我,也使我有機會看到繁華的大都市背後市民們之間巨大的貧富差距。第一天早晨我被安排在火車站附近賣報,那裏有很多穿着破爛的小孩和老人也在賣報。開始覺得自己好似在跟他們“搶生意”。原本害羞的我就更不好意思開口叫賣了,但是山那邊孩子們的文具還要看這些報紙的銷量呢。後來走進一條熱鬧而繁華的小街沿街叫賣。那兩天的賣報,使我堅信世上還是好人多:有好多人,原本並不需要那兩種報紙,或者已經在別處賣過,瞭解了我們的行動,硬是要再買一份,或不止一份。那天早上,有一位從鄉下來趕早市的大伯,他説自己不認的字,卻還是買了一份報;還有一位叔叔,買了一份都市報(每份五毛錢),卻給了兩元錢,之後剛走過去幾步,又轉過身來把我們叫住,硬塞給我們十塊錢。類似的事情很多,不過也有極少數的人,你跟着他,磨破嘴皮地跟他解釋,他只一個勁的搖頭或説”不要“,這時我會很氣憤,真想罵他,但還是忍了。

7月13號早上賣完報紙,中午我們就驅車趕往支教地重新鎮和中建鄉。在重新鎮荊州村高家寨路口我們四個(後來又來了一名志願者,她孤身一人從武漢趕來,真的很令人敬佩)下車,揹着行囊徒步走向傳説中的嗩吶嘎國小,開始我們為期一個多月的支教生活。

貴州省黔西縣重新鎮嗩吶嘎國小位於重新鎮最邊遠的荊州村四組(大石板),東北毗鄰金沙縣安絡鄉,西南毗鄰大方縣黃泥塘。全村共有527户人家,總人口1657人,貧困程度在全鎮甚至全縣都處於前列。

在崇山峻嶺中三條小路交匯處的一小片平地上,嗩吶嘎國小與村辦公室連在一起,有辦公室一間,教室四間。現有師生200餘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佔70%,卻只有三個複式班。學校有正式教師四人,(有兩人即將退休),代課教師兩人(均國中文化)。學校操場只有半打個籃球場那麼大,兩個殘破的乒乓球枱,一個搖搖欲墜的籃球架和兩根生鏽的雙槓就是這裏所有的體育器材。學校沒有宿舍,有一半的學生離學校較遠,天還沒亮就從家開始走,到學校時已經是開始上早讀課的時間了。有好多學生中午也不回家吃飯,一天就只吃一頓飯。孩子們很懂事,下午放學後總是先去山上打豬草或幫家裏做家務,然後寫作業,很晚才睡覺。這裏教學條件在全鎮可説是最落後,但因為有這羣勤奮好學的好孩子,嗩吶嘎國小今年在全鎮的期末考試中各科成績均在前五名內。

這裏的自然風光很美,大都保持着最原始的風貌:茅草屋隨處可見,也有新修的磚瓦房,樓房很少,但從另一個角度,也可看出這裏的封閉與落後。學校四周全是高高低低的青山。在山與山之間的小片平地或峽谷或山上的緩坡上或巖縫中都種有水稻,煙草,玉米,向日葵,洋芋(土豆),辣椒,茄子,大豆或四季豆(這些就是這裏能夠生長的所有作物了)。

我們是第一批來嗩吶嘎國小支教的志願者,就像當年紅軍開闢根據地一樣,為了使這裏的村民瞭解我們,支持我們的工作,也為了以後的志願者能夠容易的開展活動,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樹立作為志願者的良好形象。

初來此地,對那裏的方言飲食風俗都不瞭解,真的很為難。幸好同伴中有一個也是黔西人,儘管是來自另一個離着很遠的鄉鎮,對這裏也不熟悉,但至少語言大致是通的。有她翻譯,我們的困難減少很多。但是其他很重要而迫切的問題依然存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飲食。這裏只有土豆,玉米,辣椒和四季豆,其他的蔬菜大多是從外地運來的,價格不菲,我們一週去鎮上買一次菜,買的最多的就是土豆和洋葱(這裏我要炫耀一下自己削土豆的工夫了),。因為這兩樣儲存時間長。還有,這裏的主食是大米飯和玉米飯(把玉米粒打碎,跟做大米飯的方法一樣,但吃起來更幹,我覺得很難吃,幸好我們不經常吃),

除了麪條之外,沒有其他麪食,這對我和另一個吃慣了面試的人來説是很大的考驗,但也不好常常下面條吃,因為另外的三個都是吃米飯的。最後只好決定:早上起來因為沒時間做飯(他們所謂的”飯“專指米飯),就下面條吃(只吃面,是根本吃不飽的,但是沒辦法,只得這樣);中午和晚上做飯.。開始是肖蘭主廚,常給大家做”黔西特色風味菜“,有很多是特別怪異的,而且特別辣,看着桌子上的飯菜,總要感慨”這是我第一次······“總是有太多的第一次,後來也就見怪不怪了,加上我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超強的適應能力,我很快就適應了那裏的一切,後來離開的時候,還覺得自己吃胖了呢!比起被安排到其他學校的部分因水土不服而中途離開的人,我真覺得自己好幸運,幸好之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限於嗩吶嘎國小落後的教學條件及匱乏的師資力量,我們在暑假期間幫孩子們複習下冊的課本。我擔任三四五六年級的數學,以及一二年級的體育,健康和活動課。因為是假期補課,一方面為了孩子們的安全着想,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們有時間幫家裏做些家務,我們一天只安排五節課,上午三節,下午兩節。我每天幾乎都是滿課。剛開始我們還擔心,孩子們要在家裏幫忙做家務,只會有很少學生來補課。剛開始也確實是這樣,但從第二天開始,學生人數日漸增多,從開始的不足四十人到後來的一百六七十人,教室已經很擠了,有一個教室,四個人趴一張桌子。我們很有成就感,儘管隨着學生人數的增多我們越來越累。另一面也可看出這裏的家長還是很重視孩子的教育的,我

們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

談到教學,我自知沒有什麼教學經驗(儘管之前帶過補習班,但感覺完全不同),也不懂什麼教學技巧。只是把課本上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帶着他們複習一遍,偶爾穿插一些趣味數學或者小故事,使大多數人覺得枯燥乏味的數學讓他們覺得生動有趣些;或者停下來給他們講大山以外的世界裏一些有趣的事,以期吸引他們對山外世界的嚮往和對知識的渴求;課下或者陪他們做遊戲,唱歌,聊天······

面對着孩子們明亮的雙眸,看着他們用稚嫩的筆跡寫在作文本上的一個個純真而美好的夢想,你就知道了這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的所有期望與希望所在,然後你會下定決心要面帶笑容認真的給孩子們上好每堂課,儘可能的給他們傳授你腦中貧乏的知識,吸引他們對山外的嚮往和對知識的渴求,熱切地盼望他們早日長成國之棟樑,然後回來建設家鄉。

其實我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有時你不得不感歎自己的渺小。站在講台上的這一個多月,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堅強,勇敢,樂觀,自強,團結······這些都是孩子們課下教會我的。其實這一個多月,是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的一個多月,他們不應該被稱為我的學生,而應該被稱為我的朋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ehui/zjd0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