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通用12篇)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通用12篇)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1

xx年xx月xx日我和我的幾個夥伴在家鄉的福利院進行了社會實踐社區活動,福利院的老師們向我們介紹着福利院和孩子們的概況,以及在社會實踐中關愛孤兒時的注意事項。因為小朋友大多是有先天性疾病的棄嬰,所以我們在與他們互動時要格外地小心和特別地體貼。上午9點,我們準時到達福利院,並與小朋友進行了互動。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通用12篇)

當老師們和同學們一走進教室,小朋友就一下子興奮起來,喊着“爸爸”、“媽媽”、“抱抱”等簡單的詞語,我們也很快進入角色,與小朋友們互動。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零食拿給小朋友吃,陪他們一起看電視、搭積木,抱着他們在教室裏逛逛。小朋友們不奢望我們有什麼特長會表演什麼節目,他們只想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靜靜地看着我們。我們跟他們一起合影時,他們會擺出pose,豎起兩個手指,喊“yeah!”。他們會把照相機搶過去,從相機裏面看看自己的模樣。他們會把“媽媽”的頭繩拉下來,親自給“媽媽”扎辮子。上午10點,準時開飯了,年齡稍大一點的小朋友坐在方桌邊,自己吃飯,我們就一對一喂年齡小一點的小朋友吃飯。他們一個比一個乖,會互相督促“坐好,吃飯”,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一大碗蓋澆飯就已經吃完,一粒米飯也不會浪費。飯後稍做休息,便是午睡時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牀位,會自己脱下外褲穿好睡褲,會把襪子放到鞋子了。

下午我們向老師們瞭解了他們的情況,和春節的心情,老師們説:“他們不會感到孤單和寂寞,反而會感到快樂,因為福利院對他們來説就像家一樣。”

下午我們和孩子們玩起了國小或幼兒園才玩起的遊戲,他們都很開心。傍晚我們要走的時候,福利院的老師和孩子們都出來送我們,和我們説“再見。”

回家後,我認為這些孩子是不幸的,然而有着社會上許許多多好心人的關心和照顧,還有些好心人領養他們,他們又是幸運的。我們同學中有一些已經為人父母,有些結婚了還未育有孩子,有些還是未婚,狀態不同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感觸。為人父母的同學們覺得他們是那麼聽話那麼可愛;結婚還未育的同學們覺得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是要優生優育,要勇於承擔父母的責任。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留在老師們和同學們心中的回憶不會消失,同學們也覺得關愛這些小朋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今後可以經常開展。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2

實踐時間:x年6月8日-----x年6月21日

實踐地點:兒童社會福利院

一、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

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踐單位介紹

兒童福利院20xx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

在十天的實踐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般,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2、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卻是有點憂傷的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傑”,然後組詞“傑出”、“俊傑”,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呀!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裏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3、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

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還是很熟悉的。

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着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踐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我相信的!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3

一、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踐單位介紹

兒童福利院XX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

在十天的實踐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般,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2、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卻是有點憂傷的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傑”,然後組詞“傑出”、“俊傑”,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呀!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裏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3、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

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

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着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踐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我相信的!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4

今年寒假已經結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園,在寒假中,我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到了實習中,在不斷地實習中得到了更好的進步。今年寒假我實習的地方是兒童福利院,這是一個不被關注的地方,很多的現實情況導致我們一直以來對他們的存在不實十分的關心,可是他們是需要社會的幫助的,我應該去幫助他們!以下是我的個人實習報告總結:

一、實習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

本次實習的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習單位介紹

福利院20xx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習內容與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在十天的實習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城市還是很熟悉的。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2、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我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半,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3、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傑”,然後組詞“傑出”、“俊傑”,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啊。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裏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三:實習體會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着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習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

以上是我的實習工作總結,通過這次實習,我明白了,我們的兒童需要更多的關懷和幫助,我們不能夠這樣下去了,即使是殘疾兒童,也是需要更多的關愛才能夠讓他們快樂的生活下去。我已經是這樣了,我可以自己做的更好了,在不斷的發展中得到更好的進步。這次實習給我的觸動很大,我相信我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記住這一次實習,在我畢業後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5

實踐對象:兒童福利院

社會實踐時間:xx年1月24日

xx年1月24日我和我的幾個夥伴在家鄉的福利院進行了社會實踐社區活動,福利院的老師們向我們介紹着福利院和孩子們的概況,以及在社會實踐中關愛孤兒時的注意事項。因為小朋友大多是有先天性疾病的棄嬰,所以我們在與他們互動時要格外地小心和特別地體貼。上午9點,我們準時到達福利院,並與小朋友進行了互動。

當老師們和同學們一走進教室,小朋友就一下子興奮起來,喊着“爸爸”、“媽媽”、“抱抱”等簡單的詞語,我們也很快進入角色,與小朋友們互動。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零食拿給小朋友吃,陪他們一起看電視、搭積木,抱着他們在教室裏逛逛。小朋友們不奢望我們有什麼特長會表演什麼節目,他們只想坐在“爸爸媽媽”的腿上靜靜地看着我們。我們跟他們一起合影時,他們會擺出pose,豎起兩個手指,喊“yeah!”。他們會把照相機搶過去,從相機裏面看看自己的模樣。他們會把“媽媽”的頭繩拉下來,親自給“媽媽”扎辮子。上午10點,準時開飯了,年齡稍大一點的小朋友坐在方桌邊,自己吃飯,我們就一對一喂年齡小一點的小朋友吃飯。他們一個比一個乖,會互相督促“坐好,吃飯”,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一大碗蓋澆飯就已經吃完,一粒米飯也不會浪費。飯後稍做休息,便是午睡時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牀位,會自己脱下外褲穿好睡褲,會把襪子放到鞋子了。

下午我們向老師們瞭解了他們的情況,和春節的心情,老師們説:“他們不會感到孤單和寂寞,反而會感到快樂,因為福利院對他們來説就像家一樣。”

下午我們和孩子們玩起了國小或幼兒園才玩起的遊戲,他們都很開心。傍晚我們要走的時候,福利院的老師和孩子們都出來送我們,和我們説“再見。”

回家後,我認為這些孩子是不幸的,然而有着社會上許許多多好心人的關心和照顧,還有些好心人領養他們,他們又是幸運的。我們同學中有一些已經為人父母,有些結婚了還未育有孩子,有些還是未婚,狀態不同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感觸。為人父母的同學們覺得他們是那麼聽話那麼可愛;結婚還未育的同學們覺得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但是要優生優育,要勇於承擔父母的責任。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留在老師們和同學們心中的回憶不會消失,同學們也覺得關愛這些小朋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今後可以經常開展。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6

這個大學暑假,本着想要讓生活更加充實,體驗更多以前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我加入了由組織的“xx社區兒童福利院慰問活動”,按照隊裏的一些建議我準備了一些可能會用得上的東西,並且準備了一些小小的禮物,想要在到時候給孩子們一個驚喜。

一、福利院之行的期待

在經過充分的籌劃準備以後,我們這個小隊就出發了,福利院距離我們所住的地方有一些遠,但是這一點距離擋不住我們大傢伙心中的熱情。在車上我們就熱烈的討論起了兒童福利院的事情,有些去過那裏的阿姨給我們這些沒有去過的人介紹那裏的情況,並向我們誇讚那裏孩子的聽話懂事和惹人心疼,讓我們這些沒去過的還沒有到目的地呢,就已經心生柔軟,恨不得馬上就飛過去抱着可愛的孩子們,將我們準備的禮物送給他們,而我的心中也對於兒童福利院之行則更加期待了起來。

二、福利院之行的實踐

在期待之中,我們的車很快就到了福利院,一下車,入眼的就是一個如同學校一樣的建築羣,雖然佔地面積並沒有很大,但是看上去卻沒有我想象的那樣破舊。我們一行人在門衞那裏完成了訪問人員的登記以後,就有人出來負責接待引領我們。

在這過程中我們並沒有看到孩子們,這讓我覺得奇怪。負責人跟我們解釋説孩子們正在上課,現在要先帶我們去了解一下情況,在交談中,負責人請求我們不要歧視或者抱有一些有色眼鏡來看待這些孩子們,因為在福利院中的孩子除了孤兒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因為先天性缺陷的孩子,並且福利院中的孩子們雖然都是善良的好孩子,但其實心理都有一些敏感,在有些時候言行要多注意些。

在會議室裏我們談了好一會,確定好了任務以後我們才見到了孩子們,確實如同之前的那個阿姨所説,是很可愛的孩子。他們對我們的到來都感到非常的高興,也很熱情,那種見到新鮮事物的好奇目光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看學校新來的老師時的樣子。

因為我是大學生,所以我被分配到給孩子們講一些故事和課程,幸好早就有安排,我也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包括一些手工製作的教具。

我所面對的孩子們都是一些偏小的孩子們,面對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我跟他們講了一些趣味的故事,科普了一些小知識後,課堂上基本就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樂園和提問場。福利院中的孩子們雖然有些缺陷,並且也都有着可憐的身世,但我並沒有從他們身上看出自卑自憐的神情,他們也都非常的好奇和熱情,會跟我問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些問題我回答得上來,有些問題甚至連我都被難住了,只能在心裏感歎不愧是腦子裏始終有着奇思妙想的孩子。

我們在福利院中並沒有待太久,在與孩子們相處了一段時間,將手中的禮物都送出去以後,我們在天色暗下來以後就要離開了,在離開時看着孩子們依依不捨的目光和挽留,我們很多人都笑着揮手説下次再來。

其中我是揮手幅度最大,喊得也是最大聲的人。

三、福利院之行的感想

雖然這次的社會實踐並沒有持續很久,但是我真切的認識到了兒童福利院的生活,認識了這麼多可愛的孩子們,他們其實並不特殊,福利院也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淒涼和孤寂。他們只是一羣離羣的小鳥,日後一樣也能成為南飛的大雁,不過這些都需要我們這些大人去多多的關注,多多的關心他們。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7

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此刻,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取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那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蹟是如此的着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裏。

透過聊天,我們瞭解了老人們日常的生活。老人們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過來的。雖然有的剛剛不太習慣,但是時間長了逐漸習慣起來。

老人家在那裏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裏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的。因此,老人在那裏也可算是能夠晚年安康。

透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期望……

老人們平日裏很孤獨,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最開心的了.《常回家看看》裏歌詞寫得好,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們聊聊天交流一下心聲。

我們此刻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多都已經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們可能會個性的想念自己已故的親人,不自覺得就想和老年人們親近親近,就像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樣,想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而他們也會把我們當成孫女,孫子一樣,拉着你的手,把他們的那份慈祥加註在你身上,而我們也欣然地理解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此刻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就應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個敬老院的牆壁上有這樣一段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齊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説什麼,我也一併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一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明白你從哪裏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複又重複説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閒話家常吧!孩子,此刻我常忘了扣扣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齊,就會有很多的温暖湧上心頭。十年,二十年,三年,四十年……當我們老的時候,是否可能在那個時候又會想起那時候的老人,是否又能過的比他們幸福呢?這一切都是問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把握。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也成為歷史的功臣,成為新中國歷史長流中璀璨的一個顆心。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8

年月日,我實踐服務協會組織下轄的六個部門總計100餘名成員參加市第一福利院志願者義工服務活動。

在事先就已經與該單位取得聯繫的情況下,早上九點,我協會的與會隊員全部集合完畢,在相應負責人的組織下,隊伍以整齊隊列開赴目的地,九點半左右,到達福利院。簡單進行佈置任務後,隊員們迅速展開工作。

我協會的志願者隊員們,在福利院的工作人員的安排和幫助下,一部分負責打掃福利院的衞生,一部分則主動與老人交流,照顧老人。由於全體成員的認真努力,上午的志願者義工活動圓滿結束。有的福利院老人迅速與志願者們成為了朋友,有的老人在隊員離開的時候拉着隊員們的手流下了不捨的眼淚。

福利院的相關領導同志對我們此次義工活動的表現予以高度評價,並代表福利院,向所有參加義工活動的志願者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本次活動,還引起了《日報》的關注。

在整個活動期間,實踐服務協會的志願者表現出了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以及奉獻精神。在隊伍往返學校與目的地的過程中,我實踐服務協會隊員們始終保持良好的警容風貌,並且嚴格按照學校相關警務管理規定的要求着裝。就連路上的行人,都不禁駐足欣賞我警校大學生的風采。

此次活動,其主力軍為09級新成員,在活動期間,09級的新人們繼續秉承實踐服務協會一貫的傳統。發揚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僅充分表現了自己無私的愛心,也向人們展示了09級新成員的優秀風采,我們欣喜的看到,09級新人這批實踐協會的新力量,正以昂揚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向我們走來。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體現了作為實踐服務協會成員應有的風采。有理由相信,這支實踐協會未來的骨幹們,定將與他們的前輩一道,引領實踐服務協會,不斷邁向新的歷史高度。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9

作為當代大學生,在這個暑假裏我認真履行了學校要求進行暑期社會實踐的任務。積極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認真學習瞭解了國家大學生要求加強愛國主義精神,投身社會實踐的各項指令,深入學習結合自身專業進行了詳細而又深刻的實踐經歷,在實踐中收益良多,體會深刻。

這個假期裏,我參加了社區組織的去孤兒院當義工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收穫許多。回家後因為離孤兒院比較近,加上社區幹部的大力宣傳,我和許多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參加了此次公益活動。孤兒院的孩子們從四歲到十五歲不等,父母大多雙亡,只能被孤兒院收留。我所在的孤兒院是7月初才成立的一所孤兒院,也是本縣歷史上的第一所孤兒院,收官孤殘兒童共50餘人。

由於孤兒院是7月初才成立,我很有幸參與了孤兒院的籌備和入院工作。在工作中虛心向工作人員學習,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迎接來自全縣各地孤兒入院的過程中,通過與孤兒及其監護人的交談中獲益匪淺,也使自己更加懂得做人的道理。孤兒院將孩子分成兩個區,一區是六到十歲,二區是十一歲到十五歲。我帶的是二區。有時候看着她們的快樂和滿足讓我久久不能忘記,這些尋常人家無比簡單的滿足在這些缺少愛和關懷的孩子們身上卻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護工門平時除了陪伴孩子們玩耍大多數時間是要照顧全部這些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和安全,所以分給每個孩子的關懷就少的又少,如何能滿足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所需要的關心和愛的滋潤,她們無疑是可憐的,沒有父母的愛在孤兒院裏生活成長。雖然衣食無憂,但是卻失去了他們最重要的感情依靠,我無言以對,只希望那些草率把孩子生下來的父母不要這麼不負責任,讓一個無辜的孩子白白承受着不公平的對待。 孩子們午休時間總是不安寧喜歡哭鬧,好不容易安撫了這個,另一個個又開始折騰,最後弄得我手足無措,通過向護工虛心的學習,自己慢慢地也能熟練而緊湊的完成安撫他們睡覺的任務,這些孩子們是她們見過的最可愛的孩子,可是卻有着這樣的遭遇和命運。

這些孩子在沒有父母之愛漸漸長大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時期特別的古怪,他們懷疑自己不好,十分的敏感多疑,看着直叫人心疼,好在這些孩子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衣食無憂的生長,給孩子們提供的條件都是最好的,讓他們在沒有愛的基礎上得到一些補償,能順利安全健康平安的長大,孤兒們是可憐的,這個年紀的孩子本應嬌生慣養受盡疼寵,可是他們卻沒有這個福氣享受這些本該屬於他們的感情,我們平常不光只顧能讓他們吃飽穿暖健康長大,而是要從學習、生活、為人處事,修養等多方面進行教育,兩個月的實踐生涯過得飛快,我和這裏的孩子相處得非常愉快,比如帶着她們出去野炊,一起玩遊戲,一起上課。

看着每一個孩子開心快樂着,我作為一名大學生義工感到無比的滿足和開心,能感受到被需要,能幫到這些孩子,我覺得自己的生命變得開始有了特殊的價值,和孩子們的感情也是真實而美麗的。這些孤兒無疑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抹色彩,和他們一起度過的這五十多天,充實而充滿了意義,讓我學會了如何愛和關懷別人,如何讓身邊的人因為你而感到快樂幸福,那些最真誠最可愛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報。

真心希望那些父母們在決定生下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畢竟這是一條生命,她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無辜的,她並沒有任何錯誤。既然決定帶她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定要對她好,不要因為殘障而狠心拋棄自己的子女,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因為,這意味着這世界上又多了一個缺愛的可憐人,她的人生將永遠不會圓滿。所以我呼籲年輕的父母們,一定要慎重,負責。

不要讓他們因為你而接受不公平的一生,這是一個孩子的一生啊,多麼重要啊!同時孕婦一定要慎重服藥不要讓孩子在發育的時候因為你的一時疏忽大意而產生先天性發育殘障,我希望父母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多一些疼愛,多一些不捨,少一些狠心和無情,既然是父母,就要負起責任,你選擇把他們生下來,就要對孩子一輩子負責,狠心拋棄他們是多麼殘忍的一個決定,他們多可愛,不該受到這樣的傷害。

我們要用最真的愛關懷這些可愛的孤兒們。 在這五十多天的義工生涯裏,我覺得學會的遠不止這些,我們這些九零後生長在無憂無慮的和平年代。對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疼愛總覺得理所當然,對別人的付出當做是應該的,從來就只知道索取很少付出和為別人着想,心裏大多也都只有自己一個人,天生的自私無情。但是,我們似乎忘記了,別人對你好疼你愛你並不是應該的,這是付出,這是愛,是人間難得的真情,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些看似來的容易其實來之不易的感情,感激社會政府感激黨給我們帶來的和平年代,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這一切,都是幸運的恩賜,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感激報答每一個對你好的人,感恩父母親人,多關心體貼他們,有的時候你不經意的關心會讓他們像個孩子似的歡心一整天。感恩社會,多做一些有益於社會的事情,讓這個社會因為你為更美好,實現你的價值。感恩每一個人,播撒你的愛心和關懷,讓他們因為你的存在而快樂開心,讓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你的付出而感到幸福,把自己有限的愛播撒到無限的世間中去。實現人生的價值並不在多,在於參與,我相信,只要我們當代大學生們共同行動起來,帶頭分享温暖,傳遞愛心,社會會因我們而改變,人世間一定會越來越來美好、越來越和諧。

暑假福利院社會實踐報告篇四:暑期福利院之行社會實踐總結報告

福利院之行:這是第一個活動,從效果上看,和院內的孩子都玩的很開心。但是我們沒能讓外面的人知道我們的活動,是一個不足。在和院長交談的時候其實我們就出錯了。表達上應該委婉一些,不至於讓她覺得我們有很強的功利性,而影響活動的進行。

進社區訪問殘疾人,這個活動做的蠻順利,也多虧社區阿姨的幫助。能瞭解到他們的生活,雖然在生活上有困難,可是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也在服務社會,而社會上的人也一直在給與他們幫助和關心。這一點能真正體現出和諧社會的風貌,也是我們實踐的宗旨所在。

在城市廣場和超市出口的問卷調查,其實也碰到了很多的小麻煩,被超市管理員以可能妨礙超市治安為由婉言趕出,面對很多人的猜疑,我們只能以真誠的微笑來消除他們的顧及,配合我們的工作,這一點,很能明白,在和諧社會中,微笑是很重要的。

在最後一天的活動中,校領導的到場,也可見我們活動主旨是在現在社會中是很值得關注的,授牌儀式是現場才構建起來的,這一點,是我們所忽略的,也是我們很缺乏的,身為學生幹部,卻沒能在這種場合合理的安排好程序的進行,需要反思。

總結在紹興的實踐日子,比較充實,雖然有些不足,可對於我們這些第一次自我策劃。自我行動的小隊來説,應該還算不錯。但在今後的活動中,我們需要在活動前有更詳細的策劃,活動中有更靈活的頭腦,這樣,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活動中得到提升,活動所要表達的宗旨才能讓社會關注認同。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10

今年寒假已經結束了,我又回到了校園,在寒假中,我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到了實習中,在不斷地實習中得到了更好的進步。今年寒假我實習的地方是兒童福利院,這是一個不被關注的地方,很多的現實情況導致我們一直以來對他們的存在不實十分的關心,可是他們是需要社會的幫助的,我應該去幫助他們!以下是我的個人實習報告總結:

一、實習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

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習的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實習單位介紹

福利院20__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 實習內容與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在十天的實習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 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城市還是很熟悉的。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2. 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哥哥,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我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半,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3. 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傑”,然後組詞“傑出”、“俊傑”,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啊。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裏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三:實習體會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着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習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以上是我的實習工作總結,通過這次實習,我明白了,我們的兒童需要更多的關懷和幫助,我們不能夠這樣下去了,即使是殘疾兒童,也是需要更多的關愛才能夠讓他們快樂的生活下去。我已經是這樣了,我可以自己做的更好了,在不斷的發展中得到更好的進步。這次實習給我的觸動很大,我相信我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記住這一次實習,在我畢業後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11

實踐地點:____兒童社會福利院

一、 實踐目的

社會工作專業是指社會(政府或社會團體)以物質精神和服務等方式對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結構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入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個人與羣體提供幫助,使他們回覆社會生活能力,協調社會互動關係,提高社會生活質量,增強社會福祉的專業方法。

社會工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深入社會,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成為本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本次實踐的目的有:

1、瞭解兒童福利院的組織結構

2、深入學齡兒童中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

3、鞏固理論知識,鍛鍊實際工作能力,增強了社會工作的興趣和熱情

二、 實踐單位介紹

____兒童福利院20____年建院,主要收養了一些生理殘疾、孤兒等失依兒童,並採取家庭寄養等社會化的方式,接納了許多失依兒童,給予他們生活以及教育幫助。目前,其中兒童總數:170名。殘疾兒童:80名年齡段分別為:0—2歲,50名; 8—17歲,35名;3—7歲,80多名,其中8—17歲為學齡兒童,3個高中生,十幾個國中生,其餘的為國小生。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針對國小和國中的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批改作業,與他們聊天等,偶爾會接觸學前兒童,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圖書。本文的報告主要圍繞與孩子們的工作展開。

三、實踐內容與個人體會

我原本是帶着疑惑與好奇來到兒童福利院的,因為我們經歷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願以償地進入這個“神祕”的地方。體檢,門衞的質問,登記,會議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開始工作時才遇見院裏的孩子,這讓我不由得對傳説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為那些兒童會有我想像中怪異。

當是,我所經歷的,卻顛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員給我們一些簡單的要求,不要打聽他們的身世,為院裏的工作保密。

他們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殘疾的孩子。有肢殘、侏儒、皮膚病、視聽障礙、發音不請,智力發育不全等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或者失去監護的失依兒童,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讓我們去了解這個非正常社會化的孩子羣體的生存狀況與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觸了是四五左右歲的學前兒童,學前兒童分為小中大班,較多的時間還是和學齡的兒童的接觸。

在十天的實踐中,我把他們的特點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他們大部分熱情而脆弱

學前的兒童有專門的幼兒老師,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專業訓練的老師帶領做活動,唱歌,跳舞,學詩等等,她們都是年輕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這個院裏的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們,這是院方的明智之處。中午由老師帶領着就餐,其餘時間由生活老師帶領,在寢室休息。遇到我們這些陌生人,他們卻一點也不怕生,就湊到你的身邊,熱情叫“阿姨”,我最為感動是,他們都及其希望他們的擁抱,哪怕是牽手,也可以讓他們開心。往往,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哭起來,僅僅只是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已。老師的稍微的批評,他們也會放在心裏。其實,簡單地説,就是需要他人的關注,我們知道,福利院雖然編制人員眾多,甚至正式編制員工是孩子人數的一般,但是真正與孩子接觸的人,卻是極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卻是眾人的寶貝,一大堆人圍着他(她)。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的熱情來自於對他人關注的渴望。這也讓我認識到在兒童成長時期,來自父母等親人的肢體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學上講,那些與父母有健康肢體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體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會更加順利、坦然。其實,成年人又何嘗不是?有時候,一個温暖的擁抱,許多痛苦,鬱悶,委屈就可以釋懷。

2、他們是與別的兒童一樣,是天使,卻是有點憂傷的天使

他們不是想像中那種封閉的古怪的`孩子,他們也充滿這陽光與朝氣,會依依呀呀學語,遇到一個陌生人會帶着好奇心來打量着,只是會讓人心酸得看到,他們會叫食堂的叔叔為“爸爸”,看見經常來看望他們是的好心人為“媽媽”。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輔導學齡兒童的家庭教育,他們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二年級都有,大部分只是智力正常的孩子,在附近的學校正常上學,中午有專門的員工給送飯,下午回來在院裏的教室裏複習功課,週六週日由專門的老師或者志願者監督他們學習,還有專門的家教。他們和當年的我們一樣,想盡快的完成作業,痛恨考試,責問是誰發明了諸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令人煩惱的學科。

他們也很關注社會中的流行,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聽寫漢字的過程中,我報出“傑”,然後組詞“傑出”、“俊傑”,他們還是等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問,是不是“周杰倫”的“傑”,這才發現,他們也是接觸社會的,對流行歌曲也很熟悉。

他們之間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樣開玩笑,聊天,講學校裏的事情,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關係,他們多像兄弟姐妹班的關係,大一點的孩子照顧一二年級的孩子,這讓我很感動。

只是,有時候,在學習過程中有不耐煩、不合作的傾向,會發呆,憂鬱的面孔,讓人疼惜地想,他們也會有心事呀!有一天,一個孩子突然問我,“姐姐,為什麼人會死?”我當時就震住了,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考慮這樣深奧而沒有答案的悲觀的問題,我自己知道,人一旦考慮了生與死的問題,他似乎就成熟了,也就多了對有關自己生命的思考。我對她説了很多,記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有生就有死呀”,其實這句話裏本身就包含了悲觀的意味。我該怎麼給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講生死的問題呢?他們也有對我們的難言之隱、排斥性的冷漠,然而當他們真正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

3、院裏的孤獨與夢想

因為孩子很多,院方的管理人員往往沒有能夠叫出他們各自的名字,特別是對於那些內向而不願交往的孩子。我不想他們成為無名氏,所以我見他們的第一天,在課程過後,我先告訴他們我的姓名,電話號碼,然後讓他們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第二天我就能夠記住他們了,我想這是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吧!也是和他們進一步接觸的方式吧!

福利院是一種封閉式的管理,除了學校上課的時間,他們便是呆在院裏,很少出門,偶爾有大孩子去打籃球,他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在福利院,一般情況下是斷然不準出去的?我問過他們,他們説偶爾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玩,大一點的孩子對____還是很熟悉的。

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漂亮的,我問過他們以後想幹什麼,他們有想當老師的,翻譯家的等。有的孩子,學習很認真,我告訴他們學習之改變自己的很好的出路。當然青春期的叛逆與煩惱,來不及讓他們想太多以後的事情。

十天時間很快結束了,我想,我來到福利院之前,是帶着好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是一個以感情介入其中的人,即使寫這個實踐報告的時候,我還是如此。對他們的關照,也讓我重新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成長過程,我曾經的煩惱,他們也會有,當然,也許回會有我所沒有經歷的苦難或者傷感,但我一直相信,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的,也會長大,談戀愛,上大學,找工作,成家立業,成為千萬普通人中間的一位。我相信的!

福利院的社會實踐報告 篇12

白駒過隙,一轉眼,我們迎來了大學的第一個暑假。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還是一個剛剛畢業的高中生,一張青澀的臉龐就這樣懵懵懂懂地敲開了大學的校門。這一年的時光裏,不知何時,我們褪去了學弟學妹的無知,擔起了學長學姐的稱呼。來不及追憶大一的似水年華,來不及品讀大一的青澀無知,我們一頭鑽進了暑期社會實踐中來,就如這難遇的酷熱夏季悄然到來。

經過細密的前期安排聯繫,七月六號,我們同青年志願者隊伍經過輾轉乘車、步行,來到了福利院。這天正巧趕上省裏相關部門的人員來訪,我們同其一同參觀了小朋友們平時的活動場所:廚房間、發泄室、心理室、閲讀室……由此可見小朋友們的活動頗豐。

因福利院臨時有其它活動安排,參與活動的小朋友人數並不多,僅是兩位。但是我們並沒有懈怠,打起十萬分精神,耐心細緻地開始講課。其中一個小朋友天生聾啞,我們透過手勢與文字進行交流溝通,透過閲讀電腦屏幕上的ppt,他也能夠切實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另一個小朋友叫王強,曾是兔脣,經過治療,已漸好轉,很是活潑開朗地參加進活動中來。不時他們小夥伴倆還會透過手語和文字進行討論溝通。我們隊友們一同向他們講解邪教的危害、反邪教的常識,普及科學知識,最後的知識問答更是讓他們興奮激昂,用心踴躍地舉手搶答。作為獎勵,我們也準備了一些小禮品送給他們,燦爛的微笑甚是可愛。在簡單愉悦的環境下,小朋友們學到了反邪教的常識,我們也收穫到了快樂。

活動結尾,與福利院負責人交流了解到了他們的一些具體狀況,聾啞小朋友會被送進特殊學校,在書法與認字方面會有所側重。福利院的小朋友與在14歲之前都能夠透過相關合法途徑進行領養。至於教育學習,只要願意,福利院會供他們上至大學。來福利院參加志願服務的人很多,但也有一些志願者質量不高,會導致小朋友的一些錯誤思想與行為。同時由於平時的志願活動太多,小朋友們也有些許厭倦,參與度時常不高。

活動中與兩位小朋友的接觸中,隊友們也的確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鍾愛手機電腦燈電子產品,只要看到手機就會喊着搶着要,所帶的禮品被看見了就會主動上前來拿等一系列問題。

福利院是一個特殊的羣體,當然需要我們社會大羣眾的關心與愛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來自健全家庭的我們擁有健康完好身體的我們需要的是以一種正常的、平等的、尊重的、適度的心態去對待他們,去理解他們真實的需要,以正確的方式關愛他們。正如我們會自然地俯下身子去與小朋友對話,溝通中正是需要心靈上的平等。平等不是一味的退讓,不是因為年齡、遭遇、家庭的差距而無原則地遷就。在他們犯錯時,依舊就應被嚴厲地指出,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平等,真正的尊重,真正的對他們負責。

福利院、志願者、整個社會就應教導他們以健全的人格、足夠的知識技能、良好的品德修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心靈上的依靠與慰藉。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因精神空虛、思想偏激、對社會悲觀消極等思想上的偏差而受到邪教蠱惑利用,才能遠離邪教,才能讓以前不幸的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ehui/rpex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