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

社會生態文明實踐報告

社會生態文明實踐報告

這個假期,響應班級的號召,參加了這次實踐活動。實踐報告如下。

社會生態文明實踐報告

一: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係人民羣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要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發展環保產業。加大節能環保投入,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強水利、林業、草原建設,加強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進生態修復。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

黨的xx大報告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堅定不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昇華,反映了廣大人民羣眾的迫切願望,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也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指針。

二:保護動植物

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很多地區不顧生態的良性循環和超載能力,盲目地甚至是粗暴地進行採挖、捕獵,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方式和強度,對許多動植物資源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野人蔘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現在我國的人蔘產地已經很難找到成片的野人蔘了。我國許多中草藥,一旦被證實對某種疾病有治療作用,原料植物就會很快被採挖一空。物種的進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説,現在的物種不可能退化成過去的物種,物種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現 據國際捕鯨協會報道,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6萬頭鯨被殺(平均每小時3頭),其中俄羅斯和日本的捕鯨數佔總捕鯨數的95%。例如藍鯨,是從古至今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在半個世紀前還有30萬頭之多,今天只剩下了大約XX頭;非洲的犀牛,是世界上極為珍稀的動物之一,由於犀牛角的價格大幅度上升,甚至比黃金還貴,捕殺犀牛的行為加劇,致使黑犀牛的數量已鋭減了90%,處於滅絕的邊緣。

據估計,目前世界平均每天有一個物種消失,到XX年,地球物種的15%-20%將會消失,人為因素造成的物種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近XX年來,已知有139種鳥類、110種哺乳動物絕滅了,其中近1/3的物種是在近幾十年中消失的。現在還有600多種大型動物面臨絕滅的危險。在我國,大約有398種脊椎動物瀕危,佔中國脊椎動物總數的7.7%左右。

加強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應當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對《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開展羣防羣治工作;二是依法取締對野生動植物的收購、加工、銷售等;三是堅決禁止採挖捕殺,有關部門要加大專項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濫捕亂採的不法行為;四是推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責任制,對工作不力,致使本行政區內發生亂採濫捕現象的,要從嚴追究當地行政領導的責任。 三:保護森林

在整個自然界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過程中,森林起着重要的樞紐和核心作用,它的分佈最廣、組成最複雜、結構最完整、生物生產力也最高。森林和環境經過長時期的相互作用和適應,不但推動了自身的生長、繁衍,同時也對周圍環境產生深刻的影響。森林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增加濕度、淨化空氣、減弱噪音,與人類的生存發展、自然界生

系統的穩態息息相關。

可是,人類在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思想的指引下,對森林進行收割式的採伐。據估計,原來地球上森林面積有76億hm2,森林覆蓋率為60%。目前世界上共有林地38.26億hm2,佔陸地總面積的28.5%。開發較晚的大陸如北莢,當第一批殖民地到達時,美國的大西洋沿岸至密西西比河之間約有17億hm2森林,目前只剩下0.1億hm2。南美的亞馬遜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木材蓄積量佔世界總量的45%。然而,自60年代開始,這片森林就被大規模砍伐。僅1966年-1975年,就毀掉森林1100多萬hm2。這片森林大部分處於巴西境內,大肆毀壞亞馬遜林區的後果,使巴西全國的森林覆蓋率從80%迅速減少至40%。如果大規模的毀林不加制止,在30年後,亞馬遜地區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帶之一。

解決措施:一、制止亂砍濫伐,禁伐天然林;加大退耕還林力度,堅決制止毀林開墾,大力加強商品林建設;二、全面清理整頓木材經營加工企業;三、合理配置護林點,充實加強護林員隊伍;四、完善森林防火措施,加強火災撲救力量;五、防治森林病蟲害;六、嚴格執行限額採伐制度,強化林政管理秩序;七、增加投入,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的軟硬件建設;八、停止在保護區、森林公園和特殊護林帶以及封山育林區一切有害生態保護的生產性開發。四:草原退化

我國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國,天然草原約佔國土總面積的40%。作為我國陸地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方面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時至今日,我國草原卻呈快速消失之勢。

在我國近4億公頃的天然草原中,目前約有90%的可利用草原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並且以每年200萬公頃的面積擴張。在過去的5年內,我國北方乾旱地區草地減少5.49萬平方公里,其中覆蓋度在5%~20%的地區明顯減少,草原退化、沙化、鹽鹼化形勢堪憂。 據內蒙古農牧業廳提供的資料,作為我國五大牧區之首的內蒙古自治區,目前草原沙化、退化面積已達5.8億畝,並且以每年1000多萬畝的速度擴展。

農業部遙感技術應用中心的監測和調查結果顯示,上世紀80年代以來,北方主要草原分佈區的產草量均呈下降趨勢,平均降幅為17.6%,荒漠草原產草量降幅最大,在40%左右,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也達20%。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和甘肅等傳統牧區產草量下降幅度最大,牧草質量變劣,毒害草增多,不可食草和毒草逐漸取代優良牧草成為羣落優勢種。大面積的草地正失去利用價值,如雲南、四川兩省的一些草地近年來受不可食草紫荊澤蘭的侵入,並逐步取代了原來的草地植被,使草地失去利用價值。

要遏制草原退化、沙化的勢頭,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首先,在發展人工飼草料基地的同時,應制訂合理的休牧、放牧制度,保證牧草的返青和草原的休養生息;其次,在草原嚴重退化、環境極為惡劣的地區要有計劃地實行生態移民,退牧還草恢復植被,突出天然草原的生態功能;再次,強化草原法制管理,完善建立獎懲機制,切實做到草原使用權利和生態環境維護義務同時落實。 五:保護河流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和母親河,不僅傳承着幾千年的歷史文明,而且也養育着祖國8.7%的人口(據XX年五普資料統計)。然而,目前黃河的生態危機正在日益加劇,並面臨着土地荒漠化,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面積增大,水污染嚴重,斷流加劇,生存環境惡化等諸多問題交織的嚴峻形勢,給流域人民乃至整個國家都發出了嚴重的警示

近年來由於受全球氣候變暖和人為活動的影響,黃河源區脆弱的生態環境退化趨勢正在加重,生態問題十分突出。水土流失面積每年平均新增21萬公頃,侵蝕程度日趨嚴重。目前,黃河源區的土壤侵蝕最為嚴重,水土流失面積達750萬公頃,佔整個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的17.5%。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超過數千萬噸。

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造成世界上海拔最高、江河濕地面積最大、生物多樣性最為集中地區之一的黃河源區水源涵養功能退化、濕地萎縮、災害頻繁,生態系統極其脆弱。“中華水塔”本是對黃河源的一種美稱,也是對青海省生態功能的形象描述,但是,目前這個大水塔卻面臨着枯竭的危險。近幾年來黃河上游來水量較多年平均減少40%以上,濕地面積平均每年遞減近59平方公里,青海湖水位如果以現在每年12.4釐米的速度下降,不出百年這個美麗的高原湖泊將不復存在。

保護河流的措施:一、加強對河流生態狀況的綜合監測和動態評價,研究制定河流生態恢復的中長期規劃;二、植樹造林,恢復流域生態,因地制宜退耕還林、退耕還草;三、加強對於新建水利水電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開展中小型河流生態修復工程試點等;四、加強對河源和河口濕地的生態保護,保護流域生物多樣性;五、主要領導親自抓,要落實責任、分解指標、細化任務,提高地方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對這一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六、加大財政傾斜力度,完善資金配套政策,解決治理資金緊張問題;七、強化監督管理,通過明確責任義務和落實獎懲措施,形成了制度化、規範化管理的長效機制。 六:治理荒漠化

近年來,每到春天,一場場鋪天蓋地的黃沙自甘肅河西走廊騰空而起,從西北到東南,幾乎席捲大半個中國。這個歷史上曾以“絲綢之路”聞名於世的“西部金腰帶”,如今,正在風沙的危脅下漸漸褪色,處處可見廢棄的村莊,撂荒的耕地,成片成片枯死的林木。成了沙逼人走,生態失衡的“難民區”。生態專家在考察河西走廊後認為,這裏不僅是我國風沙東移南下的大通道,而且還是我國北方主要沙塵天氣的策源地之一。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接吐哈盆地,南依祁連山,北偎騰格里、巴丹吉林沙漠。東西長1000多公里,南北寬幾十至上百公里。數千年來,河西走廊因它厚重的歷史而聞名於世:不僅是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幹線路段之一,中原王朝與民族政權相互爭奪的重要戰場,而且也是各民族往來、遷徙、交流、鬥爭、融合的見證。

然而,今天的河西走廊卻因自然和人為的雙重因素,成了中國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成了“沙塵暴”的罪魁禍首。北部的騰格裏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正在加快向南侵移的步伐;南北祁連山水源涵養帶也因乾旱加劇了雪線升高;中部綠洲地帶則隨着人類活動的加劇,水資源越來越少,耕地大片大片的沙化,呈現出沙進人退的態勢。昔日民勤、金塔、武威等走廊上的“明珠”,如今成了有風就起塵的主要策源地。

河西走廊荒漠化的原因首先是由於乾旱、缺水、多風等自然原因形成的;其次是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加劇了生態的破壞。應當停止對自然 資源的掠奪式開發,保護和恢復林草植被,植樹造林,防止土地沙化進一步擴大,減少沙塵源地;實施以合理利用水資源、強化生態建設、科學規劃和確定土地人口承載量、實現走廊可持續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戰略,開展大規模節水灌溉工程、風沙治理工程和生態環境工程建設,恢復和保護河西走廊的環境。

綜合分析:當前中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不是孤立的,它涉及政治、經濟和社會因素,

是一個與人口、資源緊密相連的問題。自XX年1月,中國大陸人口已突破13億。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天然無法居住的地帶佔1/3,水土流失的面積又超過1/3,現在能生存的土地僅佔總量1/3。我們現在的耕地的人均佔有量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2,淡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我國45種主要礦產,按現有儲量和開採速度計算,XX年後將只剩下6種。石油已經連續多年淨進口,XX年以後幾乎70%以上依賴進口。

與此同時,我國能源浪費消耗極大,這種“高耗低能”的增長方式導致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據統計,我國1/3的國土被酸雨侵蝕,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類水質佔41%,沿海赤潮的年發生次數比20年前增加了3倍,1/4人口飲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嚴重污染的空氣,全球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中國佔5個。

膨脹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使得空氣、水、土地、生物等環境要素遭破壞,自然災害頻發,資源支撐能力下降。同時,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危機需要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是中國可持續性發展的必由之路。xx同志在黨的xx大報告中,把“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作為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ehui/d3xz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