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

大學生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心得彙總

大學生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心得彙總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一】

大學生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心得彙總

轉眼現在已是9月中旬偏尾,距我們滿滿懷着希望與信心踏上“商山洛水”這條征途已過去兩月有餘,我們雖然現在我們的大學校園裏,可我們的心卻一直系着紅門河那些孩子們,在這兩個月裏,他們的音容笑貌時常出現在我們的腦海和夢裏,偶爾收到他們的問候短信和qq消息,消息不長,就那麼短短的幾句話,“老師,你在幹嘛呢”“老師,你最近忙嗎”,雖然你回了消息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回覆你消息,心裏總會微微地那麼一顫,湧起一股熱流,心思隨着這短短的幾個字又飄回到了紅門河------

7月10號到達紅門河,7月25號早上我們坐車離開返回,總共的上課時間就那麼十來天,但是相較而言,我們的教學活動卻是相當成功。我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設置了數學,英語等必修課,我們也設置了文化,地理,科學,手工等趣味類課程。除過文化課程,在此期間,我們先後舉辦了趣味運動會,一站到底知識競賽,歌唱比賽以及文藝匯演等活動,旨在豐富孩子們的課堂以外的活動空間。我們的趣味運動會雖然規模不大,卻也引起了商洛電視台和西安晚報等其他新聞媒體的報導,天氣雖然炎熱,孩子們的興味卻更高;一站到底知識競賽中,這些老師們的出題來源於方方面面,但孩子們卻依然能對答如流,這一方面反映了孩子們知識面的寬泛,一方面也體現了孩子們對更多知識的渴求;歌唱比賽的時候,低年級三四年級的孩子年齡相對小一點,他們可能因為緊張忘記歌詞,高年級的孩子就會主動去幫忙,他們的這種團結互助也的確感動了在場的老師們;文藝匯演是放在最後一天進行的,我們邀請了孩子們的家長前來觀看,看看孩子們準備的節目,話劇,歌唱,朗誦,他們年齡雖小,做不到專業要求這麼高,但是他們在努力,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

在這短短的十幾天裏,我們在正常的上課期間也進行了更有意義的調研活動。由於多方面原因包含了自然和非自然原因,該地區的水資源問題比較嚴重,無論是吃水用水還是灌溉田地,村民們的日常生活有着相當大的困難與不便,調研組的成員們在沒有課程安排的時間段頂着炎炎的烈日帶着打印好的以農村水資源利用為主題的調查問卷出發去調研,一方面我們根據問卷問題進行調研,另一方面我們記錄着人們的困難並進行整理分類從而希望能夠幫到他們,這一路,我們流下了不少的汗水,我們相互扶持相互幫助,路雖不長,可我們在用心走,我們用自己的一滴滴汗水丈量了這十五天的旅程。

終於,我們體驗到了什麼叫白駒過隙,25號早上我們登上了回校的巴車,大清早孩子們就來送我們,他們哭了,我們難受,直到我們坐上大巴我們還能看到那些不願離去的小小身影。十五天裏,我們因為他們的不懂事生過氣,更多的是我們也為他們的懂事而開心地笑過。我們帶給了他們他們從自己的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我們也帶給了他們更多的對外面空間的嚮往,我們教會了他們知識,他們也帶我們重返我們的純真。

離開了紅門河,這裏的一切經歷給了我深深地感觸,我們的生活處於相對較好的水平,我們卻還在抱怨着自己身邊一切的一切,我們或許都已經忽略了這世界上還有生活的相對於我們不易的人們。孩子們帶給了我們笑臉,那麼純真那麼無邪,沒有一絲城府與心機,但是他們的生活卻並不是像我們的想象那樣和我們的一樣,缺水,給他們帶來了太多的不方便,但是他們給與我們的卻是一張張無邪的笑臉,他們教給我們的不只是純真,還有堅強,這給我們都上了值得深思的一課,他們在笑,我們有何資格去抱怨……

我們的調研活動是我們收集到的最寶貴的資料,我們看到的並不是電視台的報導,我們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現實,在整個調研過程中我們沒敢保證能夠提供多少幫助給當地村民們,只願盡我們之責去做到極致。這次暑期支教活動時至今日已圓滿結束,但是我們和孩子們之間的情愫卻永遠不能割斷,我們收穫的遠比我們付出的多的多,付出了汗水,獲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信念,希望,和愛。我們雖然離開了,我們卻更堅信此次的別離是為了期待下次的相聚……

——耳旁響起了三年級孩子們稚嫩的聲音喊起的口號:文者稱雄,武者稱霸,三班三班,雄霸天下。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二】

正為08暑假到哪裏支教一籌莫展的時候,老大的博客映入我的眼簾,對就去甘肅了,那裏也是國家教育資源貧乏的地方。於是就參加了老大組織的這個支教活動,七月十七號坐上了蘭州的火車,幾經顛簸二十號上午到了蘭州,行程兩千多公里,耗時兩天。到的時候是華華和秋香接的我,老大有事不能來,後來就到卧榻的敦煌之星了。

第一次見老大是在十九號中午,走進我的房間,一臉的憨厚可掬的笑容,向我問了好。沒説幾句就走了,去慰問其他的志願者了。老大給人的感覺是穩重幽默,説的話常常把我們樂個半天,還有老大的背一直是陀的,永遠也挺不直,像一個來自北方做了一輩子苦力的農民,我們一直幫他糾正,還是沒改過來。期間老大一直和小文姐發短信,並且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時而伴着痴痴的笑聲。彤彤偷到了老大的短信,時不時的曝光其中有句是:“小文你再不來我快死掉了”。呵呵,我想起也覺得好笑,後來,彤彤成為了老大和小文忠實的狗仔隊了。

記得小文姐是在第二個星期六來的,具體的日子也不記得了,只記得那天中午我們飽飽的吃了一頓餃子。是老大接的小文姐,還帶了點土豆絲給我們吃。來的時候小文姐不太愛説話,至少沒和我説多少,後來慢慢熟悉了才開始了交流。最有趣的屬彤彤偷拍老大和小文,我們都説彤彤以後要成為超級狗仔隊了。

不知他們過的還好嗎?但願如此。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三】

寫在前面的話,08支教結束了,有着太多的留戀和無法忘懷的記憶,這次西部之行,成長了許多,學會了如何去關愛。寫一些瑣碎的人物篇來紀念這次有趣的,感人的西部之旅。

曾經在胡家窯和媽媽(我們都叫邢妍濤老師媽媽,因為特別地關愛我們,因而獲此稱號)聊天的時候,就對她説回家我要寫一些東西來紀念你們,因此即開始了。

第一次見到媽媽是在七月十九號下午,她領着十二歲的兒子千里迢迢從山東威海趕過來支教,看到媽媽的時候,他剛剛洗完澡出來一臉的笑容。和我們問了好,我們也向她問了好,後來就一起在胡家窯任教了。

剛開始我們還不熟悉,後來是因為在一起做飯,媽媽炒菜,老大和我洗菜,打水。就這樣慢慢地我容進了這個臨時的大家庭,就這樣開始了二十天的支教生活。媽媽説她也是第一次做飯,況且那裏的廚房簡單的幾乎沒有,只有一鍋,一灶。所以媽媽也開始了她從所未有的挑戰了——下廚,然而廚房裏的煙濃的厲害,人在裏面一會兒就會淚流滿面,哭笑不得,難受極了。所以每次的飯我們都倍感珍惜,不敢浪費一點點,誰浪費了會受到處罰的。記憶中媽媽甜蜜的笑聲總是不經意從哪個方向傳來,總是那麼的快樂與平易近人。還有媽媽的舞蹈跳的也很棒,經常好黃國燈一起跳交際舞,總是引來陣陣掌聲。另外我們倍感温馨的是媽媽一直關愛着我們,總是叫我們吃飽,她卻吃的少。

從中我們感受到媽媽的温柔,可她嚴厲起來也是相當讓人害怕的。那此是作文比賽完了之後,她班的學生在黑板上寫了一些詆譭四川的話。媽媽知道後,雷霆大怒,當場就把我們給驚呆了,一個温柔的媽媽變成了“後媽”了。

後來在火車站離別的時候,和媽媽相擁而泣,因為其中有着太多的不捨與留戀。

【支教社會實踐心得四】

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因為一部電影,因為一首歌,因為想要心花路放,所以來到了這個空氣有些稀薄的地方。大理這個段氏王朝統治百年的地方有着麗江沒有的氣派,也有着盛世過後的荒涼。窩在沙發上懶懶的看雪山好像更愜意吧。

從下關一路北上到了一個叫劍川的小縣城。這兒無異於中國大多數的鄉鎮,但是他更顯樸素,人們都操着我難以聽懂的語言,天氣變得很快,就這樣。在劍川縣城接我們的是大佛殿村毛書記。在我的印象裏村長村支書要麼就是像王長貴那樣積極上進,要麼就是真的土豪。然而來接我們的毛書記是一個矮矮胖胖的人,2800米的陽光讓他的臉也黑紅黑紅的,有些像維族人的外表,高鼻樑,深眼窩。這位彝族村支書看起來運氣就不會太壞!坦誠的毛大叔一路上伴着他沒有斷的雲煙和我們坦誠的説了很多。這裏是雲南條件最差的山區了。到了村裏發現家家畫着彝族圖騰,新安的路燈也被圖騰裝飾着。但是總是有些油漆未乾的感覺。大佛殿是一座夾在兩山之間的村落。中國人總是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這裏留給他們的是棵棵高山針葉林和草甸。村子被溪水穿過,便是每天聽到最多的聲音了。

雲南這個邊陲大省歷來都是戰略要地,同時必然也存在着文化,交通發展緩慢的問題。工業基礎薄弱,資源開發受限等原因讓這裏的經濟發展也一直是全國末尾。但是他依靠着豐富的旅遊資源一步步崛起。大佛殿這座小村莊同樣也希望可以靠着旅遊的大潮發展起來,卻是像所有村子一樣走起了農家樂路線,暫且説他是古城發展綜合徵。幸好這裏好沒有被大批的旅行團踐踏,沒有出現玉器城。依舊是好山好水好風光,溪水綠樹沒霧霾,也似一片世外桃源。孩子們看到有人打破了村莊的寂靜忍不住的想跑出來看,但是羞澀的他們只是敢偷偷的看,看到我們看他們就顯得像是得到了什麼讚許便歡脱了起來。十三度的天孩子們只穿着單衣,沒有一條褲子是完整的,每個人的膝蓋上都有兩個洞。這些本是很遙遠的事現在就在眼前。

在與孩子們交流,給他們上課的幾天,犀利上有着極大的變化。起起伏伏,峯峯谷谷。孩子們的一舉一動不僅考驗着我們的耐心,更是觸動着我們的內心。孩子們形形色色,雖然這是一個只有六十多户的小村子,然而孩子們的教育卻大有不同。看到他們時我們的內心總是很複雜。孩子們的眼神總是很純真,但是他們祖輩世代生活在大山裏,他們的生活是閉塞的,孩子們接受的教育在四年級之前只能來自於同樣生活在大山裏的父母和在這裏教書二十多年的楊富僑楊校長。關於楊校長的我們後續再談。這樣的教育環境導致孩子們的視野僅僅被侷限在這大山之間,青山白雲小溪流水便是他們的童年。也許他們其中有人在國中或是高中畢業之後回到大佛殿,一輩子在這裏,伴着那棟老房。是否看到他們的父輩,便看到了他們的未來。

教育國家發展之根本。有人説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當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證的時候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安心的坐在教室裏學習。有人總是説着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要克服困難,艱苦的情況下才會有做出卓越的成就。但是當孩子們從這個年齡就要為生計所糾結,被生活所困擾時,又談何安心學習。或許現在大多數的孩子們是幸福的,但不得不説仍然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地方存在。無心談與政治,但是並不是只有一部分孩子才是共和國的血脈。總有人會逝去,總有一羣人會成長。孩子們的未來便是國家的未來。

教育,再多也不算過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ehui/8k0y6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