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

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心得範例

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心得範例

【範文一】

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心得範例

在“護紹興方言,揚特色文化”實踐主題下,我們實踐團的隊員們收集了紹興內部各地區的方言,包括柯橋區、上虞區、嵊州、新昌、越城區和諸暨市。我們讓分屬於這些地區的人分別用本地方言説“紹興有不少地方説的方言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的,要不調不一樣,要不整個不大像。許多的我們經常説的話,比如説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睡覺,起牀,洗臉,刷牙,吃飯,説話,走路,騎車,讀書等等話”這段話,並用錄音機錄入。為了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大部分地區我們收集了不止一個音頻。

從這些音頻材料對比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各地區間的方言有其相同點,這一點是無可非議的。但無論是哪個地區的方言與其他地區的方言之間都是存在差異的。即使是同一地區的方言,也是略有不同的。相對而言,柯橋區的方言、越城區的方言和上虞區的方言三者較為接近,新昌話、嵊州話和諸暨話三者較為接近。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查閲了一些資料。瞭解到,紹興方言內部比較一致,運用方言通話基本無障礙。紹興境內南山北海,俗謂“十里不同音”,城鄉語音差別很大,即使是城裏口音,也因年齡、文化、經歷和受普通話影響,個別字音有些差異是勢所難免。紹興方言內部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均有差異。紹興城區所使用方言以東頭埭土語為主,雜以西頭埭土語,其語音在個別字上至今仍存差異。

在我看來,雖然紹興方言內部存在差異,但它的本源是相同的,“從內部運用方言通話基本無障礙”可以看出。紹興方言是紹興的特色文化,我們應該傳承和發揚它,而不是選擇遺忘它。“護紹興方言,揚特色文化”是我們所有紹興人應該承擔起的責任。

【範文二】

7月13日,家風的力量——杭州名人家風家訓調查宣傳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在楊雲老師的帶領下,探訪了于謙、錢學森故居,並適時進行了杭州市民家風家訓狀況的問卷調查以及杭州名人家風家訓的宣傳。

于謙,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名族英雄。于謙祖父時期開始供奉文天祥,少年時期于謙非常仰慕文天祥寧死不屈,捨生取義的高尚節操。祖父輩耿直忠義,淡泊明志的品格影響于謙的人格形成。

于謙故居位於上城區清河坊祠堂巷42號,因為對地圖的不熟悉,再加之弄堂彎道較多,小分隊花了不短的時間才找到離河坊街不遠的于謙故居。于謙故居就像小區裏的一個精神榜樣,風雨無阻的立在那,見證家風家訓代代流傳。

錢學森,浙江杭州人,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錢學森故居是一個三進民居,由兩個天井相連,還有一個後花園。故居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靜謐,古樸。它靜靜的立在小巷中,與外面的車水馬龍、高樓大廈形成了對比。故居偏廳的牆上掛着錢學森和家人的照片,邊上還寫着他的生平事蹟。小小的書房裏陳列着有關錢學森的著作和他平時愛看的書。

由於時間的原因,小分隊沒有對所有的杭州名人故居都一一參觀,但是今天的收穫匪淺。不僅真實感受到杭州名人家風家訓的力量,而且尋訪了名人故居周邊的居民,讓他們填寫“杭州市民家風家訓狀況“的調查問卷”並且發放了杭州名人家風家訓宣傳冊,將名人家風家訓的力量繼續傳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ehui/388q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