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通用17篇)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通用17篇)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1

調查目的: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通用17篇)

隨着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上網已在學生中形成了一股熱潮,特別是高年級學生。為了更好地瞭解互聯網對同學們的學習、生活的影響,瞭解同學們迷戀網絡的原因,我們才做以調查。

調查方法:統計、觀察及詢問法

調查人:

1、對於上網,學生隨着年級的升高,基本上都會上網,熟練上網的比率也越來越高,且男生多於女生。

2、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玩遊戲、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閲讀或查資料,高年級一部分學生也有意或無意地進入過黃色網站。

3、在網絡中迷戀的、家庭氛圍過於壓抑的那些學生大多選擇去網吧上網。

4、學生上網時間,一般選擇在雙休日、放學回家時,平均每星期上網時間為2-3小時,做到有節制與適度;但有15%的學生痴迷於網絡之中,難以自拔,每星期上網時間至少7小時,幾乎是天天想去。 5、對於上網的感覺,有85%的學生覺得開心、舒暢、爽、刺激。 15%的學生感到沒什麼感覺。

6上網的經濟來源。65%是來自於父母給的零用錢或壓歲錢,2.5%的是向同學借的,還有32.5%,都是靠給別的同學抄作業,甚至向別人勒索。

7、父母懂得網絡知識的只有38%;對於孩子上網,持支持、理解態度的不多,僅僅為20.6%,大多家長是見網色變,禁止孩子上網。

調查結論:

1、加強思想教育。網絡帶給了少年兒童巨大而無行的積極因素,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嚴重的消極影響。國小生由於年齡少,辨別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於進一步增強。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強自律,使同學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別能力。在矯治學生痴迷網絡的行為時,讓他們自我教育,進行自律是很重要的。

2、把電腦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工具對於學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還要以活動訓練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對人物採訪、辯論會、資料查詢等活動,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他們在活動中説説、看看、查查、寫寫,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於活動中學生是以主體活動者的角色出現,而不是旁觀者,他們始終參與活動進程。因此,學生有了獨特的親身感受,才會不知不覺中明白了網絡所帶給他們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網應有所選擇與控制,進而達到自我剋制的目的。

在此,我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書:①不進網吧玩遊戲;②進網吧上網必須徵得家長同意;③上網要上健康網。

結尾: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正確的用電腦,讓我們一起奔向那充滿科技色彩的21世紀吧!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2

導言: 在我國約2650萬網民中,18-24歲者佔到36.8%,而這正是大學生所處的年齡段。作為網民主體之一的大學生的上網行為是否健康,直接關係着網絡文明和大學生的成長髮展。掌握大學生上網的基本情況,對對加強高校的網絡陣地建設和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網民都具有重要意義。網絡作為一個新興的信息傳播工具,近幾年在大學裏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網上聊天、發e-mail給好友、網上瀏覽新聞……網絡對當今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儘管網絡存在着諸多優點,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網絡信息的複雜性和開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學對其產生過度依賴,從而造成大學生心理不健康,導致人格的發育不健全。那麼,網絡時代的大學校園,到底對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樣的影響,又是怎樣改變着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呢?為了具體瞭解到當前大學生上網情況,我利用這次機會對我們學校的學生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

本次調查以大一的旅遊管理專業的40名同學(男女各20名)和大三社會工作的10名男生為調查對象。因為大一相對其他年紀有充裕的課外上網時間,大三受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及考研等原因,對上網的關注度相對淡薄一些。本次調查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問卷由15個選擇題構成,主要詢問了上網的時間和其他人對網絡的看法以及上網的內容。本次調查實際發放了50份問卷,實際收回50份,有效問卷49份,有效回收率98%,這麼高的回收率對調查來説是比較有利的,反映的情況也比較真實。

根據調查問卷,網絡知識的獲得有52%的人是通過自學,通過同學獲得的佔32%。而從學校獲得才18%,可以反映出學校網絡知識教育的不到位,可能是學校開設的網絡教育課程不是很多,對學校網絡知識的宣傳也沒用着重。學生對從學校獲得網絡知識失去信心。

大學生上網的環境差,在網吧上網佔到80%,學校上網佔了10%,而自己擁有電腦的才佔4%,無論在網吧還是在學校都非常擁擠,且空氣是相當污濁,尤其是網吧,每台電腦所佔面積還不超過1.5平方米。

對於上網的動機,由於學習需要才佔24%,打發時間佔了28%,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課外生活非常單調,習慣依賴上網來打發自己的時間,真正利用網絡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的很少。在調查中,大一女生打發時間佔了20%,因為大一女生的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而且談戀愛的不多,所以選擇上網來度過漫長的課外時間。高中可能接觸網絡的同學都很少,所以有10%的學生是由於好奇心去上網的。

在上網的費用上,48%的學生每個月都在50-100元,幾乎佔了生活費的6分之一,不足10元的僅有18%,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很重視上網的。有8%的學生上網費用在100元以上,幾乎天天都在網吧。對於這麼高的網費的來源零花錢佔到了76%,還有2%的同學是跟同學來借錢上網的,那些借錢上網的同學應該好好反省了,在大學生的零花錢的使用上,上網佔到了很大的比例。

在工作日中一星期上網的時間在4-10小時佔44%,週末或節假日中10小時以下的最多佔38%,從這點可以看出在節假日學生還是選擇出去到同學拿玩或者旅遊回家等,而在平時的工作日大家都把這些分散的時間用來上網,因為上網具有臨時性,不需要有很多的準備。所以大學生的平時課餘時間分配不合理,課後學習看書的時間太少,網絡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在上網的時間中58%的學生都是不定時的,32%的學生選擇在晚上上網。我們學校沒用規定上晚自習,而在高中天天上晚自習大家都很厭惡了,到了大學很少人選擇自己去上晚自習,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中大家選擇了上網。在我上網的經歷中,晚上都是排隊上網的,學生白天都要上課。

64%的同學認為父母或老師只瞭解一點點的網絡知識,20%的人認為其父母或老師一點點都不瞭解網絡知識,瞭解的只佔了14%。可以看出在對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是很片面的,

不具有科學性。家長和老師本身應該加深對網絡知識的瞭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網絡。在看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同意孩子適當可以上網,禁止上網的佔8%,任其自然的佔24%,沒有一個無條件支持上網的,説明了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上網態度還是比較堅決的,都是採取保守的態度,好像怕網絡會給學生造成多大的壞影響。這也是家長和老師對網絡不瞭解而造成的。隨着學生的長大,特別是高中畢業後上網問題有所放鬆。但給他們的第一印象是最好不要去上網。家長在反對學生上網的理由中怕學生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的佔68%,怕學生易受網絡上不良信息的誤導,影響身心健康的佔30%,從這點來看家長更在意學生的學習和課餘時間的利用,對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可能關心的較小。增加開支的只佔了2%,家長在對學生的培養中所花的錢和時間不是太在乎,一般家長認為只要學生能考上什麼就是炸鍋賣鐵也給學生讀書。但是隻注重學生的時間和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學生上網的目的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大概就查找學習資料(material)聊天交友和娛樂音樂。其中最多的是娛樂音樂有72%,其次是聊天交友的是70%,學習只有48%。可以看出學生對於網絡的利用只侷限在娛樂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網絡來獲得更多的知識還是較少,這正好跟學生上網的動機打發時間相吻合,學生在網絡上發掘的有用的東西太少。而閲讀新聞只有24%,網絡信息具有及時,準確,可用性但是學生對這點資源沒有很好的利用上。

上網時間以後分為白天上,還有就是晚上通宵上網了,通宵上相對比較便宜的。但是通宵上網對人的身體健康不利,容易讓人神經迷亂,認為可以偶然通宵上網的佔68%,堅決反對和很贊同的都一樣佔16%。學生不但是為了省錢來通宵上,而且通宵可以調節人的生活,所以還是有很多人樂意偶爾去的。現在網絡遊戲非常盛行,對於遊戲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看,雖然很多人沉迷於網絡遊戲,甚至不可自拔。但是遊戲畢竟能給人們帶來快樂和開心的一面,所以自制力不好的學生最好不要去玩網絡遊戲,一旦上癮後果就嚴重了。通過調查40%的人認為可以適當去玩,26%的人認為網絡遊戲毫無意義不應該去玩。但是一般的喜歡上網的人都玩網絡遊戲,因為其他事情不可能佔用很長時間的。

對於身邊喜歡上網的人,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呢?62%的人是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適當説服別人少上的只佔了22%,因為大家都喜歡上網,而且上網對別人沒有很大的影響。大部分人可能會對比較親近一點的朋友説服,而一般的同學要是那麼做可能會遭別人反對。上網對一個人的影響不是太直接,所以大家都沒很去重視。

網絡能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大學生通過網絡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另一方面,網絡空間又以令人眩暈的色彩誘惑着涉世不深的學生,使得部分學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網絡向大學生展示了各類知識結構,對於知識選擇的靈活性大大增加,學習的主動性也大大提高,學習的內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狹隘的課本範圍,這對於大學生能力的提高應是大有裨益的。對於網絡所帶給你的知識跟你想象中的相比哪個多一點呢?40%的人都沒考慮過這個問題,36%的人覺得網絡帶給自己的超出自己的預料,只有24%的人覺得網絡沒有帶來很多能被自己利用的知識。其實這要看我們怎麼去利用這個網絡資源,也跟我們自身的水平知識相關,不同的人利用網絡資源的情況也不同的,國小生跟博士生相比,很明顯博士生就能很好的利用網絡資源。但是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説水平都差不多,而且我們對網絡知識瞭解的差不多了,我們可以儘可能的利用網絡知識來充實自己。

通過對這個問卷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問題存在這幾點不足:

沉迷於網絡的虛擬化。大學生感興趣的兩個重要主題是網上交友和網上戀愛,這兩個主題又是和網上聊天分不開的。對於聊天的評價,有人認為是排解現實中壓抑不滿的重要方式,有人認為是展現另一個自我的途徑,有人認為是最好的消遣方式,有人認為是重要的交友途徑,也有人認為是無聊。

第一, 影響學習成績。由於大學生的課程比較鬆,課餘時間上網的較多,所以課後複習這一工作作的不夠,一旦沉迷網絡成績可能是一落千丈,對學生的成績有很大害處。

第二, 既費錢,又影響身體健康。上網的環境以及網費的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一小時一塊半,一般人一次上網都要5塊錢以上。要是喜歡上網的可能要用更多的網費,網吧的空氣容易讓人頭暈目眩,甚至有人不習慣出現歐土等異常反映。

第三, 網絡知識貧乏。許多大學生在網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費電子信箱、看新聞外,就不知道做什麼。只喜歡玩遊戲,聊天交友這類。所以學生在對網絡的利用還是比較貧乏的。很少人知道發賀卡,電子郵件等一些網絡常用的工具。對網絡知識瞭解更少,更不要説黑客技術等。

第四, 隨意性大。從上網原因和聊天話題兩方面都體現出大學生上網存在較強隨意性。都沒有一定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打發時間。更多的人都不知道上網來做什麼的。

對此,我們的老師還有學生自己要進行反省,學校進行宣傳網絡科學知識,以及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還有錯誤使用網絡所帶來的後果。正確引導我們學生使用正確網絡資源,讓我們走在網絡知識的前沿,不斷的增加就業信息和其他相關知識。充分把握網絡帶給我們的每一個信息。它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我們應該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對網吧的管理也進行改進,限制學生瀏覽一些非法淫穢網站,做一個有素質的網民。對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同學進行思想教育宣傳,努力從遊戲中拔出來。正確的利用網絡帶給我們的信息,才能更有利於大學生的發展和成長。

網絡在對於大學生獲取信息、關注社會發展趨勢、瞭解自己專業發展方向及專業動態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若利用網絡過度地玩遊戲,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大學生接觸網絡比較瀕繁,説明了網絡對大學生重要之外,也説明了大學生由自己支配的時間較多,這更顯出大學生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的重要性;學校應該開設一些基本的電腦網絡課程,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課餘的時間來參加一些的電腦網絡知識的培訓、選修電腦課程等,用來增加大學生的電腦方面的知識以及提高能力;學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上網的引導和管理,針對一部分大學生自律能力不強的特點,學校應該制定相關規章制度,防止學生沉迷於網絡而影響學習,讓學生自己明白沉溺於網絡對自己是沒有好處的,應該把時間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起來,多學些知識,多參加社會活動。

對於調查結果的思考:信息時代匆匆的步伐讓大學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網絡,不管它會帶來多大的衝擊,也這種衝擊中夾雜着多少不良的成分。大學生終歸是離不開網絡的。為什麼同樣是應用網絡,大學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實際的意義,而僅僅停留於娛樂和消遣?這恐怕就是一個認識和對待新事物的態度問題了。對於這樣一種新事物,既不能視之如洪水猛獸,因為它會帶來某些負面的影響而因噎廢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樣的優點。作為大學生,

應該認識到沉溺於網上娛樂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網絡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並不否認網絡同時會帶來了一些不良的信息,特別對於大學生而言,完整的價值觀念還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強,很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網絡完全開放和虛擬的空間可以讓大學生隨心所欲的表現自己,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獵奇的心態和過分追求個性張揚的心理也許會把大學生引入歧途。所以在紛繁的現象背後,我們應該有清醒的頭腦來看待網絡。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3

如今,是不是網民已經成為中學生是否 現代 的重要標誌。但是,因特網會給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模式帶來哪些影響?一項最新調查表明,因特網有利於中學生現代思維方式的形成,有利於他們社會化的進程,更能激發其創造潛力。調查顯示,中學生網民中,男生的上網率高於女生。上網學生中57.6%的人偶爾上網、40.6%的經常上網,大部分時間都泡在網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學生網齡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兩三年網齡的人只有10%,這説明當地中學生上網是近兩年的事。

中學生上網多數是在週末或假期,81.2%的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學生是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網是為了玩遊戲。

在對網絡的基本評價中,有半數以上的中學生認為上網是大勢所趨,30.5%的學生對網絡表示滿意,47.1%的人認為對中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

基於大量調查數據,調查認為,上網激活了現代中學生的思想:

網絡讓中學生接觸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觸到開放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平等意識和全球眼光;他們通過閲讀網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潛移默化地學習了現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懂得在處理複雜事物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繫,從而改變傳統線性思維固有的死板和狹隘。網絡還使中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大大超出他們所能直接體驗的生存世界。85.6%的上網中學生認為網絡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網者是在上機過程中學習網絡知識。

網絡的全方位、超時空、互動性和隱蔽性為中學生的社會交往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快捷的電子郵件與他人進行遠距離交流,這種 戴面具 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學生在平等、寬鬆的社交環境中盡情展現自我。調查顯示,53%的人上網是為了向外發佈信息。

但調查也發現,網絡同其他事物一樣,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給一些中學生帶來困擾,如網絡容易使少數自控力較差的中學生上癮、間接和符號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和願望、網絡高技術容易使有的中學生對網絡技術產生過度崇拜等。

調查認為,因特網的發展使對中學生的教育工作呈現新的特點,學校教育應該是網上育人與網下育人相結合,以促進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4

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生是上網羣體的主力軍,中學生的上網問題也逐步顯露。在這種情況下,我就中學生上網問題進行了調查。這次調查為今後學生會和班級的工作提供了材料,也讓大家認識到了問題的重要性。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

1. 中學生對網絡的看法

2. 中學生上網的時間、地點

3. 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

4. 當前中學生上網問題的原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包括對網絡看法,上網時間、地點,上網目的三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濟寧一中高一6個班進行,共發調查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份,效果十分理想。

2.實地調查

共抽查4個網吧,對其中的高中生進行匿名談論,瞭解到他們的想法,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多數同學願意配合。

二、 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問卷調查和實地調查結果顯示,在所調查的問題的每個方面都具有明顯的規律性。

(一)中學生對網絡的看法

1.對網絡的態度

綜合調查問卷,經計算得出柱狀圖①:

h-333)h=h-333 border=0》

調查顯示,多數同學對網絡持肯定態度,認為網絡對自己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有30%的同學對網絡持模稜兩可的態度,認為網絡對自己來説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除這兩種觀點以外,還有10%的同學認為網絡的自己的發展有反面作用,近期內不會對自己的進步有促進作用,所以不值得提倡。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的同學對電腦的作用有比較科學的認識,能夠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但是,還有少部分同學存在不同的觀點,英語種種原因不能接受科學技術的變化,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需要多接觸、多瞭解、多使用。

2.不同班級對上網的愛好程度

綜合調查問卷,經計算得出柱狀圖②:

h-333)h=h-333 border=0》

調查顯示,超過93%的同學都有過上網的經歷,其中的大多數喜歡上網,也有一部分同學對網絡不 感冒 ,沒有十分濃厚的興趣。經對比發現,成績優秀的同學對電腦的興趣要略低於其他兩類同學。同時發現,普通班的同學對網絡的興趣在所有被調查者中佔第一位。

通過分析説明,上網對學習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5

本次調查以大一的旅遊管理專業的40名同學(男女各20名)和大三社會工作的10名男生為調查對象。因為大一相對其他年紀有充裕的課外上網時間,大三受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及考研等原因,對上網的關注度相對淡薄一些。本次調查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問卷由15個選擇題構成,主要詢問了上網的時間和其他人對網絡的看法以及上網的內容。本次調查實際發放了50份問卷,實際收回50份,有效問卷49份,有效回收率98%,這麼高的回收率對調查來説是比較有利的,反映的情況也比較真實。

根據調查問卷,網絡知識的獲得有52%的人是通過自學,通過同學獲得的佔32%。而從學校獲得才18%,可以反映出學校網絡知識教育的不到位,可能是學校開設的網絡教育課程不是很多,對學校網絡知識的宣傳也沒用着重。學生對從學校獲得網絡知識失去信心。

大學生上網的環境差,在網吧上網佔到80%,學校上網佔了10%,而自己擁有電腦的才佔4%,無論在網吧還是在學校都非常擁擠,且空氣是相當污濁,尤其是網吧,每台電腦所佔面積還不超過1.5平方米。

對於上網的動機,由於學習需要才佔24%,打發時間佔了28%,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課外生活非常單調,習慣依賴上網來打發自己的時間,真正利用網絡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的很少。在調查中,大一女生打發時間佔了20%,因為大一女生的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而且談戀愛的不多,所以選擇上網來度過漫長的課外時間。高中可能接觸網絡的同學都很少,所以有10%的學生是由於好奇心去上網的。

64%的同學認為父母或老師只瞭解一點點的網絡知識,20%的人認為其父母或老師一點點都不瞭解網絡知識,瞭解的只佔了14%。可以看出在對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是很片面的,不具有科學性。家長和老師本身應該加深對網絡知識的瞭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網絡。在看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同意孩子適當可以上網,禁止上網的佔8%,任其自然的佔24%,沒有一個無條件支持上網的,説明了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上網態度還是比較堅決的,都是採取保守的態度,好像怕網絡會給學生造成多大的壞影響。這也是家長和老師對網絡不瞭解而造成的。隨着學生的長大,特別是高中畢業後上網問題有所放鬆。但給他們的第一印象是最好不要去上網。家長在反對學生上網的理由中怕學生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的佔68%,怕學生易受網絡上不良信息的誤導,影響身心健康的佔30%,從這點來看家長更在意學生的學習和課餘時間的利用,對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可能關心的較小。增加開支的只佔了2%,家長在對學生的培養中所花的錢和時間不是太在乎,一般家長認為只要學生能考上什麼就是炸鍋賣鐵也給學生讀書。但是隻注重學生的時間和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學生上網的目的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大概就查找學習資料聊天交友和娛樂音樂。其中最多的是娛樂音樂有72%,其次是聊天交友的是70%,學習只有48%。可以看出學生對於網絡的利用只侷限在娛樂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網絡來獲得更多的知識還是較少,這正好跟學生上網的動機打發時間相吻合,學生在網絡上發掘的有用的東西太少。而閲讀新聞只有24%,網絡信息具有及時,準確,可用性但是學生對這點資源沒有很好的利用上。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6

隨着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貫徹,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和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方面將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普法教育和法制宣傳成為了全社會的一項重要課題。為了瞭解現在大學生的法制意識情況,探索法制宣傳的新渠道,本小組特對此制定了一份調查問卷,在本校大學生中展開了調查,對當代大學生對法律的瞭解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並對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培養提出建議,以此為促進社會法制作出自己的努力。調查以隨機問卷方式,面向全體杏壇學院的學生。共制問卷100份,收回92份。問卷的內容圍繞“大學生的法制意識”展開,總共10道題。在調查的學生中,各年級段的學生都有,大四的佔了大多數,他們的答案基本代表了客觀意義上的非法律專業學生在完成了大學階段積累後所知曉法律的程度。

為進一步瞭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現狀,促進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為學校的法律教育工作提供依據,促進和諧社會的建成,因而進行了本次大學生法制意識調查。作為法學專業的學生,我們本着實事求是的嚴謹的治學態度,通過問卷形式瞭解真實數據,進而通過數據得出問題,通過問題了解到大學生法制意識現狀,從而分析如何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

所謂法制意識,其實更多的講究的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態,是指人們對於法律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和情感、態度的總稱,它表現為探索法律現象的各種學説,對現行法律的評價和解釋,人們的法律動機,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法律、法律制度的瞭解、掌握、運用的程度以及對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它包括法律認知、法律情感與意志、法律價值觀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對法律的瞭解和情感。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大學生“學習法律的必要性和了解法律的途徑”而提出的,通過大學生的回答,瞭解大學生對法律的態度和情感。

第二部分:相關基礎法律知識和權利義務的認知。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法律、法律制度的瞭解”而設計的,基於此理由,我們選擇了一些基礎的法律問題,同時這些問題有正確答案,通過答案的正確率來了解此方面。

第三部分:實踐中對法律的運用和理解。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對法律意識觀念以及對大學生的維權意識”而設計的。因為是要了解大學生對法律的掌握和運用程度,我們通過商量,希望可以通過現實中大學生熱點關注的或者生活中會遭遇的一個場景來展開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問卷調查者與被調查的距離,也可以得出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法律問題最真實的反應。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大學階段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是有必要的,學生了解法律知識的渠道多樣化保證了學生與法律知識具有較廣的接觸面,這一點對法律知識的普及具有相當的積極意義。可是法律知識的普及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在調查的學生中,只有48%的學生知道12月4日是我國的法制宣傳日。這表示,還有相當多的同學對生活中的法律沒有予以足夠的關心。對於“法律是否能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這個問題,38%的學生選擇了“能,我對法律有信心”;18%的學生選擇了“不能,法律愈來愈成為有錢人和有權的人的代表”;34%的學生選擇了“現在不能,但隨着社會的發展,法律會逐漸完善”這組數據充分説明了在大學生看來,現在的法律還遠遠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甚至法律存在的基本意義都在面臨着被部分學生否定的局面。雖然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不能單純地歸結於法律本身的不完備,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對大多數人來説,現在的法律體系還是不能夠滿足他們對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要求。由此可見法制理論與實踐存在着十分嚴重的脱節。同時,只有14%的學生表示曾經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己被侵犯的合法權益。大學生權利意識淡薄不禁引人深思,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風向標,尚如此不願以法律作為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實現全民懂法用法還任重而道遠。另外,對於諸如一塊錢之類的細小的利益,69%的學生選擇了不會去爭取這樣的利益——即使這樣的行為在法制意識的普及中有着重要的意義,也有可能使別人因此而受益。在“假如你參加勤工助學或利用課外時間在社會打工,當您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時您會”一題中,有51%的學生選擇用法律手段解決爭議,也有18%的學生希望通過別的合法手段來爭取解決問題。但仍有將20%的同學選擇忍氣吞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於社會中思想最為激進的大學生仍有這種思想的存在,並佔據如此之大的比例,不禁讓人汗顏,引人思考。不過,在面臨着嚴峻現實的同時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希望,學生也希望通過各種形式來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識,增強自身的法制意識。問卷中所提出的諸如“增加有關法律的課程”、“ 組織普法講座”、“ 組織學生參與法庭旁聽”、“ 組織學生參與模擬法庭審判”等形式均受到了學生相當的贊同。

要提升大學生的法制意識,需要不同渠道的共同合作與努力。由此,提出以下看法,首先要加強對大學生法律知識的豐富和法律興趣的培養,學校是教育機構,承擔着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後備幹部和各級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法、知法,使他們形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進而做到守法、用法、護法,對於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要積極組織和開展法律教育課程和法律意識培養的措施,活躍於校園內的有關法律的社團也應該積極開展活動,培養同學們的法律興趣,活動開展要注意避免形式化、古板化,要讓學生們去參與和配合中真正有所收穫。其次,全面普法教育任重道遠作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如此欠缺的情況,推及全民的法制意識,結果自然不容樂觀。因此,全民的普法教育及其法制進程可想而知,面臨巨大挑戰。因而,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各級教育機構,組織機構都應該注意把法制教育提上日程,完善法律諮詢機制,加大普法宣傳力度。

同時,司法機關應建立法律公信度,提高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度不斷暴露的司法處理問題,司法腐敗現象,讓人民對法律的信任度急劇下降,法律的信任危機越來越嚴重。因而加強對公、檢、法機關的規範化整治,以及律師等法律工作者行為作風的整治也越顯重要。普法的基礎是信仰法,建立法律的公信度是法制進程的關鍵一環。

另外,根據大學生的現狀和我國的國情,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強對學生法律意識、權利觀念,即改善現階段教育對於法治觀念培養的缺乏;國家應繼續加強對法治的宣傳教育,形成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這有利於學生法治觀念的形成;對落後經濟地區的法治建設要與發達地區同步推進,防止法治建設的不平衡阻礙大學生法治觀念的發展;要限制公權力,防止權力的濫用,形成社會良好的風氣促進大學生法治觀念;加深對我國法制實踐瞭解,讓大學生自覺培養法治觀念。

綜上,當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亟待提高,這需要家庭學校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法律觀念的培養,法制社會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行動開展得越早越好,因而,大學生自身以及社會各方力量都應該為形成一個有着良好秩序以及公民能有能力依靠法律武器而無任何後顧之憂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7

調查時間:20__年11月 調查地點:河南工業大學

調查對象:河南工業大學的在校大學生

調查人:黨元博 申琪 惠亦飛 陳奕仰 查幹扎那

調查分工:黨元博——負責小組討論和最後報告的記錄工作

申琪——負責調查問卷的起草和調查,還有調查報告的起草

惠亦飛——負責調查問卷的起草,整理,小組討論的進行工作

陳奕仰——負責調查問卷的起草和調查

查幹扎那——負責調查問卷的起草和調查

報告正文:

前言:

據身邊大多數同學透露,各自的家庭收入情況有很大的差距,,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收入狀況。,家同收入高低階層也是具有很大的分化,而現今大學生面對的多方面的消費需要。社會的多元化讓現在的大學生所面對個各種各樣的需求消費,形形色色,五彩繽紛。而根據相關調查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所面臨的也是多方面的。 因此,我們認為關於大學生家庭收入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我們想要通過此次的調查,瞭解更多當今社會存在的問題,並闡述自己針對此問題的看法。

我們小組經過幾次的討論決定關於此次的調查形式為問卷調查,時間為20__年11月,調查對象是本校(河南工業大學)的在校大學生,我們基本上是對大一大二以及大三的學生進行的調查,本小組的人員組成為黨元博,申琪,惠亦飛,陳奕仰,通過對大學生家庭收入的調查,我們覺得在大學生當中,貧富差距還是存在的,並且和農村,家庭觀念,時代背景等都有很大的相關性,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主體:

1。關於調查表的綜述

這次調查的人羣中,比較多的是來自大三的同學,也有一部分是其他年級的。 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的月生活費是500—1000,極少數的大學生生活費會低於500或者高於1000。由此我們可以猜想到,大多數大學生家裏經濟狀況大致穩定在温飽和小康中,少數略貧窮或者富裕。

而大多數家裏的月收入不超過5000,這個和大學生的生活費相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每個大學生家裏是多麼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大學。也許對於我們上一輩的人來看,只有上了大學,有了豐富的知識,才能有出入,以後工作能賺大錢。 我們對比家庭成員中最高收入與最低收入的差距時發現,一般都會超過1000-5000人民幣,説明家裏總是有個賺錢比較多的,而他往往就是大學生未來畢業要超過的那個目標吧。另外,我們發現,在大學裏做過兼職的人很少,往往只有那麼家裏的確比較清貧的學生回去賺額外的生活費。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家裏希望孩子能把時間多花在學習上,而不是什麼打工。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對政府扶助貧困户的做法幾乎都是大力支持,也許是因為這個對減小貧富差距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很多人都表示家裏的收入是在上漲的,我們覺得這個是不言而喻的,因為現在的物價在上漲,假如收入沒有同時上漲,怎麼可能是繼續以前生活或是有提高呢。 此外,當我們問到是否能保持收入支出平衡,合理分配收入時,大家都很茫然,都説不確定,要視情況而定。 2。如何保持家庭收支平衡與理財

調查中能看到,很多家庭不會保持家庭的收支平衡。對於一個家庭來説,做好家庭理財顯得尤為的重要。在確定家庭理財計劃之前,首先要對家庭的消費做系統性的分析;其次在家庭開支方面要分清輕重緩急。同時,儲蓄對於一個家庭來説非常重要,至於家庭理財採用什麼方法,還要視家庭情況而定。以下接受幾種好的理財方法。

計劃開支法:先對家庭消費做系統分析,在月初把每月必需的生活費(包括水電費、飲食費、電話費等)的硬性支出拿出來放在一邊,這樣就基本上控制了盲目消費。

重點花錢法:現在的家庭消費大體有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生活必需品消費,如吃穿。第二方面是維持家庭生存的消費,如房租、水電費等。第三方面是家庭發展、成員成長和時尚性消費,教育投資、文化娛樂消費等。這些消費對每個家庭也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具體開支就要分出輕重緩急。

活期儲蓄法:對於一個家庭來説,存款儲蓄很重要。尤其是針對新婚不久的夫婦來説,顯得尤為重要。這樣的家庭需爭取每月有一點可以應急的活期儲蓄。 民主協商法:夫妻雙方通過民主協商,根據各自的收入多少,制定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提取家庭公積金、公益金和固定日用消費基金。原則上,提夠家用後剩餘的歸各自支配。

家庭集權法:這在夫妻有小寶寶的家中實行較好。一般的做法是夫妻一方集中管理全家的所有收入,並在民主原則下使用。較普通的情況是經濟大權由妻子掌握。 分權法:這在兩地分居的小家庭中實行較合適。其基本做法是雙方商定,各自拿出共同接受的數目存入銀行,剩餘部分各自留用,待有孩子或一起生活時再調整辦法。

3。關於助學金的看法

在關於助學金分配的問題我們在調查後,結合自己的瞭解,產生了一些看法。助學金是獎給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的,用於資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專項資金。每年一到發放助學金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些問題,有的學生説為什麼有他的沒有我的,我比他家庭情況還不好;有的説為什麼我是二等,他就是一等呢。 首先,我們不排除個別老師在分發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這一定是個別情況,絕大多數老師還是很公平的來處理這些問題。我認為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輔導員在選擇發放助學金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貧困學生的生活費一般很低,尤其是平時花錢上很是節儉,所以助學金評選採用班級先投票,輔導員微調的方法來決定資助學生比較好。因為有些學生家庭確實困難,但是又不想讓同學知道,這些班幹部就應該把好關,完全的按投票也是不行的。另外,可以適當擴大資助面,班級的資助份額是一定的但資助學生是由自己自行安排的,這樣的話各班級根據班級特殊情況可以自行安排資助學生,這樣也是一個好的辦法,降低個人金額度,加大資助面都是好的方法。

我們希望那些沒有獲得助學金的同學,假如你感覺你比他貧困,也許不一定是事實。學生都愛在同學面前儘量顯示自己的優點,好的一面,包括家庭環境,都不希望同學因為家庭環境看低自己,但這不能作為你認為他條件比你好的原因。值得一説的是,我們貧困生沒有必要怕別人知道自己貧困而裝作自己很有錢,那樣反而吃虧的是你。輔導員在例行自己的職責發放助學金時,一般都會資助那些更需要資助的人,希望學生們能夠更好的理解輔導員。

4。城鄉差距依然存在

在我們調查來看,生活費比較少,而且參加兼職的同學大多是來自農村的,而對錢的使用比較隨便的往往是那些城鎮長大的同學。這裏映射出一個我國經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城鄉差距。從網上調查下來的數據來看,以受教育為例,20__年,我國農村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6。85年,比城市平均水平少3年;三大產業從業人員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農業從業人員最低;20__年,全國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農村、少數民族地區和國家級貧困縣。截至目前,農村還有近1億人口沒有獲得醫療服務,3000多萬貧困人口得不到及時的醫療服務,近20%的縣未達到20__年人人享有初級衞生保健規劃目標的基本標準,4億多農村人口尚未飲用上自來水,近8%的農村嬰幼兒沒有享受免疫接種。 此外,目前農村的電話普及率只相當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城市的水平。這種城鄉之間公共通訊資源的差異,一定程度上也擴大着城鄉間獲得知識、信息、技術、觀念的差異。可以看出,可量化和不可量化的點點滴滴,構成了今日城鄉間的鴻溝。

這道鴻溝,實則是發展程度的差異。因此,改善城鄉差距也成了我們首要討論的問題。我認為解決貧富差距的方法有以下一些:首先,加強農村基礎建設,為農民建立起市場中心和交流中心,加快信息流通。因為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城鄉分割,無疑也將進一步拉大城鄉居民在科技文化素質和綜合能力上的差距,形成信息時代的兩種公民,在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條件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支撐起來的將是一個是衡的社會。其次,在政策上應積極保護農業,擴大農業投資。我國現階段,農民幾乎不能享受到國家政策上的什麼優點,農業沒有特殊性可言。因此也很難會有特殊的發展,這些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有一些大量的投資。再次,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調節城市居民的高收入,農民收入增加,才能真正把農民、農業、農村中藴藏的巨大潛力煥發出來,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增加,才能真正使中國穩定,政通人和;只有農民增加收入,減輕負擔,才能保持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的多樣化,發揮民族特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然後,應該提高農民素質,加強農民教育,在農村中建立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和學習班,進一步擴大義務教育。最後,政府也應該加快農村社會保障的覆蓋,只有在確保温飽的情況下,才能完成以上預期,不然只是紙上談兵。農村的生活質量起來了,富裕了,城鄉差距自然會逐漸縮減。

總之,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從對我校大學生這個團體的調查中可以認識到很多。大家家庭的收支及分配不平衡,助學金方面學生間有較多的矛盾,農村和城鎮的經濟差距依然不容樂觀。希望在未來幾年內能有所好轉。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8

一、 摘要

通過對1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預測出武漢市大學生網購的相關數據,然後進行分析,得出調查結果。根據結果分析出網購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並提出具體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二、 引言

調查背景: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藉互 聯網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為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方便節約時間,網上購物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網上購物的模式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大大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行業進入門檻,一時間網商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網絡購物的興起,正悄然改變着社會的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由於大學生接觸網絡比較多,所以我們對大學生網上購物進行調查。

調查目的: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調查,以便了解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情況與需要,及網購這個快速發展的新型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能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便這個行業更好的發展,也便於我們的生活。同時,進行此次調查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載體,近幾年在大學裏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

1、 調查計劃

調查內容:大學生網購相關情況

調查地點: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調查方法:校園內隨機調查方法

調查時間:20xx年6月18日-21日

時間安排:星期六(18日)發放調查問卷表

星期天(19日)發放調查問卷表

星期一(20日)整理分析調查問卷結果

星期二(21日)撰寫調查報告總結

撰寫日期:20xx年6月21日

樣本數量:100份

樣本情況:武漢市在校大學生

調查人員: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電子商務1班 魏明星

報告撰寫:魏明星

三、 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

大學生網購的原因分析

通過我們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網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購買方便,節約時間;其次是:價格便宜;然後是:商品比較齊全;最後:款式新穎,看到別人

1、買,自己想買,還有其他的

注:通過上表得知:大學生網購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購買方便,節約時間和價格便宜,其他詳見於表。

2、 大學生網購產品類型分析

從我們的《大學生網購問卷調查表》的問卷分析結果,我們不難發現大學生通常在網上購買的產品類型。不管男女,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選擇了服飾類的,其次是有一部分的女生選擇的化粧品、護膚品和一些男生選擇的文體用品;當然還有一些同學選的是點卡等其他的選項。

注:大學生網購的最主要的產品是服飾類

3、 大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情況分析

消費的金額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決定,而大學生並沒有實際的收入,所以

一般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30-60段和60-100段,其中女生偏多。

注:大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普遍比較低,主要集中在30元-60元和60元-100元,男女生相比,在100-200元之間和200元以上,這兩檔男生的消費金額高於女生。

4、 大學生網購經歷分析

隨着互聯網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於網購的次數越來越頻繁,特別是大學生,在校大學生基板上都有網購的經歷。

的同學相對而言比較少。

5、 大學生對於導購的網站或是網購的建議分析

1、 售後服務有待加強

2、 保證產品質量

3、 提高物流的及時性

4、 提高產品真實性,完善其網站功能

5、 豐富產品的種類款式,增加創意

6、 商品圖片實物要一致

7、 降低運費

8、 服務態度有待加強

9、 對商品的介紹説明能更詳細一些

10、誠信生意

6、 大學生對於網購商品的滿意程度

注:大學生對於網購的商品滿意程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滿意”這兩項,也有少部分同學表示“很滿意”和“不滿意”;沒有人選擇“很不滿意”。

四、 調查總結

大學生網購調查總結分析

從問卷調查報告中得出:雖然現在大學生網上購物已經越來越頻繁,但仍存在着一些實質性的問題。就比如説,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金額狀況:在30元以下佔了11%,在30元-60元之間佔了39%,60-100元之間佔了31%,100-200元之間只佔了11%,200元以上只佔了8%.從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發現,大學生網購的消費基本集中於30元-60元之間和60-100元之間這兩檔,這就説明大學生網上購物的消費金額還是比較低的,對於網上的商品還是有一些顧慮的,總得來説環視對網上的商品持不放心的態度。大學生普遍認為網上的商品圖片和實物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網上購買的商品質量得不到保障。為了增加購買者的消費金額,作為銷售商應該以誠信為原則,不要過度美化商品圖片,免得讓購買者產生錯誤的判斷,以真實的面目出現在大家的面前。還有就是要提高商品的質量,真正做到嫵媚價廉,讓利給顧客。最後,要堅決杜絕以假當真的現象出現,打擊假冒偽劣的商品。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對於網上購物的滿意程度都集中在“一般”和“不滿意”這兩個。對於網購表示不滿意的同學都認為:網購的售後服務差;商品得不到保障,物流不夠及時,購買的商品一拖再拖,遲遲不能收到;還有些是因為之前在網購過程中受過騙,對網購失去了信心,甚至於不信任。針對這些問題,經營商應該加強售貨服務,讓顧客買的放心,用的舒心;提高物流的及時性,讓顧客切實的感覺到網購的方便;經營商還需要合法經營,打擊違法行為。還有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也應該加強防範意識,適度及時的補充基本的網購知識,對網購這個新興的行業要有信心。國家有關部門也應該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範這個新行業的秩序,來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依次來增加消費者的信心。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同學認為網購還是比較不錯的:覺得網上的商品比市面上的商品更便宜;款式更全,更加新穎;還有商品的種類比較多,選擇多等等優點,他們也切實的從中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認為網購確實是給他們帶了方便和快捷,為他們節省時間和消費。

通過本次的調查,我們從問卷調查報告的數據等信息中整理分析得出:總體來説,大學生對網購的商品還是比較滿意的。普遍認為,購買比較方便,能節約時間;價格比市面商品的價格低,樣式等比較齊全。當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就比如説,圖片跟實物相差很多,質量得不到保障,售後服務、態度等都有待改善。

通過調查分析,從全方面來講,網購這個行業還是比較有前景的,相信隨着這個行業的繼續發展,一些不足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少的,會朝着大家所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學生網購會越來越頻繁,也會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所接受的。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9

一、調查目的:

當今社會,科技經濟發展飛速,市場竟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社會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隨着這一發展潮流而產生變化,掌握當今社會真正需要什麼類型的大學生,對大學生以後就業大有裨益。並且有利於在校大學生了解最新社會人才動態需求,做好準備。

二、調查人數:

5人

三、調查對象:

深入農村,城鎮,企事業單位,調查走訪社會各階層

四、調查時間:

__年__月__日——__年__月__日

五、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六、調查內容:

通過對鄉村、城市、企業及社會各行各業各年齡段人員的問卷調查,瞭解社會對大學生能力的要求,社會人士對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評價及期待,以及剛畢業已從業大學生給在校大學生的良好建議,對大學生的未來全面發展,成為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的人才,實現人生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着重要的影響。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七、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中70%的被調察者屬於25-45歲年齡段的各個學歷層次各個行業的人。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人對大學生關注度還是挺高的。80%的人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趨勢比較樂觀,70%的人認為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得十分努力,20%的人認為困難很大。我們不得而知,大學生的的就業前圖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會人士觀念還是比較開放的,90%的人認為大學學生的能力並不比一般大學學生強。只有保持這種客觀的態度,社會、企業才會給大學畢業生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們才會拋棄那些沒有必要的包袱,減輕思想壓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態在應聘面試的激烈競爭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調查顯示,不同的人對“您認為現在什麼專業的大學生更容易就業”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經濟類、管理類,機械類、工程類,教育類、語言類,醫學類、法學類,其他。這就説明,社會並不偏向任何單獨某一類專業,俗話説的好“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們肯虛心好學,腳踏實地的奮鬥,都會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沒選對專業了或者是對所學專業失去興趣了,其實,無所謂什麼專業不專業,只要自己愛學習,不是專業的也能成為自己的專業。

社會上認為,大學生的優勢在於“自信,有理想抱負,可塑性強”、“有創新精神,思維活躍”。當代大學生最缺乏的必備精神是“勤儉節約,愛崗敬業”,在“誠實守信、責任奉獻”方面也有待提高。讓大學生清楚的瞭解自己的優勢和缺點,有利於揚長避短,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嚴格要求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調查表明,現代社會對大學教育相對滿意,當代大學生極少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大學校園不只是從前人們讚美吟誦的“象牙塔”,更是一個鍛鍊能力、展示才幹的舞台。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是“認真掌握專業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制定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圈子”。大學生不應該在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現代書呆子,而應該接觸社會,開闊視野,“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早點涉及。

當今社會,大學生可以説是遍地開花、隨處都是,競爭異常激烈,壓力也隨之而升。因此大學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須及時充電,增加自身的“資本”,提高自己的價值。社會上認為大學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學文憑外,“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優幹、三好證書”等還是十分必要的。

調查中,大部分人認為東部沿海發達城市是大學生較為容易就業的地區,因為東部就業崗位多,生活條件優越,可同時也存在勞動力供過於求,競爭更為激烈的弊端。還有不少一部分人認為大學生更應該回到家鄉,因為家鄉是從小長大的地方,對周圍環境頗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認為大學生應該嘗試去中西部,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實施,內陸地區慢慢發展起來,就業崗位空缺多,一切基礎設施開始逐步建設,大學生如果能克服困難在那邊安居樂業,也會過上美滿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會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學生身懷真才實幹,勇敢拼搏,艱苦奮鬥,不只是貪圖安逸享樂,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民眾普遍認為,大學生擇業前不應該首先考慮經濟收入、生活環境、工作穩定性,而更應該注重個人發展機會和專業知識的應用,以更加長遠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業,不只侷限在眼前。社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社會最應該在政策方面給大學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資金、技術方面也應該迎頭趕上。經濟危機下,大學後並沒有被斷了後路,還有很多選擇的機會,比如考研、出國留學、考公務員、選調生、自主創業、直接就業等等。社會人士反映,大學生應該從大二就開始涉及就業上崗、人才市場方面的知識,大三時親身參加社會實踐,將學到的理論應用到現實中去,鍛鍊培養個人職場能力,積累工作經驗,適應工作環境,為大四就業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人們對大學生期望還是蠻大的,都為大學生的未來祝福。

八、調查結果分析:

據調查,較受用人單位和社會認可青睞的大學生包括以下幾點:思想素質較高;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有吃苦精神;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外語水平高、懂計算機知識;動手能力強;懂專業、會管理、善交際。而大部分羣眾對當代大學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實幹,有專長,高素質,充滿活力。待人有禮貌,孝老愛幼.........這些優良傳統應該具備。大學生是祖國下一代的希望,大學生的發展意味着祖國明天的興盛。當代大學生活潑向上,青春充滿激情,樂觀自信,有理想有抱負的精神風貌必須發揚廣大。

為了能夠在不遠將來的職場生涯中運籌帷幄,我們大學生還應該具備以下素質和能力:

1、自我決策能力

自我決策能力是一個人能否獨立思考,果斷處事和獨立完成某項工作能力。對於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來説,面臨求職擇業,別人的意見和忠告各種各樣,最終要靠自己決定,這就是對自我決策能力的一次檢驗。在未來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問題以及它們的變化進展都不可能像在學校那樣有老師給你作指導,而必須靠自己迅速作出決定,及時予以處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決策能力對大學生就業是十分重要的。

2、適應社會能力

適應社會和改造社會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現實生活常常不盡如人意,五彩紛呈的現實生活使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眼花繚亂,很不適應。大學畢業生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消極現象常常產生不安、不滿的情緒,而常常以改造社會為己任的大學生卻忽視了適應社會這個前提。人類文明總是在繼承與創新的矛盾運動中發展的。適應社會,正是為了擔當社會賦予我們的職責和使命。適者生存,生存正是為了發展。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是主動的、積極的適應,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對困難的退縮,更不是對消極現象的認同,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走向社會後才能儘可能地縮短自己的適應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3、實踐操作能力

實踐操作能力是人們知識轉化為物質力量的憑藉,是專業工作者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教學、科研、生產第一線,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其作用的發揮。比如,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豐富的知識還是不夠的,還要有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能力。因此,大學生應注意克服只注理論學習,而輕視實踐操作的傾向。一個大學畢業生如果在實踐操作上有過硬的本領,一定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仍以教師這個職業為例,許多用人學校在挑選畢業生時,往往注重的是畢業生的試講能力和試講效果,而不只是他們的專業考試成績。

4、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是指運用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意見或抒發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一個人想讓別人瞭解你,重視你,更好地發揮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現自己的能力。要準確表現自己,就離不開出色的表達能力。不僅在參加工作走向社會後,會立即強烈地意識到這一點,而且,在求職擇業的時候就會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寫求職信、自薦信、個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員提問,接受用人單位的面試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較強的表達能力。

5、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實際上就是與他人相處的能力。社會上的人際關係遠不如學校中的同學、師生關係那麼簡單。大學生步入社會後,要與各種各樣的人發生這樣那樣的關係。能否正確、有效地處理、協調好工作生活中人與人的各種關係,不僅影響一個人對環境的適應狀況。而影響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業的成就。因此,大學生自覺地培養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6、組織管理能力

雖然不是每個大學畢業生都會從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每個從業者都會不同程度地需要組織管理才能。現代社會職業表明,不僅領導幹部、管理人員應當具備組織管理才能,其它專業人員也應當具備。隨着時代的發展,純書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近年來,許多用人單位在挑選錄用大學畢業生時,在同等條件下,往往會優先考慮那些曾擔任過學生幹部,具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畢業生。這正反映了時代的客觀要求。

以上主要是從普遍性這個角度來談大學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的技能,此外,大學畢業生如能撐握一技之長,諸如文藝、球類、駕駛等等就更能增加順利就業的砝碼。

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大學生就是這方面人才的後備軍,我們有能力、有責任、有信心把祖國的明天建設的更美好!

九、調查總結與建議:

雖然時下大學生越來越普遍,大學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級。但這也是社會發達的一種表現,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發展的必然。説明了國家的教育越來越普及,全民素質不斷提高。再者,與中國十三億人口的相比下,時下大學生的數量也是偏少的。因此,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也是無可厚非。因為我們是建設祖國的生力軍,是早晨八·九點中的太陽,世界屬於我們,未來也掌握在我們手中。瞭解當代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是必須要做的,這會讓我們懂得社會最新的發展動態,時刻做好準備。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更加清楚了自己社會地位,身為大學生的責任和義務,以及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我們在校大學生一定會珍惜大學階段的學習機會,把握年輕的大好時光,讓今天的大學校園更美好,更燦爛;我們緊握時代的脈搏,緊跟社會的步伐,讓明天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揚眉吐氣。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10

隨着我國高校的連年擴招,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也愈來愈多,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普遍關心和有待解決的問題。__年是高校擴招後本科畢業生的第一年,畢業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44.6%;__年畢業生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32.1%;__年畢業生達到了338萬人;而20__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五百多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因此大學生就業正面臨着嚴峻的考驗。而大學生就業作為大學生人生一個重要的關口,初次就業和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成才和成長,因此,選擇工作務必要慎重。

作為一名即將走入畢業的大學生,我認識到這一嚴重的問題後,決定親自進入這一市場進行調查。今年寒假我隨高郵市高璐寶食品有限公司的有關人員去人才市場進行招聘,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必定會對我明年的就業有所幫助。以下便是我總結出來的對目前大學生就業觀的分析。

首先,大學生在擇業時會考慮報酬問題。雖然薪水不是大學生選擇企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無疑是人們對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幹”,這曾經是媒體廣泛報道的大學生找工作時定下的月薪數。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學生就業的工資底線也越來越低,隨着大學畢業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單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轉變: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崗定薪,更強調員工為用人單位帶來的實際利潤。職場中的機會永遠不是遇到的,而是爭取到的。同時很多大學生認為他所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為他今後發展的一個過度口,積存經驗。除了薪酬是學生考慮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環境、企業聲譽與企業文化、工作富有挑戰性、工作的穩定性、户口和住房、社會保障體系等因素也是學生們重點考慮的因素。

大學生對於選擇工作時因素的看重,與他們認為的工作意義是直接相關的。在大學生看來,最重要的工作意義是自我實現,其次是生存的必須條件以及個人興趣所在。而“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有很多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儘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還有小部分的人認為“專業並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説有大半的人並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為“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少數。經常在那裏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説,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飯吃,先養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業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很多企業認為目前有很多大學生就業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資低。很多學生着重選擇國有企業、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而相對一些中小型企業情況不是很好,他們認為某些大學生只是抱着學經驗的態度,把小公司作為自己進軍大公司的跳板,發展不長,對他們公司的長久發展不利。這也是個非常現實的觀點,抱有這種思想的人應當慎重的考慮。

此外,大部分人都熱衷於企業或者外企,認為比較有面子。其實我認為很多中國本土的中小企業也很有發展潛力,不一定要侷限於所謂的外企,給別的國家的人打工,這樣才更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

以上是我總結出的幾點經驗,相信對我明年的求職應聘會有很大的幫助!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11

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是過渡到成人的關鍵時刻、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理想場所。在這裏,大學生生活、學習、成長、成才。進入象牙塔大學生羣體有着充足的課餘時間,據有關部門統計:除去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以每週40節課每節45分鐘計算,每週上課時間為1800分鐘,而課餘時間為4920分鐘,幾乎是上課時間的3倍,那麼大學生是如何來處置這每週4920分鐘的課餘時間的呢?而椐這次調查總結:絕大多數大學生課餘生活用在上網、運動、閲讀、看電影電視、外出逛街等;部分選擇在學習的同時做些兼職工作,增長閲歷,豐富知識,鍛鍊自己。然而,並非每位大學生都能處理好學習、生活、社會活動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課餘時間。為進一步瞭解大學生如何處理、協調這些學習與生活間矛盾,幫助大學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課餘生活,使得學習與實踐的時間分配達到最佳化。為此,我們對這一課題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提出幾點建議。

研究方法

一、問卷

我制定了《大學生課餘生活調查問卷》。該問卷旨在瞭解大學生的課餘生活以及對其看法與感受。

問卷內容

1 被試者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級。

2 大學生課餘時間量調查。

3 大學生上自習的頻率。

4 大學生主要課餘時間(除自習以外)的基本情況。

5 大學生期望及興趣愛好的課餘活動情況。

6 大學生主要活動時間量安排情況。

二、隨機問卷

本次調查通過隨機問卷調查,採取自願填寫的形式。樣本容量為50份,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問卷50份。

三、數據分析

從總體上看,大學生課餘時間使用基本合理,能較好利課餘時間;但是也有部分同學課餘時間缺乏合理的安排,沉迷於電腦娛樂漩渦之中或者在無聊中徘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對身心造成了不利影響。

1本次調查對是否到圖書館,自習室去學習這個問題中:34、8%的學生是肯定的,查閲學習資料去圖書館的同學佔到61、3%以上。可見圖書館、自習室是大學生自習的主要場所,在大學生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

2大學生主要課餘時間安排,活動內容分佈差異性大。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上自習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課餘自習”、“上網、玩遊戲”、“社團活動”三項是大學生課餘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形式。這表明,網絡在大學生課餘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大學生也鍾情於這種新興的娛樂休閒方式;大學生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大學生在分配其他時間(佔所有的32%)具有個體差異性,這主要是由個體興趣決定的。個體興趣自身具有娛樂性和消遣性的特徵,對滿足大學生課外業餘活動和閒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大學生個性和諧發展和自身社會化不可或缺的途徑。

3課外學習的人很多

課外學習就是在學習本專業的同時,另外汲取知識。在這個知識爆炸、信息豐富的年代,有着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廣闊的課外學習是分不開的。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髮現課外的學習是自己騰飛的重要基礎。通過課外學習使書本知識更加完善。四、六級等其他證件的獲得和平時的課外學習是分不開的。課外學習是競爭中獲勝的籌碼,切身感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知識素養的重要性。

4社團活動多

社團是由大學生自己發起、管理、策劃、運行的組織。它的精彩之處就是它更接近我們,更懂得我們的需要;雖然也有些不盡人意之處,但它畢竟是我們自己做的,我們更能理解它的意義。社團活動能夠鍛鍊同學們處理事情的能力,提高同學們的素質,為儘快實現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目標做出重要貢獻。加入社團已經成為大學生融入象牙塔的選擇,是培養交際能力的場所,這就是越來越多大學生青睞社團的原因。

5、從大學生課餘生活的安排的合理性出發,揭示課餘生活安排是否合理。

大學生對自己的課餘生活時間安排存在着不明確性,認為合理的只有20%,可見合理安排大學生課餘時間成為了當前大學生迫在眉睫的大問題。

四 建議

(一)學校要為大學生創造好的環境

學校當然是學習的地方,這要求各高校必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好的“學風”和安靜的環境是一所高校必須達到的要求。當然學習的軟硬件設施都要能滿足大學生學習的需要,學校在教學設施上的投入要放在首位。好的“學風”形成既有學生的原因,也有學校的原因,這要求學校要從思想上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努力學習。

(二)引導大學生積極安排課餘時間

大學生趨向於認為課餘時間應由個人去安排,無須學校去管。大學生希望課餘活動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對於大學生課餘時間安排各高校只能採取引導的方式,號召教師在課堂上,在學校的各種傳播媒介採取啟發誘導方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安排課餘。

(三) 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課餘生活

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的一個重要特點,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響。它不僅僅是充實學生的課餘時間,各種活動的開展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以“社團”為“基地”展開:各“社團”開展與之有關的各項活動,他的優點是選擇性好,因為他的自主性強。

2、以院(系)為單位開展各種知識競賽與娛樂活動。它的優點是大眾化,沒個人只要感興趣就可以參加。

3、以班級或是寢室為單位展開。這類活動具有靈活性,時間與地點的限制條件少。這類活動可以促進同學間增進了解、發展友誼。

(四)對學生

大學校園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學活動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講座、討論會、學術報告、文娛活動、社團活動、公關活動等等。

要合理地安排課餘時間,首先對自己在近期內的活動有一個理智的分析。看看自己近期內要達到哪些目標,長遠目標是什麼,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麼,各種活動對自己發展的意義又有多大等等。然後做出最好的時間安排,並且在執行計劃中不斷地修正和發展。

合理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適度接觸社會,鍛鍊自己或是證明着自己的抱負,可以選擇兼職。還應該積極的參加社會志願活動,諸如“無償獻血”、“學雷鋒活動”等社會愛心活動。這對培養自己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榮譽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着積極的意義。

大學新生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儘量培養自己有多種興趣愛好,如集郵、剪貼、垂釣等,這樣可以增添你的活動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實豐富、生機勃勃。若能夠擁有一項或多項自己有興趣而又擅長的愛好,那是再好不過的了。有些同學能寫得一手好書法,或製得出精妙的手工藝品,這無疑會給他們的人生增添無窮的樂趣,也有利於建立自信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課餘時間僅是大學生活中的一部小插曲,但卻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觀念。他們以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來填充和豐富他們的課餘時間,展示了他們以怎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身為21世紀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通過積極參與大學的課餘活動,獲得知識的同時,增強自主創新意識,提高社會應變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素質,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增強實際動手能力。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12

調查源起:基於當前國小生身體普遍處於亞健康的現狀,我們必須認真透析和反思社會這個大環境對健康教育的關注程度和實施力度。

眾所皆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偉大的教育家洛克更説過:“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確實大多數偉人、思想家、學者、智者和各領域的精英都非常重視身體的鍛鍊和保養。然而在當代社會,人們大多處於亞健康狀況,尤其青少年更是過早地揹負起課業重擔!這樣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嗎?他們是不快樂的,體質是不佳的,所以愛護、必須關心國小生的成長問題——亞健康!我們從國家、社會、家庭及國小生自身多方面反思,探究其原因,以尋求解決途徑。

國內外都十分重視健身教育問題,更關注青少年健康狀況,然而面對競爭的壓力,社會的快速發展,學校、家長的高標準高要求,學生柔嫩的背彎被壓重了,我們真不忍看到重重的書包、厚厚的眼鏡和各種貪吃貪睡,生活無序無規律的孩子就這樣長大!好的習慣是要從小培養,作為社會的弱勢羣體還在成長中的國小生們,他們需要更多科學的培養和鍛鍊,需要良好的社會鍛鍊氛圍,科學的學校、家庭健身教育,加強體質,打好身體的底子,將來才可能在各行各業有所成就!

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致力於研究這一現象,透析國家和教育機構對健身教育的實施,社會對健身教育的關注,家庭對健身教育的重視以及國小生的自我健身意識,從中發掘健身教育的缺乏而導致國小生的亞健康狀況,運用專業所學、參考文獻及自身研究來解決這一問題,提出建設性的策略與方案,以引起社會對國小生健康狀況的關注,配合學校、家庭加大健身教育實施力度,提高國小生的健身意識和身體素質,讓他們積極參與身體鍛鍊,健康快樂地成長!

調查基礎:1、“亞健康”的含義:世界衞生組織認為: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狀態,而不只是身體無病。根據這一定義,經過嚴格的統計學統計,人羣中真正健康(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羣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度狀態,世界衞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國內常常稱之為"亞健康"狀態。"第三狀態"狀態處理得當,則身體可向健康轉化;反之,則患病。

2、作品基礎:《中國小暑期“課業加餐”情況調查報告》,我們有大量的調查報告,訪談記錄以及宣傳經歷,研究現在中國小生普遍課業負擔偏重而導致的健康不佳,身體、心理大多處於亞健康狀態,令人堪憂!從這個研究層面引發我們對於國小生健康狀況的思考和探究,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前瞻性!

xx年年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強身健體積極鍛鍊——家鄉人民的保健意識考察》;

3、國內外已有研究參考:

①國小生身心健康教育作者:[日]阪人博子著,[中]王樹範譯出版社: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內容提要:教育孩子歷來是一個傳統而棘手的問題。在中國有所謂“玉不琢,不成器”的説法,無論是家長、教師經常只是把孩子放在接受教育的被動地位;總是想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什麼和怎麼做,至於在啟發孩子自己主動地去做什麼和怎麼做方面下功夫就太少了。本書所介紹的對國小生的教育方法則相反,它通過在國小校日常發生的事情,教育孩子主動地自己培養自己。真正把國小教育當作啟蒙教育階段,讓孩子認識大自然,瞭解自己身體的一般構造和機能,懂得怎樣保護自己。本書對家長及教師都會有很好的啟示。

②《國小生健康教育》作者:鄭日昌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圖書發行部(蘭色暢想)出版日期:-7-1

本書全面介紹了國小生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與實務,旨在幫助國小教育專業的學生了解和感受國小生健康教育的專業性質、基本原理、實施方法及組織管理,以便在將來的工作中能以正確的視角對待國小生的身心健康問題,為將來能參與這項工作打下初步的專業基礎。

③一些健康教育網站參考

children’shealthfirstaidkitsenochchoiwednesday,july26,

④《xx年年江蘇省國小生健康教育知識競賽短信試題答案》引用地址:

研究方法:

發放調查問卷,加上訪問兩者並駕齊驅,雙管齊下。

信息的整理與數據統計:我共發放問卷60份,回收有效卷58份。(後附調查問卷2份)

3.充分利用書籍和網絡資源查找相關研究資料。

4.基於問卷邏輯,編寫調查報告。

調查結果與分析:

1.“亞健康”狀態分析

從問卷第一大題——共有10種“亞健康”狀態,分析所得數據:62.1%出現過或正處在亞健康狀態,剩下37.9%的國小生沒有出現過亞健康的症狀。據世界衞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佔5%,經醫生檢查、診斷有病的人也只佔20%,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由此可見大部分人還是處在“亞健康”狀態的。

亞健康狀態是指無器質性病變的一些功能性改變,又稱第三狀態。因其主訴症狀多種多樣,又不固定,也被稱為"不定陳述綜合徵"。它是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在身體上、心理上沒有疾病,但主觀上卻有許多不適的症狀表現和心理體驗。"亞健康"是一個新的醫學概念。本世紀70年代末,醫學界依據疾病譜的改變,將過去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發展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我所調查的學生中有55.2%的學生從沒聽過“亞健康”這種説法,即使聽過也是眾説紛紜,大多從媒體報刊網絡上得知,由家長和老師告知的很少。由此可見,我們的學校家庭教育往往落後於社會傳媒,讓其先行希望孩子大多獲取良好的知識。但作為家長來説,完全可以先行以達到正確引導和社會教育協作、齊驅的地步。畢竟父母是第一任教師,學生的健康意識受家庭的教育和成員的影響是最大的。

健康新定義

who的健康定義包含了三個範圍:軀體;心理;社會。即要求軀體沒有不適,心理精神完善健全,社會適應良好。也就是説,要稱得起健康,不僅僅是能吃能睡,能説話能思維,身上沒有病痛,而且還要能在社會立足謀生,能與周圍的人羣合得來。這樣的人才算得上健康。所以要這樣規定,其原因主要是今天的世界,已大大超越了過去的時代。當今時代,科技高度發達,生物醫學飛速發展,軀體上的感染損傷醫治已相對容易,因此問題也越來越少,但對頭腦的要求,也就是對知識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越來越嚴,越來越難,因此頭腦功能問題日漸上升突出。今天社會的高科技,一方面需要羣體團隊,另方面又包含着激烈的競爭,這樣人間關係的處理又有了更高的要求,關係處理不好,缺乏社交能力,失去社會和諧,就不能算今天時代的健康人。

同學們的身體及飲食情況

有19.0%的同學每天都參加體育活動,但也有12.1%的國小生根本不運動,大多數同學是每週運動3-4次。從這個數據來看,國小生運動的頻率並不是很高。但是體育運動對於長身體的少年兒童來説十分重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大大促進助他們的高質量的學習生活。

要重視體格鍛鍊——體格鍛鍊是利用因素(日光、空氣、水)增機體體制,使機體與不斷變化着的外界環境保持協調的過程。兒童的體質強弱即受先天因素的影響,又與後天的營養和鍛鍊有關。足夠的營養是機體生長髮育的必要條件之一。正確利用自然界的各種因素鍛鍊身體則能增強體質,促進兒童生長髮育,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保持健康。

然而慶幸的是87.9%的國小生都喜歡運動,只有極少數不想參加體育運動。其中參加體育運動的超過85%的同學是自己喜歡和學校體育課安排的結果。由此,學校教育對於學生健身意識和興趣的培養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學校教育工作者應時時刻刻以積極督促和鼓勵的眼光去看待學生體格鍛鍊這件大事!

而調查表明:超過94.8%的家庭中沒開展過任何體育運動,比如晨練、晚練,社區活動等,爸爸是一名在地方上小有名氣的醫師,同時他又是武術教練,邊行醫邊習武,他深知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家是晨練加晚練天天如此,收益匪淺——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加強,老爸老媽年齡增大卻絲毫不見老,仍然活力四射,精力充沛,容顏靚麗!真是年輕得可以!

所以家長的督促很重要也很有效,因為國小生會仿效會受感染!積極鍛鍊再加上良好的膳食搭配,國小生的身體不會出現“亞健康”的一些生理現象!

飲食方面:

我所調查的60個國小生中沒有不想吃東西的,大多胃口很好或一般,證明正是處在長身體的年齡階段,可塑性極強。但我們來看看,父母是否有正確的飲食引導呢?75.9%的國小生葷素搭配差不多,極少數是光吃飯或光吃菜的。不過他們的早餐情況令人擔憂:約超過56%的國小生的早餐是“隨便吃點”。俗話説,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是有道理的。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13

大學生活具有上課時間少課餘時間多的特點,大學生如何正確把握自己的課餘生活,學校如何正確引導大學生開展課餘活動,對大學生的成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希望本次調查能給大家帶來一個全新認識,提高大家對課餘生活安排的科學性。

一、消費方面

隨着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逐步增強,人們的消費水平日益提高,與此同時,大學生的消費狀況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通過對問卷的量化分析,我們發現消費水平較低和較高的大學生較少,多數居於中等消費水平。在回收的 100份問卷中,月均消費低於300元的為 6 份,佔2、3%;月均消費處於300~500元的只有 10 份,佔3、83%;月均消費高於500元的問卷有 69 份,佔26、43%,月均消費處於500~800元的問卷有88 份,佔33、72%。四種消費水平的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消費支出仍佔較大比重,但在其他方面的消費支出則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文化娛樂和旅遊、應酬交際、上網、通訊等消費支出在各種消費水平的大學生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並且消費總額與通訊、上網等消費支出成正比關係。消費總額越高,這幾方面的消費支出所佔比例就越大。值得一提的是,電腦、手機等高檔消費品已走進了大學生的消費範圍,且比例較大。還有一點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部分大學生消費支出中,香煙、零食等享樂品,應酬交際,上網聊天、玩遊戲等娛樂支出比例較大,而購買書報、學習用品等消費額沒有隨消費總額的增加而增加。

二、戀愛方面

1、根據調查顯示:我校學生的戀愛現象較為普遍,在學校裏成雙成對的情侶也幾乎隨處可見,從回收的調查問卷中顯示大學生對戀愛的認可程度也非常之高,達75、53%,而且大學生在選擇自己戀人上已趨多元化,不只是以貌取人了,更看中對方的人品、學習成績、家庭背景,綜合考慮的人佔調查總數的70、21%,這也説明當代的大學生已日趨理智。

2、大部分同學的戀愛目的是正確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着某種問題,特別是男生,有個別同學戀愛是為了追風,也有絕少數是為了金錢,而女生中這種思想基本沒有。從對戀愛與學習的問題上看,超過半數的同學能夠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能較為妥善地處理時間上的分配;從對戀愛中兩人所談論的話題和對戀愛的結果來看,大部分人對將來不抱多大希望(佔63、78%),所以在平時交談中也很少涉及到將來兩人的打算。

三、校園文化現狀方面

從調查結果顯示,現有校園文化生活遠遠不能滿足同學的需求,有63%的同學認為學校的業餘生活不夠豐富;雖然學校通過多種途徑在豐富同學的業餘生活,如大力發展學生社團,以社團活動帶動校園文化,而調查結果表明,有30%的同學認為參加學校社團和學校的一些活動,對豐富校園生活,培養興趣和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大。因為他們認為這些社團和活動不夠實力,涉及面不廣,活動質量不高,太形式化,有些純粹是為了搞活動而搞活動。

在校時間分配方面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上自習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表中可以看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表現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點。“課餘自習”、“上網、玩遊戲”、“聊天、社交”三項是大學生課餘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形式。由於大學學習方式和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課餘活動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調查結論相比,“上網、玩遊戲”、“聊天、社交”成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大學生也普遍承認用在這兩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網絡在大學生課餘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大學生也鍾情於這種新興的娛樂休閒方式;大學生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大學生在分配其他時間(佔所有的32%)具有個體差異性,這主要是由個體興趣決定的。個體興趣自身具有娛樂性和消遣性的特徵,對滿足大學生課外業餘活動和閒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大學生個性和諧發展和自身社會化不可或缺的途徑。例如大學生對文學類課外讀物的興趣,滿足了他們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認識生活,並藉以抒發和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達自己對生活憧憬的美好意願和情感,這對他們強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聯繫在一起。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大學生對文學類讀物的過多重視,而埋頭於對他人生活的解讀,忽視了自己的現實生活,這也顯然不利於大學生個體素質的提高。五、建議

綜上分析,業餘生活是大學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受諸多因素影響的複雜整體,他及學習、娛樂、活動為一體。要建立良好的休閒方式就必須合理的分配時間,統籌安排,三者比例適當,大學生從自身因素着手,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大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個性與性格樹立遠大目標,建立學習為主,娛樂為輔的休閒方式。學會以自學的去了解和掌握各門只是,塑造一種高雅的大學生活。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最少的消費滿足最充實的需要。

大學生應該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多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培養自己應付社會的能力。

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必須適應網絡生活,通過網絡進行學習 ,獲得知識,擴展知識面,讓網絡成為大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讓網絡豐富我們的業餘生活,充實生活和學習。

六、本次市場調查活動的總結

從主客觀雙方具體情況來看,大學生課餘時間中存在着學校、社會客觀條件的制約性與學生主觀需求的多樣性的矛盾。大學生希望“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業餘文化活動,健全各種管理制度來加以引導”,而且大學生也熱切要求能利用課餘時間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參加社會上的實踐活動,從而瞭解社會,培養自己的能力,為日後能有效地勝任各項工作打下基礎。大學生這些主觀需求是當今社會、經濟生活的現實狀況所決定的,是合理的、必然的,所以學校對此應予以重視。即使學校現階段的客觀條件還存在一定的制約性,但我們必須作出行動,作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選擇,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改善並創造條件,逐步滿足學生的多重需求。 在本次的市場調查中,我都是認真地對待,對於所取得的結果也是較滿意的。 同時通過這次調查活動也提高了我們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對理論的理解,使理論與時間相結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實際動手能力方面和遇見問題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次實踐活動,是一次難忘的實習活動,極大地增長了我們以後就業的寶貴的實踐與經驗。也許這次活動還存在着不少的缺點,有着不少不好的方面,但相信我會從中汲取一些經驗教訓的,學到各種處事與處人的各種道理,在就業與將來的道路上更好地前進的、

通過這次的調查也使我明白了,正如《誰動了我的奶酪》裏説的那樣:如果你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當你超越了自己,你就會感到輕鬆自在。 希望大學生們認清我們所要的是什麼。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14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自由支配時間比較多,但是有些大學生對這麼多的時間卻不知道該怎麼合理的安排,虛度了大學的寶貴光陰,合理有效安排課餘時間關係到大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了全面瞭解大學生課餘時間安排情況,為學校教育提供資料,引導大學生合理利用課餘時間,全面提高素質。因此我們小組在20__年5月25日至6月5日對西華師範大學(新區)的在校學生關於大學生課餘時間的利用情況進行了問卷抽樣調查,這樣抽樣隨機調查,工作量變小,整理分析簡單方便,信息也相對真實可靠,更加準確地反映了我校本科生安排課餘時間的全貌。

一、前言

自由地安排課餘時間為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然而有許多大學生不能合理地利用課餘時間,虛度了大學的光陰。引導大學生合理安排課餘時間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內容。在學習上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課餘時間,拾遺補缺,提高學習效率,掌握紮實過硬的專業理論;在實踐上大學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來發展個人愛好,有更多時間來學習更為廣闊的其他學科知識,參加社會實踐,從而實現自我發展、自我設計,實現自我價值,這樣可以更加深入社會,瞭解社會。

因此,我們09級五班第一小組5名成員分別在20__年5月25日到6月5日十天時間內,對於西華師範大學(新區)的全體學生關於大學生課餘時間的利用情況以問卷的形式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問卷共120份,其中有20份為備份,100份作為統計材料,並分工合作錄入原始數據,做出各題選項所佔的百分比及柱狀圖,直觀的反映出大學生課餘時間利用情況。

該調查報告主要是通過分析、研究大學生課餘生活的現狀及所存在的問題找出產生大學生課餘生活問題的因素,並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相應的、可行的解決大學生課餘生活問題的對策與建議,以豐富大學生課餘生活、提高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質量。

二、調查概況

(一)調查背景

充足的課餘時間為當代大學生的自由成長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然而,再沒有了中學時期老師及家長的時刻監督,大學生的課餘時間在忙什麼?他們的課餘時間活動內容與分配結構怎樣?大學生的課餘生活是否健康?諸如此類的問題,是衡量當代大學生能力素質的高低及能否得到社會認可的重要指標。為此,我們做了一次大學生課餘時間利用情況的社會調查。

本次社會調查作為本專業課程《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的課外實踐活動及期末作業,由本小組成員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確分工、相互協作,完成本次調查任務。

(二)調查目標

本次調查旨在全面瞭解大學生課餘時間利用狀況,獲取相關數據,並對其進行統計、分析,為學校提供教育資料,以引導大學生合理安排課餘時間,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調查對象為隨機抽取的120名西華師範大學新區在校學生,由本調查小組5名成員於20__年5月25日至6月5日內分工協作完成,調查過程嚴謹無誤,所得數據真實可靠。

(三)調查方法

本小組採用問卷法進行調查,共發放120份問卷,實際收回120份,有效問卷118份,2份為廢卷。其中再隨機抽取100份有效問卷作為數據錄入基數,便於統計與計算。被調查者均為自主填寫問卷,未對其進行誘導、激勵。調查中雖發現問卷略有紕漏,但並不影響調查結果,大部分被調查者對問卷十分滿意,是一次成功的社會調查活動。

三、調查結果及數據分析

(一)課餘時間的充足程度

從表中第五題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5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課餘時間充足,37%的課餘時間一般,7%幾乎不夠用。

由此我們可以分析得出,大多數的大學生課餘時間都在可控範圍之內,大部分人有足夠的時間可供利用。少數人則是課餘時間不足,甚至不夠用。對於該現象的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可能的因素有:①我校不同學院或者不同專業的課程安排不同,有的課程安排多,有的課程安排較少。課程安排的參差不齊使得我校大學生對課餘時間的充足度感受不同,同時反映出我校課程安排上,課餘時間都較為寬鬆。②大學生受主觀上心理因素的影響,對課餘時間的滿足度不同。③對課餘時間利用程度不同,主觀因素上對課餘時間的充足度認識不同。

(二)對於課餘時間的具體利用狀況

據調查結果統計(第六題)顯示我校大學生課餘時間利用上用時最多的是上網佔總比例59%,其次睡懶覺的佔48%,學習的佔39%,參加活動的佔26%,運動的佔25%,最少的是逛街佔1%。

第七題的統計結果則顯示,有41%的大學生在課餘時間裏用於上網的時間佔25%—50%,23%的同學則是上網時間佔總課餘時間過半。同時第八題調查統計結果顯示56%的大學生上網時主要用於上網或者打遊戲,學習查資料的佔總比例的34%。第九題調查統計結果中,大學生參與校上、院上或者社團等活動中,偶爾參加的佔調查總人數的49%,經常參加的24%,極少或者不參加的佔27%。

對於課餘時間中進行體育鍛煉的調查(第十二題)結果顯示,64%的大學生用於體育鍛煉的時間在0—3小時,3—6小時佔19%。

從所得數據結果中看,我校的大學生對於課餘時間的利用上,上網和睡懶覺所用時間最多,其次是用於學習、參加活動和上網。在大學生課餘上網時,他們主要是用於聊天打遊戲等娛樂消遣活動,學習和查資料的相對較少。在活動參與上,大學生參與活動較多。然而,調查結果中我校大學生用於體育運動的課餘時間與其它活動安排相比而言較少。

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我校大學生在課餘時間中主要用於放鬆自己,參加活動、娛樂身心。②隨着信息的發展,網絡的便利,當代大學生在課餘時間裏主要以上網的方式娛樂,其中聊天、打遊戲佔主要方面。③大學內學生組織安排活動多,而且大學生都積極參與,在課餘生活中佔了重要地位。④在課餘時間裏,大學生普遍忽略了體育鍛煉,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較少,這對大學生的體質發展不利。

綜上可以看出,我校大學生在課餘時間的安排上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安排的形式也過於單一,大學課餘生活顯得較為單調枯燥。就學習方面而言,課餘安排中學習佔少部分。

(三)課餘利用的學習安排和具體學習情況

在對我校大學生課餘學習安排的調查結果統計中,每週用於學習的課餘時間安排(第十題)中,4%的大學生課餘時間用於學習的佔0%,安排30%以內的課餘時間用於學習的大學生佔大學生總數的48%,40%的大學生用於學習的課餘時間佔30%—40%。

在考試前上自習該比例佔38%,其次就是從來就不去上自習的,佔35%;沒課就去上自習的佔26%,偶爾想起就去上自習的佔27%,另外在雙休日假期休息日去上自習的一共加起來佔6%。

根據這一結果可以看出多數人學習態度積極,較多人有效地利用課餘時間參加學習。但是同時也反映出部分同學自覺學習動力不足,除非期末考試來臨,才知道抓緊時間看書。

(四)對於課餘時間的利用中認為最應該做的事情

這一問題(第六題的主觀問題),多數人認為應該做的是學習,選擇利用課餘時間學習的人數總共佔63%,另外有10%的人希望課餘時間更多的用來睡懶覺,其次便是利用課餘時間參加運動,這一選項佔到9%,另外便是希望利用課餘時間做兼職的人佔到6%。

根據這一點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主觀上還是認為學習是對於大學生來説是比較重要的,另外大學生普遍具有積極向上的意願的,但是在大學生中出現的實際情況確是課餘時間用來上網的情況最普遍,佔59%,而主要利用課餘時

間用來學習和查資料的僅佔34%。並且在上網的同學中,有56%的大學生主要做的事情是聊天以及打遊戲。為什麼會出現大學生課餘時間利用意願和實際利用情況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呢?我認為首先主要是大學生普遍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的毅力,導致他們不能夠堅持在課後繼續參加學習;其次,便是可能大學生所學習的學科並不是自己喜歡的科目,所以會出現在課後找一些娛樂活動來進行消遣;再次,這個調查結果體現了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網絡對於大學生的吸引和影響是巨大的,並且現在這個情況下,多數人都沒能夠抵制網絡帶來的誘惑。

(五)在調查結果中自己對與課餘時間作出的安排

大多數同學都能夠對自己的課餘時間作出系統的合理的安排,他們很多都將學習和娛樂活動等相結合,提出了一個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安排,並且在安排中很多人也有提到在學習娛樂之餘做適當的兼職工作,以鍛鍊自己的能力。根據大學生對於自己課餘時間的安排和實際大學生課餘時間的利用情況的巨大差距可以建議大學生要時常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結合課餘時間為自己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大學生課餘時間利用計劃,適當分配學習、工作和娛樂的時間,做到課餘時間的合理利用,促進自己各方面都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和提高。

四、結論與建議

(一)調查結論

通過對西華師範大學(新區)在校學生課餘生活的抽樣調查,從總體上對大學生的課餘時間及課餘活動狀況、大學生對待課餘時間的安排狀況以及課餘生活對大學生的影響情況等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並對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時間的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及大學生在課餘生活上的主觀想法與實際行動之間進行了對比分析。同時通過上述的課餘生活狀況和對比分析發現目前大學生課餘生活所存在一些諸如部分同學課餘生活安排盲目、部分的課餘生活都限於純粹的娛樂放鬆、充分正確利用率不高、對課餘生活的認識及評價不正確、課餘生活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等問題。總之,通過本次調查,反映出目前當代大學生的課餘生活的質量較高,但是還有許多的問題與不足。無論是學生個人、還是學校都要高度的重視這一問題,及時從各個方面採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大學生課餘生活的問題。

(二)對策建議

1.從學生自身入手,加強對課餘生活安排的指導。

要改變大學生目前的課餘生活利用狀況.解決大學生課餘生活上的問題,關鍵要從大學生自身人手,調查結果顯示,有68%的同學對課餘生活都是稍作安排,40%的同學認為課餘時間應該放鬆自己、緩解壓力。可以看出很多同學還沒有合理安排課餘時間的意識。因此,亟需加強對大學生課餘生活的指導,使他們從主觀上認識到課餘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安排好自己的課餘生活,以提高課餘生活的質量,變被動為主動。

2.從理論準備入手,加強課餘生活研究。

要對學生的課餘生活加以指導必須要有充分的理論準備。于光遠先生在1993年就提出:“要玩得有文化、玩得有學術,要研究玩的學術,要掌握玩的技術,要發展玩的藝術”。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個關於課餘生活的專業,沒有專門的課餘生活的課程.也沒有知名的課餘生活安排方面的專家。因此,要大力開展在課餘生活方面的研究,為指導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奠定好理論基礎。

3.從學校及社團活動入手,開展豐富有質量的課餘活動。

調查結果顯示,有29%的同學都是偶爾參加活動。學校及社團活動應該是在“業餘、自願、多樣、收益、質量”的原則下開展的,學校及社團在開展活動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而且要合理、全面、豐富,既要包括各種專業知識的學習,又要包括各類文體性與社會性的活動,在學生們學習到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經驗的同時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此外,也有15%的同學課餘時間用於做兼職,增強社會實踐經驗。因此,學校還應多組織一些校外的活動,讓學生多與外面的世界接觸,掌握必要的社會實踐經驗,為今後走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4.從學校的設施設備入手,完善課餘活動場所。

學校除了對學生進行課餘生活指導、開展豐富的活動外,還要加強對基礎設施及設備的建設,儘可能為學生營造廣闊的活動和娛樂空間。隨着大學生課餘時間的不斷增多,課餘生活將會逐漸的演變成大學生活的中心內容。因此,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會逐步認識到合理的課餘生活對於大學生髮展的積極意義以及豐富課餘生活和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性。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15

一·引言:

在世界環境問題面臨嚴峻考驗的今天,環境問題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提及和了解。而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後續知識和力量的儲備,是我國環保事業的主力。因此,瞭解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對於解決我國現存的環境問題具有現實意義的。

為此,本小組於大學生羣體展開關於其環保意識的調查。本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254份,其中包括省內外各類型高校的各年級大學生。囊括各個層次,使得數據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同時使我們的調查結果更具説服力。

注:詳細問卷及各題目各項選擇支的詳細結果請看附錄1

二· 情況總結及介紹:

以下是對問卷的總體分析,真實有效地反映出大學生六個方面的情況。

1)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

過半的學生不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他們於環境日做一些響應環保的事,如想周圍的親戚朋友宣傳環保知識的希望亦成泡影。關於20xx年12月7日192各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15.5%的同學對此事一無所知,30%左右的同學對大會有初步的瞭解,較深入瞭解的同學的僅22.1%。對於這種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國際性大會,作為一個大學生,本應是做為常識瞭解的。

2)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不高

問及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閲相關知識時,只有4.61%的學生會時常關心,6成的同學表示偶爾會關注一下,而近一層的同學幾乎不會關注這一與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

3)大部分贊成國家或學校於環境問題採取的措施

對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72.3%的大學生持十分贊成的態度,持反對或無所謂的態度的大學生僅一成。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近四成同學贊成不提供塑料袋,雖然有56% 的同學不贊成,但其中76%的同學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4)認為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一般

第六題是大學生之間的自我測評——您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環保意識如何,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一般,近兩成的同學認為較差或者很差,只有4%的同學覺得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很好。但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在接下來的第八第九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同學認為自然災害與環境有聯繫或很大聯繫,同時九成的同學意識到“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所以我們相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正逐步增強,具有全民化趨勢,是個可喜的結論。

5)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

大學生有沒有特別的行動來響應這一號召呢?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較多同學選擇能夠做到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儘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耗能電器等來響應低碳生活。僅3.8%的同學無行動。但我們相信,在絕大多數同學的影響下,這些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

6)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在第11~15題中從四個生活細節出發瞭解現大學生的生活習慣。

雖在夏天使用空調無可厚非,但空調的温度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氣候學家的建議是,如果每個空調使用者都能自覺地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那麼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會明顯減緩。雖僅29.67%的同學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但34.31%的同學也能把温度範圍控制在較高的温度——24~25攝氏度內。還有26.78%的大學生不使用空調。

據權威資料顯示,若每天每人平均使用一次塑料袋,則這個埋藏在地底五百年都不會有絲毫降解的白色妖魔將隨處出現,全面侵蝕我們美麗的生物圈。調查表明,超過八成的同學有循環利用塑料袋的習慣,而隨手丟棄的僅一成同學。

到商場或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我們可看見建議攜帶塑料袋的標語。迴歸調查,超過八成的同學有準備購物袋的意識或習慣。

在垃圾分類上,能做到經常分類的同學較少,僅一成;4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選擇分類。剩下近五成的同學很少,幾乎沒有甚至從不。

面對隨手扔垃的不良行為,超過八成選擇勸導或自己撿起來,持消極態度的同學為少數。

三·分析及建議

1) 從學生自身出發

1.大學生應積極瞭解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和新聞,提高環保意識

在問及大學生環保意識增強的原因時,選擇“學生自身素質高”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多數的大學生認為提高環保意識的根本是從學生自身出發的。在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並不高。就哥本哈根會議而言,若《哥本哈根議定書》不能在今年的締約方會議上達成共識並獲得通過,那麼在20xx年 《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之後,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温室氣體的排放。這將導致人類遏制全球變暖的行動遭到重大挫折。對於與自身密切相關並且具重大意義的大會,作為一個大學生,還是應該做為常識瞭解的。

2.大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雖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介紹到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但在對“白色污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上,我們需要全民大學生的參與。我們可以,在購物時自備環保袋,循環利用塑料袋,自覺把空調調至26℃;我們還可以,拒用保麗龍,並要求自助餐店或coffee shop使用紙杯,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盤、刷牙、洗臉,以節約珍貴的水源,拒絕拿取或使用氣球„„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蔘與到環保事業中

作為大學生羣體中的一員,不僅要從自身出發,做個環境的守護者,也要讓自己的行為感染周圍的人,譬如在家人或周圍朋友使用空調的時候提醒他們把温度調至26℃,在面對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我們自己撿起來的同時亦需要勸導他撿起來,重申維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必區分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大學生是應當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從周圍文化氛圍出發

“周圍文化氛圍好”是大學生認為羣體環保意識最強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們建議大學校園中,各類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各類社團都可以通過一些宣傳活動,如舉辦知識大賽,晚會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環保事業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併為環保發現自己的力量。

3)從國家政府的角度出發

1.國家政府應率先表態。

在包括中國的為數不多的五個國家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中,我們看到國家於環保事業的大力支持。這作為泱泱大國應有的姿態,能深入影響到每位大學生。

2.為解決環境問題而採取的措施應堅持落實

我們看到, 72.3%的大學生 十分贊成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這充分説明了“限塑令”於環境問題有實際意義的。那麼對於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國家應堅持,落實。同時我們主要到超過五層的同學會選擇反覆利用質量較好的塑料袋,所以我們建議國家限制質量差的反覆利用效率低的塑料袋的產量。

3.國家政府應加大對環保的宣傳力度

關於世界環境日具體是哪一天還有過半的大學生不知道,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在關於環境日的宣傳中力度還不夠。而“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是作為環保意識增強的第三大原因被大學生所選擇的。

所以,國家可在實際環境日6月5日,4月22日國際性地球日展開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如在央視播出一系列環保節目等。

4)從學校管理出發

通過調查可知,有42.5%的同學希望飯堂通過收取一定費用的方式來減少對一次性餐具的消費量,由此我們認為對一次性餐具實行收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減少其被使用的目的。從而我們對學校食堂提出有償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建議。

四·展望與呼籲

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實際行動來響應低碳,同時大部分大學生有較好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正趨於增強的狀態,會有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環保事業中,為我國環保事業的順利開展和解決我國現存的問題做出重大貢獻。

在報告的最後,我謹代表華南農業大學20xx級生科1班調查小組呼籲全體大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節約使用每一滴淡水,多種植樹木減慢沙化,不要再用一次方便袋,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記得國際知名圖畫作家芭芭拉.庫尼的一本名作「花婆婆」,故事中的小女孩對她爺爺説 ,我長大之後,要到很遠的地方旅行,然後,我要住在大海邊。她 的爺爺説,這些都很好„„但是,你還要再做一件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於是,小女孩長大後,選擇在海邊種滿了美麗的紫藍 色扁豆花,美化地球„„

那麼我們呢?

附錄1:

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

1請問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A.3月18日 B. 3月22日 C. 6月5日 D. 12月22日

2 ”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提供免費塑料袋”。對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請問您有什麼看法?

A 十分贊成 B 不太贊成 C 反對 D 無所謂

3對於“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請您問了解多少呢?(多選)

A 會議主要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後的後續方案,就 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

B 20xx年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

C 在此次會議上,國際社會需就“工業化國家的温室氣體減排額是” 多少達成協議。

D 均不知道。

4請問您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閲相關知識?

A時常 B有時 C較少 D 幾乎不會

5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您的看法是?

A 贊成 B 不贊成,但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 不贊成

D 無所謂

6您認為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如何?

A 很好 B 較好 C 一般 D 較差 E很差

7針對現部分大學生環保意識有所增強的現象,請問您認為其原因是什麼?(多選)

A學校管理得當 B周圍文化氛圍好 C 學生自身素質高 D 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 E 其他

8請問您認為中國今年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與環境被破壞有聯繫嗎?

A 聯繫很大 B有一定聯繫 C 沒有聯繫 D 不清楚

9請問您認為“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A 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影響很小。 B 對人類健康有危害,但無大礙

C 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 D 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產物,無法解決。

10對於低碳生活,請問您有哪些行動?(多選)

A 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者步行 B 儘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具

C 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能耗電器 D 其他響應低碳的行動 E 沒什麼行動

11 夏天的時候,請問您一般會把空調調到多少度?

A »26℃ B 24~25℃ C «23℃ D一般不用空調

12 對於只使用了一次的塑料袋,請問您通常會怎樣處理?

A 循環利用 B 直接丟棄 C 質量較好的留下再度利用 D 其他做法

13請問您處理廢棄物時有分類嗎?

A 經常 B 視情況而定 C 很少 D 幾乎沒有 E 從不

14到超市,商場等地方購物時,您的習慣是?

A 自備購物袋 B 索要或購買塑料袋 C 有意識準備購物袋,但有時會忘記

D 其他習慣

15如果您看到一個人(陌生人或者認識的人)隨手丟掉了手中的垃圾,您會怎麼做?

A 勸導他/她撿起來 B 自己撿起來 C 認識的人會勸導,陌生人則不理 D 不理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範文三

一、 調查目的

五個重慶的意義:

"森林重慶"是要改善環境,讓老百姓多吸氧

"暢通重慶"是要改善交通條件,主城不塞車,鄉村有油路

"平安重慶"是要增強老百姓的安全感

"健康重慶"是要讓孩子長得壯,老人壽命更長,全民生活得更健康

"宜居重慶"是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條件和環境

為了貫徹實施“五個重慶”我們組織了對我校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減少污染,以更好地落實“森林重慶”和“宜居重慶”

二、 調查對象

我校全體大學生。

三、 調查方法

調查的方法:採用隨機抽樣方法來調查我校的學生,共調查的人數為200人 a) 樣本分類(以性別和學院為分類變量)

b) 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

c) 調查問卷

四、 調查數據分析與基本判斷

一到四題是對大學生對環境知識的掌握和了解,從這四個題可以看到差不多一般的學生是對環境知識較為了解的,他們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瞭解環境保護的真正目的,並且關心我們所居住的環境,這種理念與“宜居重慶”的理念相合。關注環境,瞭解環境的變化是培養環保意識的第一步,只有開始關注周圍的環境並對環境作出評價,一個人才可能去專門瞭解環境方面的知識。以下的數據表明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在關注環境,有一半的大學生,他們將這種關注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中,主動去了解環境相關知識。

支撐數據:

1.您覺得自己的環保意識如何?( )

A.很強 B.一般 C.幾乎沒有

有一半的人認為自己的環保意識佔68%,1%人認為自己的環保意識幾乎沒有,31%的人認為自己的環保意識很強。

2.您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

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30日 D.6月5日

只有42%的同學知道世界環境日的時間。

3.您對我們學校的環境滿意嗎?( )

A.滿意 B.不滿意 C.無所謂

64%的同學對我校環境滿意,28%同學不滿意,8%感到無所謂。

4.您認為環保的目的是什麼?( )

A.為了保護每一個生命 B.保護生物多樣性

C.與動植物和諧相處 D.改善人類現在的生存環境滿足發展需求

67%的同學知道環保的真正目的,即改善人類現在的生存環境滿足發展需求

五到十題是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中在具體行動中的體現,而得到的數據難以讓人感到滿意。 綜合以下的一些環保實際行動的調查發現只有25%的同學是真正把環保落實到行動,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環境保護。

第五題“在炎熱的夏天您在寢室休息時,一般把空調開到多少度?”32%的同學使用較為省電的模式。

第六題“您喜歡以哪種方式出行?”87%的同學選擇較為環保的方式出行。

第七題“寢室水龍頭漏水時,您會怎麼做?”62%用水桶接水並馬上報修,這時最正確的做法,其他26%的同學也採取的措施,只有2%的同學選擇不管它。這説明98%的同學都會採取一定的措施來減少水資源的流失,只是有26%的同學並沒有採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制止水資源的流失。

第八題是對於環保習慣的調查:能做到不買一次性物品佔27.5%,自備購物袋的佔56%,一紙兩用的佔59.5%,水多次利用的佔51.5%,把廢紙、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類處理的佔32.5%,廢電池回收的佔27%。由此可以看出自備購物袋和水資源多次利用以及一紙兩用是同學們最能做到的,佔調查人數的一半。其他的一些只有差不多25%的同學能做到。

第九題“您認為下列哪一項的危害性最大?” 認為使用塑料袋佔25%,認為使用一次性筷子,賀卡,紙巾佔31%,認為手機及有輻射性電器的使用佔16%,認為特殊漂染物的生產佔27%。説明同學們對下面各種污染的認識還不全面,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瞭解。

第十題“您是否注意到居民區附近的工廠煙囱冒黑煙,臭氣和向河流排污?” 注意過並向環保部門反映佔4%,注意並擔心過、但沒反應給環保部門66%,周圍環境很好或沒有排污,因此沒注意過的佔27%,其他佔3%。説明關注環境變化的同學很多,但很少有人去主動採取措施來改變周圍的環境。

以上的六個題反映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對於一些很簡單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大部分同學都會去做(例如第五、六、七題),涉及到改變個人習慣的問題(例如第八題)只有小部分人能做到,對於需要改變他人的事情(例如第十題)只有極少數同學會去做。另外,同學們對於比較有深度的環保問題了解較少(例如第九題)。

5.在炎熱的夏天您在寢室休息時,一般把空調開到多少度?( )

A.16~20 B.21~25 C.26~30

32%的同學使用較為省電的模式(26~30),62%的同學在21~25,6%的同學在16~20。

6.您喜歡以哪種方式出行?( )

A.步行 B.騎自行車 C.公交車 D.自駕車

39%選擇步行出行,25%選擇騎自行車出行,23%的同學選擇公交出行,只有13%的同學選擇自駕車出行。

7.寢室水龍頭漏水時,您會怎麼做?( )

A.用水桶接水後不再管 B.用水桶接水並馬上報修 C.報修 D.不管它

7%的同學用水桶接水後不再管,62%用水桶接水並馬上報修,29%報修還有2%的同學選擇不管它。

8.您能做到下面幾項?(多選)( )

A.不買一次性物品 B.自備購物袋 C.一紙兩用 D.水多次利用 E.把廢紙、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類處理 F.廢電池回收

結論:能做到不買一次性物品佔27.5%,自備購物袋的佔56%,一紙兩用的佔59.5%,水多次利用的佔51.5%,把廢紙、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類處理的佔32.5%,廢電池回收的佔27%,

9.您認為下列哪一項的危害性最大?( )

A.使用塑料袋 B.使用一次性筷子,賀卡,紙巾

C.手機及有輻射性電器的使用 D.特殊漂染物的生產認為使用塑料袋佔25%,認為使用一次性筷子,賀卡,紙巾佔31%,認為手機及有輻射性電器的使用佔16%,認為特殊漂染物的生產佔27%。

10. 您是否注意到居民區附近的工廠煙囱冒黑煙,臭氣和向河流排污?( )

A.注意過並向環保部門反映 B.注意並擔心過,但沒反應給環保部門

C.周圍環境很好或沒有排污,因此沒注意過 D.其他(請寫明)

注意過並向環保部門反映佔4%,注意並擔心過、但沒反應給環保部門66%,周圍環境很好或沒有排污,因此沒注意過的佔27%,其他佔3%

第十一、第十二題是關於如何改善環境、增強環保意識的問題,同學們的瞭解還算全面。 11.您認為應當建立怎樣的投資方式加強環保和節能工作?( )

A.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的投入機制 B.建立完全由企業的投入機制 C.建立以企業為主,政府適當支持投資方式多樣的多元投入機制

認為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的投入機制佔12%,認為建立完全由企業的投入機制佔5%,認為建立以企業為主,政府適當支持投資方式多樣的多元投入機制83% 12.您會選擇哪種方式增加您對環保事業的瞭解?(多選)( )

A.學習有關環保知識 B.收聽,收看廣播和電視中的環保節目 C.閲讀環保知識讀物,報紙 D.與同學,朋友,家人討論環保問題

E.參加環保實踐活動 F.關注宣傳環保知識 G.不希望對環保事業瞭解更多

認為學習有關環保知識佔51.5%,認為收聽,收看廣播和電視中的環保節目佔53%,認為閲讀環保知識讀物,報紙佔58%,認為與同學,朋友,家人討論環保問題佔34.5%,認為參加環保實踐活動佔58.5%,認為關注宣傳環保知識佔50%,認為不希望對環保事業瞭解更多的佔1%。

幾乎所有同學都為為我們應當增強對環保事業的瞭解。認為多參加環保實踐活動的占人數最多。

五、 策略建議

如何更好地保護環境:

首先,必須加速經濟發展。

讓我們的國家儘快強大起來,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讓我國的人民儘快的富裕起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國家富強了,國家才有更多的人力財力投入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只有人民富裕了,人們才會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更好地保護環境,更多地投入生態建設。我們保護環境,是要創造現代生態文明,不可能倒退到原始的洪荒年代。因此,同學們現在就要刻苦學習,掌握更多地文化知識,將來用我們的雙手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讓人民更加富裕幸福。

第二,要防治污染。

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環境污染嚴重是突出的環境問題。對症下藥,我們就要努力地防治污染。一方面,我們要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同時,我們要治理已經有的污染源。原來的污染源得到了治理,新的污染又不再增加,環境污染的程度就會減輕。 第三,要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生態平衡受到破壞也是一個突出的環境問題,我們要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為了保護生態平衡,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大面積植樹造林,1999年國家作出決定,禁止所有天然林砍伐,從20xx年開始,國家又有地開展了退耕還林工程措施。國家還進行了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的保護和建設,我市的玉泉寺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生態示範區建設,我們當陽市20xx年4月10日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全國33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之一。現在,國家又在全國開展生態省、生態市、縣的創建。為了保護生態平衡,國家同樣也頒佈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有《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土地保護法》等等。 第四、要嚴格執法,加強環境管理。

黨的xx大提出要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環境保護同樣要嚴格依法辦事。現在黨和國家頒佈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標準,形成了完整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搞好環境保護工作,已經是有法可依了,關鍵是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我國的環保工作區域大、工作繁重,執法不嚴的問題確實存在。從20xx年開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科技局等六部委聯合開展了“查處違法排污行為,保障羣眾健康”專項行動,揭露了一批違法的環境案件,在電視上都暴了光,實在是觸目驚心。只要我們加強環境執法,嚴格環境管理,可以少花錢而控制污染,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第五,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環境科學研究。 環境科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環境科學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科學的各個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如何科學地保護環境,還有許多深刻的課題需要研究,在這方面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當我們在考慮如何治理污染的時候,發達國家就提出了綜合開發、綜合利用等等觀念;當我們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防治污染的時候,發達國家又提出了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理念。黨的xx大也作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決策,現在又提出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觀念。環境科學發展的速度非常快,逼得我們不斷地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所以我們必須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環境科學的研究,用現代科學技術來搞好環境保護,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第六,要開展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 環境保護具有全局性,這個全局在很大層面上具有全球的整體性,所以環境保護一定要進行必要的國際合作。聯合國在1992年召開了全球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簽訂了一系列的國際合作協定。聯合國也設立了“環境規劃署”這個常設機構來協調全世界的

環境保護,我們國家也參加這些協定的簽訂。

三、我們能為環境保護做些什麼? 下面,我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愛護花草樹木。

2、愛護野生動物

3、注意廢物的回收和利用。

廢棄物如果丟棄就是廢渣,就要污染環境。其實,任何廢棄物都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如果我們開動腦筋,它們都應該有回收和利用的價值。比方説:廢紙、廢塑料、廢電池、廢電器等很多東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同學們要注意觀察,開動腦筋,儘量做到廢物利用。

4、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5、厲行節約

資源緊缺是全球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節約實際上就是節省了資源。例如,紙是用木料製成紙漿做成的,我們節約用紙就可以保護森林。要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衣物、節約飲食。一句話:節約一切物品,建設一個節約型社會。

6、不放鞭炮。

鞭炮的主要成分是火藥,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鉀,有的還含有氯酸鉀。製作閃光雷、電光炮、煙花炮、彩色焰火時,還要加入鎂粉、鋁粉、銻粉和無機鹽。當鞭炮點燃後,會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和金屬氧化物的粉塵,四處飛揚,對人的呼吸道和眼睛都有刺激作用。燃放鞭炮不僅污染空氣,飛揚的煙塵和紙屑落在地面上,還會影響環境衞生。同時,爆炸聲如雷貫耳,據測定,普通鞭炮爆炸時噪聲在100至120分貝之間,而單個閃光雷爆炸的噪聲至少在130分貝以上,成為噪聲公害。鞭炮還經常炸傷人,因此禁止燃放鞭炮,對於保護環境,維護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都是十分有利的。

7、養成文明衞生的生活習慣(唱卡拉OK、看電視放小音量,不影響他人學習和休息,愛護環境衞生)。

8、向家長宣傳環保知識。

9、向有關部門檢舉破壞環境的行為(不提倡當面指責)。

10、刻苦學習知識,增強環保意識,準備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美麗。

只有我們真正做到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環境才會變好,我們才能享受健康的生活環境,才能更好地實現“五個重慶”,實現好“森林重慶”、“宜居重慶”,為其他建設打好基礎。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16

小小的宿舍是大學生最直接參與的人際交往場所 ,也是衡量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心理健康和為人處世的一杆小標尺。因此,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進行深入研究,對大學生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那些處在未形成良好、合作、融洽 的心理氛圍的宿舍生活的大學生,常常顯示出壓抑、敏感、自我防衞及難於合作的特點,而在同伴關係融洽的宿舍生活的大學生,心態則以歡樂、注重學習和成就、樂於與人交往和幫助別人為主流。

大學生寢室是學生最為集中,滯留時間最長的社區,是學生生活休息、思想交流、信息溝通、情感傳遞的主要場所,是大學生人際關係建構的重要陣地,但也是人際關係緊張的高危地帶和主要矛盾的集散地。成都高校調查寢室人際關係現狀,有60%的學生認為寢室裏有自己最不喜歡的人,33%的學生認為寢室裏的室友不能互相關心、相處不融洽。

現階段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不和諧有以下幾種表現:

1、妒忌、猜疑等不良心理造成的關係緊張

在大學裏某些同學由於某方面比較突出,如外貌、能力、成績等這類相對突顯的同學常常成為學生中的焦點人物,如果他們平時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就很容易引起同學的妒忌和猜疑,從而導致人際關係緊張 。另一種情況是,在涉及學生切身利益的各種評獎評優以及獎助學金、困難補助等,一些功利心較強或性格較敏感的學生有時也會因為無法分享利益而對別人獲得利益耿耿於懷甚至產生妒忌心理,從而影響室友的和諧共處。

2、貧富差距產生的心理鴻溝和感情隔閡

隨着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校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差異很大,有的學生家庭優越每月消費都在千元以上而有些來自偏遠農村的學生甚至連基本生活都沒有保障。長期生活環境的影響使得這兩類人的世界觀、 價值觀、人生觀存在很大的差異,經常會在一些觀點上產生摩擦。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同學往往有一種優越感,有時表現得比較自我而家庭貧困的同學內心又比較容易自卑敏感因此宿舍裏這兩類人很容易形成敵對的戰線。

3、個人不良生活習慣產生的關係不和

在集體生活的寢室裏,有的同學極不注意個人衞生,隨便吸煙從來不疊被子,牀上又髒又亂,東西亂扔,襪子衣服穿完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廁所甚至常常忘了衝馬桶,集體衞生從不關心坐享其成。這些惡習有時候會引發舍友間的矛盾衝突,還有些同學生活作息時間紊亂常常深夜點蠟燭看書、聊天、打電腦 遊戲等。這些在不恰當時間的活動行為侵犯了舍友的權利,有時就成為寢室人際關係不和的導火線。

4、不合時宜的戀愛導致舍友感情疏遠

在大學裏談戀愛本來是正常的但若不能很好地協調戀愛、學習與生活的關係,那麼談戀愛也很容易引起舍友關係的緊張,有些不自覺的同學總喜歡長時間地三更半夜躲在被窩裏煲“電話粥”。在這種環境下,寢室人際關係激化在所難免。

5、過分親密導致的狹隘“依賴型”人際交往矛盾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保持適度的距離,過於親密的交往會佔用別人與他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從而導致對交往的厭煩。在寢室生活中,有些同學獨立性較差,過分依賴別人,學習、生活、業餘消遣都要跟着別人。這種狹隘的“依賴型”人際交往,破壞了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久而久之,隨着厭煩情緒的累積矛盾也會逐步產生。

6、小團體主義破壞寢室人際關係

部分寢室裏有些同學過於爭強好勝,功利心和虛榮心太強喜歡拉幫結派在寢室裏結成小集體、孤立其他人不顧及他人感受我行我素。這種狀況長期下去也很容易導致寢室氣氛壓抑沉悶,從而導致寢室人際關係緊張。

2022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 篇17

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雖是和平與發展,但充滿着更為激烈的新一輪的競爭。我國在挑戰中尋求發展的機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敵對勢力的阻撓。加強黨的建設,尤其是培養年輕一代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和現代知識的綜合型複合人才人,是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國的大學裏,學生往往是隻學習專業知識,並沒有更多地與社會接觸。而在國外,如美國,它們的學生同樣是採取休學分的制度,可是學校的政策放地更寬,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踏入社會,尋求工作。那樣學生可以及時到了解自己的不足,瞭解現在社會上所需要的什麼樣的人才。對比之下,國外的大學生總體的競爭實力,就強於我國的大學生。

所以,我國大學生應該走出過去那種單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為綜合型複合人才,從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新世紀面臨着新機遇和新挑戰,國際國內形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在諸多因素、諸多矛盾交織發展的情況下,對人們產生較大沖擊影響的國內或國際性、地區性的事件會不斷髮生。這些可預見或難以預見的重大事件,無一不牽涉着民族與國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義教育素材。大學生是不斷成長的一代知識新人,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關注度。

我國過去幾年的高等教育發展,其焦點是外延規模的擴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們的視神經,當外觀視覺上的吸引力降低時,所有問題的焦點,現在轉移到了內部。中國高等教育將從數量時期全面進入一個質量時期,將從注重外延發展到打造內涵實質。育人的意義既廣大又深遠。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問題,會在一代人甚至幾代人中產生惡果。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制度的確發生了一些帶有全局性的負面影響,我們的優秀人才,正在為他們的優秀付出代價;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也將為此付出代價。解決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力量,需要每一個人都來關注。但近幾年的大學生表現出低素質。低能力……這種種的現象已使大學生在公眾心中的形象有所動搖。

那麼,大學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給了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什麼?是知識?品質?能力?還是一無所得?

調查目的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是我們最先觸碰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着民族的脈搏;更是我們該去擔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大學生是社會的新鮮血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高低影響着社會的發展,而學校是培養大學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為了更好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情況,我調查小組特作此調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z4mo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