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精選19篇)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精選19篇)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

旅遊已逐漸成為人們娛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除了能享受到旅遊過程中的愜意與放鬆,其實更多的是對生活的體味。但隨着旅遊逐步深入生活,關於旅遊的投訴也常見於報端。據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受訪者對隨團旅遊表示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主要來自導遊和旅行社方面。對於沒有隨團出遊的受訪者,旅遊費用以及旅行社的信譽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精選19篇)

該項調查於20xx年2月底在———(地點)實施,調查採用電話訪問的方法,共完成有效問卷20份,調查對象為年齡在18—60歲之間,家中有電話的居民。調查結果可以推論隨團旅遊:不滿意

旅遊服務一直以紛爭不斷而出名,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人們對隨團旅遊的評價的確不高。在有隨團旅遊經驗的受訪者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對其最近一次隨團旅遊表示不滿意,而表示滿意的只有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服務一般。

導致受訪者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導遊未盡職責”和旅行社“降低等級標準”。這兩項的比例分別達到30、8%。其次是“擅自變更行程安排”佔23、1%,和“配套設施不完善”佔15、4%。

在整個旅遊過程中,遊客與旅行社的接觸更多的在出遊前期的報名環節。而在旅行途中,導遊則很大成分上充當了旅行社的代表。遊客對旅行社服務的不滿意在得不到導遊的妥善處理後,則很容易轉化成對導遊的不滿。

還有費用和信譽:參團出遊的主要障礙

也有很多人沒有隨團出遊過。其中,有些人是由於“沒有時間”,而有些人是因為“費用較高”。還有一小部分的受訪者表示不隨團旅遊是因為“對旅行社不信任”。從這一結果看,費用和旅行社的信譽問題是阻礙人們參團旅遊的重要因素。

從分析看,家庭收入越高,有隨團旅遊經歷的人所佔比例越大。在家庭月收入低於20xx元時,90%左右的人沒有隨團旅遊的經歷,而在家庭月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時,則超過一半的人有隨團出遊的經歷。看來,儘管對旅行社而言,價格的可調節餘地不太大,但普通工薪階層對旅遊費用的可支持能力依然有限。

或許在達到效益情況下,價格還可以適當調整,畢竟目前,降價仍是看家法寶。但對於信譽問題,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扭轉人們心中已形成的觀念則非短時間內即可達到的,因為人們更願意接受與自己觀念相近的意見。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目的:

當今社會,科技經濟發展飛速,市場竟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社會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隨着這一發展潮流而產生變化,掌握當今社會真正需要什麼類型的大學生,對大學生以後就業大有裨益。並且有利於在校大學生了解最新社會人才動態需求,做好準備。

二、調查人數:

5人

三、調查對象:

深入農村,城鎮,企事業單位,調查走訪社會各階層

四、調查時間:

__年__月__日——__年__月__日

五、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六、調查內容:

通過對鄉村、城市、企業及社會各行各業各年齡段人員的問卷調查,瞭解社會對大學生能力的要求,社會人士對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評價及期待,以及剛畢業已從業大學生給在校大學生的良好建議,對大學生的未來全面發展,成為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的人才,實現人生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着重要的影響。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七、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中70%的被調察者屬於25-45歲年齡段的各個學歷層次各個行業的人。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人對大學生關注度還是挺高的。80%的人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趨勢比較樂觀,70%的人認為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得十分努力,20%的人認為困難很大。我們不得而知,大學生的的就業前圖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會人士觀念還是比較開放的,90%的人認為大學學生的能力並不比一般大學學生強。只有保持這種客觀的態度,社會、企業才會給大學畢業生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們才會拋棄那些沒有必要的包袱,減輕思想壓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態在應聘面試的激烈競爭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調查顯示,不同的人對“您認為現在什麼專業的大學生更容易就業”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經濟類、管理類,機械類、工程類,教育類、語言類,醫學類、法學類,其他。這就説明,社會並不偏向任何單獨某一類專業,俗話説的好“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們肯虛心好學,腳踏實地的奮鬥,都會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沒選對專業了或者是對所學專業失去興趣了,其實,無所謂什麼專業不專業,只要自己愛學習,不是專業的也能成為自己的專業。

社會上認為,大學生的優勢在於“自信,有理想抱負,可塑性強”、“有創新精神,思維活躍”。當代大學生最缺乏的必備精神是“勤儉節約,愛崗敬業”,在“誠實守信、責任奉獻”方面也有待提高。讓大學生清楚的瞭解自己的優勢和缺點,有利於揚長避短,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嚴格要求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調查表明,現代社會對大學教育相對滿意,當代大學生極少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大學校園不只是從前人們讚美吟誦的“象牙塔”,更是一個鍛鍊能力、展示才幹的舞台。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是“認真掌握專業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制定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圈子”。大學生不應該在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現代書呆子,而應該接觸社會,開闊視野,“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早點涉及。

當今社會,大學生可以説是遍地開花、隨處都是,競爭異常激烈,壓力也隨之而升。因此大學生切不可狂妄自大,必須及時充電,增加自身的“資本”,提高自己的價值。社會上認為大學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學文憑外,“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優幹、三好證書”等還是十分必要的。

調查中,大部分人認為東部沿海發達城市是大學生較為容易就業的地區,因為東部就業崗位多,生活條件優越,可同時也存在勞動力供過於求,競爭更為激烈的弊端。還有不少一部分人認為大學生更應該回到家鄉,因為家鄉是從小長大的地方,對周圍環境頗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認為大學生應該嘗試去中西部,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實施,內陸地區慢慢發展起來,就業崗位空缺多,一切基礎設施開始逐步建設,大學生如果能克服困難在那邊安居樂業,也會過上美滿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會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奉獻自己的一點力量,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由此看出,只要大學生身懷真才實幹,勇敢拼搏,艱苦奮鬥,不只是貪圖安逸享樂,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民眾普遍認為,大學生擇業前不應該首先考慮經濟收入、生活環境、工作穩定性,而更應該注重個人發展機會和專業知識的應用,以更加長遠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業,不只侷限在眼前。社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社會最應該在政策方面給大學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資金、技術方面也應該迎頭趕上。經濟危機下,大學後並沒有被斷了後路,還有很多選擇的機會,比如考研、出國留學、考公務員、選調生、自主創業、直接就業等等。社會人士反映,大學生應該從大二就開始涉及就業上崗、人才市場方面的知識,大三時親身參加社會實踐,將學到的理論應用到現實中去,鍛鍊培養個人職場能力,積累工作經驗,適應工作環境,為大四就業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人們對大學生期望還是蠻大的,都為大學生的未來祝福。

八、調查結果分析:

據調查,較受用人單位和社會認可青睞的大學生包括以下幾點:思想素質較高;有事業心和責任感;有吃苦精神;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外語水平高、懂計算機知識;動手能力強;懂專業、會管理、善交際。而大部分羣眾對當代大學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實幹,有專長,高素質,充滿活力。待人有禮貌,孝老愛幼.........這些優良傳統應該具備。大學生是祖國下一代的希望,大學生的發展意味着祖國明天的興盛。當代大學生活潑向上,青春充滿激情,樂觀自信,有理想有抱負的精神風貌必須發揚廣大。

為了能夠在不遠將來的職場生涯中運籌帷幄,我們大學生還應該具備以下素質和能力:

1、自我決策能力

自我決策能力是一個人能否獨立思考,果斷處事和獨立完成某項工作能力。對於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來説,面臨求職擇業,別人的意見和忠告各種各樣,最終要靠自己決定,這就是對自我決策能力的一次檢驗。在未來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問題以及它們的變化進展都不可能像在學校那樣有老師給你作指導,而必須靠自己迅速作出決定,及時予以處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決策能力對大學生就業是十分重要的。

2、適應社會能力

適應社會和改造社會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現實生活常常不盡如人意,五彩紛呈的現實生活使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眼花繚亂,很不適應。大學畢業生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消極現象常常產生不安、不滿的情緒,而常常以改造社會為己任的大學生卻忽視了適應社會這個前提。人類文明總是在繼承與創新的矛盾運動中發展的。適應社會,正是為了擔當社會賦予我們的職責和使命。適者生存,生存正是為了發展。對社會、環境的適應,是主動的、積極的適應,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對困難的退縮,更不是對消極現象的認同,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走向社會後才能儘可能地縮短自己的適應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3、實踐操作能力

實踐操作能力是人們知識轉化為物質力量的憑藉,是專業工作者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教學、科研、生產第一線,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其作用的發揮。比如,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豐富的知識還是不夠的,還要有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能力。因此,大學生應注意克服只注理論學習,而輕視實踐操作的傾向。一個大學畢業生如果在實踐操作上有過硬的本領,一定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仍以教師這個職業為例,許多用人學校在挑選畢業生時,往往注重的是畢業生的試講能力和試講效果,而不只是他們的專業考試成績。

4、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是指運用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意見或抒發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一個人想讓別人瞭解你,重視你,更好地發揮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現自己的能力。要準確表現自己,就離不開出色的表達能力。不僅在參加工作走向社會後,會立即強烈地意識到這一點,而且,在求職擇業的時候就會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寫求職信、自薦信、個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員提問,接受用人單位的面試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較強的表達能力。

5、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實際上就是與他人相處的能力。社會上的人際關係遠不如學校中的同學、師生關係那麼簡單。大學生步入社會後,要與各種各樣的人發生這樣那樣的關係。能否正確、有效地處理、協調好工作生活中人與人的各種關係,不僅影響一個人對環境的適應狀況。而影響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業的成就。因此,大學生自覺地培養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6、組織管理能力

雖然不是每個大學畢業生都會從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每個從業者都會不同程度地需要組織管理才能。現代社會職業表明,不僅領導幹部、管理人員應當具備組織管理才能,其它專業人員也應當具備。隨着時代的發展,純書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近年來,許多用人單位在挑選錄用大學畢業生時,在同等條件下,往往會優先考慮那些曾擔任過學生幹部,具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畢業生。這正反映了時代的客觀要求。

以上主要是從普遍性這個角度來談大學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的技能,此外,大學畢業生如能撐握一技之長,諸如文藝、球類、駕駛等等就更能增加順利就業的砝碼。

社會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大學生就是這方面人才的後備軍,我們有能力、有責任、有信心把祖國的明天建設的更美好!

九、調查總結與建議:

雖然時下大學生越來越普遍,大學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級。但這也是社會發達的一種表現,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發展的必然。説明了國家的教育越來越普及,全民素質不斷提高。再者,與中國十三億人口的相比下,時下大學生的數量也是偏少的。因此,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也是無可厚非。因為我們是建設祖國的生力軍,是早晨八·九點中的太陽,世界屬於我們,未來也掌握在我們手中。瞭解當代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是必須要做的,這會讓我們懂得社會最新的發展動態,時刻做好準備。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更加清楚了自己社會地位,身為大學生的責任和義務,以及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我們在校大學生一定會珍惜大學階段的學習機會,把握年輕的大好時光,讓今天的大學校園更美好,更燦爛;我們緊握時代的脈搏,緊跟社會的步伐,讓明天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揚眉吐氣。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3

隨着我國高校的連年擴招,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也愈來愈多,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普遍關心和有待解決的問題。__年是高校擴招後本科畢業生的第一年,畢業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44.6%;__年畢業生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32.1%;__年畢業生達到了338萬人;而20__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五百多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因此大學生就業正面臨着嚴峻的考驗。而大學生就業作為大學生人生一個重要的關口,初次就業和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成才和成長,因此,選擇工作務必要慎重。

作為一名即將走入畢業的大學生,我認識到這一嚴重的問題後,決定親自進入這一市場進行調查。今年寒假我隨高郵市高璐寶食品有限公司的有關人員去人才市場進行招聘,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必定會對我明年的就業有所幫助。以下便是我總結出來的對目前大學生就業觀的分析。

首先,大學生在擇業時會考慮報酬問題。雖然薪水不是大學生選擇企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無疑是人們對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幹”,這曾經是媒體廣泛報道的大學生找工作時定下的月薪數。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學生就業的工資底線也越來越低,隨着大學畢業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單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轉變: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崗定薪,更強調員工為用人單位帶來的實際利潤。職場中的機會永遠不是遇到的,而是爭取到的。同時很多大學生認為他所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為他今後發展的一個過度口,積存經驗。除了薪酬是學生考慮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環境、企業聲譽與企業文化、工作富有挑戰性、工作的穩定性、户口和住房、社會保障體系等因素也是學生們重點考慮的因素。

大學生對於選擇工作時因素的看重,與他們認為的工作意義是直接相關的。在大學生看來,最重要的工作意義是自我實現,其次是生存的必須條件以及個人興趣所在。而“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有很多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儘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還有小部分的人認為“專業並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説有大半的人並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為“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少數。經常在那裏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説,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飯吃,先養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業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很多企業認為目前有很多大學生就業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資低。很多學生着重選擇國有企業、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而相對一些中小型企業情況不是很好,他們認為某些大學生只是抱着學經驗的態度,把小公司作為自己進軍大公司的跳板,發展不長,對他們公司的長久發展不利。這也是個非常現實的觀點,抱有這種思想的人應當慎重的考慮。

此外,大部分人都熱衷於企業或者外企,認為比較有面子。其實我認為很多中國本土的中小企業也很有發展潛力,不一定要侷限於所謂的外企,給別的國家的人打工,這樣才更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

以上是我總結出的幾點經驗,相信對我明年的求職應聘會有很大的幫助!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4

小小的宿舍是大學生最直接參與的人際交往場所 ,也是衡量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心理健康和為人處世的一杆小標尺。因此,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係進行深入研究,對大學生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那些處在未形成良好、合作、融洽 的心理氛圍的宿舍生活的大學生,常常顯示出壓抑、敏感、自我防衞及難於合作的特點,而在同伴關係融洽的宿舍生活的大學生,心態則以歡樂、注重學習和成就、樂於與人交往和幫助別人為主流。

大學生寢室是學生最為集中,滯留時間最長的社區,是學生生活休息、思想交流、信息溝通、情感傳遞的主要場所,是大學生人際關係建構的重要陣地,但也是人際關係緊張的高危地帶和主要矛盾的集散地。成都高校調查寢室人際關係現狀,有60%的學生認為寢室裏有自己最不喜歡的人,33%的學生認為寢室裏的室友不能互相關心、相處不融洽。

現階段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不和諧有以下幾種表現:

1、妒忌、猜疑等不良心理造成的關係緊張

在大學裏某些同學由於某方面比較突出,如外貌、能力、成績等這類相對突顯的同學常常成為學生中的焦點人物,如果他們平時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就很容易引起同學的妒忌和猜疑,從而導致人際關係緊張 。另一種情況是,在涉及學生切身利益的各種評獎評優以及獎助學金、困難補助等,一些功利心較強或性格較敏感的學生有時也會因為無法分享利益而對別人獲得利益耿耿於懷甚至產生妒忌心理,從而影響室友的和諧共處。

2、貧富差距產生的心理鴻溝和感情隔閡

隨着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校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差異很大,有的學生家庭優越每月消費都在千元以上而有些來自偏遠農村的學生甚至連基本生活都沒有保障。長期生活環境的影響使得這兩類人的世界觀、 價值觀、人生觀存在很大的差異,經常會在一些觀點上產生摩擦。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同學往往有一種優越感,有時表現得比較自我而家庭貧困的同學內心又比較容易自卑敏感因此宿舍裏這兩類人很容易形成敵對的戰線。

3、個人不良生活習慣產生的關係不和

在集體生活的寢室裏,有的同學極不注意個人衞生,隨便吸煙從來不疊被子,牀上又髒又亂,東西亂扔,襪子衣服穿完不洗,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廁所甚至常常忘了衝馬桶,集體衞生從不關心坐享其成。這些惡習有時候會引發舍友間的矛盾衝突,還有些同學生活作息時間紊亂常常深夜點蠟燭看書、聊天、打電腦 遊戲等。這些在不恰當時間的活動行為侵犯了舍友的權利,有時就成為寢室人際關係不和的導火線。

4、不合時宜的戀愛導致舍友感情疏遠

在大學裏談戀愛本來是正常的但若不能很好地協調戀愛、學習與生活的關係,那麼談戀愛也很容易引起舍友關係的緊張,有些不自覺的同學總喜歡長時間地三更半夜躲在被窩裏煲“電話粥”。在這種環境下,寢室人際關係激化在所難免。

5、過分親密導致的狹隘“依賴型”人際交往矛盾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保持適度的距離,過於親密的交往會佔用別人與他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從而導致對交往的厭煩。在寢室生活中,有些同學獨立性較差,過分依賴別人,學習、生活、業餘消遣都要跟着別人。這種狹隘的“依賴型”人際交往,破壞了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久而久之,隨着厭煩情緒的累積矛盾也會逐步產生。

6、小團體主義破壞寢室人際關係

部分寢室裏有些同學過於爭強好勝,功利心和虛榮心太強喜歡拉幫結派在寢室裏結成小集體、孤立其他人不顧及他人感受我行我素。這種狀況長期下去也很容易導致寢室氣氛壓抑沉悶,從而導致寢室人際關係緊張。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5

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雖是和平與發展,但充滿着更為激烈的新一輪的競爭。我國在挑戰中尋求發展的機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敵對勢力的阻撓。加強黨的建設,尤其是培養年輕一代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和現代知識的綜合型複合人才人,是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國的大學裏,學生往往是隻學習專業知識,並沒有更多地與社會接觸。而在國外,如美國,它們的學生同樣是採取休學分的制度,可是學校的政策放地更寬,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踏入社會,尋求工作。那樣學生可以及時到了解自己的不足,瞭解現在社會上所需要的什麼樣的人才。對比之下,國外的大學生總體的競爭實力,就強於我國的大學生。

所以,我國大學生應該走出過去那種單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為綜合型複合人才,從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新世紀面臨着新機遇和新挑戰,國際國內形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在諸多因素、諸多矛盾交織發展的情況下,對人們產生較大沖擊影響的國內或國際性、地區性的事件會不斷髮生。這些可預見或難以預見的重大事件,無一不牽涉着民族與國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義教育素材。大學生是不斷成長的一代知識新人,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關注度。

我國過去幾年的高等教育發展,其焦點是外延規模的擴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們的視神經,當外觀視覺上的吸引力降低時,所有問題的焦點,現在轉移到了內部。中國高等教育將從數量時期全面進入一個質量時期,將從注重外延發展到打造內涵實質。育人的意義既廣大又深遠。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問題,會在一代人甚至幾代人中產生惡果。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制度的確發生了一些帶有全局性的負面影響,我們的優秀人才,正在為他們的優秀付出代價;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也將為此付出代價。解決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力量,需要每一個人都來關注。但近幾年的大學生表現出低素質。低能力……這種種的現象已使大學生在公眾心中的形象有所動搖。

那麼,大學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給了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什麼?是知識?品質?能力?還是一無所得?

調查目的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是我們最先觸碰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着民族的脈搏;更是我們該去擔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大學生是社會的新鮮血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高低影響着社會的發展,而學校是培養大學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為了更好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情況,我調查小組特作此調查!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6

一、 調查目的

五個重慶的意義:

"森林重慶"是要改善環境,讓老百姓多吸氧

"暢通重慶"是要改善交通條件,主城不塞車,鄉村有油路

"平安重慶"是要增強老百姓的安全感

"健康重慶"是要讓孩子長得壯,老人壽命更長,全民生活得更健康

"宜居重慶"是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條件和環境

為了貫徹實施“五個重慶”我們組織了對我校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減少污染,以更好地落實“森林重慶”和“宜居重慶”

二、 調查對象

我校全體大學生。

三、 調查方法

調查的方法:採用隨機抽樣方法來調查我校的學生,共調查的人數為200人 a) 樣本分類(以性別和學院為分類變量)

b) 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

c) 調查問卷

四、 調查數據分析與基本判斷

一到四題是對大學生對環境知識的掌握和了解,從這四個題可以看到差不多一般的學生是對環境知識較為了解的,他們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瞭解環境保護的真正目的,並且關心我們所居住的環境,這種理念與“宜居重慶”的理念相合。關注環境,瞭解環境的變化是培養環保意識的第一步,只有開始關注周圍的環境並對環境作出評價,一個人才可能去專門瞭解環境方面的知識。以下的數據表明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在關注環境,有一半的大學生,他們將這種關注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中,主動去了解環境相關知識。

支撐數據:

1.您覺得自己的環保意識如何?( )

A.很強 B.一般 C.幾乎沒有

有一半的人認為自己的環保意識佔68%,1%人認為自己的環保意識幾乎沒有,31%的人認為自己的環保意識很強。

2.您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

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30日 D.6月5日

只有42%的同學知道世界環境日的時間。

3.您對我們學校的環境滿意嗎?( )

A.滿意 B.不滿意 C.無所謂

64%的同學對我校環境滿意,28%同學不滿意,8%感到無所謂。

4.您認為環保的目的是什麼?( )

A.為了保護每一個生命 B.保護生物多樣性

C.與動植物和諧相處 D.改善人類現在的生存環境滿足發展需求

67%的同學知道環保的真正目的,即改善人類現在的生存環境滿足發展需求

五到十題是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中在具體行動中的體現,而得到的數據難以讓人感到滿意。 綜合以下的一些環保實際行動的調查發現只有25%的同學是真正把環保落實到行動,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環境保護。

第五題“在炎熱的夏天您在寢室休息時,一般把空調開到多少度?”32%的同學使用較為省電的模式。

第六題“您喜歡以哪種方式出行?”87%的同學選擇較為環保的方式出行。

第七題“寢室水龍頭漏水時,您會怎麼做?”62%用水桶接水並馬上報修,這時最正確的做法,其他26%的同學也採取的措施,只有2%的同學選擇不管它。這説明98%的同學都會採取一定的措施來減少水資源的流失,只是有26%的同學並沒有採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制止水資源的流失。

第八題是對於環保習慣的調查:能做到不買一次性物品佔27.5%,自備購物袋的佔56%,一紙兩用的佔59.5%,水多次利用的佔51.5%,把廢紙、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類處理的佔32.5%,廢電池回收的佔27%。由此可以看出自備購物袋和水資源多次利用以及一紙兩用是同學們最能做到的,佔調查人數的一半。其他的一些只有差不多25%的同學能做到。

第九題“您認為下列哪一項的危害性最大?” 認為使用塑料袋佔25%,認為使用一次性筷子,賀卡,紙巾佔31%,認為手機及有輻射性電器的使用佔16%,認為特殊漂染物的生產佔27%。説明同學們對下面各種污染的認識還不全面,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瞭解。

第十題“您是否注意到居民區附近的工廠煙囱冒黑煙,臭氣和向河流排污?” 注意過並向環保部門反映佔4%,注意並擔心過、但沒反應給環保部門66%,周圍環境很好或沒有排污,因此沒注意過的佔27%,其他佔3%。説明關注環境變化的同學很多,但很少有人去主動採取措施來改變周圍的環境。

以上的六個題反映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對於一些很簡單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大部分同學都會去做(例如第五、六、七題),涉及到改變個人習慣的問題(例如第八題)只有小部分人能做到,對於需要改變他人的事情(例如第十題)只有極少數同學會去做。另外,同學們對於比較有深度的環保問題了解較少(例如第九題)。

5.在炎熱的夏天您在寢室休息時,一般把空調開到多少度?( )

A.16~20 B.21~25 C.26~30

32%的同學使用較為省電的模式(26~30),62%的同學在21~25,6%的同學在16~20。

6.您喜歡以哪種方式出行?( )

A.步行 B.騎自行車 C.公交車 D.自駕車

39%選擇步行出行,25%選擇騎自行車出行,23%的同學選擇公交出行,只有13%的同學選擇自駕車出行。

7.寢室水龍頭漏水時,您會怎麼做?( )

A.用水桶接水後不再管 B.用水桶接水並馬上報修 C.報修 D.不管它

7%的同學用水桶接水後不再管,62%用水桶接水並馬上報修,29%報修還有2%的同學選擇不管它。

8.您能做到下面幾項?(多選)( )

A.不買一次性物品 B.自備購物袋 C.一紙兩用 D.水多次利用 E.把廢紙、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類處理 F.廢電池回收

結論:能做到不買一次性物品佔27.5%,自備購物袋的佔56%,一紙兩用的佔59.5%,水多次利用的佔51.5%,把廢紙、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類處理的佔32.5%,廢電池回收的佔27%,

9.您認為下列哪一項的危害性最大?( )

A.使用塑料袋 B.使用一次性筷子,賀卡,紙巾

C.手機及有輻射性電器的使用 D.特殊漂染物的生產認為使用塑料袋佔25%,認為使用一次性筷子,賀卡,紙巾佔31%,認為手機及有輻射性電器的使用佔16%,認為特殊漂染物的生產佔27%。

10. 您是否注意到居民區附近的工廠煙囱冒黑煙,臭氣和向河流排污?( )

A.注意過並向環保部門反映 B.注意並擔心過,但沒反應給環保部門

C.周圍環境很好或沒有排污,因此沒注意過 D.其他(請寫明)

注意過並向環保部門反映佔4%,注意並擔心過、但沒反應給環保部門66%,周圍環境很好或沒有排污,因此沒注意過的佔27%,其他佔3%

第十一、第十二題是關於如何改善環境、增強環保意識的問題,同學們的瞭解還算全面。 11.您認為應當建立怎樣的投資方式加強環保和節能工作?( )

A.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的投入機制 B.建立完全由企業的投入機制 C.建立以企業為主,政府適當支持投資方式多樣的多元投入機制

認為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的投入機制佔12%,認為建立完全由企業的投入機制佔5%,認為建立以企業為主,政府適當支持投資方式多樣的多元投入機制83% 12.您會選擇哪種方式增加您對環保事業的瞭解?(多選)( )

A.學習有關環保知識 B.收聽,收看廣播和電視中的環保節目 C.閲讀環保知識讀物,報紙 D.與同學,朋友,家人討論環保問題

E.參加環保實踐活動 F.關注宣傳環保知識 G.不希望對環保事業瞭解更多

認為學習有關環保知識佔51.5%,認為收聽,收看廣播和電視中的環保節目佔53%,認為閲讀環保知識讀物,報紙佔58%,認為與同學,朋友,家人討論環保問題佔34.5%,認為參加環保實踐活動佔58.5%,認為關注宣傳環保知識佔50%,認為不希望對環保事業瞭解更多的佔1%。

幾乎所有同學都為為我們應當增強對環保事業的瞭解。認為多參加環保實踐活動的占人數最多。

五、 策略建議

如何更好地保護環境:

首先,必須加速經濟發展。

讓我們的國家儘快強大起來,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讓我國的人民儘快的富裕起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國家富強了,國家才有更多的人力財力投入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只有人民富裕了,人們才會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更好地保護環境,更多地投入生態建設。我們保護環境,是要創造現代生態文明,不可能倒退到原始的洪荒年代。因此,同學們現在就要刻苦學習,掌握更多地文化知識,將來用我們的雙手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讓人民更加富裕幸福。

第二,要防治污染。

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環境污染嚴重是突出的環境問題。對症下藥,我們就要努力地防治污染。一方面,我們要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同時,我們要治理已經有的污染源。原來的污染源得到了治理,新的污染又不再增加,環境污染的程度就會減輕。 第三,要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生態平衡受到破壞也是一個突出的環境問題,我們要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為了保護生態平衡,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大面積植樹造林,1999年國家作出決定,禁止所有天然林砍伐,從20__年開始,國家又有地開展了退耕還林工程措施。國家還進行了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的保護和建設,我市的玉泉寺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生態示範區建設,我們當陽市20__年4月10日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全國33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之一。現在,國家又在全國開展生態省、生態市、縣的創建。為了保護生態平衡,國家同樣也頒佈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有《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土地保護法》等等。 第四、要嚴格執法,加強環境管理。

黨的xx大提出要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環境保護同樣要嚴格依法辦事。現在黨和國家頒佈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標準,形成了完整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搞好環境保護工作,已經是有法可依了,關鍵是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我國的環保工作區域大、工作繁重,執法不嚴的問題確實存在。從20__年開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科技局等六部委聯合開展了“查處違法排污行為,保障羣眾健康”專項行動,揭露了一批違法的環境案件,在電視上都暴了光,實在是觸目驚心。只要我們加強環境執法,嚴格環境管理,可以少花錢而控制污染,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第五,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環境科學研究。 環境科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環境科學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科學的各個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如何科學地保護環境,還有許多深刻的課題需要研究,在這方面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當我們在考慮如何治理污染的時候,發達國家就提出了綜合開發、綜合利用等等觀念;當我們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防治污染的時候,發達國家又提出了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理念。黨的xx大也作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決策,現在又提出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觀念。環境科學發展的速度非常快,逼得我們不斷地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所以我們必須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環境科學的研究,用現代科學技術來搞好環境保護,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第六,要開展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 環境保護具有全局性,這個全局在很大層面上具有全球的整體性,所以環境保護一定要進行必要的國際合作。聯合國在1992年召開了全球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簽訂了一系列的國際合作協定。聯合國也設立了“環境規劃署”這個常設機構來協調全世界的

環境保護,我們國家也參加這些協定的簽訂。

三、我們能為環境保護做些什麼? 下面,我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愛護花草樹木。

2、愛護野生動物

3、注意廢物的回收和利用。

廢棄物如果丟棄就是廢渣,就要污染環境。其實,任何廢棄物都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如果我們開動腦筋,它們都應該有回收和利用的價值。比方説:廢紙、廢塑料、廢電池、廢電器等很多東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同學們要注意觀察,開動腦筋,儘量做到廢物利用。

4、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5、厲行節約

資源緊缺是全球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節約實際上就是節省了資源。例如,紙是用木料製成紙漿做成的,我們節約用紙就可以保護森林。要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衣物、節約飲食。一句話:節約一切物品,建設一個節約型社會。

6、不放鞭炮。

鞭炮的主要成分是火藥,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鉀,有的還含有氯酸鉀。製作閃光雷、電光炮、煙花炮、彩色焰火時,還要加入鎂粉、鋁粉、銻粉和無機鹽。當鞭炮點燃後,會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和金屬氧化物的粉塵,四處飛揚,對人的呼吸道和眼睛都有刺激作用。燃放鞭炮不僅污染空氣,飛揚的煙塵和紙屑落在地面上,還會影響環境衞生。同時,爆炸聲如雷貫耳,據測定,普通鞭炮爆炸時噪聲在100至120分貝之間,而單個閃光雷爆炸的噪聲至少在130分貝以上,成為噪聲公害。鞭炮還經常炸傷人,因此禁止燃放鞭炮,對於保護環境,維護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都是十分有利的。

7、養成文明衞生的生活習慣(唱卡拉OK、看電視放小音量,不影響他人學習和休息,愛護環境衞生)。

8、向家長宣傳環保知識。

9、向有關部門檢舉破壞環境的行為(不提倡當面指責)。

10、刻苦學習知識,增強環保意識,準備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美麗。

只有我們真正做到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環境才會變好,我們才能享受健康的生活環境,才能更好地實現“五個重慶”,實現好“森林重慶”、“宜居重慶”,為其他建設打好基礎。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7

導言: 在我國約2650萬網民中,18-24歲者佔到36.8%,而這正是大學生所處的年齡段。作為網民主體之一的大學生的上網行為是否健康,直接關係着網絡文明和大學生的成長髮展。掌握大學生上網的基本情況,對對加強高校的網絡陣地建設和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網民都具有重要意義。網絡作為一個新興的信息傳播工具,近幾年在大學裏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網上聊天、發e-mail給好友、網上瀏覽新聞……網絡對當今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儘管網絡存在着諸多優點,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網絡信息的複雜性和開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學對其產生過度依賴,從而造成大學生心理不健康,導致人格的發育不健全。那麼,網絡時代的大學校園,到底對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樣的影響,又是怎樣改變着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呢?為了具體瞭解到當前大學生上網情況,我利用這次機會對我們學校的學生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

本次調查以大一的旅遊管理專業的40名同學(男女各20名)和大三社會工作的10名男生為調查對象。因為大一相對其他年紀有充裕的課外上網時間,大三受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及考研等原因,對上網的關注度相對淡薄一些。本次調查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問卷由15個選擇題構成,主要詢問了上網的時間和其他人對網絡的看法以及上網的內容。本次調查實際發放了50份問卷,實際收回50份,有效問卷49份,有效回收率98%,這麼高的回收率對調查來説是比較有利的,反映的情況也比較真實。

根據調查問卷,網絡知識的獲得有52%的人是通過自學,通過同學獲得的佔32%。而從學校獲得才18%,可以反映出學校網絡知識教育的不到位,可能是學校開設的網絡教育課程不是很多,對學校網絡知識的宣傳也沒用着重。學生對從學校獲得網絡知識失去信心。

大學生上網的環境差,在網吧上網佔到80%,學校上網佔了10%,而自己擁有電腦的才佔4%,無論在網吧還是在學校都非常擁擠,且空氣是相當污濁,尤其是網吧,每台電腦所佔面積還不超過1.5平方米。

對於上網的動機,由於學習需要才佔24%,打發時間佔了28%,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課外生活非常單調,習慣依賴上網來打發自己的時間,真正利用網絡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的很少。在調查中,大一女生打發時間佔了20%,因為大一女生的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而且談戀愛的不多,所以選擇上網來度過漫長的課外時間。高中可能接觸網絡的同學都很少,所以有10%的學生是由於好奇心去上網的。

在上網的費用上,48%的學生每個月都在50-100元,幾乎佔了生活費的6分之一,不足10元的僅有18%,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很重視上網的。有8%的學生上網費用在100元以上,幾乎天天都在網吧。對於這麼高的網費的來源零花錢佔到了76%,還有2%的同學是跟同學來借錢上網的,那些借錢上網的同學應該好好反省了,在大學生的零花錢的使用上,上網佔到了很大的比例。

在工作日中一星期上網的時間在4-10小時佔44%,週末或節假日中10小時以下的最多佔38%,從這點可以看出在節假日學生還是選擇出去到同學拿玩或者旅遊回家等,而在平時的工作日大家都把這些分散的時間用來上網,因為上網具有臨時性,不需要有很多的準備。所以大學生的平時課餘時間分配不合理,課後學習看書的時間太少,網絡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在上網的時間中58%的學生都是不定時的,32%的學生選擇在晚上上網。我們學校沒用規定上晚自習,而在高中天天上晚自習大家都很厭惡了,到了大學很少人選擇自己去上晚自習,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中大家選擇了上網。在我上網的經歷中,晚上都是排隊上網的,學生白天都要上課。

64%的同學認為父母或老師只瞭解一點點的網絡知識,20%的人認為其父母或老師一點點都不瞭解網絡知識,瞭解的只佔了14%。可以看出在對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是很片面的,

不具有科學性。家長和老師本身應該加深對網絡知識的瞭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網絡。在看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同意孩子適當可以上網,禁止上網的佔8%,任其自然的佔24%,沒有一個無條件支持上網的,説明了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上網態度還是比較堅決的,都是採取保守的態度,好像怕網絡會給學生造成多大的壞影響。這也是家長和老師對網絡不瞭解而造成的。隨着學生的長大,特別是高中畢業後上網問題有所放鬆。但給他們的第一印象是最好不要去上網。家長在反對學生上網的理由中怕學生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的佔68%,怕學生易受網絡上不良信息的誤導,影響身心健康的佔30%,從這點來看家長更在意學生的學習和課餘時間的利用,對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可能關心的較小。增加開支的只佔了2%,家長在對學生的培養中所花的錢和時間不是太在乎,一般家長認為只要學生能考上什麼就是炸鍋賣鐵也給學生讀書。但是隻注重學生的時間和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學生上網的目的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大概就查找學習資料(material)聊天交友和娛樂音樂。其中最多的是娛樂音樂有72%,其次是聊天交友的是70%,學習只有48%。可以看出學生對於網絡的利用只侷限在娛樂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網絡來獲得更多的知識還是較少,這正好跟學生上網的動機打發時間相吻合,學生在網絡上發掘的有用的東西太少。而閲讀新聞只有24%,網絡信息具有及時,準確,可用性但是學生對這點資源沒有很好的利用上。

上網時間以後分為白天上,還有就是晚上通宵上網了,通宵上相對比較便宜的。但是通宵上網對人的身體健康不利,容易讓人神經迷亂,認為可以偶然通宵上網的佔68%,堅決反對和很贊同的都一樣佔16%。學生不但是為了省錢來通宵上,而且通宵可以調節人的生活,所以還是有很多人樂意偶爾去的。現在網絡遊戲非常盛行,對於遊戲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看,雖然很多人沉迷於網絡遊戲,甚至不可自拔。但是遊戲畢竟能給人們帶來快樂和開心的一面,所以自制力不好的學生最好不要去玩網絡遊戲,一旦上癮後果就嚴重了。通過調查40%的人認為可以適當去玩,26%的人認為網絡遊戲毫無意義不應該去玩。但是一般的喜歡上網的人都玩網絡遊戲,因為其他事情不可能佔用很長時間的。

對於身邊喜歡上網的人,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呢?62%的人是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適當説服別人少上的只佔了22%,因為大家都喜歡上網,而且上網對別人沒有很大的影響。大部分人可能會對比較親近一點的朋友説服,而一般的同學要是那麼做可能會遭別人反對。上網對一個人的影響不是太直接,所以大家都沒很去重視。

網絡能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大學生通過網絡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另一方面,網絡空間又以令人眩暈的色彩誘惑着涉世不深的學生,使得部分學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網絡向大學生展示了各類知識結構,對於知識選擇的靈活性大大增加,學習的主動性也大大提高,學習的內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狹隘的課本範圍,這對於大學生能力的提高應是大有裨益的。對於網絡所帶給你的知識跟你想象中的相比哪個多一點呢?40%的人都沒考慮過這個問題,36%的人覺得網絡帶給自己的超出自己的預料,只有24%的人覺得網絡沒有帶來很多能被自己利用的知識。其實這要看我們怎麼去利用這個網絡資源,也跟我們自身的水平知識相關,不同的人利用網絡資源的情況也不同的,國小生跟博士生相比,很明顯博士生就能很好的利用網絡資源。但是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説水平都差不多,而且我們對網絡知識瞭解的差不多了,我們可以儘可能的利用網絡知識來充實自己。

通過對這個問卷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上網問題存在這幾點不足:

沉迷於網絡的虛擬化。大學生感興趣的兩個重要主題是網上交友和網上戀愛,這兩個主題又是和網上聊天分不開的。對於聊天的評價,有人認為是排解現實中壓抑不滿的重要方式,有人認為是展現另一個自我的途徑,有人認為是最好的消遣方式,有人認為是重要的交友途徑,也有人認為是無聊。

第一, 影響學習成績。由於大學生的課程比較鬆,課餘時間上網的較多,所以課後複習這一工作作的不夠,一旦沉迷網絡成績可能是一落千丈,對學生的成績有很大害處。

第二, 既費錢,又影響身體健康。上網的環境以及網費的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一小時一塊半,一般人一次上網都要5塊錢以上。要是喜歡上網的可能要用更多的網費,網吧的空氣容易讓人頭暈目眩,甚至有人不習慣出現歐土等異常反映。

第三, 網絡知識貧乏。許多大學生在網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費電子信箱、看新聞外,就不知道做什麼。只喜歡玩遊戲,聊天交友這類。所以學生在對網絡的利用還是比較貧乏的。很少人知道發賀卡,電子郵件等一些網絡常用的工具。對網絡知識瞭解更少,更不要説黑客技術等。

第四, 隨意性大。從上網原因和聊天話題兩方面都體現出大學生上網存在較強隨意性。都沒有一定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打發時間。更多的人都不知道上網來做什麼的。

對此,我們的老師還有學生自己要進行反省,學校進行宣傳網絡科學知識,以及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還有錯誤使用網絡所帶來的後果。正確引導我們學生使用正確網絡資源,讓我們走在網絡知識的前沿,不斷的增加就業信息和其他相關知識。充分把握網絡帶給我們的每一個信息。它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我們應該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對網吧的管理也進行改進,限制學生瀏覽一些非法淫穢網站,做一個有素質的網民。對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同學進行思想教育宣傳,努力從遊戲中拔出來。正確的利用網絡帶給我們的信息,才能更有利於大學生的發展和成長。

網絡在對於大學生獲取信息、關注社會發展趨勢、瞭解自己專業發展方向及專業動態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若利用網絡過度地玩遊戲,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大學生接觸網絡比較瀕繁,説明了網絡對大學生重要之外,也説明了大學生由自己支配的時間較多,這更顯出大學生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的重要性;學校應該開設一些基本的電腦網絡課程,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課餘的時間來參加一些的電腦網絡知識的培訓、選修電腦課程等,用來增加大學生的電腦方面的知識以及提高能力;學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上網的引導和管理,針對一部分大學生自律能力不強的特點,學校應該制定相關規章制度,防止學生沉迷於網絡而影響學習,讓學生自己明白沉溺於網絡對自己是沒有好處的,應該把時間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起來,多學些知識,多參加社會活動。

對於調查結果的思考:信息時代匆匆的步伐讓大學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網絡,不管它會帶來多大的衝擊,也這種衝擊中夾雜着多少不良的成分。大學生終歸是離不開網絡的。為什麼同樣是應用網絡,大學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實際的意義,而僅僅停留於娛樂和消遣?這恐怕就是一個認識和對待新事物的態度問題了。對於這樣一種新事物,既不能視之如洪水猛獸,因為它會帶來某些負面的影響而因噎廢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樣的優點。作為大學生,

應該認識到沉溺於網上娛樂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網絡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並不否認網絡同時會帶來了一些不良的信息,特別對於大學生而言,完整的價值觀念還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強,很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網絡完全開放和虛擬的空間可以讓大學生隨心所欲的表現自己,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獵奇的心態和過分追求個性張揚的心理也許會把大學生引入歧途。所以在紛繁的現象背後,我們應該有清醒的頭腦來看待網絡。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8

一轉眼,離背上行囊,踏入大學校園的時候已經過去一年半了。在這段時間裏,我深刻感受到大學生活的箇中滋味。在現在這個時代,大學生的自由時間越來越多,每個人都在利用這段時間做着不同的事情,彰顯自己的個性,點綴和豐富自己的生活。由此,我不禁感歎:大學生們在課餘時間到底做些什麼呢?於是,我就此展開了一個有關於大學生課餘生活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希望可以引發大學生的思考。

為了瞭解當代大學生的課餘生活情況,我對1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並且在這次調查中,我採取了任意抽樣調查的方式,和給出了10個選項。在過一段時間後,我再對他們做出的選擇進行了收集和分析。

結果如下:1.打球等體育鍛煉 17% 2.院校活動及工作 6%3.課餘學習,鞏固專業知識 21%4.閲讀課外書刊及報紙,增長見識 9%5.看電視,電影及小説等 10%6.勤工儉學 6%7.上網聊天,打遊戲 13%8.睡覺 5%9.社交活動,與朋友聊天,逛街 7%10.打牌及其他活動 8% 從調查報告中看出,大學生選擇的多元化,而這也正是因為社會的不斷髮展與進步。他們不再只是圍繞着學生最基本的職責-學習,更多的出現了新的活動方式。打球等體育鍛煉和課餘學習成為了大學生的主要選擇。對於每一個人來説,都需要一個強健的身體。於是,大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積極鍛鍊。這樣,他們不僅收穫了知識,也擁有了健康。從而,他們更有本錢,用今天搏明天!其次,隨着科技信息的不斷更新換代,更多的大學生都手持一部手機甚至電腦。於是,他們便能更方便的上網聊天,打遊戲和看電視,電影及小説等。他們總是認為在沉重的課業負擔下,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好好釋放一下。只不過,有時在其中也可以收穫點什麼,他們這麼對我説。例如:遊戲中的戰友情誼,電視裏的深刻道理...還有,6%的大學生積極參加院校的活動和工作,6%的大學生勤工儉學,他們似乎收穫了更多,在工作中不斷鍛鍊和提升自我的交際能力和自主能力,這對於未來的就業也是很有幫助的。另外還有一部分人蔘加社交活動,和朋友聊天,逛街,其中大多數都是女孩子的選擇。女孩子對事物有着特殊的審查能力,於是聊起天來或逛起街來都似乎特別帶勁。對於課本以外的知識有着強烈求知慾的人也佔了一定比例,他們喜歡看自己沒有看過的世界,或是時時關心世界各地的新聞,手裏總是拿着一份閲讀材料。事實上這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不至於成為一隻井底之蛙!還有一部分人也許習慣追求簡單的生活節奏,於是選擇了睡懶覺。確實,睡覺是最簡單方便的,也同樣是最經濟實惠的。除此之外,睡覺還可以養顏,這讓某些女孩子特別心動。最後,還有8%的大學生選擇打牌或其他活動,沒事便三四人湊一桌,可以一邊打着牌,一邊吃着小零食,好像挺愜意的。

也許正因為世界上的人都不盡相同,便產生了這麼多不同的想法,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另外,從調查結果上看,大學生的課餘生活似乎不再太有意義,也許是經歷了就不會有新鮮感,就不會那麼激情澎湃,所以就有更多的人追求較低級的趣味來調味。但是,作為一名大學生,還要以學習為主要任務,儘早把生活重心放在學習上,娛樂活動只能為輔。這次做這麼一個調查報告,是想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態度和方式,希望可以引發大學生們的思考。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9

針對某企業/行業的薪酬調查報告

一、1、本次薪酬調查的目的與內容

2、薪酬調查的對象: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介紹(性質、規模、目標等);

3、薪酬調查的範圍與方法

4、本次調查計劃與成員分工、完成時間

二、1、調查對象的薪酬結構與薪酬制度(包括貨幣薪酬與非貨幣薪酬各項);

2、職位描述與任職資格條件;

3、被調查員工(樣本)情況分析:包括年齡、性別、工齡、年齡、職位,學歷等;

4、將薪酬調查結果圖表化

三、分析調查結果,並結合調查對象實際提出可行性建議;

注意:

1、人員分工明確並可記錄;

2、報告簡潔,圖文並茂,形象直觀;

附件:

明一世代(福建)貿易有限公司營銷財務部薪酬調查報告

一、報告簡要

在薪酬行情越來越市場化、透明化的今天,不同類型的企業如何設計不同的薪酬體系?如何使良好的薪酬福利政策成為企業發展源源不斷的驅動力?每一個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和人力資源管理者中的有識之士都在思索上述問題。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更寬更高的視野來探討企業的薪酬體系的重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為了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夠更好的結合,本人利用20xx年 十一 長假的時間對明一世代(福建)貿易有限公司的營銷財務部薪酬結構進行調查,並對其薪酬體系作出了分析總結。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對明一世代(福建)貿易有限公司營銷財務部的普通員工的薪酬狀況進行調查研究,進而對該部門的薪酬體系進行分析,發現其優點與缺點,將優秀的薪酬方案推廣到其他部門或者分公司,對不足的薪酬方案進行改善,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合適的薪酬方案,完善薪酬體系,使之適應部門發展的需要,且能夠最大的激勵員工,吸引優秀人才,最終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本次調查是採用與員工面談的方法收集數據與信息。

二、調查報告內容

(一)、調查對象

本次薪酬調查的對象是明一世代(福建)貿易有限公司營銷財務部的普通員工,因此在接下來的內容都是針對明一世代(福建)貿易有限公司營銷財務部的普通員工進行論述分析的。

(二)、薪酬構成

通過調查,我對明一世代(福建)貿易有限公司營銷財務部的薪酬結構有了較全面的瞭解。該部

營銷財務部的薪酬的總體結構沿襲着整個公司的薪酬結構,只有在變動現金收入這一項中師根據本部門的特徵和需要制定適合本部門的薪酬方案,以便更好的激勵本部門員工。該部門的薪酬結構主

要由貨幣薪酬和非貨幣薪酬兩部分構成,接下來對此進行詳細介紹。

非貨幣薪酬:

在與員工面談的過程中,我瞭解到該部門的非貨幣薪酬主要是每月一次的整個公司的優秀員工評選。參加優秀員工評選的條件是當月績效達85分以上的,且當月創新提案被採納的有4條以上。如果被評上優秀員工,公司將把該員工的照片貼在公司的公告欄上,並進行表揚,但沒有物質上的獎勵。

貨幣薪酬:

1、直接薪酬:直接薪酬是整個薪酬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員工最為重視的,也是各部門最為重視的一部分。

(1)基本現金收入。基本現金收入指公司根據員工承擔的責任給與員工的現金報酬。也就是崗位基本工資。進入營銷財務部有為期兩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內基本工資是 1300元。如果表現良好,轉正後基本工資為1600。轉正後提升基本工資的途徑有兩個,一個是公司根據經營狀況以及市場需要主動加薪。另一個途徑是參加異動考試,考試通過每個月能增加200元的基本工資。

參加異動考試必須是要成為公司正式員工滿半年,且在這期間表現良好,得到所屬主管的認可,由主管提名後,個人寫申請報告、面談表遞交給部門總監,經總監批准後才能參加異動考試。考試的主要內容是公司的規章制度以及本崗位的一些基本知識。

(2)變動現金收入。變動現金收入指公司根據員工的短期業績效果向員工提供的現金獎勵。主要由績效工資和其他貨幣性獎勵組成。

績效工資只有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後才有,且每個月只支付一半,另一半當做年終獎勵發放給員工。績效工資算法:將員工的基本工資除以70%,然後乘以30%,再除以100,得到單位績效分的績效工資,最後將單位績效工資乘以員工當月所得績效分。公式如下:

績效工資={[(基本工資÷70%) 30%]÷100} 當月績效分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0

大學生都開始面對現實,走向社會。打工無疑是很好的途徑,甚至在校園內形成潮流。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的觀念變化。觀念的變化帶來的各種現象則值得我們關注。

89%的老師和家長支持大學生假期打工,他們認為大學生通過打工不僅可以鍛鍊適應社會的能力,還可以讓課本知識得到實踐。僅有11%的家長和老師不支持孩子平時打工,他們認為那樣會耽誤孩子的學業。有78%的人認為大學生打工是為了鍛鍊自己,17%的學生認為打工是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也減輕自己的壓力,有5%的老師和家長認為大學生打工是為滿足自己的個人慾望。

在打工時是自己找還是通過中介機構?有的同學是通過中介機構的,他們認為中介還是比較可靠的,雖然收費有點貴,最終還是找到了比較滿意的工作。不要被一些中介矇蔽,要慎重。有的是自己在外面貼傳單,自己宣傳,效果也挺好的,

打工受騙:

一:中介詐騙 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機構,抓住了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同時又掙錢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額的中介費卻不履行合同,不及時地為大學生們找到合適的工作。

二:亂收押金 有些用人單位聲稱為了方便管理,嚮應聘者收取一定數額的押金或者保證金,並許諾工作結束後退還,然而工作結束時大學生只能領到工資,保證金卻不見了蹤影。

三:直銷、傳銷本來是以銷售人員的名義上崗工作,公司卻讓應聘者如法炮製去哄騙他人,

騙力:

一:剋扣工資

二:網上欺騙有的在網上發佈信息,要求應聘者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譯、創作等。然而學生從網上把內容發過去之後,就會被告之不能採用,其實他們已經利用了學生們的信息或智力資源,但是在網上很難取證。

騙色: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學生身上,利用大學生社會經驗少、輕易相信人的弱點,進行犯罪活動。

規範 打工問題: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社會上打工兼職的在校大學生一旦合法權益被侵害,勞動監察部門一般情況下不接受其維權投訴,大學生要維權,只能上法庭打官司。但昂貴訴訟費用、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往往令貧寒學子望而卻步。

在校大學生打工維權難是一個普遍性問題,癥結之一在於現行《勞動法》並未將在校大學生包括在調整範圍內,在校大學生只能通過法律訴訟來維權。一般情況下,大學生所要爭取的不過幾百上千元錢,但訴訟成本可能高達好幾千元。,並且還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打官司打不起,只好忍氣吞聲。但他們的合法權益如何來維護呢?四川大學法學院教師、法學博士莫小雨認為,解決在校大學生打工維權難,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制度保障,對現行《勞動法》進行修改,把在校學生包括進其調整範圍,切實降低他們的維權成本,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此外,一是政府加大力度宣傳勞動法律法規;二是假期到來之前,高校讓大學生們掌握相關知識以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三是工商等職能部門在企業辦理或換髮相關證照時,通過培訓或簽訂責任書等形式,督促其遵守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必要時將這一內容作為“市場準入”門檻。

對大學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必要的,筆者以為以下三點建議可供參考。

一、“打工”不能放棄學業。大學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學生,因此我們在處理打工和學習時,應以學習為主,打工為輔。

二、“打工”要為“能”動而不為“利”動。掙錢確實也是打工的一個目的,但這不應該只是唯一目的。對大學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會能力,這無疑是一筆無形的財富,但“打工”最好能與自己所學專業的有關工作結合

三、“打工”應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質。“打工”其實也具有很大的冒險性,在良莠不齊的社會大染缸裏,必須有一雙洞察社會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線,提防一些居心險惡的人。

大一、大二做家教固然可以,大三、大四仍然做家教,就不太適宜了。一般來説,大學生們開始大學生活以後,最優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經濟獨立。尤其是到外地讀書的同學,經濟獨立是人格獨立的基礎。所以,大(20xx大學生誠信調查報告)一、大二做一些有穩定收入的工作,是相當必要的。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1

去年,本市市區學生的視力不良率為國小31.8%,國中61.3%,高中80.8%。從數據上看到高中學生比國中學生的視力不良率要高出很多,這是因為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經常用眼,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是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其實這都跟我們對近視的認識有關,在調查中,90%的同學表示在得知有近視後,才開始注意。大多數同學認為已經近視了,也沒有機會恢復正常,就不再會理會它了。有些沒有近視的同學,也不大注意自己的視力,認為遲早都會有近視。

男同學為什麼會比女同學的近視率低?是否運動導致?是否是女同學比較認真地學習,看書比較多?男同學玩遊戲機的人會比較多。還是與遺傳有關呢?

近視的度數大部分集中在什麼範圍?説明近視率雖然高,但是大多數都不是高度的近視,是可以預防繼續加深的。對於近視的同學最重要的問題是不要再加深。如何做呢?有的同學近視不很深,但是經常不戴眼鏡,這樣會使眼睛近視加深嗎?這種情況多不多?

我們班近視嚴重,我們通過調查瞭解到有以下幾個原因:一:過長時間讀書,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二:長時間觀看電視,距離不夠遠;三:使用電腦時間過長,姿勢不正確。四:邊走路邊讀書,或是邊乘車邊讀書;五:沒有認真做好眼保健操。近視對我們並沒有好處,只有壞處。在生活造成很多的不方便,眼睛一離開眼鏡就會看不清。對於我們的將來,將造成很多的不便。在升大學時,因為近視,很多專業都不招收(如參軍、飛行員等),白白浪費自己的專長。

我們提議這樣保護眼睛:

1、光線須充足:光線要充足舒適,光線太弱而因字體看不清就會越看越近。

2、反光要避免:書桌邊應有燈光裝置,其目的在減少反光以降低對眼睛的傷害。

3、閲讀時間勿太長:無論做功課或看電視,時間不可太長,以每三十分鐘休息片刻為佳。

4、姿要端正:不可彎腰駝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課易造成睫狀肌緊張過度,進而造成近視。

5、書距離應適中:書與眼睛之間的距離應以30公分為準,且桌椅的高度也應與體格相配合,不可勉強將就。

6、看電視距離勿太近:看電視時應保持與電視畫面對角線六~八倍距離,每30分鐘必須休息片刻。

7、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規律:睡眠不足身體容易疲勞,易造成假性近視。

8、多做户外運動:經常眺望遠外放鬆眼肌,防止近視,向大自然多接觸青山綠野,有益於眼睛的健康。

9、營養攝取應無均衡:不可偏食,應特別注意維生素B類(胚芽米、麥片酵母)之攝取。

10、定期做視力:凡視力不正常者應至合格眼鏡公司或眼科醫師處做進一步的檢查。

11、電腦操作注意:

電腦操作應保持六十公分以上距離,視線向下約30度;請勿連續操作螢幕的光度與清晰適當,環境的光線柔和,桌椅的高度及舒適度能配合終端機的高度;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2

隨着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貫徹,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和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方面將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普法教育和法制宣傳成為了全社會的一項重要課題。為了瞭解現在大學生的法制意識情況,探索法制宣傳的新渠道,本小組特對此制定了一份調查問卷,在本校大學生中展開了調查,對當代大學生對法律的瞭解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並對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培養提出建議,以此為促進社會法制作出自己的努力。調查以隨機問卷方式,面向全體杏壇學院的學生。共制問卷100份,收回92份。問卷的內容圍繞“大學生的法制意識”展開,總共10道題。在調查的學生中,各年級段的學生都有,大四的佔了大多數,他們的答案基本代表了客觀意義上的非法律專業學生在完成了大學階段積累後所知曉法律的程度。

為進一步瞭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現狀,促進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為學校的法律教育工作提供依據,促進和諧社會的建成,因而進行了本次大學生法制意識調查。作為法學專業的學生,我們本着實事求是的嚴謹的治學態度,通過問卷形式瞭解真實數據,進而通過數據得出問題,通過問題了解到大學生法制意識現狀,從而分析如何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

所謂法制意識,其實更多的講究的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態,是指人們對於法律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和情感、態度的總稱,它表現為探索法律現象的各種學説,對現行法律的評價和解釋,人們的法律動機,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法律、法律制度的瞭解、掌握、運用的程度以及對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它包括法律認知、法律情感與意志、法律價值觀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對法律的瞭解和情感。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大學生“學習法律的必要性和了解法律的途徑”而提出的,通過大學生的回答,瞭解大學生對法律的態度和情感。

第二部分:相關基礎法律知識和權利義務的認知。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法律、法律制度的瞭解”而設計的,基於此理由,我們選擇了一些基礎的法律問題,同時這些問題有正確答案,通過答案的正確率來了解此方面。

第三部分:實踐中對法律的運用和理解。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對法律意識觀念以及對大學生的維權意識”而設計的。因為是要了解大學生對法律的掌握和運用程度,我們通過商量,希望可以通過現實中大學生熱點關注的或者生活中會遭遇的一個場景來展開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問卷調查者與被調查的距離,也可以得出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法律問題最真實的反應。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大學階段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是有必要的,學生了解法律知識的渠道多樣化保證了學生與法律知識具有較廣的接觸面,這一點對法律知識的普及具有相當的積極意義。可是法律知識的普及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在調查的學生中,只有48%的學生知道12月4日是我國的法制宣傳日。這表示,還有相當多的同學對生活中的法律沒有予以足夠的關心。對於“法律是否能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這個問題,38%的學生選擇了“能,我對法律有信心”;18%的學生選擇了“不能,法律愈來愈成為有錢人和有權的人的代表”;34%的學生選擇了“現在不能,但隨着社會的發展,法律會逐漸完善”這組數據充分説明了在大學生看來,現在的法律還遠遠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甚至法律存在的基本意義都在面臨着被部分學生否定的局面。雖然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不能單純地歸結於法律本身的不完備,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對大多數人來説,現在的法律體系還是不能夠滿足他們對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要求。由此可見法制理論與實踐存在着十分嚴重的脱節。同時,只有14%的學生表示曾經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己被侵犯的合法權益。大學生權利意識淡薄不禁引人深思,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風向標,尚如此不願以法律作為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實現全民懂法用法還任重而道遠。另外,對於諸如一塊錢之類的細小的利益,69%的學生選擇了不會去爭取這樣的利益——即使這樣的行為在法制意識的普及中有着重要的意義,也有可能使別人因此而受益。在“假如你參加勤工助學或利用課外時間在社會打工,當您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時您會”一題中,有51%的學生選擇用法律手段解決爭議,也有18%的學生希望通過別的合法手段來爭取解決問題。但仍有將20%的同學選擇忍氣吞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於社會中思想最為激進的大學生仍有這種思想的存在,並佔據如此之大的比例,不禁讓人汗顏,引人思考。不過,在面臨着嚴峻現實的同時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希望,學生也希望通過各種形式來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識,增強自身的法制意識。問卷中所提出的諸如“增加有關法律的課程”、“ 組織普法講座”、“ 組織學生參與法庭旁聽”、“ 組織學生參與模擬法庭審判”等形式均受到了學生相當的贊同。

要提升大學生的法制意識,需要不同渠道的共同合作與努力。由此,提出以下看法,首先要加強對大學生法律知識的豐富和法律興趣的培養,學校是教育機構,承擔着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後備幹部和各級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法、知法,使他們形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進而做到守法、用法、護法,對於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要積極組織和開展法律教育課程和法律意識培養的措施,活躍於校園內的有關法律的社團也應該積極開展活動,培養同學們的法律興趣,活動開展要注意避免形式化、古板化,要讓學生們去參與和配合中真正有所收穫。其次,全面普法教育任重道遠作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如此欠缺的情況,推及全民的法制意識,結果自然不容樂觀。因此,全民的普法教育及其法制進程可想而知,面臨巨大挑戰。因而,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各級教育機構,組織機構都應該注意把法制教育提上日程,完善法律諮詢機制,加大普法宣傳力度。

同時,司法機關應建立法律公信度,提高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度不斷暴露的司法處理問題,司法腐敗現象,讓人民對法律的信任度急劇下降,法律的信任危機越來越嚴重。因而加強對公、檢、法機關的規範化整治,以及律師等法律工作者行為作風的整治也越顯重要。普法的基礎是信仰法,建立法律的公信度是法制進程的關鍵一環。

另外,根據大學生的現狀和我國的國情,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強對學生法律意識、權利觀念,即改善現階段教育對於法治觀念培養的缺乏;國家應繼續加強對法治的宣傳教育,形成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這有利於學生法治觀念的形成;對落後經濟地區的法治建設要與發達地區同步推進,防止法治建設的不平衡阻礙大學生法治觀念的發展;要限制公權力,防止權力的濫用,形成社會良好的風氣促進大學生法治觀念;加深對我國法制實踐瞭解,讓大學生自覺培養法治觀念。

綜上,當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亟待提高,這需要家庭學校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法律觀念的培養,法制社會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行動開展得越早越好,因而,大學生自身以及社會各方力量都應該為形成一個有着良好秩序以及公民能有能力依靠法律武器而無任何後顧之憂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3

3月31日,20xx年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在廣東工業大學召開,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與各高校代表參加。會議透露,今年共有近80萬畢業生在廣東求職,約佔全國的1/10,總量壓力繼續加大。

就業壓力大過去年

羅偉其透露,預計廣東20xx年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就業需求情況與去年大體持平。由於畢業生總量壓力進一步增大,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面臨的困難可能比去年還要大。

去年,截至20xx年9月1日,廣東省20xx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4.61%,位居全國前列。

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在會上透露,20xx年在粵就業的高校應屆畢業生總數近75萬人。今年廣東省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為51.9萬,加上外[微博]省入粵求職和往年申請暫緩就業畢業生,共有近80萬畢業生在粵求職。為此,廣東省教育廳將組織65場面向20xx屆高校畢業生的系列供需見面活動,包括網絡招聘會20場。

羅偉其還表示,各高校須大力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開發移動終端上的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系統,實現畢業生在手機上投遞簡歷、預約面試、在線諮詢等功能。

允許學生休學創業

廣東高校大學生的創業情況如何?會議透露,截至20xx年9月1日,廣東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同比增加6.35%。

羅偉其表示,高校要開設創業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大學生休學創業。同時,要鼓勵高校聘請創業成功者、企業家、投資人等校 外專家學者兼職授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實踐和模擬演練機會,支持到新興產業創業、落實工商註冊、税收減免、融資服務和財政補貼政策,加大對大學生自主 創業資金扶持力度。

“大學生要成為創新驅動的主力軍。我們鼓勵、支持各高校建立創業學院,讓每個人心中都有創新基因。”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鄭慶順告訴記者。他還透露,今年,創業人數的比例一定有所增加。

陳雲賢:健全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體系

3月31日,廣東省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出席會議並講話。

陳雲賢強調,要改革創新,不斷完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機制體制;多措並舉,開創高校畢業生新的就業崗位;完善服務,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 業;加強建設,健全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體系;提高畢業生就業創業質量,不斷提升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水平。要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取得實效,並形成各單 位各部門共同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合力,紮實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幫扶工作。

廣東省發改委、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團省委等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領導出席了會議,全省140多所普通高校的黨委書記或校長、學校就業工作分管校領導參加了會議。

就業看點

男性薪酬高過女性

本次會議還公佈了20xx年廣東省畢業生就業白皮書和就業質量報告。記者發現,同等學歷下,男性薪酬普遍高過女性。

報告指出,20xx年男性畢業生的平均就業薪酬為2961元/月,而女性畢業生則為2797元/月。

就學歷而言,研究生的男女收入差距更大。男性畢業研究生平均薪酬為5421元/月,女性則只有4850元/月,相差500多元。

本科生最愛創業

報告還顯示,截至20xx年9月1日,20xx年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為1712人,佔畢業生數的0.37%,其中研究生55人,本科生1156人,專科生501人。

去年自主創業的畢業生中,40.45%都選擇在廣州創業。

7成大學生到基層

報告還顯示,在20xx年畢業生中,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有35.62萬人,佔比77.52%。研究生1.1萬人,本科生15.07萬人,專科生19.45萬人。

其中,研究生以教育學類畢業生最多,本科生則以管理學類畢業生最多,專科生以農林牧漁類畢業生為主。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4

為了解柳州 師 專財經系大學生這一特殊羣體的吸煙現狀,探索在大學教育階段對大學生進行吸煙干預的策略和方法,為學校衞生工作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教育提供依據,本文於20xx年5月~20xx年6月對大連大學學生進行了吸煙現狀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 對象 採用整羣抽樣方法,在柳州師專財經系 會電專業09級在校大學中抽取84名進行調查。其中男生35名(42%),女生49名(58%)。年齡中位數為20歲, 最大的21歲,最小的19歲。

2 方法 問卷調查:依據參考文獻。設計統一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吸煙行為、對吸煙的態度、第一次吸煙類型等項目。

3 統計分析 建立數據庫和表格進行分析比較

本次調查共印發問卷90份,回收有效問卷84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49人。49名女生中有19人吸煙,35名男生中有25人吸煙,女生吸煙率為39%,男生吸煙率為71%。即平均吸煙率為55%。

1、對香煙成分很瞭解的 :男生佔57%,女生佔71% .

2、知道抽煙對身體的 傷害的:男生佔60%(完全知道),女生佔73%(部分知道).

3、認識的同學中有:男生佔49%(5~10),女生佔61% (10人以上).

4、第一次吸煙的類型中:男生選模仿型的佔51%,女生選消遣型的佔29% .

5、在校園裏抽煙同學的看法:男生選無傷大雅的佔23%,女生選反感的佔55% .

6、不贊成女性抽煙的:男生佔74%,女生佔73% .

7、介意戀人抽煙的:男生佔63%,女生佔71% .

7、抽煙的年齡在1年內的平均率佔37%

8、多數的同學在鬱悶時抽煙佔49%

9、抽煙之後不想戒的佔少數11%

10、每個月買煙的費用少數用30佔17%(20xx最新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11、知道抽煙對精子質量不好的佔多數為80%

12、知道抽煙對胎兒不好的佔多數為71%

分析總結

調查結果顯示:1、因受生活環境影響而開始吸煙的學生佔大多數。

2、吸煙者對香煙的依賴性很大,難以戒掉。

3、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習及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 ,焦慮水平也越來越高,而吸煙則往往被人們認為是排憂解愁,緩解焦慮的一個很好的措施。

4、年級越高,交往的場合也越來越多, 而在某些特殊場合吸煙被學生認為是成人化的標誌之一。

也可能存在的因素有: (1)標新立異心理

大學生處在生理心理的日漸成熟的階段,自我意識在不斷顯現,表現欲逐步增強,時刻想以“新”“異”來吸引別人而吸煙恰好能滿足這心理。

(2)追求風度心理

現在,電影視錄相等娛樂傳播媒介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極大。某些吸煙大學生承認他們吸煙完全學自銀幕上的偶像和英雄人物。覺得吸煙很有些類人物的風度,有男子漢氣味。的確,這些道德認識正處在不成熟階段的大學生往往錯誤的將吸煙與威武,灑脱聯繫在一起。

(3)好奇心強,玩玩慾望高。

這部分多數是比較早吸煙的學生,好奇心強,凡事想親身實踐一下,但克服自制力卻比較差,他們認為吸煙好玩、稀奇、開始只抱着玩玩、試試的心情,哪知一抽不可收。

(4)交際心理不成熟。

這些大學生中流行這麼一句話:俺款爺,不買就買,一買全是“大中華”“紅塔山”“萬寶路”“劍”等中外高檔名煙。是想借此顯示其富有,是“款爺”,藉此壓服別的同學,在班上樹立“錢”威。

(5)屈從心理。

俗話説;“近墨者黑”一些中學生受到同夥負效應影響,加上本身意志薄弱,屈從於外部誘惑壓力,也隨其吸上了煙。

4 相關的意見或建議

A、 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吸煙的主要原因是:交際應酬、解悶、好奇、追求時尚等.這也許與當前學生生活平淡、學習壓力大等因素有關。因此,學校應科學安排一些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加強戒煙宣傳,讓大學生了解吸煙的危害、懂得健康的重要性,以矯正大學生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心理和行為。

B 主要是強調吸煙對個人和他人的危害和他人的危害和教師“為人師表”的重要性。通過教師的言行影響學生。為使師生能認識到吸煙對個人、他人身體的危害,及對教師在形象方面所產生的影響,各學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學校領導做動員與吸煙的教師簽訂控制吸煙的協議;各學校在師生中開展以“吸煙有害健康”為主題的廣播宣傳、講座、徵文比賽、手抄報比賽、漫畫比賽、演講比賽、班隊會活動等。

吸煙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眾所周知,作為大學生,身體健康是工作生活的本錢,不能讓吸煙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戒煙勢在必行。要戒煙先要意識到戒煙的好處: 僅僅戒煙一天,戒煙給心臟、血壓和血液系統帶來地益處便會顯現出來。戒煙1年,冠心病的超額危險性比繼承吸煙者下降一半。 戒煙5年—20xx年後,中風地危險性降到從不吸煙者水平。戒煙20xx年,患肺癌的危險性比繼承吸煙者降低一半。患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腎癌、胰腺癌的危險性降低,患胃潰瘍的危險降低。戒煙20xx年,患冠心病的危險與從不吸煙者相似。死亡的總體危險度恢復到從不吸煙者水平。因此,任何時間戒煙都不算遲,而且最好在出現嚴峻健康損害之前戒煙。

5 吸煙的危害(權威數據):

吸煙危害健康,科學實驗早已證明,但全世界的煙民仍不斷增加,特別是未成年人,吸煙人數增長迅速,實在令人擔擾,據世界衞生組

織,英國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協會共同完成的一份關於吸煙的調查報告説,目前全世界共有煙民約11億人,中國是世界第一吸煙大國,煙民約3.4億人,世界上每年因吸煙導致疾痛而致死為315萬,也就是,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吸煙,所引起的疾病。當你在吞雲吐霧中似乎享受一種樂趣時,是否想過吸煙將對你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脅。

世界各國近40年來對煙草危害進行了廣泛的研究,5萬多份研究報告證實了吸煙對健康的危害。世界衞生組織認為,當今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就是煙草,吸煙已經被定為“公害”。但吸煙對身體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這是許多人都不曾想像到的。科學研究證明,煙草的危害主要來源於煙霧中的化學成份。煙草中含有的化學成份高達4700多種,其中主要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苯丙比、放射性物質、刺激性化合物及砷、汞、錫、鎳等多種重金屬元素,它們具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和致癌作用。20xx年8月,美洲心臟基金會和美洲心臟病學會聯合發表的反煙草鬥爭框架協議的《巴拿馬聲明》中指出,吸煙將成為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心臟聯合會主席馬里奧·馬拉納奧強調,到20xx年吸煙對人的危害將超過吸毒、艾滋病和其它疾病,成為導致死亡和喪失勞動能力的主要原因。據悉,目前全球每年與吸煙有關疾病死亡約為490萬人,到20xx年將達到20xx萬人。新華社曾發過一條專稿,説我國的科學家在開展了一項大規模調查以後得出一個結論,我國每年100萬的死亡人羣中,有3/4死於煙草所致的疾病,按現有趨勢,到20xx年,我國將有200萬人因吸煙而死亡。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曾搞過一次調查,美國有4700萬成年人吸煙,1995年到1999年間,美國每年死於吸煙導致疾病的人數估計為44萬人,其中約3.5萬人死於被動吸煙,而且女性致肺癌的人數目前已經超過其它癌症死亡人數的總和。肺癌是世界各地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報告,肺癌居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全球每年肺癌新患138萬人,有98.9萬人死亡;另據報告,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男性肺癌發病率都在上升,其上升率與吸煙率幾乎一致。而像芬蘭、英國、美國吸煙率下降後,肺癌的發病率也在下降。我國1990年到1992年死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肺癌死亡率由70年代的7.17/10萬增加到151/10萬

解決問題的現實意義

吸煙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種疾病的致病因素;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至2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至3倍,氣管炎發病率高2至8倍;全球每年有500萬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病等等。同時吸煙所導致的醫療成本讓中國五千多萬人口陷入了貧困。

不僅如此,吸煙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吸煙時衣兜裏經常要帶香煙、打火機,加上手機、眼鏡,春夏秋冬不能忘,實在累贅;吸煙人的衣服、牀單被煙灰燒個小窟窿是常事。由於在野外吸煙,引發森林火災的事也時有發生;在課堂聽講、會場開會,常常需要溜出來過過煙癮再進去,該聽的沒聽着,該説的沒説到,影響學習、工作。四、在劇場看戲,甚至在電影院看個電影,半中間也得出來抽支煙,弄的棋也下不好、戲也看不成;眼下乘飛機、坐汽車、逛商店、進佛堂,無論出外辦事還是旅遊,所到之處很多地方都禁止吸煙,吸煙的人處處受限制。且吸煙不僅害己,還影響公共環境,傷害其他不吸煙的人。從對他人的身體健康的尊重來説,戒煙還反映出一個人社會公德的高下。

戒煙後能更集中精力地學習和工作,且不會因吸煙產生二手煙危害他人,還校園一片清新的空氣。不僅如此,戒煙後可以省下一筆開銷,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最後用一局法國戒煙委員會和煙草預防辦公室在巴黎舉行的第30屆法國醫學沙龍上對所有吸煙者發出的警示結束本次調查:

“吸煙危及生命的概率是50%,戒煙等於自救。”

5 參考文獻 :

A 張彩霞,盧次勇,鄧雪清,等.中學教師吸煙 行為知識和態度調查[J].中國公共衞生,20xx,21(8):902?903.

B、 旭日,田本淳,安家敖,等.預防吸煙項目基線調查報告[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7:57-71.

C、 原建慧翟豔麗.醫學生吸煙現狀調查分析[J]. 長治醫學院學報,20xx,16(1):9-10.

D、 周國宏,袁傑.某醫學院校學生吸煙狀況與相關因素研[J].中國學校衞生,20xx,23(1):15-17.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5

如今,是不是網民已經成為中學生是否 現代 的重要標誌。但是,因特網會給中學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模式帶來哪些影響?一項最新調查表明,因特網有利於中學生現代思維方式的形成,有利於他們社會化的進程,更能激發其創造潛力。調查顯示,中學生網民中,男生的上網率高於女生。上網學生中57.6%的人偶爾上網、40.6%的經常上網,大部分時間都泡在網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學生網齡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兩三年網齡的人只有10%,這説明當地中學生上網是近兩年的事。

中學生上網多數是在週末或假期,81.2%的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學生是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網是為了玩遊戲。

在對網絡的基本評價中,有半數以上的中學生認為上網是大勢所趨,30.5%的學生對網絡表示滿意,47.1%的人認為對中學生上網應適當指導。

基於大量調查數據,調查認為,上網激活了現代中學生的思想:

網絡讓中學生接觸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觸到開放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平等意識和全球眼光;他們通過閲讀網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潛移默化地學習了現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懂得在處理複雜事物時必須考慮它與周圍事物的種種聯繫,從而改變傳統線性思維固有的死板和狹隘。網絡還使中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大大超出他們所能直接體驗的生存世界。85.6%的上網中學生認為網絡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改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網者是在上機過程中學習網絡知識。

網絡的全方位、超時空、互動性和隱蔽性為中學生的社會交往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機會。學生可以利用快捷的電子郵件與他人進行遠距離交流,這種 戴面具 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學生在平等、寬鬆的社交環境中盡情展現自我。調查顯示,53%的人上網是為了向外發佈信息。

但調查也發現,網絡同其他事物一樣,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給一些中學生帶來困擾,如網絡容易使少數自控力較差的中學生上癮、間接和符號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對面的交往機會和願望、網絡高技術容易使有的中學生對網絡技術產生過度崇拜等。

調查認為,因特網的發展使對中學生的教育工作呈現新的特點,學校教育應該是網上育人與網下育人相結合,以促進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6

調查主題:社會道德意識

調查對象:佛科院部分學生

調查目的:瞭解大學生道德意識

調查時間:不定時,長期調查

社會道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社會道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層面上,社會道德主要體現為舉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層面上,社會道德主要體現為愛護公物、維護公共秩序;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層面上,社會道德主要體現為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作為一名當今社會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是當代中國的優秀青年,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21世紀振興中華的主力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下,我們更應爭當道德模範。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道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道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一、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在的大學生社會道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在道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良好。對基本的道德行為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脱節”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二、具體分析

1、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參加過社會公益活動,不過經常參加的人並不多,多數學生都是出於學校規定而不得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道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學校和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當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調查中,雖然參加過無償獻血的人並不多,但多數人表示願意積極參與獻血活動,在這些願意參與無償獻血的人中,有大部分人是因為嫌麻煩、沒時間而未能成功獻血的,這説明,主觀上大家還是有很大的奉獻精神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少部分人認為這是醫院在賺錢而消極對待無償獻血。

2、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本次調查中,所有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説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一半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另一半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説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但能做到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説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3、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着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大多數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少數的人會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少部分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衞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幾乎沒人會主動弄乾淨,而有一部分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絕大多數的人則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拾金不昧

在拾金不昧方面,大學生還是做得不錯的。根據調查,多數人在撿到飯卡、錢包、U盤等私人財物時,都會馬上交給相關部門,像保衞處、廣播台等等。只有少數人會視而不見,而視而不見的這些人中,有的是對這些東西不屑一顧,而有的則是怕惹麻煩。至於想要“私吞”的,調查結果顯示,人數為零。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自己絕不會為了一點東西而昧了自己的良心。

5、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道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本次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然有超90%的同學認為考試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而之前在網上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80%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而對於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的問題,多數學生則採取游擊戰的方法,平時忌無肆憚的使用,等有人來檢查就藏起來。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紀律意識淡薄。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總結

綜上分析,當代大學生的社會道德狀況良好,基本符合一名當代合格大學生的標準,但我們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王偉凱表示:“大學生依然單純,素質並沒有下降。”在得到社會肯定和表彰的同時,我們應時刻謹記肩上的神聖責任,時刻以社會道德典範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揚優點,彌補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會道德形象大使。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7

一·引言:

在世界環境問題面臨嚴峻考驗的今天,環境問題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提及和了解。而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後續知識和力量的儲備,是我國環保事業的主力。因此,瞭解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對於解決我國現存的環境問題具有現實意義的。

為此,本小組於大學生羣體展開關於其環保意識的調查。本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254份,其中包括省內外各類型高校的各年級大學生。囊括各個層次,使得數據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同時使我們的調查結果更具説服力。

注:詳細問卷及各題目各項選擇支的詳細結果請看附錄1

二· 情況總結及介紹:

以下是對問卷的總體分析,真實有效地反映出大學生六個方面的情況。

1)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

過半的學生不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他們於環境日做一些響應環保的事,如想周圍的親戚朋友宣傳環保知識的希望亦成泡影。關於20xx年12月7日192各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15.5%的同學對此事一無所知,30%左右的同學對大會有初步的瞭解,較深入瞭解的同學的僅22.1%。對於這種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國際性大會,作為一個大學生,本應是做為常識瞭解的。

2)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不高

問及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閲相關知識時,只有4.61%的學生會時常關心,6成的同學表示偶爾會關注一下,而近一層的同學幾乎不會關注這一與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

3)大部分贊成國家或學校於環境問題採取的措施

對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72.3%的大學生持十分贊成的態度,持反對或無所謂的態度的大學生僅一成。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近四成同學贊成不提供塑料袋,雖然有56% 的同學不贊成,但其中76%的同學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4)認為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一般

第六題是大學生之間的自我測評——您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環保意識如何,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一般,近兩成的同學認為較差或者很差,只有4%的同學覺得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很好。但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在接下來的第八第九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同學認為自然災害與環境有聯繫或很大聯繫,同時九成的同學意識到“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所以我們相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正逐步增強,具有全民化趨勢,是個可喜的結論。

5)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

大學生有沒有特別的行動來響應這一號召呢?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較多同學選擇能夠做到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儘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耗能電器等來響應低碳生活。僅3.8%的同學無行動。但我們相信,在絕大多數同學的影響下,這些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

6)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在第11~15題中從四個生活細節出發瞭解現大學生的生活習慣。

雖在夏天使用空調無可厚非,但空調的温度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氣候學家的建議是,如果每個空調使用者都能自覺地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那麼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會明顯減緩。雖僅29.67%的同學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但34.31%的同學也能把温度範圍控制在較高的温度——24~25攝氏度內。還有26.78%的大學生不使用空調。

據權威資料顯示,若每天每人平均使用一次塑料袋,則這個埋藏在地底五百年都不會有絲毫降解的白色妖魔將隨處出現,全面侵蝕我們美麗的生物圈。調查表明,超過八成的同學有循環利用塑料袋的習慣,而隨手丟棄的僅一成同學。

到商場或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我們可看見建議攜帶塑料袋的標語。迴歸調查,超過八成的同學有準備購物袋的意識或習慣。

在垃圾分類上,能做到經常分類的同學較少,僅一成;4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選擇分類。剩下近五成的同學很少,幾乎沒有甚至從不。

面對隨手扔垃的不良行為,超過八成選擇勸導或自己撿起來,持消極態度的同學為少數。

三·分析及建議

1) 從學生自身出發

1.大學生應積極瞭解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和新聞,提高環保意識

在問及大學生環保意識增強的原因時,選擇“學生自身素質高”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多數的大學生認為提高環保意識的根本是從學生自身出發的。在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並不高。就哥本哈根會議而言,若《哥本哈根議定書》不能在今年的締約方會議上達成共識並獲得通過,那麼在20xx年 《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之後,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温室氣體的排放。這將導致人類遏制全球變暖的行動遭到重大挫折。對於與自身密切相關並且具重大意義的大會,作為一個大學生,還是應該做為常識瞭解的。

2.大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雖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介紹到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但在對“白色污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上,我們需要全民大學生的參與。我們可以,在購物時自備環保袋,循環利用塑料袋,自覺把空調調至26℃;我們還可以,拒用保麗龍,並要求自助餐店或coffee shop使用紙杯,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盤、刷牙、洗臉,以節約珍貴的水源,拒絕拿取或使用氣球„„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蔘與到環保事業中

作為大學生羣體中的一員,不僅要從自身出發,做個環境的守護者,也要讓自己的行為感染周圍的人,譬如在家人或周圍朋友使用空調的時候提醒他們把温度調至26℃,在面對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我們自己撿起來的同時亦需要勸導他撿起來,重申維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必區分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大學生是應當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從周圍文化氛圍出發

“周圍文化氛圍好”是大學生認為羣體環保意識最強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們建議大學校園中,各類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各類社團都可以通過一些宣傳活動,如舉辦知識大賽,晚會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環保事業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併為環保發現自己的力量。

3)從國家政府的角度出發

1.國家政府應率先表態。

在包括中國的為數不多的五個國家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中,我們看到國家於環保事業的大力支持。這作為泱泱大國應有的姿態,能深入影響到每位大學生。

2.為解決環境問題而採取的措施應堅持落實

我們看到, 72.3%的大學生 十分贊成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這充分説明了“限塑令”於環境問題有實際意義的。那麼對於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國家應堅持,落實。同時我們主要到超過五層的同學會選擇反覆利用質量較好的塑料袋,所以我們建議國家限制質量差的反覆利用效率低的塑料袋的產量。

3.國家政府應加大對環保的宣傳力度

關於世界環境日具體是哪一天還有過半的大學生不知道,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在關於環境日的宣傳中力度還不夠。而“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是作為環保意識增強的第三大原因被大學生所選擇的。

所以,國家可在實際環境日6月5日,4月22日國際性地球日展開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如在央視播出一系列環保節目等。

4)從學校管理出發

通過調查可知,有42.5%的同學希望飯堂通過收取一定費用的方式來減少對一次性餐具的消費量,由此我們認為對一次性餐具實行收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減少其被使用的目的。從而我們對學校食堂提出有償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建議。

四·展望與呼籲

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實際行動來響應低碳,同時大部分大學生有較好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正趨於增強的狀態,會有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環保事業中,為我國環保事業的順利開展和解決我國現存的問題做出重大貢獻。

在報告的最後,我謹代表華南農業大學20xx級生科1班調查小組呼籲全體大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節約使用每一滴淡水,多種植樹木減慢沙化,不要再用一次方便袋,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記得國際知名圖畫作家芭芭拉.庫尼的一本名作「花婆婆」,故事中的小女孩對她爺爺説 ,我長大之後,要到很遠的地方旅行,然後,我要住在大海邊。她 的爺爺説,這些都很好„„但是,你還要再做一件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於是,小女孩長大後,選擇在海邊種滿了美麗的紫藍 色扁豆花,美化地球„„

那麼我們呢?

附錄1:

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

1請問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A.3月18日 B. 3月22日 C. 6月5日 D. 12月22日

2 ”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提供免費塑料袋”。對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請問您有什麼看法?

A 十分贊成 B 不太贊成 C 反對 D 無所謂

3對於“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請您問了解多少呢?(多選)

A 會議主要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後的後續方案,就 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

B 20xx年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

C 在此次會議上,國際社會需就“工業化國家的温室氣體減排額是” 多少達成協議。

D 均不知道。

4請問您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閲相關知識?

A時常 B有時 C較少 D 幾乎不會

5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您的看法是?

A 贊成 B 不贊成,但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 不贊成

D 無所謂

6您認為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如何?

A 很好 B 較好 C 一般 D 較差 E很差

7針對現部分大學生環保意識有所增強的現象,請問您認為其原因是什麼?(多選)

A學校管理得當 B周圍文化氛圍好 C 學生自身素質高 D 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 E 其他

8請問您認為中國今年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與環境被破壞有聯繫嗎?

A 聯繫很大 B有一定聯繫 C 沒有聯繫 D 不清楚

9請問您認為“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A 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影響很小。 B 對人類健康有危害,但無大礙

C 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 D 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產物,無法解決。

10對於低碳生活,請問您有哪些行動?(多選)

A 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者步行 B 儘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具

C 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能耗電器 D 其他響應低碳的行動 E 沒什麼行動

11 夏天的時候,請問您一般會把空調調到多少度?

A »26℃ B 24~25℃ C «23℃ D一般不用空調

12 對於只使用了一次的塑料袋,請問您通常會怎樣處理?

A 循環利用 B 直接丟棄 C 質量較好的留下再度利用 D 其他做法

13請問您處理廢棄物時有分類嗎?

A 經常 B 視情況而定 C 很少 D 幾乎沒有 E 從不

14到超市,商場等地方購物時,您的習慣是?

A 自備購物袋 B 索要或購買塑料袋 C 有意識準備購物袋,但有時會忘記

D 其他習慣

15如果您看到一個人(陌生人或者認識的人)隨手丟掉了手中的垃圾,您會怎麼做?

A 勸導他/她撿起來 B 自己撿起來 C 認識的人會勸導,陌生人則不理 D 不理

大學生環境調查報告範文三

一、 調查目的

五個重慶的意義:

"森林重慶"是要改善環境,讓老百姓多吸氧

"暢通重慶"是要改善交通條件,主城不塞車,鄉村有油路

"平安重慶"是要增強老百姓的安全感

"健康重慶"是要讓孩子長得壯,老人壽命更長,全民生活得更健康

"宜居重慶"是要着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條件和環境

為了貫徹實施“五個重慶”我們組織了對我校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減少污染,以更好地落實“森林重慶”和“宜居重慶”

二、 調查對象

我校全體大學生。

三、 調查方法

調查的方法:採用隨機抽樣方法來調查我校的學生,共調查的人數為200人 a) 樣本分類(以性別和學院為分類變量)

b) 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

c) 調查問卷

四、 調查數據分析與基本判斷

一到四題是對大學生對環境知識的掌握和了解,從這四個題可以看到差不多一般的學生是對環境知識較為了解的,他們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瞭解環境保護的真正目的,並且關心我們所居住的環境,這種理念與“宜居重慶”的理念相合。關注環境,瞭解環境的變化是培養環保意識的第一步,只有開始關注周圍的環境並對環境作出評價,一個人才可能去專門瞭解環境方面的知識。以下的數據表明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在關注環境,有一半的大學生,他們將這種關注落實在自己的行動中,主動去了解環境相關知識。

支撐數據:

1.您覺得自己的環保意識如何?( )

A.很強 B.一般 C.幾乎沒有

有一半的人認為自己的環保意識佔68%,1%人認為自己的環保意識幾乎沒有,31%的人認為自己的環保意識很強。

2.您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

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30日 D.6月5日

只有42%的同學知道世界環境日的時間。

3.您對我們學校的環境滿意嗎?( )

A.滿意 B.不滿意 C.無所謂

64%的同學對我校環境滿意,28%同學不滿意,8%感到無所謂。

4.您認為環保的目的是什麼?( )

A.為了保護每一個生命 B.保護生物多樣性

C.與動植物和諧相處 D.改善人類現在的生存環境滿足發展需求

67%的同學知道環保的真正目的,即改善人類現在的生存環境滿足發展需求

五到十題是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中在具體行動中的體現,而得到的數據難以讓人感到滿意。 綜合以下的一些環保實際行動的調查發現只有25%的同學是真正把環保落實到行動,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環境保護。

第五題“在炎熱的夏天您在寢室休息時,一般把空調開到多少度?”32%的同學使用較為省電的模式。

第六題“您喜歡以哪種方式出行?”87%的同學選擇較為環保的方式出行。

第七題“寢室水龍頭漏水時,您會怎麼做?”62%用水桶接水並馬上報修,這時最正確的做法,其他26%的同學也採取的措施,只有2%的同學選擇不管它。這説明98%的同學都會採取一定的措施來減少水資源的流失,只是有26%的同學並沒有採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制止水資源的流失。

第八題是對於環保習慣的調查:能做到不買一次性物品佔27.5%,自備購物袋的佔56%,一紙兩用的佔59.5%,水多次利用的佔51.5%,把廢紙、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類處理的佔32.5%,廢電池回收的佔27%。由此可以看出自備購物袋和水資源多次利用以及一紙兩用是同學們最能做到的,佔調查人數的一半。其他的一些只有差不多25%的同學能做到。

第九題“您認為下列哪一項的危害性最大?” 認為使用塑料袋佔25%,認為使用一次性筷子,賀卡,紙巾佔31%,認為手機及有輻射性電器的使用佔16%,認為特殊漂染物的生產佔27%。説明同學們對下面各種污染的認識還不全面,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瞭解。

第十題“您是否注意到居民區附近的工廠煙囱冒黑煙,臭氣和向河流排污?” 注意過並向環保部門反映佔4%,注意並擔心過、但沒反應給環保部門66%,周圍環境很好或沒有排污,因此沒注意過的佔27%,其他佔3%。説明關注環境變化的同學很多,但很少有人去主動採取措施來改變周圍的環境。

以上的六個題反映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對於一些很簡單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大部分同學都會去做(例如第五、六、七題),涉及到改變個人習慣的問題(例如第八題)只有小部分人能做到,對於需要改變他人的事情(例如第十題)只有極少數同學會去做。另外,同學們對於比較有深度的環保問題了解較少(例如第九題)。

5.在炎熱的夏天您在寢室休息時,一般把空調開到多少度?( )

A.16~20 B.21~25 C.26~30

32%的同學使用較為省電的模式(26~30),62%的同學在21~25,6%的同學在16~20。

6.您喜歡以哪種方式出行?( )

A.步行 B.騎自行車 C.公交車 D.自駕車

39%選擇步行出行,25%選擇騎自行車出行,23%的同學選擇公交出行,只有13%的同學選擇自駕車出行。

7.寢室水龍頭漏水時,您會怎麼做?( )

A.用水桶接水後不再管 B.用水桶接水並馬上報修 C.報修 D.不管它

7%的同學用水桶接水後不再管,62%用水桶接水並馬上報修,29%報修還有2%的同學選擇不管它。

8.您能做到下面幾項?(多選)( )

A.不買一次性物品 B.自備購物袋 C.一紙兩用 D.水多次利用 E.把廢紙、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類處理 F.廢電池回收

結論:能做到不買一次性物品佔27.5%,自備購物袋的佔56%,一紙兩用的佔59.5%,水多次利用的佔51.5%,把廢紙、玻璃瓶、塑料瓶等垃圾分類處理的佔32.5%,廢電池回收的佔27%,

9.您認為下列哪一項的危害性最大?( )

A.使用塑料袋 B.使用一次性筷子,賀卡,紙巾

C.手機及有輻射性電器的使用 D.特殊漂染物的生產認為使用塑料袋佔25%,認為使用一次性筷子,賀卡,紙巾佔31%,認為手機及有輻射性電器的使用佔16%,認為特殊漂染物的生產佔27%。

10. 您是否注意到居民區附近的工廠煙囱冒黑煙,臭氣和向河流排污?( )

A.注意過並向環保部門反映 B.注意並擔心過,但沒反應給環保部門

C.周圍環境很好或沒有排污,因此沒注意過 D.其他(請寫明)

注意過並向環保部門反映佔4%,注意並擔心過、但沒反應給環保部門66%,周圍環境很好或沒有排污,因此沒注意過的佔27%,其他佔3%

第十一、第十二題是關於如何改善環境、增強環保意識的問題,同學們的瞭解還算全面。 11.您認為應當建立怎樣的投資方式加強環保和節能工作?( )

A.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的投入機制 B.建立完全由企業的投入機制 C.建立以企業為主,政府適當支持投資方式多樣的多元投入機制

認為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的投入機制佔12%,認為建立完全由企業的投入機制佔5%,認為建立以企業為主,政府適當支持投資方式多樣的多元投入機制83% 12.您會選擇哪種方式增加您對環保事業的瞭解?(多選)( )

A.學習有關環保知識 B.收聽,收看廣播和電視中的環保節目 C.閲讀環保知識讀物,報紙 D.與同學,朋友,家人討論環保問題

E.參加環保實踐活動 F.關注宣傳環保知識 G.不希望對環保事業瞭解更多

認為學習有關環保知識佔51.5%,認為收聽,收看廣播和電視中的環保節目佔53%,認為閲讀環保知識讀物,報紙佔58%,認為與同學,朋友,家人討論環保問題佔34.5%,認為參加環保實踐活動佔58.5%,認為關注宣傳環保知識佔50%,認為不希望對環保事業瞭解更多的佔1%。

幾乎所有同學都為為我們應當增強對環保事業的瞭解。認為多參加環保實踐活動的占人數最多。

五、 策略建議

如何更好地保護環境:

首先,必須加速經濟發展。

讓我們的國家儘快強大起來,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讓我國的人民儘快的富裕起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國家富強了,國家才有更多的人力財力投入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只有人民富裕了,人們才會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更好地保護環境,更多地投入生態建設。我們保護環境,是要創造現代生態文明,不可能倒退到原始的洪荒年代。因此,同學們現在就要刻苦學習,掌握更多地文化知識,將來用我們的雙手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讓人民更加富裕幸福。

第二,要防治污染。

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環境污染嚴重是突出的環境問題。對症下藥,我們就要努力地防治污染。一方面,我們要防止增加新的污染源,同時,我們要治理已經有的污染源。原來的污染源得到了治理,新的污染又不再增加,環境污染的程度就會減輕。 第三,要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生態平衡受到破壞也是一個突出的環境問題,我們要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為了保護生態平衡,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大面積植樹造林,1999年國家作出決定,禁止所有天然林砍伐,從20xx年開始,國家又有地開展了退耕還林工程措施。國家還進行了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的保護和建設,我市的玉泉寺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生態示範區建設,我們當陽市20xx年4月10日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全國33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之一。現在,國家又在全國開展生態省、生態市、縣的創建。為了保護生態平衡,國家同樣也頒佈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有《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土地保護法》等等。 第四、要嚴格執法,加強環境管理。

黨的xx大提出要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環境保護同樣要嚴格依法辦事。現在黨和國家頒佈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標準,形成了完整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搞好環境保護工作,已經是有法可依了,關鍵是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我國的環保工作區域大、工作繁重,執法不嚴的問題確實存在。從20xx年開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科技局等六部委聯合開展了“查處違法排污行為,保障羣眾健康”專項行動,揭露了一批違法的環境案件,在電視上都暴了光,實在是觸目驚心。只要我們加強環境執法,嚴格環境管理,可以少花錢而控制污染,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第五,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環境科學研究。 環境科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環境科學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科學的各個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如何科學地保護環境,還有許多深刻的課題需要研究,在這方面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當我們在考慮如何治理污染的時候,發達國家就提出了綜合開發、綜合利用等等觀念;當我們把工作的重點放在防治污染的時候,發達國家又提出了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理念。黨的xx大也作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決策,現在又提出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觀念。環境科學發展的速度非常快,逼得我們不斷地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所以我們必須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環境科學的研究,用現代科學技術來搞好環境保護,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第六,要開展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 環境保護具有全局性,這個全局在很大層面上具有全球的整體性,所以環境保護一定要進行必要的國際合作。聯合國在1992年召開了全球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簽訂了一系列的國際合作協定。聯合國也設立了“環境規劃署”這個常設機構來協調全世界的

環境保護,我們國家也參加這些協定的簽訂。

三、我們能為環境保護做些什麼? 下面,我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愛護花草樹木。

2、愛護野生動物

3、注意廢物的回收和利用。

廢棄物如果丟棄就是廢渣,就要污染環境。其實,任何廢棄物都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如果我們開動腦筋,它們都應該有回收和利用的價值。比方説:廢紙、廢塑料、廢電池、廢電器等很多東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同學們要注意觀察,開動腦筋,儘量做到廢物利用。

4、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用品

5、厲行節約

資源緊缺是全球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節約實際上就是節省了資源。例如,紙是用木料製成紙漿做成的,我們節約用紙就可以保護森林。要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衣物、節約飲食。一句話:節約一切物品,建設一個節約型社會。

6、不放鞭炮。

鞭炮的主要成分是火藥,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鉀,有的還含有氯酸鉀。製作閃光雷、電光炮、煙花炮、彩色焰火時,還要加入鎂粉、鋁粉、銻粉和無機鹽。當鞭炮點燃後,會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和金屬氧化物的粉塵,四處飛揚,對人的呼吸道和眼睛都有刺激作用。燃放鞭炮不僅污染空氣,飛揚的煙塵和紙屑落在地面上,還會影響環境衞生。同時,爆炸聲如雷貫耳,據測定,普通鞭炮爆炸時噪聲在100至120分貝之間,而單個閃光雷爆炸的噪聲至少在130分貝以上,成為噪聲公害。鞭炮還經常炸傷人,因此禁止燃放鞭炮,對於保護環境,維護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都是十分有利的。

7、養成文明衞生的生活習慣(唱卡拉OK、看電視放小音量,不影響他人學習和休息,愛護環境衞生)。

8、向家長宣傳環保知識。

9、向有關部門檢舉破壞環境的行為(不提倡當面指責)。

10、刻苦學習知識,增強環保意識,準備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美麗。

只有我們真正做到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環境才會變好,我們才能享受健康的生活環境,才能更好地實現“五個重慶”,實現好“森林重慶”、“宜居重慶”,為其他建設打好基礎。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8

調查人員:

指導老師:

調查時間:x.x.x

摘要:本文在調查數據的基礎上,分析當代大學生近視的具體情況及其近視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並給出一些具體建議,希望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眼睛,珍惜我們的視力。

一、名詞瞭解:

什麼是近視? 我們都知道眼睛的基本結構是由角膜、瞳孔、晶狀體、視網膜、虹膜等幾部分組成。。近視眼是視力缺陷的一種,能看清近處的東西,看不清遠處的東西。近視是由於眼球的晶狀體和視網膜的距離過長或晶狀體折光力過強,使進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確落在網膜上而落在網膜的前方。近視眼需要佩戴凹透鏡:由於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散作用,它使原來聚焦在視網膜之前的光線發散後正好聚集在視網膜上。

二、調查背景及目的

我國一向是近視眼大國,近視眼的人數已經達到3億左右,因為學生課業的繁重和人們對自己視力的不重視,近視眼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近視眼及其病症已經成為我國中高級知識分子最常見的眼病和第一位的盲眼病。 本次報告希望通過對大學生的實際調查,來了解大學生的近視眼的實際情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調查大學生對近視知識的瞭解情況。

三、調查人數及其方式

本次調查的人數一共有三十人,全部都是我校的大學生,調查方式是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請大學生完成問卷來配合我們的調查。我們對於問卷的內容予以保密,學生的性別和年紀分佈我們儘量保證其較為的平均。

四、調查結果分析

首先本次調查總計調查人數為:30。其中男生為16人,女生14人。保持了近似男女比例為1比1的比例。

人數 男生 16 女生 14 30個人中,近視的人數達到了26人,佔總人數的87%,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可以看出來,在大學生之中,只有很少部分的同學不近視了,不近視視力正常的人數為4人,佔總人數的13%。這也恰恰説明了目前近視眼的情況非常嚴重。

然後是近視開始時間的調查。沒有人在國小時就近視,有4人在國小時就近視,有23人在中學近視,沒有人在大學近視。説明學生們基本沒有先天就近視的,大部分學生是在進入國中和高中時近視的。那時課業逐漸加重,學生們逐漸的視力下降,大學近視的同樣沒有,説明眼睛成年之後便逐漸穩固,不怎麼會下降了。

在近視程度的調查中,沒有人的近視程度在50~150之間,這種近視程度是假性近視,可以算作不近視的,20%的人處於150~250,34%的人的近視程度在250~350,13%人的近視程度在350~450,23%的人的近視程度已經超過了450。

從戴眼鏡的時間來看,相當部分的人都已經戴眼鏡時間長達4年以上。 用眼習慣的調查結果: 首先是關於是否喜歡在陽光下看書。3%的人有經常在陽光下看書的習慣,30%的人有時會在陽光下看書,40%的人很少會在陽光下看書,27%的人從不會在陽光下看書,這點可以看出大家對於陽光下看書還是很不贊成的。

是否會在微弱的燈光下看書。

關於是否會做眼保健操。

很遺憾,從來沒有同學每天會做眼保健操,有40%的人偶爾會做眼保健操,有60%的人經常會做眼保健操。這點看出,大家對於做眼保健操不是很在意。

五、關於保護視力的一些建議

從調查中看,有一部分大學生由於姿勢不正確和距離近造成了視力下降,説明這些學生對日常行為中保持正確的姿勢、適當的距離對保護視力的重要意義還沒有正確的理解和重視。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地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教育、強調,加強學生保護眼睛的意識。我們認為,眼睛的衞生教育應從國小開始,一上學就要進行“三要兩不要”的習慣教育,使學生把這些基本要求從小習慣化。

許多學生都可以在學習完後到處走走,看看周圍的青山綠水,放鬆一下自己,這對眼睛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要多於大自然接觸。而大瀝生活富裕,電視、電腦和遊戲機每户都有,學生課餘時間都沉迷於電視、電腦或遊戲容易造成視力下降

大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 篇19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羣體較特別,他們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羣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對大家的消費進行歸宗和分析。因此我選了這個主題。

一、調查目的

大學生是新新人類,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為了瞭解他們的消費觀,讓父母知道他們在學校的生活消費情況,因此,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此次調查。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重慶城市職業學院(由於調查的困難性,選取了本學院進行調查)

2、資料收集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所取得的樣本中的個體發放《大學生個人消費問卷調查》瞭解學生關於個人消費基本情形和情況。

3、調查方法:對建築學院的全部學生(限於三年級以下)進行分層,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層,在總體中抽取容量為60的樣本,在每層中進行系統抽樣,根據每層樣本量佔總體的比重,在三層中分別抽取容量為22,22,16的樣本。隨機選定某一學號後,間隔10進行抽樣,得到樣本。

三、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結果發現,月費用1200元以上的人佔10%,月費用700--1000元的人,佔30%左右,500--700元的人佔40%,月費用600元以下的人,佔20%左右。在這些學生之中,超過50%的學生擁有電腦、約9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絡與通信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當代大學生主要有以下幾支出:伙食費,買服飾,戀愛,上網費,手機費等。

1、伙食費。

除了在校內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經成為大學生飲食消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個體餐館就餐的比例達到了被調查總人數的95.7%。各種形式的聚會成為在校大學生飲食消費的一個重點。對於同學之間花錢請客,大部分同學認為偶爾可以但不要太頻繁。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學生每學期都要參加6-15次各類同學聚會。這部分消費基本上每學期需要150-600元之間。調查中瞭解到,大學生和同學朋友聚會一般選擇在普通餐廳,但也有2%的選擇在高檔餐館。聚會的理由多種多樣:老鄉相識、放假歸來、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班幹部、得了獎學金等都要請客吃上一頓,否則被視為不夠交情。

2、購買服飾。

從消費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服裝消費的檔次越來越高,男生買衣服的宗旨是不買則已,要買就買質量好的、價格高的;女生買衣服則總是買個不停,只要自己喜歡的都會買回來,不喜歡了,馬上就不穿了。大學生購買品牌的商品,一方面為了滿足自己的實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夠增加自己的被關注度。購買產品更是能夠滿足人們這樣的心理。在對"當您擁有一件產品時,您最希望誰能夠注意到您擁有這樣的品牌"調查後發現,70%的大學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學能夠注意到自己擁有的某個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夠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戀人能夠關注自己擁有某個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夠了解。3%的人表示純粹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可見選擇產品對幫助大學生自己的交往,能夠起到幫助作用。而大學生由於在讀書期間,主要生活費來自父母,而購買品牌的消費品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所以大學生只有4%的人願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的產品。

3、戀愛消費

對問卷中"你談戀愛了嗎?每年為戀愛花費多少錢?"的問題,77%的大學生承認有戀愛經歷,每年用於戀愛消費的錢從200-700元不等。從調查看,大學生戀愛支出主要在吃飯、零食、逛街、泡吧娛樂等方面,禮品消費是戀愛消費中絕對的"大頭",逢年過節(情人節、聖誕節等)或是倆人過生日及特殊的紀念日,戀人之間必要互送禮物,此項花費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甚至有幾千元者(在調查中,記者瞭解到一個大二的學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條價值7800元的鉑金鑽石項鍊);在戀愛消費中,支出較大的還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4、上網費用

調查結果顯示:在每週上網時間方面,12.7%的學生在3小時以下,20.9%的學生為3-7小時,30.1%的學生為8-10小時,19.5%的學生為10-20小時,16.8%的學生在20小時以上;在上網時段方面,23.2%的學生在白天上網,33.9%的學生在晚間上網,35.2%的學生在週末上網,7.7%的學生還經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時計算,對於學生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5、手機等通訊費用

根據調查結果,85%的學生都擁有手機,他們的手機價位一般都在800--3000元之間,月消費在20--150之間。消費者的月手機話費也與其月生活費相掛鈎,生活費用少的話費也相應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話費也在此列,共佔了樣本的25%,學生月話費主要集中在50-100之間,約佔了調查總數的62%,屬於中檔水平。其次月話費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費者主要是月生活費在1000以上的5位,與其的經濟實力基本相應。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

6、大學生消費問題建議

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着方方面面。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難題。同樣大學生消費市場隨着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擴招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範併合理的發展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努力,大學生消費才會一路走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e0pqw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