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精選17篇)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精選17篇)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1

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隨着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閲讀資料向人們撲面而來。上世紀末至今,隨着海量資訊時代的到來,大眾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為市場的主流,閲讀對象也不僅僅是文字,更涵蓋了影像、畫面等等一切傳統閲讀並未包含的東西,似乎我們已經進入了淺閲讀的時代。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精選17篇)

而作為今後國家建設中堅力量的中國當代大學生,他們的閲讀狀況如何呢?為了瞭解大學生的閲讀情況,我們就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進行了調研,發現了一些問題,並探討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決方法。現將具體調研情況做如下報告。

本次調研對象為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80名大學生,共發出80份問卷,收回76份有效問卷。調研主要針對大學生的課外閲讀量、閲讀目的和動機、閲讀態度、閲讀媒介、閲讀愛好等。

現在,隨着海量資訊時代的到來,大眾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為市場的主流,搜索式閲讀、標題式閲讀、跳躍式閲讀、網絡閲讀和手機閲讀成為閲讀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簡本、口袋本的盛行,財經、勵志類圖書以股市語言行文代替學術説理,以及各地書店中通俗讀物高居暢銷排行版前列的現象,多媒體、博客、電子小説代替紙質圖書潛進大學生的生活,種種現象表明,這是一個“淺閲讀”的時代。什麼是淺閲讀?為什麼會產生淺閲讀?要如何看待淺閲讀?

一、什麼是淺閲讀?

淺閲讀它是指一種淺層次的、以簡單輕鬆娛樂性為追求的閲讀形式。內容上,以無厘頭式的消遣、娛樂或感官的刺激為上,充滿了遊戲精神及荒誕不經的色彩;方式上則以動漫、圖像、影像等為主,文字為輔。相對於品茗式的傳統閲讀而言,這種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橫向的廣度,即所謂的“碎片式的語言,拼盤式的內容”。

以“知道”代替“知識”,這樣的快餐式、跳躍式、碎片式的淺閲讀正成為大學生時下的閲讀新趨勢。為此,我們針對在校大學生開展了一次書面的問卷調研,以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和閲讀需求,從而分析大學生素質的現狀,併為進一步探索提高大學生素質參考依據。

二、調研結果與分析

1、閲讀認知度普遍較高。從調研結果看,47.6%的學生認為閲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學生認比較喜歡閲讀。而不太喜歡和很不喜歡閲讀的學生僅佔17.65%和1.96%。這説明絕大多數學生對閲讀重要性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

2、閲讀時間較少。每天閲讀3小時以上的學生僅為5.88%,1-3小時的為54.90%,1小時以上的為29.41%,有9.80%的學生處於基本不閲讀的狀態。

3、每月的平均閲讀量較少。每月平均閲讀5本書以上的學生僅佔1.96%,3-5本的學生佔5.88%,大部分學生每月平均閲讀量為1-3本,這説明大學生的閲讀量是少之又少的。

4、從閲讀取向和閲讀興趣來看,我院學生的閲讀興趣表現出了個性化和多樣化,所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種類也繁多,他們往往按照個人興趣來選擇課外書籍進行閲讀。時尚雜誌、人物傳記和通俗小説是我院大學生課外閲讀興趣中ZUI主要的讀物,這與這些種類書籍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

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學習之餘,大學生們希望閲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閒、娛樂類讀物,而以上種類書籍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各方面修養。在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對於閲讀名著、經典書籍的熱情不太高(僅為28.4%)。此外,經濟管理、英語、計算機課程等專業性較強的書籍成為我院學生重要的選擇。

5、我院大學生的閲讀媒介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僅侷限於傳統的紙媒體,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形式已經走入同學們的日常生活,構成了平時閲讀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約有30%的同學主要通過網絡閲讀。而大多數同學在利用網絡時能夠比較恰當的控制時間和內容,合理的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為自己服務,超過70%的大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內。

6、我院55.8%左右的大學生將到圖書館借閲作為自己閲讀的主要途徑,找親戚朋友借閲、網上瀏覽、在書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閲讀途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買書熱情不高,僅有13%左右的學生將買書作為自己閲讀的主要途徑。

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學生的閲讀方式已經進入到淺閲讀時代。

三、出現淺閲讀的原因

1、進行“淺閲讀”是緩解無聊的方式。很多人認為,讀“深”的讀物乏味、吃力,讀“淺”的輕鬆、有趣,還能作為閒聊的笑料。職業技術學院女生小羅説道:“現在女大學生們都喜歡看《瑞麗》《昕薇》這樣的時尚雜誌,平時上網多是瀏覽娛樂新聞和網站論壇,的確不嚴肅,但讀來十分有趣,大家都愛看。”

2、沒有時間進行“深”閲讀,只好“淺”閲讀。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就業問題也是壓在大學生頭上的一塊大石頭。很多大學生從進入大學的那天起就給自己制定了計劃,要考幾個證書,英語過幾級,要做多少兼職,似乎根本就沒有時間去靜下心來好好地讀幾本好書。越來越少有時間和心情讀名著了,這是大學生普遍的心理感受。被就業、升學、出國等各種紛擾着,沒有心思埋頭讀“用不着”的名著,只願讀“有用”的英語、計算機及專業書。他們更覺得,大學已經失掉讀名著的氛圍了。

3、學術著作和經典名著讓人費解,不得已放棄。目前大學生扎堆看小説的勢頭很強。我們在走訪大學圖書館時發現,許多流行小説已被翻閲得十分陳舊,而不少學術性著作卻有八成新。為何少人讀?大學生感歎,上課所用的課本就已經夠枯燥了,怎麼還敢碰更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和經典名著?

4、學校沒有讀名著的氛圍。如今信息蜂湧,流行快餐文化,大家都需要迅速有針對性地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無法靜下心喝着午後茶翻看傳統的名著。當前社會上對人才的需求是專業知識型的,再加上國際經濟全球化,不得不在外語上花大力氣。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多大學生都忙於準備各種證件考試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在一系列現實因素作用下,哪還有工夫安心讀“經典”呢?

四、淺閲讀帶來的危害

淺閲讀是對經典作品的輕視與褻瀆,淺閲讀的讀書方式會導致讀者思維的鈍化;淺閲讀對青少年的個性培養不利;淺閲讀導致讀者語言運用能力的弱化。

五、如何走出淺閲讀的困境?

1、從社會方面來説。

⑴出版人應該把握正確的文化方向,做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出版人,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經濟效益不是出版人的追求,對此,出版人要有正確的認識。

⑵出版社的編輯在搞選題策劃時,要時刻牢記肩上擔負的社會責任,杜絕盲目跟風、粗製濫造的出版行為。要有明確的出書思路,不要為一時的經濟利益所左右,搞些沒有文化內涵的東西。要努力在創造性上下功夫,通過了解市場,瞭解讀者,出版有文化品位、能提高文化素質的精品。

⑶大力宣揚先進文化,拒絕淺出版。當讀者的某些需求還處於隱性狀態時,出版社應堅守自己的出版理念,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斷。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讀者而把自己的圖書降格為一般商品,那就是媚俗。

2、從學校方面來説。

(1)幫助大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激發大學生閲讀好書的興趣,可以通過讀書評書活動,聯合教務處、學生處、學生會等部門共同主辦,來提高學生閲讀健康書籍的興趣。

(2)鼓勵大學生有計劃的閲讀鼓勵學生參與辦好圖書館閲讀宣傳欄,簡明扼要、豐富多彩,及時地通告到館新書、名家書評等。⑶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開設系統的閲讀課,閲讀內容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定。老師酌情推薦閲讀書目,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書籍來閲讀。改善閲讀環境,方便大眾閲讀。

(3)進一步解決圖書館各種類書籍資源,讓圖書館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成為大學生的天堂。

3、就大學生本人來説。

⑴認識到深度閲讀的重要性,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使我們增添人文素養,增長知識和內涵,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閲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寫作能力,乃至對於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⑵培養深度閲讀的習慣,嘗試着閲讀一些名著,用一種認真專注的態度去閲讀它,體驗書中的深刻內涵,品味別樣的閲讀樂趣。⑶多做一些讀書筆記,比如抄下一些美麗的詞句,為寫作增添素材,積少成多,你自然會體會到深閲讀的好處。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制定一定的閲讀計劃。在現階段考證、做兼職固然重要,可是閲讀是不能被忽視的。

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是一種長期投資,目前可能沒有明顯的收益,可是其長遠利益是非比尋常的。多關注一些好書推薦欄目,選擇有內涵的書籍,培養自己的閲讀品味,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好書是人類進步社會文明的體現。大學生是沿着書籍築起的階梯,攀登知識高峯的社會新人。除專業學習外,課外閲讀是大學生業餘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同時,他們的觀念、性格、情感等又正在發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穩定性特點,這就要求有足夠數量的有益的讀物來適應他們的這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一個既有物質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理應用課外閲讀隨時引導學生們健康成長。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世界正在由厚變得更厚,閲讀是深還是淺,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淺閲讀時代,你是要隨波逐流還是重拾經典,勇攀書峯,這全在於你的智慧!只是別在暮年孫兒膝繞在你身旁充滿期待的看着你的時候,你卻沒有什麼可以講。這時,請不要感歎:書到用時方恨少!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2

摘要:高校不斷擴軍、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為了現狀,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應屆大學生現在面臨着進退兩難的局面:是回到學校繼續深造,還是在社會中繼續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為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瞭解就業信息與今後的在校規劃,我們一行13人組建了温州大學“與我同行共訪校友足跡”暑期社會實踐考察隊,走進温州樂清,以温州民營企業為立足點,調研了以温州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從點—線—面角度尋求相關信息。

關鍵詞:歷屆大學生就業狀況温州大學温州樂清民營企業

“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

短暫而又艱苦的15天暑期社會實踐隨着晚會幕布的緩緩落下而告了一個段落。在這段日子裏,我們13人有過沮喪、有過流淚;但是我們相信,正如歌詞中唱的一樣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渡過那段黑暗的日子後,陽光會以最燦爛的姿態來迎接我們……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就業形勢是十分嚴峻的,而應屆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牽動着黨和國家的心。“20xx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前不久舉行的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國家勞動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在面對20xx年的就業狀況進行分析時給出了這樣的判斷:高校畢業生增量多、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為了現狀。據相關官方數據顯示20xx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比去年增加75萬人,增幅達22%,但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僅佔總人數的49.81%。

為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瞭解就業信息與今後的在校規劃,我們實踐隊決定走進温州民營企業的發展源地——温州樂清,走進當地的大小民營企業,採訪企業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與企業老總,向他們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

在15天的實踐時間裏我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以温州民營企業為立足點,調研了以温州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並且我們走訪的企業基本包括了各個行業(製造、銷售和服務等)以及各種規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業,也有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小型企業),共收回了大約3000份有效問卷。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得到的調研結果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的。

我們的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5.針對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設問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鍊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經過我們的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一.工作情況

目前大學生選擇工作日漸趨於理性,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對工作方向的選擇、對工作崗位的選擇等。現在已經逐漸漸形成了為自己選工作的良好態勢,而不是以前的為專業選工作。至目前我們統計所得出的結果顯示,約有34%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沒有什麼聯繫,只有38%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繫比較密切。而且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觀察,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後選擇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經濟來源,再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據我們從3000份調研統計得出:沒換過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只佔38%,而大約有42%的在職大學畢業生換過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滿意程度

半數以上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滿意,只有約5%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

其中,在對現在工作最滿意的方面選擇中被調研者大都選擇了與同事的和睦相處這一項,而對現在工作最不滿意的方面中我們預先設計選項較高的薪水一項則出乎我們的意料。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對薪金的要求大學畢業生也趨於理智,能夠對自己做出較為理智的判斷,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沒有過度的追求高工資。在我們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有一位學姐曾經這樣説:最開始的時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滿足了,500寄家裏,500自己用,500存起來。經過這幾年在社會的摸索,對工資已經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和自我期許以及對企業的期許

約97%的畢業生表示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但是實踐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成為了畢業生工作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相應的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表示在企業中最希望能得到專業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晉升和出國深造總共只佔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調研的畢業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質於專業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簡單的只是為了暫時的利益。

從中我們深深體會道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參加社會實踐和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不能再只侷限於書本和課堂,而是要做到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爭取日後能早日適應社會。

但在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在大學裏我們應該積極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為自己創造好的就業條件的重要條件。

四.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

通過調研畢業生在畢業時最關心的信息分別是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以及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分別達到了36%和20%,這説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與招聘單位能有一個溝通的機會。另外求職技巧也成為了一個關注的熱點,這説明在學校裏開設就業指導課和就業指導講座的確是很有必要性。他們表示,通過專門的就業講座、就業指導網站和校園招聘大會的形式能比較容易獲得當時的就業信息。但他們同時表示校園招聘大會實際效用不大(與招聘單位反映的情況一樣),漸漸興起的網絡求職和傳統的人才招聘市場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途徑,而效仿國際的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就業亦佔有一定的比重(這可能我們在温州做調研的侷限性:在温州部分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可能導致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比重過高)。

五.大學期間的活動鍛鍊對就業的影響

從問卷結果顯示,約67%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學生幹部,而表達能力(凸顯於人際交往與業務洽談),實踐能力(凸顯於實際業務操作),交際能力(凸顯於與領導同事交往及業務洽談)的鍛鍊成為日後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鍛鍊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擔任學生幹部則,可以讓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鍛鍊,累積到日後工作所需要的經驗。

六.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58%的畢業生認為企業在招聘人員最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另外還有20%的人認為是專業知識。而實踐能力的創新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被認為是學校現在最缺乏的方面(與上面可以互相印證),學校名氣已不在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唯文憑論”已向“用文憑論”轉變,而“唯人才論”則逐漸興起。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專業知識被認為是與他人競爭同一崗位的優勢所在,同時吃苦耐勞精神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為了一個優勢因素。如今在職場上,個人的素質已成為影響求職的主導因素,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提升自己的內涵與修養,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命運其實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的影響

通過問卷結果的統計,我們看到半數左右的畢業生表示在大二、三開始考慮就業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大四或畢業時才開始考慮。

在高校職業規劃選項中,只有約11%的人知道職業規劃並知道怎樣規劃,而59%的人則不瞭解職業規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幾屆大學畢業生中,絕大部分的人在大學裏職業規劃意識淡薄。而且,絕大部分人表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課程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有9%的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相關的講座表示滿意,但同時有25%的人表示當時學校根本無此項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各高校還未普及,而且課程質量普遍不高,不能達到學生的需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及相關講座,以及提高提供就業指導質量應該成為各高校的重要任務。

經過了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考察我從中體會到現在的大學生最缺乏的是實踐,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實踐機會卻是少之又少,而這恰恰説明了我國內地高校與國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現實高校教育體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現狀下,我們在校大學生應該多多利用大學生活的空閒時間走進社會多多實踐,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培養實踐能力的同時我們應該紮實自己的專業基礎與其他相關知識,為在踏入社會與自己的職業生涯前多做準暑期社會實踐20xx年的暑期實踐活動已接近尾聲。回顧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實踐生活,大學生總會有很多感觸。通過不同方式的暑期鍛鍊,大學生不僅認識了社會、鍛鍊了能力,而且體會到了不一樣的實踐經歷。

近年來,企業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重視,是否參加過社會實踐成為企業選聘人才的一把尺子。面對激烈競爭的就業壓力,大學生也主動走出象牙塔,參與到暑期實踐中去。除了傳統的實踐途徑外,今年的大學生暑期實踐的途徑還有很多,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以往總覺得暑期實習只是參加學校或者院裏組織的一些服務團,今年突然發現身邊的同學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式多了,有的通過聯繫企業兼職去了,有的還到四川當志願者了。”王雪是重慶工商大學大三的學生,她所在的學院組織了18支暑期實踐分隊,帶領着幾百名學生分赴全國各地進行暑期調研並提供必要的服務。有的到貧困山區支教去了,有的深入農村瞭解民情,等等。

傳播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羅輯這個暑假也忙得不亦樂乎。“真沒想到我也能在這麼重要的會議上行使自己的否決權。”掛職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廣電局局長助理的羅輯剛一上任,就連續參加了幾次局裏的高端會議,會上她還有否決的權利。今年暑假,重慶工商大學向鄰水派遣16名研究生掛職鄰水教育局、國土資源局等13個局局長助理以及鄰水鼎屏鎮等3個鎮鎮長助理。以掛職的形式進行社會實踐,這在重慶高校中還是第一次。

據瞭解,在各大主要的招聘網站上,一些跨國公司以及國內的知名企業都會發布實習兼職的信息,通過對應聘的大學生層層篩選,企業選擇專業對口、有一定能力的大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的第一線。這也為大學生參加暑期實踐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以往,大學生參與暑期實踐存在不在乎具體的實踐過程的現象,參加服務團只為了宣傳、評獎,到企業也只是走個過場。今年,筆者發現,大學生開始轉變觀念,開始注重實習的質量,重視實際過程,切身參與其中,認知社會、感受民生,以求提高自己實踐能力。

今年,四川汶川地震震痛了國人,也激發了大學生服務四川,為災區盡一份力的決心。許多大學生放棄休假外出旅遊、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積極加入到支援災區的志願者的行列中去。黃武強是一名“支援四川災區”的大學生志願者,沒到暑假,他就開始準備組建一個志願者服務團。平時他通過網絡和電視瞭解災區的具體情況,並與有同樣想法的同學一起討論,詳細制定服務團的目標、服務對象以及實施步驟。在他的周密準備下,他的服務團最後得到審批通過。

到達災區後,情況比想象中要複雜得多,災區地形複雜閉塞、餘震和暴雨接連不斷,志願者們的處境惡劣,生活艱難。但是他們還是與政府工作人員進入偏僻的山區瞭解情況,為災民分發救災物資。“看着災區人民艱難的生活,我每每獨自落淚,他們的生活比新聞裏報道的要困難得多,我和隊員們盡力給每一個傷員、孩子帶去一些幫助。回到學校我們發動同學和社會有心人繼續為災區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黃武強回憶起災區的一幕幕心裏總有一種揮不去的責任感。

像黃武強這樣的學生其實還有很多,他們完全出於一份赤子之心參與到暑期社會實踐中去。“每年,社會都會對大學生的實踐提出批評。其實,大學生已經開始變得成熟,更願意承擔社會責任。今年,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服務農村、服務基層,為災區獻一份力、為奧運喝彩的活動中去,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社會做一點事,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擔當。”楊愛東老師是高校眾多社會實踐指導老師中的一員,他已經欣喜地看到大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的變化,現在的大學生變得更加務實,更有奉獻精神,在服務期間他們努力地工作,不求回報。對於他們,是不是應該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呢?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3

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

一、畢業生當年就業率(近三年)

20xx年整體來説全國的情況不是很好,也就大約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國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業情況要好點,可以達到80%以上!

據教育部的統計,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59萬人,比20xx年增加64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還將繼續增加, “20xx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70%。”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説。

“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7%。”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保部)召開的20xx年四季度新聞發佈會上,人保部發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學生就業趨勢的研究

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裏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説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為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三、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

1、客觀原因

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認為根本性的原因在於現行就業制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結構、用人單位現狀及用人單位的陳舊觀念、以及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等等。客觀認識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正確分析大學生就業的障礙,尋求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是應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辦法。

(1)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勞動、人事制度、户籍、檔案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客觀原因。儘管我國己進入市場經濟時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單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據調查,不少中小型私營(股份)企業急需大學水平的管理技術人員,卻因沒有申報用人指標的途徑,不能解決大學生的派遣、户口、編制、檔案管理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擔心喪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職興歎,企業也就招不到人。20xx年就業的部委屬高校畢業生到教學科研等事業單位為31.6%,到國有企業為31.5%,到民營三資企業為26.2%,其他就業為10.7%。而從當前城鎮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看,個體私營和股份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己經佔60%,但是,由於很大一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不能解決“三險一金”(三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而被大學畢業生放棄。

第二,就業程序複雜、就業渠道不暢,阻礙了大學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後,整個社會缺乏順利就業的軟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供需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仍存在。很多地方對於錄用大學生有户口、用人指標的限制,有的還有幹部身份的要求;民營、外資企業不能根據需要招聘大學生,企業的用人自主權沒有到位;有些高校畢業生還面臨出地出系統等要交費的障礙;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成熟,供需見面會還很不完善,處於“粗放”的運作和初級的中介形式。缺少統一平台的互聯網信息發佈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規模擴招,造成就業市場“供大於求”。造成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過剩了。其實,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己經達到1/3。因此,我國的人才過剩是相對過剩。而且,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擴招的步伐,也為高校畢業生“供大於求”製造了假象。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公司,人才濟濟,人滿為患,是過剩了。而一些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層次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大學生就業己經市場化的情況下,大學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後,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從源頭講,這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滯後於社會的發展是教育的特點,但沒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規劃並主動調整,進一步放大了專業及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嚴重失衡。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競爭優勢。

(3)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的機構改革大大沖擊了大學生就業。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曾經是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主力軍。1998年以後,隨着政府機關進行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精簡下來的人員多數要流向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本身也在進行定編定員,另外,國有大中型企業多數存在宂員過多,超編運轉,包袱過重的問題,繼而實行分流下崗,減員增效。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許多企業由於經營不善也在面臨着破產倒閉。面臨着自身的生存危機,接納大學畢業生的容量相當有限,很難給大學生就業提供暢通的就業之路。

其次,多數用人單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輕“一般”、“惟學歷是瞻”的怪圈。隨着大學生就業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用人單位也逐漸提高了用人的標準。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少數的名牌大學畢業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對於名牌、重點院校的大學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勢”。從中國高等學校的發展現狀分析,高等學校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辦學質量差異較大,導致了用人單位對重“名牌”輕“一般”的怪現象找到理由和藉口。

2、 主觀原因

(1)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

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觀原因,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始終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所、大企業不去,希望能去的單位名聲好、工作條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國機會等等。舉個例子:《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對全國28所大學、3萬多名大學生作過“您最想到下列哪個城市工作?”的調查。在列出的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發展的大學生最多,獲選率為32.3%,緊隨其後的是北京(27.7%),兩個城市的獲選率之和達到了60%,成為大學生心目中發展事業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這樣的特區城市也較受歡迎,獲選率為12.1%:但是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內陸開放程度較小的城市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學生願意到重慶和武漢去上作。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中小城市和基層一線的中小單位。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單位畢業生又不予選擇。於是出現了“有人無業、有業無人”的現象。

(2)自身綜合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距,加大了畢業生就業難度。現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畢業生誠實守信,勤奮敬業,而且還要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是用人單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單位重視人品和能力,對專業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持“寧缺勿濫”的態度。因此,學生乾和學生黨員以及那些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敬業精神好以及“一專多能” 的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用人單位看重的是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3) 大學生誠信缺失造成就業危機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基本要求。在就業情況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畢業生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為了能夠在社會中尋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學生不從築高自身的實力出發,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裝自己。正常的包裝無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裝會演變成偽裝。這樣一來就業誠信缺失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使得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實際能力產生懷疑,結果只能是大學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5]。

四、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1、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必須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機制、單位編制等制度的改革,擴大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的用人自主權,使用人單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進,無用的人能出;加強户籍制度的改革,為邊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開方便之門,使人才能合理流動;要建立起完善的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未就業的大學生提供服務。

2、 調整高校專業和課程設置

在當前飛速變化的時代,大學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當今世界正由工業化社會走向市場、信息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間生產、流通、運輸、資訊領域的相互依存關係日益緊密,整個世界將如同一個地球村,誰都無法完全正確的預料未來世界的變化。這就決定現代大學必須是面對未來開放式的,其課程也應從過去那種封閉狀態走出來。

在課程佈局上,應適當減少某些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比重。一方面,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所長。另一方面,這也有利於向學生提供反映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因為現代社會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選修課的開設有助於彌補必修課無法及時反映這一動態的缺陷。

3 、把就業指導工作貫穿於大學生活的始終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都是針對畢業生開設的,通過幾次的座談會、報告會、講座等等就算完成就業指導上作了。

對於一年級的新生,應該着重進行心理指導,重點幫助大學生儘快瞭解自己的個性特點,結合入學的專業思想教育,逐步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初步設計職業發展的方向。在這個階段,要向他們介紹本專業就業的大致情況,讓他們瞭解自己所學專業及適應職業的特點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引導他們儘早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養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努力奮鬥的良好習慣。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應着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階段,要通過對社會各種職業的全面瞭解,幫助他們分析自我的能力、優勢和存在的缺陷,引導大學生要根據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打好專業基礎,建立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要對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激發成才意識和行為。

對於三年級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實習和鍛鍊的機會,讓他們直接地去體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幫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並與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相對照,繼續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對其原定的職業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對於大三的學生,還有一個重要指導內容就是要逐漸分析整個社會及大學生就業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畢業生的指導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這一階段,指導的重點在於傳達就業方針政策、分析預測就業形勢、指導大學生作好如何獲取就業信息、如何進行面試,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等就業準備,處理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臨時性問題。

參考文獻

1 胡志宇.當前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初探[D].20xx.12

2 餘霞.高校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xx.12

3 劉常雲.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模式研究[J].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xx.8

4 王承緒,徐輝.中英高等教育學校討論會論文集[C].杭州;杭州人學出版社.1993.2

5 田麗娟.試析人才市場中的結構性失業[J].唐都學刊.20xx.5

6 史麗麗.中國大學生就業難點與對策研究[J].東北師範大學.20xx.6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4

自從網絡遊戲進入中國,它便始終受到眾多視點的關注。對於中國遊戲廠商而言,網絡遊戲提供了一個持續性的利潤來源以及免於盜版困擾的捷徑;對於用户而言,則為他們增加了一項全新的休閒娛樂方式。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網絡遊戲在中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截至 年,中國的網絡遊戲玩家已經達到了3112 萬人,年自主發行網絡遊戲218 款,市場規模65.4 億元人民幣,而相關行業的直接收入達到了333.2 億元。 然而,與此同時,快速發展的網絡遊戲行業也同樣缺少管理,帶來諸多的社會問題。例如,自網絡遊戲出現在中國開始,有關網絡遊戲沉迷的問題始終處在社會關注的中心。早在 年,便有報刊、學者提出 電子海洛因 一説。直至今日,網絡遊戲 實名制 、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與綠色網遊等政策的推出,表現出網絡遊戲所引發的諸多問題仍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對於大學生而言,由於遠離家庭,所受約束較少,同時也因為年齡、心理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流行趨勢的影響,不可否認網絡遊戲已逐漸在大學生間逐漸流行、發展起來。

然而,現階段通過數據對於大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解釋的文章卻不多見。為了客觀、公正的瞭解和評價當代大學生對網絡遊戲的態度和認識狀況,筆者特地在本校開展了這一調查。這一調查的主要目的即是希望瞭解當前大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程度以及分析其原因及特點,以便客觀認識當前大學生羣體中網絡遊戲認知狀況,並在此基礎上對引導大學生合理接觸網絡遊戲提出對策建議。

一調查方法及樣本概況

本次《北京大學學生對網絡遊戲認知狀況的調查問卷》由信息管理系05級學生調查小組在王益明教授的指導下製作、發放和回收。調查以北京大學本科生及碩士生的所有在讀學生為總體,考慮到學科、興趣愛好、性別等因素,在抽樣過程中採用多段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324份,回收問卷324 份。通過篩選及邏輯校驗,排除種種情況造成的廢卷,最終得到的有效問卷302份,有效率為93.20%,符合問卷調查的一般規律和標準。

樣本整體中,男生佔53.31%,女生佔46.69%,基本符合北京大學學生的總體性別比例;其中,人文科學學部佔19.54%,社會科學學部佔37.09%,理學學部佔29.47%,信息與工程學學部佔13.90%。

二樣本分析

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基本情況及主要途徑

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基本情況。在調查對象中,總計有57.94%的同學表示自己曾玩過網絡遊戲,42.06%的同學表示不曾玩過網絡遊戲。總體而言,北京大學學生中玩過網絡遊戲與未玩過網絡遊戲的人數大致相等,玩過網絡遊戲的人數略多於不曾玩過網絡遊戲的人數,可以説,網絡遊戲在北京大學學生中間有着較高的流行程度與傳播廣度,至少有一半的被調查者曾不同程度地接觸過各類網絡遊戲。

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絡遊戲的主要途徑。對於大學生而言,由於本身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因此,對於外界信息與事務的接受較快,同時,對於外界瞭解的途徑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在網絡遊戲方面, 朋友介紹 是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絡遊戲的最重要途徑,有50.66%的被調查者是通過這一途徑瞭解網絡遊戲的,在各項途徑中居於首位。其後的是 網上宣傳 ,佔了被調查者總人數的37.41%。而通過 報刊雜誌 瞭解網絡遊戲的則僅有15.89%。總體而言,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絡遊戲過程中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是:1)人際傳播對於網絡遊戲在北京大學學生羣體中的傳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網絡遊戲作為基於網絡的遊戲形式其宣傳方式有其自身的特點,並與大學生上網狀況相適應。

北京大學學生對網絡遊戲的基本態度及特徵

網絡遊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調查發現,被調查者中,認為網絡遊戲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影響的佔總人數的19.20%,而認為有一些影響的佔總人數的 47.68%。這兩項合起來佔了總人數的66.88%,即超過三分之二的被調查者都認為,網絡遊戲確實會對學習生活產生影響。相對的,僅有21.19%的被調查者認為網絡遊戲對於學習生活沒有任何的影響。但是,在關於 您的周圍是否有因為網絡遊戲而沉淪的同學 這一問題上,只有9.60%的被調查者認為 有,很多 ,高達91.72%的被調查者認為 只是個別 ,而還有15.23%的被調查者表示 沒有 。這表明北京大學的學生,一方面認同網絡遊戲對於大學生的學園生活有負面的影響,同時在另一方面也認為這樣的影響尚不嚴重。 2、對待網絡遊戲的態度。對於玩網絡遊戲的目的,有81.14%的被調查者認為只是 純粹娛樂 。同時,有60.57%的被調查者從不通宵玩遊戲,有 39.42%的被調查者只是偶爾通宵玩遊戲,僅僅1.71%的被調查者表示經常通宵玩遊戲。而對於沒有了網絡遊戲後的感受,選擇 照樣過下去 和 生活更精彩 的佔了曾接觸過網絡遊戲的被調查者總數的96.57%。對於絕大部分被調查者而言,網絡遊戲的存在意義僅僅是純粹的娛樂工具。

北京大學學生對綠色網遊的認知情況

對綠色網遊的瞭解程度。自 綠色網遊 的概念在xx年被提出後,至今已有兩年的時間。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表示對綠色網遊 很瞭解 的同學僅佔被調查者總數的3.64%。而只表示 聽説過 的則佔了被調查者總數的38.74%。而表示 完全沒了解 的則有多達、被調查者總數的57.61%。由此可見,儘管綠色網遊的概念已提出了2年之久,北京大學的學生對於綠色網遊仍然缺乏足夠的瞭解和認識。

對綠色網遊宣傳情況的看法。在調查中,認為當前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 很好 的只佔了接受調查總人數的2.64%。即使算上認為 一般 的同學,也僅佔接受調查總人數的26.15%。相對的,認為當前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 很差 的則佔了接受調查總人數的60.59%。這充分説明了當前北京大學學生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狀況是不滿意的,這也導致了前文所提的北京大學學生對綠色網遊缺乏瞭解的問題 不論是在玩網絡遊戲的人羣還是不玩網絡遊戲的人羣,只有極少數的人對綠色網遊有所瞭解。

三結論與思考

北京大學學生對網絡遊戲認知狀況的特徵分析

目前,北京大學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普遍使用網絡,在此基礎上,網絡遊戲也在學生羣體中廣泛傳播,由此可見,網遊已經成為學生生活娛樂的一項重要內容;有57.94%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曾玩過網絡遊戲,42.06%的同學表示不曾玩過網絡遊戲,網遊已經成為高校學生耳熟能詳的名詞;

北京大學學生主要通過朋友介紹與網上宣傳來了解網絡遊戲,人際傳播對於網絡遊戲在大學生羣體中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意義,這對於我們在大學生中開展有關合理遊戲健康成才的宣傳教育工作有着積極的意義;

在網絡遊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方面,66.88%的被調查者承認網絡遊戲確實會對學習生活產生影響,但是同時,在關於 您的周圍是否有因為網絡遊戲而沉淪的同學 這一問題上,認為 有,很多 的只有9.60%,認為 只是個別 的卻佔總人數的91.72%,而認為 沒有 的同學也佔到了總人數的 15.23%。這一點也是與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原因相關聯的:曾接觸過網遊的被調查者中的81.14%表示,自己接觸網絡遊戲只是純粹為了娛樂。

對綠色網遊的認知狀況。當前北京大學學生對於綠色網遊的瞭解狀況並不理想,不論是在玩網絡遊戲的人羣還是不玩網絡遊戲的人羣,只有極少數的人對其有所瞭解。在被調查者中,僅有3.64%的被調查者表示對綠色網遊很瞭解,而表示 完全沒了解 的則佔了多達57.61%。造成這個的主要原因在於社會上對於 綠色網遊 的宣傳以及重視不夠,僅有2.64%的被調查者認為對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很好,與此相對的,有60.59%的被調查者對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給予了很差的評價。

對策分析

注重人際傳播渠道,引導大學生合理遊戲,健康成才。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際傳播,受到身邊同學、朋友的影響較大。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大規模普遍性的宣傳活動開展合理遊戲的宣傳效果並不會很好,因此,需要發揮學生骨幹等的作用,將宣傳工作落實到院系、落實到基層,真正深入到同學中間去,通過人際傳播的方式開展合理遊戲、健康成才的宣傳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團組織與班集體的作用,加強溝通,貼近同學,瞭解同學的實際情況與所感所想。

加強綠色網遊宣傳,豐富大學生課餘生活。對於大學生而言,接觸網絡遊戲的主要目的是娛樂,有81.14%的被調查者認為網絡遊戲只是 純粹娛樂 ,而對於沒有了網絡遊戲後的感受,選擇 照樣過下去 和 生活更精彩 的佔了曾接觸過網絡遊戲的被調查者總數的96.57%。因此,對於大學生羣體而言,網絡遊戲並非不可缺少,而恰恰是由於缺少足夠的引導來度過課餘時間,在無聊之下才選擇了網絡遊戲這一途徑。針對這一狀況,我們所要做的一方面是通過鼓勵社團活動、發揮學生會等團體的作用,不斷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鼓勵同學參與集體活動;另一方面則在大學生中

加強宣傳綠色網遊,杜絕不健康的網絡遊戲,引導大學生合理遊戲,健康成長。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5

為了有針對性地引導我係學生黨員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加強學校黨建工作,我們在近期通過調查問卷、座談會、走訪等方式,對我係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思想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分析,基本摸清了我係學生黨員的思想脈搏,為建立適應新時期高校特點的黨建工作長效機制提供了事實依據和決策參考。

學生黨員隊伍基本情況

我係現有學生黨員25名,佔學生總數的 5% 。其中三班8名,四班11名,五班1名,六班2名,七班2名,九班1名。

通過問卷、座談、訪談等調查,可以看到高校學生黨員隊伍整體上保持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廣大學生黨員能夠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xx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充滿信心,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黨員的黨性原則和組織紀律性比較強,能夠自覺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統一;黨員的工作作風紮實深人,較好地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以實際行動體現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據統計,25名黨員中曾經或正在擔任學生幹部的佔到96%,獲得過各種表彰獎勵的佔到64%,這説明我係學生黨員的整體素質較高,是我係學生的中堅力量,在學生中發揮着帶頭作用。

學生黨員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學生黨員隊伍中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只存在於少數黨員中,不帶有普遍性,但也不容忽視。

部分學生黨員對黨的性質、宗旨和共產主義信念存在着模糊認識。有的學生黨員對社會主義制度認識模糊,對社會主義前途存有疑慮、困惑,尤其是少數剛入黨的學生黨員由於接受黨的培養和考驗的時間較短,理想信念還不夠堅定。問卷調查顯示,11%的學生黨員回答 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這一性質 時認為 已經過時 或 説不清 ;有18.8%的學生黨員回答 你對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時,認為 不樂觀 或 是空想 或 説不清 。一些學生黨員不能正確處理政治學習與文化課學習的關係,認為政治是軟的,文化課的學習是硬的;部分學生黨員表示對政治 不感興趣 ,只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對社會問題、國際國內大事不聞不問。部分學生黨員對黨的自身建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夠端正。大部分學生黨員對黨的自身建設是充滿信心的,但也有部分學生黨員對黨內存在的問題認識偏激。一是有的黨員認為黨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已經淡化或消失了,黨羣關係疏遠了;二是對黨解決自身建設問題信心不足,有18%的學生黨員認為目前黨風黨紀 一般 或 較差 ,而對消除黨內腐敗現象有5%的學生黨員感到 沒信心 ;三是有些學生黨員面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和社會問題,如社會治安問題,失業和下崗問題,地方保護主義問題,貧富分化問題等等,產生對黨的執政能力的懷疑。

部分學生黨員黨性觀念不強,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差。個別學生黨員組織紀律性較差,不講政治,不講正氣,不講原則,有的學生黨員片面追求個人利益和個人價值的最大實現,要待遇多,講奉獻少,在一些涉及個人利益問題上,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個別學生黨員組織紀律觀念較差,執行黨組織的決定不夠自覺、積極;有的學生黨員入黨動機不端正,有的是為了今後能更好就業或有更好發展而鋪路搭橋,有的是為了在校期間能得到某些利益。

部分學生黨員宗旨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不強。部分學生黨員不能正確處理學習、學生工作的關係,認為學習成績是自己的,應該搞好,而學生工作是集體的,搞好搞壞無所謂。在實際中,重學習、輕學生工作,在學生的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部分學生黨員缺乏宗旨意識,缺少服從大局、服務集體的精神,在學時分配、獎勵分配等利益分配面前表現不出黨員應有的覺悟,缺乏共產黨員應有的氣度。

個別學生黨員存在着注重文化課學習,忽視理論學習的問題,以及黨性覺悟不高,集體主義精神不強,個人人際交往表現不好,黨員意識淡化,把市場經濟原則帶入黨內,奉獻意識差的問題;個別學生黨員存在着入黨動機不端正,對黨的知識學習不夠,黨性鍛鍊少,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的問題;存在着放鬆了自我要求,黨員意識淡化、責任心減退,觀念陳舊,發牢騷,講怪話,不能堅持與時俱進的問題。

學生黨員思想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市場經濟和各種社會思潮對學生黨員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帶來的衝擊。隨着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劇,各種西方社會思潮大量湧人我國高校,這些思想良秀不齊,容易使高校學生黨員的思想產生迷惑;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侵蝕了一些學生黨員的思想,影響了學生黨員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

社會和黨內的不正之風對學生黨員思想的影響。雖然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一些腐朽、醜惡現象的滋生和蔓延,直接影響學生黨員的思想和情緒。社會和黨內存在的不正之風也使極少數學生黨員片面地認為黨失去了先進性,使學生黨員感到課堂上的教育、書本上的理論是空洞的説教,降低了理論的説服力。

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弱化,使部分學生黨員責任感、使命感淡化。當前的黨員教育,在方針、政策和形勢任務教育方面,對共產主義理論和思想教育重視不夠;在對學生黨員評議和考核中,比較注意其外在表現,很少分析黨員理想和信念的問題;在發展黨員時,比較重視其在工作上的表現,而對其共產主義理論、知識和思想的考察缺乏有效的手段。

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後於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目前,高校的管理體制改革正不斷走向深人,給高校師生包括黨員帶來很大的思想震動,而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多還停留在傳統的層面。黨內政治理論學習模式呆板,手段落後;在新形勢下如何圍繞教學科研中心工作在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進行創新,還沒有相應舉措,缺乏緊迫感。

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用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武裝學生黨員頭腦。要把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貫穿在學生黨員日常教育中,教育廣大學生黨員深人學習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持 三個代表 的基本要求,用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以理論創新為思想基礎,以體制創新為強大動力,以科技創新為關鍵,面對市場經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掌握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抓住學校發展的機遇,促進學校改革發展。

從抓好學生黨員發展人手,不斷提高學生黨員隊伍的素質。要重視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主動談心,交流思想,真正把優秀的大學生人才吸引到黨組織中來。同時要嚴把質量關,慎重選擇重點培養對象,健全入黨積極分子考核的指標體系,通過多種途徑向黨內、黨外公示,增加透明度,保證新黨員的質量,保證學生黨員隊伍的純潔性。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全面衡量,正確處理質量與數量的關係,在如何衡量重點培養對象政治立場、黨性修養、全面素質等方面,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建立規範的教育培養、管理、監督機制,確保黨員的質量。同時疏通出口,把那些不合格黨員及時清理出黨的組織。

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學校建設和黨員的思想實際相結合;教育形式堅持靈活多樣,充分運用網絡信息、多媒體技術,探討生動、形象、活潑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區分不同教育對象,做到層次分明、對症下藥;工作中要提高科學性、藝術性,注意放手讓學生黨員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為組織活動的開展出主意、想辦法,使組織活動充滿生機和活力。教育要貼近學生黨員的思想實際,要把加強教育、解決思想問題同關心、解決學生黨員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健全組織,建章立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生黨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合理、高效的學生黨員管理制度,對於加強學生黨員隊伍管理、約束學生黨員的日常行為,用目標規範引導學生黨員行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制度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在入黨方面,健全入黨積極分子考核的指標體系;在學生黨員管理方面,建立全面的考評制度,如定期測評制度、民主評議制度、思想彙報制度等等;在理論學習方面,要制定嚴格的學習制度和學習計劃並落到實處,使學習成為黨員的自覺行動;在學生黨支部建設方面,要完善組織生活會制度,創新組織生活會形式,切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加強黨建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推進管理創新。學校黨委領導及黨委部門的同志一方面應經常深人基層、深人實際,加強工作調研;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論學習和政策研究,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建立黨建工作的長效機制,實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促進黨建工作不斷向科學化邁進。黨委組織部門要成立調研中心,定期開展交流研討,形成理論研究的風氣,探討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以帶動學校黨建工作整體理論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6

I前言

一、 調查背景

1920xx年的“五四”運動掀起了中國大學生運動的高潮,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大學生高舉救國圖存的旗幟,成為革命中的先鋒隊伍。自強、愛國、有責任感一直是中國大學生的特點,然而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當代大學生中許多人早已失去了奮發向上的動力,相反,“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卻成為了叛逆、墮落的代名詞。西方文化的入侵、國家轉型期、各種價值觀的碰撞造成了當代大學生的迷失。

現如今,大學已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開放的舞台,有豐富的課餘時間,相對小的學習壓力,給學生提空了更多廣闊的選擇空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在不斷地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蔘加學生會、社團來鍛鍊自己的能力,有人埋頭自己的學習,有人做兼職,賺取生活費,也有人無所事事退化成為頹廢一族等等。然,怎樣的生活方式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增長自己的知識,使自己沒有遺憾地圓滿度過大學生活。因此,如何正確利用課餘時間成為了同學們廣泛關注的問題。

二、 調查目的

1、瞭解當代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動向以及課餘時間的利用情況。

2、發現當代大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弊端,並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意見,來促進大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

3、 讓當代大學生意識到在校黃金時間的珍貴,從而使他們充分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鍛鍊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將來能夠更好地面對社會的挑戰做好準備。

4、使當代大學生了解到更多展示自己個性的途徑,快樂地度過大學生活,營造出全新的當代高校優良文化氣氛。

三、 調查的具體內容

桂林市各大高校在校大學生 1、學校、性別、年級、專業 2、各大高校大學生在大學裏的感觸 3、課餘時間安排是否合理 4、直接影響對課餘生活態度的因素 5、安排課餘生活的角度

6、週末除外的每天課餘時間有幾個小時 7、平時的課餘時間安排

3

8、佔用課餘時間的因素 9、課餘時間對大學生的影響 10、課餘時間喜愛的活動

11、希望學校通過何種方式動員學生的參與學校課外活 12、對安排課餘生活是否有疑惑或困難 13、對大一的同學有何建議或者期望

四、 樣本分配

總體上按比例對桂林市六大高校(廣西師範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醫學院、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進行分配,每個學校由一個調查小組完成。

廣西師範大學:100份樣本,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桂林理工大學:100分樣本,回收100份,有效問卷81份 桂林醫學院:107份樣本,回收107份,有效問卷107份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00份樣本,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桂林旅遊專科學校:100份樣本,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灕江學院:100份樣本,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500份樣本,回收498份,有效問卷398份

五、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六、 調查時間安排 時間 20xx年 項目 項目前期準備 問卷設計 實地調查 數據錄入、分析 撰寫調查報告 備註

II大學生課餘生活的問卷調查分析

4

一、 各大高校大學生在大學裏的感觸

#:在樣本調查986人中,49%的大學生在大學裏的感受是一般,36%的大學生覺得充實,10%的人覺得在大學裏空虛,又少部分的人對大學生活沒感覺。

二、 課餘時間安排是否合理#:在大學生活裏,68%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課餘時間安排得不合理,有的覺得對自己的課餘時間合理與否沒感覺,少數人認為自己安排得合理。

三、 直接影響對課餘生活態度的因素

#:在我們訪問的986位大學生中大部分是自己安排將自己的課餘生活,30%的學生是受朋友的影響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少部分是在老師或家長的的影響下安排自己的課餘實間。

四、 安排課餘生活的角度

6

#:36%的大學生是為了發展個人興趣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29%的大學生是從促進學習這方面來安排課餘時間,而有的只是為了開心,又少部分人不知道為何安排課餘時間。

五、 週末除外的每天課餘時間有幾個小時

7

#:在我們的瞭解下,大學生一週的課餘時間一般是3—5小時,有較多一部分人的課餘時間有6—8小時,更有不少人的一週課餘時間能達到8小時以上。

六、 平時的課餘時間安排

#:大學生課餘時間大部分的人是上網,有的是看書、逛街或者做作業。 七、 佔用課餘時間的因素

8

#:佔用大學生課餘時間較多的活動是娛樂,其次是學習,再者是社團工作和社會實踐,運動是佔大學生課餘時間最少的活動。 八、 課餘時間對大學生的影響

#:在課餘時間裏能促進大學生之間的友誼,並且能使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同時也增加了他們的社會經驗,但有少部分的人經常無所事事或者去上網浪費了不少時間。

九、 課餘時間喜愛的活動

#:經過我們的訪問使我們瞭解了大學生課餘時間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

十、 希望學校通過何種方式動員學生的參與學校課外活動

#:大部分的學生是非常自願的參加課外活動的,只又少部分的人是有利益的推動下才參加。

十一、作為大一的您,對安排課餘生活是否有疑惑或困難

1、感覺課餘時間有時很多,有時少,安排有點困難。有時忙有時閒不太合理

2、課餘時間合理,但社團活動過多,而且同一時間舉行,難以兩邊兼顧,吃飯時間不正常

3、課餘時間安排得有些散亂沒有目的

4、上大學不是很適應.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指點.現在幾乎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不懂怎麼辦

5、課餘時間少,沒有足夠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6、有時課安排太滿,課餘時間做不了什麼事怎麼辦?二、入的社團太多對於協會出去玩屬於浪漫時間嗎?

7、時間太多,不知如何安排,與人交往,不知如何溝通

8、不懂合理安排時間,時間利用不充分,感覺時間都沒好好利用 9、學校社團很多,嚴重佔用了我們的學習時間,怎樣才能減少社團工作來讓我們把更多的課餘時間用在學習上

10、作業太多,與同學交流的時間太少,時間少,不能有多的時間去看書

1011、每天好似有許多課餘時間,但就是安排不出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比如打籃球、看電影。

12、作好計劃的事情,總是被社團活動、臨時活動沖掉,有點糾結,希望以後能多點時間自由安排

13、渾渾噩噩的過,都不太固定

14、感覺無所事事,二個月過去覺得沒學到什麼東西,不知道

十二、作為大二大三或大四的您,對大一的同學有何建議或者期望

1、認真利用好時間,多學習充實自己

2、在大學期間能學習就多學習,將來一定能用的得上所學知識的。 3、樹立目標,多去自習重圖書館看書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有多餘時間可以適當兼職

4、多向師兄師姐交流,好好利用課餘時間 5、好好把握專業知識多參加活動多積累社會經驗

6、 不要受環境所影響,要懂得自律,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

7、學習要明確,實踐要認真,把學習的時間與課餘時間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注重身心的培養,加強交流,溝通能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8、可以為自己做一份目標,每星期,每個月更換,發現自己的不足,為以後工作打下基礎

9、就是你不斷確定人生道路和目標的過程,要懂得取捨。同時,一定要與書結合,以書為指 導,指導你正確的人生道路或是人生理想。

10、多參加活動,多拿獎狀,專業要求拿到證書儘早拿到,英語四級儘快在大一過。

11、思考好自己的發展道路,有計劃有安排的學習與遊玩

12、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協調工作學習的關係,大學生活是充實的,但不代表不用學習,記住:不要掛科

13、大一可以多參加活動,如社團 外出,另外要規劃好自己的夢想,多聽講堂。大二要在忙社團的同時別忘了學習,把知識紮實

十三、調查結果、分析及建議

在我們還沒有跨進大學校門之前就聽到老師們説:大學生活是如何如何的好,只要我們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這一生你也不枉費了,從中可以知道大學階段的經歷對於是我們非常重要的。 大學是人生旅程中最美好的階段,是過是我們人生的一個成人的過渡,也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舞台,這一個舞台是

公平的,只要你敢盡情的演繹,這個舞台就屬於你。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在學好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的同時,也應該更多的關注我們豐富的大學課餘生活。

在這裏,學習、生活、成長、成才。隨着我們的獨立意識不斷的增強,自由支配的時間也越來越多,因此大學生對課餘時間的安排和利用成仙了多樣化的趨勢。但是,凡事都有雙面性,也影響了他們課餘生活質量的下降,影響了學習,甚至造成了某些學生的行為偏差。所以增強大學生對課餘生活的意識,減少課餘生活給大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提高他們對課餘生活的重視是至關重要的。

(一)、當代大學生課餘時間的利用狀況調查

在這次的調查中我們對大學生做了以下幾個問題的調查: 1、在大學裏的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在調查的結果看,49%的大學生在大學裏的感受是一般,36%的大學生覺得充實,10%的人覺得在大學裏空虛,又少部分的人對大學生活沒感覺。可見他們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很多人都是沒有自己的方向以及目標的。

相比另一個問題“您認為你的課餘生活安排合理嗎?”在調查反應結果中,68%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課餘時間安排得不合理,有的覺得對自己的課餘時間合理與否沒感覺,少數人認為自己安排得合理。

從這兩項的數據中,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很多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課餘生活愛拍是非常不合理的,盲目的。從中表現出當代大學生安排自己生活能力和是非常差的。

2、大學生安排課餘生活的角度

36%的大學生是為了發展個人興趣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29%的大學生是從促進學習這方面來安排課餘時間,而有的只是為了開心,又少部分人不知道為何安排課餘時間。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是沒有計劃性的。

相比另一個問題“怎麼安排平時課餘生活”下。大學生課餘時間大部分的人是上網,有的是看書、逛街或者做作業。所以由此看出他們在安排課餘生活的時候是沒有計劃的,只是一時的興起,看着就的心情來安排課餘生活。因此,大學生應對自己的課餘生活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安排思路,提高課餘生活的利用率。

對於課餘生活,大學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自我展示機平台,反映了課餘生活在大學階段的重要角色。因此,學校更應該重視這一方面的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大學生也應該懂得如何利用這個平台去過渡,去把握這些機會,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提升自我,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二)、結論與成因:大學生課餘生活利用狀況的總結和原因分析

1、大學生課餘生活利用情況總結

第一、課餘生活呈現了多樣性和豐富性。調查結果反映了:

大學生的課餘生活涉及的內容是多方面的,種類繁多。主要有專業知識的學習、校園文化活動、體育鍛煉、勤工儉學、社會實踐、戀愛、上網及一些娛樂活動等等。

第二、從調查結果看,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利用率很低。

2、原因分析

第一、缺乏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課餘時間也就無法合理安排。 第二、沒有規劃。在總結空餘的時間沒有規劃過,所以不知道總結要做什麼很茫然。

第三、沒有競爭意識。在大學裏覺得沒有人約束,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對於外界的競爭好不理會。

第四、學校在方面的重視不夠,以至於學生很盲目。

第五、再者就是學校的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太寬鬆,以至於沒有一定自制力的大學生涉及的各方面太多。

(三)、改善大學生苦於生活質量的建議

1、幫助學而生找準自我定位,確定自己的目標。

找準自己的定位,確立目標,有了目標,才回為着目標朝着方向去發展和奮鬥,才能更合理地安排課餘生活。

2、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增強自律能力,增強對外界的誘惑的抵制力。 增強抵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才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麼,應該做什麼。

3、突出學校的特色和文化,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學校多突出本校的特色和文化,讓學生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位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並不斷參與其中,能讓學生很好的去安排和利用其閒暇的時間。

13

結語:

大學生的課餘生活時空不斷拓展,怎麼把大學生課餘生活和課堂教育結合起來,使學校和社會相互協調,互為補充,達到多方面的成效,共同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服務,這一個課題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索與實踐。

(四)、個人心得

在上週的週末我們市場調研中心協會開展了以大學生“我的課餘生活,誰做 主?”為主題的問卷調查活動,這次活動進行的還比較順利。

通過這次活動的調查,我們瞭解了許多關於大學生課餘生活安排的情況,大概知道了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趨向,從這次活動中,讓我能夠去思考一些問題以及相應的去解決它們。

(五)、小組總結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們發現了再大學生中存在的課餘時間利用問題,從問卷調查結果看,很多大學生對課餘時間的安排意識是非常弱的,原因主要有:

1、缺乏目標 2、沒有規劃 3、沒有競爭意識

4、學校提供的課餘生活方式少 5、大學的社會環境的影響

我們根據發現的問題總結改善的建議。

1、幫助學而生找準自我定位,確定自己的目標。

2、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增強自律能力,增強對外界的誘惑的抵制力。 3、突出學校的特色和文化,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7

摘要

本研究基於生態足跡理論通過構建生態足跡模型對西安市20xx年的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當前西安市存在較大生態赤字,生態環境處在過度開發利用之下,發展模式為不可持續狀態,為了緩解這一問題,有必要從城市控制人口規模,保證耕地和綠化面積,倡行低碳生活方式這些層面來制定應對之策。

關鍵詞:生態足跡 西安市 可持續發展

目錄

摘要…………………………………………………………………………………1 1問題的提出……………………………………………………………………….1 2研究目標………………………………………………………………………….2 3研究意義………………………………………………………………………….2 4研究框架………………………………………………………………………….2 5研究內容………………………………………………………………………….2 參考文獻……………………………………………………………………………8

基於生態足跡理論的西安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陝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關於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決策,提出要力爭早日把西安建成開放包容、產業高端、功能完備、宜居宜遊、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宏偉目標。陝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也提出要真正把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要求落到實處,提出到20xx年西安市要建成為人口規模1000萬國際化大都市,實現經濟實力新跨越,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不難預料未來會有更多外來人口湧入西安市。而以西安的生態承載力能否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是關係到大西安戰略,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的大問題。不難預料,在未來生態環境問題和生態承載力問題會成為西安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如何突破生態瓶頸,以相對脆弱的生態承載力容納既定的人口數量目標,實現西安市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問題。

二、研究目標

在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指導下,將生態足跡理論與城市人口規模有機結合起來,構建生態足跡模型,測算西安市生態承載力的強弱,分析西安市的適度人口規模並建立相應的人口——資源評估預警機制,為西安市未來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為政府決策提供理論依據,這是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三、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在運用生態足跡理論研究區域適度人口規模這一領域,目前國內學者分別研究了南京市、杭州市、貴州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適度人口規模,而對作為西部重要省會城市的西安尚未有人用這一理論研究其生態承載力範圍內的適度人口規模,評價其可持續發展程度。本課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填補這一理論空白。

2.實踐意義:在西部大開發和構建關中——天水經濟區,這一背景下我們不難預料未來會有更多外來人口湧入作為絲綢之路重要城市的西安市。而以西安的生態承載力能否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是關係到大西安戰略,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的大問題。在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指導下,探討其生態承載力的強弱,分析西安市的適度人口規模並建立相應的評估預警機制,以實現西安市的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研究框架

1. 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 2. 西安市概況

3. 西安市20xx年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計算 4. 西安市20xx年可持續發展狀況和生態安全分析 五、研究內容

1.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

(1)生態足跡理論概述

生態足跡分析理論是由加拿大生態經濟學家William於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通過度量人類對自然生物物理量的需求和自然所能實際提供的生物物理量之間的差距,來衡量一個地區可持續發展程度的較為通行的方法。這些年來,由

於這一理論具有較為科學、完善的理論基礎和精簡統一的指標體系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大量應用。

生態足跡理論的具體運用則是通過建立生態足跡模型來實現的。即:用生態足跡的大小來代表人類對自然生物物理量的需求,用生態承載力的大小來代表人類對生物物理量的供給,將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進行比較,就能判斷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生產消費活動是否處於當地生態系統承載力範圍內。當區域的生態承載力大於生態足跡時,稱為生態盈餘,則該地區人類生產消費活動處於生態承載力範圍之內,生態環境處於可持續發展狀態。反之,生態承載力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稱為生態赤字,該地區人類生產消費活動超出了生態承載力的範圍,説明區域發展在空間或時間上是不可持續的。

(2)生態足跡指標的計算: 生態足跡(生態資源需求)為:

EF=N×ef=N× ∑rjAi= N ∑(ci/pi)

式中EF為區域總生態足跡(公頃);N為人口數;ef為人均生態足跡(公頃/人);rj為均衡因子,i為消費項目的類型;Ai為第i種消費項目折算的人均佔有的生物生產面積(人均生態足跡); Pi為生物生產土地生產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世界)平均產量(公斤/公頃), ci為i種消費品的人均年消費量。 生態承載力(生態資源供給)為:

EC=N× (ec)=N×aj×rj×yj

式中,EC為區域總生態承載力(公頃);ec為人均生態資源供給(公頃/人);N為人口數;aj為人均生物生產面積;rj為均衡因子;yj為產量因子。

如果ef>ec,即出現生態盈餘,如果ef

2.西安市概況

(1)自然概況

西安市古稱長安,是陝西省省會,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依秦嶺。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

積1066平方公里。全市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閻良、臨潼、長安9個市轄區及周至、藍田、户縣、高陵4個縣。西安市平原地區屬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乾濕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風小、多霧、少雨雪;春季温暖、乾燥、多風、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風;秋季涼爽,氣温速降,秋淋明顯。年平均氣温13. 0℃~ 13. 7℃,西安境內地層發育複雜,構造類型多樣,為各種礦產資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已發現的礦產資源共47種,其中金屬礦產21種,非金屬礦產22種,能源礦產2種,其他礦產2種。大部分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分佈在南部秦嶺山區。

(2)社會概況

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是中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域的結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華北和華東各地市的必經之路。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是全國幹線公路網中最大的節點城市之一。西安市基礎設施優厚,交通條件發達,通訊便利,經濟發展迅速,截止20xx年底西安市户籍人口數806.93萬人,人均GDP56988元。 3.西安市20xx年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計算

運用生態足跡的計算模型,依據20xx年西安統計年鑑中的相關數據,對西安市20xx年的本地生態足跡進行計算,分別建立20xx年西安市生態足跡計算中生物資源賬户和化石能源賬户(表1、表2),再根據均衡因子、產量因子,按生態生產性面積類型進行彙總,求出人均本地生態足跡和本地生態承載力(表3)。其中世界平均生產力選用WWF組織1999年的數據。需要説明的是,由於由於牧草地、林地、建築用地、水域面積最新數據難以獲得,而且考慮到這些數據近年來沒有太大變化,因此生態承載力數據採用《20xx-20xx年西安市土地整治規劃》中20xx年統計值。生態足跡的供給反映了西安市的生態承載能力,即資源的有效供給。按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的建議,應留出12%的生物生產性土地面積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因此在計算江蘇省生態足跡的供給時扣除了這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

表1 20xx年西安市生物資源消費生態足跡

注:數據摘於《西安統計年鑑——20xx》.①單位為m3/ hm2;②單位為m3.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8

題目:大學生理財能力調查與分析

大學生理財能力調查與分析

引言: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個人理財涉及到的領域越來越廣泛。作為未來經濟的主要參與者,大學生如何增強理財意識、如何進行理財是一件非常現實的問題。大學生是特殊的消費羣體,又因為受的教育和校園環境以及年齡的特殊性的影響,絕大部分的大學生的理財意識薄弱,理財知識匱乏。針對上述現狀,本文擬在分析當代中國大學生理財現狀的基礎上,對大學生理財能力的培育和發展提供一些指導下的建議,未畢業後參與經濟活動打下理論基礎,並積累一些實踐經驗。

本文分為四部分:先指出大學生理財的重要性,再從家庭、學校、社會和學生自身四個方面分析現狀及其原因,最後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議指導。

1 大學生理財的目的和重要性

1.1什麼是理財

通俗地説,理財就是賺錢、花錢、省錢之道,也就是如何進行打理錢財。有句話説“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對大學生來講,理財的核心就是八個字:量入為出,開源節流。生財並不是大學生理財的最終目的。

1.2大學生理財的目的和重要性

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大學生理財的目的,在於學會賺錢、花錢和管錢,使個人的財務狀況處於最佳運行狀態,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品位。人世界的包括許多時期,而大學時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也是理財的初步階段和黃金時期。大學階段財商的培養只是鍛鍊和演練,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一種理財習慣,為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2大學生理財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2.1當代大學生的理財消費意識

當代大學生的主體是80、90後,這個時期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和社會資源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當代大學生正在衝破傳統的理財消費意識,形成新的理財消費觀念。據調察,只有極少數大學生具有理財觀念,絕大部分並無理財意識,而且缺乏實際行動。

相對於大學生消費的超前,理財意識並沒有超前。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習慣,會把每個月的盈餘存到銀行裏。大部分大學生都是“月光族”,他們對自己一個月用多少錢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反正就是這樣花,不夠了就向家裏要”。少數大學生會每個月給自己攢點錢,以備不時之需,不少被調查者甚至表示,經常會出現到了月底要急急忙忙向同學借錢的情況。更有少部分大學生,擁有多張信用卡,向銀行借錢消費,但沒有獨立經濟來源的他們,很難保證按期還款,有的甚至成為“負翁”。有機構對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和中國台灣等地區的30所大學的2500名在校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進行隨機調查,70%的學生沒有記賬觀念,會列出詳細計算表並很好執行的僅佔7%。

2.2當代大學生主要經濟來源和消費支出

2.2.1大學生主要經濟來源

大學生理財集中體現在花錢、省錢及掙錢方面。作為一個沒有正式收入的成年人,大多數大學生的理財消費觀念正在趨於成熟和理智。大學生的經濟來源是大學生上大學所花學費獲取渠道和方式,包括學校的獎學金、困難資助、勤工儉學、家庭資助等。父母提供是當前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佔88.4%;依靠獎學金和助學金的佔15%;只有3%的學生利用勤工助學、做兼職的方法獲取生活費和零用錢;15%的學生利用的是國家助學貸款來完成學業。

2.2.2大學生消費總支出

大學生消費支出在350¥——500¥的佔大多數,佔總人數的60%;350¥以下的佔18%,而消費總支出在500¥——750¥,750¥——1000¥,1000¥以上的依次遞減為15%、10%、7%。對大多數學生而言,伙食消費仍是主要消費支出。二是學校消費支出,如訂閲書報。學習用品、考證費用、電腦網費等,三是生活用品消費,如鞋、衣服、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四是休閒娛樂和人際交往支出,如生日聚會、老鄉會、旅遊支出、戀愛消費等。值得指出的是,生日聚會和戀愛消費的比重正在越來越大。

3造成大學生理財現狀的原因

3.1家庭原因

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很少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消費觀念,從小到大,一手操辦孩子的一切。隨着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又有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樣的心理,往往容易遷就、嬌慣、溺愛孩子,忽略了對孩子早期理財能力的培養。長大後,大多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

3.2學校問題

學校只抓思想政治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理財觀念的培養。由於缺乏教育和引導,學生的理財觀念容易出現武誤區。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認為理財是大人的事,孩子還不適宜涉足這種事情,或者認為理財的事情孩子長大以後學校在教育學生成材的同時,卻沒有教他們怎樣理財。萬事達卡發佈的“20xx年大學生理財觀念與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中認為學校沒有提供適當和足夠的個人理財教育的佔72%。對大學生專門的理財教育,可以説是各個高校的全新課題

3.3社會問題

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泛濫,很多人將樸素視為寒酸,將奢侈視為豪爽。同時,電視和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以及廣告、明星的示範作用,引起追星族的盲目模仿。很多廣告詞能夠在短時間裏轉化為消費的日常語言,如“我的地盤,我做主!”等。校園外不良環境(如網吧、歌舞廳、遊戲機廳)的存在,往往對中學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學生畢竟還是學生,缺少經驗,在途中迷失方向。

3.4自身問題

理財師表示,不少大學生不是沒錢花,而是不會花錢。馬克思教育我們,內因是決定事物變化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針對上述現狀,大學生自身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盲目攀比心理,隨大流心理等。很多大學生生活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如果周圍有同學擁有某物而自己沒有,就會有缺失感,而不考慮事物本身是否有用。

還有,有的學生不考慮自身經濟條件,盲目追求名牌效應,買衣服鞋子非專賣店不去。有的學生由於沒有理財觀念,錢沒了就向家裏要,平常大吃大喝,生日聚會有的甚至不惜舉債而辦。另外有一種現象是針對男學生的,出現了“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的現象。受大男子主義影響和自尊心的緣故,男同學在戀愛中為博女友一笑出手闊綽,而自己卻省吃儉用。

4培養及提高大學生理財能力的方略

4.1個人主觀方面

外因具有重大的影響,但只有內因才是決定事物變化發展的。培育和提高大學生的理財能力,還必須是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理財觀念,理財觀念決定着人的理財心理和理財行為。

4.1.1確定目前的財務狀況。一切從實際出發,學生理財也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家庭經濟條件和當地物價水平,針對當前自己的財務支出,認識到自己的錢都花到哪裏去了。如果學生不知道自己的錢是怎麼稀裏糊塗地花出去的話,建議學生列一個清單,建立一個個人財務賬簿,記錄平時自己的各項支出。成功人士必須對自己的財務狀況瞭如指掌,大富豪洛克菲勒是連8分錢的郵票費用也要記錄的。時間上一3個月為宜。這樣不僅能清晰的看出每個月的支出狀況,同時能更好的預測未來幾個月大概的支出情況。

4.1.2樹立個人理財的目標規劃,制定每月的支出計劃。做事必須有計劃,胸有成竹才能成功。規劃自己使用金錢的方法,管理自己的財富,以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況。學會理財,提高一生中擁有、使用和保護個人財富資源的效率,提升個人人際關係。本着量入為出的原則,每個月可以使用的資金為多少,每月的經常性開支為多少,留取每月資金總額的20%作為備用資金,以應該計劃外支出。

4.1.3甄選合適的理財方法。大學生理財方法多,適合自己最重要。大學生理財投資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由於資金有限、缺乏社會經驗、考慮問題還不成熟等因素,大學生投資理財需要經過比較長的投資起步期。專家認為:大學生投資理財的方法很多,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項目最重要。投資可啟用小額資金。儘管大學生做投資具有一定風險,但作為一種大膽嘗試,能為今後的個人理財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對於他們理財意識的擴展有着積極的意義。

4.1.4養成儲蓄習慣,樹立勤儉意識。大學生活的消費中有很多省錢的竅門,比如買二手貨、選擇優惠電話卡、辦購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學習省錢竅門,儘量別花冤枉錢,更多地考慮所購物品的性價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20xx年經濟危機是世界經濟遭到重創,但是有一個很不相稱的現象令世界領教了儲蓄的好處,那就是大量中國人拿出自己的儲蓄,購買了很多打折促銷的商品,由此儲蓄的好處可見一斑。把平時節省點錢存入銀行,畢業後會有一筆不小的創業基金的。

4.1.5勤工儉學,積極開源。常有人説,錢不是省出來的。與其節衣縮食,不如大力開源。事實上,當代大學生已經成了非正式勞動力市場中的一個相當活躍的羣體,很多領域運用可以運用自己的能力,並獲得相應的報酬,如做家教、撰稿獲取稿費、搞促銷等。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適當進行勤工助學活動,學會自立,不但能減輕家庭負擔,還能使學生從勤工儉學中體會父母的辛勞,由此樹立自立、自強的上進心,為今後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4.2營造良好的客觀環境。大學生畢竟還是學生,由於自身缺乏社會經驗,加上有的學生自制力較弱,很容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腐蝕,一步一步走向墮落。大學生是未來經濟社會的主要參與者和積極分子,也關係到國家未來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在相應的年齡段接受相應的理財教育,應該是家長、學校和社會的當務之急,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針對上述提到的問題,我們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4.2.1家庭方面:古語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家長應改變傳統觀念,積極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提高子女的理財能力。在平常生活中,教育孩子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知道每一粒飯來之不易。教育孩子養成儲蓄觀念,併合理利用自己的儲蓄。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樹立理財觀念。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

4.2.2學校方面:理財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曾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大學生不滿理財教育現狀,儘管使用借記卡和貸記卡的大學生比例已有明顯增加,但僅有14%的受訪學生認為學校提供了足夠的理財教育。學校可以通過入學教育、開設專門的理財課堂等途徑,承擔起樹立學生正確的理財觀念的重任。

4.2.3政府和社會方面:鑑於電視、網絡對學生的影響,政府應加強對新聞媒體的監管,使新聞媒體宣傳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風氣,也符合我國國情。加強對網吧、電子遊戲機、音像製品的監管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同時,銀行等部門可以針對學生開辦一些鼓勵學生理財的業務,開展一些宣傳金融常識和教育儲蓄的講座。使經濟較寬裕的學生嘗試進行一些金融理財投資,如股票、基金等。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9

目前我國高校對生態環保類的公共課程普遍不夠重視,雖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夠系統、不夠全面。部分專業由於受限於本身特點,根本沒有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列入教學範圍,造成大學生生態環保知識貧乏、意識薄弱、行為習慣落後.

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日益增強,並且隨之而來的也有日趨惡劣的生存環境。現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大學生作為時代發展的領軍人物,應該在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增強自身的環保意識已經刻不容緩。高校應該針對目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的公共課程,引導大學生建立強烈的環保意識,共築美好家園。因此,為了更深入的瞭解當今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程度,並且為了更有力的倡導大學生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我做了以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為主題的問卷調查。

一、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

(一)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是針對個宿舍成員共五十名,其中包括男生25人,女生25人。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地點是南區宿舍樓通過宿舍內發放書面問卷的方式進行,在各宿舍隨機發放兩張,對各年級學生無要求。

(三)調查內容

書面問卷以選擇題為調查內容,共八道題。內容如下:

1. 請問地球日是哪一天?

A.3.18

B.4.22

C.6.5

D.12.22

2.你清楚垃圾的分類方法嗎?

A.不清楚

B.記不太清,但很支持 C.清楚,偶爾會注意行為 D.清楚,同時運用與生活中

3.發現周圍存在環境污染的行為,你會怎麼做? A.視而不見,一走了之 B.表示不滿,期盼得到治理 C.阻止有關行動 D.向環保部門反應

4.如何看待一次性餐具的做法 A.不環保,堅持不用

B.不太環保,但偶爾用一下也沒影響 C.一次性餐具挺方便,經常使用 D.別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5. 您以為下面哪一項是工業“三廢”? A.廢銅、廢鐵、廢鋼

B.廢電池、廢家電、廢傢俱 C.廢電視機、廢冰箱、廢電腦 D.廢水、廢氣、廢渣

6. 您認為下列因素對我國當前環境問題影響最大的是?(選三項) A. 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B. 政府環保執法不嚴、重視程度不夠

C. 環保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公眾的環保意識差 D.E.

7.對於低碳生活,請問你有那些行動?(多選) A.出門按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私車選擇 B.任何電器一旦不用及時關掉電源 C.儘量節約,循環使用水資源等

D. 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E. 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F. 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物品 G. 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盤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共發放書面問卷50份,得到的有效問卷50份,回收率100%,問卷容量50。

調查結果如下為,44%的同學表示會阻止其行為,32%的同學希表示不滿,期盼得到治理,一少部分同學會向有關部門反映,極少數會一走了之。許多同學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比較現實,56%的同學選擇了“不太環保,但偶爾用一下也沒影響”,有些同學卻很注意這方面,堅決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時也有少數會經常使用一次性餐具。關於工業三廢調查,使我們看出同學們對工業中的“三廢”有很大瞭解,最起碼大多數人都知道“三廢”是指什麼。説明大家對工業污染比較重視,也説明了“三廢”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多數學生認為影響我國環境的主要因素是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政府環保執法不嚴、重視程度不夠,這是政府的管理不善,其實可以想到我們約束自己行為的意志也不夠堅定,這需要我們社會共同努力,加大宣傳共同促進大家的環保意識。對於第七個問題,反映出大家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對環保的概念不是特別強烈,所如果改變大家對環保的看法,就要從社會大環境中營造一種良好的環保氛圍, 在尊重客觀存在的環保意識不太高的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經濟建設是必不可少,我們意識的高度,往往物質基礎的影響是很大的。

三、調查問題分析

1.當前我國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現狀

首先,環保意識素養不高,缺乏有關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這次調查中,發現很多同學對對環境保護的知識瞭解很少。調查最後,我碰到幾個同學,問他們幾個問題了解到,關於廢棄物會收到再利用的標誌也是別不出來,關於自然資源的有限性,電子垃圾的概念等這樣的常識也只是略知一二,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整體認知水平亟待加強。

2.造成大學生環保意識整體薄弱的原因

A.高校缺乏有關環保的課程

目前我國高校對生態環保類的公共課程普遍不夠重視,雖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夠系統、不夠全面。部分專業由於受限於本身特點,根本沒有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列入教學範圍,造成大學生生態環保知識貧乏、意識薄弱、行為習慣落後。

B.社會缺乏宣傳力度

社會上一些主流媒體缺乏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或者缺乏關注的連續性和

持久性,很多網站或紙質媒體只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或“植樹節”等特定節日,才會象徵性地關注一下環境保護,等日期一過便再無下文,目前甚至很少有關於環境保護的期刊或雜誌,大學生很難接觸到有關知識。 C.有關環境保護的校園課外活動太少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的課餘時間也是非常充分的,因此誕生了各式各樣的社團,以及各種主題的課外活動。雖然很多學校也會組織環境保護主題的課外活動但是大都僅限於觀看資料片、考察野外動物園等初級層次,表面上非常認真重視,短期內也能在校園引起一定的反響,但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和持久力不夠,目前很多大學生了解環保的意義所在,但卻缺乏更深一步的瞭解。

四、解決對策

近年來,素質教育成為高校教育的核心與目標。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其目的在於培養完整意義上的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體。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應該具備較高的環境意識,有為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身相互關係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環境意識教育是對其素質教育得以實現的重要環節,是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21世紀環境意識將成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環境意識也將成為21世紀人類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培養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正是新世紀發展的客觀要求。”

1.開設與環境保護知識相關的必修課,並在德育課程中引入環境意識的內容

有調查表明,日前很多大學生已有的環境知識不是來之於學校的教學,而且對現有的環境教學感到不滿。因此,有必要在大學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增加環境科學知識的教學內容。大學環境教育課程主要應加強三部分課程內容:一是面向全校各專業開設公共必選課,如“環境保護”、“環境與發展”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這類公選課的設置要兼顧全校各專業的特點,教學的重點放在讓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現狀、危害及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瞭解環境對於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使學生真正從思想上對環境問題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二是根據全校不同專業的特點開設專業必選課,如“清潔生產工藝”、“三廢處理”、“可更新資源管理”、“旅遊景區環境評估”、“環境監測”等,專業選修課要結合各專業的具體特點,在提高學生環境意識的同時,還提高學生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二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中增加旨在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內容,如:在形勢與政策課中向學生通報高時效性的國際與國內的環境狀況及環境問題,同時通報由環境問題帶來的現實與潛在的危害;在“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中加強環境道德教育;在“法律基礎”課教學中加強環境法律法規教育;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在“和‘’重要思想概論”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及要求,等等。如此將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培養有機地滲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當中,這既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具有啟示意義,更是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有效途徑。

3.開展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的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教育不能侷限於課堂,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有利於將課堂上學到的環保知識加以鞏固和應用。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很多,例如開展廣泛的環境教育宣傳,辦展覽、開講座、結合環境保護主題節日開展活動等。我們也可以借鑑德國的經驗,引導大學生走向户外、走進社區、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並吸引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以此提升大學生以及公眾的環境意識水平。

4.構建並完善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激勵機制

構建並完善激勵機制是促進大學生環境意識提高的有效途徑之一。瑞典的成功經驗是設立綠色學校獎,儘管其目的是鼓勵學校為健康的環境而採取了基於課程的行動,卻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也可以設立諸如綠色使者、綠色團隊等獎項,並使之與繼續升學以及就業相聯繫,激發大學生學習與環境有關的知識並付諸於實踐的動力,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水平。

總之,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大學生在校學習的有利時機,適時地對其進行薰陶與滲透,必將使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大大提高,進而有利於我國乃至整個地球的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10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一、導語

進入20xx年以來,伴隨着國家政策支持“互聯網+”發展,互聯網金融迎來關鍵窗口期,大學生消費分期成為新熱點。大學生消費分期在去年取得超高速發展後,今年已經進入到更激烈的肉搏期。各種消費金融公司、分期平台、電商等爭相佈局這個頗具潛力的市場。

這些眾多的分期平台,公司信息透明度和產品透明度究竟如何?是否真的高利貸?平台披露的信息對分期消費者選擇分期產品來説至關重要,平台披露信息越多,説明其明碼標價,態度坦誠,平台披露信息少,諸如費率信息、收費標準不明確等,影響消費者對分期產品的挑選。目前能為大學生提供購物和現金分期的公司包括三類,一類是阿里、京東等電商平台,一類是捷信等消費金融公司,一類是趣分期、分期樂等網絡分期平台,前兩類機構的業務重心不在大學生上,融360此次重點比較第三類公司。

融360從眾多的以大學生為目標客户的互聯網分期購物平台中,篩選出有代表性的30家平台(收集的信息截止20xx年8月20日)。分別從公司信息透明度、產品信息透明度、產品費率信息等方面對各平台進行了分析和比較。我們發現,七成平台成立於20xx年,其中北京最熱門,近四成平台借貸資金來源來自P2P,93%的產品分期在兩年內,逾期費率最高與最低相差10倍,近七成平台費率不明確,同買iPhone6成本差5倍,大學生分期市場藏貓膩……

二、公司信息透明度

通過蒐集並整理信息,對融360統計的30家大學生消費分期平台的上線時間、地點、公司註冊資本、是否獲得風投和資金來源這5方面的信息做了詳細的統計,從中得出信息透明度最高的三家平台,分別是分期樂、趣分期和優分期;信息透明度最低的三家平台,分別是金豆分期、學貸網和嗨錢網。

公司信息透明度前三名和後三名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1、近七成大學生消費分期平台成立於20xx年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平台進入人們的視野,此後進入爆發期。在融360統計的30家上線平台中,近七成大學生消費分期平台成立於20xx年,為67%。另外,於 20xx年及以前成立的平台佔比為13%,於 20xx年成立的平台為20%。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2、北京成最熱門城市

從大學生消費分期平台成立地點分佈來看,北京以絕對優勢排名第一,有10家分期平台。一方面,北京作為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具有良好的創業環境,另一方面,北京高校雲集,學生超前消費觀念強,成為大學生分期產品推廣的搖籃。另外,廣東排名第二,共5家;上海、浙江並列排名第三,分別為3家。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3、近四成大學生分期借貸資金來源於P2P

分期資金來源上, P2P平台所獲資金和企業創投機構初期投入資本是主要的途徑,其中以P2P平台債權轉讓為借貸資金來源的平台佔比為37%,以自有資本或融資資金為主要資金來源的平台佔63%。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4、33%的平台獲得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是企業快速成長的催化劑,也從側面反映投資者對該行業前景的信心。在融360統計的30家上線平台中,超三成平台獲得風險投資,為33%,其中分期樂已完成C輪融資,趣分期已完成E輪融資,這意味着大學生消費分期市場被看好。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三、產品信息透明度

在融360篩選的30傢俱有代表性的大學生消費分期平台中,從平台上產品的分期實體類別、申請條件、需提交的材料、額度、期數、費率和違約處罰等7個方面做了詳細的統計和分析,信息透明度最高的三家平台,分別是名校貸、喵卡和趣分期;信息透明度最低的三家平台,分別是瓜牛分期、速學貸和分期貓。

產品信息透明度前三名和後三名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1、93%的產品分期在兩年內

大學生消費分期期限方面,在我們篩選的30家平台中,有77%的平台分期較為明確,23%的平台分期不明確。分期明確的平台中,產品期限以短期為主,93%的平台在24個月以內,其中12-24個月的分期產品的平台佔比最大,為54%,少數平台有24個月以上的分期產品,為7%,另外,大部分平台的產品可以根據用户需求自由選擇分期。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2、各平台最高額度呈兩極分化

在融360篩選的30家大學生消費分期平台中,額度透明度方面,有77%的平台貸款的最高額度較明確,有23%的平台貸款額度較不明確。在最高額度明確的平台中,貸款的最高額度集中在5000元以下和1萬元以上,呈兩極分化趨勢。其中最高額度在5000元以下的平台佔比最多,為42% ,最高額度在10000元以上的平台佔比為39%。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3、逾期費率最高與最低相差60倍

俗話説“欠我的總是要還回來的”,大學生對借貸缺乏瞭解,在借貸過程中,清晰地讓大學生了解逾期後果,明確逾期費率是平台透明度的重要指標。在調查的所有機構中,明確表示逾期後果以及逾期費率的平台佔比為64%,逾期費率不明確的平台為36%。在明確逾期費率的平台中,逾期後每日費率在1%的平台佔比最多,為55.56%,逾期後每日費率最高的是3%,佔比為5.56%,逾期後每日費率最低的是0.05%,佔比為22.22%;最高逾期費率與最低逾期費率相差60倍。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四、分期產品費率信息

1、近七成平台費率不明確

費率是分期的成本,是分期產品比較的重要信息,能否直觀地瞭解到該平台產品的分期費率是大學生分期過程中優先考慮的問題之一。在融360篩選的30家平台中,37%的平台有較為明確的費率,63%平台的費率較為不明確。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2、各家平台費率不一 最高1%

由於各家網站上公佈的費率情況不盡相同,融360從30家平台中篩選出了5家費率比較清晰的平台,通過分析該平台數據,整理出平台產品分期費率,從中可以看出,各家平台的分期費率差距較大,5家平台中分期費率較高的是金豆分期,為1%,最低的是佰潮網,為0.30%。另外,5家平台的分期費率不一,平均費率為0.732%,介於“京東白條”的0.50%和阿里“花唄”的0.75%之間。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3、買iphone6成本差5倍

大學生分期平台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大到購買3C數碼、奢侈品、旅遊、教育培訓、學駕照,美容等,小到話費充值、遊戲充值、電影購票等,有的平台還提供現金借貸分期產品。

由於大學生分期消費主要產品是價值數千元的3C產品,為了更清晰的對各大平台的費率進行比較,我們以iPhone6plus 16g金色版為例進行了比較。融360從30家平台中篩選出了無需註冊或下載APP的16家平台,對各個平台中12期分期的金額做了統計。通過對數據整理和分析,從中可以看出不同平台的利率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最高為捷分期,利率為35.96%,最低為快樂分享,利率為7.74%。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4、互聯網分期平台利率高於電商分期

所有平台購買iPhone6plus金色版16g的年化費率為16.80%,與大眾熟知的電商分期“京東白條”以及阿里“花唄”相比,“京東白條”為12%,阿里“花唄”為8.80%,網絡分期平台平均利率較高。

20xx年大學生消費分期調查報告

5、大學生消費分期市場藏貓膩

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較強,對分期產品理性的認知程度有限,在對平台本身以及平台產品選擇時,難以分辨優劣。 為了吸引大學生,某些平台往往只宣傳和誇大分期產品或者現金小額貸款的低門檻,零首付,零利息,免擔保等。同時卻弱化其高利息、高違約金、高服務費的分期費用。

實際上,低門檻並非真低,平台所稱的身份證和學生證就可貸款背後,存在諸多隱性擔保,平台在審核過程中,通過要求申請分期的大學生提供的電話地址、家庭住址、父母聯繫電話、輔導員聯繫方式等信息,以電話或者一對一實地審核等方式確認大學生身份及還款能力,如果大學生不能按期還款,平台會找到其父母為其買單。

另一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大學生分期產品費率不明晰。在融360調查的30家平台中,在利息方面,有的平台只是針對特定產品給出每期月還款金額,並不直觀的公佈其相關收費標準;在逾期費用方面,也只是説明會產生一定逾期費用,當並沒有給出明確數值,根據融360調查發現,逾期後每日費率最高與最低相差達60倍之多;在服務費方面,除了每期收取利息之外,有的平台還加收其他費用,如金豆分期收取的賬户管理費,平台服務費以及預收諮詢費,每筆最高可達700元。“低首付”、“零利息”並不意味着零成本,平台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成本和預期利潤等都會最後落到大學生分期的消費者身上。

融360建議大學生在辦分期貸款前,要仔細對比各家平台產品信息,以及所有附加費用,在簽訂合同之前,要看清利率和違約條款以及提前還款條約。在考慮分期期數時,要注意比較不同期限的分期費率差額,期數越多費用越高,多期限的分期,雖然每月還款金額低,但是總費率較高,大學生應該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分期。

四、急需監管,刻不容緩

大學生羣體本身所具有的旺盛購買力,與其缺乏資金之間的矛盾,給互聯網金融公司留出了機會。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教育統計,全國共有2542所高等學校(不含獨立學院),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246所(包括444所民辦普通高校),20xx中國在校大學生有2468.1萬人。按照行業內比較認可的估算方法,校園分期市場的規模大概在每年1000億元。

巨大的市場前景,使得分期平台快速發展的同時,行業需要解決一些問題。

首先是缺乏監管。大部分學生無理財意識、無償還能力,不顧成本極速擴張的校園分期購物平台無疑刺激了學生的消費慾望,平台客户借貸信息不透明,導致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學生在不同平台多次貸款分期的風險加大,這其中藴含了巨大的壞賬風險,可能重蹈當年大學生信用卡市場的覆轍。融360認為,為了規範發展,分期平台應納入到政府監管當中,提示風險,共享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

其次,行業進入整合期,平台存活壓力大。融360認為,大學生分期平台經過20xx年的井噴時期,商業模式和競爭格局基本定型,今後將進入整合期,賺取更多客户並獲得更多的客户信息的平台有望成為行業領跑者。在這段過渡期,資金實力不強、信息透明度低的平台將被淘汰,預計三年內八成的平台將在整合中消失。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11

目前我國高校對生態環保類的公共課程普遍不夠重視,雖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夠系統、不夠全面。部分專業由於受限於本身特點,根本沒有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列入教學範圍,造成大學生生態環保知識貧乏、意識薄弱、行為習慣落後.

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日益增強,並且隨之而來的也有日趨惡劣的生存環境。現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大學生作為時代發展的領軍人物,應該在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增強自身的環保意識已經刻不容緩。高校應該針對目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的公共課程,引導大學生建立強烈的環保意識,共築美好家園。因此,為了更深入的瞭解當今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程度,並且為了更有力的倡導大學生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我做了以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為主題的問卷調查。

一、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

(一)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是針對個宿舍成員共五十名,其中包括男生25人,女生25人。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地點是南區宿舍樓通過宿舍內發放書面問卷的方式進行,在各宿舍隨機發放兩張,對各年級學生無要求。

(三)調查內容

書面問卷以選擇題為調查內容,共八道題。內容如下:

1. 請問地球日是哪一天?

A.3.18

B.4.22

C.6.5

D.12.22

2.你清楚垃圾的分類方法嗎?

A.不清楚

B.記不太清,但很支持 C.清楚,偶爾會注意行為 D.清楚,同時運用與生活中

3.發現周圍存在環境污染的行為,你會怎麼做? A.視而不見,一走了之 B.表示不滿,期盼得到治理 C.阻止有關行動 D.向環保部門反應

4.如何看待一次性餐具的做法 A.不環保,堅持不用

B.不太環保,但偶爾用一下也沒影響 C.一次性餐具挺方便,經常使用 D.別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5. 您以為下面哪一項是工業“三廢”? A.廢銅、廢鐵、廢鋼

B.廢電池、廢家電、廢傢俱 C.廢電視機、廢冰箱、廢電腦 D.廢水、廢氣、廢渣

6. 您認為下列因素對我國當前環境問題影響最大的是?(選三項) A. 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B. 政府環保執法不嚴、重視程度不夠

C. 環保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公眾的環保意識差 D.E.

7.對於低碳生活,請問你有那些行動?(多選) A.出門按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私車選擇 B.任何電器一旦不用及時關掉電源 C.儘量節約,循環使用水資源等

D. 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E. 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F. 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物品 G. 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盤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共發放書面問卷50份,得到的有效問卷50份,回收率100%,問卷容量50。

調查結果如下為,44%的同學表示會阻止其行為,32%的同學希表示不滿,期盼得到治理,一少部分同學會向有關部門反映,極少數會一走了之。許多同學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比較現實,56%的同學選擇了“不太環保,但偶爾用一下也沒影響”,有些同學卻很注意這方面,堅決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時也有少數會經常使用一次性餐具。關於工業三廢調查,使我們看出同學們對工業中的“三廢”有很大瞭解,最起碼大多數人都知道“三廢”是指什麼。説明大家對工業污染比較重視,也説明了“三廢”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多數學生認為影響我國環境的主要因素是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政府環保執法不嚴、重視程度不夠,這是政府的管理不善,其實可以想到我們約束自己行為的意志也不夠堅定,這需要我們社會共同努力,加大宣傳共同促進大家的環保意識。對於第七個問題,反映出大家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對環保的概念不是特別強烈,所如果改變大家對環保的看法,就要從社會大環境中營造一種良好的環保氛圍, 在尊重客觀存在的環保意識不太高的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經濟建設是必不可少,我們意識的高度,往往物質基礎的影響是很大的。

三、調查問題分析

1.當前我國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現狀

首先,環保意識素養不高,缺乏有關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這次調查中,發現很多同學對對環境保護的知識瞭解很少。調查最後,我碰到幾個同學,問他們幾個問題了解到,關於廢棄物會收到再利用的標誌也是別不出來,關於自然資源的有限性,電子垃圾的概念等這樣的常識也只是略知一二,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整體認知水平亟待加強。

2.造成大學生環保意識整體薄弱的原因

A.高校缺乏有關環保的課程

目前我國高校對生態環保類的公共課程普遍不夠重視,雖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夠系統、不夠全面。部分專業由於受限於本身特點,根本沒有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列入教學範圍,造成大學生生態環保知識貧乏、意識薄弱、行為習慣落後。

B.社會缺乏宣傳力度

社會上一些主流媒體缺乏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或者缺乏關注的連續性和

持久性,很多網站或紙質媒體只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或“植樹節”等特定節日,才會象徵性地關注一下環境保護,等日期一過便再無下文,目前甚至很少有關於環境保護的期刊或雜誌,大學生很難接觸到有關知識。 C.有關環境保護的校園課外活動太少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的課餘時間也是非常充分的,因此誕生了各式各樣的社團,以及各種主題的課外活動。雖然很多學校也會組織環境保護主題的課外活動但是大都僅限於觀看資料片、考察野外動物園等初級層次,表面上非常認真重視,短期內也能在校園引起一定的反響,但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和持久力不夠,目前很多大學生了解環保的意義所在,但卻缺乏更深一步的瞭解。

四、解決對策

近年來,素質教育成為高校教育的核心與目標。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其目的在於培養完整意義上的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體。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應該具備較高的環境意識,有為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身相互關係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環境意識教育是對其素質教育得以實現的重要環節,是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21世紀環境意識將成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環境意識也將成為21世紀人類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培養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正是新世紀發展的客觀要求。”

1.開設與環境保護知識相關的必修課,並在德育課程中引入環境意識的內容

有調查表明,日前很多大學生已有的環境知識不是來之於學校的教學,而且對現有的環境教學感到不滿。因此,有必要在大學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增加環境科學知識的教學內容。大學環境教育課程主要應加強三部分課程內容:一是面向全校各專業開設公共必選課,如“環境保護”、“環境與發展”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這類公選課的設置要兼顧全校各專業的特點,教學的重點放在讓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現狀、危害及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瞭解環境對於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使學生真正從思想上對環境問題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二是根據全校不同專業的特點開設專業必選課,如“清潔生產工藝”、“三廢處理”、“可更新資源管理”、“旅遊景區環境評估”、“環境監測”等,專業選修課要結合各專業的具體特點,在提高學生環境意識的同時,還提高學生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二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中增加旨在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內容,如:在形勢與政策課中向學生通報高時效性的國際與國內的環境狀況及環境問題,同時通報由環境問題帶來的現實與潛在的危害;在“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中加強環境道德教育;在“法律基礎”課教學中加強環境法律法規教育;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及要求,等等。如此將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培養有機地滲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當中,這既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具有啟示意義,更是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有效途徑。

3.開展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的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教育不能侷限於課堂,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有利於將課堂上學到的環保知識加以鞏固和應用。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很多,例如開展廣泛的環境教育宣傳,辦展覽、開講座、結合環境保護主題節日開展活動等。我們也可以借鑑德國的經驗,引導大學生走向户外、走進社區、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並吸引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以此提升大學生以及公眾的環境意識水平。

4.構建並完善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激勵機制

構建並完善激勵機制是促進大學生環境意識提高的有效途徑之一。瑞典的成功經驗是設立綠色學校獎,儘管其目的是鼓勵學校為健康的環境而採取了基於課程的行動,卻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也可以設立諸如綠色使者、綠色團隊等獎項,並使之與繼續升學以及就業相聯繫,激發大學生學習與環境有關的知識並付諸於實踐的動力,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水平。

總之,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大學生在校學習的有利時機,適時地對其進行薰陶與滲透,必將使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大大提高,進而有利於我國乃至整個地球的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12

一·引言:

在世界環境問題面臨嚴峻考驗的今天,環境問題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提及和了解。而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後續知識和力量的儲備,是我國環保事業的主力。因此,瞭解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對於解決我國現存的環境問題具有現實意義的。

為此,本小組於大學生羣體展開關於其環保意識的調查。本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254份,其中包括省內外各類型高校的各年級大學生。囊括各個層次,使得數據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同時使我們的調查結果更具説服力。

注:詳細問卷及各題目各項選擇支的詳細結果請看附錄1

二· 情況總結及介紹:

以下是對問卷的總體分析,真實有效地反映出大學生六個方面的情況。

1)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

過半的學生不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他們於環境日做一些響應環保的事,如想周圍的親戚朋友宣傳環保知識的希望亦成泡影。關於20xx年12月7日192各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15.5%的同學對此事一無所知,30%左右的同學對大會有初步的瞭解,較深入瞭解的同學的僅22.1%。對於這種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國際性大會,作為一個大學生,本應是做為常識瞭解的。

2)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不高

問及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閲相關知識時,只有4.61%的學生會時常關心,6成的同學表示偶爾會關注一下,而近一層的同學幾乎不會關注這一與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

3)大部分贊成國家或學校於環境問題採取的措施

對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72.3%的大學生持十分贊成的態度,持反對或無所謂的態度的大學生僅一成。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近四成同學贊成不提供塑料袋,雖然有56% 的同學不贊成,但其中76%的同學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4)認為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一般

第六題是大學生之間的自我測評——您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環保意識如何,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一般,近兩成的同學認為較差或者很差,只有4%的同學覺得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很好。但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在接下來的第八第九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同學認為自然災害與環境有聯繫或很大聯繫,同時九成的同學意識到“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所以我們相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正逐步增強,具有全民化趨勢,是個可喜的結論。

5)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

大學生有沒有特別的行動來響應這一號召呢?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較多同學選擇能夠做到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儘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耗能電器等來響應低碳生活。僅3.8%的同學無行動。但我們相信,在絕大多數同學的影響下,這些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

6)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在第11~15題中從四個生活細節出發瞭解現大學生的生活習慣。

雖在夏天使用空調無可厚非,但空調的温度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氣候學家的建議是,如果每個空調使用者都能自覺地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那麼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會明顯減緩。雖僅29.67%的同學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但34.31%的同學也能把温度範圍控制在較高的温度——24~25攝氏度內。還有26.78%的大學生不使用空調。

據權威資料顯示,若每天每人平均使用一次塑料袋,則這個埋藏在地底五百年都不會有絲毫降解的白色妖魔將隨處出現,全面侵蝕我們美麗的生物圈。調查表明,超過八成的同學有循環利用塑料袋的習慣,而隨手丟棄的僅一成同學。

到商場或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我們可看見建議攜帶塑料袋的標語。迴歸調查,超過八成的同學有準備購物袋的意識或習慣。

在垃圾分類上,能做到經常分類的同學較少,僅一成;4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選擇分類。剩下近五成的同學很少,幾乎沒有甚至從不。

面對隨手扔垃的不良行為,超過八成選擇勸導或自己撿起來,持消極態度的同學為少數。

三·分析及建議

1) 從學生自身出發

1.大學生應積極瞭解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和新聞,提高環保意識

在問及大學生環保意識增強的原因時,選擇“學生自身素質高”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多數的大學生認為提高環保意識的根本是從學生自身出發的。在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並不高。就哥本哈根會議而言,若《哥本哈根議定書》不能在今年的締約方會議上達成共識並獲得通過,那麼在20xx年 《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之後,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温室氣體的排放。這將導致人類遏制全球變暖的行動遭到重大挫折。對於與自身密切相關並且具重大意義的大會,作為一個大學生,還是應該做為常識瞭解的。

2.大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雖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介紹到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但在對“白色污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上,我們需要全民大學生的參與。我們可以,在購物時自備環保袋,循環利用塑料袋,自覺把空調調至26℃;我們還可以,拒用保麗龍,並要求自助餐店或coffee shop使用紙杯,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盤、刷牙、洗臉,以節約珍貴的水源,拒絕拿取或使用氣球„„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蔘與到環保事業中

作為大學生羣體中的一員,不僅要從自身出發,做個環境的守護者,也要讓自己的行為感染周圍的人,譬如在家人或周圍朋友使用空調的時候提醒他們把温度調至26℃,在面對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我們自己撿起來的同時亦需要勸導他撿起來,重申維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必區分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大學生是應當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從周圍文化氛圍出發

“周圍文化氛圍好”是大學生認為羣體環保意識最強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們建議大學校園中,各類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各類社團都可以通過一些宣傳活動,如舉辦知識大賽,晚會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環保事業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併為環保發現自己的力量。

3)從國家政府的角度出發

1.國家政府應率先表態。

在包括中國的為數不多的五個國家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中,我們看到國家於環保事業的大力支持。這作為泱泱大國應有的姿態,能深入影響到每位大學生。

2.為解決環境問題而採取的措施應堅持落實

我們看到, 72.3%的大學生 十分贊成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這充分説明了“限塑令”於環境問題有實際意義的。那麼對於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國家應堅持,落實。同時我們主要到超過五層的同學會選擇反覆利用質量較好的塑料袋,所以我們建議國家限制質量差的反覆利用效率低的塑料袋的產量。

3.國家政府應加大對環保的宣傳力度

關於世界環境日具體是哪一天還有過半的大學生不知道,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在關於環境日的宣傳中力度還不夠。而“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是作為環保意識增強的第三大原因被大學生所選擇的。

所以,國家可在實際環境日6月5日,4月22日國際性地球日展開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如在央視播出一系列環保節目等。

4)從學校管理出發

通過調查可知,有42.5%的同學希望飯堂通過收取一定費用的方式來減少對一次性餐具的消費量,由此我們認為對一次性餐具實行收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減少其被使用的目的。從而我們對學校食堂提出有償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建議。

四·展望與呼籲

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實際行動來響應低碳,同時大部分大學生有較好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正趨於增強的狀態,會有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環保事業中,為我國環保事業的順利開展和解決我國現存的問題做出重大貢獻。

在報告的最後,我謹代表華南農業大學20xx級生科1班調查小組呼籲全體大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節約使用每一滴淡水,多種植樹木減慢沙化,不要再用一次方便袋,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記得國際知名圖畫作家芭芭拉.庫尼的一本名作「花婆婆」,故事中的小女孩對她爺爺説 ,我長大之後,要到很遠的地方旅行,然後,我要住在大海邊。她 的爺爺説,這些都很好„„但是,你還要再做一件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於是,小女孩長大後,選擇在海邊種滿了美麗的紫藍 色扁豆花,美化地球„„

那麼我們呢?

附錄1:

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

1請問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A.3月18日 B. 3月22日 C. 6月5日 D. 12月22日

2 ”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提供免費塑料袋”。對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請問您有什麼看法?

A 十分贊成 B 不太贊成 C 反對 D 無所謂

3對於“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請您問了解多少呢?(多選)

A 會議主要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後的後續方案,就 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

B 20xx年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

C 在此次會議上,國際社會需就“工業化國家的温室氣體減排額是” 多少達成協議。

D 均不知道。

4請問您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閲相關知識?

A時常 B有時 C較少 D 幾乎不會

5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您的看法是?

A 贊成 B 不贊成,但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 不贊成

D 無所謂

6您認為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如何?

A 很好 B 較好 C 一般 D 較差 E很差

7針對現部分大學生環保意識有所增強的現象,請問您認為其原因是什麼?(多選)

A學校管理得當 B周圍文化氛圍好 C 學生自身素質高 D 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 E 其他

8請問您認為中國今年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與環境被破壞有聯繫嗎?

A 聯繫很大 B有一定聯繫 C 沒有聯繫 D 不清楚

9請問您認為“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A 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影響很小。 B 對人類健康有危害,但無大礙

C 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 D 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產物,無法解決。

10對於低碳生活,請問您有哪些行動?(多選)

A 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者步行 B 儘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具

C 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能耗電器 D 其他響應低碳的行動 E 沒什麼行動

11 夏天的時候,請問您一般會把空調調到多少度?

A »26℃ B 24~25℃ C «23℃ D一般不用空調

12 對於只使用了一次的塑料袋,請問您通常會怎樣處理?

A 循環利用 B 直接丟棄 C 質量較好的留下再度利用 D 其他做法

13請問您處理廢棄物時有分類嗎?

A 經常 B 視情況而定 C 很少 D 幾乎沒有 E 從不

14到超市,商場等地方購物時,您的習慣是?

A 自備購物袋 B 索要或購買塑料袋 C 有意識準備購物袋,但有時會忘記

D 其他習慣

15如果您看到一個人(陌生人或者認識的人)隨手丟掉了手中的垃圾,您會怎麼做?

A 勸導他/她撿起來 B 自己撿起來 C 認識的人會勸導,陌生人則不理 D 不理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13

一、研究背景(問題及緣由):

“人無信不立”。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加入WTO,國民誠信教育被提到一個重要的議事日程,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對於誠信的觀念有着高度的認知水平,對於社會誠信度評價較低;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出現背離的現象,反映出對於誠信的認知與誠信觀念的信奉有着較大的差異。因此,針對大學生的誠信現狀、成因,加強對其教育是一個緊迫的、重要的課題。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大學生誠信問題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並根據所存在的問題研究根本原因和相應策略。為國家及有關部門解決此問題提供依據和方法。

本次研究的意義在於理論上深入具體闡述大學生的誠信問題,為使此問題得到解決提供理論依據。現實中通過對此次的調查結果的分析和研究,得到相關解決方案,儘快使大學生在誠信方面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

三、研究內容:

1. 在當今社會物慾橫流的衝擊下,假貨充斥市場、詐騙事件不斷等等,丟棄誠信的事件屢見不鮮,人們不禁自覺引發對心靈誠信的拷問,對社會誠信質量的調查,分析並找出解決對策相當必要。大學生作為新生代的青年,也常常被誠信問題困擾,更加迫切地想要進行有關誠信的活動,

2.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大學生所處的環境,不難看出,原因來自三個方面:家庭、學校、社會、制度。

從家庭教育方面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其家庭成員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其思想意識,直接影響其對於誠信的態度。

從社會大氣候看:雖然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非常重視反腐敗,根治社會醜惡現象。xx大就明確提出“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政治文明”並寫進黨綱,20xx年還制定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目的是建立公正,廉明的政府,樹立政府的誠信形象,取信於民,以及在全社會建立一種良好的道德風尚。但是地方政府在具體行政過程中往往存在着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的行為,一些地方的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無不與地方政府以及具體的執法部門的護假與打假不力有關係。因此,不誠信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如假冒偽劣商品盛行於市場、坑蒙拐騙、強買強賣、許多企業做假賬等。不誠信的人得不到應有的懲罰,而做老實人、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卻常常受到傷害甚至奚落。因此,“逢人只説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見人説人話,見鬼説鬼話”大行其道,當謊言和虛偽比誠信更適合某種環境並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競爭優勢時,就必然導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範圍內不守誠信。如此惡性循環,導致不誠信的歪風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新聞媒體某些不正確的輿論導向和一些粗製濫造的電視劇場面,對青少年學生起了間接的教唆作用,再一方面,整個社會對傳統道德教育的忽視,以及我國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信用體系不夠健全;甚至説還基本上沒有建立起來,客觀上也對一些不誠信行為起了縱容作用;社會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今轉軌社會的複雜性,別説正處於身心趨向成熟的大學生,就算是許多成年人也很難抵禦來自多方面的誘惑和誤導,這些無不對青年學生的誠信等道德教育產生不良的負面影響。調查報告範文

學校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也是直接而有力的。誠信教育的實施方式和力度對學生的誠信觀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許多人對我們的學校德育不無幽默的説:“我們的德育是倒金字塔的,幼兒園進行共產主義教育;國小進行社會主義教育;中學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大學進行文明禮貌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這説明一直以來我們的學校道德教育都沒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而導致大學生存在“誠信”等道德問題先天不足。再則高校德育看似非常重視,但存在着一是“説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的現象,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存在簡單化、片面化、表面化的現象,上級文件下來、文明校評估轟轟烈烈搞一陣,沒有持之以恆,因此,沒有辦法內化為大學生的習慣行為,二是各級各類學校只重視高層次的道德理想教育,調子定的太高,學校德育與社會現實嚴重脱節,存在假、大、空的現象,而對“誠信”等基礎性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傳統道德規範的教育重視不足;三是各個學校在各種的評估、檢查、招生宣傳、處理學生、師生評優、評先、學術研究、教學等方面也存在造假現象或雙重標準,四是許多老師沒有把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同時有些教師自身也存在的誠信問題,要求學生一套,自己做又一套,(如遲到、早退)這種雙重人格的現象不能很好的為人師表,這些都導致是導致我們的學生誠信缺失或教育不力的原因。調查報告範文

四、調查範圍,

地點,調查對象及分析單位

調查範圍:**部分在校大學生,地點:農大校園,調查對象及分析單位:**部分在校大學生

五、研究方法:

(一)抽樣方法,過程:簡單隨機抽樣與分層抽樣相結合

(二)資料收集方法:發放問卷調查

(三)資料分析方法:SPSS軟件分析

研究框架:研究假設:我們假設當代大學生誠信不足問題相當嚴重。概念界定:我們這樣界定大學生誠信與否:相信他人和自己誠實守信同時具備成為誠信,一方面不足成為不成信。

樣本抽樣方法:1.樣本:部分在校大學生。2.資料收集方法:問卷法和訪談法相結合的方法。3.分析資料方法:人工統計法和運用相關分析軟件進行分析。

六、問卷分析

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同學都認為誠信是中國優良的光榮傳統,他們都希望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有誠信的人,但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只有57%左右的同學能真正做到,説明同學在誠信態度上是持肯定意見的,但是就是實際生活中真正做是有一定難度的,這不得不一起我們注意啊。

關於如何看大學生不文明、不道德、不規範行為時,55%的同學認為他們對此表示反感或是無奈,82%的同學能意識到並且做到遵守道德規範,但仍有18%的部分同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文明、不道德給別人生活或是學習帶來了諸多影響。在金錢與利益面前,同學們的思想道德與誠信程度出現了情況,在評優時自己是否會通過不良的不正當的關係是自己從低等的獎學金變成高一點的獎學金,有18.5%的同學選擇了會的,這讓我們寒心呢,更是擔憂呢,有了折中情況的出現是我們不想看到的。面對食堂人員多找錢了,有39%的同學表示不會回去找工作人員的,一走了之啊,61%的同學選擇會給送回去的,但是隻有更少的人會懷着高鄉的心情給送回去的。在遇到假錢時,只有10%的同學會表示銷燬,剩下的差不多都是要花出去啊,認為我都被騙了,我也去騙別人啊,反正不能讓自己吃虧啊。可見,在金錢面前同學們的誠信是有些禁不住誘惑的,讓我們深感擔憂啊。

那麼為什麼大學生誠信會缺失呢?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實際上是社會、家庭、學校誠信缺失的一個縮影。導致大學們誠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外部環境欠缺

一方面是來自傳統文化中的一些負面影響。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最可貴的精神遺產。在漫長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上,雖然形成了諸如"言必行,行必果"、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學生們的誠信觀念。另一方面是來自現實社會中的一些負面影響。如政治領域中的貪污受賄、買官賣官、數字政績等,經濟領域的製假售假、坑蒙拐騙、偷税漏税等,文化領域的泡沫學術、假文憑、虛假文風等,人與人之間的虛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總之,從國家信用到金融機構信用,從企業信用到個人信用,幾乎都淪落到被質疑的境地。社會誠信的缺失必然影響到大學生誠信的缺失。

2、學校教育滯後

一是重視不夠。普遍存在重智輕德的現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許多中國小校把政治、歷史、地理等人文課程放在了副科的位置。在大學階段,德育工作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也有不少大學忽視德育教育,仍以分數論成敗。二是方法簡單,內容單一。不少學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強調政治上的忠誠,而忽視基本誠信品質的培養,片面強調理論灌輸,而忽視實踐教育和大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三是學風不正。當前,商業潮流也已湧入了大學,不少學生甚至教師都難以自控,很難靜心進行學習研究。

3、家庭教育乏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誠信教育是品德教育中的一項基礎內容。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然而他們的家庭誠信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視或根本不進行道德品質方面的引導;少數家長全然不管孩子,任憑孩子自由發展;有的家長對孩子的不誠信行為不但沒有及時制止,還起了教唆的作用;作為獨生子女,由於父母長輩的過分溺愛,很容易產生以自我為中心",考慮更多的是別人應該為我作什麼,很少考慮我應該做什麼,更別談什麼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了。同時,從小缺乏兒童夥伴,離羣寡居,容易形成不合羣、自私、膽怯、不關心同伴等不良心理。這些都是影響學生誠信品質形成的不利因素。

那麼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及其危害又都有那些呢?

第一,弄虛作假嚴重。一是考試作弊屢禁不止。大學生考試作弊已經是普遍的不爭的事實,而且作弊者隊伍越來越龐大,手段也越來越先進,不少地方還出現了以賺錢、營利為目的,有組織、有中介的"職業槍手"隊伍。二是學術抄襲司空見慣。為了在雙向選擇的就業競爭中找到好的歸宿,不少大學生在個人履歷表上大做手腳。於是招聘會上人人都是優秀班幹部、三好學生,人人都有一疊榮譽證書,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語和計算機水平。

第二,信用意識缺乏。一是騙貸逃貸。據調查,國有商業銀行國家助學貸款壞賬比例高達10%,遠遠高於普通人1%的比例。由於壞帳率過高,今年4月全國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銀行列入暫停發放助學貸款的"黑名單"。更有甚者,少數大學生隱瞞家庭真實情況。二是拖欠學費。惡意欠費現象在許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額每年都在遞增。

第三,人際關係淡漠。由於缺乏真誠與信任,於是沉迷於網絡虛擬世界,而不願意在生活中與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謠中傷,人際關係的淡漠,容易導致學生孤僻、冷漠、緊張、不合羣、缺乏責任感,引發心理疾病,不利於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使學校的不穩定因素加大。

所以建議全省高校都要逐步建立起大學生信用檔案,“信用記錄”是大學生誠信檔案的重點,主要考察學生在校期間國家助學貸款還款情況、學雜費繳費情況、違反校規校紀情況、勤工助學情況、盡相關責任義務情況及履行承諾情況,以幫助大學生信守自己的諾言,履行自己的職責。學生檔案由學校學生管理部門統一管理,供所在院校、就業單位以及各金融機構查閲,從制度上約束大學生的信用風險,這一點我們學校,特別是我們管理系已經開始實行了,這在遼寧省也是第一家的。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14

近日,記者在駐濟高校發放了20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80份,其中女生109份,男生71份。通過問卷分析發現,75%的女生曾經在大學期間有過“被孤立”的感覺,甚至有70%的女生通過“站隊”進入小團體來尋找歸屬感。宿舍冷暴力多由小事兒累積引發,記者採訪發現,不打招呼就用室友打來的熱水、亂放東西等,都可能成為冷暴力的導火索。

“她們孤立我,

難道僅僅因為我土?”

“冷暴力的威力就在於此,它讓你感到難過卻只能憋在心裏不知道向誰傾訴;其次就是在心裏不斷質疑自己,我生性比較內向,是不是不小心做了一些讓她不高興的事情得罪了她,而我沒有意識到?”駐濟高校大三學生常琳(化名),回憶起上大學三年來,她感覺到的“冷暴力”。

常琳在高中就已經住校,八人間,全都來自農村,宿舍關係比較和諧。“高中時,大家談論的話題一般只有學習,或者家裏的情況。上大學以後,我們的宿舍變成了六人寢,她們五人總是討論韓劇化粧電影之類,對這方面,我不太瞭解,説不上話。漸漸地,她們也就不怎麼和我説話了。從大二開始,不知為什麼,宿舍一個女生G開始排擠孤立我,打招呼也不理,算一種漠視吧。一開始我感覺很尷尬,很想弄清楚為什麼,就問宿舍另一個女生,她沒有正面回答我,只説‘沒有的事兒’。”後來,常琳發現,其他四個女生有事兒也不一塊喊着她了。

“當大家在宿舍裏熱烈討論時,我如果加入,總是被忽略。大家共享食物時,她們也只是象徵性地問我一下。”常琳無法消除自己的失落和沮喪,便約了隔壁宿舍女生J一同出入。也就是J,告訴常琳,常琳宿舍的G經常對同學討論常琳的行為,説常琳好欺負,甚至説常琳土氣。“她們孤立我,難道僅僅因為我土?”常琳想不通。從大二到大三,常琳一直處於對自身不斷的質疑和反省過程中,“中間偶爾有關係緩和的時候,大家有説有笑,但是很快,我又體會到被她們‘踢出局’的感覺。”

漸漸地,常琳發現自己的心態發生了一些變化,從一開始的沮喪和自我否定變成了一半憤怒一半失落,在被孤立一兩個月之後,她的腦海中不斷閃現出以前和G相處經歷的不愉快和一些G讓她無法忍受的事情。更嚴重的是,慢慢地,“我開始變得偏激,為了逃避自己被冷暴力的事實,我的腦子自動形成了保護機制,把G塑造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放大了她的缺點,把她平時的優點縮小得我幾乎不能想起,雖然其實事後想我和她在一起還是有很多愉快的回憶。”

不提熱水、亂放東西

瑣事升級“冷暴力”

不僅是常琳,大二的林青(化名)也處於宿舍冷暴力的“高壓”環境中,“有時候我寧願自己是一個男生,可以痛痛快快地打一架,反而比憋在心裏好。”她直言不諱。而事實上,“大學宿舍之間的冷暴力,往往不是肢體衝突,最多僅僅是伴隨着語言的謾罵,大部分是以態度上的冷漠呈現的。”山東師範大學心理輔導專家昌兵説。

昌兵分析,在大學宿舍裏,一個宿舍的人聯合起來攻擊甚至孤立剩餘的另外一個人,這種現象非常常見。假如宿舍裏有A、B、C、D、E、F六個人,可能會有5個人聯合起來孤立A。但是當A因為某種原因暫時脱離了這個團體,這種現象並不會停止,而是剩下的5個人中,會有4個人重新聯合起來攻擊B。也就是説,宿舍冷暴力的情況,並不單單因為某個人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大學期間,尤其是宿舍裏,冷暴力會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彬彬有禮、原形畢露、人以羣分和世界大同。”昌兵説。陌生人最初在一起,大家都是彬彬有禮、和和氣氣的。時間一長,隨着生活中不斷產生一些小摩擦,大家慢慢暴露了自己性格中的弱點,遇到事情都從對方身上找原因,還不是反觀自身。不同個性的碰撞,可能會分化為不同的羣體,分成幾個小組。而隨着大學生思維不斷成熟,尤其到了大四,升學、就業等重要性慢慢凸顯出來,人際關係反而會得到一些緩和。

“宿舍分為兩大派,好像只有屬於某一個派別,才會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林青説。但是談到具體“派別分立”的原因,“她總是用別人的熱水,從來自己不去提”、“她總是把自己的東西亂放”、“她説話總是陰陽怪氣”……林青列舉了一下,才發現都是小事,但她不甘心,最後又補充了一句:“反正我看着她就煩,莫名其妙地就很討厭她,雖然知道這樣很不高尚,但是難以控制。”

調查中七成女生

有被孤立感

正如林青所言,一開始她並未意識到這屬於“冷暴力”,而只是生活中的小摩擦,“那天我看見她又偷偷提起我的熱水壺倒熱水喝時,我再也忍不住了,直接跟她大吵一架。”林青把這稱作“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吵完後,雖然心裏一時痛快了,但情況並沒有得到緩和,“只要兩個人同時在宿舍,就會感覺到一種尷尬的氣氛,有時候我也很想跟她溝通一下,又擔心她不給面子,讓我下不來台,畢竟我當時罵她罵得很難聽。”如今,林青跟這位室友已經半個多學期不説話。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在大學裏,女生比男生更易產生冷暴力的傾向。記者在駐濟高校發放了20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80份,其中女生109份,男生71份。通過問卷分析發現,75%的女生曾經在大學期間有過“被孤立”的感覺,相比較而言,男生這一比例相對較低,僅12%的男生產生過被“孤立”感。甚至有70%的女生通過“站隊”進入小團體來尋找歸屬感,而男生這一比例僅為10%左右。

“通過觀察,確實發現女生宿舍的矛盾跟男生相比更容易激化。”濟南某高校的輔導員陳林告訴記者,“雖然有時候男生解決問題的方式比較粗暴,比如打一架、罵幾句,但這也是一種正面的溝通方式,只要問題暴露了,大學生素質本來就不差,或多或少會進行一些反省,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而女生喜歡憋在心裏,甚至在背地裏通過互相傾訴緩解情緒。經驗發現,有時女生小團體私下裏的‘悄悄話’,可能會適得其反,甚至加劇彼此間的孤立。”

“這與男生女生思考問題的不同方式有關,一些女生給人印象是偏於情緒化,一方面善於隱忍,還會進行認知加工,這種認知加工就會加入很多情感化的東西,使問題更加泛化;而男生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他可能更容易通過某種方式發泄或表達出來,而且相對而言比較客觀,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昌兵分析。並且,冷暴力跟生活小摩擦的區別就是,隨着矛盾積累越來越厲害,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小摩擦就容易升級為冷暴力。

由學生向社會人轉換

人際交往這一課要跟上

“冷暴力產生,主要是與教育缺失有關,與大學生的社會化程度有關。在高中階段,學校主要對孩子進行應試教育,主要關注‘成才’,而忽視了‘成人’,社會化程度相對‘滯後’。到了大學,孩子在由中學生向社會人轉換的過程中,就容易產生一系列問題。這在大學生中比較具有普遍性。”昌兵説,所以導致的後果就是,很多大學生不會與人交往。但是根據人的需求層次理論,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人是有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的,大學生也渴望被一個團體所接納,需要一定的歸屬感和被尊重感。

所以,不良溝通模式的引導下,大學生之間的交往就容易出現問題。“冷暴力也是一種暴力,也具有攻擊性,會讓人的思維變得偏激。”據昌兵分析,打破冷戰的最好方式是有效溝通和換位思考,但是現在很多大學生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當同學之間出現問題,性格開朗的學生可能會通過言語攻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性格內向的學生表現出來的可能就是冷漠或者否定。現在大學生都成為“低頭族”,缺乏有效的面對面溝通,往往會讓隔閡加深。

而另一方面,雖然在宿舍中受到的冷暴力讓自己的情緒低落,當朋友建議常琳向心理輔導老師尋求幫助時,常琳並不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而令常琳更加苦惱的是,自己最近與男朋友的感情也出現了問題:“我們最近在‘冷戰’,已經一個多星期了,以前兩三天他就會來找我道歉,結果現在一個多星期了還沒來,看看誰比誰更能忍。如果他不主動道歉,就説明他不夠喜歡我。”常琳還是習慣用“隱忍”的方式解決問題。

“冷暴力作為一種不良的認知和情感模式,確實會產生固化,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並在人際交往中進行轉移,無論是與朋友還是家人的溝通中。”昌兵介紹説,即使隨着大學生活的結束,像常琳等,雖然與同學間的“冷暴力”暫時告一段落,但等她踏入社會,她的情感和認知模式,如果不進行調節和改變,如果不學會合理表達自己的訴求,也會影響到她正常的人際溝通。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15

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系統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後階段,也是健身意識形成、健身能力培養的關鍵階段。學校體育教育應轉變長期以來重技術輕理論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健身運動興趣的培養,提高健身意識,以支配健身行為的產生,培養健身能力,帶動全民健身。本文根據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的分析,提出改善目前大學生體育鍛煉不良狀態的建議。

隨着社會科技文明的發展,國家現代化建設根本靠的是高素質的人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 爭實質是人才的競爭。勞動者素質中,對基礎素質——身體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與之相應出台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在全國掀起了一個健身活動的熱潮。本文以海南大學為例,對青年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對其健身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善現狀,解決問題的建議。

一、大學生體育鍛煉基本情況

1. 調查結果現狀

調查表明,低強度鍛鍊的學生佔總人數的53.62%,中等強度鍛鍊的佔了43.48%,高強度鍛鍊的僅僅佔了2.9%,由此可見,大學生體育鍛煉總體情況並不可觀,體育素質總體偏低,也就是説仍有大部分學生沒有養成健身的習慣。並且大多以跑步、籃球、羽毛球鍛鍊為主,分別佔45.6%和33%,其餘的有跳繩、游泳、體操之類的;運動場所主要選在田徑場,比例為64%,有6.1%的學生去健身房;調查發現,很多學生的運動的頻率不固定,這種學生所佔的比例為78.26%,僅有5.8%的人堅持每天鍛鍊;大多學生選擇在晚上,30分鐘以內的佔了34.78%,1小時以內的佔了30.43%,2小時以上的佔了5.8%。此外,男女生鍛鍊類型及鍛鍊頻率有較大差別,男生多以球類為主,女生多以跑步、跳繩為主。

2.影響因素

影響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最大因素是沒人一起鍛鍊,究其原因其一是大部分學生喜歡的是籃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需多人合作完成的健身項目,其二在於絕大多大學生的健身意識尚未形成,健身習慣還未養成,喜歡鍛鍊的學生找不到志同道合者。而受場地限制、不懂科學鍛鍊方法,以及因學習任務重沒時間參加體育鍛煉也成為重要原因,少數學生因怕曬怕累怕出汗不參加鍛鍊,尤以女生為甚。對體育運動缺乏基本的興趣愛好,學習負擔重,沒有時間,缺乏場地和運動器材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了主動鍛鍊的積極性。

3.我校大學生體育鍛煉動機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我校的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動機呈現多樣化,表現出以強身健體為主,其他動機為輔的特點。60%的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動機是強身健體,表明很大一部分學生已經逐漸意識到了強身健體的重要性,並打算過通體育鍛煉來增進身體健康水平體育鍛煉某方面的特點引起大學生的興趣,興趣把大學生深深的吸引到體育活動中,興趣愛好是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另一大動機;另外,交友,娛樂也是大學生參加鍛鍊的一個動機,表明在體育教學、社會宣傳等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功能具有很好的認識,認識到體育鍛煉除了強身健體外,還具有很多的功能,對終身體育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調查結果問題分析

總體上球類運動和跑步兩個項目上,我們的大學生選擇的比較多。經討論,我們一致認為原因如下:①.跑步和球類運動在器材和運動場地方面容易解決;②.近年來,由於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平時不注意合理的飲食以及必要的運動,現在,在我們的大學生當中也出現了肥胖問題,特別是當今的女大學生們。由此看來減肥勢在必行,可有什

麼方法可減肥呢?運動和控制飲食是當前的潮流,但有過採用控制飲食的方法減肥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這種方法對人的生理健康構成了極大傷害,那麼人們的目光就不約而同的轉向運動,這就是我要説明當代大學生在選擇運動類型時對球類運動和跑步青睞的原因。③.球類運動和跑步在運動強度上適中、運動量上可控的特點,我想着也是大多數人較多的選擇它的一個原因。從男女對比角度進行分析,從圖表中我們不難看出當代的大學生並沒有因為性別的不同而在運動類型上有較大的差異,且多數人對具有實用性強、對抗性適中、運動量可控的運動類型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如籃球、跑步,但有一些大學生選擇了其它體現自己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的運動類型,如體操、武術等等。我認為只要是切合實際、能豐富自己文化生活的運動類型都應該得到提倡,目的都是要鍛鍊身體,只是途徑不同而已。

二、討論

1. 健身意識

指人們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對健身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體育各種

內外關係方面的精神活動的總和。健身意識支配着個體的健身行為,意識一旦作為觀念的東西形成,對人的行為的產生的影響是長期的,甚至是終生的。有了思想上的認識,自願去參加體育鍛煉,即使有許多外在的條件包括時間、場地等的限制,也會最大限度地去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參加鍛鍊。

2.大學生健身意識培養的必要性

大學生處於接受知識的較高階段,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強,思想獨立性也較強,如果是在體育老師和體育課的逼迫下參加體育鍛煉,就不可能激發其興趣,不能把體育鍛煉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終生堅持。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系統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後階段,而此時大學生經過國小、中學十幾年的體育實踐學習,具有較多實踐經驗,早已擺脱形象直觀的思維方式,理性求知慾很強。如果對他們的體育知識的教育仍停留在以往單純的運動技術上,最終必會導致其失去興趣。如能把健身理論知識系統、深入、有針對性地加以學習,並通過自身實踐體會,對其會產生終生的影響,並因他們年齡、身份的特殊性,其行為能對家庭和整個社會人羣產生帶頭作用,促進全民健身的開展。

三、結論與建議

1.對學校的建議

1)我校應大力加強體育鍛煉教育, 加大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觀。

2)要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學改革, 促進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3)要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的鍛鍊方法,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促進體育鍛煉順利地開展。

4)應該在體育教學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多發展一些直接對抗性的節目,比如足球、籃球等,除了完成學生成績考評工作,適當在課上組織些足球籃球賽還是必要的,讓更多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中相互合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其次,要加強對學生競技規則與賽場道德的教育,平時不僅要在賽場上課,也要安排理論課,增加對理論知識的傳授。

2.對個人的建議

從思想深處認識到體育對於人體的巨大作用,自覺主動、積極地參加身體鍛鍊,為以後工作和參加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養成自我鍛鍊的興趣與習慣,使其終生受益。

要為自己制定計劃,如週一到週五每天早上六點起牀進行晨跑,在操場上進行十分鐘的跑步訓練,之後在進行一些基本的拉伸運動將身體活動開,然後在背會兒英語單詞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肺活量還可以預防小感冒。去上課時堅持步行,可以提前幾分鐘出發以方遲到,儘量

少坐車子上課,從而到鍛鍊的目的。週六週日可以多休息一些時間,充分保證睡眠也是提高身體素質的一種方法。其他時間都要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另外,可以利用週末到學校附近的公園去逛一逛,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放從身心。

其次,按時吃飯,不在偏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提高身體免疫力,儘量少吃零食注意自己的飲食,注重均衡營養,冬季天氣乾燥,每天定量喝水預防感冒。

最後,每天晚上學習過後,沒事時可以在宿舍的練練健美操或跳跳繩,可以和宿舍同學一起練,這樣既鍛鍊了身體又可以很容易進入睡眠,提高了睡眠質量,有助於第二天的學習,保證新的一天精力充沛。

四、結論

我小組通過對海南大學部分學生鍛鍊類型、鍛鍊頻率、原因、鍛鍊時段分佈、時間長度等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體育鍛煉並沒有因為性別的不同而在選擇鍛鍊的類型上有較大的差別,但基於男女生身體條件的差別,性別在一定條件下對運動類型的選擇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在精神文化日益豐富的今天,在選擇體育鍛煉的類型上並不是絕對的統一,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並且,在學校這一方面也提供了相應的條件和學生選擇的 空間。總體來説,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良好,發展勢頭不錯,同時。也表明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對體育鍛煉重要性有了比較透徹的認知。

[參考文獻]

[1] 黃軻.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 宜春醫專學報 , 20xx,(S1)

[2] 李世芬. 試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J]. 現代大學教育 , 1999,(06)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16

摘要

本研究基於生態足跡理論通過構建生態足跡模型對西安市20__年的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當前西安市存在較大生態赤字,生態環境處在過度開發利用之下,發展模式為不可持續狀態,為了緩解這一問題,有必要從城市控制人口規模,保證耕地和綠化面積,倡行低碳生活方式這些層面來制定應對之策。

關鍵詞:生態足跡 西安市 可持續發展

目錄

摘要…………………………………………………………………………………1 1問題的提出……………………………………………………………………….1 2研究目標………………………………………………………………………….2 3研究意義………………………………………………………………………….2 4研究框架………………………………………………………………………….2 5研究內容………………………………………………………………………….2 參考文獻……………………………………………………………………………8

基於生態足跡理論的西安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陝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關於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決策,提出要力爭早日把西安建成開放包容、產業高端、功能完備、宜居宜遊、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宏偉目標。陝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也提出要真正把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要求落到實處,提出到20__年西安市要建成為人口規模1000萬國際化大都市,實現經濟實力新跨越,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不難預料未來會有更多外來人口湧入西安市。而以西安的生態承載力能否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是關係到大西安戰略,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的大問題。不難預料,在未來生態環境問題和生態承載力問題會成為西安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如何突破生態瓶頸,以相對脆弱的生態承載力容納既定的人口數量目標,實現西安市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問題。

二、研究目標

在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指導下,將生態足跡理論與城市人口規模有機結合起來,構建生態足跡模型,測算西安市生態承載力的強弱,分析西安市的適度人口規模並建立相應的人口——資源評估預警機制,為西安市未來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為政府決策提供理論依據,這是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三、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在運用生態足跡理論研究區域適度人口規模這一領域,目前國內學者分別研究了南京市、杭州市、貴州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適度人口規模,而對作為西部重要省會城市的西安尚未有人用這一理論研究其生態承載力範圍內的適度人口規模,評價其可持續發展程度。本課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填補這一理論空白。

2.實踐意義:在西部大開發和構建關中——天水經濟區,這一背景下我們不難預料未來會有更多外來人口湧入作為絲綢之路重要城市的西安市。而以西安的生態承載力能否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是關係到大西安戰略,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的大問題。在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指導下,探討其生態承載力的強弱,分析西安市的適度人口規模並建立相應的評估預警機制,以實現西安市的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研究框架

1. 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 2. 西安市概況

3. 西安市20__年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計算 4. 西安市20__年可持續發展狀況和生態安全分析 五、研究內容

1.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

(1)生態足跡理論概述

生態足跡分析理論是由加拿大生態經濟學家William於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通過度量人類對自然生物物理量的需求和自然所能實際提供的生物物理量之間的差距,來衡量一個地區可持續發展程度的較為通行的方法。這些年來,由

於這一理論具有較為科學、完善的理論基礎和精簡統一的指標體系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大量應用。

生態足跡理論的具體運用則是通過建立生態足跡模型來實現的。即:用生態足跡的大小來代表人類對自然生物物理量的需求,用生態承載力的大小來代表人類對生物物理量的供給,將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進行比較,就能判斷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生產消費活動是否處於當地生態系統承載力範圍內。當區域的生態承載力大於生態足跡時,稱為生態盈餘,則該地區人類生產消費活動處於生態承載力範圍之內,生態環境處於可持續發展狀態。反之,生態承載力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稱為生態赤字,該地區人類生產消費活動超出了生態承載力的範圍,説明區域發展在空間或時間上是不可持續的。

(2)生態足跡指標的計算: 生態足跡(生態資源需求)為:

EF=N×ef=N× ∑rjAi= N ∑(ci/pi)

式中EF為區域總生態足跡(公頃);N為人口數;ef為人均生態足跡(公頃/人);rj為均衡因子,i為消費項目的類型;Ai為第i種消費項目折算的人均佔有的生物生產面積(人均生態足跡); Pi為生物生產土地生產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世界)平均產量(公斤/公頃), ci為i種消費品的人均年消費量。 生態承載力(生態資源供給)為:

EC=N× (ec)=N×aj×rj×yj

式中,EC為區域總生態承載力(公頃);ec為人均生態資源供給(公頃/人);N為人口數;aj為人均生物生產面積;rj為均衡因子;yj為產量因子。

如果ef>ec,即出現生態盈餘,如果ef<ec即出現生態赤字。< p="">

2.西安市概況

(1)自然概況

西安市古稱長安,是陝西省省會,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依秦嶺。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

積1066平方公里。全市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閻良、臨潼、長安9個市轄區及周至、藍田、户縣、高陵4個縣。西安市平原地區屬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乾濕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風小、多霧、少雨雪;春季温暖、乾燥、多風、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風;秋季涼爽,氣温速降,秋淋明顯。年平均氣温13. 0℃~ 13. 7℃,西安境內地層發育複雜,構造類型多樣,為各種礦產資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已發現的礦產資源共47種,其中金屬礦產21種,非金屬礦產22種,能源礦產2種,其他礦產2種。大部分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分佈在南部秦嶺山區。

(2)社會概況

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是中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域的結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華北和華東各地市的必經之路。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是全國幹線公路網中最大的節點城市之一。西安市基礎設施優厚,交通條件發達,通訊便利,經濟發展迅速,截止20__年底西安市户籍人口數806.93萬人,人均GDP56988元。 3.西安市20__年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計算

運用生態足跡的計算模型,依據20__年西安統計年鑑中的相關數據,對西安市20__年的本地生態足跡進行計算,分別建立20__年西安市生態足跡計算中生物資源賬户和化石能源賬户(表1、表2),再根據均衡因子、產量因子,按生態生產性面積類型進行彙總,求出人均本地生態足跡和本地生態承載力(表3)。其中世界平均生產力選用WWF組織1999年的數據。需要説明的是,由於由於牧草地、林地、建築用地、水域面積最新數據難以獲得,而且考慮到這些數據近年來沒有太大變化,因此生態承載力數據採用《20__-20__年西安市土地整治規劃》中20__年統計值。生態足跡的供給反映了西安市的生態承載能力,即資源的有效供給。按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的建議,應留出12%的生物生產性土地面積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因此在計算江蘇省生態足跡的供給時扣除了這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

表1 20__年西安市生物資源消費生態足跡

注:數據摘於《西安統計年鑑——20__》.①單位為m3/ hm2;②單位為m3

表2 20__年西安市工業和能源消費生態足跡

注:數據摘於《西安統計年鑑———20__》[8];計算中的折算係數採用世界上單位化石能源土地面積的平均發熱量[15]; ①單位為104m3 ,密度為0.5 kg/m3; ;②單位為104kW·h,折算標準煤系數為3.27 t/104kW·h.

表3 20__年西安市人均本地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平衡狀況

0.17221

0.00057

0.06381

0.07154 0.00053

0.30866

0.03704

0.27162

4.西安市20__年可持續發展狀況和生態安全分析

20__年西安市的人均生態足跡為2.45970 hm/人,生態承載力僅為0.27162 hm/人,存在2.18808hm/人的生態赤字。人均生態足跡約為可利用的人均生態承載力9.06倍。由此可見,西安市的發展模式目前處於一種不可持續的狀態,生態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為緩解西安市當前的生態赤字,有必要採取如下相應的措施:

(1)適當控制西安市的人口規模,緩解市域整體性的生態赤字格局.

(2)應加強耕地保護,加強對現存天然林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推進植樹和綠化、抑制水土流失,在全市範圍內推廣生態農業。通過各種新技術和管理措施,提高單位土地的生物產量,增進生態系統的承載力.

(3)全方位

社會消費結構的可持續性導向,例如通過控制家庭機動化交通的增長,鼓勵市民綠色出行,減少對食物和水資源的浪費等一系列舉措,降低生態足跡。。 參考文獻:

[1]童億勤,基於本地生態足跡模型的浙江省可持續發展評價, [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__(10)

[2]劉 峻,基於生態足跡理論的青海適度人口研究, [J]青海社會科學20__ (5) [3]井梅秀,西安市土地利用格局預測及碳儲量價值研究, [D]陝西師範大學,20__(5) [4]郭秀鋭,楊居榮,毛顯強.城市生態足跡計算與分析-以廣州為例[J].地理研究,20__,22(5):13-17.

[5]索麗生.江蘇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__.79-80. [6]魏靜,馮忠江,鄭小剛,劉曉麗.1995-20__年河北省生態足跡分析與評價[J].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__,22(6):22-29.

[7]謝高地,魯春霞,成升魁,等.中國的生態空間佔用研究[J].資源科學,20__,23(6):20-23.

[8]範曉秋,姜翠玲,章亦兵.江蘇省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安全的生態足跡評價[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__,33(3):13-19.

大學生課題研究報告範文拓展:高中生物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範文

課題題目:普通高中生物作業分層設計的實踐研究

由__老師申報的課題《普通高中生物作業分層設計的實踐研究》,經__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列為__市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批准號為。現根據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和縣教研室對課題立項開題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提出本課題的研究方案和實施計劃,準備正式開展研究工作,請各位領導和專家予以審議指導。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義

(一)研究背景

1.校情、學情的分析

按照我校高中部在我縣中招錄取中的批次狀況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學校應該當之無愧的算作普通高中中的普通高中了。在別的學校不起眼甚至説瞧不上的學生,換作在我們學校可能都要被當成寶了。

我們的學生普遍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習慣有待培養,學習方法不夠科學,學習能力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學習成就感不強,自我效能感意識不強,學習中的求助意識缺失等現象普遍存在。

面對這樣的情況,學校也做了深入地思考,並採取了必要的措施。比如,在高一新生軍訓期間,就把教材發給學生,讓學生提前翻一翻,看一看。組織相關學科教師走進教室,跟學生介紹學科學習的情況,給學生鼓舞士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我們把九月份看作新生心理調適月,學校組織迎新生的一系列活動,幫助他們進行心理調適,以使他們儘快地適應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做好適應高中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及學習方法的改進。我們一貫強調,現在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只要堅持按照老師説的去做,學習一定能上新台階。正所謂:“今日事今日畢”,今天學習的問題今天處理完。不讓學習問題無限積累和放大。

“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設想的都是很美好的,但結果卻是很現實的。

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方式的轉變豈是一日之功。隨着學習任務的不斷增加,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也越來越多,不斷打壓着學生的士氣。再加上他們不能正確的歸因,有些學生甚至就認為自己不是這塊料,就把學習落下了。可這一落不得了,等什麼時候悔悟過來了,再想趕上來,又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嘍。

這種消極的情緒會不斷蔓延、傳播,傳染給周邊的學生,甚至會傳染給教師。時間一長,有的教師,就給學生磨的,沒脾氣了,也沒鬥志了。有一些老教師,憑着自己的經驗,就斷定這個學生不行了沒希望,也不管不問他了。我們知道心理學上,有一個叫做“皮革馬利翁效應”的現象,即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傳送給學生,會使學生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這樣一來,學生自己便更自暴自棄了,如此下去,就會走向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教學工作的持續有效開展。

2.作業情況分析

長期以來,學校結合縣局開展了幾屆崗位業務大練兵活動,常抓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加強各教學環節的檢查落實情況,成效顯著,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的想法堅定不移。

但有一個問題始終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那就是我們給學生使用的作業或者説練習,一直以統一訂購的同步作業為主。經過多年的使用,我們一致認為,對我們學校的學生不大適用,難度較大。教師講解也沒有針對性,容易的一點就過,把那些相對難一些的題反覆講,那些我們心目中的“好生”才勉強領會,大多數學生簡直就在聽天書。這樣的課堂教學最終效果可想而知。

我們知道練習作為教學過程五個環節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的重要性,尤其對於理科的學習更甚。練習是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思維訓練的重要方法。

我們曾經也鼓勵學生自己去書店選購一些練習。儘管市面上的輔導資料十分豐富,但真正適合我們學生的真的很少。有的學生買了一本,卻也很少看。

總之,普通高中教學課業繁重,學生課外時間被大量的作業佔據。而且很多都是機械的、重複的作業。導致學生厭學怕做怕聽,作業抄襲成為常態,學業成就低下,嚴重打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甚可以説摧殘學生的身心健康,一些學生在緊張、壓抑的心理狀態中,缺乏自信心和進取心,漸漸地,受不了的輟學了。堅持坐下來的,還有一部分要為全縣高二學業水平考試墊底,每年都有一些學生無法順利學業達標。

(二)目的和意義

本課題緊密聯繫學校、教師、學生實際情況,圍繞所遇到的真實教學問題而開展實踐研究,遵從以校為本、以人為本、師生共同發展的原則,堅持務求實效、從小處着手,認真研究和解決具體實際問題。

教師在實踐中主動反思,從局部入手,從當前入手,研究實際問題,提出課題。在困惑中學習,在迷茫時合作,開展課題研究,理論聯繫實際,解決具體實際問題。

1.通過作業分層的設計研究,教師在備課環節要加大備作業環節的份量,促進教師有效備課、有效上課。

2.對作業佈置從關注量、關注批改次數到關注作業目的、關注作業質量的轉變,讓學生有效的、及時的鞏固知識。通過作業分層的設計,讓學生根據自己情況選擇自己能吃下的、愛吃的“餡”,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3.通過作業分層的實踐研究,促成教師的教育教學的有效性,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4.研究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學生學習畏難情緒減弱,學習進取心增強,學業成就提高,最終必將反映在學業考試達標情況上。

通過作業分層設計實踐與研究,有針對性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作業,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充分滿足學生的個別需求,從而提高學生的有效的學習參與度,進而促成學困生順利學業達標的同時,亦不至挫傷優等生的進取心,給予我們的

大學生調研報告5000字 篇17

一·引言:

在世界環境問題面臨嚴峻考驗的今天,環境問題越來越多地被人們關注,提及和了解。而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後續知識和力量的儲備,是我國環保事業的主力。因此,瞭解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對於解決我國現存的環境問題具有現實意義的。

為此,本小組於大學生羣體展開關於其環保意識的調查。本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254份,其中包括省內外各類型高校的各年級大學生。囊括各個層次,使得數據具有代表性,權威性,同時使我們的調查結果更具説服力。

注:詳細問卷及各題目各項選擇支的詳細結果請看附錄1

二· 情況總結及介紹:

以下是對問卷的總體分析,真實有效地反映出大學生六個方面的情況。

1)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

過半的學生不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他們於環境日做一些響應環保的事,如想周圍的親戚朋友宣傳環保知識的希望亦成泡影。關於20__年12月7日192各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氣候大會”,15.5%的同學對此事一無所知,30%左右的同學對大會有初步的瞭解,較深入瞭解的同學的僅22.1%。對於這種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國際性大會,作為一個大學生,本應是做為常識瞭解的。

2)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不高

問及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閲相關知識時,只有4.61%的學生會時常關心,6成的同學表示偶爾會關注一下,而近一層的同學幾乎不會關注這一與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

3)大部分贊成國家或學校於環境問題採取的措施

對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72.3%的大學生持十分贊成的態度,持反對或無所謂的態度的大學生僅一成。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近四成同學贊成不提供塑料袋,雖然有56% 的同學不贊成,但其中76%的同學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4)認為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一般

第六題是大學生之間的自我測評——您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環保意識如何,超過一半的同學認為一般,近兩成的同學認為較差或者很差,只有4%的同學覺得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很好。但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在接下來的第八第九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同學認為自然災害與環境有聯繫或很大聯繫,同時九成的同學意識到“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所以我們相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正逐步增強,具有全民化趨勢,是個可喜的結論。

5)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

大學生有沒有特別的行動來響應這一號召呢?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較多同學選擇能夠做到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儘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耗能電器等來響應低碳生活。僅3.8%的同學無行動。但我們相信,在絕大多數同學的影響下,這些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

6)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在第11~15題中從四個生活細節出發瞭解現大學生的生活習慣。

雖在夏天使用空調無可厚非,但空調的温度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氣候學家的建議是,如果每個空調使用者都能自覺地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那麼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會明顯減緩。雖僅29.67%的同學把空調調到26攝氏度以上,但34.31%的同學也能把温度範圍控制在較高的温度——24~25攝氏度內。還有26.78%的大學生不使用空調。

據權威資料顯示,若每天每人平均使用一次塑料袋,則這個埋藏在地底五百年都不會有絲毫降解的白色妖魔將隨處出現,全面侵蝕我們美麗的生物圈。調查表明,超過八成的同學有循環利用塑料袋的習慣,而隨手丟棄的僅一成同學。

到商場或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我們可看見建議攜帶塑料袋的標語。迴歸調查,超過八成的同學有準備購物袋的意識或習慣。

在垃圾分類上,能做到經常分類的同學較少,僅一成;4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選擇分類。剩下近五成的同學很少,幾乎沒有甚至從不。

面對隨手扔垃的不良行為,超過八成選擇勸導或自己撿起來,持消極態度的同學為少數。

三·分析及建議

1) 從學生自身出發

1.大學生應積極瞭解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知識和新聞,提高環保意識

在問及大學生環保意識增強的原因時,選擇“學生自身素質高”的大學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見多數的大學生認為提高環保意識的根本是從學生自身出發的。在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對環保基本知識的瞭解較少,對環保知識或者新聞的關注度並不高。就哥本哈根會議而言,若《哥本哈根議定書》不能在今年的締約方會議上達成共識並獲得通過,那麼在20__年 《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之後,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温室氣體的排放。這將導致人類遏制全球變暖的行動遭到重大挫折。對於與自身密切相關並且具重大意義的大會,作為一個大學生,還是應該做為常識瞭解的。

2.大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雖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介紹到大部分有較好的生活習慣,但在對“白色污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上,我們需要全民大學生的參與。我們可以,在購物時自備環保袋,循環利用塑料袋,自覺把空調調至26℃;我們還可以,拒用保麗龍,並要求自助餐店或coffee shop使用紙杯,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盤、刷牙、洗臉,以節約珍貴的水源,拒絕拿取或使用氣球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蔘與到環保事業中

作為大學生羣體中的一員,不僅要從自身出發,做個環境的守護者,也要讓自己的行為感染周圍的人,譬如在家人或周圍朋友使用空調的時候提醒他們把温度調至26℃,在面對亂扔垃圾等破壞環境的行為時,我們自己撿起來的同時亦需要勸導他撿起來,重申維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不必區分是陌生人還是熟悉的人。大學生是應當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從周圍文化氛圍出發

“周圍文化氛圍好”是大學生認為羣體環保意識最強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們建議大學校園中,各類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各類社團都可以通過一些宣傳活動,如舉辦知識大賽,晚會來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環保事業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調查結果中,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用實際行動響應低碳。我們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更多的同學也能積極地參與到響應低碳生活的行列中,併為環保發現自己的力量。

3)從國家政府的角度出發

1.國家政府應率先表態。

在包括中國的為數不多的五個國家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中,我們看到國家於環保事業的大力支持。這作為泱泱大國應有的姿態,能深入影響到每位大學生。

2.為解決環境問題而採取的措施應堅持落實

我們看到, 72.3%的大學生 十分贊成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這充分説明了“限塑令”於環境問題有實際意義的。那麼對於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國家應堅持,落實。同時我們主要到超過五層的同學會選擇反覆利用質量較好的塑料袋,所以我們建議國家限制質量差的反覆利用效率低的塑料袋的產量。

3.國家政府應加大對環保的宣傳力度

關於世界環境日具體是哪一天還有過半的大學生不知道,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在關於環境日的宣傳中力度還不夠。而“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是作為環保意識增強的第三大原因被大學生所選擇的。

所以,國家可在實際環境日6月5日,4月22日國際性地球日展開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如在央視播出一系列環保節目等。

4)從學校管理出發

通過調查可知,有42.5%的同學希望飯堂通過收取一定費用的方式來減少對一次性餐具的消費量,由此我們認為對一次性餐具實行收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減少其被使用的目的。從而我們對學校食堂提出有償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建議。

四·展望與呼籲

我們看到,絕大部分大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實際行動來響應低碳,同時大部分大學生有較好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大學生羣體的環保意識正趨於增強的狀態,會有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環保事業中,為我國環保事業的順利開展和解決我國現存的問題做出重大貢獻。

在報告的最後,我謹代表華南農業大學20__級生科1班調查小組呼籲全體大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節約使用每一滴淡水,多種植樹木減慢沙化,不要再用一次方便袋,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記得國際知名圖畫作家芭芭拉.庫尼的一本名作「花婆婆」,故事中的小女孩對她爺爺説 ,我長大之後,要到很遠的地方旅行,然後,我要住在大海邊。她 的爺爺説,這些都很好但是,你還要再做一件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於是,小女孩長大後,選擇在海邊種滿了美麗的紫藍 色扁豆花,美化地球

那麼我們呢?

附錄1:

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

1請問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A.3月18日 B. 3月22日 C. 6月5日 D. 12月22日

2 ”自20__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提供免費塑料袋”。對於國家為遏制“白色污染”而實施的“限塑令”,請問您有什麼看法?

A 十分贊成 B 不太贊成 C 反對 D 無所謂

3對於“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請您問了解多少呢?(多選)

A 會議主要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後的後續方案,就 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議。

B 20__年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

C 在此次會議上,國際社會需就“工業化國家的温室氣體減排額是” 多少達成協議。

D 均不知道。

4請問您是否關心與環保相關的新聞或主動查閲相關知識?

A時常 B有時 C較少 D 幾乎不會

5對於有些大學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您的看法是?

A 贊成 B 不贊成,但希望食堂通過收費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C 不贊成

D 無所謂

6您認為現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如何?

A 很好 B 較好 C 一般 D 較差 E很差

7針對現部分大學生環保意識有所增強的現象,請問您認為其原因是什麼?(多選)

A學校管理得當 B周圍文化氛圍好 C 學生自身素質高 D 政府對環保的支持和宣傳 E 其他

8請問您認為中國今年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與環境被破壞有聯繫嗎?

A 聯繫很大 B有一定聯繫 C 沒有聯繫 D 不清楚

9請問您認為“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A 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影響很小。 B 對人類健康有危害,但無大礙

C 對人類有較大危害,且破壞環境 D 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產物,無法解決。

10對於低碳生活,請問您有哪些行動?(多選)

A 少坐私家車,多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者步行 B 儘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具

C 儘量少用高功率,高能耗電器 D 其他響應低碳的行動 E 沒什麼行動

11 夏天的時候,請問您一般會把空調調到多少度?

A ?26℃ B 24~25℃ C ?23℃ D一般不用空調

12 對於只使用了一次的塑料袋,請問您通常會怎樣處理?

A 循環利用 B 直接丟棄 C 質量較好的留下再度利用 D 其他做法

13請問您處理廢棄物時有分類嗎?

A 經常 B 視情況而定 C 很少 D 幾乎沒有 E 從不

14到超市,商場等地方購物時,您的習慣是?

A 自備購物袋 B 索要或購買塑料袋 C 有意識準備購物袋,但有時會忘記

D 其他習慣

15如果您看到一個人(陌生人或者認識的人)隨手丟掉了手中的垃圾,您會怎麼做?

A 勸導他/她撿起來 B 自己撿起來 C 認識的人會勸導,陌生人則不理 D 不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0jw04w.html
專題